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

时间:2023-05-30 10:0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年职业生涯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

第1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 规划 员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发展,并且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成长与自我实现相结合,进而使得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够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这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与手段就是通过各种有效合理的措施来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一、注重对青年员工的成长引导

企业必须要注重对青年员工的成长引导,企业需要根据员工所制定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这样就能够让青年员工少走弯路。对于那些适合搞技术的,就需要多为他们提供各种能够参与技术攻关的机会,让他们尽快地在技术上独当一面。而对于那些适合做管理的,则要不拘一格地培养和启用,多给他们一些压力,让他们能够尽快地成长。这是帮助青年员工进行规划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兴趣、确定他们的能力倾向、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行为取向等等。只有员工发现了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以后,职业规划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二、重视青年员工的入厂教育与见习教育

从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来看,在青年员工刚进入企业时,进行1-2周的入厂教育能够起到十分良好的效果。通过入厂教育,能够让青年员工清晰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等各方面内容。同时通过对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的参观以及对各种规章制度、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的学习掌握,能够让青年员工对企业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对自身在企业中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初步的方向。同时将上岗实习与入厂教育进行结合,那么效果将会更加显著。通过“1+1”形式的帮助和指导,能够让青年员工准确地认识企业的主要业务,然后青年员工就能够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确定出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三、科学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来对人员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青年员工的整体发展规划,这样就能够使得人力资源能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得员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其次是员工需要根据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学专业来设计出未来3-5年内的职业目标。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基层的部门都必须要给予员工充分的指导,让他们能够在扬长避短的同时,让自身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然后是根据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情况,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协商,商讨并确定员工的培养计划。最后是企业结合年度考核工作的开展,对相应的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考核不能够仅仅是从业绩上考核,还应该包括了“德、能、勤、学”这四方面。

四、帮助青年员工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

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组织环境条件和资源之上,而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环境的影响。工作中的变化会一直影响着我们,而且现代社会不同职业的工作计划变化很大。因此,职业环境的分析非常重要。企业需要负责指导青年员工思考自身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位置,制定出未来发展的计划,然后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目前环境以及获得资源是否符合进行评估。还需要帮助员工了解掌握自身所潜在的升职机会、横向流动等规划是否与之相符合,以及企业对技能、知识所做出的评价信息。这类评价信息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来获得:由员工的上级主管提供对员工的评价信息,并与员工进行沟通;上级主管与员工进行专门的讨论,对员工的职业兴趣、优势以及可能参与的工作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在此环节中,员工要确定自己的需求中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的部分,企业就评价结果以及员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相匹配之处与员工进行沟通。

五、企业与员工共同制定行动规划

即制定实施策略与措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员工决定如何才能达成自己的短期与长期的职业生涯目标。这个环节主要可通过员工和上级主管、企业共同讨论、沟通的方式进行。青年员工本人来制定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时间表以及对自身的要求,企业负责提供员工在达成目标时所需要的相关资源,其中包括课程、工作经验以及关系等。行动规划的内容越细致越好,有助于生涯规划书真正对青年员工起到指导的作用,而非仅仅是形式、走过场。

总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需要将员工个人目标融入组织目标,促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从组织战略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最大程度地激励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赵福建,陈小辉.加强基层央行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09,33

第2篇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 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该企业未来人才竞争力的强弱,是确保企业发展拥有可持续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而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作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可以说对于取得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企业在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企业如何做好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1 国有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缺乏自我分析探讨自我、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对自我的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石,主要由价值观、兴趣和能力三个要素构成。

通过前人所做调查可知,企业青年员工普遍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分析,没有从全面的角度对自我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评价,这就会造成其在确定职业目标时,产生盲目自信或失去信心的心态,这样就不能进行职业目标确定。

1.2 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还不完善目前公司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较为单一,尚缺乏满足员工全职业规划设计的、连续的职业发展通道。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决定员工薪酬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其所处的职称职务等级。当一个企业的职业通道只有一个成长通道的时候,后来者不论能力的强弱,都只能被排在后面。这也就是典型的排资论辈的现象,而这样的现象在国有企业却非常普遍。

1.3 培训机制未与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目前公司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根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数量、专业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大部分员工还缺乏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不明确,造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主动性不够,企业组织实施的培训按照一定名额下发到各单位后,部分参加培训的人员为组织安排,同时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中偏重操作层面,缺乏有计划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与员工的自身发展关系不大,影响员工的培训积极性,员工消极被动地应付培训学习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使公司承受经济损失。

2 做好国有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对策

2.1 厘清组织战略和企业文化,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委员会组织发展战略方向决定其业务经营发展方向、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的结构、数量和质量。企业文化则集中体现了组织的价值观、管理理念、激励机制和内部行为规则。这些都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参照因素。因此,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要有具体的组织战略和企业文化。

2.2 企业要帮助青年员工认识自己通常情况下,在实施职业规划的初始阶段,企业应着眼于加强个人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要求青年员工进行自我评估,以了解自身特点和优缺点,进而经过主管的辅导和自主调节,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2.3 进行职业生涯路径设计,为其提供职业咨询通常情况下,职业发展路径的类型应包括管理系列、技术系列、生产系列、研发系列、营销系列。研究表明,那些在同一岗位上连续工作5 年以上的员工,或多或少会对工作本身产生“疲惫现象”,组织必须引导他们重新思考其职业生涯通路,对他们的工作业绩、技术专长、个人进行评估,同时要对其价值取向、职业发展需要及未来发展目标做系统的调查,以便通过培训、岗位轮换等方式让员工获得发展新技能的机会。适时地变化工作部门可以重新激起员工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兴趣,有利于激发其创造力。

