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积极的听说读写思,被称为“积极语用”。它的重点是在于语言文字学习的运用,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和听说读写的扎实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选择适宜的语用教学,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1.“消极用语”的存在与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运用不同的语言来上课,最常见的就是对课文的一般性描叙,另一种是伴随着老师在课堂上无意的一些话语,让学生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这些被称为“消极用语”,而这些由消极用语引起的不良现象是可以通过教师的一些积极用语避免的。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有些教师一开篇就告诉同学们要感谢地震中的父亲,他靠自己的双手坚定地救了自己的儿子。最后升华感情:我们也要谢谢自己的父亲,他们同样伟大。随后,在课堂上不停地提问:“为什么文中的父亲这么伟大?”“为什么儿子阿曼达要坚持等自己的父亲?”最后:“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大屏幕答案一展示,孩子们读一遍,重点笔记抄写在书上,升华感情,这节课也就这样乏味地结束了。
2.让积极语用的乐趣充满小学语文课堂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尽管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但更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品味语言,揣摩写法,让学生自己去探寻语言文字的乐趣,感受自主学习、自悟语用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是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我上课时首先播放一段洛杉矶大地震的真实视频,把学生的眼球吸引住,再以此引导学生来叙述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让学生大胆发言、自由朗读。音乐插入,让学生感受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凭着对文章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上台自编自演地震中的父子,表现各自的表情与心理变化,感悟父爱的了不起。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重点句和不理解的难句,老师加以指点,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互相解答。接着,播放汶川大地震的一幅幅图片,老师在旁边做讲解,学生在音乐中写话。积极语用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快乐地锻炼,激活了儿童内在的言语需求,让学生适应了积极用语。
二、发挥积极语用的作用,让学生对语文有一份热情
小学语文课上,尤其是高年段的小学生,他们对老师的各种上课“招式”都比较熟悉了,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反应也许就显得不是那么灵活、富有气息。那么,该怎样改善这种现象呢?
要以学生为本,更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发展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用学生的眼光解读课文,用最贴近学生语用的发展区去找准学习的支点。如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首先谈话引入,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回忆一下课后积累的有关思乡的名句。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有同学回答:“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露从今夜白,切切故乡情。”“悠悠天宇旷,月是故乡明。”……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兴致勃勃讨论后积极举手发言,讲出了自己对家乡的印象和想念。在同学们情感达到时,播放音乐,让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请同学们回答这是出自哪首诗。课件展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使学生在未学文前就先进入诗一般的美丽情境中,为学习课铺垫。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老师了解学情,四人小组交流读书所得,互听互评,让学生感性地朗读、品味。再如第二自然段:“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让学生读后写批注,童年时期的事作者至今仍记得这么清楚,可见作者一直怀念着家乡、深爱着家乡。理解了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并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带着想像去补充自己最感兴趣或熟悉的一个片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写出来或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这种“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容易走进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与作者共享欢乐;也更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发言自主权,让学生充分表现,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带着丰富的情感和思维活动,去感受积极用语下小学课堂活泼动人的景象。
三、结论
一位老教师说过:“语文的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它像万花筒一样,也可以变换出许多色彩来。这些需要我们去多动脑,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使用积极用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然要有开放的胸怀,使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走向四面八方。“让学生学有所成,在学习中获得喜悦,这是愉快教育的成功所在。”积极用语的使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最终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容量;效果;兴趣;机械化
随着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多媒体作为教学环节中多功能、方便灵活的辅手段参与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功
1.增加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容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极大地优化课堂结构,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有效突出重点,有助分散难点
教学中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凭老师空洞的叙述,学生无法清晰地理解,给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通过对各种多媒体信息的交换、加工,如还可以制作成二维、三维动画,自由展现各种动态图像;也可以通过运用艺术手段和特技效果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要表现的内容在远与近、大与小、虚与实、快与慢之间转化,便于解决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等特点,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并配以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不用更多地强调,不自觉地就被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播放当时地震时的视频,学生看到满目疮痍的震后情景;看到亲人被困的无奈,能很快地进入情境,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实现资源共享,达到省时省力
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节约教师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它的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制作多媒体课件,虽然工作量较大,但一个课件可以提供多个教师使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最后形成一个较好的资料库。
二、多媒体教学的过
