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钢筋水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明确双方责任及义务,
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就通大道商业城3#市场工程,使用乙方 牌水泥达成如下协议,供双方遵照执行:
一、 供货时间:
协议签订日起至工程完工。
二、供货数量:
以实际供货数量为准。
三、供货价格:
经双方协商目前价格P. C32.5等级袋装水泥包到包下价格为 元/
吨。往后价格在此基础上随行就市。如遇市场价格涨跌时,乙方应以
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四、供货方式:
甲方应按工程进度实际需求量提前通知乙方,以便乙方安排供货;乙
方负责将水泥运至该工地指定的堆放地点,甲方应保证工地堆放点的
道路畅通,因道路不通增加的额外卸车费由甲方负责;搬运距离超出
正常搬运距离(即10米)时,增加的额外卸车费用由甲方负责。
五、水泥验收:
甲方在对水泥验收过程中对质量和数量有异议,甲方在当天通知乙方,
经双方协商无异议时甲方予以签收。
六、双方责任:1、乙方应确保合同期内的水泥供应(不可抗拒因素除外)。所供应的水泥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如因乙方所供应的水泥出现质量问题,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应在四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现场勘查,经勘查后确属乙方责任(以国家质检部门的鉴定为准),由乙方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2、乙方每次所供应的水泥重量必须保证数量,甲方应每车进行抽检,如果检查数量的磅差在0.3%以内,按出厂数量计算,超出0.3%,以双方确认后的数量计算。
3、甲方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将本品牌的水泥与其他品牌水泥混合使用,以免产生纠纷。如因甲方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或保管不善所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七、结算方式:
乙方在每月月末前报送当月材料的数量送交甲方审核,甲方审核完后在次月15号前支付乙方所供应材料总量90%工程款,余10%待工程完工后一个月内付清。
八、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九、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一份留底。
十、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木材曾经是人类广泛采用的最古老的建筑材料,直到100多年前,木材还牢牢占据着“建材老大”的地位。然而,自从19世纪末人类迷恋上了摩天大楼,木材渐渐被冷落,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固的钢筋水泥。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木材技术正悄悄地进行着升级,近年来一些高层的木质建筑纷纷拔地而起,这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建筑革命即将打响。
比如,在伦敦东部的肖尔迪奇区,就坐落着一栋非常有名的木质大楼,它名叫“斯塔德豪斯公寓”。从表面看,这栋楼一点都不惊艳,其灰白色调的外墙跟阴郁的伦敦天空几乎搭配得天衣无缝,但让它与众不同的是内部:地板、天花板、电梯井和楼梯均系木质,而非钢材和水泥。这栋7层的木质大楼是在2008年建成的,它高约30米,成了当时全球最高的木材大楼。不过,斯塔德豪斯公寓并没能在“世界最高木结构大楼”的宝座上坐多久。2012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又建成了10层、32米高的高层住宅楼,名叫“福泰公寓”。几年后,2016年9月20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栋18层、53米的全木结构学生公寓楼又宣告封顶。
在未来,仍有许多更高的木质建筑正在规划之中:2017年,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将要迎来一座被命名为“Haut”的21层木质公寓大厦,高达73米;瑞典政府则已批准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建一栋34层高的木质摩天大楼,高度将达到近百米,预计将在2023年竣工……看起来,木制摩天大楼正成为建筑业的新潮流。可以预见,随着建筑师们彼此较劲,相互竞赛,还将会有更多、更高的木质摩天大楼走入人们的视野。
新型的超强木材
但你可能会感到疑惑:摩天楼的建筑材料必须很坚固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而木材当初就是因为脆弱易折、容易燃烧才走向“衰败”的,那么,木材如何能够用来建造高层建筑呢?这一切要归功于交错层压木材(cross laminated timber,简称CLT)的发明。这种技术能够让木材变得和钢筋水泥一样坚固,现在的所有木质摩天大楼都是依靠这种技术建成的。
其实,交错层压木材技术的诞生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奥地利政府为了消化本国过量的木材供应,决定研发更结实的新型“工程木”,结果就发明了交错层压木材技术。这种技术精心分拣经过了人工干燥处理的木材(通常是云杉木),然后将其切割成方木板条。这些木板条被一层一层依次叠放,每一层的木材纹理方向都与下一层正交(成90°),一起堆成一块很厚的多层木板。接下来,工人使用高粘度的建筑胶水将单层木板条相互胶合,再用巨大的压力(比如用真空压力机)将木板挤压在一起,最终,堆积的层木相互紧锁形成了坚固的实木板材。
那么,交错层压木材的性能如何呢?科学家认为,普通的木材纵向结实,但横向比较脆弱,而交错层压木材中木纤维成直角交错的层状结构,则可以保证木材在横纵两个方向上都具有同样高的硬度,这使得木材承重能力能够大幅度提高。实验测试也表明,交错层压木材可以替代水泥或钢材用于高层建筑之中。而且,交错层压木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相互拼接的时候,其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也是极好的。比如,日本三木市就专门做过实验,在防震实验室里,一座由交错层压木材建造的7层建筑就经受住了一系列高强度的地震模拟测试。
