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守财奴的故事

守财奴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0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守财奴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守财奴的故事

第1篇

哈姆塔夫——评德国邵宾纳剧院《哈姆雷特》

《超感猎杀》,或今天我们如何反抗资本主义

行走在理性时代的疯狂骑士:解读《终极天将》

以金钱换取人生:瑞芬西尔的《瞎拼,干》

《明天》:感官世界下的直面戏剧剧场

在爱与不爱之间:博迈哈的《两韩重新统一》

《闯入者》:现实出发,历史迷思/失

访韩国国立剧院唱剧团艺术总监金星女

愚人──《一个勺子》荒诞讽世寓言的背离

悲剧的未来?──论政治剧场与后戏剧剧场

名门望族的人生消遣——评《狐狸猎手》

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中的现代景观与叙事指向

从观众数据统计,看话剧《蒋公的面子》

“老北京味儿”的盲目崇拜——看话剧《银锭桥》

小城昨夜又春风──谈李六乙的《小城之春》

《钦差林则徐》:它身处现代,却活在“”

《刺客聂隐娘》: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

政治正确,太正确了──观《荒蛮故事》有感

“十美元上的国父没有父亲”──评音乐剧《汉密尔顿》

先锋戏剧、市民戏剧与社会剧场——戏剧人张献采访记录

中国动漫市场的世界化问题——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东北往事》:一场与黑道传奇无关的伪残酷青春

忆语·痴梦——从《影梅庵忆语》读出的昆曲

“折叠”与小丑──邵宾纳剧院《哈姆雷特》观后感

打破神性——记一次埃斯库罗斯《俄瑞斯特亚》的演出

守财奴》法国演出史(Ⅱ):从十八到廿世纪

“我不喜欢生活,我还是相信人”——导演赵亮访谈

喜剧的力量,喜剧的境界——评陈佩斯《戏台》

英国《迷失》与昆曲《孔子》:游园不值,寻人不遇

作为寓言的《老炮儿》:民间主体性的挽歌和序曲

从《烈日灼心》管窥警匪题材电影的变化趋势以及区域性差异

美国梦的背面——《行尸走肉》与后现代社会的集体焦虑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性别符号学解读

非暴力的不正义──乐活语境中的日本美食电影《小森林》

消失了的杰克·哈里代──当《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变为淮剧《小镇》

《宣和画院》:“汴味话剧”的韵致与缺憾

那条发黄的薄纱连衣裙哪儿去了?──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玻璃动物园》

一种“僵死的经典”──评明星版经典话剧《榆树下的欲望》

一个关于美国移民历史、神话与寓言的剧本──读朱宜《异乡记》

《守财奴》法国演出史(I):论编创背景、剧情结构与角色塑造

符号归来:从《山河故人》的符号生产看社会变迁的机制

概览1989年以来亚洲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有关微观历史及其跨国关联

《利比里亚女孩》——为什么皇廷剧院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侠客有义,女儿长情:《刺客聂隐娘》与侯孝贤的江湖情结

一桩张扬许久的“凶杀”:《消失的爱人》中的谜题叙事与迷局人心

用多元化的方式讲中国故事──高校动画短片《风雪山神庙》VS.《雾上清晨》

“基本国情”与“高秆麦麸”?——中国电视剧,粉丝社群与腐女文化

第2篇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个字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3个字的词语1不了情 灰色调 夜尘埃

小低调 静夜思 雪莲花

伤不起 梦成真 狠想你

高姿态 猜不透 念心安

逝流年 红尘笑 为奈何

念你情 爱落空 毁我心

怀过往 心心念 旧时光

3个字的词语2上水船 上下床 烧高香 烧冷灶 少壮派 神 生力军 省油灯 诗言志 狮子吼

十日饮 十样锦 石敢当 石尤风 实打实 实心眼 使绊儿 使绊子 屎盆子 势利眼

试金石 守财虏 守财奴 守钱虏 守钱奴 书呆子 书生气 熟羊胛 耍花枪 耍花腔

耍花招 耍滑头 耍贫嘴 耍手腕 耍心眼 顺口溜 说大话 私房话 死对头 死胡同

3个字的词语3死脑筋 死心眼 四不像 松心契 随大流 台柱子 太上皇 探玄珠 掏心窝 桃花运

桃李年 套近乎 替死鬼 替罪羊 挑大梁 铁饭碗 铁公鸡 铁算盘 同心结 捅娄子

透心凉 土八路 土包子 土皇帝 兔园册 团团转 拖后腿 拖油瓶 挖墙角 挖墙脚

瓦上霜 万金油 万人敌 亡国奴 亡是公 忘年交 忘形交 忘忧物 未亡人 温柔乡

3个字的词语4霹雳手 飘飘然 泼冷水 破烂货 破落户 破题儿 破天荒 七返丹 麒麟阁 麒麟楦

麒麒楦 乞骸骨 泣鬼神 千里眼 千顷陂 千日酒 潜台词 墙头草 墙外汉 墙有耳

悄悄话 敲边鼓 敲门砖 敲竹杠 翘辫子 翘尾巴 青白眼 清道夫 清君侧 清一色

擎天柱 请骸骨 请长缨 穷措大 穷光蛋 穷折腾 全家福 裙带官 群言堂 群英会

3个字的词语5绕脖子 热门货 热心肠 人生观 容足地 肉搏战 肉腰刀 肉中刺 孺子牛 入幕宾

软刀子 软钉子 软耳朵 软骨头 洒狗血 撒手锏 撒丫子 撒鸭子 塞狗洞 三不惑

三不开 三不朽 三不知 三家村 三角猫 三脚猫 三语掾 三只手 三致志 三字狱

第3篇

[关键词] 《圣诞颂歌》;感观;冲击力

2009年,好莱坞第二大吸金档期――感恩节、圣诞节贺岁档的竞争战也悄悄拉开了帷幕。动画大片《圣诞颂歌》(Disneys A Christmas Carol)于11月6日在IMAX影院和普通影院同时开始公映。本片由罗伯特•泽梅基斯(Robert Zemeckis)导演,好莱坞著名影星金•凯瑞、加里•奥德曼担任主演。《圣诞颂歌》是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三部圣诞小说之一,创作于1843年。《圣诞颂歌》奠定了现代圣诞节的寓意和内涵,因此曾多次在圣诞节被搬上银幕或荧屏。这是迪斯尼第一部以IMAX 3D方式发行的动画片,因此,该片在迪斯尼动画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片除了对人性的挖掘和对爱的解释,更主要的是它把动画片对人的视觉和听觉感的冲击力发挥到了极致。

