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井底之蛙续写

井底之蛙续写

时间:2023-05-30 10:0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井底之蛙续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小青蛙躺在井底的礁石上,细想着乌龟说的话:“难道山的那边真的有一个叫大海的地方,可以畅游无边?”,心里想着,这时,一群南飞的大雁从头顶上飞过,小青蛙连忙问道:大雁,你们这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呢?,大雁说:我们这是准备去南边过冬,飞过前面的大海马上就到了。小青蛙一听坚信了海龟的话。于是,它便开始了想办法跳出这个井,去那个大家口中的大海看看。

由于井内常年没有足迹,砖块都长了很多的青苔,想要在砖块上站稳很难,小青蛙由于常年没有运动跳得也不高了,在种种困难条件下,它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滑到,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办到,为了能够无忧无虑畅游的大海。它跳上第一个砖块,非常困难的保持平衡,然后用爪子将砖块上的青苔都扒开,这样第一层就成功了,它连忙跳到第二个砖块上,一个不小心差点掉了下去,接着第三块,第四块,在接近地面的时候它更加坚信了大众的说法,天外有天不应该做一个井底之蛙,于是它脚底用力,蹬了一下便跳出了进口。

来到井外,它环顾四周,到处都是荒草树木,它非常的兴奋,从没有见过这么宽阔的地方,有种豁然开朗的觉悟!于是它开始了寻找大海之路,在穿过一片树林之后,它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果真一望无际,尽头是蓝蓝的天空,它飞快的跳向大海,尽情的游泳,感受着大海带给它的快乐,同时心里感谢着那些提醒自己的朋友,也感慨以后做事情一定要向长远看,不能满足于现状。

第2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阵地。对于一个教育者而言,上好一节课如同耕好一方田,必须想方设法、辛勤培育,才能在学生的心田撒播希望的种子。那么,如何让课堂教育更有效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李吉林老师说:情景教学要以激感为动因,以审美教育为手段,以感受形象为依托,引导学生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在情境中立体感悟、多重积淀。这样,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学实效。

1.想象情景,解读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面对文质优美的课文,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走月亮》是一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中的“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充满了诗情画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充分地读,认真地品,才能读出“走月亮”的诗意。为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想象情境:“我”和阿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儿?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推而广之,用文字加以抒发。

月光在流,思绪在飞,这是想象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创造,这一切都是缘于美丽而自由的想象。设置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既感受了文章的意境美,又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的主要价值无疑更具实效。

2.模拟情境,寓教于乐

将课文还原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模拟情境,在角色扮演中再现课文的跌宕情节,细读了文本,发挥了个性。

如:教学《包公审驴》一文后,我安排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给学生表演的空间,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试想,学生喜欢了,教学目标不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曼妙丰盈的想象力,有模有样的表演技巧,深刻地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挖掘文本蕴含的意蕴,使教学更有效了!

二、运用评价,温润心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激励功能。在教学中,恰当合适的课堂评价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1.真情评价,启迪心智

“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爱是教师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的良田。对学生进行充满真情的评价更能打动学生。

如:《一双手》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我抓住“……”让学生拓展说话:“你还看到了什么?”思索片刻,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我看到了一车车粗大的木材。”“我看到了一弯弯清澈的泉水。”“我看到了一群群的可爱的动物。”……倾听着学生充满诗意的言语,我时而点头微笑,时而鼓掌赞许,时而竖起大拇指。刹那间,我俨然是一位忠实的听众,发自内心自然流露的真情评价洋溢着整间教室,没有了心距,评价的魅力在一定意义上启迪着学生的心智。

2.激励评价,促进成长

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的想象在翻飞,个性在张扬。我们若能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加以肯定或赞美:“你的想法是多么了不起呀!老师佩服你!”“你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将来肯定是大作家!”“从你的话里,我听出了你对太史伯的敬仰,没错,做好本分,是做人的准则!”……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老师一句句激情澎湃的赞语中,我们听到了拔节的声音,看到了花开的笑脸。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赏识别人,健全了人格,人文之花绽放课堂。

三、关注差异,呵护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差异,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使教学更有效。

1.独特见解,尊重鼓励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独特见解。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师绝不能轻易下结论,亦不能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想,哪怕见解偏离了,也要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如:教学《包公审驴》时,在审驴情节时一个学生发言:“驴不会说话,包公却吆喝它,包公是糊涂了吧!”面对学生的想法,我没有及时给予答案,而是把球踢给学生。“你有自己的看法,说明你会思考,但是,包公真的是糊涂了吗?大家结合课文想想。”片刻,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包公使用了计谋。”有的说:“包公将计就计。”还有的说:“包公知道驴饿了,自然会主动去找主人,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小偷了。”“好一个顺藤摸瓜,将计就计,那包公为什么一定要威风凛凛地升堂,拍惊堂木,大声喊呢?”“因为是在审案,当然要严肃。”“因为包公在虚张声势以迷惑真正的罪犯。”……此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精彩的思辨中体会了包公其实对案件的破解早已胸有成竹,只是将错就错。这样的文本解读妙趣横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不攻自破。

所以,当我们面对“独特”的见解时,不妨缓一缓,用赞赏、接纳的心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班内学生的共同财富,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才是教学的至高境界!

