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9: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隧道测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盾构隧道;测量技术;贯通误差分配
一、盾构隧道概述
隧道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在地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盾构法在上海,广州,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中应用广泛,在北京,南京等成功经验的施工也将被应用。与传统的地铁施工方法(如明挖法,盖挖法,矿山法等)相比,屏蔽层的优点是安全,快速,不影响地面交通,气候条件,并不适用于所有不同度的硬度或没有水在不同的地层(根据有针对性的专门设计不同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屏蔽) ,它是加快城市地下铁路的发展的有效手段。盾构施工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工程,优质,高效的工作的重要保障。
盾构法隧道施工中,需要测量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地面控制措施:建立平面和地面高程控制网,(2)地面坐标接触测量,方向和高度到地面,修建地下统一坐标系统接地;(3)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4)测量隧道施工放样根据隧道设计,引导线和开挖和李宁高程测量。
所有这些测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校准设计中心线和高程,为地下工程建设指定的方向和位置;(2)开挖断面开挖,施工中心线在平面和高程根据通过正确设计要求,保证开挖不得超过限额,确保所有建筑构造合理,;(3)为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4)为设计和管理提供一个完成的调查数据。盾构施工测量不仅要保障沿隧道设计轴线盾构机运行,盾构机姿态校正参数提供盾构机操作员。为了保证盾构机从开始通过隧道进入接收井必须精确地测量,高精度的盾构隧道施工。
二、贯通误差分配
为保证隧道准确贯通,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隧道控制测量应进行隧道贯通测量设计。一般在隧道控制测量前,根据隧道长度、依据测量规范,选择适当的测量精度。目前我国铁路工程采用三网合一的测量模式,根据高速铁路测量规范,基础控制网CPI的方位精度达到1.3",铁路隧道长度在9km以下时,隧道洞外控制网可直接使用或采用同级扩展的方式加密CPI网即可;当隧道长于9km时,需要建立更高精度的隧道控制网(当采用有斜井、横洞的施工方式是可以酌情采用)。洞外测量完成后,需要根据洞外实际测量精度估算洞内测量精度,一般是洞外测量精度高于预期,可以为洞内测量争取一定的贯通误差分配值。洞内导线设计则是根据隧道中线形状、隧道断面宽度、视线要求等情况,设计洞内导线的长度,按照测量误差原理,由预计的贯通误差反算洞内导线测量需要的测量精度。贯通误差估算时,可根据实用传统近似公式和严密公式,估算出洞外控制测量对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值;根据总贯通误差和洞外占用值,估算或设定洞内剩余值;根据洞内中线形状,定出洞内导线位置,使用传统公式,进行洞内导线测量测角精度设计。高程控制测量,洞内有烟尘、水气,按等影响原则分配,相等的原则分配,洞内的水准路线短,高差变化小,这些条件比地面的好;另一方面,光亮度差和施工干扰等不利因素,地面与地下控制测量的误差,应竖井联系测量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对高程贯通精度的影响。也应按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对高程贯通中误差 的影响允许值为
上述贯通误差限值及精度要求均有一定局限性,随着勘测和施工技术的发展,GPS控制测量方法己逐渐替代常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地铁工程的地面控制测量。
三、盾构隧道测量步骤
3.1 待测断面高程放样
高程放样是指按断面测量的要求,在待测断面相应里程处的隧道管片,放样出具体的位置,一般是与轨面高相隔一定高度的位置。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外业采集数据时,先根据线路资料把待测断面中桩一一放样出来,标记清楚,并且记录下该点的实际高程。如果中桩放样不方便,就放样待测断面的边桩,同样标记清楚,并且记录下该点的实际高程和依照线路方向看该点与中桩的关系―主要是看在中桩的右侧还是左侧和距中桩的距离。
待测断面中桩或边桩放样完毕后,把全站仪搬到刚刚放样并标记的待测断面的中桩或边桩上去,对中调平,进入全站仪里的测量程序,首先输入工作名--最好以测量日期为文件名,这样便于内业处理时在电脑上迅速找到要处理的断面;然后设站, 要注意每一个站名只能测一个断面,如测K10+200右洞,则测站可设为Y10200;量取并且输入仪器高度,接下来输入该点X、Y、Z坐标,X-指该点与中桩的偏移值(沿线路前进方向左为负、右为正)如该点偏离中桩左2.5m,则输:-2.5;Y-指该点实测高程,如该点实测高程为330.159,则输330.159,Z-无实际意义统一输为0即可。然后定向,定向时瞄准小里程时把方位角设定为0度或瞄准大里程把方位角设定为180度;然后把仪器转到所测断面的线路法线方向(即90度或270度方向),此时便可进行测存,测存时,仪器的水平方向不要动,只动仪器的垂直方向,从一侧最下边向另外一侧开始测,直到扫测完整个断面。按照以上步骤测完所有断面。
3.2 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
断面点横距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法,将仪器置于隧道内的任一个控制导线点上,按一般坐标测量的方法分别测量出各个断面的左下、左中 、左中 、左上和右下、右中 、右中 、右上的三维坐标。只要通视良好,一次置站可以进行多个断面的测量,不需要每个断面都重新摆置仪器,效率明显提高。
3.3 数据处理
测得断面各点的坐标后,用 AUTOCAD 作图法可求出各点到中线的横距 L。但相对整个隧道断面测量工作,测量点可能有几千个,显然作图法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为此要用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 王暖堂. 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测量技术研究.铁道建筑.2012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测量;5800计算器;全站仪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new Shenyang to Dando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Longbei 2# tunnel measurement method of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establish and build some standard control network describes the control network of measurement, lofting method process in tunnel construction, some details need attention are described, especially the tunnel face excavation setting-out and tunnel trolley.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tunnel survey; 5800 calculator; Total Station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大发展,拉进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而今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开始建设,同样穿山越岭的高速铁路也在施工,高铁隧道施工测量放样就考验着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
2工程概况
新建沈阳至丹东客运专线五龙背2#隧道进口里程DK193+395,出口里程DK193+925,全长530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为4.6m;隧道进口至出口为单面0.3%的下坡。隧道进口至DK193+584.994位于R=12000的左偏圆曲线上,DK193+584.994至DK193+724.994位于缓和曲线上,DK193+724.994至出口位于直线上。隧道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境内,最大埋深50m;隧道V级围岩100,IV级围岩185m,II级围岩245m。开挖方法:明挖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全断面法;开挖顺序是从进口至出口。
3 控制网的建立
3.1本标段控制网包括CPI,CPII,以及加密网,其中CPI,CPII网是设计院给提供,在隧道施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CPI,CPII点的位置情况以及隧道进出口的地形地貌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埋设加密点,洞口要埋设相互通视的三个点,在施工控制网加密前,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技术书。
3.2五龙背2#隧道控制网纳入到全线控制网统一布设,不另外重新建立独立控制网。平面位置采用四台天宝5800II GPS按四等GPS测量控制网的要求进行测量,具体要求见表1[1];高程按二等水准相关要求,采用徕卡 DNA03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具体要求见2[1]。
表一 各等级GPS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2 二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4 洞口导向墙的测量