一、故事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圣诞颂歌》中,斯克鲁奇是个性格冷酷的守财奴。圣诞节前夜,上天派来了3个精灵,他们带着斯克鲁奇来了一次奇妙之旅。旅途中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看见亲友私下议论他,逐渐这个性格怪异的老头的自私和冷酷被瓦解了,他明白了仁慈、爱心和喜悦的关系,自此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影片的主题和立意。本片运用的新版影片采用“动作捕捉”技术拍摄。

在片中,“动作捕捉”技术被导演运用得酣畅淋漓,再加上“3D”效果,更是体现了这种技术对在动画电影中的巨大潜力和冲出力。“动作捕捉”技术对演员来说,工作量是极大的。一来对演员的要求很高,需要关在小白屋里,对着摄像机自说自话;二来虽是表演,但还要被电脑再度加工,万一精妙的神情没有复制出来,就是白忙活一场;第三,这种独角戏表演起来也不轻松:全身上下要套定特殊的纤维紧身制服,遍布350个LED感应光球,脸上被点满了“麻子”,头上扣着接受表情信号的头盔,在60英尺见方的小房间里上蹿下跳,被无情的红外射线来回扫描。在技术上,泽米吉斯的此片比《极地特快》和《贝奥武夫》当然精进了一步。这功劳,一半属于更加敏锐的传感和扫描技术,连视网膜都不放过,细微之处塑造真实;另一半,也要归功于金•凯瑞异常丰富的面部表情。其独一无二的鬼马脸庞,比之汤姆•汉克斯更适合“征用”来做“捕捉实验”。 但由于劳动强度大,本片在制作时,另一位只当配角的科林•费斯已经大叫受不了了。而金•凯瑞在影片中,扮演了四个角色。导演泽米基斯为了试验自己这个法宝,已经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他在拍摄《极地特快》时,特意创立了ImageMovers 数码工作室,每一次拍片中升级技术,在感应器的数量和位置上下工夫,并专门设立了动画师预先设定摄影机的角度,捕捉下演员的最佳空间坐标。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画面的真实性,也方便了后期的剪辑。

二、《圣诞颂歌》风格的奇幻

真人表演与3D的结合,换来的是视觉上的奇观。可以说,本片在动画电影设计上,表现出无比的想象力和以无限的诚意以及强大的电影技术,呈现给我们从始至终的身临其境感和最立体、最全面的视听效果。

(一)影片长镜头设计与3D穿越的关系

动画的最大好处,是镜头和转场可以尽可能放进各种各样的想象力,而不用受太多实际条件的限制。本片镜头运用上,可以说是开拓惊人之举。首先是长镜头的运用。动画片受制于技术和故事的影响,一般都是短镜头为主。但在本片中,漂亮的长镜头有数处。如开场航拍部分还算常规,但是从偷窥厨房开始,调度就尽显优势。整个镜头达一分钟之久:推、拉、摇、移、升、降等镜头全面运用。从地面向上,类似于谷歌地图的方式,穿越伦敦上空,把整个城市的风貌以及建筑样式、街道等全面展示。然后镜头降到地面,从厨房转向街道,从正在行走的人们中间穿越。这样的穿越镜头在影片中还有许多。如斯克鲁奇被过去之神带到空中,然后直落地面,穿过云层扑向地面的感觉,就如跳伞员一样。这种长镜头大大地体现的3D效果,对影片的情节安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影迷们大呼过瘾,还有一些惊险刺激的动作也设计得十分出彩。除了穿越镜头,运动镜头也大量运用,如“蜘蛛侠”一般,让观众有了过山车式的临场感。但具体到一场现实中的舞会,影片里的男女都可以摆脱地心引力,在空中摆出真人所不可能摆出的造型和举止,就让本来属于现实批判题材的影片,变得娱乐恶搞化。仿佛跳舞的一对胖男女,不是百年前的伦敦百姓,而是绿皮肤的“史莱克夫妇”。 而当镜头在穿越过程中,观众就是主人公的眼睛,直扑眉睫的雪花、云朵、树枝等,还有蹿跳和闪避的镜头,都让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每当斯科鲁奇随着精灵在夜空飞翔,被马匹追逐逃窜于冰凌雪花间滑翔于屋顶时,大人小孩都有飘飘然的速度感。所有,迪斯尼影视公司主席迪克•库克说:“3D技术将改变电影界的未来。”在此,我们已经提前领略到了这种感觉。也许动画的丰富性在于将魔法和幻想制作得更加精美,但是通过人物动作捕捉技术,这部动画片做到了在动作表情部分与真人电影相比毫不逊色;从逼真的角度来说,这部《圣诞颂歌》几乎已经做到无可挑剔了。

(二)影片的色彩设计与主题的关系

作为一部主打圣诞档的影片,《圣诞颂歌》少见地给影片中加入了现实的阴暗元素。因狄更斯在原著中的批判性无法略去,虽然结局依然光明。电影中的暗色阴冷较多。特别是人人害怕、与节日气氛格格不入的守财奴的冷暗,更是让人感觉冰冷。由于主角是最后时刻才蜕变为一个善良快乐的老头,所以影片总体风格设计上是冷色调的。如四个鬼魂出没的场景里,其中有三个是偏冷的,特效渲染了影片的诡秘和恐怖气氛。身着睡衣的斯科鲁奇,躲在床上,眼睁睁地看着房门把手被拧开,马利的幽灵冲了进来,一如心理分析中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儿时噩梦。尤其是第二段落的转折里,本来主人公醒来的时候,是看到门缝中透出霞光万道,瑞彩千条;打开门,是个笑嘻嘻、可爱阳光的圣诞仙人,坐在高高的圣诞树上。这是本片中惟一一处暖色的地方,让人感到温馨向往,但又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特别是在暖色之下,斯克鲁奇看到了他的仆人一家的饥寒交迫的生活,更突出了一冷一暖、一穷一富的对比。特别是圣诞仙人在最后,突然变得消瘦阴冷,然后镜头下移,在仙人脚下,显露出佝偻着两个如“戈伦姆(《指环王》)”般的穷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叫罪恶,一个叫贪婪,是主人公的本性,也是当时资产者的写照。这个画面虽然真实,但突然间出现在片中,还是有些恐怖的凉意。孩子们可能会被骷髅和死神吓到,而且多数人也不会理解这两个孩子所代表的社会含义。即使影片最后,斯克鲁奇转化成为善良的人,但色彩仍就没有过多地转暖,可能是为了保证整体风格的一致,而趋于中性。这里如果多用一些暖色,就是《辛德勒的名单》一样的处理,对于衬托斯克鲁奇转变后带来的人性快乐,可能更有说服教育意义。