正因为多媒体有如此多的优点,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出现了没有多媒体就无法上课,评优课、公开课就是课件的展示等怪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1.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只是教学众多辅助手段的一种,但现在却成为教学的必备,不管什么类型的课,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第一位。有的老师只要说到听课、评课,马上就想到制作课件。语文课上,花里胡哨的课件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时间;数学课上对数学问题的直接展示取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过程;更有甚者,学生整节课都被课件所牵制,忽视了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
2.教师不切实际地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有些教师受课件设定的限制不能根据课堂的实际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学习,不切实际地实现了“机械化。”学生被直观的图像、动听的声音所吸引,没有时间思考,即使有了思考的火花,但受课件设定的影响,也消失在萌芽之中,失去了主动性,这是多媒体在运用中最失败的地方。
在多媒体的运用中,教师应始终清醒地牢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切不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要摒弃对多媒体的依赖,把更多的精力和重点放在钻研新课标理念上,摆正多媒体的位置,才不会在教学上走弯路,才能在教坛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参考文献:
一、融洽师生关系。
远程教学系统,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完成作业,而教师在网上批改作业。同学们也可以通过网站阅读其他同学的文章。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让学生把自己写得比较成功的文章发到我的邮箱里,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修改并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通过班班通设备,让大家一起阅读。给了学生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也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到不少东西,了解其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感受。不仅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快提高,还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创作的激情。
二、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地震的父与子》一课时,揭题时采用了观看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片段。在播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生怕看漏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谈论《唐山大地震》中,地震所带来的危害,感动着地震中人们所表现的镇定,坚强,大爱……学生因而变得非常专注,对于教师的问题显得很感兴趣,这时教师适机地深入提问点拔,学生们畅所欲言,把老师的问题较轻松地回答了,对于文章的内容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在这次教学活动中,不仅学生们有了较新的感受、参与教师也有同感。有的教师说:“这样的课堂,时时有动画相伴,节节有音乐相随,孩子们又怎么不极感兴趣呢?”。
三、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班班通”教学平台,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其他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
如,在执教《七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体会“飞夺泸定桥”那悲壮的情景时,我特意播放了本部影片的片断,使学生从形象、声音、情感上加深对诗句的领悟。
再如,《詹天佑》一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和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这部分,集中地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创新精神。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为此,如果制作一个课件,运用动画技术,巧妙地将詹天佑设计的两个火车头在“人”字形线路上运动:(因为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原先拉的火车头推,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学生看到这样绝妙的设计,不但理解了课文,还为詹天佑的杰出、创新所深深折服。
四、创设教学情境。
1、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在讲第二部分海鸥送别老人时我利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读句子,从而感受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
2、以画面再现情境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 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美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五、实现感情升华。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动之以情,悉心品位,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班班通设备,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感情得以升华。如《王二小》一课,我将从电视上录制下来的小英雄机灵、勇敢的壮烈牺牲的片断搬到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精神震撼,在震撼中学到了知识,感情得到升华。
六、激发学生灵气。
关键词:语文课堂;充实;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发言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面对语文教学发展新形势,我更深切地感受“实”是语文课的灵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语文课堂的“实”。
一、教学手段简单实用。
采取教学手段的功能就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习、完成教学目标,但教学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实用,要具有实效性。而现在的一些公开课,教师不是把劲用在“教什么”上,而是在 “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上投入大量的精力。他们热衷心于选用最“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希望教学能够出彩,结果反而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诚然,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通过多媒体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突破语言学习的难点,这是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其实,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在某一种具体情境下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不一定有成效。
如一位老师教《鸟的天堂》,为了让学生理解“鸟很多,很热闹”,在让学生找出有关段落后就让学生看课件:一棵大榕树上一些剪贴的各种各样的鸟在那里动,同时配上了鸟的叫声。但所制作的课件不仅毫无美感可言,更与课文描写的情景相去甚远。事实上,学生依据课文语言展开的想象可能更加丰富。作者如此精炼传神的语言,是多媒体演示难以媲美的。这样的多媒体实属画蛇添足。
二、教学过程简约充实。
有的语文课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虽条理清晰,却让人感到复杂、深奥。要给语文课“减肥”、“瘦身”,我们必须学会删繁就简、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繁琐的串联式提问,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一位老师就是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的。一条主线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不论发生,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板块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再借助探讨深究、细读推论、听中感悟、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父子的伟大之爱。
