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赏“情感”
“诗言志”、“诗缘情”,诗人写诗,绝非无病,往往有感而发,感于外面发于“情”。通读全诗,理解诗的内容,初步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是赏析的第一步。
古诗词抒发的感情不外乎以下几种:1;爱国情感(忧国忧民,杀敌报国),2,人际间真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3,思乡之 情,4,热爱山水田园,5,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忧郁,6感时伤怀。归纳出这几种情感并非让学生对号入座,而是帮学生初步确定诗的主旨,不至于曲解诗人的情感倾向。如何来确定呢?
首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遭遇经历,个性特征等。如李白生活 在盛唐时期,个性浪漫而张扬,傲视权贵,渴望能够施展才华而郁郁不得志;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一生穷困潦倒,遭遇乱世流离的不幸,一生忧国忧民;刘禹锡,苏轼屡遭贬官的经历,岑参,范仲淹边塞军旅生活;辛弃疾、陆游遭排挤打击,报国 无门的无奈;李煜由帝王沦为阶下囚的遭遇等等。
其次是通过标题来引导。有些标题即指明了诗的主题,如标题中出现“送”,表明是送别诗,往往是表达真挚情感的;出现“塞上塞下”,表明是边塞诗,往往是表 现戍边将士的爱国思乡之情;出现“秋”则往往是悲秋之作,抒发的往往思乡怀人之情等等。
再次是通过意象(人、景、物)来确定,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胡马”,“单于 ”,“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柳”与送别诗有关,唐人有折柳相赠而别的习俗,表达对朋友的祝愿;“雁”,“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花落”,“花残”令人伤感,表达感时之情;“杜鹃”,“子规”,叫声哀婉,令人凄凉哀伤;“菊”“梅”则象征坚韧,高洁等等。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初步把握诗的主旨,这仅是“点”,要想真正具备这种把握能力,由点到面,还需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古诗词。
二、赏“技巧”
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个方面,这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1:抒情方式,抒情是诗的灵魂。教者在教学中应明确诗人常用的抒情方式。具体表现为1直抒式,直抒胸臆,如《关雎》,《蒹葭》爱慕之情流露大胆而直接,强烈而真挚。“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都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2)叙事式,即通过叙事来抒情,如《木兰诗》《观刈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3)写景式,这是最主要的抒情方式,情景相生,写景就是为抒情服务的。《观沧海》,《春望》,《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渔家傲》,《天净沙秋思》等均是情景珠联璧合的典范之作。(4)议论式,即通过一轮来抒情,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
2:修辞方法,修辞的运用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修辞方法的分析对理解诗的内容较为重要,诗词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互文等。笔者在分析时常提问:为什么用与不用?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理解修辞方法运用的作用。《雁门太守行》首句中“黑云”,“金鳞”的比喻,写出敌重兵压境及守城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情形。《望庐山瀑布》中的夸张则表现出李白诗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3:表现手法,诗人常用烘托,渲染,典故,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以利于自己情感的表达。如《泊秦淮》首句“烟,水,月,沙”四种景物烘托出凄迷冷寂的气氛,暗示唐王朝国运衰微,隐含对国事的担忧,与下文沉湎声色享乐的达官贵人形成对比。《观沧海》中曹操先写眼前大海生机勃勃的实景,后写想象之景,以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气象,来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宽阔胸襟。
三、赏“妙语”
"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要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开古典诗歌鉴赏题。如何鉴赏古诗词、答好高考鉴赏题,这里从五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要熟悉重要作家、作品 重要作家、作品都列入了初高中阶段掌握学习的范围,像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宋代的陆游、苏轼、王安石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我们不但要熟悉,尤其要理解这些名作,掌握好写作技巧。因为高考不是离开“教纲”去考学生。纵观近年来高考的古诗词鉴赏题和我们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2003年全国高考卷选了王维的《过香积寺》,设题是:“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要做好这道题,关键是你平时对课本中王维的《山居秋瞑》理解了没有?选题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与课本中《山居秋瞑》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相似之处。读懂了课本,何怨解不了此题?再看2004年全国考卷的古诗词鉴赏题,入选的是张籍的《秋思》。设题为“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这道题的设题也没有离开我们的课本。有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我们在课本中接触不少,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细节,赵师秀《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等等。就思乡之情的作品,我们接触就更多,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等。 二、要了解诗词的文体特点和文化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诗到词,由词到曲,有它自身的特点。像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七律和排律,绝句有五绝和七绝;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和套数;诗的对仗与押韵、律诗的四联名称、词的标题与词牌、曲的宫调与曲牌等知识都应了解。如2003年全国春季考卷,2003年北京考卷都考查了诗歌的体裁知识,两卷分别考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这一常识2003年上海高考卷就涉及到了律诗四联中的“颈联”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的含义尤其重要。因为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意象的蕴含之意,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柳絮”表送别离愁、“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双鲤”“鸿雁”代书信、“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等等。2002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这一文化常识、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卷考查了“雁”这一文化常识,因此了解流派、风格、意象等文化常识很有必要。 三、要懂得按内容划分诗歌种类 掌握诗歌题材,及时分辨“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赠思乡诗”的类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写景抒情诗。古人作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感情,寓情于景。2004年高考重庆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梅尧臣的《东溪》,就是从这个方面来考查的。 