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丽的大脚电影

美丽的大脚电影

时间:2023-05-30 10:09:21

美丽的大脚电影

第1篇

[关键词] 《美丽的大脚》;贫困地区;教育现实;教育发展

《美丽的大脚》这部影片具有超写实的画面,将干涸的黄土地、翻滚的黄沙以及肆虐的风都表现得很真实而又毫无生机,其中大量采用俯视的镜头更是为这种画面增加了一种开阔的感觉,使观众能够体会到黄土地的厚重,使电影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影片中角色的塑造以及演员的表演也十分到位,倪萍扮演的张美丽将主人公的平凡与伟大完美地表现出来,给予了观众更多的亲近感,能够更多地对电影的内容与思想产生心理共鸣。抛开影片的技法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美丽的大脚》剧情虽然很普通,但是以主人公张美丽老师与夏雨老师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视角向观众展现出贫困地区一种困难甚至近乎残酷的教育现实,无论是否生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或者是离这种教育环境很远的观众都能够感受到电影中讲述的故事为心灵带来的冲击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影片中导演与演员的真诚。就像杨亚洲导演说的一样:“这部电影没有剧本,没有小说。”因为《美丽的大脚》恰恰是在以影片作为媒介对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是当前贫困地区教育现实的阐述。所以我们可以透过《美丽的大脚》这部影片来发现影片中所反映的贫困地区教育现实,在受到触动与感动之余对当前贫困地区教育现实有所认识与重视。

一、《美丽的大脚》影片故事梗概

影片《美丽的大脚》故事剧情十分普通,但是所表现的内容与思想又是特别容易触动观众的神经从而让观众有所反思,就像平凡与伟大的张美丽一样能够给人们一些启示。影片中有一些嬉笑怒骂的场面如王树讲老鹰和兔子的荤段子以及放电影时唱起《列宁在1918》等都很幽默,但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影片思想的严肃性。影片以张美丽的丈夫被枪决为开端,理由是愚昧无知触犯法律,而张美丽的孩子也在7岁时夭折,张美丽在经受这种痛苦磨难后成为一名乡村的教师。当夏雨作为支教老师出现在这个贫困的黄土地时,张美丽和学生们好像迎来了希望,同时也让张美丽认识到了自身教学能力有限的现实,从而更加希望将夏雨留下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黄土地上条件艰苦,夏雨努力适应的同时张美丽和学生也在力所能及地做着一切可以做的事情,甚至去火车站抢橘子皮,也受到了张美丽的包庇。张美丽与学生的一系列行为也感动着夏雨,所以拒绝了丈夫刘志鹏要求她回北京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张美丽与已婚的放映员王树的暧昧情愫也被夏雨所知,夏雨积极地鼓励张美丽面对这份感情。张美丽为了给学校添置一台电脑,去求村里的“大款”出资,并使出了所谓的“笑里藏刀”一计。志愿活动结束的夏雨带张美丽和学生前往北京,面对都市人的傲慢,张美丽要求学生们保持自尊并树立好好学习、建设家乡的志向的一番话语感人至深。在一次意外中,张美丽生命垂危,夏雨赶到张美丽身边时张美丽已经生命垂危,最后微笑着离开人世,夏雨也决定接下张美丽的责任,融入贫困地区的教育当中。影片反映了黄土地上贫困的生活以及艰苦的教育现实,并通过张美丽的教学经历以及穿插的一段感情塑造了张美丽热心真诚、忠厚豁达的形象,“大脚”之所以美丽也正是在于张美丽的性格与奉献精神,这些美丽的品质也感动了支教老师夏雨,使夏雨留在了这片贫困的土地,为孩子们带来了希望,也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希望,虽然张美丽最后微笑着离开了人世,但是她更像一朵永不凋零的人性之花给予着人们更多的感动与启示。

二、《美丽的大脚》所反映的贫困地区教育现实分析

《美丽的大脚》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失衡的冲突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西部山区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代表,贫困地区的教育必须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所以《美丽的大脚》为展现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教育现实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一)教育基础差,教育点密度低

影片的开篇便是张美丽的丈夫被枪决的画面,张美丽在蜂鸣的警笛声下站在猪圈里宣泄自己愤懑的心情,而她的丈夫被枪决的原因就是因为是文盲、愚昧无知而去偷窃了34根铁路轨道钉导致列车脱轨翻车造成事故,他仅仅为了7元4角6分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临被处决时向随车士兵提出想要吃红烧肉的请求,而随后的画面则是张美丽背着孩子拿着红烧肉奔跑的画面。影片在这一段剧情上采用黑白的着色,更加凸显出这种压抑的氛围,这种压抑并不是来自于王玉明因盗取铁路钉而造成的2死6伤的惨剧,而是在于通过王玉明无知的行为导致的这一惨剧来告诉观众一个现实:在贫困地区的人们欠缺文化素质,不了解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是当地缺少文化教育与思想教育直接造成的。影片通过王玉明体现的这一现实也在放映员王树的口中得到了印证,王树去接支教老师夏雨进山的路上摩托车中途抛锚,于是展开了对夏雨说的这样一段话:“她(张美丽)一个人带着娃娃,每天教娃娃识字,希望她娃娃有点文化,不要像他男人那样。”娃娃识字让母亲来教而没有去上学正是因为当地并没有小学,只能靠家庭来教导孩子。“开始她教她自己的娃娃,后来教村上的娃娃,后来就办起了这个学校。”王树在说完这句话后又感叹道张美丽的娃娃走得可惜,而后又补充了一句“原来我们村上没有学校的。”这一句话对张美丽自己教孩子识字以及教村上所有孩子识字最后办起学校都起到了说明的作用,“村上没有学校”这句话虽然说得朴实、说得随意,但是具有的震撼力能够给没有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造成心理冲击,很难想象在我国如此重视教育的情况下,在一些贫困地区竟然没有教育条件,没有学校是影片中这片土地上的教育现实,虽然不能说明所有贫困地区都没有学校,但是也能从中体会到在贫困地区学校、教育点的密度是十分低而且十分分散的。

(二)渴望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有限

张美丽和学生知道支教老师夏雨要到来的时候赶去迎接,在迎接前还练习了欢迎夏雨的歌曲,孩子们走在干枯的河床上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也最大化地展现给观众,而孩子们和张美丽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也体现了在这片满是黄土、寸草不生的土地上,张美丽以及学生都在渴望着拥有先进的教育。在两个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女人正式接触后,张美丽竭尽全力地照顾夏雨希望让夏雨留在这里教孩子们学习,但是还是出现了洗坏夏雨衣服而惹夏雨生气的情节。从这个情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贫困地区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思想观念与物质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张美丽淳朴的动机也证明了贫困地区的人们也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渴望得到更多的文化教育。夏雨因为当地环境的恶劣尤其是水质的问题多次萌生离开的念头,但是都被张美丽所感动而留了下来,直到夏雨的丈夫刘志鹏亲自来到这里要求夏雨回家,夏雨才决定离开,但是又一次在张美丽的恳求下留了下来,其中又出现了一个张美丽包庇孩子们去抢橘子的情节,当知道张美丽是为了夏雨而去车站做这种事的时候,观众突然会理解这样一位朴实忠厚的教师为什么会包庇孩子们去抢那些橘子,因为这正是体现了他们想要留下夏雨的决心与渴望以及对教育的向往。另一方面,张美丽与孩子们希望留下夏雨的原因之一是张美丽虽然具有朴实友爱的心灵以及教书育人的热情,但是张美丽也自知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教学能力十分有限,这种情况在夏雨教第一堂课的时候就有体现,张美丽将千里迢迢错念做“千里召召”以及用手沾口水翻书的动作都得到了夏雨的纠正,虽然这一情节设计得十分幽默,但体现出了张美丽这位非专业教师在文化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上确实有所欠缺,这一点在影片后面夏雨教张美丽读英语中也有体现,而这也是对贫困地区教师素质的真实体现,在一个基础教育建设欠缺的地区,张美丽已经算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三)教学基础设施落后,缺少财政支撑

影片中的课堂与课外都体现了当地落后的教育基础建设,夏雨来到学校后进入张美丽的“办公室”,看到张美丽的办公室也是宿舍,并且墙上简单地贴着班主任的职责等,或许在夏雨的心中也会有一些感叹。而后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们使用的桌椅十分陈旧,连书本都已经翻得破破烂烂。再看孩子们的课外生活,那些孩子基本没有活动场地或者说他们的活动场地就是除去教室的户外,整部影片我们能够看到的课外活动设施是一个已经破烂不堪的篮球架以及一个用木头搭起的足球门。在夏雨教张美丽英文单词的时候,夏雨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如果有台电脑的话,可能就会(学习就)更快了。”而一直在贫困地区生活的张美丽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电脑,当夏雨形象地将电脑比作了教课的老师时,张美丽立刻表现出兴趣,但是提到电脑的价格,张美丽再次犯难了。张美丽到乡上请求帮助,乡上也表现出了很支持的态度,虽然乡长说出了乡上的困难:“咱是个穷乡,困难的很。”但是仍旧拿出了3 000元给了张美丽,3 000元对于这样一个贫困的地方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3 000元仍旧不够买一台电脑,剩下的部分还是要张美丽自己想办法,张美丽也只好在村里大款赵老板为其母亲办阴寿的寿宴上带着学生对赵老版竭力奉承,并在喝下一瓶白酒后才使她要给孩子们买一台电脑的愿望成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贫困地区的教学是在教育基础设施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展的,即使当地政府对教育设施的建设也十分支持,但是明显地表现出财政支出欠缺的现实。

