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重阳节的对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下联:向秋山色带云看
2、上联:年颇老矣尚能饭
下联:体甚键哉不必扶
3、上联:重九樽前,素秋千顷;
下联:故乡篱下,黄菊几支?
4、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
5、上联:一片秋香世界
下联:几层凉雨阑干
6、上联:金秋傲霜
【描写重阳节对联汇总】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2016年九九重阳节对联大全】
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寒露柿子红了皮。
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
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光收不管,来年减产。
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
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
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重阳无雨一冬干。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霜降麦归土。
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寒露前后看早麦。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麦子难得倒针雨。
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麦浇苗,谷浇穗。
豆见豆,九十六。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三日无青豆。
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九月不刨十月空。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
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采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
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
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
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今天我就来说说春节吧!
每年阴历一月一日就是春节。春节里人们有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对联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叫“夕”的怪兽,它经常坑害百姓。有一年春节夕又来坑害百姓了!一位老人请出了灶炉神,让他去请一位神仙来除掉“夕”这只怪兽。灶炉神到了天庭之后,向玉皇大帝上报了“夕”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大怒派“年”去除掉“夕”。“年”到了人间找到了“夕”,经过一番恶斗,年终于战胜了“夕”。“年”高兴的对村里的人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后你们每年的一月一日只要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色的对联……就可以驱赶像夕这种怪兽了。”村里的人们高兴的异口同声说:“太好了”
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平湖艺术小学三年级:毛诗琪
【农村结婚对联带横批】
大门柱:(同喜同贺)
繁花似锦鲜花菱花礼花灯花统称百花映衬心花怒放;
胜友如云工友酒友邻友亲友皆为挚友恭迎谊友光临。
大门洞:(蓬荜生辉)
莺歌燕舞五色祥云罩彩楼楼来贵客客举金樽恭贺名门俊彦龙腾雾;
花好月圆三星瑞气盈庭院院绽红梅梅映笑脸喜迎玉辇香车凤还巢。
照壁:(喜溢庭堂)