三、双基训练有效扎实。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忽视工具性,又怎能感受到人文的情怀?杨再隋教授说:“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的灵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在当前的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看不到写字训练,看不到理解词语,看不到品味句子……语文课堂呈现出“虚”、“闹”、“杂”、“碎”、“偏”的现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切实选好训练点,以训练为突破口,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教材,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比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课文重点写威尼斯具有独特的美,小艇在威尼斯城又具有奇妙的作用。最后一段通过拟人手法写“静”,通过动态、声音衬托静,用奇妙的文笔描绘了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静的美丽景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用哪些精彩的语句、采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威尼斯奇特的风光,即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的奇妙,而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美。
四、激励评价智慧真实。
在以往的公开课中,我们总能听到老师这样表扬学生“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亦有些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不评价,不纠正,唯恐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此类评价无为、无效。让我们来欣赏某一教师评价激励片断,从中我们或许能有所领悟。“你是用气息在念,再现了文字的画面!”“你用你的声音把感情推向了极致!”“叹号都读出来了!”“你把叶子看作了人生,真了不起!”“如此深刻,你真是一位哲学家!”……这些都是一位老师在执教《做一片美丽的叶子》时的激励评价语言。没有空洞泛化的表扬,而是一语中的地赞赏了学生动情的朗读或独到的见解。
五、课外延伸适度厚实。
几乎在所有的阅读教学公开课中,我们都能欣赏到美仑美奂的课外延伸,有推荐相关或类似作品阅读的,有开展思想内容探讨的,有进行人文价值引领的……但无论哪种主题、哪种形式,她都应是课堂的升华与拓展,是点睛与生花的妙笔,不应成为课堂的主体与重点。拓展应与文本浑然天成――大雪无痕,自然和谐,不突兀,更不会喧宾夺主;应该有效果,做语文该做的事,给孩子一些语文的积淀或从文本走开去,进入语文更广阔的读写天地。拓展阅读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从文本出发,讲求有序、适度、高效。例如,《生命,生命》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三个例子阐述了生命的坚韧顽强,从而发出了要珍惜生命的感言。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对生命这样沉重的话题产生深刻的理解的。他们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在大人的呵护下长大,没有遭到过风雨的倾袭,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激起学生探求文本的欲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前,老师补充了关于杏林子的生平资料,让学生了解了杏林子的不幸遭遇和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感动中,学生对作者以及文章的立意有了初步的感知,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一、出示课题后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在导入新课后,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这时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的心理状态。此时播放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出示,可以获得深刻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
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对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很陌生,理解不了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深厚感情。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解释课题之后,出示信息技术,让学生倾听播音员深情地朗读课文的录音,听完录音,我又让学生观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面,感受中国人民给予朝鲜人民伟大无私的援助,并且出示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当学生看到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的英雄的名字,他们一个个神情凝重,有的孩子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至此,我即兴讲述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通过的出示信息技术,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有了更好的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还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时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课文里所描述的很多情感、处境,学生无法感受,造成理解上的难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重点是让学生从父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他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地奋力挖掘埋在废墟下的儿子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教学这一课的重点段第十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播放幻灯片,讲解地震过后会有余震和爆炸的危险,体会父亲为了救儿子不顾一切是如何冒着生命的危险,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父亲挖掘的时间是漫长的,我又出示钟表的课件,随着钟表慢慢地走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想自己学习,玩耍和休息的时候,这位父亲却在不停地挖掘,让学生体会父亲挖掘很艰难,从而更加深刻体会父亲对儿子不离不弃的爱。
三、品读课文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品读课文时,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大海的歌》一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再现了大海的美丽与神奇,宁静与喧闹。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诗歌中的优美语句。如第二节《海上的风》,我边播放课件边朗诵:“海上的风是花神,他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将课文插图绘制成“大海”的底片,覆盖上“朵朵洁白的浪花”片子播放,当读到“海上的风是琴师,他一来,就奏出万种乐曲……”时,配上不同的乐曲,轻柔的、舒缓的、强烈的,来表现乐曲的丰富多彩。当读到“海上的风是大力士,他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时,随机播放在广阔的大海上出现了许多渔船的画面。通过画面的不断变化,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深刻的感受了大海的变幻莫测和无穷的魅力。
四、讲解地理知识时的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等丰富的知识,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涉猎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诗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为了让学生知道地图中的五颜六色各代表什么?我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中国地图宛如一只雄鸡屹立在地球的东方,并告诉学生地图上五颜六色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形,从而认识到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地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常用的地理知识。诗歌的第二节写了珠穆朗玛峰、南沙群岛、五岳、三峡等来表现祖国的山河壮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的说:“太美了,我真想插上翅膀飞到那里去看看!”
