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警示名言

警示名言

时间:2023-05-30 10:0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警示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警示名言

第1篇

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0、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0、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5、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2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0、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1、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32、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3、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3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3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3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9、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4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4、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4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4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4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4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4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51、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5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5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5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5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58、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59、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60、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6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63、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6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6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66、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67、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6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6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7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7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7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73、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7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75、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7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78、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79、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80、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8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82、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8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8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85、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8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87、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8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8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9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9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9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9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9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9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9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9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9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9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00、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101、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0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03、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0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105、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106、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第2篇

一、建设、健全班规班约和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行为习惯进行教育、指导与评价,我班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班规班约的建设并不断健全,贯彻落实教育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在学生心理方面给予约束、提醒、警示与威慑。

二、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好主题班会

开学以来我班举行了《细节决定成败》、《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爱自己》、《我们在犯罪——浪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期中总结》、《精彩的青春——拒绝早恋》、《感恩》、《追求结果是为了享受过程——快乐学习》等主题班会,从而使班级学生每个星期都有一个明确的德育自我管理目标,为班级的稳定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三、让墙壁说话,打造墙壁文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鉴于此,打造墙壁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说实话,在墙壁文化的设计方面我的确费了不少劲。一周一句格言在醒目的地方将学生们喜欢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由他们自己抄录在上,学生们在摘抄、传诵、默念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鼓舞。

四、在学生家庭报告书、作业或试卷上发挥文化的教育作用

在学生家庭报告书上,用格言、名言作为寄语,勉励学生奋力拼搏,惜时、尊长爱幼、与人相处等。班会课上,文化课中及平时找学生谈心时也可以经常运用格言、名言、警句来增强说服力和教育效果。在学生作业或试卷上运用格言,往往能收到意外的效果,甚至就这一两句朴素的格言、警句或鼓励、暗示性的语言,他能记住一辈子,甚至可能会因此而改变某同学的一生。

五、积极打造班级口头文化

我们都知道,民间口头文化是很丰富很有哲理的,并且脍炙人口、源远流长。在班级管理与班风建设中能否有效地利用起这种口头文化呢?我坚持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一些名人名言、经典语句与国学文化,并不断强化。久而久之,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脱口而出,从而形成了一种积极的班级口头文化,对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3篇

当社会倡导文明的时候,在需要推动文明动力的同时,也少不了需要对影响和妨碍文明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当社会呼唤发展的时候,同样在需要推动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少不了需要对影响和妨碍发展行为的制约和监督。为此,这些制约和监督便有了社会责任。

制约和监督的形式有多种,有法律的、舆论的、经济的。作为经济卫士的审计监督就在其中,审计监督也就有了社会对她的期望。

社会期望她成为一根“鞭子”。有一句至理名言,“我们不赞成使用精神的鞭子把人们赶进天堂;但是,没有‘鞭子’的震慑,很多人就可能在通往天堂的路上徘徊。”这就是鞭子的力量。作为经济领域里的“鞭子”,既有震慑的功能,又有警示的作用。对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人员,她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对那些虽有歪念但尚未实施的人员,她会给予威严的警示。有了这样的惩处和警示,该犯事的不能犯,想犯事的不敢犯,通往“天堂”的路自然就畅通了。

社会期望她成为一种依靠。管理社会需要依靠多种手段。在经济领域里有效的监督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依靠手段。国务院总理说,审计工作是政府行政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人民信任审计机关,把重任交给审计机关,同时也关心和注视着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审计机关通过审计监督,除了要惩处那些违法犯罪分子以外,还要推动改革、推动制度建设。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说,审计机关是各级政府加强经济监督的得力部门,审计队伍是一支可以依赖的队伍。加强审计工作,对于规范权力运行和监督政府行为,对于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投资效益,对于健全财务资金管理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对于公正绩效评估、客观体现政绩,对于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对于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参考依据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要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积极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论是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还是政务繁忙的地方政府的省长,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审计工作的殷殷期望。

期望就是信任,期望意味着责任,作为审计战线上的士兵只有合拍和谐社会,按照“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要求,认真的实施文明审计,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第4篇

为了明辨是非,特将本人2000年6月所写《致王英女士的公开信》和2005年所写《酒类标签上加警示语弊多利少》两篇文章重新奉献读者,欢迎批评。

致王英女士的公开信

王英女士:您好!

