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高校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形式
按标的物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材料供应合同和设备供应合同。按承包范围不同,一般可分为总包合同、分包合同。一般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工期要求比较严格,其中有许多复杂的专业项目时,应选择总承包的形式,这样虽然会提高总投资,但可以避免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不当造成返工浪费、工期延误,相对节约了工程投资。此外,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工程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管理能力不强的现象,采用总包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建设方的管理难度。如果工程投资项目各专业交叉施工相互影响较小,且专业性较强,则可采用分包的形式,即建设单位直接与各专业承包商签订分包合同,但在签订工程分包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各分包承包商向总承包商交纳的配合费和管理费的计取方式和数额,避免工程结算纠纷,建设方既可以有效地进行工程投资,又可以以费用补偿的形式将协调配合的责任转移总承包商。按合同价款形式不同可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及成本酬金合同。总价合同对发包方最有利,而成本加酬金合同最利于承包方。高校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是在新生入校时投入使用,因为工期的限制,前期工程的论证和准备工作都不是很充分,因此建设规模相对较大的项目大多采用费率招标,这样确定的合同形式一般都是成本加酬金合同,这种合同形式会导致建设方承担更多风险,而且无法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而承包商也不可能积极地去控制成本。对于设计工作滞后的情况,建设方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采用最佳合同形式,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
二、高校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现状
建设工程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并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缺乏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一,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高校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间断性,学校对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很少培养和配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一旦进行工程建设,职能部门只能调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大部分学校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物性工作,甚至有领导直接指定由一般办公人员管理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就会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第二,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的归档程序及要求,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
第三,合同签订不严谨。在高校工程建设领域,承发包双方普遍对合同不够重视,在签订合同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把合同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就缺乏可操作性与完备性。此外,由于建设工程涉及到的专业分工多,合同管理相关人员客观能力与主观疏忽等因素的影响,合同条款之间、不同协议之间以及图纸与施工技术规范之间都可能出现矛盾,而现实中,熟悉工程实践的专业人员不具备订立合同的法律素质,学校领导对工程合同给予足够重视的也只能聘请律师来负责合同的审查,而熟悉法律知识的律师却又不了解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合同很容易导致与现实情况的脱节,从而引发合同纠纷。因此,为了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必须做好各个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有效规避合同风险。
第四,工作衔接程度不够重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具有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和大宗物资材料必须进行招投标,而高校管理过程中参加招投标的一般是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而真正的合同议定人和审核人往往没有参与招投标过程。对工程的进程了解不够全面,在签订合同时很容易使合同内容与乙方的投标书脱节,而在合同的常规解释顺序中,“合同书”排在“投标书”之前,所以法律只会承认合同书中的条款。
三、高校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建议
(一)合同签定过程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要重视合同乙方的法律资格审查,既要审查参建单位的法人资格,更要重视委托人的合法性。因为目前机构和人繁多,经常出现中标后,施工企业更名的现象,如果委托书不及时变更,极易形成合同纠纷。
二要尽量避免工程合同主体不当、文字不严谨规范、条款挂一漏万、只有从合同没有主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等情况。
三要在工程合同中明确工程审计单位和审计方式,确定审计费用的支付责任,明确审计费用计算方法或有关文件编号,施工单位应支付的审计费用要明确支付方式(一般是甲方代扣)。
四要尽量避免边施工边签合同或先施工后签合同的情况。合同签订不及时,不利于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五要重视材料供应合同的签订。材料供应合同中对于承包商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格的约定必须合理、无歧义。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对建筑行业一般惯例和有关规范的了解,掌握材料的市场行情,签订内容缜密、措辞严谨的合同条款,避免纠纷。控制了材料费的支出,很大程度上就能控制住工程造价。对于建设方采购供应的材料、设备,其采购合同要强调“货到验收”、“交货地点”等条款,合同中更要注明材料设备的型号、品牌、数量、色调、单价等。
六要充分利用询标阶段解决问题。目前高校多采用招标形式择优选择承包商或材料供应商,当评标委员会选出中标候选人后,学校的工程管理人员要善于利用询标阶段解决合同签订中的难题。实践证明,在这一阶段处理问题远比确定中标人后签订合同时再进行谈判轻松得多,达到的效果也较为理想。在询标过程中.可以让候选人明确并承诺在以后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处理,费用怎样计算,避免以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如材料供应合同中材料质量、供应时间、卸货费用、验货交货制度、奖罚措施等;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中关于项目负责人、管理班子人员的配备及更换、施工单位如有严重质量及偷工减料问题的处罚、文明施工的制定与实施、工程质量、工期奖罚、甲供材料的结算,另行分包工程的管理费用等,对未列入报价的费用项目则应要求候选人明确承诺视为已含在总报价中,不再另行计取。
七要注意合同谈判技巧。实践证明,在谈判中一味采取强硬态度或软弱立场都是不可取的,都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而采取刚柔结合的立场则容易收到理想效果,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才能应付谈判的复杂局面;在谈判中要随时研究和掌握对方心理,
了解对方的意图;不要用尖刻的话语刺激对方,要以理服人,求得对方的理解;要善于利用机会,因势利导,用长远合作的利益来启发和打动对方;巧妙把握退让的尺度,使双方都能有得有失,共同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办法;对谈判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有经受各种挫折的思想准备,对分歧意见应相互考虑对方的观点,共同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应及时终止谈判,寻求时机再次谈判。
八要引入律师管理机制。签订工程有关合同必须遵循建筑业的法律法规,明确工程变更、索赔、合同价款的支付及调整方法,明确发承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使工程发承包双方充分了解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及违约责任,并自觉履行义务。引入律师管理机制,不仅使合同签订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严谨化,保证法律要求在合同条款中得以充分体现,还通过律师为建设方审查合同,避免了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漏洞,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
(二)合同履行过程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合同的严肃性,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防止承担违约责任。
二要重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变更在工程实践中非常频繁,变更意味着索赔的机会,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加强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应该记录、收集、整理所涉及的文件,如图纸、各种计划、技术说明、规范和业主变更指令,并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分析,对口头变更或要求等,要及时进行书面确认。此外,必须严格发文、收文签字程序,为今后解决争议保留证据。
三要加强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即合同的跟踪。首先,发生与约定不符的情况时,要及时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并明确相应作废的条款、协议;其次建设单位应对与工程有关的合同进行分类,统一存档,便于查找。建设单位还应随时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工程承包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没有履行合同文件,根据合同规定,及时行使甲方的权利。此外,建设单位应建立自己的支付报表,指派专人管理工程费用的支付情况,及时扣回预付款或超额支付款。
四要根据合同约定及对方履行情况,正确行使抗辩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施工质量差,建设单位就可以拒绝支付工程款,并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反之,如果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承包商就可以暂停施工,以防范风险扩大等。