五、在指导复述或背诵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鲜活生动;巧设导语;创设情境;细读感悟;有感而发;迎合需要;答疑解惑;水到渠成;读写结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鲜活生动的语文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构建鲜活生动的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我在教学《生命,生命》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台湾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病痛中,她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以女性的细腻和敏锐,观察寻常的生命现象,抒发的感悟便多了几分亲近和自然,《生命,生命》便是这样的精彩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品,与作家对话,去感受有意义的生命之歌。随着教师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杏林子被病魔摧残的身体、灿烂如花的笑脸也相机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师生的视觉和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身体是那样柔弱,不堪一击,笑脸是那么真诚,两者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啊!
细读感悟,有感而发 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八课《阳光》时,在学习“因为有了阳光,田里的禾苗更绿了;因为有了阳光,山上的小树更高了。”先让学生反复读句子,再出示禾苗由浅绿变深绿、小树长成大树的课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因为有了阳光万物发生变化、富有生机。再让学生读,这时学生非常自然地将“更绿、更高”读成重音、语速也放慢了。这时,我再出示课件,阳光下娇艳盛开的花朵、冰雪融化的小河、天真可爱的儿童,让学生模仿刚才学习的句子,用“因为有了阳光____________ ”句式说话,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稚嫩的小脸兴奋极了,说出了:因为有了阳光,花儿更鲜艳了;因为有了阳光,小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因为有了阳光,小朋友更健康、更可爱了……从学生的话语中,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对阳光的热爱。
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学步》一课,为了让学生感悟“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到孩子父亲对孩子由衷的赞美,以及孩子学步的热情和勇气。老师先让学生想象孩子无数次摔倒、爬起的画面,再合作再现情景:
师:(轻轻地)第一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略重)第二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加强)第五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很强)第十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这句话你反反复复读了五次,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就是通过想象、再现、反复地读,感悟、体会“摔倒”的深刻含义,从而拓展延伸到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深挖教材的内涵,避免说教,要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有感而发。
迎合需要,答疑解惑 一位老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先指导学生把诗题读正确,送元二使安西,读正确了,那诗题的意思也就理解了。
一、创设激感活动的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引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必须要有“煽情”的氛围和环境,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日渐广泛,创设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必将越来越丰富。
但不论是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再情境创设上,必须注重教师的情感投入,用教师之情去触发和带动学生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件随着哀伤的音乐出现了美国洛杉矶那次大地震留下的珍贵图片,再加上老师“煽情”的语言描述,将学生的情感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并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活动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境气氛。大家的情感都沉浸在地震后留下的一片片瓦砾中,一堆堆废墟中。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境,学生“触景生情”,被激发的情感活动引领学生奔向更深层次的学习。
这不由得让我忆起一位教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一片啜泣的感人情景。之所以如此,除了课文内容本身的感人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情感投入。用那位老师的话说,在备课时,“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备课时我想得很多很多,想到伟大的人格,非凡的才能,直到几十个春秋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特别是想到的临终遗嘱,真是悲痛欲绝。”在上课时,她更是倾注真情,以情激情,以情换情,营造了师生情感和谐共振的理想情境。
二、抓住课文的“传情点”
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在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
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的传情点“悲伤”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伯牙伤心欲绝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所创作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传情点”,就能让学生更直接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做出有个性的反应
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对课文特别喜爱的部分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自足“标准答案”。
如在教完《将相和》后,问学生:“你喜欢课文中的蔺相如、廉颇吗?还有别的让你喜欢的人吗?”作为课后拓展项目,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胸怀宽广。也有的学生说喜欢廉颇,因为他英勇善战,知错就改。可这时,有一个男生却说秦王也有可取之处,全班哗然。这一观点也出乎老师的预料,有几个学生已在偷笑,大家不由把目光集中到教师身上。教师没有否定这位同学的观点,而是鼓励他说出理由。有了老师的支持,这位同学更加自信,他说:“虽然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心,而想骗取和氏璧,但当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后,秦王没有杀掉蔺相如,说明他还有取信于天下的良知和志向,正因为如此,他才有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伟绩。”说毕,全班同学不由自主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啊,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个性体验,允许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地思考、发现和表达。独特的见解,往往蕴含着创造力的萌芽。无论他们的个性体验是多么地出人意料,甚至“荒唐”,教师都应该真诚地理解和鼓励,从而点燃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由表及里,以理服人,学生的见解趋向于多面化,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而且有理有据,学生创造性、个性化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99-02
教育的外延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科学教育,科学给人智慧;一种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点燃的是良知。人文教育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总之,它给人的是热情。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主要指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新的融合,就出现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
