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杜甫生平

杜甫生平

时间:2023-05-30 10:08: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杜甫生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走近学生,让学生平等地问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而环境和氛围的核心是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接受教师的人格、态度、语言等等,尤其是心理的互相尊重感、平等感。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朋友才容易讲真心话,我们教师和学生就要做讲真心话的朋友。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家里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摸摸,什么都想问问。父母心里因为爱意,对此充满了宽容与谅解。无论孩子怎么玩都乐意,无论孩子怎么问都不烦。可是,为什么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的孩子却发生了“变形”呢?孩子到了学校越来越不爱问了,回家也很少问父母了,孩子的天真也在沉默中过早地消失了。

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问起来,我们必须走近学生,获得他们的信任。我们教师不仅要在外表上,更要在心理上走近学生,把轻松带进课堂,用自己真诚的微笑,和学生相处,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相融。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发问。比如,教学时我会说:“请同学们大胆地说或问,说错了也不要紧,谁能保证次次都对呢?”慢慢的,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都变得积极了。

二、走进角色,让学生用体会去问

这里讲的“走进角色”不仅指学生,也是指教师。即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编者一同进入角色。在这样的前提下,提问才更有质量。以前的教学,我们只注重教师的感受,或是作者的感受,其他的都忽略了,尤其是学生的感受,照顾得太少了,而学生的感受恰恰又是最重要的。教师一堂课问到底,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问题走,他们也就没机会去问了。因此,只有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编者一同进入角色,才能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产生情感的共鸣。

如我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在学生知道了这是杜甫的诗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杜甫生平的第一“快诗”。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快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杜甫还有别的“快诗”吗?此时,我出示了杜甫的《春望》,介绍了当时“安史之乱”的背景,学生们的体会骤然加深,自然就能体会到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关心人民疾苦,这里的“快”,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为人民的“快”。在这堂课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深入体会,效果不言而喻。也正是因为教师放下了“架子”,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感受,以学生为本,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问”才会水到渠成。

三、走入文本,让学生善于去问

读书贵能疑。现在的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受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限制,有时不能够做到自觉质疑。如果教师真正放手让学生去提问,去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1.从课题发问。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学生问:把谁的心脏带回祖国?心脏怎么带回祖国?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高兴学了,教师不就教得更轻松了吗?

2.找重点词句问。如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的文眼——“喜”。一学生由此提出质疑:杜甫为什么“喜”?“喜”到什么程度?杜甫的家人怎样“喜”?

3.抓关键矛盾提问。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负荆请罪》中讲到蔺相如的官职比廉颇高。学生对此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蔺相如那么怕廉颇呢?为什么廉颇那么大胆?蔺相如怎么那么软弱?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了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通过精读课文,一步步明白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与顾全大局,从表面逐步走向了深入。由此可见,抓住矛盾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4.对比语句提问。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对此,我出示了两句话让学生比较:(1)“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2)“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有学生问:“这两句不是一样的吗?”我说:“你仔细看看一样吗?”学生又问:“少了一个字有什么区别吗?我看一样。”有的学生在仔细品味了以后,说出了不同意见:两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比较,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缜密。

5.找感兴趣的部分提问。如《海伦·凯勒》一文,有学生问:为什么海伦的手指会“说话”?为什么她眼睛看不到还能描绘心中看到的世界?再如《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一学生问:为什么明明没有马,反而说有马呢?卖书的人撒了一个谎,这样好吗?这些问题很有价值,为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提供了“脚手架”。

第2篇

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拥有像杜诗那么多的注本。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了。虽说黄氏注本中实收注家仅有151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这两种有关杜诗的目录学著作,它们对本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杜诗的著作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为数甚多的今人所选注的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选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是显然不够的,读杜诗全集才是准确的选择。由于由山东大学所承担的《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你可以对下列注本进行选择:

一、杨伦的《杜诗镜铨》。这是最为晚出的杜诗全注本,初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它的特点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立论则平正通达,是最适于一般读者的杜诗全注本。如果你只想用较少的时间来通读一遍杜诗,那么这是最合宜的一种。

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此本初刻于清雍正三年(1725),它的特点是注释比较简明,不作烦琐的征引和考证,其长处在于解说,尤其是在分析段意方面,颇能提纲挈领,有时还对杜甫的写作意旨有所发明。但是评说章法时染有八股陋习,编次也不够完善。