五要高度重视经济合同中的约定的实效期间。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用条款》规定,发包人收到承包人递交的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28天内进行核实,给予确认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发包人确认竣工结算报告通知经办银行向承包人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28天内无正当理由不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从第29天起按承包人同期向银行贷款利率支付拖欠工程价款的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28天内不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支付结算价款;发包人在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56天内仍不支付的,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由承包人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承包人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建设单位人员或建设单位委托的审计人员,如果对此时间期限没有高度重视,或不能证明在实效期间给予了承包人有力的答复,承包人就有权力拒绝审计而直接追讨工程款,从而引起法律纠纷,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合同是保护当事人双方正当权利、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备性进行审计,做好合同管理审计工作,促进合同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经验,对烟草商业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的要点做一些研究探索。
【关键词】
烟草商业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
一、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简介
1.开展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的意义。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烟草商业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开展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指导作用,促进工程建设项目有序进行,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企业利益。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才能使合同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保障,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2.工程合同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合同签订阶段和履行阶段。在合同签订阶段,主要存在合同签订要素不完整、合同文字用语不够准确严谨、合同条款不够规范全面、存在合同漏洞等问题,容易引起歧义和纠纷,最终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在合同履行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当合同履约过程中需要变更时未及时变更导致经济损失;二是未按要求发出书面信函致使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三是应当行使的权力未有效行使,比如对承包人的违约责任的追责;四是对书面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资料不够重视造成不良后果。
二、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的要点
1.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商务谈判阶段的审计。审计人员在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商务谈判阶段的审计需关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谈判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没有具体的谈判方案和要求。二是参加商务谈判人员的构成是否具有代表性,技术、经济、质量、安全以及监理、咨询部门各方面的人员是否到位。三是有关专业部门和人员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商谈的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法、公允,与合同文件、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具体条款在合同中有无体现。对有争议条款的讨论是否充份明确,合同各要素的谈判是否全面,是否有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四是商务谈判是否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商务谈判过程是否做好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存档备案。五是合同审批流程,抽检各审核环节合同审核情况,审计相关合同管理人员的签字是否齐备。
2.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通用部分的审计。对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通用部分的审计主要需关注以下七点:一是合同文件是否齐全,合同签署过程中的流程是否符合烟草行业和建设单位的相关规定。二是合同各方的主体单位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各种签章是否齐全,名称是否一致。三是通过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招标监管的项目是否进行合同备案,备案合同与实际执行中的合同是否完全一致。四是合同额与中标金额、合同工期与中标人所递交的投标文件中承诺工期是否存在差异。五是合同条款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六是合同中的计价形式、洽商变更、清单错漏项及风险约定是否清晰,合同条款中合同款支付的方式和支付进度及合同履约等约定是否符合行业和建设单位的相关规定。七是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的表述条款是否清晰严谨。
3.工程建设施工合同审计。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的审计主要需要关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施工合同是否就承包范围、结算方式、价差的调整、措施费及风险费、甲供材料和设备的价格、采保费、总分包之间的配合与责任、工程索赔以及工程变更部分价款调整等内容予以明确。二是施工合同是否明确总承包管理、配合、服务费计价原则;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三是施工合同中是否明确约定施工单位结算申报金额与审定结果对比当审减金额超过10%或地方规定最低比例时,超过部分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四是施工合同中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是否符合行业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五是施工合同中是否明确履约保证金规定的比例、提供的方式、退还的时间及履约的责任和义务。六是施工合同中是否有变更洽商的计价原则和审批权限等条款,是否有调价的原则及依据。七是施工合同中廉政建设协议、专用账户共管协议、安全文明施工协议、文件整理移交及档案管理协议、工程质量保修书、预付款银行保函等合同附件的合法合规、合理及可操作性。
4.勘察、设计及其他咨询类合同审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勘察、设计和其他咨询类合同是合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审计时需要注意:一是委托人对勘察设计完成时间的要求、委托人对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工作质量的要求等是否满足项目实际要求。二是设计合同中关于设计单位对于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中技术的配合与支持是否到位,审计合同对于其酬金的支付是否与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深度匹配,权责约定是否明确。三是其它技术咨询类合同委托人对受托人工作内容范围的要求、工作质量及提交工作成果时间的要求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项目整体进度的要求,双方的权利与责任约定是否明确等。
作者:许名卉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烟草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施工建设;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引言
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而言,加强合同管理对其有着重要作用。建立相应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体制,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减少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资金的差距,并将该体制贯穿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可有助于推动工程项目建设不断进步和完善,还能有效实现施工单位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进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
一、合同管理的定义
广义合同包括全部法律部门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订立合同,是为了对承包人以及发包人相互权益予以明确,确立彼此间义务关系,权责分明,协调合作,依靠法律的形式,设计工程建设项目,减少日后在施工过程中的经济利益纠纷。合同作为联系双方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契约,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合同管理的管理效果如何,影响着这个工程项目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也是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又一核心手段。
二、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为了更及时的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手段与措施,将建设项目资金控制于一定范围中。同时降低成本,为工程建设正常运作提供保障。影响其工程造价的因素有许多,例如:是否采用合理的建设指标、是否制定合理路线、是否全面收集相关资料、是否针对问题作出相应措施等等,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合同管理。例如:内容包括项目结算、支付等条例、建设费用地管理等,都影响着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由此可以分析出,强化合同管理力度,构建良好健全管理体制,是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一大关键手段与措施。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仔细的审查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及时的针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内容,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防止出现因为歧义、不明确的合同条例,造成的资源的浪费与资金的流失,把工程造价维持在合理范围当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成本投入与支出,促进工程建设正常运转。
1.合同签定前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合同签订前的合同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环节的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人员,会依据项目的建设质量、施工进程、建设投资等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确定符合该工程项目的资金计划。这些考虑的因素就需要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中体现出来。并且将一些预测因素考虑其中,作为工程造价信息的参考因素和重要依据。杜绝日后由于条款不明而出现的纠纷。只有具备这些因素的合同,才是一个科学、完整的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才可以为项目施工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工程项目建设正常开展。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程建设招标文件以及合同条款一起发放。虽然任务艰巨,但是这一行为所带来的意义确实非常大的。只有在开始的阶段不怕麻烦,才能减少日后施工过程中的麻烦。