三、贫困地区教育落后原因在《美丽的大脚》中的体现

在《美丽的大脚》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贫困地区落后的教学现实,并且对造成这种教育现实的原因也体现得非常明显。造成教育落后现实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经济条件的落后,《美丽的大脚》在极度缺水的黄土地拍摄,满目的黄沙以及干涸的河床是这个地区的特点,在夏雨初次到这个地方时也被这个地方的环境所震惊,而她最明显的表现是适应不了当地的水质,可是事实上,当地的水井已经打得很深并且很难打上来一点水,通过学生大合唱的小调也能反映出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山芋,但是山芋也很难销售出去,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即使对教育心存再大的渴望也都是显得苍白无力,就像张美丽在北京时对孩子们说的:“咱们那个地方有什么好,整天吃山芋、种山芋,有啥出息嘛,好好学习,将来上北京来上大学,将来将咱们的地方建设得和北京一样。”二是家庭教育意识淡化以及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差对贫困地区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在影片中,与张美丽产生暧昧情愫的王树是个有妻有子的人,但是和妻子的感情不好,经常吵架,而他的儿子大河也习惯了用东西堵住耳朵。夏雨问张美丽:“他们家没人管他啊?”张美丽心疼地回答:“他爸他妈老是打仗,娃也可怜。”王树这一类型的家庭只是贫困地区的代表,而贫困地区的这类家庭给教育机会来之不易的孩子的文化提高又造成了一定阻碍。

总之,《美丽的大脚》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也塑造了一个这样伟大的教师形象,同时更是反映出了贫困地区的教育现实,这些现实也给予了我们启示:贫困地区教育需要重视,我们在教育的发展中要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现实做出反思,并努力追求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参考文献]

[1] 童道明.《美丽的大脚》观后[J].电影艺术,2003(01).

第2篇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一

———不完美中的完美人生

我有一句属于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永不完美,但永远追求完美。”观看了这部乡村影视剧《美丽的大脚》后,我对不完美人生又有了新的理解。俗话说: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我认为这只是在他人眼中,你总有不完美之处,可是在自己的眼中,我们就应该努力去成就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这部影片,丰满的塑造了主人公张美丽这一形象。张美丽一生坎坷,丈夫因无知犯法而被枪毙,孩子因病无医而夭折,一切的一切使她这个西部乡村妇女遭受着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在面临这样的人生苦难后,她悟出了属于她的人生道理,将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乡村里那些孩子们,让那些缺少爱的孩子们在美丽的呵护下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虽然她知识稀少、音色拙劣,可却用她认真的态度、唯美的关怀教育那些生活在漫天黄土地下的孩子们,她深知无知的可怕,可是自己能力有限,然而她却用她纯朴的品质、坦然的人生态度、真诚的心迎来了一个下乡支教的北京志愿者—夏雨,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夏雨逐渐被这些‘黄土人’所感动、震撼,在遇到丈夫与乡村孩子们这样的人生选择时,夏雨最终选择了这群生活在浑浊的泥土气息下朴素真诚的人。最终,夏雨圆满的完成了改变自己人生观的志愿活动,改变了从前打牌、遛狗、上网那样无聊的生活,她不仅用自己的知识教育了那群天真的孩子们,同时这群孩子也用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教化了这位耐不住寂寞的城市人,让她得到了人生中一次彻底的洗礼。

本片的结尾,张美丽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生命垂危,但她像平静的接受人生一样接受死亡,而她微笑地说:“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但一定要笑着离开。”张美丽用她自己全部的爱去关怀这群生活在这群黄土地上的孩子们,她用自己淳朴的真情感化了一位生活在迷茫中的城市青年,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不完美人生却活出完美方式。这个长相并不美丽的张美丽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何为美丽,这里的美丽远远超出了外表,是一种真情的释放所体现出的美丽。《美丽的大脚》潜藏对象其实正是在写张美丽的心,那才是这部影片最动人心弦的一处闪耀的光斑。张美丽的人生在他人看来是悲惨的、不完美的,可我认为在她自己的眼中她活出完美,她将自己的热血洒向这片黄土地,她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西部黄土坡上最普普通通的妇女,却做出了自己认为成功的事,去教育这群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愿他们有知识有能力有爱心的面对美好的未来。夏雨这个在城市中内心寂寞、孤独的人同样认为寡然无味的不完美人生需要自己改变,带着这样的心境来到了这片黄土地,收获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精神寄托,最终诠释了自己完美人生价值的内在观念。

观看完本部影片,让我更加坚定我的人生格言,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完美,但是要有完美的、真切的心,以完美的生活方式、生活原则去实现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吕相男

2011.11.15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二

观看了《美丽的大脚》我感慨良深。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在平凡中超越

以前,我总觉得伟大的情感与凡人的距离是很遥远的,英雄只属于太过华丽恢弘的史诗,不在凡人之列,更不在凡人眼里。可是当片子展现那灰黄的背景和那群灰不溜秋的人,他们寒伧着、嗑碰着上演这些伟大的情感时,除了得到很多的思考外,泪水还是抑不住流了出来,我被美丽真切地感动了。影片的主题丰富,让人越品越有味。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平凡中超越。平凡的张美丽没有平平常常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她总想“成功”,因为她深深知道生命苦于短暂和无常,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来慰藉平凡的人生。她是个坚定的理想实践者,这也是一种人性的关怀,完成了她一个平凡人的超越,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豪情,一种英雄气质。英雄气质在她身边光芒四射,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身边的人。

二、在粗糙中体现美丽。

何为真正的美丽?有人说,人是因为美丽才可爱,又有人说,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张美丽常说自己不成功,一是“脚大心大”,二是长相不美。对一个唯美的人来说,那一群黄土地上灰暗粗糙的面容和衣着,实在谈不上美丽,当城市丽人夏雨靠他们一站,更显得他们的寒伧。而影片探讨的正是这“美丽”二字,把这种美丽放到外形缺失的背景中去展现,使她在粗糙中体现出这一种美丽,揭示了更为深刻的美的主题。张美丽的心灵是至纯至美的,她没有选择城市,而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守望那一片贫瘠的土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真正实践她人如其名的美丽人生。她所展现的“大美”让人震撼。影片最后,电影放映员王树将光束打到小学校舍上,把学校装点成了一座庄严的圣殿,那庄严的画面除了缅怀张美丽圣洁的人性光辉外,也唤起了普通人心底的酸楚,被这真实的美丽所感动。

三、让心灵的光环照遍每一个贫穷的角落

我们国家已经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农村的发展刻不容缓。对乡村人来说,城市是他们的希望,因为贫瘠,城市显得那么高远,只有不懈的努力,获取教育的机缘,才有机会进入那个新世界。当我们安逸舒适地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美丽的大脚》中那些因寒伧而起的诙谐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里涌起的一阵酸痛!?是否想到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做些事情,支持教育,帮他们改变他们贫瘠的命运,实现他们美丽的梦想,尽一个平凡人应负的社会责任!?献出你的一份爱,让心灵的光环照遍每一个贫穷的角落。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三

今天在课上看了一部电影——《美丽的大脚》,是由倪萍和袁泉主演的。我知道倪萍主持人做得很不错,但还真没想到她演戏的水平也不一般。在《美丽的大脚》里,倪萍演绎了一位将孩子的一切看得比什么都重,心地善良但又有点缺心眼的农村教师——张美丽,这和她以往以主持人的身份活跃在舞台上时的形象可谓相大相径庭,刚开始时还真的是让人难以接受呢。影片开始没多久,袁泉扮演的夏雨老师来到了这个尘土漫天飞的西部村庄,拥有一双“美丽的大脚”的张美丽带着一群孩子们连走连唱,跳着飞扬的黄土来迎接这位从北京来的美丽的志愿者。黄土地上的生活渐渐地改变着夏雨的人生轨迹,同时也逐步地改变了“美丽的大脚”的足迹。

夏雨毕竟是从城市出来的,她很不适应这个西部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尤其是那里严重缺水,这让夏雨连洗个脸,喝口水这些“小事情”都很难处理好。而张美丽的朴实热情,则更是让她哭笑不得,甚至火冒三丈,因为张美丽洗坏了她的名贵大衣,把她的好几件小衣服洗成了“大家伙”,而把那些本很宽大的衣服洗得缩了水,那场面真可说是“惨不忍睹”,怪不得夏雨要大发脾气了。不过这之后张美丽的表情以及行为还真是可爱。

在一件件平凡无奇的小事里,这两个女人的感情渐渐加深了,这两人心灵的某处产生了共鸣。当夏雨怀孕后,张美丽送夏雨回北京生孩子,可是夏雨却悄悄做掉了孩子返回了山村学校,张美丽把夏雨背在背上,边哭边骂。作为一个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能有自己的孩子是最大的幸福,张美丽无论如何想不通,夏雨怎么会不要这个孩子;夏雨趴在张美丽的背上也哭了,她无法把自己对婚姻前景的不祥预感告诉这个淳朴的女人,正是为了避免孩子将来的不幸,自己才不得不忍痛放弃。两个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女人,此时,却用相同的泪水述说着心中相同的痛苦,表达着对孩子,对生命同样的渴望,那一刻,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心灵中最本质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了一起,闪耀出最美丽的人性光芒。

为了给孩子们买个电脑,张美丽到处求人,低声下气。最后找到了同村的“杨面粉”帮忙出钱,但这个“杨面粉”处处刁难张美丽,不过都被张美丽漂亮地应付了过去。最后“杨面粉”使出了杀手锏,他说只要张美丽能一口喝下一瓶白酒就可以资助时,张美丽毫不犹豫,一口气喝下一瓶“二锅头”,我看着那时如此勇敢的张美丽,看着她那已痛苦不堪的表情,明明自己已经撑不住了,但不知哪来的力量竟让她硬生生地喝下了那整瓶的二锅头,我深深地被她感动了,我在心底开始敬佩起了这位“巾帼英雄”。

后来故事的发展则更是精彩,并且有更多令人感人的场景,像张美丽和王树两人在房间里幽会时,当时王树穿着一套严严实实的西装,让人觉得非常可笑,我正在猜想他为什么会穿这么奇怪的衣服时。他突然说了句:“再多打两次就离了。”此刻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王树是因为身上的伤太多了才穿这么多衣服的,她是为了不让张美丽担心呀!这时我再次深深地被张美丽和王树之间的爱情所感动了。

第3篇

Ferragamo成立于1927年,半个世纪后,在电影《新灰姑娘传奇》中辛德瑞拉那双美轮美奂的水晶鞋正是Ferragamo出品。的确,她的每一双鞋子都像充满了神奇魔力的水晶鞋,让穿上的人感受到公主般的待遇和被呵护。制鞋起家的Salvatore Ferragamo,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的时尚帝国,从成衣到香水,再到博物馆和酒店,无所不有。虽然她已经不在是以制鞋为主,但人们却依旧不能忘记老Ferragamo先生对制鞋的热忱和他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

小鞋匠的逆袭

你的职业梦想是什么,飞行员、政客,还是大明星?