2.动手练笔,百家争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激活学生的思路,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彰显个性。

如学了《井底之蛙》一课时,我适时采用课堂随笔的形式,让学生议一议:井底之蛙跳出井后会说什么,做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续写。

可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党的个性差异,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把握资源组织好教学流程,有些意外也能意外出一道亮丽的风景来。

第3篇

一、巧借课文插图,鼓励大胆写话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作文起始阶段,他们不善于选择写话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来给他们“找米下锅”。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生动有趣,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且为练习说话写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有目的地精选文本中趣味性强、贴近孩子们生活的画面,训练写话。

比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写话训练。孩子们的写话十分精彩: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小柳树对小枣树说:“喂,小枣树,你看你,身子光秃秃的。你看看我,长得多漂亮呀!”小枣树没有说话。秋天到了,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什么也没结,她想小枣树一定会取笑我的。但是小枣树并没有这样做。有一天,她问小枣树为什么不嘲笑她呢?小枣树说:“虽然我能够结出果子,但是到了夏天,人们能在你下面乘凉。我们各有优点,怎么能嘲笑你呢?”小柳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尽管低年级的孩子词汇量很小,但是有了插图作为依托,便有了说的内容。以插图练说,既能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增加了趣味练“说”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拓展插图的外延,丰富了语言的积累,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仿写课文,丰富写话语言

模仿在第一学段写话指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模仿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也是他们形成写话能力不可或缺的桥梁。

1.优美语句仿一仿

我们的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沃土。低年级写作教学的重点是词句的训练。新教材中,许多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特色,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好例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美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在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时,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葡萄架上挂着( ),露出( )。”这样的句式初看是很简单的,事实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累,是引发学生表达的学习点。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的画面,再请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秋天,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个个兴奋不已。此时,我用极具感染力的话语激起学生的兴趣:“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描绘一下我们心中的秋天吧!”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瞧!如诗般的语言从他们的笔尖流泻出来:“高粱公公红着脸,像喝醉酒的老公公。”“胖胖的桔子坐在枝头,像一个个胖皮球。”“板栗哥哥咧开了嘴,露出巧克力一样的大板牙”“玉米姐姐好怕热,露出一颗颗黄珍珠。”……依托文本创设情境,既降低了写话的难度,使写话不再成为苦差事,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写作打不了良好的基础。我坚信,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将是丰富多彩的,处处流淌着灵性的。

又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这段描述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出了泉水的灵活生动。然后,我引导孩子们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进行仿写。有的孩子写道:

梨子黄了,我来到果园,梨树说:“来吧,来吧,我的梨子很甜很甜。”有的说:“泉水流到了菜园,茄子打着紫色的小灯笼。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清很清,正好给你解解渴。”这些仿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让孩子们领略了创作的愉悦,提高了写话水平。

2.精彩语段写一写

教材中的很多精美语段,同样蕴含着典型的语言现象,它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教师要帮助学生精心选择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引领学生模仿别人的方法,去说自己的话。

在教学《四季》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模仿文中已有的形式,试着自己编写《四季歌》,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涨,小诗人诞生了:

油菜花黄黄,它对蝴蝶说:“我是春天。”青蛙呱呱,它对荷叶说:“我是夏天。”

苹果红红,它对田野说:“我是秋天。”雪花朵朵,它对梅花说:“我是冬天。”

又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春雨的色彩》写的是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在田野里争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教材当中争论部分都以相同的格式出现。先是自己的观点,再说自己的理由。我在总结课文句式的基础上问: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会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春雨是黄色的等。我提醒学生,争论时仅仅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像小燕子、麻雀、小黄莺那样说出理由。于是学生这样写道:

杜鹃鸟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浇到白玉兰上,白玉兰也白了。”

小黄鹂说:“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迎春花上,迎春花?S了。春雨落在蝴蝶花上,蝴蝶花也黄了。”

小朋友说:“不对,不对,春雨是彩色的。你们看美丽的公园,那儿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花都开了。又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春天。”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有了语言蓝本的模仿,孩子们的语言也流淌着动人的魅力!

三、续写课文,趣味写话

低年级的教材选用了不少寓言、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相结合,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降低写话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