2.履行合同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由于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并不是一日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由于时间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对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也不能轻视。这就需要加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因素有什么,再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加强对合同管理的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造价的偏差,保持工程项目的平稳运行。一旦合同管理出现偏差,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失去控制,后果难以想象。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中,首先,要控制工程变更问题,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问题。其次,对于支付工程款阶段合同管理,也不容忽视。如果出现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付款或者付款不及时的现象,可能就会导致承包人受到损失。如果出现超出合同规定的付款时间或者额外支付了款项的现象,也会造成难以想象的被动局面。第三,就是工程索赔的管理。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一项重要内容,是指根据合同中所签订的权利而提出的符合情理的补偿要求,同时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核心内容。如果合同在编拟的过程中质量不高或是合同管理出现偏差,都有可能出现索赔争端。
3.合同后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工程项目竣工阶段加强合同管理,同样具有着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工程项目竣工的合同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总结,要对工程结算的所有资料进行清算与审核,包括工程签证单,竣工图,招投标文件,合同书,结算书等。并且建立完备的档案记录。当在审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补救。
三、结束语
合同管理具有极强地严谨性与系统性,其不仅维护了工程建设项目各方核心利益,以及正当权益,还能有利于良好商业合作关系的建立,最大限度的减少出现的纠纷问题,保障施工单位项目顺利进行,以达到科学管控工程造价的目的。获得企业的长效发展。不管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还是后期的审核,都需要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成本,获取经济效益。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合同管理需要贯彻其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项目的资金支出的偏差,将实际的工程造价与预算的成本相符合,充分的利用施工单位的资源,减少设备、机器的损坏率,并且应重视设备清洁工作,增加其使用周期。此外,调动一切因素,激发相关人员工作主观能动性,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施工建设当中。只要在工程项目施工当中,采取相应的手段与措施,加强建设合同管理体制、机制,才能将工程造价真正的落实下去,工程建设项目就可以收获可观经济效益,就可以促使企业稳步向前,推动我国市场经济长效发展。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的进行总结与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力度,加大专业知识学习,不要在合同的编写内容上出现问题,例如出现内容不严谨、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现象,让对方找到漏洞。其次在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提高,依据签订的合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工程造价。使得施工企业获得最大效益的经济效益,同时,树立一个严谨、科学的企业形象,获得社会效益,双臂出击,推动施工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大仁.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的作用[J].基建优化.2004(02)
[2]齐清华,李林革.浅谈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9(08)
[3]吴秋菊,姜金剑.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05.
[4]薛玉影.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对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J].山西建筑.2007(31)
[5]王洪健.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的关键与核心[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摘要:为了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建设的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建设;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合同
1加强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1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1.2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少数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3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指合同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由于许多工程合同的履约过程时间跨度较长,若没有书面协议,一旦一方毁“约”,将给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2)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3)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其次,承包商应当具有承建相应工程的资质。(4)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往往是漏掉违约责任。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6)无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无源之水”。
(7)国际间合同的疑问。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问。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义,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2.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1)应沟通的没有沟通。
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出了问题相互推诿。
(2)应变更的没有变更。
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
(3)应发出的书函没有发。
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应签字确认的没有签字确认。
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5)应追究的过了诉讼时效。
履约中出现了应该诉讼事件而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6)应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有的企业对抗辩权认识不足,不会合理的行使。
(7)应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的没有足够重视。
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仅注意了主要义务的履行,没有注意随附义务的履行。
有些义务要求对方的履行时间长。如在质保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对方反映,这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3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3.1建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企业应专门成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设置法律顾问,来统一审核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履行。这是由企业法律顾问职责、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有“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的职责,同时,该办法也赋予了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经济合同的任务。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选好人员,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外语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同管理队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断扩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与速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工程管理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信息管理,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链接,做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项目管理费用;二是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应有对方的签字,要及时处理对方信息的流入。
3.4实行合同实施监督
工程实施监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施工合同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合同实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首先要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或做经常性的合同解释,使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每天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实行合同评审制度,每份合同签订前就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还要跟踪合同实施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合同实施情况跟踪,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偏离。
3.5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
4总结
总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证,又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作为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必须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王洪会.入世后我国企业争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3):54-55.