“鞋匠”也可以是理想职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太匪夷所思了!而Ferragamo的创始人Salvatore Ferragamo先生从小就想当世界上最好的鞋匠,要做出最完美的鞋子。当然,他成功了!当年,Salvatore Ferragamo是镇上无人不知的“最好的鞋匠”,如今Salvatore Ferragamo已经是时尚界无人不知的品牌。在19世纪末的意大利,鞋匠还是非常卑微的工作,Ferragamo先生却执着于自己的“事业”,13岁便当上了店主,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鞋店,虽然开始时也只是接些缝缝补补的小活,但对小小年纪的他来说却是实实在在地走出了曰后时尚事业的第一步。Ferragamo先生在1957年出版的自传《有梦想的鞋匠》中写道:“美是无止境的,设计是没有瓶颈的。鞋匠可以使用任何材料来点缀他的创作。让每个女人可以穿上像公主穿的鞋,让公主穿上像仙女穿的鞋”。他为了这个梦想,他努力了一辈子。对Ferragamo先生来说,他设计鞋子的原因很单纯,就是把那些为了追求时尚而硬生生把脚塞进鞋子里的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让穿鞋子的人既舒服又不失美感,这也许是他能够成为史上最伟大的鞋子设计师的原因。在时尚领域里,Ferragamo先生更像位科学家,他为了找到制造合脚的鞋子的秘诀,不停地进行尝试,甚至为此到洛杉矶大学修读人体解剖学,同时旁听化学工程和数学课程,试图将科学和设计相结合来解决做鞋的问题。通过学习Ferragamo了解到身体的重量如何对脚掌造成压力的知识,于是他设计出加入铁片的鞋子以加强鞋子在拱位处的支撑力。也正是在这种追求梦想的精神驱动之下,他最终从一个小鞋匠成为了制鞋大师。

电影巨星的御用鞋匠

一张Salvatore Ferragamo在自己的店中为著名女星Sophla Loren亲自穿鞋的照片被无数报纸杂志刊登后,这位众多大明星背后的时尚制造者开始从幕后转向台前,他和好莱坞的不解之缘也开始被人们当做话题。

虽然是意大利品牌,但Ferragamo的事业起步是从美国,16岁那年他和家人一起来到加州,当时正值美国的电影产业飞速发展期,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的小店接到了一单为电影制作道具鞋的生意,并从此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正是和好莱坞一样充满了梦想,Savatore Ferragamo借力影视圈,逐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成为好莱坞御用鞋匠之后,Ferragamo先生也一跃成为众明星、名流们的宠儿,他自己也热衷于为这些名人们制作鞋履,并和其中不少人成为了私交甚好的朋友。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等众多女星无论戏里戏外都是Salvatore Ferragamo忠诚的拥趸。甚至有传言说葛丽泰・嘉宝曾一次订购七十双他设计的鞋。奥黛丽・赫本在造访了Ferragamo后留下了脚模,并一次性订购了10双平跟鞋,她儿子在赫本的回忆录里也对Ferragamo先生赞许有加。你一定记得玛丽莲・梦露在电影《七年之痒》中在地铁通风口那个经典捂裙的瞬间吧,她脚上穿的白色凉鞋就是Salvatore Ferragamo出品。而她定制鞋子的单据和鞋楦如今也是位于佛罗伦萨的Salvatore Ferragamo博物馆中值得骄傲的展品之一。

完美工艺的水晶鞋

如今人们一提起Ferragamo老先生,依旧不会忘记他对做鞋的热忱,他的一生创作超过2万种设计和注册350个专利权。即使这样,他也始终认为,和层出不穷的设计款式比起来,做鞋的根本依旧是实用,只有让实用与款式并重的设计才是完美的,这也让如今的Ferragamo鞋子在耐穿和好穿这件事上有口皆碑。

在四十年代后期及五十年代,虽然由于明星效应的带动,Salvalore Ferragamo的名声越来越大,市场需求越来越多,Ferragamo工厂的生产量每天高达350双鞋,但他依旧坚持手工制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即使是机械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生产的准则还是没有改变,也正是因为这份对品质的坚持,Salvatore Ferragamo得到了更多的青睐。

第4篇

《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山村教师为了山村教育而奉献自己一生的感人故事。影片中通过对张美丽老师办学校教学生,以及和夏雨老师去北京等一列故事的刻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山村教师的伟大人生。

张美丽的丈夫因为愚昧无知,去偷铁轨而失去了生命,她的孩子也因病死亡,在失去丈夫和孩子的情况下,她毅然选择了去办一所学校,教育孩子们,使他们摆脱无知。村子里的条件极为艰苦,然而在这个因为贫穷而无知的山村里,张美丽老师的行动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正是在这个地方才显得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来山村支教的夏雨老师,由最先的不适应,到后来的不舍,以及带孩子们去北京玩,最后到扎根山村,投身山村教育,这一形象的巨大转变,正是在张美丽老师的影响下发生的。张美丽老师献身山村教育不仅影响了夏雨老师,更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张美丽老师的人生虽是平凡的,但却无不展现着伟大,她在乡村教育这一热土上,处处演绎着一个教师的传奇人生。当她听说电脑对孩子们学习有帮助,她就"用计"饮酒,喝的大醉,为孩子们买到了电脑:当她的一个学生被骗学驴叫时,她严厉的批评他,并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家乡建设的和北京一样漂亮";再到后面她帮村子里找到了土豆的销路等等这一切,无不展现出张美丽老师的智慧及对孩子们母亲般的深沉的爱,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教导他们,从孩子们眼中那种心领神会的目光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乡村的未来,在孩子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一颗奋发有为,建设家乡的种子。张美丽老师的这种爱的教育对我启发很大,老师只有用心去教育,并爱护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敬,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当我们回望那片久旱未雨的黄土地,那片因为愚昧而贫穷,在贫穷中挣扎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在这个怪圈里轮回,始终很难真正的摆脱贫穷的困扰,教育在这个地方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它更多的是希望,一个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在这片土地上,知识同样干涸,知识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像甘霖一样珍贵。缺少像张美丽老师这样能够扎根乡村的教师,缺少教学设备等等,严重制约着乡村地区教育的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夏雨老师同样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她生活在城市,然后去农村支教,到最后扎根农村。她为我们这些免费师范生演绎了一个去乡村从事教育的经过,在她的身上,我看到更多是属于我们这个群体的影子,吃不了苦,想舍弃那个生我养我的乡村,我们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正逐渐忘记了我们的使命,忘记了去改变自己家乡的责任。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基层培养优秀教师,因此,我们要向夏雨老师学习,要勇敢地去承担,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去改变乡村,去为那片干涸的土地浇灌知识,让其重新焕发生机。

美丽的大脚,美丽的老师,美丽的母亲,美丽的一生更留下了美丽的故事,她的一生都是美丽的,伟大的。所以我们更要将美丽的事业进行下去,让美丽永远留传。去践行我们的使命,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5篇

也许在不同的人眼里,教师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正如一部部教师题材的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师形象就是丰富而立体的。在银幕中,那些平凡、普通的教师形象告诉我们:让我们感动的教师,一直都真实地存在着,带给我们“排山倒海”的动人力量。

感动 四部电影中的乡村教师

1993年的那部《凤凰琴》,讲述的是一位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张英子在偏远山区小学代课的故事。当代课教师的第一天,她就被山区艰苦的办学条件所震惊:老校长每天给几十个学生娃娃做饭,仅有的两位教师不仅上课,还要天天接送学生。而他们的工资一次次被拖欠。

看完此片,每个人心里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清晨竹笛演奏的国歌伴随冉冉升起的太阳回响在山区学校的操场上……

时隔六年,名导张艺谋的教育题材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获得了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故事发生在偏远的水泉小学。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只有十三四岁的魏敏芝代一个月的课。临走时高老师叮嘱魏敏芝:看好孩子,一个也不能少……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单身一人进城,在茫茫人海里寻找……

再隔六年,讲述英籍裔女孩何艾作为志愿者,只身来到中国边远山区担任代课教师的首部慈善电影《烛光》和由倪萍主演的《美丽的大脚》相继上映,再度引发了神州大地对山村教师的关注。

在《烛光》中,女主角何艾老师在远离都市的山村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影片同时讲述了当地小学校长兼老师秋昌秀的故事,歌颂了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此片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中西教育的差异与冲突的关注。

《美丽的大脚》中,由倪萍饰的张美丽是一名农村教师,她唯一出众的地方就是那双能穿43码鞋的大脚,她总觉得自己这辈子不太成功,所以竭尽所能地要让村里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在北京过腻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夏雨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地方变得燥动起来。

山村以外的世界让孩子们包括张美丽感到因惑与茫然,山村贫穷而乏味的生活让夏雨感到辛酸与难熬,甚至想到了离开,但是,她能舍得离开这些纯朴的孩子,还有那个大脚张美丽吗?