三、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杜诗注本,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它的特点就是一个“详”字,几乎可以视作对康熙以前各种注本的集注,对唐宋以来的各种笔记、诗话也收罗甚丰。仇注的篇幅很大,读它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读此一本等于读了许多注本,所以还是值得一读的。它的缺点是烦琐,一字一句皆求出处,分析也嫌琐碎。读此书时可以参阅清末施鸿保的《读杜诗说》,它是专门纠正仇注之失的。

四、钱谦益的《钱注杜诗》。此本初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它的特点是注重以史证诗,对杜诗的时代背景有比较确凿的阐明。它的注释以简洁为尚,仅录杜诗白文不加注释的达五百多首。此本的学术价值较高,但对初学者用处不大,如果你想较深入地了解杜诗与唐代史实的关系,则可以参阅。

五、王嗣]的《杜臆》。此书不录杜诗原文,也不对杜诗逐句作注,它的特点是用“以意逆志”之法对杜诗的思想内涵进行评说,颇有精到的见解。王嗣]是明代遗民,入清后拒不降清,所以对杜甫的人格意义有很深的理解。如果你想侧重了解杜甫的为人和杜诗的思想内涵,可以参阅此书。

除了上述诸本以外,宋人的一些注本也值得重视。对杜诗的整理与注解都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人在杜诗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清代注本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杜诗注释和研究的历史过程,那么可以读几种重要的宋代注本,例如赵次公的《杜诗先后解》,郭知达的《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笺》,黄希、黄鹤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刘辰翁评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等,它们在杜诗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学术总是后来居上的,但是被后人超越的早期著作是不可忽视的学术记录,宋代的杜诗注本仍是值得后人重视的。

杜诗向称“诗史”。它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是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的全景式图卷,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的忠实记录。杜诗对诗人自身的生命进程也具有纪实的性质,举凡他的行踪、交游、生活、仕历,都可在杜诗中找到相当细致的叙述。所以,我们读杜诗时绝对不宜像西方的“新批评”派所主张的那样,完全抛开诗人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而只对作品自身进行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杜甫的生平、结合唐代的历史实际来读杜诗,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内涵有较准确的理解。

首先,我们应对唐代的历史,尤其是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在安史之乱之前,唐帝国基本上还处于盛世,在杜甫的童年时代,他所看到的是一派升平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然而到了安史乱后,唐帝国已经一蹶不振,杜甫临终时所看到的现实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在短短的十年间,唐帝国的人口从5190万锐减为1600万,三分之二的人民在战乱中死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啊!这是多么剧烈的社会变化啊!这个历史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是有准确的记载的,但是那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粗线条的叙述而已。对那段历史作生动、真切的描绘,并进而揭示人们心底巨大伤痛的则有待于杜甫。优秀的诗人都是时代的晴雨表,在社会急剧变动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大诗人更应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杜甫就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大诗人,他用其如椽之笔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图景,他用细入毫芒的体会刻画了当时人民的深哀巨痛。杜甫的敏感不仅仅在于对已然发生的现实进行细致的观察,还在于对尚未发生的隐微征兆有先见之明,对暗中运行的历史进程有明晰的理解。所以当其他诗人尚沉浸于盛唐的浪漫主义氛围中一饮千钟时,杜甫却已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作了准确的预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等诗成为最早游离盛唐气象的作品,它们预告了唐诗将从浪漫想象转向严格的写实,也即从盛唐转向中唐,杜甫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如果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我们对杜甫的创作及其意义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我们应对杜甫的生平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杜诗,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杜诗的深远意义。杜甫为什么对儒学那样的执着?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我们应该对杜甫的家庭传统、平生志愿、所作所为都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对此作出较准确的评判。杜甫是一个终生服膺儒术的人,“奉儒守官”是他世代相传的家庭传统,他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在早年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的远大理想,以后虽历经磨难而不改初衷,直到晚年漂泊湖湘时仍把这个理想谆谆托付给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由于在封建时代里实行仁政必须通过君主的途径,所以杜甫对明君寄予极大的希望,这是他的忠君思想的真正本质。杜甫的仁爱之心不仅施于其家人、亲友,而且还推而广之,以及于全体人民,甚至及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他把儒家所提倡的“恻隐之心”推广到草木鱼虫:“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过津口》)如果说宋儒通过理论抽绎而得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那么杜甫则通过其行为体现了这种伟怀,而且用动人的诗歌把它表达出来了。杜诗中的情感内蕴特别深厚,梁启超甚至称杜甫为“情圣”,原因即在于此。当我们读杜诗时,应该借助于其诗歌编年、年谱、传记等资料,对诗人在何种境遇中写作此诗有清晰的了解,那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写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方面的参考书有冯至《杜甫传》和陈贻埂抖鸥ζ来》,前者比较简洁,后者则相当详尽。如果你只想大概了解杜甫生平,则读前者即可。如果想知道某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则可查阅后者。

