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

时间:2023-05-30 10:0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的饮食习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的饮食习惯

第1篇

【关键字】饮食;习惯;健康;关系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前言:健康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身体健康,有人说是思想健康,其实都没有错,人类完整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并且影响健康的因素众多。在这里,笔者主要想论述的是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与身体健康密切联系的人类饮食习惯。依靠药物维持的“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在未来社会,只有通过日常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创造的健康才值得提倡,对健康具有决定作用。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如果不注重饮食的卫生和合理的膳食搭配,都将导致人类产生健康隐患。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东西很容易满足,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何搭配,怎么吃才能获得健康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大事。

1 什么是健康

关于健康,较为全面准确的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给出的,它指出健康是人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健全的一种状态,评判健康的重要标准是:精力充沛,睡眠良好,对感冒和传染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牙齿清洁,皮肤富有弹性等,这些表现都与人的饮食习惯有着紧密联系。身体是人最大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诸多人群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健康理念的肥胖症状,是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健康的表现,除疾病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过多摄入营养,暴饮暴食。

2 饮食习惯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吃,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怎样吃,吃什么对健康才有好处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吃很多的美味佳肴,很多人经常饮食习惯不一样,不按点吃饭,只吃自己喜欢吃的,并且暴饮暴食,这些对身体健康真的有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笔者认为,要想维持身体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存最基本的就是靠从食物中摄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相关调查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年摄入的食物量可达1000千克,是靠每天的食物摄取日积月累形成的,因而,维持身体健康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轻易做到的,必须长期依靠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得以获得和保持,反之,如果长期处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下,人的身体机能往往会出现问题。

笔者以前也很挑食,爱吃肉,不爱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发育较慢,肥胖,个子也长得不够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果蔬里面富含维生素,对人体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而肉里面脂肪和纤维含量很高,过度食用容易导致肥胖,伴随肥胖而来就是心脑血管等疾病。学过食物营养学这门课程后,我明白了食物均衡搭配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以后我每餐都加强菜品的营养搭配,过去不爱吃的食物只要是对身体健康发育有促进作用的,再怎么难吃,也会坚持吃下去,同时加强锻炼,身体健康状况较之于以前有了很大改观。

3 现在生活中应该坚持的健康饮食习惯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更容易忽视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鉴于此,笔者列出一些比较科学的饮食习惯,供大家参考学习。

3.1 要按时吃饭,并形成长期规律。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人们忙这忙那很多时候就耽误了饭点,造成吃饭时间不规律,时间不够就少吃甚至不吃,时间充裕就暴饮暴食,这是对身体健康具有严重不良影响的饮食习惯,必须加以摒弃,同时不要过度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2 要注重食物营养的搭配,摒弃过度偏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和不喜欢吃的食物,对自己来说,自己喜欢的食物就是美味佳肴,不喜欢吃的就难以下咽。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过度依照自己的偏好来决定食物的摄取,自己喜欢吃的就多吃,不喜欢的就少吃,甚至不吃,身体的健康需要均衡的营养来维系,这种择食观只会造成营养的失衡,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3 摄取的食物对象要正确。我们吃的食物一定要正确、科学,病从口入,千万不要为了满足好奇或个人口味而去吃一些野生动物,因为这些不是人类使用的食物,野生动物身上通常寄居着一些尚未被人类发现的寄生虫或传染病,对人体的健康会构成巨大威胁。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的起因就是由于人类非法食物果子狸这类野生动物,导致原本只在动物身上传播的病变异传染给人,造成严重的灾难。

3.4 要严格控制食品安全,不吃变质的食物。国家相关质量监督检查部门要严格控制食品安全,保障食品的生产和质量安全,保证人体健康。我们自己也应该小心谨慎,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参考文献

第2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各地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人们在饮食上的千差万别。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饮食习惯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几千年来以农耕文明为主,形成了以食用粮谷类食物为主、蔬菜水果为辅、肉蛋类为补充的饮食结构。《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宜”,意思是说,日常饮食中,谷类食物是人生存的基础,水果可以辅助每日饮食,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蔬菜可以作为填充,实现饱腹感,如果还能有点肉吃,那就更好了。

《黄帝内经》中之所以会提出这种古老的膳食建议,是基于当时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人文环境。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我们把视野放大后发现,从广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再到今天的欧美地区,同样因为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许多饮食习惯。例如,在缺乏大面积耕地地区,或气候条件不适宜的地区,无法像我们汉族中原地区这样形成浓厚的农耕文化,相对应的,他们形成了畜牧文化或渔业文化,这些文化的特征也在今天这些地区的饮食情况中有所体现。

如在欧美国家,饮食上虽然同样有粮谷类,但是饮食方法上却和东方有所差异,他们很少会蒸煮,更多地会选择烤成面包;在副食的选择上,更多的选择牛肉、鱼类、奶类作为补充;在一些沿海国家,还会形成以食用丰富海产品为特点的饮食习惯。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频繁,西方的饮食方式也开始渗入到我们生活中。但在有些人看来,西方的饮食是不健康的,亚洲人不适合西方的饮食,或者西方的饮食不营养,热量高等等。

其实, 在饮食问题上,食物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一件好事。食用异地饮食并不会因为人种不同,而对身体健康带来什么伤害。例如,一个东亚人如果从小生活在欧洲,也会形成区别于东亚人的饮食习惯,而这种饮食习惯,并不会因为人种的不同,让这个孩子无法正常成长,或出现健康危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饮食结构是绝对健康的,今天我们看来所谓健康的日本饮食结构、地中海饮食结构,也只是相对来说健康。我东方的饮食,如油条、糖三角、炸面@子等等,其实也无法做到营养学中食物多样、膳食均衡的要求。在西方饮食中,也有像薯条这种和油条差不多的不那么健康的吃法。

最后,笔者想告诉大家,每个地区的饮食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都有其劣势的一面。真正好的饮食习惯,是自己养成的,就是遵循食物多样、膳食平衡的营养科学理念。在科学面前,食物都是平等的,膳食结构是否健康,完全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搭配。

第3篇

【摘要】不良的饮食习惯,再现实生活中颇为多见。主要表现为饮食过少、饮食过多、饮食过于精细或饮食过于辛辣,均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在肛肠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中尤为多见。

【关键词】饮食习惯肛肠疾病 健康

健康是每个人梦寐一求的渴望。而健康对于个人而言是生命之本,对于社会而言是强国富民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健康的概念在不断的充实与更新。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苛求有所不同,因此造成了不利于健康的不良饮食习惯,特别是在肛肠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中尤为明显,对于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

当今,人们不仅渴望健康,渴望长寿,而且更渴望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以充的精力和强健的体派投身于事业,报效于国家,并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然而在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有害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各类有害健康的疾病均在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在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下,肛肠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一方面产生了高额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对个人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不可免回的损失(伤)。

1 饮食过少

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美的追求愈来愈明显。由此产生的节食健美的不良饮食习惯或因某种原因而不能适量适时进食,以致于长时间的饮食减少,食物对肠道蠕动的刺激减少,肠腔内的压力降低,粪便无力下行而滞留于肠道。久而久之,肠壁大量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及营养物质,使粪便中的水分减少,自然形成便秘。由于便秘而引发了痔疮、肛裂、肛痈、便血等多种肛肠疾病。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干糙粪便的滞留使粪便(肠壁)分解(分泌)有害的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诱发了肠癌等疾病的发生。

2 饮食过多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花样的不断调节变化,恳求更多更好的食物已是一种社会时髦。而且在民间的生活习惯中,往往有饮食好了饱一顿的劣习。或者由于某种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下每天只能一次(顿)吃饱,久而久之过多过饱的饮食习惯增加了胃肠功能的负担,使肠道的功能紊乱,当泻而不泄,不当泄而反泻,肠道内的压力持续增高,直肠下静脉丛怒张曲屈扩大,形成了柔软的静脉团,而诱发了各类痔疮。《内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