咏物言志诗。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出来,往往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作为咏吟的对象。当然,所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或形似、或神似。因此,一般诗人所咏之物有比较固定的象征义和比喻义。2004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题选了苏轼的《红梅》。作这道题就应掌握托物言志诗的特点。 边塞征战诗。古诗人有军旅生活者也不乏其人。他们往往把征战生活、征战的感慨融入诗中,我们也就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他们的诗歌也是高考题入选的范围。2004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选了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的“马”、“刀”与军旅有关。“关”、“黑山”与边塞有关。掌握了这些知识,做这道题也就不难了。 怀古咏史诗。许多古诗人生活奔波,仕途上或升或迁,多有凭吊,凭吊之时往往对古代的人或事,有缅怀,有感叹。古赤壁、石头城、故国等地,是无数风流人物叱咤风云之地,所以诗人往往把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触,融入在他的诗歌之中。赏析这类诗歌,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对诗人本身及所处时代都要有所了解。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杜痒的《赤壁》,鉴赏这首怀古咏史诗应该不成问题,因为“赤壁”这个题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送赠思乡诗。诗人送别亲朋好友不免要赠送诗歌,以表情意。诗人远在他乡,也难免有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也就用诗来表达,高考考这类题也是常见的。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就是赏析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两首思乡诗。2004年高考浙江卷也考了李白的《菩萨蛮》思乡词。
四、要掌握一些鉴赏用语 近年来的高考,古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逐步转向主观题。2004年各地高考的古诗歌鉴赏题,除北京卷用了客观题外,其他考卷都用主观题。要答好主观题,不掌握一些鉴赏用语,答案就难以做到简明扼要,用语贴切,恰到好处。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要答好这类题,首先要掌握诗歌体裁方面的术语,如:诗、词、曲、律诗、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小令、套数等;其次要掌握好表达诗歌思想内容及感情方面的术语,如: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生活、爱国思乡、伤春闺怨、孤独伤感、惆怅寂寞、恬淡闲适、昂扬激愤、忧国忧民、迷恋思念等。 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是词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语言鉴赏术语如:平淡、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诗歌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术语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含蓄、幽默、象征、联想、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等。如2003年高考上海卷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青天,作用是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烘托”等术语。2003年北京卷的诗歌鉴赏题(指出赵嘏《江楼感旧》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在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要用到“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术语。 五、要掌握常见的鉴赏方法 诗的语言是经过诗人锤炼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因此,鉴赏诗歌就得感知妙语,从关键词入手。高考题也多从关键词设题。有一类题叫你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并加以分析。如2003年全国卷设题: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2004年高考福建卷设题:请从三、四句(“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另有一类是叫你赏析关键词,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设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004年高考湖北卷设题: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王湾《次北固山下》),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从以上设题看来,平时读诗应对诗人锤炼的词语多多品味。 除了从关键词入手之外,鉴赏诗歌还应从表达技巧入手。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前文已列出),有的鉴赏题就是从表达技巧设题的。2003年北京春季卷就设了“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样一道题,要答好此题,我们就得从表达技巧(借景抒情)入手分析。借什么景?抒什么情?诗中写到雁,因为雁是一种候鸟,春秋迁徒,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往往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诗中写雁是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再看2004年全国卷设的题(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也应该从表达技巧入手作答。 当然,鉴赏方法还可以从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生平情况、艺术风格及诗歌的标题等方面入手,这里不一一而论。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要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开古典诗歌。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
[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
[教学意图]:扫清读诗障碍,识记生字。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
[教学意图]:结合本堂课的中心问题,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练习读出诗的韵味。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再交流)
[教学意图]: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教学意图]:在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说话、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把诗人那种千言万语诉之不尽的复杂心情,在反复的阅读中进行揣摩、体会。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
[教学意图]:了解写作特点。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意图]: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通过对比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感悟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摘 要:古诗词中“燕”和“雁”由于读音相同,学生书写时常常弄错,针对这种现象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区分。
关键词:新燕;新雁;诗歌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他们散发出来的芳香。”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大量的古诗词需要背诵默写,而在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容易把“燕”和“雁”这两个字混淆,由于读音相同,书写时常常弄错。
