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语文化

成语文化

时间:2023-05-30 10:09:08

成语文化

第1篇

一 成语中的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范围极广的概念,成语中所包含的中华文化也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

首先,成语中包含了民族精神。如光明磊落、刚正不阿、舍生取义、大公无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淡泊明志、一清二白等。其次,表现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美好品质。我们可通过这些成语,看到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正直和善良、勤劳和勇敢。我们要学习成语,更要继承成语中所折射出的先辈们的精神和气节。

二 成语中的礼仪习俗

除了传承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还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从成语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人的礼仪习俗。如八拜之交、明媒正娶、火树银花、披麻戴孝等。

八拜之交,指异姓结为兄弟或姊妹。俗称拜把子。这个成语可看到古人朋友相交的一种礼节。(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

明媒正娶,旧指经媒人和父母商定,以传统形式迎娶的婚姻。从这个成语中可看到古代的婚姻习俗,一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私订终身是不合礼仪的,也是不被认可的。(明,光明正大;正,合乎当时礼仪。)

火树银花,形容灯光和焰火绚丽灿烂,多指元宵节晚上的灯市。从唐代起,中国就有元宵节夜晚观灯的习俗,火树银花这个成语正是这样一个古老习俗的见证。(火树,缀满灯彩而火红的树;银花,闪闪发光的银白色的花形灯盏。)

披麻戴孝,旧俗子孙为直系尊亲或臣子为君主服重孝,要穿粗麻布服、腰系麻绳等。这里所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三 成语中的衣食住行

礼仪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在成语中也处处有所体现。如布衣黔首、纨绔子弟、粗茶淡饭、酒足饭饱、登堂入室、车水马龙、同舟共济等。

四 成语中的科学技术

也许有人会觉得衣食住行太平常、太普通了,那么,从成语中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锦上添花、炉火纯青等。

斗转星移,北斗转了向,星辰移了位。指季节或时间的变换。这说明古代中国人很注意观察天象,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斗,北斗;星,星座。)

沧海桑田,大海变桑田,桑田变大海。古人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但这其实已折射出古人对地质结构变化、海陆变迁情况的了解,是地理方面的知识。(沧海,大海;桑田,农田。)

锦上添花,“锦上添花”今常用于赞誉那些好上加好、美中更美的事物。其实这个成语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织锦技术。锦是以彩色的丝线织成各种花纹的织品,花纹精致,色泽艳丽。锦已经很美丽了,再在上面加织花朵,就叫“锦上添花”,这实在是很高超的纺织技术。

炉火纯青,最早是指古代冶炼青铜的火候。先秦有书记载,铸造青铜器时,火的颜色从黑浊――黄白――青白――青,到纯青之时才够火候才能铸铜。而这里记载的颜色变化完全符合合金光辐射的规律。炉火纯青,这个成语说明中国很早就有了通过光的颜色来测试高温的技术。

五 中英成语交流

成语里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以上只是就几个方面列举一些例子,探究得也很浅显,只能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而已。其实不只中国有成语,外国也有成语。中外成语各有千秋,各自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果交流各国成语,探究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异同,那一定也是妙趣横生的事情。

以下来看几则英语成语: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浇油);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归);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反映在成语里,自然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如上文看到汉语的“爱屋及乌”,在英语中表述为“Love me,love my dog”,即“爱我及狗”。因为狗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忠诚、可爱的小伙伴,而在中国成语中却常常是、势利的代名词,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又如“龙”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是尊贵、大气、威严、神圣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并自豪于我们是龙的传人。关于龙的成语也不胜枚举,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盘虎踞、藏龙卧虎、画龙点睛、乘龙快婿、鱼跃龙门等,实在太多了。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龙,英语的“Dragon”,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是妖怪,是恶魔。

第2篇

[关键词]母语文化英语教学缺失

引言

当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学习目的语文化的途径和资源十分广泛,各种媒体对外国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介绍铺天盖地。学习者从中掌握了相当数量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然而,母语文化却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文化失语症”依然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某高校被调查学生中有70%的学生了解并能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西方传统节日,90%以上的学生却步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春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灯谜对联、文房四宝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1]甚至许多英语程度相当高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也显示不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之成员所应具备的文化底蕴和素养。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理应对此文化失衡现象出深刻的反思。

一、崇洋之风积习难改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备受欺凌,饱经磨难,于是西学东渐。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轻视本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了解很多;对本族文化渐行渐远,知之甚少。“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尚赶不上欧美国家,我们的语言文化还得不到全球的重视,在国内弱化中国文化甚至是文化西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依然存在。另外,经久不衰的托福、雅思、GRE的考试狂潮;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摇滚乐、肯德基、麦当劳、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影片,如此种种隐秘但极具杀伤力的文化扩张和渗透,正无情的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为此,2006年圣诞节前夕,南京大学刘聪、中国政法大学刘冰雪、清华大学张连文等十位博士连署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一文,旨在“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他们呼吁国人应谨慎对待“圣诞狂欢”并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的表现”。[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教授谈“国学”的作用时说道:“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一个国家如何在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主流文明当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性,保持母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成为一个重大的命题和挑战。袁先生的这番话说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所在,也为我们为什么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做出了极好的注脚。

二、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根据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精神,高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要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中国文化课作为一门必要的课程,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除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其他高校用英语来讲中国文化的恐怕不多,这就造成了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严重脱节。另外,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之间缺乏一定的连贯和和衔接,中国文化并没有作为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各类考试中;课程设置、教材编纂还远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归根到底是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教育;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积累必备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并非其交际能力提高的充分条件。换言之,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如果说,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含量的缺乏,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的多层面交流障碍(主要是“理解障碍”),那么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于空白的状况,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则更为严重。我们不难观察到,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更有甚者,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us,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语。[3]因此,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机会,它还应该实现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任务,起到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作用。这是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加强中国文化输出所必要的。为此,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增添有关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为主线的中国文化课程意义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仅能够熟悉、热爱自己的本国文化,而且还弘扬了中国文化,为成为真正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母语正迁移作用被忽视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总是试图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外语学习者也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利用与自己母语习得的经验学习外语。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当母语、目的语在词汇内涵、句法结构、语篇以及非语言层面上存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时就产生正迁移,促进目的语学习,而当母语与目的语存有相异之处时就产生负迁移,.00.语学习。鉴于此,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学习外语就是要摆脱母语的影响”、“学习外语必须望掉母语”的观点。这种片面强调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做法正是导致母语文化失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既然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经验证明,可以从教学过程中除去母语,但不可能从学生的头脑中除去母语。语言之间有些普遍想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的损失。D.Brown指出:“与人类其他所有的学习活动一样,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发挥已有知识的作用,利用那些对第二种语言文化学习有效和有用的东西,促进第二种语言的学习。需要摒弃的只是起知识干扰作用的洗澡水,而不是起促进作用的婴儿。”[4]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语际间的消极影响。英语教学中以呈现汉英差异为主,对英汉相同之处一笔带过,不做强调,致使学生在中国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耦和时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虽然突出英汉差异,可以更鲜明地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但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连接先行学习和后续学习的某种机会。结果学习中不能产生共鸣,积极性受到打击。其实,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是大量存在的。如“花钱如流水”英语为tospendmoneylikewater,“血浓于水”为Bloodisthickerthanwater,“隔墙有耳”为wallshaveears,“拉长脸”为pullalongface,“披着羊皮的狼”为wolfinsheep’sclothing,“三思而后行”为thinktwicebeforeyouact。语言间这种异曲同工的耦合现象其实是不同文化的交集部分,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认识和把握语言间的共性,并有效地利用这些共性,促成正迁移,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语言间由于个性而引起的差异,我们应通过比较法,研究如何跨越差异,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负迁移的干扰作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式英语”的发生。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与引进国外的文化,同时还担当着本国文化的输出。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了外语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民族文化,如此,外语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5]事实上,只有懂得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外国文化。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21世纪,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育,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建玲,从韩国审“遗”成功谈大学英语中的本民族文化教学[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6)

[2]刘聪等,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N新快报,2006-12-20.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4]刘正光,何苏秀,外语文化教学中不容忽视母语文化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5]胡文中,高一宏,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8

[6]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C],何英玉蔡金亭编.应用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9.

