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诗经七月

诗经七月

时间:2023-05-30 10:0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经七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经七月

第1篇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民谣诗)。

题解:【豳风】之豳(bīn):又写作【邠】。是种草的祖先公刘迁居开发的地方。在今天的陕西省栒县(古邑名xún)(今天的旬县)、邠县。这一工区多存周人旧俗,“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七月》叙述农人一年到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反映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浓郁的节气风俗,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生活风俗画。诗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索,按月描写,又兼归类,纵横开合,一节一个内容,一幅画面。从农事耕作开始,到收获举酒祭献结束,送饭的妇子,采桑的女郎,下田的农夫,狩猎的骑士,公室的贵族,人物众多,各具面貌,其间又以物侯表时序,构成整体风格的统一,而且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增强了诗歌的形象,尤为突出了风俗画的特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5年十大好书评选活动中,《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入选。这本书共二十章,三十多万字,并配有大量图片。本书2015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在大陆首版。作者潘富俊,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讲授景观植物学、文学、植物文化等课程。潘先生对植物与古代文学都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曾将台北植物园从研究用植物园成功转化为教学园及台北市民优质休憩点, 让民众在林木花草中,吟咏古典诗文。并有《草木》、《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等研究古代文学与植物的著作。

作为一个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科学家,潘先生对传统文化和植物学都有着系统而缜密的研究,而这本书的撰写,是为了能和读者共享植物与文学的乐趣,希望有系统地介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引述植物的今名、现状。因此,着重在古典植物名称的辨识, 对于常出现植物名称的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易于混淆的植物种类等。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作者累积数十年的研究,在书房中遨游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及其自然生态,重现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同时分辨虚实,厘清文学作品的写实与想象。

书名《草木缘情》,草木乃水陆草木之花,缘情则语出东晋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很好地概括了本书的要旨, 即探寻人文世界与植物世界的关联,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给人以审美的趣味,无尽的启迪。

千万种植物,是山川自然的精英;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人文之精美。作者通过对文学作品(包括国画)中植物的种类、特性及其在文字作品殊的情感表达,建构起一个文学体系中的植物世界,由此我们得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植物及其文学寓意,使我们对古典文学以及植物世界均有新的认识。

植物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资源,也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我国古典文学,很多作品都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诗经》的蒹葭苍苍,到《楚辞》的滋兰树蕙;从王维的折柳送别,到曹雪芹笔下的黛玉葬花,作者认为,各类文学的内容总离不开植物,例如南朝《玉台新咏》诗词769首,有植物的362首,占47.1%,《清诗汇》共27420首,有植物的15145首,占55.2%,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植物支撑起我国古典文学的一片天空。如果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经典作品中的形象,构成原型(protetype),其实质就是建构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植物,作为特殊的文化语言,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自古风、骚并称。《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起奠基作用的经典作品。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诗经》和《楚辞》中的植物做了大量研究,不但研究其中植物古今名称、种类特性,还对其寓意加以研究,以求在植物研究基础上,尽量开掘其文学意涵,这对植物学和文学研究,都是很大的贡献。其较有特色的是从植物学角度着重探讨了《诗经》和《楚辞》之间的异同及传承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诗经》、《楚辞》植物有共同的类别,作品中有着全中国广泛分布的种类如白茅、泽兰、松之类。但其各自地方特点还是很明显。《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业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据作者统计,有135首出现植物,多以植物来赋(描写)、比(比喻、象征)、兴(起兴)。这些植物以华北地区黄河流域的植物为主,而《楚辞》植物以华中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植物为主,共99种。除了和《诗经》一样,所提到的植物有全中国广泛分布的种类外,其他大部分为当地常见或者特有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仅产于华中,有些则延伸至华南,此类华中、华南特有的植物,作者统计有26种,约占楚辞植物四分之一以上。这些植物,包括蘼芜、木兰、肉桂、芭蕉、橘子等。这些植物产于华中、华南的,只有莼菜,也就是诗经中的茆。(见于《鲁颂泮水》),作者推测这种仅产于华中、华南的植物,应该是在周代以前传到华北的。《诗经》、《楚辞》有不少相同的经济植物种类,如分布全国的桑、板栗、柏树,菜类的薇、荠菜等,但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

诗经所处的背景是中原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此地水深土厚,民生艰难,民性多尚实际,对于生产生活所依赖的经济植物及天地物候多加颂扬,以《豳风七月》为例,全诗围绕一年四季的农业劳作展开叙述,其中植物,均为桑麻黍稷,瓜果野蔬之属,切合实用的植物。

《楚辞》写作背景为南方长江流域,此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物产丰饶,食物不虞匮乏(《汉书地理志下》:江南地广食物常足),因此歌咏食物、经济类植物的篇章罕见,而以香草香木之类象征、隐喻类植物居多,且反复出现。如《离骚》共出现香草18 种,《九歌》中香草16种,两者有11种是相同的植物。

《诗经》、《楚辞》的植物,构建了古典诗歌的象征体系。《诗经》中已经开始用松萝、菟丝子等植物来比喻依附、攀附,以美好植物来比喻美好事物,如桃之夭夭等。以有刺和到处蔓生的植物来象征不好的事物。无田甫田,维莠骄骄(《小雅大田》),墙有茨,不可扫也《鄘风墙有茨》,开启了以植物比喻、起兴的先河。《离骚》在此基础上,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以植物来寓意言志。《草木缘情》认为,植物全株或局部有香气的植物,均为《楚辞》引喻的香草,其中伞形花科的植物占有很大比例。《楚辞》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香草是白芷和泽兰,均属伞形花科。与此相反,恶草恶木,令人不快,《楚辞》与《诗经》一样,以此来比喻小人,或不祥事物。《楚辞》的象征、比喻手法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富于艺术魅力,形成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符号系统和植物文化传统。

利用植物统计进行文学研究,这是本书作者的有益尝试。此举为今后的文学、文献研究开启了一条新路。在明末成书的《金瓶梅》,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而其真名尚无定论。《草木缘情》通过研究指出:该书主要人物西门庆的住宅庭院中就至少种了40种植物,主要是作为观赏的庭院植物。作者以列表统计的方法,研究该书中乔木、灌木、藤蔓、草花类种植情况,判断该庭院所处位置应为华中地区,这些植物,正是作者所熟悉的植物,间接反映《金瓶梅》作者的生活体验或籍贯所在,提供作者的背景资料。这就为解开扑朔迷离的《金瓶梅》作者之谜提供了有力证据。

名著《红梦楼》通行版本为百二十回。其作者,有认为是曹雪芹所作,也有认为是曹雪芹原作80回,高鹗续后40回,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据《草木缘情》作者统计发现,《红楼梦》第一个四十回出现165种植物,第二个四十回出现161种植物,第三个四十回仅出现61种植物。每回植物的种类、植物种数的分布频率,或者植物在单元内出现的总数,从统计观点来看,第一个四十回和第二个四十回之没有差异,而第三个四十回不但每回平均植物种数和单元内植物总数远少于前两个四十回,而且作者对植物的熟悉程度及描写水平也远为逊色。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支持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作者并非同一人的观点。

古代文学作品,因年代久远,多有各方面疑问存在。采用《草木缘情》中的植物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佐证,有利于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

《草木缘情》内容丰厚,文辞华美。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书中也存在一些失误,现就目光所及,提出如下问题就教于方家:第二章《历代诗词歌赋的植物概况》第五节32页,作者列举唐代杜牧《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认为:此诗为杜牧在云南结交红粉知己所作,以当地盛产之豆蔻形容少女之美。按《唐诗鉴赏辞典》,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歌女分别之作。第二句以豆蔻喻少女之美,诗歌故事发生地点为扬州,非书中说的云南。第四章《楚辞植物》第七节89页,引《离骚》纫秋菊以为佩实为纫秋兰以为佩之误。

