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高中教育培训

初高中教育培训

时间:2023-05-30 10: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高中教育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高中教育培训

第1篇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提高新一代农民素质,进一步推动我县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做好回乡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根据年初工作安排,现就今年“两后”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培训时间

初、高中毕业生文化考试以后,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时间为15天。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分两项: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安排的实用新技术培训,如种植、养殖、家电维修、计算机、财会、缝纫技术、电焊工、家政、餐饮服务等;二是省教育厅综改办编发的《创业知识读本》;三是法律法规、公民道德规范知识等。具体培训内容由各校根据学生志愿安排。

三、几点要求

⒈各校要选好创业教材,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技术优势,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现身说法、聘请技术人员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工作,让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能尽快地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走上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道路,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增长,农民快速致富。

⒉创业教育培训工作由成教中心校牵头,中学负责组织。各中学要有一名负责同志分管这项工作,毕业班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培训;中学、小学、成教中心校共同负责安排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考核、发证。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组织考试,考后要统计成绩。培训期间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⒊创业教育培训工作。今年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面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全员培训,主要以法律法规、创业教育、公民道德规范知识等作为培训内容。时间2—3天。

第二阶段:面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间10—15天。

⒋“两后”培训结业证书由中学负责购买,存根由成教校保存。

第2篇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大规模地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但是从我省农民科技培训的现状看,目前的培训还不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科技培训力量明显不足。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700多万人,每年各类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全口径培训农民仅为240万人,占需求培训总数的33.8%,尚有66.2%的农民得不到培训;全省每年返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初中辍学生25.58万人,全省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年均招生培养量7.85万人,占需求培训总数的30.7%。上述数据说明,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能力远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同时,各类农业培训学校的教育设备、设施老化落后,导致农村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能力的低下,也是制约农民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去年,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为3870万元。但是按全省710万农村劳动力计算,人均年培训费用为5.45元,仅相当于每年政府为每一位农村劳动力免费赠送一本科普书。

三是农民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严重缺乏。长期以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并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起来,纳入重要日程,同经济工作一样同步推进。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受教育方面没有得到与城市职工同等公平的待遇。目前,还没有有关保障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施的地方法规,把培训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资金投入上,绝大多数市、县没有把农民科技培训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无固定渠道和保障;在政策制定上,较少出台鼓励和支持科教单位参与农民科技培训、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今后,为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我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科技培训要以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主旋律,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和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推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把农民教育培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农民教育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培养大批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可以说,农民素质是否真正得到提高,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议省里成立专门的农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挂帅,主管副书记和副省长任副组长,农业、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在人大、政协的重视和支持下,把农民教育列为新时期重点工作、硬任务,列入各级政府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迅速、科学、可持续地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培训体系。实践证明,农村职业教育只有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之路,才能动员各方面力量,集合全社会能量,共同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我们省实际情况,建议打造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县乡各类农业教育培训、推广和科研机构为补充,构建面向广大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大批合格劳动者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四是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农民教育,尤其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按农村劳动力人均年投入100元计算,全省年财政预算投资约7亿元。投资要确保扩大功能教育培训和提高教育培训能力,以乡村两级培训设施等为重点,切实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培训手段等方面的建设,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副省长)

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统筹城乡就业创业为指导,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劳动者的需求出发,从2011年开始,利用3—5年时间,大力开展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让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得到一次以上培训、掌握一门以上技术,让有技术基础劳动者的技能得到提升,让有创业愿望的人才激发创业潜能和提升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逐步缓解我县劳动力就业与企业用工需求的矛盾,使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范围

全县城乡劳动力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企业职工和老板、返乡创业农民工、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及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等。

三、培训资金来源、使用和监管

1、资金来源:上级财政下拨到县劳动就业、县农业、县农业开发办、县老建办、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残联等部门的培训专项资金,上级财政下拨给县职业中学的学生补贴资金及县财政配套资金和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经费。

2、资金使用:所有培训资金实行捆绑使用,由县职业教育培训办公室(以下简称县职教办公室)统一调配,资金重点用于我县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3、资金监管:资金使用由县财政局全程监管。

四、组织实施

1、制定培训规划。根据职责分工,县人事劳动部门负责工业园区企业定向培训(金蓝领工程)、创业培训、服务行业培训和事业单位专业培训,县农业、农业开发办、老建办等部门负责农村实用技术、良种良法、农业开发等人才培训,县残联负责开展残疾人培训。各项目实施部门根据上级分配的任务数和全县劳动力培训需求制定本部门的培训年度计划,报县职教办公室审核,并经县职业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县职教办公室统一协调和安排实施。县职教办公室要及时制定我县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报县政府审批。

2、确定培训机构。由县劳动就业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赣中农村人才市场培训机构、县农业局阳光工程培训机构,县职业中学、县创业学校和经批准的其它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县职教办公室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也要向社会培训专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教学师资、实训设备等信息,为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参训提供便利。

3、组织培训生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培训生源组织力度,利用农闲时期,根据劳动力培训愿望,及时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利用企业职工休假时间,组织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利用初高中毕业等待升学或就业时期,组织学生参加县职业中学组织的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结合我县六大产业用工需求,培养技能型产业工人;对有创业需求的人员,及时组织参加SYB和SIYB创业培训;对需要提升素质的企业老板,组织参加能力提升培训。除事业单位人员专业培训要交纳费用外,其他人员一律免费培训,并发放一定的误工补贴。

4、选聘培训教师。根据培训专业不同,分别从县职业中学、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上级有关培训机构以及各层面领导中选聘教师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

5、实施分类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培训时间、地点固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探索实施订单培训、校企联合、企业实训、定向式培训或储备式培训,使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主要包括就业技能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包括良种良法培训、农业人才开发)培训。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对准备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劳动者开展专项技能或初级技能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主要对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岗职工进行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结合我县六大产业用工需求,对即将在县内企业上岗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或培训储备一批产业工人,为我县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创业培训主要是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人员开展的提升创业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是依托我县职业中学,对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籍退役士兵开展6至12个月的储备性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农业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社会事业管理、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妇女能手等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企业道德和文化、县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全生产知识、务工常识、社交礼仪、专业理论知识和产业实践操作技能等。县职教办公室要组织人员结合政策法规、县情及人力资源培训要求编写培训教案讲义和教材。

五、监督管理

1、培训申请。培训机构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企业用工需求,提出开班申请,开班申请包括培训对象、培训人数、培训目标、培训工种、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课程安排、授课教师、使用教材等内容,并报县职教办公室审批后方可开班培训。

2、监督检查。县职教办公室收到开班申请后,严格按有关要求审核,符合培训要求的下达培训开班通知书,造册登记培训名单。县职教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培训监督检查职责,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培训机构培训情况,全程监督其办班的真实性、效用性,并形成培训检查报告。

3、考核验收。培训结束后,县职教办公室根据培训机构办班情况、参训合格人员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情况、就业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表等认定办班培训效果,并出具培训验收报告。同时,对培训学员颁发岗位技能证书。

4、资金拨付。经考核验收合格后,培训机构及时向县职教办公室提出培训资金拨付申请(一并提交培训项目实施部门所要求上报的各种材料),并经县职教办公室审核、县财政局复核后,拨付培训补贴资金。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培训,对相关培训机构不予拨付培训补贴资金。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县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财政、人事劳动和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人劳社保局、县农业局、县农业开发办、县老建办、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经贸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残联、县职业中学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职业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县职业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职业中学。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分管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县劳动就业局局长和县职业中学校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就业创业能力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考核验收等工作。