杜诗是一座艺术宝库。杜甫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中呕心沥血,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部杜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它上承前代所有的文学遗产,下启后代整个的诗歌发展历程。宋人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王禹《日长简仲咸》)此话并无多少夸张的成分。正因如此,当我们要想对杜诗的艺术成就有所理解时,就不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杜诗上面,而应该关注它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

大致说来,汉魏六朝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是为唐诗的全面繁荣作了准备工作。他们在题材的开拓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各种题材种类已大致齐备。他们在艺术上的积累则可以归结为两点:声律与丽辞,这直接影响到唐代今体诗格律的完成。入唐以后,诗人们沿着前代诗人的道路继续前进,五七言诗到盛唐已经臻于极盛。然而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历史使命则落到杜甫的肩上。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有清醒的认识和虚心的态度,他对前代诗歌既知其长,也知其短,从而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态度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在杜诗中,从朝政国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物到草木虫鱼,整个外部世界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合无间,并被纳入儒家的政治理想、伦理准则和审美规范的体系之中。在杜诗中,格律严整与气势磅礴并行不悖,字句烹炼与意境浑然合则双美,成语典故与口语俗字并得妙用,泼墨濡染与工笔细描同臻极致。一句话,杜甫对前代诗歌艺术经验的借鉴吸取是全方位的,又是推陈出新的。如果你在读杜诗时注意它与前代诗歌的这种关系,那么对其良苦用心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杜诗对后人的启发。杜甫在盛唐的诗坛上并未享有最大的名声,他的地位是从中唐开始才与日俱增的,这说明他对后代诗歌发展具有典范作用,而且这是杜甫作为“集大成者”的主要意义。从中唐开始,诗人们把杜诗视为作诗的范本。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虽然在风格上大异其趣,但他们对杜甫的推崇却是不约而同的。在晚唐,李商隐等人对杜甫的沉郁风格有较深的体会,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学习。及至宋代,以杜甫为师成为整个诗坛的集体选择。从王禹到王安石,再到苏轼和黄庭坚,杜甫的地位日益凌驾于李白之上,最终成为唯一的“诗家初祖”。宋人的这种选择当然含有道德判断的成分在内,因为杜甫最符合宋人关于人格修养的标准,但与此同时,这也体现了杜诗在艺术上的启迪意义,因为在对诗艺精益求精的宋人看来,只有千锤百炼的杜诗才是真正的典范,只有杜诗才以其严整的艺术规范而为宋人开辟了道路。所以我们读杜诗时也应该注意它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对杜甫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了解。

当然,我们更应该对杜诗的艺术特征作深入的体会与分析。对于杜诗,只作浮光掠影的泛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细读深思,一定要反复体会,才可能进入其艺术殿堂。上述各种注本对杜诗的艺术有一定的分析,但还应该参阅一些重要的参考书。例如历代诗话对杜诗艺术有很多的讨论,其中如《瓯北诗话》等几种颇有真知灼见。又如有些关于杜诗的专著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足资参考,像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对杜诗中如何利用双声叠韵来增进音乐性美感有细致的分析。应该指出,前人对杜诗艺术的分析虽然已经很深入,但杜诗实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只要你深入进去耐心挖掘,终会有所收获。而且别人的阅读经验是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行为的,如果你通过细读杜诗而有了亲身的体会,你不但将获得难以言表的审美愉悦感,而且也会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奥秘恍有所悟。