第五章《章回小说的植物》第三节98页,插图标示苜蓿,实为紫云英。第七章《国画中的植物第二节》154页,所附元代郑思肖《墨兰图卷》,意在说明元代的宋朝遗民郑思肖绘兰花均不画土。实际从文献看,郑思肖画兰,只是大多根部不着土,画幅中兰根为暴露状。然此幅真迹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墨兰图卷》,正是难得一见的根著土兰,此幅画中墨兰根在土中并不露出,其不以实笔画土,乃因中国画习惯以虚写实而已。第十三章《文学与野菜》第二节,323页,作者解释《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七月流火是指盛暑夏季。按《诗经》,此处七月,指夏历的七月,相当于当今农历的9月。火,星名,指大火星,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本句真实含义,是夏历七月天气转凉之意。同首诗中有七月烹葵及菽,说明葵(冬寒菜)和菽(大豆),是当令成熟的农产品。

第3篇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习称七夕、七月七,相传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亦称双星节、情人节。这个传说虽在《诗经》中就已肇其端,但当时并无七夕渡河的记载,到汉代《淮南子》中始有“乌鹊填河而渡织女”之说,《风俗通》亦记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诗经》;农事诗;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27-8122(2010)09-0116-02

我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先民们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诗经》中的部分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和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在中华文化精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天、地、人常常合为完美的一体。《诗经》中的“农事诗”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色彩,无论是祈求丰收,还是反抗剥削,都具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特点。

一、祭祖祈神的价值信仰

诗歌最初产生于人神关系所构成的语境,是人向神言说的独特方式。对“神人以和” 功能的认识,在《诗经》中更加澄明。它是先民作为与自然之神、祖先之神关系纬度的言说方式。在周人心目中,那种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山川日月的人格化以及祖先的在天之灵,都是“神”。他们通过某种仪式颂扬祖先功德,沟通人神关系,希冀得到自然之“神”的庇护,得到祖先之“神”的福佑。人们通过祭祖祈神,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表达对天地祖先的敬意,显现着古典生态美学智慧。

周人的祖先与农业有着特殊的关系。如《周颂•思文》中记述了生而灵异的周人始祖后稷“贻我来牟,帝命率育”,功德不仅惠及自己的部族,而且泽及天下生民,后稷也因此被奉为农神。对于周人来说,农业不仅意味着衣食之源,还给予他们一种骄傲的认同感。周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每年农事活动开始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祈谷、藉田典礼。周天子亲率诸侯、公卿、大夫、农官到藉田中象征性犁耕。秋天丰收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报祭礼用以答谢神灵的恩赐。《诗经》“大雅”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

“农事诗”的信仰价值在于先民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年。诗经中的”农事诗”并不是单纯描写农业生产情况,它实际上融合着颂扬先祖和宗教祭祀的内容。因此,中国上古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沉浸在神圣化的信仰之中。《毛诗序》云:“《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噫嘻》、《臣工》、《载芟》都是春季举行籍礼时所唱的乐歌。籍礼也称“籍田”之礼,《诗经•周颂》及大、小雅中凡言农事祭祀的,这农事所在地,皆指周天子的“籍田”,即天子、诸侯的祭田。籍礼始于周初,在春耕和收获时都要举行。《毛诗序》云:“《丰年》,秋冬报也”;“《良耜》,秋报社稷也。”《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大田》、《甫田》也都是“秋冬报赛”的祭歌。籍礼是周代一项相当隆重的祭祀活动,《雅》、《颂》中的“农事诗”就是为籍礼而作的乐歌。在《楚茨》、《信南山》、《甫田》中都出现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的诗句,《大田》中的“以介景福”,《丰年》中的“降福孔皆”,《载芟》中的“胡考之宁”,《良耜》中的“妇子宁止”。这些诗歌中都流露出相同的愿望,希望通过虔诚的祭祀,求得幸福与安宁。

周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收成的丰歉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国运的兴衰。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种种无法预料、无法抗拒的情况,周人希望通过虔诚的祭祀,“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甫田》)、“先祖是皇,神保是飨”(《楚茨》)、“明昭上帝,迄用康年”(《臣工》),请求上天、四方之神、田祖和祖先给予自己信心与庇护,以求得年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丰收后,用自己丰收的果实来答谢上苍和祖先的庇护和恩赐。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引沈守正语云:“言祈,则章中耕耘、收获、祭祀、尊贤、养老诸事皆预言之,冀望之。言报,则直述其已然,以昭神赐耳。” [1]

二、固有的农业生态关照

就文化传统而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生态农业传统的国家,中国人素来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生态模式的出现和应用不但表现了先民们的聪敏和智慧,也给农业生产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农事诗共有20首,其中“周南”有2首:《葛覃》、《]q》;“周颂”中有7首:《思文》、《臣工》、《噫嘻》、《丰年》、《潜》、《载芟》、《良耜》;“鲁颂”有1首:《s宫》;“大雅”、“小雅”中有6首:《生民》、《无羊》、《信南山》、《甫田》、《大田》、《黄鸟》;豳风”中有1首:《七月》;“魏风”中有3首:《十亩之间》、《伐檀》、《硕鼠》。《诗经》的“国风”、“小雅”中虽有大量的无名氏创作的民歌,但经过官方乐工的选编、整理,更多地传达出贵族官方信息。

农事诗的农业价值在于为后世农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生态关照的资料。《诗经》中的农事诗多方面地表现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具体内容,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农业史料。这些诗歌农业信息量大,农业科技含量高,是珍贵的科技史资料。《豳风•七月》反映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像是记农历的歌谣,展现了周代农业生活的风俗画面,反映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诗经》中的农事诗还多方面地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比如,再现了整个农事过程,从“既种既戒,既备乃事”(《小雅•大田》),到“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周颂•载芟》),再到“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既方既皂,既坚既好”(《 小雅•大田》),最后“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周颂•载芟》);其间还包括“不稂不莠,去其螟,及其蟊贼”(《 小雅•大田》)等工作。可以说,从准备工具开始,到松土、播种、锄草、灭虫,直到丰收、贮藏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完整地再现于诗歌中。《豳风•七月》中描写周人已经开始按照时令安排农业生产,及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蚕桑、打猎;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规模方式以及农业经济的繁荣,还描写了他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这些都是对周人宝贵生产经验的形象记载,也是我们今天研究西周社会的珍贵资料。

人类只有尊重农业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如《大雅•公刘》: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这首周人的长篇叙事诗,记述了部落首领公刘率领民众选择水草丰美、青山环抱、土地开阔肥沃的人居环境;描绘了先民们安居乐业,笑语声喧,欢乐燕飨,和睦友善,其乐融融的景象;展现了一幅人丁兴旺,物产丰茂,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的美好图景。整首诗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共生共荣、和谐一致的生态审美艺术。

三、独特多样的艺术手法

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倡导“回归自然”。“从文学的纬度来看,它为我们提供的是另一个人类文化和文明进度的空间。”[2]《诗经》”农事诗”的文学艺术价值在于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审美内涵。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农业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和发生的事情等物象起兴,反映本真的自然,运用简洁的语言,呈现出特有的朴实风格和浓郁的自然风情。

