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非主流话语

非主流话语

时间:2023-05-30 10:0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非主流话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非主流话语

第1篇

1.最浪漫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2.单纯的爱情。 像十二点前美丽的童话。

3.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

4.常会想怎样才是最美的事。我想是死后重生。

5.适当的悲欢,能给人生画龙点睛地点缀一笔。

6.白天不懂夜的黑,你也不懂我的美。

7.暧昧,只因为我只是你心中的一角。

8.下辈子,做一株向日葵,在阳光的掌心里。

9.爱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谎言。

10.命里哊时钟需哊 命里无时莫强求。

11.忘不掉就别忘了,有时思念也是一种幸福。

12.谁捡走了我的玻璃鞋,寻找遗失的玻璃鞋。

13.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

14.我的世界不允许你的消失,不管结局是否完美。

15.有的时候不那么敏感、不那么倔强、一切也许会有别的出口。

16.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17.历史不断重演,我好累。

18.我宁愿爱上一个我不能拥有的人,也不想拥有一个我无法爱上的人。

19.是谁说过,誓言终究是蛊惑人心的谎言

20.单调而沉闷的空气窒息着我幼小的心灵,缠绕着我飞翔的翅膀

21.你的智商简直愧对了我们对你人的称呼

22.我的少年的日子是寂寞的,寂寞的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心冷,只有单调的影子与我一起看流岚,听松风,闻花香

23.品一杯醇香浓郁的酒,只求一夜回味无穷

24.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

25.有时候你需要退开一点,放空一下,然后提醒自己,我是谁,要去哪里。

26.思念你的愁绪,已经没了头绪

27.我给你的纵容,只能让自己更失败

28.物是人非,只留我在原地的寂寞

29.我以为我们会走到最后,可那只是我以为罢了,没有实现的以为。

30.我喜欢冬天,因为白昼短暂而黑夜漫长,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来逃避 。

31.我该怎么说,那些曾经,那些被我遗弃的时光。

32.我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你。

第2篇

世上没有永恒的主流,也没有永恒的“非主流”,两者在时代的大潮里互相转换着,因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变迁,其实就是“非主流”向主流化演变的过程。

“我找男朋友,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健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这是自称“泛90后”作家的蒋方舟在她读四年级时出版的《正在发育》一书中的一段直白。她的书中,充满了类似这样的语句:“我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早熟。早熟的苹果好卖。”“我们同性恋了吗?还没到生米煮成熟饭吧”,“下车后,我忧心忡忡地问他:‘就俺们俩?孤男寡女的?’他答道:‘哼!我们又不发生性关系!’”……她的文字,跳动着无畏的、超级早熟的青春脉搏。

我国出生于1990年后的人口为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从2008年开始,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逐步迈入成人的行列,他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直接进入了社会。作为成长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迅猛时代的一代人,他们可谓生逢其时,直接享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因此,这一代人和前几代人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像蒋方舟一样个性张扬而叛逆。对他们而言,上网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手机、相机、PSP,一个都不能少;发短信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超级“稀饭”(喜欢)哈韩哈日;很有经济头脑,比较精于算计;与已经“老了”的“70后”、“80后”相比,他们除了更年轻,还更自我、更自信、更张扬、更年少激昂;而有想法、敢创新的同时,他们也不掩饰自己的脆弱、多愁善感和缺乏独立性;他们不喜欢呐喊,可每每做出的雷人之事却让人们大跌眼镜……凡此种种,使得他们在被人们贴上了“90后”这个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标签同时,还获得了另一个标志性称谓――“非主流”。

如果仅从字面意思来看,顾名思义,“非主流”即是主流的逆向思维,是在当下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即是少数、个性、另类、张扬、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非主流”起源于欧美的“朋克”文化。“朋克”早期是一种地下文化,本意宣扬反压迫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力图改变现状。“朋克”外化为音乐、服饰等社会文化形式,带着激烈和晦暗的意味。但另一方面,它还是有着更为本质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基于青少年特质的一种年轻的,有想象力、创造力与活力,不被传统旧俗拘束的文化。因此,确切地说,“非主流”是一个过程,一个不起眼或者刚刚诞生的新事物在成为主流之前的不成熟状态。

事实上,一切被认为优秀的思想、流派、行为、语言、衣着、电影、艺术、设计、居住、关系……在成为主流之前,都是非主流的!不管是“几零后”,追求新潮,厌恶旧俗,挑战权威,张扬自我都是与生俱来的秉性,不同时代的人,都有着与时代相对应的狂放和叛逆。历史上,“非主流”演变成主流的现象非常普遍,年轻人的反正统文化成功改变主流文化审美价值观的先例屡见不鲜。比如,20世纪60年代风靡的嬉皮士潮流,是典型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它却推动了摇滚乐和环保观念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当年被视为反正统文化象征的牛仔裤,更是成为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阶层不分年龄的共同钟爱。再比如,奇幻小说曾经是“非主流”的而现在火爆异常;曾经只能上一家人饭桌的私家菜成了最火爆最时尚的菜肴……事实证明,世上没有永恒的主流,也没有永恒的“非主流”,两者在时代的大潮里互相转换着,因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变迁,其实就是“非主流”向主流化演变的过程。“90后”的“非主流”,同样如此。

每一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会受到上一代甚至上几代人的特别关注,对于新一代,总会有人出来褒贬一番,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90后”张扬又叛逆的行为在主流社会价值观看来,是另类的,“不入流”的,“非主流”的,甚至“比垮掉更垮”,社会对他们的质疑与批判一直甚嚣尘上,“心智成人化,行为幼稚化,做事极端化”是对他们的概括,父母造就的富足的物质生活、“小皇帝”般的过度关爱,温室一般的成长环境,也让许多人有足够的理由质疑他们被软化了的,忧心于他们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90后”这群孩子还没有真正登上社会的舞台,他们还处于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因而他们还不可能创造出足以让社会完全认可他们是“主流”的业绩。然而,就算他们现在什么也没有什么也创造不出来,谁又敢就此对他们妄下定论呢?“90后”的“非主流”,只是他们表达立场与愿望的一种话语权。正如浑身散发着“朋克”气息的加拿大小女生艾薇儿所唱的那样:“Don’t try to tell me what to do, Don’t try to tell me what to say(别告诉我该做什么,别告诉我该说什么)。”“90后”既不像有些人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臆想的那般妄自尊大、难以接触。

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全面加速转型的时期,代与代之间价值观念呈现的差异是巨大的。中国30年改革开放和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等全面拓宽了他们的眼界,绝大多数“90后”在价值观念、行动准则、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以前数代人明显的区别,他们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对每样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局限,“90后”身上的瑕疵是处在青春期的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我们要打破僵化的“标签化”认识,宽容“90后”因为经验和阅历不足造成局限。如果总是以滞后于时代步伐的视野来看待“90后”新生代,就可能对这一代人身上的特质及其表现形式缺乏应有的辩证认识,从而出现误解和不必要的忧虑。

哈罗德・罗森堡在《荒漠之死》一书写道:“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瑕不掩玉的“90后”就像鲜花,虽然尚未怒放,却已经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就像利剑,虽然尚未出鞘,却已经让人感受到了他们锋芒剑鞘也裹不住的锋芒;就像玉石,虽然未经琢磨,却已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连城价值。虽然他们仍羽翼未丰,仍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但是我们已经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希望的光芒,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逼人的青春,从他们的呐喊声中听到他们的激情。尽管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像曾经饱受质疑的“70后”和“80后”如今已成长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一样,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绝大多数的“90后”,不久的将来必将成长为国家的中坚和主流。

“90后”,理直气壮地“非主流”成长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第3篇

还来不及卸妆,“90后”就匆匆登场。

“90后”,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80后”锋芒毕露的时候,“90后”的孩子们还正处在默默无闻的成长期,很少引起关注。今年“五四”,最大的“90后”们刚刚举行了成人宣誓,正式宣告自己已18岁成人。当社会中的“保守派”还在把“80后”看作问题扎堆的小孩,为寻找解决他们“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等毛病的解决方案而头痛时,“90后”的突然登台让他们瞠目结舌。

“90后”的非主流行为

“90后”崇尚非主流。什么是非主流呢?在他们看来,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总之,与时下流行的和主流的格格不入的,便是非主流。

火星文便是在“90后”非主流的追捧下而发扬光大的。如果你留心身边朋友的QQ、MSN签名、Blog以及电子相册,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火星文在受到越来越多“90后”的追捧下,也在迅速发展演变:由最初的“弓虽”“丁页”,发展到现在“taxi”(太可惜)“①”(一点点)等掺杂着怪异符号、繁体字、冷僻字,甚至英语、日语、韩语统统上阵的网络符号。这些文字最后发展到甚至连与他们年龄最近的“80后”也不太认识。所以“90后”说,“70后”拜拜,“80后”慎入,这里是“90后”的语言时态。

“90后”女生喜欢用手机和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大头照。她们的招牌动作是瞪眼、嘟嘴、剪刀手,于是网络上全部是她们大眼撅嘴的粉粉可爱照。她们喜欢“卡哇伊”的东西,用“亲嗳哒”“宝贝”“乖”称呼自己或朋友。

“90后”喜欢另类装扮,如果你在街上发现鸡窝头、韩版装的男生,身上颜色在5种以上、穿鲜艳筒袜、脚蹬匡威鞋的女生,不用说,一定是“90后”。

“90后”的孩子们绝对热爱网络,他们不屑于MSN、博客,喜欢挂QQ、踩空间,QQ名字和QQ空间一定要弄得非常花哨,并且一天一换,一律用火星文:2005年他们喜欢叫“D调的华丽”;2006年他们喜欢& .o.灬ξ等符号,因为这样有飘逸感;2007年他们喜欢称自己为X女子、X男子、某、伤女子。

他们经常容易伤感,常自顾自地吟唱:“为什么90后的我们还没经历人生的太多折磨,眼里、心里却充满了忧伤?为什么在别人眼里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我们,还没来得及年轻就已经苍老?”

