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农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没有形成自己产品的独立品牌:
本来村南的柿子林,所产的都是盘山最为著名的磨盘柿,据老辈人相传,也曾作为御供,供奉静寄山庄,成为宫庭食品,我们却将其当普通山野果零散销售了,因此价值卖不出来,如果能将其当作品牌绿色食品,当作月饼一样的卖,肯定可以卖出更多的延伸品牌及包装价值来,这不是一户一人独立可以担纲的,需要依靠集体力量,公司化运作才有可能。
二、缺乏系统科学的种田:
在通过乡村整治以后,全村不仅有这230亩可耕地,还将会有砖瓦窑一队80亩宅基地将复耕,全村可耕地将达到310亩,再加上俩村的山林地,全村可供耕种的可耕地与山林地相加,即应高达2019亩,这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资源,我们希望通过村民大会公决,将这部份有形土地资源,通过公司化运作,达到集约化、科学化、的方式去种田、种树,以使其达到增收的目的,为此需开展工作下工作:
1、对全村土地PH值进行测试。
2、对全村可耕地、山林地土垠成份、组分进行系统取样、测试、化验。
3、聘请农科院、农业专家对未来**农林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种植规划,以达到科学种植目的。
三、缺乏市场化的系统运作:
当今我国,已从一个完全行政管理产业的状况下,通过改革开放,各项生产均已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或转型,农业生产也逐步向土地的集约化、科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变化,目前一村一户一人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变化的严重挑战,所以按目前**农村生产现状与市场化运作的差距愈显严重,个体农业生产已无法适宜这种发展与变化来了,我们认为组织起来走公司化道路是唯一出路。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来农业生产收入低下状况的了解感受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市场化、科学化运作才是第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编制此项规划时,拟通过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改变现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也希望通过建大棚、引入新品种、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土垠条件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过市场化、品牌化运作,达到上述目的。
四、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土地资源现状的调研:
1、土地土质(PH值、土垠化学成份、土质物理现状)的科学调研。
2、土地将依不同土质条件、地下水、海拨测绘地形图。
3、委托专业机构、专家进行科学种植计划的规划方案编制。
4、请土地与投资机构对本村土地目前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提供一份系统的**土地资源详细状况报告,供可能投资者决策之用。
(二)将现有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经过量化、打折(更合乎客观公正)使其按资源总量、量化成资产总量,分配到每户户头(或人头)以此作为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基础。
(三)招商引资、引智,寻求合作:
在对我们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充分调研基础上、在对土地价值有一个公允评估的基础上,由于农民已将土地资源总量,量化成一个可以计算的价值资产总量,即可以按市场化原则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引智,进行合作,其对象可以是国内、国际、农业科研单位,也可以是农业产品种植、投资机构,引入的是资金智力(人才)品种与市场。
由于有了上述第(一)(二)项基础,对于外来投资者合作方式可以是买断(承租)经营权或股份制合作。
上述组成可以是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也可以是国内股份有限制,根据上述第(二)项测算,农民股权配置就比较容易实施。
五、绿色生态农业公司的组成模式:
(一)有限责任制公司:
依照公司法,该公司无论是与国内或国外合作,其性质必须也必然是有限责任制企业。
(二)公司注册资本:
建议为人民币200万元,其中70-90%可以是土地,其余30-10%可以是现金
(三)公司股本金配置:
1、建议每户村民占有0.5%股份,即价值人民币1万元,其中0.8万元以土地折让入股,其余0.2万元以现金入股,全村98户,即相当入股股份49%,每户都具有0.5%股权的股东。
2、村集体经营公司,占有21%股权,其收入主要用于未来公共积累及全村社会保险、文化、医疗费用及基础建设(维护费用)按比例应投入8.4万元现金,其余以土地公共财产折让入股。
3、吸引一个外来投资者(或内部竞聘)投资人民币60万元,占有30%股金,并负责目标经营管理,作为最大股东承担生产发展全责。
以此:土地2190亩(耕地230亩,复耕地80亩,山林地区性1880亩),现金88万,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运作。
(四)经营保证:
为了保证全体村民现有土地经营管理的风险,外来承包经营或投资者,除缴纳人民币60万元投资款外,同时应向村委会缴纳3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保证金,保证村民总的收入分配,不低于30万元/年起步。
(五)经营期:
暂订十年,即从2007年起,至2017年止,经营期满,经营业绩良好,可以续签,如在合同期中,经营承包方违约或不能经营达标,董事会有权对承包经营者处以违约罚金或终止经营权方式,予以处置。
六、绿色生态农业公司主要经营内容:
(一)优质山地(平原)果品种植,新品种引入及加工。
(二)绿色蔬菜、果类、菌类的大棚、窖化生产。
(三)绿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包装、品牌销售。
(四)上述新产品的收购、包装、品牌化销售与气调仓储、物流配送。
(五)配合农家乐旅游的现场采摘。
【关键词】农业;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市场
1 塑造绿色温宿,发展品质农业
温宿县离乌鲁木齐、北上广等重要消费市场运距长、运价高。但是,温宿县农业优势资源丰富,产品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出消费者期盼的“安全、营养、美味、健康”的高品质农产品。要充分利用温宿县农业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采取“以质取胜”的策略,着力塑造“绿色温宿、品质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建绿色基地、打通销售渠道为关键措施,强力推进农副产品外销。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确立产品形象的重要标志。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温宿县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已基本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思路清晰,形式多样,重点推进”的发展思路。截止2013年底,全县有效使用绿色标志的企业总数为2家,产品为5个,总产量1.9万吨,国内年销售额2258万元人民币。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 13家,产品 13 个。有2个企业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投入缺乏以及技术力量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温宿县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后,全县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围绕县农业农村中心工作,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机制,切实提高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产业力度,大幅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业效益。
2 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发展基础
(1)在思路、规划、手段和政策上超前谋划。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2)结合自治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等目标任务,尽快编制“十二五”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
(3)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力争5年时间,使一批农业乡、镇、企业都能围绕优势特色资源,发展1-2个主导产业,培育2-3个主导产品。
(4)培育农产品精品口品牌,在大型超市逐步设置绿色、有机食品销售专柜,实现“农-超”、“商-超”有机结合,注重以品牌引导消费、以消费拓展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使认证速度、产品质量、生产效益协调发展。
3 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发展机制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稳步扩大总量规模,全面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加品牌效应,推动绿色、有机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1 构建产业发展体系
逐步完善以产品生产、科技支撑、市场流通、服务管理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推行“以品牌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加强对企业和农民的培训,按照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和规范管理的要求,督促认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热情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便利。
3.2 加强监管检查
全面推进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有机结合的认证手段,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与标志市场监察制,改进产品抽检方式,增强取样的合理性,以保证产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健全绿色食品例行检查制度,对获证产品和基地要实行年度抽(检)查,指导基地和企业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和规程进行生产,不断提高绿色食品认证的有效性。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绿色食品行为,维护绿色食品的良好形象,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3 完善服务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把加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查询网络体系,积极推行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制度,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消费需求多变的应对能力,力促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4 抓重点、保质量、促发展
紧紧围绕温宿县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谋划和推动绿色、有机食品事业,着力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4.1 紧紧围绕一批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有重点地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发展
结合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在一些有优势、有资源、有特色的设施农业重点发展乡、镇(场),按照“绿色温宿,品质农业”的理念,重点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并将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扩大总量和规模,力争使全县蔬菜类产品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数量达到90%以上,在产品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4.2 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创建各具特色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围绕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按照基地创建标准和要求,大力创建水稻、红枣、香梨等基地。建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动加工集群,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采用“星级”服务,专人跟踪,力争使全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每年有所增加。