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作品往往采用“赋”法,将节令物候与农事结合起来,用一系列的物候形象地表现了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产生活的乡土气息。通过对劳动生活和丰收场景的热情描述,把周人对土地、劳动、自然、丰收的赞颂融入作品的总体构思中,表现了一种古朴醇厚的气息。《诗经》中大量描写农事生活的诗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田园的安闲、恬静,农人的率真、善良,展现了农业劳动愉悦而有情趣的一面,增添了劳动的乐趣,使和谐愉悦的田园生活成为先民们的理想生活。诗中所描绘的恬静、安乐的田园风光,充满真正的生命热情。如《豳风•七月》,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朴实、生动地描摹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善于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段。在《王风•黍离》中,诗人看到昔日繁华的故地被蓬蓬勃勃的稷苗湮没,感情受到冲击,陷入深深地伤感之中。诗人精神恍惚,“中心摇摇”,既而“中心如醉”,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任思绪驰骋。待到感情接受眼前的情景后,他不由得“中心如噎”,有许多无法倾诉的痛苦积压在心头。诗人无限伤感,却欲语还休,因为理解自己的人太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用“醉”“噎”等具体可感的感受来比喻心中难以形容的忧思。

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自然经济时代,人在劳动中获得生存资料,劳动带着强烈的功利目的,人需要在劳动中逐渐实现这一目的而产生。《周南•]莒》就是描写劳动场景与抒写劳动愉悦的作品:“采采]q,薄言采之。采采]q,薄言有之。采采]q,薄言掇之。采采]q,薄言捋之。采采]q,薄言K之。采采]q,薄言p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妇女兴高采烈地采摘车前子的场景,全诗节奏明快简洁,通篇只更换了六个动词:“采”,摘;“有”,采得;“掇”,拾取;“捋”,成把地抹下来;“K”,用手捏着衣襟兜取;“撷’,用衣襟兜起来。始而采,继而渐多,从撮在手心,到兜在前襟,到把整个衣襟都装满,通过六个关键动词有层次、有程度地更替,让人在这重章复沓中体会到诗歌蕴涵的、随劳动成果的增加而逐渐高昂的情绪。 “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以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1]这段传神的描述解说正捕捉到了此诗在反复的动作中蕴涵的喜悦欢快和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

一部《诗经》,它是先民们自然生命的诗意呈现之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之歌。它自由地体认了人类的生命精神,展示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本真状态,能够显现人类自身搭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惠居所的生态审美关系。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有狐》;无衣;征夫

“《有狐》的主旨颇为难解”[1]。由此一语即可想见,对于这首诗,古今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聚讼不休。本诗仅三章十二句,录之如下: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2]。

一、对《有狐》主旨的探究

撇开经学家们对《有狐》的各种解说,就诗篇而言,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她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与忧虑。本诗抒写忧念,为一唱三叹的重章结构,其忧思哀婉感人。这本是一首清新自然的情诗,风致婉约,真挚感人。然而,这种理解却不合乎经学家们的风化诗教原则,于是,他们就给《有狐》描上了种种关乎风化的粉墨,弄得这样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迷雾重重,令人不知所云了。

《诗序》认为:“《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3]顺着《诗序》定下的调子,《郑笺》、《孔疏》越走越远,说这首诗是:“皆陈丧其妃耦不得匹行,思为夫妇之辞。”又解释说:“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无为作裳者,欲与为室家。”“裳之配衣,犹女之配男,故假言之子无裳,己欲与为作裳以喻己欲与之为室家。”[4]朱熹是主张“去序言诗”的,他曾批评《诗序》说:

《诗序》实不足信。向见郑渔仲有《诗辨妄》,力诋《诗序》,其间言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始亦疑之。后来,仔细看一两篇,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果不足信[5]。

然而,对于这首诗,他却完全接受承传了《诗序》、《郑笺》、《孔疏》的观点,朱熹也认为《有狐》是说:“国乱民散,丧其妃耦,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故讬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6]仔细揣摩从《诗序》到《诗集传》这一派对《有狐》的解说,尽管存在着《诗序》以此诗三章皆为“兴”而《诗集传》认为三章都是“比”的不同,但它们在以下的两点上是一致的:第一,认为“有狐绥绥”喻指男子无家室者;第二,认为“无裳”、“无带”、“无服”喻指男子无室家,即男子没有配偶。

诗作为经学而被讲授、传承,经学家们难免只知有经,而不知有诗。《诗序》说这首诗“刺时”、“男女无夫家”,以后的传经者便明指《有狐》为“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再回到诗句看看,何以见得?“寡妇”、“鳏夫”之谈全为穿凿,无从说起。牟应震就曾针锋相对地指出:“《集传》‘见鳏夫而欲嫁之’,说本于《序》。曰:于经文不见此义!鳏而无衣,或不欲嫁之矣。”[7]又指出:“为此说者,以齐诗有‘雄狐绥绥’一语,故解‘绥绥’为‘独行求匹’而一误再误也。”[8]《毛诗质疑》的反驳可谓有力,而且牟应震对“绥绥”的分析也给我们以启示。而孙作云先生也对《有狐》作了尝试性的解说,他认为:“这首歌是女子所唱,她把她想亲近的那位男子比作狐狸。她说:‘小狐狸儿,你在淇水岸上徘徊什么呢?我心里正为你发愁没有人给你缝衣裳呢!’言外之意,我能给你缝衣裳呢!一种忸怩作态之状,宛如在目。”[9]从中不难看出,孙作云把《有狐》理解成“恋歌”,似乎没能体味诗中的深深忧虑,且对本诗主旨的把握仍不脱“欲嫁”说之窠臼。

除此之外,对这首诗的不同理解还有:闻一多《风诗类钞》认为是未嫁女子思念情人。金启华《国风今译》认为是写妻子忧念丈夫久役无衣。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认为是写不得志者的忧愁。而张桂萍认为它是“古代大臣忧国之作”[10]。其中,金启华的说法本自方玉润《诗经原始》,较为合理。以此为基础,笔者进一步揣摩玩味,仔细寻求《诗经》内证以成其说。毫无疑问,对“有狐”和“无裳(带、服)”所指为何的理解是解读本诗的关键。而实际上,本诗所触及的不仅仅是“有狐”和“无衣”两个问题点,而是这两个问题簇。“有狐”涉及《诗经》中写到“狐”的诗歌九篇;而无衣的问题牵扯到至少两篇诗歌。而后者正是《有狐》抒情主人公所忧虑的内容,显得格外重要。

二、无衣指向战争

《有狐》一诗,三叹其“忧”。体察此女子的情怀,进而推情入理,分析其忧虑的原因,这无疑就是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无带、无服)”果真是指该女子所忧虑的是男子无室家吗?认为女子见到男子没有衣裳就想到他没有配偶,就继而想到要嫁给他,这不能不说是太机械的猜想。其实,无论是忧其“无裳”、“无带”还是“无服”,总起来说,就是忧心挂念他没有衣服穿。也即:心之忧矣,之子“无衣”。而“无衣”所指向的是战争、行役。在《诗经》中,“无衣”与战争、行役紧密相连,关系是很明确的。

《秦风·无衣》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里,歌者所表达的是对“岂曰无衣”的回答,要“与子同袍(同泽、同裳)”。于是,表面上看,“子”无衣的难题好像是解决了,但实质上,“子”仍然无衣,只是与别人“同”衣而已。从这个意义出发,甚至可以说,无衣是战争的必然。关于这一点,《豳风·东山》也给出了一个极好的《诗经》内证。其第一章写道: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诗中的“制彼裳衣,勿士行枚”一语道破天机!《东山》是写长期的征战之后,“我”终于可以回家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此时,“我”终于可以不再“行枚”作战了,而要做的是“制彼裳衣”。反过来推想,征战之时,则是不能“制彼裳衣”的,也就是说,战时的士兵处于“无衣”的状态。细想一下,征战之时,枕戈待旦,生死尚且难以料定,自然无暇以衣服为念。至于战时所穿,曹操《蒿里行》有“铠甲生虮虱”之句,算是露其端倪吧。