“90后”常通宵达旦地聊QQ,最常玩的游戏是劲舞团,这里也是他们集中的大本营。

……

“90后”继承了“80后”的个性张扬,并且比他们更张扬。

“90后”挑战“80后”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90后”一代,已经开始慢慢接近于18岁这个有权争夺社会话语权的年龄界限,而与“80后”的网络舌战就像是他们对大众文化的第一次逆袭。

当“80后”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时,“90后”的表现让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上一代人会对他们当年的行为张目结舌。他们同样对“90后”的行为嗤之以鼻。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对火星文的讨伐。

创造了第一代网络语言的“80后”认为,“90后”“宁愿花上1个小时去拼凑一些连神经病都看不懂的文字”,是脑残的行为。火星文随之被叫做“脑残文”,“90后”也被称为“脑残的一代”。这些名词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而不甘示弱的“90后”也进行了反击。就此,两个时代生人的网络言论PK迅猛展开。

一位自称“90后”的非主流美女kululu,录下真人视频对网络上对非主流文化的批判进行反击。言语间多次挑衅“80后”网民,嘲笑“80后”为“宅男”“腐女”“死大学生”,并不服气地说:“你们不就是欺负我们年龄小吗”,并放言“等我们长大了,那不就是主流了吗?”

这一视频一经网上流传,引来大批“80后”网友的痛骂,并疯狂反击。但后经证实,这一视频秀有幕后操作,但这场战争已正式从文字层面的痛批发展到了视频中的互相对骂。现实中或许从无交集,而网络中,“80后”与“90后”已经水火不容。

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版主说:“90后”的小朋友请注意,这里不欢迎火星文;

“90后”说,我们自己写的自己能看懂,你看不懂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脑残。

看不惯“90后”45度仰角、撅着嘴拍照的“80后”说,用手机和摄像头拍照吧,分辨率低,完了照片整体抠图,全选,打20个像素的羽化,背景做个高斯模糊;

“90后”说,每个时代都有这样一批人,一边偷偷羡慕和嫉妒下一代的优越生活,一边捏造事端。

总之,“80后”骂“90后”是脑残,“90后”骂“80后”是老土;

“80后”瞧不起“90后”装“卡哇伊”,“90后”看不惯“80后”倚老卖老的姿态……

在“90后”的眼中,“80后”已经老了:“谢谢‘80后’提供的许多前车之鉴,老妈经常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像你表哥一样,毕业就失业’,表哥就是‘80后’”;“‘80后’是反叛的过去时,我们是反叛的现在进行时,谁年轻的时候不反叛?但要看谁反叛得更有个性、更有自己的主张”;他们立誓:“我们一定会超过‘80后’!”

而在“80后”眼中,“90后”还是些10多岁的孩子,而自己已经正式步入社会,为前途和理想,为生活和家庭拼搏,现实更值得关注。所以,有人不屑――“我无所谓和‘90后’比较。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超过我们。但肯定他们会比我们死得晚一些。”也有人会缅怀青春――“很羡慕他们的年轻啊。看着他们,也会想起曾经年轻而不够成熟的自己。”更多的人,是漠然――“两代人,没有可比性。”

“90后”会是又一个“垮掉的一代”吗

相较于狂放不羁的“80后”,“90后”的怪异行为或许更刺激“60后”“70后”的神经。一些极端事例的出现更让他们对“90后”同样是“垮掉一代”深信不疑。

网上曾出现过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一个女孩声称自己是“高贵、有品位的高级白领”,开着“豪华、高贵的本田雅阁轿车”。一天,一辆QQ车把她超了,她就把QQ车拦下来,砸烂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女子很快遭到大量网友的抨击,网友们给她取了个绰号――“雅阁女”。

几乎在同时,一个上海男青年在博客上了一张用大把钞票点烟的图片,炫耀自己的奢侈生活、鄙视穷人,遭到网友炮轰,他被称作“烧钱男”。

而近日,一自称“90后”的女孩,在一门户网站上贴出自己的照片鼓励网民为四川捐款,并称“愿意多发照片来鼓励大家捐款”。 由“雅阁女”到“烧钱男”,再到“90后美女发鼓励捐款”,“90后”留给大众的印象是浮躁、炫富、爱炒作。

“90后”普遍被人们认为是空前幸福的一代,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彻底享用者,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是教育体制和方向改革的教育和保护对象。改革开放10年后,父辈积攒的财富让他们享受了比前几代人更丰富的物质生活,4+2+1的家庭结构让6份爱和娇宠都倾斜到他们身上。这样被娇惯的他们会是又一个“垮掉一代”吗?

如果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看,会发现,“90后”没有信仰,缺乏理想,自私自利,没有爱心,注重名利。在他们的世界里,不知道什么叫帮助,什么叫奉献,想在他们身上找“孔融让梨”“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是很难的。

然而,就此下结论说,他们是没有精神寄托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似乎还为时过早。

诚然,“90后”的身上有许多“70后”“80后”们不太喜欢的东西,他们迷电脑游戏,玩早恋跟嚼口香糖一样容易,他们吃奶片,穿暴走鞋,写火星文,想要一夜成名……这些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第4篇

关键词:网络萌现象;身体美学;青少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68-02

近几年,随着网络文化的日新月异,网络流行语也越来越引起许多人的重视,而在由读者推荐并经汉语专家反复评议、甄选之后,2011年12月20日《咬文嚼字》编辑部推出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排位第六的是“卖萌”[1]。而在2014年,随着“萌”现象在网络领域的延伸,大量网民在无数扑面而来的流行语面前狂热的遣词造句,造就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狂欢。而更多的是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用鲜活、生动的身体语言,造就了大量的文化热点,在这些热点背后伴随而来的是青少年特殊的身体文化符码。

一、网络“萌”的现象溯源

“萌”字在汉语中的本意是草木的芽,常用于描述植物发芽的过程,或者用于描述事物开始发生的状态。而“萌”字在中国网络上爆红以后,“萌”便有了新义项,如“可爱、青春、活力、美貌”等。而“萌”字的新义项最早来源于日本,本意是指动漫爱好者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的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2]。现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中用到“萌”字的本意,不然大多数人在听到“萌”字后,脑海中想到的更多是“萌”字的新义项。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只要稍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萌”现象。从瞪圆眼睛、比划剪刀手、嘟嘴自拍,到打字聊天时的“颜文字”、动画表情,以及大量影视节目中的演员们耍宝卖萌的表演等等,这些都催生了网络“萌”现象的发展衍变。而在2014年的网络社交领域内,一款叫做“MYOTee脸萌”的APP软件也将网络“萌”现象再一次推向,这款由郭列团队在2014年1月份推出的软件,在6月份爆红网络,上线六个月用户达到3000万。“MYOTee脸萌”软件的爆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迎合了用户的“卖萌”以及自恋心态,依附于社交网络的普及,犹如病毒传播机制一样迅速打开市场。

研究新媒体、网络传播及网络文化的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对记者解读这种文化现象时说,卖萌跟装痞、充愣、撒娇、非主流等有关系,“都是一种后现代的话语策略。”他看到,在网络时代的早期,这类“策略”便已经很明显了,“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是一部此类黑话的杂烩。这是一种话语策略,被很多不同阵营的人利用。萌传达的是一种软的意象。官方用来伪装,民间用来自嘲。整体来说,是对咄咄逼人的现代性叙事的解构。[3]”

二、网络“萌”的主体及对象

1.网络中主宰“萌”现象的主体人群

为了研究主宰这一现象的主体人群,笔者在网络上选取了两个有关“萌”的百度贴吧,分别是:萌吧、卖萌吧,这两个贴吧的发帖量都超过了几十万。

关于萌吧,它的贴吧介绍是:二次元死宅的群聚处讨论任何ACG相关话题,这里的二次元、ACG泛指动漫、游戏、小说以及其衍生同人创作及周边产品,笔者在贴吧里发现排名前十位的热门帖子大都是关于动漫的讨论,而动漫的主要受众人群是青少年。关于卖萌吧,这个贴吧排名前十名的帖子含有“萌”字标题的占到了百分之五十,大部分帖子是少女的自拍照以及萌系公仔。