2、加强协调配合。各相关单位和培训机构要在县职教办公室统一安排下做好就业创业培训工作,要加强沟通联系,互通培训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县职教办公室要经常调度就业创业培训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用工需求,积极改进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建立健全就业创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涉及就业创业重大事项由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县职教办公室具体实施。

第4篇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和培训;需求;江苏;产业环境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174

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和完成有效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途径。从江苏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来看,必须要有充足的、受过专门教育的以及能够适应未来经济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本文基于对江苏省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当前产业环境下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以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1江苏省产业环境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岗位充足,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近年来,江苏省各地深入实施就业富民、创业富民和社保富民等行动,积极构建转移就业、素质就业、平等就业、创业就业和稳定就业“五位一体”的农民就业创业新格局。“十二五”时期,江苏创建创新型省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48%,三大产业实现了“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旅游业也呈现突破性增长。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显示,江苏省201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83万人,其中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2572万人,到2014年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已超过七成,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总量为18572万人。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2265万人,有404万农民享受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截至2015年年底,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1875万人,转移率超过70%。

2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和培训的需求现状分析21农村劳动力具有较强的教育和培训需求

调查显示,江苏农村转移劳动力有着较强的培训需求,有625%的农村居民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各类免费培训。其中,表示愿意参加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免费培训的占285%;表示愿意参加经商技能免费培训的占155%,愿意参加农产品加工技术免费培训的占129%,愿意参加各种手工技术、汽车维修、电子产品维修等免费培训的占123%,愿意参加文化基础知识免费培训的占86%,愿意参加电脑、管理、会计等免费培训的占61%。

22农村转移劳动力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

调查表明,江苏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表示愿意参加教育和培训的人中,苏北地区明显高于苏南、苏中;表示愿意参加经商技能培训的,苏南略高;愿意参加各种手工技术、汽车维修、电子产品维修等培训的,苏中略低;愿意参加文化基础知识培训的,苏北略低;愿意参加电脑、管理、会计等培训的,苏北略低。

江苏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意愿充分的有利因素,主要是江苏经济形势良好,就业岗位充足,收入水平高。2014年,江苏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2元,比上年增长118%,高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江苏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但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劳动文化程度低,外出从事行业多以体力劳动为主,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岗位就业者还偏少,也是促使江苏农村劳动力产生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因素之一。苏南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由于受学历层次、劳动技能和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外来人员以一线工作为主的居多,职业的低层次明显。大多数外来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后只能在普通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以二、三产业中的加工制造、商业服务、餐饮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物流运输操作等。

23企业和社会方面对劳动者专业技能等资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劳动力在受教育程度上的要求,直接体现为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很多单位对新招录人员要求至少高中文化程度,或者为大中专职业院校甚至大学本科及以上,或者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或有技术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等。转移劳动力中的年轻人更看重学历层次,也越来越希望通^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在城市就业的劳动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3影响江苏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和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31年轻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和培训需求相对旺盛

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教育与培训的意愿,特别是参与非农业技能培训的意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年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年龄偏高的劳动力,由于其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高,而且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市民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希望改变现有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因此,年轻转移劳动力更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32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且有过教育培训经历的人员有更强的培训意愿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越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曾经参加过教育培训的转移劳动力,对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及培训收益和效果等信息了解得更充分,而且前期的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职业和收入的改善有利于他们对新的教育培训形成良性的预期,大大提高了参加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同时,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合理的培训时间安排、灵活的培训形式以及资质较高的培训机构,能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培训的认可。总的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收入相对较高,承担教育培训成本的能力相对就较强。

33企业和社会对劳动力的资质要求,是激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参加教育培训的重要因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必然的刚性需求。目前,江苏省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文化知识、学历程度、专业技能等要求逐步提高。加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的力度,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社会对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或有技术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等资质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农村转移劳动力对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技能的意愿会更迫切。

4改善江苏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和培训需求的思考41完善培训需求信息化服务,突出年轻人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的重点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关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需求,使需求调研动态化、制度化,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机制。基层政府、培训机构和学校要进行多渠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媒体工具,搭建政府培养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信息平台,及时向农村劳动力和社会公布相关培训和政策信息,使有转移需求的农村劳动力了解培训的项目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培训动机。关注农村新增劳动力,确保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参加短期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42创新内容与形式,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对培训效果的主观评价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培训意愿的重要因素,而这种主观看法的形成取决于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时间的适应性、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及培训机构的资质等。因此,政府要加强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企业、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及职业介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灵活办学,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劳动力转移的趋向,多形式、多渠道组织教育培训。以劳动力需求为中心,创新培训内容。引入竞争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和审查,提高教育培训师资的素质,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示范学校与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信任和对效果的J可。

43推行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制度,做好人力资源战略储备各地政府要能够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产业升级的潜在需求,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进行战略性的人员培养和储备。教育培训部门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能力,推行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制度,提升受训人员的技能水平,真正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作技能和就业技能,保障参与教育的培训者的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田妹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46-49

[2]高珊,周春芳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现状及需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21-16022,16030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需求;解决对策

在淮安工业化的进程中,淮安的工业规模在相应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虽然淮安职业教育的规模及专业做相应调整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淮安经济发展的要求。淮安的职业教育存在如下许多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高;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不吻合度;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发展失衡;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如何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将是解决淮安经济发展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工业化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适合淮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1立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企业、社会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淮安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提高认识,将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发展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苏北争先进、全省争进位、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全面贯彻以富民为主题、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具有淮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培养面向淮安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为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和谐淮安服务。

第三,要明确目标。“十二五”期间,淮安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是优化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加强招生调控,严格普高“三限”政策,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完成全市职业学校布局调整,职业学校由现在的43所调整至20所。二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全市职业学校均达到省三星级标准。三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加快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实力

2.1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建设。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在市内起骨干和示范辐射作用的职业学校。各县(区)政府要集中力量重点办好一所职教中心,把县(区)职教中心建设与县中建设摆在同等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升基础能力,使之成为当地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社区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2.2加强示范专业建设。面向IT、特钢、盐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元级产业和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医药、餐饮、旅游等产业,规划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建设一批示范专业。十二五期间,全市要建成一批信息技术、化工技术、机械制造、现代农业、医药卫生、旅游服务等方面专业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

2.3加强职业学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承担职业学校学生生产性实习的市内企业中,建立10个职业教育生产性实习基地。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学校资金配套、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建成一批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实习、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基地,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满足学生校内学习期间专业技能操作训练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4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实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加快培养一批职教名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

3深化改革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3.1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分级管理、县(区)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化以人事和分配制度为重点的学校内部改革,推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吸引民间资本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探索公办民营的运行机制,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鼓励职业学校与高校开展联合办学、课题互动、产品研发等形式的合作,与西部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拓教育市场。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探索完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制定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和学生待遇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努力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3.2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深化课程改革,发挥职业教育教科研先导作用,开发一批体现专业和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大力推进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合作,加强产教结合,形成校企合一的培养模式。职业学校所有专业都要建立对口、稳定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基地。采用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和创新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3.3深化职教招生制度改革。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制定招生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将招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奖惩结合起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改进完善招生办法,试行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分块同步招生,控制少数地方和部分学校普通高中规模过度扩大。进一步规范招生市场,积极推进跨区域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4服务地方经济,着力打造淮安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