[7]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成语;中国文化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发表论文期刊网

1.成语与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谓田地广袤,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的耕作。 “寒耕热耘”寒冷时耕种,炎热时除草。形容农事艰辛。《管子·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热耘,力归于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底,成就霸业的基础。

农业生产者也逐渐养成一种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例如,“躬耕乐道”是指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胡]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警世恒言》卷一七:“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还有一些成语字面上描写农业生活,现在经常使用它们的比喻义。例如,“蹊田夺牛”(牵牛的让牛踩了田地,因此,被人把牛夺走。比喻惩罚过重),“解甲归田”(军人退伍回乡务农,现泛指离职回家),“拔苗助长”等等。发表论文期刊网

2.成语与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四大类型中,成语表现了它们的某些艺术特点。例如,“堂皇富丽”(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特别是宫殿的宏伟华丽。又如,“雕梁画栋”亦作“画梁雕栋”,谓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华贵。元·郑廷玉《看钱奴》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醒世恒言》卷二九:“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群体的宏伟,如果是“独门独院”,则显出一家独住,而与四邻不相通,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相违背。另外,建筑物形成群体结构时,屋与屋之间有很多“空”,亭池草木点缀其中,显出主次之分,虚实相间的效果,特别是楼台亭阁,总是以其“空”面向外界,达到和自然的交流,身在“琼台玉宇”(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常用以形容仙家楼台或月中宫殿),使人如置仙境。

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各称也经常用在成语中比喻人或事情。例如,“栋梁之才”(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才。)“栋折榱崩”(栋,房屋的正梁,榱:椽子。正梁断裂,椽子倒塌。比喻倾覆。)“抚梁易柱”,传说中商纣王能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穷。)还有“添砖加瓦”,“偷梁换柱”,“铜墙铁壁”等等。

发表论文期刊网

3.成语与服饰

从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衣着主要的是体现个人的身份或地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例如,“高冠博带”,亦作“峨冠博带”。指带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师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形容帝王官僚阶层的有“黄袍加身”(以天子黄袍加载身上,即用为天子之意。)“凤冠霞帔”,“衣紫腰金”(衣紫,穿紫袍,紫袍为古代官服。腰金,腰间佩戴金印。指做大官。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陈母教子,衣紫腰金”。明·无名氏《精忠记·说偈》:“感吾皇,博得个衣紫腰金,朝野为卿相,方显男儿自强。”)

二、成语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语体现出来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1.成语与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中国古代教育家意识到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古代的教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在教授知识技能之外,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比如从以下这几个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对气节、操守、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立身行道”(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醇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改过迁善”(认识并改正过错,诚心向善。)……这些成语在漫长的中国历代教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发表论文期刊网

中国古代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好多都浓缩为成语,脍炙人口:

公认的最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程遗书》卷一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将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别类分门,因材施教。”)不仅“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循循善诱”的教学思想得到广泛认可,教育家孔子还总结出了一些教学规律,比如“温故知新”就指出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循序渐渐”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不能“一曝十寒”。这些先进的教育方法,蕴藏着深刻的教育辩证法,成为教育宝库中的珍品。.

2.成语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约束和完善。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家族内部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就成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国家也要有担当,甚至危机时刻可以 “为民请命”,“杀身成仁”。

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诚信原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诚心诚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弃义”必然会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勤劳节俭,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三国的诸葛亮提出要“俭以养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人需自我约束,不贪求太多,才能表现出“刚正不阿”,才能正己,正心。此外,“厚德载物”“荣辱不惊“天下为公”“不屈不挠”等成语也能让我们领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中华美德的精髓。

第4篇

论文摘要:汉语成语足汉语词汇系统的特殊部分。中国文化在成语的生成和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语修辞现象即根源于中国文化。本文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等多角度探讨了成语、修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文化背景角度对成语与修辞作些探讨。

1成语与修辞密切相关

    成语与修辞密切相关,有三层含义:

1. 1成语是修辞活动的产物

    《周易》说:“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主要体现在语言交际双方要有“合作精神”。语言交际双方都有双向沟通情感和信息的良好愿望,组织或调整自己的话语,把交际活动进行下去。这就要求语言表达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于是人们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即修辞技巧的运用。这些修辞技巧有的十分精妙准确,为后代人们一再模仿沿用,久而久之,就出现一批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词组或句子。成语就是其中沿用至今、具有特殊含义的固定词组。

1. 2运用成语本身就是一种修辞现象

    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为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常常选用一些富于表现力的句式或语言材料。成语是一种既富于表现力又简洁通用的“语言材料”,所以被人们普遍使用。因此,从广义上说,“运用成语”也是一种修辞方式。

1. 3成语是多种修辞方式运用的成果

    成语的生成、构造或使用牵涉到许多修辞方式,系统研究成语,可以发现许多修辞方式的影子。例如,如鱼得水(比喻),移风易俗(对偶),国破家亡(互文),磨刀霍霍(摹状),白山黑水(借代),而立之年(割裂),千钧一发(夸张),阮囊羞涩(用典),老死沟壑(委婉),瓜字初分(隐语),逃(桃)之夭夭(双关),关门大吉(反语)。

    研究修辞方式在成语中的运用,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2成语修辞的文化机制

2. 1务实精神与具象思维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铸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z}。这也影到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2. 2喜新求异、含蓄委婉的文化心理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诩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草增辉”。“自己死了”谦称“老死沟壑,’(委婉)。另外中国人也不乏幽默的细胞,“逃跑”说成“逃(桃)之夭夭”;“不得不关门停业”说成“关门大吉”(反语)。夸张修辞格直接创造了非现实的诡异画面,如“气吞山河”、“天翻地覆”。

2. 3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

    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2. 4汉语与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汉字形音义的特点是成语修辞的基础。方块汉字,有立体感;字字分写,形式整齐;元音辅音相间,音节分明、洪亮,有节奏感,容易形成“四字一组”的成语。四个字两两相对,非常适合对偶、互文。汉语中同音词大量存在,有利于构造谐音双关。汉字字字分写,可以随意截取,重新组合,适合用典、借代、割裂等辞格的运用。汉字形体由有意义的部件“拼装”而成,可以通过“析字”构造隐语。

第5篇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知识 跨文化交际

中小学英语教学大多会走进一个误区:学音标、记单词、读课文、背句型、套用语法结构等,认为把知识学得死就是记得牢,考试时就能得心应手得高分。其实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而更好地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知识、发展交际能力,让语言插上文化翅膀,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一、情景交际中,渗透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有许多版本,如牛津版、译林版、人教版等,但各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鲜明特点,即“文化渗透”,也就是在教材中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现行英语教材中屡屡出现文化差异的话题,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呼、致谢、道歉等,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应对“赞赏”的方式截然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礼貌和谦恭的美德;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地说:“Thank you very much.”他们认为赞扬是值得的,受之无愧,理所当然地应当接受。再如,在中国,朋友间相互走动,如果恰好是在吃饭,则会邀请客人一起用餐,客人会客套地说“我吃过了”,很少坐下来一起吃。而在西方国家,客人会很随便,吃过了就直接说“No, Thanks”,如果没有吃的话,则会直接毫不客气地坐下来一起吃,他们认为直率比客套更重要。

