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吾爱诗词

吾爱诗词

时间:2023-05-30 10:0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吾爱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吾爱诗词

第1篇

中国父亲比较含蓄,喜欢扮演严父角色,动不动“庭训”一番,不善于表达感情,但梁启超似乎更愿意做子女的朋友。

长女梁思顺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酷爱诗词和音乐,是诗词研究专家,1908年编选出版《艺蘅馆词选》。梁任公从不避讳对长女的偏爱,声称思顺是他的“命根”,又说:“吾爱女之名举国皆知,故交相见者,无不问汝,却无人问思成以下。”有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如果梁任公地下有知,一定会拍手称快,因为思顺是他的最爱。

思顺九岁时才有了弟弟思成,受父母专宠时间较长,但当父亲对她说出“你是我的长女,你的健康关系到我的终生幸福”的话时,早已弟妹成群了。每每给家中寄礼物,思顺总要多得一些,比如1912年12月的一天,梁任公外出为妻子购买生日礼物,结果寿礼没买成,反而为思顺买回金器、衣料。在给思顺的信里一口一个宝贝,此时他的宝贝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在他眼里依然是最爱的宝贝,儿子们属于“不甚宝贝”。因为爱女儿,大女婿周希哲就是他通过认真考察后,介绍给女儿的。

《红楼梦》里的宝玉每次受父亲责打,就喊姐姐妹妹,以减少疼痛,梁任公颇得宝玉真传,每每不适就叫思顺的名字,“聊以”。过世前两个月,因病痛折磨,他向思顺发嗲:“每到发病时特别想得厉害,觉得若顺儿在旁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宠着思顺的同时,还有点“怕”她,妻子生日,他很想破戒一回喝点酒,就写信问“答应不答应”?这位童心未泯的父亲,故意在女儿面前撒一回娇。最有意思的是,明明知道女儿喜欢诗词,还故意写信告诉女儿新得的明刻本《李杜全集》如何可爱,一本正经说“不许撒娇来索”,可心里就盼着女儿来索取。思顺随外交官丈夫长期在海外生活,偶尔给父亲的家信迟了点,他就坐立不安,开始胡思乱想。

尽管得到父亲最多的宠爱,但身为家中老大,思顺不仅在异国照颐弟妹们的生活与学业,还操办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事,且为父亲理财,确保家里经济无虞,在承担家庭责任的过程中无意间提高了她在大家庭的地位与作用。在1927年12月21日的一封信中,梁启超夸奖女儿:“你虽受父母特别的爱,但你的报答也算很够了,妈妈几次的病,都是你一个人服侍,最后半年衣不解带送妈妈寿终正寝。对于我呢,你几十年来常常给我精神上无限的安慰喜悦。这样的女孩儿,真是比人家的男孩儿还得力十倍。”

爱女儿的实质是他对女性的尊重,他一直关注女性解放与独立,始终认为女权运动应是“学第一,业第二,政第三”。而他甘愿放下父亲的架子,与儿女们撒娇、戏谑,则是寻找一种平等宽松的相处之道。梁启超的多情、奔放、率真、诙谐等个性,决定他们的关系似朋友。梁启超除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学业外,特别注重对子女的人格培养,可以说他对子女的关爱是全方位的。当清华大学与东北大学都向梁思成发出聘书时,他认为“清华太舒服,会使人懒于进取”,而回绝了清华抛来的橄榄枝。

这位近代风云人物从政治转向学问,一生命运跌宕起伏,却通达乐观,生活中展现了他舐犊情深、柔情似水的另一面,诚如他对思成所言“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是啊,有父如此,夫复何求!

(摘自《姑苏晚报》)

第2篇

一、品味赏析

探究一:送朋友高就或将去繁华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会是怎样?送朋友谪迁或将去荒僻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又会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能弄清,前者应该是欢快、愉悦的;后者则是惆怅、忧伤的。

探究二:这首诗属于哪一种情况?根据何在?据此推断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显然属于后一种情况。同学们对诗中“左迁”“龙标”“夜郎国”等词语稍加疏理,就能明白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

探究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是送别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的?

学生也能找出“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的特性是漂泊不定,“子规”的啼声是“不如归去”,作者正是这样融情入景,借“杨花”与“子规”来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探究四:这首诗作者是借助什么载体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离愁别绪的?

