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业信息

创业信息

时间:2023-05-30 10:09: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业信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业信息

第1篇

不久前,清华大学的一家研究小组通过对全国部分创业投资机构的案例调研分析。得出在融资交易中容易出现的6类“隐藏信息”风险,按其时间顺序可分为签约前隐藏信息问题和签约后隐藏行动问题。其中前者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管理团队的能力和信用、以及公司财务状况等;而后者包括战略选择、资金使用、运作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签约前隐藏项目的可行性问题,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早期的创业公司,只有一项专利或一个设想,或者公司的产品刚通过实验室检测而尚未通过中试。此时的创业者很可能为取得投资隐瞒公司的市场前景(市场规模、增长潜力)以及隐瞒竞争对手的实力、产品的可行性和商业价值等,虚报或夸大产品的商业价值。另外高科技公司的研发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技术上是否可行、市场是否接受这种产品、替代品的威胁都很难预测,也是容易出现陷阱的地方。

其次,对于早期的创业公司,由于缺乏可依赖的过去的业绩和历史,来证实管理团队的能力和信用,创业者很容易隐瞒管理团队的真实能力和信用,创业投资人只能根据创业者过去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作为信号,来判定团队的管理能然而这些信号,并不能完全证明他们的能力。也无法证明管理团队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

另外,由于初创期或早期的公司财务状况较简单,公司大抵处于赤字状态,隐瞒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成长期(具有一定的收入或盈利)的公司。夸大销售收入或利润,造假账等情况是为骗取融资或增加公司估值经常使用的手段。

此外,虽然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公司的股东,但创业者同时还是公司的经营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者出资比例远远小于投资人。由于投资人只对现金流(成功退出后获得的回报)感兴趣,而创业者不仅对创业企业成功后获得现金的回报感兴趣,也对自己的其他利益感兴趣。这些目标的不同,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合作埋下了隐患。因此签约后“隐藏信息”行动主要表现在公司的战略选择、资金使用、运作管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创业者在公司的战略选择上的“隐藏”行动主要表现在创业者在面临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公司下轮融资或上市的战略决策时,选择对自己而非对所有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战略。另外,由于创业者存在着私人利益,所以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可能会采取有利于自己个人的名誉或成就感的选择,比如来自科研院所的管理人员。可能会追求技术的完美,而不顾市场的需求和反馈的策略。

在获得投资后。由于注入的资金不是创业者自己的血汗钱,同时,投资者不可能实施完全监控,创业者可能会不当使用公司的资金。例如有些创业者将获得的资金转借给其他公司,或为其他公司做担保、甚至将资金用于高利贷和在二级市场进行操作以及申购新股;有些创业者滥用公款吃喝玩乐,购买大量的奢侈品等。

此外。由于大多投资人不能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介入公司日常运作和管理,创业者可能会在公司的管理上采取隐藏行动。例如,创业者任人唯亲,按照家族式管理模式经营公司。如此,企业的高速发展将受到创业者低效管理能力的严重制约。

对此,调查者认为投资人可以用一系列方法来减轻创业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委托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一。创业投资人可通过合同的设计来激励和约束创业者,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行动。如,现金流的分配权(股权)和控制权的分配;二,创业投资人可通过投资前的项目审查和尽职调查来剔除无法赢利的项目和不称职的企业家;三,创业投资人可以通过投资后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监控来减轻委托中的隐藏信息问题;四,创业投资人还可以通过分阶段投资来减少风险。通过调查人们也发现许多成功的被投资企业通常要经过2轮以上的融资。

第2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能力

1研究背景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充分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小微企业蓬勃发展,这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了新的途径,即通过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来带动就业,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高。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参加达沃斯论坛时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促使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氛围空前高涨,其中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了高校、政府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信息素养最初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提出,指的是通过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与普及,有关信息素养的界定和结构也依据时代特征发生相应变化,从最初单纯地强调文献信息检索的技术转变为综合搜集、判断、分析与评估信息的能力。当前,作为高等教育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学习发展中的必备能力,也是形成创业能力的有效支撑。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对其创业能力的影响更为重要,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作用机制和实际影响进行考察。通过信息素养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以创业带动就业,最终促使就业结构优化和充分就业目标的全面实现。从已有文献讨论来看,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学业成绩与未来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研究认为:信息素养的提升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数据检索和处理能力,使分散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其在日常学习和就业选择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事实上,不仅是学业成绩和就业决策,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多数研究仅是从宏观层面做出了定性的判断,并没有解释信息素养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相应的实证分析也较为欠缺。区别于简单的模仿型创业,创新创业更加强调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创造、市场机会的把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就业岗位的创造,不仅是创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应该重点培养和提升的方向。本文在界定大学生信息素养概念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考察了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内在作用机制,并结合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信息素养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2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

彼得•德鲁克曾经强调,并不是市场上新创办的企业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行为或者说具有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够推动创新型产业发展,是一种具有创造性,能够带来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或者新商业模式的创业活动。而创新创业能力则是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创业素质。根据刘沁玲对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活动的调研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可以划分为创造性组织资源、机会创新、产品创新、团队创新、获得知识产权等11项指标。其中许多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创业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作为一种技术和技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及有关标准也在不断深化,不仅包括操作层面,同时还包含来自于态度和认知层面的内容。目前,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模块共同组成,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信息意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形成的前提,指的是大学生与所接触的信息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需求的总和。包括对信息是否具有特殊、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以及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突出的信息意识可以促使大学生持续保持对信息环境和有效信息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发现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概率,反映在创业方面则表现为对市场盈利机会的定位和发现上。从作用机制上看,信息意识可以有效影响有关问题判断、资源识别、科技资源敏感度等方面的能力,为创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信息知识是指大学生个体所拥有的一切关于信息的认识、理论和方法,是构建整个信息素养体系的基础。大学生可以根据信息知识对现有信息进行归档、分类、重新组织整合。改变知识结构,激活原有学科专业知识,发挥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更大效用。具体来看,信息知识包括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信息收集及相关分类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创业准备过程中对已有信息的管理能力,具体可以划分为调研实践、数据分类整理等方面。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中的核心,也是当前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信息技能主要包括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所需关键信息,并能根据所掌握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利用信息,并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从整个创业过程来看,信息技能是保证创业活动顺利开展重要的元技能,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同时,在数据挖掘、价值发现、市场分析报告撰写、计划制定、产品技术信息吸收以及创造性的组织资源等方面对创业者有显著影响。可以说,信息技能不仅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体与核心,同时也是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信息道德作为正确使用信息的准则,着重强调合理获取和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具体指的是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应保持的法制观念、信息安全意识,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信息道德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选择正确的盈利模式和信息获取方式,进一步规范可能的经营行为,客观面对市场竞争。提高大学生对企业法律形态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创业伦理。值得指出的是,在移动互联终端和“互联网+”模式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接触信息规模十分庞大,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信息道德规范的建设速度。政府立法和社会成员意识引领都明显滞后,使得信息道德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影响程度和结果更加复杂。从已有研究的结果来看,信息素养可以从整体上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素养的所有方面都能够有效影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事实上,信息素养对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影响具有针对性,且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证研究,明确影响的微观基础,并进一步以信息素养发展为视角,探讨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3信息素养对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3.1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3.1.1问卷设计根据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信息素养涉及的调查因素为4项,创新创业能力涉及因素为16项。为了更清晰测度信息素养的四个模块,通过不同的路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影响程度大小,在调查问卷中将信息素养四个模块问题清晰呈现。同时,为了客观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认识,在调查问卷中隐去创新创业能力中的具体调查要素,而是针对调查要素涉及10个问题来要求被调查者回答。问卷问题包括基本信息单选题和矩阵量表题两类,以便更好地反映问题性质,便于被调查者回答。问卷回答采用结构化的方式。基本信息按照虚拟变量的进行设置,矩阵量表题设置5个选项,根据里克特量表的分类赋值方法,按被调查者倾向的不同程度选择,依次设为1~5分。3.2.2问卷调查方法以广东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并回收问卷496份,其中有效问卷482份,有效率为97.2%。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的情况如下:男生为212人,占43.98%,女生为270人,占56.02%;理学类专业占16.6%,工学类15.56%,文史哲类11.41%,经管类52.7%;本科一年级占32.78%,本科二年级12.86%,本科三年级37.34%,本科四年级及以上17.01%。由于是自编问卷,因此有必要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测定信度发现,问卷的Alpha系数达到0.876,说明问卷问题对于客观事实的反映程度较好,后续分析结果是可置信的。

3.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处理多变量数据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将众多的原始变量表现为较少因子的线性组合,即将原始变量分解为公共因子,以少数因子来概括和揭示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建立起能揭示出事物之间本质关系的简洁结构模型。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模块共同组成,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为进一步揭示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的内在机理,采用因子分析对其进行初步考察。根据表1KMO与Bartlett检定显示,KMO值达0.960,Bartlett球形检定亦达显著水准(近似卡方值=12201.793;自由度=595;显著性<0.05),拒绝相关系数为0(变量相互独立)的原假设,显示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并且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性。

