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女娲的传说

女娲的传说

时间:2023-05-30 10:08:41

第1篇

汉族也和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的创世纪历史。汉族先民是将自己关于世界起源、始祖活动和民族形成等,传说时代的历史历经久远地口耳相传之后,再由后世的历代文人,记载并保留在有关汉文古籍中的。在汉族的创世纪神话和传说中,流传甚广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就是反映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妇,在创世纪之时孕育后代、开启黄土地上农耕文明的历史踪迹。

本文透过汉文古籍中一些零星记述,试图解读具有东方色彩的,古代华夏先民创世神话传说之一斑。希冀窥视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妇,在黄土地上繁衍后代、开启农耕文明的早期历史。文章标题和论述所用的“始祖夫妇”之称,是借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一书,对“亚当和夏娃”释文的提法[1] 。目的是在陈述粗浅陋识之时,稍具不成熟的简略比较之意。鉴于学力和见识所限,谬误浅显,在所难免,恳请大家不吝赐教。

伏羲和女娲是孕育华夏先民的“神人”

汉文古籍关于伏羲和女娲的记述,大多是经历华夏先民长期口耳相传之后,再由后世历代文人加工载录的。所以在有些内容上,存在不少怪谲、重复和难解之处;还有一些内容则有着明显的虚构、梦幻和错谬的地方。但是,这些古代华夏的创世纪神话和传说,绝非是全然的荒诞和虚幻性的骗言。事实上,正是这些神话和传说,蕴含着华夏先民对自己创世纪历史的深邃认识和浅近质朴的表述。

关于伏羲和女娲传说的记述,在汉文古籍中显得比较凌乱。根据《世本·帝系篇》的记载称:“太昊伏羲氏。”由此可知,华夏先民早就明确认为,伏羲即为太昊伏羲氏。而在汉文古籍中,太昊又被记作大昊、大皞、太皞;伏羲也可记作包羲、庖羲、疱牺、伏牺、宓牺、炮牺和伏戏等。

值得一提的是,伏羲的事迹有许多是和女娲的事迹,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如五代蜀杜光庭,在《录异记》卷八便记载了:“陈州不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根据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大约是在唐末之时,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繁衍后代的传说,就已经在华夏民间广泛流传着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民族学的解释,实际上这正反映出传说时代华夏先民,所经历的氏族内部兄妹互相婚配的社会发展阶段。

1﹒伏羲是“神”和女人所生的“神人”

在华夏先民的神话传说中,举凡建奇功、创伟业,被后代敬奉为神明的伟人,一般多是其母亲与神结合后所生的。而这样的妇女与神结合的方式,通常就表现为妇女践踏了神的大足迹,或者是妇女吞食神鸟所生的大蛋,感孕而育。按《太平御览》卷78引《诗含神雾》所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则明确地指出了,伏羲正是由其母华胥,践踏了神的大脚印,从而怀孕育生的。

《山海经·海内东经》又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华夏先民历来以传说中的“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因此,汉族和古代华夏也被称作“龙”的传人。在华夏先民心目中,雷神是一位有着巨大力量的神祗。于是,他们便将自己的始祖伏羲,描述是龙身人头、有着巨大力量的雷神,与世间的妇女结合后所生的,有着神奇力量的“神人”。

在这里我们有趣地看到了,华夏先民在自己的创世神话和传说中,不仅创造出了为后人累世敬仰的始祖。而且还创造出了“龙身而人头”,以“大迹”与华胥氏结合,从而生下始祖伏羲的的“神”。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华夏先民,源远流长的“造神”之渊。

在华夏先民的心目中,伏羲是和女娲一起,还是一个代表着依附“神力”,孕育华夏先民,肇启农耕文明的时代。成书较早、被华夏先民奉为“六经”之首的《周易·系辞下》,就有这样的记述:“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禹作。”这实际上向我们指出了,注重人文传承的华夏先民,早就已明确无误地,将至高无上的伏羲始祖,位列于炎帝神农氏,以及开创人文的黄帝始祖之前。

2﹒伏羲是华夏先民脱离神界的始祖

在华夏先民的早期神话和传说中,神是不同与人的。神是有着巨大力量,并与人分界而居的。神都是生活在天庭的,神能够下到人间;而人是不能上达天庭的。传说众神是在一个名叫,都广山的地方上天下地的。这就是《淮南子·墬形训》所记的:“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因为伏羲是神和女人交合后所生的神人,所以伏羲也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山海经·海内经》记述说:“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大皞爰过。”这里所说的“建木”,是众神用来登天专用的。所以“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而“大皞爰过”说的就是始祖伏羲,也能像神一样,攀缘建木、上下往返于天地与神人之间。”

然而,也正是伏羲能攀缘上下,反映在华夏先民心目中伏羲,只是一位“绝地天通”时代,与神有着区别的人。伏羲是一位脱离神界、有着神力进行发明创造,带领人民开创农耕文明、实行社会变革的始祖。所以,始祖伏羲才能被华夏先民推崇为传说时代的神人,并以其所获得的空前伟业,历经久远地铭记在华夏文明殿堂上。

3﹒女娲是用黄土孕育华夏先民的女始祖

女娲造人传说对华夏先民影响深远。《淮南子·说林训》对此的记述颇具神化色彩:“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按汉末学者高诱所说:“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所以,《淮南子·说林训》是说明“女娲王天下者也,七十变造化。此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也。”[2] 这不仅较客观地折射出了,女娲是在“众神”的襄助下,才能完成“造人”这一社会进化大业的。同时,也科学地反映了,伏羲和女娲时代的华夏先民,正处于母亲氏族社会的历史实体。

《太平御览》引《风俗通》所载的女娲造人传说,是这样记的:“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这个记载虽然较晚,但其起源或许更早于《淮南子》所说。它最浪漫和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女娲“抟黄土”造人。女娲用“黄土”孕育了华夏先民,既浪漫而生动地揭示了女始祖,孕育华夏先民的社会发展踪迹;也科学而经典地反映了华夏先民,与滋养他们和农耕文化的黄土地,有着生俱来的、不可分离关系的历史根基。

《风俗通》还记有一个传说:“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这个传说所反映的内涵,既耐人寻味,又令人发思。它一方面固然是女娲造人后,社会进化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伏羲和女娲时代的华夏先民,正在发生着的婚姻,以及由婚姻而引起的,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那就是,处在由女始祖率领“祷神祠”的母系社会,正在逐步向“为女媒,因置昏姻”的父系社会过渡。

伏羲和女娲时代的母系农耕文明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伏羲和女娲时代的华夏先民,正好处于母亲氏(部)族社会,向父系氏(部)族社会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华夏先民,基本上是按母亲的世系进行传承的,所以就在汉文古籍中便说他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是当时华夏先民,也正在逐步向父系社会过渡。于是他们才会推举出像伏羲那样,被后世敬奉的男性始祖来,并且将这位男姓始祖描绘成,是“神”和女性结合后降生的,具有神奇力量的“神人”。

按《云芨七籖》卷100辑《轩辕本纪》所云:“黄帝游华胥国,此国神仙国也。”注“伏羲生于此国。”可见,传说中的华胥,不仅是生伏羲的“伏羲之母。”而且还是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的一个国名,或者说是一个氏族、部族名。所以,诞生伏羲的华胥国,实际上就是现在民族学家们说的,实行氏族(部族)内通婚的母系氏族(部族)社会。

在这样的母系氏族(部族)社会里,流行的是氏族(部族)内,辈份不同的男女,自相婚配、繁衍后代。因此,我们就看到了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彼此既是兄妹、又是连为一体的夫妇。当时的华夏先民,不但清晰地知道其母华胥氏;同时也由于社会的发展,促使他们能够推测,或者说杜撰出其父系始祖之父,乃是留下“大迹”,却又无可追溯的“神”。

1﹒伏羲和女娲是自相婚配的兄妹

《楚辞·天问》称:“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汉代学者王逸对这段的注文是:“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又据《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所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这就是华夏先民所描绘的,伏羲和女娲作为夫妇的,两位一体的形象。近代在南方一些地方发现的,伏羲和女娲双头连体蛇身的图像,也是对夫妇两位一体形象的印证。

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下又云:“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这就是对兄妹议为夫妇的较详尽的记述。