除了性能堪比钢筋水泥,交错层压木材还具有使用便利、施工高效的优势。在交错层压木材技术问世的时候,也正值建筑业经历自身的技术革命之时。过去,建筑师得手绘建筑图纸,交给土木工程师,后者将这些图纸转化为细节,对每根木梁、每块钢板作出规格说明。需要的建筑配件将在加工厂一块块切割组装好,这个过程成本高、耗时长,而且往往并不精确。而现在,这些工作都由电脑完成。建筑师用三维的AutoCAD软件设计,做出材料规格说明,发送给木材加工方,做出精确到毫米的板材,然后形成建筑组件,一小群工人用几周时间就可以组装完成。比如,斯塔德豪斯公寓只用了数名工人,花了27天就建成了,所以一些建筑工人戏称,使用交错层压木材技术建大楼就好像组装家具一样方便。
木材时代终将来临
虽然交错层压木材技术有着诸多优点,但最初用这种技术所建造的高楼还是受到了一些人的抵触。这种抵触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木材的传统印象造成的,比如,木材难以防火,现实中一小块木头就能引发一场很大的火灾。其实,交错层压木材和普通木材不同,它们非常大,而且非常致密。如果没有持续热源,一大块木头是很难燃烧起来的,同时,致密的表层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燃烧的速度。而且,如果涂抹了防火材料之后,交错层压板材其实是比钢筋建筑更安全的,因为钢筋在火灾的高温下会融化(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就是飞机撞上世贸大楼后,航空燃油燃烧将世贸大楼的钢筋融化而导致大楼倒塌的),而交错层压板材的表层则会碳化,封住内部材料,防其进一步受损。
由于木质结构的高楼有着更低的建筑成本(建筑所需的建造期短、建筑材料更轻),人们慢慢接受了它。事实证明,墨尔本的木制福泰公寓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成功,所有的住宅单元都卖出去了,这大大激励了建筑师和开发商。不过,木质材料的走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建筑师和发展商日益意识到,当今科技进步,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木材重新夺回“建材老大”的称号其实是大势所趋。因为与钢筋水泥工程相比,木质大楼更具环保优势。比如,钢筋水泥的制造和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而树木吸碳,即便交错层压板材需要机器切割和压制成型,相对水泥来说也可以节省掉大量能源。
也许长大就在不经意间。当我某天一回头,发现走过的脚印不再凌乱不堪,但是那美丽的东西,却从我的眼前蓦然消失,不见……
每当走在这由钢筋水泥筑成的林子里时,我总是有一些伤感,脑子里有一些空虚,有一段空白。似乎,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个让我开心的地方,并不是这样的……
依稀记得好像是在9岁前,住着一套平房,是那种用红砖一块一块垒起来的。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一种很普通很普通的水泥地板,一个很小很小的房间,还有走出家门就能看见的一方很大很大的菜地,以及菜地角落里一个很旧很旧的粪缸。我每天在这里生活着,过着平平淡淡却也有滋有味的生活。
特别喜欢这里的冬天。虽然也属于江南一带,却会在一个细腻温柔的冬天飘起漫天的大雪。那天晚上,大概是7点多吧,妈妈把那个正在写日记的我从我那个很小也很温馨的房间里叫出来,说是下雪了。我立刻丢下手中的笔,像一只小鸟,蹦蹦跳跳地跑到院子里。“妈妈,下雪啦!”我兴奋地喊道。我看到那纯白色的雪一大团一大团地往下掉,掉进院子里,掉到我的身上。妈妈急忙把我从院子里拉进屋,“快觉,明天早上才有精神玩雪啊。”那天,我破例睡得特别早,也睡得特别香甜。
当我第二天醒来,迫不及待地胡乱套了件棉袄,就欣喜地冲出院子。天哪,好美啊!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菜地里,小路旁,墙上,屋檐上,高高挺拔的树上,都铺满了白茫茫的雪。我急忙叫来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一起堆雪人。那雪很白很干净,摸上去凉丝丝的。也不知道当时自己是什么感觉,只知道一回家就把通红的手泡进妈妈倒好热水的脸盆中。
化雪的时候,看着屋檐上一条条滴着水的冰棱,我有一些留恋。妈妈说:“明年还会下雪的。”可谁知,没等我看到第二年的大雪,我就来到了这个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城市。
还有我们的墙。也许是因为时间长了吧,砖与砖的连接处出现了一些很小很小的小洞。我们也开始打这墙的主意。有一个大姐姐,总是有一些我们都很羡慕的东西。比如说贴贴纸。她总是让我们先闭上眼睛,然后把已经准备好的贴贴纸卷成细条,塞进墙缝里让我们找。我那时也算是一个“找纸高手”吧,长时间下来找了一口袋的贴贴纸。可是妈妈不知道,放到洗衣机里一洗,就全没了。
常怪自己那时粗心,害得直到现在也没见过那么好看的贴贴纸了。
后来,因为爸爸工作调动的原因,我要去一个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可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还没有学会认真地体味这个使我的童年充满了趣味与色彩的地方,怎么就要离开了呢?我想我是再也见不到这样用红砖一砖一砖垒起来的老房子了。
可惜的是,我注定是再也看不到这样的乐园了。爸爸今年从那里回来说,那里什么都变了,我以前住的平房也拆了,全都换成了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我童年的脚印也就被埋在那个城市高楼的底下了。
托尔斯泰说过,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的。那么,这古老的房子,我的乐园,就是因为值得回忆而美丽的吧。
由于人类对科学的不断探索,他们发现了在银河系以外另一个星球,科学家给他命名为“里夫2号”星球。适合人居住的温度甚至还有大气层,人们为此欢呼不已。与此同时,还明了火星的确有生命存在过。
消息一经穿出传出,越来越多的人从地球乘坐星际飞船到里夫2号去,他们不仅是去观光,更多的是去移民到那里。因为地球那糟糕的环境已使人无法居住了,他们抛弃那颗曾经美丽的星球!