3 饮食过好

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自然规律的必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从漫长的历史过程看,由原来的饥寒交迫逐渐地提高到温饱乃至于现在的小康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代表着社会文明与进步,折射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随之而来的饮食过好或过于油腻而引发了各类富贵病。根据现代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只所以西欧、北美和澳洲地区的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洲、亚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的改变,过食高脂肪、少纤维素食物所致。况且高脂肪食物可使人们的胆汁增多,而胆汁中的胆汁酸、牛磺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在肠道厌氧菌的作用下,会转变为脱氧胆酸和石胆酸等致癌物质。加之高脂肪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使肠蠕动变慢,同时延长了致癌物质对肠壁的毒性以及肠壁对致癌物质的吸收作用。因此我国目前肠癌为什么有增高趋势,其原因就在于此。另一个方面高脂肪、少纤维素的不良饮食习惯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

4 饮食过精(细)

在饮食过少的同时,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饮食过于精细。目前,由于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趋于过高的期望,以至于出现了饮食愈精细愈好的不良饮食习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殊不知过于精细的食物虽然从表面的生活现象达到了我们所谓的生理要求,但从真正的生理本质要求来讲,这类食物丧失了大量的粗纤维素。而中国人们所食用的食物中,几乎绝大多数是属于粗粮的成分,此类食物中的植物纤维素不仅不是废物,恰恰相反对人体的健康大有益处,可以说对人们的生理需要是均衡的粗细搭配。由于纤维素食物在人体肠道具有特殊的代谢作用和过程,发挥着增强胃肠道蠕动的特殊功能,促进其它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以及软化粪便的作用。据报道如果长期摄取过于精细的食物,会使排便的间隔时间延长了3---4倍,导致了习惯性便秘的产生。由于坚实(硬)干燥的粪块压迫肠壁,使直肠末端的血液循环受阻,加之直肠静脉无静脉瓣,更增加了此处静脉丛的屈曲淤血扩张,从而诱发了内痔等一系列肛肠疾病。

5 饮食过于辛辣

由于过度的恣食辛辣,促使了肠道血流量的增加,使肠道血供丰富、蠕动增强、代谢活跃、提高了人们的食欲,增强了消化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对于那些嗜食辛辣的群体来说,正好适应(合)了他们的胃口。但如果长期恣食辛辣,由于肠道的血供活跃蠕动增强,腹压增高,再加之排便时的生理现象,久而久之可致直肠下静脉丛曲屈扩张增大。与此同时,由于恣食辛辣炙,可助热生火,耗津伤液,肠道水份减少,津少便,“无水行舟”,反而加重了前者的静脉曲张现象,诱发了痔疮、便秘、肛痈等肛肠疾病的发生。

6 讨论

综上所述,既然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但可诱发肛肠疾病中的痔疮、肛裂、肛痈、脱肛及肛管直肠癌等疾病,同时也可诱发全身性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系统的顽固性失眠;消化系统的肥胖病、溃疡病;呼吸系统的哮喘;泌尿系统的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炎;内分泌系统的糖尿病以及各种肿瘤等。据报载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中心指出“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2002年导致了10万美国人死亡。目前美国死于肥胖的人数是死于传染病人数的5倍”。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均可以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如何才能防止饮食习惯的改变所引发的各类疾病,从目前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性及生活水平的情况来看,不论是何种形式和程度,都应多吃纤维素,低脂肪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把握住“病从口入”这一关,以“淡泊甘疏糗 ”为依据,粗细搭配,避免五谷亦伤人这一吃出来的疾病,食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养成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于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百业兴旺均大有裨益,对于防止各类疾病的发生均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营养学;健康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今天的我们不再需要担心温饱问题,而健康成了大家新的关注点。不仅如此,人们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更加的关心起了心理健康。怎么吃更营养,吃什么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其实心理学和营养学这两门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营养跟心理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在现代的医学、心理学和营养学等很多相关领域里面,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一些证据来证明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偏好吃什么就很有可能养成什么样的性格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事实进一步分析了具体的关系,比如他们发现,喜欢吃面食的人言语表达能力会更好一些,更善于讲话,但是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但是这两门学科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人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人的性格,而人的心理因素反过来又会作用于个体的饮食习惯。同样的事物比如说榴莲、臭豆腐等,同样的事物同样的味道没有的人会觉得他们非常好吃,而有的人会觉得令人作呕,事物的味道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人却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这里除了事物本身的味道外,人的心理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让个体做出了最终的判断。由此看见,营养学和心理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一个关系。除此之外,心理学和营养学之间还有着其他非常密切的联系。

例如人的趋甜习惯,人类喜欢吃甜的东西是因为甜食能够促使体内多巴胺的产生从而让人感到快乐。多巴胺的分泌不足会影响人的心境,人们会变得情绪低落感到生活没有意思。其实,多巴胺的产生不仅仅可以通过食物,也可以从心理角度来调节多巴胺分泌。多巴胺是“享乐主义”的大脑物质,通过改变自己的目标设定也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比如说一开始我的目标是要考第一名,那么这个艰难的任务可能会让我苦恼,而如果我给自己的目标设定是认真完成今天的作业,那么只要完成作业我就会感到很开心,体内的多巴胺分泌就会增加。另一个方面来说,多巴胺的异常也是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原因,多巴胺分泌过少可能会引起抑郁症发作,而精神分裂症常常和多巴胺分泌过多有关。由此可见,心理原因可以与食物等其他因素一起影响个体健康,而营养学上的饮食、内分泌等因素也会引起人们心理的变化。另外,爱吃甜食的人性格往往乐观外向,这也正是营养学能够影响人的性格人的心理的重要表现。

还有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在氧化反应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淼娜攘课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能量。葡萄糖不仅仅对我们的生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也影响着我们的心理供能。食物进入人体后形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上升的速率和程度就是我们所说的血糖指数。Gailliot 等人(2007)发现,我们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影响着一系列关于自我调控行为的表现。例如在实验中,对情绪的调节,克制优势反应以及本能反应能力的抑制控制能力,还有注意控制等相关的自我调控任务引起了被试自我损耗的发生,同时他的血糖水平也降低。随后的实验中给被试补充葡萄糖让其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个时候他的自我损耗也消失。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了营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在考察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所能提供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它对于我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且心理因素作为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也会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例如很多心因性的疾病,患者在医院检查不出任何的器质性病变,但是就是会感到身体某个地方不舒服,这就是其心理因素影响到了生理健康。而一些与饮食习惯有关的,因为不良饮食习惯而导致的身心并发疾病不仅仅需要营养学上的治疗,在调整饮食习惯的同时心理干预有时可以帮助个体在治疗过程中事半功倍。利用心理学方法也可以帮助病人更好的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病人有时候知道自己的饮食习惯是有问题的,知道这么做有损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或对于某种事物的偏爱导致病人无法控制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此时,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摆脱不良习惯,例如行为疗法中的一些厌恶疗法等,让病人将成瘾物质与不好的刺激相联系以修正不当的饮食习惯。

心理学的干预可以对饮食习惯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营养学的一些方法也能够对心理疾病起到积极作用。比如抑郁症和营养学上的一些联系。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药物对其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些辅助疗法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而营养学的一些方法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也有促进作用。有证据表明,饮食营养对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学与心理学除了相互作用的关系外它们还有一个重要共同点就是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健美操等涉及到跳跃的运动影响人体的骨密度,让人体不容易骨质疏松。而某些家族性的非遗传疾病的唯一改善途径就是有氧运动,而药物调节会引起其他副作用的产生。当然,过度的运动锻炼同样不利于人体健康,马拉松等耐力训练项目会损害运动员的健康。

在心理学中运动锻炼同样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运动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且气质类型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主要由遗传决定的心理特质,因材施教的长期运动锻炼却能够对其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营养学上一样,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目前,运动成瘾也开始慢慢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和网络成瘾一样也是一种成瘾行为,是一种有损身体健康的行为。

所以,适度的运动锻炼不仅有益于我们的生理健康,同时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意义。并且,心理因素也能够帮助我们养成和维持锻炼的习惯,如果我们总是将每天的运动锻炼固定在一个时间点,那么久而久之会习惯在那个时间去运动,每天到了运动的时间点心理因素也能够激励自己去运动。另外运动伙伴也能够促进个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有同伴共同运动更容易让自己坚持锻炼。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康的定义也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没有生理疾病,心理健康成为影响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营养学与心理学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我们在探讨饮食等生活方式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将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为一个关注点。例如上文所提到的主要功能物质葡萄糖,它就不仅仅是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也是心理功能的重要能源产物。葡萄糖对于我们的自我损耗、记忆等有重要影响。心理健康不仅仅可以作为健康的结果,并且也可以将心理因素作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心理状态本身也有助于我们抵抗疾病的侵袭。在考虑心理与营养健康的相互关系的同时也应该将运动锻炼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考虑,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因素也能够促进我们的锻炼行为。综上所述,营养学和心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健康不能够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并且两者的相互作用能够更有效的维持个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郑智生.(2015)葡萄糖影响自我损耗的作用机制[D].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体育学院.