通过对这两个网络“萌”贴吧的对比,可以看出热衷在网络上展示“萌”现象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因为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迅速成长的同时,也承担着一部分来自学习、工作等的社会现实压力,这种压力使得他们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而网络的虚拟性、无边性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这种发生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下、流行于网络空间内,依靠模仿等方式流行起来,以青年为文化主体的一种挑战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文化活动[4],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当前的文化发展里。

2.网络“萌”现象的受众主体

随着各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总是能迅速地接收到时下最新最热话题讨论,尤其是网络“萌”现象出现以来,各种关于“萌”的句式也迅速发展而来,例如“卖萌”“呆萌”“萌妹子”“萌萌哒”等网络流行语。随之而来的是各个领域内对于“萌”的使用,广告界有可口可乐的“卖萌瓶”,该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营销的新秘笈,在包装瓶身上最显眼的位置,出现了“纯爷们”、“文艺青年”、“高富帅”、“喵星人”等网络流行语的包装。

所以,网络“萌”现象的受众主体到底是那些人群,通过在问卷星上的关于“网络萌现象受众对象的问卷调查”表发现,在接受问卷的受众里,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13到25岁之间,其中74%是女性,数据说明网络“萌”现象的受众主体主要是青少年们,而其中女性受众又占了大部分比例。

三、网络“萌”的身体美学及文化探析

1.“萌”作为特殊的身体美学

从1992 年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在他的著作《实用主义美学》中将“身体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设想,旨在把对身体理论的探讨与对身体实践的关怀结合起来。他把身体美学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5]”

通常身体美学在实用主义层面的含义,主要是指用一些特殊方法改善美化身体以及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而改善身体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身体进行外在表面的改善,如美容、化妆等;另一种是对身体内在感受进行调节,比如瑜伽和禅定。但是,伴随着网络“萌”现象的出现可以发现,“萌”其实属于一种特殊的身体美学状态,它与实用主义层面上的身体美学有很大的不同。实用主义层面上的身体美学关注的是内在修养以及外在修饰,或者两者的相融合产生出来的美感,而“萌”却不需要内在的修养以及外在的修饰,它更多的是关注一种原始的、自然迸发出来的美感,例如网络上各种爆红的宠物,人们被它们所吸引的缘故就是这些动物不自觉地做出来的一些“温暖”的表情或者行为。这种状态不需要过度的外在修饰、内在涵养,只需要在生活中瞬间的展示。

2.“萌”是青少年在虚拟时空里对身体文化的重构与呈现

伴随着大众消费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身份特征已经具有自反性,并且越来越通过私人化的消费模式被主动地建构起来。在现代社会以前,人们认为身份是被赋予的;甚至在单一的或者有组织的现代性当中,身份是相对稳定的,身份会十分清楚地反映职业、家庭地位等因素。但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的虚拟性、无边性解构了这一传统思维,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且必须在充满诸多的可自由选择的环境中去选择并且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而处于青春期并逐渐迈向成熟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困于学业、生活的压力,在还没有完全走入社会之前并不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定位,这就造成了当他们进入到网络以后更加无所适从,无法承担起网络所赋予青少年严肃认真的责任,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因此,他们唯一可以利用的便是自己的身体所带来的文化寓意,这种身体文化所带来的愉悦感刺激了青少年们在虚拟时空里一次又一次的对身体符码进行新的重构与呈现。

对这一现象,刘成纪在他的《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一文中已经做了高度概括:“当代大众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围绕身体建构的文化,其主题是欲望,其价值是身体性愉悦,其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对人体进行技术再创造和改装。[6]”网络“萌”现象作为一种身体文化的特殊展示,它解构了关于身体只能通过视觉力来延伸发展,而是通过网络的途径重新编码,再由青少年群体的解码传播,将网络流行文化在大众消费语境下推向狂欢。

3.网络“萌”作为青少年的社会化与文化表达

网络“萌”现象的出现,除了网络的推波助澜,更多的是作为主宰人群的青少年们对于网络文化的热衷,这种“萌”现象背后的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青少年亚文化。

对于亚文化研究早已有之,D・道格拉斯认为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中被边缘的一部分,拥有少数支持者和特有的亚文化的意义和仪式,以此区别于正统的文化。但也有学者认为亚文化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化、非主流、次生的文化形态,表现出非理性的方式,体现出对欲望和感官的追求,对社会现有的价值秩序造成冲击[7]。而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在《青年学词典》中被定义为:以青年的特殊利益为驱动力的,在青年群体和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一套受青年群体拥戴和认同的特殊独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最终达到青年自我实现的目的[7]。作为区别于正统文化的青少年亚文化有着多变形、碎片性以及宣泄性,网络“萌”现象的出现则说明了这些特点,作为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有发言权的青少年们,一旦进入到网络中便会拥有大量的自,他们习惯按照自己的文化心理状态来分析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用以区分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亚文化特征,然后彰显自己的话语权地位。

在西方学者眼中,青年亚文化会与主流文化妥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的进步以及消费社会的崛起,青年们会寻求新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以取代用激烈情绪去反叛主流思想的方法。所以,网络“萌”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背后青少年亚文化的话语表达,更重要的是在这话语形式背后所掩藏的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身份象征。

四、结 论

网络“萌”现象作为青少年话语权的一种象征,体现了青少年从身体意识开始转变到身份意识,不再仅仅的利用身体元素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感悟,更多的是通过身份的转变,从亚文化的附属地位逐渐走向主流文化的参与者。这些网络现象的出现,汇合到众多的网络话语声音中,补充了主流话语的声音。但同时,如果网络“萌”现象的过分传播,夸大了其效应,也会带来一波又一波不计后果的网络狂欢,这些狂欢背后带来的是“娱乐至死”的麻痹效果,非但不能起到补充主流文化的声音,反而会将大众审美带向不可预知的地步。所以,对于网络“萌”现象,人们在体验它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也要随时防止过度娱乐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J].语言应用研究,2013(7).

[2]百度百科[EB/OL].http:///view/1760149.htm.

[3]都市时报数字版.http:///html/2012-12/10/content_317488.htm.

[4]曹文欣.网络时代的青年“萌文化”研究[J].传媒e时代,2014(8).

[5]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第5篇

[关键词] 电影《风雨哈佛路》;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

不同国家的人在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观上会有所不同,电影也是如此,每部电影都是一个缩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包含着千罗万象,而导演会从其中挑选一个精彩的故事,以某个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为线索表达某个主题,电影具有传教作用,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通过某个故事向观众传递一种文化价值观。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样它的文化价值观也趋向于多元化,但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美国人一直在为民族奋斗,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自我认识实现了自身价值。作为一个以“平等、自由、民主”为原则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外,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它不仅揭示了美国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将美国的社会文化全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电影《风雨哈佛路》

电影《风雨哈佛路》是由美国一位叫莉丝·默里的女孩亲笔传记改编而来,传记中记录着这位女孩艰苦的人生经历,作为一部励志片它向美国也向世界揭示了美国的社会文化。影片在2003年的4月7日在美国首映,《风雨哈佛路》通过描写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在经历各种不幸后不断努力最终走进了梦想中的学府,简单的故事情节告诉观众只要怀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写人生。影片中的莉斯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在学校的莉斯头上长满虱子,衣着肮脏,受尽了同学的耻笑。15岁时,母亲死于艾滋,父亲进入收容所,年幼的莉斯不得不担负其家庭的重担,尽管她很努力最终还是流落街头,过着捡垃圾偷东西的日子,地铁就是她的栖身之所。母亲的死让莉斯意识到,如果继续下去她将会重复母亲的结局,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她找了一份洗盘子的工作,并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短短的两年内她学完了高中4年的课程并且每科成绩都是A以上,作为奖励她获得了12 000美元的《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向她张开了双臂,她凭借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和对改变生活困境的强烈愿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莉斯的成长经历向观众证明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二、从《风雨哈佛路》看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一)典型的“美国梦”

“美国梦”起源于18世纪70年代,它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人,在他们看来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只是一味通过勤奋、勇气以及决心去创造繁荣。两百多年来“美国梦”一直是激励世界各地青年人来此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尽管许多人认为“美国梦”过于重视物质财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但美国人始终坚信获致成功的机会只存在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公民对于经济拥有绝对的自由,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能力有限,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使得他们坚信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迈向成功,在这片土地上机会平等人人平等,成功与否就在于你是否具备抓住机会的能力。“美国梦”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从不寄希望于上帝,只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开拓进取来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对生活他们始终抱着乐观的心态,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个人奋斗是“美国梦”的核心,也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同时也是渴望成功者的必备品质。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莉斯出生在贫民窟,父母吸毒对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而言是雪上加霜,母亲的离世以及父亲的离开让她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她不得不过早面对生活的艰辛,年幼的她无法支撑这破碎的家庭,最终沦落为流浪儿靠乞讨为生,生活的苦难让这个年幼的女孩过早成熟。她意识到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避免重复母亲的悲剧,贫困成了莉斯下定决心改变命运的动力,奋斗成了她人生的永恒主题,在逆境和绝望中她始终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用执著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同时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影片通过对莉斯个人奋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绘,展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