在西周、春秋时代,从军征战,衣物乃至于武器都需要自备。《木兰诗》写花木兰出征前的准备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之语,虽非必为写实,但南北朝时民歌尚如此叙说,西周、春秋时征战的士兵更当是如此了。上举《秦风·无衣》就是明证:无衣怎么办?与子“同袍(泽、裳)”;武器怎么准备?“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时不具备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由国家统一为成千上万的征战士兵供给衣物是不能想象的。

故而,《有狐》中“无裳”、“无带”、“无服”的“之子”正是长年征战在外而不知归期的从军者。《有狐》正如同《王风·君子于役》,也是写妻子对远方的丈夫的思念与牵挂。不同的是,《君子于役》挂念夫君“苟无饥渴”,而《有狐》则忧其无衣。征人在外,衣食难安,尤令其家人牵肠挂肚。从这个意义上说,忧念征夫衣与食的《有狐》与《君子于役》可称得上是《诗经》中难得的姊妹篇。

三、“有狐”喻指征夫

有了这种对本诗主旨的把握,再回过头来看看“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厉、侧)”到底何指。《齐风·南山》有“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之句,而《诗序》说《南山》一诗是刺齐襄公行的。据此,《诗集传》以为:“狐者,妖媚之兽。绥绥,独行求匹之貌。”[11]然而,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狐的认识并非如此。《礼记·檀弓上》说:“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12]《白虎通义》则说:“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13]据此,认为《诗经》中的狐为“妖媚之兽”显然站不住脚,是以后人之见而约束前人。而据牟应震的理解,“绥,像两胫有所蹑也”[14],那么,“绥绥”应该是指狐行走的样子,而无求偶的含义。李炳海认为:“在《诗经》产生的历史阶段,狐作为男性配偶的象征,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狐形象的此种内涵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15]这一看法无疑是正确的,这就从文化、兴象的角度和深度揭示了“有狐”的象征意义。

而进一步追问,此狐绥绥而行,在彼淇梁、淇厉、淇侧又表明了什么呢?俞樾说:“首言‘淇梁’,明易涉也;次言‘淇厉’,则涉之稍难矣;卒言‘淇侧’,则徘徊于水崖,不得涉矣,所以忧之弥甚也。”[16]很显然,这种说法可能是过分推理了,诗中并未明言狐涉淇水。而至于其他一些认为本诗写狐本为山兽而行水边的,也大致与此相类。从全诗来看,“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厉、侧)”两句是起兴之语,而且兴中带比,但全诗的主旨在于忧念“之子”无衣。而联系无衣所指,有狐绥绥而行彼淇梁、淇厉、淇侧正是在兴言战争、远役。《邶风·北风》和《小雅·何草不黄》即为有力的证据。《邶风·北风》有诗句曰: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据翟相君考证,这首诗所写是关乎征战的[17],这里正是以赤狐和黑乌为兴象来喻指征夫的。而邶、鄘、卫三风均是卫地的风诗,《邶风》中的《北风》和《卫风》中的《有狐》均以狐喻指征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小雅·何草不黄》的证明更为直接。《何草不黄》全诗如下: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方玉润说:“《何草不黄》,征夫泪也!”[18]十分确切。毫无疑问,诗中的狐和兕、虎一样,是“征夫”形象的兴象,所喻指的正是征夫。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首以及《有狐》,《诗经》中其它写到“狐”的诗歌还有《桧风·羔裘》、《邶风·旄丘》、《秦风·终南》、《豳风·七月》、《小雅·都人士》等五首,但这五首诗均是直接写到狐裘或是写猎狐制裘的,并非以狐的形象起兴。所以,统观《诗经》中写到狐形象的诗歌,狐喻指征夫是可信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齐风·南山》虽然没有写到战争、行役,以“雄狐绥绥”起兴的该诗却浓彩重墨地描绘“齐子”远嫁鲁国,也是远行离家。

四、结论和余论

明确了“有狐绥绥”是男子征战在外的兴象和喻指,将无衣与战争、行役相关联起来,自然就能正确理解《有狐》为征妇怀远之诗。上文曾将它与《王风·君子于役》相比,而从写法上看,《君子于役》先写“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不日不月)”,继而写“鸡栖于埘(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括)”,这种傍晚时动人的景象愈发衬托出妇人的思念与牵挂,真是“如之何勿思”;《有狐》则以“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厉、侧)”起兴之后下笔便写“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带、服)”,似嫌突兀。那么,为什么《有狐》中的征妇如此为丈夫的“无衣”而担忧,并再三地表达深深的忧虑呢?对于这个问题,《豳风·七月》一诗给出了答案。《七月》的首、次两章均有“九月授衣”之句,《毛传》解为“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19]。当然,认为古代妇女九月开始裁制冬衣是固定的制度难免有些过分,但那是自然形成的习俗完全是有可能的。由此可以推想,《有狐》所写也是在授衣之九月,妇人因裁制冬衣而愈发忧念行役在外的丈夫,担心丈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因而不免为他忧心忡忡,一唱三叹,难以平静。

或许上述推情入理会被视为另一种推理过度,但无庸置疑的是,“征夫无衣,征妇送衣”这一母题却一再被摹写。传说中哭倒了八百里长城的孟姜女就是为了给丈夫送寒衣而到了长城边的;甚至孙犁的《荷花淀》里也有水生嫂她们那伙妇女给参加队伍的丈夫们送衣物的情节。当然,孙犁创作《荷花淀》写到这一内容未必是从《有狐》得到灵感,但两相对照,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同样的妇女对征战在外的丈夫的真切关怀与真挚情爱。所不同的是,水生嫂她们是现代的女性,敢爱敢恨,敢想敢干,在战斗的烽火中绽放成绚烂的荷花;而《有狐》的抒情女主人公却只是忧心忡忡,一唱三叹,以她独有的韵致展示着她那丰富、细腻、纯洁而又哀婉的内心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1]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0. p137.

[2][3][4][19][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三) [M].北京:中华书局,1979. p59.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十)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11][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p40~41.

[7][8][14][清]牟应震.毛诗质疑[M].济南:齐鲁书社,1991. p56.

[9]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p306~307.

[10]张桂萍.《诗经·卫风·有狐》一解[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p50~51.

[12][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七) [M].北京:中华书局,1979. p53.

[13][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下)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p102.

[16][清]俞樾.群经平议(卷八) [M].转引自刘毓庆等.诗经百家别解考(国风)[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p713.

第6篇

释义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炎热之意,“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一年中热的时期已经到来,还有更热的时候紧随其后。有节气歌谣日:“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月令七十二候解》记载:“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因炎热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飞扬。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后来阴历的六月,即小暑时令。

今年小暑,7月7~22日。

前后节气

夏至-小暑-大暑

谚语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养生

小暑是一年第11个节气,是人体阳气最旺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可有益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此时节气容易引发腹泻。

民间还有说法:“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习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第7篇

梁斌托着行李箱慌慌张张地出站时,学校迎接新生的最后一趟校车也已经开走。他正耷拉着脑袋用手机查地图,俞清扬很没眼力见儿地跟梁斌问路。梁斌拿起手机看了俞清扬足足一分钟,别过头去想了又想,扭头问了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下一句是什么?”俞清扬张口就答,“天下谁人不识君。”梁斌就笑了,从包里掏出他的录取通知书晃了晃,“走吧!”俞清扬扎着高高的马尾,泼墨般的头发一扬一扬,跟着梁斌往大学报到。

那天折腾到很晚,新生接待处没人,梁斌把行李交给俞清扬,让她守在学院的旗杆下,他跑去找人,帮俞清扬交学费,安排住宿,然后扛着大包小包,拉了行李箱,把俞清扬送到宿舍。俞清扬感谢的话没来得及说一句,梁斌急急忙忙跑开了。理由很正当,这么晚了他不适合再呆在女生宿舍。俞清扬看着跑开的梁斌微微笑了,笑着笑着才想起,一没问梁斌要电话号码,二也没问他所在的院系。

整整一学期俞清扬再没见着梁斌,校园不大不小,想见的人偏偏没出现。俞清扬在心里雕成了一尊望夫石,每天都想念,偶尔也会问,他会不会也这样想念过自己?