第5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因此,我们应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民以食为天。膳食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为13%,仅次于遗传因素,大于医疗卫生条件因素的作用,后者仅为8%。但是,什么是合理的饮食结构呢?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金字塔形的。金字塔的底部是谷物类,第二层是蔬菜、水果类,第三层是鸡鸭鱼肉蛋类和奶制品及豆类食品,第四层是油盐糖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提出了“4-4-4-3-3”制。即每天吃400克粮食,400克蔬菜,40克豆类,300克动物性食物,30克油。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65%。粮食中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若人体摄入谷物类不足,则人体所需能量不够。相对而言肉食摄入较多,脂肪、胆固醇增高,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将增加。所以,不吃或少吃主食是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增多,吃洋快餐、喝含糖饮料日趋普遍。很多家庭饮食中动物性脂肪的热量超过了膳食构成比的60%。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代谢综合征逐渐增多,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前三位死亡原因。另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胃排空延缓,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消化道疾病。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有通便、降血脂和降血糖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导致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便秘等。膳食纤维是在人的小肠中不被消化吸收而在大肠中可全部或部分被发酵的植物可食部分或碳水化合物类似物。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木浆、米糠、麦麸、甜菜渣、玉米、大豆、麻、果皮、墨鱼、酒糟、豆腐渣之中。人们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应在20~35克。

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电解质。但长期进食过多的盐会导致高血压病。据调查,爱斯基摩人一天仅吃4克盐,高血压发病率为4%;美国人每日进盐10克,高血压发病率为10%;日本北海道农民每日进盐27克,高血压发病率达40%。我国的饮食习惯是“南甜北咸”,北京市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广州市的4倍。按照WHO在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的建议中所提出的标准,人每天的食盐量不应超过5克,而中国人每天食盐量平均达13.5克。所以防治高血压,低盐饮食很重要。

对于糖尿病或肥胖、糖耐量减低的患者,无糖饮食尤其重要。但人们通常所说的“无糖饮食”只是不含蔗糖。由于它是粮食制作的,含有多糖类,经消化后仍可转化成葡萄糖、蔗糖被人体吸收。所以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的患者要走出“无糖食品=无糖”的误区,避免不加节制地吃无糖食品。另外,碳水化合物类也不能不吃或吃得太少。因为吃得太少会导致葡萄糖来源缺乏,引起糖异生过多,从而产生酮症酸中毒。

我国由于特殊的饮食文化习惯,聚餐时既不分餐也不喜用公筷、公勺,觉得那样显得生分,有碍感情交流。而幽门螺杆菌(Hp)的传播途径除恰是口一口传播。研究发现,Hp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罪魁祸首。为了预防Hp及其他传染病的传播,推广有益健康的饮食文化无疑是必要的。

预防疾病,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关键。中医讲“五味调和,不可偏嗜”,说明酸苦甘辛咸,哪样也不能多。暴饮暴食,过食生冷肥甘厚腻也是有害的。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平衡心理。有道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人人都活九十九!”

第6篇

摘 要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走访法了解到各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具体情况,也发现这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诸多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体质健康 大学生 影响因素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国民体质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文献,收集全国大规模学生体质调研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本文的形成提供了人量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内涵支撑及科学研究方法和文字资料。

2.逻辑分析法

采用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我国每五年进行一次的国民体质健康测试继 2000年,2005年公布后,连续几年都呈下滑趋势。比如在坐位体前屈中有的学生根本就弯不下腰;而肺活量值低于2000 毫升的也较之前增多;体型偏瘦,偏胖,肥胖的大学生也日渐增多。近视率在学生中的比例也逐年攀升。 上述这些现象,正说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二)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1.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

有效的体育运动锻炼是提高体质健康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但是许多学生却因为诸多原因而把体育课看做是一门选修课,认为体育运动就是浪费时间等。首先,选课方法的不合理性。其次,教师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缺乏创新,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现今的学校连年扩招但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却没能跟上扩招的脚步,导致原本就不够的场地器材与越来越多的学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不良的饮食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日益的提高中一个新的问题随之出现――营养过剩。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能和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但在大学里学生的课业学习相对轻松时间相对宽裕,使得部分学生不按时起床用餐或暴饮暴食等。所以说不良饮食习惯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3.不良的生活休闲方式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每天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没有太多时间来沉溺网络,但在大学里没有人再在身后时时提醒自己,使得网络成为了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之外的主要休闲方式。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这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导致学生运动生物功能的退化。我们不难想象这样不良的生活休闲方式对他们体质健康发展有何益处?

4.体育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虽然目前我国对高校体育进行了改革,但大多高校却仍然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近期效益的体育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习惯及独立能力的锻炼,使学生不具备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及习惯,从而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5.体育教学组织机械化

大学中的体育教学过程虽然历经了无数春秋却仍然沿袭着以课堂为主、教师主导作用为主、书本知识为主的三为主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也多数是采用命令式、检查式、模仿式的三式教学过程,这种模式使得学生自少的可怜。

(三)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对策

1.活跃体育锻炼氛围,树立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

在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应尽量使学生在体育教与学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们的第一目标就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因为,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做其他的事情。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营造良好的生活休闲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生活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从而大大挤占了人们体育锻炼的时间。同学间应结伴出去旅游、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各种体育竞赛或者骑行等等户外的休闲方式,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并能间接的锻炼体质为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方面的、学校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在这种种的因素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目标过于单一、体育教学组织机械化以及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较差等。

2.想要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应活跃学生体育锻炼时的氛围树立好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并对自身应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休闲方式以期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二)建议

各大高校应加强体质健康理论的宣传使得大家都知道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体质与健康的意识。并且为了提高大学生群体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各个高校很有必要把体质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这样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使其明白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我们也可以选择性的效仿国外的高校体育,开展带有收费性质的大学体育选修课程。

第7篇

关键词 高血压 饮食控制 疗效

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发现高血压患病率11.29%[1]。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高盐饮食习惯普遍存在,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32%左右,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对高危人群实施健康的饮食习惯教育,科学地控制钠盐和脂类的摄入,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

选择125例高血压住院患者,入选对象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级以上,其中男95例,女30例,年龄42~84岁,平均52.2±0.26岁,每个患者均口服卡托普利25mg作为基础治疗。把12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2例,其中男47例,女15例;对照组63例,其中男48例,女15例,分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重点加强饮食干预,严格控制摄盐量和脂类食品的摄入量,强调蔬菜水果的摄入,对照组不进行饮食等方面的干预。

治疗方法:评估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饮食习惯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同时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分级对患者的初始情况进行统计。

实验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护士根据评估情况,重点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高盐饮食、高脂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低盐低脂饮食的重要性。并与入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血压状况进行检测,统计数据。

饮食指导:食盐含大量钠离子,吃盐越多,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病患病率越高。制订了严格的健康食谱,将患者食盐量控制在每日6g以下,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咸(酱)菜、咸鱼、咸肉(蛋)、腌制品、等含钠均较高,要严格限制,配发2g限盐勺;同时要坚持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热能饮食,配发限油勺;另外应注意补钾,如芹菜、茄子等,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入院后1个月、3个月监测对比血压下降没有明显区别,但入院后6个月监测显示实验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7例,而对照组仅4例,分别为监测者得38.7%和6.3%,两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1.9%和58.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讨 论