比如,在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写成“新雁”。又如,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看到这样的错误频频出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如下区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经常出现,它轻柔、活泼,象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在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歌中出现。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到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作者借燕子、早莺抒发了心中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万物更新的赞美。此外,还有杜甫的《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刘禹锡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等诗句表现了燕子轻柔、活泼,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也有例外,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则指的是“北归的大雁”意指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身在南方看到大雁向北飞去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首诗写在早春时节但全篇借“大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雁是秋天的先知,它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看到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从而感受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也引发了将士们的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中描写的时令已经是深秋,大雁已经南渡,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表达的同样也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人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又颇显秋天的苍凉。
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萧疏秋意的时节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是在早春时节,但更是借归雁传递书信的典范。
“燕”因其春天归来,轻巧、活泼、富有生机多出现于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象征一些美好的事物。“雁”因其秋天往南飞常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多出现于秋天的诗歌当中,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通过此番辨析不但让学生正确区分了我们课本中常出现的“燕”和“雁”的使用,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意,就一定能正确地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畅游。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十八中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初二下册五单元作文:古诗中的离情哀愁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初中作文资源请搜索初中作文频道与你分享!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而面对离别,王维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共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存在问题:
一.不能全面把握诗词的整体形象,更抓不住关键字眼“诗眼”。
诗词作为一大文学体裁,“诗言志”,是用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诗词的整体形象就是其中心思想。要想准确地鉴赏古诗词,必须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理解中心思想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中能抓住关键字眼-诗眼,就很重要。只要这样,答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盲人摸象”“只见树叶不见树干”的错误。
有例为证:2010年某省中招试卷中试题为: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第二题,这首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在做此题时,有的学生就没有从整体把握中心,不知道李煜坎坷的一生,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命运,也没抓住这首诗的“诗眼”——“离愁”。因而答题时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因为他们没有搞明白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其实这首诗是他自述被囚居生活的。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就像幽闲在清秋深院中的梧桐,孤苦、寂寞、没有自由,痛苦、悲伤达到了这点。理解了这些,答案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表达技巧掌握的不够而影响对诗词的鉴赏
学生对古诗词鉴赏常用手法掌握的不够,答题时把此手法说成彼手法。例如:鉴赏陈子昂的《晚次乐乡县》,鉴赏题为:尾联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其实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应该是:这一名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技巧?从哪里看出运用了这一技巧?运用这一技巧有什么好处?做到简明扼要即可。可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掌握不够,答案自然也是五花八门错误百出。诸如: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总分手法,拟人手法等错误。正确的答案是:此尾联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把“此时恨”借猿蹄声表现出来,抒发了无尽的思乡之情。或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日暮的寂静衬托深山凄婉的猿蹄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三.对诗中的典故不理解而影响对整首诗词的鉴赏
诗忌白贵在含蓄,作者要说的意思,往往不直说,而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在用典的诗词中,如果不理解诗词中的典故,就不能准确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当然也不能正确解答诗词鉴赏题。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上看像是写出猎的,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场面,其实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中“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也化用了《史记·冯唐列传》中的典故。如果不理解这典故含义,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从而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深入理解诗词中典故的含义,是可以圆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
针对学生在诗词鉴赏中出现以上问题,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一.借助题目,分清诗歌类型,把握诗词中心内容