3.3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信息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对各数据进行了加总再计算其各平均值,得出其综合值,进行了显著水平为0.01的双尾检测。信息技能综合与创新创业能力综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58。信息知识综合、信息道德综合与创新创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和0.617。信息意识综合与创新创业能力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70。以上实验数据证明,信息技能综合与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息知识综合、信息道德综合与创新创业能力之间也存在较强正相关关系,信息意识综合与创新创业能力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为了测度信息素养不同结构对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的显著性和影响程度,本文将利用回归分析来进一步考察变量间的作用机制。

3.4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的内在机理,本文对信息素养四个模块的综合值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值进行了回归分析,以信息素养的四个模块的综合值以及虚拟变量“是否接受过创业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是否利用数据库撰写过课程论文”作为自变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值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初步分析结果。调整后R2为0.611,方程整体显著性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方程自变量对因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为了考察自变量影响的显著性和影响程度,本文对回归模型中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做了进一步分析,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模型中所有变量的VIF值均在0到10之间,变量间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回归模型变量系数是可置信的。另外,信息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060,显著性水平为0.094,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查;信息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114,显著性水平为0.009,说明信息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505、0.204,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整体上看,信息素养在特定路径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其中信息技能的影响最为突出。

4主要结论与启示

信息素养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养中的不同方面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效果和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信息意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当前移动互联终端不断普及,同时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利用,使得多数大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且相互差别并不明显。可以说,信息意识成为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并不能成为影响其创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信息意识外,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从回归方程自变量的系数来看,信息技能的影响程度则最为突出,这也进一步说明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能力的必要性。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为更好地从信息素养视角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本文形成如下建议——首先,完善信息素养课程,建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虽然多数高校专业课程中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有关数据收集方法的介绍,但知识的传授并不系统,导致学生对有关信息知识的掌握仅是流于表层,无法搭建相关知识结点的逻辑结构。因此有必要以第一课堂作为主要阵地,通过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系统开设信息素养的相关通识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并设置相应学分和考核标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还可以确保专业学习的效果,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第二,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全面提升大学生信息技能。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信息资源的主要枢纽,各项丰富的数据资源(如开闭架藏书、电子数据库等)更是专业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如何科学、高效地获取这些资源,并且能够合理正确运用相关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则是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也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因此,图书馆应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组织举办信息素养比赛,促进大学生信息技能进一步提升,为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提供保障。第三,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具体表现在合理获取数据、正确使用数据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等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引领方面的阵地和堡垒作用,从整体上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推动正确信息伦理乃至整个价值观、伦理观的有效形成。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信息素养则是这一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充分掌握信息知识,提升信息技能,构建积极正确的信息伦理观,推动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和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Zurkowski,P.TheInformationServiceEnvironmentRelationshipsandPriorities[Z].USNationalCommissiononLibrariesandinformationScience,1974.

[2]BayramH,ComekA.Examiningtherelationsbetweenscienceattitudes,logicalthinkingability,informationliteracyandacademicachievementthroughinternetassistedchemistryeducation[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09(1):1526-1532.

[3]文炯.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5):24-28.

[4]MohagheghzadehMS,MortazaviSMJ,GhasempourM,etal.Theimpactofcomputerand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literacyontheacademicachievementofmedicalanddentalstudentsatshiraz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J].EuropeanScientificJournal,2014,10(9):273-280.

[5]王辉.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为高校创业教育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0(S1):88-89.

[6]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刘沁玲.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66-69.

[8]吴晓伟,娜日,李丹.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设计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2):84-88.

[9]钟志荣.地方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高教探索,2011(4):138-142.

[10]路强,刘颖.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10):109-112.

[11]沈利,李艳会.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3):114-115.

第3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家华教授的《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10)》指出,我国的创业氛围还不是很浓厚,大学生的创业课程仍以理论传授为主,忽视了创业氛围的营造。目前,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地级院校,创业氛围很不浓厚,学生仍以就业受雇为主,所以尤其需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意识。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大学生身上培养一种普遍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之前,我们一直倡导大学生“知识创业”,强调“高等学校应首先通过自身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为学生创业提供榜样和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奠定基础,增强创业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种旨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愿望固然不错,但也必须正视知识经济不发达的现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我国已是老问题,这固然跟企业技术资金匮乏有关,但大学生坐等买家、安于现状而不愿自己去创业实践,乃是重要原因。归根结底,这仍是由创业意识匮乏和缺乏鼓励学生创业的氛围造成的。所以,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营造创业氛围上,使学生能结合自身优势、专长,根据市场前景与社会需求研发创新,无论是在科技高端还是在日常低端领域,只要能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大学生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者。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澄清的几个“创业”认识误区

(一)创业高不可攀,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

有人认为,创业需要有科技上的创新,必须与知识、高科技挂钩才叫创业,而自己专业资质不强,不敢想创业,频繁听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讲座不但没有激起他们创业的勇气,反而使他们更“卑微”地仰视创业者的“崇高”,巨大的“落差”感使他们彻底的沦为“临渊羡鱼”者。在他们看来,创业高不可攀。创业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像百度创立者李彦宏、渡口网络的“网游牛人”金津、星漫科技的彭海涛等这样的IT创业精英毕竟凤毛麟角。这是对创业的一种典型误解。首先,创业是一种创新思维方式,是一种实践意识,它不仅局限于IT网络、智力服务等高科技领域,只要是自身感兴趣有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的行业就完全可以纳入创业视野,比如连锁加盟领域的校园快餐店、超市、美发沙龙、数码速印店以及自主开店面向学生市场的书店、书画装裱店、咖啡店等都是创业商机,这些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低、人手配备要求不高,均是大学生实习创业的不错选择。最主要的是这些创业项目比较“生活化”、“平民化”,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学校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开发实践,这有利于他们正确地感知创业教育,让大学生相信“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

(二)创业等同下海经商

有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是下海经商,只要动手实践就可以。这种错误认知忽略了对创业理论、创业技能的学习,把创业的成败完全归因于创业实践中的摸索,这将人为增加创业的失败率。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一个人的理论功底,理论水准,可以决定他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认知水平,也能决定他的判断和预见的准确程度。所以,通过高校创业课程的学习、创业指导书报的阅读以及对创业媒体资讯的关注,掌握一些必备的创业知识理论和相关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创业前必须做的功课。在创业教育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与那些没上过大学在商海中挣扎前进的创业者相比,成功率应该更高。据李家华教授的报告显示,在社会各层次的创业教育中,高校创业教育效果最为明显。有96.83%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95.65%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提升自身的创业技能。而那些认为创业就是在实践中学会抗挫折能力,把创业教育完全等同于抗挫折教育的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对创业中挫折和困难的良好心理准备只是创业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而非创业教育的全部。在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只有保持愉悦、乐观的情绪,正确的认识自我,保持适中的自我期待水平,确立可行性更强的阶段性创业目标,善于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才能逐渐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学社科类的学生无法创业

目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多出自IT高科技领域,这给大学生创业领域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好多文科同学认为,创业那是理工科学生的事情,我学的是社会科学,无法直接创造社会价值,怎么理论联系实践创造经济效用?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创业项目的选择领域是相当广阔的,高端到IT、智力服务等高科技知识领域,低端到家政服务、服装鞋包、餐饮美食、礼品饰品等等亲民行业都能找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实例。如成功创立“小管家”新理念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的张松江,他专科毕业后,因学历低找不到对口工作,迫于无奈开始创业。他是在一次次的失败教训中凭着自己的经营智慧最终从家政领域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创业不是一项既成待驾的车,而是一匹未经驯化的野马,它不问你的专业出身,只要你有试驾的勇气、有创业的意识,再以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技能保驾护航,成功创业指日可待。

(四)创业等于单干,创新不是创业

有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意味着千辛万苦、孤军奋战。其实不然,团队创业与单干相比,无论是财力还是智力都要更具优势。当然团队创业,参与的人多了,就存在着管理上的风险,所以在创业组团时必须选择好合作者,最好彼此之间各有所长,能优势互补;要明确合作原则,监督制约,分工明细,财务清晰。这样的团队创业才能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推动创业走向成功。还有同学认为,创业就是自起炉灶,不受他雇。这也是一种误解。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有先就业跟着别人学技术、学经验然后再自己做老板的曲线创业的经历。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资金不足,这个时候或者考虑曲线创业,或者选择踏实就业,受雇他人,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靠的就是创新精神。需明确的是创新也是一种创业,只要有创新精神,就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出奇制胜,创收经济效益。所以,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受教育者进行创业的概率,也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