(二)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强调的是民主、自由和平等,其中个人主义是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另外包括政治、文化、权利等方面的价值观。许多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人纷纷来到美国,其中最早来到北美大陆的一批移民是为了逃离欧洲殖民者的统治,国王、政府、贵族、教会、牧师以及特权阶级严重干预到了他们的生活,这批移民的到来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他们也对美国人性格的形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移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等方面,他们渴望消除贵族权利,对于政府和教会所拥有的权利也应限制,这是个人主义在美国价值体系中形成的主要原因。英雄主义则是来源于人对周边生活环境所存有的一种恐惧和忧虑,他们渴望通过某种能力和品质来消除生存危机,在人类最危险或最恐惧的时候给予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以保证人的生存权利。个人英雄主义反映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它不仅包含了对个人自由、幸福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有一次母亲带莉斯去餐馆,坐在餐桌前的莉斯感觉到那种渴望已久的温馨又回到了她的身边,这一刻她是如此幸福,这么简单的事情在她看来是这么珍贵,可见她是多么渴望父母的爱。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她是如此需要父母关爱,但美好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没过多久她母亲的毒瘾发作了,于是撇下她跑到酒吧去喝酒抽烟,这一切被莉斯看在眼里,她感到无比苦闷,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呐喊,可一切都无济于事。生活的艰苦并没有击垮莉斯,母亲的事件让她意识到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为她日后的成功做了铺垫。为了争取机会她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她的行为和毅力超出了同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在影片中莉斯有一句台词是“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怎么样的人”,直白的话语真挚的情感让许多观众为之落泪,父母之爱超于了一切,无论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对他们的爱始终不变,而他们也像我爱他们一样爱着我。影片的结尾是莉斯站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台上,面对她的演讲我们除了感动之外还有敬佩,她的人生经历与成功打动了所有观众。对自我的认识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梦想的前提,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我。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中,英雄与凡人无异,他们多的只是那份努力,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不仅透露着他们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英雄是鲜活的,是一个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真真实实的平凡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包含了对社会、民主和个人的思考,体现着美国文化价值。另外通过分析影片中的人物,无论是主人公或是小人物都强烈体现着他们对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追求,特别是在个人自由价值的引导下,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视。因此影片表达了实现个人价值就等同于实现英雄价值的观点,透过这部电影我们可知美国电影中都蕴藏着美国主流价值观。

(三)非主流文化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被欧洲殖民者迫害的清教徒纷纷移民到了这块土地,他们怀揣着自由、平等、民主等美好的梦想登上了这块全新的土地,希望在这里建立理想中的国度。美国的《独立宣言》强调的是人人生而平等,他们对于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文化价值有了融合,这也是美国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原因。相对主流文化而言,非主流文化对于自由的追求更为强烈,因而对自由权利的追求为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成立时间不长,历史相对短暂,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美国先后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它强烈冲击着美国的传统价值观。美国人开始怀疑传统价值观对自由的追求,他们对自我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对社会认识发生了改观,由此而形成了非主流文化价值观,非主流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相比,衍生了黑人文化、女性文化、单身文化和同性恋文化等。

非主流文化对自由的追求使得“嬉皮士”们以无拘无束作为行为准则,整日过着理想中的生活。“嬉皮士”们普遍的特征是带有忧郁,他们对物质的藐视、对战争和暴力的反对使得他们带有一种超脱的情绪,而现实世界的残酷捣碎了他们的理想世界,现实和理想的碰撞让他们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但却无力改变于是就选择逃避、麻醉和自我发泄,寄情于音乐和。在兴奋剂、可卡因等中,他们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嬉皮士”们被现实主义击败,开始沉迷于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精神世界的空虚使得他们对婚姻和家庭不重视,开始出现堕落行为,产生玩世不恭的情绪,于是就出现了生活放荡、吸毒和性混乱等现象。

《风雨哈佛路》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社会缩影,莉斯父母吸毒以及充满暴力和伤害的家庭真实反映了美国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况。莉斯的父亲贩毒且私生活混乱,爷爷嗜酒如命,母亲吸毒并患有精神病,为了生存在家里最终染上艾滋病而亡以及野蛮的姥爷,这个家庭是如此复杂混乱,它只是美国社会中极其普遍的一个,尽管在经济发达的今天,美国依然存在这些问题。

三、结 语

电影是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透过电影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性。美国电影无论是反映社会、经济、历史问题,还是教育、宗教、文化问题,它们都贯穿着美国文化价值的体现。《风雨哈佛路》就是一部典型的体现美国文化价值的励志片,影片通过对主人公莉斯人生经历的描述来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主流文化,同时也证实了个人奋斗是美国文化价值中的核心,影片中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美国人对自我的认识,鼓励人们自强自立以改变人生。

[参考文献]

[1] 周新凤.《风雨哈佛路》:苦难与奋斗的完美演绎[J].当代小说,2011(01).

[2] 张金鹏.论美国主流文化的时代特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3] 魏春梅,胡琴.从电影《风雨哈佛路》解析美国文化价值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08).

第6篇

一、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英语文学作品

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英语文学成就,英语文学的创作呈现出多元拓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不断冲击着英美文学的主流地位,学者们也逐渐以开放式的视角和胸襟透视弱势文化对主流文化建构的影响。英语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可总结如下:首先,从传统的英美文学逐渐拓展到加、澳、南非、新西兰等国及前英属殖民地的英语文学;其次,愈来愈多的少数族裔作家步入世界英语文坛,开始与处于主流地位的白人英语作家展开抗衡。20世纪伊始,来自澳、加、新西兰、南非等国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纷纷在世界英语文坛中登台亮相。正如《世界英语文学》一书中曾记载的,在当代世界英语文学领域,最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未必来自英美,最优秀的英语作家往往来自英美以外的前英殖民地国家,这些作者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身份创作出了大批令世人瞩目的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作品。比如,作为一个文化迁徙者,出生于加勒比地区后又移民英国的印度裔英国文学家维•苏•奈保尔以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审视着英国社会和文化现象并进行英语文学创作,1971年,他的作品荣获英国权威奖项“布克图书奖”,并于2001年获得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对英语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年后,南非英语作家约翰•库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又一次确立了英美以外的英语国家文学成就所取得的国际地位,标志着当今世界其他英语国家文学的声音渐强,英语文学的文化边界正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中的族裔英语文学以其不同的交互感知,尽显异质文化间强劲的对话活力。英籍印度裔作家萨曼•拉什迪,出身于他者民族文化传统的拉什迪在作品中所描述的并不只是英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在阐释着他者的文化,其中的文学形象与英语的传统文化疆界已然不同。印裔英国作家哈里•昆兹鲁(HariKunzru)以小说《传输》(Transmis-sion)赢得2005年戴西贝尔奖。在美国,以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等非洲裔作家和以谭恩美、汤婷婷等亚裔作家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作家所创作的英语文学作品所彰显出的无尽魅力吸引着学者们从不同观察视角和研究视角对美国文学与文化进行研究。正如著名批评家杰伊所言,“美国文学已经终结,即单一的、始终反映美国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的文学已被多元文化的创作所取代,而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后殖民英语文学作家及族裔英语文学作家都是以英语为创作语言,但又都是具有他者文化背景的英语文学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深受英美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带着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传递着民族文化呐喊的声音。这些非主流文学或后殖民文学已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他们置于同一批评范畴势在必行。

二、多元文化语境中英语文学批评的建构回顾

英国文学史与发展现状,英国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中的“文化混杂性”显而易见。如此一来,无论从历史与传统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发展的眼光来讲,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真的成为某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突破传统的英美文学边界,对英美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进行解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迫在眉睫。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英语文学研究与批评也正逐步走向向多元化。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作为研究生课程早已进人教授及学生的视野;在欧美一些国际知名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所开设的“全球想象中的文学”等课程体现出世界文学百花齐放对于文学界的影响;非裔、华裔、犹太裔、印度裔等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正彰显出强劲的活力,成为众多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对象;由美国著名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与杰尔斯•格恩(GilesGunn)主编的权威性知名著述《重划疆界:英美文学研究的变革》在历经了历史与时间的考验后,成为一部研究英美文学时必读的经典性著作,其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在如今的文学理论界影响颇深。[4]他提出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经成为此领域研究的共识。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的重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批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跨界研究的方法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中是必不可少的,其方法论对于研究世界各国民族的文学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若要研究后殖民文学,必须敢于突破大国中心主义,立足民族文化,从自身被殖民的历史出发为人们提供特有立场去阅读和审视一切曾经受殖民过程影响的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将民族国家、文化霸权等纳入批评视野,开创了文化研究的新纪元,推动了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而另一种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主张文学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强调文学隶属于文化。在批评实践上,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应超越它本身的自治领域,参与到与各种文化文本的不断对话与循环之中。至于对话批评理论,其倡导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对话批评的参与者在相互的对话与冲锋中,不断引发对彼此的思考与评价,最终产生出更科学的思想。