诗歌的题目往往能表明诗歌的主要内容,而诗歌的内容是可以分类的。中招考试出题比较多的几类大致有:思乡诗,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田园诗等。教师不妨借助诗的题目,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内容,然后从内容上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这样就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中心内容,然后再根据其类别特点进行鉴赏,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抓住“诗眼”,把握中心
对诗词的鉴赏都需要建立在对诗词整体的内容把握上,而诗词的中心往往集中体现在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上,我们称之为“诗眼”。“诗眼”是一首诗的凝聚点,抓住了“诗眼”就等于抓住了诗词的灵魂。
在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要告诉学生注意抓住“诗眼”,特别要关注的动词和形容词,因为动词和形容词往往具有多重意义,一般是“诗眼”之所在。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这个动词,既是羌笛所吹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心情的再现,表达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及对朝廷的不满。又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道出了作者所处环境之孤寂。
三.要正确运用一些鉴赏术语
一、读懂古诗隐含的各种信息
1. 标题。诗题或是交待了诗的内容,或是点明了创作的缘由,或是暗示了诗歌的线索,或是点明了思想感情,或是表明了诗歌的类别等等。因此,鉴赏古诗一定要分析其题目。如2007年广东卷诗歌鉴赏的标题为“溪亭”,暗示了作品是“写景抒情”之作;江西卷“金陵晚望”,暗示了作品是“怀古咏史”之作;2006年安徽卷“丹阳送韦参军”,暗示了作品表达的是“离别之情”。
2. 注解。考题给了某个注解,就说明这个注解肯定给读者提供了某个重要的信息,所以在阅读古诗时,万万不能忽视。它们或许提供了如下信息:作品创作的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缘由,某个关键字词的意思等等。如2006年江苏卷对诗序“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有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就说明该诗表达的是思亲之情。2007年湖南卷对《示长安君》的注释“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就暗示该诗是抒离别之情。
3. 作者。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作者的思想倾向、政治观点、生活经历、审美情趣、时代气息等等都直接或间接表现在诗歌语言之中。所以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比如李清照的词能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重在一个“乐”字,而后一阶段主要突出一个“悲”字,此乃其生活经历使然。
4. 年代。不同年代的诗歌有不同特点,考生在鉴赏诗歌时一定不要忽视写作年代。不同年代的诗歌,其思想倾向、表现手法、审美情趣等都有所不同。比如“边塞诗”,盛唐与中晚唐比较,就有“慷慨报国”和“厌战思乡”之别;同一作者在不同的年代其诗歌特点也不一样,特别是在作者的年轻时期与晚年时期,在社会繁荣阶段与动乱阶段,其诗歌特点有明显的不同。
5. 主题。古诗的主题一般分为: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离愁别绪等,相同主题的诗歌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杜甫的诗,多属于忧国伤时这一类;陆游的诗,多为建功报国类;边塞诗则往往是“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兼而有之。明白这些,才能准确地分析古诗的思想感情。
6. 诗眼。“诗眼”指一首诗中写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它或是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是最能打动读者的精妙之处。所以,要很好地鉴赏古诗中的精彩之处,“诗眼”非得细细分析品味不可。如2006年江西卷就有一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002年全国卷Ⅰ《春夜洛城闻笛》的鉴赏,也要求考生分析诗眼“折柳”的寓意。明白“折柳”即“折杨柳”,是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其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7. 意象。古诗中的意象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写景诗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在古诗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月,表现思乡、思念亲人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意;而则代表清高,梧桐则代表凄凉冷清等。明白这些,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
8. 类别。古诗有多种类别,同类别的有许多共同的鉴赏方法。如:从内容上看,有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咏怀诗、怀古诗等;从抒发的情感来分,有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如2006年四川卷《夜归》:夜深归客依筇行,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从诗题和开头可知该诗是“思家怀乡”之作,结合诗中其他意象不难明白诗歌蕴含的感情:诗人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9. 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诗歌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如从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比如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像瑰丽神奇。不同的作者风格也不一样,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而陶渊明的诗则淡雅闲静,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同种风格和不同风格的各种特点。
二、了解设题大致规律,掌握答题基本框架
1. 分析意境型
【设题方式】作品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备用知识】形象类别:豪放洒脱乐观的形象,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报效祖国、视死如归的形象,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品行高洁、孤芳自赏的形象等。
情感类别:惜别、恋友、思乡、怀古、讽喻、报国、仕途失意、忧国忧民、物是人非等。
情感性质:迷恋、忧愁、惆怅、伤感、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愉悦、仰慕、激愤、同情、坚守节操等等。
【答题框架】①所写的意象(图景画面)+②意象的特点+③艺术效果+④蕴含的感情。
表述时往往不宜分开,描绘图景画面时,必须抓住主要景物,忠实于原诗,力求语言优美;概括意象的特点要明确,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要能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蕴含的感情,切忌空洞,比如仅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是仕途失意还是长年漂泊)。
例1 (2007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步骤一)。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步骤二)。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步骤三)。
2. 分析技巧型
【设题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等)(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备用知识】表现手法主要分为: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抒情(直接、间接)、议论。
(2)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感怀、象征、正(反)衬、用典、叠词、联想、想像、白描、赋比兴、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双关、设问、反问、反语。