铝城豪客古耿英贤驾祥云移玉步三千珠履光门第;
卢府帅哥原宅淑女逢盛世应良辰无限真情结凤鸾。
上北房:(喜上眉梢)
儿行孝道孙行婚礼婚庆重阳节;
少慕新人老慕寿星寿添德望门。
楼梯口:(恭贺良缘)
客会庭堂开怀放量举金盏欢歌妙语赞佳偶;
主效芳竹有节虚心表真情笑眼喜眉宴贵宾。
洞房:(举案齐眉)
昔同窗今同志同拥鸳鸯枕;
长相爱永相亲相交伊甸园。
典礼台:
往昔同窗小娇晶艳琴瑟重调温旧梦;
而今合卺智睿华润管弦齐奏唱新声。
舞台:
钹鼓扬琴小号萨克齐鸣鸣一曲全家福众人喝彩;
美声通俗民族摇滚同唱唱几首流行歌三巷生辉。
彩门:
重阳行婚礼赏心悦事天作美;
淑女配才郎佳偶良缘人撮合。
彩门:
姻联古耿情人节;
宾贺名门幸福家。
席前:(恭贺新婚)
云蒸霞蔚彩凤归巢一院高朋携厚谊;
花好月圆金秋设宴三杯美酒敬嘉宾。
结婚对联大门用联:
红莲开并蒂 /彩凤乐双飞
红莺鸣绿树 /对燕舞繁花
万里欣比翼 / 百年好合喜同心
一世良缘同地久 / 百年佳偶共天长
映日红莲开并蒂 / 同心伴侣喜双飞
日丽风和桃李笑 / 珠联璧合凤凰飞
三千珠履光门户 / 一对青年结风俦
大驾光临门第耀 / 良辰聚会主宾欢
蓬门且喜来珠履 / 侣伴从今到白头
连理枝喜结大地 / 比翼鸟欢翔长天
碰杯邀客开宏量 / 举箸筵宾表至诚
天喜地喜催得红梅放 / 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
席上愧无鱼贵客来临弹铗唱 / 门中能引凤愚男正喜弄箫吹
结婚对联头门用联
扫净庭阶迎客驾 / 携来笙管接鸳舆
严父开怀观凤舞 / 慧儿合卺学梅妆
拴马不教宾客返 / 碰杯漫听凤凰鸣
头上青霄鸾比翼 / 门中珠履客谈心
结婚对联厨房门用联
酒肴味淡惭无理 / 主客情浓幸有缘
厨无美酒殊惭主 / 席乏佳肴强宴宾
自愧厨中无盛馔 / 却欣堂上有嘉宾
客有隆情来庆贺 / 厨无美味实怀惭
门外移来皆玉步 / 厨中捧出尽金瓜
厨内精心调五味 / 堂前聚首会三亲
结婚对联重门用联
绿蚁浮杯邀客醉 / 蓝田得玉喜婚成
愧乏茅台酬上客 / 喜烧花烛映重门
喜溢重门迎凤侣 / 光增陋室迓宾车
父喜子喜重重喜 / 友欢戚欢个个欢
结婚对联侧门用联
礼周全迎凤侣 / 双亲欢笑看儿婚
宜把欢情联左右 / 愧将薄席款西东
鞠躬致迓嘉宾至 / 侧耳遥闻彩凤鸣
左右逢源君赐驾 / 东南溢美我倾樽
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 佳宾驾到筚户倍生辉
燕席重闻雅爱亲朋来似雨 / 鹿车今挽多情姐妹送如云
结婚对联中堂用联
子媳早相知同德同心密室 / 岳翁原旧友有情有意明堂
合欢偕伴侣 / 新喜结亲家
婚事近新年倒履迎宾椒酒 / 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
连斟酬客意 / 渴望解吾心
稚子结良缘喜事从心慈母 / 嘉宾援百赐感怀雅意亲朋
欣然开笑口 / 相聚叙衷情
结婚对联宴厅用联
三杯淡酒酬宾客 / 一席粗肴宴懿亲
客溢篷门家有幸 / 席陈淡酒主怀惭
几杯淡酒难称宴 / 一意留宾莫说归
陋室摆筵酬厚意 / 嘉宾上座叙欢情
结婚对联婚房用联
节值仲冬迎淑女 / 时逢吉日款良朋
青梅酒熟凭君醉 / 红烛春浓任客谈
结婚对联后门用联
【有意思的中秋节对联大全】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圆。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1、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春节》
“穿新衣,戴新帽,贴对联,放鞭炮,大家喜迎新年到!”农历的1月1日是新年,它是一个喜庆祥和的日子,又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可是在传说中‘年’却是一只让人恐惧使人害怕的怪兽。
相传有一只怪兽叫年,他十分凶猛,经常为患人间,最后一位神奇的老人穿着红衣,贴着红色的对联,放着鞭炮,点着火堆,最终战胜了‘年’。原来‘年’很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就这样过‘年’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在我的记忆中,过年是一件极快乐的事,也是除旧迎新的日子。每逢除夕,我们全家上下都忙得不亦乐乎,爸爸正在清洗窗帘,打扫房间,妈妈正在准备压岁钱和购买新衣服,姥爷正在厨房里包饺子做大餐,而姥姥则正忙着和亲朋好友们约着一顿又一顿美味的饭局。
弟弟和我是家中最小的,也是最活泼好动的,我们俩配合的非常默契,一起挂窗帘,晾衣服,擦门框,整理房间,时不时的打打闹闹。说实话,我们都快成梯子的搬运工了,随便拽条毛巾擦擦汗,拧出的水都够擦桌子的了!