三、地级高校应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大学生成才

目前,很多地级高校处于生存夹缝。与名牌院校相比,学术性远远不及;与职业类院校相比,技能性又不够。所以,地级高校必须响应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政策的阐述精神,地级高校教育的发展目标,要适应并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同时,地级高校教育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从学历教育向能力本位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名牌院校相比,“学术”赶超之路太过艰难,地级高校应另辟蹊径,重点走重“学”轻“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之路,在人才培养上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培养目标,在能力培养中要着重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在教学上,要更重视实习这个教学环节,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贯穿到四年大学生活中去。地级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以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重点教育目标,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大学生的成才。在商丘师院,为了鼓励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很多院系专门开设创业课程,专门讲授创业财务、项目择取、市场调查、会计、政策法规、风险投资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至少一份创业企划书;有的院系还开展了创业竞赛,以商丘师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依托,院系出资扶持,取得良好效果;还有一些院系面向社会积极联系一些小规模创业实践项目来给学生实习试手,如美术学院团委承接的商丘锦绣路小学美化校园的一个手绘创业实践项目,整个项目实践历时1周,参项同学十几人,创收上万元,取得良好成效。此类创业实践活动,不仅使美术学院的大学生手绘技能更为扎实和丰富、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环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极好的促进了大学生的成才。

四、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展示创业教育成效,形成良性循环

第4篇

Abstract As the main bas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lso take the leading role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ac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actual difficulties and specific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 busin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erprising era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iscusses the concrete ideas for establish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engineering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rnet

0 引言

自人类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技术在深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当今高等教育模式出现重大变革。对于实践性色彩凸显的工科院校而言,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的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下教育资源获取快捷、丰富的特点,是新时期工科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变革方向。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最新的创业案例中汲取经验,也可以开设各类网络课堂,探讨当前大学生创业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学生做出合理指导。

1 信息化时代工科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基本现状,为构建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基本参考,本文选取了高等教育发达的长株潭几所理工科院校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基本涵盖了这些高校的工科专业。采用随机访谈、集中座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重点调查了学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共计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5份。

1.1 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荩?我国确定了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的大方向,在万众创新的热潮下,高等院校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加强了创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很多工科院校专门在选修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选项,但是调查发现仅仅有33.5%的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大部分学生仍然倾向找工作,同时仅有0.7%的学生投入到创业事业中。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出台促进创业的优惠政策,从创业培训、税收、融资等方面尽力给予支持。对于大学生而言,及时了解这些政策,对今后的创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调查中发现,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移动终端或者手提电脑等便捷的上网设备,但是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搜索这些优惠政策或创业新闻。如表1所示表示非常了解各类创业优惠政策的大学生占比仅为3.25%,而这部分大学生也正在谋划或者即将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表示不了解优惠政策的大学生占比高达78.5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创业的计划。

1.2 工科大学生缺乏创业基本知识

创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创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创业知识,然而在调查中却发现(表2),每学年能够参加5次以上创业知识讲座的工科大学生占比仅为18.36%,而且这些学生大部分又来自毕业年级,迫于就业压力才将创业作为一个重要选项。绝大部分的非毕业年级学生对创业并不十分感兴趣,因此也就不会花费时间参加相关知识讲座。正是由于接受的培训少,学生才在创业知识储备上极为欠缺,对于创业环境分析、财务税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际沟通技能等创业知识甚少。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有效市场调研、如何制定详尽的商业计划,最终导致创业流产或失败。

1.3 工科大学生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对于大部分工科大学生而言,创业仅仅是一个备选项,他们优先考虑的仍然是找工作。即使存在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他们的创业想法大部分停留在“构思”阶段,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因此,工科大学生也普遍存在创业经验缺乏的现象,调查发现,仅有2.92%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或者正在开展自己的创业事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基本知识,同时也与各种创业实际困难有关,如创业渠道单一、创业资金紧张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2 信息化时代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当前,大学生创业不乏成功案例,但大部分都属于典型的个案,如何提高信息化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成功由点到面的变化,需要我们构建积极的创业教育模式。

2.1 构建互联网创业宣传模式,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更新观念、开展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具有很好的价值导向功效。为此,工科院校应该充分开发互联网创业教育宣传模式,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宣传教育,利用其传播便捷性、受众广泛的特点,培育工科学生的创业意识。

首先,工科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论坛等学生浏览的网络宣传阵地,适时一些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变动的新闻,还可以专门开辟创业教育板块,从而稳步构建创业教育的互联网阵地,也可以通过这些阵地进一步丰富创业教育的路径,如适时创业讲座和创业知识竞赛活动等信息,吸引更多的工科学生关注和了解创业活动。其次,工科院校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阵地宣传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案例,从而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激励作用,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意识。

2.2 打造互联网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渠道

当前,工科院校组织的创业教育多以课堂讲课或者教室讲座的形式进行,需要大学生去到课堂现场才能开展相关学习活动,由于形式单一,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明显。信息化时代,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大学生难以割舍的生活方式,对他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低头族”现象很好地说明了这点。因此,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应该积极革新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打造具有特色的互联网创业教育课程,实现创业教育从教室到网络的巧妙转移,凝聚学生的关注度。互联网教育课程既省事省力省空间,解决很多学校面临的教室不足问题,也能够表现出足够的吸引力。高校应该重视互联网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将涵盖各类创业必备知识的优秀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源上传到特定的网络平台上,运用互联网平台将效果优良、内涵丰富的网络课程呈现给广大的工科大学生,从而使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上网终端随时随地地接受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摆脱传统教学方式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弊端,提高创业教育的效率。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丰富互联网课程的内容,如自编一些教学内容,吸纳典型的成功案例,方便学生随时下载和学习,从而对他们开展 “全天候”的创业教育。

2.3 开展互联网创业模式,丰富工科大学生创业实践经验

当前,绝大部分工科大学生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各种专业实习、社会服务实践等,而这些经验并不能为大学生创业形成实际意义的指导。正是由于创业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始阶段遭遇重重困难,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优秀范例既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强大的号召力,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范本,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但是如果不能依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这种重复性的“创业”也难以取得成功。

为此,工科院校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创业方式积攒创业经验,可以将学生的创业目光适当地吸引到物流业、服务业、教育培训等新兴行业。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时代互联网经济的优势,引导大学生尝试网络创业的新模式,既能有效缓解实体创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又可以降低创业门槛,为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绝大部分工科大学生都是互联网的忠实用户,都会进行基本的网络操作,只要加以合适的引导,就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开网络店铺的创业形式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在工科院校中开展互联网创业模式的宣传教育,鼓励大学生尝试网络创业模式,以开淘宝网店为例,大部分网店只需要缴纳1000元保证金即可,从而有效缓解开店资金紧张的难题,易操作、风险也小,是非常适合大学生的创业模式。

第5篇

在华中师范大学有关本科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借鉴同行经验[8-9]并结合专业特色,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1.1立项学院每年的。9月对下一年度的计划项目进行宣传、培育和遴选。教师们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介》,介绍项目主要内容及完成目标,并备注对完成该项目学生的要求,由学院统一向学生。学生也可以与导师协商申请提出自己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进入不同的研究室和指导教师,1~5人组成一个科研小组,成员可以跨年级。项目课题、导师和成员确定以后,学生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学院在每年年底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立项评审并公示。立项项目分为A、B、C三个档次,学校划拨经费资助。对于通过立项答辩、学校未资助的项目,学院自筹经费予以资助。1.2项目建设。项目的执行期原则上为一年,必要时可延期一年。项目组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申报表》开展项目建设与研究工作。建立每个项目的进展档案,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填写。要求项目组成员每周和指导教师见面一次,汇报研究进展,商谈下一步研究工作,并听取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小组成员做好会谈记录,指导教师签字。研究组成员每两周到学院学生科研秘书处签字,检查、督促科研进展情况。项目负责人需协调项目组成员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安排好。项目进度和分工,做好项目组讨论纪要、项目进展和季度总结、项目经费使用登记等与项目有关的进展日志。项目导师需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提供书面指导意见。1.3中期检查项目运行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导师对项目的进展及经费使用情况等提供书面意见。中期检查的结果分为“合格,继续资助”“不合格,同意整改”和“不合格,项目终止”3种。对于“同意整改”的项目,整改期为一个月,整改期结束时学院应给出整改意见,确定项目为继续资助或终止。对于未通过中期检查(含整改未通过)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终止申请表》。1.4结题验收。学院组织专家开展项目的结题验收评审工作。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参加结项答辩,同时要求提交项目成果原件、电子扫描件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登记表,导师对项目的完成及经费使用情况等签署结项意见。结题验收的结果分为“优秀,同意结项”“合格,同意结项”和“不合格”3种。1.5奖励制度。学院设立经费用于评审和奖励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根据科研项目的结题审查结果,确定每届学生的获奖者名单及奖励等级,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在奖学金评定、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活动中,对参与项目的学生予以奖励加分。对于指导教师,根据结项结果年终认定工作量。