最后,地球上的人已经全部转移到里夫2号上了,地球变的十分荒凉,但生命却并没因此而停止,也许是地球太重了吧!原先快濒临灭绝的数量迅速回升,可以说已不是农田了;从前喧闹的城市逐渐风化,被酸雨腐蚀,却长满了新的苔藓,甚至的地壳运动,钢筋水泥已消失得当然无存,地球绽放出新的生机。
而在里夫2号新球上,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地球,那颗曾经而却现在更美丽,蓝。绿。白色星球。由于里夫2号与地球十分相似,钢筋水泥又迅速在她身上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喧闹的城市。高速运转的社会又逐渐形成,难道……
也有一些科学家对自己的故土恋恋与怀,不忍就这样离开她,他们乘做飞船时时探访地球。
有时侯,地球上的新智慧生物也会偶尔目睹这一幕,他们思索着,难道地球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智慧生命?
其实“里夫”就是生命的译音,2号是指以地球外第2个生命星球。也许“里夫2号”的命运也同地球一样吧!
侗族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侗族传统干栏建筑文化充分融合了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文化层面,蕴涵着巨大的文化价值。聚族而居和依山傍水的侗族村寨,鼓楼、干栏民居和风雨桥等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建筑景观。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建筑形制,干栏建筑从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适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运用地方材料以及注重环境生态等方面,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村寨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认为干栏建筑和现代生活不相符,他们羡慕砖瓦结构的房屋。因此,很多地方的干栏建筑由于没有受到重视,正在逐渐消失,大面积的干栏建筑现在很少能看到。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弄清楚侗族干栏建筑的现状以及变迁趋势,让更多人了解干栏建筑的魅力,在民族村寨中宣传干栏建筑的作用,便是本研究项目的主要目的。
二、侗族传统建筑的形制与结构
(一)侗族传统建筑的外在形制
干栏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为支撑框架体系和整体框架体系两大类。支撑框架体系,是指底层架空部分的桩或柱等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住宅组成交合的结构形式;整体框架体系,是将干栏式建筑的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庇护结构上下串通形成的整体结构形式。湖南通道传统侗族民居中较常见的结构体系为上下串通的穿斗式整体框架木构体系,侗族称“整柱建竖”。穿斗式结构原则上用枋穿柱,以柱承檩,斗成房架,它基本上是用一根横梁将边柱及中柱串连起来,纵向再以枋连系,构成框架。这种体系是在每根长柱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凿穿榫眼,以枋穿连。上榫眼的穿枋处于天花板的部位,中榫眼的穿枋处于铺楼板部位,下榫眼称地脚孔,安上木杭以嵌固板壁。横向每排用三根、五根或七根柱穿连,中柱最高,前后檐柱最矮,高柱与矮柱之间再加瓜柱,穿连架梁,形成排扇(柱帖)。在排扇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用穿杨相互穿连起来,可以用两排、三排或四排穿连构成一开间、二开间、三开间或更多开间的整体构架。这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空间框架体系,整体性好,墙倒屋不塌,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二)侗族传统建筑的内部结构
侗族干栏住宅中,最常见的平面布局形式就是“前堂后室”,即前部为起居待客空间,后部为家人寝卧空间,由于入口方向的不同,有些村寨的干栏住宅中又有起居和寝卧空间左右分置的情况,但从交通流线来说,仍是先进起居室,然后进入卧室,因而也将其归为“前堂后室”的布局。这种布局形式与汉族住宅常用的“一明两暗”,即中间起居,两侧寝卧的布局显然不同,家屋的结构布局为:一楼圈养家畜家禽和存放柴草杂物等,二楼为人居卧室、堂屋及火塘,三楼设置有谷仓及存放闲置生活用具。侗族人把火塘当作家庭的象征。当一个家庭扩大了,要分家时,往往就是分设火塘。在一个大型家屋内,由堂屋或外廊不同方位的木门通向多少个火塘,就表明这里有多少个家庭。外人进入家屋若没有进到火塘间,就不是真正地进入该家屋,同时,这也是外人不能冒昧由堂屋或外廊进入火塘间的原因。侗族乔迁新家居住,也以火塘燃火事炊为标志。家屋里的卧室,要么围绕堂屋而设,要么围绕火塘间而设,没有固定格局。但是,靠近火塘间的卧室一般为父母房间和老人房间。侗族家屋布局并不强调空间上的中心位置,也不讲究对称格局,作为家庭内聚场所的火塘间往往都设向家屋一边,这样既方便了采光,又有利于与室外空间的交流。
三、侗族传统建筑的变迁
(一)材质变化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三处地方侗族传统建筑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但变化程度不一致,归纳起来,变化最大的是怀化通道县坪坦乡,变化最小的是贵州从江县占里村。坪坦乡阳烂村等地的房子构造的材质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型,即纯木结构房子、木砖混合、一楼镶嵌砖的、钢筋水泥混合的。我们对阳烂村的房子进行了统计,得出阳烂共约124栋,纯木结构房子有32栋,木砖混合有38栋,一楼镶嵌砖的有43栋,钢筋水泥混合的有11栋。则纯木结构占25.8%,砖木混合占30.6%,镶嵌的占34.6%,纯砖占9%;高团村共约106栋,纯木房子有44栋,木砖混合有22,一楼镶嵌有30,钢筋水泥混合的有10栋,则高团的纯木结构占41.5%,砖木混合的占20.75%,一楼镶嵌的占28.3%,钢筋水泥混合的占9.45%。贵州黄岗住房大致可以分为5大类:纯木结构,砖木混合型,一楼镶嵌型、内砖外木型和钢筋水泥混合型。笔者也对这些类型的房进行统计过。黄岗共有居民369户,其中侗族有312户,其中六组苗族不住在黄岗侗寨内,住在山的另一边,笔者只对黄岗侗寨房子进行统计。寨内侗族的房子有390侗,其中纯木房子有369栋;一楼因为柱子歪斜而镶嵌砖块的有7栋;下层建砖块的有7户,即4组吴许许,2015年建;10组吴成中,1998年建,靠近马路;8组吴圣安,4开间,2014年建;下层外面是木材,里面墙是砖头建的有4栋,如一组吴务昌,2015年建,房子外面全是木材构建,并刷上红漆,挺气派,三组吴开余,靠近马路,三开间三层,也是一楼墙的砖头,其余由上到下都是木结构;纯砖建的住房有3栋,有四组的吴老荣,1998年建,2015年才把外墙粉刷好;四组的吴银安,1995年建,2015年在维修;八组吴再光,2013年建,但还没有装修;寨子的黄岗小学是纯砖建的。那么纯木房占94.6%,镶嵌的占1.8%;一楼砖房占1.8%;一楼内墙砖占1.02%;纯砖占0.8%。占里建房材质变化最小,整个村子房子183栋,纯木房子172栋,砖木混合4栋,镶嵌房5栋,纯砖房子2栋,民居没有,仅两栋公家房,一栋是原来的老乡政府(占里原来属于和平乡在占里寨内),一栋是村原来的小学(2006年建的,但从未用过,建在山上,叫秀山小学,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未使用现在的小学就建在寨内),是纯木结构的,如果把这两栋算在内的话,纯木结构占95.08%,砖木混合占2.18%,镶嵌房占2.73%,砖房占1.09%。可以说,在占里依旧保持几百年来的民宅风貌。