高血压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高盐饮食习惯普遍存在,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32%左右,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对高盐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科学地控制钠盐的摄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护士根据评估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易于实施,讲究科学性、时效性。重点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低盐饮食的重要性。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由于文化层次低,治疗依从性差,血压不易控制。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其低盐饮食的依从性,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引导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农村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由于文化层次低,治疗依从性差,血压不易控制。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提高其低盐饮食的依从性,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引导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2],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实验受基层条件限制,对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和整体生活质量并为纳入评估,因此有一定的不全面性。从实验得出的数据来看,随着疾病发生后时间的推移,饮食控制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越来越明显,男性患者效果比女性患者效果略佳。

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有着一定影响,经常食用一些高钾低钠或无钠盐的食物,可起到协同降压作用。如芹菜、冬菇、紫菜、冬瓜、木耳、花生、洋葱、苦瓜、荸荠、大蒜、海参、蜂蜜、苹果等都是高钾低钠的食物。此外,含碘较多的海产品如海带、海苔、虾皮等,对动脉硬化有一定改善作用;水果对高血压患者有好处 水果和蔬菜一样,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钾、镁、铁、钙等矿物质。水果中的维生素P含量较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还可增加血管壁的抗病能力,对高血压脑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你有吗?

现代社会,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上班族都在超负荷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求生存谋发展。现实改变了许多上班族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看看,你是否有下列饮食习惯?

1、早餐基本是在上班路上或路边小摊吃;

2、午餐大都是单位的工作餐;

3、唯一在家吃的晚餐最丰盛;

4、应酬多,在外就餐的机会多;

5、晚上加餐、吃零食情况比较多;

6、盲目减肥,很少甚至不吃主食。

饮食不健康,问题多多

上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造成上班族营养的不合理。如:能量摄入过高;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而这些营养的不合理将表现在上班族的身体上和工作状态中。如忽视早餐可能造成上午没有精神,工作效率下降;晚餐太丰盛、吃的太多可能会引起超重甚至肥胖;盲目减肥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身体健康,可能会导致精力不足、亚健康、未老先病、未老先衰等,为以后的生活留下隐患。

能量摄入别多也别少

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虽然感觉工作很累,但是因为体力活动少,能量的消耗要比体力劳动者低,所以从事脑力劳动的上班族,其能量需求男性为每天2400千卡(10046千焦),女性为2100千卡(8790千焦),不提倡摄入过多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大脑能量的主要来源,上班族必须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谷物、水果等)。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要达到总能量的60%左右。脂肪提供的能量要控制在25%~30%,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男性每天75克,女性65克,至少1/3需是优质蛋白(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和豆类食品)。

一日三餐巧安排

早餐一定要吃 不管有多忙,不管想不想吃,为了健康,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要求:牛奶、鸡蛋、谷物(如馒头、包子、面包等)、小菜、水果。

午餐一定要吃好 许多上班族的午餐都是吃外卖或食堂,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如果能自带午餐也不错,这样可以做到可口、营养丰富。

午餐要求:品种多样,包括肉、鱼、主食、蔬菜、水果等。

晚餐一定要重视 晚餐最好选择早餐和晚餐没有吃到的食物。

晚餐要求:荤素搭配,色彩丰富。荤菜以白肉为先,如鱼、虾、鸡、鸭等,其次选择猪牛羊肉;保证绿叶新鲜蔬菜的摄入,如小青菜、油麦菜、空心菜等;还可以吃一些深色蔬菜,如番茄、辣椒、胡萝卜等富含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误区纠纠正

晚餐要吃少? 这个基本原则没错,但是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来定,如果晚上还要长时间工作,适当多吃一点并无大碍,以不觉得过饱,不引起体重增加和影响睡眠为度。

零食只能忍痛割爱? 许多上班族有吃零食的习惯,有些人即使正餐吃得很少,体重仍然增加,这主要是零食过量引起的。在工作中或晚上加班时如有饥饿感,适当吃些零食可能补充能量。但要注意选择健康零食,如水果、坚果、酸奶、麦片等,避免高能量和油炸类零食,如方便面、饼干、蛋糕、火腿肠、薯片等。

饮料、咖啡代水喝? 每天8杯水,必不可少。就算单位有免费饮料、咖啡无限量供应,也不能以饮料、咖啡等代替水。饮水以白开水和茶水为好。长期饮水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

Tips:

第9篇

沈立

食育不仅仅是让孩子获得有关“食”的知识,更是要让孩子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建立环保的生活习惯。当今社会,环境问题、饮食安全问题,更让食育显得尤其重要。

食育涵盖了知识、技能、健康习惯和生活态度

食育,通俗地说就是关于“吃”的教育――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它是通过饮食观念、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教育,结合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实践教育,让孩子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孩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食育从内容上按知识、态度、技能、习惯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知识:食品常识、烹饪知识、食文化、营养与健康知识、食品卫生安全

态度:环保、节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技能:烹饪、饮食、栽培(体验式教学)

习惯: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礼仪食育是其他教育的根本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直有“食育”这个概念,“民以食为天”“夫礼之初,始于饮食”“调和五味,滋养五脏,顺应四时”……这些古训都凝聚着古人对于“食”的智慧,明明白白地揭示了饮食的重要性。可以说,食育是根本,是德、智、体教育的基础。

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多值得堪忧的问题,让食育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食品营销和广告无所不在,给父母、孩子灌输了形形的“食文化”。一方面垃圾食品引诱着孩子偏离健康饮食的轨道,其带来的隐患是偏食、肥胖,这些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其次是让父母无法正确地选择和判断,被商业化扭曲的食品营养、安全“知识”,冲击着父母爱子心切的神经,盲目给孩子进补各种“营养”,反而为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人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大人都没有时间吃早饭,午饭、晚饭也是匆匆解决,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没有丰富、健康的营养搭配。有些是没办法,而有的是不知该怎么吃,不知道不好好吃的后果是什么,而这些都是我们开展食育可以解决的问题。

・各种铺张浪费的饮食广泛存在;一些孩子没有经历栽培和烹饪的艰辛,自然也不知道珍惜粮食。通过各种实践教育,既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孩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从小养成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家庭是食育的重要支撑

食育是一个参与度很高的教育,我们可以来看看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开展食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政府是主导,政府立法让食育进学校,而家庭是食育重要的支撑。

你可能会说我们国家没有食育政策,孩子的幼儿园、学校也没有食育课,我们怎么开展食育?的确,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幼儿园、学校开展了食育教育,但是不要忘了作为孩子教育的主体,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接受食育的机会。

最简单的,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家庭饮食的营养,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些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再进一步,可以让孩子参与购买食物、制作食物,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栽种食物,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很多食物的知识,父母也可以通过绘本、图书,让孩子了解饮食知识和文化。还有一些有机农场、烹饪课堂,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接受食育教育的好地方。食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不一定非要拿着教科书、坐在课堂里,最重要的是通过味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手段和方式,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

“食育”海外版

有数据显示,很多国家的肥胖儿童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各国都出台措施、推出活动,来促进儿童的食育教育。

日本:食育是学校的必修科

食育的概念最早就是日本人提出的,日本政府还制定并实施了《食育基本法》,把食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家政课”,食物的营养和烹调是家政课最重要的内容,教师会专门讲述各种蔬菜、肉类等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并让孩子自己进行烹饪体验。老师还会教孩子注意食物搭配中一些禁忌和需注意的问题,如蜂蜜和洋葱一起吃容易腹泻等,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才是科学地“吃”。

餐桌礼仪、环保理念也都是日本学校食育的内容,中午孩子用餐后,会自己把餐具送回厨房,把废弃的瓶盖、纸片等垃圾分类处理,从小培养环保理念。

意大利:将食育融入各种教学中

意大利的食育没有严肃刻板的营养教条,而是活泼地融入环境和教学中,让孩子能重新认识食材,探索味觉,不但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能透过饮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食育从幼儿园开始,孩子通过绘本、图片了解各种植物,在幼儿园的专用花园里,种植蔬菜、花草。从播种到收获,所有的变化过程都用照片记录,让孩子明白数量的概念,更借由解释食材的故事,培养孩子的历史和语文基础。中小学则将食育融入语文、科学、数学等各门课程。