(三)动画人物表演与技术的关系

主演金•凯瑞,在片中他分别扮演主角斯科鲁奇从童年到老年的四个不同时期和三个圣诞精灵,一人分饰多角,极具挑战性。但金却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特别是主角斯科鲁奇的各种表情、动作以及转化前后的各种表情,都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包括脸上的肌肉、眉毛的挑动,甚至是冷酷、贪婪、高兴、欢快、幸福等眼神,都是活灵活现。所以,金•凯瑞在影片中的表演基本上到了影评人的认可。《今日美国》认为:“尽管本片并不是一部令人满意的喜剧片,但凯瑞招牌式的搞笑表演还是值得一看。”《环球邮报》指出:“奥斯卡级的导演来执导喜剧片,似乎总是达不到举重若轻的效果,这是一部任何方面都相当用力,但喜剧效果总是略有遗憾的电影,好在金•凯瑞没有让人失望。”相对于几位主角的精巧细打,刻意修饰,那些配角和群众演和其他动画电影里的人物一样,都还是粗糙的纯CG作品,眼睛无神,只有夸张的造型和动作。没有使用动作及表情捕捉的他们,必定和主角们形成差距。反过来,这更衬托出主角的形象。在某些特定的情感场景上,表情上确实有了进步。譬如年轻的斯科鲁奇与女友分手的一幕,虽然人物不多,但影片细致地刻画出了二人的心理活动。分手时眼神的交流、伤心与沮丧溢于言表,这让年老的斯科鲁奇懊悔万分,就连观众都可能被真情所感动。与其说影片中虚拟的表演耗费了金•凯利大量心血,不如说是特效师重塑了斯科鲁奇这个经典的守财奴形象。

三、本片的不足之处

一是动作场面与诰教剧情的脱节。对于现代的观众来说,大都能接受关于斯科鲁奇的讽刺、喜剧版本,对于打着娱乐旗号,但一本正经的道德谴责却可能并不买账。观影者则经历一会儿高到兴奋,一会儿闷到老套。对阴暗的室内场景的描写,通常被运用于英美名著之中,用以表现人性的阴暗,在19世纪时,这是狄更斯的现实笔力,可到了今天,特效的重新绘制和渲染,观众们缺少了设身处地的动情。技术狂人如泽米基斯必须面对此类的问题,如何让绚烂华丽的CG服务于古老的主题情感,而不仅仅是模拟演员的表演。在炫技之外带来深层次的感触,在如今的经济危机下,重新唤起观众对良心的珍惜,这才能真正对得起狄更斯,对得起斯科鲁奇这个老牌反面教员。二是主题的背景离人们过远,特别是离中国人过远。这个故事发生在1836~1842年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其中涉及基督教知识。普通中国人缺乏相关的宗教知识,影响了对此片一些宗教思想的领会。希腊神话中,抵达冥府(Hades)的要经过一条河。为了到达地狱,亡灵们必须由船夫卡戎将他们摆渡到河对岸。冥河的河神也被称作斯梯克斯(Styx)。而冥河船夫卡戎又是极度的贪财,所以死者的眼睛上要覆盖钱币,用来贿赂摆渡人,才能安全抵达地府。 而主人公在付给棺材铺老板棺材的工本费后,他毫不犹豫地拿起马利眼睛上的两个便士,摩擦着说道:“两便士也是钱!”由于他取走了马利眼睛上渡河者那两便士,导致马利即没能到天堂也去不了地狱,从而游荡了7年。现在又来找到他、警告他。

四、结 语

第4篇

一、新颖别致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趣味的语文课堂应从新颖别致的导入开始。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便是导入新课,好的导入能够达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效果的目的。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当根据需要加以选取,灵活运用,以新颖别致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我先用成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这一成语的含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我告诉他们,课文所讲的故事可以印证这句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

2.通过“故事”导入新课。

有些课文涉及一些历史典故,因此教师要以创设故事为切入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谈笑》一文时,我用“冠缨索绝”的故事进行新课导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应用“成语”导入新课。

即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成语、俗语率先提解出来,引导学生去分解、去思考、去解答,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如“世外桃源”与《桃花源记》,“讳疾忌医”与《扁鹊见蔡桓公》,等等。

4.创设音乐导入新课。

即通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史记・项羽本纪》一文时,我用音乐《霸王别姬》来设置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同学们,一个叱咤风云、‘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缘何落得一个拔剑自刎的结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项羽本纪》,解读项羽的悲剧人生。”从而在忧伤悲怆的乐声中,导入新课教学。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为此我们应从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语文老师应着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上好每一节课。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于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与恰如其分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时,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我利用CAI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地边听我的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同时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

2.运用小品表演形式辅助教学。

小品表演能满足初中学生较强的表演欲望,使呆板的材料鲜活起来,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同时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构建起生生、师生互动的新教学模式。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用编演小品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组织编创、小品展示、师生点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三、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讲究评议艺术,引入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幽默的语言是评议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幽默的评议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就能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振奋学生的精神。如教学《守财奴》,在分析葛朗台在生命临终仍然坐在密室前守着财宝这一情节时,我用“葛朗台仍坚守工作岗位”这一亦庄亦谐的语言来形容,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更真切地认识葛朗台这位守财奴的性格特点。

四、恰到好处的引伸拓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5篇

书,就像一座宝藏。

宝藏的钥匙,就是对书的热爱。

我爱书。只要捧起书,就舍不得放下,好似守财奴捧着黄金般。无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有书,只要有时间,只要能看,我都能看起来。不仅闲暇时间看,没时间我也挤得出来:上厕所时看,上厕所上了一小时;关灯睡觉时打着手电看,第二天早上,多了两个黑眼圈儿;甚至洗澡也能看,结果就是书不是湿了,就是太湿,烂了。每次被妈妈现场捉到,还要讨价还价一会儿,直到妈妈真的怒了才放下。可是呢,鼻尖还残留着浓浓的书香味儿,耳边响着的是书中人物的对话,眼前看到的是书中的情形,嘴里喃喃念着的是书中人物的名字。迷迷糊糊时时刻刻无不是想着书,好一会了才缓过来。“小书虫”这个称号在我头上挂到现在也是名副其实。

