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秋节素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认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和酒。大概在魏晋时代,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高低要一起吃花糕以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气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代,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涌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探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力所激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事已经学成,应当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故乡,在九月初九的凌晨,按仙长的吩咐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酒,做好了降魔的筹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逝世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气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气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上一页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学习兴趣
成功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养成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不仅能够获得应有的心灵感悟,产生一定的知识认知,还能够因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产生怎样的感悟和体验?形成怎样的情感态度?获得哪些学习的情趣和技能?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内涵丰富,许多社会常识(人文的、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道德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认知,仅靠书本提供的素材和内容,往往课堂教学有效性掌控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和如意圆满,必须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细心研究教法,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后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现出来,从而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令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但是,我们往往发现,教师如果只停留在书本所提供的内容和素材,缺少一定质量的资源建设和素材拓展,尤其是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孩子们的认知效果往往不是那么显性和突出的。因而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合理利用教学素材和资源,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是很多的,简单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寻找与教学主题有关的学习素材和学习资源,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组织和鼓励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有时候,我们面对一些涉及学生生活习惯的品德课题,教师一般是自己组织很多素材拓展到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水平,比如学会《自我保护》《不与陌生人打交道》《遵守交通法规》等知识,平时学生已经拥有很多生活体验和感受,假如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
由他们自主积累一些生活经验、生活认识、社会真实事例,或许更具有教学的实用价值。由此也让我联想到,合理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需要,有效用好教材的同时,机动灵活的拓展课本以外的有效资源,引导孩子们有目的地加以寻找、搜集、自主学习,针对一个主题内容,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得认知储备,一定有利于课堂学习时更好的感悟、认知、获得新的体验和启示,增强教学的有
效性。
在平时的教学摸索中,我慢慢发现,很多具有人文社会知识价值的教学内容,比如:《春节和圣诞节》《中秋节》……往往依靠书本上的文字、图片内容尽管可以使孩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
是那种特有的节庆文化似乎不是文字图片可以全部涵盖的,教师就必须要有一些鲜活的影像资源,方能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切身体会到东西方人们不同的过年习俗,有时候比起文字的单一解释要更具可看性、感悟性和体验性,往往有效地解释了这些节日蕴含的风土人情,使学生获取应有的认知的同时,经历一种文化特有的熏陶。
例如,教学《圣诞节》时,合理地运用了学生课外搜集给我的迪斯尼动画圣诞歌曲,引入他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西方庆祝场景,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非常想深入了解的情境,再通过课前学生自主搜集来的,有关圣诞传说的图文素材,通过他们的口述介绍,不但把有关圣诞故事、圣诞来历、圣诞习俗事先作了深入了解,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由于都来自于孩子们自己的信息交流和展示,学生便格外热情,格外愿意倾听和补充,格外愿意交流与表述。教与学完全可以因为教师的有效研究,合理整合而活跃课
堂交流气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分享,从而提高教学的有
效性。
而《中秋节》的教学,如果教师事先能够组织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嫦娥的传说、中秋习俗、描绘中秋月亮的古诗句等课外活动,相信比起单一课堂传授式教学给予孩子的认知体验更为深刻。
2.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精心编织教学资源和素材,有利于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教品德与生活课或者品德与社会课,不能等同于数学、语文教学,往往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合理有效地选择有用的教育资源和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有时候需要在课本以外添加一些必要的知识补充,学会根据教学需要,精心组织教学资源和素材,使得教学资源能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往往学生搜集的学习素材有时候是零乱的、片段性的、或者类型比较复杂的,可能有图片、有文字、甚至于高年级学生还能找到一些录像资料、网站资源等,当很多好的素材呈现给教师时,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能够像串珍珠一样在取舍之中,将好的教学素材一一引用到富有实效的教学中,那么这样的素材引用才会是有用的、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和帮助认知的。
比如,教学《中秋节》时,老师如果能够将农历历法教会学生认识,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与农时节气的关系,而且体现我国一种特有的风俗时令,同时教师能够补充一个带动画与配乐音乐故事《嫦娥奔月》无疑更能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认知,再结合不同的吃的习俗、过中秋节的民俗的图片、影像介绍给学生,他们也就有了中秋节生动的感知。然而,随着人类探月步伐的加速,引入书本没有的有关科技知识,又可以将他们从迷幻色彩的民间节日融入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节日,不仅可以教给学生无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学好知识,学会探索世界奥秘的热情。
再如,教学《民主选举村干部时》,许多学生帮我搜集到许多反映村干部应该为村民做的事情的图片,我觉得非常直观生动,远