学生通过探究,很快能找出“明月”,也能明确诗歌的拟人手法。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了。

“明月”是古诗词中寄托离愁、抒发乡思的常用的载体,如“海上生明月”,“床前明月光”,“长安一片月”等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细加分析,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只有将这颗愁心托付给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要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友人奔赴远方。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值得同学们鉴赏诗歌时注意。

二、比较阅读

通过对课文的探究,同学们掌握了送别诗的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时,我要同学们与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阅读,体会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知人读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孟浩然”与“广陵”。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爱好游历,是李白的好朋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对孟浩然仰慕之极。“广陵”即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是当时繁华的都会。这首诗写的是送朋友去扬州游览,那时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李白又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送别完全是在充满诗意的气氛里进行的。通过点拨,学生很快能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心仪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由景悟情:我要学生探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了什么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大都能谈出探究所得:“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即春花,“三月”是暮春季节,长江下游一带景色是最美好的,春水行舟,多么快意。“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样一个春花烂漫的季节,去那样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写景之中流露出诗人的向往之情。

第3篇

一、彰显高格

北宋陈翥在其所著《桐谱》中称:“梧桐柔弱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清代园艺著作《花镜》也记载:“梧桐,又叫青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可见,梧桐是“妍雅华净”的柔木、美木。这恐怕是其能够作为高洁人格象征的基础。

正是由于梧桐以上的特性,才有了“凤栖梧桐”的传说。《诗经・大雅・卷阿》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该两句互文见义,是说梧桐生长于朝阳的高冈之上,而凤凰栖止于梧桐上鸣叫。类似的记述还见于《庄子・秋水》:“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正是凤凰一类的鸟。凤凰是祥瑞的象征,而梧桐是唯一配得上凤凰的树木,品格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外,梧桐还是制作琴瑟等乐器的良材。相传神农“削桐为琴,丝绳为弦”,因此古琴又被称作“丝桐”。《诗经・风・定之方中》即言:“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意为种植榛树、栗树、梧桐等树木,成材之后用来制作琴瑟。而琴瑟常见于古代宗庙祭祀等重大场合,也是文人雅士怡情养性的必备乐器。白居易诗歌《好听琴》就有“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句。作为其主要原材料的梧桐,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又高了一截。

所以,古代文人常爱在庭院中种植梧桐,以彰高格。文学作品中提及种植梧桐的诗句也很多。如诗人张说《答李伯鱼桐竹》:“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又如李白《赠崔秋浦》:“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文人们眼中,梧桐已非普通树木,而是自己精神上的知己。他们认为,自己的格调情操和道德追求只有梧桐才能诠释。

二、言说爱情

梧桐象征爱情,其渊源并不十分明了。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是雄,桐是雌,相依相伴,同生共死。而古典文学作品中以梧桐象征爱情,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双桐”与“半死桐”,一是“桐叶题诗”。

“双桐”的渊源可追溯至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诗中用松柏梧桐枝叶相交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缠绵而坚贞的爱情。其后,双桐意象在描写爱情的诗中屡见不鲜。如魏明帝曹睿《猛虎行》“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李白的《效古二首》“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孟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等,皆用以表达爱情的美好与忠贞。然而,双宿双飞的爱情固然美好,生死之别终究不可避免,这正如双桐中一株的枯亡。所以,古典文学中逐渐以“半死桐”象征夫妇一方去世,如李娇《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弹窗孤生竹,琴哀半死桐”、白居易《为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从白居易始,“半死桐”成为悼亡诗词的专用意象,文人借其抒发对亡妻的眷恋和相思,如中唐鲍溶《悲湘灵》“哀响云合来,清余桐半死”、北宋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由于梧桐是很好的传情意象,且其叶阔大、方便书写,所以自唐代起,桐叶便成为抒发相思爱慕之情的载体,“桐叶题诗’’也便成为文学意象。唐记小说《本事诗》有如下记载:“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好友游于洛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而《全唐诗》收录的任氏的《书桐叶》更为凄恻:“拭翠敛蛾眉,郁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桐叶上,愿逐秋风起。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此外,《广群芳谱》转引《己虐编》言:“张士杰客寿阳,被酒历淮阳滨入龙祠,见后帐中龙女塑像甚美,乃取桐叶题诗投帐中。”这些虽是小说家之言,却可以从中看到,桐叶题诗已经作为一种文学意象被接受。