阅读杜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如果你是为了学术研究而阅读杜诗,那么当然应该遵照学术规范,首先从文献整理入手,对杜诗版本及杜甫研究论著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收集,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但是本文想介绍的只是一般的阅读。对于这些读者来说,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为了获得心灵的陶冶。清代的读者曾说过他们读杜诗的感受:“《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杜诗镜铨》卷四引卢世淮语)现代的读者当然没有忠不忠的问题,但是与之类似的是,读杜甫一定要怀着真诚的同情心,怀着与杜甫一样的对人类及一切生命的仁爱之心,这样才可能沿着杜甫的心路历程去体会、感受、理解杜诗。杜甫当年缅怀宋玉时说过:“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我们也应怀着同样的心态来读杜甫。否则的话,你难免会像某个大人物那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读出“地主阶级的意识”来,或在“越女天下白”(《壮游》)的美丽诗句中读出什么邪念来。如果我们能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理解杜甫,那么对杜诗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忠君观念当不至严加呵斥。因为在安史乱起、国家危难之际,除了忠君之外,难道还能有更好的方式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在封建制度作为唯一可行的社会制度的唐代,难道能要求杜甫通过其他途径来为人民呼吁,而不是希望“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杜甫是有一颗伟大心灵的普通人,他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我们交谈,我们当然也应以同样的态度来倾听他的心声。时代不同了,社会形态不同了,但是人类的善良本性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与杜甫是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异代知己的。

第3篇

李 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②。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③,浩荡寄南征。

注释

①此诗作于公元745年(唐玄宗天宝四载)秋。这一年,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南游江东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

②秋声: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

③汶水:鲁地的河流名。

简析

读这首诗,会不会有一种两颗巨星光芒交汇的耀眼之感?看,题目中赫然出现的是被后人尊称为“诗圣”的杜甫;作者呢?则是被时人及后人敬作“诗仙”的李白。

大诗人李白在沙丘城下寄诗给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真挚的友谊之河由此涓涓流淌。

“我来到这个地方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徒然在沙丘城中隐居罢了!”听,李白的内心在这条诗歌之河的开端处掀起了不平静的波澜:这隐居生活无法让一颗思念的心宁静了。

此时,应该是一棵枝叶萧疏、枝干虬曲的古树触入李白眼帘。这古树让李白情感的河流通向哪里去了?是想到自己在沙丘闲居的日子已经足够久长了吗?是引起了那些跟杜甫一起游历的潇洒往事的回忆了吗?就是在这样的思绪中,那轮红红的夕阳已经沉落到西山之下,而李白的耳畔则充溢着秋天的虫鸣声、飒飒的秋风声、扑簌簌的树叶飘零声……丰富的秋声来了,无边的寂寞是不是也随之而来了呢?

或许是缘于这空旷无边无可对言的寂寞之感,生平爱酒的李白在这名为沙丘城的鲁地再次举起了酒杯。可是鲁地之酒是如此之薄啊!庾信在《哀江南赋序》中写道:“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无人共饮,这薄薄的鲁酒如何让人忘忧?或许此时的李白听到了齐地情辞缠绵的民歌。但是无人同赏,这歌又有何魅力可言?当然,李白也有可能借这里的“齐歌”,暗指当年那个喂牛的宁戚因歌而得赏识,被不因人之小恶而忘其大美的齐桓公任用为相之意,借以抒发自己和杜甫以及像他们一样腹有才华却不能如宁戚那样得到当权者赏识的苦闷与郁结吧。

看吧,那条友情的河流就像附近的汶水一样,载着对杜甫的思念,滔滔奔涌,浩荡南行,寄往杜甫游历的长安一带……因为在诗人李白的心里,此时此刻,能知其意,能察其心,能慰其情者,除了杜甫,还有何人?

名句欣赏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信息技术 整合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的整合,可以从两方面探讨:

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黑板”,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能深刻。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而网络的运用,可拓宽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讲教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第5篇

【摘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

【关键词】 多媒体 意境 审美 创新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而网络的运用,可拓宽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讲授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再如教授北宋柳永的《望海潮》一课,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作优美的课件图片进行观赏,一是鸟语花香的江南胜地杭州的美景,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二是展现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又培养了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产生语言的形象感,更进一步体会到柳永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

一首诗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在老师的提示下,在多媒体音乐的伴奏下,调动他们熟悉的知识、场景、生活体验,把它们和诗词联系起来,进行再创造。教学《雨霖铃》时,我就启发学生联想自己送朋友时的心情、场景来理解词人送别时的心态、动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自己和词人联系在一起,相同的心情让学生很容易就产生了共鸣。同时我还通过多媒体搜寻到《雨霖铃》的歌曲版,很多学生都喜欢唱歌,在歌声中大家轻轻松松掌握了词的内容,感受了词的意境,领略了词的美,当然,背诵也不成问题了。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意义无疑是深远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语文诗词教学的应用为我们师生、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和更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去精心搜集整理、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我们的语文诗词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最佳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在以后的诗词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6篇