四部影片,都反映了中国乡村教育的贫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身为没有“真正身份”的教师却无悔地为教育付出的无限心力,从而折射出乡村教师虽身处恶境,却闪动着人格魅力的耀眼光芒。

这从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身上我们就能轻易感知。虽然他出现在画面中的时间不足五分钟,却给予了每个观者以深沉的感动。“一个也不能少”的嘱托,临行前对粉笔“使用说明”的交代,上车前坚定地对魏敏芝“我给你五十元”的许诺,都能让每份眼神中凝聚了一丝难以形容的触动。魏敏芝的倔强与毅力使观者自叹弗如,既惊又羡。虽然一开始她就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做为“老师”她没有足够的资格,正如一位学生看完《一个也不能少》时大呼:“怎么可能呢?教师的资格怎么会如此容易获得?”

而当我们用整个心灵感知画面,也许首先映入我的视野的是贯穿其中的一种意识,一种奇怪的寻找意识。从电影中去寻找我曾经以为深沉的命题。因为从一开始映入眼帘的秃黄的土地,破旧的教室和陈旧的画面,仿佛就渴望着一种改变,意味着一种追求,寻找着一种改变落后的方式,寻找回农村教育的一片晴朗天空,寻找回我们曾经遗忘的农村教师身上的力量。

虽然影片中的教师不能用任何“专业”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或许不是许多人眼中的优秀教师,但却值得我们从画面中,从心灵深处与其相遇、握手、敬礼……

寻找“富教师”或“穷教师”?

这几乎是一个常识:教师不富裕,农村教师更甚……因为富裕是需用物质来作标志的。

现实与艺术是相融的,任何艺术都必须适当地反映真实。

农村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农村的教师身上背负着如何沉重的责任?从原来的一个疑问,到越来越多的疑问的产生,是因为影片给所有观者以最深刻与震撼的展现:中国有很多贫穷的地方,那里的教育需要情与意的灌入,那儿有很多农村教师,他们的名字不同,窘境却相同……

他们从外在看,完全是贫穷的。观众必然能轻易地从影片中发现这一点。从《凤凰琴》里的老校长,又或是《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高老师,或是《烛光》中的秋老师,还有《美丽的大脚》里的张老师,他们的清贫与贫瘠的土地“相配”,也真切地与真实的教育世界里无数平凡的老师们“相配”。

在四部影片中,与贫穷相关的画面是一种常态呈现。如《一个也不能少》中魏敏芝在的黄土中疾跑;上课时间以太阳照在钉上为准;当孩子们为挣钱而搬完砖要买水喝时,一致决定买没喝过的可乐,一人一口……

又如《美丽的大脚》里,孩子们没有去过游乐园、没有城市孩子玩的电玩,只有自己“创造”从直落的土坡上寻找游戏的快乐……

再如,《凤凰琴》中老校长带领学生伪造入学率以期在全乡评选比赛中获奖金而维修校舍,反映了农村教育经费紧缺问题。

在《烛光》里,何老师以西方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尽情地在教室外头用粉笔画画。孩子们小心地问:“画什么都可以吗?”何老师答:“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这一简单对白折射出了农村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要知道,在我国广大农村,民办教师几乎是教育领域中的“透明体”。最卑微的身份,最恶劣的环境,最稀少的报酬,还不时被拖欠、抵消、挪用……

的的确确,他们是贫穷的,而他们却用最朴实的、最动人的言行让人相信:他们是富有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教育的大情怀,看到了他们因“燃烧”而富有……

第6篇

[关键词] 《紫色》;黑人形象;修复

爱丽丝•沃尔克的小说《紫色》讲述了一个美国南部农村黑人女性西丽的成长故事。小说对20世纪早期美国南方农村黑人社区女性在男权社会制度下遭受男人暴力压制而丧失权力和自我以及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制等现实进行了描写,因而该小说也被评论界普遍看成是一部反映女性主义和种族主义主题的作品。小说中的男性除了牧师赛缪尔和亚当――西丽的儿子,其他黑人男性皆以负面形象出现。西丽的继父,多次年幼的西丽使其生下了女儿和儿子并致其后来终生不育,再婚后又把西丽转卖牲口般转给了丧妻有三个孩子的阿尔伯特•约翰逊 ,且一直对西丽的妹妹娜缇心怀不轨。 阿尔伯特,把西丽仅看成是发泄的对象,干活的奴隶,孩子的保姆,动辄对西丽暴力相向,他还一直觊觎娜缇的美貌,一次侵犯娜缇未遂便恼羞成怒地把娜缇赶出家门,并长期阻止西丽姐妹的信件来往。哈波――阿尔伯特的儿子,听从父亲的劝告,欲以暴力制伏妻子索菲亚而导致家庭离散。阿尔伯特的父亲,一个典型的男权主义者。小说中的黑人男性似乎毫无例外皆沉迷酒色、玩弄女性、无是非观念。因此,小说在广受赞誉的同时,也多遭诟病,如黑人男性评论者认为小说对黑人男性的塑造并不公正也不客观,因而可能不但不能帮助反而会伤害非裔美国人,强化种族主义。[1]因而在斯皮尔伯格计划把该小说搬上银幕之初,就有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2]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电影《紫色》是非常成功的。那么电影是如何再现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呢?

小说中暴力冷酷的阿尔伯特在电影中多了一些柔和的色彩,电影采取了多种策略弱化主人公阿尔伯特冷血可恶的形象,增添了其可爱、可怜、可笑之处,从而改变了小说中所赋予给他的扁平人物性格,塑造了一个性格更加复杂多变的圆形人物形象。在文学创作中,扁平人物又称类型人物,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则好到底,坏人则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而圆形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3]电影中,虽然在西丽的口中阿尔伯特仍然是一个可恶的家庭施暴者,但是其施暴的画面在镜头中仅出现一次,此后的镜头中仅有其挥舞拳头威胁西丽的画面。这样的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其暴力形象对观众的视觉刺激,因而其施暴的负面形象也被弱化。不仅如此,电影还放大了父亲对阿尔伯特的负面影响,以此弱化阿尔伯特对待西丽恶劣行径应负的责任。而小说中的父亲仅被提及。电影中阿尔伯特父亲出现的第一组画面凸显了其对儿子的绝对权力和影响。得知夏葛在儿子家养病,父亲拄着拐杖大摇大摆地来到儿子家,而当阿尔伯特在房子的门廊看到其父亲时,两人并没说话,父亲拄着拐杖,紧紧逼视着儿子,阿尔伯特虽然比父亲高了一截,却在父亲的逼视下显得有些畏怯,转着圈躲闪了几回后终被父亲逼到吊在门廊下的板凳边,僵持片刻后颓然坐下,而父亲则一脚踏在儿子两腿中间的板凳空隙上,俯视着儿子说:“她在你家里不得安宁了吧?”这个时候的阿尔伯特完全没有了在西丽面前的凶悍,显得有几分可怜和悲哀,而父亲脚踩在儿子两腿间的板凳空隙上这一画面则暗示其近乎(near-castrating)的权力。[2]当父亲对夏葛进行大肆抨击的时候,阿尔伯特用低沉的声音说,“你根本无心去了解。我爱夏葛,天长地久。一有机会,我就会娶她。”阿尔伯特此处的真诚告白刻画出了一个深受父亲挟制无奈而又痴情的男人形象,为这个先前显得凶恶又冷血的黑人男性添上了温情的一笔。在另一组镜头中,父亲应对儿子男权思想负责的强调则更加直接明显。西丽要随夏葛离开,阿尔伯特却说“除非我死了”。西丽终于爆发,大声控诉阿尔伯特对待她的种种恶劣行径,这时父亲打断说:“你不能这样对我孩子说话?”西丽说,“你的孩子?看起来如果他不是你的孩子,或许还能成为一个行为合宜的男人。”西丽的谴责直指父亲对儿子的不当教育和负面影响,凸显电影多次安排父亲出现的用意。

电影中关于阿尔伯特对夏葛的热切和渴望也被着意夸大和渲染,与阿尔伯特对西丽的粗暴奴役以及对其存在的极端漠视形成巨大的反差,反映出该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同时其中夸张手法的运用也给阿尔伯特这个人物以及整部影片增添了一些喜剧和诙谐的元素。对于夏葛,阿尔伯特可以说是近乎狂热的。卧室里摆放着夏葛的照片。当有消息说夏葛会回来时,他欣喜若狂,并急切地盼望着夏葛的来信,接到夏葛的信件,他高兴地亲吻信封,看到夏葛信中说“我来了,但又走了……”,阿尔伯特失望得近乎抓狂。为了去看夏葛的演出,阿尔伯特手忙脚乱地精心打扮,跌跌撞撞地下楼和走出院子,这一组画面对其打扮的过程和细节极尽渲染和夸张,已是中年的阿尔伯特表现得如同情窦初开的少年,除了表现其对夏葛的深情,也刻画出其孩子般滑稽、可笑的一面。其中有一个场景,阿尔伯特两手各提着一套西装,急切地问西丽他穿哪一套好,而在此之前,他除了命令和训斥,与西丽没有任何形式的交流,尤其是像这样比较平等的交流,表现出其温情的一面,虽然不是因为西丽,却也令人动容。当西丽受宠若惊有些羞涩地指着那套黑色西装说“我喜欢那套黑色的”,阿尔伯特左右看了一下,却选了蓝色的那套,给影片增加了一些幽默和诙谐的色彩。后来当他在黑夜的雨中带回病得奄奄一息的夏葛后,虽然动作笨拙,却非常殷勤地照顾夏葛,为她按摩,从不下厨的他还亲自下厨,但是夏葛并不领情,说她不需要软弱的男孩,并几次粗暴地把他从房间赶了出来,把他做的食物扔到了房门外的墙上,而阿尔伯特却毫无怨气也无脾气。他在夏葛面前的近乎低声下气与他在西丽面前的凶神恶煞形成鲜明对比,塑造出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这组画面中也有多处喜剧性的场面:阿尔伯特为夏葛下厨时,因为手忙脚乱而事故不断,先是刀切了手指,随后被悬挂的盆子打着头,最后因使用不当而导致炉子爆炸,端着烧得半焦的面包亲昵地叫着“宝贝,你看我给你做了什么?”送到夏葛房里,又被夏葛一把推了出来,一头撞在墙上。其狼狈滑稽默然忍受的样子中透出几分孩子般的真诚,让观众也有所泄愤。