比揣摩《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会组织法》要求村干部做到的事物来得直观、形象而生动,于是我就先采用了让学生猜猜村干部要做些什么事?估计到学生也就只能讲出没几个,于是出示网上寻找到的有关村干部要做的一些重要事务,并以文字形式给学生认识,他们一般也没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于是马上呈现一批我精心编排的村干部为村民做事的图片,这些利用漫画认识村干部工作的图片,边看边让学生猜村干部要干些什么,从而引出好村官带领村民走向富裕,造福一方的主题。一下子那课堂认识效果便活跃好多,如此直观的图片跃然眼前,学生不由得加深了村干部工作的细致理解,真正达到了有效提高学生认识效果的作用。
再比如《一滴水》的教学,来自于学生平时的浪费水的画面,往往就能深深触动学生惊讶的神经,启迪他们从很多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中领悟到珍惜水资源的价值。介绍平时各自家庭里节约用水的直观录像,又能给予学生最好的启发,引导他们自觉建立一种爱惜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师如果能够适时组织学生拍些富有动感的录像,渗透到教学中,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最大的启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个实在的有心人,细心挖掘教学素材,编制些生活事例,这往往有利于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架构有用的生活观念,形成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3.教师要学会充分挖掘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和拓展学生认知途径的同时,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用好了,就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有些社会课涉及的内容不是很容易教会学生的,比如地理性强的内容、历史性突出的知识等,要生动直观地引领学生认知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每个知识要点,然后精心组织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
效性。
比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村干部》一课时,如何在课堂上教导城里的孩子认识我国农村这一最基层的组织建设,实在是伤脑筋的事情,民主选举的形式大家都见得不多,村民选举干部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又何从体会呢?好像有些说书的味道。课堂上总不能按照书本的介绍,平铺直叙地给学生空口说白话吧,于是,我就想到能不能去网络找找新农村建设的资料,这一找不知道,居然网上有很多介绍新农村建设的资料影片,既有城里孩子陌生的农村面貌集锦,也有村民选举的活动资料,还有村民选举采访的资料,还有好村官坏村官的影像资料,一下子思路被激活了,本来无从说起的那些让学生感受农村村干部选举的素材,活生生地来到面前,经过筛选,我将录像《好村官李元龙》和《华西村》下载到教学课件中,用生动的视频资料向他们介绍了村干部李元龙是如何不顾病痛带领村民奔小康的事迹,很生动地就让学生感悟到好村官为村民作出的伟大贡献,几乎不用教师太多的饶舌,他们便被深深打动,感悟到好村官对村民的重要意义,有了内心中好村官的生动写照,再对比网络中找到的一些坏村官图片的辨析,他们就很容易接受一个共识:那就是通过村民民主选举的村干部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才会一心一意带领大家走上和谐、文明、进步的小康之路。
很明显,在这里书本没有提供好村官的影像资料,也没有感动人的村干部事迹,可是借助网络中的资料、素材,通过为我所用,却能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灵活地解决一些认知上的难点,正是通过观看村民选举的生活实例视频,学生通过村民们的口,一下子就比较深刻地认识到民主选举的好处和重要意义,也就认识到村干部民主选举的意义是选出大家信赖的人带领村民共同走文明富裕的小康之路的。由此可见,教师学会合理搜集网络素材,也是能够促进教学有效性的良好途径。
通俗地说,有效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就是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关键词:习作教学;“游戏”教学;情境;体验;激情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2-0023-03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写作文时愁眉苦脸,无从下手,望“文”止步。久而久之,越写越怕,越怕越不爱写,形成一种高耗低效的恶性循环现象。《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 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因此我在日常的习作教学实践中引进“玩”的教学元素,尝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说”,在“玩中写”,给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巧妙地消除学生的习作焦虑,同时相机进行一些习作技法的指导与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教、学、玩融为一体,致力于提高习作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如何在“玩”中引导学生尝试写作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力:
一、在“玩”中还原生活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课标指出:中年级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作文应该成为学生释放心灵、放飞想象、抒写心声的乐园。因此我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愿望。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玩”,并使其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学生的习作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我在教学“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口语交际课时是这样做的:
事先在全班调查,了解家里饲养小动物的学生,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组,明确每组学生具体观察的动物是哪些。当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带到课堂上来了,大家兴高采烈地围着小动物看,不用老师布置,他们已经三言两语说开了。我顺势而导,借助“故事接龙”的游戏形式,开展“最佳评论员”活动,让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交流谈论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把话有条理地说得清楚明白。为了提高效率,交流汇报时,我利用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把学生说的话直接输入电脑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和关键,它是教师为学生搭建的从说到写的桥梁。具体做法是原话呈现,接着现场采访原文的小作者,追问当时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追问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修改,使得原本简单的一句话,变得生动具体,如同真实的情景再现。学生修改的兴致浓厚,习作的信心倍增。就这样,许多学生在点评中第一次审视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顺利实现了由“说”转化为“写”的过程。
这种多元优化的“玩”的情境,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热情,减轻了写作的心理负担,让学生“轻装上阵”,踏踏实实地训练了写话能力。学生稚嫩的笔触开始在写话本上留下快乐的痕迹。由说到写就这么水到渠成地步入了成功的轨道。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语言和思维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二、在“玩”中丰富角色体验,让学生轻松作文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谈》里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是最好的手段,游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扔沙包、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击鼓传花等等,通过“玩”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体验,为写作提供充分的准备。李白坚教授的新体验作文主张在作文之前,教师要先给学生创设一种写作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写作情境中游戏着,快乐着,观察着,体验着,让学生顺其自然地捕捉到写作的素材,改变学生没有创作素材,硬着头皮编造的被动局面。学生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在课堂上摄取活生生的习作素材,既玩得开心,又言之有物,何乐而不为呢?