【答题框架】①指出所用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该手法的体现+③表达效果(作用、传达出的感情等)。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3. 分析语言型
这类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设题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3)为什么说这是某一类型的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备用术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简练生动、明快简洁、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绚丽飘逸、雄浑豪放、慷慨悲凉,等等。
【答题框架】①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诗句分析艺术效果+③指出表达的感情(主题)。
例3 (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示例】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一)。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由此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步骤三)。
4.分析字词型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或一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设题方式】(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请分析某词的表达效果(艺术效果)。
【答题框架】①作品主旨(情感、气氛)概括+②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③该词在表达上的效果。其中②、③往往合为一步表述。
例4 (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 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 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示例】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步骤一)。“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步骤二、三)。(其中的“形象”“传神”等词就是“表达上的效果”)
5.信息筛选型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而面对离别,王维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共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40-01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古诗文教学。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标实施后,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由于古诗词创作年代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古诗词语言凝练,内蕴丰富,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描绘的意境,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获得乐趣,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1 注重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古代一直沿用这种教学方式,直到今天在古诗词教学中仍然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诵读能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大意,深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并可以体会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意蕴。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也没能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文字美、韵律美、情感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任务中也忽视了诗词的诵读,只注重诗词的基础知识,只要能应付考试即可。可以说古诗词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生掌握的只是词义的解释与答题的技巧,丧失了古诗词本应有的特色,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古诗词。首先诵读要注重诗歌的平仄对仗与押韵,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诵读诗词,从而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音韵美感。其次诵读不只是发出声音,应是心、眼、鼻、耳的全身投入,教师可以播放适宜的音乐或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诗词意境画面,引导学生深入把握诗词韵味。再次诵读古诗词不能是简单的完成任务,在读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加入个性化的理解。如诵读一些忧伤的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的伤心事,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2 了解背景
古人云:“知人论世”。诗词创作与作者的写作背景有着密切关系,虽然文学常识并不是高考重点,但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对学习古诗词有着重要作用,这是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脱离作者的写作背景,只是就诗论诗很难深入理解诗词的内蕴的。作者的个人经历、成长背景都会在诗词中留下印记,这是我们理解古诗词意境的钥匙,能超越时空阻碍,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愁思,成为千古名句。李煜是南唐李后主,不擅朝政,但擅长绘画、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南唐灭亡后李煜写作了这首《虞美人》,因此,惹怒了宋太宗而被处死。这首诗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怀念,如果了解李煜的经历,就会加深对其中的愁苦理解。再如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仅是因为他诗歌成绩高,更因为他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关注下层贫苦人民的生活。杜甫经历了盛唐转入衰落的过程,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再加上晚年生活的穷苦,他对贫苦人民的生活深有感触,他创作的“三吏、三别”都与百姓的悲惨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如果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必能更透彻的理解他的诗歌创作。
3 分析意象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意象,诗人能通过意象传递情感。意象一词来源于西方批评理论,我国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也可以说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很多诗人都有自己钟情的意象,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诗词创作中,用来表达特殊的意义,因此,抓住这些意象对诗歌的理解有突破作用,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介绍意象的意义,学生只局限于字面理解,就很难理解诗词的内涵。如“鸿雁”在古诗词中代指书信,因为鸿雁在秋季会南迁,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所以古人还用鸿雁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寒蝉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多表达凄凉之意,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啼鸣,唤起人们的情思。古诗词中杜鹃常与悲苦之事连在一起,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杜鹃啼血猿哀鸣。”这里的杜鹃都是用来表达悲苦之事。
