时间:2023-05-30 10:0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贷政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信贷政策 信贷结构 效应
一、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基础
理论上而言,广义的货币政策不仅是指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还应该包括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即调控货币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分布,也包括其在不同企业、不同执行单位的分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信贷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各国货币当局通常把总量控制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着力点,并在科学确定货币政策总量的同时,辅之以相应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引导信贷投向,以实现信贷资源的最优配置。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信贷政策一般只作为短期的窗口指导,不承担结构调整、信贷创新等多重任务。而我国的信贷政策不仅要进行窗口指导,还要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创新。从货币理论看,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职能是属于货币政策范畴的,而诸如出台消费信贷政策、助学贷款政策、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政策等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职能,实际上并不属于货币政策的范畴,而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目前市场经济仍不发达,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信的贷配给现象出现信贷市场失灵,信贷配给理论否定了利率自主调节,市场自动出清的假说,为政府的市场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克服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稳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引导信贷结构趋于平衡。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大地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展和完善信贷市场,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要更好地分析信贷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确理解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认为,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通过运用利率、准备金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着力解决市场有效运行状态下的资金总量调控问题,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持币值稳定。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经济结构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政策工具,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战略和产业政策,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着力解决“市场失灵”或“市场分割”状态下的资金结构性配置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调控手段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更市场化一些;而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须借助行政性手段和调控措施。
信贷政策的内在要求是结构性、区别对待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总量性、一视同仁的政策。现阶段,我国信贷政策发挥作用的不少领域是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三)信贷政策传导机理分析
信贷政策传导过程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信贷政策媒介和信贷政策目标。信贷政策通过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的运用,影响个人、企业、银行等媒介的信贷行为,从而实现其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信贷政策力求在多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寻求最佳效果。在众多目标中,信贷政策主要关注三个目标,一是调整信贷结构,二是鼓励信贷创新,三是防范信贷风险,同时兼顾其他目标。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我们主要是考虑信贷政策的调整信贷结构这一目标的实现效应。要实现信贷结构调整目标,只有通过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的运用。
中国目前的信贷政策大致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比如,规定汽车和住房消费信贷的首付款比例、证券质押贷款比例等等;二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三是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四是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二、影响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政策目标多重性导致目标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对信贷政策没有广泛一致都接受的内涵界定。从政策实践看,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措施覆盖宏观调控的方方面面,既有对不同行业,如农业、中小企业、房地产等方面的信贷政策支持,也有对不同地区,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方面的信贷政策支持;既有对不同社会群体,如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信贷政策支持,也有对“非典”、禽流感、雪灾、地震灾害、猪肉涨价等应急性事件的信贷政策支持;同时,现阶段我国信贷政策很大程度上还具有推动金融创新、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衍生职能。正是因为实际操作中信贷政策涵盖内容宽泛,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分不开,信贷管理和信贷风险防范分不开,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和信贷风险监管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界定,信贷政策的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信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如何加强有机协调配合缺乏明确、清晰的制度保障。
(二)信贷政策长期化效应缺乏保障。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实际工作大部分涉及信贷政策,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没有清晰明确各自的“信贷政策”管理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十三项职责、第二十三条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六项货币政策工具中都没有明确提到信贷政策或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一章第三条和第三章第十五条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目标、业务范围和职责界定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包含信贷政策管理的内容。信贷政策宏观管理法律依据不明确,直接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信贷政策制定、管理和组织实施方面职责不清,信贷政策管理责任模糊,短期、应急性的单项贷款政策或贷款管理制度比较多,信贷政策长期、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三)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贷政策效果不明显。一是信贷政策一般是非市场调节手段,而且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再加上部门间监管协调不充分,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大多是“软约束”,导向力不够,从而影响了信贷政策的有效传导;二是政策宣传解释不到位,社会认知度不高,影响信贷政策顺畅传导;三是信贷政策制度设计缺乏符合市场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场主体执行信贷政策内在动力不足。信贷政策媒介由于自身的利益驱动,逐利的动机让他们可能不按信贷政策导向进行信贷行为,从而弱化了信贷政策的效应。对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信贷增长是各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利益的驱动会促进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安排上更倾向于目前效益较好的地区和行业以及利润较高的中长期贷款,这样就较难改变目前的信贷集中到部分地区、部门行业和期限结构的错配,正是这种利益的驱动与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出发点的矛盾阻碍了信贷政策的传导,从而弱化了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建议
(一)多种调节手段组合使用,提高信贷政策调整效应。一是比例控制。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扩大流动资金贷款比例;合理控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贷款比例,扩大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合理控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信贷比例,扩大能源、科技、环保等可持续发展产业的信贷比例。二是利率调节。实行结构性的利率政策,使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衔接起来。具体地说,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行业差别利率,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低的社会发展项目和出口企业实行低利率政策等,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实行高利率政策。三是拓宽再贷款的信贷调节功能。近年来再贷款,主要是调剂金融机构的资金头寸和保证其支付能力。下一步要偏重于结构调整,按照国外一般做法,融资的主要领域有:政策性融资;对出口进行优惠融资;对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进行倾斜式的融资。四是延伸具有信贷政策功能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在再贴现方面,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不同再贴现率,诱导商业银行增加支持发展的产业的货币供给,减少对限制发展的产业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进一步运用差别准备金制度。依据对国有商业银行用于优先或限制发展产业部门的信贷投放量或投资量确定低的或高的准备金参数等等。
(二)深化信贷政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执行力。一是明确法律依据和部门监管职责,加强信贷政策监管协调。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贷政策制度建设和政策系统性设计;把信贷政策的实施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及财税政策、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与改革以及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个部门和多种政策工具的有机联动效应。二是抓住调控重点,加强总结评估和国际比较研究,创新信贷政策管理模式,拓宽信贷政策调控视野。三是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信贷政策产品化。没有信贷产品,信贷政策调控缺乏有效依托和支撑。不注重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信贷政策调控有可能损害金融效率,缺乏可持续性。四是加强政策宣传解释,提高信贷政策的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通过加强灵活多样的政策宣传解释,建立中央银行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互信机制,使全社会在更大范围内理解央行的信贷政策导向,感受到央行信贷政策的调控效力,努力探索开创央行信贷政策管理新局面。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首先,优化产业结构,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工业化为突破口,增强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实体经济的附加值,提升信贷主体的竞争力,从而吸引资金投入。其次,是优化信用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加快金融安全区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尤其要进一步总结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统一的适合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信用较高的企业和个人,促进金融支持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加快担保体系的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贷款难的瓶颈问题。可以设立中小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大额贷款担保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社会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曾宪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江曙霞等.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J].经济学动态,2000,(3).