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渗透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准确运用语言。如很多中国学生早上见到老师或者在英语课堂上,习惯向老师问候: “Good morning,teacher!” 可是在汉语中可以把教师当做一种称呼,而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应该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教师Sir/ Mr.或Miss/ Mrs.不可以用teacher;在英语国家的日常交际中,无论年长老幼,只要关系比较密切都可以直呼其名,而在中国绝对不可以,这些都是中西文化差异。

二、单词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

有些英语词汇在使用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融入重要且必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英语单词时,最好巧妙结合单词,点拨文化意义,从而融入文化知识。如“dog”一词,中西两种文化的“狗”的意义相差很大,中国人常用“走狗”、“丧家犬”、“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 、“狗嘴吐不出象牙”等形容厌恶的人,带浓厚的贬义色彩。但是西方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的意思是“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极为相似, “Every dog has his day”相当于中文的“每个人都会有得意之日”。

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就会产生语用失误。

三、挖掘教材内涵,吸收文化知识

目前中小学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只能根据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例如,在教学“Food and drink”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西方人认为“吃饭”问题是无足轻重的,与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有天壤之别;他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嗜工作如命、视时间为金钱,他们守时、守约,总是行色匆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式样虽然简单,但注重营养;餐具的使用和中国人也不一样,中国人多使用筷子,而英国人用刀叉,并且刀叉的用法特有讲究:平行放置表示已经吃饱,呈八字摆放表示还没吃完。

另外,还可以借此话题简单介绍茶(tea)文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中国喝白开水也叫喝茶,而在西方国家,加了糖或茶叶才可以称之为茶。英语中的“black tea” 是“红茶” ,不可望文生义地译成“黑茶”。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又各有千秋。相较于中国人喝茶时的沉稳,英国人则多了份优雅。

再如,学到shopping时,告诉学生英国人购物不喜欢讨价还价,看中就买,否则走开,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没有风度、有失身份。而在中国购物时不会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是“笨”,花了冤枉钱,有被他人“宰”了的感觉。在这一单元中最常用的句型是“What can I do for you?”及“Can I help you?”此时,有必要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千万不要对年迈的老人说这两句话,因为西方的老年人大都不服老、不服输,要有人对他们这么说,他们会认为是说话者对他们的不尊重和看不起。而在中国,主动给予他人帮助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

四、营造节日氛围,体验异国文化

巧妙结合教材,结合中西方的重要节日,营造一定节日氛围,让学生去亲自体验中西方国家的不同节日文化,了解文化差异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时,让两组学生分别扮演中国人和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再现为同学过生日的情景和场面,或教师展示两幅不同的过生日的画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分析感受中西方国家过生日的异同。尤其应重点关注的是,中国人过生日时收到礼物一般不当面打开,而西方人恰恰相反,无论他们收到的礼物贵重与否,都会当面打开并说“Thank you very much”,说明他们收到礼物时的喜悦之情和表达谢意。