在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与其他分项目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与通信工程项目具有紧密关系的分项目范围广,而且种类较多。这就要求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必须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
2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进度管理措施
2.1将分级进度计划制定出来,并进行落实根据通信工程建设
项目中的进度管理特征,为了对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实行分级进度计划管理。一般情况下,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分级进度管理计划分为三个层面。
2.1.1一级进度计划。在通信工程的建设项目中,一级进度计划又可以称为工程进度的总控制计划。要将进度管理的最终目标确定下来,并将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起始时间确定下来,保障各分项工程之间的进度计划能够相互制约[2]。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和分项目合同要求和进度计划必须保持一致,以免管理工作之间出现冲突。尽量由甲方牵头来制定总控制计划,各分项目的负责人、总包单位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要共同参与总控制计划的制定,并且提出相应的意见。得到各方的认可之后,就可以将总控制计划确定下来。一旦总控制计划确定下来就不得轻易更改。
2.1.2二级进度计划。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二级进度计划指的是阶段性进度计划或者分项目进度计划。要合理地安排某一阶段或某一专业的进度,制定相应的二级进度计划,例如塔基建设、机房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和外电项目建设等等。二级进度计划要配合一级进度计划,不能与一级进度计划发生矛盾[3]。
2.1.3三级进度计划。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三级进度计划也就是周进度计划,其主要目的是细化级进度计划,保障进度计划的可操作性,对进度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站建设等具体项目,可以通过制定周进度计划来对某时间段内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规划。周进度计划的制定要把握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并且保障周进度计划的灵活性。
2.2对进度管理措施进行完善
2.2.1人员管理和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主要是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来拨付相应的工程款项。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计划工期的延误现象,可以根据合同要求进行索赔。如果能够实现提前竣工,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者补助。人员管理是金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进度管理的成效[4]。
2.2.2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在对进度计划进行严格落实的基础上,要将相应的管理组织建立起来,保障进度计划的落实情况。与此同时,要制定工程进度的协调例会制度、进度管理的报告和沟通制度等制度。技术措施,主要是定期检查施工方的进度情况,并且有效地控制施工的状况。在进度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提高进度管理的效率。
2.2.3合同措施。在进度管理中,要对合同管理进行强化,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根据合同内容不断的完善进度计划。进度计划要符合合同中的进度计划控制目标。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就必须及时将相应的内容补充到合同的文件中去。在进度管理中如果出现了工期延误,可以以合同为依据提出仲裁或者诉讼。
2.3在进度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风险管理
与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相比,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更高的风险,这也必然会对进度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入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首先,要对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国际规则进行了解和熟悉,严格依照国际规则和惯例来进行进度管理,从而有效的控制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进度计划进行更好的落实。其次,可以引进信息化风险管理软件,该软件能够将进度信息及时地收集起来,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将进度控制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明确下来。并以管理目标为依据,对项目中的人力和财力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进度计划的动态调整和合理规划,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最后,为了对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散,可以使用多种金融工具。在通信工程项目中不可控制的风险较多,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对风险进行分散。对保险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就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并且增加风险承担利益人,使施工方承担的个体风险得到降低,这样才能对整个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项目进度管理受到影响。
3结语
1.1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1.2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少数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3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指合同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由于许多工程合同的履约过程时间跨度较长,若没有书面协议,一旦一方毁“约”,将给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2)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3)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其次,承包商应当具有承建相应工程的资质。
(4)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往往是漏掉违约责任。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6)无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无源之水”。
(7)国际间合同的疑问。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问。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义,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2.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1)应沟通的没有沟通。
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出了问题相互推诿。
(2)应变更的没有变更。
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
(3)应发出的书函没有发。
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应签字确认的没有签字确认。
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5)应追究的过了诉讼时效。
履约中出现了应该诉讼事件而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6)应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有的企业对抗辩权认识不足,不会合理的行使。
(7)应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的没有足够重视。
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仅注意了主要义务的履行,没有注意随附义务的履行。
有些义务要求对方的履行时间长。如在质保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对方反映,这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3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3.1建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企业应专门成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设置法律顾问,来统一审核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履行。这是由企业法律顾问职责、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有“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的职责,同时,该办法也赋予了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经济合同的任务。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选好人员,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外语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同管理队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断扩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与速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工程管理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信息管理,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链接,做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项目管理费用;二是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应有对方的签字,要及时处理对方信息的流入。
3.4实行合同实施监督
工程实施监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施工合同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合同实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首先要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或做经常性的合同解释,使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每天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实行合同评审制度,每份合同签订前就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还要跟踪合同实施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合同实施情况跟踪,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偏离。
3.5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
4总结
总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证,又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作为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必须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王洪会.入世后我国企业争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3):54-55.
[4]戴杭菊,戴为民.浅谈工程建设的索赔和争议及解决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8):60-62.