[3]金永军 陈柳钦.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行业非对称效应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Abstract:Bank credit is the main source of fund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credit policy has a crucial role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credit policy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analyzed, and the 2003-2013 quarterly data were used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edit and enterprise culture operating income, GDP using the VECM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edit amount indeed ha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 but at present,the credit suppor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credit policy;cultural industry;VECM model;bank loan
一研究背景
改革?_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探索阶段与飞速发展的成长阶段。自2000年以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财政政策与配套措施加以扶持。第一,在财政直接投入方面,国家财政对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费支出逐年上升,通过一系列直接与间接的财政支出政策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第二,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通过税收优惠与降低税负的方式对文化产业给予支持;第三,在信贷政策方面,不断推进信贷产品的创新,完善信贷服务来满足文化产业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
自从我国文化产业概念提出以来,在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信贷政策的促进作用下,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演进,伴随文化产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迅速增长,其所占GDP比重显著提高,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扩大迅速,且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更大;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制造业比例下降,以文化娱乐业为主的文化服务业比例显著上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产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许多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存在资产少与缺乏抵押品等问题,进而导致文化企业难以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在信贷政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支持的鼓励下,各类银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文化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二文献回顾
王志勇、赵越[1]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信贷支持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目前的金融体系建设缺乏创新并制约了文化企业的资金获取;常晔[2]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服务很不完善,进而导致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高?D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同时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王宪明[3]通过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内在机理的研究,提出要有效地实现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不仅需要直接的银行信贷金融支持,还需要间接的资本市场金融支持;周正兵[4]则提出我国应设立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中介体系来完善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张凤华、傅才武[5]认为在我国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已显著上升,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高成本导致财政投入的效率降低;熊正德[6]通过对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只有推动多渠道的投融资平台才能进一步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闫坤、于树一[7]提出要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
从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的支持确实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理论研究以及现状分析,如信贷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作用机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
三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
效果的机理分析
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稳定、长期的信贷资金支持,为了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我国主要通过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引导多元化融资等方式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保障文化产业稳定发展。
(一)信贷政策的资金形成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与企业的留存收益。文化产品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大部分文化产品(尤其是公益性质的)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这便造成了在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进而从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收益,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而更加依赖于信贷资金支持[8]。政府只有采取合理的财政信贷政策,才能更好地配置信贷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2005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末,金融机构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64.51亿元。在各类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不良贷款率自2005年以来显著下降,同时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且平均增速超过20%。这表明信贷资金的支持确实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信贷政策通过银行信贷将银行由客户存款业务获得的资金提供给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的稳定资金来源,帮助企业进行重大平台建设与长期投资,促进文化企业稳步发展。
(二)信贷政策的资金导向作用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许多文化企业具有担保能力差、产出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的特点,由于其知名度与社会信用评级较低,在中小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意对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于是,从市场投资的方面?砜矗?由于风险较大与周期较长的原因,对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投资都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实际上,中小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企业多具有地方性,二者之间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简单,有助于信息的内部传递,降低信用风险,因此发展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更有利于解决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建立一些专为有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提供帮助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弥补市场失灵。
财政贴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对企业拨付贴息资金,提高了文化企业贷款的意愿;另一种是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以令其对文化产业提供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财政贴息政策一方面降低了文化企业的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以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利用较少的财政资金通过杠杆效应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流向文化产业,保障了文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财政担保即通过对缺少实物资本的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方式使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提高。这种方式降低金融机构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激励金融机构向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向急需信贷资金支持的文化产业倾斜。
(三)信贷政策的资金集聚作用
企业资金对企业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通过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可以得出,企业在成长初期阶段常常有着较多的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也相对较窄,因此,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来满足其融资需求。为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快速发展,需要集中大量投资资金对其提供金融支持,信贷政策可引导商业银行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信贷产品,完善金融市场,有效率地将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向文化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如银团贷款方式,充分发挥金融整体功能,更好地为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企业集团壮大和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降低了单个银行的贷款风险。
四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
选取A股上市的文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文化产业企业时依据证监会2014年上市公司分类和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共筛选出共8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在筛选出初始样本之后对数据做如下处理:①剔除ST与PT状态的上市公司,剔除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公司;②剔除在B股或H股双重上市的公司;③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有些企业个别年份的年报缺失或是年报中的个别数据缺失,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企业。由于我国财政和信贷政策在2000年后进入对文化产业的逐步支持阶段,并从2006年开始了对文化产业的全面扶持阶段,为全面反映财政、信贷政策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效果,本章选取2000-2013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所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均源于CSMAR数据库,并经手工整理。
(二)变量选取
(1)营业收入(INCOME):营业收入反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情况,当期营业收入影响着下一期公司的决策。营业收入反映出市场对该公司产品及服务的认可度。营业收入可从企业的利润表中获得,本文中行业的营业收入数据通过65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计算得到。
(2)信贷量(LOAN):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两项科目的总和作为信贷量的度量。信贷量与信贷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信贷政策紧缩时,企业难以获得贷款,信贷量就小;当信贷政策宽松时,企业获得贷款较为容易,信贷量就大。本文中文化行业的信贷量数据为65家文化企业的信贷量总和。
(3)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反映一国或者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由于GDP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自然也会对文化产业的营业状况有影响。本文采用我国GDP的季度数据。
(三)模型构建
本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的效果,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由方程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的系数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当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之间偏离时,误差修正项对LOGINCOME、LOGGDP、LOGLOAN三个变量之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LOGGDP的系数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这表明LOGGDP的短期变动会对LOGINCOME的短期变动产生影响,对变量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明显的。然而误差修正模型中LOGLOAN的系数并没有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LOGLOAN的短期变动对变量间恢复到长期均衡关系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实证过程的结果可以看出:GDP、信贷量与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且GDP与信贷量在长期内都对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正向的影响,具体来说:如果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文化企业提供的信贷量每增加1%,文化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0.236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文化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0.8799%。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来看,GDP与信贷量在短期内对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其中GDP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明显的,这可能是由于GDP与企业营业收入之间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但信贷量在短期内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针对我国文化企业的贷款期限一般都比较长,因此信贷量的变化对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在长期内较为显著,同时还说明我国针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还很不完善,金融支持不能很快的发挥作用