4.1 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首先通过内业计算得出拱顶,起拱线,以及边墙底坐部位的高程,经过竖向,纵向,横向,三个方向的计算,隧道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就已经确定,同时也确定了其轮廓和形状的大小,施工现场放出中线的起拱线,并打桩做出明显标记;
4.2当隧道洞口边坡和仰坡按设计图纸开挖到位后,首先按设计尺寸在掘进面上放出导向墙的轮廓线,并做出明显的标记,待完成以后在掘进面上打眼,预埋固定钢筋。放样过程当中,考虑到导向墙的变形,放样过程当中要预留5cm的变形量进行测量放线。
4.3在地面上将导向墙底部位置按设计要求放出来,并调整底部的高程,直到找到设计的底部高程;按放样出来的位置支立钢拱架,在直立拱架过程当中用仪器随时调整拱架的位置,包括里程、对应位置的高程,直至满足设计要求,误差控制在规范范围之内。
4.4钢拱架支立完成以后,用全站仪测量钢拱架的里程位置以及高程,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下步工序的施工;钢拱架符合完成以后,要测量管棚的中心的坐标以及高程,前后钢拱架上的管棚高程要一致,确保管棚施做的时候的进洞以后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5 洞内开挖测量及放样隧道
5.1隧道掌子面的放样与测量
5.1.1掌子面的放样是隧道中隧道测量中首道工序,掌子面的爆破也影响着隧道的超欠挖,因此一般为减少超欠挖情况的发生,测量控制尤为重要。欠挖了需要重新补充爆破,增加了人力,财力的发生;超挖用混凝土补充,同样浪费了财力。因此测量控制好,会减少超欠挖的情况的发生。
5.1.2(1)施工前,将所要放样段的平曲线和竖曲线要数以及隧道开挖横断面轮廓的相关系数输入到卡西欧5800计算器中,如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交点里程,交点坐标等等;(2)在现场隧道掌子面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测出大致的轮廓线上的任意一点的的三维坐标(X,Y,H);(3)把该点的坐标值输入到计算其中运用反算公式【2】,反算出该点的里程以及相对线路中心线的左右距离,然后根据反算出来的里程算出对应里程的轨面高程,然后根据超欠挖程序算出该点在对应里程轮廓线上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偏差分量值以及相对于圆心方向到设计轮廓线的差值。
(4)超欠挖程序:
SD-CQW
Fix 4:Lab 0:”F=”?F:”H=”?H:”Z=”?Z:”R=”?R:
:tan-1(Abs(Z-2.3)÷Abs((F-(H+2.27)))S:
sin(S)×WA:cos(S)×WB:“C+,W- =”:W
“shui ping=”:A
“shu zhi=”:B
Goto 0
注:Z为反算出来的横向偏距,H为实测高程,F为计算出来对应里程的轨面高程,R为隧道断面对应位置圆半径(对应位置是指:二衬、初支、开挖面),W为圆心方向的偏移量,A为水平方向的偏移分量,B为竖直方向的偏移分量。
(5)用钢尺在上下方向上偏移分量B和水平方向上量出偏差分量A,然后到在设计位置打上红油漆做标记。然后依次放样出其他设计点位1-13,就放样出整个断面的开挖设计轮廓线。如图1所示
图1隧道掌子面开挖轮廓线放样示意图
隧道掌子面轮廓线放样完成以后,并将掌子面附近为支立钢拱架之前的开挖后的岩层面按断面测量出来,按超欠挖程序计算出是否有岩石是欠挖。若有欠挖及时通知施工队伍进行补充爆破,以免影响下道工序钢拱架的支立。测量的数据要及时整理,存档,如图2所示。
图2隧道断面测量归档资料
5.2隧道内二衬台车的定位与测量
5.2.1台车的定位直接影响到隧道净空面的超欠情况,按照要求隧道内净空不能出现欠的情况,因此隧道台车在生产的时候就已经将半径预留了5cm的误差空间;在定位的时候要考虑隧道台车的半径比设计的半径大5cm。
5.2.2先确定台车定位的里程,将隧道的中心线在隧道的仰拱面上定位出来,按照每一板台车的设计里程测量出来,做上记号,然后在两侧矮边墙上找出对应的里程,做好记号。然后检查左右两侧矮边墙之间的净空大小要完全满足台车断面要求。
5.2.3根据定位出来的隧道中心线,铺设台车行走轨道,两边要对称铺设,距离中心线的距离符合台车滚轮之间的距离,防止台车行走时走偏。
5.2.3台车行走至定位里程后,用铅锤使台车中心和放样出来的隧道中心线重合;用水准仪测出台车前后顶模横梁的标高(除第一板需要前后都测外,其余均只需测量前进方向端,另一端与已完成的二衬面搭接);然后根据台车结构尺寸计算出横梁的设计高程,算出水准仪的视线高和台车横梁之间的高差,倒立塔尺于横梁两端,调整台车使台车横梁满足设计高程,此过程一般要经过反复的调整才能完成。
5.2.4当高程调整到位以后,用全站仪测量台车端头的中线位置,计算该位置与隧道的设计中心位置是否有偏差以及高程是否与设计高程是否有偏差。完成以后在端模上每个一米位置测量一个点并通过反算公式[2]计算该点超欠情况,根据改点距离台车模板边缘的距离,判定台车半径是否合格,从而保证隧道二衬混凝土完成浇筑完成以后净空满足设计要求。
6 结束语
隧道中的测量对反算公式在卡西欧5800计算器中的运用上,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程序也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
在测量过程当中要多校核,包括引测的控制点以及断面情况;对已经完成浇筑的二衬要在台车模板拆除后及时复测断面净空,如偏差大地方在下一板台车固定的时候有一个调整;
隧道内的环境比较复杂,出渣车和挖掘机、装载机时常经过,在洞内的控制点的选择位置要避免机械的碾压,一般埋点的时候在仰拱面一下,留一个小孔。埋完点以后,要在边墙上做个明显的记号,以便用的时候能方便的找到。
参考文献 :
关键词:隧道工程 测量 目的 主要步骤 测量方法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04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对隧道建设和施工测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工程测量是地下工程测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地下工程的施工和建设起着保证和监督作用,对安全生产起指导性作用。
1 隧道测量的目的
隧道测量是在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隧道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的贯通,并使各项建筑物按规定精度和设计位置修建。因此隧道测量必须以规定的精度认真、慎重的进行,避免产生严重后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返工。
2 隧道测量主要步骤
2.1 测量方案准备工作
在开工前认真阅读相关设计图纸,准确领会设计意图;熟悉相关设计规范以及对本工程的具体测量要求;了解隧道施工工艺和步骤,提前为施工做好放样准备;制定较为详细的施工测量计划方案。
2.2 隧道进出口闭合测量
根据设计技术交底和现场测量交桩,正式实测前,应对所交桩的坐标和高程进行闭合联测,符合精度要求后才能正式实地放样。如果精度达不到要求,应尽早通知有关单位进行联测。短隧道可以进行全站仪导线闭合测量,长隧道或者地形复杂的可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
2.3 进出洞口测量
进出洞口测量包括地形地貌、标高埋深等项目。隧道进出口位置地形的复测相当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以后隧道洞口能否安全进洞。洞口地形复测,主要复核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包括工程量复核、进洞口桩号、覆盖层厚度、是否偏压,偏压时地形对洞身结构影响程度,是否应采取变更洞口位置,变更洞口临时支护形式参数以及洞口地貌特征对洞口的影响和洞门形式是否合适等。
2.4 洞内正常测量
洞内施工测量主要控制好隧道净空,开挖、支护、二衬不要侵入净空,当然也要控制好超挖过大问题。按照设计或实际围岩地质情况,测量精度也相应分为三个级别,即开挖轮廓测量、初期支护定位测量以及二次衬砌施工测量。
2.5 监控测量
隧道施工监控测量工作,贯穿于开工高竣工交验全过程,是一项必测项目。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掌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地质超前预报、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作业;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变化,为设计部门修改支护系统提供参数设计。
2.6 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结果报告是工程交验必须的资料,主要对工程竣工后,对工程的平面曲线、竖曲线、结构集合尺寸进行实测。如果因贯通测量过程中发生错误而未能贯通,或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超限,将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引发更严重后果。
3 隧道工程中的测量方法分析
3.1 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测量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直接定线法、导线测量法、三角网法和GPS法。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两相向开挖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高程系统引入洞内,保证按规定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确贯通,保证隧道工程在高程方面正确修建。一般在平坦地区采用等级水准测量,在丘陵及山区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3.2 隧道施工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与进洞点的标定。
施工导线是隧道施工中为方便进行放样和指导开挖面布设的一种导线,导线点是边开挖边设置,通常沿中线布设,边长一般为25~50 m。施工单位还需布设洞口点,进洞点利用设计坐标和洞口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通过极坐标法标定,洞口点设仪器;然后,用极坐标反算所得方位角,标定方向,并测量距离,从而确定进洞点。