1、其实原因就是这句“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

2、就像王维诗号为“诗佛”因为深通禅理一样,贺知章“诗狂”也是因为生平豪迈不羁,不拘小节。而且生性好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把贺知章列为酒中八仙之首,起句就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写出了贺知章“但得饮酒,何论生死”的豪迈。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一.知作者,明主题。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如我校2011年三模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请简要评价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面对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对陆游的生平遭遇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据其它信息,应该不难得出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二.析意象,品意境。

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事物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显现的载体,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

意境是意象的艺术组合,它是诗人苦心孤诣创造的虚实相生的艺术空间,具有画意性、音乐性和超越性。要理解诗歌,就得仔细体味诗词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走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怀。如08年扬州中考卷第10题:

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 的情景。

回答此类问题,学生只需根据平时对“杨花”和“烟花”这一意象的积累,体会“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流”这些意象所创造的意境,稍作思考,即可作答。

三.抓诗眼,读诗题。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歌阅读中,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题目中即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再如2011年南京中考卷《金陵酒肆留别》中,“留别”二字一看即知这是一首赠友送别诗,而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四.品诗注,看题干。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如2011年泰州中考卷第7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7.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 。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命题人给出的注释,我们不应轻易放过,因为它是诠释这首诗的必要知识,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对学生回答第三题,帮助很大。这就要求教者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细细品味诗注。

第8篇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有1400多首。他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综观杜甫一生的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1962年,杜甫诞生1250周年时,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自安史之乱以来一直在颠沛流离的诗人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满怀时事兴衰之感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谒了始建于晋代的武侯祠庙。祠庙前那株相传为“孔明手植”的巨柏,历经沧桑,遒劲挺拔;绿树丛中的黄鹂百啭千啼,自鸣得意。诗人面对年久失修,颓圮破败的祠堂,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业绩,不由得触景生情,热泪满襟,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但诗题不作《题成都武侯祠》而作《蜀相》,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读时须把握感伤、叹惋的基调。

就内容来说,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武侯祠,先指出它的所在,用了设问的方式,读时须有明显的自问自答语气;后描述祠中景象,但不是客观描述,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诗人的咏叹正是从这一联开始的,所以这两个字必须重读,而且要有感伤的情味。后一层是主旨所在,先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后述惋惜之情。全诗以“长使英雄泪满襟”作结,含无限深意,这里说的“英雄”也包括诗人在内,要读得沉重一些,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

鉴赏要点

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到了夔州(现在重庆奉节),那里也有一所武侯祠,他参观后又写了一首《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两相比较就可以发现,这首诗主要是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它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而后一首主要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

全诗赏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用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阶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功业,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订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攻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亦如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的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千多年来,这个名句震撼着千千万万志士仁人的心。宋朝抗金名将宗泽临终前诵读了这两句诗,又大呼三声“渡河”,才离开了人世。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在杜甫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这首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完美的艺术形式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蜀相》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如果把刘禹锡的话用来评《蜀相》,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首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关于丞相祠堂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信息技术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的整合,可以从两方面探讨:

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黑板”,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讲教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如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里,有很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积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立意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另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给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提议,来提高写作水平。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给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10篇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设计;案例

板块式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呈“板块”状并列又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本文以《蜀相》为例,分“课前板块”“课中板块”“课后板块”三部分阐述。

一、课前板块

(一)深入教材读文本

《蜀相》以武侯祠荒凉之景表达作者的凝重、景仰、叹惋之情,以厚重之笔墨传递出其忧国忧民之志、怀才不遇之感,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代表作。在单元教学中有引领作用: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各篇时,能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单元学习的质量;同时我将作者“穷则兼济天下”的精神,看作是对职业学校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一个抓手,培养学生身处逆境不坠青云之志、健康昂扬的审美情趣。

(二)分析现状制订目标

我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班的学生,他们爱阅读,尤其是“微阅读”(微博、短信),能说会道;经过初中及中职一年的课本学习,校本教材《晨读》的背诵,积累了一些古诗,熟悉诗歌的常识,掌握了一些鉴赏方法,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三)阐述理念论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设计课中板块,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以读、感贯穿课堂,本着简化板块、优化板块的原则,不求面面俱到,力求每一个板块主要突破一个目标,板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体现教学结构。