教材中涉及许多西方节日方面的话题,且学生对节日文化比较感兴趣,教师可巧借这些话题,充分利用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介绍相关的节日文化背景知识,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设计形式活泼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不同的跨文化知识,让英语这门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1.(2015·唐山调研)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________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________之势。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________的。 A.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 B.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 C.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 D.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 2.(2015·洛阳一模)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食品安全方面一系列________的事件接连发生,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道德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 ②在离地球300公里的太空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一边做实验,一边________,为6 000万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③中国不差钱,只要能激活民间资本让银行资本难以________的灵活运作方式与潜能,“钱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A.耸人听闻 娓娓而谈 望尘莫及 B.骇人听闻 娓娓而谈 望其项背 C.耸人听闻 振振有词 望尘莫及 D.骇人听闻 振振有词 望其项背 3.(2015·保定模拟)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看好他的作品的人,觉得他获奖实力具备,________;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他的作品并非________,客观地说,他的小说有其独特性,其奇异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比喻真是令人难以________的。 A.实至名归 瑕不掩瑜 望其项背 B.名副其实 瑕不掩瑜 望尘莫及 C.实至名归 白璧无瑕 望其项背 D.名副其实 白璧无瑕 望尘莫及 4.(2015·辽宁五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一经释放,立刻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一时之间,________,反对之声________。虽然延迟退休有益于减缓养老金不足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潮流,但遭到如此多的质疑和反对却是________的,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决策者深思。 A.群情激奋 甚嚣尘上 始料未及 B.群情鼎沸 甚嚣尘上 超乎想象 C.群情鼎沸 此起彼伏 始料未及 D.群情激奋 此起彼伏 超乎想象5.(2015·太原质检)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________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________,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________,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深思熟虑 心猿意马 自欺欺人 B.深文周纳 心花意乱 弄巧成拙 C.深文周纳 心猿意马 弄巧成拙 D.深思熟虑 心花意乱 自欺欺人 6.(2015·邯郸一模)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________,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________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________。 A.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B.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D.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7.(2015·长春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③虽然华尔街对苹果在上个季度的业绩给出“表现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评价,但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难以________。 A.鱼目混珠 息息相关 望其项背 B.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 望尘莫及 C.鱼目混珠 休戚相关 望尘莫及 D.鱼龙混杂 休戚相关 望其项背 8.(2015·沈阳三校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________的活的史书。 ②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________。 ③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新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________的问题呢? A.触手可及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B.唾手可得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C.触手可及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D.唾手可得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9.(2015·西安一模)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老人正在打牌,爽朗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 B.我们曾经过分迷信“人多力量大”,认为三人成虎。殊不知,当人多得超过实际需要时,有可能会碍事误事。 C.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D.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着几万尾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10.(2015·昆明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B.他虽然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到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C.新一届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刹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D.不滥施刑罚,不以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朋坐族诛,这才是法制社会应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 11.(2015·陕西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扼腕;“最美教师”“最美农妇”等舍身救人的事迹,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B.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再有一个多月就进考场了,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届时心有余悸。 C.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D.船儿随波逐流,江面上时而惊涛拍浪,时而豁然开朗。当清凉的水花,出其不意地扑面而来,清凉舒爽的感觉,令人呼之欲出。 12.(2015·云南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小说作者不仅要有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还要能发挥想象力,向壁虚造,这样的创作才能“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B.他生前著作等身,位高名尊,但因为死前不能坚守民族大义,委身敌寇,遭人唾骂。其生荣死哀,让人唏嘘。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贫瘠、厚重、苍凉,却孕育出众多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家,这可谓钟灵毓秀。 D.这次修志工程前后历时10载,六更篇目,四易其稿,众手共襄,玉成其事,凝聚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心血和关爱,渗透着编修人员的艰辛和智慧。 13.(2015·郑州二模)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北京大学保安队的小伙子们受名校学习氛围的熏陶,在工作之余埋头苦学,一曝十寒,先后有300多人圆了大学梦,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 B.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C.新赛季,巴西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山队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D.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14.(2015·石家庄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合作,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双管齐下,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B.英国《金融时报》指出,2013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了预定目标,中国经济在主动调控的背景下取得了增长,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C.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垫和鞋底。 D.台湾作家三毛曾言:心之何如,犹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望尘莫及。 15.(2015·山西联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李代沫因吸毒被羁押后,央视取消了他代言的广告播放,也有朋友声明与他脱离关系。一时间,兔死狐悲,他陷入困境。 B.廖凡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参演了多部影视剧,2014年凭借《白日焰火》中不瘟不火的表演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男主角奖。 C.到博物馆这站时,我想总算可以松快点了,没想到上来的人更多,反倒挤得我前仰后合。 D.在地板行业2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经销商和地板企业得以共同发展,但也有很多经销商和地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劳燕分飞。 16.(2014·宝鸡质检)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B.千百年来优秀人物数不胜数,也许,他们离我们很远,也与我们无关,但他们的善行一直让我们感同身受。 C.你想象不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他们竟然一直是同学;你更想象不出,他们竟然一直两小无猜,关系融洽。 D.现在“90后”“00后”的男女学生相处比较自然,但是30年前,男女同学如果坐同一张课桌,必定会在桌子中间画一条判若鸿沟的线。17.(2014·开封二模)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各种品牌的汽车展销商津津乐道自己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向人们展示、讲解这些因环保要求和技术创新而出现的新款汽车。 B.在高清环保及娱乐至上的消费大背景下,激光电视风生水起,从一开始就显露出明显的后发优势,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C.广州立白集团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乐善好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奉献。 D.正是像张老师这样的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满城风雨,润物无声,才有今天人才辈出的盛世。 18.(2014·大连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小米手机凭借互联网销售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一时成为国产手机的众矢之的,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家也纷纷效仿这一模式。 B.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 C.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D.江西三清山素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所到之处,但见奇峰林立,深谷清幽,果然名正言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选A 鞭长莫及:鞭子虽长,不宜打在马腹上。比喻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远远望见前面人马带起的尘土,觉得自己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此处应用“鞭长莫及”。死灰复燃:燃烧后余下的灰又重新燃烧起来。原比喻失去权势者重新得势。现比喻恶势力或坏思想等在消失后又重新活跃起来。东山再起:比喻退隐后再出来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用“死灰复燃”。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摘、责备的。表示很正确,很合情理。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指摘或称赞的。此处应用“无可非议”。 2.选B ①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应用“骇人听闻”。②娓娓而谈:很动听地不知疲倦地连续说话。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此处应用“娓娓而谈”。③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看到别人的颈项和后背,指可以赶得上或能相比的。此处应用“望其项背”。 3.选C ①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此处应用“实至名归”。②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白璧无瑕:洁白的玉上面没有一点儿小斑点,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此处应用“白璧无瑕”。③望其项背:看到别人的颈项和后背,指可以赶得上或能相比的。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灰尘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此处应用“望其项背”。 4.选C ①群情激奋:众人的情绪激动振奋。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此处应用“群情鼎沸”。②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忙于备战的状态。后比喻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去。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此处应用“此起彼伏”。③始料未及:当初没有料想到。超乎想象:超出了想象,指事情的结果是没想到的。此处应用“始料未及”。 5.选D ①深思熟虑:深入反复地思索。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此处应用“深思熟虑”。②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心花意乱:内心喜悦兴奋,思绪杂乱不宁。此处应用“心花意乱”。③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此处应用“自欺欺人”。 6.选D ①出类拔萃:形容才德超出同类。鹤立鸡群:像鹤站立在鸡群之中。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出众。此处应用“鹤立鸡群”。②不同凡响:不同于一般的音乐。形容人或事物很出色,与众不同。出神入化:超出了神妙而进入了化境。形容技艺达到了极高超的境界。此处应用“不同凡响”。③实至名归:做了实际的成绩,就会有相应的荣誉。名副其实:名声、名称与实际符合。此处应用“实至名归”。 7.选A 鱼目混珠:拿鱼的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鱼龙混杂:比喻各色各样的人混在一起,成分复杂,好坏难分。此处应用“鱼目混珠”。息息相关:呼吸相互关联。形容关系极为密切。休戚相关:彼此之间的忧乐互相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利害完全一致。此处应用“息息相关”。望其项背:看到别人的颈项和后背,指可以赶得上或能相比的。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灰尘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此处应用“望其项背”。 8.选C 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此处应用“触手可及”。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串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串于始终。此处应用“一以贯之”。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此处应用“目不暇接”。 9.选C A项,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B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C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D项,满目疮痍: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不合语境。 10.选D A项,“大音希声”指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此处望文生义。B项,“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此处褒贬色彩失当。C项,“三令五申”指多次命令和告诫。句中的“强调”与之重复。D项,“朋坐族诛”指株连治罪,残酷镇压。 11.选C C项,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A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此处用错对象。B项,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此处不合逻辑。D项,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12.选D D项,玉成其事:指成全某件好事。多用于男婚女嫁,也可用于其他好事。A项,向壁虚造:指毫无事实根据的捏造、虚构。含贬义。B项,生荣死哀:指活着受人崇敬,死后令人悼念。多用来称颂生前有卓越贡献的死者。望文生义。C项,钟灵毓秀:凝聚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不合语境。 13.选B B项,云山雾罩:形容云雾弥漫;形容说话漫无边际,使人困惑不解。此处为第二个意思。A项,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不合语境。C项,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此处可改为“如虎添翼”。D项,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与前文“首次犯罪”矛盾。 14.选B B项,可圈可点:本义是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后也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A项,双管齐下: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这里应用“多管齐下”。C项,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这里应用“沸沸扬扬”。D项,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这里应用“爱莫能助”。 15.选B A项,兔死狐悲:比喻因同类的灭亡而感到悲伤。望文生义。B项,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C项,前仰后合:谓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多形容大笑状。搭配不当。 D项,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情侣别离。对象不合。 16.选B B项,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A项,瓜田李下:来源于古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C项,两小无猜:指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D项,判若鸿沟: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17.选C C项,乐善好施:乐于行善,喜欢施舍。A项,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后面不能带宾语。B项,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项,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用于此处望文生义。 18.选B B项,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A项,众矢之的:许多支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不合语境。C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望文生义。D项,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此处可改为“名不虚传”。

第7篇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译者对两种文化熟悉的程度。而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远远难于掌握两种语言,这给我们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一问题在英汉成语翻译中显得尤其突出。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吕叔湘,1998:160)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请看英语词典对英语成语(idiom)的解释:idiom: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根据其个别单词意思不清、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学的短语或句子。(李北达,2002:734)

    由于忽视成语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一段文章为例:

    Washington said it opposes Taiwan independence.But it has eaten its words while offering military support to the island.Washington also promises it adheres to the one-China policy position.But its promises appear faint,given its increasingly upgraded relations with Taiwan.(Wu Yixue,1994: 6) eat one’s 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 what one said was wrong,因此这段文章的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台湾独立。但是它在军事上主动支持台湾岛, 已经承认自己说错话。华盛顿也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如果与台湾的接触有增无减,华盛顿的承诺就显得含糊其辞。很明显,该作者把eat one’s words误解为go back on one’s word;break one’s 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

    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像国内的权威报纸《中国日报》都出现如此严重的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失误,一般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想而知。因此,很有必要做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之研究。

    一 汉英成语表达差异溯因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人类对许多生活经验具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的重合处(cultural overlap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1 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朱耀先,1997:8)

    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等等。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如:weather(ride out)the storm安然度过了风暴。因此,就产生下列成语说法的差异。

    汉:挥金如土(throw money like mud)

    英:spend money like water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动物的喜好有所不同。汉文化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而英语文化中的dog多带褒义。例如:

    汉:狗尾续貂(patch up a sable coat with a dog’s tail)

    英:write a deplorable sequel to a masterpiece(给名着写可悲的续集)

    英:Love me, love my dog

    汉:爱屋及乌

    在汉英语言中,牛与horse几乎代表近似的文化概念,所以汉语成语喻体用牛,英语成语喻体用horse。

    汉:任劳任怨(老黄牛)(work like an old cow)英:work like a horse(像马一样工作)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植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例如:

    汉: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英: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生长)

    2 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汉语古典成语多出自像“四书”、“五经”、《红楼梦》等之类的古典名着,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着,例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不能把汉语成语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原封不动地翻译到英语中去。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

    汉:骑虎难下(unable to get off the back of a tiger)

    英:have/hold a wolf by the ears(抓住狼的耳朵,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汉:胸有成竹(visualize a bamboo to be painted)

    英: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袖中藏牌)

    3 宗教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汉英成语翻译时应该予以注意,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失真。

    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红楼梦》)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杨宪益译)

    英: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Hawkes译)(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

    汉:五体投地(lie down, head, feet and hands touching the ground)

    英:take off one’s hat to sb.(向某人脱帽致敬)

    龙在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物,是神的化身,中国人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凶残有鳞的怪兽。公元700年盎格鲁-萨克逊人在关于“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中,主人公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化代尔后,与恶龙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因此,“龙”和dragon所代表的文化概念在中西方是互相冲突的。因此,翻译有关龙的成语,应该回避dragon这个词。

    汉:车水马龙(Carriages run like water and horses like dragons.)