5 重视宣传与推介,营造良好环境
绿色、有机食品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为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已为部分消费群体认可接受。但仍需加强宣传,以期正确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健康消费、安全消费。要抓好与新疆日报、阿克苏报以及温宿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以专栏、专题等报道形式进行宣传。重点抓好三个层次的宣传;即多渠道抓好面向消费者宣传,让广大消费者认可、接受;面向生产企业宣传,使更多企业参与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向政府宣传,争取温宿县领导重视支持。
重视绿色、有机食品推介和市场建设。借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两个平台,组织更多的企业出去参展,展示温宿特色农产品,宣传温宿特色农产品,组织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开拓华北、东北、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加快推进绿色、有机食品事业发展,是实现温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市场开拓的迫切需要。农业部门要提高服务质量,使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促进新疆农业跨越式发展,必须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新疆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充分利用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环境,加快农业市场化步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着力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做强新疆优势产业,全面提升新疆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经营组织方式转变。
加快新疆农业市场化条件成熟
市场化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新疆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市场化条件逐渐成熟。各种农产品及加工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50公斤,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菜篮子产品丰富多彩,农产品市场供需两旺。农业资源丰富独特,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的2.6倍。作为绿洲灌溉农业区,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农产品特色突出,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形成了以防洪、灌溉、调水为重点的水利工程体系,有效灌溉面积6000多万亩,标准粮田建设、节水滴灌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可控性高,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8%,位居全国前列。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援疆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为新疆农产品疆内外销售创造了条件。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富农举措逐年加强,以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口岸市场等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市场不断发展。新疆地缘优势明显,地处内地和周边国家两个大市场的结合部,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有17个对外开放一类口岸。201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划定了123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范围,明确采取一系列支持政策在2015年前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把两个经济开发区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一切都为加快新疆农业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市场开拓为龙头,推动新疆农产品疆外营销
2010年自治区大力实施新疆农产品市场开拓以来,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办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农产品交易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内地重点城市巡回大巴扎行顺利推进,推动新疆农产品“走出去”已见成效。三年的实践证明,以走出去到销地举办展会、建设新疆农产品展销平台,提升新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推动新疆农产品外销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1年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出疆农产品总量达到674万吨,剔除棉花及棉粕333.4万吨、番茄酱42.9万吨外,其他特色农产品及瓜果出疆销售量达到297.7万吨,占当年特色农产品(番茄和辣椒除外)及瓜果生产量1061.6万吨的28%。实现了新疆农产品成功“走出去”,新疆农产品的优质、美味、营养、绿色已被北京等特大城市居民认同。今后几年,充分利用各种展会的品牌,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扶持,企业主体”思路,简化办展程序,创新办展形式,加大宣传,推动新疆农产品走向全国。在“提升层次、延伸广度、增加深度”上下功夫,在加强现有展销展示窗口和平台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援疆机制,协同19个对口援疆省市,引导和支持疆内外企业,在各大中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新疆农产品的专销区,在各大城市超市设立新疆农产品展销专区,在各大中城市建立新疆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加盟店。同时,采取政府协调企业主办的方式,加快物流、仓储及配送网络建设,加大与各省市政府协调,争取在国家已有“绿色通道”政策基础上,拓宽享受绿色通道产品品种范围,保障物流畅通,减少运输成本。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重新疆产品市场话语权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新疆棉花与加工番茄已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甜菜、加工辣椒、特色瓜果、林果等特色产品在全国已占有较大份额。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都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今年总产量有望占全国总产的一半,新疆作为全国甚至全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地位凸显。2011年全疆加工番茄生产量达88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番茄酱产量近100万吨,出口量已占到世界贸易量的25%,番茄红素在全国已享有盛名,并深受大众欢迎。但是,近几年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种植农民的利益,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新疆农业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优势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提高优势产品的市场话语权。一是突出抓好棉花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棉花属于国家战略物资的地位,积极争取中央部委支持,从棉花种植、收储、初加工、精深加工等各环节入手,着眼长远发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对于棉花种植,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思路,重点抓好三方面:第一,建设标准棉田。在国家连续几个五年计划支持新疆棉田建设的基础上,以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二五”棉花工程建设项目为契机,统筹编制《新疆标准棉田建设规划》,划定棉花种植区域,确定棉田建设标准,协调国土、财政、发改等部门资金,争取用5—10年在新疆38个棉花主产县建设2500万亩标准棉田,稳定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第二,加快棉花良种培育步伐。棉花种植要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必须通过育种来根本解决。要面向棉花机收机种、提高单产、抗虫防病目标,加快适用品种选育和培育、试验、推广,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机采棉品质等次下降多的问题,确保单产提高、成本下降、效益增加。第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机遇,争取国家在棉花种植方面完善补贴、奖励等政策。粮棉油肉是支撑社会稳定的战略性产品,中央一直高度关注其生产。目前粮油肉已有较为完善的生产补贴及奖励政策支持,唯棉花除有良种补贴和临时收储价政策外还未开启其他政策。可以积极争取中央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增加棉花生产资料补贴、增加棉花节水滴灌补贴等,实施种棉大县财政奖励。二是抓好以加工番茄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加工番茄是“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典型,也是加工番茄种植的唯一出路。但因其产品以出口为主,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大。做大做强加工番茄等特色产业,在做好新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理清整体发展思路,建设重点,配套措施的基础上,首先要壮大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政府可以支持相关协会建立应对市场大幅波动的“市场调节基金”,在国际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时收取,反之拨款补贴。其次推动特色产品种植农户、加工企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成员内部团结与自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保障企业和农户利益。第三是加快特色产品品种选育培育,依靠科技促进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新疆名牌产品