忙碌了一天,终于可以享受一会儿了,看着整洁的房间,坐在饭桌前,让我眼花缭乱,有红烧肉,酸黄瓜,牛肉片,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一瓶不可缺少的好酒,还真让我垂涎三尺啊。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这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小品、歌舞、相声都是我的最爱,一家人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他们要把祝福和欢笑,都传递给了大家。
总之,在童年的记忆里,我总是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亲人们就可以团聚,而且过年也是一个开心、隆重的节日,也是一个幸福的节日!当然也少不了一大堆压岁钱和红包哦!
2、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中秋节有意思的对联】
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无。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
一曲霓裳传玉笛;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玉镜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大千世界光玉轮。
扩展阅读:经典中秋节对联
轮影渐移花树下;镜光如挂玉楼头。
笙歌曲中千家月;红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玉女歌扬彻夜辉。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称为三秋之半。上联据此“望文生义”,以为所谓“中秋”者,即是说此日拥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联“明月十分圆”前贯“算来”二字,将人仰头仔细察看月亮的行为,还有颇为奥妙的心绪,全写了出来。富于才情,于此可见。此联颇为流行。与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也都写得清新可读。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桂树齐香。
落者自落,开者自开,物有常则,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历史悠久,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本,无论在语言、内容、形式、精神情感等方面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中国古诗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好古诗,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
一、激发学生诵读激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开放式诵读的教学态度,以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而且对诗歌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所以,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从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语感,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慢慢读,细细品。把诗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兴趣,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诗句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三分。不必强让学生说诗意,就以读代译,意会古诗不可言传的语言美。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感染力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体味古诗词的韵味
音乐性是诗歌的艺术生命,音乐美是诗歌的文学特质。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镪,平仄的协调、声调的抑扬顿挫。当学生的古诗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古诗文的热情,体味古诗文特有的诗韵。想要深入体味诗歌的韵味,就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或集体放声朗读,如潮水奔腾;或自由低声微吟,如细流涓涓;或一人登诵,众人赏听;或男女分队轮读,比赛吟咏。
1、联系生活实际吟诵。古诗词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根据时令节气的变化,选择与之相应的古诗词和学生一起背诵,使学生感觉古诗词离实际生活很近。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年货,街上卖对联,写对联的人多了,年味越来越浓,仿佛可以听到那阵阵清脆的爆竹声了,师生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燕子忙着筑巢,我们吟诵“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重阳节到了,我们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了解古时候重阳节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觉到古诗词表现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诗人的思想、情感就在文字中。
2、按诗词内容分类吟诵。根据古诗词描绘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吟诵,能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吟诵古诗文时,就有意识地渗透归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按类别将所学古诗进行整理。最常见的是按照四季顺序归类,只要老师一提到描写四季的古诗,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描写春景的《惠崇〈春江晓景〉》、《游园不值》、《钱塘湖春行》;描写夏景的《池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秋景的《山行》、《秋夕》;描写冬景的《梅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W生们对这些诗信手拈来,随着诗人的脚步,走过了五彩缤纷的四季。
让学生读的根本目的,除了让学生懂得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要领,更要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
三、融入古诗词的情境
古诗本是有情物。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都融入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中。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语言,体会意境,以诗传情,品诗悟情。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手段,充分诵读,能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以至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忧伤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灵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升华和寄托。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将身心完全融入到诗中,读入其“境’,悟其“神”,会其“意”,对诗歌内涵的领悟更加深刻,情感也得到进一步升华,既陶冶了性情,又感染了情操,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