[5]张修林.FIDIC国际工程合同DAB争议解决方式研究[QL].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2005,4-10.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质量缺陷问题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项目建设人员认为要想提升工程项目质量水平,就应该投入更多的费用。于是部分项目施工人员以此为借口,故意提升费用,但是对质量水平是否达标却并不重视。同时,设计阶段未能合理开展设计工作,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及选用低廉的施工材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大打折扣。
1.2不能够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现阶段,电力建设行业日趋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加之资质评级的规定,使得很多电力施工企业开展企业内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运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的实际行为。出发虽好,制度制定的也相对较为规范和完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果却不佳。很多规章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不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1.3合同条款不够完善
通常来说,合同条款包含了合同签订方的付款方式、风险分担、违约责任以及争议的解决办法等。但是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合同条款规定的不够健全以及不重视合同条款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样就极为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工期延迟以及成本增加。
1.4施工进度缓慢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极为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进度出现延迟现象。导致延迟的因素很多,诸如未能合理安排工期计划,实际工程量临时增加,资金未能按时到位等。
2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2.1在工程质量上进行精细化管理
(1)工程设计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设计工作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水平,影响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管理要点:①开展工程设计需要高度重视设计内容。应结合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地质水文特点等,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方针,从而确保设计和施工能够更为紧密的贴合;②具体设计时应该不断强化设计方案的评审和图纸的校审工作。设计图纸和方案需要经过设计方和施工方的共同探讨确定,最终经由监理单位批复之后才能确认;③完成设计工作之后,还应该对设计方案以及图纸中的重点进行标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真正领会设计意图,从而打造出优质的电力精品工程。(2)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品质,应该严格把关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材料的质量关口。主要内容:①施工材料选购时,必须明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对于材料的需求和相关标准,确保施工材料的型号、规格相关参数等达标。同时还应注重经济性,尽量选用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施工材料;②购买施工材料时,应严格把关,可以运用监理、建设方以及施工方三方共同督促的方式来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③对于所有需要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还应该做好进场的验收和审核工作。对于部分特殊材料还需要经过实验,从而杜绝低劣的施工材料进入到工程施工现场。(3)施工全程的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通过规范管理流程以及严格监管的方式来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强化对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查验工作,对于不达标的立即要求返工。同时还应该重点监管重点施工项目。诸如核查GIS、换流变压器和高压电抗器等重要设备的安装质量。通过现场的认真检查和监管,才能将各种质量隐患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2对工程进度的精细化管理
(1)合理规划各项目的工程工期。电力建设项目的实际工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某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直流线路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了基础、杆塔和架线等项目。针对该类型工程项目,需要重点把关施工区域的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特点,进而列出实际工期进度需求。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到施工材料供给时间,经费的到位时间,以便于适当进行工期调整,避免出现工期延误或者压缩现象。(2)滚动性调整施工进度。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工期预定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对电力工程建设效率的要求,也是对工程投资金额的管控。由于电力工程建设时可能遇到很多不可控因素,使得预定工期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展。此时就可以采取滚动性的调整工期的做法。具体做法,不变动大进度节点,仅对工程项目中的小进度节点进行适当的微调。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和施工质量。
2.3对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相对较为特殊,其施工中面临着一定的危险性,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零伤亡现象。因此需不断强化施工安全。主要措施:①可以通过开展安全宣传讲座,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事故提前告知广大施工人员,并传授相应的处置办法,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②电力企业需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严格遵循施工安全制度执行,对于不遵循安全制度的行为,则应该给予严格的惩处,以儆效尤,从而切实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可以从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施工现场费等角度着手。主要措施:①应从投标费用总额上加以管控,列出详细的费用清单;②强化对合同的审核,诸如隐蔽工程中责任费用的划分,避免合同不全导致后期的纠纷现象;③对于施工现场费用,应该列出明细表,严格进行限额管控,并采取多方监督方式来实现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3结束语
总之,精细化管理引入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是十分可行的,对于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意义深远。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鲁武斌 单位: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雷斌.EPC模式下总承包商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方法,全面、动态地考虑风险因素,在现代并行组织的项目管理和审计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贯穿与审计全过程。本文阐述了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以达到提高项目管理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工程建设; 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risk-oriented audit as a modern methods of audit,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to consider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modern parallel orga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audit practice have been widely used.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risk oriented audit, i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audit risk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ternal audit work, and run through with the audit proces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f risk-oriented audi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reduce the purpose of audit risk.
Keywords: risk-oriented aud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前言
对于相对独立的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来说,如何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风险导向审计,是促进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及审计职业界发展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传统观念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的审核阶段,目前的工作范围仍以传统的“经济监督”审计为主,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对组织经营和管理领域活动的审计相对较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组织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组织内部并行结构的建立,内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职能也应由以纠错防弊为目标的监督和评价职能,转向“积极兴利、价值增值”的过程——以提高组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为组织决策层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帮助实现组织经营目标为目的的控制与咨询服务职能。
风险导向审计(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是以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现代审计模式。在建设工程内部审计中,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为工程审计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风险导向审计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是降低各类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审计效率和效果的有效途径。
风险导向审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在西方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
我国2006年宣布的新的审计准则体系也以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基础。如何在工程建设内部审计领域更好地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特点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一次性和不可逆性、社会公众影响力大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建设投资不落实、超标准建设、转移挪用建设资金、预结算管理混乱、缺乏资金监管、投资效益差等问题日益凸显,重大管理欺诈和舞弊案例也日益增多,这些问题无形中会带来各类组织风险。
在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的现状下,审计资源供需矛盾尤显突出,推行科学而高效率的审计方法势在必行。风险导向审计可以以全面评估工程风险为基础,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点入手,对风险高的项目和资金重点监控,加大审计力度,宏观把握审计重点,既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又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日益增高的期望值。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将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内容分列10项,主要对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和后评价等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审查和评价,从而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跟踪控制。
