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3-05-30 10:09:31

描写初春的优美句子

第1篇

关键词:两宋文人 飞禽形象 社会与人生

中国历史上的北宋、南宋时期,曾出现过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阶段。但大量是战乱频繁,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日子。两宋文人在其作品中惯用诗词,特别是“词”这一文学体裁,反映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题材内容极为广泛。其中飞禽形象的描写并不是两宋文人们刻意寻觅的“知音”,但通过这些飞禽的描写,使他们作品中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点缀着两宋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两宋文人在飞禽形象中捕捉理趣,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两宋文人用审美态度,在飞禽形象中捕捉理趣。文人们用心灵来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表现出飞禽的内在理趣,也流露出文人们内在的真实情感。

赵令的《菩萨蛮》【轻鸥欲下】“轻鸥欲下春塘浴,双双飞破春烟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感的美丽画面,而且能使读者感到扑面而来的一股生机盎然的春意。辛弃疾《满江红》【几个轻鸥】中,“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白鸥碧水,色彩明丽。而“来点破、一泓澄绿”七字,尤使人觉得波心荡漾,涟漪微泛之景如在眼前。陆游《鸥》中“海上轻鸥何处寻?烟波万里信浮沉”。描绘了海天一色,空旷无垠,几只海鸥在青烟白浪间自由自在地浮沉,境界很阔大,景象很壮美,令人胸宽神怡,心向往之。在诗人的另一首《秋日杂咏》中,提到了白鹭,白鹭又名白鸟,因其羽洁白,北宋文学家李曾称之为“雪客”。“正疑白鹭归何晚,一片雪从天际来”两句起初先以问语出之,节奏舒缓,但不等读者寻思,忽然引出白鹭,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天际”二字却给诗句平添阔大气象,把白鹭从天而降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史达祖极有名的一首咏燕词《双双燕》【过春社了】,上片是:“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作者用拟人手法正面描绘燕子的动作、形态、声音、心理,极为逼真,为咏物一体规矩工整之作,前人赞为“形神俱似。”后两句歌咏燕子轻飞时的美妙姿态,为了突出紫褐色的燕子,词人用红花来衬托。词下片有几句“爱贴地争飞,竟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不仅写出了双燕轻盈地贴地竟飞的习性,而且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双燕人的心理,表现了燕子贪恋观赏风景以致归晚。特别是“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二句,备受后人称赞,王国维称它有“化工”之妙。

在古代诗文中,鸳鸯作为夫妻和谐、爱情幸福的象征经常出现,被赋予“爱情之鸟”的美名。北宋词人欧阳修有描写鸳鸯的名句:“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莲女妒,惊飞不许长相聚”。(《渔家傲》【叶有清风】),鸳鸯在荷花丛中成双作对地嬉戏,那情景引起了采莲姑娘的妒忌。诗人用清丽的彩笔勾画出优美的画面,用莲女的嫉妒反衬出鸳鸯侣的相亲相爱,一往情深,蕴蓄着无穷的情趣。流莺:流转不定的黄莺,莺声圆转如流,悠扬悦耳,文人们怎么会忘掉它呢!“飘飘仙袂缕黄金,相对弄清音”(李石《朝中措》【飘飘仙袂】),写黄莺美丽的毛羽好像仙女飘飘的衣袖,衣袖上镶嵌着缕缕黄金,一对对黄鹂在树枝间婉转歌唱,好像在炫耀自己清脆的声音。白居易《长恨歌》中有“风吹仙袂飘飘”的句子,描写升入仙界的杨贵妃的美丽的形象。作者在这里化用白诗,以“飘飘仙袂”形容黄莺美丽的羽毛,构思新奇。词句先绘形,后绘声,将黄莺形象刻画的十分可爱。相比之下,乌鸦是不受人们喜爱的鸟,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也不太光辉。“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刘子《天迥》),乌鸦惯于傍晚时分集聚成群,白天又分散开来,忽聚忽散,从无秩序可言,所以诗文中常以“乱”或“乌合”形容乌鸦。这里在“乱”字之上又加一“散”字,“散乱”的寒鸦,飞动时更是乱糟糟一片,落下时又是黑压压一树,形象分明可见,构成一副萧瑟凄凉的图画。描写暮鸦的还有戴复古《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中“群鸦争晚噪,一意送斜阳”两句,为了描写暮色降临的情形,作者也选取暮鸦群噪的场面,并想象群鸦正在送别“斜阳”。诗句从极为寻常的描写对象中表现出盎然的情趣。

以上的诗词以清新活泼的笔调,精巧奇特的构思,刻画了飞禽本身独特的美,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副副情趣昂然的图画,形象何其鲜明,意境何其优美。同时,通过对飞禽形象的描写,也反映了两宋文人的思想个性、生活爱好、审美情趣。