(2)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保障隧道按设计要求施工的重要举措。根据施工方法,断石开挖的宽度以及曲线设计半径大小等不同,中线测量的方法也不同。由于洞口施工方法的特殊性,中线分临时中线和永久中线。当隧道掘进20 m左右,就要对临时中线点进行重新检查标定,检查符合要求后,标定永久中线。直线隧道的中线测设通常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法,瞄直法和激光指向仪导向法。
(3)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是为了使两个或多个掘进工作面,按其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贯通测量应遵循以下原则:要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正确的同时,保证贯通精度;对每一项测量都应有客观独立的检查校核,严防差错。贯通后实际偏差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平巷贯通水平面内偏差的测定:用经纬仪把两端巷道的中心线都延长到巷道贯通接合面上,量出两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大小就是贯通在水平面内的实际偏差。
②平巷贯通时竖直面内偏差的测定:用水准仪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连测两端巷道中的已知高程控制点,求出高程闭合差,它实际放映了贯通高程测量精度。
③竖井贯通后井中实际偏差的测定:竖井贯通后,可由地面上或由上水平的井中处挂上中心重球线到下水平,直接丈量出井筒中心之间的偏差值,即为竖井贯通的实际偏差值。
4 隧道测量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明确职责,各尽其职
隧道测量技术工作不仅仅是测量人员的工作职责,测量和现场技术人员应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另外要认真落实资料的交叉计算和互检制度,技术人员要参与测量放样的过程,以保证施测过程及结果满足现场和施工过程监控的需要。
4.2 加强沟通,通力协作
测量工作是直接为现场施工和质量监控服务的,是控制工程质量最直接明确的依据。因此,现场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必须加强沟通,通力协作,分析和研究测量的数据结果,共同研究、判定工程质量的受控程度及需采取的对策,有效落实隧道工程质量监控工作。
4.3 坚持桩位的复核与控制点周期性、阶段性复测制度
指导施工的桩橛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破坏而失准,洞内埋设的中桩、分布在管区的导线点、加密的控制点、要进行周期性复测,有特殊需要时随时进行,确保导线点、控制点的有效性。
隧道测量工作的重点不仅是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施工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复核,纠正施工误差,满足隧道建设要求,并及时反馈信息,与技术管理人员把好工程质量关。
参考文献
[1] 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 任建安.浅谈隧道施工测量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关键字:精密导线网;长大类型隧道;测量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隧道贯通的测量在我国有明确的规定,规定中的指标是衡量隧道测量精度的具体实现,也是衡量隧道施工是否按照设计正确实施的标准。在对长距离的贯通隧道测量工作中,由于测量工作为受到洞内洞口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且有制约因素随测量工作不断深化而累加的现象,导致测量的误差出现在所难免。因此本文运用了精密导线网的测量来控制误差,提高对长大类隧道的测量精度。
一、精密导线网的测量实施
(一)隧道测量标准
本文研究的长大型隧道采用分段开挖的方式,开挖贯通的方式实行多贯面贯通,且各开挖洞口隧道长度在4km左右,运用精密导线网进行隧道测量,测量的规范标准如所下所示:
在这个隧道中,其地下贯通导线的布置型式为等边直伸型,对于导线的测角误差而言,其误差可能会造成横向误差,而导线的量边误差,其一般对横向误差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在测量实施中,应建立起横向贯通误差的公式,公式中应考虑导线的测角误差。其公式如下:
在式1中,mq是横向贯通误差,取值为60mm,mβ是测角误差(″),р″=206265″,s为整个导线的长度,取导线4000m,n为导线边长,n=4000/300=14,计算得出测角误差为2.6″,而四等导线的限差为2.5″,可以证明由公式计算出的测角误差符合于精度的要求。
(二)导线布设
对于导线的布设应根据环境条件来实施,特别是长大隧道的布设,应充分考虑隧道中的环境限制。在导线的布设中,一般要形成若干个彼此相连的导线,要形成带状闭合导线环组成的导线网,在导线网中要有导线点的布设,布设的方式以成对布设为主,一组成对布设的点间距一般为1~2m,在每一个闭合导线环中,其点数的布设应控制合理,一般要保持在4~6个。对于导线的边长的考虑,应该结合隧道的长度和线路平面形状进行考虑,并且也要结合隧道施工工法和隧道断面的宽度来做考虑,从实际原则上讲,一般隧道越长,那么导线的边长也应该加长,其导线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三)导线实测
对于精密导线网的实测,本文运用了热红外ATR技术,使用TCA2003全站仪来进行实测工作。这个仪器的精度为(1mm+1mm, 0.5″),在实测工作进行前,先要对隧道进行一系列的通风工作,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流动对测量的影响,在隧道中的使用作业则要求立刻停止,撤消部分施工设备,达到无干扰测量的标准。对于实测的位置选择,选择在进洞口进行观测,观测的时间选择在早晚气流稳定的时段。对于测量结果采用人工记录,记录的结果包括气压值、各个测站的仪器高、规标高以及环境中的干湿温度。其次,对于外业数据的收集,则使用了仪器自动记录观测的数据,并且包括人工同步检核数据,从这个两个方面的数据收集保证结果的可靠、精确。
二、精密导线网测量结果分析
(一)数据处理
为了有效分析精密导线网的测量结果,那么对于原始观测的数据要进行处理,只有处理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网平差。在观测数据的处理中,应把观测的角度数据以及距离观测数据进行分类,把这两组数据分开进行处理,在数据收集时要进行角度观测值的超限检查,对于距离观测数据的处理,则要运用气象改正、加、乘常数改正、倾斜改正、周期误差改正以及椭球面投影改正。
(二)导线精度分析和精度评价
对于精密导线网的精度分析而言,其应以闭合导线的分析为主要分析措施,而支导线是施工放样导线之一,那么这种导线可以不参与整体数据的平差。在平差中,要使用经典平差模型和多个平差软件,通过这些模型和软件来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比对,能够有效对精密导线网的精度进行分析,本文以进洞口的平差为例,运用了平差模型和南方平差易、科傻等平差软件做出了平差分析,其分析如下:
表2 进洞导线网右洞内部分方向平差值
从表2的进洞导线网右洞内部分方向平差的显示,我们可以看出角度平差值该改正数的最大值在进洞口测站为1.7″,Y2测站的改正数为1.24″,这些数据说明了在运用精度导线网对隧道进行测量工作时,在进洞口的测量效果不理想,相对而言其精度较差,可能是在进洞口这个位置受到环境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流抖动、光线问题、温差等因素。由于进洞口的导线观测工作对最终的贯通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进洞口的观测是精密导线网测量的关键部位。而在进洞口的后续观测中,角度改正数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导线的深入,改正数区域稳定,这样的情况能够说明环境自然因素的影响被得到了控制,测量的环境条件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从表2可以看出角度平差值中的中误差相对集中,而且这些中误差的波动范围都在0.18″以内,可以分析出这些观测结果都较为稳定,结果可靠。再者,在表2 的角度平差数据中,其中误差的变化范围为2.08″~2.326″,这些数值都满足四等导线2.5″限差的条件,可以充分证明精度导线网的实测精度符合设计精度要求。
从表3的进洞口导线网右洞距离平差值显示,可以看出导线网的中间点位是最弱边,最弱边(Y15-Z19)的相对中误差为1/6438,而其改正数只有1.2mm,相较于其他方向的观测,(Y15-Z19)的中误差只有4.61,绝对精度偏高。对于其他导线边长而言,这些边长的中误差均大于4.61,其边长相对中误差均小于1/5000, 因此,其他导线边长的精度相对比较理想。从表3的整体精度而言,它们的中误差都很稳定,除了最弱边有改正数大的情况存在,其他导线边改正值均在0.1mm~0.2mm之间,所有的导线边长先对中误差都没有超过过限定,因此可以证明导线网的实测精度符合预先设计精度要求。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精密导线网的测量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为角度实测精度,如果角度实测的结果不够精确,那么会对最终的隧道贯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会偏离预先设计的要求。因此,对角度实行的观测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其是提高角度测量精度的重要措施。通过角度的测量精度得到提高,那么会对最终的隧道贯通起着推动作用,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隧道测量标准的严格执行,对精密导线网的导线合理布设,并做好实测工作,其是保证整个隧道正确贯通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于预先设计精度的有效措施。在精度导线网的测量结果分析中,要在严格测量和数据严密处理的基础上合理分析,从而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度,保证施工的正确。在GPS测量技术有效发展的当下,精密导线网测量在长大型类隧道中应用也日趋广泛,因此,提高测量进度、合理技术分析测量结果,是保证工程实施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韩静玉. 隧道工程洞内测量控制方法及精度控制方法分析[J]. 铁道勘察,2011,02:4-7+12.