因而,习作课上教师应借助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游戏,让学生融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令其倾情投入。例如,《抢橡皮》游戏教学案例,在教师精心设计故弄玄虚的环节中,全班同学都参与此项游戏,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之后我再次上这堂课时为了让学生有不同角色的体验,把环节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宣布完游戏规则之后,先让一部分学生玩游戏,另一部分学生在一旁观察,一轮后再互换角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参与者和旁观者不同的心理需求来进行写作,有学生这么写道:“刚开始时,我先站在一边看,心情很激动,很想玩,可是我又得遵守活动规则,因此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表情。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大家的表情是这么有趣:有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盯着桌上的橡皮,像斗鸡一样;有的嘴巴紧闭,连大气也不敢出,好像暂时停止了呼吸;有的紧锁着眉头,好像在思考国家大事。”“轮到我玩了 ,我的心思都只在橡皮上了,连对方的脸都不敢瞟一下,根本忘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了,哈哈!”而站在一旁的围观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参与游戏的同学们的动作他们尽收眼底,观察细致入微,写出来的文字当然也富有灵性了。不同的角色体验,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在游戏活动和习作活动中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事实证明:有了这样多角度的描写,学生的作文就更有话说了,写出来的作文就更精彩了!
在游戏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游戏环节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转换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学生既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专注的旁观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有重点、有条理地写出来,写作方法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实效。
三、在“玩”中引发学生激情,让习作以情动人
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作家的创作都是由内而外,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内在的情感。其实,习作教学一样应遵循这样的规律。中国的传统节日积淀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感受它们的演变历程,体会其中的人文思想。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担当起中华文化传承的“火炬手”的角色,把每一个传统节日的火“烧旺”,让学生在轰轰烈烈的庆祝氛围中启迪智慧、升华情感,丰富学生习作的情感储备。
假若把传统节日“搬”进我们平日的课堂,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学生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本班的学生虽然生活学习在厦门,其实来自全国各地,对于厦门过中秋的习俗了解并不多。今年中秋节前夕,我充分借助厦门中秋节博饼的习俗,课前布置作业查资料、采访、调查等,通过上网、读书、问家长、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诗句等资料,做好选择性摘抄,读、背、说,达到积累之目的。课上我给每个四人小组准备了大碗和骰子,还有香甜可口的月饼。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骰子声中学生开始了最具闽南特色的博饼活动,中间还穿插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好一番热闹景象。在一番激烈角逐中,每组的“状元”脱颖而出。博饼活动在迭起中戛然而止,教师适时抛出问题――你高兴吗?现在的中秋节带给我们的是快乐,但是中秋节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又有什么含义呢?学生因为有了课前的准备,侃侃而谈中秋节的各地习俗,还吟诵古人的诗句。整个课堂上其乐融融、诗情浓浓,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亲人的身边。在学生思乡思亲情绪高涨的时候,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经典诗句引用到习作中,在抒发自己情感的笔墨中巧妙运用,让习作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细腻。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绪并没有停止,他们的情感还在涌动,学生有感而发写下了《我最亲爱的爷爷》、《给奶奶的一封信》、《郑成功,你真了不起》、《博饼真有趣》等习作。学生细腻真实的情感从笔尖流露出来,让习作更动人。
作文素材源于生活,利用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在“玩”练习作文,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将习以为常的节日风俗活动注入“玩”的教学元素,加深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很多学生发现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觉得无话可说的作文原来也可以写出这么精彩、富有感情、扣人心弦的语言!
总之,在“玩”中引导学生学习作文,是借助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浓厚的活动来实现习作教学的目的。作为语文老师,应清醒地认识到“玩”是实现习作通途的“铺路石”。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会变换不同的角度丰富角色体验,多种渠道获取习作素材。采用多种形式引发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乐于表达,以情动人,才能真正做到轻松作文。实践证明:在学生有了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再转化成笔下的文字,就不会笔端生涩,无话可说了。唯有如此,我们的习作教学才会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杨 扬.李白坚快乐作文特色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2,(08).