由以上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的确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满足其资金需求。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提供贷款意愿低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文化企业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低而银行偏好固定资产抵押,另一个是文化企业贷款主要是管理成本较高的小额贷款。通过前文的分析,针对我国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政策的不足,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开发无形资产质押贷款
我国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多、有形资产较少,而我国商业银行偏好固定资产、有价证券等作为贷款抵押物,这就加大了文化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因此,必须建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体系,利用该体系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发与文化产业资产结构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引入无形资产抵押物,如版权、知识产权等等,鼓励主要担保方式为无形资产质押的信用贷款模式与其他非抵押类新型贷款模式,开展仓单质押、专利权质押、融资租赁、股权质押等产品创新[10]。政府应开发与文化产业特点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及配套的政策办法,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服务,加大文化产业信贷扶持力度。(二)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的银行融资模式
第一,引入新的贷款形式,如团体贷款方式。贷款团体成员间承担的连带债务责任会让他们彼此监督,以此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贷款监管成本并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第二,加强商业银行间的合作。部分文化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融资需求较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来合作对其进行放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支持,还能有效降低单个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信贷风险;第三,支持银行建立差别化的灵活定价机制。在此机制下,商业银行可根据文化企业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贷款期限,鼓励银行建立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第四,加快文化产业信贷金融支持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11]。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包括建立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服务考评体系,将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二者结合起来,确保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
(三)设立专营性机构办理文化产业信贷业务
设立专门机构办理文化产业信贷业务,可集中力量拓展文化企业业务并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高效率以提供更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还有利于保证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专门机构的建立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经营差异化的优势,降低信贷成本,提供更高效率、高质量的文化企业金融服务。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信贷政策;银行
近些年,由于县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小微企业不论是对于我国的GDP增长,还是对于增加就业率、改善民生方面都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然而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管理水平低下、融资渠道窄,因此也就成为各大企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政府以及银行的帮助,在信贷融资方面应该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银行要引导小微企业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对于小微企业实施单独的信贷评估体系,构建起适合小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信贷产品,从而尽可能地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融资,促使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小微企业的概念及意义
1.小微企业划分。一般来说,可以将我国的规模不大的企业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与微型企业三种,而小型与微型企业可以合并为小微企业。对于企业进行划分时的主要标准是企业的员工数量、企业一年总的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总额以及企业的自身特点。在2011年出台的对于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文件中明确指出:在交通运输行业,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为企业员工数量小于三百人或者是企业营业总额小于三千万元;而在零售业中,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为企业员工数量小于五十人或者是企业营业总额不超出五百万元。从中也可以看出,对于不同行业来说,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然而整体来看,小微企业具有数量多、员工少、营业额小的特点。
2.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小微企业虽然规模不大,营业总额低,然而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根据加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我国小微企业总数达到1169.89万,在所有企业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为76.56%,而如果将个体工商户也纳入小微企业范畴中,这一数值将上升到94.14%。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快速增长,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小微企业中只有12%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而其他的大多数小微企业增长都非常缓慢,同时小微企业中出现了市场需求量小、产品难以销售的状况。
然而总的来看,小微企业依然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小微企业的贡献不可忽视。根据数据调查资料显示,在2013年,小微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总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同时在税收方面也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财政建设方面作用非常突出。此外,小微企业在我国的就业方面也是有着很大贡献的,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剩余劳动力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而且小微企业由于所需资金少、便于管理,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的政策变动,因此也是我国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主要力量。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背景下的信贷政策分析
如今,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小微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且我国对于信贷政策进行收缩,导致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时变得异常困难。而从小微企业自身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具有经济实力不足、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同时多数小微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信贷技术落后的特点,然而从更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部门没有对于小微企业实行积极的信贷政策。信贷政策只要是说中央银行或者是银监部门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调控信贷结构。而在小微企业信贷中,由于信贷数量小、风险大、收益低,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时间,因此多数的银行部门都不愿意为小微企业提供积极的信贷服务,而是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大型企业信贷业务。
1.企业与信贷银行之间沟通不畅。不同的金融机构一般都会有很多的信贷产品,然而小微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信贷知识,不了解信贷流程,同时也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时所需的各种资料,因此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很少。同时多数的小微企业都是传统的家族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报表信息缺失,银行也很难对于企业的信用情况、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因此也就影响到了银行对其发放信贷业务情况。一些小微企业在认识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完全没必要和银行进行信贷业务往来,而且即使从银行贷到款,数额也很小,难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甚至有些小微企业在资金运转遇到困难时,都没有意识到和银行进行贷款,而是采取了来源快的民间借贷,然而这样的借贷业务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出现冲突,小微企业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同时利率也高,不利于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
2.银行信贷业务困难。和大型的企业相比较,小微企业通常面临着更高的信贷风险,同时单笔信贷业务金额较小,很容易出现不良的信贷业务往来,再加上小额信贷业务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都较高,后台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导致多数银行都不愿意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业务。而且银行实行的信贷问责制,导致信贷员工的贷款积极性不高,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微企业得到信贷的机会。银行在进行放贷时也会考虑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而小微企业由于内部制度不完善,担保能力不足,也就难以满足银行的放贷要求。此外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会将不同的企业放在同样的授信通道中,通过相同的评价体系来评判是否要对于企业进行放贷,小微企业通常很难在营业额、资产规模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所以也难以得到银行的信贷。
3.缺少相关的信贷政策优惠。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业务往来时,银行实际的经济收益非常少,再加上小微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导致很多银行都不愿意为小微企业放贷,而且中央银行也缺少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来鼓励小微企业向银行进行借贷,这样就严重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央银行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信贷业务都一视同仁,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没有任何的偏向,因此在贷款指标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必然会受到大型企业的排挤,融资也变得异常困难。
4.缺少相关的信用担保体系。尽管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小微企业融资中担保效果却不明显。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全国性的担保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财务信息不够透明,导致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担保资格;另一方面我国的担保体系起步较晚,发展不太成熟,担保机构数量不多,可以担保的资金总额小,同时担保成本高,导致很多小微企业不愿意寻求担保机构,也就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水平的信贷政策建议
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业务规模小、不良信贷多、融资通道窄、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的特点,从而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贷政策建议,以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建立起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银行需要从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出发,建立起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业务,对于小微企业单独进行信用等级评定、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同时要加强不同小薇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以及企业、信用社、个体户共同担保的贷款形式;培养通过订单、股份、土地开发权等凭证作为抵押而进行贷款;大力发展不同类型的贷款业务,丰富小微企业的信贷类型,尽可能地满足小微企业自身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此外,银行还需要对于小微企业实施特别的利率,在统一利率基础上适当进行浮动,而不能将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同等对待,实行同样的利率政策。通过在利率方面做出调整,从而促使银行方面对于信贷结构进行变动,能够把更多的信贷业务放在小微企业上面,帮助小微企业进行融资。