二.两宋文人通过飞禽形象寄托人类的各种情感

两宋文人写出了几乎人人都曾经历过的春晨情景与片刻感受,但也有伤春惜春的意味。他们通过飞禽形象的刻画,也传达给我们淡淡的伤春哀愁。子规即杜鹃鸟,又叫子鹃,鸣声凄切,似有冤情。传说周代蜀帝杜宇含冤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终日啼叫不已,故后来称子鹃为杜鹃。宋人余靖“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子规》)两句说杜鹃的啼鸣声声含冤,且冤情极深,是万古之冤。子规还有一名“催归”。传说它啼叫是催人归家。杨万里在《初夏即事》一诗中写道:“更无一个子规啼,寂寂春山花自飞,啼得春归他便去,原来不是劝人归”。诗人在这里为了表达惜春之情,所以说子规“啼得春归他便去,”原来它是催“春归”,而不是劝“人归”,诗句构思新颖,不落俗套。范成大曾在四川做过制置使,后来因爱国之志无由施展,产生了思归之念。于是就有“鸟啼一夜劝归去,谁道东川无杜鹃”这两句。他在夜里听到杜鹃啼叫,因杜鹃又名“催归”,便想到杜鹃也善解人意,知道他有欲归的念头,也“一夜劝归去”。鸟啼作为融动作者离情归思的景物出现,诗人因景生情,景物与心情结合得很巧妙。

在古代诗词中,燕子与人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晏殊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欧阳修有“双燕归来细雨中”之咏。“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原词是作者歌咏颍州西湖暮春景色的。此时,春风春雨,落花狼藉,飞絮蒙蒙,游人已经散去,笙歌之声也已不闻。此情此景,使作者“始觉春空,”心中浮起一种寂寞、怅惘的感情。正在这时,他看到一双燕子冒着细雨比翼归来,顿时产生了一种亲切、温暖之感,心中的惆怅也一扫而空。词人把飞燕融入充满诗意的美景中,又和着惜春叹春之情,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移情于物”的写作方法。同样“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田为《南轲子》【梦怕愁时断】),这两句看似描写飞燕,实则伤感春暮。因为双燕归来时的满身花雨,说明春已晚,花尽落。词人写春燕来表达春意阑珊的惆怅之情。“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秦观《蝶恋花》【晓日窥轩】),这几句以拟人的手法,通过似通人情的双燕,表现了佳人的空闺独守,孤寂无聊。正由于孤独寂寞,佳人才看着晓日窥轩,双燕絮语来消磨时光,而多情的双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断的呢喃中向佳人倾诉惋惜春暮的感情。词人秦观更是以委婉的方式抒写自己撩乱的伤春惜春情绪。

不仅是飞燕让两宋文人们有着缠绵悱恻的感伤情绪,连鹅鸭也会触动他们的哀伤之情。晁冲之《春日》中,“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这两句写暮春季节,桃花飘落水中,成群的鹅鸭在水中追逐着桃花畅游的情景。水绿花红,鹅鸭争游,画面是美丽的,也是生机勃勃的。但作者从“鹅鸭不知春去尽”着笔,就透露出抒情主人公浓重的伤春、惜春情绪,可谓意在言外。

飞禽与景物互相衬托,互相补充,极富情景交融的意境,前者给人增添了迟暮衰残之感,后者又给将阑的春色增添了几分冷落萧条。把主观情志渗透在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这些正是两宋文人所要体现出来的主旨所在。

三.两宋文人以飞禽形象来表达国破家亡之哀伤、抗敌卫国之豪情

在两宋文人的诗词中,极写飞禽之处境,体察深微,联系到文人自身的处境,有很多感受在其中,通过飞禽形象的描写,使两宋文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这是苏轼初到黄卅寓居定慧院时作的一首词。下阕写孤鸿“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当时作者刚出囹圄,惊魂未定,心境孤寂,他以秋夜残月的孤鸿自况,表现自己不肯随人俯仰,与俗沉浮的生活态度,反映出词人孤高的品格与非凡的意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这首词中,鸿似人,人似鸿,鸿与人已凝为一体。“天际历历征鸿近,被风吹散,声断无行阵”(方千里《品令》【露烟静】),征鸿正排着整肃的队伍,从远处千里迢迢飞来,突然遭到狂风的侵袭,眨眼间声断阵散,征途的辛苦和灾祸的不幸如见。“孤音诉明月,天高路漫漫”(孔平仲《孤雁》),诗句紧扣“孤”字着笔。首句以不能视听的明月作为陪衬,极写大雁的孤苦无诉;次句以天高路远相衬托,更显出失群征雁的孤单。明月、高天、长路都是为征雁之孤作渲染,从而流露了作者人世茫茫,孤独无依的叹伤。写游子思乡之作,其中渗透着羁旅失意,难以名状的苦闷心情。这些描写孤雁的词句,抒发了一个真诚的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怀,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李好古是南宋末年人,创作《谒金门》【花过雨】这首词时,正值蒙古灭掉金和西夏后大举南下,全力攻宋,南宋王朝岌岌可危,面临覆亡。“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这两句以燕子旧巢难觅的愁苦,来隐喻自己国土沦亡,无家可归的悲哀,表达了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俯啄少许便有余,何至以身为子娱”(苏轼《鹤叹》),诗人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鹤的口吻说自己处境的孤苦,所求极少,不甘供人娱乐,实际上有着明显的寄托意义。用来抒发怀才不遇而决不随俗浮沉的心情。诗人陆游《赠老鸡》中“峨峨赤帻先群辈,喔喔长鸣盖四郊”二句,抓住雄鸡头戴红冠和不失时而鸣的二“德”,描写它的雄姿和它嘹亮的报晓啼声,借以比喻自己超群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呼号。