三、悲秋感怀

梧桐在古代除了彰显高格,抒发爱情的功用,还可以提示节令。《广群芳谱・木谱六桐》记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落叶较早,且桐叶硕大醒目,所以古人常将梧桐视为秋天的信使。而自古文人多悲秋,所以古代文人笔下常以梧桐作为悲秋意象(尤见于宋词),来抒发心中的悲情愁绪。梧桐作为悲秋意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式也有两种,一是“梧桐叶落”,一是“雨滴梧桐”。

苏轼《卜算子》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叶落则疏,所以有“疏桐”一说。缺月、疏桐、孤鸿这三个不完满的意象在情感上非常契合,共同渲染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柳永也曾在《玉蝴蝶》写道:“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月冷露寒,桐叶萧萧,身处其中的浪子,自然神凄骨寒。此外,还有欧阳修《千秋岁》“高梧冷落西风切”、晏殊《采桑子》“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李清照《忆秦娥》“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等等。这些词句中,不见人格之特立,也无爱情之言表,却带着鲜明的忧伤色彩,词人们感秋伤怀,触景生愁的形象赫然在目。

第4篇

阅尽沧桑的天下盐仓,千古流传的神话传奇,宦海沉浮的宋三盐官,儒雅孤高的禅修文化……历史在这里封存,时间在这里定格。

咸与淡,文与野,凡与圣,尘世之吾爱,入世之仁爱,出世之大爱……人文与自然在这里彼此融合,历经千年文化传承,岁月沉淀,古镇西溪有了厚重的底蕴,有了飘逸灵动的气息和感召力。

来西溪古镇,看这里老了的时光。

亘古的西溪,邂逅淮夷黎民6000个春秋,先民狩猎于草荡,燔盐于海涂,衍生出这方人文厚土,造就了历史上的“天下盐仓”,留下2100多年煮海煎盐的盐业生产发展史。

据泰东河古遗址考古发掘,西溪境内发现晏溪河遗址、辞郎村遗址、泰河村遗址、摹云村遗址等8处古遗址。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汉高帝十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今扬州市),煮海为盐,因其地势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汉元狩六年(公元117年)建海陵县,领海安、西溪两镇,西溪从赶海煎盐到农盐并举,始于煮盐,兴于盐政,境内樯桅云集,车马辐辏,民生富庶。

西汉时期,西溪以东尚是滔滔大海,西溪以西一带盐区海隅遍布煎盐亭灶。因此,有人说,先有西溪,后有东台。西溪,千年古镇,东台之根。淡墨描绘过的西溪,青砖黛瓦,古意拙朴,成就了它墨色的底色,在人们心里长出草来,开出黛色的花来,并永久地定格。

老成持重的西溪是春秋到清末的淮盐重镇,曾因境内“淮南中十场”名闻天下。海盐产量、质量和税赋全国第一,被称为“淮盐之根”,乾隆四十一年,东台盐业出现了“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年产225.8万担的壮景。悠久的海盐历史延续了西溪的历史文脉,烙下了“海盐文化”的深深印记,汇聚了海春轩唐塔、八字桥、三里路、犁木街、缫丝井、盐仓监、晏溪书院、三公亭等众多与盐文化有关的古迹。

位于东台城大王庙、西溪梨木街之间的三里路,是从前通往享有“苏北周庄”美誉的古镇西溪唯一运盐的汉代古海口纤道,这条路的路基始建于唐大历二年,为青灰色砖路,中间半圆高拱,路牙两侧斜覆削立,紧挨着晏溪河,通向梨木街,从唐代到宋代,向东绵延三里,故称三里路。每年逢初一、月半香期,三里路上行人川流不息,晏溪河上盐舟云集,颇为繁华。由于路面狭窄,行人多为步行,偶有人力车、独轮木车通行。在淮南黜陟使李承修筑的捍海堰上,至唐代二百五十年后到宋代,陆地迁延,海水渐东,范仲淹在此重建捍海堰。

犁木街是西溪盐文化淡出,农耕文化兴起的产物,整条街曾是犁镰等铁木农具的生产工场。曾为盐仓监所在地,后来官府衙署陆续建立于此。循着历史的声音走进梨木街的高墙窄巷,每一个音符,都似敲击在心上,街道两旁,豆花油条鱼汤面,贩夫走卒的叫卖声,暮鼓晨钟,寺庙庵堂诵经声,从早到晚,街道有多长,他们的声音便有多长。

晏溪河是西溪盐文化由咸变淡的直接见证者,晏殊在西溪任盐仓监时建了避潮亭。盐民渔民遇涨潮下雨,无处躲避,晏殊在距离海边不远的高墩子上建一木亭,供人避潮。晏殊在西溪镇监西溪盐仓,离开西溪后,当地民众思之不忘,将“西溪”改称“晏溪”。