(二)功能的变化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通道所有的居民现在已经不再在二楼餐厅安置火塘,其原因是火塘装在餐厅中容易发生火灾,但生火做饭还在二楼。通道一带的侗族居民现在都是把厨房安装在二楼餐厅进去的小偏房,而且都是用砖砌成的灶台,这样的话就起到了防火的作用。通道一带的侗族居民现在都把粮仓安装在二楼接近堂屋的左侧或三楼的偏房,侗寨周围最多还有一点点粮仓的遗迹,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的。打破了“畜居其下”的格局,通道的木房一般有三层,多的有四层,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居民一楼一般只堆放农具,牲畜圈养,老百姓一般就在户外搭建“栏”,卫生间要么建在屋后,要么建在二楼厨房的里面的最小的房子里,主要是为了卫生。贵州黄岗二楼的火塘已经完全拆掉,主要原因是在1975年,黄岗侗寨发生了一场本寨最大的火灾,烧毁了60多栋木房,但所幸没有伤到人,而且他们的粮食都是放在户外的粮仓里,因而粮食没有受损。但这次火灾之后,大量的百姓被火灾吓坏了,一个个陆陆续续地把火塘拆掉,到一楼生活做饭,为了安全起见,要么在一楼偏房搭个砖制的灶台,要么屋子旁边搭个木棚或砖棚做厨房,所以黄岗人再也不到二楼生火做饭了。占里和通道、黄岗一样,火塘也都已经完全拆掉,村民主要是把屋旁的小偏房做成厨房,在里面做一个长长的灶台,但还是用木材生火。占里也照样打破了人居其下格局,大部分的居民把牲畜圈养在屋外另搭建的栏里,但还是有四五户人家依然把牲畜圈养在一楼,当然为了防火,做饭是在一楼,笔者在考察的时候发现,把牲畜圈养在一楼确实不卫生,家里蚊子多,气味难闻。
四、侗族传统建筑变迁的原因思考
就笔者调查研究侗族传统建筑发现,变化最大的是湖南通道,黄岗和占里变化最小。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民族,因为处于不同文化环境,其文化变迁也会出现极大差异。就侗族传统建筑而言,其变迁原因如下。
(一)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影响
通道地处怀化市不远,侗民与汉人接触的机会很多,不管是生活习俗还是语言都有很大的变化。笔者在通道参加过两次侗族的合拢宴,发现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大部分老人能听懂汉语。其建筑无论是其结构、建造仪式、住房的内部结构,还是建筑的材质选用,都在慢慢向汉文化靠拢。而贵州黄岗村和占里村,与通道阳烂村相比变化小得多,而占里相对黄岗来又更小。因为相对于黄岗来说,占里地理位置更偏僻。调查研究发现,不管是建筑形制,还是民俗,依然保留着原有传统。譬如,在占里,风雨桥、鼓楼、戏台、家里的外廊等建筑屋,至今还是村民休憩、对歌、开会的场所,仍然发挥着原有的实用功能。而且晚上村里的老人、小孩、妇女各自拿着凳子在鼓楼里看电视(以前是看戏)等。
(二)城镇化观念的引入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侗族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外出务工,他们感受到了城市楼房功能的优势,觉得钢筋水泥型房子住起来既安全、卫生,又经久耐用。比如,贵州黄岗虽然地势偏僻,近年来由于有年轻人外出务工,回到家乡后,利用现代建材对自己的房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建。
(三)旅游业的开发
笔者发现旅游业发展越快的地方,木房结构变化就越大。如贵州黄岗村目前正在开发,当地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就对自己的原来的房子进行了改造,建构材料多采用钢筋水泥混合型,但为了保持民族特色,在外墙又以木材加以包装,以满足游客的生活住宿需要和视觉上的需要。在功能上实际上是向城市化的生活靠拢。
(四)攀比心理
攀比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笔者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侗族居民对房子改建,一方面是为了住起来舒服,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这是财富和威信的象征,他们觉得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房子进行改建,那就显示出自己没有能力,就没有面子,从而觉得自己会在村民中抬不起头。
(五)政府的引导
笔者在湖南怀化通道县坪坦乡发现,该乡赶集的地方都是一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面包装木板。经过调查研究,当地居民告诉笔者,由于当地正在搞旅游开发,政府规划居民必须这样建构,目的是既有现代房子的优点,又能保持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
五、结语
关键词:冬季道路水泥混凝土盐蚀
一、概述
新疆地区冬季寒冷,冰雪天气多,昼夜温差大,室外气温正负交替情况时常出现。另外该地区土地的严重盐渍化与除冰盐带来的各盐类化合物及其它腐蚀物质和冻融的共同作用,使水泥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并腐蚀水泥混凝土及锈蚀其内部的钢筋结构,破坏速度及程度远远超过普通水泥混凝土冻融破坏形式。再加上交通运输的作用,使得此类破坏情况非常普遍,但从外表看其损坏状态与普通冻融相类似。
调查发现,新疆地区冬季公路水泥混凝土构造物盐腐蚀现象十分普遍,轻者使各种构造物的功能受到影响,重者严重威胁到公路交通的安全。
二、病害机理分析
通过对新疆多个地区的公路小型构造物破损状况的调研,发现除了除冰盐腐蚀与冻融的综合破坏以外,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早期养生不当也是混凝土构件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水灰比高、孔隙率较大;材料选用时未严格把关,砂石材料质量差,矿质混合料集料级配波动大;对外加剂、掺和料使用不当,导致耐久性降低等等。小型构造物破损经常是上述因素综合交替作用的结果。
新疆日温差较大,冬季道路上所存在的除冰盐会与冰或雪交融,形成冰点比普通水低的盐水,使其周围的冰雪融化,从而造成连锁的消融现象。该过程不断进行,直到盐水浓度被稀释至过低的水平,不能继续融化冰雪为止。水泥混凝土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受到盐溶液的侵入,所以说,氯离子被吸收是难以避免的。