两宋文人以飞禽作为主角,以诗词作为工具来抒发抗敌卫国的豪情,表达出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文人们运用飞禽形象,从题材内容来说,这是直接干预社会生活,反映现实政治斗争的词篇。诗词中所表现的感彩极为鲜明。两宋文人借飞禽形象的描写来悟理,表达人生感悟,往往是与内心情感相通的。飞禽的描写寄寓着文人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与自身的物我关系来表现对社会人生的广泛思考。这也许就是两宋文人要向后人们所展示的重点所在吧。

参考文献:

[1]李敬一.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1.

[2]朱庆和.文言文全解[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7.

[3]蔡燕.唐诗宋词艺术与文化审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1

第2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读写“碧玉、裁出、剪刀”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认识美

1.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吗?你能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或一首诗来描绘春天吗?

2.动画展示春景,定格河边垂柳婆娑的画面:阳春二月,微风拂面,草长莺飞,多美的春天啊!瞧,那河岸的柳树给这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浓浓的春气。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不禁吟咏作诗,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咏柳》。(板书:咏柳)

3.读题释意。指名学生读题识字“咏(yong)柳(liu)”。咏柳就是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么赞美的呢?

【设计说明】回忆对春天的感受,用词语、语句描述春天,并借助动画展示春景图和春柳图,引起了学生的翩翩联想,丰富了学生对春天的表象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诗文,感知美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自己轻声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读词卡:碧玉、垂柳、丝绦、妆成、裁出、剪刀。

4.重点指导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确。

5.指导书写:咏、裁、剪(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字形;学生在生字卡片上练写。)

6.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把诗句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7.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8.配乐朗读古诗。

【设计说明】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流利,是古诗教学的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强调难读、易错的字音、字形,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为读懂古诗作了较好的铺垫。

三、细读诗文,品味美

(一)学习第一、二句诗

1.课件播放柳树远景图。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诗中是怎样描写的?

2.学生读第一、二句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句中的字词,说说诗句表达的意思,不懂的和同桌讨论讨论。

3.教学进行适当点拨。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一树:满树。

4.指导朗读。

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1)指名读、分组读、自由读、领读。

(2)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一些。)

(3)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设计说明】引导观察、想象、读文,借助图像及文中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春意。

(二)学习第三、四句诗

师:多美的柳树呀,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读句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出示柳树近景图,观察柳树叶子的形状。

2.根据观察到的树叶的样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明白了什么?

3.小组交流各自的理解,说说诗句的大意。

4.品读“细叶”,感受春的魅力。

①朗读句子,从句中你感受到早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②你从“细”字,又感受到什么?

③那我们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它的细致、精美。(指导学生美读诗句,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句的问话语气。)

5.拓展、想象:难道二月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只剪裁出了美丽的杨柳吗?想想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还会剪出什么?(裁出娇艳的鲜花,裁出绿绿的小草,裁出烂漫的春光,如花的盛世。)

6.可见这两句诗除了赞美柳叶的精致,更主要的是赞美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7.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古诗。(自由读。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齐读)

【设计说明】紧扣“细”字进行品读求异,不仅拓宽了诗之意蕴,还品出了诗人练字的绝妙功底,使学生无不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为诗人的生花妙笔所折服。再通过拓展思维、放飞想象,由“咏柳”到“咏春”甚至“咏国”,体会大自然之美,盛世如花之美。从而升华了诗文的主题。

四、回旋诵读,表达美

1.(配乐出示画面)在徐徐的春风中放眼望去:那一排排的才展开新叶的柳树婀娜多姿,让诗人感慨万千,不由得吟出――(生齐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漫步于湖畔垂柳间,诗人不禁为这精美的柳叶所赞叹,他情不自禁地颂出――(生齐读:不知/细叶/谁/裁出。)

此时,诗人更加赞叹这迷人的春天竟如此神奇,不由自主地赞道――(生齐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3.伫立湖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柔美的柳枝随风舞动,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生齐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杨柳依依,草长莺飞,春光似海,盛世如花,让我们带着喜悦之情背一背这首诗。(学生配乐背诵《咏柳》。)

5.多好的春风呀,它吹绿了柳树,吹出了勃勃生机,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把你搜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设计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读为心声”,通过一赞三叹的回旋诵读,拓展阅读,表达出学生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咏、碧、妆、裁。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试着写一写、画一画。

【总设计说明】

1.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教学本诗时,应紧扣“咏”字,引导学生“披文人情”,解诗题。懂诗意,悟诗境,表诗情,通过“赏柳”――“咏柳”――“品柳”――“诵柳”,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诗中文字浅显,语言凝练,教学时应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读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以读为主,入境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的语言之中。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教学中,我把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从导入新课的初读感知,到理解诗句,体会意境的细细品读,再到学完全诗后的反复诵读,循序渐进,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第3篇