然而,人类在进入近代工业文明社会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广泛运用,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和发展空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激发了人的主体积极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另一方面,理性主义科学观导致了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的倾向,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规范广泛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使人文社会科学倡导的价值导向和伦理准则受到淡化与削弱,由此在某些方面产生真理与德行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人文与科技的分离,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背离,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复杂,矛盾尖锐,问题日趋严重。反映在学校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学校的关系问题上,“成绩至上”往往被认为是惟一的价值法则,这种情况下,学生知识增长是以情感的失落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的,表现为部分学生精神家园迷失、人文关怀淡薄、行为方式失范,还产生校园暴力、网上犯罪等现象,这些不仅反映了校园科学精神的不足,也证明了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科学所依靠的科学精神已日益异化为工具理性,“科学的两面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重建学生的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太少了,因此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1 关爱学生,从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有情。教学的艺术其实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但在现实生活中,爱优秀学生每一位老师都能作到,而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你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笑着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说:“这就是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一定会推已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于永正教师也说过“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劝慰,更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着的爱意和善意的流露,这便是艺术。”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把爱用耐心激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鼓励并期待他们能取得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们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2 关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作为教材语文课文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它显然是教育启发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放弃射门》则是启发学生如何回报社会,面对自己成功的辉煌和对方守门员的受伤,福勒放弃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失,使学生受到一种人性美的熏陶,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一些课文,我们可以深刻地挖掘一下其中的人文内涵,可以设计“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中使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
3 充满趣味,在趣味中渗透人文精神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乐此不疲。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语文课“要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
既然教材中蕴涵着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上课时就可以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关键词:学生作文;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78-02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像的空间。
1.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强调:"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写作是表达、是输出,如果学生腹中空空,肯定是写不出好的作文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2.创设情感体验,激发习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教师要以崇高的师爱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激起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产生想把心中感情表达出来的冲动。在集体教育中,用激励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蕴藏在学生个体中的潜能,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想说。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乐意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只要其中有一点可取之处,老师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培养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如我在讲授《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紧紧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让学生感动于"这位父亲"的超乎常人的坚强、坚持、信念与爱。紧接着提问:"你有过这样为你做事的父母亲吗?"适时发问,将学生的思想引向记忆的宝库,学生情感的大门会自然打开。课堂上,许多学生讲起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我要求他们下课后写在作文本上。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豆大的雨点儿噼噼啪啪地砸着窗户。就在那天晚上,我突然发起烧来,浑身直打颤,惊醒了熟睡中的妈妈。妈妈摸摸我的额头,发现很烫就慌了神,连忙叫醒了爸爸,爸爸去厨房拿来退烧药和水,我服下后,便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我睡醒一觉后,睁开眼睛,发现父母还在我旁边守护着,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其实,这位同学的写作平时并不突出,这篇习作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的,具有真情实感。学生也从中悟出了一点作文的门道,写作兴趣也较以前大增了。
3.创设想象情境 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象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表象的运动,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情感是想象和联想中的活跃因素,是启发想象的强烈动力。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强的好奇心,适时加以指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驰骋,想象出更丰富的内容,写出更感人的文章。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写《唐老鸭和米老鼠的对话》想象作文的片断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学生喜欢的动画课件,要求学生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和心里活动?并写一段话。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分组展开讨论,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和喜欢的学习伙伴,共同编写故事,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使想象更充实、完善。这样的情境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4.创设"说"的情境,激活表达以说促写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语文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应用越来越普及。如何合理利用教育新技术,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切实探索。
1 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而课前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预习”这一环抓得好,就能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1 了解背景,收集资料
每篇课文的体裁、内容、背景都不相同,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有些是学生从未听闻过、有些是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有些是深奥难懂的古诗词等,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所描绘的景物、人事、风俗都是远离学生生活,是学生从未听闻过的,对于“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样的描述是非常有兴趣的,于是就引导他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北大荒的历史、风俗人情、自然风光、丰富资源等。课文还没学习,学生对“草塘”的写作背景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达到了未学其文、先爱三分的效果,有助于学习课文时对文本进行细致深入的理解。
1.2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是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在研读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味,阅读中遇到的难字生词可查工具书或上网查找。