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应对工程建设项目确定其重要性水平,对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按照审计范围、风险模块进行审计,安排工作组员和时限。
1.确定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水平等级
根据风险导向审计基本模型,审计人员在各个审计阶段以评价审计风险为导向性目标,来评价各阶段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由此推算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重点工作内容及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适用性,对投资立项、招投标、工程造价、财务管理等重要环节的主要风险点进行测评,依据对内控测评结果,评估控制风险水平等级。
2. 确定审计风险及应对
在编制审计风险及应对方案时,应对审计内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进一步分析、分类,制定应对方案,其中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风险贯穿审计内容的各个环节。
(1)投资立项审计环节的主要风险点为:决策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财务评价等。
(2)设计(勘察)审计环节的主要风险点为:设计深度审查等。
(3)招投标审计环节的主要风险点为:是否履行招投标程序及招标结果的合法性,有无违规分包现象。
(4)合同管理审计的主要风险点为:合同订立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5)设备和材料采购审计的主要风险点为:核算是否真实合法。
(6)工程管理审计的主要风险点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三控”,即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是否及时有效。
(7)工程造价审计的主要风险点为: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及工程结算的真实性。
(8)竣工验收审计的主要风险点为:验收、试运行情况及合同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9)财务管理审计的主要风险点为:建设资金筹措、资金支付及账务处理及竣工决算的合规性、合法性。
(10)后评价审计的主要风险点为:评价依据和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
其他风险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及审计过程中应视情况而定,如税费审查及税收代收代扣代缴手续费的管理使用情况;交付使用资产是否真实、完整;投资效益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无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的解缴相关税费等。
三、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中应关注的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实施过程中,还应关注如下问题:
1.创新审计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
工程审计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年度工程审计工作要点、工程建设项目立项、送审、审计信息全覆盖。要求对初审、初步审定、审定情况及时登记;对工程审计中发生的催办、通知、定案单、征求意见稿、审计发文等文件往来及时更新系统备注。一方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各阶段操作程序步步留下痕迹;另一方面实现审计人员、复核人员、主审人员、相关部门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即时信息共享和反馈;最终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风险环节评估,对工程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和对工程审计行为进行客观地评价。
2.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风险导向审计的交叉学科,这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掌握分析评估工具,并接受专业知识训练,增强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责任意识。通过实施新审计准则体系,尤其是审计风险准则的推行,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来制约其审计行为,促进提高专业水平。
3.提升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风险分析、风险管理、数据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分析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以及建设项目经营战略的能力。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影响到项目风险的正确评估以及对评估风险所采取的个性化审计程序,从而影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效果。因此,增强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从而有效防范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和审计人员的自身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4.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资金运行是否安全有效。应从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结算情况三个环节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的内控机制,强调高层领导的控制责任,关注对风险的评估,重视日常控制活动,抓住监督评价环节,才能保证资金安全有效。
5.应对风险导向审计及其结果有合理预期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环境做出风险评估、预测和评价。现实情况中审计信息与客观经济事项会不完全一致,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风险会限制、影响审计人员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因此,应建立合理的预期审计目标,限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恰当地计划指导审计工作,高效率低风险地完成既定任务,以促进风险导向审计在工程建设领域健康、持久地应用和发展。
四、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全过程跟踪审计为前提,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最大限度将各种隐藏风险化解于前期阶段,为最终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审计工作思路。一方面,在理论上要不断发展创新,找到项目管理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最佳融合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体系,完善并行组织体系。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不断提高审计技术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法律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有效,使风险导向审计在工程建设领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2]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3]赵庆华,《工程审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p85-88
一、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与管理策略
(一)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理念
业主的管理理念(或者思想)直接决定着其要采取的管理方案,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起着统筹的作用。一般而言,业主会采用整体的管理理念和周期管理理念。前者是指业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管理;后者则是将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寿命周期,协调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高效管理的目的。
(二)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内容
业主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其管理内容比较复杂,它涉及到三个阶段和五个实务结构内容。具体而言:第一阶段是工程建设项目策划。它包括项目确定前的策划和项目实施后的策划。前者又分为构想、定义、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评估等几个层次;后者则包括工程管理、融资、营销以及运营准备等几个方面的实施策划;第二个阶段是工程项目的实施。它包括采购、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同时还要进行项目融资、项目营销、运营组织培训等内容;第三个阶段是收尾结算。它包括财务决算项目审计、项目验收权属移交以及工程质量保证和维修等方面的内容。
(三)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策略
虽然业主会直接参与到工程建设项目之中,但业主却不进行具体的项目工作,因此,业主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上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战略性管理。从实践来看,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并不依赖于所谓的管理技术,他们需要考虑的更多问题是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采购管理。因此,相比之下,业主对该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利益者进行有效地协调与沟通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对于业主而言,能否从宏观的层面上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而构建一个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成为目前业主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
二、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正确角色定位
业主即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他们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进而正确、合理地运用自身拥有的权利,最终为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同时,基于以上对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分析,笔者认为,业主(建设单位)要做好正确的角色定位,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业主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核心。业主是工程建设项目的购买者,他要对该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价格承担责任。在实践中,业主是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它具体包括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管理以及整个工程的建设进程管理。业主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者与风险承担者,因此业主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核心。
第二,业主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中枢。业主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的参与者和主要协调者,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工作,因此,只有协调好各个环节的关系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业主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一利益人。业主对建设项目进程投资并拥有控制权,同时也对该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投资风险承担全部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是该工程建设项目的其他任何参与者所无法直接承担的,从这一点来看,业主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第一利益人。
结语:总而言之,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繁琐的系统工程,但却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因此,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自身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周肇峰.关于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角色定位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4).
[2]李涛,张雪痕,陈荣华.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3).
[3]金坚强.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中业主的作用.新西部:下半月.2008(11).