三、结语

英语文学及其批评理论已渐渐步入了一个全球化多元拓展的新时代,在不久的将来,英语文学批评即将步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共生的时代,一个没有主流的时代,一个多种话语相互竞争并显示出某种杂糅共生之特征和彼此沟通与对话的时代。在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对多元文化语境中英语文学批评范式的建构,探讨英语文学批评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内容,不仅开拓了英语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而且为新的文学思想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平台。与此同时,多元文化语境中英语文学批评的建构将为英语文学研究及教学工作提供范本与借鉴作用,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针对英语国家文学的批评实践,深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为当下的多元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刘燕牛蓓蓓单位:滨州医学院

第7篇

我们很难想象曾轶可怎能在只学了一个月吉他、只会几个简单和弦的情况下,就敢于参赛和上台表演,因为我们和90后的根系、营养完全不同。正是这样,她的标本意义才格外纯粹。

他们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

从出生起他们就带着“胎毒”,嘴里含着火星文、手中掌着鼠标和键盘对抗现实世界。他们讨厌被定义、被窥视、被误读,迫不及待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才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从一出生、一睁眼就伴随着猫的拨号音,直至宽带网络、无线环境、WI-FI。他们有着互联网血统,他们的童年即是互联网的童年。

90后网站是他们的游乐场与栖息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形成网络话语权,从而逃离非同龄人的掌控。1999年,首个90后专题网站“小山屋”由一个9岁的女孩建立,首页全由家长设计。8年后,17岁的吕日阳建立以文学与资讯为主的90后墙壁网。以会员展示、交友、娱乐占据首页的90home,自2008年建站至今,已获注册会员33063人。管理员是17岁的萧沐白。

Qzone是他们的后花园。90后喜欢在这个没有父母、没有老师的第三空间中挑选素材与皮肤,在自己的网络小窝中记录生活表情达意,去好友空间互踩留言是一大乐趣。与Qzone绑定的聊天工具QQ是更新日志与发表评论的忠实闹铃,及时提醒空间主人回复评论查看日志。他们在网络中聚会,在QQ展开社交生活。

贴吧是他们的集合地与传声筒。他们认为,贴友的力量是无敌的,“在现实中没有人愿意听我们说话,但是贴吧不一样。每一个发言者都有自己的力量,当我们的力量聚集在一个帖子中,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属于我们的真实”。

手机不仅是他们的通信工具,也是他们的心情日记本。他们只负责制造与传达图片信息,不负责解释。“我们都有视频癖。”自称患有视频癖的沈黎明时刻手不离机。“我喜欢通过手机相机捕捉生活中的小情趣,到土豆上,供更多豆友欣赏娱乐。”他们从共享精神的受益者成为传承者。

游戏是他们的江湖。从单机游戏到热血传奇,从魔兽世界到劲舞团,90后从未缺席。在游戏中,他们体验到什么叫做话语权:“我能够挑选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角色,在各式各样超凡脱俗的背景之中完成这个角色的成长。”备受争议的“劲舞团”里,80%的玩家是90后。这是一个伴随着魅惑的音乐舞动、借用火星文交际的小型社会,在这里想要得到什么往往比现实中更容易,但是想玩得开心,也要随时做好被玩的心理准备。

网络和游戏对70后、80后来讲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却是90后心中的真实空间。他们依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网络这片“麦田”给了他们守望的自由,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进入“麦田”的权利。

世界是90后的

90后正在长大,其中的一些人眼界、学识、能力甚至已经超过父辈。他们的生长境况使他们以一种截然不同于前辈的方式长大,但绝没有使他们营养不良或缺乏担当。90后只是需要时间。

在英国,14岁已经可以被称为青年艺术家。在平等与人权委员会为英国年轻人举办的美术竞赛中,1639名11岁以上的孩子用画笔描述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关注的事,包括环保、城市以及如何对待老人等。参赛的画作技巧一般,思想却很深邃,令人刮目相看。

15岁的伦敦摩根斯坦利实习生马修·罗布森一夜成名,以有说服力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90后的职业潜质。他在实习报告中道出了90后的真实想法——不要昂贵的新款手机,不要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也不想使用Twitter。

生于1992年的好莱坞少女红星麦莉·赛勒斯是美国“90后飓风”的引领者,在迪士尼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孟汉娜》中,麦莉自作自唱了所有歌曲。凭借一张张冠军大碟和超人气演唱,2008年麦莉收入达到2500万美元,位列2009福布斯全球最富年轻名人榜第七位。在同一张榜单上,90后大获全胜,占据1/3席位。

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两分天下,90后在前者中甚至比成人更加游刃有余。佛罗里达州一名14岁男孩在YT上视频,替曾任美国冰球协会坦帕湾“闪电”队市场总监的父亲找工作,并真的成功了;英国16岁少年丹尼尔·哥林格尔为寻找杀母凶手制作了一个网站,访问量突破20多万人次,网站上的线索帮助当地警方逮捕了两名嫌犯;澳洲15岁少女杰西卡·沃特森用7个月时间孤身环行世界,让人惊叹90后的身体能量和强大意志力。

每一代人都在责备下一代人,但下一代人总是如常生长。60后、70后、80后也曾和现在的90后一样青春,一样充满了变数和危险气息,等稳重下来却都忘记自己年轻时多荒唐。至少90后生在最好的时代,物质充足、经验充足、底气充足,像他们这样坚定、努力、内心强大,未来的世界错不了。

90后的五大特征:有网络无生活;有游戏无规则;有祖国无国界;有传统无禁忌;有朋友无利益。简单来说就是:网络生活几乎是生活的全部;游戏规则就是没规则;因全球化和出国潮的影响而没有国界之分,但视中国为祖国;仍然受传统的影响与约束但敢于打破禁忌;在利益与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时更为珍惜朋友。

第8篇

刘果著,中华书局,2008

在当下,女性主义,或者说,与女性主义密切相关的性别研究,已经不再是一个冷僻的生词,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尽管面对同一个概念,人们的理解总是相去甚远,总是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误解,甚至于在理解和误解之间也难以断然彼此划分。在对相关的许多问题的理解上,分歧远远大于共识。

如今,说起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学者,如果一无所知,会被认为是跟不上前沿,如果对之断然持否定态度,会被认为是保守,但如果真正从事女性主义研究,或者说,做性别研究(大致与女性主义作为同义词),又经常会在学界被视为异类。在这个问题上,真是经常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关于如何看待女性主义的研究方面,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之间的矛盾似乎无处不在。虽然这样的矛盾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有,但就其典型表现,女性主义研究确实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如今在学界所言的女性主义及其性别研究,其根源来自西方世界,这是从其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分析范畴等方面来界定的。以往,虽然也有中国学者试图追寻女性主义的中国根源,但那也只是按照辉格式史学观进行了一种显然对历史语境有所曲解的做法,至少,没有找到一种可与学界作为研究基础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相比的系统理论(这倒颇有些像以西方近代科学的模式来寻找中国古代之对应物的“科学”)。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经历了第一、第二(以及尚有争议的“第三”)次浪潮,在学说的派别上也林林总总,还经历了对中产阶级白种人女性主义观点之局限的“超越”,但在总体的分析框架上,这些彼此间有差别甚至有较大差别的女性主义性别研究,还是保持着某种一致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学术研究有了爆炸性的拓展,其影响已经波及几乎所有传统和新兴的研究领域。除了以平常心容易想象的诸如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之外,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如今几乎渗透和影响到所有传统和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连政治学、神学、国际关系、科学元勘(science studies)等学科,也都有相应的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前几年国内就出版过国内学者所写的像《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这样的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显然是可以用多种原因来解释的。

正因为这里所说的女性主义是来自西方的理论与研究实践,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西方研究者首先注意的,也还主要都是西方的问题,西方的题目,然后,才拓展到对非西方题目的性别研究。例如,对科学史的性别研究就是如此,西方最先做的,是对西方科学史中重要问题的性别研究,随后,才把性别研究的目光延伸到西方科学的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科学史等,像费侠莉、白馥兰的《繁盛之阴》和《技术与性别》等对中国古代医学史、科学史和技术史的研究就是此类典型。

同样,也是因为女性主义理论与研究实践源于西方,中国在这方面,先走的是引进的路子,译介西方的成果,随后才有自己的研究,而这些自己的研究,也是到了近些年,才更多地关注本土的题目。这当然是女性主义研究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很好的发展趋势。