4.1开展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职业教育要为我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根据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一体化。每所职业院校要引进一户企业,在校内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每一个专业要在市内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首先选择本地企业,积极引导学生在本地就业创业。着力打造淮安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

4.2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统筹职业院校、成人学校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以县(区)职教中心为龙头、农村职业学校为骨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为主体,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培训项目,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

4.3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策应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辐射功能,结合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在农民中普遍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对农民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第6篇

【关键词】辅导班;调查;动机;建议

一、基本情况分析

平时学生在校学习功课压力大,作业多,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培养课余兴趣或对课程进行“补差拔尖”,因此家长们纷纷瞄准了暑期这个黄金档,让孩子在炎炎夏日再次走入暑期辅导这个第二课堂。参加辅导的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年龄层都有,补习的科目也是从数理化英到各种乐器五花八门。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和各类夏令营活动,被家长们认为活动目标不明晰效果不显著,而没有成为家长们心目中的首选。

二、调研过程

(1)确定目的阶段:确定调研目的,即分析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热的原因,以及辅导班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影响,同时结合自己做家教的经历,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选择辅导班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建议。

(2)确定思路阶段:针对目的,确定了整体实践调研思路。

(3)问卷调查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群体发放。

(4)问卷结果初步分析阶段:对网络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相关数据和重要因素,为深入探究其中的因素打好了基础。

(5)走访访谈阶段:对学生、家长和辅导机构负责人进行访谈。

(6)数据总体整理汇总阶段:将所有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并制作了此份调研报告。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学生中,极大多数都在参加暑期补习班,而且还是父母为自己报名去的补习班居多,而按自己意愿报名参加补习班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这充分说明现在辅导班的火热,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假期补习已经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补习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生的生活更是被假期辅导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更多的学生正处在假期补习的压力下。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42%的学生对假期辅导持否决态度,认为假期就是自己休息整理的自主支配时间,不需要辅导;60%的学生家长对辅导机构的教学成果不是很满意,认为辅导老师没有学校老师负责;55%的家长认为假期辅导经费较高,对普通家庭来说有一定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们的“报班”热情,催生了假期补习班的火爆。不少辅导班的假期班已经人满为患,一些辅导班甚至出现“塞车”现象,为了使孩子在假期能有人教,一些家长早就开始“占坑”。而有的辅导机构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宰割一通,给普通家庭带来了负担。

下面将从学生、家长和辅导机构三个方面对暑期培训班火爆的现象进行分析:

1. 学生的要求

对学生个人来说,成绩好坏往往是他们选择课后补习的重要原因。很多成绩偏差的学生在学校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课后补习一点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想要有个更大的提升,他们补习的往往是学校补习不到的一些能力,使自己的水平有更大的提升;成绩中等的学生也不想在假期里掉队,利用假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这是对于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的,而对于大部分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还不够,这部分学生大多对暑期辅导持否定态度。

2. 家长的心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在暑期辅导的热浪之下,别人家的孩子在补习,自己的孩子当然不能落后。而且当今游戏、网络泛滥,放假在家的学生没有了老师和学校的束缚,又缺少家长的管制和陪护,孩子可能因此而沉迷其中。于是,家长争先恐后将孩子送到辅导班学习,并可以以此达到“管住”孩子的目的。

3. 辅导机构的动机

在社会和家长日益重视孩子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老师或教育工作者纷纷开办辅导班。但暑期辅导班的教师队伍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大多数是放假在家的教师,利用假期这段时间来到暑期培训这块沃土上“淘金”,一些在校大学生也利用假期时间,寻求做家教或到辅导机构兼职的机会。很多在职的老师也经不住高利润的诱惑,甚至在自己家中开办辅导班,往往以自己的学生为对象,假期收入是工资收入的几倍。

辅导班的字面意义来说,主要是帮助提高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辅导班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辅导班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触到其他班、其他学校的学生,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拓宽交际面。同时暑期辅导班也在起到一个“超级保姆”的角色,减轻了很多上班族家长暑假看管孩子的压力。但是这样的辅导班无疑占用了学生应有的假期时间,不够科学的课程时间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不够专业的教师队伍使得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辅导班的数量在剧增,教学质量却在下降,这与学生和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笔者的一些建议

(1)首先辅导班的类型应该坚持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同时,扩大其他辅导内容的范围以便适应孩子们多方面兴趣的需求。这样孩子们在学习必修课程的同时,也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劳逸结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会感到太枯燥。

(2)其次是选择教师的方面。虽然说聘请在校大学生也未尝不可,但是尽管他们学历高,知识丰富,可他们毕竟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也没有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所以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辅导机构在聘用教师的时候应该更加慎重,尽量选择在职教师,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3)辅导机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课表及作息时间的安排,在“快乐学习”的前提下,使辅导班各方面条件趋向于规范化、正统化,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让孩子们从小参加一些辅导班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表现。毕竟将来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教育培训市场依然是供需两旺,一方面新生教育培训机构不断诞生,全国大型知名教育机构和上市公司不断涌进;另一方面家长受诸多因素影响送子女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需求依然强劲。只是培训要求更鲜明,学科分类更细致。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更进一步的细分市场,满足家长及学生的需求。

第7篇

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建设领域的优势,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指导下,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对现有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形成了技能提升培训教材、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创业培训教材以及大学生鉴定取证培训教材等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下面就对其中的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和创业培训教材的特点一一介绍。

技能就业培训教材

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技能就业培训的主要培训对象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与再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人员。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需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目前已形成社区服务类、餐饮酒店类、服装制作类、美容与保健类、建筑与装饰类、制造与修理类、商业服务类、文秘与计算机类,共8大类、涉及二产和三产近两百种职业(工种)的教材规模。在组织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以相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依据,并力求使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短 教材适合15~30天的短期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受培训者掌握一种技能,从而实现就业。

精教材中只讲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不详细介绍有关的理论,避免多而全,强调有用和实用,将最有效的技能传授给受培训者。

易内容通俗,图文并茂,容易学习和掌握。教材以技能操作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例,一步步地介绍各项操作技能,便于学习、理解和对照操作。

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从2000年起一直不断探索劳动预备制培训模式,陆续开发了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汽车维修、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服装制作、建筑等类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积累了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出版的丰富经验。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对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人员(两后生)开展6个月至1年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订改版,并新编了美容保健、数控加工、物流类专业教材,丰富了教材品种,更加适应劳动预备制培训新需求。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劳动预备制教材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新的课程体系。各专业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为《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选修课教材为《应用数学》《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劳动保护知识》《实用物理》《交际礼仪》。专业课教材分为专业基础知识教材和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材,每个专业一般2~3本。

这种课程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劳动预备制培训,使学员达到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创业培训教材