作为酒文化研究者,读了有关媒体关于您挑战全国白酒的报道颇有感慨,不能不致函给您,并同关心此事的各界朋友切磋。

首先,应该弄清楚人类该不该饮酒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饮酒”是指所有的酒类,而不单指白酒。因为全世界烈性酒中有六大类蒸馏酒,中国的白酒仅是其中一类。而其他酒类如啤酒、果酒、黄酒、露酒等等都存在一个益与害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我们认为人类饮酒是正常的自然而社会现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需要以酒来调节、刺激或藉以抒发感情。历代酒类激励著名人物的文思武勇就有许多先例,人类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美酒。不信请看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酒歌”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该弄清饮酒和酗酒的区别。我们东北酒文化研究会曾作过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只有5.7%的家庭不饮酒。然而,这5.7%的家庭也离不开酒,家里来了客人不是买酒就是请人到酒店饮酒。所以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敬,无酒不成欢是千真万确的。对于酗酒我们也搞了抽样调查,在所有饮酒人中间,有酒必喝,喝酒必醉,醉必大醉的人只占饮酒人群的0.5%左右。可见,大多数的饮酒者与极少数酗酒者或酒精依赖型的人是有本质差别的。

第三,如何防治正常的饮酒人变成非正常的酗酒者,应该是一个文化、道德、思想领域的问题而非是一个法制问题。据我们了解,酗酒者多数是由境遇、情感、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而非是酒类本身。因此,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因素导致的问题,应该从精神、文化、感情上找原因,想办法解决。具体说,饮酒者本人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酗酒之害,周围的人们特别应当互相关心。正如您王女士的丈夫本来已喝了二斤“富平春”白酒,回家又喝了一斤半,显然是酒精中毒而死。作为妻子,您平时理应想尽办法规劝,或找医生想办法制止,此事您王女士当初如果狠下功夫,恐怕能够挽回您丈夫的生命也未可知。而如今您不是从理智上采取接受教训的办法而是状告酒厂。假如您的官司能打赢,那么卷烟厂的厂长经理等,个个不都成了罪犯了吗?更何况酒和烟本质是不同的,不能用您所说的“第二杀手”把白酒和香烟、相提并论。

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的观念在国际上是经过调查、研究、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无庸置疑的。更何况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白酒业为全国农民消费利用了大量粮食,经过加工的白酒比粮食增效数倍数十倍,为国家创造了巨额利税。造酒、卖酒行业为几千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白酒业是功不可没的。

至于酗酒或偶而过量饮酒造成的酒祸、酒害我们是不能回避的。法国45%的生产中的事故因饮酒造成;美国酒后开车的司机撞死人的事例非常多;中国的青少年犯罪劳动教养的人中40%左右与饮酒有关。各国的、杀人案中与酒有关的也占很大比例。但是这些酒祸、酒害中的主导成分并不是酒类本身,正像抢劫、贪污、盗窃、吸毒、贩毒、伪钞等案件中,全部以“钱”为核心,能说在人民币上也印上警示标识吗?

那么究竟如何解决酒害、酒祸的问题呢?当然根本问题不是在酒瓶上印上什么标识。香烟的标识不是早已流于形式了吗?更不是什么禁酒,历史上中外禁酒的先例比比皆是,全都失败了。我们认为必须在酒观、酒文化观、法制观、道德观上下功夫。多年来,我们致力于酒文化研究,提出对于酒的“三句话八个字”,那就是:提倡品鉴、杜绝豪饮、反对酗酒;健康、科学、文明、高雅。这“三句话八个字”既体现了新的酒观与酒文化观,又体现了新的酒风与酒德。

奉劝王女士,为了追慰您的亡夫,为了后人,加入到我们酒文化研究的行列来吧?继续走状告酒厂这场官司之路是条歧路,也是走不通的。

谨致

敬礼

东北酒文化研究会孙中林

二OOO年六月十九日

酒类标签上加警示语弊多利少

国家质检总局对于酒类包装的GB10344 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上规定,酒类包装标签上要标明产品原料成分以及“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对此,我认为弊多利少,其原因如下。