2现阶段手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2002年学院内部开始推行本科生科研立项以来,一直是手工管理、纸质存档。初期由于项目少,管理起来难度不大。随着国家对本科生创新创业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导师开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2018年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达65项,参与人数184人,覆盖学院所有专业,学生参与率超过50%。大量学生的参加给项目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也暴露出了手工管理的问题。2.1选题问题。在选题阶段,师生间缺乏足够了解。教师方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学生刚刚进入大二年级,很难深入、全面地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比如课题研究对象的性质、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专业知识、软件工具、实验技能等。信息不畅通导致师生双向选择满意度不够高。2.2项目进行阶段存在的问题。在项目进行阶段,可能会出现师生交流不够充分和及时,甚至缺乏沟通和交流等问题[10-11]。有的原因在教师方,如指导教师因个人事务或其他原因,并未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未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不进行跟踪检查等。有的原因在学生方,如不主动和指导教师联系,不积极参与讨论,不提交进度材料等。学院对项目的中期过程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往往在项目终止或结项不合格时才发现问题。2.3归档阶段存在的问题。项目结项以后,每个项目将相关材料装入档案袋,贴上材料目录,存放于学院档案室保管。由于需存档的材料较多,包括项目申请书、经费使用记账本、研究记录手册、中期报告表、结项申请书、个人总结、成果等,后期查阅调档工作量较大。

3管理体系设计

为了建设本科生创新创业质量保障和管理体系,同时运用现代化和网络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构建,使得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个主体都通过该系统来完成本科生科研工作,从而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可监控的目的。3.1用户需求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用户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评审专家4部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见表1。3.2功能要求分析。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实际需求,我们概括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1)教师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导入指导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指导教师能够修改并完善个人信息以供学生选题参考。(2)学生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导入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生能够修改并完善个人信息以供导师确定选题学生参考。(3)过程文档查看功能。所有用户均能对过程文档进行查看。(4)过程文档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对过程文档,如项目申报表、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项报告等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并规定格式。(5)在线填写功能。学生能够在线填写个人开题报告等过程文档,导师能在线填写修改意见等。(6)辅助功能。对学生、指导教师、项目等相关信息进行查阅和统计,并提供下载文档。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我们确定了这些主要功能分别由5个模块实现,如图1所示。(1)基本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基本信息的设置,包括教师姓名、工号、学生姓名、学号等。教师还可选择性填入联系方式,供学生选题探讨等时联系。(2)项目过程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项目从选题到结项均在该模块中实现。各个过程文档由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设置,统一格式。(3)审核功能模块。审核功能包括中期审核和结项审核两部分。评审专家通过该模块可查看项目过程文档,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材料将被退回修改,并通知学生。(4)答辩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对答辩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管理人员可录入答辩安排、答辩记录和答辩成绩,同时供学生查阅。(5)辅助功能模块。该模块包括查询和统计功能。管理人员可根据教师信息、学生信息、项目信息等进行相关查询、统计和下载。

4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4.1选题流程。大学生创新创业系统需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可由管理人员导入教师姓名、工号,学生姓名、学号,并设定初始密码,用户登录后自行修改,也可由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获取。项目选题管理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为了保证项目选题的公平性,项目设置的选题流程如图2所示。课题来源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师出题。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并对项目主要内容、达成目标进行说明。同时,教师还可备注对申请该项目学生的要求。另外一种是学生自行申报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需求等,提出自己的课题,指定或不指定指导教师。每组学生限选或申报一个课题。同一课题可被多组学生同时选择,避免因外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不公平。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内确认选题学生,达成双选。若教师在指定时间内未确认选题学生,则均被视为未选上。未被选上的学生将被重新授权选题或申报课题。4.2项目过程管理流程。项目的过程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学生提交项目开题报告,导师审核通过后项目开始进行。项目中期学院组织中期检查,学生提交中期报告,导师审核通过后统一交付学院审核。结项期间学生提交结项报告和相关材料,导师审核通过后学院统一预审,合格后方能参加结项答辩。导师和学院审核时,除选择“通过”或“不通过”外,还可填写或上传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同时,在学生开题后的整个过程中,师生均可上传指导记录,以供日后查阅。

5数据库设计

系统服务器平台采用AppSerV(Apache+PHP+MySQL)搭建,数据库系统使用其内置的MySQL数据库。MySQL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9],容易使用,运行速度快,使用最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库管理,可方便地使用MySQL命令行或phpMyAdmin(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操作,支持ODBC协议,可移植性好。MySQL支持大型数据库,可处理和拥有上千万条记录,并可运行于多种系统,安全性高,且支持多种编程语言。针对项目中的各模块进行数据库需求分析,分析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画出系统项目模块图,如图4所示。4,该系统可建立两个数据表,分别存储用户信息和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结合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项目基本信息模块中的教师姓名、工号、学生姓名、学号等信息可从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获取并存入数据库,也可通过管理人员导入数据存入数据库。项目过程管理模块各种文档以文件模板的形式供学生下载填写,文档上传的信息存入数据库,项目的其他各种信息如:审核信息、反馈信息和答辩等以数据形式存储以便查询。

6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54-02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以电子、通信、计算机及软件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在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高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特点是中小企业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经营与市场相关性高、竞争激烈,劳动力转移和职业岗位转换频繁。因此,信息产业从业人员不仅要能够适应单一工种劳动,也需要参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进入计划、管理、服务等环节,甚至自行创办企业。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1],毕业生就业率偏低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我们对齐齐哈尔大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开展了毕业生调查工作,发现很多当年统计为未就业的毕业生实际已在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工作,其中个别优秀者甚至创办新型企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生把此类工作当做临时性、非正式就业,不看好工作前景,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脱节严重,导致就业率统计不准确。如何使学生认清我国信息产业已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的新型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针对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现实,变革原有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原有“一刀切”的做法,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守成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养,构建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是极其必要的。

一、国内外现状分析

一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美国百森商学院的成立为标志,随着如Yahoo、Excite、Netscape这样的大公司在校园创业氛围中诞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美、澳等发达国家高校在专门机构的负责下已形成一套成熟、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一些大学设置了创业教育专业,其支持体系相应健全、完善。欧洲国家十分重视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创业精神,建有“欧洲模拟公司”网络。其中德国在2000年明确提出,在今后5―10年中,每届大学生要有20%―30%的人创业[2]。

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于1991年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在国内6省市、20个县乡和30多所学校进行了创业教育实验研究。1997年,清华大学率先主办了“创业计划大赛”,国内高校开始以创业大赛为突破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自发性探索。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团中央、中国科协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这一赛事的主办单位之一。2007年,中南大学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与 “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单位[3]。同年,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配合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1年教育部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受政府导向和舆论媒体的推动,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定位不同,有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仅限于开设一两门课程、邀请知名企业家开办讲座、搞一些创业计划活动,普遍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学科、专业教育脱节。

二、信息技术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探索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纲领性指导。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对信息技术类专业而言,这种能力应包括知识、技能和特质。信息技术类专业在确定培养目标时,目标不宜宽泛,要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应解决好守成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间的关系。以创造性、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特质等。

(二)业务培养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可分为以学生创业素养与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广义创业教育和以创业素质与具体创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当是一种根植于全日制本专科教育的根本性教育体制,它既包含综合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品质、个性、才能、创造性等的培育和提升,也包含市场知识、创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一些急于创业学生的共性,经验不足,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以真实的项目、虚拟的公司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尝试。在这方面,中南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要改变以往青睐大企业忽视中小企业的做法,组织学生到创业型企业进行实习,体验创业者的艰辛和事业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在坚持原有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成本核算等内容。

(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现代课程论从大课程观的角度将课程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目前,许多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造成部分学生情商缺陷,意志薄弱、缺少自信、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不善合作、较多的依赖性等。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科课程要做出相应改变,不仅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要变,普通教育课程也应做出相应改变。例如,外国语言类课程可适当宣传国内外成功创业的事迹,树立创业典型。对活动课程而言,尤其实验、实习要增加各种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结合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应有明确的活动目的、特定的活动方式。

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建议

(一)管理制度建设

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深化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宽松的育人环境,实行弹性学制和真正的选课制。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实行选课制,但受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限制,以专业选课制居多,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很小。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应该延长学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多的选择课程,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办法和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管理机制。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应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的资源是扩张的”[4],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师、教材和课程,还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学校的学术环境、讲座、学生的各类社团组织,乃至校友资源、政府和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的资源和海外的教育资源。建立“能够充分给学生提供各个环节,实践、实习学习机会的广阔资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取得社会各界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为此,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相当重要。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的联系,尽可能取得多方面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创新创业实验班、创业教育辅修专业建设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2010)中国报告》,2005―2010年间,我国大学生认为创业机会有所增加,2005年,认为“在随后六个月中存在创办新企业的良好机会”的比例是32.43%,到2010年,该比例上升到44.13%,但认为创业能力存在不足。尽管有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创办企业的技能和经验”,但这是一种没有创业的“事前主观评价”,是对自身创业能力的一种高估。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实验班、辅修专业的形式比较好。对参加实验班的学生,选拔时可以开展“创业者个人特质的自我评估测试”。实验班成立后,独立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选修创业教育第二专业的学生,以校内辅修专业的形式培养。

参考文献:

[1]桂卫华,凌玉华,粟梅等.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

[2]牛长松.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国外职业

教育,2007,(3).