创业培训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中的重要系列教材。

第8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145-02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提出的面向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科教兴国是国家发展之根本。城镇化后人口大量聚集,教育群体的层次化及教育需求差异化成为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之一。信息化教育资源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主流,其网络化的传输方式及智能化的教育过程特性在实施层次化教育模式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研究是通过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现状,城镇居民对教育资源的具体需求,以及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评价结果分析,结合正在构建的教育资源集成与共享云平台,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布局调整和人口流动变化导致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形成全省数量充足、层次清晰、学段衔接的优质教育群落,教育资源的高端配置实现了区域性、校际性的均衡,从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基于社区教育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理论认知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聚集、城市面积扩大、高楼大厦林立。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更是以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关注品质提升、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发展道路,实现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化等。十八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城镇化后,城镇将知识和人才充分密集,加之基于感知网、智能化技术的网络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协同联系空前紧密。新型城镇化进程其实就是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的过程,原有农民具备的农业生产技能面对土地的失去已经不能作为生存的资本,如何再就业,重新获取生计技能,去追求更高的价值指数,改变自身知识体系,提高适应变化生存能力的需求日趋强烈,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热点[2]。目前国家为提高新农村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及经营管理素质,采取了多种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如“项目式”“示范基地式”“校企合作式”“中介式”“订单式”“创业式”等。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这些项目对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坚持以农民需求为本,从多角度多层面设计教育培训资源内容,采用适当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3]。

三、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研究

马歇尔(1997:281-286)认为,城市在空间上的集聚,使“知识和信息传递更容易,营造了协同创新的环境”并“提供了共享的专业劳动力市场”。若把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在新城镇中应用,需解决以下几点问题:城镇化中参与对象如何确定,参与实施的组织机构有哪些,总的来说就是社区层次教育服务模式的主体;社区层次教育的教育内容如何确立,具体内容有哪些以及实施社区层次教育服务的硬件支撑环境;社区层次教育服务采用何种服务方式更能有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针对以上几点疑问,提出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来促进城镇化的建设。

1.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的主体。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的主体包含参与组织、实施组织及受众群体。其中参与组织是指服务资源提供组织,他们由区域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各级电大、继续教育学院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相关部门;实施组织主要是指基层电大和社区组织机构;受众群体是指农村城镇化后滞留的劳动力,从年龄阶段上划分为老人、中年、青年及儿童,主要侧重教育服务对象是中年和青年群体。

2.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的客体。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的客体主要是指教育服务资源内容和教育服务的硬件支持环境。教育服务资源内容的确定要求研究者在深入城镇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满足群众意愿设计开发信息化教育服务资源,具体包含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惠农政策、养老保健、家庭教育、新型城镇化理论、受众信息素养及儿童安全等。教育服务硬件支持环境主要是由基层电大和社区管理提供,另外,在城镇化进程中因校舍合并被闲置的校舍及信息化硬件设备。

3.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的服务方式。基于社区的层次教育服务模式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服务的实效,满足城镇化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生存挑战,合理利用城镇化进程中的有利资源,较快适应生活结构的改变,主要服务方式有集中培训和非正式培训,另外结合各层次受众群体学习时间灵活开展针对。

四、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走访,在深度分析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资源配置的问题,理性提出基于社区层次教育服务模式。参照模式,提出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重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开展分层次教育培训。

1.构建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资源支持体系。要完成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资源支持体系的构建需进行三步走,第一步:构建以村镇中小学为中心,辐射各村镇社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来满足广大居民获取信息,利用手机终端、网络转化价值信息能量的需求。第二步:梳理原有信息化资源支持体系中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资源结构。第三步:重视和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源体系构建提供人才保障。

2.大力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目前国家职业教育院校大多集中在城乡接合处,新型城镇化的强力推进为职业教育学院和成人教育单位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第一,社区层次教育所需的教学基础设施可以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单位共建共享。第二,建立推进社区层次教育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机制。第三,建立以村镇中小学为中心辐射村镇社区的乡镇生态圈,提高城乡职业或成人教育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

3.分层次开展教育培训。基于社区层次教育服务模式提出将受众群体分成老中青儿童四个层次。层次教育服务模式鼓励青年群体走出去,外出就业岗位多,就业领域广,加之青年群体学习者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较快,针对外出就业和青年群体的特点,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可选择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形式,碎片化处理培训周期,在培训周期结束后,采用基于网络的方式结业。比如,通过微信、微博及腾讯基于web2.0的网络信息平台开展理论培训。那些年龄小、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未能升学的初高中生可通过开展一年以上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培训内容,鼓励他们考取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升新增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中年群体外出务工多年,在职业技能、就业需求更为明确,为提高再就业几率,应为他们设计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的职业培训内容,鼓励他们走回来。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据调查河南省2009~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237.94万人增长到330.47万人,其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增加了将近80万人。应设计适合留守儿童学习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教育,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第9篇

关键词: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收稿日期:2006―12― 28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中部 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研究》(课题批号为:BKA050031)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张亿钧(1962―),男,安徽绩溪人,安徽财经大学成 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 从战略全局看,中部崛起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是 解 决中部“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潜藏着对教育培训的巨大需求 , 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了解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 现状,总结其成功经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 践价值。

一、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

长期以来,国家以汲取农民和农业剩余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中国“三农"领域累积问题很 多 、矛盾很深、化解难度很大。中部地区则是我国“三农"问题和矛盾的“集结"地,是解决中 国“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所在。

一是中部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中部地区目前绝大多数仍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生产总值 中仍占较大份额,农民在全部劳动力中占一半以上。2003年,中部六省农业占GDP比重达1 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2个百分点;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31%;2 004年,第二产业比重山西为595%,安徽为451%,江西为456%,河南为512%,湖北为47 5%,湖南为395%,除山西外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9%。2004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 的比例为1727∶4807∶346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高207个百分点,第二产 业低483个百分点。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在中部地区反映得最为突出。

二是农民收入低,富余劳动力多。2003年,中部地区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 3%。中部六省农村劳动力17 69182万人,剩余劳动力约占40%,达707193万人,其中,安 徽、河南、湖南均超过千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了中部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和解 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瓶颈。

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文盲率偏高。中部地区由于经济、自然、生活质量、医疗服务设施 等诸因素的作用,社会成员普遍存在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下,劳动力文盲率偏高、职业技能水 平偏低的现状。按7~11岁、12~14岁、15~17岁特殊年龄段计算的学龄人口入学率,中部 地区 大都在90%左右浮动,而全国同期指标为98%;另外,高中年龄段入学水平也不超过50%。200 1年中部地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比例只有530%,低于东部地区572%的水平,而其15岁 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达到了84%,不仅高于东部地区,也高于传统的中部地区,说明 其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据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中部地区 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 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虽然中部地区人口呈现出随年龄下降,文盲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劳动 力人口文盲率偏高的现象却不容忽视。如35~44岁男女年龄段文盲率分别是2081%和5154% 。

四是教育经费较低,教育投入不足。2004年中部地区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的26 1%和268%,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51%和559%,但同期的教育经费只及全国的192%、东部 地区的339%,充分说明其在教育上的投入明显不足。

五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随着中部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长期人 才外流形成的中部地区人才“洼地”现象正严重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虽然说,在市场经 济中人才可以也应该自由流动,但中部地区人才流失过多则不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从万 人所拥有的科技人员数比较,中部地区为1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61%,远远落后东部 的3701%。

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 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一个时期以来 ,从中央到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都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部地区尤其如此。

