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用医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山西省人民医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6817
国内刊号:14-1281/R
邮发代号:22-19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上一直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问题。如何在外语课堂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2008年,我国外语教育家文秋芳在Swain理论基础上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其内涵包括: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有输出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输出是目标,又是手段。以输出作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且在具体教学中,针对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的五项技能,提出听是输入,说是输出;读是输入,写和译是输出。
二、实用医学英语教学内容
1.医学视频及会话。
在这一模块中,医学视频属于输入型教学内容,为会话输出提供依托,同时也为课本学习提供借鉴和补充。将入院、诊断、查房等医院日常工作场景与医学会议、学术交流、专业知识介绍等专业场景相结合,为医学英语交流提供常用表达、语言结构及交际策略。学生可分组进行会话编写、模拟医院就诊各环节及医学会议等进行操练,将所看所学的知识外化为口语交流能力。英语会话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在医疗环境下的交际能力、有效地提高医学英语口语交际的水平。
2.医学阅读与术语。
阅读是医学专业学生拓展专业知识、了解国外最新医疗进展的基本途径,而在拥有基本阅读技能的基础上,专业术语仍然是医学学生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医学阅读部分以人体系统为线索,既涵盖对每一系统的主要内容的介绍,也涉及该系统常见的疾病及治疗方法,如中风、帕金森综合症、结核病和抑郁症等。文章均选自英语原版文献资料,注重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强调基础和前沿的结合,语言表达规范地道。文献阅读部分着眼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英语文献的特点,提高其词句理解能力、结构分析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医学术语部分则提取阅读材料中重点词汇,从语言学入手,重点介绍医学词汇的构词方法,让学生系统、全面地认知医学英语常用词汇及词根和词缀知识,为阅读打下基础。医学阅读与术语知识的输入和内化,无疑最终也是为医学翻译与写作服务。
3.医学翻译与写作。
翻译是建筑在文献阅读这一输入基础之上的技能。主要侧重英汉语言对比,医学专业词语及长难句的翻译。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的灵活性,初步培养医学英语翻译的思维,为日后工作及专业研究中的求职英文和文献翻译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可以在深入学习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技能过程中,促进口语表达技能和医学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则是医学生日后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输出型技能。在沿承文献阅读内容的基础上,主要加强学生对英文摘要、临床报告、病历和药品说明书等实用技能的了解和训练。依据教材中提供的专业文献的体例讲解各部分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领。同时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基本功的培养,从词句入手再到段落,最后整体把握,由浅入深,最终使学生能够写出内容切题、条理清晰、语言正确的医学英语短文和修改英语摘要的能力。在当下外资管理医院涌现、中外医学交流频繁、出国进修增多的大环境下,医学英语写作课程需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写作技能。
三、课程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估
一、从词汇角度分析
1.医学英语大量使用了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医学术语。由于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曾先后对医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而且希腊语与拉丁语词汇丰富, 词汇意义单一,构词原则简单, 构词能力较强, 所以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绝大多数医学英语术语都是由希腊语词素和拉丁语词素合成的。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医学英
语术语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直接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医学专业词汇, 仍然保留了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原型, 例如来自拉丁语的词汇: cerebrum( 大脑)、uterus( 子宫)、stupor( 昏迷) 等; 来自希腊语的词汇: thorax( 胸) 、pharynx ( 咽) 、stasis( 停滞) 等。利用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素( 词根或词缀) 通过派生的方法组合成医学术语, 这些派生词在医学英语词汇中数量最多, 例如: electrocardiogram ( 心电图,electro-电, cardio-心,-gram 图) 、bactericide ( 杀菌剂, bacterio-细菌,-cide 杀) 、hypertension ( 高血压,hyper-高,-tension 紧张) 、uterography ( 子宫造影术, utero-子宫,-graphy 造影术) 等。