本课所涉及的教学资源:文本资源、网络资源、现代教具……

(四)学生课前作准备

针对教材及学生实际,强化课前预习工作,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上课做好准备。任务如下:

1.搜集杜甫诗句、生平事迹,观看视频《唐之韵・千秋诗圣》;

2.了解写作背景。请你用“我了解的杜甫”介绍作者;

3.熟读诗歌,找一联喜欢的诗句,把它改写成现代文。

二、课中板块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设计。《蜀相》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出师表》MTV,渲染氛围)

诸葛亮穿越时空隧道,于春节前去草堂拜谒杜甫,享受了数百年后的文化科技成果。想在网上与刘备QQ聊天,发现用刘备作网名的有很多,过渡到杜甫诗句竞赛。接着用一句过渡语,诸葛亮穿越时光隧道,今天我们也要穿越时空隧道,跟随杜甫去瞻仰武侯祠。(板书课题、作者)。

情境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领域,把学习变成精神需要(赞可夫)。短短2分钟导入,《出师表》MTV不仅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的冲击,还把学生带回到战火纷飞的三国。穿越式的导语不仅吸引学生,同时给学生以示范,读诗要发挥想象。诗句竞赛强化学生的积累。

(二)课中板块一:裸读――深情诵读,感知悲情

“裸读”即直接地、本真地、质朴地读,尊重自己阅读的初始感觉,发挥自己的想象。“裸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拒绝“被阅读”。

(三)课中板块二:赏读――深入品读,体验悲情

这一板块有三个环节:

一品景中情:体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再品事中情:领会融情于事、怀古伤今的写作目的

三品泪中情:深味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四)课中板块三:“悦读”――拓展延伸,交流感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读,即快乐阅读,自由阅读,享受阅读,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滋养,达到内在的充实与从容。

1.学生朗读诗歌《倾听杜甫》(配乐:《高山流水》),体会沉郁顿挫、忧国伤时的诗风。学生齐背诗歌,升华情感。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民族的最强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践行古人的遗愿,涌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撷取几朵浪花,分享感动。

读书要读到书中的智慧之言,《倾听杜甫》理解沉郁顿挫,解诗要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由诗及人,由人索义,从而化解教学难点。

(五)作业指导

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蜀相》、赏析杜甫的《八阵图》或者《咏怀古迹五首》、巩固赏析方法外,我要求学生搜索武侯祠的景点,以“欢迎来到武侯祠”为开头,写一段导游词。另外,我还推荐学生欣赏《古诗朗读》《中华诗词》,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单元教学的印象。

三、课后板块

回顾总结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及上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如下:

优势:课前准备充足,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足:导入部分冗长,以致后来的时间有些紧张;诵读、涵咏的时间还不充分,课堂巩固练习时,学生思考很仓促,回答不尽如人意。改进:舍弃导入部分的一些内容,可以省出时间让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理解费力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课堂还要给足诵读、涵咏的时间,让学生读足韵味,理解到位。《蜀相》是名篇,研究再深入些,引导更灵活些,表达更洒脱些。

第11篇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具体来说就是课堂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它涵盖了教师素养、教学氛围、课堂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授课组织、学生状态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有些抽象的概念,似乎人人都知道,可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新密一高的冯松治校长认为:“课堂文化是构建‘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激情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这种文化牵涉到师生两个方面,只有师生的最佳结合,才能创造出最佳的课堂文化。”的确如此,课堂文化的创建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良好的课堂文化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够使教与学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当然,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堤去努力,需要我们坚持学习、开拓创新,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从点滴做起。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讲起课来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左右逢源、点铁成金。当然,在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今天,仅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成为“源头活水”,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传授教材的知识来应付考试,那是远远不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老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都包含着文化气息,这样的老师所上的课,想没有文化都很难。

(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是靠“嘴”来吃饭的,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重要方式,是教师的第二生命,一个不善言辞的教师是绝对成不了一流教师的。一个语言幽默风趣,说话充满激情而又有感染力的教师是很容易在教师这一行业取得成功的,因为他的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能吸引学生,能有效传递知识的文化。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老师能够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能够把抽象的内容讲得具体可感,能够把深奥的内容讲得通俗易懂,这样老师所讲的课,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听呢?如果表达能力很差,即使这个老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也枉然,因为他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很好的、很有效的传递给学生,正如俗语所说“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这样的老师搞研究或许很适合,要成为一名很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就很难了。