如今,静静流淌的晏溪河便是盐官声声至善的遗言,走在青砖小路上,远远近近亦响起他们曾经留下的跫音,久居闹市的人们,来这里可借晏溪河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

犁木街见证了西溪由咸变淡的全过程,千年之后,依稀缭绕着当年的古风余韵,晨光中,不知是哪家商铺的叫卖声唤醒了西溪古镇。几杯香茗、三五好友、几张桌子、或喝茶、或聊天、或打牌、或吃着汤白汁浓,滴点成珠,味道纯正,热气腾腾的“宫廷秘制”的东台鱼汤面……此时的古镇,一砖一瓦间都充斥着美食的诱惑,弥漫着一股股文化气息。泰山商业街西溪人家碗,二十四小碗,濒临失传的盐帮菜,再现当年盐商的穷奢极欲。发绣车间,绣娘们穿针引发,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胎毛绣,母女绣,一幅幅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天下一绝”的东台发绣。在古镇小酒坊,精选的糯米,名贵中药材,传统的工艺流程,让初来乍到者见证了东台陈皮酒的历史由来和酿制全过程。绵润甘甜的东台陈皮酒,应该就是“盐仓三绝”之得名缘由。

自汉代起,西溪“煮海为盐”被誉为“天下盐仓”, 北宋时期,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在西溪任盐官,并先后入朝为相,他们虽宦海沉浮,却不忘施仁政,宣教化,开启民智,办学兴读,使西溪自此文风斐然,进入繁华鼎盛时期,明清时西溪盐仓监管淮南中十场,为两淮重点产盐区,虽后世盐业式微,仍以耕读传世。

犁木街上当年的盐仓监旧址如今已变成了西溪商店,不过往里面走高堂大屋仍在,庭院内广场宽广,虽然部分房屋改变了结构和用途,但不难看出,其基本结构和规模仍然符合古代衙门的建制。由此推断,这里就是范仲淹在西溪当盐官办公的地方。

《宋史》载有范仲淹《和吕夷简牡丹诗》,“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在西溪期间,范仲淹秉承晏殊的办学之风,同时感于百姓受海潮侵袭之苦,上书朝廷,经由张纶转奏,获准重修海塘。范仲淹亲自监工,无奈兵夫死伤,遭人非议停工,后回乡奔丧,仍写信嘱托张纶,胡令仪力排众议,修筑完成,自此在西溪留下“三贤筑堤”的佳话。

有位哲人说,西溪盐仓监是通向宰相之路的驿站。这三位宰相在西溪都留下珍贵的诗文。“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这是宋时吕夷简在西溪栽种牡丹写的《咏西溪牡丹》。当年他在牡丹园四周加上红色的护栏,每年春天花开数百朵,枝繁花艳,经久不谢,为海滨之奇观。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浣溪沙》是晏殊当年在西溪写下的,他在西溪建起晏殊书院,为西溪留下了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来西溪赏完美景,品罢美食,若累了,可以沿着泰山大道到西溪古城走一走,看一看地方戏。晏溪书院、三相阁、西溪大舞台这些都是西溪海盐文化衍生出来斩不断的根、割不了的筋。不管是谁,只要走进西溪古城,踏响每一块发亮的青砖,就会唤醒许多尘封的故事,就会生出许多幽长的遐想,就会披满一身古色古香。

千百年来,西溪的神话传奇一次次困扰着受尽世事纷扰的人们,总有这样的时候,期望找到这样一个让人精神皈依的地方。然而,历史传奇并不浮躁,西溪写意的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份真实,这里的仙缘传奇因为融入了盐文化的“鲜咸”,有了几许人间烟火的味道。

据北宋《晏溪志》载:“汉董永,西溪人……”西溪西南郊有一村庄叫董家舍,传说东汉初年董永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关于董永轶事始于西汉,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孝子传》。作为七仙女原型的山东移民七妹,曾为西溪带来养蚕技术,后因劳累而早逝,民众感恩于她栽桑养蚕造福后人,遂以《天仙配》故事附会传世,由此,董永孝感天地,与七仙女结缘西溪,悲欢往事就这样演绎出天上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千古佳话。如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天仙配》传说发祥地之一的东台,境内关于董永七仙女传说的地名遗存多达50多处。2002年,《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在东台举行,2006年, “董永传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梨木街中有口缫丝井,井口小而下实泓深,水味甘洌。春蚕熟时,井生草根长丈余,传为仙迹。此井大旱之年不涸,传为七仙女帮助董永赎身而织三百匹云锦,缫丝井就是她汲水缫丝处。而与之相邻的“金钗井”,传说是天兵欲抓走七仙女时,董永在后面拼命呼号追赶,天兵想加害董永,为了保护董永,七仙女就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地上划了一根线,遂成一条河拦住了天兵的追路,七仙女将金钗插在地上就成了两口井,俗称“双井”,又称“凤井”。