我喜爱书的生动细腻。好的书可以让我看上几个小时之久也不觉得累,我的情绪跟着人物走,有时脸上微微荡上笑,又时微微皱皱眉;有时狠狠跺着脚,有时手心里捏着一把汗。欢乐,悲伤,恐惧,放松,愉快……这些故事是如此引人入胜,让我不自不觉中沉迷于此。它又好比一剂良药,让你抛弃烦恼,卸下负担,重新快乐地对待事物。

读书,可以让你增长知识。有人说读书苦,我觉得一点儿也不苦,我记得每次得到小知识的雀跃心情,当你有什么问题时,突然想起在书上看过,刷刷写出来的感觉比捡到十块钱还要兴奋,至少我认为如此。书读多了,有时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你脑海,写作文时特别顺畅。边想边写,写好后稍做修改,作文基本OK了。阅读理解类的题型更好办,书看多了,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不是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吗?

把书中的一些话用于生活,你才会发现它挺有用的。最近我看了一部都市心灵小说,里面有句话特别好——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都是一件精心包装过的礼物,如果你肯面对它有时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打开它的包装,你会惊喜地发现珍藏在里面的礼物。有一次,妈妈把饭煮糊了,禁不住的埋怨,我就告诉妈妈这句话,并且和她一起挑去烧黑的地方,心平气和地吃了顿锅巴饭,嚼嚼还有点香呢。事情已经发生,埋怨有何用?如果你肯接纳它,一点一点的改变它,你也会有收获的。这是书告诉我的道理。书,真的就像一座宝藏,有缘找到它,带着耐心和勇气去探索和发现,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惊喜。

安徽安庆潜山县源小四年级:源潭中心小学【403】黄瑾

第6篇

??场景是一个年轻男人躁动着的心灵,渐行渐远的女友的倩影,把西风不停地灌入他竖起的衣领。就在这个夕照辉煌的黄昏,女友离开了-为了面包,决绝地离开了,就像冲进另一条平行的铁轨,两辆开足了马力的火车,彼此相望却不能相拥。而我从他闪烁不定的眼神中,读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爱情和面包在这一刻,又开始了他们延续了千年的争吵。我们年轻的主人公,点燃了一支香烟,静静坐在街边的长椅上侧耳聆听。

??爱情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首先发言:“主人选我吧,我能带您经历无边的旖旎和浪漫。古往今来那么多动人的爱情故事,难道您不想成为其中一个的主人公?听,当太阳升起,罗密欧在朱丽叶窗前唱响的咏叹调是多么动听!如果过于欧化的情节不符合您的胃口,那就随我去风光秀美的沈园,去经历“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缠绵悱恻,爱着的人是幸福的,即使心怀创痛,他也会因经历爱情,感受爱情而深刻和丰富。难道您不渴望感受惊心动魄的海枯石烂?难道您不渴望聆听吐气如兰的海誓山盟?”

??一直在旁边静静端坐的面包再也坐不住了,他轻轻挥动戴了五只金戒指的胖手,背景迅速变成珠光宝气的珠宝大厅,他缩在用黄金和钻石堆成的宝座上,开始用破锣般的嗓音高声反驳:“爱情,收起你那些陈词滥调吧!”这雄辩而粗暴的叱责,成就了面包的开场白,继而他话锋一转,用相对温柔的语气开始了他的表白:“年轻人,来做我的仆人吧!用你理性的眼光环顾现实,又有哪里不是“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金钱是拿来享乐的,朋友是拿来出卖的。没有金钱,试问你如何有尊严的经历人生,没有金钱,试问你如何锦衣玉食,让鲜花和美女围绕在你身边?即使小到人生的每个细节,你离开了我都会寸步难行……”

??面包还要继续他的长篇大论,我们年轻的主人公,用狠狠掐灭香烟的动作制止了他的大放厥词。“住嘴!”年轻男人的心终于开始说话:“你这唯利是图的守财奴,我才是你的主人!是我用辛勤和汗水创造了你,而我不需要鲜花和美女的醉生梦死,我只用头脑和双手,成就这个时代的进步和辉煌,然后才获取你以便有尊严的经历人生!”

??“而你,爱情”年轻的心语调陡然温柔下来:“我的确渴望你,但我不需要空洞的海誓山盟。当我双鬓斑白,我只希望能轻轻拉着一个老太太的手,夕阳下她看着我幸福地微笑,然后露出她那掉光牙齿的嘴。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觉是多么平和从容,因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只珍惜扑面而来的爱!”

??我们年轻的男主人公,就这样经历了一次内心的风暴。现在,他正从长椅上起身,宽厚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夕光中。也许面包和爱情,还会在他心中不停争吵,但他,已如老僧坐禅般淡然入定。

≤作者:蓝天碧海yyy≥

第7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年过去了,巨人的花园外野草已经冒了尖,可里边却同冬天时没有一点不同:冬雪覆盖着大地,整个花园寻不到一丝生的气息。巨人寂寞、忧愁、又气又急,可却不知该怎么办。

去年的几个小孩又路过这里,看看里边,失望地正要走,巨人连忙喊住他们,微笑着请他们来——此时如此地寂寞,不管是谁,来了总会让他状况比目前的状况好一些吧。但是正当孩子们半信半疑地踏进花园时,一个连巨人自己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春天来到了巨人的花园,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从此,巨人爱上了孩子们,并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巨人的花园不但并没有被破坏,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它一天比一天更美丽、更有朝气了。

巨人是幸运的,在最关键的时候,他终于明白:分享才是最美丽的。

不过,童话毕竟是童话,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了一个故事,但故事的主人公可就没有巨人那么幸运了——直到他失败,他始终没有参透这个道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商人,他同样拥有一个花园。一次,商人倾其所有从国外购买了一些名贵花儿的种子,雇了花匠,准备种出名贵花来观赏。

准备播种的时候,邻居们希望得到一点他的种子,但商人是个自私的人,他像个守财奴似的,一粒也没有送给他们。花匠多次劝他送给邻居一些,可是话没说完,就被商人固执地否定了。