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意见》,明确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点及部门分工,确定了从2010年起自治区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和保护,奖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单位、企业)。并且,对于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在相关项目立项、企业技术改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意见》实施三年来,极大地调动了新疆农产品及加工品企业创名牌积极性,推动政府、企业、市场协力打造新疆名牌产品,成效非常明显。目前,自治区涉农注册商标达1万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商标品牌达511件。与此同时,针对新疆企业规模小,发展历史短,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新疆品牌多、散、小,品牌难以做大做强,集聚效力不足的现状,今后几年在继续抓好《意见》实施,鼓励企业争创名牌的同时,学习浙江、黑龙江等省做法,加强资源整合,合力培育区域品牌。一是编制品牌战略规划。着眼长远与全局,确定思路与目标,突出重点产业与区域,落实相关措施,推动品牌建设。二是整合品牌。坚持市场导向,以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为基础,按照“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不同商标”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的品牌,打造区域品牌。三是合力推动。按照“政府支持,协会牵头,企业主体”共同推动整合的思路,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市场协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牵头组织,同类企业参与,共同研究建立区域品牌。四是加强监管。对已有品牌加强监管,防止假乱,对已整合了的品牌加强监督,防止仍然各自为政不维护公共品牌行为发生。五是循序渐进。培育名牌需要时日,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遵照市场法则,优胜劣汰,逐步培育知名品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全国城乡居民公认的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前,全自治区已认证绿色食品75个、有机食品16个,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620万亩。新疆自然条件独特,具有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优势,各级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采取奖励、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程序,积极申请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不断提升全疆农产品知名度。
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推进绿色新疆品质农业建设
加强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标准化技术应用水平,有利于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群众绿色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疆远离内地,运输距离长、费用高,新疆农产品“走出去”必须走中高档产品路线才能有竞争力。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绿洲灌溉农业的生产方式,富足的耕地资源都为发展“绿色新疆,品质农业”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农产品品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不仅要加强生产过程标准化,而且要加强产后加工分级分类标准化。推进农业标准化:一是大力促进“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园)建设,加快推进“三品”生产,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质量可追溯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引导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以及自治区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二是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大力推行“支持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编制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培育一个品牌”的机制,通过编制发放形象直观的农业生产模式图以及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途径,指导农民应用农业标准化技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主体率先应用农业标准化技术,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产地标识、包装标识、认证标志等制度。三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农产品品质提升、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分等分级、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地方标准研制,努力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四是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GAP、GMP、HACCP、ISO9000、ISO14000等管理体系认证,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国际接轨,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退出、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五是加强对农业标准实施的监督。全面推行农产品例行检测、初级农产品农(兽、渔)药残留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制度,依法加强对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标识标注以及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农(兽、渔)药残留限量等标准实施的监督,依法加大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农产品的查处力度。六是加强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业标准化教育与培训,有计划、分层次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农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培养一支农业标准化专家队伍和推广队伍。
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是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效形式。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仅每年安排自治区财政资金2500万元支持合作社发展,2011年还下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明确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支持、保障措施。对全疆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到2011年底,全自治区已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113个(其中被农业主管部门认定为示范社的605个),入社成员26.8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数67.2万户,两者占全疆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49.3%,仅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好的浙江省低4个百分点。但是,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中80%以上农产品统一销售的只占15.6%,80%以上投入品统一采购的只占10.8%,而浙江省这两项的占比分别是38%和30%,单个合作社经营实力及盈利水平更无法与浙江相比。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空间还很大,应在注重规范管理夯实发展基础的前提下,落实好《意见》要求的政策,突出自治区级示范社,着力扶大扶优扶强,以此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深入推进规范建设,夯实提升发展基础。建立合作社认定和复评制度,全面实施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五化”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合作社章程、工商登记等制度,不断完善规范化合作社认定标准和程序,实行每年一次复查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适时启动示范县创建工作。二是深入推进环境优化,拓展提升发展空间。按照《意见》要求深化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研究实施现代农业补助政策,支持大学生领办或进入合作社,努力实现自治区级示范性合作社引进1名以上大学毕业生。制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开展合作社信用评价工作,适时向社会公布评信结果。学习先进省市做法,研究提出合作社创办加工企业的相关税收减免和扶持政策,促进合作社向加工领域延伸。三是深入推进机制创新,加快提升发展进程。重点推进联合重组。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以资产重组为手段,鼓励和引导同类合作社之间及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创新经营机制。在坚持合作制组织基础上,形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引入承包制、经济责任制、成本核算制、职业经理人等,在合作社内部形成“激励—制约”机制。创新营销机制。组建合作社联合会,由联合会组织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引导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开拓国内外市场。
以农业信息化为引领,建立新疆农产品生产销售监测预警体系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势在必行。近年来,新疆农业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快,已经在农村综合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以新疆农业信息网为重点的农业信息服务全面开展,农情监测、农经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生产信息系统已有基础,特别是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疆农业遥感中心”,构建了农业生产遥感监测系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客观性、及时性的监测,监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真实可靠,为建立新疆农产品生产销售监测预警体系打下了基础。以农业信息化为引领,突出服务为本,按照“整合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建立新疆农产品生产销售监测预警体系,对农业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信息服务,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能力与水平。一是建立农产品生产监测预警体系。统筹种植业农情信息、农经信息、植保信息、遥感信息等监测网络,按照“共同建设,各记其功”的原则,协调布置监测网点,统筹安排监测经费与任务,建设农产品生产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对种植作物从土壤墒情、播种面积、作物长势、病虫害监控、灾害预警,到产量预测、收获进度、投入成本等系列监测,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二是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统筹市场信息、质量安全监管、绿色食品等监测网络,按照“统一布点,各为所用,协同分析”原则,构建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田间出售、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大中小城市超市等农产品价格监测网络,持续监测市场销售及价格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同时,加大对进出疆农产品数量和价格的监测,为政府调控市场及引导生产服务。三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及市场分析报告制度。对农业生产形势按季节编制并向相关部门报送分析报告,同时通过新疆农业信息网对外,对农产品价格实行大宗产品日公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适时公布。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推动新疆农业创新发展