2.4 部署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青年员工建立职业锚在职业生涯的进入阶段,要先了解新员工的能力、特征,再为其分配工作任务,这有助于对其进行辅导。另外,还应向新员工讲解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以使其尽快融入组织。为使新员工的入职管理更为顺利,主管上级可适当地给其部署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经过短期工作,新员工与组织之间形成心理契约,二者在情感和行为上实现彼此认同和接纳。经过初步接触,如果员工愿意留在组织中工作,且创造出较高业绩,并表现出团队精神,尤其是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能接受不如意的任务,这就表明新员工已经融入了新组织。

在职业生涯早期阶段,企业要做的主要是了解员工的能力,为其建立职业锚。职业生涯处于早期阶段的员工,要做的是积累工作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此,企业可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来满足该阶段员工的需求。比如,安排其从事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进取心;可进行岗位轮换,为其提供学习更多专业知识的机会;也可以基于职业发展实施绩效考评,使其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

2.5 设置职业指导中心该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对专业技术、管理等人员的各类职业特征进行评估。职业指导中心常用的评估方法是:淤评价中心法,该法主要是用来甄选企业管理者,并为他们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所需接受的培训。于心理测试,也就是采用心理测验技术来评估员工的职业潜质、个性特征、职业兴趣等。盂接替计划,主要针对管理者的新老更替确定相应职位的接替人选。

2.6 应将培训作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必须环节应让员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近期和远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规划紧密结合,企业的年度人才培养规划应基于各层次员工详细的需求调查,包括单位调查、岗位调查和员工个人调查,为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培训内容的确定提供全面的依据。

2.7 职业生涯规划更应强调员工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企业所起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提供工具方法、创造工作环境、提供培训机会、提供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而员工要本着对自己职业发展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负责的态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8 人力资源政策支持与职业发展在做完职业生涯规划后,还需要配套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否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也仅限于员工自己的学习和提高,远不能达到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要实现的目标。人力资源政策的各项内容都应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进行核检和修订,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谢成.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

[2]童天.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

第3篇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更清晰的奋斗目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三集五大”政策下的影响,企业越来越重视青年职工的以职业生涯的规划情况,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十分的迷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这不利于企业青年职工未来的l展。因此,企业关于目前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按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职工 职业生涯 规划工作 建设 探索

企业未来的发展基础,是现在的青年职工,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有经验的老职工。青年职工在成长阶段,是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企业的青年职工,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同时经过调查发现,青年职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原因,就是没有接收到相关的培训。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提高职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一、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以及原因

企业在调研的时候发现,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生涯十分的迷惘,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一部分青年职工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详细的调查可以发现,是因为企业没有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不清楚。同时职业规划工作,也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和工作内容,也是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不愁的工作。所以,企业青年员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工作建设不完善也是有关系,因此,需要针对企业的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索。

二、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

(一)建立企业青年职工指导制度

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是青年职工,因此,需要针对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迷惘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首先,企业需要开展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建设,就要建立企业指导制度,这是为职工进行培训的依据和基础,而且该制度必须是行之有效的,能够照顾到所有的职工,实现公正培训。其次,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中,还需要满足心理和思想的指导,除了明确为职工规划未来职业的走向以外,还要帮助青年职工梳理思路,确定青年职工的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想是正确的。

(二)为青年职工聘请专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培训

由于职业规划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行业,所以企业在建设职业规划工作的时候,也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因此,想要培养一批优秀的职工,就要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进行讲座,这样在青年职工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相关领导者,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完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而且由于青年职工是企业构成的终端,是企业制度实行最终的执行者,所以,聘请专业的老师为青年职工进行宣讲和培训,有利于职工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的发展方向,而且也给企业建设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借助企业局域网,青年职工可以规划职业生涯

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资料,企业的发展史,企业在不同时期,所设立的不同的部门的职能,以及企业依据政策改革,未来还会增添或者删减的部门岗位有哪些,这些都是对青年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后职工可以依据企业的构成,和自身的优势以及特征,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借助于企业为青年职工开设的绿色培训通道,可以让青年职工对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分为,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四)老职工为青年职工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建议

企业的构成,是青年职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栋梁,而老职工则是企业的瑰宝。因此,企业想要帮助青年职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请教老职工,让老职工带领新职工,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当时工作的时候,没有职业规划的行业的时候,是如何做到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改变,同时,应该向老职工请教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现在的建设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可以让企业的建设工作完成的更快、更好、更科学。

(五)引入职工技术测评机制

企业中的年轻职工,很多都是比较有潜力的,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发乎自己的特长,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职工技术测评机制,这是内部的一个测评机制,对每个职工建立档案,然后依据平时的表现进行记录,有擅长技术的职工,未来可以成为优秀的“工匠”,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有擅长管理的,则可能是企业未来的领导者。因此,应该针对青年职工的不同特性,进行测评。

三、结语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设计未来的发展计划的时候,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中的重点,因为青年职工未来就是企业栋梁。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了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是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培训、指导制度,其次是需要聘请优秀的职业规划讲师,进行指导。在其次,则是借助于局域网,让青年职工有一个学习的地方,最后,则是让老职工传授经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帮助企业按成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戚伟亮.关于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6):155-158.

[2] 郝敏宏.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基于X集团整合改制背景[J].电子科技大学,2013(07):166-168.