(一) 各级政府重视是关键,增加财政投入是重要保障

安徽省扶贫系统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2003年全省19个国家重点县投 入财政扶贫资金756万元,委托107家培训单位,培训19万贫困人口,其中通过培训转移11万 人,2004年工作和投入力度都会进一步加大。

为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河南省大力推广信阳市“先培训、后转移"的经验,把劳动力 转 移培训提高到发展劳务经济的高度进行精心部署。 在扶贫培训资金方面,河南省加大了中 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2004年,省扶贫办拿出366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培训基地 建设和贫困学员学费补助;2005年,河南省在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的投入将达到45 00万元,接近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的10%。

湖南省将由财政出资每年培训45万名农村劳动力,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 0%以上。培训由经市州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向国家级和省 级贫困县、150个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省十大劳务品牌打造基地等3个重点倾斜。

为了推动全民创业的开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江西省财政下拨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共计27 25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70个农村劳动力输出县,对17万农民开 展15~90天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加快向非农产业 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都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有关部 门也通力合作,形成了强大合力。2004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2004~2010 年全省农民工和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两 个文件,对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列为 给全省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

(二) 健全运行体系是重要基础, 加强培训监管是重要措施

山西省建立健全了包括资源管理、培训输出和跟踪服务在内的统一运行体系。在资源管理方 面,山西省的11个市和115个县区都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组和办公室;在培训输出方 面,山西各市通过整合资源,依托劳动、教育等培训阵地和民办培训机构,建立了省、市、 县、乡四级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在跟踪服 务方面,山西劳务输出重点市、县都在外出务工集中的珠江、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北京 、天津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基本建立了农民工输出服务体系。

为了强化培训效果,河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重新筛选确定了30所省级培训基地,各省辖市 、扶贫开发重点县分级建立的培训基地达到164所,年培训能力达到20万人以上。全省初步 形成了遍布全省、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培训、输出网络。

湖北省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 标,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形成了“政府积极引导、 农 民主动参训、部门配合和谐、社会力量参与、培训机制有效、就业组织有序、维权保障有力 "的运行体系。

湖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从全省现有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院校和民办培 训机构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择优确认,向社会公布。培训机构以订单、定向式培训为主, 实施分类培训,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及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实施劳动 预备制培训,时间为3个月以上;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劳务输出培训,时 间为2个月以上;已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时间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自 行确定。

安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包括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 等,不少培训单位已经积累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形成了培训与介绍就业相结合的 灵活机制,多数培训单位劳动力就业率达80%以上,有的单位培训的劳动力供不应求。

近年来山西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加强培训项目监管的“十项制度”,即管培分离制、 行政领导责任制、培训基地认定制、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公示制、培训和转 移台账制、月报和季报制、检查验收制、资金直补和报账制,保证培训工程顺利实施。

(三) 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是重要方法

山西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就近就业、有序输出、稳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针, 部 分县市根据自身发展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近年来山西各地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岗位要求开展订单培训,实行“校企 联合"“校校联合"“校乡联合"等有效形式,提高了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省农 村 劳动力外出务工也由无序流动向有序输出、劳动力型向技能型以及季节型向稳定型的转变。湖北农广校从改革办学模式入手,充分发挥系统自身网络优势,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 就业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通过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库和用工信 息库、组建农村劳动力教育就业网,成立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就业服务机构,开辟农村人才 交流网站,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网点,举办农民工现场招聘会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形成培 训基地+信息网点+就业服务平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

根据《江西省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 龄在16~45岁,思想素质较高,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劳动力均可参加培训 ,经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颁发“阳光工程培训结业证书",培训机构将为学员提供 “ 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及时安排受训学员转移就业,力争全年输出农村劳动力不少于145 万名,确保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

为搞好培训工作,河南各省辖市对贫困乡、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通过建 立台帐的办法,将适合参加培训的贫困户劳动力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需培训何种技术 等情况登记造册。这一基础性工作,为制定规划和开展培训转移提供了可靠依据,打下了坚 实基础。

安徽省依托农业院校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培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安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 教育率先,在金寨县首创“农业大专班”。在此基础上,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致 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的宏伟事业,发展、形成了以“大别山道路"为标志的办学特色, 在 省内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2005年,安徽省教育厅批复同意安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单独招生,并决定在长丰县先行试点“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培 养乡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三、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劳动力是教育培训的对象和主体,他们对教育培训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转移培训工作的开 展,也最终决定了培训规模和质量。由于中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所限,他们不可能将教 育培训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很多人认为农村教育培训除扫盲之外,就是教农民认识几个 字的问题,这就导致一些地区的领导产生了把农民的教育培训当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耗 费人力财力的短视行为。特别是到2000年,全国初步完成扫盲任务之后,有些地方教育机构 的调整,首先把农村成人教育改掉了,成人教育专职干部、专职教师没有编制,乡镇成人教 育中心这块上承县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下连村厂办学的重要培训基地垮了,教师被调离,学 校被关闭,农村教育培训的地位明显地被削弱了。

(二)农村职成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作用不够充分

农村教育培训的功能是多方位的,但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只关心教育培训的经济功能和文化 科技功能。可以用“以教育培训之渠,引科技之水,浇农田之母,收丰收之果”来描述农民 对农村教育培训的希望和要求。公办农村职成学校无疑应该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重 要作用,这是由农村职成学校的本质所决定的。职成教育可以说是教育体系中与劳动和经济 社会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这就要求其教育教学一定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市场紧密 结合。然而,中部地区许多农村职成学校的教育培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技能实践的状况 ,仅仅给农民传授一些基本的、普及性的、与实际生活不相符合的内容,学校定位出现偏差 、教育培训内容落后单一,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政府对职成学校也不够重视,无论是在师资、资金投入、政策等方面,都没有做好充 足的准备。

(三)引导性培训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引导性培训即对拟向 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由劳务输出地政府组织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 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这种培训单靠一个村庄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凭 借地方政府的支持,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而中部许多地区未能充 分认识引导性培训的意义,对技能培训和引导培训两类项目没做明显界定区分,不能科学地 认识和对待,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各培训点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忽视引导性培训, 或没有做出有效宣传和讲解,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和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引导性培训 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全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2001年国家投入成人 小学的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的00147%,成人中学的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 投入的00689%。另一方面是中部六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不力、地方财政收入水 平也在不断下滑。中部六省自1987年以来,其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中的比重就处于持续的下 滑状态中,从最高年份1987年的981%持续下跌到2004年的794%,落差达187个百分点。再 加上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大多实行的是无偿服务、免费培训,资金积累严重不足 。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了中部地区成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由于农村成人学校阵地建设、教 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的薄弱,根本满足不了培训农民的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当前,中部地区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未来一段时期的进一步转移,必须结合实际充分利用 各方面的有利资源,针对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培训。

(一)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

如建立专门的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培训机构,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加强现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逐步建立以村为基础、以乡镇为主阵地、以县为补充的培训 体系。如健全政府买单的投入机制,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作为公共财政的 必要支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再如加强管 理服务工作,加强信息指导和服务,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信息平台,这些都是必不 可少的基础工作,必须有长期坚持的精神和物质投入。

(二)技能性培训与引导性培训并重

技能性培训与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两大内容,彻底实现转移有待于培养和造 就一代新型农民,而这一代新型农民并不是仅仅拥有现代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现代的思 想和思维方式。由于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对劳动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对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还要开展引导性培训。

(三)“就地转移"培训应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异地转移外,还有本地转移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工业化和城镇 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目前中部地区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农 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应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业剩 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向现有非农产业转移;二是通过小城 镇建设,向小城镇转移;三是向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转移。例如山西省就根据自身 条件,制定出“就近就业、有序输出、稳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针,部分县市根据自 身 发展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及其相应的教育培训。“就地转移"培训成 为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

(四)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素质,更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中部地区应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尤其要加强16~40岁 这个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工作,同时要依托农业院校,逐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营造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良好环境,并且在中部农村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培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编.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4.