2.1外界氯离子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劣化主要是有害物质侵入水泥混凝土内部的结果。氯盐侵入水泥混凝土内部主要通过孔隙内已存在的盐溶液离子浓度差进行,该浓度差提供驱动力,使得氯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进行迁移。
氯离子在水泥混凝土内部的传输过程中,部分氯离子会与水泥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相结合,推迟了氯离子的迁移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其对水泥混凝土中配筋的破坏。但这种结合是非稳态的,在水泥混凝土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被结合的氯离子仍有可能释放成自由氯离子。所以仍能降低氯离子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渗入程度。
2.2水温因素的影响新疆冬季盐冻循环下水泥混凝土破坏过程及机理非常复杂,结合以往理论研究,可首先分析水泥混凝土产生的冻融破坏。该破坏的发生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水泥混凝土必须与水接触或具有一定含水量;二是构造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必须存在反复交替的正负温度。水泥混凝土微孔隙中的水,在正负温度交替作用下,形成冰胀压力(水转变为冰的体积膨胀所造成的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联合作用的疲劳应力,在这种疲劳应力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产生了由表及里的剥蚀破坏。理论上,水泥混凝土毛细孔中含水量超过91.7%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当消融过后,冻结再次发生时,会产生不断的膨胀变化,当水泥混凝土的膨胀压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毛细孔胀破,产生微裂纹,水泥混凝土发生破坏,从表面剥落直至完全瓦解,这是冻融破坏的基本类型。
由前述分析可知,盐溶液浓度差的出现,会造成水泥混凝土内部不同层面在受冰冻影响时结冰膨胀程度的差异,从而在某层面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造成水泥混凝土破坏。浓度差使得盐溶液在水泥混凝土中较水溶液更易发生连续迁移,这种迁移会造成水泥混凝土内部饱水程度的增加,同时势必会带来较大的渗透压力,加剧水泥混凝土的破坏。研究表明,与水中冻融时的重量损失相比,氯化钠溶液中冻融时的重量损失会增加50%左右。盐溶液在过饱和时还会出现结晶膨胀现象,在水泥混凝土处于干湿交替循环的情况下,产生结晶膨胀破坏。
另外,道路除冰盐在冰雪融化这个物理变化过程中,会间接地从水泥混凝土表面吸收大量热量,使得冰雪覆盖层下的水泥混凝土温度骤降,引起低温冲击作用,产生温度应力,加剧水泥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2.3自由Cl-(氯离子)的影响并非水泥混凝土中的所有氯离子都会引起钢筋的腐蚀破坏,只有自由Cl-(氯离子)才能对钢筋起到破坏作用。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钢筋一般比较容易钝化,而氯盐离子的存在则能缓解或者防止钝化的出现。钢筋水泥混凝土硬化后,外界氯离子通过渗透作用从水泥混凝土毛细孔中进人。透过水泥混凝土保护层渗透进入的氯离子尽管一般不改变钢筋周围的碱性环境,但它被吸附在钢筋阳极区的钝化膜上,与钝化膜氧化铁中的铁离子结合,生成为易溶的二价铁与氯化物的复合物(绿锈)。绿锈可向钝化膜外渗出,遇到含氧较多的介质时,又分解为铁的氢氧化物(褐锈),再放出氯离子,而重新放出的氯离子又从钢筋阳极区带出更多的二价铁离子。所以氯盐对钢筋去钝化起到促进催化作用,但并不改变锈蚀产物的组成。失去钝化膜的保护作用,钢筋极易发生腐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挤压破坏水泥混凝土,从而产生顺筋破坏。氯离子的半径很小,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比其它阴离子更易渗入钝化膜。实验表明,普通水泥混凝土在浓度为8.0%的NaCl溶液中浸泡60天,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可达2.0cm。
关于水泥混凝土结构被破坏时的临界氯离子浓度问题,已被许多研究者提出。实验证明: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只要有水泥重量的0.035%,就足以使水泥混凝土中的钢筋局部钝化。已有研究表明,产生水泥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氯离子浓度临界值与PH值临界值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Hausman发现当Cl-1/OH-1>0.6时,钢筋开始发生腐蚀破坏。
2.4处置对策针对水泥混凝土盐腐蚀特点,我们认为,提高水泥混凝土抗盐腐蚀的关键是隔断盐侵蚀的途径,即有效减少水泥混凝土的外部开口空隙。为此,应从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密实性以及表面涂覆涂层材料方面采取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3.1新疆冬季道路水泥混凝土构造物盐侵蚀现象较严重。若水泥混凝土拌和物中,氯离子含量只要有水泥重量的0.035%,就足以使水泥混凝土中的钢筋局部钝化。产生水泥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氯离子浓度临界值与pH值临界值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2氯盐侵入水泥混凝土内部主要是通过孔隙内已存在的盐溶液的离子浓度差进行,该浓度差提供驱动力,使得氯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进行迁移。
3.3盐溶液浓度差的出现,会造成水泥混凝土内部不同层面在受冰冻影响时,结冰膨胀程度的差异,从而在某层面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造成水泥混凝土破坏。
3.4道路除冰盐在冰雪融化这个物理变化过程中,会间接地从水泥混凝土表面吸收大量热量,使得冰雪覆盖层下的水泥混凝土温度骤降,引起低温冲击作用,产生温度应力,加剧水泥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3.5普通水泥混凝土在浓度为8.0%的NaCl溶液中浸泡60天,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可达2.0cm。
参考文献:
[1]樊海滨.国外溶雪材料在冬季除雪中的使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11).