其一,“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当今已成为世界各国经科学研究得出的公认理论。因此,如果加警示语应把益、害同时标明,而单独标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是一个不规范、不准确、不科学的用语,因为任何食品饮品都存在过量食用有害健康的问题。

其二,少数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蹶起和中国商品遍布世界各地视若眼中钉,动辄采用什么反倾销、制裁等手段抵制和抵毁中国商品。酒类产品是中外国际市场激烈争夺的热门商品之一。全世界各国酒祸酒害多于中国的不在少数,但尚无一个国家的酒品标签上标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如果中国酒品上做此规定,一些进口的或中外合资的洋酒、葡萄酒、啤酒也不会接受此规定,而只能在中国自产的白酒、黄酒上落实警示语,岂不是被外国人利用为抵制和抵毁中国酒品的口实。

其三,对于治理酒祸、酒害,历来有法制强制的一面和发展普及酒文化动员人民群众自觉树立健康、科学、文明、高雅饮酒风尚一面。而单纯依赖法规就容易忽略千方百计启发人们自觉树立良好风尚的一面。而后者才是主导方面。正像吸烟一样,当前每盒香烟上都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忠告,但仅仅流于形式而已。

其四,社会上极个别人认为酒类与一样有害,主张像禁毒日、无烟日一样设立“无酒日”,并且自己家人因酗酒致残或致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无理的刁告酒厂,数年纠缠不休,如果按规定在酒类产品标签上加警示语,就会误导这些人得寸进尺,进而提出标签上要标明饮酒的“中毒量”和“致死量”不一而足,从而引起企业和社会的恐慌,不利稳定大局。

其五,社会上之所以出现酒后驾车、酗酒闹事等酒祸酒害,主要是在人而不在酒。自古名言不是说“酒不醉人人自醉嘛”,况且治安法规对于警示语也无法与罚款、拘留、吊扣驾照等治安法规的分量相比,那么,加此警示语岂不是弊多利少,多此一举吗?

第5篇

读了一片文章,是写《皮鞋的来历》。本以为是哪个名人得到哪种启发,发明了这种东西呢,看了才知道是讲这些——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外出经过一个偏远的相见,相见的路面崎岖不平,而且有很多碎石头,刺得国王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以造福与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集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多少。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暗自感叹。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牛,差遣那么多人,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割俩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而且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啊!”

国王听了很惊讶,仔细一想,立刻收回成命,采用了仆人的建议。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皮鞋”这种东西。

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读完以后,我有很大的感想——这个仆人的创意多棒呀!所有的路铺上牛皮—每个人的脚包上牛皮。都是同一个目的,创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这篇故事后面的警示,或名言是这样写的:“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我很喜欢这段话。

在面对一些事情时,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更接近与文中的国王,既然国王都不可能做到让全国的路上铺上牛皮,我们又怎能改变心中希望改变的事情呢?既然无法改变世界,我们为什么不改变自己呢?

如果想要老师对自己好,就让自己努力学习;如果想要同学和你很亲密,就让自己真心对待;如果想要爸爸妈妈对自己放心,就让自己做事沉稳谨慎……

不要妄想改变世界,只能努力改变自己!

第6篇

这里的素材我们可以理解为辅助历史教学的所用文字材料、图片和音像资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这些素材呢?在选择素材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第一,趣味性强,所选的素材应该是内容经典、语言精妙,生动有趣。第二,针对性强,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要与相关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便于引用,引发兴趣。第三,教育意义大,以励志、激励、磨练教育为主,起到引导人们积极上进,奋发进取的作用。对学生的品德和心智培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第四,思考空间大,文字优美,短小精悍,论述精辟,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历史教学中可以选用的素材通常有以下五个大类:

一、故事类:神话、传说、典故、成语、笑话

选用这一类的素材,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挑选有确实可用、生动有趣的材料,最好放在开始上课前讲,作为教材的导入语,它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第二次》,我先给学生讲一个题为《圆明园是谁烧的?》笑话:一个教育局的领导到一所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检查,他问两名初中学生:“圆明园是谁烧毁的?”其中一名学生答:“不知道,不是我烧的。”另一个学生也回答:“也不是我烧的。”学生的班主任对校长说:“这两个学生是我班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说不是他们烧的那肯定就不是他们烧的。”此时,其中一名学生家长来了,一听此事,立即对校长说:“不就是圆明园吗?烧了就烧了,多少钱?我赔!”大凡听到这,学生总会开怀大笑,之后,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各抒已见,然后以一个设问“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导入课堂。讲完课本内容之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思考、发表见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态,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警示类:名人名言、警句、俗语、谚语