[2]蔡碧云.游戏驱动――起步作文的新尝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5).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吃惯了肯德基、麦当劳的青少年对“洋节日”的热情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国传统节日。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而要从自身查找原因。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传统教育的主要基地,应担负起在青少年中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职责。在学校的诸多课程中,语文因其与文化、人文的密切关系而成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科目。
一、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除夕吃年夜饭体现了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节的禁火寒食体现了尊老敬祖的精神,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赏菊据说是由晋代陶渊明而起……但很多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上,未能体会到传统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而现行语文教材中,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课文也为数不多。在人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六册语文课本中,只有《过故人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社戏》《端午的鸭蛋》《春酒》《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共七篇(首),但涉及的传统节日较多,有重阳、中秋、社日、端午、春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教学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适逢端午,家家户户吃粽子。我从这一点导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谈到的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习俗。在体会了作者借端午习俗抒发浓浓思乡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潮汕地区的端午习俗。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各地端午习俗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二、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为了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缺陷,语文教师还应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教师首先应广泛搜集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名篇佳作、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如丰子恺的《过年》、钱钟书的《辛巳除夕》、哈尔滨出版社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知识出版社的《清明节·中华传统节日诗歌选》……其次,在课后阅读训练中增加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多设计与节日内涵有关的练习题。比如教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要求学生收集、诵读有关中秋赏月的诗文,在同步训练中选择《中秋咏月诗三首》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设计与中秋节“月圆人圆事圆”的精神内涵相适应的题目。除了挖掘阅读资源,有意地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外,还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教学的资源,在节日到来之际,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搜集作文素材,将自己对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悟真切地表达出来。我在初一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中,就设计了《清明情思》《端午粽香》《中秋月色美》《登高说重阳》一系列题目,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其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除了课堂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进一步领略传统节日文化魅力、开展文化实践的重要载体。当前,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喜欢过“洋节日”,这是由于“洋节日”相对新颖,娱乐味比较浓,迎合了青少年爱新鲜、好动的特点。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要注意这一点。我们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2009—2012年这一轮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三次有关传统节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一时,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清明节的文学、音乐、绘画作品,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里汇报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初二时,举办了《中秋·月圆》诗歌朗诵竞赛,学生不但收集了大量中秋咏月的诗歌,而且还自行创作诗歌,在朗诵会上大胆展示。初三时,我们又进行了“赛春联”的主题活动,布置学生摘抄春联、撰写春联、互赠春联,从中体会春节辞旧、迎新、吉瑞、健康、团结、和谐、辟邪、顺利、圆满等丰富的意味。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既动口又动手,充分体验了传统节日的魅力,不仅点燃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而且丰富了生活体验,培养了综合素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课程的实施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校外教师只有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才能够在开发过程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一方面不少教师没有很好地去开发利用方方面面课程资源。教师应当改变这种落后的思想,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意识和开发能力的缺乏,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进入实际的教学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的社会与现实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素材进课堂,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一.触摸乡土,挖掘原生素材服务美术教学