关键词:冬季 道路 水泥混凝土 盐蚀
1 概述
新疆地区冬季寒冷,冰雪天气多,昼夜温差大,室外气温正负交替情况时常出现。另外该地区土地的严重盐渍化与除冰盐带来的各盐类化合物及其它腐蚀物质和冻融的共同作用,使水泥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并腐蚀水泥混凝土及锈蚀其内部的钢筋结构,破坏速度及程度远远超过普通水泥混凝土冻融破坏形式。再加上交通运输的作用,使得此类破坏情况非常普遍,但从外表看其损坏状态与普通冻融相类似。
调查发现,新疆地区冬季公路水泥混凝土构造物盐腐蚀现象十分普遍,轻者使各种构造物的功能受到影响,重者严重威胁到公路交通的安全。
2 病害机理分析
通过对新疆多个地区的公路小型构造物破损状况的调研,发现除了除冰盐腐蚀与冻融的综合破坏以外,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早期养生不当也是混凝土构件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水灰比高、孔隙率较大;材料选用时未严格把关,砂石材料质量差,矿质混合料集料级配波动大;对外加剂、掺和料使用不当,导致耐久性降低等等。小型构造物破损经常是上述因素综合交替作用的结果。
新疆日温差较大,冬季道路上所存在的除冰盐会与冰或雪交融,形成冰点比普通水低的盐水,使其周围的冰雪融化,从而造成连锁的消融现象。该过程不断进行,直到盐水浓度被稀释至过低的水平,不能继续融化冰雪为止。水泥混凝土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受到盐溶液的侵入,所以说,氯离子被吸收是难以避免的。
2.1 外界氯离子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劣化主要是有害物质侵入水泥混凝土内部的结果。氯盐侵入水泥混凝土内部主要通过孔隙内已存在的盐溶液离子浓度差进行,该浓度差提供驱动力,使得氯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进行迁移。
氯离子在水泥混凝土内部的传输过程中,部分氯离子会与水泥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相结合,推迟了氯离子的迁移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其对水泥混凝土中配筋的破坏。但这种结合是非稳态的,在水泥混凝土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被结合的氯离子仍有可能释放成自由氯离子。所以仍能降低氯离子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渗入程度。
2.2 水温因素的影响 新疆冬季盐冻循环下水泥混凝土破坏过程及机理非常复杂,结合以往理论研究,可首先分析水泥混凝土产生的冻融破坏。该破坏的发生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水泥混凝土必须与水接触或具有一定含水量;二是构造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必须存在反复交替的正负温度。水泥混凝土微孔隙中的水,在正负温度交替作用下,形成冰胀压力(水转变为冰的体积膨胀所造成的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联合作用的疲劳应力,在这种疲劳应力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产生了由表及里的剥蚀破坏。理论上,水泥混凝土毛细孔中含水量超过91.7%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当消融过后,冻结再次发生时,会产生不断的膨胀变化,当水泥混凝土的膨胀压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毛细孔胀破,产生微裂纹,水泥混凝土发生破坏,从表面剥落直至完全瓦解,这是冻融破坏的基本类型。
由前述分析可知,盐溶液浓度差的出现,会造成水泥混凝土内部不同层面在受冰冻影响时结冰膨胀程度的差异,从而在某层面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造成水泥混凝土破坏。浓度差使得盐溶液在水泥混凝土中较水溶液更易发生连续迁移,这种迁移会造成水泥混凝土内部饱水程度的增加,同时势必会带来较大的渗透压力,加剧水泥混凝土的破坏。研究表明,与水中冻融时的重量损失相比,氯化钠溶液中冻融时的重量损失会增加50%左右。盐溶液在过饱和时还会出现结晶膨胀现象,在水泥混凝土处于干湿交替循环的情况下,产生结晶膨胀破坏。
另外,道路除冰盐在冰雪融化这个物理变化过程中,会间接地从水泥混凝土表面吸收大量热量,使得冰雪覆盖层下的水泥混凝土温度骤降,引起低温冲击作用,产生温度应力,加剧水泥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2.3 自由Cl-(氯离子)的影响 并非水泥混凝土中的所有氯离子都会引起钢筋的腐蚀破坏,只有自由Cl-(氯离子)才能对钢筋起到破坏作用。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钢筋一般比较容易钝化,而氯盐离子的存在则能缓解或者防止钝化的出现。钢筋水泥混凝土硬化后,外界氯离子通过渗透作用从水泥混凝土毛细孔中进人。透过水泥混凝土保护层渗透进入的氯离子尽管一般不改变钢筋周围的碱性环境,但它被吸附在钢筋阳极区的钝化膜上,与钝化膜氧化铁中的铁离子结合,生成为易溶的二价铁与氯化物的复合物(绿锈)。绿锈可向钝化膜外渗出,遇到含氧较多的介质时,又分解为铁的氢氧化物(褐锈),再放出氯离子,而重新放出的氯离子又从钢筋阳极区带出更多的二价铁离子。所以氯盐对钢筋去钝化起到促进催化作用,但并不改变锈蚀产物的组成。失去钝化膜的保护作用,钢筋极易发生腐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挤压破坏水泥混凝土,从而产生顺筋破坏。氯离子的半径很小,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比其它阴离子更易渗入钝化膜。实验表明,普通水泥混凝土在浓度为8.0%的NaCl溶液中浸泡60天,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可达2.0cm。