第4篇

关键词:青年员工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员工队伍稳定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维稳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以此作为支撑促进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作为电力行业的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目前,本公司的项目大多处在边疆偏远地区,大多数员工需要常年驻外,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员工流动性大,这些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定义为:为了实现与企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甄别以及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各类培训、教育等)。

职业生涯规划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为员工进行的各类学习和培新;然后是将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融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青年员工职业生涯指导实践的指导思想

2.1集团公司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

2.2集团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诚实守信、互利共赢;

2.3集团公司的人才理念:纳天下才、育神华人。

3.公司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现状

目前,公司青年员工所占比例为51%,青年员工的培养成为了企业管理活动的重点。一方面,要力求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员工的发展要依靠晋升,而在职位列序中,青年员工的提升空间却相对有限,这就对青年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公司结构性缺员问题突出,核心岗位面临的人才断档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公司对青年员工队伍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建立管理型、技能型的综合型人才发展通道,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模型,不断的引导青年员工将自我规划与组织规划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够完全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4.青年员工职业生涯指导需注意的问题

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当前必须的和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指导,应当从实际出发,符合公司发展需要,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4.1多部门公共配合、共同制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需要公司内部多个部门之间的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因此,针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首先,作为公司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并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次,始终坚持人力资源部门的主导地位,以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为根本指导,对青年员工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使青年员工与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效的结合。最后,要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培养与管理制度。另外,作为青年员工本身要积极的参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够使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效的融合,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效果。

4.2为青年员工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企业在岗位晋升方面普遍有着各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从当前实施的管理办法来看,在干部选拔机制方面存在着重资历、轻能力,重和谐、轻优选的现象,绩效考核也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这些问题限制了青年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青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留住高端人才和核心骨干,就必须不断改进员工的用人机制,为青年员工的晋升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唯才是举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4.3多开展职业拓展活动。

要经常对青年员工进行职业拓展训练,培养青年员工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能力,让青年员工在拓展训练中获得对团队的认可、明白什么样的员工是公司需要的、明白现阶段公司对于人才的认同理念是什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企的观念,让青年员工认为自己就是人才,只有自己不断地对抗困难、努力坚持才能为单位带来更好的利益,努力使自己在岗位上做到最好,而不是努力挑选岗位。

4.4加强宣传,注重疏导。

开展“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建功在企业、奉献在岗位”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多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多强调公司当前形势,多宣传公司先进事迹,让青年员工了解,公司已经建立用人机制,为青年员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氛围,为人才成长畅通渠道,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

5.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着员工本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只有不断的加强青年员工队伍的管理效率,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公司要依托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平台,让青年员工有更好的发展,同举一面旗帜、同干一个事业、同奔一个目标,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知名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大型能源企业。

参考文献:

[1]高燕翔.浅谈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j].生产力研究,2002(04)

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109-1.5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与员工共同制定的,基于员工个人和组织共同需要的,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的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安排,可以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展开。从个人层面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组织层面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组织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组织内正从事某类职业活动的雇员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包括职业生涯设计、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和过程,为雇员提供必要的教育、训练、轮岗等发展机会,以促进组织发展目标和雇员生涯目标的实现。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雇员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雇员的生活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使雇员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结合。

(二)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自我剖析、目标设定、目标实现策略、反馈与修正四个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个人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平衡家庭与朋友,工作与个人爱好之间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为人生事业成功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与基本的操作方法,并能使组织与个人实现双赢,因而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及组织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而言,其意义与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增强员工对职业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职业困境的控制能力。帮助员工协调好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有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职业生涯规划队组织而言,其意义与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帮助组织了解其员工的现状、需求、能力及目标,调和它们同存在于企业现实和未来的职业机会与挑战间的矛盾。有利于合理与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有助于为员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对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在新经济时代,我们经常在中小企业中看到的情景是:企业在“招聘-流失-招聘”的漩涡中循小环,而员工则在“求职-辞职-求职”的漩涡中循环,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企业不断地流失优秀员工,员工不断地丧失稳定发展的机会,这是对企业和员工双方都不利的“双输”结局。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可以为企业和员工带来“双赢”的局面。

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与大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在品牌、管理规范化、员工福利和培训等方面都相形见绌,尤其是那些对企业具有决定性影响因素的关键性人才相对匮乏。中小型民营企业自身在规模和实力等方面的先天不足,让人李资源匮乏及准备不足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同时在对人才的“选、育、用、留”方面,这些企业又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希望引进人才的效果立竿见影,但对于人才在企业的发展却很少顾及。这导致了员工队伍稳定性普遍较差,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灵活性,让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相信“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同样也使企业员工感到发展前景不明兰,工作积极性受到负面影响。“留不住人才”也就成立这些企业头疼的问题,不但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较高的回报企业还将为人员的高流动率付出高昂的代价,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有效职业生涯管理。另一方面在实行职业生涯管理的环节上,中小型企业又存在先天不足。尽管存在矛盾,但是中小型企业也有大型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对环境反映灵敏,发展潜力大;人才在企业的发展机会较多,容易发挥个人的特长,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所以中小型企业应扬长避短,借助职业生涯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吸引和保留人才的机制。

三、中小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中小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在中小型企业,搞成的意志对企业的文化氛围和职能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些企业如果想长久留住优秀人才,必须给予这些人才以足够的信任和个人发展空间。管理者应对自己的下属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企业职级晋升制度和任职资格要求等基础上,针对员工的能力特点,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深刻感到企业在关心自己的发展,同时让员工看到在企业的发展前景。这都将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向管理者所传达的企业发展方向去努力工作。相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比较简练,也容易操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职业生涯恳谈会;建设职业发展通道以及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年终职业生涯评审;职业生涯评估和调整。

(二)中小企业职业生涯规划注意事项。在中小企业中,大部分员工都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企业要充分认识在这一点,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多从青年人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出发,做好明确定位,要克服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个人事情的误区。同时青年员工需要在自我激励、与同事相处和合作、适应社会方面多努力,明确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企业组织和员工共同完成;提高中小企业中直线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在从企业需要出发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贵规划的能力。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一般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增强人力资源部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专业支持能力,另一方面直线管理者更加需要扮演“部门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通过绩效考核强化直线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意识。通过选取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以及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即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成绩与薪酬福利等直接挂钩。借助绩效考核指标的引导可以达到督促管理人员将职业生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的整合,也就是重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以保持甚至提高每个员工在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可雇用性。公司的责任在于向员工提供工具,开放的环境和机会来评估和发展他们的技能。员工的责任是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只要他在这里工作,就要对公司的目标做出某种承担。