无独有偶,清代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也说:“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由此可见,华夏先民关于伏羲和女娲是“同母”所生兄妹,以及他们自相婚配、繁衍后代的传说,乃是流传广泛、确凿有据的。从而也就反映出,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确曾经历过,氏族内部兄妹互相婚配的社会发展阶段。

2﹒女娲补天折射出母系农耕时的早期治水

在华夏先民的传说中,女娲除了抟黄土作人,繁衍人类之外,还有一个伟大的功绩就是补天。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淮南子览·览冥训》是这样记载的:“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鹰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然而,从这则文字记载来看,女娲补天的最后目的,主要乃是“积芦灰,”“止淫水。”

在这则女娲补天的传说中,女娲所断杀的巨鳌和黑龙,其实都是被华夏先民认定为兴风作浪、为害人民的水怪。女娲断鳌足和杀黑龙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水怪以平息水灾。所以说,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平息水灾和治理水患。

女娲为补天所炼的五色石,与其说是为了补天,还不如说是为了治水。对于从事农耕华夏先民来说,水患和水利是历来是首要关注的大事;五色石料和芦灰,都是早期治水的重要必需品。所以,女娲补天的传说所折射出来的,应该是母系氏(部)族社会时的华夏先民,在自己女性首领带领下,进行较大规模的“止淫水”的治水历史。同时,这样大规模的早期治水也反映出了,女娲时代的华夏先民,母系氏(部)族社会农耕文明的繁荣情景。

3﹒伏羲发明创造反映了父系农耕文明出现

事实上,伏羲和女娲时代,也正是华夏先民从母系氏(部)族社会,向父系氏(部)族社会的过渡时代。因而,华夏先民也就认为,自己跨入文明门槛的脚步,应始于父系始祖伏羲。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所说伏羲:“师蜘蛛而结网。”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皇王世纪》也指出:伏羲:“取牺牲以充疱厨。”这些记述反映了伏羲之时的华夏先民,由于发明结网罟“以教佃渔,”不仅使攫取生活资料的手段,及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明显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

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明显改变的基础上,于是就有了罗泌《路史·后妃一》注引《古史考》所说的,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为标志的,婚姻礼仪上的变革。这就说明了伏羲时代的华夏先民,业已完成了由母系氏(部)族社会,向父系氏(部)族社会的过渡。所以,就要在两性关系和社会家庭生活上,出现以父系为主导的,男婚女嫁的迎娶礼仪。这在当时无疑是个巨大的社会变革。

较早的汉文古籍《楚辞·大招》说伏羲:“作瑟,造〈驾辩〉之曲。”这是反映华夏先民在农耕生产和农耕文化,获得了安定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农耕文明程度的提高,所必然产生的音乐和乐器的出现。

《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还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 学者们历来认为,八卦反映了华夏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最初认识,华夏的文字、占卜和许多文化源流,都和八卦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伏羲“画八卦”,实际上是说明伏羲时的父系农耕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值此略微说明,在华夏先民的传说中,太昊伏羲的活动地域十分广泛。《淮南子·时则训》记:“东方之极……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不仅这样的记述比比皆有。而在华夏先民传说中的五帝,伏羲乃是居于东方天帝。然而,现今在华夏的东部,还有中原的河南淮阳,留存有“伏羲陵”;位于西部的甘肃天水,也保存着“羲皇故里”。这种许多地方分布着伏羲的遗址,广泛流传着伏羲踪迹和业绩的事实,真好说明了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父系农耕文明起源上的多元。

维系华夏人文传承的始祖伏羲和女娲

应该指出,在东方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伏羲和女娲既是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妇,同时还是历史上的中国的巴人、越人和南蛮后裔苗人等,许多少数民族所认同的先祖。[3]在较早成书的《山海经·海内经》中,曾明确地指出了:“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是伏羲为古代巴人先世的明证。

而伏羲和女娲所具的,人首蛇身的蛇形象,正好是与古代越人图腾崇拜中的,蛇的形象是互相一致的。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也记有:“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由此可见,这些生活在东南和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对伏羲和女娲崇敬和尊奉。

不仅如此,活跃在历史上中国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诸如匈奴、鲜卑等古代民族,往往也都将自己的先祖,追溯到华夏人文始祖黄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妇伏羲和女娲,应当是包括汉族和有些少数民族先民在内的,中华共奉的始祖夫妇。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应该看到,汉族古代的华夏先民先民,不仅有着自己的创世纪,而且还无可置疑地,将自己优美的创世纪神话和传说,世代流传并保留下来。只是,华夏先民的创世纪神话和传说,是依照东方农耕民族的独特方式,来流传、保存和表述的;而不像西方民族那样,将创世视为神的行为,仅仅存见于宗教经典之中。

同样,我们还可以看出,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妻,伏羲和女娲的传说,与西方民族在宗教经典中,载录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相比,明显地展现和突出了,华夏先民不惧鬼神的人文传承。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轻鬼神、重人文,遂使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妻传说,洋溢着华夏独有的人文色彩。于是才在一些中外学者中,造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汉族,没有创世纪神话传说,这样一个不该有的误解出现。

1﹒华夏先民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始祖夫妇

中国历史上的华夏先民,向来是个注重人文精神的民族。很早以来,华夏先民就提出并主张人和人的价值,是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的。因此,反映在华夏先民的创世神话和传说中,始祖夫妇伏羲和女娲兄妹,都是人们按照“人”的形象,被描述和创造出来的。他们是经由女人的怀孕和生育,才来到我们这个人世间的。

伏羲作为创世神话和传说中的主角,不但是一位女人和神交合后所生的,有着常人所没有的“神力”,做出包括兄妹成婚、繁衍后代在内的伟业,而且还充满浪漫地被描写成,有着异乎常人的形貌特征的“神人”。然而,他最根本的还是华夏先民的第一位男性始祖。

而在西方,我们看到流行的经典则是《圣经》提出的:“上帝照着自己的样子造人”的说法。我们很容易地在《圣经·旧约》第一卷《创世记》中,可以看到载录完整的:上帝以七日创造世界,并且于第六日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始祖夫妇亚当和夏娃。对《圣经》所载录的创世神话,与其说是照着上帝的样子、被上帝造出来的始祖夫妇,在创世纪的繁衍后代和开启文明,不如说是一个向后人传颂上帝力量的宗教神话。

2﹒华夏先民由妇女“造人”开启了创世纪传说

在华夏先民的传说中,最的人是由女娲抟黄土造出来的。这个浪漫传说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女娲用“黄土”孕育了华夏先民,而且还揭示了女娲是在母系社会,率领华夏先民在黄土地上开辟农耕的女性始祖。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类社会发展之初,由妇女在采集过程中发明农业的历史实体。于是,女娲的传说就生动而清晰地说明了,女性始祖时代的华夏先民,就与生俱来地和黄土地上的农耕生产,产生了孕育于斯、依附于斯的不可分离关系。同时,女娲“积芦灰,”“止淫水”所反映的,母亲社会时进行较大规模的治水,也正是华夏先民,对防治洪水和水利灌溉的重视

而西方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则在《圣经·旧约》第一卷《创世记》中,记录了上帝以七日创造世界,并且于第六日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始祖夫妇亚当和夏娃。然后,再由这对始祖夫妇亚当和夏娃,繁衍了人类。这一西方经典的“神”造“人”的创世传说,更加充满了宗教的神力色彩。

汉族先民是在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之后,再由后世的历代文人加工记录,才把诸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反映世界之初、包括男女始祖滋育人类在内的创世纪传说,零乱而分散地记录在有关的汉文古籍中。

3﹒保留在汉文典籍中的华夏先民创世纪传说

注重人文传统的华夏先民,是将自己的创世纪神话和传说,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之后,再把诸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创世纪神话和传说,由后世的历代文人整理记录,分散保留在各种不同的汉文典籍中的。从而,构成了东方农耕民族,对于世界起源、男女始祖和华夏先民早期生活的创世纪时代,一种独特的表述方式。

而在西方,不少民族则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旧约》第一卷《创世记》内,集中地完整的载录了,上帝以七日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神话传说。[4]

所以,相对于以《圣经·旧约》的《创世记》,集中而完整地描述出世界起源、始祖活动,以及先民早期迁徙活动等,清晰可寻的创世历史的西方民族来说。我们这个以传说中的“龙”,作为祖先崇拜图腾的炎黄子孙,正好是在这样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世传说上,确实犹如堕入疑云迷团似的,让人们感到疑惑难解。

现在我们也许可以说,华夏先民将有关世界形成、始祖活动和民族起源的创世传说,散记在不同的汉文古籍中,才使这一产生于“凭想象创造形象”时代的、有声有色的华夏先民的创世传说,竟在不意之中成为诸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是“众盲摸象”式的,学术上的疑难问题。

[参 考 文 献]

[1[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亚当和夏娃[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8)773.