当下的美术教学往往远离学生生活,显得不够亲切。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增加当地乡土文化,深挖地方传统艺术资源。例如。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南通蓝印艺术。教师可以以现场观摩或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和认知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同时课堂上也可以结合其工艺特点加以创作。造型可以简单,甚至可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体验扎染工艺,指导学生制作造型可爱的布艺玩偶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运用生活,赞美生活。比如可在美术课中增加《我们爱劳动课的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农村劳作的场景,特别是农村孩子参与劳动的场景,再添加一些做饺子、包粽子、做寿桃等乡土文化素材的教学,课堂内容就更丰富了,教学过程也就更富有感染力,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再如在美术课中增加《绿化家园》的教学中,可用视频带领学生欣赏淳朴的田园风光,环境优美的农家小院。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各村的“风水树”,从认识身边熟悉的树,并发现树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在增加《四季歌》中,引导学生看看袁灶一年四季的乡村风光:春天滩林中草树发芽,梯田间油菜花黄;夏天水池中荷花争奇斗艳,瓜田间瓜果飘香;秋天柿子挂红,枫林橙香四溢;冬天冰笋倒挂。一堂美术课的成功与否,教师对上课素材的吸收与处理很重要,也迫使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二.利用写生,把教学活动搬进大自然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我们的家乡自然资源丰富,关于美术的绘画资源更是随处可得,田野风光、自然景观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因此,就自然资源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把课堂搬进大自然。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更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让学生兴趣盎然。
三.以家乡之变,激发学生思维漫游
昨天、今天、明天,忆(寻找)昨天,看今天,想明天。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这些都是现代农村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孩子们浓浓的爱家乡之情。通过^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再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为家乡造大桥》、《未来的好帮手》、《我心中的游乐园》等等课程。
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要用这个资源库服务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资源开发 策略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然而,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很多教师都为之头痛困惑,认为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视野窄见识少、信息贫乏,所写起来的文章题材单一、语言贫乏。事实上,农村有浓浓的乡土气息、优美的自然风光、淳厚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人文底蕴,这些都是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为农村学校的初中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该如何发挥利用本土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让习作之花在农村希望的田野上盛开呢?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及新课程特征,笔者认为立足农村拓展素材,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这块土地,将会是一场“及时雨”。
一、亲近自然活动,在泥土草香中活跃思维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农村孩子的摇篮:田垄、菜畦、野花、杂草、稻场、炊烟、竹林、果园、篱笆、石路、小溪、板桥、池塘、水库、蛙噪、犬吠、鸟啼、虫鸣等皆可如诗如画般结成文字,读来赏心悦目。现在农村学生的课外活动也越来越少了,因安全问题不敢或不肯多开展课外活动,“因溺而不泳,因噎而废食”了。但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应当敢于放开手脚,多开展课外活动,多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这样,以活动导趣,又以活动诱写,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乐趣也学会了写作,受益匪浅。
二、参加多彩农活,在劳动实践中体验甘苦
“农活”是我们农村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平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独特的农村事物,搜集写作素材,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春暖花开之时,让学生跟随父母在田间锄草;麦收季节,组织学生在地里拾麦穗;金秋季节,摘棉花、刨花生、收葵花;双休日,喂牲口、养家禽、种蔬菜……事后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简短的叙事、状物文章。因为写作素材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情可发,有味可感,既学会了农技知识,培养了劳动热情,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三、体验纯美乡情,在社会活动中了解民俗
农村有着流传已久的乡土文化、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如除夕的烟花烂漫、春节的拜年走亲、清明节扫墓拜坟、端午节的粽子飘香、中秋节的一家团圆、公期祭祖、男婚女嫁、移风易俗……带给学生们许多欢乐。“远亲不如近邻”的和睦相处之情、勤俭节约之风、吃苦耐劳之德……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像我们汉中洋县,一年一度的春节、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古朴厚重的蔡伦文化节,万亩飘香的梨花节……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借助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乡情、亲情、师生情,秉承美德,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亲身体验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习作指导便迎刃而解。这何尝不是一种习作教学的创新?
四、感受先辈精神,在参与中学习优良传统
洋县的华阳镇是革命老区,这里传诵着许多关于革命先辈们的事迹,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让学生采访当地老人、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拜访目睹革命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资料、听老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习作欲望。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同学们的感情,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
五、目睹家乡发展变化,在亲历中抒发振奋之情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经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农村的各种产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已经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个最美的小镇、小康村、工业区、生态村、旅游点等,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让学生参观养殖、种植场,参观社区建设等,通过了解家乡的过去,目睹家乡的现在,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这条“路”的更新说起……“我手写我口”。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梦想飞向未来,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激发爱乡之情,受到情感和道德的熏陶。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农村是个大天地,这里的世界是朴素的,但也是丰富的,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学中,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体验感悟,并不断积累,延伸触角,也能让农村学生的作文色彩斑斓、异样精彩。涓涓细流只需老师轻轻点拨就会激起文思波澜,点点花蕾只要有生活之泉的滋润,必能使农村初中习作芬芳满园、繁花似锦。
【参考文献】
[1]葛跃东.对当前作文教学误区思考.云南教育.
说起烟台苹果莱阳梨,那可是名扬海外。我外公家在蓬莱,有一种洋梨,只在外公家才有。一想起它,我肚子里的馋虫就会跑出来。不光是我,只要是吃了这种梨的都赞不绝口,有一位阿姨还专门打电话问妈妈:“你捎的水果叫什么名字?我到超市去买。”“别买了,超市没有!”哈哈,我妈妈是烟台人,说话倍儿直接!