佳和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计划
佳和农业生态观光园由佳和生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68000万元,五年内建成。园区共建设绿色蔬菜种植温室59个,生态观光温室5个,珍禽养殖园3座,生态餐厅1座,保鲜库1栋,野钓池3个,标准比赛池2个,特色农业研发中心2座,同时利用该地块交通便利,环境清幽等特点,设计建设养老、度假为一体的养老休闲中心2个,生态公园1座,总占地5000亩。
2011年该公司已在张家堡镇杜庄村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租用农民土地300亩,建成高标准冬暖式日光温室59座,垂钓池3个,保鲜库1栋,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目前该园区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良好,已上市销售。
2012年该公司计划建设①生态餐厅2座,总占地1.2万㎡,3月份开工建设,11月份完工;②畜禽养殖园1座,占地5800㎡,前期计划配合生态餐厅用餐需求,养殖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后期将引进山鸡、鹧鸪、珍珠鸡、孔雀等珍禽;③垂钓园进行完善性建设,共建成垂钓池5个(其中野钓池3个、国家级比赛池2个),3月底开始建设,6月份完工且投入使用,并迎接省市级垂钓比赛;④观光温室区计划建设高标准观光及育苗温室2座,每个占地3000㎡,计划4月初开工建设,年底前投入使用,预计全年总投资3000万元。
现代农业创业园建设计划
结合环首都经济圈“四区六基地”建设规划,按照我县“一线四新”战略要求,我局拟在矾山镇黄帝城附近建设一个集科研、种植、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规划占地500亩,建设期3年,总投资7000万元。该产业园共分四大功能区:①高科技展示区:主要建设现代化连栋大棚进行集约化育苗和高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加大新品种蔬菜引育推广力度,占地20亩,计划投资400万元;②观光采摘区:主要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进行蔬菜及花卉种植,并配套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站1个,该区占地400亩,计划投资2600万元;③商贸物流区:主要建设现代化仓储和加工车间进行蔬菜及花卉产品的交易与配送,占地30亩,计划投资2000万元;④生态休闲区:主要建设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活动于一体的休闲会所,占地50亩,计划投资2000万元。
为使该园区早日建成,我局将积极争取上级有关建设资金,并鼓励和引进农业企业参与建设,拓展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我县农业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摘 要 本文根据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例高、资源相对短缺、环境相当严峻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提出在“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研究农业技术的推广,目的是要探索农业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来促进农业高级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在农业发展中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农业技术 秸秆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与研究范畴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
什么是绿色农业?从发展绿色农业是为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出发,所谓绿色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应重点加强农业的生态技术推广设与发展绿色食品。在我国积极倡导与发展绿色农业,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农业的研究范畴
绿色农业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与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是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和重点。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代表生产力要求的、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其基本要求应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绿色技术创新也是绿色农业范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向,必须大力提倡绿色技术创新,使绿色技术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保证。绿色技术创新是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主要包括组合型技术创新和发明技术创新。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把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从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来看,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围绕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技术来展开。
二、在绿色农业体系下农业技术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一)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1.秸秆饲料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虽然所含营养成分低,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但是,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补充适量的粗饲料和其他必须营养物质,仍能满足牲畜的各种营养需要。我国具有利用农作物秸秆饲养畜禽的传统,并由此培育出了具有高繁、耐粗饲的诸多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的秸秆饲料化技术。因此,利用秸秆养殖,仍是发展畜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2.物理处理技术方法
利用人工、机械、热、水和压力等作用,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使秸秆破碎、软化、降解,从而便于家畜咀嚼和消化的一种加工方法。实践证明,秸秆未经切短,家畜只能采食40%-60%,而经过切短或粉碎后的秸秆,可以几乎全部被家畜采食。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切断与切碎处理、揉搓处理、软化处理、热喷处理、膨化处理、颗粒处理及碾青处理等方法。
3.化学处理方法
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来处理秸秆,在打破秸秆营养物质障碍的同时,提高家畜对秸秆的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秸秆氨化后可提高消化率约10%。秸秆氨-碱复合处理后,麦秸的消化率可提高到66.5%,稻草的消化率提高到71%。同时,动物的采食量大幅度增加。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碱化处理、氨化处理、酸化处理、氧化剂处理、氨-碱复合处理和碱-酸复合处理等方法。
4.生物处理方法
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和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以被家畜消化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一种方法。据实验测定,麦秸微贮处理后,干物质体内消化率可提高24.14%,粗纤维体内消化率提高43.77%,有机物体内消化率提高29.4%。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自然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酶解技术等。
(二)秸秆养殖蚯蚓技术
将秸秆经过粉碎堆制处理后,作为蚯蚓饵料饲养蚯蚓。蚯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粗蛋白,不仅可用来补充畜禽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还可入药。实践证明,25-30kg秸秆饵料可以生产1kg鲜蚯蚓,并可获得70%蚯蚓粪。蚯蚓粪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植酸、氮、磷、钾,并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氮基酸,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养料。
(三)秸秆作为基料生产食用菌技术
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不仅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可以缓解诸如棉籽壳等其他基料日渐紧缺且价高而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问题,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同时,生产菌菇后的菌糠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
(四)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将其通过机械或生物性处理后直接还田,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项技术主要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压扁还田和堆沤还田等形式。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目前为了在绿色农业体系下推广农业技术,加大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力度,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深化农作物是宝贵资源的认识
过去几年绿色食品的成功实践,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就整个绿色农业发展来看,还缺乏完善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当前要把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确立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主导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知识的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对秸秆饲料、肥料、燃料和原料价值。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应大大拓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内涵,将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推广绿色生态化种养结合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该种方式是将秸秆饲料化技术、还田技术和能源技术组装配套起来的一种综合利用技术。即是先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青贮、压块、氨化或生物处理等),然后用于饲喂牛、羊等草食牲畜,再将秸秆过腹转化后的排泄物,如粪、尿以及剩余的草粉渣等装入沼气池,用于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作能源加以利用,沼渣还田沃土。或者用秸秆饲养蚯蚓,蚯蚓既可作为饲养畜禽的动物蛋白饲料,又是制药的原料。这些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秸秆,既可生产出供人们放心食用的优质肉、奶等畜产品,又可改善环境,产出清洁能源和无公害的有机肥料还田壮地,形成一个有益的生态循环链。
(三)科学调整绿色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秸秆品质