1.3 提出疑问,上网查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疑问,可以记录下来上网查询,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的可以对关键词调整、增补,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例如在预习《自然之道》时学生提出:为什么幼龟会出来“侦探”?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又如在预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想要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防范?……他们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可以得到不同的资料,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不仅改进了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预习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方法。
2 发挥整合效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优化整体教学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创新的认知。
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源动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音乐、图片和影像等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西风胡杨》这一课文章篇幅较长,含意较深,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讲到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这几个特点时,我适时的播放配音影像资料:烈烈西风中胡杨与沙子为伴,与狂风做友。他用自己粗壮的身体,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沙,虽然斑斑盐碱深入骨髓,即使滚滚黄沙铺天盖地,可他就像一道坚忍不拔的屏障站在沙漠的前方。胡杨孕育了整个西域的文明,可拓荒与战争却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使之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看完了这些影像资料教室里异常安静,学生们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轻轻地问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有的学生觉得凄凉、悲伤;有的学生是感动,认为胡杨是伟大的,值得赞美的;有的学生甚至情绪高昂地批判那些破坏者……我对他们的感受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引导学生去课文中找找作者的心情再来回味自己的感受有和作者感情相通的没有,激起了要爱护胡杨,善待胡杨,保护环境的情感。信息技术就是这样以其图文声并茂的优点,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2 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化静为动的特点是其他任何教学设备所没有的。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以及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排疑解难。如《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对于从未见过的孩子来说,也是很难想象为什么明明只是一棵树却说成是“鸟的天堂”。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 “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榕树的繁茂和姿态的独特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色,学生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说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3 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原来认知不平衡的参与者通过互动与沟通能更有效地向外扩展认知,而且通过不断地探索与修正,甚至会重组原来存在的不完善的认知架构。因此,我总是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就提出的问题与他人进行广泛讨论,共同的探讨,开展协作学习。如果学生各自在家里可在网上通过BBS、网上家园、QQ群、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同学、老师、陌生学习伙伴甚至专家实现对话、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
3 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主题拓展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谓主题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技术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让学生进行快速的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有助于高效阅读。例如在学习完《老人与海鸥》一课后,吴庆恒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完课了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感言。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趁热打铁来一次“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阅读研究,请同学们回家后在百度中录入“人与动物的故事”之类的关键词,看你能了解到哪些有趣的故事。结果第二天,学生带来了一个盲人与狗的感人故事、犹太女孩与狼的一段不解之缘、巨蛇引路救妇女、大象嚎哭救游客、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以及《珍珠鸟》、《小狗儿与大画家》、《我和狮子爱尔莎》、《可爱的小鸟》等等。阅读这些感人的故事,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有很深厚的感情,动物有时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学会了与动物和谐相处。比如教学《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课,在学生品读了他们变化多端的打斗,感受到紧张、精彩、神勇、刺激后借机拓展:孙悟空在《西游记》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痛快淋漓的故事,与二郎神的战斗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于是又让学生去搜索阅读有关孙悟空的故事,然后在QQ空间或是博客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受。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开展一个“孙悟空专题研究阅读”交流会,使孙悟空在学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发挥学生阅读自觉能动性。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借助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开展这样的主题拓展阅读,从而真正达到“扎根课内,拓展课外,大量阅读”的目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我们看到了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优化了整体教学效果。相信只要善加利用,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10195)”之子课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子课题批准号DCA110195-19403)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 “读进去,写出来”
读,是吸收,是积累;写,是倾吐,是表达。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读写结合是推进语文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目前如何处理好读写关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习作知识和训练,使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激活语文教学的主体运动成了我们的理想追求。而如何使这个主体运动达到最优化,且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其途径就是要把阅读和习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要紧扣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以读融写,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进去,写出来”。
一、捕捉“动情”处,设计“写”的训练
文本中不乏动人处,一旦文本的情景与学生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时候,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若教师善于捕捉文本的“动情点”,便可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
如:《只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的可爱和易碎两个方面,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在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后,我再借助CAI课件,播放了地球遭受一系列破坏的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球的易碎,从而使精心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师:看到昔日美丽、可爱的母亲伤痕累累,我们禁不住伤心,禁不住愤怒,此时你最想对地球妈妈说什么?