2.医学英语词汇经常使用两栖词汇。医学英语词汇的另一来源是借用普通英语的词汇。在医学专业文章中有许多普通词汇用作医学专业术语时, 具有与普通意义不同的医学涵义, 这些词汇简称为两栖词汇。两栖词汇大约有800~ 900 个,它们在医学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 所占地位也很重要。两栖词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为引申词汇, 这类词的医学含义与普通意义之间有直接的关系, 是普通含义的引申或转化, 容易被理解与掌握, 例如delivery( 投递, 交货-分娩)、appendix ( 附件-阑尾) 、attack ( 袭击-发作) 等; 另一类是独立词汇, 这类词汇的医学含义与普通意义没有显而易见的联系, 不是普通含义的引申, 所以不能从普通含义推断其医学意义, 例如: culture(文化-培养) 、pupil(小学生-瞳孔)、stool(凳子-粪便)、humor(幽默-体液)、complication( 复杂-并发症)等。
3.医学英语较多使用缩略语和专有名词转化来的词汇。从构成上看, 医学缩略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由组成该缩略语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顺向或反向构成, 例如: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组成缩略语单词的小写首字母加圆点构成, 例如:t. i. d.( 拉丁语处方用词, 一日3次) 等;由单词中的几个字母大写或小写构成, 例如: f lu( influenza, 流感) 、 ECG( electrocardiogram, 心电图)等。缩略语的使用节约了时间和篇幅, 使得医学英语词汇与词组的表达简洁明了, 易于记忆。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
1.多用一般现在时。医学文章多数是陈述客观事实, 如叙述某个系统的结构、功能, 某种疾病的症状、病理、预防等, 所以一般现在时较为多见。
Immunization is the process whereby a person is made immune or resistant to an infection. (Unit 7, Text 2)
2.被动语态使用相对较多。医学文章以叙事为主, 主动语态屡见不鲜, 但科技文体常为显示其客观性, 避免感彩, 句中常不用象w e, you, I 等主语, 有时为了强调所说的事实( 动作的承受者) , 有时并不知道或无需知道动作的执行者, 基于这些原因, 医学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较高; 秦秀白等作过统计, 科技文体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要比文学文体多5~ 6 倍,如下列句子:
(1)Seasonal influenza is characterized by a sudden onset of high fever, cough, headache, muscle and joint pain, severe malaise, sore throat and runny nose. (Unit 2, Text 2)
(2)An ear infection means that the middle ear is infected. (Unit 5, Text 1)
3.用one, person,代替you或we 来表示泛指的概念如:
(1)Being bitten by someone who is infected.
(2)A liver of a person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swells. (Unit 8, Text 2)
4.句子完整, 复杂句和并列句多, 简单句少。有人统计过在医学英语中简单句占15%, 并列句占35%, 复杂句占50% ; 所以医学英语中长句多, 短句少, 含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的这些长句能表达较多的信息, 且能表示信息之间说明、解释等内在关系, 也体现出医学文体富有的逻辑性。例如:
(1)Ischemic stokes are ultimately caused by a thrombus or embolus that blocks blood flow to the brain. (Unit 15, Text 2)
(2)One defining feature of a cancer is the rapid creation of abnormal cells that grow beyond their usual boundaries, and which can then invade adjoining parts of the body and spread to other organs. (Unit 9, Text 1)
5.频繁使用插入语。医学文章中句子的容量较大, 含有的信息较多, 除使用主从复合句外, 也常用插入语的形式对叙述的事物进行补充说明使表达更全面。如:
(1)Particularly common times for women to become depressed are after childbirth (postnatal depression) and the menopause. (Unit 17, Text 1)
(2)The blood vessels become narrower and less flexible, also known as atherosclerosis (or hardening of the arteries.) (Unit 6, Text 1)
三、从文体修辞角度分析
医学文章多是说明性的, 而不是描述性的, 它的语言风格重在准确严谨, 而不追求表达的艺术价值, 故在文学作品中多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 夸张等在医学英语中十分少见。
1.汉语用动词的地方,在医学英语中往往用名词来表示,如:
(1)Carbon dioxide retention is a major restriction to the use of sedatives,tranquilizers,or narcotics in heart failure.
二氧化碳蓄积是对心力衰竭限制使用镇静、安定或麻醉等药物的主要原因。
(2) The occurrence of peptic ulcer in some patients with hiatal hernia may necessitate consideration of both diagnosis.