〔2〕 周绍森等中部发展与区域合作〔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 陈宣庆,张可云等.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 版社,2007.

〔4〕 李益梅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J〕科技广场,2005,(5)

第10篇

1.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转移了一部分到第二、三产业,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劳动力比重过大的格局,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1.1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据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其中农业户人口34.55万人,在农业户人口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达18.51万人,占全县农业户人口的53.6%,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净增4.32万人,十年间,年均递增2.7%。

1.1.2人多地少,形成劳动力大量剩余

由于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的耕地面积也相应逐年减少。据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年未耕地面积104.03万亩,人均为2.81亩。虽然土地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宜农面积少,旱涝保收田地更少,人均旱涝保收面积只有0.67亩。同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十年时间,全县共增加人口9.06万人,耕地面积减少0.76万亩。由于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如果按照我国现阶段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5亩耕地(按国际惯例,3亩旱地等同于1亩旱涝保收田地)的能力计算,只需要11万农业劳动力就足够了,扣除在农村和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大约还有8.9万农村剩余劳动力。

1.1.3文化素质低,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汇总结果表明,2000年该县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合计为283763人,文盲人口73211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25.80%。其中,15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0853人、小学文化程度144090人,初中文化程度92644人,高中文化程度20119人,大、中专文化程度4148人。由之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低文化层次的人数居多,总体素质差。从人口经济学来看,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依次对劳动人口素质有一个由低到高的需求。互助县农村较高文化程度的人数比重太低,文盲、半文盲人数偏高,它一方面使得农业科技推广举步维艰,仍维持着旧的劳动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影响到产业结构和类型的调整,成为农业内部与非农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素质障碍,从而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1.1.4生育潜力大,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呈增长趋势

现阶段农村人口的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均高于城镇。农村人口增长快,随之未来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就多,生育潜力就大,据推算,今后十年该县农村每年出生人口平均在5500人左右,除去死亡人口,每年将平均净增人口约2458人。这预示着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在本世纪初呈增长趋势,如果考虑到今后十年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可能比我们现在估计的还要多。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中,农村将始终受到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困扰。

1.2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出现过高速度,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机构改制和人员的裁减,使得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又回流到农村。从深层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和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适应转移的要求所致。

1.2.1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各企业单位均有一定的加快,但是企业效益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企业的效益不好,自然在吸纳劳动力的容量上受到了限制。近几年来,互助县每年新就业的人员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待业和下岗的人员仍是有增无减。据该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该县2000年不在业人口合计为11730人,其中:失业人口1147人,失业率为1.49%。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就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快,企业效益好,安排的就业人员就多,反之就少。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就企业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想消纳很多的待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显得力不从心。

1.2.2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素质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无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才,高中文化甚少,初中、小学文化居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既难以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难以接受国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现今农村大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建国以来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

1.2.3乡镇企业的发展远不能容纳就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在该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起到了主要作用,现全县有3.39万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业劳动。但是,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供求失衡,以及影响经济稳定的一些因素交叉作用,使得本身比较脆弱的乡镇企业首当其冲地步入了困境。同时,因连锁反映,农村其他形式非农产业的发展,如个体、私营工商业等也受到牵连。近几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缩小,使得现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积压”在农村这个田地里。

1.3劳务输出初见成效,但问题仍很突出

互助县作为省定贫困县因其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内部就业机会少且工资率低等原因,一直是青海省劳务输出重点县之一。据互助县劳动就业局的监测统计,2003年劳务输出人数达95018人,占其劳动力总人数的51.27℅。(见表1)劳务输出人数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我们调研中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资料来源:互助县劳动就业局劳务输出统计相关年份数据

1.3.1剩余劳动力文化科学技能素质较低

请再看下面一组调研统计资料:

外出打工者的文化教育情况统计表表2

文盲小学肄业小学毕业初中肄业初中毕业高中肄业高中毕业大专及以上

人数36406144749226

占样本比例数12.33℅13.70℅20.89℅15.07℅25.34℅3.08℅7.53℅2.05℅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外出打工者职业分布情况统计表表3

种植业养殖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餐饮服务业娱乐业其他职业

人数1410391337458

占样本比例数5.88℅43.38℅3.78℅5.46℅15.55℅1.68℅24.37℅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外出打工者月收入情况统计表表4

200以下201-300301-400401-500501-600601-700701以上

人数527949361435

占样本比例数21.85℅33.19℅20.59℅15.13℅5.88℅1.26℅2.10℅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从调研统计资料来看,互助县外出打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绝大多数(87.33℅),这就决定外出人员只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如从事建筑业的外出打工者占43.38℅),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月收入300元以下占55.04℅)。

1.3.2出外打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由于劳务输出无序分散,自发性强,上当被骗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法律的保障造成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性,工资讨要受到一定困难,给待外出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得劳动报酬上,有的工种实行计时工资,有的为计件工资。在建筑工地做杂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有一定技术的每月1500元。而大部分工地每月只预付农民工500元到700元,有的每周只预付100元,有的按工作量支付工资的50%到70%。工头们多向工人承诺,剩余的工资到年底一并发给,好让农民工有“一大笔过年费”。可是到了年底,工头们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工资,致使许多农民工到了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手里握着欠条无处拿钱,空等一场。

1.4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

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农村工作和生活前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实际上他们一旦进人农村工作和生活。这种教育就基本上与他们脱离.而离开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来完成的。

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如何?在问及“村里有没有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时,在被访问的364户家庭中,4.3%的家庭认为“经常搞,主要是文化教育”,2.6%的家庭认为“经常搞,主要是技术教育”,两者合计共有6.9%的家庭认为村里经常对农民进行文化或技术教育;20.6%的家庭认为村里针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很少搞”;60%的家庭认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是“做样子”;49.4%的家庭认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从未搞过”(见表5)。这表明基层组织对农民的教育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将这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第六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而这项工作的开展显然不到位。

基层组织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现状表5

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很少搞做样子从未搞过

人数1698121840

占样本比例数4.3℅2.6℅20.6℅60℅12.4℅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在问及有没有必要进行这些教育时,村民给予了非常肯定的回答。在被访问的364户家庭中,88.46%的家庭认为“非常必要”,只有6.59%的家庭认为“没有必要”。农民非常渴望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也非常希望有关部门与单位送科技下乡,传授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知识。

农民对技术教育的态度表6

认为没必要有必要但无力支付费用农活忙、家庭拖累没时间有必要无处培训其他因素

人数24261306123

占样本比例数6.59℅71.70℅8.24℅16.76℅8.24℅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综合分析以上原因,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和农村劳动力转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瓶颈,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2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从业人员素质低将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总量和务工收入。据我们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年收入为9226元,比无技术的外出打工的高出2787元。可见,专业化、技术技能型外出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好,而且收入相对较高,为此必须加大对输出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