[3]董青春,董志霞.高校创业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整合原则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教育信息资源,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创业教育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在该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内容或方式。我国自1998年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所谓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创业课程教学的工具,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认知,作为重要的资源辅助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让老师轻松教,使学生乐意学。

一、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高职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

在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旨在通过教授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即综合利用与评价和知识创新能力。高职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健全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创业教育课程中,有利于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帮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创业教育是一门融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作为学生一般都没有实战经验,就课堂教学而言,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仿,从而给学生以真实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有利于老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之前在中小学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创业教育,没有基础,上手比较困难。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网站、微博、论坛等信息传播载体,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创造学生参与教学的良好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途径和能力。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让

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从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通过这种实训课程,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特殊性。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必须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分支,它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个积极意义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同样如此,创业教育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而是试图使学生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寻求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利用虚拟现实,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处理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能。

2.实效性原则

将信息技术融入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创业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其间不应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手段的高端、前沿,而要充分考虑实际效果,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切勿滥用,讲求实效。

3.辅原则

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可以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在整合前必须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创业教育的学科特点,合理有效利用,万不可喧宾夺主,使创业教育课程变成了信息技术课程,造成本末倒置的后果。

三、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的策略

1.因材施教,因学制宜,实施动态教学

创业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载体。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创业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系学生基础不同,学习水平也有差异,应该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需要组织教学。应该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施动态教学,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应及时更新,辅助教学网站要适应教学需要,对内容进行删减,提高利用率。

2.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指用多媒体授课,而应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学习方式。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创业教育的学科特点,创建信息技术与创业教育课程整合的应用平台。建立模拟教学平台,运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模拟仿真的创业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创业全过程,帮助他们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3.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创业教育,要求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创业教育课程,但创业师资却比较少,有创业经验的老师更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优秀的创业教育网络课程,可以借鉴好的教育资源,将信息技术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现多样化、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建立创业教育课程包,开发创业教育立体化电子教材,积极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敬丽华,高建宁.网络环境下创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市场周刊,2010(9).

[2]浦海燕.对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探析.职教论坛,2011(5).

注:本文系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校级教育研

第8篇

关键词:创业板 R&D信息披露 价值相关性

一、引言

自2009 年10月30日创业板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登陆后,截止到2013年末已经有 355家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在高科技技术支撑下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其规模较小,成长能力强,发展势头猛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科技创新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研发强度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R&D信息的披露渐渐成为衡量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国际会计准则及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均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研发支出的会计信息。2006年我国在新无形资产准则中明确提出,要求对研究开发支出采取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政策,以及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将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进行披露。R&D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投资者深入了解企业的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从而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帮助投资者判断公司的价值。R&D投入很可能会使上市公司提升企业未来价值,最终在股票收益分配中反映。但同时,R&D投资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额大、回报期不确定、风险较高等弊端。外部投资者通过关注公司R&D投资活动信息,在公司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中做出甄选,他们对研发信息的反应可能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市场估值。

处于成长初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其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多,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很容易发生。近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情况如何?创业板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是否认同企业的研发投入价值?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否有效?能否在创业板市场上形成企业研发投入和市场回报的良性循环?对投资者而言,创业板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质量是否会影响价值?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企业 R&D 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课题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各个方面证明了R&D 信息披露具有价值相关性,R&D 信息披露对企业决策行为和收益产生了较大影响。代表的文献主要有: Hirschey 和Weygandt(1985)研究发现 TobinQ 值(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与研发强度(研发支出/销售收入)正相关,即研发强度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Chauvin 和 Hirschey(1993)研究表明,那些宣布增加 R&D 投入的高科技企业,其股票价值得到明显提升。Chambers(2002)实证得出R&D投资水平及其变化与随后公司股票的超额收益正相关。Ronald Zhao(2002)对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研发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信息的披露程度与企业盈余和账面资产均会对企业股票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研发信息披露越详细,能给企业带来的信息量越高,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越合理。Catherine(2006)对高科技公司的 R&D 投入回报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科技公司的R&D 投入具有一定的回报率。Darrough and Ye(2007)通过对亏损公司R&D信息披露与长期股票价格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亏损公司的长期市场价值与其会计盈余呈现负相关的诱因之一是R&D费用化。R&D活动会增加公司的价值,R&D费用化会大量减少会计盈余,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Guenter Lang(2009)的研究结果发现,R&D对生产力有正向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最大的影响产生在投入的2年后。Bixia Xu(2009)以美国1998-2004年的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市场对R&D创新多的公司所持现金增值的估价更高。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涉及R&D信息披露现状研究、披露动因研究和改进建议研究等方面,近年来对R&D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进一步增多。薛云奎、王志台(2001)以1995-1999 年沪市的会计数据,证明了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很强,之后有学者对 R&D 投入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 R&D 投入对企业业绩有正的显著性影响。周砭虹和许玲丽(2007)研究证明我国民营企业的R&D投入在其投入后(不包括投入当期)一年之内对企业业绩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谢小芳、李懿东和唐清泉(2009)研究发现股票市场中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无显著影响。王新红、杨惠瑛(2010)在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连续性披露不足。王欣冉和郭志勇(2011)通过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R&D 投入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

国外对R&D投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D投资、R&D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以及R&D信息披露是否对企业内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和收益产生影响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R&D信息披露现状、披露动机、改进建议和价值相关性等方面研究。前期主要是通过理论研究说明R&D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披露方式,通过实证数据说明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由于研发数据不全、时间窗口短、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等原因,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关于创业板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本文以创业板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全面探讨创业板R&D信息披露价值相关性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权益市场价值之间具有预测性的联系。即与股票价格有显著预测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决策者,提高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能力,可靠地反映在股票价格中。本文拟研究股票市场中创业板R&D信息披露的综合指标对投资者的影响。

针对创业板,R&D信息作为特殊的长期资产信息披露,一方面企业希望得到投资者青睐,用以增强企业研发竞争力和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信息披露会产生人工等有形成本和竞争者别有用心的无形损失成本。企业研发投入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已有产品的技术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带来产品竞争力增加,成本有效减少,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R&D信息的披露能够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战略发展的信号,使投资者更加有效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前景,激发投资者的关注热情。投资者接受了这样的信号,有可能关注到企业,增加了企业获得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者的关注和预期,将会对股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企业价值。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R&D信息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H2:创业板 R&D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相关。

H3:市场会对企业披露的R&D支出信息作出显著的、正向的反应。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期间为2009-2012年,进入样本研究的公司共有893家,其中2009年58家,2010年188家,2011年293家,2012年 354家。本文实证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研发数据等市场指标数据均来自CSAMR数据库。

(三)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股票价格作为衡量企业市场价值及其变动的因变量。为了切实反映股票市场对年报和公告的反映,选取了企业年度报表披露后5-7月的月开盘价和收盘价的平均股价。

自变量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R&D投入初期使企业的支出增加,而长期的研发投入增加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未来价值,并很有可能反映在股票长期收益中。由此可以判断,在科技含量高的公司R&D投入强度能够作为股票价格的一个解释因子。本文采用R&D投入相对于总资产的比值来表示R&D投入强度。

本文选取每股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资产报酬率作为控制变量。鉴于销售收入通常具有周期性影响,且缺乏稳定性,增加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权益市场价值常常以资产报酬率来预测股票收益,增加解释变量的相关性。

传统的财务理论中,用Feltham-Ohlson定价模型来估计股票收益率。该模型利用会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市场价值进行解释。本文在传统的Feltham-Ohlson模型基础之上,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对企业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