    英:an endless stream of traffic(川流不息)

    二 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

    所谓直译,就是把源语(source language)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原原本本地保留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中的翻译方法;所谓意译,就是在目的语中舍去或转换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法(foreignization)和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1995)为了描写翻译策略而创造的两个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着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张美芳,2003:2)

    一般认为,直译与意译侧重语言层次的处理,而异化与归化侧重文化层次的翻译。因此,在汉英成语翻译中,直译与异化,意译与归化还是有区别的。

    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直译:Three despised cobblers equal Chu Ko-liang (采取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

    异化:Three despised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 Ko-liang the mastermind(在直译基础上,加上传输文化必需的内容。)

    意译:draw on collective wisdom(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虽意思相同,但不是成语,造成文化失真。)

    归化: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套用对等的英语成语,使译文意明、流畅,可读性强。)

    1 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对于英美人能够理解的中国文化,在汉英成语翻译中,我们采用异化策略,英美人确实能够理解其意思,例如:掩耳盗铃plug up one’s ears when taking away a stolen bell。但是,这样的英语是负载着中国文化的英语,显得不伦不类。如果采用异化策略英译汉语成语,这与其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还不如说会导致文化的失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意义,负载中国文化的汉语是地道的汉语,负载英国文化的英语是地道的英语。例如:

    原文:我常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译文:How easy it is to add to somebody’s joy,I often think,and how hard to lend a helping hand in times of distress-the ratio would probably come to nine to one,too.But those who do not help you when you need it most are not true friends,much less those who hit you when you’re down. (潘绍中,2003:79)

    我们可直译“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这些汉语形象,把它们分别译为add flowers to embroidery、remember sb. with charcoal during a snowfall、throw stones on a person trapped in a well,可是,直译的汉语形象却会造成不该有的“异国情调”,误导英语读者离开对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

    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应采用归化策略,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也应如此。例如: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his family.如果采用异化手法把这句话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黑色的羊”便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究竟是何含义。因为一般中国人并不了解,在西方文化中,喻体黑羊为魔鬼的化身。如果把它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马”,喻意就一目了然了。既然对于中国人难以理解的英美文化应该采取归化策略,对于英美人士难以理解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如此。如果把“健壮如牛”翻译为as strong as a cow,英美人也会感到莫名其妙,难以接受。

    英汉成语翻译采用异化策略的成功例子不能证明汉英成语翻译也应该采用异化策略。有些异化派人物提出质疑,运用反证法举出一些采用异化法从英语成语翻译成汉语的成功例子,来证明应该用异化法把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确实,这样的例子不少。例如: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全副武装)、catch (或clutch, grasp) at straws捞一根救命稻草(急不暇择)、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眼泪(猫哭老鼠)、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软硬兼施)、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业非一日可成)、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双鸟(一箭双雕)。有些采用异化手法从英语成语翻译过来的成语被收入汉语成语词典。例如:pull sb’s/the chestnuts out of the fire火中取栗(来自法语:tirer lesmarrons du feu拉丰丹La Fontaine寓言中的用语)give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自《圣经》)。那是因为这些英语成语所负载的文化具有共性。例如:Time is money.时间、金钱所负载的文化概念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某些异族文化被中国文化吸收的原因,但是这样从英美“进口”,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到中国“安家落户”的词语或成语在汉语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更何况不见得所有中国人已经理解和接受像“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这样的词语。

    因此,笔者认为,汉英成语翻译有它的特殊性,应该注重跨文化翻译,一般应该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1 采用归化法——从汉语成语到英语成语。

    (1)汉英成语具有同样表达法的,不存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之区别。

    良药苦口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to the mouth.

    (2)汉英成语表达法大同小异的,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 vast sea)

    英: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在干草堆找针)

    (3)汉英成语表达法完全不同的,也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掌上明珠(a pearl in the palm)英:the apple of one’s eye(眼珠)

    2 采用意译法——从汉语成语到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有些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找不到与汉语成语意思对等的英语成语,或者汉英词典提供的英语成语的意思不尽相同,我们只能采用意译法把它们译为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再以“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的英译为例,我们可在英汉词典找到类似的英语成语,但是文化意义并不对等。如果随便套用,会误导英语读者离开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例如:锦上添花:gild refined gold在纯金上镀金(有“多此一举”之意); paint the lily:在百合花上涂上色彩(有“画蛇添足”之意);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济人之急(通常指金钱上的帮助);落井下石:hit/kick/strike sb. when he is down。(吴光华,1997:2900 &1355)前两个英语成语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只有hit/kick/strike sb. when he is down与原文相符,因此,潘绍中没有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前两个成语,而是采用意译手法把“锦上添花”译为add to somebody’s joy,把“雪中送炭”译为lend a helping hand in times of distress,只是对“落井下石”的翻译,采用了归化策略。

    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必须采取意译法。如翻译“自食其言”,应该采用归化策略,译为go back on one’sword。因为英语成语eat (或swallow,take back)one’s words的意思是:(被迫)收回前言,承认说错。(徐元度等,1984:1154)。再如:

    “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完全相反的文化概念,如翻译“望子成龙”,应该采用意译法,因为我们不可指望用中国的龙文化去替代英美文化。不过,“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相同文化概念时,就可保留dragon。例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的“龙盘虎踞”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dragon,因为dragon用来表示“凶险”与英美文化不冲突。例如:“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译为:The city,a tiger crouching,a dragon curling,outshines its ancient glories;In heroic triumph heaven and earth have been overturned.(柯平,1996:47)。

    2 以直译/异化策略为补充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译者既可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恰当运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能从跨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汉语成语。

    如果是翻译专门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或者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书籍,例如:汉语成语故事、双语成语词典等,我们可采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

    (1)采用先直译后归化的方法。例如:

    覆水难收There’s no recovering spilt water. (lit.) What’s done can’t be undone. (英语成语) (韦少成,1978:201)。

    (2)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 Shi imitates Xi Shi.-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3)采用异化手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 Shi,an ugly woman,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4)也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 Shi imitates Xi Shi.(Xi Shi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est beauties in ancient China.Dong Shi, an ugly woman living in the same period and place,was anxious to be as beautiful as Xi Shi by imitating her blindly,but appeared uglier.)

    就可读性而言,先直译后归化的译文最佳,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文其次,异化的译文再次,直译加注释的译文最差。就介绍中国文化而言,四者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直译/异化和意译/归化作为翻译手段并没有优劣之分,可是把它们当作翻译标准去评判某一译本时,我们常常说这个译本过度直译/异化了,或者那个译本过度意译/归化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把握好它们的度。

    综上所述,造成英汉成语表达不同的是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不单是文字的转换,还有文化的交流,避免受文字的诱惑而掉入文化的陷阱。其次,以归化策略为主,尽量做到文化的对等交流,即把汉语成语译为英语成语。再次,如果没有与汉语成语对等的英语成语,或是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就只得采取意译法。汉英词典提供的相应英语成语只供参考,词典有解释的责任,没有翻译的义务。采取归化策略选择词典上的英语成语时,必须注意它们的细微区别,否则会造成文化失真。还有,在以专门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翻译中,可适当采取直译/异化策略或者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必须考虑文化的可接受性,否则,不仅达不到中国文化的传播,反而会影响文化的交流。最后,我们在翻译时, 必须把握好直译/异化和意译/归化的度。当译者想介绍源语文化时,用异化理论来表达源语文化的风格和形式;反之,当译者打算适应目的语读者时,归化应是第一选择。(熊启煦,2005:342-345)