一、整合教材资源,感知节日文化
在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涉及传统节日文化的篇目很多,如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沈从文的《端午日》等。教师可以将其梳理整合,开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活动形式可分为五类。
一是猜一猜。给出能够集中反映节日特点的一句诗或一句话,让学生猜出相应的节日名称。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
二是诵一诵。让学生诵读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或文章。如杜牧的《清明》、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三是说一说。以小组为单位,讲述一些过节习俗,尤其是那些正在被淡化的节日习俗。如六月初六瞧闺女、十月初一添坟土等,就是很好的话题。
四是演一演。让学生表演简短的节日情景剧。如表演火把节(腊月二十四晚上)的情景,可让学生手持道具火把,在激扬、愉快的乐声中,把过去中原农民的这一传统习俗再现出来。
五是辩一辩。对一些外来节日或传统节日的改革与创新,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可引导学生展开简短的辩论,用辩证的观点对待节日文化。
二、走进现实生活,体验节日文化
学生喜欢过节,渴望放假。教师可以借助节假日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带着实践任务走进现实生活,体验节日文化,品尝传统文化的韵味,把传统节日文化变成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活动安排要有针对性。如,过春节可以围绕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等几个方面布置;过端午节则可以从插艾枝、制香囊、泡温泉、参加体育活动等方面入手安排;芒种节则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农业节目,了解农业时令与动态,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田间地头参与农事活动。其次,活动选择要有灵活性。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同样是辞旧岁,汉族重除夕,满族重小年。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选项,便于学生灵活选择实践活动内容,确保学生人人参与,一个不漏。再次,活动要简单易行,让学生既能轻松愉快过节,又能实实在在体验传统文化。比如,当惊蛰节气到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物候,只要能讲出一种惊蛰节气的自然现象就行。最后,活动验收要有弹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条件、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因素,制订有弹性的活动验收办法。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展示,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元宵节,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这就是成功;三月三,去庙会上转一圈,看一看戏曲和歌舞,这就是参与。教师要让学生在过传统节日、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和参与的愉悦。
三、强化反思与甄别,完善节日文化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精神,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依然产生着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弘扬。本文以现代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丰富的文化内涵,解读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中迷信色彩的实质,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民俗的对策。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一种深藏在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春节回家过年,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
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民俗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团圆亲情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明人高启有诗云:”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即佳节思亲犹如山之绕郭、水之东流一样自然而然。因此,过去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人们就会如期去上坟扫墓,以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而对于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人们则往往遥对明月,以寄托情思,倾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掸娟”的心情。
(二)欢庆喜悦
每到传统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气氛之中,而心中的温馨喜悦之情也会如期而至。
现在有许多对都市生活产生审美疲劳的人们,常常借节日放假之机外出旅游,在恬静自然的山水间寻找一种好心情,尽管旅途劳累,十分拥挤,但许多人心甘情愿地”花钱买罪受”。这是因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曲折地体验到传统节日固有的乐趣。
(三)乐观自信
首先,节日文化可以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如年节时的春联、年画、鞭炮等,都围绕着团圆美满、幸福吉祥的喜庆主题而展开;汤圆、月饼则象征着团圆如意等等。
其次,从节日活动的信仰崇拜中,人们可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比如年节乞求神灵庇护及祭拜祖先等,看似无益,但它具有精神安慰和心灵净化作用。
再次,节庆活动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如清明踏青、放风筝、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其强身健体的意图是十分明确的。
(四)历史意识
清明节扫墓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慎终追远的道德意识。它的文化意义类似于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道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泪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
(五)淑世情怀