关键词:测绘;施工质量;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出行和居住等条件的需求,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发展生存的根本就是工程的施工质量,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存活下去,必须对其旗下的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关。而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测量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本文将从工程测量重要性分析、测绘新技术应用分析和工程测量新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分析等方面浅析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应用。
一、工程测量重要性分析
测量学是从人类经验中发展而来兼有时代性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在复杂的自然界中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工程测量中,无论工程项目的大小,系统的工程测量、公路测量和大面积测绘等,都少不了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在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阶段,测量技术主要提供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和地形资料,还要提供地址勘测、水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的数据;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把测量之后的设计变为实地建设的依据,即根据工程现场地形和工程性质,建立完整的施工网,逐一把图纸化为实物。总之,从施工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量这项工作。因为对于一个工程,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确定其实际位置,之后确定准确的标识从而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其他,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基础设施完毕后,还要进行竣工线的投测,即对设备的平整度等进行跟踪测量,来保证设备工艺的流畅。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阶段,工程测量同样重要。通过测量工程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对不正常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必须重视测量技术和新时期下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二、测量新技术应用分析
1.TMS隧道测量系统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TMS是隧道测量系统的简称,这个系统主要包括TMS Setout隧道放样和TMS Profile隧道断面测量全站仪机载软件包,两者有共同的数据处理平台TMS Office。其中,TMS Office主要用于管理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后的处理和定义工程数据。TMS隧道测量系统应用于引水隧道测量是最新的技术,引水隧道施工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及时的进行开挖轮廊线放样,测量开挖的断面,在竣工后,测量一定间距内竣工断面和检查浇筑回填的情况。早引水隧道测量中使用TMS隧道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使机载程序驱动全站仪自动测量,并且全站仪还可以自动将满足条件的数据保存到其的CF卡上,这些测量的数据精度很高,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将测量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可以使用TMS Office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个软件操作很方便,性能也很稳定,极大方便断面报告的输出,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输出格式,例如PDF、EXCL、TEXT等格式。 测量报告中还包括详细的各种信息,像断面列、超欠挖面积列、断面桩号、断面点列、施测仪器、日期和人员等信息。这个软件还可以进行地质超挖面积的计算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断面中心等计算。总之,TMS隧道测量技术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2.GPS测量技术在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GPS(全球定位系统)在车辆导航、变形监测、航空航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的独特性,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测量中也有广阔的应用。由于GPS测量仪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测量不再受到地形地势等条件的影响,通过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和布局类型,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中的传算点和过度点的测量工作,使控制选点变的较为灵活。并且控制测量也可以不受到时间、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了。转贴于
3.工程测绘数字化分析。现代测绘技术和测量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测绘方式。数字化测绘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PC机上直接反映出地形、地貌等我们所想得到的数据或者图像,特别是当一个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但是受到经费或者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这种测绘方法的优势就被充分体现出来。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而仅仅需要PC机、数字化仪器或者绘图仪和扫描仪再加上数字化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工作的目的,更可贵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数字化的成果。总而言之,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劳动强度小,方便、精度高和便于管理应用等优点,在工程测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工程测量中的遥感(RS)技术。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之所以普及的如此迅速,因为它能够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等优势。目前,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成为了对地观测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可以为工程测量中快速的提供基本地形图、地籍图等,十分便利。
三、工程测量新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分析
经济的发展带动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正向着内外一体化、智能化、测量过程的可控化、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自动化、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发展。它的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方便工程的施工。测绘技术的快速更新也要求我国有关部分和企业加强测量人员的培养,使有关人才及时了解新的测量技术,使工程测量顺利进行。
四、结语
工程测量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各种新的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对测量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状况下,就要要求我国的工程测量人员必须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新的测量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在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中才能提供精确的数据,为工程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2]张建军.GPS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测绘周刊,2008,7.
[3]姚传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资讯,2008,10.
[4]马丽华.工程测量新技术概述[J].测绘信息,2008,3.
[5]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8.4.
关键词:测绘;施工质量;新技术
在目前这种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应用这些新技术保障工程测量的精度,提高工程测量的施工质量。 而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测量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本文将从工程测量重要性分析、测绘新技术应用分析和工程测量新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分析等方面浅析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应用。
一、工程测量重要性分析
测量学是从人类经验中发展而来兼有时代性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在复杂的自然界中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工程测量中,无论工程项目的大小,系统的工程测量、公路测量和大面积测绘等,都少不了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在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阶段,测量技术主要提供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和地形资料,还要提供地址勘测、水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的数据;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把测量之后的设计变为实地建设的依据,即根据工程现场地形和工程性质,建立完整的施工网,逐一把图纸化为实物。总之,从施工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量这项工作。因为对于一个工程,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确定其实际位置,之后确定准确的标识从而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其他,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基础设施完毕后,还要进行竣工线的投测,即对设备的平整度等进行跟踪测量,来保证设备工艺的流畅。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阶段,工程测量同样重要。通过测量工程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对不正常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必须重视测量技术和新时期下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二、测量新技术应用分析
1.TMS隧道测量系统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TMS是隧道测量系统的简称,这个系统主要包括TMS Setout隧道放样和TMS Profile隧道断面测量全站仪机载软件包,两者有共同的数据处理平台TMS Office。其中,TMS Office主要用于管理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后的处理和定义工程数据。TMS隧道测量系统应用于引水隧道测量是最新的技术,引水隧道施工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及时的进行开挖轮廊线放样,测量开挖的断面,在竣工后,测量一定间距内竣工断面和检查浇筑回填的情况。早引水隧道测量中使用TMS隧道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使机载程序驱动全站仪自动测量,并且全站仪还可以自动将满足条件的数据保存到其的CF卡上,这些测量的数据精度很高,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将测量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可以使用TMS Office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个软件操作很方便,性能也很稳定,极大方便断面报告的输出,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输出格式,例如PDF、EXCL、TEXT等格式。
测量报告中还包括详细的各种信息,像断面列、超欠挖面积列、断面桩号、断面点列、施测仪器、日期和人员等信息。这个软件还可以进行地质超挖面积的计算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断面中心等计算。总之,TMS隧道测量技术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2.GPS测量技术在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GPS(全球定位系统)在车辆导航、变形监测、航空航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的独特性,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测量中也有广阔的应用。由于GPS测量仪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测量不再受到地形地势等条件的影响,通过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和布局类型,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中的传算点和过度点的测量工作,使控制选点变的较为灵活。并且控制测量也可以不受到时间、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了。