2.救场如救火

大一下学期的春季运动会像盛开的迎春花一样开展得如火如荼,俞清扬所在的校广播团终于从幕后搬到台前。

男子三千米长跑的时候各个院系的稿子递上来一堆,俞清扬是想理一理挑一挑的,可是她发现那一群备战的男生里,有个身影那么熟悉。俞清扬逮着身边递稿子的人悄声问,“第四跑道上的穿红色背心的人是不是叫梁斌?”有人答是啊。俞清扬抑制不住兴奋,“哪个院系的?”“信息工程!”好,400米的操场,前6圈俞清扬的念稿全部来自信息工程系。第7圈的时候很多人明显坚持不住放慢了速度,俞清扬手心里出了汗。冲刺,加速,可是梁斌摔了。俞清扬起身离开广播台冲下去,她跑到他身边的时候已经围了一群人,有个女孩子哭得小心翼翼,“你怎么那么不小心?”梁斌笑呵呵地摇摇头,拍着肩膀说,“之薇,你要相信我!”

俞清扬站在人群外看着女生搀着膝盖上流着血的梁斌,终于没再走近一步,她转过身远远的走开了。春天的风真是大啊,呼呼的扑面吹来,吹得眼睛生疼。她刚才一股脑冲下台,忘了广播的事情,喇叭里传出师兄厚重的声音时,俞清扬如梦初醒。师兄笑笑说,没事,救场如救火,我应该来。

是啊,救场如救火,救梁斌的那场火,她没赶上。

3.跟喜欢没关系

梁斌身边已有佳人,俞清扬还是悄悄的跑到信息工程学院,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远远的看梁斌,看唐之薇身边的梁斌。她跟着他们一起下课,一起走出校园,一起去吃饭,梁斌不曾回头,让他眼眸明亮的是唐之薇,熠熠生辉。

排队买米线的时候,唐之薇走开了,梁斌对老板娘说,“我再加五元,多放些鹌鹑蛋,放在她的碗底。”老板娘乐呵呵笑的时候,俞清扬也不由得笑了。梁斌回头看了一眼,惊讶,“你也买米线啊?”他不说好久不见,也没有格外惊喜,只是平常的一句好似一直都相识一直在一起。俞清扬客客气气地说是。梁斌又笑了,他说我是信息工程学院的,那是我女朋友唐之薇。俞清扬把头点了又点,说真好真好。这样的介绍实属太晚,运动会后俞清扬早已打听好一切。五月的梧桐,硕大的叶子遮天蔽日,阳光稀稀疏疏的漏下,俞清扬抬头眨眨眼,眼泪湿了睫毛终究没掉落。

七月初,信息工程学院的一个女生,拿着大把的手捧玫瑰花站在男生宿舍楼下表白。学校的期末考刚刚结束,燥热的晚上,蛐蛐不停地嘶鸣,女生有力的表白让两栋宿舍楼的男生为之砸酒瓶,打着灯光,口哨声此起彼伏,瞬间沸腾。在那所以校风严谨著称的高校,很轰动很让人咋舌。俞清扬就站在宿舍的阳台上,她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对面男生楼下发生的一切。舍友问俞清扬到底下去还是不下去?俞清扬摇摇头又点了点头,她跑下了楼。

她要找的人是梁斌,却跟喜欢没关系。

4.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梁斌心里有事,装满了沉沉的回忆,俞清扬都懂。他在小酒馆喝醉的那天晚上,一字一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我第一次见她时就这么说的,她还夸我有才。”俞清扬坐在梁斌对面,不说话看着他。“她是那样古典的像《诗经》一样的女生,你不懂,不懂。”俞清扬笑,说是啊是啊。

梁斌说像《诗经》一样古典的女生,拿了大把的手捧玫瑰花,站在男生宿舍楼下表白;像《诗经》一样的女生让两栋宿舍楼的男生砸了酒瓶;像《诗经》一样的女生转身丢了梁斌,她有《诗经》般好听的名字,唐之薇。

俞清扬像花一样在尘埃里默默盛开,她陪梁斌打球,坐在球场边不吵不闹,安安静静。她和梁斌一起自习,在图书馆明亮的灯光下看他转笔飞快,啪嗒落地,捡起再转又落地。她微笑着合上书,和他一起出去散散步再走回来接着看书。她和梁斌一起上公选课,帮他划重点,在图书馆找资料,一页一页抄下来,夹在他的书里。俞清扬站在朋友的立场能做的只有这么多,面对梁斌的谢绝,她给的回答无非是开学他帮她的一切。这个借口她用的心安理得,他也挑不出毛病。

俞清扬代表学校参加的比赛拿了一等奖,在学校教学楼的正中央的电子屏上,滚动的字幕表扬了好几天。梁斌说,“清扬,认识这么久,原来你是文学院的啊!”俞清扬点点头,认识这么久,他了解的只有这么多而已。可是俞清扬清楚,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不是《诗经》里的爱情篇,就像梁斌不是她的白衣少年。

5.山有木兮木有枝

大四的时候出去实习,俞清扬晚了几天回学校。她一人背包去了杭州。苏堤沿岸种了杨柳,芙蓉,碧桃,俞清扬一一拍下。真有当地的女子,着了无领对襟的裙子,长及膝盖,图案是印好的大朵大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娇俏却不张扬。俞清扬也喜欢这样的地方,喜欢唐之薇的家乡。梁斌是地道的北方男儿,喜欢的何止是唐之薇的江南风韵。他说她有《诗经》的古典,一颦一笑都像水一样漾着诗意。那是北方以南,南方以北,背会整本《诗经》,国学比赛拿到一等奖的俞清扬,学不会的委婉和惆怅。《诗经》里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很久不见唐之薇,从杭州回来的时候在学校门口碰到。她化精致的烟熏妆,穿超短的百褶裙,年轻有活力,只是烟视媚行。黑色的轿车在门前停下,唐之薇笑盈盈地上车,俞清扬忽然觉得之前温暖的南方也是那么凉,凉到骨子里。那样的古典她俞清扬可以不懂,可是梁斌,你呢?

6.有美一人,宛如清扬

俞清扬后来总是设想很多年以后,当梁斌翻看那本相册会不会记起自己?那相册仿折子做成,一折一张相片,是去杭州拍下的所有美景。毕业时俞清扬把相册送给梁斌,她送梁斌上火车,站在月台上说再见,听汽笛响起,七月的风吹满了有栀子花开图案的裙子。她代替不了唐之薇,就给他一份最好的纪念,纪念里有山有水有梁斌有唐之薇,只是再也没有俞清扬。

她说,四年前你带我来学校,四年后我送你离开。

两清,终于两清。

第8篇

――孔子

我初次真正接触《诗经》是在初中,那时学的是《采薇》。虽然只是节选的一部分,可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古青铜钟磬之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寥寥数十字将征人思家的悲伤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然而我们能从中领悟的仅仅只有这些吗?当面对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时,当面对五千年华夏古老文明的结晶时,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又能够真正了解多少?中国是诗的国度,后世又有唐诗宋词元曲流传千世。“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足可见《诗经》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可是忙碌的人们有太多的东西去追求,脚步匆匆之中已经没有时间来聊聊诗歌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读诗是一种奢侈,或许只有那些幽默搞笑的语句才能让人们放松紧绷的神经。如今的诗歌很少像《诗经》般纯真朴素,常常是用晦涩难懂的词句,或是用华丽词藻堆砌而成。