    参考文献:

    [1] 柯平.第八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参考译文[J]中国翻译,1996,(6):47

    [2] 李北达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李学禧.汉英成语和常用语[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8

    [4] 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潘绍中.第十五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讲评[J]中国翻译,2003,(6):82-85

    [6]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7] 韦少成.实用中文成语,英文成语,英文同义词辞典[Z]香港:实用英文出版社,1978

    [8] 吴光华.汉英大辞典[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9] 徐元度等.综合英语成语词典[Z]福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10] 张美芳.翻译策略透视[J]广东外语艺术学院学报,2003,(4)

    [11] 朱耀先.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7,(4):7-14

第8篇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直译,意译

 

而历史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体现时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典故的多重意义来源于它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即与其他文本的关联,它受文化圈的限制,脱离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典故就失去了它用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功能。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等,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例如:Achilles’ hell(唯一致命弱点), 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不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汉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说曹操,曹操到”,如果保留语言特色译为“talk of Tsao Tsao and he will appear”,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就会感到莫明其妙。但如果借用英语成语,译为“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则能很好地传达汉语的言内之意。

二、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Catford 1965,20)。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地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地文化人,因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 1989,18,19)英汉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也确切地反映出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使得英汉成语的互译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相应的对应关系,使原语与目标语尽可能地趋于相等,根据等效翻译原则,结合翻译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直译和意译,对英汉成语进行翻译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I.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又不会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成语中仍保留原文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目标语与原语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样情况下,就采用直译。

(1)直译保留形象

这种译法既传达原文的字面意思,又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英汉成语中有些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不仅比喻意义和感情色彩相一致,而且连形体设喻也相同或大体相同,也没有很深的含义和难解的典故。所以互译时,可以直接套用目标语中的同义成语,做到基本对译。例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 (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 (隔墙有耳);竭泽而渔 (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shade anothergeneration rests)。虽然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无法达到完全一致,但这种译法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这也是它的一个可取之处。

(2)直译加注传达形象

这种译法保留原文的形象,再现原语的风貌。英汉语言中都有一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字面上显示出民族色彩的成语,有些此类的成语中还出现了本民族的历史典故、人物等。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互译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以保留原文的色彩,向读者展示充满异域风情的历史文化的传统。例如:“东施效颦”--- “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Xi 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allthe uglier---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又如,“叶公好龙”--- “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out of his wits.)。

汉语的成语中有很多都涉及到具有浓厚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人物,而在英语中不可能找到可替代的形象,且原文的字面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所以不可抛弃。在这种情况下,多半保留原语中的形象,再加上些许解释性的文字,使英文读者看过之后能够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并了解汉语言文化的源远流长。这种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再现了原语的风貌,避免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导致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力求做到形式相当,效果也基本相同。

II.意译

在直译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英汉成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历史背景较多,如果还按照字面直译,需要加上较多的解释性文字,这样会失去成语精粹的特点。此时,我们就需要绕开其文化背景,直接译出其真正的内涵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译。论文检测。它是指在译语受到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字面意义,以求得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

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成语无论在语言形式或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许多成语在意义和修辞手法上有相似之处,只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它们所用来打比方的物体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译文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原文,我们通常可以把原语中的比喻形象转换成目标语中为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例如:“雨后春笋”要意译为“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而不能用“bamboo”一词,“胆小如鼠”应该翻译成“as timid as rabbit”而不是“mouse”,“害群之马”不能译为“blackhorse”只能译为“black sheep”。

此外,在英汉成语中,还有一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对应体,又不能进行直译,这时可以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译出它们的内在含义。例如:汉语成语“有鼻子有眼”要意译为“to describe a thing very vividly”而不能直译为“witha nose and an eye”, “一五一十”要意译为“to tell the whole story”而决不能直译为“one five oneten”,若这样翻译,译文的读者肯定会感到莫名其妙。论文检测。同样在英语中的“to be full of beans” “have a bee in one’sbonnet”也不能直译,而应该译成“精力充沛”“胡思乱想”。还有,对于有些含有浓郁文化色彩的英汉成语,例如“望子成龙”,如果直译成“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不但不能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甚至会促使源语文化信息丧失,这时我们就应该意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这样就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成语真正的含义。

III.直译与意译兼用

有些英汉成语带有很明显的文化痕迹,如果想更确切地表达原意,尽量保存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国情内容,单纯的直译或意译都是无法办到的。这时就可以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虽然不如原文的间洁,但可以弥补直译难以达意,意译难以传神的不足。例如: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当看到这句成语时,对于不熟悉西方文学史的中国读者都不知道如何来翻译这句话,因为在汉语文化中不存在这样的一个人物。“Homer”指的是荷马,他是希腊史诗的作者,创作了西方文学最伟大的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人们称作是最有智慧的人。所以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这样的话对于译文的读者来说就不会存在理解的问题了,而这句成语也正好对应了中国的一句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论文检测。又如汉语中的一句成语“走马观花”,直译为“to look at flowers while riding on the back of a galloping horse”,外国读者可能会感到费解,所以我们要结合意译“---gain a superficial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servation”,这样原文的意义和形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方法,虽然会使得译文相对较长,不够简练,但基本上既传达了意义又保留了形象,可算有失有得,仍不失为一种形式和效果都相等的译法。

三.结束语

英汉成语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也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成语翻译的关键是文化特征的传译,因此译者要了解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在英汉成语的翻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恰当的译法,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源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所谓译文与原文的“功能的同一”。

参考文献:

[1]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4.

[2]张先刚,英汉惯用语对比与翻译[J],河南: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63-66.

[3]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8-19.

[5]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M],湖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3-147.

[6]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9.

第9篇

一、本体与传播之间话语的转变和构成

民俗文化想要实现在大众传播语境下完成话语的构成,其要点之一就是在本体与传播两者间进行转变与二次构成,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话语主体的转变。话语主体在传统的民俗文化中既是主导方又是决策方,同时还兼具传播者,在民俗文化的发展中主体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而大众传播的产生,使该主体既可以是实际的参与人员,也能作为单一的传播人员,不需要直接参与文化活动。话语主体的改变使得民俗文化在记录方式、传播体系、整体意识形态与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转变与二次构成。民俗文化的话语从本体向传播转换,代表民俗文化本身传播的手段、进行接受的主体与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转变与构成让民俗文化得以在时间与空间中,拓展自身的内容与形式,以保证每一个阶层和年龄的人群都能够接受并传承民俗文化。

二、民间与主流之间话语的共存和交融

民俗文化来自于民间,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与劳作中积累下来的精神和艺术财富,因此,自然带有强烈的民间本土的话语。然而,民间文化是需要社会的不同阶层与领域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对其进行传承、发展、传播。因此,民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不断地重新进行构建,以满足每一个时代的主流话语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的作用与意义,已无法单纯用“工具”进行衡量,其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信息传播之间构建平台,并推动民俗文化在大时代的要求下展现其主流话语特性。大众传播想要实现民俗文化的话语从民间向主流发展,首先要打破其社会组织形态,将民俗文化从单一的民间管理上升到国家的政治政策中,以大众媒介作为平台,使民间文化成为国家主流意识语境中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其主流话语的旨归,构建话语在民间与主流两者中灵活转换的通道。

三、历史与现实之间话语的共通和交互

既记录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工作、发展和变革,又承载当下社会文化的特点与气息,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内涵,所以民俗文化在进行话语构成时,必须将历史文化与现实价值进行融合研究。民俗文化的变迁总伴随着历史的更替,民俗文化中记载的农耕作业、岁时、生产以及婚丧习俗等都反应了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其话语特点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继承性以及统一性,这与历史的发展维度相一致。民俗文化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表现形式客观地进行记录与展现,同时又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切合,并经常随着人们的主观意识、行为发生变化,甚至使其话语发生重新构成。从另一方面而言,民族文化的内容、表达形式、作用与意义都随着现实的语境变化而变化,其话语更带有突出的现实特点。