2.强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管理体系。商业银行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在小微企业中的信贷业务水平,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信贷业务,对于小微企业的借贷期限、抵押物、还款形式加以调整,提高信贷业务的可适用性。此外,在小微企业信贷方面,银行还需要适当放宽贷款限制,简化贷款审批过程,缩短贷款业务办理时间,要对信贷具体情况、运用方式、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考虑,尽量放宽小微企业抵押物范围,使用不同类型的弹性系数来加大信贷业务抵押率,而且小微企业自身也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方位的融资手段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银行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建立起适合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具体实施规则,加强与提高银行在小微企业方面的服务质量。
3.创新银行信贷服务模式。银行需要转变对于小微企业实施信贷业务的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通过建立起合适的考核体制来鼓励信贷机构以及工作人员主动靠近小微企业,转变服务模式,了解小微企业的自身需求,根据小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放贷。同时还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信贷培训体系,帮助小微企业进行自主创业。而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时,帮助小微企业应对好融资困难问题,单纯从经济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供一些其他方面的资源,如当小微企业刚起步时,银行就需要进行介入,为小微企业量身制定发展规划,提供金融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起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与小微企业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借贷关系。银行在帮助小微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财、融资同时,也能使得自身利益得以发展,从而由先前的单纯借贷转变为银行与企业之间实现双赢的局面,从贷后监管转变为贷后服务,建立起良好的银企关系。
4.帮助小微企业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银行以及政府部门要大力提高小微企业整体的质量水平,规范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信用程度,而要达到这些目标,首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小微企业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多数的小微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家族式管理,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信誉程度也不高,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银行的放贷业务。要促使小微企业转变管理模式,借鉴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管理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用雄厚的经济实力来吸引银行对其进行放贷。其次,要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具备诚实守信的经验理念,严格遵守市场运行规则,通过良好的信誉来获得银行的信贷业务认可,而且银行一旦对其进行放贷,小微企业也要按期进行还款,维护良好的信用水平,为以后的再次借贷打下基础。最后,小微企业需要强化财务管理,做到财务报表真实、透明,向外界提供一个真实详细的财务报表,保证各项会计凭证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得到银行的认可,实现企业与银行共同获利的目标。
四、结论
总的来说,转变小微企业信贷管理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信贷政策是未来银行以及政府部门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制度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积极的信贷融资环境在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就业率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相信随着这些积极措施的实行,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体系会变得更加完善,小微企业也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贷增量;VAR模型;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48-04
1 问题的提出
保持物价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政策目标,它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其中操作目标为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最终目标则为GDP和CPI。
关于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实证分析,多数是以货币供给量为变量进行的数据分析,即研究货币渠道对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对于贷款总量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这一缺陷应该如何弥补?货币政策对CPI影响的时滞性应该如何克服?如何保证货币政策长期的稳定性?上述这些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本文将采取协整分析方法和VAR方法,分析我国货币信贷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进行计量研究,并根据计量结果提出相应的理论结论和政策建议。
2 信贷政策对通胀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取中国GDP增长率、信贷量环比增长率和CPI通胀率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信贷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指标变量。
根据2003―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经网等资料并经过计算后,得到如表1所示的相关指标数据。
2.2 协整检验与VAR模型
在选取了上述3个指标变量后,根据上表中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Eviews 6.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贷款总量变动对通货膨胀及GDP的动态影响。
2.2.1 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
建立VAR模型。
先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只有当各变量都是平稳序列或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时才能用来构建模型。
(1)对各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2。可以看出,原始序列都不平稳,而其一阶差分序列都平稳。
2.2.2 VAR模型的估计
基于上述结论,采用Eviews6.0以ΔCPI,ΔGDP,ΔCREDIT这三个平稳序列建立一个三元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其中最优滞后阶数在AIC,LR及HQ规则下确定为4期,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前面的计量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信贷变化率和CPI以及GDP增长率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中,a=CPI-5.04×CREDIT是一个平稳序列;b=GDP-1.86×CREDIT也是一个平稳序列。其经济含义就是,信贷变化率在长期中之后与CPI和GDP增长率有一个互动关系,信贷的变化会引起CPI和GDP的变化。从检验结果来看,都是一种同方向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修正由于信贷的变化而导致的相互间的失衡关系。
(2)对CPI变化值的影响因素中,有其自身滞后、滞后两期的信贷变化率和滞后三期的GDP增长率的变化值是比较显著的。一般来说CPI受到过去的CPI的影响较明显,当期往前三期内的CPI变化值对当期CPI的变化值都是正向影响,就是说当期之前三期内如果CPI是增加的,那么当期CPI也会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惯性”,一旦出现通胀或者通缩,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但是当期往前的第四期CPI的变化值对当期CPI的变化值的影响是负的,也就是说在一年以前的CPI如果是增加的,那么现在CPI可能会下降。当CPI保持一段时间的增加或者下降时,政府会采取措施阻止这种趋势的继续,市场也会有一种预期CPI不会再增加或者下降,所以应该会回复到一个较正常的水平。这种影响综合起来就是,四期以前的CPI变化与当期变化值是相反的,而在近三期的CPI变化值与当期变化值是同方向的。滞后两期信贷变化量也会对当期CPI的变化值产生影响,而且是正向影响[在第一个方程中,DCREDIT(-2)的系数为0.118]。这意味着,两个季度以前的一次信贷增加或者减少,会导致当期CPI的变大或者减少。最后,三个季度前的GPD增长率的变化也会导致当期CPI的变化值出现同方向变化[在第一个方程中,DGDP(-2)的系数为0.74]。GDP增长率的加大,表示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肯定会引起CPI变化率的变大;而GDP增长率的减小,表示经济进入一个减速时期,这就会引起CPI变化值的波动。通过本模型,这种影响要滞后三期才能明显表现出来。
(3)对GDP增长率的变化值影响,在模型中没有得到显著性的因素。其原因可能是,GDP季度增长率与季度有较大关系,其变化率与CPI和信贷的变化值关系都不大。这两种变量对GDP增长率的水平值大小影响更加明显,而对其变化值影响不显著。
(4)对信贷变化率影响因素中,在该模型中可以看到滞后两期的CPI和滞后两期、三期信贷变化率都是显著的,而且这三项的对信贷变化率的影响都是负的。这里面的原因应该归结于政府的政策措施。也就是说信贷的增加额不会一直是变大的,在某些时候政策措施会采取方向的操作。另一方面,过去的CPI较大变化值,会引起政府对信贷增量的控制,其目标是会尽量减少CPI的波动率。
2.3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2.3.1 脉冲响应函数
由于VAR模型只是对多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统计描述,而没有对它们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做任何先验性的约束。因此在作VAR模型时,我们还要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随时间的变化,某个经济变量受系统内其他变量影响的大小,这样从直观上解释在较长时期内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冲击程度。我们用Eviews6.0来分析当信贷变量产生一个标准差大小的随机变动将会对CPI及GDP当期和未来值的影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知,CPI增长率变化对自身冲击的反应是,前5期为正,之后为负,到第6期恢复为正,而后变为负,最后趋于0;对于信贷季度增长率变化的随机冲击的反应是前4期都是正,且在第2~3期影响最为明显,到第4期变为0,在第5期逐渐变为正,而经过1期后基本上趋于0;CPI增长率变化对GDP增长率变化的随机冲击的反应是前两期为正,到第3~4期为负,而后又转为正,在第4~5期达到最大。
可以看出,CPI增长率变化对自身冲击的反应很大,同时如果受到信贷增长率变化的随机冲击返回预期值所用的时间将近一年,这与理论上的货币政策传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情况是相符的。
从图2可知,GDP增长率变化对自身冲击的反应在前两期为正,然后变为负,到第4期又恢复为正,然后在0值左右徘徊;信贷季度增长率的变化对GDP增长率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在0上下振荡。
2.3.2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经济系统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和程度。实质上,所谓的方差分解,就是指我们可以获知每个特定的冲击因素对于εjt的方差能由其他随机扰动项解释多少。通过获得这个信息,我们可以获知每个特定的冲击因素对于εjt的相对重要性。
从表6中可以看出,DCPI受自身冲击的影响比较大,受信贷季度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在第2期稍大一点,不过总体来说,对DCPI的方差贡献度不大。DGDP的变动对DCPI的贡献在前几期逐渐增加,到第7期达到14.7%,最后稳定在14%左右的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1)通货膨胀增长率、信贷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2)正是由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增长率、信贷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都具有回归正常水平的修正机制。
(3)在短期内,信贷供应量扩张冲击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作用不明确,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一年左右的滞后。
3.2 今后我国信贷政策建议
(1)在采用信贷政策手段执行货币政策时,要注意政策的时滞效应。货币政策的时滞一直就存在而且经常被讨论,但都是针对直接的货币供应量而言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信贷政策会对CPI通胀率产生影响,而且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所以对于信贷政策的控制,最好能提前两个季度进行操作,这样就会影响到目标时期的CPI变化情况。否则,这种政策可能只会导致错过最佳调整时期。
(2)对CPI的控制要注意到CPI变化趋势的“惯性”和反向逆转。从本文中,我们看到CPI的变化情况有三个季度左右的“惯性”,也就说当CPI发生某种变化之后,会在三个季度内按照同一方向发生变化。在实际政策制定时当发现CPI在持续增大或者持续减小时,要合理预期到其可能在一年之后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即可能从通胀逐渐演变为通缩的情况。
(3)注意货币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协整分析我们发现信贷变化率、CPI变化值、GDP增长率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在长期看来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而在这三个变量中,能够被货币政策操纵的只有信贷变化率。所以要保持经济在长期中的稳定,必须要保证信贷变化率的平稳,减少波动。
参考文献:
[1]张成思,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视角[M].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刘 霖,靳云汇.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3).
[3]金 山.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于协整分析方法和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5).
[4]李宝瑜,张帅.现阶段我国利率对CPI影响的有效性研究[J].统计研究,2008(4).
[5]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7).
[6]季伟杰.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基于微观市场的视角[J].金融与经济,2008(2).
[7]周宏山,李琪.中国通货膨胀率及其波动关系分析[J].经济问题,2006(12).