在近来国内较新而且有新意的女性主义对本土题目的性别研究中,刘果的《〈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一书是比较有特色的。在此,可以借此书作为例子来进行一些分析讨论。

在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正如前面所说过的,最先是在一些我们容易想到的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等,然后,才拓展到一些以传统认识来看有些难以想象的领域。但即使是那些传统的如文学、历史之类的领域,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其实也是很有些不同的。最一般地讲,比如,对于一本或若干本古代或当代作品内容的性别分析等,这是容易想象的(当然如果要做好也并不容易),然而,再延伸一些,就需要研究者拥有某些独特的思路了。笔者在个人经验中,有这样的感觉,即女性主义虽然流派众多,但究其最基本的理论要点,却有某种统一性,看上去并不十分复杂。在具体的性别研究中最为困难的,是如何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在最基本的女性主义理论框架中,构想出独特的研究策略,找出如何运用性别(gender)这一分析范畴来进行具体分析的切入点。正是在这些方面,才体现出研究者个人的创造性。也正因为要在最基础理论的框架中再有灵活的应用,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要比那些可以把理论往研究对象上一套即可得出结论的那种研究要更难,因而一些刚刚进入性别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往往有对具体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在研究中体现和应用女性主义理论而困惑。其实,在看性别研究的工作时,恰恰可以因研究者对女性主义理论在研究中如何落到实处的方法这方面,分辨出研究工作优劣不同。这种差别的产生,既与研究者对女性主义的理解的深入程度的不同有关,也与个人在研究中的创造性(或用现在更时髦的说法即创新)有关。

“三言”,是中国古典文献中重要的著作,而且因其内容的特点,与性别的关注非常之密切,应该是中国本土题目中古典文学性别研究的好对象,相应的研究,如果就其内容的性别分析,也是相对容易设想的。但是《〈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一书的研究领域,却并不是简单的文学批评,而是古典文献学。文献学的研究范式显然不同于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式。这样,如何针对“三言”把女性主义的理论和观点用在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式中,就构成了一种新的挑战。

把《〈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中,作者采取的分析框架,及核心概念,一是主流性别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非主流性别意识,前者,又可称元典性别规范,以程朱理学性别观念为代表,而后者,则以李贽、汤显祖为代表。这两种性别规范在“三言”中的具体体现,则分别为规范性话语,与非规范性语语。这是两种互相对抗的性别话语范式。此书的副标题为:“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这里体现出了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特点,而此书的核心内容,则是对“三言”产生的题材来源――也即宋元话本小说――到后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主流性别规范相关联的规范性话语,是如何与同非主流性别意识相对性的非规范性话语在矛盾中纠缠、冲突、对立、融合的。在具体的研究中,作者选择出了大量的文学,从文献比勘的角度分析“三言”对宋代同题话本小说的改写,分析同母题在“三言”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正是在这样的性别分析框架与文献比勘相结合的研究中,作者找出了大量具有性别意义的文本差异,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通过文本中性别话语的变化,看出了社会上的性别观念是如何反映在文本中,从而对特定时代的社会与文学在性别观念上的变化有所理解。

这样,在许多传统中已被说得太多的概念,如“情”、“色”、“贞节”、“才女”、“夫贵妇荣”、“私奔”、“红颜祸水”、“身亡”、“女性复仇”、“才子佳人”、“红杏出墙”、“女鬼情奇”等等尤其在这种号称“醒世”、“喻世”和“警世”的作品中的典型母题,在一种性别眼光的审视下,就有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理解,而且,这样的理解显然可以超出某部作品本身的局限,而有一种推广的价值。

值得赞赏的是,作者虽然立足于性别分析,但却并不激进,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多少可说的话就说多少,并不在性别的意识上刻意拔高什么,也未尝试得出某种激进而且唯一的强断言和结论,反而更是注意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例如,在对“三言”的直接编撰者冯梦龙的性别观的分析中,作者坦言:“冯梦龙对性别规范的思考充满悖论。他在企图维护主流性别规范的前提和目标下演绎对主流性别规范的反叛,他作为主流性别规范的捍卫者瓦解了主流性别规范的铜墙铁壁,他苦心为主流性别谱写的赞歌却唱出了具有讽刺意味的变调。”

但是,此书作者清醒地意识到,在“三言”从宋元话本向后的演变中,冯梦龙对主流性别规范所做的种种调和与修补,貌似反抗,实为妥胁。这再次证明了主流性别规范力量的强大,证明了我们的文化在对性别的建构上仍然止于片面和偏执之上,表明了在由这种规范性话语与非规范性话语的博弈中,对女性的要求,仍是建基于男性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上的。最后这一点,反而倒可以看做是作者研究的基本结论。

从上面我们对刘果的《〈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一书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的性别视角可以怎样在一个传统中完全没有性别意识的学科领域中(在这里即是传统的古典文献学研究)带来新的观念、眼光和见解。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在学术界的繁荣,其实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女性主义自身意义上的原因,即源于其追求两性平等的社会与学术意义;其二,虽然也与第一个原因相关,却在某种程度上又有另外一种力量,即如今在那些传统学科领域中,以传统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要想得出新的成果(或曰“创新”)已经很难了,而女性主义所提供的性别视角,作为一种以往不曾被用过的研究框架和分析范畴,确实可以给传统学科的研究带来新意。其实,如果不是过于激进地坚持那种极端激进的女性主义立场,宽容一些地看待学界的现实,后一种动力及其带来的结果,除了学理的意义之外,同时又有助于促进女性主义观念的发展和传播。

尽管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可以有这样的在意识形态意义上和学理意义上的双重吸引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在绝大多数学科领域,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仍然不被许多人所理解、接受,两种极端的反应,一是反对和拒绝,一是无视和冷漠。其实,这种局面,恰恰给女性主义所强调的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即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术界男权意识形态仍处主导地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例证。

在许多学科领域中(这里还暂不讨论更大范围社会文化领域)性别研究依然处于边缘状态,这一方面有传统的男性意识形态中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某些学者那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得到的解释、结论具有唯一性的信念在起着某种作用。

此外,不能不承认,一些过于激进的女性主义(也包括少数属于这种类型的学者)的言论,无论在传播策略上,还是在其自身理论立场的可接受性上,也都成为让许多传统立场的学者不那么愿意接受女性主义的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在女性主义自身的发展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早期的女性主义的局限,认为那只是代表了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立场的观点(当然这并不否定其在理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后,不少女性主义学者转而关注范围更广的边缘人群的立场。这当然也表明,即使女性主义也不是完全自恰一致的理论系统,而是有着多种理论流派、多种视角的复合体。

第9篇

事实上,中央级新闻媒体的改革始终没有中断过。人民日报不断调整新闻栏目,创办人民网,强化了新闻的互动性。新华社更是借助于互联网,及时更新新华社记者采集的消息。央视通过创办新栏目,加大了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力度,其中“新闻调查”栏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发掘,已经达到了其他新闻媒体难以企及的深度。

人们之所以关注中央级新闻媒体的变化,是因为中央级新闻媒体是主流媒体,是中国新闻媒体的风向标。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主流媒体逐渐地落伍于时代,成为非主流媒体。过去,光明日报是一个典型的主流媒体,但是,由于现在光明日报无论是在新闻的采集方面还是在观点方面,都不再突出,因此,部分学者已经不把光明日报视为主流新闻媒体。

如果说南方周末改变的是中国政治新闻的表达方式,那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都市报改变的则是中国新闻市场的格局。一些都市类报纸很善于通过互联网发现新闻素材,然后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而报纸上的评论通过互联网转载,往往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种传统新闻媒体与现代新闻媒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不仅延长了报纸的生命力,而且增加了报纸的感召力。这种传统新闻媒体与现代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使得中央级新闻媒体倍感压力。在新闻领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些都市类报纸发表的新闻评论在互联网上迅速流传,而中央级新闻媒体却无动于衷。互联网络刊登的消息早已被都市类报纸炒作得沸沸扬扬,可是,中央级新闻媒体却视而不见。正是由于中央级新闻媒体的被动和沉默,使其在观点市场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一些新闻评论者不仅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而且对中央级新闻媒体的表现发表评论,他们认为中央级新闻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往往表现出冷漠甚至不屑一顾,这就使得中央级新闻媒体越来越脱离大众,其倡导的价值观念越来越不被人们所认同。正因为如此,中央级新闻媒体才奋起直追,就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及时发表评论,在观点纷呈的新闻市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尽管这样的变革有些姗姗来迟,但它充分说明,当中央级新闻媒体意识到观点市场重要性的时候,他们不再高高在上,通过社论或者理论文章发号施令。中央级新闻媒体的改革不仅仅是市场化改革,同时也是一个重新发现话语权,争夺话语权的重大变革。这场变革必然会影响中国的新闻市场,也必然会影响中国的观点市场。