[2[2]高诱.淮南子[M] .北京:中华书局,1988,(7):292.

第2篇

[摘 要] 竹山这块土地和人民与女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女娲的感情也是非常独特的。在这里,女娲神话及女娲文化完全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其融合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女娲神话和女娲文化在这里延续、普及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各种根据,我们似乎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竹山是最有可能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竹山应该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

[关键词] 汉水文化;圣母女娲;形象形成;文化英雄;冠名权;冠名权权属

abstract:zhushan and its inhabitants maintain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special feelings toward nuwa. here, nuwa myths and nuwaculture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people’s daily activities, lives, customs, and local festivals. the integration of nuwa myths and nuwa culture with local culture is profound, and so is its sp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ufficient evidence, we declare to the world: zhushan is the most credible place where nuwa refined colorful stones to mend sky, and zhushan is one of original centers of nuwa culture.

key words: han river culture; the goddess nuwa; image formation; cultural heroine; claiming of nameplate; evidence

马克思曾说,要认识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文化真正的本性,最好从他的神话开始[1]。因为,任何神话都是一个民族作为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只有神话才是最深厚、最本源的东西,民族文化的根在这里埋得最深、最远。同样,要认识汉水流域人民和汉水文化真正的本性,就必须深入到汉水神话,从汉水神话开始。汉水流域最早的神话人物应该追溯到伏羲和女娲,尤其是圣母女娲在汉水流域竹山县留下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遗存。

一、女娲形象的形成

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悠久的 历史 是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的。也就是伏羲、女娲、神农—炎帝为三皇;五帝呢?是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女娲时代属史前时期,是我国上古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七千八百年的历史。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

1.从古代典籍 文献 看,支持女娲炼石补天在竹山的证据有十:一是唐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记》。二是五代蜀杜光庭著《录异记》中: “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民之所,古迹存焉”。按上庸即今湖北竹山县,与陕西平利相接,以上诸说实指一地。907年-979年是我国 历史 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北方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南方及山西则有吴、南唐等十国。本书作者为五代蜀人,无论是前蜀还是后蜀,都在十世纪上半叶,因此可以说这是最早记录女娲庙的文字之一。三是《郧阳府志》明正德版称:“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即此,山下有女娲庙”。四是清陈梦雷、蒋廷锡著《古今图书集成》的有关记载为证:“女娲山,去县(竹山)西九十里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处,下有女娲庙”。五是清人王象之诗:“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云深一鸟鸣”。六是明徐道的《神仙全传》,其中涉及炼石补天细节:“共工头触天柱,倒倾缺坏,山南一带行人不能周匝,故曰不周山。其旁百姓为共工怨气结滞,阳和不达,一望空黑,常有凄风惨雨,难以存活,乃奔告女皇。女皇因想郁华有言正气亏缺,炼石可补,即同众往竹山中,仍见巨石累累。令人运至山顶,按色分五方排列,聚本植于旁,候东风起,纵火烧之。令童女、男各一,持巨扇鼓扇,不时添木助火。炼一七日,气成五色缕,随风散布空中,西北不和之气,得阳气冲去,阴翳消灭,依然覆帱无垠(今郧阳竹山县有女娲山,其上最平,故秦曰上庸)”。七是“竹山是传说女娲造人、补天圣地”之说也得到当代女娲研究权威杨利慧、康丽、吕微等专家的认同。八是清代的《康熙字典》以及 现代 神话学权威袁珂的《

第3篇

抟土造人

按照《风俗通义》的记载,上古时期,开天辟地后,筋疲力尽而亡,死后他的身体化作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却唯独没有人,于是善良的女娲用黄土和清水和成一堆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捏成小人儿,赋予其生命。由于女娲想造的人太多,后来她便用绳子蘸满泥浆来挥舞,泥点化作一个个小人儿,女娲就这样创造了人类。

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还和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据《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才创造了人,所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把这一天看做人类的生日。古时候,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占卜、祭祀、庆祝等活动。

唐代诗人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

人曰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看,

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遇,

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今天,人们在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在家里团聚,并且吃长寿面、七宝羹等。在成都杜甫草堂有一副楹联,说的也正是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炼石补天

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自《淮南子》,传说部落首领共工与黄帝的后裔颛顼因争夺权力发生战争,共工战败,恼羞成怒的他一头撞毁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于是天出现了大窟窿,地也陷出一道道裂纹,森林燃起大火,洪水喷涌而出,龙蛇猛兽也跑出来吞食人类。女娲找来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用火熔成浆,将残缺的天窟窿补好,又斩下一只巨龟的四脚撑起天空,擒杀了残害人类的猛兽,治理好了洪水。但这场灾难还是留下了痕迹――天向西北倾斜,地向东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归向西方,而江河则向东流去。

有人认为,女娲补天可能不只是神话传说那么简单。今天的太行山又名“女娲山”,在太行山边缘地区分布着许多女娲遗迹,如娲皇陵、娲皇庙、女娲岩画等,而晋东南太行山地区不少山脉断层纹理都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状态。这种地质结构,应该是远古时期地球板块运动,造成岩层断裂、抬升。所以女娲补天的故事,很可能是远古时期人类在遭遇地震、水灾后,进行了一场救灾活动。由于史前人类认识和能力的有限,他们更容易把自己的想象、崇拜虚构成神话,或者夸大自己先祖的力量与事迹,所以远古时期的历史常常是与传说无法完全分开的。

女娲与文学作品

可以说,女娲的故事一直在中国民间不断流传,而后世的许多文人也常常将它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或干脆把它化为一种文学意象,信手引用,为作品平添一分浪漫与神秘。

唐末五代诗人吕从庆《献题金鳌山》:

金鳌腾腾高百丈,昔者曾游东海浪。

女娲断足奠坤舆,怒身化作安吴嶂。

骨肉虽变魂魄鲜,千秋万古生云烟。

诗中主角不是女娲,而是被斩四足的金鳌,赞美它的悲壮与雄伟,可谓视角独特。

唐代诗人卢仝的《与马异结交》很有趣味:

神农画八卦,凿破天心胸。女娲本是伏羲妇(或作妹),恐天怒,捣炼五色石。

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蛤蟆。

把女娲写成了一位在日中放老鸦、在月中栽桂树养蛤蟆的妇人,平易近人而富有生活情趣。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以一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将音乐的高亢与震颤以神话的夸张形式完美地表达出来。这种借代堪称绝妙。

说起以女娲补天故事作为构思框架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自然要数《红楼梦》。女娲补天时剩下那一块未用的顽石,经年累月,已通灵性,经一僧一道“袖了这石”,于神瑛侍者下凡之际“夹带于中”,使它有机会在红尘中走过一遭,成就了一段旷古绝今的“石头记”。

值得一提的是,女娲在另一部著名的小说《封神演义》中,被颠覆性地描写成了一个藐视他人、心胸狭隘,同时又很虚伪的神――因为纣王倾慕女娲的容貌,写下几句戏言,女娲便要灭掉纣王,派轩辕三妖扰乱大商天下,害死众多忠臣良将,而最后却又正气凛然地谴责三妖如何伤天害理,锁了三妖交给杨戬,可谓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何处得来这一灵感不得而知了,但是,相对于人们对中国神话人物单一性格的定位,把女娲写成这种更接近“人性”的神,倒是很有古希腊诸神的味道。

第4篇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当初升的太阳照耀在三秦大地时。我们会看到座临黄河.踞山腰的巨大雕像在日升月恒之间伫立。这就是笔者刚刚完成的大型石雕――《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位列三皇之首。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是生育创造之神。她“抟土造人”,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建立了婚姻制度,繁衍后代。