《诗经》是诗的源头。

子曰:“不读诗,无以言。”一部先秦时代的诗歌总集,却在后世的阐释过程中逐渐被神圣化,成为儒家学说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流传至今。其中缘由,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诗经》高超的写作方法和描段,还因为其所抒感之真实。哪怕是简单的叙事诗,也有坦率而真挚的感情。

《诗经》以抒情诗为主,其中有生动的情歌,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首小诗把民间青年男女在一起时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他们开朗的性格,深厚的感情、愉快的情绪,跃然纸上。还有《郑风》中的《山有扶苏》《子矜》等都是描写男女之间纯真情感的诗歌。

《诗经》中不仅有描写男女间的爱恋的情诗,也有反对战争的作品,各种主题的诗歌将当时社会的世俗风情一一展现出来。譬如《采薇》一诗,描写了战士戍卒还乡,跋涉艰难,不怕故乡遥远,只怕回家时物是人非、无家可归,不禁感叹“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雨雪霏霏这样的意境,也让凄苦之情走进我的心中。这样真实的情感怎么不触人心弦?就算是对统治者的不满,反对压迫与剥削的声音也是真实的。像《豳风・七月》中,发出一连串苦难的声音,声声在耳,“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首诗是哀叹农夫穷困微贱的生存状况。长期的苦难,逼着人们走向反抗,那就是《魏风》中著名的《伐檀》与《硕鼠》。《伐檀》指责剥削者“不稼不樯,不狩不猎”,而《硕鼠》则呐喊“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语言丰富优美,这也是其一大特色。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诗经》中重叠的语句的确很是动人,正如班固评论所说:“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

《诗经》有如一条悠长的小河,承载着诗的精华,也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的文化结晶。她将爱恨悲喜演绎成悠扬的音律,将几百年的历史浓缩成一首首小诗,将人民的疾苦载入其中。她跨越千年岁月,仍然充满了动人的光辉。“惟一能活下来的、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让人们贴近甚而感动不已的,竟只有古老的语言。”

试想夜深人静,或是朝花濡露时,捧这样的一本诗集,若喜则舞,若悲则吟,让诗融入自己的心中。于是,这样的一个诗心展开于天地之间,我们用它聆听万物之声,开启美丽的梦想。

第9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诗经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诗经心得体会1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从口头创作的民歌到贵族祭祀的乐歌,口中喃喃地念着这五百多年的人间百态,心中有然而生的敬仰与盎然,似细水,长流……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好一个痴情人!

独立风中,仿佛自己所怀念的恋人真的就在河的那边。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只要心中还保留着那份强烈的感情,道路漫长难行怎样?崎岖难攀怎样?坎坷回旋又有何妨?

大片碧绿的蒹葭和痴情人内心积攒的感情相交融,和痴情人离情别绪的感受相一致,于是,蒹葭成了离爱情最近的植物……

芣苡

找回洒遍山村的每一个角落,被青葱的树木掩映的山坡无处不洋溢着生气。添加妇女兴高采烈的前去采集芣苡。

时而拾起掉落地上的芣苡,时而一把一把的从茎上捋取芣苡,时而手持衣襟兜着摘来的芣苡,时而把衣襟把衣襟掖在腰间用来装芣苡……

怎样清丽明朗的意境!

怎样愉快喜悦的心情!

怎样热爱劳动的人民!

低眸,继续浅吟这首回环复沓的小诗,哦不,是这首赞歌——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撷之……

君子于役

都说,黄昏最容易勾起人们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鸡儿回窝,牛羊归圈,有一次沐着夕阳的余晖远眺,服役的丈夫却依旧不知归期。山村妇女那深深切切的思念谁人知?那无可奈何的愁烦谁人懂?只一声深情的呼唤冲口而出:“曷至哉?”

只是,战争的残酷,征伐的频繁,又怎是一个山村妇女所能左右的?满腹惆怅,满腹惦念,即使喊出,天各一方,又怎能听见?

闭目呆立,那迷离怅惘、深沉绵渺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呵!干吗苦苦的追寻所谓神圣、所谓深刻?看看手中的《诗经》,不正是么?听听“雎鸠”的欢快鸣叫,闻闻“东山”的战火硝烟,看看“七月”的悲惨生活,在《风》、《雅》、《颂》的每一个角落,感悟——不朽的经典!

诗经心得体会2《诗经》我每一次品味,读过之后,颂过之后,咀嚼过之后,一次次发现它的美好永远是那样甘甜爽口仿佛是巍峨山泉圣水,《诗经》她恰如万年的酝酿,仍然有一种清澈凛冽透骨的美。常常被《诗经》表达的那种和谐,那种执著,那种崇高,那种圣洁诗歌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吸引!如是带着新鲜、好奇的心情,我都会为书中氤氲着的灵秀之气所倾倒,漫步于《诗经》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恬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飘逸之美;轻颂《诗经》,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赏的曲调,远离尘世喧嚣之后洗净铅华,如此的无与伦比、令人心醉。

《诗经》像一盏清茶、一杯淡酒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当你彷徨的时候,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助的时候,也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法找到自己人生坐标的时候,《诗经》可以让你安静下来,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围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诗经》,她是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良书,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寂寞和不舍之情,人世间的背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们懂得了真谛,学会了怎样去面对,叩问自己的“心”,人来世间为了什么,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诗经她能让人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真心希望我们中国人都能读诗经、传颂诗经,学习诗经这本代表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她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我们才不会丢失自己的民族魂。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继往开来展望明天,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才会有希望,我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纯真干净的《诗经》怎叫人不爱,她宛如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生长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长成的少女,那么的自然。留下永恒的芬芳。

诗经心得体会32018年5月汾阳市水务局党建书屋落成了,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读者。望着书柜中琳琅满目的图书,我只是犹豫了一下。就找管理员小董借了一本《四库全书》第一卷。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明,国学经典浩如烟海,要想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四库全书》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籍。

《四库全书》第一卷主要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和《周易》,我对《诗经》比较感兴趣,有段文字能代表了我的心声:“踏上文化寻根之路,淌过三千年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用深邃的目光洞穿所有书页,屏气凝神,你听,那一声声一唤唤,古朴无邪,透过千年的尘烟,悠扬冗长,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发自中华文化的最初源头——《诗经》。”

孔子评论《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道出了它的精髓。《诗经》语言温柔敦厚、含蓄真诚堪称中华文化之祖。它见证着中华民族孩童时咿呀学语,质朴真诚、天真无邪的美好时代。寻觅《诗经》的心灵动感,聆听数千年的深情歌唱,诗中一木一草都是先古人民的友好伴侣,歌中一词一句都唱出了人们最美好的向往。

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律。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凝固了守望爱情永恒的姿态——等待。它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

奇葩,忽视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开遍了每一个芳草萋萋的角落。我清晰的记得那日你拉着我的手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但这又怎能拆散我们,千山万水外,我候,为你归来。纵然等到白发萧然,我也不会改变翘首的姿态,期盼着你的凯旋,践行你当初的誓言。

爱,就不离不弃,静静等候,你的归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打开诗经的首页,那雎鸠关关的鸣蹄就迎面扑来。让人心神荡漾,顿时陷入飘杳朦胧含蓄的情感意境。河水悠悠流动,荇菜浮动摇曳,雎鸠关关,歌声婉转,悠哉悠哉,令人转辗反侧。“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中的表白含蓄委婉,从来不做作。但绝不是怯懦,面对真爱他们哪怕是用一片沙洲,一把水草,或是一弯清泉都要传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感情。字字含蓄却句句真实的感情流露感动着你我在每一个怀梦的青葱岁月,原来爱人可以如此洒脱,被人爱可以如此真切。没有珠宝万千,广厦千万,只有这悠悠河水,纤纤水草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可是这已经足够。爱你,只是一种感觉,当我爱上这种觉的时候,一切外在的光环都已经无所谓了。我无法拒绝你伸过来的手,因为你已经越过了我的额心河。