对一些裂孔病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时,须考虑两种疾患的诊断。
2.医学英语还广泛地使用名词词组,简洁而确切地表述某一概念或事物。如:ear cough(耳性咳)、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serum bilirubin levels(血清胆红素值)。
四、小结
笔者通过分析教材《新编实用医学英语教程》,简单介绍了医学英语在词汇、语法、文体修辞方面具有的一些语言特点。由于语言具有的复杂性及多产性,还有更多的特点, 如语法方面的否定、定语移位等特色有待于语言教学工作者去研究和探讨。医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不同角度了解,便能更好地掌握医学英语,借此工具去阅读国外医学书刊、杂志,从中获得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医学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永安.新编实用医学英语教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非典”后,人们对健康和疾病预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对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我国新的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已成为公共卫生本科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2]。实用型人才,首先要求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即专业素质高;同时,又要了解现状,具有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
当前的预防医学高等教育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预防医学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是由没有疾控控制、卫生监督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他们脱离卫生防病一线工作,缺乏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经验,即使有,也只是通过一些研究课题,一般现场工作实际很少;加之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不能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很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造成预防医学教育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相脱节。特别是SARS的暴发流行,更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预防医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考虑结合高校教学改革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从知识型教育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型教育转变。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密切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聘用卫生防病一线专业骨干担任教学任务
借鉴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一般由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中级以上医师担任的模式,聘任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从担任预防医学的实习开始,带领学生到企业、医院、学校、公共场所等各种现场实习,根据公共卫生实际工作的需要,教学调查、现场监督和检测、实验室检验等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通过有偿聘用机制,要求聘用教师参加学院的理论教学工作,开展与预防实践有关的讲座等,通过兼职教师能不断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识,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教学适应卫生防病的需要。
2 派送预防医学教师参与一线卫生防病工作
为增加预防医学教师的卫生防病实际工作经验,学院选派具有3~5年以上预防医学教学实践,基本熟悉预防医学教学基本情况的中青年教师,到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相应的科室参与卫生防病的日常实际工作,尤其是参与疾病控制部门的一些国际、国家、省、市、县的疾病控制项目工作,并进行一些基础的科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中青年教师熟悉卫生防病一线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的基本任务,开拓视野,培养他们的专业实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教学思路融入浓厚的卫生防病实践意识,能结合卫生防病一线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意识增强。
3 紧密预防医学教学单位与卫生防病部门的联系
大专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部门应与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建立紧密的联系,相应专业部门结成对子,建立友好联系,彼此介绍专业情况,通过举办两单位联谊会、学院的专题报告会及卫生防病一线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是要求学院的教授定期在疾病控制部门作学术报告,目的是让卫生防病的一线的工作人员了解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一线卫生防病工作者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发展方向,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二是请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等单位的专家为学院的教师举办讲座,内容主要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实际工作体会、工作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目的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架设桥梁,提高教师对专业实际工作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
另外,通过学院教师与卫生防病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通过双向选择,彼此感兴趣的内容可进行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合作。如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生也可随时随地了解其应急处理过程,参与调查、预防和控制工作。学生通过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和接触人群,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国情、民情,激发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了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热爱。这样可充分利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现场、实践、人群优势,学院的知识、人力、优势,克服彼此的弱势,达到预防医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最优、最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要武,祁艳波,董艳梅,等.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2017-2018.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内涵和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将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建立健全的职业体育教学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在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职业实用性体育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理念,遵循的是终身体育训练的原则,通过教授学生实用性体育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在实践训练中让学生将所学的技巧得到循序渐进的巩固和提高,这样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也能按照在校期间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继续进行系统、合理的训练,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格,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发展而言大有助益。
二、医学类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医学类高专院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医护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倾向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对于体育教学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颇,不少学生都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与岗位需求关系不大,很难主动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学习积极性普遍较差。实际上,体育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活动,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练习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的体育课程在课时上明显不能满足体育训练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2、教学内容和手段落后