在如今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提出的全新挑战,中小企业和员工都应该对以往的职业生涯开发活动进行改进。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职业生涯管理重要性日益突显,许多学者认为,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切实地负起责任,增加自己终生雇佣的可能性,具体措施包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增强职业敏感性;提高学子能力,防止技能老化等。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有些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经营困难或停滞不前,使员工提升的梦想破灭,同时打破了原来环境稳定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要求企业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改进或者重新制定,具体措施包括:工作重新设计;弹性工作时间安排;针对双职业生涯家庭的职业生涯开发;变化的职业发展模式等。

【参考文献】

[1]赵效.青年职业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青年人才;成长路径;职业生涯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143-02

电力企业青年人才的职业生涯管理和成长路径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工作能够以企业本身优势为依托,帮助青年人才进行职工生涯管理,从而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以,电力企业应加强青年人才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企业和职工个人的长足

发展。

1 电力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管理基本内涵

企业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职工个人与企业共同进行的职工职业生涯反馈、评估、执行、规划和设计的综合性活动。主要涉及企业为职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的协助以及职工自己进行的职业生涯管理两部分,其中,前者指的是以企业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起始点,通过组织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逐步提高;后者是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核心,其主要目标为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个人发展与个人能力、兴趣的融合,达成个人发展目标。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属于一种战略性管理活动,这一活动能够为员工创建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并构建理想的职业开发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良好结合,提高企业与员工的契合度,充分开发员工的个人潜能。

2 电力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第一,青年人才个人发展目标较为模糊,缺乏职业生涯管理指导。电力企业管理者应彻底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通过职位晋升、待遇和薪酬的提高以及参与管理过程等方式激发青年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年人才只有广泛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才能够充分认可自身的价值,进而更好地认可企业,将个人发展目标融入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之中。对于知识水平较高、具有一定技术潜力的青年人才,电力企业仍未对其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引导,仅仅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职工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晋升空间,因而对企业和自身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缺乏正确的认识。

第二,青年人才职业生涯通道单一。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应以员工的发展为基础,缺乏良好的青年人才职业生涯管理制度,企业也无法实现长远的发展。然而,我国电力企业长时间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在企业内部仅仅为青年人才提供一条单一的职业发展通道,企业员工和管理者都严格遵守刻板的行政管理制度,无法实现职位的灵活调整,进而对职工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广大的电力企业来说,首先可将具有较强专业性岗位上的青年人才提拔至管理岗位上,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其次还应对管理岗位人数进行适当控制,避免管理人员过多造成人员冗余和资源浪费。

第三,企业对于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现阶段,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渐从常规的人事管理,转化为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并加强了员工教育培训、人员配置、员工招聘和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相应的企业管理人员并未对青年人才成长路径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各个岗位的人员配置均以领导的指派为唯一的依据,因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利用与开发不合理现象。

3 电力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3.1 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各个电力企业应利用大练兵、大比武、大培训等形式,实现青年人才自身技能的逐步提高,为青少年人才的成长提供可靠的保障,建立和完善成效卓著、环境优良、体系完善、战略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空间,为其提供创业的机会和支持,从而为电力供应网络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青年人才成长路径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实现。

3.2 加强员工培训

电力企业应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培训,检查和完善管发展、管培训、管人与管业务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机制的重要作用。定期组织岗位能手评选、技术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完善持证上岗制度,以激发青年人才提高自身技能的积极性。

3.3 建立和实施职业指导人制度

在电力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企业、职工和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三者之间实现切实有效的沟通,才能够实现各方目标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现阶段,企业职工职业生涯管理较为常用的方法是职业指导人制度。职业指导人的基本作用在于:为职工提供内部资源支持和发展机会;调整与修正员工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通过测评系统,对企业职工的职业倾向和个人能力进行分析。职业指导人作为电力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的领路人,也是电力企业青年人才成长路径和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3.4 强化宣传教育,将员工打造为职业生涯管理的主导者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很多企业都已经深刻认识了职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制度,通过引导、宣传、培训等方式,深化企业职工对于职业生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于电力企业青年人才而言,应深刻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通过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测评系统,对自身的职业倾向进行准确判断,同时,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状况和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计划,并付诸实践,从而保证其在职业生涯中充分发掘自身价值。

3.5 更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受到传统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电力企业长期以来对于职工职业生涯管理都未形成正确的认识,而是更加关注职工个人对于企业目标的遵从,这就导致了少数职工工作激情和动力不足,组织性、纪律性较差等问题,只一味追求职位、薪水、福利等目标,而忽视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业绩等。

参考文献

[1] 林金芬.石油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探索与实

践―以胜利油田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

报,2012,26(4):85-87.

[2] 郁晓燕.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山东大

学,2007:10-11.

[3]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企业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

理的结构及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2):

183-191.

[4]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发展

趋势[J].心理学动态,2001,9(4):347-351.

[5] 庞涛,王重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无边界职业生涯研

究进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58-61.

[6] 张霞.浅谈电力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J].2008年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影响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大范围扩招,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毕业人数骤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为更好地落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下发了关于在各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把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中具体实施。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高校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等。但从实践效果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开展不尽如人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收不到意想的效果,几乎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课程内容局限,教学形式单一

各高校虽然第一时间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课程的开展不免流于形式。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大一时就下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本,但是课程迟迟未开,学生误以为这只是一本“闲”书,无关紧要。有的高校在学生大三进入单位实习之前才匆忙开讲,16-24学时的课程,硬是压缩至2-4个学时的讲座式教学,诸如分析当前就业形式、调整就业心态、为提高就业率一律鼓励先就业后择业等,课程内容局限,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讲台上面老师PPT讲解,课桌下面学生应付式听讲,教学形式单一,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充其量也就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几场讲座而已,完全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初衷和要求。