有警示作用的名言警句,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健全的品格意志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穿插一些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不仅能让教师的语言流溢文采,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充分展示历史课的内涵和深度,经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引发学生正确思考,提高历史思辨能力。如中国古代史第《贞观之治》,可以引用唐太宗的名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引导学生探索、思考,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的出现都有些什么原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讨论,归纳,再经教师适时的总结点评,让学生学会懂得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当时最高领导者在为政之道的政治素质及个人品行素养高低有密切联系。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在教学中有目地培养学生有条、有序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严谨规范、认真缜密的思维品质。

三、传记类:名人传记、秩事

古今中外众多历史名人犹如灿烂群星在历史的天空中与日月同辉,他们对推进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了解他们的成长或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启迪。特别是针对学生崇拜名人、英雄的特点,教学中可以结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现的高敞的气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小故事,充分利用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帮助其养成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学生明白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又如介绍布鲁诺、诺贝尔、伽里略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奉献精神。

四、文学类:诗、词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与词可谓是两朵奇葩。它们的语言优美、结构完善、寓意深刻、意境悠远。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一些诗、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修养,还能拓展学生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历史的精髓和魅力。例如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有两首哲理诗《观书偶感》和《劝学》对学习的方法方式和态度做出精辟的诠释,前者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新颖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认识社会的新事物、适应社会的发展。后者则提醒青年少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再如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音像类:音乐、影像资源

第7篇

因为我在意,所以学生也不敢马虎,在设计、誊写上都用心经营。譬如: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摘录富有深刻含义的名言警句,有的根据自身情况动手自拟具有激励作用的话。在书写上,学生也不会马虎,字写得漂亮的,自然会张扬个性;自我感觉不满意的,便请同学代劳,有的干脆请老师;四周的美化工作也不敢掉以轻心,有的素笔勾勒,有的丹青彩绘。等到用一条条透明胶带将座右铭定位在课桌上,便构成了课桌文化的重要部分。

当然,学生课桌上的座右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期,我会根据不同的目标提出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

刚进初三时,我发现很多同学胸无大志,仍然沉迷于初二时的那种玩玩耍耍的生活中,于是我就利用周会课的时间组织了一堂以理想前途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会后要求每个学生选一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以激励自己。渐渐的,我明显的感到班上贪玩的学生减少了,学习氛围也越来越浓 ……

进入初三,作业量明显增多,抄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考试作弊也在所难免。为了杜绝这一不良现象,在第一次月考前的晚自习,我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送给学生六个字“诚实、认真、自信”,并要求学生写好后张贴在桌子上用以警醒自己。我永远记得期中总结大会后的那个下午,我刚进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清楚地写着--

老师:

对不起!其实我的物理并不是第一名,阅卷老师给我误加了两分(因为物理试卷刚发下来,所以我才给您说),这张奖状和这份奖品请您发给真正的第一名。

学生:黄玲

面对这张字条,不!面对着这一颗水晶般的心,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于是,我含泪收下了这份奖品,又重新给她发了一个“诚信奖”。从此作弊现象并在班上消声匿迹了。

期中考试过后,我又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及时地“盘点自己”,根据自己的理想给自己定目标,找对手,并且制定达标措施,然后把这些措施提炼成警句用来鞭策自己。

现在,即将面临中考的检阅,每位学生的反应是不一而足的,成绩领先的自然踌躇满志,中等的也有望努力赶追,居下的学生呢就难免郁郁寡欢了。作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因此,我提出的口号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于是我按“中考目标、老师赠言、对手赠言”三个栏目给每个学生都设计了一帧座右铭,并把这句口号作为老师赠言送给了学生,还留下一些空白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来填写。之所以要设立“对手赠言”这一栏,主要是因为我发现班上自开展对手赛之后,竞争的“火药味”太浓,想通过这一途径来缓和矛盾,使他们真正成为“对手+朋友”式的同学。例如,田雪蓉的对手郭炎送给她的赠言是:努力吧!带上认真、自信这两件法宝,苦战50天,成功一定属于你!更有趣的是曹璐璐,她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是软弱、缺乏自信,于是她把自己定为对手,并在对手赠言一栏中写道: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战胜自己,你便不再软弱!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61-01