诗经心得体会4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下,耸立着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上层建筑。”在《诗经》产生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在自然条件相当艰苦的黄河流域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农业社会。这个社会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强大的集体力量,需要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而相应地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正是在这种“生存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诗经》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并且,由于中国——尤其中原社会的基本特点维持甚久,作为中国文学重要起点、又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其特色对于后代文学的影响,也就非常之深远。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

诗经心得体会5中国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期间有《诗经》、《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以及《三国演义》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弟子规》。

里面有让我印象最深的有“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意思是:称呼长辈时,不要叫名字,对长辈,要有礼貌。“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意思是:年纪小不要贪杯喝酒,如果喝醉之后必会丑态百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及时答应,不要拖拖拉拉的拖延时间,借此不做。“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及时回应,并来到他们身边,然后到相应的地方,如果没有看见人,也要在那等。“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意思是:自己的衣服要有一定位置摆放,而不要随意乱扔,以至于衣服沾满灰尘,变得又脏又乱。“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的话,作文wWw.ZuoWenwang.Net/要以诚信为先,随意的说话,又不讲信用,那就不必信这种人的说的话了。“过能改,归于正;尚掩饰,增一章。”有错能改,就归于正,而不及时改正,还去掩饰,便是错上加错了。……

《弟子规》让我体会到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多太多,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谢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自己苦,帮助更多的人。

第10篇

放眼四周,迟来者犹自往山巅赶路,驱车者一路车灯相接蜿蜒在盘山公路上,如同火龙旋舞,徒步者手持电筒,灯光远近明暗,星星点点。

登顶后,人们先去仙姑殿祭拜七仙女。执香,闭目,合掌,盈盈下跪。礼毕退出,或立或卧,或蹲或坐,名曰“靠山”。山风劲吹,霜重露浓,人们虔诚地守候着,执著一念,等候七月七日的日出。“当杲杲红日红樱桃一样浮出酒面\我恍然便是\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高阳酒徒\一坛又一坛冰镇樱桃美酒\在我手舞足蹈的酣歌之后\群山报我以一波又一波的清歌长啸\然后化作一片霞光\一路潮涌\向更行更远”,面对苍穹之下远山之上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人们心中的太阳也冉冉上升,爱情,婚姻,愿两情久长,也在意朝朝暮暮。

人动山也动,东白山为之眉飞色舞。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由此,有情人在七月七日相会的风俗自古就有,相传至今。而在有七仙女传说和庙宇的东白山一带,此风古代就兴盛,在国泰民安的今天却是愈演愈烈。

东白山属于会稽山脉,主峰太白峰,海拔1194.6米。南宋进士孙德之《玉溪书院记》云:“太白山,一名东白,跨越、婺、台三州,地数百里。连岩崔巍,叶灵含景,见于夏侯地志,及抱朴子所谓与泰、华齐名,信乎其为名山哉!余尝登其巅,杭、越在目,佳趣怡人,状若曹研。其上可容百人,真仙人之宅也。”

东白山上出现七仙女塑像及其仙姑殿,可追溯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据地方志记载,当时东白山上除供有七仙女的仙姑殿外,还有禅林院、潦口寺、西柏寺、百总庙、孟婆庙等十多所寺庙。而高踞峰巅的仙姑殿,浮云渡月,通天入地,承载一方水土的爱情信仰。

仙姑殿,位于太白峰木鱼岩东侧,庙基距峰顶约6米,庙高5米,宽6米,深8米,凿石为基,以方条石砌筑而成,是个不用抬梁顶柱的无梁殿,供着美丽的七仙女塑像。现在的仙姑殿是民国28年东阳、诸暨、嵊县善男信女筹资重建的。仙姑殿前,有一石碑,字迹漫漶几不可辨,大意是东白山是浙江七大名山之一。

古人《东白山记》:“七夕时,仙姬尝沐首于其巅。”已有七仙女在东白山顶洗头发的记载,而七仙女洗头发的泉水叫玉女泉,清朝有记载: “主峰顶有石臼,平时干涸,干旱则汩汩如泉,人称玉女泉。”如今,在“玉女泉”石碑旁,玉女泉水盈盈,倒映着蓝天。

七夕之期,有缘来会。善男信女到此许愿祈福,青年男女藉以互诉衷肠。千百年的香火传承,千百年的风云际会,东白山的七夕崇拜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东白山,爱情圣山!仙姑殿,爱情宝殿!

有意思的是,东白山一带,连村名也与七仙女的传说有关。传说七仙女中的小妹妹迷恋人间生活,大胆追求爱情,下凡嫁给穷青年董永。无奈难越天规森森,被迫斩断万丈红尘,面对白云清冷,徒留美好在人间。东白山南麓有上、下董村,民间传说董永即为该村人,东白山仙女池、仙人棋盘、仙女床等,当是七仙女传说的又一“物证”。

在民间主宰东白山的神是七仙女,所以七夕时人们都爱上这里为自己求一段美满姻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一位女作家在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登顶采风,触景生情,默诵《诗经》“秦风”里的歌谣,遥想露水生起的夜晚,这位孤独的女神是否会行走在满山的荻花里,看着山下掷花如雨的红尘风光而黯然伤神?她在《有山曰东白》里写道:“站在东白山顶,看着这干净的泉水,这纷扬的荻花,咀嚼着远古的传说,思恋着伊人的倩盼风流,我是如此的确信:所有曾经的刻骨铭心,终将化为生命中苍茫的背景。只有那千年以前的水,还记得发生过的故事,还记得许下的盟誓,还记得这里也曾经有过单衫杏子红的燕鸾妩媚。”

有人说,是否爱一座山,要看你是否爱一个人。

60年前,一青年男子在东白山有过一段美丽的邂逅。60年后,他已是满头白发,他在当地人的搀扶下沿着当年的足迹上山,下山。60年前的邂逅,滋润着他的大半辈子人生,他来了,又走了,不知道老人家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50年前,那是开发东白山国营茶场的时候,一对青年男女在简陋的营房里相识,在风雨晨昏的劳作中相爱。漫山漫坡的茶园绿起来了,他们的爱情也开花结果了。50年后,他们故地重游,纪念一生一世的爱。

第11篇

七月的时光,沙滩日光浴加水果冰淇淋,冰淇淋口味众多任君挑选,奶油的甜腻纠缠覆盆子或者车厘子,冰冷清透的果香徐徐溢出来,刺激味蕾的每一个神经。冰淇淋是甜蜜的情人,娇俏动人又百变多姿,一个香蕉船放置诸多口味,这种时候偷偷藏在彩虹伞下的皮肤黝黑性感的酒保会吹一个口哨,取出新鲜的莱姆汁、鲜绿的薄荷叶、古巴的兰姆酒、清凉的苏打水、印尼的糖浆以及大桶的冰块。不出三分钟,一杯莫吉托便托到身边,或者,你想要更炫一点的样子。例如说把鸡尾酒杯换成胖胖的玻璃杯,再加点橘子汁,眼看着橘黄色在冰块气泡间妖娆着侵染,逐渐占领杯中空隙。整个明黄的世界上再点缀点几片柠檬,吸管发髻般斜挽在边上。拿着这样的杯子躺在细软的沙中,用力吸一口,所谓的仲夏夜之梦恐怕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的步伐迈得太快了,直接进入了夜色时间。于是略略倒回来,buffet time,在这样的绮丽的时光里,清啖刺身三文鱼。日本料理风靡已久,随处可见樱花装点的和服餐厅,实际上,我们很早就已经开始这样料理鱼类。先秦时代脍最初的意思是指切细的生肉,《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脍。”《礼记·内则》:“肉腥细者为脍。”有的肉在蒸煮烹饪以后就丧失了原味,不够鲜嫩,鲜鱼就是其中一种。中国早于周朝就已有吃生鱼片(鱼脍)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出土青铜器“兮甲盘”的铭文记载,当年周师迎击猃狁,凯旋而归。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了这件事:“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脍鲤”就是生鲤鱼。《礼记》又有:“脍,春用葱,秋用芥”,《论语》中又有对脍等食品“不得其酱不食”的记述,故先秦之时的生鱼脍当用加葱、芥的酱来调味。《孟子·尽心下》也有提及脍。曾晰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这亦是成语“脍炙人口”的由来,原意是指脍炙的美味,后来指作品受欢迎和为人熟悉。