四、国内与世界之间话语予以统一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一口号最能完整诠释民俗文化身上蕴含的世界意识,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综合软实力,同世界文化与精神相统一成为民俗文化话语构成的关键要点之一。因此,作为承载着我国传统艺术的民俗文化,其话语构成既要扎根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突出中国特色,又要紧随世界文化的发展与流行,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间构建平台,实现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完成这一步需要我国民俗文化借用大众传播语境的力量,将其与世界话语相统一,使其既带有本民族特色传播符号,也纳入相应的国际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民俗文化与世界各民族共同分享交流。

五、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汉语成语 日语成语 概念 来源 文化特色

成语结构形式固定、表义生动丰富,是语言在长期频繁使用过程中,以某些典型性为代表约定俗成的产物。中日两国同属亚洲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成语的概念、来源、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和差异。

一、汉日成语的概念

(一)汉语成语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成语”解释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辞海 语言文字分册》中给“成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青出于蓝’出于《荀子・劝学》,‘守株待兔’出于《韩非子・五蠹》。”

刘叔新指出,成语的独特之处是在表意方面――表意的双层性。一个固定语,如果有一层字面上(表面上)的意义,同时透过它又有一层隐而不露的意义,而且这隐含着的才是真实的意义,那么就会被大家看做成语。[1]

综合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在形态结构上较为固定,其构成语素不能随意换位,也不能用其他同义语素替换,并且大多为四字结构;在语义上具有整体性和引申性,即成语的意思不是其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呈现一个整体的意思,并且成语的真实意义往往隐藏在字面意思背后,是一种比喻义、引申义;另外,对成语的准确理解需要具备相应的汉语“百科知识”,[2]即扎根于中华民族社会文化传统、习俗、历史,来源于汉语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经验的知识。

(二)日语成语的概念

《学研国大辞典》中提到“成”时,解释如下:“①昔の人によって作られ、きまった形をとって言いわされてきた言。②熟。”(①古人创作的,有固定形式的习惯的语言。②熟语)

《国大辞典》将“成”解释为:“①古人が作り、しばしば用いられてきた句。成句。②熟、合、合成など、二以上がまとまってできたことば。”(①古人创作的,至今常用的短语。②熟语、复合词、合成词等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语)

《新明解国辞典》对日语的“成”解释为:“①故事に基づいて出来たり有名な古人が言い出したりした熟で、のきいた(含みの有る)表として何かというと引用されるもの。②「用句の称。”(①来源于典故或是出自有名的古人口中的熟语,表达一定的意义且常被引用。②“惯用语”的别称)

综合上述辞典的解释,可以看出日语成语的概念比较宽泛,认定标准比较模糊,无论是构成字数,表达意思,还是来源出处,都没有严格的限定。如:以心心(心领神会)、我田引水(自私自利)、家の犬(丧家之犬)、三の礼(三顾茅庐)、蛇足を加える(画蛇添足)、草を打って、蛇をかす(打草惊蛇)等,日语中的成语既可以由四个汉字构成,也可以由汉字与假名构成,一些词组、句子也可以被认定为成语,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日语辞典中“成”一词还有“熟(熟语)、用句(惯用语)”的意思了。

(三)汉日成语概念内涵与形式结构的对比

综合上述定义,日语中的“成”可以理解为汉语的熟语,即汉语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结构形式,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汉语中的“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成语,汉语中的“成语”大体上相当于日语“熟”中的“四字熟”。因此,日语“成”超出了汉语“成语”的范围,包含的内容更多,更广泛。

汉语的成语、惯用语的结构大都是短语形式,而谚语、格言和歇后语大都是句子形式。日语的成语相当于熟语,包含了谚语、惯用语、四字熟语等。其结构包括了短语形式,如:夫の利(渔人之利)、因果(因果报应)、大器成(大器晚成);句子形式,如:志千里に在り(志在千里)、の目を真珠の中に混ぜる(鱼目混珠)、弓の音にも怯える(惊弓之鸟);两字词组形式,如:守株(守株待兔)、杞(杞人忧天)、完璧(完璧归赵)。

汉民族传统文化喜欢偶数,讲究格式上的对仗和音律上的押韵,所以汉语成语的基本结构是四字短语。而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语成语虽然也讲究对仗工整,但结构形式上的要求却没有汉语严格。这是由于汉日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汉语归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没有词尾变化,汉字是象形文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汉字有独立的表义功能,字与字的结合相对容易;而日语归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助动词本身存在词尾变化,同时需要相应的助词粘结不同的成分,添加语义或者发挥某些语法功能。因此,日语在语言的构成上不及汉语方便,很多成语不能像汉语成语那样组成严格工整的四字对仗形式。汉语的成语多为四字,格式工整,而日语成语形式多样,造词方式更加灵活。但是,日语成语定型的结构形式一般不能任意改变,这一点与汉语相同,即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日语成语,结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构成语素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替换,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形成一个整体,成语的语义不是各个语素语义的简单相加,而往往是隐寓在成语中的比喻义或引伸义。

二、汉日成语的来源

成语作为语言中词汇的一部分,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词汇相对于语法,是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新词汇不断产生,旧词汇不断消亡,词的语义也会有所扩大、缩小、转移。然而,成语却相对更加稳定。成语可以反映出一种语言的特点,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而在两国文化交流的早期历史中,中国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公元3、4世纪汉字传入日本,日本开始以汉字记录本国语言,并在随后的历史中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假名文字,伴随着汉字传入日本,很多汉语成语也大量涌入日语,今天日语中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中国故事典故的成语,它们或者直接照搬汉语成语,或者与汉语成语有着共同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即汉日同源成语。[3]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日本式”成语,即日本民族自己在语言历史发展中创造的成语,体现日本社会文化特色的汉日不同源成语。

(一)汉日同源成语

中国成语大多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出处,其中包括了古代寓言、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以及截取古文文句构成四字短语等。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草木皆兵”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

日语成语很大一部分也来自汉语古籍。黄靖对《日本谚语成语辞典》中的成语作了统计,分析指出与汉语同源的日语成语谚语共约549条,其中约50%来自中国的古籍。如“三(韦编三绝)”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の争い(鹬蚌相争)”源自《战国策・燕策二》;“上花を添える(锦上添花)”源于王安石的诗“丽唱仍添锦上花”所提炼的“锦上添花”。[4]

另外,汉语和日语中都有一些成语来自西方经典以及佛经,如“火中の栗を拾う”来自伊索寓言的“火中取栗”,“因果”、“一托生”、“性成佛”等均出自佛教典籍。

(二)汉日不同源成语

不同源成语是指日本民族自己创造的成语,能够反映本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和认知理解方式。与汉语不同源的日语成语中,有的来自民间流传的生活习语,如:をむ(打马虎眼)、腐って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童话故事的,如:けて悔しき玉手箱(后悔莫及)、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不胜惶恐);源于历史故事的,如:小田原判定(议而不决)、洞が(见风使舵);来源于诗歌的,如:酒屋へ三里豆腐屋へ二里(穷乡僻壤)、孝行のしたい分にはなし(子欲孝而亲不待)。

三、汉日成语体现的不同社会文化特色

汉日同源成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古代社会文化特色,日语中存在大量的与汉语同源的成语体现出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向往。而汉日不同源成语存在形式上差异的同时,在内涵上所呈现的不同则更加丰富,包括了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心理认知等的不同。汉语成语体现出中国的大陆农耕文化特色,汉民族发源于内陆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注重根据规律的季节变化生息劳作,固守传统、稳定,重视理性和抽象思维。如:安土重迁、开疆拓土、落叶归根、五谷丰登、归马放牛、瓜熟蒂落等。

日语成语体现出日本的海洋渔猎文化特色,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民族最早以渔猎、采集为生,面对海洋的汹涌多变,日本民族性格具有开放性、冒险性,重视实际利益,有危机意识,善于吸收改造他民族的文化,同时海洋性气候湿润多雨,自然富于变化,植物茂盛,种类繁多,日本人对天气、季节、动植物等的感觉敏感细腻,日本人亲近自然、关心自然的特点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のも信心から(精诚所至)、柳に(逆来顺受)、夏の小袖(不合时宜)、六日の菖蒲(明日黄花)、猿も木から落ち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9.