2)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各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认识不全、重视不够,导致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等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虽然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公共课,但是并没有在大学课程中普及,很多高校仅以几场讲座代替,且没有专业老师,多由各系辅导员或者招生就业部老师兼职上课,更别说校外企业的实践指导老师了。由于专业知识的相对缺乏,这些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能够初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知道要调整就业心态、知道要做规划,但是至于怎么调整心态、怎么规划职业生涯,却像遇到了一个难以打开的瓶颈。老师不懂怎么深入教,学生不懂怎么扩展学。

3)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与国外的有着种种不同。不像欧美国家从小学就开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我国近几年才重视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且还是在大学期间才开设的,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根本就不知道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存在。我国的高考制度也注定了学生在大学前只知道学习、考试,过分注重考试成绩,缺乏系统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机会,导致自我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不知道自己的性格爱好等。中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考试,老师教授的都是现成的各科知识,学生习惯了接受现成的知识灌输而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规划的意识和行动。

如何顺利解决上述问题,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以更加切实有效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提高自我认识、良好情绪的培养、学习动力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者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互通性和包容性,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等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具体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等措施是根本,而这根本的前提,不妨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的影响,充分借鉴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经验和资源,切实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1)丰富课程内容,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小学就开始开设,并有重点、分阶段的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开展实施。内容覆盖全面,从认识自我到认识情绪,再到人际交往等,在内容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再有重点有突出的开展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式有传统课堂教学、讲座、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多样、新颖。传统课堂教学上,也采用了实践教学、活动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一个个故事分享或者活动中相互交流经验、体验切身感受,顺其自然的掌握心理知识。这么丰富的内容,这么新颖多变的形式,老师容易教授,学生也容易接受。如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借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形式,吸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的相关部分,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探索实践,那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有效开展和顺利推广问题将得到有利解决。

2)高度重视,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1984年部分高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中心,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中小学、各高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一配备有相关资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并且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各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或者思政老师组成教师队伍并接受针对性、专业性、知识性的培训后开展系统的教学工作,并可邀请校外企业知名成功人士担当实践老师,定期到校开展讲座和教学,构建校内-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联盟,为学生顺利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扎实基础。

3)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吸收其教学成果,结合其相关内容更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全面认识自我,了解性格缺陷,善于取长补短

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一章几乎都离不开“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让学生掌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途径,对自己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信、自立、乐观、向上等健康人格。很多大学毕业生就是因为对自己认识不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不会分析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发展前景,自信心不足导致消极的职业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个人性格、兴趣、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协调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三者间的关系,提高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培养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习惯

很多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的灌输,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更别说综合知识和素质的提高,以至于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也不高,工作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缺少创新和发展。兴趣和成功是有一定的正相关联系的,兴趣越浓,工作积极性越高,那么离成功就越近。现在的职场中,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更看中的是求职者的积极主动、创新性。缺乏积极主动性,工作开展不顺利,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失败的表现。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先让大学生明白兴趣培养和积极态度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大学期间注意储备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培养健康的情绪态度,塑造高情商,成就美好人生

面对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了顺利就业、工作效率,严重的甚至危害身体健康。情商是驾驭情绪、忍受挫折的能力。能有效地控制情绪、提高情商,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生或者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在追求光明前途,走在曲折道路上时,拥有健康情绪、具备高情商的人更加容易顺利度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吸收心理健康教育关于情绪、情商培养的教育成果,结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4)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认识和健康人格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产的前提,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全面的自我认识、形成健康的人格,丰富知识、促进潜能开发,是大学生顺利走向成功的桥梁。工作不仅是和事打交道,更多的是和人在打交道,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关于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教育成果,让大学生善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兰.论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06).

[2]陈红.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12,3.

第8篇

一、学风建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系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语“career”,原意为“道路”,后人将它引申为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指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人一生的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实现的动态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根据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确定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选择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制定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激发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来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目标、规划结合起来,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学风建设的良好发展。

同时,优良学风这种无形的群体意识一旦成为全校学生共同的内心需求、行为规范和追求目标,就会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推动和影响,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稍不努力学习就会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由此形成积极向上、相互竞争的浓厚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业水平得到提升,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为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保证。因此,优良的学风也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保障,大大促进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高校学风建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形成良性循环,两者的相互融合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1.构建学生三年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环境,着眼整个大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制定出各个年级相应的课程与活动设计。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整个高等教育中。(1)一年级:指导学生初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刚踏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学习方式,他们难免会感到困惑,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在这一阶段,学校应通过辅导员的指导,心理辅导机构的咨询,开设一些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方向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在刚入学时就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指导学生初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尽快从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组织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交流,让新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及具体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2)二年级:指导学生准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一年的在校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已初步适应了大学生活,这一阶段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开始环境探索。高校应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顶岗实习工作、创业活动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巩固职业技能,掌握沟通、合作等人际交往技巧,为今后在职场上生存打好基础。因此,学校在第二年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3)三年级:指导毕业生就业择业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三年级学生,这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就业服务。告别校园走入社会,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面临重大转折,第一份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综合考虑个人能力、知识、价值实现等,就业取向上要尽量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选择能够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业,通过毕业生就业政策宣讲,让学生掌握就业压力的心理调整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就业前的心理压力,组织学生参加制作简历、求职面试技巧的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方法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2.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近年来,高校已开始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由于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由辅导员讲授,而辅导员大多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且没有经过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对专业职业发展目标模糊,所以,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迫在眉睫。高校应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分别从就业、创业、科研、心理等方面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一,专任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特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研究的最新动态、成果,完善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制定就业创业规划。第二,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指导教师的培训,引导专业教师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科研规划。第三,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第四,学校可以以往届毕业生的相关信息为基础,对往届毕业生的学业目标和规划路径进行分析,帮助在校学生合理规划考证、考本等各类考试复习时间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同样也促进学风建设。

作者:夷鸣蓉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78-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忽视实践效应问题的现象,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力不一致的现象。现在部分大学生虽然认同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但并不为此付诸实际行动,或者不按照已制定的规划要求去行动。