(三)教师的书写和板书设计要美观大方 教师的书写能力和板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两种基本功,也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起来。漂亮的书写,新颖的设计,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且对于学生思想品格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课堂要有严谨流畅的课堂结构 一节课有40分钟,这40分钟如何安排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和成败。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上课之前必定会精心构思这节课该如何上,每一个阶段该干什么,如何应对突况等。这样,他上课时才会得心应手,流畅自如,即使有意外情况发生,他也能妥当的处理,进而圆满完地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拥有良好的课堂文化。否则的话,如果一节课上的乱七八糟,本来要讲三个知识点,结果不到十分钟就全讲完了,余下的时间无事可干,或者直下课才讲了一个知识点,这样的课堂结构安排绝对是失败的,当然更谈不上拥有良好的课堂文化。我们要打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必须要关注课堂结构,关注课堂的教学流程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创设出适应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文化氛围 这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语文课上在学习杜甫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放《唐之韵・杜甫》,让学生先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博怀,了解杜甫那种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感,了解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先有了一股崇敬之情。这样,再学习杜甫诗歌时,他们就会很愿意去接受。再加上《唐之韵》那种浓浓诗情的渲染,整个课堂就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会兴趣盎然。这样的课堂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气息,既挖掘了课内,又拓展到了课外,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非常好。

(六)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社会要发展,先要和谐社会,课堂要成功,就要先和谐氛围。教学的鲜活之气,课堂的精彩瞬间,均来自于师生的双向带动,共同创造。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要尊重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只是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的不同观点,要允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注重情商的作用,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无论课上、课下,对待学生都要亲切友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学得更加轻松、愉快、高效,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七)学生要专心听讲,用心思考,深入讨论,积极回答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打造良好的课堂文化,不关注学生是绝对不行的。学生的状态反映的就是课堂的状态。学生反应积极,那么这节课就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课。如果学生精神萎靡,上课无精打采的,那么这节课绝对是比较失败的。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最终还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在构建课堂文化时只有把学生的反应考虑进去了,这样才是比较全面的。否则,你构建的课堂文化再丰富,可学生就是提不起精神,这样的课堂文化也绝对算不上是良好的课堂文化。

如果我们在这七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的话,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成为高效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文化也一定会形成优秀的课堂文化!

第12篇

下面以杜甫《春望》阅读教学为课例,探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激趣设疑,导入主题

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展现生动的问题材料,设疑激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的积极性,自然导入本课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多媒体配杜甫苍老画像图片和郭沫若评价杜甫的对联文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探究对联含义,深入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思想、诗歌成就和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二、直观示范,提高效益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和文字呈现等功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示范,恰到好处地演绎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多媒体播放《春望》朗读音频,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动态呈现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学生认真聆听范读录音,然后试读,在文本中标注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三、营造氛围,创造情境

多媒体营造文本塑造的特定情感氛围,渲染特定的心境,创造鲜明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有助于师生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多媒体播放古筝名曲《汉宫秋月》音频为学生朗读配乐。学生配乐自由多形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四、链接知识,引导探究

利用多媒体的呈现功能,链接与文本切合的课外知识,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相关的参考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文本,感悟文字,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多媒体知识链接。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学生参考链接,咀嚼并赏析批注“破”“深”,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五、图文并茂,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图文的有机结合,合理搭配教学资源,再现情景,调动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量,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图文并茂,以图释文,据文解图,设疑引导,巧妙地为释疑解难创设突破口,化难为易,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背景设置图片“花香鸟语”,插入杜甫苍老画像图片,配文字设置问题:你认为诗句中“感恨”的主体是什么?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景物和杜甫苍老形象的强烈反差,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分析文本塑造的意象(“花、“鸟”),体会诗句内涵的诗人情感。

六、归纳总结,知识构架

利用多媒体的文字自定义动画呈现功能,作为师生信息交互传递的便捷通道,对所学文本进行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梳理与归纳,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回顾《春望》全诗,多角度为文本编列提纲。教师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多媒体动态呈现提纲要点。

以上是结合《春望》课例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分析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常用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等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深度融合,其目标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更深刻、高效地内化。

教学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多媒体既承载教学的部分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要做到灵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高效运动。

多媒体要有机地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和语文文本特点。教师要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依据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找准多媒体与语文课的契合点,从而深入挖掘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深度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教师的精当板书、讲解、引导和学生的读写听说等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要与多媒体有机融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