当年七仙女从天上降临凡间,在东台西溪境内一河口处与董永相遇。河口有一棵老槐树,树旁立有一亭,叫作十八里亭。董永与七仙女在西溪路遇后,土地公公出面为他们主婚,槐树真的开口说话,二人在槐树下拜了天地,结为夫妻。广山境内的殷庄亦由此演变而来。

竹木丛中一个明镜似的小池塘一次次吸引了游人目光。据传这是当年天下瑶池七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方,每当夕阳西下,水中有天,月落池底,碧绿清澄的池水宛若一块翡翠,色彩单纯到圣洁,气韵委和到了极致。

当年七仙女为董永卖身葬父的一片孝心感动,驾鹤下凡。七仙女为了能一夜织锦十匹,点燃难香,请众姐妹相助。乱丝理好了,没有天梭可不行。这时,有一只仙鹤从天上飞过,众姐妹就叫它飞到天宫取天梭。白鹤落脚的地方就叫“鹤落”。

西溪的流水之上,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桥,桥上定是少不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定是七仙女和董永。站在辞郎桥上,因为有了董永孝感天下缘结仙姬的动人传说,这里的一切多了份情致,倘若手扶栏杆,双眸远眺,便是宋词里的凭栏意了。

时光无声无息地走到千年之后,当年的天下盐仓,如今渐渐被络绎不绝的游人唤醒,变成了风景旅游区。5月16日,是西溪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东台第一座非遗文化主题公园――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内,充满了仙风气韵、欢声笑语。人们来这里寻访仙踪,是在寻找内心的轴坐标,西溪是横坐标,天仙缘就是纵坐标。幽梦、流逝、古典是主题。

园内道旗猎猎,随风飘扬,古筝声声,古韵魅力穿越时空,跨越历史。摹云阁,水上舞台,摹云轩,摹云亭,双鞋庄,望夫轩,将散落民间的美丽传说和文化串联起来。董孝贤祠、浮雕长廊、十八里亭、老槐树、凤凰池、缫丝井、金钗井、桑田草堂、鹤落、舍子头、曹家大院、董贤商街、金牛汪等24个景点,则让人们的“西溪情结”得到释放。热情好客的西溪人民以淳朴的民风、诱人的歌舞、醇香的美酒,热诚地迎接各地宾朋前来观光旅游,体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汉唐风韵,红瓦牌楼的曹家大院;飞檐翘角,古意拙朴的摹云阁、摹云亭;古今交融,别具一格的荷风茶舍;水汽氤氲,飞波流韵的辞郎河,淡墨描绘,烟锁雾迷的凤凰桥、凤升桥等与董永七仙女传说相关的景点,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春轩宝塔遥遥相对,沁出仙风气韵。

当年七仙女眷顾西溪这块胜地,古镇及附近地区与董永传说有关的地名多达50多处。当年七仙女姐妹们经常采菱摘藕的地方,叫“藕池沟”。摩云阁原来叫摹云庄,七仙女被玉皇大帝派兵押到天宫以后,董永没有追到七仙女,每天都站在烧窑的窑顶上遥望天空,伸手摹云,所以他所在的庄叫摹云庄。

七仙湖水,流转回环,波光荡漾,渗透到时光深处,暗暗泡透岁月的沧桑,艄公撑篙点波,轻舟如梭,水动波摇,船上的锦衣女子,葫芦丝声声,笛声悠悠,飘逸悠扬,琴箫和鸣,水榭舞台,流光溢彩,莫不入曲,曲曲动人心弦。

环七仙湖而建的荷风茶社茶文化展示茶香袅袅,孝文化展示文脉深远,衬托得西溪的人文景观更加壮美雄奇。古镇女子二胡奏出的音乐水般的流畅,无不孕育着古镇生活,富裕安然,耕桑勤俭、诗礼谦和的民风。