而故事中阿尔伯特的儿子哈波本性比较温和,听从家人意见(有一回则是西丽出于嫉妒而建议)欲以暴力控制妻子索菲亚,却遭到暴力回击。电影中的哈波被塑造成一个滑稽无害的丑角,即使施暴的行为也被赋予喜剧色彩,没有施暴的过程,只有施暴的结果,有一回被索菲亚打得鼻青脸肿出现在镜头中,拼命向人解释说是被驴子踢伤的。而且几乎每回出现在镜头中他都肯定会从屋顶掉下来。因而哈波的暴力形象在电影中也大为削弱。

为了弱化黑人男性人物的负面形象,电影不仅在主要人物角色中添加了很多软化的元素和成分,在故事情节上也做了很大的改动。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故事中的主要男性角色进入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世界,因此而得到救赎,先前以暴力压制女性的男人到故事结尾却都加入到女性从事的活动中来:阿尔伯特与西丽最后因为对夏葛共同的爱而成了朋友,一起在门廊下缝制被子;而哈波,与索菲亚和好后,也开始进入厨房做饭。

电影中并没有让男主人公以进入以女性为中心的世界的方式得到救赎,而是以凸显阿尔伯特的颓废和落魄来弥补其对西丽所犯下的罪孽。小说中当西丽离开阿尔伯特随夏葛去了曼菲斯后,叙事也跟着她到了曼菲斯,在那里她和夏葛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上也因为开了间裤子店而变得独立,只有当她回来后才听说阿尔伯特的落魄。而电影中西丽离开后,叙事一直跟着阿尔伯特,镜头详细记录着他房子的凌乱和破败,阿尔伯特本人则醉倒在脏乱的地上,被父亲数落说常去酒吧买醉,荒废农活,完全过着颓废的日子,反而西丽的转变仅只是从她回来后的衣着和小店的开张中得到体现。斯皮尔伯格对阿尔伯特的过多关注――阿尔伯特几乎出现在每个场景中――让作者爱丽丝•沃尔克担心这部电影会变成阿尔伯特的故事,而非西丽的故事。阿尔伯特和西丽也从未成为朋友,更没有一起缝纫的行为。虽然他最后也有悔意,但他和西丽一直保持着疏离的关系。有两组画面暗示其悔意和思想的转变:在哈波的酒吧,阿尔伯特喝醉了酒,踉跄着离开时转身对哈波和索菲亚说“看到你们两个幸福地在一起真好!”。后来则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了美国移民局,安排西丽的妹妹和儿女回家团聚。电影以这种方式让阿尔伯特弥补对西丽犯下的错误,以示忏悔和改正,一方面能够平息观众因他对西丽的虐待和压迫而产生的不满和愤恨,另一方面又让其保持男性的尊严,使男性观众保持心理的平衡。电影对故事的结局作如此改变和安排也是考虑到受众的心理以及当时很多对小说批评的声音,如说小说的结局太不现实,把阿尔伯特变成了“一个女性化的男人”(a feminized man)等。[4]另一个主要男性角色哈波也没有下厨做饭,他和索菲亚如何和好和复合电影中则没做明确交代。

电影中增加的一个次情节也是为了证明黑人男性并非都是压迫、玩弄女性的负面人物,其中不乏正直、善良的榜样,同时也暗示男人的重要性。小说中夏葛的父母只是影子般的人物,从未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因为女儿的特立独行而将她拒之门外。书中还暗示其父亲并非夏葛的生身父亲。在电影中他被赋予一个地方牧师的身份。一贯追求行为自由和独立的夏葛一心希望得到父亲的原谅,她告诉西丽其实父亲是爱她的,自己的孩子现由父母带着,并说孩子需要有男人陪伴才能健康成长。后来她多次去教堂,想求得父亲的原谅。一次是病好了以后,她去教堂见父亲,但被父亲拒绝。第二次是她急切地把手上的戒指呈给路过的父亲看,告诉父亲她结婚了,但父亲并未因此对她有任何改观。第三次是夏葛带着酒吧里的人群合唱着“Lord is try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与教堂里唱着同一首歌的人群汇合,父女俩最终在歌声中尽释前嫌。

电影《紫色》考虑到主流观众的心理需求,在反映女性主义主题和塑造黑人男性人物形象时采取了一些策略,如在电影中增加一些喜剧和幽默诙谐的元素;凸显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对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进行修改等,以此弱化黑人男性人物的负面形象和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使故事的主题和人物为大众接受和认可。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如能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则能更好地理解电影和小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Brantley Mary.The Color Purple.Masterplots II: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revised edition)[OL].from Database: Literary Reference Center Plus.

[2] Carol M Dole.The return of the father in Spielbergs The Color Purple[J].Literature Film Quarterly 24,no.1 (1996:12-16).

[3] Forster E M.Aspects of the Novel[M].Middlesex:Penguin,1987.

第7篇

――蒋雯丽

北京胡同里的悠闲惬意

童年时的蒋雯丽最喜欢看书,很早就接受了油画与音乐的熏陶。1988年,还是安徽自来水厂的一位普通工人的她,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去北京参加北京电影学院招生考试。

“那之前我只在电视里看到北京,觉得它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城市,真的来到北京,考上电影学院以后,又在这里生活,才发现它是一个既有着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又有着东方古老文化底蕴的城市。”对于能不能考上,自信的蒋雯丽从没有怀疑,只是那时的她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由此踏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绚丽旅程。

“对于北京,我没有任何不习惯,它是我的第二故乡。”现在的蒋雯丽早已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北京人了,尽管对于故乡安徽,她仍有着深深的眷念:“京剧源于徽剧,而后又与湖北的汉剧、陕西的秦腔(梆子)和江苏的昆曲相互吸收、汇合、融化,才演变而成。”多年的习惯,蒋雯丽依旧是那位痴迷于文化的小女子。

如果有朋友来北京,找蒋雯丽做导游往往能了解骨子里的北京生活:“帝王之都,文化底蕴自然厚重,北京的好,不可能在两三个月里看完,更不可能用三言两语道尽。”像北京城百年来的传统住宅四合院、民风民情古朴丰富的什刹海、中国帝陵建筑的典范明十三陵……这些常常被外地游客因时间紧而放弃游览的地方,都是蒋雯丽闲暇休息时的最常去处。老北京的胡同,则是蒋导游介绍给朋友的惊喜,那些灰扑扑,毫不起眼的老胡同,也许就藏着什么宝贝呢!多少年以前的古宅,又是哪位历史名人的旧居,还有不起眼却非常有名的饰品店,特别有意思的咖啡馆,又或是别致的茶馆、书店。不拍戏的日子,生活在北京的蒋雯丽,最乐意在这样的胡同里的某个舒适角落,一杯清茶,一卷书,便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邂逅西安,爱上内敛陕西汉

1989年,还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蒋雯丽出演了电视剧《悬崖百合》,第一次演出就荣获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早就对西安古文化向往的她,也趁着在西安拍戏的便利,仔细地游览了西安,感受了古城的悠久文化。“西安是个最不张扬、也最坚持的城市。书法、文学、艺术无不外收内敛、小心翼翼。而西安人的精神,却又像有着‘神合’历史传说的西安唐小雁塔,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到现在,蒋雯丽还记得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有位用拖把沾水写字的老者,“等水干了,字也就没了,老者转身继续写过。”

西安的特征,事实上是如此明确、独立和自信,甚至是有些固执,想必这也是能让西安作为一座城市彪炳史册的重要原因。“我真正觉得自己了解了西安,是在认识顾长卫之后,他就是陕西人。”蒋雯丽眼里的西安,气质上没有明显的诸如北京、上海等外观上的强烈特征,一切看似平淡。但当你静下来,细细浏览,并和当地人坐下来交谈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强有力的东西就会升腾起来。“脚踏实地搞自己的东西,既不张扬又固守阵地。”也许,蒋雯丽对于西安不张扬的印象,也许是受老公顾长卫个性的影响吧。面对媒体,蒋雯丽从来都不肯谈论与顾长卫的婚姻,而顾导也是一贯地低调,但就是这样一位不张扬、个性内敛的摄影师手下,诞生出电影《红高粱》、《菊豆》,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摄影师,现在,又成为赢得国际大奖的国际级导演。

洛杉矶的一折《苏三起解》

“没有什么国家,比美国对冒险者更有诱惑力了。”然而,蒋雯丽的美国印象,和冒险无关。

第一次去美国,是大学毕业后的事情,温柔的蒋雯丽随同顾长卫到美国拍片,在加州的家里做了一段时间的专职主妇。“在加州的时候他在外面工作,我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英语,做做家务做做饭,有空再去逛逛街,那会可是真正的放松。”蒋雯丽说,“洛杉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它是一个很开放的城市,虽然谈不上文化之都,但却把别的国家的文化研究得很透彻。”在她印象中,洛杉矶的中餐就做得非常体面,理直气壮,该辣就辣,该麻就麻,虽说是异地他乡,但口味却不肯做半点迁就。