商人播下名贵花种的第一年,它还有些名贵花的样子。但是第二年,那些用后来结出的种子种下的名贵花开了,却丝毫没有了了名贵花的风采——花儿颜色杂乱的很!商人气得火冒三丈,差点跑去外国跟花种提供商论理。这是商人突然想起了雇来的花匠,便去问这是怎么回事。花匠说:“我早就想说,可是你总是不听我把话说完。其实花在结种子之前要先经过传粉,而在城市中传粉多由风来帮助进行。您种的是名贵花,但邻居们的都是普通花,风把普通花的花粉传到了名贵花这里,名贵花结出的籽,也就一年不如一年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换个地方,那第二便是你把花籽给邻居分一些了。”商人跌坐在地上,他没有想到会这样······

为了私心和利益,商人放弃了与邻居们分享的机会。与其说是商人倒霉,没有悟到巨人悟到的道理,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对商人敲的警钟。我想,从此以后,他应该懂得了,分享是多么地重要。

第8篇

没有嫁入豪门的面相,其实有帮夫面相也不错,可以成为丈夫的贤内助,也是不少男性的理想对象呢

眉:眉形稍稍向下弯者,有商有量,性格温柔,绝不刚烈。如果眉与眼之间放得下两只手指,便属眉高,拥此面相者,不拘小节,气量宏大,又肯相信别人,让人舒服。

耳:耳朵轮廓无缺,厚薄均匀,而且紧贴面旁的人,性格纯良,会乖乖做好分内事。

鼻:鼻梁长得高,婚姻也美满。如果鼻孔不露、两边鼻翼丰厚,表示此人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不过有时可能过于吝啬,变成守财奴呢!而鼻孔细小,也表示为人悭俭,不会胡乱挥霍。

下巴:下巴有肉,个性温和,对人对事有量度,不会记仇。

常有女性客人问我,她能否嫁入豪门或能否得享夫福,其实这些命中早有定数,而且嫁入豪门也不代表婚姻必定恩爱畅顺。到底豪门子弟有什么择偶条件?女性具备哪些特质才有机会嫁入豪门?娱乐圈中又有哪些成功例子?且看以下内容你是否具备其中一二了。

《风尚周报》:豪门子弟是如何择偶的?

麦玲玲:以我多年接触那些名人客户的经验来说,所谓“豪门”也分两种。有些白手兴家或近一两代才致富的,在择偶方面没有“家族包袱”,即使伴侣来自有“大染缸”之称的娱乐圈也没问题。但一些家世显赫,豪门资历可追溯至四五代以前的名人子弟,他们选择结婚对象时确实不是绝对自由,即使父母不管,但老一辈的祖父母已一早下达命令,子孙的嫁娶对象必须审慎而择。

有位富家子弟曾向我明言,家族规定结婚对象即使不属名门之后,也必须是专业人士。徒得美貌的一众女伴,只可成为情人,不可成为妻子,难怪他的女伴如走马灯。“不要江山只要美人”的故事,确实也绝非常见吧。

《风尚周报》:嫁入豪门的面相特质?

麦玲玲:所谓“鼻为夫星”,女人要看自己的婚姻生活,主要以鼻的形态而论。如要嫁有钱人,首要看鼻形是否美满,当然还要兼及其它面相部位的配合。

就鼻相而言,首要是鼻高鼻直,且必须鼻头饱满。鼻梁高直者容易嫁给权贵人士,生活自然较有保障。但要注意,即使鼻梁高直,也必须要鼻头有肉才可享夫福。如果鼻头太尖削,丈夫有钱也不一定给你任意挥霍。另外,颧鼻也必须相配。颧骨为鼻翼两旁的骨,宜有肉包裹,一生福气较大。如果颧骨太露而鼻梁又高,便会变成“孤峰独耸”,反而因做人太自我而人缘不佳。

另外,下巴又代表子女及晚年运。不论男女,如果下巴饱满有肉,代表60岁以后的晚运特别好,子女孝顺,家宅融洽。虽然下巴的好与坏,并非嫁入豪门的关键,但如果一个人晚运不佳,即使早年得享富贵也只属短暂的好运。

《风尚周报》:娱乐圈中有哪些例子?

麦玲玲:名模诸葛紫岐与富二代薛嘉麒刚于三月举行婚宴,就面相而言,诸葛紫岐的福气甚佳。她本身异性缘重,鼻梁高直且鼻头有肉,加上颧骨饱满,具备享夫福的条件,只是她一生较易惹上是非,自己要慎言为上。

第9篇

那天他刚把书稿送走,见到一个衣着华丽、大约三十多岁的男人,骑着一匹马,还跟着一个小厮。

那男人虽然看上去很富贵,脸却很黑,很粗糙,还有一块块的伤疤。蒲松龄一看便知这人肯定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蒲松龄请那人下马,坐下来喝茶,喝完了茶,蒲松龄打量了他一番,然后说道:“说个故事吧?”

“什么?”那人有些不解。

“说个故事吧,公子,你的心里一定藏着个故事。”

那人想了片刻,然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便娓娓道来——

我是山东安丘人,祖上曾经做过官,但后来家道中落,又父母早亡,只留下一块铭记祖宗功德的石碑和一间破屋子。

我虽然自幼苦读诗书,可到了20岁居然连秀才都没考上。我那时穷得可怜,只能靠借钱度日,没人愿意嫁给我,我心灰意冷,有了寻短见的念头。

突然有一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和尚,他对我说,我有一千两黄金,藏在的曼陀寺。我相信这个梦,这个梦给了我希望。于是,我向亲戚借了许多钱,踏上了去的道路。

我一路上省吃俭用,到了四川,却遇上了强盗,抢光了我的钱,差点儿要了我的命。然后,我只能沿路乞讨,到了四川的打箭炉。过了打箭炉,我用尽全力翻过一座大雪山,就到了藏区。

我筋疲力尽地倒下了,在雪地中等待死神的降临,一户牧民救了我,我又活了过来。

终于,我一步一磕头地到了拉萨,见到了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由于语言不通,我在拉萨的寺庙里住了一个月都没有找到曼陀寺,于是我又离开了拉萨。

我在游荡了一年,四处寻找曼陀寺。

我吃尽了各种苦头,还学会了藏语。我想放弃,但我是借了钱出来的,空着手回去还不如让我死了。

我终于绝望了,我完了,我彻底完蛋了,我的一生就毁在了一个荒诞的梦里。我来到的天葬场上,伸开双手一动不动地躺下,让那些秃鹫们来把我吃光吧。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从噩梦中醒来。见到的是满眼的酥油灯光,一片黄色,宛如金子一般灿烂。我躺在一张床上,一群喇嘛围着我,秃鹫带我升天了吗?