让语文课更好地焕发活力,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多年来共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的愿望更迫切了。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更好地焕发活力呢?我通过反复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逐步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活力的方法。这种新思路、新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语文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重视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源于积累。所以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对字、词、古诗、名言、谚语等进行积累。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想方设法促使学生有积累的动机,体验积累的乐趣。比如在上课前,我会根据当天的天气和环境状况,让学生背上一首古诗,说上几个相关的成语,或者说一句有关的名言警句等,逐步让学生感悟到积累知识的乐趣,从而有积累的愿望。像春光明媚时,吟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夏天来临,背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大雪过后,再背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有了积累的动机,接着,我趁机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建积累库,比如,抄写古诗并配画,设计语文小报,搞开心小练笔和名言警示录等,并定时交流汇报。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积累的行列中来,我自己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多又好。我率先垂范背给他们听,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背诵起来。用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逐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二、重视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朗读,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深入指导,引导学生把语言中蕴藏的感彩从朗读中充分表现出来。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供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在把握主要内容时,要尊重学生的感悟和理解,防止落入整齐划一的文章分析教学套路中去。比如读“这真是一株大树”,我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语感。同学们有的强调“这”字,有的强调“大”字,还有的强调“一”字等不同的读法。在这个环节中,我用肯定和赞许的语气给予评定,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三、重视拓展,活跃学生的思维

教材不是罗列知识的清单,而是教学活动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在讲读课文时,我结合的其他诗词,讲解的诗词风格,让学生深深喜欢他的诗词。课后我又引导同学们搜集的其他作品,并指导背诵理解。个别同学甚至从的诗词中了解到更多的中国现代史,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完阅读课文《大雪之后》,我趁机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忧虑和感慨,说说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我是独生子女,但我不愿做温室里的花朵,我多么希望天下的父母能给我们留下一片自由的空间,放开他们过于关爱的手啊!”有的说:“不经风雨,怎么见到彩虹?我们要经受锻炼,才能适应社会。”也有个别学生说:“我的父母离异了,我多么渴望有个温暖的家,多么希望父母多为我想想,给予我更多的关爱。”……同学们讨论激烈,心情激动,我便趁热打铁,留下了当天的日记《……,我真想对您说》。这样,学生有发自肺腑的心声,写起文章来也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了。

以课本为桥梁构造“大语文体系”,实现课内外相结合,缩短了大社会与小课堂的距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信只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努力,就一定会达到让语文课更好地焕发活力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大家予以批评指正。

第9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职前教育;教师情感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它更主要是面向小学培养小学教师。但师专学生的教师情感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入学阶段,我们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不愿意做教师,87%的学生不喜欢做小学教师,95%的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做小学教师。笔者走访了一些毕业后在中小学工作多年的毕业生,发现他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这个层次学校生源的特殊情况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我校师范类的学生是从初中招来的,而且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承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才到此就读,也有一些学生考高一层次的大学无望,不得已才来到师范专科学校。这些学生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认知方面都很茫然,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仍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教师职业情感发生危机,就不能不令人深切担忧。虽然我们也不排除日后工作中可以培养教师职业情感,但那毕竟需要漫长的时间。由此,笔者认为师范教育的重中之重,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的传授,而是强化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与开发。多年来,我们在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事实证明,这种探索效果是显著的。对中小学教师职前阶段进行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与开发是对国家未来负责任的教育举措。

一、教师职业情感的时代特征

教师职业情感是极其丰富的,有一定特殊性。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人或事物及周围环境的关切、喜爱的心理活动,是高级社会情感。笔者认为新时期教师情感应具有如下主要特征: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任的爱;求真务实的事业心与上进心;获取成就的动机与争当教育专家的渴望;强烈的求知探索、创新兴趣;善于交往的性格;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高雅、时尚的审美情趣与昂扬振奋、热爱生活的执着精神;淡然处世、心怀感激、不计功利、无私奉献的平和心境。

