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渡荆门送别翻译

渡荆门送别翻译

时间:2023-05-30 10:08: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渡荆门送别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渡荆门送别翻译

第1篇

唐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唐诗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为其以后的多元生活打下基础;唐诗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唐代是一个人文昌瑞的年代,无论是在开元盛世的繁荣下,还是在天宝流乱的昏暗下,诗歌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优秀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学生阅读唐诗时会被其丰富的社会内容、高超的艺术技巧所深深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纵观本人13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以及参与的各级语文教研活动,我们现阶段的初中唐诗教学主要还是从字词句的讲解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的赏析,形成了较为刻板的教学模式。一、主要问题

1.重分析,轻诵读

在初中唐诗教学的课堂中,大多教师将教学的重难点设定为分析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写作特点或表达技巧等,对于学生的诵读并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虽然在一开始或最后会给予学生时间去朗读诗歌,但是这样的朗读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诗歌中字词的读音问题,或使学生通过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而并没有真正发挥诵读的作用。学生诵读唐诗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借此来读准字词的读音,而在于了解诗歌中的内涵与精华,体味诗歌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和形象之美。这些精华部分往往不是走马观花般的朗读就能体会,而是需要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才能读出对诗歌的整体感觉,才能达到如陶渊明般的精益求精。

2.重释义,少感悟

在初中唐诗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会选择运用“字字落实,全诗串讲”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情况就是教师先把唐诗当成文言文,进行字词解释,将唐诗的内容以及整体含义全部解释出来,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全诗翻译一遍。唐诗之所以能让人心旷神怡,心灵陶醉,那是因为艺术形象创造的结果。诗歌的艺术形象创造具有它的独特性,它不像散文那样对事物做详尽的描写,也不像小说那样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做具体的叙述,而是通过“意境”来构建自己的艺术形象体系并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的。“意境”中的“意”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以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诗中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是需要感悟的,如果在唐诗的赏析过程中只注重解释诗句的含义,忽略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美的感悟,那么唐诗教学根本就不能发挥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的作用。

对初中唐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后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改进的地方:

二、改进策略

1.重诵读教学,以读促学

针对之前唐诗教学“重串讲,轻诵读”的问题,本人认为在唐诗教学中应该重视诵读教学。并且新课标也指出,初中的唐诗教学应当更加重视“读”,因为诵读是整体感知的基础。现代人常常嘲笑古代私塾先生在教习时的死记硬背和摇头晃脑,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无道理,诗句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需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诵读中去慢慢领会、想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唐诗的诵读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不光是让学生简单重复朗读唐诗,还需要分阶段,多样式的诵读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目的。

(1)读准字音,读懂文义

这是为接下来的唐诗教学扫清文字障碍,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请学生朗读全诗或者教师范读,帮助学生确定字词的正确读音。

(2) 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在这一阶段,教师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教师应当在节奏、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一些明确的指导,比如适当地介绍一些唐诗的平仄声韵知识,或者一些与朗读相关的知识。教师要根据诗的节奏、旋律、感情的起伏指导学生诵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加深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

(3) 读出诗歌的情感

有时须要加入音乐元素来配合朗诵,创设情境。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情感,为学生学习唐诗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意象。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这一课时,教师就特意找出了演员濮存昕朗诵的《行路难》的视频跟学生们分享,学生们都被他的朗诵震撼了,学生们边听边欣赏,陶醉于诗歌营造的氛围之中,融入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诵。只有经过这样的诵读,学生才会进入诗歌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诗歌,这样所取得的效果绝不是喋喋不休的讲解能达到的。

2.善于对比联系,深化诗歌意境

(1)注重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比较

初中阶段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唐诗很多,其中有两位诗人的作品不止出现过一次,那就是李白和杜甫。教材所选录的杜甫的诗歌虽然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但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而李白的两首诗虽然传达的思想感情不同,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相似之处。这时便可以采用对比教学。

在学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后,教师可以把《渡荆门送别》和《行路难(其一)》做一个比较,让学生自我总结两者的异同点。不难发现,第一个相同之处便是无论是短篇《渡荆门送别》还是长篇《行路难(其一)》,读来都带给人一种磅礴壮阔之感,这也是李白一贯的写作风格。第二个相同之处便是两者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在《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生动描写了明月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重重叠叠好像海市蜃楼一般美丽迷蒙。《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运用比喻手法将仕途道路中的艰难险阻比作阻碍前进的冰、雪,表现出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那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在思想感情上,前者抒发的是浓烈的思乡之情,而后者表达的则是受压迫后的豁然开朗,积极乐观,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表现出了李白思想境界的提升。在表达手法上,前者还运用了对偶,拟人的写作手法,后者则更多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这样一种对比联系,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已有的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蕴。

(2)注重不同诗人同类作品的比较

初中唐诗教学中,也可以把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属于边塞诗,虽然两者思想感情不同,但在描写边塞风光时都气势磅礴,意境雄伟阔大,有异曲同工之处。

《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是“千古壮观”的名句。“孤”字本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但紧接着的“直”字,却又赋予了它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给人的是感伤的印象,但作者却用一个“圆”字让人顿感亲切和温暖。诗人巧用一个“圆”字和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特有的景象,而且把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对广阔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显示出诗人的功力。而《白雪歌武判官归京》中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则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结合前句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景刻画得壮观非凡,独有韵味。这也是这首边塞诗的独特之处。

第2篇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当前的责任就是学习好知识,为以后做打算。。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芦花荡3、蜡烛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

内容: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角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有益的启示要求: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脏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7、背影8、台阶

9、老王10、信客

内容: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情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要求: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12、桥之美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15、说“屏”

内容: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要求: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17、奇妙的克隆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20、落日的幻觉

内容:人们常说,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就是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所说的事物事理有所不同,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要求: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内容: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

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六单元

26、三峡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内容: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不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分》《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的奠了分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较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卓著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卓著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较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第3篇

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文中这样的句子是 。(2)《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

, 。(3)《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7.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二、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1)肃: (2)属:(3)引: (4)阙:9.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10.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 ______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 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再举两个含“三”、其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或

诗句。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6.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

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花之迷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

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

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

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

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

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

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

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7.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18.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性的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

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

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

,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

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

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

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

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

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

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

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

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

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

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

,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

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

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20.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1.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

有过“邪念”?

22.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2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

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三、写作25.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

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名。字数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1.C 2.C 3.C 4.B 5.D 6.(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A--b B--c C--d D—a8.(1)冷寂 (2)动词,连接 (3)延长 (4)通“缺”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10.4 水 树 山 草11.(1)除非

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2)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12.示

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令五申1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5.(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16.(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7.荷花效应: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却不受污染。 18.第一问:莲子中有一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

造成的缺陷。19.三个特点: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20.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伺机行窃作铺垫。21.(1)年轻人向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被人发现后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