特别是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GPS测量技术的优点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在中小型水利水电项目中,控制测量的方法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布点,在此应用GPS高精度的特点,测量工作可以大量节省人力资源和减小工作的时间和劳动的强度。例如,在引水式工程中,特别是长距离引水工程,明渠引水对地貌的损坏很大并且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也很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对人力和时间的消耗将会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在项目建议书和设计施工阶段都采用GPS测量技术,就可以克服这些工程所面临的地形地势、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去大量的人工控制复核,大大减少甚至省去中间过渡点的测量,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GPS测量得到的数据精度很高,大大方便以后的工程建设。
3.工程测绘数字化分析。现代测绘技术和测量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测绘方式。数字化测绘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PC机上直接反映出地形、地貌等我们所想得到的数据或者图像,特别是当一个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但是受到经费或者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这种测绘方法的优势就被充分体现出来。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而仅仅需要PC机、数字化仪器或者绘图仪和扫描仪再加上数字化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工作的目的,更可贵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数字化的成果。总而言之,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劳动强度小,方便、精度高和便于管理应用等优点,在工程测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工程测量中的遥感(RS)技术。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之所以普及的如此迅速,因为它能够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等优势。目前,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成为了对地观测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可以为工程测量中快速的提供基本地形图、地籍图等,十分便利。
三、工程测量新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分析
经济的发展带动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正向着内外一体化、智能化、测量过程的可控化、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自动化、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发展。它的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方便工程的施工。测绘技术的快速更新也要求我国有关部分和企业加强测量人员的培养,使有关人才及时了解新的测量技术,使工程测量顺利进行。
1高速公路山区深谷地区主要的测量技术
1.1路基测量技术路基施工测量包括路堑顶、路堤坡脚和逐桩的放样及路面高程的控制等。林长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的施工地形多“鸡爪”地形,并且在施工路基测量过程中高填高挖地段多,填挖交换频繁,并且高速公路多都在曲线上,这就增加了路基测量的难度。为了能够保证填土的稳定性,我们在路基测量时在填方坡度比较陡的地方先挖设两米长的台阶然后再填土,并且要设置好观测点。在放样时利用CASIO5800计算器编写程序,结合全站仪内置线路程序,可以实现任意位置的放样,随时的检查,保证了工作效率。1.2桥梁测量技术桥梁的建设过程是复杂的,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测量技术,并且不同的桥梁类型需要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法,那么测量的工作内容以及测量方法也就相应的不同,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桥轴线长度测量;施工控制测量;墩、台中心的定位;墩、台细部放样及梁部放样等。同时,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较普通桥梁更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其变形观测也是十分重要的。林长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有三座桥,都是在曲线上,其中露水河特大桥,横跨100多米深的露水河,而且从主桥到引桥地形变化比较大,全桥都在曲线上而且最大横坡达到4%。我单位在桥梁施工测量时有针对性的在引桥部分下部结构为墩柱加盖梁,在盖梁上面调4%的坡。桥梁变形观测的观测基准点利用了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不分点。我们在桥梁的轴线上的中跨段设置了控制点,以此作为横线偏移观测点,并将工作基点与上述桥轴线偏移点贯通起来。除了偏移观测点位,沉降点和挠度点观测则以高速公路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中的某些点作为其基准点,并采用光学水准仪进行观测。我们将桥梁变形的结果进行汇总与分析,及时发现桥梁变形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维护措施。根据我们队桥梁变形体的观测结果,我们队桥梁的位移以及桥面挠度变化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桥梁轴线的平均位移过程线向中跨偏移,并随着季节交替,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在高温的夏季和低温的冬季,桥梁的偏移位移达到了最大值。同样,桥面的挠度变化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通过对桥面横向偏移、桥面挠度变化的观测活动我们发现,目前桥梁的变形处于正常范围,无需额外的维护措施。在测量过程中应当注意,在整个观测过程中尽量保证观测人员不变,采用尽可能同一台测量仪器,最大程度地降低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1.3隧道测量技术保证隧道的横向贯通精度和竖向贯通精度是隧道测量控制技术应用的两个主要目的。林长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有三座隧道,最长的400多米,在每个隧道口至少要保证有3个平面控制点和2个高程控制点,洞内控制点通过支导线方式引测,但要进行多次观测。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的水准仪和收敛仪进行观测。隧道的监控量测对隧道的安全是很重要的,能及时的对隧道的安全状况进行判断,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隧道围岩的变化趋向。我们应用了先进的莱卡全站仪的隧道测量程序,帮助技术人员及时了解了隧道开挖的断面情况,并且对超欠挖地方进行控制。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PS定位系统逐渐应用与高速公路的测量工作,并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RTK出现以后,全球定位系统在山区高速公路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减轻了野外作业的负担。在本次施工中,我们在公路测量中采用了双频RTK-GPS全球定位系统辅助野外测量,其主要优势有:测量精度大大提高:测量一小时的观测值,其误差为1mm,该优势在测量路程长时更为明显。效率高: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其20km以内的静态定位仅需15min左右,而在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中,每个流动站的观测时间仅仅耗费1min左右。直接提供三维坐标:采用传统的测量技术想要获得三维坐标,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分别进行测量活动,耗时耗力,而GPS测量技术可以同时测定站点的三维坐标,提高了精准度,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力消耗。操作简便,携带方便:GPS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操作也越来越自动化,减轻了野外测量的负担。GPS在山区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情况简述如下。山区深谷的地区情况较为复杂,植被也覆盖率高,视线遮挡往往是测量工作面临的难题。通过布设GPS控制点,能够保证足够的水平视距离,并且增加控制点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放线测量,缩短了测量时间。
2高速公路山区深谷地区的测量技术的创新发展
目前总结来看,高速公路山区深谷地区的测量技术主要创新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的被应用于山区深谷地区的高速公路测量过程中,这样不仅优化了测量技术,而且提高了测量技术的测量精确度。(2)能够因地制宜的创新应用道路测量技术。例如我们都知道跨越山区的深切峡谷多用桥梁连接隧道,而在某山区深谷之中,突破以往双桥双隧的的形式设计,采用了单座大跨悬索桥梁和钢管拱桥跨越深切峡谷,并与分岔隧道相连的线路设计方案,节省了道路成本。(3)高速公路山区深谷地区的测量技术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拥有了丰富的理论支撑。理论是技术发展的发展,测量技术的理论在不断的实践中越来越成熟,为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保障。
3总结
总之,山区深谷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做好山区深谷地区高速公路的道路测量不仅可以保障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并且能够减少道路的建设成本。林长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是我单位道路施工成功的典范,它因地制宜的应用了道路测量技术,值得我们总结思考。
作者:董德胤 单位:中铁大桥局一公司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测量技术;房屋建筑;运用
一、前言
测绘新技术是随着社会、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因其测量出的数据准确度高,具有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测绘技术是建筑工程建设之前不可忽视的工作环节,其中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卫星遥感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测量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采用各种测量仪器设备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下文浅述了测绘新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中的应用。
二、测绘新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隧道测量系统在引水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隧道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全站仪机载隧道放样软件,其二是隧道断面软件。这两个软件主要是为了优化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这种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测量数据精确度高等特点,可以自动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统计。在输出测量数据时,隧道测量系统的全站仪会以常见的办公软件的格式储存在存储卡中,便于后期工作人员制作数据以及报告,为保证引水隧道的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隧道测量系统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通过全站仪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工作效率,达到了工程建设的目的。
2、全球定位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新技术之一,不管是在车辆导航方面还是在航空航天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一技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在房屋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过去,人们在采用测绘方法对建筑当地测绘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分析到当地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不仅不能保证测量的灵活性,无法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加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而如今,测绘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全球定位系统能够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具有灵活性以及高效性的特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测绘技术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首先,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模型,通过计算与分析了解建筑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并且在计算机上显示出相应的图形。这一测绘技术由于应用的都是较为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因此能够对建筑工程当地进行全面的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测量数据精准度高、管理得当等优点。
4、卫星遥感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高新技术,是集空间、电子学、光学、滴血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它是坑两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采用微型遥感技术能够同时对大面积的测量点进行观测,引起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具有经济性与时效性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遥感卫星技术能够以高分辨率的形式将观测区域的地理信息显示出来,让人们了解其实际情况。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该技术测量的数据来绘制基本的地理图形。
三、测绘新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运用实践
1、全球定位系统的实践应用