英国:推广食育,改善儿童肥胖问题

英国自2005年开始,推动一系列的小学饮食教育,包括编写食育课标准教材;提倡鼓励学校餐厅使用新鲜、应季、有机的食材;在校园里开辟种植园地,让孩子有机会亲手种植果蔬;开设烹饪课等,希望借此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食物的知识、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改善英国越来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

瑞典:食育是全民教育

瑞典的食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而是一项全民教育。瑞典是欧洲第一个政府《饮食指南》,改变国民饮食消费习惯,以达到环境保护的国家。瑞典的《饮食指南》可谓事无巨细,内容包括:建议国民少吃肉多吃蔬菜,选择通过认证的鱼类,选择当地当季的水果蔬菜,少吃零食,有计划地购买食物,如何保存食物,如何有创意地利用残羹剩饭,如何尽可能避免食物浪费等等。

美国:第一夫人担当食育代言人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针对预防儿童肥胖发起了“让我们行动起来”运动,提倡通过营养和运动改善儿童健康。活动建议,中小学在校园里开辟菜地,教孩子如何种菜,分辨不同蔬菜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营养知识。鼓励学校与儿童营养厨师合作,向学生教授健康菜肴的烹饪方法。活动还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坚持健康饮食,并多和孩子一起动手准备营养丰富但低糖少盐的健康晚餐。

景楠 中医饮食理念既是食育也是文化传承

景楠因养育孩子而与中医结缘,从最初在当归中医学堂学习小儿推拿,到现在正式研读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课程,对她来说,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健身治病的学问,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景楠坦承,最初把中医的理念贯彻到育儿当中,家人并不能完全接受,尤其是在孩子的饮食方面,与老人有过不少分歧,差不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她的理念和方式才被家人认可。这让她觉得,最应该影响的其实是孩子,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培养他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中医饮食理念,既是食育也是文化传承

在中医文化里,饮食教育早就存在。《皇帝内经》《饮膳正要》《素问》……很多古书籍都在教育人们如何顺应自然,正确选择饮食。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不仅能让孩子的身体受益,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可能有些父母会说,中医知识对孩子来说太高深了,孩子那么小,怎么能理解呢?其实,只要父母用心,完全可以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来诠释中医理论。景楠就曾经给儿子的幼儿园上过一堂关于秋天饮食的公开课。中医将一年分为五季,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五脏又对应不同的颜色,例如春季对应的是肝脏,肝脏是青色的;而夏天对应心脏,心是红色的。为了让小朋友容易理解五脏与季节、颜色的关系,景楠画了两个大白梨挂在胸前,小朋友们一看便知道,肺位于人体的胸部、形状像梨、颜色是白的,梨是秋天成熟的,所以秋季对应的器官是肺、对应的颜色是白色。她又准备了一些真实的应季水果和蔬菜,让小朋友来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秋天空气干燥,此刻梨子成熟,好液,正好补水。这种形象的方法,很容易帮助孩子记住知识,同时理解为什么要吃应季的食物。

食育,父母先行,贵在坚持

景楠说,学了中医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以前有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她边学边改,边自己受益,自己把这些知识理解透彻了,才能影响家人、影响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自己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也不可能养成好习惯。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中医讲究饮食要顺应四时,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越天然越好。因此,反季节的蔬果、深加工的小零食,景楠是不给孩子吃的。所以,有时孩子们聚会,景楠一家这不吃那不吃反到显得“挑剔”了。这时候,景楠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也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事实上,周围的朋友也慢慢发现,她的理念是正确的,因为景楠的儿子虽然“这不吃那不吃”,却很少生病,“什么都吃”的孩子反倒容易生病,所以,常常会有朋友主动给她打电话请教中医育儿经。

自觉是食育的最终目的

对孩子的食育,景楠并没有固定什么时段、或是参照什么书籍,她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跟孩子一起采购、采摘,吃的时候告诉他什么可以吃,什么食物不适合现在吃,为什么?

虽然儿子只有4岁,但已经掌握了不少饮食知识,例如香蕉适合秋季吃,冬季吃酸奶会肚子不舒服;秋天咳嗽他会主动跟妈妈说,要煮点梨水喝;小朋友一起玩,他知道饮料不健康,不但自己不喝,还会劝别的小朋友不要喝。

景楠认为,食育既是给孩子传授知识、技能,也是培养习惯和态度,最终的目标是孩子能够“自觉”。孩子自己能觉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能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正确的饮食。面对众多的诱惑,不那么健康的大环境时,孩子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顺应四时的饮食养生

四时饮食养生,即按照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人体各部分的机能正常运转,气血充实,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将季节分为5季,春、夏、秋、冬和长夏,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和五脏。

・春天补肝,肝色是青色,应多吃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物。

・夏天养心,心色是赤色,宜多吃山楂(红果)、西红柿、红苹果、红桃子、胡萝卜、红辣椒等红色食物。

・冬天养肾,肾色是黑色,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物。

・秋天补肺,肺色是白色,应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物。

・长夏指立秋至秋分时段,属脾,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长夏及四时都可吃山药、土豆、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物。

米莱:食育,与自然对话

从播下一粒种子开始,普润园的孩子们在杏树下的菜园里观察种子如何发芽,学着为小苗浇水、除草,看着蜜蜂如何为花朵授粉,花儿如何慢慢地变成果实。然后,他们要把收获的果实摘下来,做成美味的菜肴。

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择菜、洗菜,没有人会批评他们把袖口、衣服都弄湿了,更不会有人责怪他们把面粉糊在了鼻尖上。值日的小朋友帮助老师分发饭菜,孩子们颂读感恩词之后,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吃饭,没有喧哗、没有剩饭。饭后,孩子们自己收拾碗筷,用面汤去除碗里的油腻,而洗碗后的面汤会用来做狗食,没有什么东西会被浪费。

这就是普润园食育工房的耕读食育课,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是学习食物知识,而是与大自然对话,学习与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谐相处。

食育让孩子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

普润园的耕读食育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营养与饮食安全、趣味烹饪与食物加工、节气耕种和采摘、饮食文化、经典吟诵。课程围绕食物来进行,又不仅仅是食物,而是让孩子透过“一粒米看到一片田野”,透过食育“培养孩子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

米莱把普润园的教育宗旨总结为――“以食物为核心内容的生命教育。”之所以选择以食物为生命教育的抓手,是因为食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食品安全、贫困、疾病等,都在食物上集中体现。食物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健康状况的脉象。健康的社会依赖身心健康的人,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健康的食物,健康的食物与健康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不可分割。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如果他们理解了食物的核心意义,未来的社会才会健康发展。

米莱说,食育最终教会孩子的是学会选择: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学会选择有节、有度、有觉知、有意识的生活;学会关心土地、关心农民、关心乡村,从而关心自己。孩子因此而获得的是一生的健康,以及维护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的能力。

直接体验是精神领悟的基础

食育强调孩子真实的体验,为什么体验对孩子如此重要呢?米莱说,孩子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用身体的基础感觉去感受,这些感受,刺激孩子的神经发育,帮助孩子探索和理解世界。

当孩子参加农耕的时候,或许他只是在边上铲铲土玩儿,或是在鸡窝捡一个鸡蛋,他的行为可能实质上是搞破坏,但就在这样的游戏过程里,他自然而然地辨别了野菜和杂草。当孩子在食育课堂里学洗菜、和面,也许他洗不干净,也许他更想玩水,也许面团对他来说就像橡皮泥,但是当他参与制作的美味端上桌,他会获得成就感,他会理解食物来之不易,会懂得感恩。每天看着植物变化生长,吃着应季的蔬菜水果,孩子自然就能理解四季交替,发现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对孩子来说,由体验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比书本上看到的更加具象、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潜移默化中,孩子已经吸收了自然界的真理。