一、感受语言的韵味美

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有人豪情满怀,有人郁郁满腹,有人喜悦非常,有人愁绪万丈……,作者的这些感情我们首先要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喜有乐的要读的节奏快一点,语调高昂一点;有哀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例如《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纸船》表达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在泪眼婆娑中对母亲的思念。读《金色花》就要读的欢快,读《纸船》就要读的哀婉。不同的课文,在语调、语速上的要求不同。一般的诗词,句子短小,要引导学生把握节奏、重音;文言文抑扬顿挫鲜明,宜指导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散文感情浓烈,朗读时要饱含深情;小说中人物对话语调分明,要揣摩到人物的心理,准确表达;议论文、说明文或以理服人,或介绍事物事理,朗读时可行云流水,娓娓道来。

二、领悟主题的情感美

读课文,了解文章情节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领悟文章主题,从而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天上的街市》,体会到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金色花》、《纸船》感受到母爱无边;读《散步》体会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认识到世界需要爱,要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爱。

三、欣赏语句的形式美

(1)句式美。有的语句上下结构相似,形同对偶,表现一种对称美。如《散步》中“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的格外早”……,这些句子短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有的句子暗含哲理,蕴含丰富,有一种内在美。

(2)词语美。

有的语句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虽是简笔勾勒,但“朗润”让读者感受到山的青翠欲滴,“涨”如绿波汹涌,“红”尽显春阳本色。初春美景,活灵活现。

(3)修辞美。不少语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摇曳生姿,展现一种生动美。《绿色蝈蝈》中描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拟人的运用使语言显得亲切自然,生动形象。这就是修辞的魅力。

(4)写景美。有的文章以景物描写为主,有的文章借景抒情,有的文章在写人叙事中穿插写景,无论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分量如何,无一例外地都呈现一种细腻美。《春》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写出了繁多的野花在柔和的春风中左摇右摆,时隐时现的图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美的句式,美的词语,没得修辞,美的写景带给读者的是极度的赏心悦目。学生在读中欣赏,在读中体会,获得的审美情趣自不待言。

四、感悟人物的形象美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真善美假恶丑,纷繁复杂,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这些人物的形象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读。首先,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其次,学生自读初步领会人物性格;然后分角色读,深刻体会人物情感。例如《羚羊木雕》,在初读中,学生大多能感受到父母的严厉、“我”的委屈、奶奶的左右为难;在分角色朗读中,只要能把握说话者当时的心理—父母重财轻义,不顾孩子的感情,孩子重友谊的纯真,对现实的无奈,父母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就一览无遗了。人物形象的美丑也能自见分晓了。

五、享受想象的意境美

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美丽的画面代替抽象文字,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是想象的基础,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能想象文字叙述中的意境。如学了《天上的街市》心中就会描绘这样一幅图景:在美丽的天街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里面摆满了人间没有的奇珍异宝,一些小商贩的叫声此起彼伏,街上人来人往,牛郎织女一个牵着牛儿,一个手提灯笼,剩下的那只手彼此拉着,东瞧瞧,西望望,在悠闲地逛街。语文课是具审美价值的课,当用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4篇

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散文,都围绕“雨”展开。《雨的四季》以“雨”为主线,从形、声等方面写出了四季雨的趣味,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卢法韬同学的《雨韵》则以“雨”为核心,以生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蒙蒙春雨中的美妙景象。比较两篇文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一、作为绘景状物的散文,都呈现出优美的景物画面。刘湛秋的文章以“雨的四季”为题,描绘了四季雨景,以生花妙笔展现出四幅鲜活的画面: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作者充分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调动各种感官,营造出静谧而美好、深远而开阔的四季雨境,让人沉醉在四季的雨韵中。卢法韬同学的《雨韵》着眼于一场春雨,描写细雨飘洒中初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文章以所见、所感为主线,雨、柳絮、鱼儿等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自由而和谐的图画;在景物描写方面采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春景图的动态美。两文相比较,无论是在景物特征的突显,还是景物氛围的营造上,后文都要略逊于前文。

二、好的景物描写应当通过精美的语言创造优美的意境,增强文章的美感。领略《雨的四季》中优美的画面,不难体味到文章语言的诗意美。整齐而富有节奏的语句,如“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读来朗朗上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将水珠的娇媚、小草的萌动写得有声有色,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雨韵》一文也注重词语的运用,体现出作者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底。如“淡淡的春意开始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来、随心所欲地信手涂抹着新绿”,“春天的第一场雨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可爱的人间”,“微微湿润的泥土酝酿着花的味道”,“满天飞舞的柳絮,被调皮的雨点儿骑在脖子上”,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给人以美的享受;“流淌”“涂抹”“酝酿”“骑”等精当的词语,把雨中初春的景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相比而言,前文的语言美而厚重,后文的语言有斧凿的痕迹。

三、走进自然,拥抱自然,用心观察自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感悟自然,是心灵的净化和超脱。《雨的四季》一文,作者在描绘了四季的雨景后,写道:“啊,雨,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作者用心感受到雨的情趣,领悟到雨中饱含的哲理,启迪人们:只要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自然,就能够体会到自然的美,领悟到生活的情趣。习作《雨韵》同样是在景物描绘的充分铺垫后,写道:“应该多走进大自然,去领略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这是作者情感的张扬,也是文章主题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赞美与喜爱,对自然和谐和生命自由的期求与渴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比较而言,后文显然显得直露,有拔高的嫌疑。