一项工程项目开工之前,我们都需要采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来对其进行合理的测绘,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众所周知,对于建筑工程进行测绘是一项极其繁杂的工作,不管是对其技术要求还是对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要求,都非常高。比起传统的测绘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还能够降低工作成本,不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仪器都比较轻,体积小,便于进入各个施工场地进行施工与测量,操作极为便捷。另外,全球定位系统在测绘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测量数据精准度高、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施工中应用 GPS 技术实现虚拟现场作业技术的实践
传统的建筑施工的大部分工程测绘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并采用人工方法来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作业,但是正因为是人工测量的缺点,通常会在测量工作中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和问题,不利于后期建筑工程的建设与施工,导致日后建筑施工中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面对地理环境较差、地质条件不好的施工场地,我们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绘,因为它能够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通过计算机绘制一个虚拟的地形图像,通过该图像,施工人员可以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全面的掌握,有利于建筑工程后期的建设与施工;利用 GPS 系统中采用的计算机绘图技术和虚拟技术可以迅速的、准确而有效的建立出一系列的三维立体图像,并在计算机上形象的呈现工程测绘的全部作业流程,从而实现对于建筑施工中关键点的安全事项以及测绘重点项目的确定和分析。通过虚拟现场作业技术的演练,可以及时发现测绘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弊病,然后通过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确保测绘工作的科学合理,为后期建筑工程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3、GPS技术在建筑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与确定中应用的实践
在建筑施工的水准测量工作中,施工单位应用的传统测量方法得出的水准点普遍存在距离偏远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发生往往与测绘设计中未进行周密的测量预算和实地现场考察有关。一般情况下,施工设计单位设定的水准点都在 500~1000m 之间,这样距离上的限制会导致使用过程的不便捷性。而 GPS 技术的应用则是通过PS 接收机采集来自 GPS 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通过合理的设备安装和接受设置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在建筑施工中通过采用 GPS 测量技术观测 GPS 同步卫星图片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于路基高度的全面分析和设计,并且结合现场施工地形地貌,达到对于不同加密水准点位置的测绘和记录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工程测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摆脱了传统测量工作中受到地理地势、时间、自然条件的限制。既节省了建筑施工中测量工作的人力资源,又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作效率。鉴于当前建设施工中对于测绘新技术的使用程度还不高以及相关成本预算方面的考虑,相关测量工作人员还需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定最终测量工作中使用的测绘技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淑燕.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应用数字公路;山区公路建设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8502
1引言
云南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横口杭州至瑞丽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道214线在云南境内的重要路段,是滇西北与滇南间的重要运输通道,是云南通边,进藏的重要通道,该项目主线起于大理洲大理市凤仪镇,经华营、海东、挖色、双廊、江尾、邓川、右所、洱源、王营、牛街、甸南、金华、剑川、九河、白汉场、拉市海,止于丽江黄山垭口西K197+000,建设里程259.81km(综合里程)。其中主线长191.77km,路基宽24.5米,设计时速查100公里/小时,项目地处云南省西北部,自然资源及文体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十二分独特,路线主经地区以山地、平坝、河谷三种地形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气候水文特征明显。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亿元,是云南省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
大丽高速公路桥隧比例为31%,桥隧投资比例占路基工程总投资的67%,全线共有435座桥梁及多处隧道,其中花椒箐隧道长4.398千米,是云南已建成的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大丽高速公路是云南省通往滇西、入川、进藏的重要战略通道,是连接大理、丽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旅游通道。它的建成,对促进滇西北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加快云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云南是典型的多山省份,地貌由滇东高原与滇西纵谷形成基本骨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式递降。滇西北最高,海拔3000—4000m;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海拔2000—2500m,山间盆地多在2000m以下;滇南各地为第三梯层,海拔在1200—1500m,山谷盆地在600-1000m。各层次内均有不同的山地与河谷相切,纵横交错,地形十分复杂。滇西北多高山,从西至东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山三大山系呈南北走向纵贯滇西,其间挟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形成著名的横断山纵谷地带;云南是一个山高谷深、地形地质复杂,山地面积占94%的典型的多山省份。应用测绘新技术在公路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放样、变形观测能极大进行公路高效勘测设计工作。山区公路往往线路长,已知点却很少,且山区一般高差较大、地形复杂多样、雨雾天气多、通视条件差,因此在此类工程测量中,传统方法无法保证精度且费时费力(见图1)。
2公路测绘新技术
2.1数字公路
在公路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中采用现代测绘新技术实现数据采集,设计,公路管理的一体化,集成化,数字化,把全站仪、GPS、遥感技术以及陀螺惯性测量和GIS技术集成,实现公路天空,地面一体化的三维空间测绘。把公路设计施工的要素,如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物等用GIS技术进行三维虚拟,采集数据只是一次,数据可重复应用到选线设计、定线测量、土石方计算、工程造价、施工组织、运营管理等方面,使公路工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规划,设计,设计图成果输出全套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
2.2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在山区高速公路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是把激光、GPS、惯性导航系统的数据采集技术,可进行道路地形测量;能测绘道路数字正射影像图;能获得道路数字高程模型,能获得数字线划地形图,能获得道路线横断面图。
2.3基于3S技术的高速公路虚拟地理环境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云南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阶段工作中的特别要考虑环保要素。云南山区高差较大,山体滑坡,泥石流容易突发,而高速公路建设的挖方、填方、修筑隧道,都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道路景观,对公路正常车辆通行构成威胁。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高速公路,必须重视和加强地质环境工作,而基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建设的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可以在其中发挥巨大的辅助作用。虚拟地理环境是在网络环境下多用户共享三维环境,未来场景的预测、设计规划、协同工作和群体决策等。它不但要管理空间数据,而且要协调用户在地学虚拟环境中与空间数据库的交互,同时也是多种地学分析模型的集成环境。用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可帮助在云南公路规划、设计、管理中全面协调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见图2)。
2.4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道路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新建道路设计阶段需要测绘部门测绘设计线路的1/500或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供设计单位使用,待施工中线确定后要测绘对应设计中线各桩点的横断面数据及中线纵断面数据。为解决传统测量方式数据采集信息单一、效率低、占用大量人力、体力劳动强度高、上路作业风险大等缺点,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道路工程测量,运用这项技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并通过点云处理,进行平面虚拟测量、DEM建模、等高线、纵横断面等模型生成的过程。虽然操作简单方便,易于上手,但因为测量精度低、采点密度不高,在一些要求精度高、对地物地貌要求高的工程中就显得力不从心。
2.5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分布式的RGIS的数据库
对于公路勘测设计而言,基于WebGIS的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分为两部分.各设计人员通过WebGIS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进行数据的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RGIS在公路勘测设计中应用的数据问题。
3现代测绘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
3.1数字公路应用
数字公路是应用3S技术,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公路相关数据信息化、数字化,实现公路从规划、勘测、设计到施工、运营等各环节上的数字化管理。
(1)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
云南拟建公路沿线的地形图测绘,由于多数地段山高、森林多,常规的大比例尺测图很难完成。应采用摄制测量与遥感技术可高效完成公路地形图草图测绘,在了解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地、水体情况,了解特大桥或隧道工程位置、地质灾害常发生地段,为多方案比选提供依据。
(2)勘测设计阶段。
在云南省问题特别严重。云南交通不便、山高、耗时长、3S技术特别能发挥巨大作用,如布设公路带状GPS控制网工效提高了几十倍,GPS也可进行定线、中桩、横断面测量,GPSRTK能实时得到所需点的3维坐标。遥感技术可获得公路沿线地形、地质、形态等信息,应用GIS技术能进行仿真优化设计,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佳路线方案,节省资金,缩短工期。(见图3)
(3)工程施工阶段。
云南公路施工主要是放样中线、边线、边坡和填挖土石方量等工作,数字公路在施工控制方面,运用GPSRTK,保证质量,提高工效。在公路大桥运用GPS布设平面控制网进行动态实时控制,保证了特大桥施工的质量。应用动态GPS(RTK)技术在野外实时定位放样,放出中线和边桩。运用GPS、全站仪,GIS能快速,完成路线填挖土石方量的计算。
(4)运营管理。
利用3S技术能实时获取,显示云南的国道、省道及县乡道路分布,路网信息、路况信息、桥梁信息、附属设施信息及沿线管养机构及人员信息。可进行智能交通管理,在线监测路况,真正实现公路运营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3.2现代化隧道测量系统应用
该隧道测量功能直接装载在全站仪内,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可以解决各种平曲线、各种轮廓的隧道施工测量问题,其功能模块应用于隧道施工测量的各个环节中。能应用于隧道施工的各个阶段:开挖断面轮廓线放样,全自动断面测量及分析,隧道超欠挖实时检测及激光标示,喷锚层厚度的测定,隧道中边桩放样,围岩变形测量,工程方量计算,腰线及轴线放样,钢架安装净空、衬砌台车检校,隧道附属设施放样与检测,路基坡面、路面放样与检测,开坡线、坡脚线放样,桥墩台中心、四角特征点放样。可以解决所有复合型平曲线、竖曲线;可以解决各种轮廓形状的隧道;所有设计数据可一次性全部输入,解算时程序自动分析、调用;集成了超欠挖随机检测、开挖轮廓线放样、横断面测量、围岩收敛测量、隧道中线放样及数据分析处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完全可以解决隧道施工中的各种测量、放样问题。内业工作简单化,外业操作简便、系统稳定,速度快、精度高,既可减轻测量人员野外工作强度,也可加快施工进度。施工过程控制更准确,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施工测量更快捷迅速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减少了测量作业人员投入,有效地控制了超欠挖,降低了施工成本。
隧道测量系统软件的引进与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使测量人员从反复繁杂的工作中脱离出来,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隧道施工的大断面炮孔放样、隧道超欠挖的随机检查、隧道渐变段施工测量等一切难题,测量成果实现了及时输出,有效地掌控了现场施工情况,并及时采取了控制措施,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3.3网络RTK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
道路测量内容是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测量等。采用网络RTK,只需与CORS系统联系,便可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度。用GPS建立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道路中线、边线施工放样,建立工程或滑坡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纵、横断面测量,建立桥梁、隧道施工控制网,汽车导航和交通管理,变形观测;在控制测量中可沿规划道路走向,在路幅外侧布设RTK控制点,地形图测绘是进行道路选线,充份了解实地的一个原始依据。在中线放样中,RTK可快速定出道路中线位置。在纵、横断面测量中,RTK可快速测绘出道路纵向、横向方向各点三维坐标,把数据输入软件就能画出纵、横断面图。RTK这种方法为在高差大、通视不良区域进行断面测量提供了方便。
4公路测绘新技术展望