那棵洋梨树长在外公家樱桃园的最东边。外公从不给它施肥,它却年年结着累累的果子。它结出的梨长得又大又红,形状像弯弯的葫芦。听妈妈说,这棵树已经快二十岁了。妈妈上中学时,外公外婆为了增加收入栽了二亩洋梨苗。洋梨苗长大结果后,梨的颜色却是深红的!后来,这一地的梨树都得了“铁锈病”,被舅舅抡起斧子给砍了。只有这一棵因为长在地头上,才免遭劫难。
每年暑假,我都会去外公家。我一去,外公就会把树上的梨全摘光。他自己一个也舍不得吃,全放进冰柜,等到快开学的时候让我带回济南。外婆嘱咐妈妈:“这梨得放进冰箱,如果发现它们变成粉红色了,就说明软了,可以吃了。好好放着,能吃到中秋节。”妈妈像谨遵医嘱一样连连点头。
回到济南,妈妈会这家十个那家八个地把梨送给邻居和好友,送的时候还会像个复读机一样把外婆的话复述一遍。等到洋梨终于变成粉红色了,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把它们吃进嘴里,那滋味,又香又甜又软,吃得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梨核,我还要咂摸咂摸呢。
因为实在太美味了,大家都惦记上了外公家的这棵梨树。我给那红红的洋梨取了个名字――“No.1红洋梨”。如果你能想出更好听的名字,记得告诉我,我请你吃梨!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四(5)斑
素材指南针:别以为我们天天吃的水果很普通,它们可是各有特色哦。比如蛇果,那可是苹果界中的大美人;比如红皮香蕉,个儿大,皮红,看着就新奇;比如紫薯,紫紫的颜色看起来好梦幻……它们的外表与众不同,味道是不是也很特别呢?它们又带给你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素材搜索目标:1、外形奇特,让人完全猜不出是什么的水果。2、长得好像工艺品,让人一看就想吃的果中“美人”。3、长得很不起眼,味道却很好的“内在美”水果。
素材指南针:水果应该怎么吃?削皮或剥皮后直接吃?那也太OUT啦!我们《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的小读者一定可以说出好多种创意吃法,比如做成水果色拉、做成甜品、做成拼盘……有的同学在圣诞节的时候还做过“水果圣诞树”呢!创意就应该推而广之,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点子,别忘了把它写成作文和大家分享哦!
素材搜索目标:1、用水果自制的饮料。2、用水果做的各种甜点。3、用水果进行的各种“艺术创作”。
关键词:数学教育;应用意识;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2-02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学习数学,不能只停留在掌握知识的表面上,而必须学会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注重从小学生培养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应用价值,具有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生活实践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具体描述。凡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从学生已经拥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亲历亲为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且进行分析、探究与实际运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分析、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一直追求与探索的实际问题。数学知识如何才能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一、巧妙引入生活场景,增加教学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时,教师以这样的故事情景引入,同学们,每年的中秋佳节你们都会吃什么呢?对了,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们国家传统的风俗。去年的中秋节,常老师的邻居苏奶奶家里,发生了这样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呀?好啊,既然同学们都这么好奇,就竖起小耳朵认真地听喽。去年的中秋节呀,苏奶奶家的孙儿小强、小丽、小茜都来了,家里可热闹了。苏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她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对孙儿们说:“孩子们,奶奶给你们分月饼了。老大小强,奶奶分这块月饼的1/2给你,老二小丽,奶奶分这块月饼的2/4给你,老三小茜,奶奶分这块月饼的4/8给你,(边讲边贴出名字和三个分数)你们同意吗?”奶奶的话刚讲完,小强就嘟着嘴叫了起来:“奶奶你不公平!分给小丽的多,分给我的少!”小丽也连忙叫着:“奶奶不公平,奶奶偏心!”只有小茜在偷着乐。
同学们,你们觉得奶奶公平吗?以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的同时,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了解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合理设计互动情境,增加教学实践性
1.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课内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出示这样一组试题:①用一根36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框架,这个框架的周长是多少?②用一根36米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哪些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③在长为18米,宽为4米的长方形空地上种草,有两种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草皮:A.面积是9平方分米,每块3元;B.边长为6分米,每块8元。任意选其中的一种,铺满整个长方形空地,一共需要多少块草皮?需要花多少钱?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解答,使学生既加深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的进一步认识,也能让学生正确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同时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2.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课外的实践活动。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敏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你能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房的面积有多大吗?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条件?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才能计算出结果。通过老师的点拨与分析让学生独立解答这个问题,然后加以比较,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老师留给学生如下的作业:同学们回家亲自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或者测算一下自己卧室的面积,以及课桌的面积等等。