《陕西通志》记云:“上古风陵,即女娲氏陵,在潼关外城北黄河中。”史料记载:女娲就是在此地完成了“抟土造人”之创举.在此历史背景下.建造大型女娲雕像从文化根源上奠定了建造雕像的唯性和权威性。女娲雕塑建在黄河边潼关段女娲山潼关古城景区.此区域为秦、晋、豫交汇处.群山叠嶂、开阔雄伟,雕塑高度在20m左右.采用福建虾红花岗岩建造。过去我们看到所有已建女娲雕像.大都以神话传说中蛇身人像的女娲补天为表现对象.而这件女娲雕塑则以当代的审美视角回首历史,以生命、庇护.创造女神的精神立意,并采用极具象征性和当代审美理念的表现手法创造出女娲形象的端庄优美。她俨然像个女神俯察华夏大地。她是华夏之母的集中体现。

女娲雕塑造型为坐姿雕像,女娲身躯壮硕.面容慈祥.手捧婴儿,寓意着力量、庇护、生命和创造。以当代审美视角.塑造出了个神圣、端庄、壮美.包容、慈祥的女娲形象。尤其在形象刻画上.既要传承和保留古典东方审美造像之底蕴.同时又要具备当代的审美诉求及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完成并塑造出华夏母亲形象的精神定位和情感诉求。

大型景观雕塑与环境完美呼应与结合是雕塑家梦寐以求的境界.而这件女娲雕像从东往西看.雕像的右下角直接和黄河衔接,这样的天赐地理环境在世界艺术史上少有.女娲雕塑与黄河浑然体,黄河的绵延延伸.宛如女娲的身躯.这样的情景呈现不仅满足了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特殊历史典故.同时在文化格局和审美意境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伟光先生观后日:这件作品对女娲形象的处理,具有开创性.具有人文化特点.打破了过去塑造人文始祖向神、鬼、人之问的表达方式,回归了对中国传统母题的艺术再现。这种再现是立足与艺术自性的反映。因为她更接近人性、母性、大地、自然。这件作品建造在黄河边与环境如此之融合.是当代公共艺术环境雕塑的成功范例。

端庄、包容、慈祥、温暖、睿智、神圣、创造――《女娲》主题雕塑承载着传统文明的博大与包容.更昭示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与荣耀!

第5篇

旁白:伏羲和女娲始终面对面坐在一口宽大的井中,这口井使观众看不到他们的下身,他们之间有一张小桌,供二人扶乩(ji 发音同机)今天的通俗形式是请笔仙。

伏羲: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如果你想续缘,请在纸上画个圈。

女娲: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如果你想续缘,请在纸上画个圈。

先生:(击掌)要有光!

旁白:(从怀中掏出《山海经》,一本正经地打开,朗声半吟半唱,摇头晃脑)

先生: 嗡嗡嗡嗡

哼哼哼哼

嘴上说着嗡嗡

心里想要哼哼

我说你看

要有光

光线下面乱哄哄

……

女娲:(惊呼)动了,笔动了!

伏羲: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如果你想续缘,请在纸上画个圈。

女娲:它在画圈!——只可惜不太圆。

伏羲: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请你告诉我,你是我哪一朝的后世?

旁白:笔走如飞,满纸乱点。

伏羲:(辨认纸上墨迹)言辞慌张,语无伦次。

女娲:看来是位性情中人,肆意儿郎。

伏羲: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今天请你出来,实有一事相求。

旁白:笔直不动。

女娲:有话就直说呗。

伏羲:后世后世,请你直言相告,八卦是否传到了你的手上?

旁白:笔直不动

女娲:哥,好不容易把后世请了出来,你却问这么扫兴的问题。 我看是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八卦。

伏羲:不知道?——这怎么可能。自从我发明了八卦,整个乾坤已经为之颠倒。试看那后世的寰宇,必将是八卦推演的世界!

女娲:我再替你问一遍——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请告诉我,你可否听说过八卦?

旁白: 笔仍然直而不动。。

伏羲:难道——我的八卦,竟然在后世失传啦?!可是根据我的八卦推演,这种可能性的数量值只能为零。

女娲:别把自己的小发明太当回事。我就觉得八卦毫无用处。如果什么事都在一个小小八卦的掌握之中、预测之内,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你发明的那盒胭脂,把漂亮装进了盒子里,什么时候想用,就借出来一点。对了,还有嗡嗡,那才是最好的发明,每天绕着我飞来飞去,给我解闷,比你强多了。

伏羲:(不耐烦)行了行了,那些都是雕虫小技,八卦才是我毕生的心血,大手笔。八卦包孕了世间的一切奥秘。为了称颂它,我又发明了一个新词,你认真听着,这个词是——(一字一顿)科、学!

女娲:拗口,不好听。八卦已经很拗口了。还是嗡嗡这样的名字琅琅上口。

伏羲:(讽刺)儿歌最琅琅上口。你知不知道,我通过八卦,为世间发明了一切规则。

女娲:知道知道,你每天早上都要唠叨个几百遍,好像得了强迫症。不过,哥,你可别弄错了,你并不是上帝,你连人都算不上,甚至有的家伙说你是条蛇。

伏羲:(面有愠色)我知道自己不是人,人只是我的发明计划之一。

女娲:哥,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想你能开心一点,别瞎操那么多心,别总是皱着眉头,也别整天往实验室里钻。你最近照镜子了吗,知不知道自己的额头上有多少皱纹?而且自从你号称发明了八卦,你的做派就越来越像楼上那个自称上帝的家伙了。

伏羲:胡说,楼上从来就没人住过。

女娲:那个蒙着脸进进出出的怪老头不就住在楼上嘛。

伏羲:我怎么从来就没见到过那么一个人?

女娲:我常常在楼梯口碰到他,他跟我打招呼的时候总是粘粘乎乎的,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模仿上帝的腔调)这件事,你知我知,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就是上帝。

伏羲:怪哉,楼上居然一直住着上帝,我在怎么就不知道?

女娲:你整天忙着推演八卦,心里当然装不下邻居家的事。

伏羲:怪哉,怪哉。改天我得去拜访拜访上帝他老人家,好好求教求教。

女娲:没什么好拜访的,我看他是狂想症患者。你还记得以前住在隔壁的那个吗——有事没事地跑过来扯淡,硬说咱们是他的创造物——最后怎么样,还不是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伏羲:不能这么说,没准他就是一位世外高人。就算他真是精神有问题,至少也说明他是个绝顶聪明之人。我不也是受了的启发,才大胆设想,用请笔仙的形式来召唤未来嘛。

女娲:哥,别扯远了,咱们现在正请着笔仙呢。

伏羲:差点把他给忘了。还是把他送走吧,今天请来的这个后生见识太浅。

女娲:别,我还没问问题呢。

伏羲:换一位再问吧。

女娲:不嘛,我就要问他。

伏羲:(无可奈何)好,问吧问吧,我看你能问出什么来。

女娲: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如果你愿意,请给我一份后世的菜谱。

伏羲:这算什么问题?——纯粹是拿我的发明开玩笑。

女娲:哥,咱们吃的东西太单调了,我早就想换换口味了。

旁白:笔走如飞。

女娲:(念)青椒土豆丝、小葱拌豆腐、辣椒萝卜柳、酸菜川粉条……

伏羲:后生小子吃的东西也没好到哪里去。

女娲:不念了,不念了,一点儿荤也见不着,没食欲。

伏羲:哪怕有一只红烧土拨鼠呢。

女娲:我早吃腻了,每天除了红烧土拨鼠就是糖醋田鼠,最多加一道生拌灰鼠。怪不得人家捕风捉影地说咱们是蛇。

伏羲:不许胡说!咱们怎么也算得上是人的先祖。

女娲:我可没胡说,发明人的事还八字没一撇呢。不信,问问后生小子,看看他说咱们是什么。

伏羲:(略有紧张)他连八卦都不知道。别去问他。

女娲:我问——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请你告诉我,你知不知道伏羲和女娲?

旁白:笔动,状若点头。女娲得意地冲伏羲一笑。

女娲:他们——是——什么?