二、教师职业情感培养

教师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既有职前培养开发,也有职后培训养成。职前培养开发更具有前瞻性和持久的效力。在师范教育阶段重视教师情感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实施,是改变目前重视教育理论和技能学习忽视职业情感教育现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将“三个贯穿始终”的培养原则作为指导思想来开发、提升学生的教师情感,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一)职业情感的内驱力培养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教育,使他们保持做教育的内在动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职业的认知

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能力,使之对教师职业有全面、深刻、科学的认识是教育学课培养教师情感的首要切入点之一。为此,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意义、作用、功能及其价值的深入讲解和讨论就成为教学分量很重的热门话题,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一是谈论,二是辩论。教师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以免他们日后进入真实教育情境后失望,更不要讲空洞的大道理,让他们觉得教育离他们很远。教师应通过列举学生们身边的、已知、认可的事情论证教育对人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感,为其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2.职业的兴趣培养

教师如果厌烦教师职业,仅仅凭着责任心来工作,这种责任心在强大的压力下就会变成一种负担。乐意做教育工作,教师才能竭尽全力,持之以恒。兴趣培养越早越好,准教师们一旦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以旺盛的精力和巨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活动中,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展现出敬业爱岗、锐意进取的风貌。笔者根据兴趣培养的规律,尝试了一些做法:第一,教学中经常设置“两难的教育情境”,如补课、排榜、减压、上网成瘾等敏感问题,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用学过的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中的两难问题,学生可以领会到科学育人的魅力,感悟到一个教师成功帮助问题学生时的乐趣。第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录像,看着名师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以及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学生由此产生羡慕、向往、尝试的情绪冲动,从而初步形成做教师的职业兴趣。

3.职业的自豪感

学生没有当教师的体验,要体会当教师的自豪感的确是一个难题。理论说教的效果当然不好。笔者后来摸索出虚拟法,即是让学生假设、想象自己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教师,或者是在偏僻山区执教,或者是在特教战线,或者是问题班级的班主任,或者是有专业特长,等等,任其自由虚构和想象,每个人都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让人羡慕、受人夸赞、得到社会和学生认可的业绩,也得到了荣誉和薪酬,更包括学生成人、成才后对自己的感激。笔者请学生想象:“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该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自豪和幸福的情感油然而生。

4.职业的德福共享

个体在工作与生活中领会、体验人生的幸福、崇高与人格的尊严,只有具有崇高教师情感的教师才会得到这样的幸福感受。这样的感受和体验是个人人生幸福的源泉。热爱教师职业,做好教师工作,是教师的人生幸福所必需的,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教师本人。因为真正的道德境界应该是发自“本心”的。发自“本心”的东西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也是最能感受幸福的。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把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变成发自“本心”的道德呢?方法之一是组织学生讨论“做教师对我的好处”,然后要求学生写演讲稿“我做教师最受益”,并选择写得好的学生在全体学生面前做演讲。方法虽然简单,但学生心里却留下很深刻的记忆。

(二)爱心和良心教育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教师职业情感的核心是对教育对象的热爱和尊重。人们把“有爱心”放在对教师期望值的最高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性、细微性等方面的特点,尤其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的爱心和良心。

1.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

名言警句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的名言警句很多,笔者采用的做法是每周都给学生留一段教育家或者是有影响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话来警示、感化和激励学生,如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们交往的一种乐趣”等。笔者将其称之为“每周一名言”。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名言警句既可以摆脱空洞的说教,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

2.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例感动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向学生介绍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或者让学生听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会使学生被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而优秀教师身上共性的东西之一就是这些教师对学生都有着非常热爱,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使教师人格熠熠生辉。

3.用反面事例警示学生

正面的事迹鼓舞人,反面的事例警示人。电视上、报纸上时有反面的教育案例报道,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反面典型。面对那些缺乏爱心和良心的教师,学生们都愤怒不已,而此时,把这种愤怒的情感及时转化为教育人的爱心和良心就会恰到好处,所以“别误人子弟”就成了我对学生们常说的话,这句话也因此成了学生们的口头禅,成为教育人最起码的良知而被纳入准教师们的德育认知体系中。