【关键词】工程管理;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16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105-02
西德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合同管理经验:“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的优化,可使工程增加利润最多不超过3%~5%,而合同管理得好,却能使利润增加10%--20%”。由此可见合同管理好坏不仅关系到项目是否能顺利实施,也关系到项目投资效益能否实现。作为项目法人,合同管理就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对合同订立、履行合同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使合同能够依法订立、实际履行和全面履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对于工程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多,受内外部干扰因素多的项目来说,加上合同种类繁多,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复杂、繁琐和艰难。笔者根据自己的合同管理实践,拟从业主的角度就如何有效地做好合同管理谈几点体会。
一、依法管理是基本要求
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合同管理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日趋健全,运作模式渐显规范的条件下,国家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四制”,并颁布了《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从“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开始到最终“合同签订”的全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在合同的整个履行过程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等,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环境保护及招标投标、合同履行等实行监督。因此,项目业主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法律、法规,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和制订科学的合同管理办法,确保合同管理合法、规范、有序,这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法制化、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科学的管理体制是基础
抓好合同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最基础工作就是抓好合同管理的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和人员的配备工作,并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1、完善的组织机构
为了抓好合同(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公司有相关部门领导分管合同管理工作,并实行“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的制度,计划合同部是合同管理的专门机构,其他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合同签订、履行相关专业工作。公司还设立有法律顾问处,对合同的签订、履行提供法律咨询。此外,设立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要求合同管理人员除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外,还必须具有比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及党的方针、政策等专业知识,能够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2、明晰的合同分类
有些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工期长,管理环节多,相关合同数量大、种类繁多,对合同进行分类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掌握同一类合同的共同特征及其成立、生效条件,以便于对合同有针对性进行管理,也有利于履约过程中合同争议的解决。此外,确定统一的合同编号原则,合同编号一般包括由以下信息:公司名称英文缩写、合同承办部门代码、合同类型代码、签订年份、合同序号,这样的合同编号极大地方便合同台帐的建立、合同统计、合同列报和合同分析。
3、明确的管理职责
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非常重要,处于核心地位,但合同管理必须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成本管理等密切配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项目管理体系,这样一个系统中,各管理职能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明确公司各职能部门在合同管理中的职责,确定合同管理与其它管理系统的界面,避免出现管理死角和盲区十分重要。
4、规范的管理制度
要把合同管理工作做好,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严格的规章制度。为此公司制订了《合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对合同的承办、合同立项、合同会审、合同签订、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合同变更与解除、合同纠纷处理、合同资料管理、合同审计及监督,合同后评价等各管理环节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合同管理行为。同时,使用国家颁布的合同范本以保证合同订立合法性、全面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落实。
三、提高参建各方合同意识和管理水平是前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与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商、银行、政府(负责移民)等的关系是合同关系,此外的其他参建各方之间并无合同关系,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建设项目服务,需要彼此互相配合和协作。在实践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的利益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合同的完满实施却是双方共同利益所在,因此,提高参建各方合同意识很关键。合同意识就是市场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和履约意识,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有了合同意识,就能牢固树立合同法制观念,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合同正常履行,从而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参见各方的合同意识和管理水平,我们多次组织举办合同管理培训班,通过培训促使合同各方提高合同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使各方认识守合同、讲信誉,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利益,甚至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通过培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此外,在合同执行中遇到合同变更、索赔、争议等,不折不扣地按合同原则处理,提高了参建各方的履约意识。
四、抓好过程控制和管理是关键
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合同管理必须树立全员、全过程管理的意识,同时,抓好合同立项、招标、签订和履行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1、合同立项管理
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和履行,必须采取认真、严肃、谨慎的态度,所以对合同签订的立项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比如一些工程符合合同签订的立项条件是:(1)属于此工程建设需要;(2)没有包含在其它已经签或待签合同中;(3)项目内容或工作范围已明确,技术方案落实;(4)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5)资金已落实。
2、项目招标管理
在工程建设范围内,除移民征地、融资合同外,其他合同的订立主要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合同签订单位,因此,组织好招标工作,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人来实施合同,是提高合同履约率,减少合同纠纷的关键。要做好项目招标工作,关键抓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招标文件编制和审查,特别是对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招标图纸的审查,确保招标文件各部分内容高度统一,避免互相矛盾,各条款、各项目的内容要完整、明确,避免差错、疏漏、含糊不清,最大限度减少合同纠纷和争议。二是制订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科学、全面、深入地对投标文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是组织好评标工作,审查投标单位资质、信誉、能力,审查投标文件的响应性,评审技术方案是否可行,评价投标报价的合理性等。
3、合同签订管理
强化合同签订管理体现了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法律要求,因此,经过招投标活动,确立中标单位,进入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阶段,拟签合同的双方在签订合同前都必须对合同条款再次进行认真研究、推敲,力求条款明确、完善、用词严密、内容合法、权力和义务明确。此阶段的合同管理主要包括(1)把评标过程中发现投标报价不够合理地方,通过谈判予以调整;(2)结合评标意见,进一步了解中标人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否能满足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及环境保护要求;(3)进一步审查、落实中标人的信用性,包括财务能力、履约能力,担保方式是否切实、可靠等;(4)进一步审查技术依据是否真实可靠、技术措施是否完备、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是
否科学、真实,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施工的项目,由于无现行规范可循,更需要仔细检查提供的技术要求和规定是否准确、完整。(5)审查价款或酬金和结算方式合法性;(6)严密性审查,包括条款齐备、完整;文字清楚、准确;设定的权利义务具体、准确;合同相关手续完备;合同相关附件完备等。
关键词:工程项目;采购;文档管理
【分类号】:G275.2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针对项目管理中的文档管理也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项目文档管理理念和方式随着社会信息管理科学的延伸不断地被拓宽和深化,并贯穿到项目管理中的方方面面。项目文档管理既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管理工具,也是工程建设项目过程的一个纸质载体的成果,项目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都需要以文档的方式进行传递、分发、沟通,并以项目结果的方式进行存储。实际上,在前期编制的海洋石油各工程建设项目执行计划中,都要求专门的篇章来描述有关文档管理的内容,并在实际项目过程中指导文档管理的实施。
项目采购管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采购文档的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法定招投标的采购项目,在《招标投标法》笫28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更是把采办文档的保存提高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有关招投标的文件不仅是项目管理的要求,更是后期项目文件检查和审计的依据。
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文档的管理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如更深入细致的电子化存档要求,以及使用国有资金工程建设项目更严格的审计管理要求。
一、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文档的管理方法
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文档的管理主要包括采购文档的编号管理、发文管理、收文管理、文档跟踪管理、存档管理、查阅管理、电子文档管理以及保密管理等几个方面。