旁白:此时笔走龙蛇。

伏羲:(转怒为喜)神仙!他说咱们是神仙!我喜欢这个美好的词!

女娲:看来上帝没骗我。

伏羲:上帝?你刚才说的楼上的那个家伙?他也这么说?

女娲:昨天我碰到他,他神秘兮兮地把我堵在楼梯拐角,说是要告诉我一个秘密。 他说——(模仿上帝的声音)我早就看出来了,你和你的哥哥都是神仙。

伏羲:真是慧眼独具,我得尽早去拜访他老人家。

女娲:他还一本正经地告诫我——(模仿上帝的声音)你们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神仙,这很重要。

伏羲:什么意思?

女娲:不知道。

伏羲:别着急,让我用八卦来给你算上一算。

女娲:得了,回头再算吧,我才不相信你的那套小把戏呢,根本就没有请笔仙好玩。我还有个问题要问后生小子。

伏羲:难怪八卦要失传,连你都不给我机会。

女娲:后世后世,我是你的前世,如果你愿意,请你即刻现身!

伏羲:不!你不能提出这种要求。

女娲:如果可以现身,就在纸上画个圈。

旁白:笔在纸上画圈。

女娲:他同意啦!

伏羲:可是人类还没被我真正发明出来!

旁白:刑天从观众之间站了起来,手中拿着日记本。

刑天:(作揖)二位好!

伏羲:(顺口就说)你好——你好,(猛醒)你是谁呀?

刑天:二位千方百计请出来的人啊。

女娲:(对伏羲)他就是人?

伏羲:不会吧,跟我设想的出入也太大啦。

女娲:你设想的什么样?

伏羲:根本就不应该是这种质地——应该是全金属的,脸上有一个大屏幕,随时随地运行着八卦,每一举手一投足都严格按照八卦的推演,不说一句废话。

女娲:你真是越来越没有想象力啦。 对刑天)你是人吗?

伏羲:我看你不是人。

刑天:说句难听的,你们才不是人呢!

女娲:(对伏羲)听见了吧。他有人的自尊。

伏羲:你真的是人?

刑天:(不耐烦)神仙就是这个样子——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比人还不如。我可是冲着你们是神仙才露面的,从小就听说“神仙放屁——不同凡响”,还以为你们的语言表达能有多么超凡脱俗,值得学习,没想到你们就会说车轱辘话,比语文课本还陈词滥调。你们要没什么正事我就回去了,我的日记还没写完呢!

女娲:(好奇)日记——那是什么东西?谁发明的,(调侃伏羲)是你吗?

刑天:别装糊涂!刚才在我正写着日记呢,突然钻出两个看不见的家伙,牵着我的笔在日记本上乱写乱划,那不就是你们俩嘛。要不是你们捣乱,我的日记早写完了,现在我的思路全乱了。

伏羲:(极感兴趣)日记是人的生活必需品吗?

刑天:日记又当不得饭吃,也就我把它当回事。

伏羲:能让我看看你的日记吗?

刑天:(把日记背到身后)你以为你是谁,谁也没这个特权,包括你们两个非人类。日记是我的隐私,受到法律保护神圣不可侵犯。你们懂吗?

伏羲:你手里的就是日记吗?

旁白:上层突然传来先生的声音,但看不到先生的人影。

先生的声音:(朗诵)2000年1月1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上午,我又一次出神了,那是我醒过来后的第七分钟。我努力想让自己的另一半回来,可是我做不到,我既害怕又兴奋。我的另一半已经陷入了一片虚幻的草丛。那些并不存在的草叶时而枯萎,时而生机盎然,仿佛在一分钟之内就能生生死死,数度枯荣。它们目光坚定、腰肢敏捷,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刺痛我,暗示我虚幻到尽头也可能就是现实。我知道这一切只是个骗局,或者说至少只有骗局才是对这一切最合理的解释。但这个骗局又是谁安排的呢?谁让我时时出神?为什么要煞费苦心,把我带到如此真实的虚幻状态之中呢?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因为我已经暗暗迷恋上了这个骗局。我出神的时候,我的另一半越来越不愿意回到这个真实的世界。尽管那些虚幻的草叶、枝条、死水、瘴气不停地刺痛我、鞭打我、腐蚀我,使地底的阴郁之气在我身体中弥漫,但我的另一半却无比快活、乐不思返……

刑天:(异常惶恐)你们使了什么法术,为什么偷看我的日记,还要把朗诵出来?!

伏羲:(莫名其妙)跟我没有关系。

先生的声音:(朗诵)我知道,那一天已经近在眼前了:我必将被我出神时虚构的世界所淹没。我现在惟一能做的,不是逃跑,而是参与虚构,记录虚构……

刑天:卑鄙!你们假意用跨越时空之笔与我交谈,醉翁之意却全在我的日记!

先生的声音:(朗诵)我为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刑天!这个名字隐隐有杀气,我把这份杀气指向那个遗传来的,罪恶的真实世界。

刑天:(将日记紧紧抱在胸前)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想得到我的日记?!此地不可久留。是个圈套!你们别想抢走我的日记!(夺路而逃)

女娲:你在这个人的身上看到谁的影子没有?

伏羲:?

女娲:没错!一样的狂想症。

伏羲:我倒真想看看他的日记,他越不让我看我越好奇。

女娲:楼上的家伙一开口,他就又蹦又跳,你觉不觉得……

伏羲:楼上的家伙念的真是他的日记?

先生:(正色,朗声吟颂)话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

壮汉:(坐在观众中,拼命鼓掌)好!好!家传的段子俺最爱听。

先生:好?——好景不常!斗转星移,花开花落,不知不觉到了伏羲和女娲的时代。话说忽有一日,天地大冲撞,天柱折断,大地塌陷,天上齐生生地崩出了一个裂口!

壮汉:俺知道,俺知道,女娲补天显身手,黎民百姓乐陶陶。

先生:(对壮汉)你知道的只是个哄小孩的段子,我要说的却是你不知道的秘密。(恢复说书人的姿态,收起《山海经》,从文言过渡到口语)话说天漏了,有一样东西落到了人间……

壮汉:俺知道,俺知道,天外冰雹如卵石,黎民百姓怨声道。

先生:那是你奶奶的说法。其实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冰雹,而是一口井。

壮汉:井?!什么井?

先生:(一脸小道消息传播者的诡秘与自得)就是你奶奶后来投井自尽的那口井。

壮汉:你怎么知道俺奶奶……谁说俺奶奶投井自尽了!

先生:你奶奶的确没能自尽。她从这一头投井,又从那一头出去了——天上掉下来的那口井是个无底洞。话说当年那口井掉到地上,地就漏了,直通大地背面的另一个世界。有两条蛇从井里爬了上来,它们带来了——它们带来了苹果,它们带来了苹果……(语调由悲哀转为愤怒)它们居然带来了苹果!它们对路过井口的饥饿的人说—— 嗟,来食!饥饿的人吃了苹果,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就在他们心里滋生。他们知道了一种可怕的东西——羞耻。

伏羲:吃了这个盒子的人,冲满了互相组合的冲动,他们互相之间,要么繁殖,要么分裂,要么复制……总而言之,他们将以各种方式生产出更多更多的人,而每一个被生产出来的人的心里都装着我的八卦。

女娲:太可怕了,越来越多的人带着越来越多的八卦来到这个世间,越来越多的推演着八卦的像你一样偏执的人!

伏羲:越来越多的能够通过运算、推演,避免痛苦的人。他们应该替代我们这些混沌中的生灵。

先生:羞耻改变了这个世界。

壮汉:大红苹果俺自小吃,从没听说是。

先生:苹果的文化原型就是,你想想白雪公主。

壮汉:说书不能乱批判。想一想,看一看,家传的段子谁给咱?咱们饮水要思源。

先生:家传的段子已经让咱们找不着水源了。——这些日子我一直在考证,我发现女娲补天的段子根本就是个骗局。

壮汉:骗局?——根据?