4.用师爱的真谛勉励学生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师的爱心和良心教育,必须弄懂究竟什么是师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教师自己觉得很爱学生而学生们却不领情呢?为什么对学生善意的批评教育却招来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呢?新的历史时期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爱呢?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任的爱。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满腔热忱地期望学生成才,充满信任地鼓励学生成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笔者常对学生说,教师不能“糊涂地爱”,学生们也因此考虑爱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师职业美感教育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通过审美教育培养起来的情感是一种愉悦人的身心的感情体验,是一种积极的最高层次的感情体验。通过对师范生进行职业美感教育,特殊的美育教育,准教师们能够对未来的职业有美的感受、美的理解、美的追求,从而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情感。

1.感受美

教师职业美感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课堂上教师的人格特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满哲理的话语,动感的教态,恰当的服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无不彰显着巨大的美感魅力。面对一堂优秀的观摩示范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因素,充分感知美,从而帮助他们感受崇高的教师职业美感。

2.传播美

教师的职业美需要教师来传播,每个教师都是美的使者和传播者,哪个学生不喜欢给他们带来美感享受的教师呢?一个教师如果能把课堂变成美的发源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的氛围美,知识的内在美,从而喜欢教师,喜欢学习,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到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教育者的幸福与美好。“当教师就要当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的信念会使得准教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创造美

教师职业美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美育人。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是不是教育者的劳动都是“创美”呢?那些教育活动中不合规律、既无秩序又不和谐的现象,那些矫揉造作、缺乏个性和情感的东西能说是美的吗?教师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教育活动中形形的“造丑”现象来告诫他们要创美育人,积极拓展学校教育的审美空间,做一个真正的职业美的践行者和开拓者。通过开展创美育人教育,学生们发现理想、美梦这样的词汇原来就沉睡在他们心中,原来教育真的那样平凡而神圣,崇高而自由。

四、有利于教师情感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课时。中小学教师职前教师情感的培养是抢抓教育先机的举措,课时必须保证,但目前我们教学计划中教育学课时仅是每周2课时,总计18周,教学时间非常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减少教学实践环节,这对准教师的教师情感培养是不利的,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适当增加课时。

第二,关于实习。教育实习对中小学教师职前教师情感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效果也最好,但多数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最后一个学年的半个学期时间来进行教育实习,有的甚至不足半学期,仅八周,实习时间偏少。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将实习时间由半年延长至一年,或者尝试改变现有教育实习的模式,变一次集中实习为分阶段、分内容的实习。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 激发兴趣 兴趣老师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神奇的内驱力,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英语,学好英语呢?

一、充分重视和发挥学习环境的作用

(一)创设学习英语的外部环境。即: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玩乐场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他布置用双语、名人名言等用双语;餐室、宿舍的提示语、警示语、规定等用双语等等。学生目之所及都与英语有关,这样的环境对学生自然会产生影响。

(二)努力营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说得出,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多运用体态语进行英语教学,如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他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效果会更好。课堂上灵活的教法、惟妙惟肖的表演、富有表情的朗读、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平时一些羞于开口的学生在课堂上被吸引开口。教师可以利用师生对话、分排对话、分行对话、分组对话、两人对话等,由于学生受到气氛的感染,也乐于开口,通过参加这些有意义的大量语言操练活动,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强群体意识,求得共同进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在模仿和感受当中,学习到教师的弹、唱、跳、说、读、写、画等方面的才能。长期的训练,日积月累,学生自身的素质也会有一定的提高,形成多种专长。

二、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情景化”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在课堂上创设、再现乘坐公交车“让座”的情景,学生们预先设计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先体会“让座”时的情景,再根据人物学习有关让座的对话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二)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三、创设比、学氛围,开展展示、评奖活动

(一)学期初成果展。每学期的第一堂英语课,我总是带学生进入学校 “优秀英语作品展览室”,让初学英语的学生看自己的“哥哥姐姐”们在上届小升初英语成绩榜和为学校取得的荣誉,参观欣赏出自本校学生之手的作品。如英语漫画、英语宣传画、英语手抄报等等。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感到英语可亲可近,取得好成绩并非高不可攀。