食育需要的只是一颗愿意付出的心

米莱说,食育的方式方法、知识来源很容易从网上、书籍上获得,对于父母来说,食育唯一需要的,就是一颗愿意真诚付出的心,只要是有心的父母,都可以对孩子进行食育。对于想要给孩子食育教育的父母,米莱提了三个建议:

尽量自己做饭。现在的父母都很忙,而家庭以外能选择的食物也很多,超市里有熟食、半成品,开袋即食。而这些方便食物,是商家为了迎合我们贪图方便的心理而推出的产品。商业是什么?是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利润,这一点用在食物上其实是很可怕的。试想一下,用新鲜的食材制作新鲜的食物,能与两个月前生产的食物一样吗?且不说营养是否流失,食品的安全问题就令人堪忧。

此外,妈妈亲手做的食物是包含着情感的,外面的食物机器制作,再怎么营养全面,也无法替代自家制作的食物,对孩子来说,食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还包含着情感的传承。

对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要坚持原则。很多父母明知有些食物不健康,可是看到别人的孩子也吃,总觉得不让孩子吃就亏待了孩子,更有把垃圾食品当成物质奖励的,结果,原有的好习惯毁于一旦。其实,孩子的领悟和自治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只要告诉孩子这些食品为什么不能吃,他是能够控制自己的。

父母以及所有孩子的养育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食育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为孩子、为家庭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是一种智慧。有人可能觉得有机食品太贵,但没意识到它为家人健康带来的长久益处。也有人觉得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家政府的事情,但其实,这是消费者可以参与解决的,钞票就是选票,你不去买那些不安全的农产品,而是支持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农业,你自己就得救了,整个社会的食物也得救了。因为世界是整体的,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人有则,而这其实也是食育的意义所在。

林丹:绘本里的食育智慧

林丹是个热爱美食、崇尚自然的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食”是健康之本,食育是为了传递给孩子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孩子了解“食”的一切,对她来说受益一生。而食育可以有很多种途径,例如给孩子读与“食”有关的绘本,带她去采购食物,和她一起体验农耕,与她一起准备饭菜,跟她在旅行中了解和享受美食……

食育加绘本,让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个阅读推广人,亲子阅读是林丹家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而与食物有关的绘本,正是小孩子感兴趣的主题之一。林丹说,小孩子之所以喜欢这些绘本,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例如他们吃过草莓,看到绘本上描述草莓是怎么长出来的,就会很感兴趣,因为书上的内容跟他们的生活有了关联。不过,他们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依然只是间接经验,如果他们亲自观察草莓是怎么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就能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也就形成了。这个基础打得越厚实,孩子以后接受任何一门学科知识,就会越为轻松。

林丹说,食育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育。她在家附近租了一块菜地,自己种菜、养鸡、养鱼、养兔子。这片小菜园,不仅为家里带来了健康的食材,更成了女儿悠悠的乐园。播种、发芽、除草、施肥、收获,耕种过程,让孩子更容易理解生命的规律。孩子见识过小鸡为青菜“除虫”、兔子的便便做肥料,对父母来说,什么是生态平衡也就不难解释了。

旅行中也有食育智慧

林丹喜欢旅行,悠悠才7岁,已经跟着爸爸妈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次出去之前,林丹都会做知识的铺垫,旅行过程中带孩子一起体验,回来以后找到相关的书籍一起回顾,把旅行变成了很立体的教养过程。

美食是旅行的主题之一,林丹说,一个人如果不会享受各种美食,人生将缺少很多乐趣。她希望悠悠也一样,到哪里都能享受当地的美食,而这个享受过程也是一个绝佳的食育机会。例如,到了悠悠爸爸的老家贵州,悠悠会问为什么贵州人都喝酸汤呢?林丹告诉她,是因为贵州的水里含有很多碳酸钙,喝酸汤可以中含酸碱度,避免肠胃不适。而妈妈的老家在潮汕,人们喜欢喝浓茶,是因为海边的人会吃很多高蛋白的鱼虾,浓茶可以帮助消化。这些旅行中的食物知识,不仅能让孩子打开眼界,还能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什么样的地方吃什么样的食物都是有道理的,人类的智慧,不是跟自然抗争,而是顺应自然。

来自绘本的食育启发

食物是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食育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是很多父母可能不知从何做起。林丹说,其实绘本可以帮助父母打开思路。有些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找这类主题的绘本来帮忙,绘本里的情景是孩子熟悉的,所以他很容易接受,小主角也许就成了榜样,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孩子读到一本关于购买食物的书、制作食物的书,父母不妨趁机带孩子去超市体验买食物的过程,或是跟孩子一起制作食物,孩子会非常兴奋,他从书中得来的知识得到了印证,他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透彻,还可能激发他更多的求知欲。食育其实并不难,只要父母愿意用心发现机会、给孩子创造机会、带孩子去体验,其实处处都是食育的课堂,处处都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林丹的好书推荐

来自日本的食育百科绘本:

《食物王国》系列:食物王国里有四个代表性的精灵家族。小主人公到食物王国里“旅游”,分别拜访了这四个精灵家族:红色精灵代表肉、蛋、奶(蛋白质),绿色精灵代表蔬菜水果(维生素),黄色精灵代表米面等主食(碳水化合物),白色精灵代表盐、味精等调料(味道),用最可爱易懂的方式,告诉宝宝抽象的营养知识。

食物制作和采购的实践指南绘本:

《古力和古拉》:跟着两只小老鼠学习怎么收集食材,怎么制作食物,当然还有学会分享。

《妈妈,买绿豆!》:你可能觉得这种书简单到没有意思,可是给宝宝讲完之后,带他去一趟超市,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绘本:

《好饿的毛毛虫》:吃东西要适可而止,吃太多可能更不舒服。

《吃掉你的豌豆》:妈妈也有偏食的坏毛病,要让宝宝改正,妈妈要以身作则哦。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妈妈如果像查理哥哥那样有创意,每个宝宝都会爱上吃饭吧。

《汉堡男孩》:垃圾食品吃多了会怎样?

《弗朗西丝和面包抹果酱》:小弗朗西丝总是只吃她最爱的面包抹果酱,这怎么能行呢?别急,妈妈有个好办法!

张迪:零岁开始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还没有当妈妈的时候,喜欢烹饪和烘焙的张迪就已经是“百万名博”,在各类美食节目担任嘉宾,为网站杂志撰写美食专栏。为了双胞胎儿子的健康成长,医科出身的她,特意又去研读营养学。说到食育,张迪认为,虽然宝宝才21个月,进行全面的食育还为时过早,但是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从零岁开始。

清淡饮食从添加辅食开始

张迪说,其实,越是小的宝宝越容易培养出饮食好习惯,因为宝宝“吃什么、怎么吃”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宝宝爱吃什么都是培养出来的习惯。习惯养成了,将来即使面对外界各种眼花缭乱、千滋百味的食物,也不容易被诱惑。

从添加辅食开始,张迪就非常注重宝宝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天然味道。宝宝1岁以前,辅食里都不添加油、盐,现在宝宝的饮食也会单独做,少油少盐、蔬菜居多,两个宝宝从小就习惯了这种清淡的饮食。现在,宝宝长大了,外出游玩难免要在外面吃饭,两个小家伙明显对油腻的菜品不感兴趣。平时在家,宝宝喝鲜榨果汁、酸奶,都不放糖,去别人家偶尔有人给他们吃甜甜的饮料,两个宝宝也不会受诱惑。张迪说,这就是习惯的力量。还有一些饮食习惯,也需要从小培养,例如吃饭时要一起坐在餐桌前,良好的进餐环境,对宝宝的健康也同样重要。

自制零食最健康

宝宝要不要吃零食,是好多妈妈纠结的问题,张迪觉得,零食对宝宝来说并不都是洪水猛兽,关键要看零食是什么。宝宝小的时候,零食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父母,此时,给他健康的零食,能巩固他的饮食口味。等到他开始关注超市货架上那些五颜六色的零食,对于零食的管控方法就要改变了,那时可能需要教给他如何选择,什么是好的食物、什么是有害的。