比如民间流行的祭灶时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民俗活动,就有明显的淑世情怀的烙印:一些围绕着老人、孩子、女性、恋人等而设的节日,将福禄寿禧和太平团圆、多才多艺的淑世情怀展示了出来,都是关注人自身的。
(六)天人相谐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叼、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二、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迷信色彩的现代解读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多与祭拜神灵有关,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仔细考察,这些民俗多是在迷信外衣下有实用的目的,虚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直接的物质功利性。
比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习俗。据说灶王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日,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察报人家善恶。人们用糖瓜、关东糖、糖饼等供品,来祭灶王。为的是得到对联中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好结果。祭灶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要保佑这个家庭吉祥如意,岁岁平安。这其实是表达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春节期间燃放的原意在于驱逐恶鬼。《申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魁(传说中的独脚怪兽)。以竹着火中,哗哗有声,而山魅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放爆竹主要是娱乐,表示除旧迎新,取个吉祥兆头。
端午节饮雄黄酒。传说很神奇。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重阳节登高,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古人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在同时人们通过登高望远,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护种娱乐活动了。
三、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继承和弘扬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圣诞节越来越火。随着圣诞节临近的那段日子,大小商场的门口无不摆上一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日,而中国自己的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受到冷落。
(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受到冷落的原因
1、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转为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主动向世界敞开大门,各国文化进入中国,产生了对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冲击。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2、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圣诞的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4、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追求时尚和从众心理。
5、一些国人”崇洋”的思想在作怪。一些国人总以为只要是外国的东西便是好的,因而,”洋节”当然会比’‘土节”更有情趣,更罗曼蒂克。他们将一些国外的东西一任搬来,不分国情,不理会传统,只要沾上”洋”字便大肆流行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更能显出自己的”洋气”,才更能”与世界接轨”。
(二)中国传统节日民俗需要发扬光大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可以说是最能集中而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它像语言一样,是族群传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接受一种节日就意味着对这种文化不同程度的认同;白主过节的意识越强,相应的文化认同感就越强。如果大多数国人热衷于过洋节而冷淡传统节日,这对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并无益处。因为民族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丧失,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绝对不可能在世界的竞争中立下脚来,更无庸说为多元并存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我们乐观地认为,传统节日文化不会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消失或者变味,因为老百姓对传统节日的认同程度远超过对洋节日的认同。中西方所有的节日,都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它们有着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以及调整人际和天人关系而出现和发展的,不容否认,这些问题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中仍将客观存在,因此,传统节日的存在和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年轻人喜欢圣诞节,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说明年轻人是以兼容并取的心态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年轻人在圣诞节品尝西方文化,而在春节则回归传统的文化,这两者并不矛盾”。所以,洋节会取代土节,对此不必太祀人忧天,毕竟节日是文化与民俗的结合体,一个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都有着民族心理与文化的背景。它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在传承过程中又不间断地延续着、变异着、丰富着和发展着。比如,经过数千年的沉淀,春节己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不会轻易消失。
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凸现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己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节日的中外交流也势所必然。的确,我们身边是弥漫着洋节文化,但同时,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正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撒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据报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确定为当地的法定节日。