云南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将应用航空测量,工程地质遥感“3S”集成技术,把公路地形要素装进电脑,完成系统的勘察设计工作,形成工程资料共享,最终实现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实时GPS技术全面应用到公路工程中,如用GPS建立控制网,用实时GPSRTK能高效完成采集数据,马上绘出地形图。公路中线测设,采用实时GPS测量,只需将中线柱点的坐标输入GPS接收机中,系统就会定出放样的点位。公路中线确定后,利用中线桩点坐标,通过绘图软件,即可给出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应用GPS进行变形观测如用较长的观测时间,可达到2mm-3mm的精度。
遥感技术提供现势图片,指导经济建设道路设计、选线(应用遥感数据或航空航天数据进行三维道路选线、设计)道路红线内土地利用分析(确定道路红线内土地利用情况,为道路设计预算提供及时准确的征地、拆迁、赔偿信息),道路交通分析(利用遥感图片的现势性进行交通通达性分析)。3S集成是把遥感信息、测绘信息、统计信息等多源信息资料输入GIS系统,进行公路沿线地形,地貌,社会经济要素虚拟仿真,进行公路选线和规划设计,比选出最佳公路设计方案;我国高分辨率卫星1号已发射,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进行公路勘测设计,如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公路选线、线路设计、工程量计算,进行公路勘测设计各阶段室内仿真设计等已成为可能。
5结语
现代测绘技术在云南山区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提高了测量工作质量;节省了测量人员的人员投入,大大减少了测量内、外业工作量,测量更轻松;可远离工作面,测量作业更安全。特别是数字公路技术(“3S”集成技术)应用,可实现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使云南山区公路勘测设计水平全面提升,为云南经济跨越式发展,建成旅游大省,建成全国人民旅游圣地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铁路 隧道 工程 测量 方案
一、工程概况
某隧道位于湖北省某县低中山区,自某县西岸进洞,隧道全长2 209 m,进口里程IDK60+575,出口里程IDK62+784,隧道内线路坡度为10.5%、11.7%、10%、4.5%的上坡,进口端位于半径660 m缓和曲线上,出口端位于半径500 m的曲线上,其余地段均为直线,洞外平面控制采用主副导线闭合环控制。
二、隧道工程测量要求
1、规划阶段,提供隧道选线用的地形图和地质填图所需的测绘资料;
2、勘测设计阶段,在隧道沿线布测测图控制网,测绘带状地形图,实地进行隧道的洞口点、中线控制桩和中线转折点的测设,绘制隧道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洞身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正洞口和辅助洞口的纵断面图等工程设计图;
3、施工建造阶段,根据隧道施工要求的精度和施工顺序进行相应的测量,首先根据隧道线路的形状和主洞口、辅助洞口、转折点的位置进行洞外施工控制网和洞口控制网的布没及施测,再进行中线进洞关系的计算及测量,随隧道向前延伸而阶段性地将洞内基本控制网向前延伸,并不断进行施工控制导线的布测和中线的施工放样,指导并保证不同工作面之间以预定的精度贯通,贯通后进行实际贯通误差的测定和线路中线的调整,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和相关建筑物的放样,以及进行竣工测量;
4、在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地表、隧道洞身各部位及其相关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5、测量作业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土木工程测量原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川气东送《某隧道施工设计施工图》等。
三、测量人员组织
为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万无一失,选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人员组成本次项目的测量技术班子,依据本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员和分组如下:组长1名,负责测量工作生产管理协调,技术方案制定调整,由具备丰富现场管理经验的测量专业技术员担任;技术员1名,负责测量工作质量现场跟踪检查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测量专业工担任;施工放线2组:负责跟随进行进出口施工放样测量。因为施工进程影响因素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人员队伍的调整。
四、控制网的点位选埋和边角测量
1、点位选埋。控制网的方案基本确定后,到现场进行点位选埋,控制点均用砼固桩,点位除了通视和便于使用外,还必须注意地质构造稳定,以防隧道施工爆破的影响。
2、边角测量。控测时为了确保控制网的精度,采用尼康DIM A5LG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2×10-6,水平角观测四个测回,按方向观测法观测左右角。距离采用对向观测两测回,在测站与测点同时量取气象元素取平均值后对边长加以改正。
五、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1、测量控制网的检测。应工程地势条件限制使用业主提供的首级GPS控制点、精密导线及精密水准点,保证上述各级控制点相邻点的精度分别小于±10,±8和±8 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精密水准路线闭合差)作为隧道测量工作的起算依据。
2、施工控制网布设。在地面控制网检测无误后,依据检测的控制点再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再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以保证日后的施工测量及隧道贯通测量有顺利进行。
3、进洞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是将地面测量数据传递到隧道内,以便指导隧洞道施工。具体方法是将施工控制点通过布设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路线,建立近口点,再通过近口点把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引入隧道内,为隧道开挖提供井下平面和高程依据。
4、隧道施工控制导线测量。洞内导线测量按Ⅰ级导线精度要求施测。测角中误差≤±5″,导线全长闭合差≤1/15000。本隧道属普通长度隧道,同时断面较小,使用单(支)导线控制隧道施工测量,主辅共用。在隧道未贯通前,导线为一条支导线,建立时要形成检核条件,保证导线的精度。
5、施工放样测量。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三维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Y值相差均在±3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
6、掘进测量。由于本隧道坡度达31%,所以采用三维极坐标法进行施测。开挖放样: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附加竖直角法)定出隧道的中线,(全站仪可以通过程序及设计尺寸直接放样出隧道开挖断面);再根据隧道中线与高程采用“隧道五寸台”法绘出隧道断面。要求现场绘制精度为±10mm。在隧道初支过程中,架设钢格栅时要严格的控制中线、垂直度和同步线,其基本方法同掘进原理。其中格栅中线和同步线的测量允许误差为±20mm,格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3°。二衬施工使用自制定型模板,直接控制模板定位,采用中线与边墙高程控制即可。二衬钢筋作业与开挖作业原理相同,使用五寸台增加点位控制。测量精度要求达到±30mm即可。
7、隧道贯通测量。隧道贯通前约50米左右要增加施工测量的次数,并进行控制导线的全线复测,直至保证隧道贯通。贯通后,应进行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测量。进行综合评定。
五、测量设施保养与桩点维护
1、仪器必须专人使用,严禁转借或经常更换使用人员。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测量作业。
2、仪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测量专工陪同,并将仪器置于相对比较平稳安全的地方,必要时在放置仪器的地方设置软垫层,以保护仪器不受到运输震动。
3、仪器使用完毕,必须有专人负责收机、保管,确保设备的清理与卫生。使用过程中做好防护,严禁日晒雨淋。仪器必须平整置于地面以上50cm以上的专用平台上,不能放于潮湿的室内,且仪器箱内要有足够的干燥剂。
关键词:盾构;人工测量;自动测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astal city subway φ 6.34m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in the process of 2.1km development, to ensure smooth traffic tunnel, shield design guidance along the axis advance, manual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c measuring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the
Key words: shield; artificial measurement; automatic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TU761
1 工程概况
本段区间较长,里程范围为SK+411.527~SK5+080.520,长度为1668.993。上行线有五段曲线,曲线半径依次为370m、1200m、650m、1000m、1000m。线路纵断面最小坡度2‰,最大坡度25‰。隧道覆土最小为10.0m,最大为22.2m。本区间为双线单圆盾构区间,在最低点设置旁通道(兼排水泵站)1座。
2 盾构掘进测量
对于长隧道及曲线隧道施工来讲,确保掘进机(盾构)能正确地沿着设计轴线进行推进和贯通是最关键的问题。这一方面取决于地面控制测量的精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地下隧道测量、以及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测量采用的技术手段。本工程采用人工测量和自动测量相结合的技术进行隧道施工测量。两套测量系统、相互校核,不断修正,主要相互验证测量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测量仪器的误差。
2.1 人工测量
2.1.1 盾构测量标志的安装及测定
测量标志由前靶、后靶、横向坡度、纵向坡度组成,具体实物为前后测量徕卡反射贴片和坡度板(纵向和横向坡度都可测),进行安装时,先测量出盾构的轴线,并把贴片和坡度板固定在盾构中心线上,前标后标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前靶距切口越近越好。测量出前靶、后靶到盾构中心线的距离以及前靶到切口的距离、后靶到盾尾距离,以确定前
后靶与切口盾尾坐标归算的几何关系。
为确保整个施工期间不被破坏,设置保护记号,此项工作应有原始记录和校核记录,以免盾构标志数据中存在系统误差。
初次测量时,用仪器照准前、后占牌各测量一个测回,再根据坡度板的数值确定盾构的初始姿态,方便盾构始发及时纠正。
如图1为人工测量前后靶测设示意图,单位(mm):
图1 人工测量前后靶测设示意图
2.1.2 人工测量的相关计算
确定好前后靶与切口盾尾坐标归算的几何关系后,编制相关计算器程序,人工测量主要测设前标水平角,后标水平角,前标垂直角,后标垂直角,坡度和转角。人工测量仪器为经纬仪和坡度板。测设完相关数据后进行计算。
(1)盾构计算:
坡度W和转角U在坡度板上直接读出;
设W=2.546m为前标至盾构中心轴线的距离,Z=2.391为后标至盾构中心轴线的距离;
G、H为经纬仪所在测站X、Y坐标,L为测站到后标方位角,R为经纬仪棱镜高程;
:I为经纬仪所在测站到前标的平距,T为当前环号,根据所测当前环号,反算得x,等于x是测站
到第一环的距离。每次转站都要更新。
:N为经纬仪所在测站到后标的平距,原理同上;
:K为切口里程,5.308是前标到切口的距离。测站的里程,是从第一个测站开始累加起来,每次加上新测站到上一测站的平距;
:
X为后标水平角,E为修正过的测站到后标的水平方位角;
:Y为前标水平角,F为修正过的测站到前标的水平角;
;
Q为前标垂直角;
得出三维坐标与设计轴线比较即可得出偏差。
(2)管片姿态测量
管片姿态=盾构轴线上管片拼装位置的偏离值计算+管片偏离盾构轴线计算的叠加。
B、C、D分别为管片拼装完成后上右下左与盾壳之间间隙;
E、O为切口平偏和高偏,G、Q为盾尾平偏和高偏;
;K为管片里程,6.73为切口至当前环拼装好的管片的距离;
;为水平直径
;为垂直直径
L为盾构长度,S为管片前端至盾尾的距离。
2.2 自动测量
为了做到对盾构机姿态的实时控制,盾构机掘进中采用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是盾构机自动导向测量系统,采用ROBOTEC隧道导向系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用于隧道工程施工控制的自动测量系统。采用该系统能够确保实时、准确地控制隧道掘进,保证贯通的精度。
2.2.1 自动测量导向系统
本自动测量系统安装了三个棱镜,前靶一个,后靶两个(只用一个,一个备用),安装测定与人工测量相同。在盾构始发前,对整条隧道每一米的三维坐标计算出来,输入自动测量系统,方便实测数据与其对比计算偏差。
如图2为自动测量系统硬件构成:
图2 自动测量系统硬件构成
如图3是ROBOTEC测量系统界面
由此画面进行测量指令的发送及设定和信息反馈等。
图3ROBOTEC测量系统界面
2.2.2 自动测量盾构姿态计算原理
盾构机作为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在开挖掘进过程中我们不能直接测量其刀盘及盾尾的中心坐标,只能用间接法来推算出中心的坐标。
如图3,A点是盾构机刀盘中心,E点是盾构机盾尾断面中心点,即AE连线为盾构机的中心轴线,布置三个自动棱镜B、C、D。由A、B、C、D、四点构成一个四面体,在盾构始发前测量出B、C、D 三个角点的三维坐标(xi, yi, zi)和刀盘盾尾中心的三维坐标,建立几何关系。根据三个点的三维坐标(xi, yi, zi)分别计算出LAB, LAC, LAD, LBC, LBD, LCD, 四面体中的六条边长,作为以后计算的初始值,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Li是不变的常量,通过对B、C、D三点的三维坐标测量来计算出A点的三维坐标。同理,B、C、D、E四点也构成一个四面体,相应地求得E 点的三维坐标。由A、E两点的三维坐标就能计算出盾构机刀盘中心的水平偏航,垂直偏航,由B、C、D三点的三维坐标就能确定盾构机的仰俯角和滚动角,从而达到检测盾构机姿态的目的。
图4 盾构姿态计算原理图
3两套测量控制技术的比较
两套测量系统、相互校核,不断修正,主要相互验证测量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测量仪器的误差。通过比较两者最大相差在两厘米左右,在规定的容许范围之内。依据自动测量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推进,管片脱出盾尾后对管环进行复测,可发现偏差基本都在5cm之内,所以本工程大部分数据依据自动测量系统,节省大量劳动力。
4结语
施工区间为1668.993m。是一般隧道的2倍左右,且曲线多、部分曲线急且长,导致导线边数多且部分导线长度较短,而这些导线又不能闭合,直接导致盾构贯通误差的增大。在半径为350m的小曲线推进时,由于隧道曲率大,前方可视距离短,导致自动与人工测量移站频繁。在本工程中,在R=350m的圆曲线隧道上,平均要20环(24米)换站一次。每次换站完成后,进行一次测量复核,调整自动与人工测量的相关数据。由于测量距离短,测量站安装在尚未完全稳定的管片上,所以每次换站完成后,高程数据总有一定的变化。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每天进行一次复核,及时调整相关数据。这些因素给本区间的盾构推进导向测量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本区间盾构的顺利推进和准确进洞贯通,就必须制订周密的导向测量方案,并且在导向测量技术应用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馈,洪开荣,吴学松.盾构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 王靖雅,李健,董晶.地铁盾构法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35-39.