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浓厚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亲自动手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又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中,将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介绍给学生。A.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B.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等等。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的用处,比如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等,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这样的渗透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积极运用身边事例,增强教学科学性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进而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例如: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收到不少的压岁钱.如何合理的存款呢?教师提供如下信息供学生自己选择: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单位:年息﹪。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1.71;六个月:2.07;一年:2.25;二年:2.70;三年:3.24;五年:3.60。零存整取:一年:1.71;三年:2.07;五年:2.25。
A.现在有一种教育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并且教育储蓄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B.购买国债,有三年期和五年期,免征利息税。
一、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我们的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因获得“水浒摇篮、板桥故里”的美名而享誉海内外。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兴化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人文兴化,梦里水乡》读本,发给三至六年级学生阅读。读本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其中,“故里人物”中介绍了“长篇小说之父”施耐庵、“中原才子”宗臣、“三绝奇才”郑板桥等家乡名人;“楚水风情”中《爆竹声中一岁除》《端午传闻为屈原》《月到中秋分外明》等篇目让学生了解家乡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传说和习俗;“风景名胜”中追寻了四牌楼、沧浪亭、玄武灵台等名胜的来历,让学生读后产生光荣与自豪的心理。
二、走进水乡生活,体验地方文化氛围
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古城兴化,文化资源丰富,为了让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印象更深刻,教育更久远,我们有计划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寻古风遗韵:参观走访市文博中心、李园船厅、郑板桥故居、拥绿园等,在自己的了解与导游的讲解中感受兴化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踏春色满园:游赏近几年来我市新建和翻修的公园——兴健园、千秋广场、森林公园、人民公园等,感受兴化市容的日新月异。
三、加强练笔指导。拓宽学生习作空间
1 处处留心,积累语言。我们不仅推荐施耐庵的《水浒传》等家乡文学大家的作品,还推荐活跃在江苏文坛的校园作家的作品,让学生阅读。以摘抄好词好句的形式制作“阅读记录卡”和“阅读小报”,并辅以诵读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课外积累,夯实学生的字、词、句的基础,享受积累地方语言的乐趣。
2 片段练习,积累素材。小练笔,可以是片段描写,也可以是单项训练。小练笔目标单一,内容短小,它能分散作文的难点。
3 联系生活,赞美家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赞美家乡。为家乡的风景名胜写导游词,吸引八方来客;介绍家乡的菜花节,让兴化走向全国,让全国了解兴化;让学生写《舌尖上的兴化》,介绍兴化的美食;为郑板桥、施耐庵、刘熙载写人物小传;采访校友侯逸H,——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写采访手记;介绍家乡元宵灯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等民风民俗……
中秋节和国庆节携手到来,在这个小长假里,哈皮可是上山下海、飞天遁地地忙得不可开交。嘘!别大惊小怪,这可多亏了“创粉”们,哈皮只不过是在各地发回的报道里“旅游”了一圈而已!嘻嘻!哈皮实在是太喜欢过节了,连下个月的节日都调查好了呢!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你有什么想对养育你的父母亲人、帮助过你的老师和同学,甚至是素未相识的陌生人说呢?快把你心中的故事写出来,用最真诚的文字向他们致谢吧!第十一期主题: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来信请寄: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创新作文》编辑部 哈皮记者站(收) 邮编:530023
自从迷上了微博,每天宅在编辑部运筹帷幄的哈皮,凭借着勤劳的手指(狂点鼠标),以及不太聪明的头脑(妈妈常说“勤能补拙”),整理出了以下几段转载率颇高、引发无数关注与热议的微博。细心的哈皮发现,这里面能提炼出许多有助于我们写作的创意素材呢!
1.在华山的悬崖边上,你经常会看到身系绳索、头戴安全帽的人,他们在峭壁上捡拾被游客随手扔掉的垃圾。你随手一丢,环卫工人就要冒着生命危险下山去捡。请随手带走你的垃圾,免得国外旅游景点用中文标注的“不得乱扔垃圾”伤了你的自尊。
2.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大,尤其是一次性筷子,有的人还有多拿几双的习惯。中国每年生产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出门在外,请自觉使用消毒餐具,拒绝一次性餐具。
3.事情发生几年了,却一直被传诵着。一名下肢瘫痪的残疾人趴在自制的代步车上,穿越车水马龙的南宁市友爱人民路口。由于残疾男子的行动缓慢,“走”到斑马线三分之一时,指示直行的绿灯就亮了起来,但路口所有的车辆均安静地在原地等候,直到残疾男子安全通过路口。这折射人性温暖的一幕恰好被记者拍了下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素质也正在迈向更为文明的高度。以上几段微博之所以转载率高,正是因为环境保护、关爱弱势群体等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逐渐凝聚成为一股引人向善的力量,从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创粉”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小事”吗?相信你的心里一定会有答案。“十一”黄金周出游途中,也许你感受到了人们素质的提高,繁华都市再也不是冰冷的“水泥森林”(如本期“目击现场二”);也许你以实际行动为环保尽了一份力、为自然添了一抹绿(如本期“目击现场三”)……这些,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都彰显人们素质的变化。无论是写《谢谢你》《人不可貌相》《悬崖上的舞者——华山环卫工》等褒奖美德、弘扬正气的文章,还是批判不文明的行为,提倡真善美(如本期“目击现场一”),或是向管理部门大胆建言、发出倡议,写一封《给市长伯伯的信》《文明从我做起》等,都可以从“小事”中折射出人们的素质,这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发现和积累的创意素材吗?