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是增强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能力,丰富人民银行履职手段的创新性工作。2011年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系统成功上线后,人行武城县支行及时调整评估机制,出台了武城县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专项评估制度,评估工作采取人民银行评估、金融机构自我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确保了相关信贷政策在辖内的传导。
一、现场评估的主要做法
1.及时成立领导小组。行里成立了分管行长任组长、信息部主任任副组长的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估方案的制定,组织开展现场检查评估,对评估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信息部抽调4人组成现场评估小组。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县支行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学习部署。首先,深入学习上级行文件精神。深刻领会要求要领,将上级行的工作要求作为开展评估工作的纲领。其次,仔细翻阅《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确保现场评估工作在内容、程序和方法上合法合规。再次,广泛查阅资料,多方借鉴中支已有的经验,丰富支行的现场评估工作的完整性。有效克服了基层人民银行履职面临的手段匮乏和虚而不实的问题,使人民银行在履职方式上更为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锻炼了 队伍,丰富了基层人民银行的履职手段。
3.采取多种方法开展现场评估。一是现场评估和非现场评估相结合。除了主要执行办法中的现场评估以外,在现场评估过程中,以及在评估结论的界定中,都要融取非现场监测所掌握的一些典型情况,主要是重大事项报告情况、配合人民银行工作情况。此增强现场评估工作的客观性。二是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对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类的指标,以查阅制度制定完善情况以及制度施行记录情况为主,以定性的方式逐层评估。而对于资金营运类的指标,则以查阅会计账簿,核查相关数据为主,依据数据资料进行评估。三是多种现场方式综合施用。即对金融机构通过进点会谈、调阅资料、实地观察、问卷调查、抽查询问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记录工作底稿,以工作底稿为依据完成评估工作的后续内容。
二、现场评估工作几点体会
1.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完善。评估办法中将哪些指标确定为核心指标,目前主要依据监测经验来确定。同时,对指标权重的设计是否合理也要在探索中完善,要尽量减少评估结论可能产生的制度设计偏差。如对涉农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定量指标得分表中设置的制度建设、金融创新指标中,工行、中行、建行、农发行得分均为0分,因为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改后,为节约成本,实现扁平化管理,大规模撤并县级机构,或是上收其信贷审批权限。基层网点数的减少,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的落后,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评估内容应以定量评估为主,定性评估为辅。在定性评估的时候缺乏准确的评价依据,因此应减少定性指标占比,将定性部分指标也通过定量数据反映出来。我们将定性与定量指标分值比设计为3:7。同时增加定量指标,将业务经营合规性等可以用具体数值反映的,调整到定量指标中。
3.受客观因素影响,对一部分定性评估指标难以把握评判尺度。比如,贷款投向限制性行业一项,被检查单位将贷款投向了房地产、融资平台等,具体扣分标准就难以把握,是有此类贷款该项就不得分,还是按一定的比重,进行扣分。类似的情况很难在有关制度、办法规定中找到相应条款,在评估实际操作中难以评判轻重。此外,对特殊的事项或者非专业事项的评判也有难度。比如,安全管理事项中的设施配备和技术程序,人民银行评估人员很难作出评判,只能依据公安部门和金融机构内审的检查结论找寻蛛丝马迹。
4.需要进一步提高现场评估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现场评估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决定着现场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和评估质量的高低。建议上级行要加大对县支行分析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学习了解金融机构的业务内容和管理制度,熟悉掌握现场评估的方法。同时,加强支行间的经验交流,尽快提高评估人员综合素质。
5.争取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信贷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权。在信贷实施中存在人民银行与金融办、银监部门信贷政策导向不吻合现象。目前,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主要通过开展窗口指导活动落实信贷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银监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和职能角度,对人民银行牵头制定的信贷政策一般不认真履行相关监督检查职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一般难以获得相关业务监管信息。鉴于此,有的金融机构往往积极执行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消极执行人民银行信贷政策。加上商业银行出于营利目的,普遍弱化了社会责任。同时地方政府陆续设立金融办,牵头制定一些区域性信贷政策,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制定和执行区域性信贷政策有所冲击。建议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依法行使宏观信贷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职权。
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个人信贷产品创新主要呈现出的特征。一是业务品种繁多。个人消费贷款品种有住房抵押贷款、旅游贷款、助学贷款、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装修贷款、定期存单质押贷款、个人保单权利质押贷款等多种。二是业务模式多样化。如住房贷款有个人二手房贷款、个人住房加按揭贷款、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个人商品房组合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等新产品。三是贷款方式多样化。有担保、抵押、信用与大商家合作等,为消费者提供了完善、周到、便利的融资服务。据统计2011年,敦煌市银行机构新增个人消费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4%,占新增贷款的32.1%。从公司业务类信贷产品创新看,全市各银行机构票据贴现、项目融资、保理业务等产品创新发展较快,其中票据业务信贷产品的创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理财产品成为负债业务产品创新的亮点。一是品种越来越丰富。据统计,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已有50余种,并由最初的单币种产品扩展到多币种结构性产品,投资也有单一债券资产发展到与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利率、汇率、黄金等挂钩。二是逐渐体现了个性化、组合化和综合化。根据不同客户或客户群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金融工具与交易方式的组合与创新,实现银行服务方式与经营模式的综合化。三是客户范围逐步扩大。个人认购起点为5万元或10万元,但后期少数银行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以吸引更多的理财客户。
(三)中间业务创新产品多,银行卡业务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中间业务创新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归纳起来主要有支付结算、证券基金保险,收付款,电子商务、银证通、咨询、信托、租赁、保管箱、企业银行、个人理财、代开存贷款证明等。从调查情况来看,中间业务交易金额很大,但基本上仍主要集中于代收代付、结售汇、结算等劳务型业务上,技术含量较低,银行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很低,效益不明显。
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产品创新使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下降。一是扩大了货币供应主体,使央行控制货币功能弱化。现行商业银行部分金融产品创新如理财产品、证券化产品,使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也成为货币供应的主体,影响了央行对这一货币供应主体创造派生存款的控制。二是弱化利率传导的杠杆弹性,使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减弱。三是金融产品创新所带来的投资实际收益的提高,使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名义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力下降。
(二)金融产品创新减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总量的可测性。从货币需求来看,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公众对单纯意义上货币的需求趋于减弱,使单纯意义上的货币在广义货币和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下降。从货币供应来看,金融产品创新使货币乘数的不可测性增强,因而使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测性受到影响。金融创新产品所具有的产品替代特征,使通货、定期存款的变动不再按照原有轨迹发生变化,规避管制的产品创新又使法定存款准备金和银行超额储备的作用机理发生变动,影响货币乘数等关键性指标。
(三)金融产品创新减弱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一是为规避管制,各种混业型产品如理财产品的推出,使大量的作为存款的资金流向了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绕开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对象。二是部分金融创新产品所产生的存款不符合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数,使存款货币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提缴基数降低,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倍数收缩或扩张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减弱。流动性较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产品创新阻滞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理,扩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空间。票据、债券等多种金融市场创新产品的出现使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市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变得更加便利,弱化了再贴现政策效果。
相关建议
(一)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支持体系。一是逐步将金融创新产品纳入货币供应量范畴。从短期看,应对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加以改进和调整,将部分金融创新产品纳入货币供应量范畴,提高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的可控性;从长期看,社会融资总量应作为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参照依据。二是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调控。中央银行应针对市场变化情况和金融创新的实际,综合运用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等数量型工具和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适时适度调节货币供应量目标,对货币供需和信贷运行进行调控,保证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引导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银行信贷政策;影响
一、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政府通过对利率、土地价格、通过膨胀及银行信贷等多方调节来控制房地产市场。其中由于房地产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所以银行房地产贷款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很大。武康平,皮舜,鲁桂华(2004)通过构建房地产与银行信贷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共生性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由于当下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存在金融机构的经理人向房地产开发企业过度贷款的现象。李健飞、史晨星(2005)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了虽然银行信贷并不是刺激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但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结论。张晓晶,孙涛(2006)对1992年至2004年间利率、银行贷款与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所建计量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实际贷款利率与房地产投资变动方向是相同的。车欣薇,郭馄(2011)则选取了香港、北京、上海、深圳这四个代表中国金融中心的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认为各个金融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商业银行信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二、背景研究