(二)笔记、作业展。为在入门阶段打下学习的良好基础,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在注重指导的同时,发现特别规范、清晰的笔记、作业,及时向学生展示。并在每学期搞一次优秀作业评奖,先学生评选,后教师归纳。在讲评时,多讲成功,少讲不足,尽量以褒为主,一切以激励学生兴趣为前提。这样,既激励了学生本人,又鼓舞了不够认真或能力较差的同学。

(三)英语作品展。1、在所教班级不定期组织“英语手抄报”展评;每学期搞一次英语漫画、宣传画、美术字创作展。2、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之后,组织英语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唱歌比赛。

这些形式多样的展评活动,使较多的学生“一举成名”,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考教育出版社,2009.

第11篇

这次习作要求完成两项内容,一是自由作文,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范围,可以写感兴趣的人、事、景、物,可以写想象作文,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其他内容。自拟题目,选择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感受最深的内容来写,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把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习作收集起来,编一本习作选。

【思路・指点迷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见闻和独特的感受,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自然景物或景象,如,日出日落、高山小河、田野风光;事件,家中的事情、学校的事情、路上见闻;人物,同学、老师、亲人;愿望,科学幻想、个人理想、奇思妙想。

写作的要求:

自由作文虽然对写什么、怎么写、采用何种表现形式均不加限制,但是也要符合作文的基本要求。

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想象作文:以实实在在的实物为基础,围绕主旨合理想象。

写作的方法:

这次习作搭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表演要吸引观众,就必须要有新意。

首先,所拟题目要简练新奇、寓意深刻。拟文题的方法:修辞法,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使文题生动、美妙、贴切。如《鸟儿的哀求》等。符号公式法,符号公式范围很广,可以是数字、字母、标点,如《成功=努力+机遇》。套用法,可以套用名言警句、歌词等,如《我的未来不是梦》。

其次,选材新颖别致、不落窠臼。选材上要表现时代新貌,反映新生活,社会的热点话题。要在平凡的事情上出新意,日常生活中见奇特。

第12篇

人生如歌,她由生命谱写;人生如画,她由感动描绘;人生如诗,她由心灵吟诵……人生是一支歌,是一幅画,是一首诗,她需要人们去谱写、描绘、吟诵,才能绽放那璀璨的人生。

人生若要璀璨,就需要感动。人生中本就充满了感动,岁月无痕,翻阅心中的回忆,感动,便如潮水般涌来……感动,并不是实在的物品,它是一道无形的风景。它是春天的一只蝴蝶,飞舞盘旋在你冷漠的心头,为你提供一道温暖;它是夏日的一抹凉茶,为你紧张的心灵带来轻松;它是秋天的一片落叶,无形的感化你心中的孤独;它是冬天的一缕阳光,为失落的你驱逐严寒与冰冷,带来无限温暖。

体味人生中的感动,绽放你美丽的心灵之花。

人生若要璀璨,就需要逆境。巴尔扎特说过:“逆境,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不同的人面对困境,却有不同的表现。胡萝卜面对开水,他变软了;鸡蛋面对开水,他变强了;咖啡面对开水,他改变了逆境。我们是否也应该想鸡蛋一样,勇敢地面对逆境,更应该想咖啡一样,去改变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吃得苦中苦,方作人上人。”这一句句刻骨铭心的警示名言,使我们的内心深受鼓舞。

感受人生中的逆境,点燃你内心的生命之火。

人生若要璀璨,就需要快乐。不毕抱怨命运对你的不公,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生命中的磨难,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坚强;生命中的不幸,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幸福。面对人生,微笑吧!做一个乐观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乐观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朵鲜艳的花儿,让我们尽享花儿的芬芳。

体味人生中的快乐,扬起你嘴边的一抹微笑。

人生若要璀璨,就需要宽容。把心扉敞开,容纳你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人应如大海,容纳江河,更应如天空,容纳世界。小不忍则乱大谋,必要的时候人应该容忍,学会想韩信受胯下之辱一样的忍耐。把心放开吧,不要遇事都钻牛角尖,能忍则忍即可。

感受人生中的宽容,散去你心中的一缕乌云。

人生若要璀璨,还需要很多,需要感恩,需要友谊,需要希望,需要毅力……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有一颗真挚的心,面对人生,那你就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