P=a+bBPS+dRDQM+eZYWS+fZCBCL+ε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2009年创业板初建,以乐普医疗为代表的15家企业率先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研发数据披露面占整个市场的25.86%。2010年创业板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188家企业中,55家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研发投入数据,占整个市场的29.26%。2011年创业板已有293名成员企业,96家企业在年报中披露了研发投入数据,占整个市场的32.76%。2012年35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124家披露研发数据,占整个市场的35.03%。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自2009年至2011年,未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企业占市场的69.2%,创业板基本稳定地保持着10.68%的研发信息披露增长率,与其他板块相比,创业板研发信息披露增长率较慢;从研发强度RDQM看,样本中研发投入占年末总资产的比重从0.024%(国民技术)到16.03%(天源迪科),研发强度差异较大。由表3数据进一步可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在3%以下的占了大多数,近95%;研发强度在1%以下的公司数为721家,所占比例达80.74%;研发强度高于5%的公司比重仅占2.01%,这反映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择修正后的Feltham-Ohlson模型来研究2009-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从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与股价P的相关系数为0.094,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1时,被检验的两个总体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从双尾检验的结果来讲,其相关系数检验概率接近0,说明股价和研发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初步证明了本文的假设。这个结果表明,创业板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显著地认同了研发投入的价值性。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受经济政策、市场和企业微观经济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虽然通过实证检验得到R&D信息披露与股价具有相关性,但由于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创业板R&D信息披露与股价的相关程度较低。

(三)回归分析

通过表4的相关分析结果可知,股价和研发强度、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及资产报酬率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初步证实了R&D信息披露和股价之间的关系。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和研发强度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调整R2值为29%,模型的拟合度较高;F值为91.918且在99%水平下显著,模型的统计学意义明显;各变量的VIF值均远小于10且DW值为1.677,表明该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及序列自相关问题。其模型如下:

P=9.205+52.904RDQM+1.074BPS+12.84ZYWS+8.936ZCBCL

该模型研发强度的回归系数为正值,并且研发强度对应的T值通过了检验,这说明研发强度和股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企业研发强度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认可度越高,市场的价值越高。即创业板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在股票市场上,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年报披露日后的股价显著正相关,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价值被外部投资者所认可,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将会极大地促进以股价代表的未来业绩,有利于企业融资研发,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通过本文实证分析发现,研发强度与股票价格的相关系数较低,说明研发强度对创业板市场的影响程度较弱。

第二,从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信息披露意愿不强。多数企业只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一个研发支出总额,或者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下披露发生的研发现金支出。这说明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深刻认识到研发信息披露对市场定价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企业披露R&D信息意愿的不足,证券监管部门对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应该加强,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对R&D信息披露的宣传,使得企业将研发信息披露作为宣传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中自发的披露R&D信息。

第三,从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强度的情况来看,我国创业板研发强度整体偏低,尚未达到应有水平。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可能企业本身就是依赖于一项新技术或者新思想而生存。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现状与投资者预期的研发投入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这与创业板企业成立时间短、业绩欠佳、成长性高有关。也有一些创业板企业科技含量高,将研发投入数据作为商业机密保密或者酌情披露。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真正向创造型企业迈进。X

参考文献:

1.Hirsehey.M.,J.J.Weygandt.Amortization Policy for Advertis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5,23(l):326-335.

2.Chauvin,K.W.,and Hirschey,M. R&D expenditures and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firm[J]. Financial Management,1993,22(4):128-140.

3.Chanmbers,Dennis,Ross Jennings,Robert Thompson.Excess returns to R&D intensive firm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2,7(2-3):133-158.

4.Zhao,R.Relative value relevance of R&D reporting: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2002,(13):153-174.

5.C.Catherine Chiang.Return on R&D Investment Across High-tech Product’s Life Cycle[J].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6,(3):260-264.

6.Darrough,M.and Jianming Ye.Valuation of Loss Firms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7,(12):61-93.

7.Guenter Lang.Measuring the returns of R&D-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German manufact sector over 45 years[J].Research Policy,2009,(38):1 438-1 445.

8.BIxia Xu.R&D innovation and the value of cash in the biotech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750-755.

9.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1,(11):40-47.

10.周亚虹,许玲丽.民营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对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7):102-112.

11.谢小芳,李懿东,唐清泉.市场认同企业的研发投入价值吗? ――来自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3):299-314.

12.王新红,杨惠瑛.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状况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3):94-96.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披露; 研发投入; 影响因素; 创业板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2-0053-05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研发投入作为一个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重要来源,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研发投入本身对于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其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对较高,随着投资者素质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对企业研发活动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却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研发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研发成果和未来收益,较多的披露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一旦企业披露这些信息,他们的研发投入会变得更加透明,从而招致其他企业的模仿,在这种情况下,竞争者会通过较低的研发成本和较短的研发时间获得较高的收益,损害企业的利益。2007年后,我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等信息的披露进行了相关规定,但对于研发项目进展情况、发展前景、风险大小等非财务信息却无强制性要求,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呢?本文将以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以期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当前变化的经济环境下研发信息披露可能存在的特征,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随着企业对研发活动的不断投入,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Entwistle(1999)对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3家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以财务报告中的语言文字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的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文章将研发信息分为投入、产出、未来支出、财务管理、会计、战略6大类和18个子分类,探索了研发费用比例、会计政策、是否交叉上市、资本结构、公司规模对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支出和交叉上市与研发信息披露正相关。Denise A. Jones(2007)年对5个研发密集型行业的119家公司进行了研究,将研发信息分为研发支出、在研项目、开发阶段研究3大类和26个子分类,通过打分法建立了研发信息披露指数,发现专有化成本、股票账面市场价值比与研发信息披露负相关。Mehdi Nekhili(2010)对2000―2004年85家法国公司进行了研究,将研发信息分为研发支出、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会计政策和研发战略5大类,同样采用打分法衡量研发信息披露,结果发现审计委员会的存在、研发强度、资产收益率、销售增长率和公司规模与研发信息披露正相关。梁莱歆、王宇峰(2007)对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司是否为高科技企业和公司规模对公司是否披露研发费用信息具有显著影响。王宇峰、苏逶妍(2009)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发信息披露频率与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一) 研究假设

由于财务杠杆高代表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偿债能力较差,而企业研发活动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出于融资的需要,企业就会倾向于隐藏相关研发信息;而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其偿债能力较强,为了能够快速发展,获得资金支持,企业则倾向于向外部披露研发信息以展示自身实力和竞争优势。由此提出:

假设1: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财务杠杆负相关。

一般来说,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经营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为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这种优质企业会选择披露更多的研发信息,以显示自身的发展前景和未来价值。由此提出:

假设2: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

股权集中度较高说明企业的股权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大股东手中,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这种情况下少数几个大股东会联合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他们会隐藏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的研发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由此提出:

假设3: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股权集中度负相关。

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研发信息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为了获得资金使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成长性好的企业往往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研发信息以展示未来的竞争优势。由此提出:

假设4: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

由于研发活动往往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较高,为了吸引外部的资金流入,企业会加大自身研发信息的披露,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研发能力、研发战略及未来发展前景,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由此提出:

假设5: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研发强度正相关。

现代企业往往通过任命独立董事来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由于独立董事与企业不存在较强的利益关系,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来评估公司的状况,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更好地披露研发信息。Chen&Jaggi(2000)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也越好。由此提出:

假设6: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董事会独立性正相关。

一般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战略规划,因此它们会加大自身的研发信息披露,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展示自身的竞争优势。由此提出:

假设7: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二) 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

为了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上述假设1―7为研究依据,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论,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RDI=β0+β1LEV+β2ROE+β3HERF+β4GROWTH

+β5RD+β6RINDPR+β7SIZE+ε

在此模型中,β0为常数项,βi为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待估参数(i=1,…,7),ε为模型的随机项,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三) 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的设定

为了较为准确地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正如表1所示,本文通过设立研发信息披露指数来进行研究,指数设立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依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研发信息,参照Mehdi Nekhili(2010)的研发信息划分标准和Denise Jones(2007)的研发信息评分表,将研发信息分为七大类,即研发费用、在研项目、研发成果、研发人员、研发战略计划、研发会计政策和研发基础设施,从而设计出研发信息披露评分表,详见表2。其次,对研发信息各项目进行打分,打分标准如下:对于仅涉及定量披露的项目,披露为1,不披露则为0;对于仅涉及定性披露的项目,若描述详细、信息量丰富,则为1,若简单提及则为0.5,否则为0;对于既涉及定性披露,又涉及定量披露的项目,若描述全面则为1,若仅涉及一方面或者简单概括则为0.5,否则为0。最后,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将企业某一年度的全部信息披露项目得分之和除以满分,便可得出企业在该年度的研发信息披露指数。

(四)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12年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并剔除了没有在年报中披露研发支出及相关研发信息的公司,由于研发支出属于强制性披露范畴,若公司没有披露此类信息,则表明无相关研发活动,因此予以剔除。最后,收集到34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812份年报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于聚源数据库,对数据的分析采用的是SPASS19.0统计分析软件。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列示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统计数据,由表3可以看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情况不是十分理想,水平整体偏低,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的均值只有40%,同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研发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比较悬殊。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均值达到67%,且标准差较大,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比较集中,分布不均衡。