2.1加大输出人员培训的任务

2.1.1开展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引导性培训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2.1.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例如可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2.2推进输出人员培训的具体措施

2.2.1加强组织领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教育投资的能力越来越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推动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发展、坚持以深化改革为重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保证“三个增长”目标的实现,以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需求急剧扩张的局面,缓解职业教育的供求矛盾。

2.2.2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

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因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范围,把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子女纳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去。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而我国的适龄儿童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现实国情决定了农村的经济状况连农村自身的基础教育问题都难以解决,乡政府和村组织哪里还有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尽管我国现阶段已经决定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格局基本没有变,乡级财政承担不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局面很难保证不会在县级政府重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强政府统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加强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个人、团体、基金组织等向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促进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单靠政府这一教育投资主体不可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职业技术教育需求,同时,我国也有不少民间资本欲投资于民办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建立私立学校或教育公司,扩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供给.再加上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有愿望也有能力支付更多的教育费用,以满足他们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求。因此,政府在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各种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将过去哪种政府单一投资主体转变为多元化地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主体。

2.2.3改变传统职业技术教育观念,树立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化的观念

正式教育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我们常说的教育,往往局限于正规教育,即按照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和严格的章程将受教育者组织起来并进行教育培训。实际上,随着社会形式的不断发展,非正规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正规教育是指任何在正规教育系统以外所进行的,为人们中的特定类型、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例如,农村推广和农民培训计划、成人识字计划,在正规教育系统以外所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有关卫生、营养、计划生育、合作团体等各种社区教学计划。非正式教育指个人从自身的社会经历和生活环境中锻炼、学习和提高的一种教育过程。或者说是从日常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娱乐中,从家人和朋友的榜样和态度中,从旅游、读报和看书中,或通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和电影,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态度和见识的终生过程.谈到发展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仅指正规职业教育,还应该包括非正式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实际上,非正规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更适合农民和城市新移民的受教育要求.效果更为理想。因此,从其种程度上讲,国家不仅要投资正规职业教育,促进正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重视非正规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投资。因为在适当的条件下,对社区职业教育,或者说对非正规的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进行投资更为廉价,效果更好。

2.2.4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对用人单位因特殊需要招用技术性较强,但尚未参加培训的特殊职业(工种)的人员,可在报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之后,先招收后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再上岗。

2.2.5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

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对培训机构与输出(派遣)机构的合作,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订鼓励措施,加强业务指导。

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使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充实农村普通中学职业培训和就业训练的课程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村初高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新增劳动力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类职业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和培训规模,积极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成人学校建设,充分利用农村成人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城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选拔出优秀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开发出适合于农村需要的廉价的乡土教师,派人专门负责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才能将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落到实处,使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做得既认真踏实,又富有地方特色。质量和效益是农民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则是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2.2.6推进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

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实行培训与输出互动,促进学员就业转移。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实行培训就业资源共享利用,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领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建立农民工培训人才数据库,探索组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鼓励部门、单位和社会组建专业劳务输出机构和劳务开发公司,加强劳务输出网络建设,规范劳务市场管理。各级农业和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托行业优势,建立劳务输出协作网,定期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为基层农民工培训就业提供信息指导服务。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要密切合作,主动配合并发挥各自积极作用,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就业的一条龙服务工作。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就业增长非农化以及流动性日益明显。作为城市劳动力结构的必要补充,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还将继续存在,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量和流速应该在有效调节的基础上得到相应控制。总体原因主要是由农村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因此,要走城乡统筹就业的发展之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补充城镇劳动力的形式更完善,必须经过市场和政策的调节和引导。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开发智能和技能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通过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农村职业培训与户籍制度改革配套实施,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通行证,从而调动农村劳动力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当然,“谁用人谁培训”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农民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相应抬高对其进城务工的“素质门槛”,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可引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减少盲目流动。

参考文献

[1]胡永科.中国西部概览•青海.民族出版社

[2]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互助县政府

[3]刘克崮.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管理世界.2003(05)

[4]李涛.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转移.内部文摘.2003(16)

[5]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千方百计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文章.华柯天下/2004年5月22

[6]刘鸿渊.农村收入现状:制度与思路.经济体制改革.2003,(05)

[7]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朱智文.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10]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2

[11]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7

第11篇

新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

”的要求,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培训为主题,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农务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实用人

才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援,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农民需求。按照农民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2、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农民为本,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行政命令、一厢情愿、脱离实际。

3、突出培训实效。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开展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三、目标任务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

主要培训年满16周岁以上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通过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增强稳定就业的本领,促使加快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0人。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主要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生产技能和生产经营能力,每年培训不少于8000人。

(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主要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通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实用生产技术及农业政策知识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每年培训

不少于8000人。

四、工作措施

(一)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一是大力开展集中培训,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加强专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服务

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本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农民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原则,按分级分类的要求,突出抓好专题专项培训。三是抓好其他各类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

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他们普遍受到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

(二)丰富和完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一是巩固和提升培训模式,不断完善培训体系。认真总结集中培训、涉农部门专题培训模式,不断完善提高,进一步发挥培训模式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为培训服务。二是采取灵活方式,不断增强培训

的成效。结合不同人群、不同的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指导相结合等办法,开展直观、形象、易学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农村群众学得懂、学得快、用

得上。

(三)强化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严格按照培训方案,注重过程管理,落实管理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服务。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开展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切

实提高培训质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培训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和培训规模,积极面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职工等群体开展培训工作。要根

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就业需求,针对不同群体,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各类职业学校要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搞好职业指导与就业服

务,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实施方案、宣传组织发动、认定培训基地(机构)、落实培训任务、确定培训内容、签订目标合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服务。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开展绩效评价,迎接专项验收和检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项目县(区)要成立由县(区)主要或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农业、财政、畜牧(水产)等单位负责

人参加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重点职业学校的骨干、带动作用,广泛动员组织各类职业、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重点建设好县(级职教中心和乡

(镇)成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其成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各类职业学校要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申报,争取成为成人培训基地,积极承担培训任务。

(三)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努力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的培训专项经费,并多渠道筹措经费资金,逐步增加经费投入。要积极协调农业、科技、扶贫、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的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政策。

(四)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将职业学校开展培训工作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定期表彰、奖励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及先进个人。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

传报道培训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形成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广泛深入宣传,切实营造舆论氛围。建立农民培训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的采集、开发和管理,编好各种技术交流资料和信息简报,及时发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在

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办法,按时报送工作总结。各县区要制定宣传计划,分类型、有重点地开展系列报道,充分利用网络、橱窗、标语、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作用,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第12篇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

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比老一代农民有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而言,其学历层次仍然较低。有研究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大多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9.8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还掌握一门技术。[1]而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多数,文盲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有研究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该研究者认为,上一代农民工多为小学文化,接受教育时间短;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中80%以上为初高中毕业生,还有部分是大中专毕业生,有44.3%新生代农民工在来城市务工之前主要是在学校读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2]《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仅占6.1%,初中文化程度占60.6%,高中文化程度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而在上一代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4.7%,初中文化程度占61.2%,高中文化程度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与上一代相比有所提高,但初中文化程度仍占60.6%,将近2/3,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从整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层次与城市同龄青年相比还是较低,大多数尚未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有调研小组对江苏省扬州、镇江、泰州、南通4市604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过调查,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有83人,占总13.7%,具有高中学历、中专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1.9%和28.3%,而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仅为24.3%。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层次较低。[3]全国总工会的相关调查资料也显示,80后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平均为18岁,90后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平均为16岁。这意味着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只具有初中或高中毕业文凭,整体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所掌握的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不足。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意义