关键词:深入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
农村小学生作文困难的原因,大多是受到环境的束缚。农村小学生相对城镇里的学生而言,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写作的素材自然就比较少;同时,农村小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镇学生相比,视野小,所以作文时语言的表达能力有限,用词的准确性也差;而且农村小学生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作文雷同与重复化虚假作文,内容不具体。比如三言两语,陈词滥调,这在小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即使是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连篇,虚浮不实,矫揉造作,令人着实担忧。农村小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写好作文,而且拥有自己的特色呢?
一、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些人总认为农村生活单调,没有什么可写,其实,我们只要深入到农村去,留心生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奇感。
虽然农村小学生相对城镇里的学生而言,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社会上和城市中的新鲜事物比较少,但是农村孩子从小就经常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农村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素材基础,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就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农村的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掏鸟蛋、下塘窝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童年趣事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喂猪、放牛、锄草、插秧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在农村广大的田野中有各种植物,它们的生长过程也充满乐趣;农家的楼房、庭院,农村的春种秋收,农村的生态环境变化,农村特有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农村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更是充满了农村情趣。
农村是个大天地,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五彩斑斓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我手写我心,涓涓细流只需老师轻轻点拨就会激起文思之波澜,学生的作文自然就会好起来。学生的习作不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再是胡编乱造、空洞无味的东西了,而且还写出了农村浓浓的乡土气息,拥有自己的特色。
二、激发写作的兴趣
学生有了好的写作素材还不行,还要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往往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没能把这些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体验农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乐于写农村的内容,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一句话,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说。
三、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写作
1.读中学写
在教学中注意结合阅读重点训练项目,让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如写家乡的美丽风景时,为了写好作文,我结合课文训练重点,教学生写景时,要按照顺序,认真观察景物,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因此,学生写作文,都能按由近及远、从下到上的活动为线索,重点写好几处景物,思路比较清楚。
2.先说后写
每一次作文课,都先让学生回忆,打好腹稿,个人口述,小组评改后,由老师补充,最后让学生动笔。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写通顺了,而且生动、具体、有血有肉。
摘 要:中职校德育课教师感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不好上,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德育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一是在教学思想上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换位思考,做到以学生为本。二是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体现学生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课;积极参与
职业中专的德育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德育课太难上了,学生上课不听讲,乱讲话,玩手机游戏,看电子书,简直无视老师的存在。有的老师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维持纪律,有的老师听之任之,自己讲自己的,只求下课铃一响。这样的现状既达不到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师也是一种煎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本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讲,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因此,改变这一现状最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到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课堂中来呢?
一、在教学思想上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换位思考,做到以学生为本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指引下,很多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教材,设计教学思路,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属基础教育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接受能力差,认知水平低,态度消极。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应该换位思考,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教案,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心理、认知水平、学生生活实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交流空间。只有合乎生情的教学设计才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生情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不仅要备“教案”,更要备“学案”,从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教学流程和师生活动。笔者在今年高二年级讲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世界是物质的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时候,针对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哲学原理,笔者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把抽象难懂的哲学原理讲授给学生?从哲学小故事中笔者得到灵感,准备了很多的树叶。上课时学生看到教师带来的树叶,都很疑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着笔者连续抛出两个问题:(1)在所有的树叶中你们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吗?(2)你们能找到两片彼此完全不相同的树叶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1)不仅树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2)世界上没有完全不相同的事物,总会有相同的地方,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学生很有兴致地观察,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哲学中抽象的难点就这样在学生的活动中解决了。笔者认为,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去设计教案,那这节课肯定是失败的。
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而我们的职中生往往乐于求新求异,他们往往通过媒体、网络等大量吸收信息,他们的眼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的学生都要开阔。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过多强调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其结果必然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无法使学生信服,更无法使学生践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自己去打开生活这本大书,引领学生学会了解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生日常生活素材中的典型事例,处处都激励学生去探讨知识。如,日常生活中,学生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我们应如何纠正?学生的消费行为中有哪些是从众消费、攀比消费、求异消费等?同一种月饼,为什么临近中秋节时会比中秋节后贵?学生通过对这些真实的日常生活事件的观察、探索,在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容易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感悟。
三、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体现学生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参与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与此相背离,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自学自讲和讨论等教学方法。所谓自学自讲,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来讲解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换位置,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变学生台下被动地听为台上主动地讲,教师则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二是练口才,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提能力,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还将讨论教学法引入课堂。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是小组讨论,亦可以是辩论式讨论。积极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逐步明确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主体意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