(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为避免自变量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本文在进行多元回归之前对各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4为自变量相关系数表,从结果可以看出,各因素的相关系数都比较低,说明自变量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

(三)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5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F值为68.91,且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方程整体具有显著性,各自变量作为一个整体能很好地解释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水平。

表6列出了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与预期相同,但仅有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研发强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其余假设虽得到了证实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具体分析如下:

1.财务杠杆与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且在5%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为了隐藏自身的财务危机,往往会较少披露自身研发投入信息;而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则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研发信息以展示自身的竞争优势。

2.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是创业板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较强,但企业所有者管理水平较低,对管理层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导致信息披露水平较低。

3.假设3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水平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大股东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会隐藏与公司发展密切相关的研发信息。

4.公司成长性与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倾向于隐藏与自身利益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研发信息。

5.研发强度与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1%),说明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往往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研发信息以展示自身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获得较多的资金支持。

6.董事会独立性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目前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性和参与性还十分有限,因此难以对企业的研发信息披露行为施加有效影响。

7.企业规模与研发信息披露水平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原因可能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尚处于成长期,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并没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而逐步发展和完善,从而导致信息披露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研发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负债率较低、股权分散、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研发信息,从而展示自身实力,获取外界资金支持。此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这些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其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加快其规范化进程。(2)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董事会独立性和企业规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尚处于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不高,担心商业秘密泄露,独立董事参与性、监督性有限等原因密切相关。因此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法规,使研发信息披露对企业带来的利大于弊,同时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独立董事对公司事务的参与和监督,促使经营者披露研发信息。

【参考文献】

[1] 梁莱歆,王宇峰.我国上市公司R&D费用信息披露动因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5).

[2] 王宇峰,苏逶妍.我国上市企业研发信息披露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

[3] 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1(11).

[4] 吕玉芹.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4(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

[6] 薛云奎,王志台.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J].会计研究,2001(3).

[7] 徐茜.计算机软件上市企业R&D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月刊,2009(8).

[8] 张若如,许敏.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探讨[J].财会月刊,2007(5).

[9] Entwistle,G.M. exploring the R&D disclosure e-

nvironment [J]. Accounting Horizon,1999.

[10] Denise A. Jones. Voluntary Disclosure in R&D-Intensive Industri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7.

[11] Chen&Jaggi. Association between independent non-executive directors[J]. family control and financial disclosures in HongKo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0.

[12] Guenter Lang. Measuring the returns of R&D-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seat or over 45 years[J]. Research Policy,2009.

[13] Julio Pindado,Valdoceude Queiroz,and Chabela-

dela Torre. How Do Firm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and Firm Value?[J] .Financial Management,2010.

[14] David Aboody,Boruch Le. Information Asymmetry,R&D and insider Gain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

第10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37-02

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操作能力的必由之路。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作用

在国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两个重要教育改革规划文件非常明确地指出各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加快培养重点领域相对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优化学科布局,办出各自特色,为地方服务”。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许多重点大学先后进行了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多年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但是各高校的性质和特点并不完全相同,其人才培养模式虽有借鉴,但差异较大,尤其对于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还未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因此,紧跟本科高校教育转型的时代步伐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根据我校地方背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身特点,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因此,紧跟本科高校教育转型的时代步伐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根据我校地方背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身特点,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二、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际出发,按照被服务行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及创业实践环节,建立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科学合理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办学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何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以服务行业为目标,培养出更多的能够胜任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直接关系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未来。

2.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协会,制定行之有效地激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学分置换方案,形成“协会+项目+竞赛”的实践教学模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产品的设计和仿真,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提高教师开发设计实践教学能力,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多来来,我国教育或多或少地受到精英教育思维的影响,存在重理论、重研究、轻实践的惯性思维,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是从一个学门进入到另一个学门,虽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显著增强,但存在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建立鼓励教师投身企业实践、提高工程设计能力的激励措施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

4.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多渠道解决学生实践问题。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而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实验设备台套数不足,加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实验设备淘汰率较高,单靠学校的实验设备很难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企业和第三方教育机构的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模式,完善学生实习安全防护措施,建立校内外实践环节学分置换政策,才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三、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与特色

基于以上建设思路,并结合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和多年来形成的就业领域,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专业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按照所服务的行业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需求,将学生的培养方向细分为“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信号处理算法与实现”等方向,针对每个实践环节构建与培养方向相适应的平行实践项目指导学生按兴趣和能力合理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开放实习内容,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开展自主性研究,不断完善学生校外实习安全保障机制、学分置换机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构建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适应学生能力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分为三个相互平行的实践群,每个实践群强调不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习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电子产品设计”实践群以电子产品硬件设计及调试为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设计工业检测仪表、通信产品、日用消费电子产品的能力。“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践群重点培养学生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能力,强调的是软件的开发、设计、调试能力。“信号处理算法与实现”实践群对理论性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基础,以DSP开发和FPGA开发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2.实际产品设计,丰富实验内容。重新优化和整合课程实验内容,在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丰富实验内容,使各专业课程的实验即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使得所设计的实验最终成为一个实际产品或实际产品的一部分。

3.“仿真+实物”的校内实验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校内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所设计的内容进行仿真研究,在充分理解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实物设计,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验设备缺乏的问题,又可以使实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协会+项目+竞赛”的校内实践模式,学生创新精神显著提升。首先,按照满足“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信号处理算法与实现”领域的需求,整合校内原有实践项目,设计三套平行的实践方案,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兴趣合理选择。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协会”、“仿真协会”、“计算机协会”等协会,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各种科技竞赛,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常态化。

5.“学校+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校外实习模式,增加就业机会。为了进一步解决学生工程训练的需要,在增加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第三方培训机构,完善校外实习安全保障机制及学分置换机制,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张晓宇.一种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4):88-91.

[2]潘丹青,杨小劲.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观察,2015,4(21):113-115.

[3]李新国,郑明才.师范院校卓越电子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探讨[J].湖南学院学报,2015,15(5):44-48.

Research 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QU Qiang,YANG Yong-hui,CHI Tao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Liaoning 114051,China)

第11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44-02

最新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李家华教授也指出,我国的创业教育刚刚起步,相对滞后于欧美国家,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需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创业创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部门大力协助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

于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位于高等教育招生的生源末端,来自西部各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和农民工家庭或者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占相当比例,学生对提升知识、技术、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有很急迫的需求,对摆脱贫困的生活学习环境也有着强烈的创业需求。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有些高职学生选择在校内就开始参加勤工俭学并逐步创业,这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帮助其他人就业。但从目前的创业现状看,成功率很低,往往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职院校必须给予及时的创业指导,构建一条安全带,编织一张保护网,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保障学生的创业行动。按照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斯蒂文森的理解:“创业是创业者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整合资源,对商机加以开发利用,最终实现价值的过程。”可见,创业的关键要素至少包括创业者、商机和资源。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大为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今后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要着重在“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创业信息服务。由此可见,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创业,要求我们必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信息环境,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专业的信息咨询团队,图书馆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就业创业指导部门进行合作,并为其提供信息支持,拓展创业教育信息服务功能。

高职学生创业信息需求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对自主创业的理解较为偏颇,忽视了创业信息环境的建设,缺少完整通畅的信息获取渠道,这是造成创业意愿与成功相违背的部分原因;并且部分院校的创业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即使有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和信息服务体系,部分大学生仍无法筛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信息环境的支持,需要深入分析高职学生对创业信息的需求。

高职学生创业信息需求分析是图书馆为创业教育服务进行延伸性改革的前提。专家认为创业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战略管理规划能力、企业家个人能力、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资金。在创业初期,这几种资源的重要性按以下顺序递减:企业家个人能力、资金、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

现在,高职学生创业有个通病,一般都比较急躁,缺少比较周密或是深刻的市场调查而盲目去做项目,还有就是对风险的预估能力太低。创业光靠激情是不够的,需要全方位的准备。结合高职大学生起点低、热情高、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高职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首先就是增强个人能力的关于法律、管理、计算机、会计、营销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是政府和学校关于扶持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法规信息;再次是创业项目、合作伙伴、技术资源信息;最后还有资金信息、人际关系信息、创业风险信息等。大学生的社交网络还很单薄,因此要求的创业信息更具有动态性、时效性、相关性,信息提供者要长期跟踪,要动态地、灵活地提供服务,滞后的信息、海量信息、无关信息太多,反而会使创业者无法甄别出重要与相关信息。

高职院校图书馆创业

信息服务的改革策略

(一)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教育宣传工作

高职图书馆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合理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阅读创业类文献资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而健康的创业新理念是可以做到且非常必要的。