摘要: 介绍了YHJ-800-煤矿专用防爆型激光指向仪在菲律宾大马尼拉供水项目直线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激光指向仪器的安装、调试、开挖轮廓线确定和控制及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激光指向仪;直线隧道;应用;轮廓线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YHJ-800-coal mine explosion-proof laser pointing instrument in a straight line to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projects in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Laser pointing instrument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excavation contour to identify and control and use precautions.
Key words: laser pointing instrument; linear tunnel; application; contour control
1、引言
菲律宾大马尼拉供水工程位于首都大马尼拉东北部的BULACAN地区,分为AQ-5号线一期旧混凝土管的修复、AQ-6输水管线二期钢管工程及AQ-4和AQ-5连接段施工。其中AQ-6二期钢管工程是沿着首都供排水系统的路权范围,从釜馏2号进水池至Novaliches下游出口总长9.881km。一期工程5.5Km己于2005年建成,二期工程主要包括3条(原设计6条,设计变更后为3 条 )总长度为3394m的引水隧洞及总长度为6487m的引水钢管;AQ-6一期与AQ-6二期的连接设施;AQ-6二期与Novaliches入口的连接。三条隧道长度分别为1#隧道:824m、2#隧道505m、6#隧道2065m。隧道开挖断面为多圆心马蹄形断面,开挖底宽3.6m,最大开挖高度4.6m,砼衬砌后隧洞直径为3.7m,衬砌厚度25cm。
新建三条隧洞周围7-10m范围均为原有老管线,因此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该工程采非爆破式掘进开挖进行施工。由于洞径小,距离长,洞内通风仅仅依靠洞口风机,无法很好的解决由掘进带来的粉尘、支护喷浆粉尘、运输设备尾气等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光线弱、空间小、气象差、红外测量仪器反射信号差等条件对测量工程师和测量一起和技术提出了挑战。如采用常规的隧道测量方法时,需要洞内停工,加强通风照明,待洞内环境适合进行测量时再进行测量放样。这样势必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施工时间,使部分人员设备窝工,影响施工进度及施增加施工成本。激光指向仪安装调试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能指示隧道的中线位置及方向和坡度。在隧道中合理使用激光指向仪,能够大大的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减少相应的测量人员工作量,能够有效的节约控制施工成本。
2、激光指向仪的安装
1) 本项目采用煤矿专用防爆型激光指向仪-YHJ800,其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为:
激光指向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光束两点定一直线,即可以根据已知的两点,定出隧道中线、腰线或其它方便控制开挖边线的特征点,再在此基础上在掌子面上标示出开挖边线。激光指向仪只能用于隧道直线段,不适用于曲线段。
激光指向仪主要技术参数:
仪器有效距离为:800m(红光)、1500m(绿光)
可调光斑直径:Φ≤40mm
电压:(交流)127v—230v、(直流)2v—5v
工作电流:60MA(红光)、200MA(绿光)
光斑调节范围:水平度±35、垂直度±25
仪器净重量:2.8kg
环境温度:-10℃~+40℃
环境湿度:≤95
2)激光指向仪的安装:
指向仪应安装在距施工掌子面不小于30米处,以避免施工机械振动及隧道初期变形而产生较大的位移,激光指向仪可以安装在腰线处与中线平行,也可以安装在隧道顶部与中线平行。根据本隧道施工实际情况,采用将激光指向仪安装在两侧腰线上并对激光指向仪的支架部分进行了改进,原厂提供的固定支架,对安装要求精度很高,在安装固定过程中很难保证光束跟中线平行。因此应对支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激光指示仪在高度上可上下在一定范围可调,在左右方向也可在一定范围内可调;首先利用全站仪由隧道外的测量控制点做一条导线引入隧道内,在距离拟安装激光指向仪位置大约50m处架设测站,先测出腰线的高度,然后在此高度上,从中心线往腰线量1.85m所确定的点,即为激光指向仪安装位置,并将其焊接于锚杆上。由于激光指向仪在定位过程中很难保证光束与中心线平行。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激光指向仪,尽量减少测量误差,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及小孔成像原理,使得激光光束能够跟中线平行,且在有效距离范围内减小光束的扩散,保证投影点的清晰。采用两块可活动的钢板,在钢板中心各钻一直径约3mm的小孔,和指向仪安装方法相同,将两块钢板焊接于腰线高度且距中线同一水平距离上,用仪器找准两点的位置,在保证钢板面与中线绝对垂直的情况下,使得两孔的连线平行于中线。钢板间的距离约45m,激光指向仪与第一钢板间的距离为3m。
3、激光指向仪的调试:
将固定在支架上的激光指向仪接上电源,微调指向仪上下左右位置,使其光束穿过第一块钢板的小孔及同时打在第二块钢板小孔,然后旋动激光指向仪上的微调手轮,使光斑同时穿过两块钢板中心的小孔,然后锁定微调手轮,固紧支架螺杆,销紧微动手轮,避免激光指向仪位移。然后再将激光光斑调整至最清晰,最小的状态。
4、开挖轮廓线的确定和控制
左右腰线两台激光指向仪投射到掌子面的两个点(如图1所示),分别为左右的腰线点,并且距中心均为1.85m,用进度较为准确的钢卷尺校核两点间的距离应为3.7m,这两点的中点即为隧洞上半圆的圆心,并标记该点。再以标记点为圆心,以2.38m为半径即可画出上半圆的开挖控制边线,由于本隧道设计是多圆心马蹄形断面,根据设计图纸,腰线以下左侧的开挖边线则是以右侧的腰线激光投射点为圆心,以4.23m为半径画弧,右侧开挖边线以左侧腰线激光投射点为圆心,以4.23m为半径画弧,弧线上方与上半圆弧线相连接,下方画至开挖水平面底板面,并在每个循环开挖前用自喷漆将开挖轮廓线绘制于掌子面上,以便于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的控制开挖,避免超挖欠挖超出规范允许的要求。
5、使用注意事项
1)激光指向仪应罩上外罩,并立上警示牌,以免施工人员不小心碰到仪器。
2)应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使用时候发现光束断断续续的应及时更换修理。
3)定期校核仪器激光投射点,如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必须进行校核。
4)仪器使用时,严禁眼镜直视激光光源,避免伤害眼睛。
5)仪器在不使用的时候关闭电源,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