绿色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一是要加快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完整适用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减少营养和利用价值较低而秸秆产出相对较多的作物的种植面积。二是要从作物育种入手,选育出籽实产量高、质量好而秸秆饲喂价值也高的粮草兼用新品种。三是要加快可以利用秸秆的草食动物(牛、羊、马等)的发展,培育具有高繁殖、耐粗饲、生长快的优良畜禽品种,扩大饲养规模。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加快“土地―作物秸秆―家畜”的良性循环和产出系统的完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绿色农业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连馥.绿色农业初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4-36.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56-200.
[3]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念;推广对策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处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广泛关注的问题,绿色农业产品也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能够为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提供重要保障。下面我们将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进行研究,并且具体分析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从而实现绿色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具体概念与研究意义
1.1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分析
我们都知道“绿色”是大自然的原始颜色,而绿色农业指的就是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融合在一起,在保障农户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确保农作物绿色、无污染,绿色农业种植形式也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相对来说,绿色农业种植的流程是比较复杂的,它所涉及到的种植技术多种多样,要想使绿色农业得到发展,不仅要熟悉轮耕技术、农业管理技,还要对生态循环以及农业生物学有所了解。我国的绿色农业种植经验十分丰富,并且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也是比较早的,要想实现绿色农业种植的发展与进步,就要对种植技术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推广,这样才能使其与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相适应,从而保障绿色农业的质量与产量。
1.2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究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研究与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绿色农产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传统的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而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减少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还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其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具有经济性特点,现阶段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深受人们的欢迎,并且经过调查与分析可以发现,绿色农作物的销量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最后就是绿色农业技术的资源性,农作物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从而缓解现阶段我国的资源问题,而且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还有利于培养农户的技术能力[1]。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与推广的具体策略分析
2.1对国内外先进的种植经验进行借鉴
要想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首先就要对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国外一些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借鉴,如果能够把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合理的学习与使用,不仅可以促仅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还能够弥补我国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上的不足,从而对现阶段的种植技术进行完善[2]。
2.2创建绿色农作物示范种植基地
相关部门可以创建绿色农作物示范种植基地,在对基地进行创建之前,首先要对农户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农户能够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可以邀请专业的讲师为农户传授相关方面的技术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农户的学习印象。如果能够合理的创建绿色农业种植基地,不仅可以促进绿色种植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使农户的信心得到提升,绿色农作物示范种植基地也可以作为农户的学习基地,农户可以在基地中把绿色农业种植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升绿色农业种植效率。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并且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一些种植经验。在进行绿色农作物示范种植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引进,从而建设一支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推广队伍[3]。
2.3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工作
要想使绿色种植技术实现更好的推广效果,首先就要使农户对该技术达成认可,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应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行积极的宣传,从而加深农户对该技术优势的了解,这样才能使技术推广的意义得到真正的发挥。政府与相关部门应依据地区绿色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的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活动,并且为该宣传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相关部门也可以组织当地的农户或者种植基地的农户开展座谈会活动,这样可以使农户们在会议中互相交流种植经验,并且沟通绿色农业的种植技术,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在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关键内容提取出来,传授给农户,从而使农户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相关部门也应针对广大的消费者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从而使消费者了解绿色产品的安全性,这样可以使宣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也可以把绿色农作物与常规农作物进行对比,这样才能使消费者了解绿色农产品的优势,这样的宣传形式不仅可以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绿色农作物的销量。
2.4政府政策的支持
在对绿色农业进行推广的过程中,政府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积极制定有利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政策,政府政策的支持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应提高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视,经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很多农户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还存在观望的态度,如果有相关政策的支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可信度就会大大提升,从而实现发展与推广。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优势;推广政策
现在农业种植行业推广绿色种植的技术,使得我国农业种植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创新,绿色的概念是未来我们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只有更好的把握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推广,发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推广相关的政策,落实到实际的生产和发展中去,从而促进农业行业实现长远的发展。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
1.1保障食品安全
我们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能够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我们的食品质量。农业种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食品,提高种植的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做到保障食品安全,如今我国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我们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是发展的必然,对农业种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发展绿色种植技术的重要内容。
1.2绿色农业食品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绿色农业食品的推广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发展中,我们能够提高农业食品的质量,就能提高销售量,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只有推广绿色农业种植的理念,才能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关注,这样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给人们生产放心的绿色产品,让人们能够放心的使用,这样就能提高农业种植行业的发展,从而有效的解决很多的问题,不断刺激农业产品的消耗,大大提高农业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实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绿色农业种植的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放心的绿色食品。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对策
2.1深入基层进行推广
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农业种植行业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提高种植的效率,促进农业种植行业的经济收益,我们在进行农业行业的生产时,要加强绿色农业种植理念的推广,深入基层当中,从而加强现在农业种植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非常的重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农业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的技术手段比较的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也比较好,所以在实际的发展中,我们加快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建设,能够影响农业种植的效果,并且将这种新的技术推广到基层,覆盖整个农业种植行业的发展,这样我们的就能有效的解决传统种植的问题,从而加快农业种植的发展,提高农作物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收益,促进基层的建设和发展,这样就能保障人们所吃的食品的质量。基层的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的落后,我们必须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基层建设,从而普及相关的先进的生产知识,这样就能切实的解决相关的问题,提高基层建设的水平,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到整个农业种植行业的发展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2.2典型示范带动发展