除了课程设置不合理之外,医学类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比较落后,与职业岗位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自顾自的进行体育教学,反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与学生的互动非常有限。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刻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质量因而无法得到保障。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到位,学生的动作也不够规范,严重削弱了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医学类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然势在必行。
三、医学类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职业实用性的创新策略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改革不断深化,对医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我国医护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力量,医学类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体育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坚实身体基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一重要使命。面对医学类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和未来的工作环境,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医护工作的职业性实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准备素质,已经成为医学类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医学类高专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现有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新标准和时展对现在体育教学的新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迫切的需要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相联系,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实用性的元素。使体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单纯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身体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的相关培养。针对医学类高专院校临床和护理专业准职业特点,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应设置运动处方,运动医疗和运动保健锻炼的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让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有效的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康复。
2、医学类高专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在体育课程中采用渗透的教学方式进行职业身体素质的练习。比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在传统的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基础上,以课课练的方式以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练习,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中同时开展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现有的体育课教学往往忽视了理论课的重要性,可以在阴雨天气时或者实践课的间歇时间来进行理论课的讲解。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意义、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原理,加强学生对职业实用性的认同和提高兴趣。在实践课中应以身体素质练习和保健康复体育为主,不仅保护和促进医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还能在未来的职业过程中指导病患进行康复。
四、建议
(1)教师主动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的融入职业实用性的场景或者是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和职业技能,这时学生才能够更加投入到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环境中去,从而达到职业实用性体育应有的教学效果。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历。同时还应增强体育教师对所授课学生专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放矢的进行职业实用性相关内容的开展。
(3)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改革,医学类高专院校在场地建设方面还应加大投入。传统的体育场馆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还要建设一些符合医学类高专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场地和器材。
正因如此,心身整合诊疗模式在以多病共存、强调危重、多重治疗、注重保健为特点的老年临床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运用。老年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精神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密切相关,而心身整合诊疗模式提出了心理、社会和环境状态(A)与大脑(B)、信号传导系统(C)和支配器官或疾病(D)相关模式,通过对4个水平的分析,整合多学科知识体系,对外把人作为自然、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对内将人看成心理、生物相结合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和全局观恰恰符合老年医学对于综合和多学科协作的需求[1]。
另外,心身整合诊疗医学模式中的理论与中医的众多观点不谋而合,形神合一论、五脏情志论、中医体质论、三因论、平衡观都是体现整体和融合的智慧,传统的中医学说也在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心身整合诊疗医学模式的态度和观点。中医在中国老年群体中的广泛接受度也为心身整合诊疗模式在老年医学中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因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疾病以及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障碍。在临床中,心身疾病多达68种,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综合征等其实都可以归属其列[3]。因此,大多数的老年病都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心身整合治疗(mind-bodyintegrativetherapy,MBIT)根植于古代东方传统哲学中,旨在寻求思想、身体和精神之间的平衡,从而改善老年人的心身健康[4]。心身整合诊疗模式为老年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预防方面,孤独感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一种内在感受,它通常通过影响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认知功能和心理疾病来降低其主观幸福感和生命质量,增加死亡的风险。老年孤独是中国老年人群常常需要面对,但在传统疾病预防保健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5]。
其次,在诊断方面,很多老年病常常以躯体不适症状就诊,诊断治疗以某一专科的疾病为终止,而忽略了老年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其疾病诊断思路应该抛开局部看整体。另外,一些老年人群的躯体不适症状在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或辅助检查后,结果却无异常或异常微小,病人、病人家属甚至各科临床医生都感到困惑,变成了疑难杂症,而这些疑难杂症有1/3可能就是心身相关疾病,由此可见,在老年疾病临床诊断中认识心身疾病的重要性[6]。最后,治疗上,老年病常常需要兼顾“心”和“身”两个方面,因为老年群体往往患有多种躯体疾病,使用多种药物,更易患上或共患心身疾病[7]。反过来,心身疾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老年人的躯体不适,进一步增加用药种类、用药剂量以及用药困难程度,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而心身整合医学模式下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单一的药物治疗,还涉及到了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理疗(针灸、推拿等),包含了诸如佛教禅修冥想、正念疗法、中医唱歌治疗、催眠疗法、芳香治疗、瑜伽太极等不同形式的绿色治疗技术,可调节老年病人躯体与情绪的平衡,辅助治疗,从而推进老年疾病治愈的良性循环[8-9]。
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6亿,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人口老龄化时代。面对基数越来越大的老年人群体,怎样保证其心身平衡,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是现代老年医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老年群体对于健康的需求,作为新一代的老年医学践行者,我们也许能从心身整合诊疗医学模式中寻求答案。
[参考文献]
[1]吴爱勤.心身医学整合模式:探讨心身交互发病机制[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1):1111-1114.