关于水泥混凝土结构被破坏时的临界氯离子浓度问题,已被许多研究者提出。实验证明: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只要有水泥重量的0.035%,就足以使水泥混凝土中的钢筋局部钝化。已有研究表明,产生水泥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氯离子浓度临界值与PH值临界值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Hausman发现当Cl-1/OH-1
孤独总爱剥落钢筋水泥顽固的倔强
用华丽的外衣掩盖落魄的游子
霓虹灯闪烁耀眼的繁华
冷雨中出孤傲不桀的目光
吐纳自己血褐色的落寞
霓虹的爱,被城市的喧嚣遮盖
看不见许愿的星光,哭的像委屈的孩子
城市里那些匆忙地苍白木讷的灵魂
在灯红酒绿中漫无目的的飘荡
听不见霓虹的哭泣
听不到自己内心野性的渴望
我所住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对于大多数农村的孩子来说,这里和自己的家乡有很大的区别了。
丹是从农村转学过来的学生。她在农村的学校里成绩一直都很好。她皱着眉对我说:“我觉得城里没有农村好,在这上学我有些不适应。”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城里的教学质量应该比村子里好才对,怎么会不适应呢?”丹一脸迷茫:“是这样,没错。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一脸疑惑的看着丹。
下课了,我和丹顺路一起回家。然从后面追上我们,狠狠地拍了我一下:“有了新朋友就忘了我也和你顺路回家了吧!~~”然看着我一脸心事重重的表情,问丹:“彤这是怎么了,在思考什么很深奥的问题吗?”丹回答:“大概是在想课间我和她说的那番话吧。”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那个欠缺的东西。炎热的阳光把空气里的水分都蒸发完了,空气中尘土飞扬,干燥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从教学楼下有阴影的地方走过。丹说:“我们村子的学校里有好多好多大树,夏天的时候,阳光透过枝叶茂密的大树,投下星星点点的光。大树就像天然的遮阳伞一样。在那儿的林荫小路上,你能感觉到大地特有的气息——清凉!”我随着丹的话进入了幻想,感觉心里像流过了一股清泉般渗透着丝丝凉意。回到现实,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失望。唉~~
然和我不一样,她是乐天派。她兴奋的问;“真的吗?丹。那我可不可以去看一看?好想去哦~~”然处于两眼放光的完全陶醉状态。丹笑着回答:“可以啊,这个周末去不去?”然高兴的上窜下跳:“真的吗?丹,你太好了!~~”丹转过身来问我:“彤呢,要不要一起去?”我苦笑着回答:“我也想去,但我周末还要上补习班。”丹惋惜地说:“那太可惜了,我会让然带小礼物回来给你的。”我点头:“恩,谢谢。”我羡慕地说:“祝你们玩的开心!”我到家了,“明天见!丹,然。”“恩,明天见。”
我习惯性的上楼,开门,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身体向后,重重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看着这钢筋水泥的建筑,看着这深红的夕阳。原来城市和乡村的区别真的很简单,简单的成了一种颜色——绿色。真的很想往,那片绿,那片清新如风的绿,那片纯澈如水的绿,那片属于大地的绿。
什么时候城市里钢筋水泥的投影才能变成那一片属于树木的绿荫呢?
关键词:裂缝成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
1 裂缝的处理
(1)表面修补法:适用于对宽度较小,不影响建筑的安全使用的裂缝的处理。
(2)局部修复法:将开裂部位凿开,清理干净,并用水湿润,再用水泥砂浆或树脂砂浆等材料将裂缝填实。
(3)水泥灌浆法:水泥灌浆法分为压力灌浆和重力灌浆两种。
(4)钢筋拉结法:适用于墙体两面开裂的情况,在裂缝的两侧每间隔0.8m左右的地方将墙体凿开,加入钢筋进行拉结,并用水泥砂浆将裂缝填实。
(5)钢筋水泥夹板墙:适用于墙面裂缝较多,且墙体裂通情况。在墙体两面加钢筋网并用穿墙钢筋拉结固定后,在表面涂上水泥砂浆加固。
(6)增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用于加强内外墙体的联系,提高墙身的承载能力或刚度。
(7)整体加固:当裂缝较宽且墙身变形明显,或内外拉结不良,并且只用灌浆等措施处理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时,可设置拉杆,有时还设置封闭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圈对墙体进行整体的加固
(8)改变结构类型:常用于由荷载原因造成的裂缝,一般是将柱承重改为墙承重。
(9)转化裂缝:常用于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当墙体上出现了随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的裂缝,且使用充填等方法处理效果不好时,可将裂缝改为伸缩缝。
(10)其他方法:如整体拆除重建,局部拆除重建等。
2 裂缝的预防措施
2.1 对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的预防
(1)合理的安排屋面施工时间和施工工序,尽量避免高温和寒冷季节施工。加强屋面养护,解决屋面混凝土施工中的内应力问题,尽可能使用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2)屋面加设保温层,减少屋盖与墙体之间的温差。或在屋面涂吸热量少的涂料,防止屋面因吸热量多而造成膨胀量大。(3)提高墙体顶层砌块的强度,增加墙体抗温应力的能力。(4)合理设置伸缩缝。(5)合理的设置屋面分隔缝。
2.2 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的预防