先生:你一定不知道——从那口井里爬上来的两条蛇中的一条就是女娲,另一条呢?正是伏羲。

先生:它们是两条蛇,它们带来了苹果。家传的段子里说它们是人类的先祖,纯属以讹传讹。它们是蛇,怎么造得出人呢?在它们钻出井口之前,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存在了。那为什么你奶奶会在家传的段子里告诉你是它们造出了人呢?那是因为它们带来了苹果。

先生:它们给人类带来了第一颗羞耻之心!(凑近壮汉)它们改变了人心的自由。后世的人变成了你我这样——拘谨、迟钝、懦弱、龌鹾,羞愧满怀而又喜欢窥视。所谓伏羲和女娲造人,只是造出了第一批人类的废物。

伏羲:(怒不可扼)你是何人,为何在此血口喷人?!

先生:(微微一笑,并未理会)天漏了,其实谁也没补过。那两条小蛇根本就没想过这回事。

女娲:哥,什么时候天漏了?

伏羲:信口雌黄你也信他。快快报上名来,你是我哪个朝代的后世!

女娲:哥,他好像不是咱们请出来的。

伏羲:凡是人模样的肯定是咱们的后世,管他是不是不请自到。快快报上名来!

先生:天上崩出的大裂口直到现在还破着;真正补得严严实实的,不过是咱们那些家传的段子,专门哄骗不动脑子的人。

壮汉:胡言乱语,当心抽筋剥皮;女娲补天谁不知,你的考证算老几?

先生:(含笑击掌)要有光

旁白:在一角落的刑天和嫦娥,他们面对面坐在一张桌子的两侧,与伏羲和女娲的姿势酷肖。嫦娥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黑暗中伏羲和女娲端坐的地方。刑天在日记本上匆匆记录。

嫦娥:如果你和一个人结了婚,但是你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那个人跟你不是一个姓,长得也一点都不像,但你就是觉得不对劲。

刑天:这种感觉是不是从认识他的那一天就有?

嫦娥:应该说,我一生下来就有这种感觉——我觉得有一个我非常熟悉的人一直在暗中盯着我,他想亲近我,但是我不能跟他亲近。这种感觉一直跟着我。后来,我不得不找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结婚——我第一天跟他认识,第二天就结婚了——因为我对所有熟悉的人都感到恐惧,我只能这样。从小到大,我始终躲避着那些我熟悉的人——其实,也没有几个——可是我还是要小心翼翼地避开他们,我害怕他们侵犯我,我要压住那种感觉,我要闷死它。可是那一天终于来了,结婚的那天晚上,对,第一次的时候,那种感觉突然跳了起来,它爆炸了。

刑天:你能不能说得清楚一点,“第一次”是什么意思?

嫦娥:你是什么意思?

刑天: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高处去、第一次不想下来……我只是想听得明白一点。

嫦娥:(羞涩)第一次……(转而自厌)那种感觉爆炸了,我被炸成了碎片,一切都毁了。

刑天:(记录)第一次不太顺利?

嫦娥:我早就说过,你不明白,谁都不明白,世上没人明白。

刑天:我也说过,也许我明白。

嫦娥:你?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不过我还是有点相信你。这就是我的感觉,没有原因。你明白吗?

刑天:明白。

嫦娥:我觉得他那张陌生的皮下面藏着一个熟悉的身体。我从来也没见过,但我知道是他,藏在那张陌生的皮下面,用那张皮做掩护,轻而易举地压在了我的身上。我知道是他,虽然那身体的气味、那舌头的滋味、那皮肤的触感都是陌生的,但我知道是他,他来了!

刑天:谁?

嫦娥:(出奇地镇静)我的哥哥。

刑天:(愤怒)你的哥哥!居然干出这种事!

嫦娥:可是我没有哥哥!

刑天:(迷惑)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嫦娥:跟我结婚的是个陌生人,可是我就是觉得他是我的哥哥。我常常盯着他看,他的脸上没有一点我熟悉的地方,我知道他不是我的哥哥,我根本就没有什么哥哥!可是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我就是觉得他是我的哥哥。你能容忍那种感觉吗,如果你天天跟我的哥哥上床!这就是我的感觉!你明白吗?!

刑天:可事实是你并没有哥哥。

嫦娥:对!但是我受不了了,我不能天天跟哥哥上床!我要离开!离开!

刑天:(放下笔,冷静地)离开?你去哪儿呢?除非你离开地球。 哪儿方便去哪儿。太阳太热,火星上不去,听说月亮上倒是开始受理民航业务,就是太贵。

嫦娥:登月?

刑天:不,不是登月,而是——奔月。多有诗意举动!只有我们的老祖宗才有这样的想象力。

嫦娥:(受惊)奔月!(掩饰地)那,那,那一定很贵吧?

刑天:好像也就是50万美圆。这价钱对我来说贵了点,对有的人来说也不算贵,至少是物有所值。

嫦娥:值什么?

刑天:第一次。

嫦娥:(被咬了一口似的跳了起来)第一次!

刑天:(胸有成竹地一笑)别紧张,我可是个陌生人,你不该紧张。

嫦娥:你是警察!

刑天:我只是个医生。

嫦娥:医生?

刑天:医生。一个正在实习的心理医生。

嫦娥:你能治好我的病,驱赶走那个陌生人身上的哥哥,把我那种该死的感觉掐死吗?要是那样,我就用不着去奔月了。

刑天:不,你还是去奔月吧。我治不好你的病。我已经会见过无数个有你这种感觉的病人。我无能为力,这好像是一种遗传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的案例写进我的私人日记。

嫦娥:写进你的私人日记?那有什么用?

刑天:没有用,但我只能做这些,我知道我记下的每一个案例都是现实,但我强迫自己把它们当成虚构。我不仅接触过无数个你这样的病人,而且我自己也体验过你的这种感觉,那是在我出神的时候,我会陷入另外一种境地。我的另一半仿佛改变了性别,你的这种感觉笼罩在我的另一半身上,深深地刺痛着她。我的另一半居然觉得我的这一半是她的哥哥,随时随地的亲近给她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羞辱。我的另一半千方百计地逃跑,出神就是她的逃跑!我在日记里记下了这种难堪的感觉。但我无能为力。后来我发现这种病的根源不在我们身上,而是在人类的源头,我们只是遗传的受害者。

嫦娥:没救了吗?

刑天:(摇头)所以,对你来说,奔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没什么做不到的。(朗诵)“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千万别后悔,奔月的旅程足以消耗掉你的余生,换个环境,那将胜过任何灵药。

嫦娥:可你是医生,你应该帮助我!如果你能让我忘记那个并不存在的哥哥,我就没有必要离开这儿了。

刑天:我说过了,没有用!我无法在人类遗传的河流中逆流而上。我能做的只是把你的故事记下来,使我的日记看上去充满虚构的力量。扔掉你的幻想吧,快去奔月,时不我待。

嫦娥:(惊恐地尖叫)哥哥!哥哥!(夺路而逃)

先生:看清楚了吗,——前面一幕,两条蛇开始密谋用苹果引诱人类;后面一幕,羞耻已经流淌在了人类的血液中,人类无法自拔。这些证据全都记录在了那个人的日记里。

人 物:旁白1人

伏羲:人首蛇身的英俊少年;

女娲:人首蛇身的可人少女;

先生:一袭长衫的文弱中年男子;

壮汉:一身短打的中年男子,满嘴顺口溜,状似弱智。

刑天:在记录中生活的青年。

第6篇

女娲造人的主要内容是女娲通过揉团黄土造成第一个小人儿,这个“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开口叫她“妈妈”,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蔓一挥,然后女娲把那些小人儿分为女人和男人,让青年两性配合起来叫人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在就在刚开天辟地的时候,有一位女神诞生了,她的名字叫女娲.

这位女娲娘娘可和神话里的女娲娘娘不一样,她可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石匠,大地的万物基本上都是她雕刻出来的。有一天她看到天上的鸟儿是成双成对的,树上的松鼠也是成双成对的,心里感到有一点孤单。她忽然想到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同类,可单单就是自己没有同类,为什么不创造一个更自己一样的生物呢?说干就干,女娲娘娘从山上拿了一块大石头,按照小溪边自己的样子雕刻着,不一会,一个机灵的小人就诞生了,女娲双手合拢施法,小人马上就有了生命,不停地向女娲叫:“MOTHER,MOTHER.”女娲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而且这种小人和那些低等动物不一样,一眼看上去就感觉特别得聪明,还刚诞生就会说英语,女娲娘娘一直想让这种生物覆满整个大地,就一直不停地工作,可是力不从心,小人总是达不到女王想要的那个数量,想了很久,灵机一动,不如让这些人类自己雕刻自己,她只要施法就可以了,这样果然省事,人不一会就覆满了整个大地。

可是人总是要死的,然到还要重新制造吗?所以女娲要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繁衍,从此以后人越来越多,最后管理了整个世界!