[2]梅妍.中医学心身整合治疗观[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1):1115-1117.
[3]刘晓云,胡嘉滢,吴爱勤,等.心身相关障碍的分类与处置[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0):903-905.
[4]袁勇贵,李英辉.心身整合治疗技术简介[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11),1107-1110.
[5]孙金凤,袁勇贵.老年孤独感与心身健康[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1):1121-1125.
[6]袁勇贵.心身医学新理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
[7]袁勇贵.前言———提高对老年心身相关障碍的识别与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0):901-902.
[8]袁勇贵,辛晓芸.前言———绿色心身治疗技术在老年心身疾病中的运用[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11):1105-1106.
[关键词]需求分析 专业英语 教材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45-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大学生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还提出要有运用英语为专业技术服务的交际能力。根据新课程要求,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后,应进入应用提高阶段,结合各自专业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在这种形势和要求下,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应用提高阶段的专业英语尤其是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还是很薄弱。对此许多学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需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而研究专业英语教材有望给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发展提供依据。
开展此项研究,旨在通过实证调查来探索专业英语教材尤其是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为改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实证依据,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140名医学院学生作为主要的需求调查对象,采取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模型,以最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标准,结合问卷和访谈分析他们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教材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
二、研究分析
(一)目标需求
Hutchinson和Waters(2001)指出“目标需求”是将来目标场合使用语言的客观需求,可以分为三小类:需要,差距和愿望。笔者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百分数分析,得出数据如下:
结果分析:60.72%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英语有利于未来的工作,56.43%的学生认为医学英语可以帮助他们继续学习,譬如读研、留学等。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开始明确,不再局限于为了通过考试或者顺利毕业拿学分而学习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已开始下降,更多的学生逐渐把英语作为未来的生存和交流的一种手段。这有望使英语教学尽快摆脱培养人才“高分低能”的困境,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所以专业英语教材应该突出实用性。
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希望加强阅读和听说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心所在。但调查显示,单一的注重阅读能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专业英语教材更应该兼顾其他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的均衡发展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学习需求
Hutchinson和Waters(2001)指出“学习需求”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包括物质条件、心理条件和知识技能条件。下面主要从教材选材、练习任务安排及编写原则来探讨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果分析:78.57%的学生希望教材能包括医学优秀期刊论文,体现动态和最新的信息。同时59.29%的学生认为应用文体材料也很重要,在未来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医学英语教材可以考虑从期刊论文、国际交流文献及经典医学文献中选取应用体裁和科普作品作为教材的文本。
结果分析:84.29%的学生期望教材中可以呈现个案分析,阅读理解仍然是受到大部分学生(59.29%)的喜欢,同时错题研究和角色扮演也十分受欢迎。调查结果给教材编辑者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教材中练习任务的形式和内容要与真实世界、学生需求、交际动机相关。
结果分析:82.14%的学生对教材的实用性给予了很大的肯定,专业英语教材编写目标应该密切联系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和使用者的需求,实用性原则是专业英语教材与普通大学英语教材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同时时代性、科学性、多样性和真实性等原则也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把握和体现的重要原则。
三、发现与结论
本研究基于学生的需求分析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1.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医学英语有利于未来工作,但对目前的医学英语教材不太满意。
2.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加强阅读与听说技能训练,期待专业教材能突出英语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地注重阅读能力。
3.医学英语教材选材应考虑从国外优秀期刊论文,医学国际交流文献和经典医学文献中选取应用体裁和科普作品。
4.教材中练习任务的形式和内容要与真实世界、学生需求、交际动机相关。
5.教材编写应该遵循实用性、真实性、时代性、多样性、科学性原则。
四、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编写的建议
医学专业英语教材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所需的教材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特色,基于学生的需求分析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的调查研究,希冀能给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编写乃至其他专业英语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专业英语教材编写应该遵循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打破传统着重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的做法,紧密联系社会需求。