(1)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准确的辨别土层成分以及计算出地基的承载能力。对承载能力不足的土层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2)加强基础圈梁等以及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剪抗拉强度,用以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影响。(3)合理设置沉降缝。(4)新老建筑之间要留有适当的间距。
2.3 对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的预防
(1)建筑屋基础埋深一定要在冻土层以下。(2)基础的垫层的选材要合理,尽量选用含水量小,吸水性弱,弹性好不容易引起冻胀的材料。(3)降低地下水位,做好地基防水措施,避免基础泡水,尽量减少地基基础的含水率。
2.4 对荷载引起的裂缝的预防
(1)正确使用建筑,避免因不正确的使用,使得建筑出现意外荷载造成裂缝。(2)加强建筑的整体强度,增加墙体的抗拉抗压能力,避免因强度不足造成裂缝。(3)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使其传力情况良好,能抵抗地震等自然和人为的灾害施加的荷载。
2.5 其他方面的预防
(1)在设计方面要严格认真,做出合理的结构方案,计算准确,能满足整体和局部的承载能力以及稳定性要求,满足构造要求。(2)在施工方面要保证施工质量,严肃工人施工纪律,严格要求材料质量,保证砂浆配合比的正确性和砌筑质量,合理安排脚手眼。(3)注意保护建筑,减少自然以及人为伤害。
3 结束语
对于墙体裂缝,我们要从预防做起,对已出现的裂缝要严密观测,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建筑的美观性和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征勋,罗章.工程事故分析与工程安全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小时候,我在北京的四合院长大。那时的人情氛围浓烈,许多人聚居在一块儿,其乐融融,冬天,槐花在院子里开放的时候,满院飘香。一只大花猫偶尔蹲在院子的墙然下懒懒地晒着太阳,好象一幅画。
在很多所谓的现代派看来,四合院过于压抑,让居住在其中的人缺乏隐私。但是多年以后,常常回头看,北京的四合院渐渐消失,才发现令人怀念的时光才是那种四合院的日子。我们许多人从四合院搬进了筒子楼,从筒子楼搬进了公寓,又从公寓住进了别墅,居住环境似乎是越来越好了,人的隐私也越来越得到加强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然而,人和人之间,也越来越感到更加孤独了。
拍电影《暖》的时候,我到湘西许多古朴的山村去取外景。那里的古朴的民居让我常常深深陶醉其中。记得有一处房子,是一座吊角楼吧,墙壁外是蜿蜒的爬山虎。青石板的小巷上,因为常年的雨季,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屋檐上挂着秋天收回来的南瓜,吊角楼下,是一口小小的池塘,鸭子在其中自由自在的游戈。
那种古朴的民居立刻打动了我。我感到比起城市里的许多雷同的甚至连大小都一样的建筑,那样的建筑是不可复制的,是一幅天然的画,所有的生命在这样的画中都是和谐的。让你置身其中,感到造物主的神奇,你会忘记一切喧嚣。那样的环境会让你感到一种灵魂上的安静。这种安静,是在喧嚣的大都市难以获得的,都市的建筑越来越华丽了,但它不具有一种安静灵魂的功能。
俄国的巴甫洛夫做过的试验发现人和狗一样,会受着外界的刺激改变他们对世界的态度。那么建筑呢?我想当然也是这样。在一个什么样的建筑的环境里,你的心境会随时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现代人造房子,越来越追求奢华,高大等,但他们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房子应该是有生命的,它不应该只是一堆冰冷的钢筋水泥地堆积。为什么我们在城市里越来越感到焦燥,越来越感到孤独呢?因为只有钢筋水泥的房子是没有生命的,它和我们是割裂的,不和我们一体化,在这样的房子里,我们的灵魂好象永远难以得到安息。
还有一次去欧洲游玩,去的是邱吉尔在乡下的一处庄园。那座庄园建在半山腰,庄园下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远处是古朴的城堡。在我看来,欧洲人造房子,有很重的人文精神在里面,他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房子的个性,不一定巨大,但一定很精致,所以住在那样的房子里,你甚至能感觉到流经门前的一条小河也是属于你的――虽然它并不属于你。
我希望大都市的房子,不是让人感到一种恐慌,更不是冰冷的水泥建筑,它应该是有生命的,这样,人才不会感到孤独。
我想,如果让我选择,我就希望在现代都市中,有这样一处房子。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可以随时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在家里,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放松的人。老婆有时笑我比家里的大黄猫还能睡。这也许和我有些与世无争的性格有关。没事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躺在沙发上睡觉,在我看来,如果可以躺着, 宁愿不坐着;如果可以坐着,宁愿不站着。随时让自己处于一种最舒服的状态里,这样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才会放松,而只有真正放松了,才会变得对生活更加从容。
-
摘下了云鬓上招摇的花
剪去了满头青葱的发
不见了绛唇上的一点红
在朔风中寒瘦
在严霜中自摇
画眉也不再情歌殷勤
只有麻雀在瘦削的肩上上下西东
依梦韶华洋溢的青春
感叹流水落花的薄情
大雪初霁的早晨
还与梅花竞芳容
-
-
司晨的公鸡
-
黑夜里醒得最早
一遍遍惊回人们的甜梦
陪着勤劳的人走向田野
书声伴着高高低低的啼鸣
远行的人披星戴月
羁旅的游子乡情正浓
啼淡了星斗
叫斜了月亮
唱起了东王公——
造化的节奏
上帝的脉动
钢筋水泥的丛林
无闻亘古的歌声
滴滴答答的钟表
谁记催曙的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