(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十年回顾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对房地产重要调控分别发生在2003、2005、2008和2010年,周期是两至三年。每次的宏观面对的危机情况都有所差别。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快速增长,出现经济过热现象,土地价格和房价都大幅上涨。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调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这是政府第一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2005年,房地产开发增速有明显放缓的现象,但各大一线城市房价猛涨的势头依然没有减弱。为了抑制房地产金融泡沫,稳定房价,政府出台了八项措施,称之为“国八条”,将稳定的房价提高到了政治的高度。在2006年,又出现了“国六条”以及“九部委‘十五条’”,明显加大了调控的力度。房地产市场随之出现了积极的反应,开发投资实现平稳增长。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蔓延,中国股市一路下跌,投资性资金在无路可去的状态下,又转向政策有所松动的房地产市场。于是2008年年底的时候出现了恐慌性抢购的现象。房价的一路高攀遏制了许多刚性需求人群的购买,房价问题上升为维持稳定的政治问题。于是政府在2009年底出台了“国四条”,旨在将房地产市场拉向健康的状态。进入2010年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
(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回顾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主要解决房地产市场需求的资金问题;一类是面向开发商的企业开发贷款,旨在解决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资金问题。
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个人住房商业贷款,一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后者是来自于职工和职工单位所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商业贷款则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其规模远大于住房公积金贷款。1997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余额仅为190亿元,到2009年年底,个人购房贷款额已达到4.76万亿元,增长了249.5倍,商业银行资金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个人住房市场的发展。在住房信贷起步阶段,贷款余额保持着超高的增长速度,其后随着个人住房贷款基数的逐渐增大,增长率有所下滑,但是净增长额仍然保持着不断上升的趋势。2004年,全国房屋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增长14.03%,中央出台了多项信贷紧缩政策和土地政策,其后两年房价的年增长率开始慢慢下滑,而2008年房价走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速也大幅下降。到了2009年,在贷款政策利好和房价上升的双重刺激下,我国个人购房贷款新增1.4万亿元,随着2009年下半年房价不断攀高,个人购房贷款额大幅上升。
2.房地产开发贷款。银行发放给企业的房地产贷款是指提供给房产或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有关的贷款,要求贷款对象必须是已注册的有房地产开发、经营权的企业。从总量上来看,房地产开发贷款是小于个人住房贷款的。对比房价增长情况可以发现,房地产开发贷款高增长通常领先房价高增长一个年度。2003年时,房地产开发贷款较上一年度大增49.10%,紧接着的2004年和2005年,全国房屋销售均价保持在近十年来的最高增速。2006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54.25%,而2007年也是我国房市异常火爆的一年。在2004年至2009年间,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只有房价最低点的2008年例外。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9年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中,住房和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增速放缓,但是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大增104.1%,比上年高出98.4个百分点,辉映了2009年频现报端的“地王”现象。
三、信贷政策影响下的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投资分析
下图柱形区域是我国房地产自2003年以来的投资总额,从最初的2003年只有52998.79亿元,一路上扬,2010年达到268099.8亿元的顶峰。2011年全年投资额为249151.31亿元,较2010年有所回落。从趋势来看,房地产总投资额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1年稍稍有所回落。线性区域是自2003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从图形上分析,2009年以前,投资额的增长一直处于一个周期性波动态势,但波动幅度并不大,而2010年、2011年两年来,投资额增速锐减,2011年呈现负增长为-7.07%。
前面十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回顾中已经提到,我国政府政策几次重拳出击房地产市场的年份分别在2006、2009和2010年年底,基本与房地产走势变化图相吻合。而这三年对应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长率较其他年份稍低。2010年以来,我国颁布了“国十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在2011年初见成果,抑制了投资性住房需求,间接控制了市场供给,使得2011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锐减,呈现负增长。
住宅投资一直是房地产投资中的重头戏,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缩影,基本可以代表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变化。而且住宅投资总额的总趋势与房地产投资总额的变化趋势一致。2003年住宅投资总额达36074.42亿元,占总投资额比重68%,随后一路上扬,到2010年达到顶峰,187815.37亿元,占比70%,比重略微增加,2011年稍有回落为178902.94亿元,占比72%。
(二)房地产市场销售分析
1.商品房销售面积分析。自2003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主体呈现周期性上涨态势,2008年有所回落,但2009、2010两年出现新的高峰,2011年继续回落。在销售面积中住宅面积一直占有大部分的比重,且较为平稳,市场份额全部在86%以上,且住宅销售面积走势与商品房整体走势相同。
2.商品房销售额分析。从商品房销售额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住宅销售额是整个市场占比最重的。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比重虽然小但也不容忽视。2003年商品房销售额仅32224.97亿元,到2010年攀升到273074.94亿元,是2003年的8.5倍,销售额呈现周期性上升态势。从销售额增速角度分析,发现2007年以前,住宅增速走势与整体走势基本相反,而2007年以后走势基本重合。2007年以前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对于住宅市场的调控力度并不大,所以二者并无趋势上的关联,而2007年以后调控力度加大,信贷政策对住宅价格影响越来越深,导致二者增速走势趋于一致。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的走势基本相同,同时在2008年达到最低点,可见2008年是我国商品房市场的重大转折点。
3.商品房销售价格分析。下图表示的是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从价格层面来看,自2003年以来商品房价格走势一路上扬,基本没有下降的趋势。其中住宅销售价格与总体均价最为接近,这是因为住宅销售额占到商品房总销售额的80%以上。
结合前面的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分析,由于销售单价增长平稳,所以销售额的起伏主要来源于销售面积的变化。虽然银行信贷政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开发商似乎没有任何降价的迹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不仅调控房地产的需求市场,也对房地产供给市场进行了调控,开发商拿地成本增加,向银行筹资成本也增高,这些增加的成本被开发商转嫁到房价上,导致房价的居高不下。
4.资金来源分析。房地产市场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分别是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而自筹资金主要由商品房销售收入转变而来,大部分来自购房者的银行按揭贷款。按首付 30%计算,企业自筹资金来源中有 70%来自银行贷款,定金和预收款中也有 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以此计算,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 55%以上。房地产信贷的迅速增长相应的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隐患。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国内贷款的比重越来越高,从2003年的25%上升到2011年的36.5%。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合本文,银行信贷无论是在政策出台前还是在政策出台后,始终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最大影响因素。根据以上结论,就货币政策方面调控房地产市场本文可以提出以下几条政策建议。
第一,货币供给量会带动房地产价格同向变化,在长期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达到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目的。
第二,大量的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的助推作用,紧缩信贷,控制放贷能在短期内有效的平息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在国家多次重拳出击房地产市场后,银行信贷的影响力只增不减,如果想要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控制,缩减银行信贷量是最有效的选择。
就融资渠道方面而言,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银行贷款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大量银行贷款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进人了房地产业。本文认为, 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对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的上涨有着很大的贡献率, 即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巨额信贷资金支持, 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 导致了房价的急剧上涨。居高不下的房价, 如果没有居民实际购买力的支持, 很快就会形成消费断层, 从而形成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进而影响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举措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商业银行必须在认识到房地产贷款在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 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高风险, 从而谨慎对待房地产贷款的发放、管理工作, 做到张弛有度, 适时、适势、适度地调整房地产贷款量。银行只有做到在向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保证银行系统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才是万全之策。
参考文献:
[1]武康平,皮舜,鲁桂华.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共生性的一般均衡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0).
[2]李健飞,史晨呈.我国银行信货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7).
[3]张晓晶,孙涛.跨境资金流动的实证分析——以“香港路径”为例[J].金融研究,2006(8).
[4]陈于.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及房地产发展建议[D].北京大学,2007.