一、提出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本人在个人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认知的层面,广大的大学生已经逐步认识到有合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自己坚定人生信念;明确自己的短、中、长期目标,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效率;避免盲目就业与不良情绪的干扰等。但是,在实践的层面,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却跟不上思想认知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校教育乏力。高等教育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多元、深化改革的教育环境,似乎把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样关乎大学生人生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教育任务,几乎全部交付给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而转移了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视线,导致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的退化和教育实践领域被模糊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凸显乏力。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家庭教育偏颇。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的环境状况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然而,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对现代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还不能完全被磨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关心仍然停留于学习考试的实际分数和身体健康。另外,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家长们更在乎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进入高等院校和实际受教育的权利,而非把注意力集中于子女们在大学中是否有执行职业生涯规划。这种家庭教育与青年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教育缺失。大学生的可塑造性决定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自身存在着明显的自我控制力、自我执行力不足的弱点,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不强。而且,一方面大学生朝气蓬勃、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成才意愿强烈;另一方面大学生既情绪易波动又极易被鼓动,在教育氛围不够的情况下,很难相互提醒、相互激励、相互评价,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问题上自我教育的不完善,明知要为之而不为。

二、现象分析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着眼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要求大学生对个人因素的自我了解、规划与求职择业的匹配需求、职业发展目标、实践求职目标的行动方案、掌握目标职业技能等具备相当的认知度和践行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却事与愿违,由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社会阅历的局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如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停留于思想层面,缺乏实践力度。

在认知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高等院校教育呈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只接受侧重于研究型理论知识灌输教育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能力要明显低于接受过实践型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中运用心理学心理暗示的教学技术,和学生共同分析职场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力与实践力的两个直接因素。

在信仰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家庭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潜动力,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构建起健康职业发展模式的精神家园,在自我强化就业意识的同时也能够使自我的功利意识得以平衡。此外,人际关系、家庭状况、家庭的社会地位等大学生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制约着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定位的重要因素。

在执行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教育与其所处的年级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呈递增趋势。高年级的学生对自己需要一个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认同度要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调查表明,大学生投入形式多样化的职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与就业基地等工作,并通过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及时反馈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实际差距是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对策思考

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效应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关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但是关注的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

1.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体系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的支撑。在增进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要把握专业的师资队伍、管理激励与监督服务队伍和办学设施等物质性硬件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环境、校园精神等非物质性软件资源方面的建设;在保障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确保获得开设指导针对性较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课程等显性资源和科学技术课程等隐性资源的支持;在完善制度性资源和机制性资源上,要加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制度性、规范化管理,并且在一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下,逐渐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可行性、保障性,强化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组织机制建设等。

2.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鲜明,价值取向多元化、独立自主意识强、适应新事物能力强,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的“生涯彩虹图”,较全面地诠释了这一点。根据萨柏对生涯发展五个阶段的划分,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职业探索阶段,在选择职业时有较大的弹性,个性化差异表现得比较明显。因此,在高等教育期间,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采取职业心理测验、职业行为观察、职业人物访谈、职业情景幻想等一系列教育技术手段,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明确和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激发他们坚定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从而为他们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

3.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节”。通过规范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回答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要弄清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什么?为达到我的职业目标,我又该干些什么?”指导和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懂得要在操作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设定、目标实施、反馈修正等环节的基础上,突出可行性部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确切把握职业规划的具体目标。依据此活动平台,大学生充分展示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让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断强化并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目中,力求巩固大学生对目标职业的心理倾向,以此指引每一位大学生去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收获成功的职业前景。

4.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具备的获得工作机会、并在工作中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核心适应能力也往往能成为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效应的重要因素。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就业环境,高等教育理应帮助和指引大学生培养保持乐观、自我情绪调控、高自我效能感、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思维开放性等积极上进的性格特征,以此为基础,凸显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的优势,增强对理想职业的认同感,积极发挥个人适应性的积极价值,指引大学生在不断完善就业资本的同时以期达成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积极结果。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有实践效应的系统性的思考与方法,对帮助大学生初步设定出人生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也能够表现出动态循环的功能。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不乏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因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指引大学生明确规划的目标和方向,又要注重实践效应问题,把握在实践过程中的变化空间,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现出实际的可操作性。此外,高等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效应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有系统的、有步骤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之中,使大学生在不断达成阶段性的成功鼓舞的过程中保障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认同感和践行力。

参考文献:

[1]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建国.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3]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10篇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作用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中得到深入发展。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要建立符合本校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仅仅依靠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校各个部门,从领导到教师全面重视并参与进来,其别重要的是高校辅导员的参与。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特点与主要职责决定了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承担重要角色的必然性。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辅导员并没有真正投身于这一工作中来。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所具备的优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许多辅导员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学校管理者要深入思考和落实的问题。

一、辅导员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意义

职业规划教育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为最终目的。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辅导员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要辅导员的全面参与。只有辅导员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做到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全员参与,才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氛围,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地“正能量”,更好地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面发展。

另外,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对辅导员提出的崭新要求。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辅导员有必要积极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中来,发挥自身所长,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新理念、新方法,更新工作思维,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拓展工作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辅导员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优势

作为大学生的最直接的教育者与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辅导员是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更容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辅导员直接负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管理工作,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与大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是大学生们最可信赖的人。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春风化雨的耐心和润物无声的投入,从这方面来说,没有人比辅导员更适合承担这项工作。另外,目前辅导员的年龄普遍年轻化,容易接受新事物,和学生有很多的共同语言,甚至学生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曾经或正在困扰辅导员的问题。他们可以和学生共同分享,共同学习成长。相较其他人员,这些特点让辅导员更容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2.对学生个体情况的了解掌握,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生涯的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独特性。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涯发展的问题和困惑,只有熟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个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在学校里,辅导员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最为了解的人,优秀的辅导员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自己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才干、价值观念甚至家庭背景,辅导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辅导员的参与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全程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学四年持续不断地对学生情况进行指导、关注,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要进行跟踪调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或专业教师只能给学生一个框架的、方向性的引导,而更细致的工作则只有辅导员能够完成。高校辅导员可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四年的日常工作中来,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化。