在绿色种植技术的发展中,一般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先出现,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的时候,为了能够让种植人员更好的接受现代化的建设,我们可以进行典型示范,这样就能带动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样我们就能将先进的技术实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从而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进行扩大和发展,这样就能实现进一步的推广,从而提高建设的水平。典型示范带动发展是我们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发展实例来做相关的讨论,这样就能容易让人们领会其中的道理,从而加快推广的速度。我们必须要重视相关的技术建设,重视绿色农业种植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食品和材料,这是农业种植行业发展的宗旨。先进的种植者一定要做好带头作用,将先进的技术实现更好的推广,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让不同阶层的农业种植者都能够了解到,并且能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种植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从而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
2.3国家应大力扶持
我们在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支持,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在建设研究过程中需要的成本,还有专业人才的培养等等一些内容,都需要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来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才能更快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种植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升,而且相关的建设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很多农业种植者无法更好的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大降低了农业种植的效率,而且现在我们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我们只有将相关的概念进行推广,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得农业种植者都能更好的接触到现在农业种植发展的形势,并且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不断地进行推广,提高农业种植的质量,这样就能提高建设的水平。每一位农业种植者都要清楚的了解到现在农业行业发展的趋势,准确的把握相关的发展方向,这样就能切实的解决相关的问题,实现技术上和发展理念上的突破,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种植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食品的质量也在逐渐地得到提升,保障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吃的安全和放心。
关键词:绿色农业; 构想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67-001
南阳市内乡县是国家四部委批准的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之一,怎样建设好示范区,让广大干群了解和掌握绿色农业的基本知识,激发人们自觉主动地加入到绿色农业建设实践中来,对搞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就绿色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内乡绿色农业的构想,谈点粗浅看法。
一、绿色农业的概念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农业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
二、绿色农业的特征与目标
1.绿色农业的特征
1.1开放性,即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物质投入等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并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以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1.2持续性,即在合理使用工业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自然转移,把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1.3高效性,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绿色农业注重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保障人类食物安全,也注重发展农业经济,特别关注推动发展中国家全面发展。
1.4标准化,即绿色农业鲜明地提出农业要实行标准化全程控制,而且特别强调农业发展的终端产品——农产品的标准化,通过农产品的标准化来提高产品的形象和价格,规范市场秩序,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2.1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安全主要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这就要求绿色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农产品的大量产出,满足人类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二是确保生态安全。绿色农业通过优化农业环境,强调植物、动物、微生物能量自然转移,确保生态安全。三是确保资源安全。农业资源安全主要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安全,绿色农业发展,必须确保相应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水资源等生产要素。
2.2一个提高: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由于农业连接的是社会弱势群体农民,而且农业担负着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食物生产,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作用十分重要,因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须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三、发展内乡绿色农业的构想
1.落实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划,推动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根据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成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划。
1.1在林果业上,进一步发展“三区”建设,北部和西北部山区建设16万亩板栗、核桃、山茱萸、香菇为主的木本干果菌药区;赤眉、赵店、湍东等中部丘陵建设6万亩以油桃、樱桃、梨、李、杏为主的鲜果区;西南部师岗、瓦亭、乍曲、桃溪建设8万亩朝天椒、花椒区。
1.2在畜牧业上,形成马山、王店、灌涨瘦肉型商品猪基地,桃溪、师岗、乍曲大白山羊基地,王店、赤眉、大桥、湍东蛋鸡基地。
1.3在种植业上,以20万亩硬质白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小麦,建设20万亩优质专用饲料玉米基地,建设9万亩红薯基地,7万亩花生基地,6万亩烟叶基地,3万亩蔬菜基地,800万袋香菇基地,逐步形成南烟北菌东猪粮、中西果薯烟椒羊的绿色产业格局。
2.推行生态文明乡村户建设,搞好绿色农业乡村试点
根据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生活方式的要求,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2.1继续启动内乡绿源合作论坛,发挥方向性、先导性、教育性、示范性的作用。2010-2011年度,已完成了发展绿色农业与低碳经济、改善环境与发展有机农业论题的论述与教育、示范性任务;2012年度,应按原有分工由水利局、林业局组织,继续完成保护利用好水土生物资源与发展绿色经济论题的论述和教育、示范性任务。
2.2开展生态文明乡村户创建活动。要把生态乡村户的创建活动列入县乡两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考核内容;要按照生态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示范企业的条件发展绿协会员,使其成为绿色产业骨干,起到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3搞好绿色农业试点。一条主线是:普及和推广五类绿色农产品技术规范,特别是无公害食品硬质白小麦生产技术标准。三个结合是:绿色农业试点和科技入户工程结合,每个村培训一名绿色农业指导员,每个村民小组培养一名技能型农民技术员;绿色农业试点村和农村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小康工程结合,把绿色农业小康工程手册落实到千家万户;绿色农业试点与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相结合,从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两个层面,把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3.切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管理,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是绿协会员单位的首要任务,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完成这一首要任务的主要手段。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4.推广各类农业配套技术,迅速提高农产品质量与效益
农、林、牧、渔产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基因组合,同时也受生产条件、农机农艺技术的影响。因此,实施农技、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一齐推非常重要。
【关键词】绿色生产;农业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绿色农业生产一词由来已久,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之所以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中的技术是因为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产业的相应变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要。农产品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人类社会顺利进行关键。农产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保证产量与质量并存,人们不用再担心产品安全问题,使得农业生产矛盾得到缓解。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能够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农业种植者所付出的各项努力皆是为了能够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以便能够通过售卖农业产品来获得较多的收入。农业种植最怕的是产品卖相不好,这样会导致一些购买者在购买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农业产品卖不出去,那么就会造成较大的亏损,种植户也有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目前社会对农作物需求呈现无限扩大的趋势,但是在农作物选择上要有所考究,讲究农作物的高品质。没有利用技术的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较差,虽然人们及时采取的措施但是成效却不大,影响后期收益。正确认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基础。采用各项技术后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抵抗力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普通农作物对比,绿色农作物长势良好。