央行信贷政策的市场效应的真正体现,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恐怕还得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多种准备。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商业银行也正在新环境下摸索新的生存规则。但无论如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已有了实质性进展。资本约束机制正在不断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央行今年的新信贷政策下,银行业正朝着合规管理,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踏步迈进。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之寄予厚望与信心。
因部分城市楼价急跌、银行限贷以及人民币贬值利空的袭击,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以及期指1403跌幅一度都在2%以上。金融、地产股成了重灾区。央行推出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今年将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形下,市场如此的过激反应不能不促人深思。
当前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央行今年的信贷政策纲领恰为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促使经济健康稳定奠定了政策基础。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央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科学合理,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换言之,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而信贷政策作为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主要着眼于解决信贷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信贷政策成效如何,主要体现在信贷结构的科学优化与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上,而信贷结构是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判断标准就是信贷资金的投量和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虽然,这个信贷政策的市场效应的真正体现,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恐怕还得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多种准备。但无论如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去年,央行继续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在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继续支持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共有21家商业银行发行1100亿元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服务现代农业。尤其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就业、助学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在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方面,发挥央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扎实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通过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在扎实推进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面,尽力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作用,积极改进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
此外,信贷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更好地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比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2013年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万亿元,同比多增3576亿元。全年新增涉农贷款3.39万亿元,同比多增3806亿元。又如,服务业贷款增长显著加快。2013年末,服务业(剔除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末上升11.5个百分点。再如,部分“两高一剩”限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钢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10.7%,建材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3.3%。
随着管理层推出诸如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和加强监管影子银行、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销售行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间让商业银行倍感压力,特别是娴熟的能够快速赚钱的业务受到管理层制度约束,一时有找不准未来自身发展方向之感。然而,利率市场化这个大趋势只能向前,不可逆转,商业银行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互联网金融机构来势汹汹,商业银行非得在新环境下摸索新的生存规则不可。
央行新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从六个方面勾勒出了实现马年银行业务的“万马奔腾”的基本轮廓。一是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二是做好新型城镇化各项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要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公路、流通、能源及煤层气抽采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铁路、船舶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的配套金融服务;五是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断提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治大气污染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六是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切实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服务水平。
总之,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机制正在不断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央行今年的新信贷政策下,正朝着合规管理,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踏步迈进。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之寄予厚望与信心。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
一、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当前经济和社会环境下,想顺利实施绿色信贷战略仍存在许多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有的来自外部,而有些存在于内部。本节就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绿色信贷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标准。绿色信贷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标准。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信贷标准过于原则化。从我国目前出台的政策来看,对于信贷标准只是笼统的规定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这种标准太过原则,商业银行在操作过程只能是凭感觉来决定。2.信贷标准局限于事后处罚。根据《意见》,绿色信贷做法就是把需要信贷资金的项目分为三类: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对于鼓励类,信贷政策不仅为其开绿灯,而且还要大力扶持。而对于限制类和淘汰类行业,则采取限制政策,尤其对淘汰类行业在不发放贷款的基础上,如果企业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银行还要收回其已发放的贷款。但仅仅是这样限制对污染项目或企业的贷款,这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信贷,我国目前的绿色信贷事实上更多的是事后惩罚而非事前防范措施,其可操作性及有效性值得考虑。
(二)缺少对商业银行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约束机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绿色信贷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中有20%的存量贷款已经分布在“两高”企业,从贷款增量看,如果把环保标准作为发放贷款必备条件之一,贷款营销面就过窄,金融机构在贷款的投入上面临两难境地。这样就需要国家对银行推进绿色信贷制定相关的鼓励和惩罚政策,但目前这种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出台。
(三)信息不对称。绿色信贷政策的成功实施,需要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相互间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只有实现信息共享,才能帮助金融机构充分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及时准确地判断企业的环境风险。然而,目前我国的部门之间的环保信息并不畅通,缺乏信息沟通机制,如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并且信息的内容也不够详细,无法适应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对企业信息的具体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和监督管理。
(四)绿色信贷政策的制约作用有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近日在一份有关“绿色信贷”的报告中披露,目前中国的民间资本规模庞大,由于“两高”行业利润丰厚,市场回报稳定,成为民间资本投资的热点行业。根据山西、内蒙古两地的调研情况,民间资本是“两高”行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的主体。如山西省吕梁市各银行在“两高”行业的贷款余额在73亿元左右,而民间资本在“两高”行业的信贷总额基本与银行信贷持平或略高,约80亿。100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反而给了民间资本可乘之机,环保严重违规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难以切断,这也是重污染企业难以取缔的重要原因。
(五)缺乏实施绿色信贷所需的人才。在全行范围实施绿色信贷,需要在总行和分行的许多部门设立绿色信贷相关部门和岗位,如信贷审批、风险管理、环保法律合规等,还必须对负责相关产业的所有客户经理进行培训,这就需要大量同时具备金融知识和一定环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策建议
(一)牢固树立绿色信贷的理念,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激励约束机制。银行业内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如果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就应该追究和处罚;如果商业银行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就应该给予奖励。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从外部激励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
(二)制定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信息沟通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日常信息传输平台,实现环保、金融双方信息对接。银行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通过专业化培训,提高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能力。目前,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已经开展了绿色信贷信息交换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三)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为保障绿色信贷强制性要求的贯彻实施,需要制定严格的监督、审查和处罚条款,强化监督和约束机制。由于我国社会整体的环境意识还不高,银行的商业方向是市场化,在银行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加强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十分必要。
一、国家出台绿色信贷政策的原因
(一)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违法现象突出,但因为环境资源是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又由于其产权不明晰,市场机制在这一领域显然是失灵的,同时,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利用行政管制和外部性的内部化的办法。对于行政管制,政府通常采用事后处罚为主的手段,并且会因其办事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调控范围有限等原因导致“政府失灵”。而绿色信贷政策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这是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之上的,造成了资源的短缺与环境的恶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而信贷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因此,绿色信贷的实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然要求。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总存在一些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在2005年就已提出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绿色信贷是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绿色信贷是一种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成为必须,绿色信贷政策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的。
二、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原因
(一)商业银行获得商业利益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不仅有助于强化企业形象、扩大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吸引顾客并获得顾客忠诚、提高员工满意度及保留率、强化品牌定位、巩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获得媒体的正面关注等,而且还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同时,商业银行积极推行“绿色信贷”,有利于摆脱过去长期困扰的贷款“呆账”、“坏账”的阴影。
(二)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政府越来越注重环保,加大了对企业污染环境责任的追究力度,银行承担的因污染企业关停无法收回贷款的风险也开始加大。实践证明,破坏环境不只是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危及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其环境风,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