[2]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研社,2008:286.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1成语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英语成语包括口语、谚语和俚语,很多地道的表达来自于日常生活。

有很多研究成语的著作随之诞生。Newmark曾经说过,成语翻译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语言。胡文仲教授说,成语翻译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典范。此外,谢思田教授对于成语也做出了恰当的描述:它增加了语言的色彩、使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并且丰富了人们的历史和宗教知识。

2成语的翻译问题

本文从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三方面,试图说明在成语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希望提供一个详细的处理成语翻译问题的方法。

2.1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来分析成语翻译问题

中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许多成语都从中得来,例如:

祸不单行,英文为 an evil chance seldom comes along。来自于中国的名著《水浒全传》,当义军首领宋江听到官府要捉拿并惩罚他们的消息的时候,他说了这句成语,意思是可能有不好的结果,但是同时可能还有其他不好的消息。

又如:初露头角begin to show ability or talent

牡丹是中国一重著名的话,在隋代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但是到了唐代,牡丹变成人人喜爱的花。这意味着,人在特定的时期是可以展示自己能力的。

由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历史差异,我们不能尝试通过单个词语、成语的部分来直接翻译,最好的就是对应参考。中国和英国(以英语国家中的英国为例)都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这两个国家也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思想。在两国的交流过程中,使得一些成语有相似的文化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源语言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

2.2从的角度来分析成语翻译问题

宗教文化在各个国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他们也可以出现在成语中。例如: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not his temple

僧人和俗人的图像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僧侣剃发,甚至改变了衣服,离开他们的寺庙,别人也还可以看得出。形容人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

潘多拉是人类第一个女人。在古希腊,“潘”泛指一切,多拉指一个礼物。在她的婚礼当天,宙斯命令所有的神赠送一个礼物,放进盒子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打开盒子,幸福、鼠疫、悲伤、爱和友谊、灾难等。她很害怕,赶紧将盒子盖上,但是已经太晚了。它通常表示灾难的根源。

2.3从风俗习惯的角度来分析成语翻译问题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即使是在同一国家内,不同的地区在风俗上也各有不同。例如:

狐假虎威 Donkey in a lion’s hide

在中国和英国之间,我们使用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来表达成语。在中国,意思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力量去吓唬别的野兽,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狐狸是最狡猾的动物。但是在西方社会,他们用狮子和驴子代替。这代表两个国家不同风俗习惯的动物形象。

出身王室 Born in the purple

在西方国家,“黄”指胆小懦弱的人,不能面对现实,但是在中国,黄色是帝王和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帝可以穿黄衣服。紫色在西方意味着贵族。这个成语表示来自贵族家庭的人。这表明,颜色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习俗。

3成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不同于一般的表达,它涉及很多因素,如语言、文化、心理、艺术等。下面简单介绍下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3.1直译法

即在不违反语言和语法规范的情况下,将原文直接翻译出来。例如: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3.2意译法

即只保留原文的意思,并不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例如:

对牛弹琴 it is hard to make one understand who is freshman for your talking

3.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法

例如:风餐露宿 braving the wind and dew

3.4借译法

例如:出生入死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4结语

英文与汉语各自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这导致了他们在成语表达中的一些不同。在成语中的文化不同是多方面的,但是翻译起来并不困难。虽然翻译成语,尤其是含有很多文化信息的成语,并没有固定模式,我们可以做的是基于文章内容和背景选择翻译模式。另外,翻译者在翻译中不不止考虑语言的翻译,同时也要加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体现。我们应当考虑文化交叉情况下的交流并且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较好的进行翻译同时提升对成语所有国家语言的理解。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胡文仲.Aspec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洪伟年.最新简明英语翻译教程.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成语 文化 教材 课外 情境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17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品,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外表凝练,内涵丰富。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成语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中华语言的热爱,提升他们作文写作的功底与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成语教学,然而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有限,怎样指导他们积累成语呢?我根据年级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课内外结合,积累与运用并重,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一、以教材为平台,引导学生积累

(一)联系课文学习成语

我以课例中的成语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认识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联想,意会成语所表达的意境,使学生接受并喜欢成语。如《北京》课文中的“各种各样的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对于其中“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理解,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要有具体而形象的刺激物作为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于是,我让学生观察插图――立交桥上有许多车子,来的来,去的去,一辆接着一辆像条长龙,一直向前开。接着,再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手势,模仿车子在立交桥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然后,我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中:看看图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一直往前赶,就像大自然中的(河流)一样,不停向前流,“川流不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把车流和河流二者的共同点联系起来,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比较和联想,便能进一步感悟“川流不息”所表达的意境了。最后,我又把这个成语放到生活场景中去,让学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感受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积累成语。

(二)借助生字补充成语

给生字找成语朋友,让学生在扩词中积累成语。扩词是低年级小朋友语言积累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在扩词的过程中,常以一个生字为基点,可带出几个学生易读、易懂、常见、实用的成语。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拼音识字”第一课后,我便在课上让学生用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十”进行扩词,并说说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让学生开“成语火车”: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通过这样的教学,当学期结尾时,学生无形中就积累了许多与生字有关的成语,这其实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浅近常用的成语,学生爱听、爱读,无需教师过多解释、说明,学生也能耳熟能详。有些成语学生现在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些成语便会在不经意间“其义自见”,久而久之,就达到了“厚积薄发”的境界。

(三)通过分类充实成语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配合新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语言积累,如语文园地辟有“日积月累”栏目,四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成语韵语、古诗词等内容,把很多意思相近(相关)或结构相似的成语放在了一起,让学生读读背背。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课文和课后也有很多成语,包括与春天有关的、与秋天有关的、富含人生哲理的等,它们大多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就地取材,指导学生加以类别,然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成语的韵律美,通过诵读悟其大意、悟其意境,再背诵以强化积累。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多积累带有数字的成语、带有动植物名字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等。通过对成语的分类积累,学生的成语积累量逐渐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也明显提升了。

二、以课外拓展为延伸,丰富学生积累

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理解到:课内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内阅读之外,还应该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生的文化成长。因此,教师要从小学生入学之初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阅读成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建立“词汇摘抄本”,多摘抄优秀读物中的精美语句(含成语),量变变质变,一学期下来收获就会多多。

此外,经典诵读也不失为成语积累的一条捷径。我每天利用预备铃响到上课铃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成语速记》《成语童谣》《成语韵文》等经典教材。如《成语韵文》求学篇: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学而不厌,稳操胜券。通过诵读经典,学生既传承了中华经典的精髓,又积累了丰富的成语,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以运用为舞台,沉淀学生积累

语言学家将只能理解、不能运用的语汇称为“消极语汇”,将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为“积极语汇”。要把“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语汇”,就必须加强运用语言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巧妙运用成语,把积累的成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形成积淀。

(一)创设运用情境

如利用文中丰富多彩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中人物的表情说成语:愉快时眉开眼笑,失意时愁眉苦脸;看图中的天气现象说成语:下雨前乌云密布,晴天时万里无云,台风袭来时风雨交加;看学校场景时,如“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操场上人山人海;上课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如此这般,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构筑运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