所以,我们对洋节日不必避退三舍或拒之千里之外,完全可以包容的心态泰然处之,进而以积极客观的态度来认同其中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参考、充实、提升价值的丰富内涵,加以适时吸收和消化,在传统节日中注入现代元素,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相信传统节日定会在未来社会中找到应有的位置。节日的前景将和文化的前景一样走向繁荣和多元。
(三)弘扬中国传统民俗的对策
首先,要重视中国传统民俗的巨大作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不仅学校要重视,整个社会,包括商家、媒体等都要重视,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传统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其三,要积极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己经被列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程;儿童生活逻辑;传统节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39-03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德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目前,“传统节日”相关教学内容,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在品德各册教材中,旨在加强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普及,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儿童视角,效果并不理想。
笔者认为,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中,感悟传统节日文化,在探究与思辨中实现道德的主动建构,才能让学生乐于亲近传统节日,也才能让传统美德成为学生的内在素养。
一、在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以成人为主角,很少关注孩子在节日的想法、行为及其乐趣和需要。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须立足儿童立场,引导儿童主动参与“传统节日”的教学活动,创生“有趣”的品德课堂,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第一次执教《欢天喜地过新年》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1:在日历上找找公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活动2:播放视频《“年”的来历》;活动3:说说过年的习俗;活动4:图片展示有趣的新年活动。教学设计看似热闹有序,但学生反应平淡,课堂效果差强人意。在反思中,笔者认识到,这一教学设计固然关注新年的快乐和春节习俗的多样,但对于一年级孩子们来讲,这样的教学设计缺乏体验。
在第二次教学时,笔者修改了教学活动。课前,笔者告诉孩子,下节课我们一起“过年”,发动学生搜集新年物品。课堂伊始,先让学生回顾“我们是怎样过年的”;之后,进入“我们一起过新年”教学环节。孩子们听说要在课堂上一起“过年”,热情高涨,搜集到了各种新年物品,如对联、福字、窗花、灯笼等,还请家长帮忙加工了新年特色食品,如年糕片、鱼干、蒸熟了的饺子等。笔者组织学生装扮教室准备“过年”,孩子们一边粘贴对联,一边朗诵,感受对联丰富的祝福涵义;有孩子看到小伙伴把“福”字贴倒了,连忙提醒,结果引起了争论,也因此了解到“福”字就是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在“品尝春节美食”环节中,有孩子说:“我请大家吃年糕,妈妈告诉我,吃了年糕我们就会一年比一年长得高。”另一个孩子则把饺子分给小伙伴,神秘地告诉大家,谁要是吃到了饺子中的硬币,就会有好运降临。这样的课堂,无须教师多言,孩子们在准备与享受“过年”中,自觉自主地了解了春节,在轻松快乐的体验中不断“品味”传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从儿童立场开始,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让传统节日变得“有趣”“好玩”,才能受到儿童的喜爱,才会收获精彩的品德课堂。
二、在创造中演绎传统节日习俗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儿童自主探究与发现的过程,让儿童依照自己的意愿“过节”,我们也许会收获充满创意的品德课堂。
在学习《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课时,笔者分为两个课时进行。在第一课时,在和学生一起了解了端午节的基本知识后,笔者问孩子们:“你想如何过端午节?”让孩子们自己来上第二课时。学生们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端午节习俗,自主分组“备课”:心灵手巧的孩子想学做香囊、学包粽子;懂事能干的打算为家人做一桌“五黄”,为家人驱邪避灾;有文学特长的孩子计划创作一首诗歌《屈原,我想对你说》;更有孩子想起端午节是为纪念孝女曹娥而设立的传说,而上虞就是曹娥的家乡,我们要向孝女曹娥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在第二课时中,学生们先是展示成果,有亲手制作的香囊、粽子,与家人共度端午的合影等;有学生深情朗读了自主创作的诗歌,热情赞扬屈原;更有学生别出心裁,用菖蒲做剑,舞起了菖蒲剑操,得到大家的一致喝彩。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亲身下水划龙舟的缺憾,课后,孩子们还设计开展了“旱地划龙舟”游戏。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彩纸、泡沫板制作成了一艘纸龙舟,利用体育课,大家通过划动、奔跑等动作练习,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场景。
孩子们用自身的“儿童心性”对传统节日习俗作出了独特的诠释和演绎,创生了独特的品德课堂。在这里,孩子们生命舒展,体味着传统节日的美好,更感受着美好的生活。
三、在思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中多蕴含着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涵:春节举家团圆、辞旧迎新;元宵节赏灯猜谜、共叙天伦;清明节家庭团聚、缅怀先人;重阳节登高望远、尊老敬老。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在祭祀、纪念、庆祝等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中既有民族精神的精华,也有非科学的、落后的因素。因此,在“传统节日”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辨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执教《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笔者了解到,一些孩子喜欢在春节燃放鞭炮玩耍,家长左右为难。于是,笔者就“春节要不要放鞭?”这一话题,与学生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春节不放鞭炮,就少了些热闹的气氛;更多的学生则表示,虽然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一大习俗,但从燃放鞭炮的安全性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两方面考虑,“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春节习俗在如今已是弊大于利。接着,学生们合作撰写了一份“春节不放鞭炮,过健康环保绿色年”的倡议书,印刷后在社区进行发放宣传。“虽然鞭炮声少了,但我们的春节依然喜庆红火”,是孩子们对这一年过春节的最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