没有天生的文学家,文章的谋篇,语言的艺术,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涵咏、体味名家的经典作品,并借鉴、模仿他们的写作技巧,相信你一定也能够妙笔生花,写出撼动人心,具有永久魅力的佳作。

第5篇

“读经典学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在诵读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凝练的诗句具体化为优美的现代文。如何将寥寥数语二十来字扩充为洋洋洒洒四五百字呢?展开想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写古诗词需要教师捕捉、开发和利用诗歌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妙填补,使“留白”之处皆成妙境。教学中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想象景色画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代就有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诗歌意境的做法。改写描写景物的诗句,也可以学习此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美丽的图画。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写了“篱笆”、“小径”、“树”、“花”,但未作细致描写。如何描写好这些景物呢?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乡村风景: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会画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课件出示彩图;最后学生整体描述。于是简短的两句诗变成了一段优美的文字:

春末夏初,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好迷人的乡村美景!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曾经鲜艳夺目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

丰富的想象,恰当的“补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充满画面感的乡村风景图。

二、补充故事情节

由于字数的限制,古诗词中对事情的叙述是十分简洁的,事情的经过往往不完整,改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如《约客》一诗,作者用一句“有约不来过半夜”写了事情的起因是客人失约,可是“客人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相约的,约定了什么?”只字未提,教学中有的教师就抓住这一情节空白,让学生根据诗歌基本情节,发挥想象,写写“相约”的情节。有的学生写道:

一日,赵师秀路遇好朋友张生,两人多年未见,今日相遇更加亲切。于是他们找了块石头坐下开始攀聊起来,他们聊到这些年来的彼此的经历,讲了遇到的奇闻轶事,还谈到了自己的读书著作体会……两人久久不肯离去,无奈好友有事在身。临别时,赵师秀邀请好友说:“张兄,今日不能畅谈,明日傍晚到我家细聊吧?”张生一听点头应道:“一言为定,不见不散。”

这样的补充使故事更加完整,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春夜“闲敲棋子”的心境。

三、揣摩人物心理

古诗词中对人物的描写,多半只有简要的动作描写,极少有心理描写,其实描写内心活动能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改写古诗,特别是改写描写人物的诗句,教师要善于捕捉心理描写的“留白”,想象拓展。如《小儿垂钓》讲述了小儿垂钓遇路人借问的事,其中描写了小儿“蓬头”的外貌和“侧坐、遥招手”的动作,没有写小孩的心理。其实此处的心理活动能更好地突出小孩顽皮而又做事认真的可爱形象。有位教师就重点引导学生揣摩小儿的心理,补白孩子心理变化的过程。有的学生写道:

今天我一定要钓到一条大鱼,母亲煮的鱼最鲜关啦!……怎么还没动静呀,鱼儿呀快上钩吧,我的手都有些酸啦……呀,浮标晃动了,有鱼上钩了,肯定是条大鲤鱼……啊,别出声,鱼儿会听到的,别过来,吓跑我的鱼啦……

改写时穿插内心活动的描写,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四、倾听诗人心声

诗歌中有些句子看似平淡无奇,背后实则潜藏着丰富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诗句,悉心品味,倾听诗人的心声。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短短七个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诗人不说“此夜中闻折柳曲”而是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是因为“折柳”在诗人心中不仅指一首乐曲,而且是一个场景,一种愁绪。如何体会诗人内心这种深深的思乡愁绪呢?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大胆想象――闻到此曲后诗人脑海中会回忆起怎样的场景?有的学生写道:

听着这么绵长悦耳、浸满忧伤的《折柳曲》,我仿佛回到了家乡。记得当年离开家乡时,母亲捧着亲手缝制的衣服,拉着我的手说:“儿啊,出门在外多加小心,天冷就多添件衣服啊。”妻子轻轻地将纸伞送到我的手里,依依不舍地说:“李郎,家里的事你放心,外面风风雨雨你要照顾好自己啊!”好友站在路旁,折下一段柳条,送上一声祝福:“一路珍重!”……

巧妙的拓展在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了情感共鸣的桥梁,场景的回忆让浓浓的思乡之情弥散开来。

五、探究言外之意

诗歌往往是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话、言外有意、令人回味的意境,而且有些诗句会以疑问的方式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如《十五夜望月》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说“不知”其实是知道的。只是不直接说,这是诗家含蓄的表达。教学时,有位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探究,让学生想象“落谁家”?有哪些可能?并由此体味诗句的言外之意。

有的学生写道:这秋思落在了那孩子出征在外的人家,他们遥望明月多么希望孩子一切平安呀:有的学生写道:这秋思落在了那丈夫游学在外的人家,妻子独守空房、倚窗凝思,内心多么期盼丈夫早些归来:还有的学生写道:这秋思落在了那父亲在外经商的人家,孩子在空旷的屋里,嘴里时不时地念叨:“父亲现在到了哪儿呢?怎么还没有回家呀?”……