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要知道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农产品,人类对农产品的依赖性较强。现在乃至未来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在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以往受技术水平限制或缺乏对化肥农药使用消极后果的认识,农作物存在毒素,向社会输出了毒产品导致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农作物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遭到热议,加强食品安全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农业加工材料的安全性达到最高标准。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在不破坏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这样,食品加工材料为绿色农产品,用料安全才会有绿色安全的食品。
1.3绿色农业中的技术推广能够促进产业链的延长
各类食品加工需要以原料为基础。在食品行业中对原材料进行不同的处理能够延伸出多种产品。现实中产业链延长是有一定条件的,作为原料的绿色农产品需要源源不断的输送,接着再由食品加工厂进行特殊处理。目前的突出问题在于当前有产业链延长的想法和需要,但是农产品供给方面出现了问题,不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产业链延长这一想法破灭。使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的产量较多,产业链的延长有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发展建议
2.1加大绿色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
绿色农作物种植能够保证食品安全,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目前绿色农作物市场并没有饱和,这是因为有很多农业种植户没有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条件,没有意识到社会需要的是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因此也就没有过多重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更没有将该项技术应用到现实中。农作物种植者首先会考虑市场需求,其次会考虑经济利益。这两点农户所看重的。在进行绿色农作物种植技术宣传时可以带领农户考察市场,让农户明白现在消费者的心理已经出现了变化,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农户置于市场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精准定位,经考察之后发现绿色农产品的发展空间极大,会思考虽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技术应用但是后期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支出,这样以来农户的接受度有所提高,开始认可这项技术大部分都是农户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知识,存在技术应用难题。之所以没有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因为在技术使用方面一摸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技术人员在农产品种植区采用一对一辅导沟通,使得种植户能够掌握种植技术,种植用户将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立刻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种植户消除技术应用障碍,解决问题上的弱势看到绿色农业种植上的优势会加大应用力度,强化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在绿色农业中的技术推广中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利用新媒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除了必要的广播以外还可以利用手机、电视、电脑来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为了保证宣传成效不应当进行口头表述,除了定期推送文字消息以外还需要加强图片的运用,更要注意视频的全覆盖。这样以来,能够很好的刺激农户的接受度,将该项技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2搞好试点,逐步推广
在进行宣传时发现大部分农户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这是技术推广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农户还没有接受过这一新兴事物。一个与该技术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来源于所见所得,基于此要做好试点工作,让农户在现实中感受技术的存在,感受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带来的有利影响。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首先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吸引用户切实参与,愿意配合进行技术试点。这样以来种植示范区以及示范基地建立,吸引着其他用户前来观察,在用户认知中绿色农业动作技术确实具有优越性,进而会自觉增强对这一技术的应用。
1 绿色植保技术的简介
绿色植保技术是指通过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一种环保型的植物保护技术。在“绿色消费,持续发展”已成为最新潮流的当今,加速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可实现在农业生产中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杜绝因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而引起的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政府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重视和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绿色植保技术已开始在中国推广应用。但由于受中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影响,大大约束了这一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进程,致使目前中国大部分县级及乡镇级地方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导致许多地方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方面仍只能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化学农药防治,从而引起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或生态环境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的成功经验,加快中国绿色植保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化学农药植保技术应用现状
植保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理植保技术,另一个是化学农药植保技术。物理植保技术主要利用电、光等物理因素对杀害农作物中的微生物,例如,高温杀菌技术、紫外线照射技术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杀虫效果好、污染小、成本较高;化学农药植保技术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农户直接农作物喷洒化肥等,该技术具有较强快速性、直接性、且成本较低,更受农户的青睐。
目前,我国农户自身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对农药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提高产品的盈利,不能合理的使用农药,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对病虫害种类进行合理分析,使用农药时没有对说明书进行仔细阅读,看到农作物存在害虫就施加农药,反而提高了害虫和微生物的抗性,对农作物伤害较大,降低了农作物的抗性和质量,杀死了农作物中的有益微生物,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第二,部分农户为了追求经济利润,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使用一些国家禁用农药,禁用农药毒性较大,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三,农户在使用农药时,没有合理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加一次农药后,没隔几天继续施加农药,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数值过高,降低蔬菜质量。
3 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的价值
绿色植保技术是在传统的植保技术发展引来的新兴技术,其侧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科学的植保技术,目的是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加强食品安全。具体来说,首先,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使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农业生产标准,使农产品在市场销售中更具竞争力,解决了传统的化学农药植保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绿色植保技术相对传统的化学农药植保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农作物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增加各种微量矿物质,减少环境污染。最后,实行绿色植保技术,可以革新植保人员的观念,改变传统的被动防治的思想,实现主动预防,从整体上提高植保技术的水平。
4 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主要应用手段
4.1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系统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系统,是推广绿色植保技术,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手段。植保人员要准确了解农业害虫的种类、危害程度等,并根据害虫的危害性采取科学的手段,治理病虫害的问题,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业生产中损失,增加农户的收入。
4.2 加强科学培训,提高植保人员技术水平
首先,农业部门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植保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植保人员专业知识,提升其工作能力。其次,要引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科研人员,加强植保工作人员之间的学术及技术交流,要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方式,提高植保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绿色植保技术更好的开展。要建立一个具有高水准的绿色植保专访队,并且要不断扩大队伍建设,吸纳更多农户加入,专访队的主要工作是向农户售卖低毒农药、向农户普及绿色植保知识,并且指导农户使用绿色植保技术。
4.3 加大资金投入,注重技术研发