2.在选择语言材料时要突出语言材料的实用性、时代性和真实性。最新的,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语言材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3.提供真实的、多形式的练习任务。束定芳(2004)指出:“学生渴望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渴望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展示和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其中个案分析、角色扮演、错题研究等练习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专业英语教材编写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社会和时代特征。教材的质量取决于编写的质量,所以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实用性、真实性、时代性、多样性、科学性原则,尤其是实用性和真实性原则。
五、结语
教材的编写在教学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研究调查从学生的需求分析出发,希望能摆脱教材编写脱离实际、脱离学生需求的困境,为专业英语教材进一步开发提供实证依据,为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和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Water.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获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保留“扬州大学”为第一主办单位的基础上,增加“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为第二主办单位,为期刊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期刊将逐步设立在线投稿系统,建立全媒体教育培训平台系统,实施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在期刊出版转型转制,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成绩。为了更好地配合各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和实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每期安排一个学科,设置相关栏目和组织命题,解读最新进展与指南,涵盖了医学各重点临床和护理学科领域,在内容上更侧重于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每期讲座之后刊出思考题,参加者收到杂志后须认真学习并将答题卡寄回,编辑部将根据答题情况,对学员成绩进行评定。从2003年至今,《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学员从当初180多人发展到15000多人,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与喜爱,并获得上级部门的鼓励与认可。
获奖情况:《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目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连续三年获教育部颁发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是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逐年上升,2010年统计数据总被引频次2280,影响因子0.958,核心影响因子为0.688,位列全国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前列,学术影响力遍布全国。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近期通知,《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主要栏目】特约专稿、专家述评、研究综述、专题论著、技术方法、临床药学、实践经验、急诊急救。
国外数据库收录:《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杂志类型:医药卫生综合类杂志-R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入口】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因此,撰写医学论文要把握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方法及一般体裁,从而达到主题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1]: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能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 选题的基本方法[1]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2,3]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转贴于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3.7 文献综述 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查阅、收集大量国内外近期的原始医学文献,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整理而写出综述,以反映出该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等情况,并做出初步的评论和建议。
3.8 专题讲座 围绕某专题或某学科进行系统讲授,介绍医学发展新动向,传播医学科研和临床上实用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更新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改善知识结构,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普及讲座和高级讲座。
参考文献
1,强亦忠,范裕华,主编.医学写作.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6-37,50-52.
1.突出“说”和“听”,注重培养实际交流能力
强调实用的医学检验技术词汇,并用英语讲解其内涵。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学生在教师的英语描述中得到答案。授课时,简单的专业词汇使学生了解内容,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如医学检验岗位上的常用词语,leukocyte(白细胞)、erythrocyte(红细胞)、platelet(血小板)、serum(血清)、plasma(血浆)和bacterium(细菌)和virus(病毒)等。普通生词用英文一般讲解。本校近几年接连举办过4次国际检验医学高峰论坛和转化医学等国际性会议,有国外大牌知名学者参会,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国际会议中,主动和国外科学家进行无缝对接和交流,无形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以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为基础,围绕专业内容选取讨论交流演讲主题。
2.教学内容多样化
教学计划打破传统的单一按照临床检验与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及临床病原微生物学四个子学科进行组合教学的计划安排,重新按照语言学习规律,以教授医学词汇、专业词汇为前提;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为目标;着重从内容上注重新颖性、知识性和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医学词汇的讲解;注重听说能力训练。将“立足实用、强化能力”的口语式教学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从国外HealthReport、NatureMedicine等主流医学资讯媒体选取,从网络搜取国外大学的公开课程有声课件、国际大会会议录像。截取编辑一些医务短剧的片断,如美国的《ER》、《HouseM.D.》、《Grey’sAnatomy》等,这些资料和片段的截取都注重和专业结合,如新的检测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方法的介绍,床旁诊断的推广,仪器原理及检测流程,实验室介绍等。充分挖掘身边教材,寓教于乐。