4 品味意境
司空图说诗词创作要做到“思与境偕”,说的就是意境。意境是由一系列意象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交融的产物。简单来说,意境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高中语文教材中节选的诗词大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空限制,根据古诗词中的景物描绘、感情抒发或者事件叙述,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诗人创造的意境,是每一位高中教师必须深思的重要问题。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诗词表达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绘想象诗词画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感受到了“大江东去”的宏伟气魄;有的感受到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气势,从而把握住整首诗词的意境,深入理解作者的豪放之情,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5 比较异同
古诗词教学中常用到比较法,把背景、风格、手法相同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和文学修养。比较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与《一剪梅》,可以让学生就两首词表达的愁思进行比较阅读。《一剪梅》描绘的是诗人早期生活中的相思之情,而《声声慢》是诗人后期作品,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诗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比之前的苦更为厚重。比较相同题目的诗歌。如王安石、李清照、杜牧都写过以乌江亭为题的诗词,写的都是项羽,通过比较阅读能看出作者对项羽的不同评价。杜牧从用兵角度出发,批评项羽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王安石从民心向背入手,认为项羽失败因为失去了民心;李清照从做人的气节入手,认为生死都要轰轰烈烈。通过比较能开启学生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游子思乡 诗歌 创作题材
自《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中就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学母题:游子思乡。无论是看月,看雁,看征衣的旧线痕,或是听笛,听猿鸣,听一片捣衣声,都寄托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怀人之感。在这些思乡作品中,无论是贵族王妃还是庶民士子,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游子。这个共同的名字使得贵族王妃与庶民士子的界限趋于模糊,使得天才诗人与一般诗家的区别亦不复明显,重要的只是其中那一曲浑厚、深沉、简单而重复、恒久而共通的生命旋律,而“游子”这一传世千古的形象就诞生于这一曲生命旋律之中。
《诗经?东山》中的“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屈原的“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都是游子思乡诗作中传颂千古的佳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古人思乡的悲情万种,而游子情结也成为中国诗歌中激起的那一层浩荡之浪。
刘若愚先生在《中国诗学》中指出:“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由于是个农耕的民族且住惯陆地,中国人大体上显然缺少流浪癖。思乡的情感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亲亲之情,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这种情感始于人类对故乡的依恋。因此,乡愁之成为中国诗中一个常有的认识因袭的主题,并不足为奇。”
从《诗经》开始,思乡之情篇扑面而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思乡诗的肇始,《诗经》中的思乡诗约有20篇,通过研读这些思乡诗,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国人的乡土家园意识,其中绵绵几千年的基调,即“反征战”、“求和平”,《诗经》中那些征夫,不断吟唱着“曰归曰归,岁已暮止”,“王事多难,不遑启处”,好像还没有对征战太多的质疑与诘责,只是一味诉说想回家的忧伤。
远离故乡的游子,故乡在来路的尽头,回头望去,故乡与自己隔着千山万壑,于平常之日,思乡怀人的情绪已是那么地揪心、那么地难以化解了,而逢日近黄昏、岁末年首、佳节到来,风霜雨雪之时,这思乡思亲的千千结,又怎么能解得开、消化得了呢?恋旧怀人的情绪是心头日积月累的积蕴,是此生此世难寻化解、消融之物的。张先在《千秋岁》中这样写道:“天难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天无情,因此天不老。天不老,故而思乡之情就永不会有绝时。这才在情感上有了眷恋的根源和相思的寄托,游子的心里才会油然升起对故乡凄楚而感伤的情怀,由于思念之殷想望之急,才会由心底似火山喷发般地迸发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悲剧美的思乡咏叹调 。
作者把这样一种咏叹留在了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从《诗经》20余篇的游子思乡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游子思乡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样一种特殊的、属于中国的文化情怀从最早的诗歌总集中脱颖而出,把一种令后世使人难以仿效的淳朴风格留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之上。
在《楚辞》中,屈原比《诗经》中的游子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思乡恋阙的情感。作为一个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个人政治理想与宗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他的思乡依然带有欲将自认为美好的政治理想重新运用于古国的巨大使命感。以致于诗人发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感慨,这一份深沉的思乡恋阙情感震撼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人。
到了汉代,从《诗经》开始的思乡诗创作更为普遍,尤其到了建安这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作为奔走游宦的文人士子,他们的思乡情怀多以“游子”的心理娓娓道出。在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的《古诗十九首》中,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心系家园,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如《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方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江上之“芙蓉”,“兰泽”之“芳草”触发了游资对深爱的妻子殷切的思念,但路途的迢递,归乡的无望,使诗人不得不发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悲怆之叹,爱情的真挚和乡愁的沉重被表达得深挚感人。
再如《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揽衣徘徊,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天涯芳草,他乡明月,都没有给游子带来的心灵的慰藉,相反,倒是激发起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游子思乡,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在农业文明时代体现得更为明显。不过,在以往的史传文学作品中,人们经常见到的是富贵以后流露出的乡情,衣锦还乡的热烈场面。《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失意士子,他们在穷困潦倒之际所弹奏的思乡曲,语悴情悲,充满天涯沦落人的凄楚,引来的是同情和怜悯。把另外一种思归情结和人情的淡漠镂刻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在中国诗歌艺术达到顶峰的唐代,游子思乡依然是诗人歌咏之题。唐代诗人以其思乡诗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使这一历史悠久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奇特的想象,但点明“思故乡”的主题,意味深长。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极为真实的描写了诗人既欲仕进,又怀乡思亲的矛盾心态,而解决的方式却是平凡而实在:“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用其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语言,表现出思乡这一单纯的情感质朴细腻,耐人寻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首《登高》中,诗圣杜甫将漂泊之叹、思乡之情、多病之怨、家国之感等多种情思纠缠其中,蕴含其内,又怎一个“悲”字了得!这也使得这一首诗成为表现相思旅愁的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