第6篇

(一)音乐渲染,营造美

古诗是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再现,古代韵律诗讲究平仄押韵,诗文中跳动着美的节奏,回荡着美的旋律。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易于激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教学中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杨万里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教学时,先播放一段轻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到一个优美的世界,边听边想眼前能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他们基本上都能从音乐中感受到环境的幽静美丽。接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并与课文插图对照,初步读懂诗的大意。之后再次让学生看图,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吟诵诗文。学生便很容易体会到作者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等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二)借助图画,想象美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短短二十来个字便把诗人所见、所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透着诗人的浓浓情意,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读罢一首诗,眼前便浮现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看罢一幅画,便能吟出一首诗。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读古诗,要引导他们体会古诗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神思”即心之思,吟咏中放飞想象。学生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穿越时空与前人对话、看见往日的盛衰、亲临文字描述的场景,还可以畅想未来。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在学生熟读成诵后,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诗中所写事物“篱落、小径、树阴、儿童、黄蝶、菜花”,并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就感觉容易了。再让学生听配乐诵读,想象画中情景,把静止的文字想象成活动的生活场景。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文本来个对话,与杨万里来了个心灵交流,自然地体会了晚春季节的秀丽风光,儿童追蝶的无限乐趣,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光的热爱和赞美。

(三)古诗配画,再现美

古诗擅长以景传情,以形传神,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充溢着诗情画意,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作画”中悟情会意。《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在借助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粉笔勾勒出“荷尽”、“菊残”的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教师边画边讲,“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傲霜斗寒的形象。接着画出“橙黄橘绿”的景象,这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到了画中的情,听到了画外的音,也就更深刻地理解了诗的意思。更自然地走进了诗人描绘的意境中,与诗人、诗文进行了直接的对话。

(四)推敲诗眼,领悟美

古诗词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正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对诗中关键字词进行敲打研磨,与孩子们一起走进别有洞天的诗意境界,感受古诗教学的巨大魅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诗,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字的妙用成为千古美谈。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看“绿”字可以换成哪些字,再向学生介绍传说王安石锤炼此字的资料,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王安石这一语言大家对诗眼的千锤百炼,真切的体会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更主要的是领悟了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精练,所表达的意境之美。

(五)反复呤诵,感悟美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古诗的意境、神韵可不是几句话能表述出来的,解读、感受古诗这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意境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诵读,引领学生诵读是诗词教学之根本。反复吟诵,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出委婉,虽不一定摇头晃脑,但却可以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读出节奏。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就会欣赏到优美的意境,通晓诗人的心情。这样的吟诵,给予我们的才是一种美的享受。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诗的意思后,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朗朗诵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读时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诗的韵律美。特别是后两行诗,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7篇

专家点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凭借落实――这目标的确定明显受“用文本教语文”的理念驱使。

教学过程:

师:“我”在平桥村怀念的不仅是社戏,而且还有江南的水乡夜景。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

生:第11段到第13段。

师:请××同学朗读这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这一路上有哪些美景。

生:有豆麦和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悠扬的笛声,豆麦蕴藻之香,渔火和松柏林。

师:找得不错。你们再看看,作者调动了眼、耳、鼻、舌、身等哪些感官来描写这一路美景的呢?

专家点评:面对的是初一学生,教师的引导性问题应该具体明确,甚至问题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指向。

生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似乎让我闻到了豆麦和水草的香味,真有美的享受。

师:“豆麦和水草的清香”,这需要用哪个感觉器官才能感受到的?

生1:鼻子。

师:对,要用鼻子感受,就是从“嗅觉”的角度去描写美景。这“清香”呀的确让人心怡。请你也试着从嗅觉角度来仿写一个句子。

专家点评: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大于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了一点知识,立即布置“操练”任务――即时的“直观”操练对“理性”认识的提高是很有效的。

生1:秋天到了,淡淡的青草味儿混着清新的稻香味儿弥漫在田野上。

师:嗯,不错,“淡淡的青草味儿”和“清新的稻香味儿”是必须用鼻子嗅的。

生2:清香和水汽“扑面地吹来”,这是要靠皮肤身体感觉到的,老师,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吧?

师:嗯,你的感悟力很强!炎热的夏夜,却有这么美的享受,太美了!那你也调动一下身体感官,从触觉角度来仿写一个写景的句子。

生2:晚上,凉风习习,孩子们躺在沙滩上,光着肚皮,赤着脚,风儿拂过,凉凉的,痒痒的,大家不禁“扑哧扑哧”地笑了出来。

师:“凉凉的,痒痒的”,写得好真切!莫非你曾有过类似的切身体验?

专家点评:老师在肯定学生从触感角度写景句子造得好的同时,教导学生:不管调动哪个感觉器官去写景,关键要写出“切身体验”,不能仅靠凭空想象。

生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一句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

师:什么道理呢?

生3:山的颜色和形态,都要用“眼睛”看的呀。

师:那请你也用“眼睛”感官来写一个句子描写一处景物吧。

生3:我们村上每家屋前屋后都有一个小小的菜畦,里面可有趣了!韭菜直挺挺地站着,白菜稳稳地坐着,西红柿露着红红的脸蛋,胖胖的茄子还高傲地扬起它那鼓鼓的肚皮……

师:好,真是趣味十足!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韭菜、白菜、西红柿、茄子等菜畦景物的形状、姿态、色彩,写得很生动。

专家点评: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概括,学生本来“有感觉”但可能还“不够明晰”,这也是课堂上教师“导”的应有之义。

师:请同学们再看看,也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还能发现新的写景角度吗?