3.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不定期进行随机课堂小练习,进行同学间自评与互评,强化学习动力,每次测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总评。另外,针对实用需要,结合专业特色,将操作说明书、试剂说明书、项目检测原理等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翻译作为考点,突出实用性。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多看原版教材,浏览英文网站,阅读英文报摘,看原声电影,培养学生用英语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达到专业英语教学更高层次的目的和要求。
4.到医院检验中心实验室现场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所以作为检验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和检验专业的教学特色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安排开展实验室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医院检验科,带领学生到附属医院的检验医学中心,由检验科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老师现场讲解检验仪器,重点介绍常用检验仪器的英文操作界面及检验仪器中常见的生词,如检验项目、参数设置、系统维护和质量控制等。课堂英语教学中注意师生互动,同时邀请国外留学生在必修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课时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可以围绕课堂内容,让学生表达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口语表达中的自信。
作者:季敬璋 李敏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验医学院
英文名称:Radiologic Practic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0313
国内刊号:42-1208/R
邮发代号:38-1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学时最少的维生素相关内容却是目前社区卫生院临床医师最常用的知识点(图1)。经典的三大代谢不仅常用也是临床工作者希望详细了解的知识点。社区医院最大的患者群是退休的老年患者,患者群中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所以糖代谢、脂代谢等基本原理在社区临床应用中占很大比重。其次常用的是与生理相关的水电代谢及酸碱平衡,与生理学内容有交叉与重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是医学专业工作者目前最希望了解的知识点。肿瘤的高发,肿瘤标志物检验技术在社区卫生院的普及与开展,使临床工作者迫切希望学习癌基因、抑癌基因这方面的知识,这也表明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及时编入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
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知识点需求。
抗感染免疫是社区医生最常用到的知识点(图2)。社区医院处于传染病、地域性疾病、突发疫情的前沿阵地,对传染病和突发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地域性疾病进行筛检和治疗,是其重要职责之一。而比较出乎教师意外的是即使是在农村,由于目前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寄生虫学这一章节临床医生并不常用,对其要求不高。抗体与补体是临床医生最希望详细了解的知识点。临床上不少检测手段都需要用到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免疫学的应用和技术需要做些概括性的讲解,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不至于太茫然。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需求。
细胞生物学最常用的和希望了解的知识点均集中在细胞的活动上,即细胞水平的增殖、分化、衰老、坏死和凋亡。这些知识点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也与不少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总体而言细胞生物学与基层的医学工作者并不是很密切。
课程整合初步大纲。
根据社区卫生院临床医师对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知识点的需求量,我们拟针对临床专业(社区医学方向)学生开设实用医学生命科学课程,涵盖以上学科部分知识点,力求达到在有限的学时内,传授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的知识点。
传统的课程结构将临床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一模式系统性强,但各课程各自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由于面向农村社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够用、适度的原则,需要调整专业基础课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设置。目前的趋势是社区医生的培养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进行课程的重组,整合。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推行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教育改革,其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对课时进行了调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占67学时(理论55+实验17学时)、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占66学时(理论54+实验12学时)、细胞生物学占20学时(理论14+实验6学时);遗传学内容作为选修课程。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72学时,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81学时,细胞生物学未开课。由此,我们在社区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拟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并适当增加遗传学的内容,形成一门贯穿一学年的153学时的实用医学生命科学。
从而有效避免各课程为了强调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导致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相互重复的内容可统一在某一课程中单独讲述。除了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还要根据培养目标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删除或弱化课程中对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太大实际意义的内容,如本次课程整合过程中,弱化生物化学相关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等电点等,加强三大代谢的讲授力度;即强调基本概念、生理意义等,而不是代谢步骤和调控。
同时增设代谢相关疾病的检测等临床实用操作实训课,强调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其次,不能一刀切地取消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课程,或者只作为选修课,而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比如在蛋白代谢章节中强化分子病。有研究表明88.1%的人认为,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值得改进,提高社区医生的疾病诊断和大病发现能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