图书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文献资源指导:定期以专题书架的形式推荐关于创业、励志方面的图书、报刊;广泛收集创业信息,包括创业资讯、创业项目、资金扶持、国家、省市、学校关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信息,及时利用图书馆网页及宣传栏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宣传栏和讲座等形式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尤其是同水平院校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二)学科馆员参与创业教育实践

学科馆员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图书情报专业训练,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学科馆员队伍,为学院的科研进行服务;学科馆员也应成为教师及大学生完成创业教育的得力助手,参与到创业教育实践中去。在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中,学科馆员可根据授课教师需求提供一二学时创业资源获取与检索的讲授指导;另外,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团体需要撰写创业计划书,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学生创业团体需求帮助其获取市场需求分析、前景分析等相关的一些准确数据,充当学生的创业资源导航者;学科馆员还可为大学生创业孵化的每一个创业团体提供专业的创业机会信息、公司信息、技术信息、市场创业信息、市场环境信息、管理信息等。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人才信息素养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创业就是要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创业者必须学会整合闲散的社会资源,实现创业成长。这就要求创业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度的市场分析能力,这直接体现在大学生对信息的检索、搜集与整合分析能力。

图书馆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有的院校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制作专业小游戏、开设文献检索课等形式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社会上的企业家或创业成功的校友向学生介绍他们的创业经验与教训,激发学生创业欲望,明确创业目的,把握创业方向。另外,文献检索课也是提高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献检索课既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又能使学生通过实践上机操作掌握信息检索与获取途径,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自己的判断力,用超前的眼光选择创业项目,开展有效创业活动。

(四)加强创业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建设

大学生获取创业信息的方法和途径,除了阅读图书、报刊、宣传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相关节目,咨询就业指导部门等传统途径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必要的创业信息。金钟春等学者将网络上的创业信息资源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政府职能部门网站所提供的创业信息资源;第二类是专业性提供创业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第三类是门户类网站所涉及的创业信息资源;第四类是各类图书馆针对于各自馆藏资源整合的创业信息资源。

网络免费专题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虚拟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可以建立专门的创业信息资源导航,把政府职能部门网站、专业创业网络平台、门户创业信息、各类图书馆馆藏创业信息按类别进行收集导航,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查找创业信息提供方便。

结语

创业教育赋予高职图书馆教育职能新的内含,为图书馆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遇和条件,也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发展与建设,开拓思路,为学生和创业就业部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陶涛.专家李家华呼吁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EB/OL].(2010-03-29).[2011-12-30]..

[2]刘帆.创业需要找准商机优化资源[N].中国教育报,2011-01-06.

[3]刘大为.全面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是当务之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6):18-19.

[4]吴晓波,周伟华,杜健.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1-32.

[5]李妮.关于图书馆开展创业信息服务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11-113.

[6]任玉梅,吴秀玲.基于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图书馆优势服务建设[J].晋图学刊,2011(2):54-57.

[7]金钟春,路维平.创业信息需求与创业信息资源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7(8):99-101.

作者简介:

第12篇

一、独立学院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发展速度很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教师资源上,大部分高校缺少足够的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创业教育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而在高校中同时兼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很少。第二,从当前高校教育体系来看,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的培养,教育侧重点主要放在创业大赛与就业指导上。第三,由于很多高校创业教育还刚起步,未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也缺乏健全的创业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从大学生创业团队现状来看,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如此一来,高校在创业教育定位上,普遍认为是经商教育、就业指导和挫折指导等,缺乏对创业教育本质特点的正确认识,也不清楚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鼓励大学生创业除了是高校教学任务以外,在健全创业教育体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得到国家政策扶持、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以及社会各行业的参与等。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保障高校教学教研顺利开展的重任,要切实发挥出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上的作用,这既是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性单位的义务,还是高校大集体的教化机构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要为教学科研服务以外,还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图书馆服务独立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一)馆藏文献资源丰富。从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来看,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越来越丰富。在这里面,有很多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师生可以阅读学习。在创业教育逐步深入到我国高校的过程中,创业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源将日益增多,既可以为教师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参考,还能够供学生阅读和使用。高校图书馆可以从高校创业教育各阶段出发,将馆内相应的文献资源整理出来,让每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二)人员素质较高。高校图书馆象征着文明与智慧,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部分高校都重视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培养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如此一来,很多高学历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图书馆队伍中,让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有了可靠人才保障。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发展得越来越学科化、信息化和年轻化,即很多馆员都具备一定的科技信息、网络知识、外语能力以及图情知识,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学科馆员专业性强。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在信息剧增的过程中,需要知识的管理与组织更加有序,而馆员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检索技巧,可以发挥出在帮助用户组织、传播、导航信息上的导向作用。当前,很多高校都进一步加快了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建设步伐,不仅在高校师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中提供了帮助,还为各科大学毕业生提供参谋,将最新的就业、创业信息提供给大学生。这样大学生可以选择更加合理的创业渠道,实现高校图书馆创业教育水平,这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主要发展趋势。

(四)网络信息技术资源丰富。在高校图书馆中,拥有丰富的网络信息技术资源,除了可以为全校师生专业课教学提供帮助以外,还能让图书馆组织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有可靠的技术保证。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光盘、多媒体等现代文献载体,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同时通过打造现代化技术平台,促进图书馆创业教育更好开展。高校图书馆以一流的网络速度、越来越丰富的网络数据库,专门特色鲜明的各种信息资源,以及最新的创新信息、高素质馆员等,可以让高校图书馆的创业教育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三、图书馆服务独立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强化专业知识,巩固创业基本素质。长时间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以培养传统就业型人才为主,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不强,面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有效开拓事业。这是由于大学时缺少丰富的专业知识,只能勉强应付工作岗位,无法成为创业型人才。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若是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则创业必然会失败。对此,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参与大学生专业课学习,除了要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以外,还应为其提供最新教学参考资料,提升为学生服务的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多学习资料。

为提升专业教育的专业化程度,要将全体大学生作为主体,建立“专业+职业”课程体系,打造“文师+武师”的教师队伍,采取“体验+尝试”的教学方法,并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和“外在+内化”的校园环境,让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增强,并实现创业能力与创业心理素质的提升,从而真正成为开拓型与创新型的人才。要想充分发挥出这种方法的效果,需要高校图书馆重视馆员能力的培养,掌握更多的图情知识、专业知识、外语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科技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协助高校开展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在高校图书馆的创业教育中,重点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让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生存能力都得到提升。这样学生的?粝氩拍苁迪郑?并真正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

(二)找?是腥氲悖?提供精细化服务。从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现状来看,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来说,图书馆应该尽快转换自身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下转第52页)(上接第50页)从而更好地挖掘并应用知识。在转换的时候,高校图书馆做出全面的诊断,从而找准切入点。通常来说,主要由高校自身组织的诊断、委托外部机构诊断以及内外联合诊断。不管选择哪种诊断方式,最终目的是让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内容特色、服务组织与提供、服务方式上,与学科、教学以及师生更加贴近,从而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仅如此,还要有针对性的建设学科馆员队伍,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对接服务。要加大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确保将更加便捷、精准的信息服务提供给全体师生,同时逐步扩大与学科、师生发展的对界面,以此保证知识交流、知识创造和能力锻炼更加顺利进行。高校图书馆要利用有一定创业导向性的问题,将现有资源整合起来,妥善解决创业问题,让图书馆服务的吸引力得到增强,促进与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融合。此外,针对高校师生在科研、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要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源与信息服务,同时提升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帮助全体师生提升能力,将更多的师生吸引进来。

(三)完善决策组织,建立特色机制。随着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图书馆要结合不同专业和个体的实际创业需求,尽快建立有着较强协调能力的决策组织。对此,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计划,需要高校相关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大学生代表、校外相关合作伙伴等参与进来,成立图书馆综合决策与协调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图书馆资源和能力建设、图书馆与各职能部门、各人才培养机构的工作计划,要在加快图书馆资源与能力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高校各职能部门、各机构在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协调性和互动性。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在资源与服务的特色上下功夫,尤其是要注重将各种图书资源与信息资源利用起来,如电子文献与信息、馆藏文献等,并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按需服务,建立具备较强能动性的组织。此外,图书馆还要将工作融入到高校科研活动、日常教学等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有效对接。

(四)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高校图书馆要将已有的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具顺利开展。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将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但是若是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则很难将自身价值体现出来。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关键在于应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所谓创业能力,即可以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能力,主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机会与创造机会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等。为掌握这些能力,需要掌握足够的网络信息技术,并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

创业能力可以视为一种信息能力,其大小对创业能力影响很大。分析创业成功的人可知,都对信息非常灵敏,并具备捕捉、分析、加工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图书馆要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利用起来,尽快打造创业网络,加大创业资源开发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同时借助图书馆网页与馆内的电子屏、宣传栏等媒介,为大学生宣传创业理念,展示创业信息,内容可以为国内外著名创业典范或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实例等。如此一来,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其创业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