炎夏七月,新鲜的刺身、鱼子酱,配以清凉的热带水果冰淇淋、清冽的热带水果鸡尾酒,再有故友美女相伴,小叙旧情,人生,即得快意。

成都索菲特万达大饭店推出“热带风”主题系列菜品:

冰淇淋 “热带风情”

进口泰国冰淇淋,充斥着各种独特的热带风味水果,口感极佳,香味沁人,酸甜适度。

多种口味可供挑选:芒果,榴莲,菠萝蜜,香椰,香芋,海底斑斓椰,热带水果等20余中口味。

特饮 “沙滩比基尼”

淡淡的青柠搭配上新鲜的热带水果,在注以透明的碳酸饮料,给人沁人心脾的感觉。

口感清凉爽口,搭配上热带风情冰淇淋,让人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一丝清凉的惬意。

甜品 “芒果芭菲”

材料为芒果,蛋黄和奶油混合冰冻而成。

口感似冰淇淋般清凉,甜而不腻,给夏天带来一丝凉意。

第12篇

节候表征

在古人的观念中,立秋是农历七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秋,七月节。……秋,[也,物于此而[敛也。”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立秋有“三候”,分别有3种“候应”:“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礼记・月令》中也有“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的记载。意思是说,立秋这天,凉风吹来;5天之后,降下白色的露水;再过5天,寒蝉开始鸣叫。如果上述3种“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则国家就会出现政令无威严、百姓多患咳喘之疾、大臣们会以力逞强等灾异。

在古人看来,风有8种,是谓“八风”。“八风”有多种解释,一说是指8个方位的风,“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又说是指8个节气之风,“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立秋“一候”刮来的“凉风”,从节候上说是立秋之风,从方位上看是西南之风。 秋社祭祀

二候的“白露”并非指白露节气,而是指“秋天的露水”。这与《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白露”意义相同。

三候中的“寒蝉”是蝉的一种,体型较一般蝉为小,呈青赤色,有黄绿色斑点,翅透明。东汉蔡邕在《月令章句》中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寒蝉是古人诗文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与蝉代表的高洁不同,寒蝉通常表达戚然之情,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唐代诗人元稹作《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诗以夏尽、秋即开篇,吟牛郎织女传说,诵立秋“三候”,最后收笔于“一叶知秋”的伤感,情景相融,意蕴幽深。

立秋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但仍然会有暑热的气候出现。民众称立秋后的这种回热天气为“秋老虎”,也称“秋傻子”。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也说:“土俗又以立秋时之朝夜占凉燠。谚云‘朝立秋,飕飕;夜立秋,热恕。自是以后,或有时酷热不可耐者,谓之秋老虎。”民众认为,立秋的时辰与天气的凉热有关:如果早晨立秋,其后的天气会比较凉爽;如果晚上立秋,天气则会比较闷热。 贴秋膘

节令习俗

先秦之时,立秋就已经是古人生活中重要的时间节点。据《礼记・月令》记载,立秋之日,周代天子要举行迎秋的仪式。立秋之前,天子要斋戒;立秋当天,天子亲率僚属到西郊迎秋,祭祀白帝少昊。祭礼过后,天子在朝堂上要赏赐将帅和勇士。

延至东汉时,此俗发展成了帝王五郊迎气的祭祀活动。其中,立秋日帝王要迎秋于西郊,祭祀白帝和蓐收。白帝即少昊,是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主西方之神。蓐收是少昊的辅佐神,又说是少昊之子,是神话传说中的秋神,他左耳盘一条蛇,右肩扛一柄巨斧,驾乘两龙。《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山。帝王五郊迎气的祭礼在唐宋时期仍有存续,明清以来则废弛不举。 咬秋

皇家立秋日要迎秋,民间立秋日也要“标秋”。所谓标秋,就是祭祀土地的一种仪式。人们先于家中献瓜果祭祀,继而把纸幡插到田地里,祈求庄稼丰收。在有些地方,田家则干脆备办酒肉在田边祭祀。标秋其实与古人的“春祈秋报”有关。所谓春祈秋报,即在春秋两季祭祀地神,春季祈求风调雨顺,秋季则要报答地功。

立秋之日,民众也占验天气和农事。在北京,若立秋日得雨,则秋田畅茂,谚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在浙江,“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在江苏,立秋日忌雷,谚云“秋礴碌,损万斛”。民间又有“睁眼秋、闭眼秋”之说,立秋交节气在白天为“睁眼秋”,交节气在晚上则为“闭眼秋”。俗信,睁眼秋兆丰收,闭眼秋主歉收。农谚说:“睁眼秋,收了收;闭眼秋,丢了丢。”

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七月初七又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此时的降雨也被注入了人文色彩。据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记载,时人以七月初六日的雨为“洗车雨”,以初七日的雨为“洒泪雨”。唐代诗人杜牧有《七夕》诗,其中有“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的咏叹。后世民间,也有以初七日降雨为“洗车雨”的。谚云:“七夕不洗车,八月依旧车。”意思是说,如果初七这一天不下雨,八月田必旱,民众就要戽水浇田。

咬秋与其他

立秋之日,民间还有其他的一些习俗。

咬秋。每至立秋,民间多食西瓜等物,认为可以免除腹泻之疾。此俗北方称“咬秋”,南方称“啃秋”。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立秋前一天,京城人家在院中摆上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第二天的立秋日阖家食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事实上,“咬秋”不只吃西瓜,在山东等地,立秋吃饺子也称“咬秋”。杭州人立秋也吃西瓜。据《清嘉录》记载,立秋之时,杭州人先以西瓜祭祖先,然后全家人食用,并以西瓜馈送亲友,俗称“立秋西瓜”。

戴楸叶。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立秋的情景:“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除了戴楸叶,宋代的人们还熬制楸叶膏:“立秋日太阳未升,采楸叶熬为膏,敷疮立愈,谓之楸叶膏。”

食秋桃。据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立秋日,杭州人家咸备秋桃,分给家人大小,人食一枚。将桃核留藏,俟除夕时置火炉烧烬。唯须守秘密,勿为人知。谓来年倘有瘟疫发生,此法可免传染。

喝井花水。在宋代,称立秋清晨打上来的井水为“井花水”:“京师人于立秋日人未动时,汲井花水,长幼皆呷之。”李时珍则称为“井华水”:“立秋日五更井华水,长幼各饮一杯,能却疟痢百病。”在四川的一些地区,立秋交节之时,全家人要合饮一杯水,认为此举可以消除积暑,保秋季无腹泻之疾。

吞赤小豆。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四时纂要》:“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七七粒,止赤白痢疾。”宋代诗人范成大《立秋二绝》其二也有相同的表述:“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立秋日面向西,用井花水送吞7枚赤小豆,一个秋天不犯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