1、采购文档的编号管理
文档的编号管理一般应遵循方便识别和方便查询的原则,如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代码)、文档的形式(如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年份以及流水号等。除了上述的通用要求外,采购文档的编号还需要根据采购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编号区别,以方便文档的查询,如包含一套整体采购程序的采购文档应包括采购立项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招投标文件、澄清文件、合同文件以及变更文件等。
以某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其采购文件编号如下:
LW- SER- 20120003/ CT
(1) 项目名称简写,如荔湾3-1项目为“LW”;
(2) 采办类型简写,如工程服务类型采购为SER、设备材料采购为ME;
(3) 时间及流水号,如年份为2012,流水号为003;
(4):采办阶段分类,如合同为CT,分为资格预审、招标文件、框架协议和合同四类,资格预审为PQ&I,招标文件为ITB,框架协议为FA。
2、采办文档的过程管理
一般情况下,项目单位均设置有专门的文档管理人员,采购文档也涵盖在此范围之内,但是,该类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采购管理知识,在采购文档的管理上有着天然的不足。另外,考虑到采购管理属于高风险管理环节,各单位和项目普遍要求独立存放采购文档以备核查和审计,这也要求项目单位有一套独特的采购文件管理模式。
参照目前一些海洋油气田开发项目的经验,以某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其采购文件管理是采购合同负责制,即合同责任分配到人,各采购管理人员分别负责不同合同的管理任务,管理任务从一而终,自采购需求提出到合同结束的整个合同期均由同一采购管理人员负责,这类管理模式可以使得合同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合同,有效避免信息交流缺失,规避合同管理风险,具体到采办文档的过程管理,也是按照合同分配的原则,即谁的合同谁负责其文档的过程管理。各采购工程师各自承担各自负责采购文档的过程管理的职责,责任划分明确,落实到人,可以有效地控制管理交叉重叠,避免出现管理空白区域。
3、采购文档的电子化管理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以纸质为主载体的文档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信息使得文档管理更加方便、广泛和灵活,也更加环保,而且大大的延长了文档管理的周期。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对于电子文档认可也消除了其在审计方面的尴尬。在电子文档的管理上,在目前纸质文档仍然是主载体的情况下,其作为纸质采购文档的对应,无论是存档的层次,还是存档的内容,应与纸质载体的文档报纸严格一致。
4、采购文档的保密管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少项目采购过程文件,尤其是招投标过程文件涉及保密要求,有关保密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即使在招投标工作完成后,相关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涉及公司机密,如财务报告、设计资料和产品详细参数等,项目单位在采购文档的管理上应充分考虑保密要求。
二、项目采购文档管理存在的不足
尽管工程建设项目的采购文档管理已经基本成熟,但是,鉴于项目的临时性特征,以及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公司层面上的整体管理缺乏统一针对采办文档管理的具体要求,这种成熟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目前,项目采购文档管理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公司管理的层面对于采办文档管理不是足够的重视。因为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一般项目管理人员不足,人员编制远低于实际需求,主要的人员编制用来解决技术、控制和商务等专业人员需求,项目组没有专业的采购文档管理人员从事文档管理和归档工作,采购文件的存档工作主要由各采购人员自行负责,对于采购文件的存档方式仍然存在个人理解的差异,导致存档质量参差不齐。且采购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主要工作重心集中在采购管理和合同执行管理上,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文档。
2.采购文档管理缺乏专业和统一的标准。从公司管理的层面出发,专业和统一的采购文档管理必然会带来更快捷、更标准化和更方便使用的效果。但是,目前各项目采购文档管理模式的差异化使得项目层面以上的沟通效率失衡或效果不足。在采购文件作为公司组织过程资产适用于公司管理经验和教训总结上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也给项目审计带来风险。
3、采购文档电子化程度尚待提高。电子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对采办文档的电子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项目管理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电子工具或者系统软件进行支持,还是停留在硬盘管理的层面上。
三、项目采购文档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项目是一种为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者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努力,但是,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可以是一种普遍被认可的“良好做法”,其价值和有效性应获得“一致性”的认可。项目采购文档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众多环节当中一个微小但重要部分,其获得“一致性的认可”仍然任重而道远,归根结底,因其微小而受重视的程度有待提高。
依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精神,标准化涉及到文档管理的专业化和采办管理的专业化两个方面,它既是采购过程的标准化延伸,也是整个项目文档管理标准化的一个环节,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项目采购文档管理的日趋专业化发展方向,标准化必将成为其重要助力。
【关键词】 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工程变更
合同是造价控制的依据,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和关键工作。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就是合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及方法。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包阶段其投标价格和在工程结算阶段从建设单位所得到的工程建设费用。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合同范围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其实质就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这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施工合同中关于工程造价确定和支付的相关条款,是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在当前建设工程市场发育尚未完善、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许多不规范之处。
一、工程合同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合同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款,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成本。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形式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工程任务,待工程竣工后,再补签相关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约束作用。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有的当事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往往就同一工程项目再签订一份或者多份与中标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合同”,待工程实施起来,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将容易导致工程纠纷的发生。
2、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正当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合同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次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目的,随意违背合同条款。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3、合同管理机构不分健全
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更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有些地方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不得力。轻视施工合同管理。
4、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
二、控制工程造价,抓好合同管理的几个环节
1、把好合同签订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和建筑商在市场追求的经济利益不同,因而管理性质和管理目标不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投资费用,是投资者始终关注的问题。因此,降低工程造价是投资者的追求。而承包商所关注的是利润和高额利润,他追求的是较高的工程造价。所以,选择到满意的承包商,签订一份周密的合同,降低投资管理风险,尽量减少因界定不清产生的利益纠纷,是投资者在招投标即签订合同阶段要着重注意的问题。
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
2、做好合同实施中管理
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要求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3、重视合同实施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可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可预见不确定因素应作为普遍性问题,不可预见不确定因素作为可追溯事件加以标识,通过合同后评估加以鉴别,并在以后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示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1)合同管理精细化
目前,国家已颁布了各省级《合同监督条例》,指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的监督和管理。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2)、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建设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
(3)、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目前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合同的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做到全过程的、全方面的、动态的管理。
三、 结语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合同管理中,合同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和有效的措施,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采取措施,使建设项目达到良好的投资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承诺,体现企业的诚信,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使企业更牢固地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大仁,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的作用,基建优化,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