“你终于醒了。”一个老喇嘛说道。

“你是谁?”

“我是这里的活佛。”

“这里是什么地方?”

“曼陀寺。”

我找到曼陀寺了,这是佛的安排,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救了我。为了我的一千两黄金,我必须留在这里。于是,我在这里出家做喇嘛。

曼陀寺很小,总共只有三四十人,位于一座雄伟的雪山的半山腰,非常荒凉。的寺庙里常常贴许多金箔,但曼陀寺不要说金箔,就连银箔、铜箔都没有,只有木头、泥巴和石头。

但为了我的金子,任何苦难我都必须忍受。我居然成了一个合格的喇嘛。

白天,我认真地念经,干活,像一个真正的苦行僧,当然那是为了获得他们的信任。晚上,我趁他们全睡着了以后就偷偷地出来,到全寺每一个角落搜寻一遍。

从菩萨的身体到大殿的房梁,从酥油灯的基座到转经幢,从库房到马厩。一晃居然十年的光阴过去了。我的青春也一去不复返了,我只有30岁,却像个40岁的人。

我忍辱负重地度日,但我的黄金却始终连影子都没见到。所谓“只要工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我始终没有泄气,因为我还有个地方没有找过,那就是活佛的卧室。

他从来不肯离开寺庙,白天紧锁着卧室,晚上又寸步不离房间,里头一定藏着黄金,这老活佛原来也是个守财奴。

我不能再等了,我已浪费了我的青春,我要为我的下半生打算。我豁出去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偷偷地点燃了库房里的干草,熊熊大火立即燃烧了起来。

全寺的喇嘛都来灭火,活佛也出来了,于是,我就偷偷地溜进了活佛的房间。可活佛的房间里什么也没有,除了一张羊毛毯。

他们扑灭了火,发现独独少了我。于是推断出是我纵的火。我被绑了起来,一阵痛打,浑身是伤,被赶出了曼陀寺。

完了,我的生命算是彻底毁了,一切的努力,十年啊,都付诸东流了。

赶走我的时候,在寺门口,老活佛惋惜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就把当年我做的那个梦告诉了他。

老活佛听了哈哈大笑,他说:“十年前,我也做过一个梦,一个大喇嘛对我说,在山东,有个叫安丘的地方,那里有块铭记祖宗功德的石碑,在石碑下,藏着一千两黄金。这真是个奇怪的梦,但我从没相信过。我才不会像你这样为了一个梦而背井离乡浪费整个青春。”

我听了大吃一惊,向他磕了个头,立刻离开了那里。我回到了家里,没人认得我了,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家那块铭记祖宗功德的石碑扒倒,并在那底下挖地三尺,果然挖出了一包黄金,一千两,没错,正好一千两。从此,我发了财,成了一个富商。

“太有趣了,谢谢。”蒲松龄老先生送走了那位具有传奇经历的人。他细细地品味着这个故事。但他最终还是没把这故事编入他的《聊斋志异》,因为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中也有与其相类似的故事。为了不发生版权纠纷,蒲松龄只能由自己来每天回味了。

第10篇

【关键词】细节描写 作用 分类 用法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常常感叹学生的作文空洞和无味。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只会概括叙述情节而没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是相对于重大情节而言的。细节描写就是对表现人物有特殊作用的细小动作、神情以及物件、景色的具体细致的描写。细节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的单位,如同人体的细胞。好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可谓功不可没。可见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这就是“虽有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1.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契诃夫的《变色龙》无疑是最好的例子,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这个细节描写就非常精彩。在小说中前后四次写到了这件军大衣,可是每次都有不同的妙用。第一次是在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当时呢,军大衣可谓是沙皇警察的特殊标志,再配上一个小包,一个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不可一世的奥楚蔑洛夫便登场了。第二次是听说那条咬人的狗是将军家里的时,奥楚蔑洛夫赶忙叫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此刻的奥楚蔑洛夫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这可不是普通的狗啊。这充分地暴露了他害怕权势、外强中干、恐慌万状的胆怯心理。虽说他的表演已到此结束,可留给读者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奥楚蔑洛夫那恬不知耻,向普通老百姓发泄,然后扬长而去的丑态此刻已定格在你我的心中。后面还有第三次和第四次这篇小说,作者虽然很注重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但是最典型的却是这四次对军大衣的细节描写,两者结合便把奥楚蔑洛夫那种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外强中干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

2.展示故事情节。这里我们可以再次借用契诃夫《变色龙》的例子,奥楚蔑洛夫穿着军大衣――脱掉军大衣――再次穿上军大衣――裹紧军大衣,扬长而去。这一系列有关“军大衣”的文字,既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奥楚蔑洛夫的丑恶嘴脸,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再次穿上军大衣时,使文章达到了,奥楚蔑洛夫那滑稽的表演,的确引人发笑。这个看来似乎不重要的穿脱军大衣的细节,在整篇小说中像一条纽带,使全文结构严谨。

3.塑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作者在写竺可桢到了的住处时,有一处很细微的景物描写:“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烘托出了当时的气氛,虽然是寒冷的冬日,却令人感觉温暖如春。由此可以想象到会见时的融洽气氛,衬托了人物的愉快心情。

二、探究方法,掌握技巧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做动态展示,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例如: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欧也妮?葛朗台》)。老头子“一纵”“扑上”,则是描写以双手抓梳妆匣的特写。“纵”“扑”是猛兽(如狮、虎、豹、狼等)扑食弱小动物的动作,作者以之状写已经“跨到七十六个年头”的老守财奴的敏捷、迅猛,看似与年岁不符,实则和本性贴合,见钱眼开,见利忘义。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巧妙地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举例: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三、写好细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做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第11篇

关键词:《克拉丽莎》 塞缪尔・理查逊 女性成长

引言

《克拉丽莎》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品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克拉丽莎为了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最终受人陷害,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缅怀逝去的故事。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是一位集温柔、善良、恪守伦理道德等为人称颂的美德于一身的美丽的中产阶级女性,但最终却由于家庭的压迫和遇人不淑,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作品详细描述了克拉丽莎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在家族利益压迫以及遇到社会中各种陷害的情况下,奋力抗争,最后以自己的生命为其所坚持的人生划上了最后的注脚。