“那段时间,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吃不习惯。只要有钱,再加上熟悉洛杉矶地理环境,就可以吃尽大江南北了。”对于洛杉矶的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丰富的美食:“吃得最多的当然是中华美食。台湾菜小巧精致,饮品和小点独成一格。各种风味的中国地方特色菜品种丰富多样。除此之外,各色的风味餐馆比邻而居,我不挑食,也没有忌口的东西。但我不喜欢去豪华的餐馆,比较喜欢那些文化气息相对浓厚,环境比较雅致的餐馆,幸好,这样的餐馆在洛杉矶有很多。”

洛杉矶对于蒋雯丽也是非常喜爱的,这不,最近一次重返洛杉矶,蒋雯丽居然在一家小小的江浙餐馆里,听了一折原汁原味的《苏三起解》。这样的经历在国内都属难得,更何况是美国。听着台上的低吟浅唱,蒋雯丽对于洛杉矶的感觉更多了一些说不清的情愫。

从安阳腾飞的《孔雀》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百里画廊太行大峡谷,被称为八百里太行之魂,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被誉为“世界第奇迹”。蒋雯丽觉得:“安阳和家乡蚌埠市其实很像,都是中小型城市,就连公园的建筑规划都很像,很有意思。”让顾长卫一举成名的电影《孔雀》,就是在这里拍摄而成。

2003年,“非典”震惊世界。当时蒋雯丽却和顾长卫、还有1岁大的儿子和和,在河南安阳拍摄《孔雀》。“那时候,为了安抚周围人想家的情绪,我只有对他们说‘要像平常一样,以旅行的心态来对待,就会没事了’,然后,我自己的心也这样踏实下来。”为了顾长卫能够顺利拍摄,蒋雯丽大声地向每个人解释,他们是在“非典”前就到达安阳了。

现在回想起来,蒋雯丽依旧很有感触:“当时差不多全国其他剧组都停下来了,但我们没有停止。长卫一开始拍摄的时候确实压力很大,刚开始也比较忙乱,因为还有两个演员都来不了,而这也是他第一部自己导演的电影。”也许正是这许多的因素,使得这部影片对于蒋雯丽家人的意义更加不同。

顾长卫,这位一贯内敛的陕西汉,在影片《孔雀》的片尾字幕中,非常郑重地打出“谢谢雯丽”的字样,得奖后,更是忍不住当众表达了对于爱妻的深厚感激。对于蒋雯丽自己,这部影片也证明了自己当初对于丈夫的信心:“第一次看完这个电影我就哭了,里面呈现出的那种厚重,在当时那样的状况下,长卫还能够保持沉静的心态来讲述一个故事,我觉得很不容易。”《孔雀》在安阳放映时,全城的人都来看,家乡被搬上屏幕了,安阳人特别自豪和感动。

自此,河南安阳,对于蒋雯丽而言,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旅游城市,更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关乎生命、家庭和爱。

,不变的向往

印象中,只要从事和艺术相关职业的人,就都有点“恋藏情结”,蒋雯丽也不例外,“我一直想去,只是苦于没时间。不过,我心里清楚,一生一定会去一次。”向往,不仅仅是为了旅游,更多的是因为性格。是地球上最接近天空的地方,还有一马平川的开阔土地,使人的个性能够充分发挥。

在那能与天比高的地方,对着那一望无垠的高地,更能体现出人的孤单,打挫锐气,磨灭意志,让人能俯身这片土地,死心塌地地嫁给这片土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生于无畏,死于轮回’只有在这里才能实现。“我向往神秘的宗教,渴望见识那些为宗教死心塌地的藏人,看他们是否能够让我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执著和忠诚。”蒋雯丽对的向往,也许正可以用来解释并不欠缺父母疼爱的蒋雯丽为什么一直对德拉克洛瓦的一幅名为《墓地上的孤女》的油画情有独钟。其实,并不是哪个旅行者把梦幻化了,而是他们本来就有着如般神秘而孤独的气质。“就算丢失掉旅行者的猎奇眼光,再去看一处处寺庙、道场、天葬台、高山草原、苍鹰……,仍然是我不变的向往。”蒋雯丽坚定地说。

旅行中的涂抹:他说有梦

蒋雯丽的旅行,向来没有计划性,从来就是说走就走,“就算有了计划,也很难实现,而且,我的空闲时间和想法都是很突然的,如果过多地去计划,就会少了很多乐趣,还不如行云流水似的来来去去。”说的是!在这世上,谁不是游人呢?什么地方够美就能够让人驻足片刻,这些就已足够。

如今,蒋雯丽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谈到感情,她总是以一种轻描淡写、三缄其口的态度一笔带过。嫁给如此优秀的丈夫,蒋雯丽却说自己总爱批评顾长卫,埋怨他沉溺于工作的时间太长。

第8篇

中医世家、印尼华侨。第一个把芳香疗法传入中国内地。将中医理论结合于芳香疗法中,创立独特的茱丽源芳香SPA养生理念,研究芳香疗法20年,其著作《芳香美容整体疗法》、《芳香精油系列》、《茱丽源芳香SPA理念》入选中国SPA美容教育图书。

Email:电话:020-38250821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一大爱好――芳香足浴。即使是出差在外,我也会揣上我的宝贝精油瓶子去足疗店。这对于喜欢旅游又必须保持健康状态的我来说特别重要。关于足疗的好处,诸如强身健体防治失眠、关节炎,治疗四肢麻木、风湿病,促进血液循环。很多人都能说上一些。用过我们茱丽源足底按摩油的都由衷的赞叹。祛倦的、防治失眠和风湿的都非常不错。“瓜”确实是好,所以我这个“王婆”也能坦然叫卖。

足部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与健康关系密切。俗语说:春天足浴升阳固脱;夏天足浴暑湿可祛;秋天足浴肺润肠濡;冬天足浴丹田温煦。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血液循环减慢,而足部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供给状况自然不如其他部位,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蚀,因而有“寒从脚起”之说,以至于在寒冬腊月,脚成了最怕冷的部位。所以冬天足浴成为人们暖足御寒的好方法。

足浴现在广泛流行,技师手法和精油质量的选择更重要,这和健康关系密切。精油杀菌、渗透性强、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必须强调的是精油品质,否则达不到保健强身的效果,反而对身体产生伤害。先用精油泡足再按摩效果特别好。不去足疗店,每天在家里用精油泡脚也是无上享受。

我身边的好多做媒体文字的女子、做企业老总的男生们都睡眠很差,又没有时间给足疗店。我给他们配了几种精油足浴配方,都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精油的香味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改善睡眠。

现在物质丰厚了,健康和美丽重要了,我们宝贝脸宝贝胃口也宝贝下脚丫吧。

提示:因100%浓度的植物精油不能溶于水,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足浴精油通常是经过稀释的溶水精油,也可以把纯精油滴入媒介物中。如:天然矿盐、牛奶等。

特别推荐几种茱丽源冬天常用的足浴配方

腿抽筋:迷迭香AHC+洋甘菊/玫瑰AHC

腿和踝肿胀:迷迭香AHC+杜松AHC+茴香AHC

脚疼痛:薄荷AHC+迷迭香AHC

脚疲劳:杜松AHC+迷迭香AHC+薰衣草AHC

手脚冰冷:姜AHC+迷迭香AHC+安息香AHC

香港脚:茶树AHC+尤加利AHC+天竺葵AHC

沐足精油盐(活血驻颜):促进血液循环、舒解疲劳、美容养颜

沐足精油盐(降压解郁):促进循环、降低血压、舒解疲劳。

沐足精油盐(固本强肾):净化肾脏、舒解疲劳。

沐足精油盐(排毒消脂):净化身体、排除废水废脂。

沐足精油盐(去乏导眠):行血活络、平衡、放松、助眠。

沐足精油盐(祛风去湿):促进循环、去风去湿,恢复四肢活力。

沐足精油盐(去脚气):杀菌、止痒、愈合伤口。

公司名称:广州市茱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

第9篇

《雪花那个飘》是杨亚洲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影片。影片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家庭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折射出中国电影的进程。倪萍在片中饰演满口西北方言的农家妇女张鱼儿,她因为爱看电影嫁给了电影放映员王电影(刘威饰),并生育了三个女儿“花”、“木”、“兰”。在王电影摔断腿之后,为了留住放映机,张鱼儿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苗圃扮演一个餐馆的老板娘,虽然斜眼,但精明能干。王电影摔断腿后到她的店里当伙计,日久生情,导致王电影和张鱼儿婚姻破裂。在王电影和老板娘大办结婚喜宴的当晚,“花”、“木”、“兰”一怒之下点燃了家里所有的电影胶片……

《雪花那个飘》是杨亚洲的第二部西部片,和此前《美丽的大脚》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同样是讲述甘肃发生的故事。该片投资人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他看了《美丽的大脚》特别感动。2005年他找到杨亚洲要求给他拍一部电影。杨亚洲劝他现在电影票房不好,投资人说:“只要让我感动,只要能打动我,就是一分钱不卖,留给我自己看!”亚洲感动了。投资人继续说:“电影不像别的应时的东西,只要你能拍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10年之后我可能还能卖钱,50年之后我可能把这片子的成本收回来。”能拍成《雪花那个飘》,杨亚洲特别感谢投资人。他认为,无论是生意人还是创作者,如果没有真诚,不可能拍出真实的东西,如果没有真诚,也不会有那么远大的眼光。

在好看好玩之后又让他们感动

当《美丽的大脚》拍完以后,杨亚洲对那块熟悉的土地、对那块的人和发生的故事还没表达完,于是他带着他的主创再次踏人甘肃境内。他们找了很多景,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的人和事,最终将外景地选在了他曾经拍摄过《美丽的大脚》的景泰石林。