中央级新闻媒体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在执政者与公众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而且要在多元化社会充分反映不同阶层的意见。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中央级新闻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评论者认为,人民日报发表的系列评论文章实际上是告诫执政者,必须关注公众的情绪,通过合理的引导,化解社会冲突,营造和谐社会;但也有一些评论者认为,人民日报的系列文章实际上是自说自话,在一个多元化社会执政党要想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尊重公众的基本权利。可以这样说,对人民日报发表系列文章的不同评论,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多元化的特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人民日报能否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在执政党之外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需拭目以待。

第10篇

关键词:自媒体;手机媒体;艺术与娱乐;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59-1

一、自媒体概述

第一个对“自媒体”释义的是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里斯(Chris Willis)两人,他们于 2003 年 7 月在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对自媒体下了一个相对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基于数字科技强化及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后,开始理解他们如何提供并分享本身的事实及新闻的途径。”简单而言自媒体就是利用Web2.0 技术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通讯工具自主信息的个体传播主体。同时,自媒体改变了长期以来由上而下传播新闻给受者的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开始角色转变,向点对点传播模式改变,并称之为“互播”。

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促进了媒体的变革,自媒体的诞生、兴起、发展与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互联网催生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一)传播技术的先进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2.0造就了自媒体。在Web2.0 时代,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工具具有成本低、传播迅速等特点,任何用户可以轻易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二)传播主体多样化、平民化。自媒体时代,由于自媒体的创建门槛低、操作简单方便,各行各业、平民阶层都可以是自媒体的传播主体,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播客和微博等媒体,表达自我、分享信息、彰显个性。

(三)可实现自发、交互、迅速传播。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忽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媒体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管理自己的“自媒体”。

(四)传播平台操作简单、应用广泛。无论是Linux 系统、Windows 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还是Android 系统、IOS 系统、MAC OS 系统,也无论是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个人智能移动终端,传播主体可以在这些多样化、广泛的应用平台上操作,注册申请,编写文字、上传音乐、编辑图片、视频,创建属于自己的网络媒体。

二、手机媒体传播模式

手机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主体的机构性、权威性,又具有浓烈的人际传播特点,进而呈现出了传受主体的多元交互性,并在新的传播模式中权利的分解及集中,突破了传播媒体的泛传播模式。

在“点对点”的传播模式中,个体具备发送者和符号还原者双重身份。手机用户既可通过手机获得内容和信息,又可建立用户群体之间的人际传播途径。“把关人”权力分解出无数个人传播主体,既是多元而矛盾的主体,也是分散的主体。个体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并在信息接受者和发送者间没有其他人介入,信息发送、接收、反馈过程迅速快捷,双方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三、自媒体下手机媒体营销策略

自媒体时代意味着品牌不是最终控制舆论的导向的话语权所有人,受众也可以制作传播自己喜欢的内容。现在我们每天面临丰富的内容,受众可以在其中进行选择。而要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则需要采用更为灵活的营销策略。如今个性化、娱乐化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点。作为第五媒体,手机已经超越通讯工具成为了集娱乐、时尚用品为一身的智能移动终端。手机娱乐营销的实质是采用娱乐为载体,在除价格之外的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以及产品策略上,引入各种娱乐元素,手机将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产品,而是能够提供艺术与娱乐享受的通信消费品。

第11篇

当前,中国的4G发展陷入了一个所谓制式之争的怪局,LTE标准中的TDD模式LTE TDD,即所谓的TD-LTE,获得了政府优先发放牌照的特别扶持,而作为国际主流的LTE FDD模式则反而需要为TD-LTE让路,甚至“全国三个运营商都只发放TD-LTE一种牌照”的论调也一度甚嚣尘上。就在此时,6月27日工信部终于批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部分城市开展LTE混合组网试验,并明确表示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 FDD牌照。对于我国通信业界来说,这个决定虽然来的有点迟,但终究还是令人欣慰的。

下面,谈谈为什么中国的4G不能只有TD-LTE,以及围绕这个问题的各种因素和影响。

二、TD-LTE并不是自主标准,特殊支持TD-LTE对我国其实毫无意义

对TD-LTE的特殊支持源于“TD-LTE是我国的自主4G国际标准”的认定,但其实这个认定是错误的。如果由这个错误认定而形成国家产业发展的决策,就将会对我国的通信产业发展产生极大的伤害。

尽管LTE TDD被刻意改称为TD-LTE从而贴上了“TD系列”的标签,但在3G和4G技术研究的领域很多人都清楚,TD-LTE和TD-SCDMA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TD-LTE在性质上与TD-SCDMA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无论是从技术实质和产品构成、还是从标准的形成和开发来看,TD-LTE都不是由TD-SCDMA演进发展而来的,在标准战略上TD-LTE走的也是一条与TD-SCDMA完全不同的路线,所谓的TD-LTE就是国际主流4G标准LTE中的LTE TDD模式,它既不是我国提出的、由我国主导的自主标准,也不是我国自主3G标准TD-SCDMA的4G版本,我国在LTE TDD上也不拥有主导性的知识产权。

因此,我国对TD-LTE的特殊支持其实并没有支持自主标准的意义,也没有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对国家安全也没有特殊意义,对我国民族通信产业发展更加没有特殊意义。与LTE FDD相比,LTE TDD对于中国并不具有特殊利益,因此,对TD-LTE刻意进行特殊的排他性扶持是完全不应该的。

三、对TD的支持演变成了对TDD时分双工方式的支持,这是十分盲目和荒唐的

由于支持TD-LTE并没有支持我国自主标准的意义,因此目前这种对LTE TDD的特殊支持实际上变成了纯粹是支持TDD这一种双工方式,而这是非常奇怪的。

双工方式只是无线通信中无线信号收发的安排,FDD频分双工即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无线信号的收与发各用一个频率,而TDD时分双工则是只有一个频率而用不同时隙来区分收与发。

由于3G的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个标准的4G演进已经在LTE标准上融为一体、没有分别,因此在LTE上,FDD和TDD作为双工方式选项已不再具有不同标准的意义了,也没有区分WCDMA、CDMA2000和TD-SCDMA演进来源的关系。如果说我国在3G上支持TDD双工方式还具有支持TD-SCDMA的意义的话,那么在已经没有类似意义的LTE上,却非要从中挑出TDD模式来予以特殊支持,这就完全变成了纯粹对TDD这种双工方式的特殊支持。由于TDD只是世界上移动通信的两种双工方式之一而已,对TDD进行特殊支持就好像只支持大米不支持小麦一样的奇怪。

但是这一点,却恰恰是给LTE TDD贴上“TD-XXX”标签后产生的一个更具危害性的副作用。

过去,TD-SCDMA由于技术特点的原因只能在TDD双工方式上实施,这是一种限制,其实是TD-SCDMA的一个缺点。4G上选择了LTE后,技术特点上已经没有了这个限制,既可以在FDD上也可以在TDD上实施,因此完全可以根据频谱资源以及已有网络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而现在,LTE TDD被冠以TD-LTE之名后硬被当作中国自主标准,结果变成在LTE的两种模式上必须刻意支持TDD。由于这种对LTE TDD的刻意支持无论在技术上、经济上还是产业发展上都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是十分荒谬的。

其实,TDD仅仅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两种双工方式之一,任何移动通信系统,不是FDD的就是TDD的,两种方式各有特点,由运营商根据情况选择。TD-SCDMA只是采用了TDD,但是TDD本身并不是中国发明的。TD-SCDMA是我国自主的3G标准,但是TDD双工方式却不是。因此,TDD并不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中国并不需要特别支持TDD,今后如果我国有新的自主创新技术需要采用FDD的话,也应该坚决的采用FDD。

然而如今在我国,仅仅因为曾经有一个我国自主的标准采用了TDD,便将TDD当作了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标志,从此以后必须在任何移动通信系统的两种双工模式中都单独支持TDD。这完全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逻辑。可就是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逻辑,却竟然有可能被采纳成为国家4G的市场和技术产业发展的决策,难道不是十分荒唐可笑吗?