生4:“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这里从声音的角度写出了笛声的优美,这是调动了“耳朵”的感觉器官。

师:你的发现很好。“自失”一词写出了“我”完全陶醉在了这优美的笛声中,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这笛声使我从看社戏的激动兴奋中渐渐平静,继而完全陶醉,可见这笛声的魅力是多么大呀!请同学们也用“耳朵”感官从听觉角度来仿写一个写景句子。

专家点评:“自失”一词是初一学生理解上的一道“坎”。这种地方倘若让学生过多地去思考探究,势必会分散学生对“多感官写景”这个课堂主题的探究。对此,老师就以“灌”的手段帮助学生越过这个“坎”去,足见其成熟。

生4:夜已经深了,我孤身一人走在大街上,黑暗仿佛要把我吞噬,周围静得诡异,只是偶尔有几声虫鸣,冷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这声音让我心头一紧。

师:虫鸣声、树叶的“沙沙”声更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氛围的恐怖,归根到底写出了“我”黑夜独行的恐惧心理。

专家点评:点评学生的操练成果,既要紧扣本课堂教学的主题“多感官写景”,又要注意为以后的深入教学“为什么写景”作好铺垫,这就是一位成熟教师的匠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去看社戏时的这一路美好风景,也探究了作者是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了这一路美景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路的风景又是如何的呢?

【出示画面《一路上风景独“好”》(交通堵塞画面)】

师:请同学们至少调动两种感官,用几句话来描写一下这幅画面。

生1:我坐在车里,不耐烦地望着车窗外的汽车长队,太阳毫不留情地从窗户外直射了进来,里面闷得像个火炉。不一会儿,我的额头上便挂满了豆大的汗珠。

师:“汽车长队”“车窗”“太阳”“额头”“豆大的汗珠”等,都是“眼睛”所见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的,那么还有另一种角度呢?

专家点评:对“视觉”角度作概括,帮助学生明晰;而另一个角度则引而不发,指点学生自己去发现。

生1:是触觉,“闷得像个火炉”就是从触觉角度写了“我”内心的急切和烦躁。

生2:又堵上了,车外汽笛声响成一片,喧闹嘈杂。车与车之间紧紧地贴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往前挪一点点,如蜗牛爬行。

师:请你自己说明一下写景所调动的感觉器官。

专家点评:把课堂交给学生,但老师要把握方向。

生2:“汽笛声喧闹嘈杂”“汽车如蜗牛爬行般前进着”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来描写的,表现堵车时汽车移动缓慢的情状,让人心急如焚。老师,我真有这种经历。

专家点评:老师的“不经意”引导发生效力了,学生在实践操作时不是一味凭空想象,而是在努力回忆亲身经历,写有真切体验的。

生3:我将车窗打开,一丝微风飘了进来,尘土的腥味随风而入;一带烟雾紧随着风儿滑溜进车内,有点呛鼻。原来是紧挨我们车的旁车上的司机正抽着烟呢!

师:一个多么精彩的特写镜头啊!也觉得这段描写非常精彩的同学起来说说看,××同学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专家点评:对学生运用多感官写景的练习点评,有老师全评、半评半启发、学生自评,现在又有学生互评。同一个知识点的密集突破,如果手段呆板,学习是会疲劳厌倦的。该老师手段灵活,训练密度再高学生也不会厌倦。

生4:运用了视觉、嗅觉,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路上塞车的日子真是苦闷啊!

师:真是“此一路”非《社戏》中的“彼一路”呀,此“好”非彼“好”啊!

师:同学们能运用一两种感官来描写一处景物了。下面我们再增加些训练难度,试写一段景物,要采用三种以上的感觉器官来观察体验。

专家点评:瞄准了一个目标,分解为三层阶梯:调动一个感觉器官――调动两个感觉器官――调动三个感觉器官,逐级上升,循序渐进。

1. 题目:选择一处你难忘的美景,写一段文字,试着调动三种以上感官,从不同角度去写出景物的特点。

2. 写作指导

(1)你看到了什么?(2)你听到了什么?(3)你闻到了什么?(4)你触到了什么?(5)你想到了什么?

【展示学生习作】

①春雨像断线的珍珠,淅淅沥沥地打在窗上,点点滴滴,晶莹剔透。②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悄悄苏醒。③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享受着春雨的滋润。④春雨渐渐停息,太阳从云中探出头来。⑤校园里的梅花开了,远远望去,雪白雪白的,如寒冬的新雪。⑥刚走近,一缕缕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立刻沉浸在花香之中,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啊!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邢怡娇同学写的美景。请大家来评价一下她写得如何?

专家点评:到现在老师真不该“多嘴”了,是把课堂整体交给学生的时候啦!