(片刻后学生踊跃发言。)
生甲:地球妈妈,是我们人类把你变得伤痕累累,但是,请你原谅人类过去的无知,我们现在已改过自新,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您。我们会让天空更加蔚蓝,森林更加茂密,江河更加清澈,让您成为茫茫宇宙中最灿烂的一个星球。
生乙:地球妈妈,不久的将来,您一定会穿上一件更漂亮的纱衣,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破坏地球,就等于让我们自取灭亡。
生丙:地球妈妈,您慷慨无私地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而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让您哭泣。人类已经尝到了您的惩罚,大家正齐心协力治疗您的创伤。请您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
(在学生激情正浓时)
师:同学们的真情感动了我,我们的家乡新昌也是地球妈妈的一个孩子。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如今它正面临着被伤害的危险。(播放昔日家乡新昌江美丽风光及受到污染破坏的画面进行对比)这时,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甲:新昌江啊新昌江,您是那么和蔼可亲,慷慨无私,您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家乡儿女,可是那些不讲道德的人总是在您身上增加污点。我想对那些污染您的人说:新昌江是地球妈妈恩赐给我们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觉得它珍贵。
生乙:母亲河啊!您别流泪了,人们已经知道破坏您的后果。您瞧!大家正在挑选最优秀的“药材”为您疗伤。在人们的精心照顾下,您马上就可以恢复以前的“青春”,您将永葆青春。
生丙:家乡的母亲河,您那绿色的长裙成为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为您感到骄傲!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您!
……
师:同学们,我相信地球妈妈此时脸上一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为了让更多的人觉醒,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共同创建美丽的家园!
(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
生甲:我们组设计了两则广告语――“手下留情,足下留青。”“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我们还准备制作成标语牌把它竖立在学校花园旁。
生乙:我们组写了一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师生都为保护我们的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满怀激情地朗读倡议书。)
生丙:我们小组准备利用双休日对周围的环保现状进行调查采访,然后给环保部门写一封信。
“情动而辞发”,我就是在这样的点引下,帮助学生一步步“动情”起来;在我的煽情下,学生的语言喷涌而出。
《诗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说出了感情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只有“情动于中”的时候,才可能有“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
二、寻觅“空白”处,设计“写”的训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儿童来说,想象永远是极富诱惑力的话题,储存在孩子们想象世界中的事物应该成为他们说话的重要内容。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巧妙地利用文本“空白”,挖掘训练“泉眼”,就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捕捉情感的积蓄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如:《月光曲》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在该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向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向着岸边涌过来……”这段话结尾的省略号犹如绕梁的余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之美。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之后,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充分地挖掘其内涵,使学生把作者没有写完的画面尽情地描绘出来。
又如:《纸船和风筝》讲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言简情浓,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情感起伏跌宕。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情感这条线索,疏导学生入情―激情―抒情,让课堂真情喷涌。想象补白,则让学生的情感自由流淌。对文中的留白处进行适时的补白,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而理解课文。
补白一:“纸船漂啊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课堂中通过对纸船漂流时想象小松鼠会对小纸船说些什么?学生有的说:“小纸船啊,你快点漂啊,带上我的祝福,快点送给我的朋友吧!”从而体会出他期待朋友急切的心情,还有带着一份快乐与喜悦,进而进行朗读体会,让学生尽情诵读,享受那份快乐与幸福。情由心生,阅读才可以真正得以体现。
补白二:小松鼠与小熊吵架了,彼此都想和好,却又都不好意思,小松鼠再也受不了,就在一只纸船上写:“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当小熊收到纸船时,看到后会想些什么呢?当小松鼠看到风筝飞到空中时,心情怎么样,它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一对好朋友和好了,心中又会有什么滋味涌上心头?这时它们连忙放下纸船,升起风筝,每放一次,会结纸船说些什么?连续三次,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亲历这个角色的动作、语言,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与文本由近到真,由真到亲,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动情,在共鸣中生情。
补白三:学生的个性不同,必然与文本的共鸣也是不同的,留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可以请学生在爱心卡上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写上想和他说的话。动人的音乐声中,学生抒写着最真实的话,传递真挚的友情。学生的真情得到了最好的喷发。
三、抓住“典型”处,设计“写”的训练