四、LTE TDD的非主流地位是我国的特殊支持也改变不了的

尽管我国从3G直到4G都对TDD给予了特殊的支持,然而,在移动通信系统上FDD处于主流、TDD处于辅助附属的非主流地位,这一点,至少在4G时代是不会改变的,因为这有其技术和历史的原因。

首先,从技术和历史上,FDD从来就是主流。TDD是一种时分技术,任何“时分XX”的技术都是进入数字时代才出现的,然而在数字时代之前的几十年就已经有了模拟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的TACS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即“大哥大”)就是。这些模拟系统的双工方式自然都只能是FDD。因此从1G、2G直到4G,FDD都是主流,这就是技术上和历史上的原因。

其次,国际上长久以来的频谱资源分配也是FDD主流地位的体现。由于一直以来FDD都是主流,因此历来的频谱都主要是以成对的方式(即FDD频谱)进行分配的。而TDD的应用起初只是出于对成对分配剩下的剩余频谱进行充分利用的目的,这也决定了TDD作为辅助、附属的非主流地位。因此,大量的已分配频谱都是FDD频谱。目前国际上FDD与TDD已有频谱资源的比例约为5.6:1,而且TDD频谱主要都是位于较高频段的非优质频谱,这充分体现了FDD主流、TDD非主流的地位。当然在另一方面,FDD的主流地位也造成了3G时由于FDD频谱的天价而导致的3G泡沫(而当时在某些欧洲国家,TDD频谱却是被作为垃圾频谱免费搭配给FDD频谱得主的)。

当然,TDD有它的优点,它不需要成对的频谱,能够使用FDD不能使用的零散频谱,频率配置比较灵活,这也是TDD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原因(TDD也有它的严重弱点,在此略)。在频谱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TDD的这一优点也越来越具有重要性。而对于同时拥有FDD和TDD频谱的运营商,随着其FDD主力网络的容量趋于紧张,也会择机启用TDD频谱进行混合组网以解决网络容量问题。因此,进入4G后TDD的重要性的确有所提高,但是至少在4G时代,FDD的主流地位还是不会改变的。目前我国将发展领先的LTE FDD予以人为的限制而将发展次序应当在后的LTE TDD予以优先,甚至在频谱资源上将原本可以成对分配应用于FDD方式的频谱有意规划为TDD方式,这些做法其实都是违背行业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现实的。

因此,对于LTE,在同时具有FDD和TDD频谱的情况下,TDD都不是首选,是合理和符合客观现实的。虽然中国的特殊支持肯定会极大的推动LTE TDD的发展,但仍不足以改变LTE TDD在全球的定位和市场及产业格局。

当然,尽管都是TDD,但是LTE TDD还是会比TD-SCDMA具有好得多的市场前景。一方面,LTE TDD并不像TD-SCDMA那样属于只有中国自己推行和应用的自主标准,LTE TDD在不少国家都会获得应用;另一方面,由于WiMAX的失败在所难免,WiMAX运营商也多半都会选择转向LTE TDD,成为LTE TDD的一个重要市场。因此,LTE TDD拥有的这种全球市场前景,是TD-SCDMA完全不可比拟的。

五、压制FDD扶持TDD将对我国的通信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如前面所述,FDD处于主流、TDD处于辅助附属的地位,这一点,至少在4G时代是不会改变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全球主流的LTE FDD上投入研发和产业化的主力,发展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是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真正负责任的战略抉择,而一厢情愿地自我幻想TDD将成为主流,不仅不切实际,也会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首先,这种对“TD产业”的刻意扶持,对我国民族通信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其实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民族通信企业中的佼佼者已经进入世界级企业的行列,他们靠的是全面的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不是靠TD扶持政策。

其次,这种对“TD产业”的刻意扶持,对我国通信技术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还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要使我国民族通信产业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绝不能只靠那些只在我国应用的小众技术,而必须在世界主流技术上取得先进。一个只有“TD”技术的企业,是无法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只有首先确保在拥有巨大市场的主流技术上取得话语权,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在产业链上占据一席之地。如果政府无视主流技术对全球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意义,一味专注扶持所谓的自主技术而忽视在国际主流技术上的突破,无疑会影响我国通信产业在主流技术上的技术积累和竞争力提升,对培育世界级企业并没有好处,对我国通信产业走向世界的发展将造成不利影响。

再者,这种对“TD产业”的刻意扶持还树立了错误的发展导向和价值观。发展“TD产业”以来,鼓励和扶持了一些专注于自主技术的企业,结果培养了一些只能“内战”而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也助长了产业投机的风气。

这种错误方针的结果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清楚了。例如,在我国目前以TD-LTE为引领的4G多模手机芯片市场上,美国高通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Marvell等外国公司以及中国的华为海思和联发科还占有少数份额,而在发展“TD产业”中培养起来的一批国内芯片公司,由于在WCDMA和LTE领域几乎没有专利和技术积累,在4G时代完全没有竞争能力,市场份额基本为零。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为了标榜自主创新刻意而抬高TD-LTE(LTE TDD)贬低LTE FDD,也是对我国通信业界在国际主流的LTE FDD上的努力、贡献和巨大成就的抹杀,这不仅极不公正,而且也对我国的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实质性伤害。

六、压制FDD扶持TDD也将对我国的电信业带来严重后果

除了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的影响外,还有对运营业的影响。在市场准入上强迫不同3G制式的运营商采用LTE TDD也是极不合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

运营商在4G上的制式选择并不是表态站队那么简单。如果选择失误,很可能立刻在市场运营上陷入被动,在部署建设上浪费国家巨额投资,在后续发展上陷入困境,最终对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特别是由于4G的特殊性,无法脱离3G单独考虑,涉及的因素更多。具体到LTE上,因为覆盖的困难和建设的长期性,必须与已有的3G网络相互结合进行双模组网和双模运营,因此在FDD还是TDD的选择上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网络和业务性能,互操作技术,业务的承载策略,设备和手机产品的产业生态链,后续技术发展的保证,网络建设的投资,已有资源的利用,等等,其中与已有3G制式的合理衔接是最关键的。

以3G制式为CDMA的运营商中国电信为例,如果在LTE上选择TD-LTE作为主力网络,其面临的问题将包括:

在技术和标准上陷入一种孤岛的局面。CDMA+ TD-LTE这种双模组合成为全球业界一个十分孤立而且极端弱小的特殊制式组合,被排除在主流需求之外,陷入技术、产品和后续演进发展的困难和极大风险。技术问题导致商用化进度上的被动,例如由于CDMA与TD-LTE在互操作迄今全球无人关心,造成双模运营商用化时间的严重推迟。弱上加弱的产业生态链。以原来已有的CDMA弱势产业链再叠加上TD-LTE弱势产业链,原本在产业生态链上的弱势必然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手机产品上,特殊制式组合的多模多频手机成为全球独有的孤立类型,市场需求小、发展前景差,难以获得产业链的支持,必将造成手机产品少、成本高,在市场上丧失竞争力。全球漫游的困难,包括漫出和漫入,将严重影响运营收益和业务竞争力。投资成本加大。TDD的覆盖劣势、以及TDD特殊要求与原有资源条件的差距,有可能在建设上需增加巨额的额外投资。

第12篇

今日头条自己成了头条,它融资1亿美元,估值据说高达5亿,而且,不需要编辑记者,没有原创,仅仅做内容聚合与分发。如你所知,它刺激了一个正苦苦挣扎,而且掌握着话语权的行业,在很多人眼中,它碗里的饭就是从别人碗里偷来的。

我也是这个行业的一员,虽然重视版权,但想到人家拿了这笔钱正投入到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有趣的事,实在没有心情从道德的角度吵架。即使今日一个头条倒下去,明天还有更多头条站起来。每个人,每个公司都活在“趋势”里,真正的对手是“趋势”,而非一个APP。

今日头条所折射的一个问题:所谓传统产业能否成为风口?

与新媒体公司VICE相比,今日头条估值还不算高,就在6月11日,美国传媒巨头时代华纳集团入股了VICE,后者估值超过20亿美元。它最初也是杂志,如今是拥有杂志、网站、电影制作、唱片公司和图书出版等多业务的媒体公司。它定位清晰,主要报道亚文化与非主流人群。

服装保守高库存、低毛利的困扰,不过青岛红领集团,每套定制西服能卖到上千美元,而且通过大数据系统解决了规模工业化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冲突,2014年其生产、销售、利润指标150%以上同比增长。

PC行业凄凉惨淡,海尔集团的笔记本更乏善可陈,但2014年,在这个体系内,由三个85后创造出了一个专为游戏而生的品牌雷神,月均销售成绩超过3000台,而且平均定价在6000元以上,今年的销售目标就是4亿元人民币。

钢铁、光伏、造船都是典型的产能过剩产业,其中钢铁行业已陷入全行业亏损,但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却以资本为平台,准备以500亿对三个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资产盘活,还计划成立一个规模不低于3000亿的基金。

本期主角是未来之星,一个新趋势是,21位星星中,有很多都是基于对传统产业价值的再发掘。例如滴滴打车之于交通,沪江网之于教育,佳沃之于农业,友宝之于自动售货机。他们并非逆袭者,逆袭依然需要拖着过去沉重的肉身,也并非颠覆者,颠覆需要彻底割断与传统的脐带,一些所谓的颠覆者,实际已变成打着互联网思维旗号的讲师。他们是改造者,具有重新塑造产业的能力。

当今世界变化频繁而剧烈,管理大师拉姆・查兰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40年,那么大多数21世纪的领导者都必须对他们的企业进行4次或更多的定位。改造者们具有如下特征:

更加专业与细分,沿着垂直领域深耕。

不仅优化原有产业链,对关键要素排列重组,而且对原有链条增加或删减环节。

离用户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