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不断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可以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基地,让农民充分了解绿色植保技术的使用过程。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革新老旧设备,为植保工作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植保工作人员集思广益,注重对绿色植保技术的钻研,要将物理植保技术与化学农药植保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切记要将传统的书面理论与现今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保证绿色植保技术的能够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4.4 普及绿色植保技术,加大思想宣传力度
农业部门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加大对植保技术的宣传,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准确的向农民传递绿色植保技术的重要性。开阔农民的视野,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农民能够准确了解农药危害性,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将绿色植保技术切实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绿色农业 ;创新; 分析
发展绿色农业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更不能缺少对社会资源潜力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为此,应根据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在确定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及对创新动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本文重点对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动力加以分析。
1 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分析
1.1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农业技术创新决不是孤立的社会事件,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本质上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自然、技术诸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组合,它不仅离不开科学创新,也离不开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与保障。而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又是市场创新。它们的相互作用于结合就成为就成为现实的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如果对创新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创新体系是由人员、组织、环境三大要素组成。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都要通过一定的人员和组织的集合来体现。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虽然是单个经济主体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但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般应是市场的主体。毫无疑义,从理论上来讲,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应是农户与农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源,是成果的供应者。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户不仅经营规模小、收入弹性很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模仿创新。大批量的分散的小生产农户,客观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进程,更难以进行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结成创新网络,科技创新才能顺利实现。
1.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主体形式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化运作是主要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壮大,农民的行业技术协会的成长,农业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的发育,民间教育培训组织的完善,农户与农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会得到加强。特别是当农业大型企业与配套性小企业出现协同创新,对绿色农业产的的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时,我国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然进入多元主体创新时期。
1.3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 这其中强调政府的作用,因为农业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不同。但同时,政府要利用非市场机制,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推动多元创新职能结构的整合,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分析
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除明确创新主体,还必须深入探讨科技创新的力量拉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可以分为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
2.1 市场力量 主要指在经济竞争中能拉动微观主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力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需求的拉力。从国内看,市场对绿色农产品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大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前者取决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后者取决于城镇人口绿色知识、绿色消费习惯的建立。目前,我国还有大批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内部,他们对农产品的生活消费,大多还停留在自给性消费。怎样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容量,关键在于把大批以自给性消费为主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商品性消费人口,扩大内需。第二,市场竞争压力。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农业开发,并带来优质价廉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大了农产品结构性疲软。第三,关联产业的推力。农工商一体化,上中下游产业的相关联,不论组织形式,还是产品形态上,各产业部门之间已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填补了许多中间地带,成长了许多新兴产业。因此,依托第一产业的产业链的延伸,必然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中,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也必须要有新的改进。选择新的销售方式,改善农产品生产方式,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生产有更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当前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工作,是国家都高度重视的,这是促进农产品生产地区发展的关键。而在绿色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下面是笔者针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创新思考。
1.1注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推广
绿色农业的关键是农产品的无害化,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人体有害的化工产品的使用,让农产品生产者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寿光蔬菜产业能够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就是在进行蔬菜生产的过程之中,合理的进行化工产品的使用,保证蔬菜健康化,以此来促进人们选购其蔬菜,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寿光蔬菜受到了人们的爱戴,让更多人愿意选择寿光蔬菜,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能够被更多人所认可。
1.2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
进行绿色农业推广,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很多农业生产者仅仅是注重产量,为了提高产量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来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同时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后,对农产品垃圾的处理方面为了减少在这方面的投资也比较随意,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农业生产者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会给使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中会残留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还导致由于农业生产而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伤害。学习寿光蔬菜基地的发展战略,进行绿色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保证农产品安全,同时对生产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1.3建立示范基地
通过绿色农业的示范基地建立,让农业生产者了解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进行绿色农业的好处,了解到绿色农业给人们带来的收益,这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才能够有更好的表现。通过示范基地的生产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让人们对绿色农业有一个更切合实际的认识,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寿光蔬菜能够有今天这样好的发展,也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样生产的好处,才使得该蔬菜生产地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
1.4进行产业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安全生产的预警机制,像寿光蔬菜那样,对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预警机制的建立,让农业生产者可以随时了解到市场动态,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进行产业调整。这样不论市场如何变化,生产都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使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1.5注重品牌战略
在进行绿色农业推广的同时让人们提高品牌战略意识。寿光蔬菜经过长期的发展,能够成为我国蔬菜重要品牌,甚至已经成为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就是由于其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才让其拥有了今天享誉国内外的盛誉。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