张迪说,作为母亲,尽量给宝宝简单健康的食物,而想要无添加的零食,那一定是DIY的。所以,家里的零食都是她自己做的――自制酸奶、戚风蛋糕、苏打饼干、司康、面包、干果、栗子、各类水果干……酸奶用鲜牛奶自制不加糖,冰箱取出直接喝,宝宝很喜欢。蛋糕、饼干、面包也是她亲手烘焙,原料能保证,营养配比也能自己控制。每次看到宝宝们边吃、边伸出胖胖的小手,指着盘子里的“妈妈零食”说“拿拿拿……”,做妈妈的心里都十二分的满足。

张迪说,吃零食的时间和量也要控制好,尽量在两餐之间,零食零食,当然是点缀一下就好,吃太多势必会影响正餐的摄入。配料尽量选正餐难以满足的,例如坚果、干果,粗粮类的也是好选择,例如燕麦饼干,玉米蛋糕,这些粗粮直接做给宝宝吃,他们可能觉得口感不佳而拒绝进食,换成可爱的小点心就不一样啦。

父母掌握营养知识很有必要

张迪说,现在的食物原料环境令人担忧,父母掌握一些营养知识,能更好地为宝宝、为家人选择和制作健康食物。身为忙碌的职场妈妈,张迪的经验是,不能自己亲自做,也要自己制定食谱,或是把自己的营养搭配经验、挑选食材的经验,告诉家里负责做饭的人。

张迪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食育。饮食关乎整个家庭的健康,做父母的先自我教育,掌握营养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再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父母饮食清淡,宝宝的口味也会清淡;家里饮食注重营养、拒绝垃圾食品,宝宝自然也会懂得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给妈妈们的营养建议

・3岁以内的孩子尽量给她单独做吃的,要清淡少盐,食物软硬程度要符合宝宝的生长阶段。

・蔬菜多一点,肉类少一些。这个似乎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很多妈妈都做不到,总觉得宝宝长身体,必须多吃点,其实,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宝宝不能消化,长此以往,还会对肠胃功能造成伤害。

・不要逼宝宝吃东西。中国的宝宝在餐桌上听到最多的话恐怕就是“再吃点儿”。其实,宝宝能控制自己的进食量,当他把头从奶瓶或小勺边移开的时候,就表示他饱了。总是要求宝宝把食物吃光,会养成宝宝不良的进食习惯,长大后容易引发肥胖。

文怡:亲子烘焙课,家门外的食育课堂

开设亲子烘焙课程,文怡也是受到了学员的启发。最初,文怡的美食生活馆,只有针对成人的烹饪课程,不过,很多学员妈妈会带着孩子来上课,文怡发现,虽然小朋友们还没有操作台高,却对大人们的锅碗瓢盆非常感兴趣,总想当个“小助手”。文怡去日本旅行时,曾经参观过日本幼儿园的家政食育课,课堂上小朋友们的踊跃、快乐的表现,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何不为孩子和家长也建立这样一个课堂呢?就这样,亲子烘焙课在文怡美食馆开课了,而且迅速成为热门课程。

课堂环境让孩子更加专注

3~6岁的孩子最喜欢模仿,角色扮演是他们喜欢的游戏,亲子烘焙,就像是在玩过家家,孩子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饭”,而最让他们兴奋的是,他们使用的不是玩具,做出来的东西能吃,这比过家家还有意思,更有成就感。所以,孩子在课堂上都非常投入。

宝宝在熟悉的环境里,可能不太容易精力集中地从事一件事情,而课堂对于宝宝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爸爸妈妈就是他们最亲近、最值得信赖的人,在他们的包围下,完成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更加专注。很多妈妈在结束烘焙课的时候都说,太感谢有这样一个环境,能让宝宝和自己这么近距离、这么亲密地接触两个小时时间,这在家里都是不可想象的事,一会儿去吃东西了,一会儿去玩了,一会儿去看电视了,很容易分心,亲子课堂,增进了亲子感情和互动性。

集体课堂让孩子学会分享

文怡说,在家也可以做亲子烘焙,但集体课堂里,孩子除了跟父母的互动,还能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例如,课程设置里有用模具制作饼干的环节,文怡特意让每个孩子拿到不同的模具,如果孩子想要做出更多的造型,就需要与别的孩子交换,这个环节里,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习如何提出请求,锻炼孩子的交流能力和胆量。很多孩子第一次来上课时,都有些怯生生的,经过几次课程,表现就大不同,更敢于交流了。

请让宝宝来当主角

看着宝宝稚拙的动作,父母难免想要上前帮忙。因此,文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特别强调孩子是主厨,父母是帮手。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很长时间,如果操作的环节太难,孩子很容易失去耐心。所以,亲子烘焙的过程中,哪些环节是孩子可以做的,哪些是需要父母来操作的,非常重要。揉面团、印花样、打鸡蛋、筛面粉,都是孩子能掌握的。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弄得现场乱糟糟的,妈妈应该有耐心,不要频繁打断或是责备孩子。有些时候,孩子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妈妈可以尽情让孩子发挥。文怡说,在课堂上,常常是孩子给妈妈惊喜,他们会用做饼干剩下的面饼,给“米老鼠”加一个蝴蝶节,或是给“小兔子”捏出一个蘑菇房子,创意无限。放手是父母在食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第一件事。

第10篇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 不良饮食习惯 克服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三条提出,幼儿园应该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其新陈代谢旺盛,但生理机能如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却较差,这种生长与生理间的特殊性,影响着幼儿对食物营养需要的特殊性,而幼儿饮食习惯,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消化吸收和抗病能力,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幸福生活。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在幼儿期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通过现实情况的问卷与观察,我们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着挑食厌食,大量食用零食,不吃主食,不爱吃蔬菜,进餐时间长等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究其原因和家长的教养态度,饮食习惯等有很大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的内容和要求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概念的阐述

饮食是一种生理活动,是营养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的饮食是为满足幼儿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所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它是营养幼儿身体,维持幼儿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在的活动。习惯是在很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幼儿饮食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这一生活活动过程中,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在的活动,是一种已经成为定势的性格。

三、 具体研究与成果

(一)、树立品牌意识,帮助幼儿挑选质量过硬的知名品牌食品。

众所周知,大品牌,知名品牌的食品,质量更有保证,于是,我从品牌意识入手,首先开展了以“我来认识好吃的”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常见食品的名称,能够说出“好丽友”“可比克”“奥利奥”等诸多品牌的名称,并且渗透到了生活中,比如,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到了超市,会叫出“好吃点”等一些品牌的名字,而且有选择的挑选这些知名品牌的食品。还有一次,我在吃一个派的时候,穆庆杰小朋友看到后对张昊宸小朋友说:“昨天你没来,我们认识了张老师吃的派,叫熊猫派派”。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家长的反映,能够明显感受到我们班幼儿品牌意识的增强。其次,我们在认识品牌名称的活动中,比较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充分观察食品包装材料,幼儿能够发现颜色,图案等与食品味道的关系,在无形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在观察食品包装材料的时候,幼儿探索发现了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我们利用这一线索,生成了活动《有用的标志》,把图标人物化,借助它儿童般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详细介绍了这一标志,使幼儿意识到带有这种标志的食品才可以放心食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了解零食分类常识,培养幼儿合理摄取零食的习惯。

常见到一些孩子整顿饭不想吃,总爱吃零食,有的家长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久而久之,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 还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了解到这些后,我班又开展了以“零食知多少”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了将幼儿常吃的零食分为膨化食品,糖果,饮料,饼干糕点四大类。并且对每一类食品都进行单独的认识,这一系列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仅可以将我们常食用的零食进行归类,同时可以说出无节制食用零食的危害,比如,有的幼儿回家后告诉妈妈,不要再买棒棒糖了,常吃棒棒糖小朋友的牙齿就会生病。还有的幼儿不再缠着爸爸妈妈无休止的要薯片虾条了。