在《克拉丽莎》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塞缪尔・理查逊通过对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成长心路历程的生动刻画,揭示了克拉丽莎女性成长的具体过程。[1]对《克拉丽莎》中女性成长的历程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对塞缪尔・理查逊的相关艺术产生更深刻的了解。

一、对包办婚姻的拒绝,成长的开始

18世纪的英国,拜金主义盛行,对于当时的中上阶级的人来说,为了获取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已经习惯于将所有能用来交易的东西都用来交易,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婚姻。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以利益为最终依归的属于社会中上层的哈娄家族。哈娄家族通过矿业、贸易以及地产起家,野心勃勃地力图成为真正的豪门贵族。因此,哈娄家族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家族女性应当嫁入豪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家族财富的增加并提升家族的社会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哈娄家族的人开始为克拉丽莎物色其心目中的金龟婿。在这个时候,年迈且丑陋的索尔米斯先生出现了,他拥有非常可观的财富却没有子嗣,而且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就是这个守财奴却看上了克拉丽莎。他为了说服哈娄家族答应其与克拉丽莎的婚事,提出如果他与克拉丽莎将来没有后代,则可以由哈娄家族继承他的全部财产,而且,哈娄家族还将获得与自家地产毗邻的另一块地产。这意味着哈娄家族的经济实力将得到客观的增加,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成为真正的豪门规制。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哈娄家族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了这宗婚事。正如文中所说:“这条件有多么优厚啊,这种馈赠多么可观啊。”对于哈娄家族来说,克拉丽莎与索尔米斯先生的婚姻无疑是一笔对其非常划算的交易,而克拉丽莎则被卖出了一个令他们惊喜的价钱。[2]对这种毫不顾及自己感受的包办婚姻,克拉丽莎坚决拒绝,迈出了自己成长的第一步。

二、出逃,迈出成长的关键一步

(一)出逃的原因

克拉丽莎对家族认定的包办婚姻的拒绝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甚至被其家族成员斥之为“仅仅是你逃避家族责任的一种手段”。而且,克拉丽莎低估了经济利益对哈娄家族的巨大影响力,在其拒绝之后,她同家族成员的冲突立即加剧,为了防止克拉丽莎出逃,哈娄家族甚至将其软禁在家中,以保证与索尔米斯先生的婚姻交易顺利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风度翩翩的花花公子拉夫雷斯来到了克拉丽莎的身边,他一边耐心倾听克拉丽莎对其困境的倾诉,一边耐心地鼓励她出逃,要“将她从牢笼中救出来,重享其希望的自由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克拉丽莎最终从家庭中出逃。

(二)出逃对克拉丽莎成长的意义

在因为包办婚姻而从哈娄家族出逃之前,克拉丽莎几乎符合18世纪英国社会关于理想女孩的所有标准:温柔娇弱、顺从谦卑、依赖性强、无私地专注于家庭、甘为家庭奉献和牺牲。因此,哈娄家族理所当然地认为,为了家族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增长,克拉丽莎即应牺牲自己婚姻的幸福,成为家族向贵族阶层攀登的垫脚石。[3]但是,克拉丽莎在家族利益和自身的尊严与自由之间反复权衡的结果,是不仅在形式上直接拒绝了这种完全将其当作商品交易的包办婚姻,而且还在拒绝没有取得效果甚至被家族软禁之后依然选择出逃,意味着克拉丽莎终于意识到自身尊严和自由才是其真正追求的目标,从而迈出了成长的关键一步。

(三)出逃对克拉丽莎成长的影响

对于克拉丽莎来说,其一直渴望家庭的温情和真正的爱情。在其拒绝包办婚姻的过程中家庭温情的幻灭,同其不希望没有爱情的婚姻、渴望自由生活的追求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克拉丽莎选择了从哈娄家族出逃。出逃之后,克拉丽莎进一步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克拉丽莎仍然希望哈娄家族能原谅自己,在其出逃之后一直坚持同哈娄家族通信,只是可惜感动不了老小詹姆斯父子坚如铁石的冷酷的心,遭到其无情的拒绝。其次,克拉丽莎希望获得真正的爱情,认为“真正的爱追求的是被爱的人而不是自身的满足”。再次,克拉丽莎希望拥有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不愿意轻易涉足婚姻,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女人结婚之后,“所有权利都会没有了或被剥夺了”,而且必须“将自己的意志屈从于他的意志”。最后,克拉丽莎希望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让别人为自己做主。某种意义上,克拉丽莎选择和拉夫雷斯一起出逃即意味着其对自己渴望的真爱和自由的勇敢追求。拉夫雷斯和索尔米斯先生不同,如果说索尔米斯先生年迈而贪财,完全得不到克拉丽莎半点好感的话,拉夫雷斯则风度翩翩且博学多才,其最初的表现也使克拉丽莎误以为其对自己存在真正的爱,并且幻想其能够不受世俗的拘束,让自己保留足够的自由和权利。在一段时间内,克拉丽莎甚至认真考虑过只要拉夫雷斯是真的爱自己,那就同他结婚。

三、徘徊,逐渐走向成熟

虽然出逃使克拉丽莎明白了自己真正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但出逃之后的生活却使克拉丽莎遭遇到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陷阱的真正考验,从而使克拉丽莎对于自己所追求的真爱和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困惑,进而在成长的路上徘徊不前。但是,这些现实社会中的凶险也使克拉丽莎真正明白了人心的险恶和在利益面前道德的虚幻,从而逐渐走向成熟。

(一)骗子拉夫雷斯

克拉丽莎之所以从哈娄家族出逃,固然是由于逼婚过程中家庭温情的幻灭,然而拉夫雷斯保证其自由的承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出逃成功之后,拉夫雷斯即开始露出其狰狞的本来面目。其诱导克拉丽莎从哈娄家族出逃并不是因为其对克拉丽莎存在所谓的真爱,而是为了报复曾经拒绝过他的哈娄家族,同时使自己获得向其狐朋狗友的贵族圈子炫耀的资本。在骗子拉夫雷斯的心目中,不存在克拉丽莎幻想的真爱,“自己的意志和快乐”才是其至高无上的行事准则。在花花公子拉夫雷斯眼中,温柔美丽,出身不错的克拉丽莎是其人生游戏中最重要的猎取目标。因此,在与克拉丽莎一起出逃之后,骗子拉夫雷斯即开始了其处心积虑的欺骗和迫害克拉丽莎的计划。首先其将妓院伪装成辛克莱尔太太的家,并将克拉丽莎软禁在那里。然后又炮制假婚姻,胁迫克拉丽莎成为他的情人。最后在克拉丽莎拒不就范的情况下,露出其凶恶的嘴脸,将克拉丽莎。