在景泰一带的农贸市场,尤其是农村赶集的时候,随处可见的是五颜六色的头巾,冬天的妇女和女孩每个人戴的头巾没有重样的,色彩之鲜艳,很难想象在一个远离城市、远离繁华、最穷最土的地方,会是那么丰富。他当时心中一喜,感叹道:这太好了!把它整成个中国的风俗年画,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影片里出现了色彩鲜艳的头巾,色彩鲜艳的棉袄棉裤,色彩鲜艳的黄土高原的景致,以及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色彩鲜艳的人物。每个人都穿着用粗市制成的厚厚的笨重的棉袄棉裤,人物的轮廓曲线一下子都变得像婴儿一样圆润可爱,造型夸张得就像当地静静的卧在地上的厚重石头,愈发显现出地域的敦厚朴实的风情。尤其当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伴随着西洋音乐的曲调,无论是欢快地抱打一团,还是快步走在黄土路上荡起一道滚滚尘烟,或是愤怒地追赶,或是怒气冲冲地向前进,甚或是倪萍带着三个女儿“花”“木”“兰”互相拍打棉衣上的泥土,围着一块赭色的大石头吃饭,更有在漫天飞雪中跳起四个小天鹅,每一个镜头就像画家笔下的风俗画,一串串镜头下来,编织成了一部西部风情年画电影。

其实,杨亚洲他们最初的创意并非这样夸张,普通的棉袄棉裤穿出来的效果跟以往自己的影片以及以往西部电影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他尝试着让倪萍、刘威、苗圃等几个主要演员穿上厚厚的足有十几斤重的棉袄棉裤,人物造型放大了,旁边的群众演员就不得不做。为此他们把甘肃景泰县以及周围方圆几个县的棉花全给买光了,雇了当地的裁缝、大妈100多号人天天赶制那些棉袄棉裤,足足做了几百套。倪萍、苗圃、刘威三个演员为了表现出夸张、喜剧的效果,天天要穿着十几斤笨重的棉服,还要徒步走在漫天风沙的黄土高原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一天下来折腾得满头大汗。

西部片可以拍成很多种,尽管那里的生活异常艰辛,但是杨亚洲选择了以快乐、喜剧的方式表达。影片没有用二胡,也没有用唢呐,反其道而行之用的是西洋乐,人物造型的夸张和夸张的动作伴随着富有节奏的西洋音乐,给影片带来了新意和明快。

有朋友看完《雪花那个飘》,对杨亚洲说:你这部电影是中国农村片,又是西部农村片,有中国电影里少有的浪漫,这种浪漫和唯美走到了一个极致,但人物关系和整个故事是落地的。杨亚洲欣慰地说这部影片能让人们在好看好玩之后,又让他们感动,这是最初我想要的。

这是我拍得最辛苦的1部戏

2003年拍摄《美丽的大脚》时,杨亚洲曾经说过那是他拍摄最苦的一部戏,第一次体会到人能累到站着都能睡觉的程度。然而时隔两年,他带着摄制组又奔赴甘肃,这一次的拍摄比《美丽的大脚》还要艰苦。

他们选择的外景地是在黄河的边上,由于周围没有村镇,全组上下只能到相隔很远的招待所住宿,从招待所到外景地有200多公里,每天来回需要4个小时。那个景点一面是山脉,经年的狂风雨雪将山的一面打磨得光滑陡峭,雕刻般造型有致,像四合院里的影壁,孤独伫立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山坳里,一条黄河水冲积出来的宽阔平坦的土路蜿蜒绕过这个巨大无比的影壁。那景致在西部电影里从来没有看到过,就像杨亚洲的影片一样,独特而令人遐思。

影片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道具,就是一辆拖拉机,那原来是崭新的拖拉机,他们为了安全给它改装成旧的放映“专车”,车后挂着两个高音喇叭、老式发电机,车上架着放电影用的梯子、一张电影银幕和一些电影拷贝。20世纪80年代人们熟悉的场景被还原得极为真实。

拍摄期间正好赶上2005年的春节,为了赶进度,大家都没有回家。倪萍事先在北京买好中式小花棉袄,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她送给摄制组的每一个女同胞一件小花棉袄。吃年夜饭的时候,摄制组的女演员、女工作人员都穿上小花棉袄,她们在一起唱歌,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节晚会,组织各个组出节目演出,投资人给发红包。初二他们又开始拍戏了。

披星戴月50余天的日子里,摄制组20辆车跑了将近2个月的山路,每天要跑三四百公里,走的路全是盘山路,弯多,路滑,在拍摄中发生了大大小小20多起车祸,险情不断。杨亚洲开着车在平路上就翻倒了,他爬出来看到底下就是万丈深渊。有一次,苗圃在赶往拍摄地的途中也遭遇车祸,驾驶的车辆完全损毁,所幸苗圃只是轻伤。剧组的司机安慰导演导演,20几次车祸算是少的。说到这里,杨亚洲长叹一声:“万幸的是没有伤到人!拍这部电影,真是太难了!”

倪萍,刘威,苗圃各领

在剧中倪萍饰演一个农村妇女,一个电影放映员,姓没改,名字从“美丽”变成了“鱼儿”。“鱼儿”在刘威嘴里叫得很亲,但仍然改不了自己的“花心”,他常常是女人们的开心果,七八个女人团团围堵并与他抱成一团欺负他,反倒让他特别开心。也常常在他最开心的时候,鱼儿愤怒的脸会出现在“王电影”的面前。影片中倪萍、苗圃的土得掉渣的形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而刘威那张刀削斧刻的脸,像是被西部的黄风打磨过一样,混在当地的老百姓中难分彼此。尤其是他与女人纠缠的戏,格外是这部影片的看点,尴尬、无奈、可笑、可爱都能从他脸上悉数读出。

第10篇

岁月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审视着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它能穿透一切峭岩高墙,能逾越一切湖海大川,也能剖视一切灵魂,不管你是高尚还是卑微。

只要活着,你就不可能是雕像,在原地一动不动。也许你正在器宇轩昂地阔步前行;也许你无奈地在原地徘徊;也许,你不敢正视前方,瑟缩地一步步往后退却……

这一切,都无法躲避岁月的目光。

岁月把你的一切举动都看在眼里。它不会为你喝彩,不会为你叹息,更不会为你流泪。然而它会掠过你的心灵,使你领悟到时光对于你的意义。

心怀着远大目标阔步前行的人,总能和迎面而来的岁月目光相逢。这是闪电般的撞击,岁月用灿烂的目光凝视你,你用坦然的眼神回望它,有多少晶莹的火星,在这相互的凝望中飞扬闪烁。如果这世界曾笼罩黑暗,这样的目光交流,会照亮朦胧的夜空。前进的脚步声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只有行进中的人才能发现岁月赞叹的目光。

如果你在原地徘徊,岁月的目光也不会和你擦肩而过。只要你还醒着,哪怕你因为羞愧无法抬头,你也能看到,迎面逼过来的岁月,正用炯炯眼神扫射你凌乱曲折的脚印……

如果你在颓丧中后退,岁月不会因此而停止了它的脚步。当岁月之河在你的身边哗哗流过时,你会发现,它的目光犹如针芒,刺灼着你的双脚。如果你还没有昏庸到神志不清,你会在它的刺灼中一跃而起。

是的,所有的人都会被岁月的流水淹没。而那些无愧于人生、无愧于岁月的人,会成为美丽的雕像,站立在岁月的河畔,岁月的目光将久久地抚摸他们,让后来的人们在它灼灼的凝视中欣赏他们,发现他们曾经把生命的火花燃烧得何等灿烂夺目。

抬起头来,朋友,迎着岁月的目光,脚踏实地向前走。让你的目光,在行进中和岁月交流。只要你向前走着,你一定会看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到处是目光和目光的交流,它们如霞飞电闪,辉映着生活,辉映着我们的世界。

赵丽宏简介

赵丽宏,上海人,著名散文家、诗人。现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出版有《珊瑚》《生命草》《爱在人间》《心画》等50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散文《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含香港和新加坡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第1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1)班 。今天早上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护校园公物,争做校园主人》。

老师们,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学校的公共财物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在我们学校里,房屋桌椅、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器材、生活设备,花草树木等等都是公共财物。这些公共财物,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悉心爱护,妥善保管,不可随意损坏,更不能故意破坏,因为它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保证。爱护公共财物是我们每一个孙中人应尽的义务。

学校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每年要花费几十万的资金进行校园修建、改造。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个既优美又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却有极个别同学对公物是别种态度——随意破坏、浪费。

学校公物损坏与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践踏草皮,不走正道的有之;拳打脚踢,开门不用钥匙而将门、窗损坏的有之;开水龙头、开电灯人走后不关的有之;班级内电灯成天成夜不关的有之;在课桌椅上随意用笔涂画用小刀刻划的有之;把矿泉水瓶、筷子丢进下水道的有之。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少数人所为,但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这种没有公共道德、违背学生守则的行为难道不应该受到大家的指责和唾弃吗?

当然,在校园里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美丽的身影:他们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垃圾,他们随手关掉了水龙头,教室没人时随手关电灯、电扇,他们爱护着自己的课桌椅,他们小心地使用计算机,管理好包干区卫生和花草树木。他们使得校园更美丽了。

在这里,我们要真诚地感谢这些自觉爱护学校公物、爱护环境的同学。同时借此机会,希望大家:爱护公物、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挪动桌椅,小心翼翼;开门开窗,轻手轻脚;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不要在雪白的墙上蹬踏留迹;不开无人电灯和电扇;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拾起地上的纸屑,保持环境卫生。

同学们,校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私人财产一样,爱护公物;要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公物。让我们携起手来,杜绝损坏公物的行为。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美丽的校园在我们每个人的精心呵护下变得更加绚丽多姿,绽放出更加和煦动人的光辉吧。

谢谢大家!