(三)、运用各种媒介,帮助幼儿深刻理解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在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故事,儿歌等多种教育模式,结合动画,录像等多种教育媒体资源,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故事《长不高的姐姐》,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这些爱吃零食,不爱洗手,挑食厌食等不良习惯,孩子们在一日活动中,常常会互相监督,以故事中的主人公来警示自己。同时我们还把搜集一些正确的,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录像,给幼儿播放,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了这些教育媒介的参与,幼儿告别了枯燥的说教性教育,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对照自己,不断提高。

(四)、调动家庭教育要素,家园合作,维护教育的一致性。

由于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建立与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教师的长期培养和训练,还需要具有一定健康知识的家长的密切合作。首先,通过家园联系栏的,一方面向家长宣传一些营养方面和饮食行为习惯方面的知识。如:《家长如何解决孩子“吃饭”问题》《不良进餐气氛的表现》《幼儿饮食健康指导》等;另一方面,调动家长收集有关饮食健康知识,充实“知识共享”栏目等等,让家长了解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和影响,了解平衡膳食的重要意义,了解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影响,使他们主动与教师配合,督促、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取得家园联手,共同教育的目的。其次,通过家长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端正家长的态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观念,懂得良好饮食习惯包括,饮食要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吃零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达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第11篇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控盐; 限油; 健康教育

doi:10.14033/ki.cfmr.2016.36.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156-02

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的高血压,其是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肾功能衰竭等。因此,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目前,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患者高达2亿之多,且人们对高血压的进展、治疗及控制情况均不甚了解。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高油高盐”是诱发高血压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应保证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2013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对辖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措施,并对其进行跟踪调查,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社区卫生中心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420例,高血压患者判定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高血压定义法执行。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0例,干预组中男72例,女138例,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的患者有3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40岁,平均60.5岁;对照组中男69例,女151例,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患者3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3岁,平均62.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成立慢性病健康管理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组成。干预组患者规律服药的同时,从心理、饮食、运动、服药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给予健康教育指导[1],发放控盐勺和限油壶及使用知识宣传资料(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烹饪用油每天≤25 g,用盐≤6 g),并进行健康饮食知识讲解。对照组:组织患者按时进行规律性的服药,对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加以干预,如盐、油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按《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进行一、二、三级规范化管理[2]。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内容,设计问卷内容,统计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的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及各项临床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每日食盐量、每日食油量知晓人数分别为45例(21.62%)、11例(5.27%),干预后分别为126例(60.13%)、123例(58.79%);干预前对照组每日食盐量、每日食油量知晓人数分别为46例(22.18%)、12例(6.15%),干预后分别57例(27.52%)、15例(7.51%)。两组干预后每日食盐量、每日食油量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每日食盐量、每日食油量知识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使用盐勺、油壶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使用盐勺、油壶知识知晓人数分别为

3例(1.81%)、4例(2.26%),干预后分别为202例(96.23%)、204例(97.21%);干预前对照组使用盐勺、油壶知识知晓人数分别为4例(2.26%)、5例(2.32%),干预后分别为7例(3.58%)、8例(3.75%)。两组组内比较,干预后使用盐勺、油壶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使用盐勺、油壶知识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干预前后有关低盐、限油健康行为形成率情况

干预组干预前低盐饮食、低油饮食知识知晓人数分别为54例(25.82%)、67例(32.13%),干预后分别为120例(57.52%)、116例(55.25%);干预前对照组低盐饮食、低油饮食知识知晓人数分别为65例(31.03%)、68例(32.85%),干预后分别为71例(34.13%)、79例(37.72%)。两组组内比较,干预后低盐饮食、低油饮食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低盐饮食、低油饮食知识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干预前后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控制情况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血脂达标率、BMI正常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性别、年龄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是高血压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3]。作为重要危险因素的盐摄入情况,减少其摄入可有效降低患者罹患心脏病及脑血管类疾病的可能性,避免患者发生死亡。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烹调的摄入量,坚持清淡饮食,高油高盐的饮食习惯是引起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4]。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日用盐≤6 g,用油≤25 g,我国的北方居民,在烹调过程中口味偏重,盐多油多[5]。从调查情况看,本辖区居民均存在高盐高油脂的不良习惯,而且并不了解每日应该摄入多少的盐油量为健康[6]。因此,为了控制盐油摄入量,应确保居民了解盐油每日的正确摄入量,知晓其对各类疾病的影响,从主观上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不仅呈现不同程度的健康知识的需求,且需要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与内容。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发现,在本辖区,居民使用限盐勺和限油壶的情况较少,更甚者,并不知道二者的存在。经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患者详细了解了限盐勺与控油壶,并积极将二者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后的各项指标及食盐食油知晓率发现,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干预组的一系列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并对各项指标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为了帮助患者形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确保患者用盐、用油量每日摄入量,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限盐勺和控油壶,为高血压的预防奠定基础。

高血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在社区有组织的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相关指标有利于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并活动锻炼,逐渐减少患者的降压药物的依赖性,最大程度的扼杀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生命、生活质量及自身健康能力的提升。在高血压患者中,应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与信心,使患者直观、正确面对并认识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进展情况,熟悉并掌握预防疾病的知识与能力,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遵从科学的角度预防并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推广、发放限盐勺和控油壶,协助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控制社区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荣增.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151-15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王文,姚崇A.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玉青,刘秀荣,刘枫,等.高血压限盐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7):501-503.

[5] Zhang Y,Li W,Yan T,et al.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 Med Sci,2015,29(3):387-390.

第12篇

运动量太少是造成大部分宝宝肥胖的主要原因。爸爸妈妈要帮助宝宝减肥,除了要长期控制他的饮食,帮助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还必须记住这样一点――不妨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帮助宝宝减肥应该保持健康的铁三角──饮食、运动、休息三要素的互相平衡!

平衡饮食守则

1.早餐吃得好,可以提供宝宝一天里所需要的足够的能量,帮助控制他一整天的食欲;晚餐以后,不多久就要睡了,宝宝应该吃得清淡,免得热量、脂肪聚积在身体里。

2.每天三餐加零食的总热量摄取值要维持在1.2~1.5千卡以内,依少油少糖少盐的原则来为宝宝搭配食谱。

3.不要轻易尝试商店里的推广的减肥餐。宝宝的成长需要均衡的营养,多样化的食物搭配对宝宝的健康有好处,而且,只要注意控制热量的摄入量,一样可以帮助宝宝减肥。再胖的宝宝也一定要吃主食,如米饭或面食。

4.逐步限制或减少宝宝吃零食的次数。尽量为宝宝安排丰富的生活内容,让他在一日三餐之外少吃零食,但不要一下子就完全断绝他的零食供应,如果改变太大,宝宝容易放弃。

5.全家一起进行有益健康的饮食。为了让宝宝主动地接受“减肥”,全家人可以和他一起改变饮食习惯,不要让宝宝觉得“你们都可以吃,就只有我不能吃”。其实,健康的饮食习惯对爸爸妈妈也是有好处的。

6.改掉孩子随时有零食可吃的习惯。家里应该少买零食、饮料,多喝白开水或新鲜果汁。有的爸爸妈妈喜欢用零食作为对宝宝的奖励,这种习惯可以改掉了,如果想让宝宝开心起来,不妨带他出去散步或与他玩游戏,这样既打发了时间,又消耗了热量。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减少一公斤的“肥肉”,必须要消耗掉热量700大卡。多多运动,促进身体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是十分重要的:

1.多带宝宝去户外运动。打球、跳绳、郊游、爬山、骑自行车等运动都可以帮助消除体内过多的脂肪与热量。

2.三三三原则。运动时间一星期至少三次,每次最好持续30分钟以上,最大心跳强度应该达到每分钟130下左右。

3.下午比上午适合运动,消耗的能量比较多。

4.教育宝宝能走路就不坐车,能爬楼梯就不搭电梯。

5.保持宝宝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假日里也不要睡懒觉。

6.不要自己购买药物或来路不明的所谓健康食品,帮助宝宝“减肥”。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7.不要让孩子看太长时间的电视,看电视会减少其体力的消耗,如果宝宝有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的习惯,一定要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