刘士林在《中国诗歌精神》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文化基因库是《诗经》,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故土难离的思乡情结几乎是每个人都无法割裂的人生体验。
游子题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的地位是任何一个题材都无法比拟的,无数的诗人,无数的作品,中国文人的乡关之思、恋阙之爱,就这样镂刻在这千古的绝唱之中。中国文学史中正是有了这些耐人寻味的千古绝唱,使得这条绵延千古的长河有了温馨淳美的人伦情味,有了至情至性的诗性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士林 中国诗学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2
2、王宗凡《诗经》与成语的四字格【J】阅读与写作
1.鸳鸯
比喻不分离的情侣,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鸿雁
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结队排成“人”字或“一”字秩序井然向南飞去。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相传古代蜀国郡主望帝,名叫杜宇,因被迫禅让给自己的臣子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化为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因杜鹃鸟口角鲜红,人们又附会出“杜鹃啼血”之说。古典诗词中的杜鹃往往和哀怨、思归有关,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如: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借写“杜鹃啼血”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
4.丁香
指愁思。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5.鹧鸪鸟
鹧鸪的鸣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难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渲染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7.乌鸦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渲染秋日萧瑟、肃杀的气氛。
8.黄鹂(黄莺)
它善于鸣叫,歌喉圆润,啼叫宛转,歌声优美动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因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9.燕子
春天的象征。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通过对燕子啄春泥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10.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
11.折柳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是汉代的“惜别风俗”。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的高尚和纯洁。
1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梅花也同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倍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4.松
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作一个正直的人。
15.莲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深思念和纯洁的爱恋。
16.莲花
指纯洁高尚的情操。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17.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寄托了词人凄凉的秋思。
18.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9.浮云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0.红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93—01
一般而言,唐诗重情,宋诗重理。但对高考试题中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复习,应放眼诗境,将思想内容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联系起来,就诗论诗,具体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领悟高考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一别音讯两茫茫——赠友送别
首先,抓文题中的送、赠、别等词,了解古人折柳、吟唱、饮酒等饯行习俗,积累柳、霜林、船、车马、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意象。其次,掌握借景抒情、衬托等表达技巧,来领悟作者的离情别恨、激励劝勉等情思。
【示例】(2010·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明确: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二、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
闺怨诗有写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的,也有写对丈夫的关切、牵挂的。
【示例】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三、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远
常见意象有:驿道、征铎、马、舟、鸿雁、浮萍、飞蓬等,情感类别有羁旅愁思、征人思乡等,鉴赏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体悟思想情感。
【示例】(2011·重庆卷)
渡江 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明确:(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四、独怆然而涕下——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因事而发,以吐胸中块垒。鉴赏时要找准“事”,抓住“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谨记 “即事”是为 “感怀”的读诗原则。
【示例】(2012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明确: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五、风物关情放眼量——咏物言志诗
针对所咏物象,借助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拟人等来体悟作者所言之“志”。
【示例】(2012天津卷)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明确: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明确: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六、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
弄清史实(“怀”什么“古”),再体会意图(为什么“怀古”)从而领悟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示例】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