许多研究者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意义做了研究。

1.微观层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实比较残酷,这种残酷性主要是由于受到城乡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技能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没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沉淀于城乡的边缘。有研究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尴尬处境,无一不和教育的缺位紧密相连。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失去了受全日制教育的机会,出来之后,才知道自身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贫乏,激烈的竞争也使其意识到知识和科技的巨大力量,现实让他们意识到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有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低、待遇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综合素质偏低,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临时性的工作,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他们的自身发展。因而,只有对青年农民工加强职业培训等继续教育,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需要。继续教育可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进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择业、就业。[5]另外,也有研究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有提升文化水平,获取发展信息,提升精神生活水平,获得认同与尊重的诉求,继续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使他们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中观层面。有研究者从企业、教育机构、城市、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利于体现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声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育培训是用工企业对人力资本所进行的投资和对企业文化(精神)的培育,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归属感和荣誉感。[6]也有研究者指出,教育机构经济利益链条的引力也促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由于教育经费和教育投入等因素的制约,一些教育机构已追求在公益办学为先的理念下实现营利,做到公共产品利用和教育事业发展双赢的运作效果。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育机构运用自身优势,能够充分挖掘市场潜在资源,将教育发展与经济效益很好的相结合,成人继续教育已经成为部分高校或机构高回报的重要产业。因此,教育机构的经济利益链条引力直接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7]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继续教育能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继续教育有助于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率,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8]

3.宏观层面。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经济结构。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致使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低技术、纯体力的行业岗位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高技能职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是相关产业的兴旺或颓败,农业劳动或产业在淡出新生代农民工视线的同时,一些中高级技术的行业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然选择,原因有二:(1)从事脑力劳动职业,与他们的梦想息息相关;(2)能够有机会扎根城市,是他们苦苦挣扎的一条出路。经济结构调整牵引着其中的参与者要做出适时的调整,新生代农民工也不例外,一味地守旧和愚昧的坚持不是镇守当前低技术、纯体力工作的法宝,也很难顺利通向未来之路。因而,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己,竞争脑力劳动工作岗位开始变成必要,而接受继续教育可谓是其完成自身转型的必由之路。[7]也有研究者认为,继续教育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9],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社会流动,体现教育公平,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困境原因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主要从个人、社会、政府三方面做了研究分析。

1.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而言,一般都缺乏职业规划。有研究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实现职业梦时出现迷茫、规划欠缺等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尚显不足。加上家庭小型化带来的挫折耐受力的降低,使他们制定及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很低。因而,有学者认为,当前继续教育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与培训方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关系。[10]还有学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差异较大。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个体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与行动存在差距,如有的很乐意接受继续教育并付诸实践,有的则相反;有的愿意在继续教育问题上投入较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有的则不愿意;有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多,有的则机会少。

2.从社会角度讲,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还未形成共识。

3.就政府而言,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倡导开展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并出台了相应政策但主要是关于农民工培训措施和步骤的宏观指导意见或规划等,并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保障政策,特别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配套保障措施和政策尚未出台。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是出于自发,缺乏政府的统一引导、组织培训和监督管理机制,造成教育培训的盲目和混乱,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培训效果,最终削弱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现有的相关政策还存在未能很好落实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模式上,教育管理模式较单一[11],在供给内容上,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内容滞后[3],进而使得供给与需求脱节。[10]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内容重技能,轻文化知识,重“生存”教育,轻“生活”教育,重输出地教育,轻输入地教育。[11]有学者还指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没有统一规定;不同的地区、行业、部门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要求不一致;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奖惩机制、保障机制也不统一等。结果,造成在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上的无章可循。[10]从整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规模过小。虽然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时间较短、流动性较强等特点与我国现有的继续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以及现有的继续教育缺少实用性、针对性、效益性等问题,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继续教育的资金不足,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规模无法扩大,导致一些渴望接受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求学无门。[3]另有学者指出,还存在资金筹措机制不完善,资金不足等问题。

四、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措施

学者们主要从制度建设、机制构建、政策绩效、资金、内容、模式以及政府所起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对策。

1.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1)可借助于完整的教育体制,将相关的政策严格地落到基层,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以保证政策的传达。(2)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性大,传统的层级传达机制无法保证将政策传递至每个人。因此,应大力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渠道的作用,对于偏远的农村可充分利用宣传栏、有线广播、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热线电话等方式,以扩大政策推广宣传的影响范围,保证流动人群也能了解到有关政策的相关信息。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应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文化水平的差异,采用有效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简便地了解和读懂相关政策。

2.要将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纳入整体规划,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入学率[1],还要拓宽投入渠道,实现教育经费多元化[9],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办学范围。

3.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角度,政府部门要发挥的主导作用,建立形式多样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形成教育机构与企业互动机制;采取“双导师—助理制”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习平台。

4.从产业结构调整下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的角度,要完善政策供给,明确规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导向;整合多元主体,大力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事业;适应产业调整,合理配置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资源;满足多元需要,拓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

5.从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城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角度,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逐渐实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重心转移,发挥地方高等院校在农民工继续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管理和监督,拓展继续教育形式。[11]也有学者从地方院校与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合作的角度提出,要加强地方院校与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互动机制的内容建设、多渠道配合、模式建设。

6.从文化资本和传播学两个角度,有人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他们认为,文化资本包括身体形态文化资本、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制度形态文化资本三种。应将这三种文化资本应用到对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中来[14];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传播者是广泛多样的继续教育组织与群体;特定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者是受传者;传播的讯息是方向指导性的继续教育内容;传播媒介是灵活有效地继续教育传播途径;传播效果则看是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要做到有效传播,就应该做到:以方向为导向,明确传播目的;以地域为基础,加深传播力度;以效果为目标,重视传播反馈。[15]

五、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上述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及所提出的相应对策,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往研究大多是从宏观上做的概括性论述,具体的案例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单一,提出的建议也缺乏可操作性,所以,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

1.开展案例研究。研究者需深入到某一个县、市、区作调查研究。目的是将研究范围缩小,这样便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避免高谈阔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以减少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案例研究的重点是选择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继续教育在城市择业就业,提高生活品质,融入城市社区等方面的典型,为政府更好地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2.重点放在继续教育现状的了解和研究上。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现状以及效果如何,了解目前所在不同地区的当地政府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上实施的政策,制定的规章制度,构建的机制是否能够有效落实。总之,只有摸清真实情况,才能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进而才能提出有效的对策。

3.深化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类型研究,提供相应继续教育内容。现在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研究较多,但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类型的研究不够。应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职业类型设计不同的继续教育内容,比如,从事建筑行业的和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上就有较大的差异。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而言,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也有不同。有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有的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等等。因而,要着重研究继续教育内容的供给体制,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使之能够灵活地针对不同职业类型和意愿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其所需的继续教育内容,这种动态的继续教育制度也才能为他们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