飞波流韵的肝肠河、辞郎河,淡墨描绘的老槐树,古今交融的园境营造,汉唐风韵红瓦牌楼,古意拙朴的碑廊亭台,烟锁雾迷的近贤桥……一一展开,自有三分的婉约、七分的内敛,引来无数初到者的好奇心,去探究千古传奇故事背后沉浮的前世今生。

园的北侧荟萃东台发绣、富安茧丝绸、许河家纺等地方特色产业,开发夫妻结发绣、丝绸礼服睡衣、手绣床上用品等婚庆礼仪用品,突出体验性与互动性,开发户外婚礼、婚纱摄影等项目,发展婚庆产业,建成长三角有影响的婚庆产业基地。

董贤商街的着汉服女子,滴滴香浓的东台陈皮酒,“天下一绝”的东台发绣,茧丝绸、东台西瓜、酥儿饼、草鸡蛋、脱水蔬菜琳琅满目,清香暗藏,笔墨丹青,赏心悦目,无不浸润了岁月的芬芳,古镇女子飞针走线,银针锦绣的都是古镇的身影,将二胡之乡、书画之乡、发绣之乡声名远播,传承弘扬。

风景如人,平平淡淡总是少了些神采,当传说和故事成为风景的注脚,董永七仙女的千古传奇就给东台大地平添了几分瑰丽,风景无言,却因传说生动起来,草木不语,西溪却因故事有了灵性。

盐市旺而求安定,拜佛崇道成为信仰民俗。素有东土佛国之称的西溪境内释道并祀,寺、庵、观、庙有十多处,汉代始有广福寺,而通圣桥南的泰山护国禅寺号称东邑佛教首刹,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江苏省名寺之一、江苏23座佛教重点保护寺庙之一。据说当年渔民用于挡海潮的潮墩,后来因渔民在上面敬海神,渐渐成为寺庙。走进寺内,僧人们正在做着早课,寺前寺内香火弥漫,香火缭绕,静默庄严,禅乐飞度。

江苏最老的古塔――唐代海春轩塔,相传为唐贞观(627~649)年间尉迟敬德监造,距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据清嘉庆纂修的《东台县志》记载:“海春轩塔在西溪南广福寺侧,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当时建塔的目的是镇海和导航,故又称“镇海塔”。海春轩塔初名为“孝母塔”。2013年5月,海春轩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盐城市唯一一处入围的不可移动文物。

通圣桥,一座通向神性的桥,走过这座桥,西溪就成了洗却世间铅华,追求人生超越乃至超脱的胜地。在西溪太子佛广场上,高高耸立的太子佛铜雕,源自佛教典籍《本行经》“九龙灌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每年四月初八,泰山寺定期在这里举行九龙灌浴法会,当梵乐萦绕的时刻,周边的九条龙为太子像喷水灌浴,古今交融,与整个街道浑然一体。人们在音乐声中向佛祖祈祷和平,祝福安康。

笔墨连篇,诗文遍布的泰山大道堪称一条诗词大道,展示了24首由唐朝至清末文人墨客游览西溪时留下的赞美诗章。泰山商业街临街的那青瓦白墙的屋檐下,打开着一扇扇木格古窗,一个个大开的店门上,花开,鸟鸣,蜂飞,蝶舞,鱼游,还有蔬菜庄稼家禽,都在上面鲜活地飞翔和成长,西溪人将智慧、荣耀和一生的梦想都刻在了上面。

入夜的古镇,街道上的游人渐去、但仍依稀可寻午间繁华的掠影,蕴含文化韵味的客栈供游客驻足小憩、古色古香的商店客栈、充满人文气息让人流连忘返。“西溪胜境”四副楹联情景交融,唐塔、泰山寺、晏溪河、犁木街、范公堤、古八景古韵犹存。北宋三重臣、七仙女、接踵商贾风雅千年。

笼罩在夜幕下的西溪更像一口打捞不尽的历史深井。兔亳盏 “茶百戏”的妙趣,尽显历史之厚重、信仰之力量、人文之兴盛,一枝一叶承载着久远的中华文明。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是的,东台西溪出了不少人物。董永七仙女来了,年年从这条路上走过,天上人间,七夕相会。范仲淹、吕夷简、晏殊都向这里走来,煮海为盐,呕心著述。

西溪,一个可供世人洗净尘染的地方,她用独特的气质吸引着八方游客。央视四套《走遍中国》百集古镇系列片摄制组扛着摄像机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友人以及游客商家也来了,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就够了,足以让西溪人骄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