三、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目前“绿色信贷”的杠杆效应还远没有释放出来,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和其他企业实体一样,也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信贷有利可图,从而使得一些商业银行不愿大幅度消减对这类企业的信贷量。同时,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常是纳税大户,是当地政府的经济支柱,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考核指标、提升政绩,会想方设法地保住这些企业。
二是有很多中小型污染企业为了避开金融机构贷款的限制,不向金融机构贷款,而是采取民间融资或者自筹资金。这样,“绿色信贷”对这些中小污染企业就起不到引导作用。
三是因为环境信息的好坏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企业有可能提供一些不真实的信息,或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从而银行就不能获取充分的信息。同时,环保部门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信息也不完全,不能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审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持,更严重的是商业银行和环保部门至今还不能信息共享。
四是商业银行缺乏实施“绿色信贷”的相关人才资源,绿色信贷的相关制度安排还不完善,“绿色信贷”机制还没有构建起来。同时,商业银行缺乏实施“绿色信贷”的具体标准,可操作的机制和实施手段不够具体。
四、提高绿色信贷执行效力的建议
一是国家要引导和鼓励新的商业银行资金投向,这必须由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给予支持,对有利于环保的项目给予支持的银行,国家除了在信贷资金上给予支持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减免税收、对因履行社会责任导致的成本给予补偿等措施,以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二是规范资金市场,限制污染企业进行民间融资和自筹资金,要求所有融资渠道都要承担社会责任实施绿色信贷。同时,加快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是绿色经济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创造绿色信贷“生根发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的引导作用。
三是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判断企业的污染状况,完善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
四是加强实施“绿色信贷”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快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构建,逐步完善、细化“绿色信贷”项目分类的具体标准,提高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提高准备金率政策的出台,以及全年贷款额度控制的实施,释放出应对危机的非常态政策开始退出的明确信号。显然,货币政策的退出是走在了第一步。然而,我们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如果投资政策不退出,而货币政策退得太快、力度太大,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可能出现公共项目挤出私营部门投资的现象,使得经济结构更不合理;二、可能出现基础设施项目挤出制造业项目投资的挤出效应,这虽然会有助于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迅速消失,但也使2011年的消费物价通胀更难控制;三、可能出现新建或在建项目被迫停工,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银行坏账问题。
去年因为4万亿的刺激政策,各地政府上马了非常多的大型基建项目。截至去年年底,仅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的未完成金额就达到近23万亿,同比增长了33%,显示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刚性很大。虽然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但至今似乎还未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
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会达到30%,而全年名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接近30万亿元。根据当前银行贷款融资的固定资产投资上升趋势,以及历史数据约20%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方式计算,2010年中长期贷款将需要增加约6万亿元。再加上,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的其他类别贷款3万亿元的增额,2010年的新增贷款总额要达到9万亿元,才能满足新建和在建项目的贷款需求。若按当前贷款额度7.5万亿的目标,大部分新项目将无法得到资金,而一些在建项目亦得不到融资。
如果信贷增加不足,将出现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形。在一种情形下,今年或之前开工的许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可能会被推迟或停工,从而直接导致不必要的不良贷款的上升。今年开工的许多新项目规模较大,并且预计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工。尽管项目已经获得了第一阶段的开发资金,但在2010~2011年许多项目将需要第二期或者第三期资金。突然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将会切断其中许多项目所必需的资金来源,从而推迟完工日期或者导致破产这样更糟的结果。
在另一种情形下,银行可能会优先放贷给已经提供了第一期资金的在建项目,即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公共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从而避免不良贷款的上升,但这意味着留给新建项目的信贷额度将会非常有限。特别是,假如2010年私人部门投资者有足够的信心进行投资的话,他们可能会发现极难获得银行贷款。换而言之,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在2010-2011年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不平衡,制造业产能的增长会继续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先退出,会导致通胀压力的显现。我们预计今年全年CPI的水平在2.8%左右,通胀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今年的信贷政策真的维持7.5万亿的目标的话,明年可能会迎来较为严重的通胀。这听上去很像一个谬论。
我们这些年的通货膨胀水平之所以比较低,都是食品通胀,并没有明显的非食品通胀,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有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但是从2008年以后,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产能过剩完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边是供给,一边是需求。如果产能增长放缓,但是需求增长不放缓的话,产能过剩就会很快消失。
供给方面,2008年下半年以后,制造业对行业前景比较悲观,所以制造业的投资已经放缓,产能的增加也已经放缓。今年尽管制造业对前景的信心有所恢复,但是能否投资扩大产能,还要取决于今年的信贷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的需求增长是很快的,这会很快地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比如中国的汽车行业,2009年年初以前,是公认的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年初过剩产能超过30%,但在政府补贴等优惠措施出台后,汽车总销量飙升38%,过剩的产能一下子就被消化掉了。现在整个汽车行业几乎接近全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接近100%。类似的情况在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如果今年严控信贷、导致制造业企业难以取得资金来扩张产能,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能到2011年就不存在了。而一旦产能过剩消失,CPI通胀就真的来了。
有意思的是,如果明年真有高通胀的话,可能绝大多数人的解释是归罪于2009-2010年的高货币供应的增长,那么他们相应提出的政策建议就恰好相反――即建议货币政策更严更紧,其结果可能会使得我们离低通胀的目标越来越远,情况越来越糟。因此如果现在的政策不改,明年可能会真的发生滞胀,即由于货币政策严厉紧缩,经济增长发生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因为产能过剩消失,非食品通胀(核心通胀)的发生不可避免。
决策者应该谨记这一“颇有争议”的关系,小心判断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他们认为CPI通胀维持低水平更为重要,那么今年应该避免而不是实施激进的信贷紧缩。
因此,现在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其实已经被投资政策“绑架”。在建规模已经很大,如果我们还是不停地批准新开工项目,货币政策紧缩只会把经济带入歧途。大家都在讲货币政策退出、财政政策退出,但是别忘记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政策――投资政策,这是别国所没有的。实际上,我们国家的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是投资政策的衍生品。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一旦批下来,银行很难不为其提供贷款。倘若投资政策不紧而信贷政策过紧的话,结果可能就会事与愿违,最后挤掉的就是私营部门、中小企业、房地产。
所以,如果是要政策退出,至少应是双管齐下,即投资政策和信贷政策一起退出。而更理想的政策退出顺序是投资政策先退出(即立即停止地方政府新开工的公共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信贷政策等到2011年甚至2012年再退出。因此我建议今年新开工的政府项目、公共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能不批的先不批,去年的项目已经很多了,继续审批肯定会挤占私营部门的投资。要留出空间来让私营部门投资,让制造业投资,包括房地产的投资、产业转移性的投资。同时,信贷政策也应稍微宽松一些,我认为今年最理想的信贷增量是10万亿。
关键词:陇南市金融机构;承办惠民信贷业务;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6;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陇南市承办金融机构开展惠民信贷业务的情况
陇南市自2002年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以来,10年多时间里先后又开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2008年农民灾后重建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大学生“电商平台”贷款等多种惠民信贷业务,承办金融机构也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一家扩大到农行、中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贷款规模和受惠人数不断增加。截止2016年6底,全市助学贷款余额62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4419亿元;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贷款余额25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0.72亿元,“双联”惠农贷款3.46亿元,精准扶贫贷款62.09亿元。这些惠民贷款累计为借款人减轻利息负担2.5亿元,有效支持了特定群体创业发展。各级财政实际补贴利息0.38亿元,贴息到位率为24%。
二、金融机构实施惠民信贷业务的制约因素
(一)承办主体对开展金融惠民贷款积极性不高。一是由于各类惠民贷款由各级财政部门贴息,贷款执行基准利率,贷款期限长,单笔金额小,涉及人数、笔数、环节多、管理成本高,收益率相对较低。二是各类惠民贷款未来收入难以估算、信用程度难以预测、贷款风险较大。三是我国个人资信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贷款跟踪管理难度加大。受上述因素影响,承办金融机构对开展国家惠民信贷业务持谨慎态度,积极性不高,出现申请多、发放比例低、供需矛盾大的问题。
(二)管理部门多影响了惠民信贷政策的落实。由于金融惠民贷款工作涉及部门过多、程序过繁、环节过多,难免会出现协调、沟通、配合、支持不力甚至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对开展惠民贷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国家金融惠民信贷政策的有效落实,也影响了贷款效率和责任追究。
(三)惠民信贷政策缺乏与之配套的技术扶持等措施。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对象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妇女、农户等弱势群体,他们在需要资金的同时也需要创业技术和必要的前期培训,但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都重视了对创业者的资金供应,而忽视了对其创业技能培训和指导,致使一些创业者因技能不佳而影响到创业结果,甚至造成信贷资金风险。
(四)财政贴息资金到位不及时,给借款人造成了信用损失。现行的惠民贷款利息补贴采取每年末由承办金融机构统计上报,财政部门审核并逐级上报核实的做法。各级财政补贴的利息由于审查环节多、手续繁琐、财政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迟迟不能到位,绝大部分都超过3个月,有的甚至长达1年以上,造成该类贷款的借款人因逾期付息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对借款人以后的经济活动造成极大障碍。
(五)惠民贷款政策落实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惠民贷款政策落实缺乏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二是缺乏对惠民信贷政策落实效果的评价管理体系。惠民信贷政策出台已历时十多年,这些贷款支持的项目效果如何、贷款的安全性怎样、贷后管理手段是否科学合理、贴息是否足额及时到位等等,这些问题都缺乏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严重影响着惠民信贷政策的持续贯彻和信贷资金良性运行。
三、金融机构惠民信贷业务规范运行的政策建议
(一)开发惠民贷款管理系统,实现对该类贷款由承办行、相关部门、财政共同进行动态管理。针对惠民贷款管理部门多,利息补贴审查时间过长的问题,组织专业人员认真研究,探索开发相关部门共享共用的惠民贷款管理系统,对每笔贷款的发放、每期利息计算、贷款到期归还等情况详细反映,实现数据在相关部门间的共享,从而减少审查时间,提高贷款管理水平和利息补贴效率。
(二)简化程序,明确职责,切实提高惠民贷款发放效率。各类惠民贷款最终的供应者都是承办金融机构,因此,贷款审查由承办金融机构负责即可,而村委会、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协助承办金融机构做好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等工作,贷款的真实性由当地人民银行机构负责检查核实,财政部门根据人民银行核实的贷款量审查应补贴利息额并及时予以补贴。这样既可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又可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三)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对创业人员的创业技能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切实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各级政府部门要把推动惠民信贷政策落实的目光和重点前移,结合当地实际进行项目调研论证,积极为有创业意愿者介绍和推荐合适项目。并组织专业人员对与当地发展条件相适应的产业型创业技术项目进行广泛培训,增强借款人的创业技能,减小和消除因技能不足导致创业失败形成的贷款损失风险。
(四)改革现有贴息流程,消除借款人信用损失风险。可采取“先补贴、后审查”和“谁审查、谁负责”的办法,加大贷款发放地财政部门的责任,不论是那一级财政应补贴的利息,统一由发放地财政部门先行审查垫付,待上财政贴息资金到位后再予冲减,对因发放地财政部门审查不严造成多支付的补贴利息,由其自行承担,以此强化当地财政部门的责任意识,加快补贴资金到位速度,消除借款人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