三、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1.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

辅导员可结合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分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大一时,着重帮学生了解学校和所学专业,进行自我探索,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时,着重指导学生了解职业,进行职业探索;大三时,着重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必备素养;大四时,着重指导学生收集就业信息,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了解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四个阶段有机联系、相互贯通,构建一个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2.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高校辅导员可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设立工作坊、进行职业角色扮演、举办职业发展沙龙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大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生涯理论的深刻理解,加强对目标职业的认识、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3.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对学生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辅导员是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对学生个体情况和家庭背景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这有助于辅导员运用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为自己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位置,快速适应职场。

4.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大学生对自我和环境进行探索。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们可以完成对自我的探索,但一般欠缺对环境的了解。提高大学生对环境认知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要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社会环境的了解和认知。高校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实践训练的好机会。

在技能的三个分类中,用人单位一般最为看重的是可迁移技能(skill),而大学生在学校系统学习的只是第一种专业知识技能(knowledge)。就业实习是大学生提高可迁移技能的最好机会,是大学生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奏,是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是大学生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体验。辅导员要充分地利用这个时机,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他们对用人单位进行更为实际的了解:了解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各项要求;对领导和老员工进行访谈,学习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请他们指出自己的不足并请教如何改进等等。学生实习返校后可让他们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实习体会,从而使每位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更深刻,更立体。

5.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督促

职业生涯规划重在执行,没有执行,再好的规划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执行力不足,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督促,通过班会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使职业生涯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6.开展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效果要用时间来验证。为此,需要辅导员对毕业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辅导员可以定期(每隔半年或一年)与毕业生进行联络,了解他们的职位变动、岗位调整、薪酬待遇、工作满意度等情况,以及他们工作中对于生涯规划的重新感受和思考,从而做出统计与分析,用调查结果和数据来验证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还可以将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和没有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

四、提升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指导能力的对策

1.学校应对辅导员开展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培训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辅导员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要加强对辅导员专业性的培训,组织辅导员经常性地参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力,全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水平。

2.辅导员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职业规划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集教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理论知识。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自身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精通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掌握职业测评与辅导的技能,最好还能考取职业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证书,提高职业规划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另外,还要熟悉和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情况,多方搜集职业信息,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接触,了解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3.辅导员应先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人都适用,对辅导员也同样如此。辅导员只有首先对自己进行好规划,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经验去指导学生。另外,辅导员往往是在对自身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魅力所在,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兴趣,从而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感受与学生进行分享讨论,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只有辅导员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等学院与辅导员的双赢。

4.辅导员应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任务艰巨,只有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辅导员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为此,辅导员需要以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投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来,在对学生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学生的成长而喜悦,自觉自愿地去开展工作,这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焕发蓬勃生命力。

5.学校应为辅导员提供支持和保障

学校要为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辅导员提供有力支持。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高强度的工作使不少辅导员的精力透支,再加上有的学校受条件所限,即使想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学校应为辅导员提供从事此项工作的支持和保障。首先,应尽力满足辅导员从事此项工作的必备条件,如场所、设备等等;其次,可以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拟定绩效评估项目,对从事此项工作的辅导员进行补贴,对做得好的辅导员还应给予表彰奖励;另外,还要对辅导员的生活进行关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来。

综上所述,辅导员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地投身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来,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学校也应重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为辅导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形成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以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长旭.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科教纵横,2012(2).

[2]郭彦铮.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作用[J].科技信息,2012(36).

[3]王千红.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指导作用研究[J].检验医学教育,2011(12).

第11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自我价值感 研究

一、前言

女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受到良好教育、拥有高智慧与高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人数与比例逐年增加,她们的发展问题尤其是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随着每年就业大军的不断扩充,在有限的岗位资源面前,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无疑处于劣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重的,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有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原因,也有生理、心理,以及知识结构上的原因。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缺乏独立自主的职业意识是导致其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职业意识是职业心理素质的一个方面,它是个体形成与保持同职业活动有关的自我概念的一种意识。职业意识不仅包括个体对为什么要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和达到何种职业目标的认识,而且包括对怎样实现职业目标,如选择何种手段、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思考和选择倾向。职业意识不仅可以为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能够为在完成职业活动的外在要求与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满足的内在需要之间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最终达到职业与人的和谐统一。目前我国女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缺少自我成长和管理意识,存在着一种“藤蔓意识”,即对社会、家庭及学校存有一种依赖性,把择业就业的希望与责任寄托在外界而不是自己身上。这种择业就业自主性的缺乏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自我成才缺乏必要的前提、方法,社会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理想往往脱离实际,在择业时往往带有盲目性。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而言的,它是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觉知,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职业自我认知。职业自我认知包括对职业心理素质中的心理调节系统,职业能力的认识情况,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及其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包括认识相应的职业活动对专业知识、心智能力和运动技能的要求等。第二,职业自我效能。职业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一职业相关任务或行为能力的知觉以及对达到职业行为目标的信心,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职业计划。职业计划是指个体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活动所作的具体的规划与准备,它从行动方面反映了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自我”,而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核心。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倾向,是在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认知与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效应而产生的一种肯定自我的情感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的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它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其核心是自我价值判断与体验。因此,自我价值感可能在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高自我价值感的人容易悦纳自己,成就动机水平高,勇于接受挑战,有利于职业的开拓。低自我价值感的人相对保守,不利于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以了解自我价值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通过随机抽样获得,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等八所大学校选取5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得到有效问卷502份,其中男生问卷183份,女生问卷319份。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