(二)屈服于金钱之下的帮凶

在骗子拉夫雷斯对克拉丽莎进行欺诈和迫害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使拉夫雷斯的计划能够成功实现的帮凶,这些帮凶无一例外都是由拉夫雷斯以金钱收买的。这些帮凶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包括克拉丽莎家的仆人、妓院的、破落户假汤姆森上尉等,作为同样受社会迫害的弱势群体,其本应与克拉丽莎同病相怜,至少不至于对其落井下石。但事实是,仅仅是为数不多的金钱,就使这些人彻底丢掉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从而成为屈服于金钱之下的帮凶。

克拉丽莎出逃后的苦难经历虽然一度使其痛苦、迷惘、困惑、徘徊,然而却让其真正成熟起来。

四、以死抗争,对女性尊严的维护

克拉丽莎追求真爱和自由的悲惨遭遇,使其真正明白了作为一个女人,即使是一个美丽的、具有各种美德的且出身不错的女人在18世纪的英国所具有的真正地位,也始终不过是当时的男权社会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而已。但是,正是这些磨难使克拉丽莎真正觉醒,其决定以自己的行动作出真正的抗争。她决心不再受他人的摆布,对社会的绝望使其决定拒绝几乎所有人的劝告和要求。她要真正意义上“做自己的主人”。她拒绝了拉夫雷斯的一切请求,包括其劝婚的请求,拒绝了挚友安娜劝婚的说辞,还拒绝了家人要求其拉夫雷斯的要求。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克拉丽莎尽管明白了自由对自己的可贵,但是却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她曾经通过逃婚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了抗争,但迎接她的却是各种欺诈和迫害。在对社会彻底失望之际,其要维持自己的尊严,实现其所追求的自由的唯一抗争方式就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弥留之际,她为自己设计了别具一格的棺材,上面刻着白色百合、蛇、时针等象征着自卫、自足、永恒、自我封闭的图案。她平静地写好了自己的遗嘱,处理好了遗物,然后默默地走向死亡的终点,以自己的生命为女性的自由和权利奏响了一首抗争的悲歌。

结语

塞缪尔・理查逊的《克拉丽莎》通过对女主人公克拉丽莎拒绝包办婚姻、出逃后遭受一系列欺诈和迫害、最终不幸逝去这一故事的描写,清晰地反映了克拉丽莎女性成长的整个过程。包办婚姻使克拉丽莎明白了自己对自由和真爱的向往,而逃婚则使其进一步明白了自己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逃婚后遭遇的一系列欺诈和迫害使克拉丽莎逐渐走向成熟,在彻底明白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和权利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之后,克拉丽莎以自己的生命作出了最后的抗争。

参考文献

[1] 廖晖.穿越心灵的阴影线――论《克拉丽莎》的女性成长主题[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5).

第12篇

阅读鉴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别、评价和欣赏的过程,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只有具备了鉴赏能力,才能对读物作出正确评价,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使阅读有更大的收获。语文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鉴赏语言入手

1.鉴赏语言的形象性。形象的语言,能够把人物、事件、情景活生生地描绘出来。如鲁彦的《听潮》,描写在普陀山听潮的感受,通过“海浪轻轻吻着岩石”、“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黏在我们的身上”等传神语言,从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反映了自己的听潮感受。

2.鉴赏语言的精确性。文章的内容,需要有精确性的语言来表达。所谓语言的精确性,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如《欧也妮・葛朗台》中有这样一句描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目不转睛”准确地写出了葛朗台嗜钱如命,形象地反映了他守财奴固有的特性。

3.鉴赏语言的音乐性。语言的音乐性主要表现为韵律和谐,节奏整齐,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等句,其中“明”、“惊”、“顷”、“青”等词全辙押韵,使句子富有音乐感。

二、从鉴赏结构入手

1.波澜起伏的鉴赏。好的作品往往是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如莫泊桑的《项链》第二部分是情节展开的第一波澜。渲染了穷美人意外和短暂的幸福。第三部分紧随而来掀起了作品的第二个波澜,便是穷夫妇失落项链,寻找和赔偿项链的苦难情景,不甘清寒的穷美人,忽然得到意外的太幸福大满足,骤然间又遭到意外的严酷打击。第四部分又掀起了一个余波无限的新波澜,当年丢失的项链只是人造的假货。作品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文章摇曳多姿。

2.欲扬先抑的鉴赏。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些作品为了避免平直、冗滞,采用了“欲扬先抑”方法。茹志鹃的著名小说《百合花》中对新媳妇描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借被”,她有一条印有百合花的棉被,却舍不得借给伤员用,给人的印象是觉悟不高,是一抑;第二个层次是新媳妇来到了包扎所,却十分扭捏羞涩,只肯干些助手的一般工作,觉悟有限,这又是一抑。小说的最后她将自己的新婚陪嫁的棉被铺到了已牺牲的小通讯员身下,这是扬。前面的两抑为后文的扬做了铺垫,抑扬对照之问,使我们更感到这个新媳妇的确是应该褒扬的。

3.一线穿珠的鉴赏。作者常常以线索为纲,将众多的人物、事件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以显示思想、事物的发展轨迹,做到“花开多枝,一本系元”。如《红叶》的作者以“红叶”贯穿全文,通过采红叶、献红叶、拣红叶、送红叶、寄红叶等情节,反映了一个中学生的思想成长过程。文章中原来比较散乱的材料用“红叶”组合后,就显得有内在联系了,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4.双线交叉的鉴赏。双线交叉结构方式,往往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品叙写的主体,而作品要揭示的主旨则蕴含在暗线之中。我们鉴赏双线交叉的结构方式,重点是要体会两者是如何有机联系的。

杨朔的《茶花赋》浓墨重彩写茶花,这是明线,而赞美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则是暗线。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将物与志、景和情有机地合成一体,创造出一种美妙的意境。

三、从鉴赏表达技巧入手

1.语言描写的欣赏。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两种。对话,是通过两个人或几个人的交谈,来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独白往往是对角色心理活动的自我解剖,一般用在戏剧中较多。欣赏人物语言,首先要注意分析研究入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从而把握住人物形象;其次,要与人物的神态,动作结合起来,从而深入理解人物语言的表现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