第8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   侯新颖

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教材分析

这是两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学习这两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题目拓展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 读文找出神奇之处,体会神话特点,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3.感受女娲一心拯救人类的高尚品格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4.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教学设想

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

通过以文带文的形式,学习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感受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看图画猜故事。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

2.读故事名字,发现其特点。总结,题目点明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题目就是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揭示《女娲补天》的课题。

4.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5.从题目中感受神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品读故事  感受神奇

1.故事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神奇?学生默读课文标画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故事的神奇之处。

3.全班交流。

预设:(1)交流天塌地陷、水深火热的相关语句。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神奇、可怕。从女娲造船救人、求神灭火的行为中感受女娲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2)交流炼石补天的相关语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女娲动作的字词体会神奇,感受女娲不畏艰险、一心为人类的品质。

4. 女娲虽然是天神,但在补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女娲寻石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做的呢?

5.品读寻石的相关语句,感受女娲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

6.方法总结。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形象。

三、以文带文  学法迁移

1.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读《夸父追日》。

(1)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可以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想法。

(3)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夸父。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四、对比阅读  感悟特点

1.刚才我们一起读了《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这两篇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预设: 

(1)都很神奇——这是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

(2)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们要通过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都是英雄——每个神话故事中都会有一个让我们敬佩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都有神奇的力量。

2.总结神话特点。

四、拓展阅读  走进神话

第9篇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神话在塑造人物的时候,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因素,这就使得中外神话在塑造神话人物时有了不同模式的版本。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传递着中国古人对道德品质完美女性的倾慕和追求;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国外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性的遵从。这两种差异也印证了中外男女性别在社会上的地位与评价的不同。

关键词 :神话;古希腊;女性;男权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47-03

在神话中的神与现实世界中的人一样具有相同的外表和相同的属性,一方面人们根据现实世界中的人来塑造神话中的神,为了使之与人类有所区别不得不给予他某些超脱现实的能力和经历。另一方面在塑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现实世界中的人类社会和行为发生黏连。在希腊神话中神性源于人性等同于人性,另一方面也源于在这一时期古希腊文学中人的意识的高度显现、人对于自我独立意识的认同,而人性是人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下所表现出来的。既然在古希腊神话中至高无上的神的身上有着人性,那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古希腊人对人性的肯定。因此,这就不难解释在古希腊神话中两者的关系不再是升华超越的关系,在古希腊神话中神性和人性的关系可以画上等号,或者说在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性就是人们将人性毫无保留地投射在神的身上。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欲望就是人的欲望,神就是人自己。中国神话中神性是人性的升华和凝聚,通过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提炼,使之展现在神话人物身上。神性的来源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是人性的升华。凡人被赋予极高的道德品质和超越凡人的能力,人性中的弱点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神的品质和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就是天后赫拉,她是宙斯的妹妹。赫拉有着几乎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为了维护婚姻和爱情她也在与男性进行着激烈的抗争。所以说赫拉是个更加丰满和真实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着真实女性的两面性。在赫拉身上有着女性对爱情家庭的忠贞,也有着女性的善妒,但更加突出的品质是对不忠丈夫的勇敢反抗。在中国神话中,公认的创造人类的神就是女娲。可以这样说,女娲是中国女性形象的始祖。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其人人面蛇身”,在这一说法中,虽然她的形象还保留着蛇的形态,但却被人们作为人类的始祖供奉至今。在《女娲造人》这则神话中,天地开辟之时,没有人类,女娲抟黄土造人,为了造出更多的人类,她就把绳子放入泥中沾满泥浆,朝四周挥动绳子,溅落的泥土变成了人类。后来就有了富贵者是女娲亲手抟土造的人,贫贱者是绳子溅落的泥点变的。女娲被塑造成为人类的创造者,受到了远古人民的尊敬与崇拜。这则神话极有可能产生于母系氏族时代,女性被认为是尊贵的人,女性在社会中有很高的地位。其次,这则神话把贫贱富贵说成是天注定,在女娲造人时就已经注定下来的,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阶级制度,形成了尊卑贫贱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当时初民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未知事物做出的解释。

一、中国神话中的忠良女性

中国神话在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融入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优良品质。在远古时代女性承担的不仅仅是繁衍后代的责任,同时女性在部族生活中也是男性的得力助手,在生产生活中辅助男性,甚至比男性更富于创造力。因此,在中国神话中就出现了一些伟大的女性形象,如广为流传的女娲造人神话。

女娲神话是中国神话史上最原始的一部神话,它诞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她的形象在后世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象征和意义。女娲不只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抟黄土作人”的大地母神,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的“皋媒之神”,集教化众生、调谐自然、赈济庶民等善业于一身。总而言之,女娲是中华神话系统中一位智勇双全的女英雄,人们赞美女娲“此有非人之形,而有大圣之德”(《列子·黄帝》),“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熏万物”(《淮南子·鉴冥训》)。

女娲是上古创世女神,她的功绩在后世不断地衍生中补充增加,从最原始的创造万物,加之造神、造人、补天、制造乐器、创造婚姻制度……但女娲在后世流传最广的只有两个功绩,其一是造人,其二是补天。

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见诸记载的是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缎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女娲造人汉代之前已有雏形,《楚辞》《山海经》中均有只言片语对此进行简单的描述,上文已写此处便不赘述,这些已经显现出女娲造化万物的神力。而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释“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此处“化”字袁珂在《古神话选释》解释为“孕育”、“化生”之意,更为贴合女娲的始母神神格。这个地方已经可以明确看出在汉代,女娲这种神格已经日趋完整了。

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母,她对自己亲手所创造的人类充满了怜爱之情,为了使人类远离天灾人祸,她宁肯牺牲自己。所以,牺牲、奉献、生育、母爱这些女娲造人形象上的特质成为每一个母亲身上不可磨灭的品质。母爱这一话题的根源便来自于女娲抟黄土造人的壮举,每一个丰满的女性形象、母亲形象上都附着着女娲的形象。女娲造人神话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迹,折射了史前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现实。这些可以在后世关于女娲的论述中略见一斑。妇女的古老神力之源往往与生育、繁衍直接相关。生殖在原始先民的眼中是极其神秘的事情,女性也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会被幻化成人类的始母神。比起男性,女性拥有强大的生殖能力的同时必须得承担起养育后代的母性责任,这实在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但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男性统治下,女性逐渐从一个独立的个体变成男性的附属品。这一神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人对于女性的尊敬,并且承认女性在部落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而女娲这一形象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勤劳善良甘于奉献的女性的认同。这样勤劳善良智慧的女性形象在中国神话中更是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神话中,上古贤君尧禅让于大舜,而尧的儿子象则对舜百般迫害。尧的两位女儿娥皇和女英帮助大舜继承王位并且成为大舜的两位妃子,则大舜继承王位后又尽心辅佐,鼓励他以德报怨宽恕政敌。从娥皇和女英的传说中不难看出,古人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体现出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要求,这两位神话中的女性形象不再仅仅是男耕女织、甘于劳作的简单的劳动女性的形象,同时也是具有一定智慧和胸襟的伟大女性的形象,在生活中成为男性的贤内助和智囊。而在大舜死后,两位女子悲痛万分跳入江水之中为夫殉情而死,这样的女子身上同时还兼具着对爱情忠贞不渝、对丈夫至死追随的伟大品质。

在中国神话中同样著名的还有洛河女神的形象。这位女神在洛河中溺水而死后,没有同女娲一样化为精卫鸟进行报复,而是成为了洛河女神掌管洛河,不再使其他的人溺水而亡。从洛河女性的形象塑造上可以看到一个心怀仁爱之心的善良女神形象。