该量表由黄希庭、杨雄编制,共56个题项,由总体自我价值感量表、一般自我价值感量表、特殊自我价值感量表三个分量表构成。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1―0.86之间。采用五点记分法。分数越高表明自我价值感越高。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问卷

自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问卷,采用五点记分法,共25题,包括职业自我认知、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计划三个维度。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81―0.96之间(P0.001),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0,间隔两周重测信度为0.83,各维度间的同质性信度在0.71―0.86之间,重测信度在0.63―0.83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各维度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0―0.64之间,各维度分数与总问卷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1―0.90之间(P0.001),表明该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

三、研究结果

(一)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检验

相关分析表明,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其各维度与自我价值感及其各因子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01),即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的女大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越强。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8,且相关极为显著。

(二)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各因子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回归分析

表1 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各因子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对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预测有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包括特殊自我价值感(主要为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3个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3个变量能够预测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40%变异量,而且都是正向预测。另外,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其中一个维度,职业生涯自我效能的预测上是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进入了回归方程,其对职业生涯自我效能的预测力为30%。

四、讨论

分析表明,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其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即自我价值感越强的女大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更强,反之亦然。相关分析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因此,良好的职业意识与高自我价值感是分不开的,它们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回归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个人取向如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自我人际价值感,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显著的预测力。这说明女大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及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因素,即女大学生的潜能发挥得越充分、个性发展得越完善、人际关系越和谐,越有利于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增强。因此,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潜能、完善女大学生的人格,以及提高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有效途径。有鉴于此,女大学生应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价值感,同时,社会和学校对女性能力的认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结语

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且相关极其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女大学生的个人取向如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自我人际价值感,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师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特点与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172.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380-396.

[3]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64-202.

[4]龚艺华,黄希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32-34.

[5]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学,2003,26,(2):194-198.

[6]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9,22,(6):484-487.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困境;发展策略

1 职业生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要环节

高等职业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应该在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上具有更多优势。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该着眼于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而这些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在学生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下逐步实施和完善的。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则可能成为一个无目标的盲目,最后学生的培养可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无用功,很难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个问题也是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的一个直接原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目标的必要环节。只有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未来从事的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2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3年,第一年是大量的基础课,第二年是专业课程,第三年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但是很多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和面对就业问题时对职业发展一片茫然,只能片段式地了解一些企业的情况,可以说,很多高职学生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职业。没有得到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多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职业,也很难热爱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这种现状让很多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适应和摸索期。一些学生甚至由于职业定位的缺失,造成整个职业生涯的失败。

目前,我国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一般都在最后一学年实施,内容多是思想教育,形势分析等。近些年来,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也逐渐意识到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起步晚,尚未升华到系统性的理论教育阶段,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上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中主要存在如下一些突出问题。

2.1 领导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还不能根据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与教育。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人才培育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配置上未与社会结构、职业发展相匹配,也就不能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因此,作为高校领导、专业负责人,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生培养计划中进行考虑,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到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

2.2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高职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需要教师分类指导与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相结合。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只给毕业班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全程引导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从性格分析、能力解析、专业知识、职业意向、职业行为等多方面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缺乏对学生的“全程式”指导,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甚微,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很多学生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这方面知识能力缺乏。这些能力和知识应该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培养,补上我们在职业认知方面的欠缺。同时,以职业规划为指导的高职学习,会给学生更好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而学,应该如何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指导人员普遍稀缺

职业生涯教育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的专业性上。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而不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这些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科学理论。他们所能做的主要是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而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教师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的理论和实践技巧,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和选招聘制度也有很好的了解。而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不仅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数量少,而且其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技巧。必须承认,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在专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欠缺。

3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策略

3.1 引入专业机构,培养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国外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呈现出职业化、素质化、专门化的特点。在美国,一名普通的辅导人员,至少需要具备辅导学、咨询学等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心理学硕士、博士学位。而我国很多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是由主管就业的教师开设,存在较大的专业不对口性。在目前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较快地解决目前的一些困境,一是将社会上已经比较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引入高职院校中开设相关课程;二是将校内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送到国外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交流,通过不断的交流将国外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引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目前也有很多在各个行业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为高校学生义务进行相关职业生涯指导。高职院校可以多方借力,完善其职业生涯教育,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3.2 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中心

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涯管理与辅导的国家是美国。早在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就明确提出了生涯管理与辅导是其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专门设置了相关的管理研究机构,督促保障学校有效地实施相关课程。它奠定了全美学校生涯管理与辅导工作的基础。美国对在校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理念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不是仅仅指导学生找工作,提供用人信息,而是从学生一进校就引导其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协助学生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美国的高校职业生涯指导贯穿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从学生一进入大学学习就开始进行职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借鉴其做法,设立专门的机构,随时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解决他们实际面临的问题,充分利用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和负责人都应该抱着一种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开展工作。一个学生选择一所职业院校,选择一个专业,就是选择了他的职业人生,每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选择,这是对他一生至关重要的选择。只有抱着一心为了学生的思想去工作,我们的职业生涯指导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果每个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都能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看成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事情,以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系统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科学地贯彻实施,也才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3 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认识企业、了解职业的合作项目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实践项目和机会。这些项目的开展要避免只是在学生毕业前集中到企业实习的简单方式,而应该在入学后便开始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认知和实践中去,为最后的职业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

4 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个系统的、关系到学生人生幸福、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但其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充分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建设有竞争力的高职院校,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每一个学生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其综合职业竞争力,这也将是高职院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靳玉梅.美国职业生涯教育及启示[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1.

[2] 王秋夜.高职院校推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64-65.

[3] 李斯杰.国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启示[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4.

[4] 张军.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30-132.

[5] 胡元聪,黄晓梅.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5):32-34.

[6] 韩宝庆.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2):102-105,82.

[7] 王莎什,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6):80-82.

[8] 田爱民.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教育新模式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1):52-55.

[9] 唐红杰,闵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7):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