第12篇

一、1980 年代的爱情与意识形态

杰弗里亚历山大在《文化创伤与集体认同》中提到:当个人和群体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并无可逆转地改变他们的未来,文学创伤就发生了。 1980 年代,是混乱、模糊、自由、冲动又压抑的时期。在一场场左倾右倾的政治清洗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开始走向新生道路,充满各种思想的可能性。在思想解放潮流中摸索,被遮蔽的话语逐渐复活,被压抑的人性得以回归,义无反顾却又彷徨犹豫。关雨波和成丽雯的爱情就处于这一时期的语境中,爱情作为人性的部分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缩影。

大学毕业的关雨波被分回故乡,进行为期一年的基层锻炼。生活的落差使他郁闷聊赖,却重逢了初恋情人成丽雯。从故乡到都市,从80 年代跨过90 年代,开启了一段跌跌撞撞找寻爱情、失落爱情的宿命之途。对雨波心生情愫的丽雯为什么断然拒绝这份感情?小说写道:我读书虽然没你多,内心也还点着灯火。你要是瞻前顾后婆婆妈妈的不能让我高看,那我以后也不想再见到你,你走吧。丽雯不想乡里唯一的大学生雨波放弃理想。更重要的是,政治运动的伤痕如魅影随形,带给丽雯的不但是完全不愿去谈论政治,而且不能想象有另一种开放的生活暗藏反骨的雨波在大学朗诵长诗而差点被处分。命运是如此吊诡,两人的命运背景置换了,文革中,我的父亲被监管。文革后,她的父亲被监管组织似乎无所不在,而且看似以最大的善意,站在我父亲的立场上,要来干预我和丽雯的交往。 价值立场的模糊和混乱,造成了人物的爱情抉择始终脱离不了意识形态的左右。就像书记说的小成嘛,人还是不错的,但她家庭背景太复杂, 她的父亲在我乡属于监管对象,这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的。正是因为站在雨波的前途上着想,丽雯含泪送走了雨波,虽然后来两人重逢,还是选择放逐个人的爱情只是我们今生都已错过,一切从70 年代就已被注定了爱情在那个时代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爱情与意识形态同质同构,一种悖谬的和谐甄别着个人/集体、世俗/理想、主流/支流的二元关系。爱情为意识形态添加了罗曼蒂克色彩,而在意识形态的强势话语下,又不得不作出让步。但是当爱情不再承载意识形态之后,它的审美魅力也随之消失,归于平庸。

相比之下,电影遮蔽了来自爱情/意识形态、爱情/理想、爱情/革命、个人/集体的镜像反光,意识形态的失语使爱情的主题去深度,在镜头语言所幻化的美感中爱情平庸化了。电影对小说的剧情进行了修正,横跨在两人之间最关键的阻隔被简化为笼统的理想拼搏。在影片第41 分钟,两人在中秋夜下倾谈,丽雯诉说了一段往事:爸爸作为桥梁工程师,为了妈妈留在了公母寨,晚年却沦为编斗笠的闲人。就算你懂我爸的牺牲,可是你懂我妈的歉疚吗?两代人的命运在这里重叠了,丽雯不愿重蹈覆辙,让雨波牺牲理想而碌碌无为。电影还添加了小雅的戏份,临走时,小雅问丽雯是否喜欢雨波,丽雯回答,乡里人的喜欢和你们是不一样的。城乡之间的距离,是两种人生的错位,这使丽雯始终确信城市优越感写在脸上的小雅才是雨波最好的选择。后来再拒绝雨波,也是因为你是一个男人,必须重新站立去创造,去打拼一份属于自己的未来,不想拖累雨波的发展。因此,导致两人爱情悲剧的原因被简化甚至美化了,不再是革命加恋爱的两难,女性成为男性理想前途的绊脚石,爱情失去了历史反思和政治弊端的所指,演变为才子落难,佳人搭救的俗套模式。

二、文字与影像的跨媒介叙事

(一)小说对电影技法的借鉴

小说的展开,就如雨波所说的那样像电影胶片那样一格一格地回放,充分借鉴了电影技法。运用电影剧本中的跳跃、切换、拉伸手法,不仅加快了叙事节奏,还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整合成内心的画面视像。这无疑增加了文本的画面感,在时间的延宕,空间的共鸣下再回溯这段美丽又哀愁的往事。在开篇,作者就速写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场景:80 年代初,山中的乡镇公路像是结绳记事的麻索,疙疙瘩瘩地蜿蜒在山谷之间。一辆三十八座的旧客车,近乎是一个浑身叮当作响的货郎,费力而又间歇着行走在那山路上。下坡的尽头,是一棵古树,古树的后面隐约看见一些瓦脊通常这就是一个街口,街身则埋伏在那些曲折的土坡岩石之后。

随着语言符号的线性排列, 景物快速流动:公路山谷客车古树瓦脊土坡岩石,由远及近,犹如摇拉摄像机镜头,从远景、中景再到近景,带领读者居高临下纵览全景,再一步步走进寨子,了解其中的生活情景。显示了作品的视觉和距离问题,从而才开始接下来的故事。小说还大量使用通感描摹,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古典意蕴。例如:山寨的黄昏袅娜在吊脚楼的炊烟中, 山水那一刻都显得若即若离。有人在对面河岸牧牛,唱着粗野的山歌自得其乐,似乎自足于他那不远家中的柴灶氤氲。那一年的深山,荒远的寂寞和稀有的太平,好似残唐晚明的一丝余烬,还在人间嘹亮几处暖意。

这是雨波到下街向丽雯告别之前的一段景色描摹,具有丰富的视觉性意像:山寨、黄昏、吊脚楼、炊烟、柴灶等,意像与意像的叠加构成了一幅乡寨山水晚景图。在静谧的山水人家中,有粗野的山歌缭绕,动静结合。视听通感的运用营造了暖意绵延的田园氛围,亦反衬雨波即将告别时孤寂无奈的心绪。小说还直接把场景和插曲拼接,进行假设性的现场演绎,比如:

一切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仪式, 但这样的礼仪之中,却又蕴含着千百年来的古道人情。终于轮到丽雯开口唱了,我急忙竖起耳朵,第一次听她那接近山歌的温婉歌喉

高山砍树劈成柴,

石头烧出石灰来。

将妹真心点着火,

烧成灰土露出白

在描写土家族哭嫁之礼的时候,作者直接写进几段歌声,将声音直接转换成叙事成分,成为作品展演情境的重要手段。场景和歌声的嫁接使文本弥漫着民俗风情。新娘的出嫁和丽雯的孤单并置,哀乐互文,衬托了丽雯的人物性格和悲剧命运。在同学聚会和跳丧的场景上,作者也使用了这种电影脚本的插曲技法。

此外, 人物的对话作为小说叙述的主要动力,细腻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终于走到了供销社门前。我驻足,看着她月光下泛波的眼睛说:明早如果客车来,我就赶车走了!她不敢正视我的灼灼眼睛,低头说,那我,明天就不送你了!我忽然悲从中来,有些哽咽地说:那就此小别吧,也许,也许就是长别了在这一刻,雯似乎突然意识到她将从此错过这一切。在镜头感语言的自由切换下,作者的视点不断地在雨波和丽雯之间跳跃, 犹如电影蒙太奇巧妙的剪辑:一幕缠绵的离别场景,两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传递出难言苦衷和依依不舍。

(二)电影的散文化叙事策略

小说作为一种体裁,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三者在张力中互相平衡;但电影将文本散文诗化,淡化人物和情节,突出环境描摹,追求一种美轮美奂的画面效果,营造唯美古典的意境。这与导演的风格有密切联系,霍建起的影片善于运用散文化的叙事方法,让一组组镜头又如散文诗般自如流动,节奏舒缓悠长,创造出从容和缓的情调韵味。人物关系设置单纯,大量使用长拍镜头,情节散淡,节奏舒缓,伴随着悠远怀旧的乡土气息,传递了一种惘然淡泊的情绪基调:可谓既哀而不伤又温馨优雅。

首先是人物和情节的淡化,整部电影并没有激烈的戏剧性冲突。比如丽雯劝诫雨波坚持理想、丽雯父亲和雨波的探讨、丽雯和雨波的离别与重逢等,这些在小说里都得到细致渲染和描摹的情节,都有可能在电影里被进一步细致刻画和演绎,可以让人物站出来更多地展示自己, 导演一般不会轻易错过这些有情趣、有看点的演示故事的机会。但在这部电影里,人物始终压抑了自己的演示冲动,强烈的情感激荡消融在幽谧空灵的自然中。因此,更多时候是一帧帧俯拍镜头,人事发生在广阔宁静的田园风景中,天边的烟云笼罩了简淡的思绪,在广镜里不知飘往何处。从而故事由远及近,由景及人,情景交融,具有天、地、人合一的民族古典文化底蕴。再者, 电影的基调以碧绿、靛蓝、淡黄的偏冷色彩为主,光影比例调和,色相跨度小,构成了整一冲淡的画面空间,避免突兀的视觉刺激。最后,电影还插入许多闲笔,注重风俗掌故、民间传说的呈现,例如小说中哭嫁、跳丧的民俗性情节在电影中反而没有从简,而是得到有效的场面铺排。电影里,有许多不构成主线情节的闲置镜头: 有时是河边一个捕捞的渔夫,山上一群讨糖吃的孩子, 还有一畦畦碧绿的茶田,蹲坐在芦苇丛的水牛仿佛时光的静止。这些平凡而琐碎、悠然而恬淡的闲笔,都可以看作是像散文的絮语化、闲适化。

三、文化创伤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