从以上中国女神的形象不难看出,在中国神话中女神形象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品质的极高要求。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首先要具有贤惠勤劳的品质,一方面她们辛勤劳作勤劳爱民,另一方面甘于奉献勇于牺牲。同时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在女性身上有着更多优秀的品质。她们有着过人的智慧,辅佐丈夫提出正确的建议和主张;她们心怀仁爱之心宽以待人,以德报怨,对于爱情她们至死不渝,对爱情始终保持忠诚的态度。所以说,在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女性的完美诠释,这样的形象是女性的楷模。这样的女性形象更趋近于神,是众多女性优秀品质的完美展现。对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传递着中国古人对有着完美道德品质女性的倾慕和追求。

二、古希腊神话中的独立女性

古希腊神话具有完备的体系,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众神各司其职,在神话中不再只是男性神的天下,女性神在神话中不再只是男性神的附属,女性形象在神话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希腊神话中首先出现的是宙斯的母亲——掌管岁月的女神瑞亚,从女神瑞亚的身上体现着女性的机智和勇于反抗丈夫的勇敢。她不再忍受丈夫将自己的孩子吞下,机智地将石块伪装成自己的孩子让丈夫吞下,这是对自己丈夫残暴行径的勇敢反抗。而同时在盖亚身上也有着母性的伟大光辉,当宙斯等众神将泰坦族的巨人囚禁时,盖亚为了营救自己的孩子再次进行了反抗。所以在古希腊神话中最先出现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强烈的母性机智勇敢的品质,同时在盖亚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古希腊神话中女性身上慢慢出现的独立女性的形象。在女性形象的表现上将女性的独立意识加入,使这样的女性形象不再仅限于道德楷模的狭小范畴,而是更具有立体性。

在古希腊神话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之一还有天后赫拉,她是宙斯的妹妹,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地位仅次于宙斯。在古希腊的语言中赫拉意为女主人,可见在古希腊神话的创作中给予了这位女性极高的评价。众所周知,天后赫拉的特点便是善妒,这也是女性身上常常出现的缺点。这使得当赫拉残酷地对待自己情敌的时候,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由于天后赫拉的嫉妒之心所导致的。但是没有看到赫拉作为一位女性在维护婚姻和家庭时的坚决,同时也体现着女性对于婚姻的绝对忠诚。哪怕宙斯在外风流成性,赫拉也没有背叛过宙斯。在希腊神话中宙斯与其他女性的爱情是隐秘地进行的,这不仅是因为赫拉会对情敌予以残酷的打击和报复,同时众神之王宙斯也深深地惧怕自己的这位妻子。甚至因为宙斯的背叛行径,赫拉曾经在众神面前严厉的训斥身为众神之王的宙斯。赫拉获得了几乎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但是这样的地位和权利还是来源于男性的权利。同时在赫拉身上也有着女性对于男性的强烈反抗,这样的女性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或者她们甘于忍受男性的不忠,为了维护婚姻和爱情她也在与男性进行着激烈的抗争。所以说赫拉是个更加丰满和真实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着真实女性的两面性,一方面有着对婚姻爱情的憧憬和守护,另一方面也有着追求平等和维护婚姻家庭时的激烈反抗。而在天后赫拉身上女性的独立意识更加鲜明和突出,她依附于丈夫,但是没有选择逆来顺受和忍气吞声,当受到背叛时又勇敢地反抗。在赫拉身上有着女性对爱情家庭的忠贞,也有着女性的善妒,但更加突出的品质是对不忠丈夫的勇敢反抗。在古希腊神话中,美狄亚身为一个弱小的女性,她为了自己的爱情勇敢地与父亲和兄弟为敌,帮助伊阿宋。但是当她为之付出全部的爱情遭到背叛的时候,她进行残忍的报复杀死公主和国王,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杀死以报复伊阿宋的背叛。

从上面几位女性形象中可以看到,在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不再是超脱于凡人的女性道德楷模或者是女性的典范,而是更接近于真实的女性形象,同时在古希腊神话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这当中的女性也逐渐显露出独立的意识,在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上她们同普通女性一样忠贞不渝,却又不会成为丈夫的附庸甘于逆来顺受。因此在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是立体的丰满的。

在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被塑造成为一个个女性楷模。这些形象的塑造从一个侧面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具有极高道德品质的女性的赞扬。女性形象的塑造遵循着传统文化中衡量女性的标准。仁慈、贤惠、勤劳的品质在这些女性形象中被放大。

在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则更遵从现实的人性。女性形象身上有着鲜明的独立性,尽管她们生活在男权为主的环境中,可他们并没有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庸。一方面她们以家庭爱情为重,另一方面又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对男性的背叛行为会选择进行报复而不是忍气吞声。同时在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独立性也表现在她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不是丈夫的附属品。

综上所述,中外神话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差异也正是中外在人性方面的差异使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对女性的评价标准成全了中国女性的东方美,同时也束缚了中国女性解放自我、寻找自我的手脚。与此正相反,古希腊神话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似乎既兼具了中国女性的部分优点,同时也张扬了女性作为与男性平等生存在一个地球上的另一半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袁珂.古神话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杨利慧.女娲神话研究史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5).

第10篇

小蛮,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五》的第二女主角。女娲族的直系后裔,李忆如之女,由巫月神教掌门海棠夫人抚养长大。虽然娇蛮,但心地善良。为了寻回土灵珠和找到情蛊的制作方法而踏上中原。经历种种事件逐渐成长的小蛮,最终担负起女娲后人的责任,以水灵珠为媒运用补天之术帮助魔界祈水,修复夜叉族乃至整个魔界的大地水脉。女娲族是单传,并非所有苗疆人都是,官方尚未公布小蛮是女娲族,不过之前泄露出来的内部资料已经说明小蛮是女娲族,会变成蛇身人形的女娲族原形。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11篇

1、女娲补天: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至天破,女娲为救苍生用五彩石补天;

2、后羿射日:远古时期十日其出导致天下陷入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射去九日,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3、精卫填海: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4、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5、大禹治水: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禹治水十三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6、女娲造人:中国上古神话传说,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

7、盘古开天:中国上古神话传说,指盘古以巨斧劈开宇宙万物,以身躯撑天化世间万灵。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它由四组建筑组成,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又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朝元宫(十方院),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1938年被日寇焚烧),停骖宫(歇马殿)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这个宫(歇马殿)的山墙上,画有娲皇宫全景和一幅壁画:“伺辇图”。一辆华贵的车辇上坐着女娲,神龙牵车,仙女陪伴,天兵护卫,腾云驾雾,驰骋万里长空,是一幅珍贵的艺术品。广生宫(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神话传说中求子之场所。停骖、广生二宫,各有正殿、配殿,分别为悬山、硬山式建筑。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娲皇宫所在。

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娲皇阁(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既和谐对称,又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纵观娲皇阁,嵌于绝壁,雕梁画栋,登楼远眺,太行群山涌翠,漳水如带,堪称“天造地设之境”。

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崖壁现留石窟三处,除娲皇阁底基石窟外,其右侧另有“眼光”、“蚕姑姑”二窟,窟内石像已遭破坏,残缺不齐,惟内壁环刻经文较为完好。在娲皇古迹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为此处古迹之精髓。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最大的一处,面积54.18平方米,字数也多达4.1万有余。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所刻经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在国内也属罕见。从国内现存的北齐石刻看,内容多与佛法有关,在当时雕佛刻像之风较盛,但以巨大的工程来摩崖石刻藏经,还很少见,可以说,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价值和藏经内容上,娲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可看出,娲皇古迹始于崇佛刻经,而后才立庙拜神,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即崇佛与崇神并举的多种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从摩崖刻经到娲皇古建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的见证。

张家口旅游导游词 ·山海关导游词 ·秦皇岛祖山导游词 ·北戴河导游词 ·角山导游词

娲皇阁亦称三阁楼,坐东面西,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从下向上依次名之为"清虚"、"造化"、"补天",通高23米,建筑式样为歇山顶,七踩三下昂斗拱,龙形要头,属典型的清式建筑,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它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设深壑,犹如桂殿兰宫嵌于绝壁,故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重碧灿然,坐若霞蔚"之赞。其天然独特的地势妙不可言,巧夺天工的建筑风格堪称一奇。各层均三面设廊,背依悬崖,以九根铁索将楼体系于崖壁,据传游客盈楼时,铁索即啷啷作响,故素有"话楼"、"吊庙"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