小语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抓住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有的放矢地组织随文练笔,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如: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学生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学生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又掀起了议论。
学生甲:“我家对门有个修车铺,修车的是个老爷爷。老爷爷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几个口子。每次见到我,他总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
“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饱经风霜的含义了。”我赞许地朝他点点头。
也许受到刚才那个同学的启发,其他学生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我的大伯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年累月拉黄包车,脸上的皮肤就像没有上釉的陶器一般。”
又一个学生说:“我的爷爷是个农民,头发全白了,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青筋暴绽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
学生的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我欣喜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棒,刚才的讨论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诠释。你们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学生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起来……
四、解析“插图”处,设计“写”的训练
课文中的插图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料,它能恰当地解析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审美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利用插图,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图画,甚至走到画面中,让色彩艳丽、内涵丰富的插图成为学生理解、朗读课文的抓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课文中未写的内容写出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三十八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先让学生认真读,揣摩字里行间的意思,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在电视中看到的有关汶川地震的情景,写一写这位父亲在这三十八个小时里是怎么做的,学生从“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的描写中,想象到:“在这三十八个小时里,父亲在废墟中用自己的双手不停地挖着,累了,他靠在残垣断壁旁稍作休息;困了,他暗暗地嘱咐自己,千万不能睡,他强忍着困意,依然在废墟中不停地挖着。在不停地挖掘中,他的手磨破了,鲜血直流,他忍着痛,撕下自己的衣服,简单地包扎一下,又继续在废墟中搬运瓦砾、石头,在来回的走动中,他的脚磨破了,路上留下了斑斑血迹。可是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疼痛,忘记了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出孩子,一定不能让自己到下……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仅写出了插图的弦外之音,而且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会了父亲那顽强的意志,感悟到了那震撼人心的爱,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依托图画,学生不但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真正做到了“读进去,写出来”。
五、延伸“拓展”点,设计“写”的训练
拓展点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又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拓展点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衔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类似的现象,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思维开阔的大门。
如《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四次对话。课文的内涵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我在教学完四次对话后,设计了这一拓展环节,让学生用这一句式,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假如,我是小鸟,我想对?摇 ?摇?摇说:“?摇?摇?摇?摇?摇?摇 ?摇。”
假如,我是树木,我想对?摇?摇 ?摇说:“?摇?摇?摇?摇?摇?摇 ?摇。”
假如,我是伐木人,我想对?摇 ?摇?摇说:“?摇?摇 ?摇?摇 ?摇?摇?摇。”
假如,我是作者,我想对?摇?摇 ?摇说:“?摇?摇 ?摇?摇 ?摇?摇?摇。”
假如,……
这样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如果说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那么,写作则是提高并锤炼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的过程。其实,写作就是“心灵的一种舞蹈”,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只有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把写融入阅读教学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我们应该结束阅读教学中不动笔的现状,扭转“不动笔墨也读书”的尴尬局面。教师应依托文本,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要设计动笔的环节和内容,让学生不仅动情朗读,默读精思,而且笔下生花。只有教师善于捕捉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笔,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深化,让阅读教学得到有效延伸。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2]蔡伟.论作文质量与作文教学质量.上海教育科研,2009.3.
[3]黄金权.作文教学的回归与突围.小学教学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