生1:“春雨像断线的珍珠”中的“珍珠”一词就从视觉的角度抓住了春天雨滴落下的情态,圆圆的、小小的、亮亮的,比喻很恰当。

生2:“校园里的梅花开了,远远望去,雪白雪白的,如寒冬的新雪。”这句话把梅花比喻成寒冬的新雪,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

生3:“刚走近,一缕缕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立刻沉浸在花香之中,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啊!”从触觉和嗅觉的角度,形象地写出了梅花淡雅的清香。

师:邢怡娇同学很善于观察,她调动了多种感官,抓住了景物的形、色、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春雨润草、梅香袭人”的画面。有没有同学敢于和她挑战,挑选其中一句,加以修改?

专家点评:妙!该是老师“挑拨离间”的时机了!

生1:“刚走近,一缕缕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立刻沉浸在花香之中。”梅花的幽香写得还不足;况且有矛盾,既然是香味“扑面袭来”,那怎么又是“一缕缕”呢?我的修改是:“刚走近,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直窜心田,瞬间人醉了似的,仿佛跌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生2: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来写。“手不禁向前伸去,指尖触碰到洁白的花瓣,宛如天仙般娇羞,又如婴儿般嫩滑。手指轻轻抬起,看见一些嫩黄的细粉贴在指尖上,凑近一闻,一股淡雅的幽香悄悄钻进了鼻孔里。”

师:很棒!我也似乎闻到了梅花的清香。大家运用视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把花香写得很具体,的确让人身临其境。

教学反思:《社戏》中“月夜行船”是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这节课中我选取这一画面,想让初一的学生在品读中初步学会多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8篇

这篇韵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暮春时节早晨的静谧、和缓、自然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水雾弥漫,动静相宜,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但又十分和谐。

诗中首先揭示了整幅画面的时间:“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两岸的杨柳绿了,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一园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绿叶映衬红花,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诗人用燕子与小虫,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美。声色俱备,使得安静之中有了活力。最后放眼望去,“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把绿刻画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中,遵循学生识字规律,从大语境到小语境,并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走进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以读促想象。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体会文章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想象激发朗读。通过学生想象到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喜爱”的情感,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想象和朗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想象画面,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圈画生字;借助文中拼音初步朗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意;查阅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歌句子。

2.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看图猜古诗中既积累了古诗词,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激励性的话语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谈话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背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古诗

出示第一幅图片(柳树),看到这满目的垂柳,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出示第二幅图画,这桃花如此的娇艳美丽,你们又想到了哪首诗?一场春雨过后落花满地啊!你想到了那首诗?

学生猜到后背诵古诗。

古人用那优美的诗句写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什么样子呢?想用哪些词语来表现他?春天的美丽,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把他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再次来品味春天之美。

出示课题,齐读。并解题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理念: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所以教学中遵循着从大语句到小语境的方法教学,放手让生自学生字词。“我和大家来分享”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换偏旁学会了很多字,不仅仅是学会了课本上的字,还认识了课外的形近字,增大了识字量。在学习“更”字的时候,因为它是理解的重点,利用钟表,直观的巧妙的给学生展示了其含义。)

同学们请你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检查读文,一人读一人听,发现同桌读错了,要帮他纠正,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教他读一遍。读好之后马上坐好。

检查读文:谁来展示读文?读的同学要做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字音准确。听的同学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

去拼音读课文;读生词:自己读――一生领读――检查读;读字;同桌读――开火车读;分享字;更:多音字;漫:漫过,慢慢蔓延馒头。

4.品读感悟。

(设计理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朗读是理解诗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运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表现对诗歌理解;在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习诗词最好的催化剂。)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遍课文共有几句话。

下面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仔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还可以给你的小组同学读一读。别人说得时候要注意倾听,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交流?

(1)“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学生想象画面:河两岸的杨柳抽了淡绿的叶子,淡淡的颜色相互掩映着,好似薄薄的烟雾。春雨过后满园的杏花开的更加娇艳了。

结合课件理解“轻烟”,杨柳抽出淡绿的叶子,她长长的枝条垂在水面,那淡淡的绿色相互掩映着,朦朦胧胧,好似薄薄的绿色的烟雾,,杨柳如烟啊,我们再来看看这满园的杏花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语言渲染:若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在走进杏花再来看一看。这杏花比赛似的开放着,有的花朵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只是舒展了他的一两片花瓣。火红的骨朵不甘落后啊,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了。这样的杏花我们喜欢,古代诗人王涯赞美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也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岸绿,一园红,交相辉映,美得耀眼,快来读一读。

(2)“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学生想象画面:燕子在房前飞舞着,有的快乐的玩耍,有的寻找食物。篱笆下的小虫子吱吱的叫着,为这春天增加了生机。

教师指导朗读: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幅画面好生动啊。五更的时候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而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春天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啊。谁来读一读

(3)“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学生描述画面:新长出来的荷叶嫩嫩的绿绿的,层层叠叠的浮在水面上面。小草早已长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生体会“层层碧”的含义。指导朗读:一清一碧,真是绿意盎然啊,谁来读一读

(4)整体回味画面,有感情读诗。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你们看,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一场春雨悄然过后,两岸烟柳如烟,一园杏花红艳,新荷小草葱茏多姿。这个春天美得无与伦比。如果说这是静静的美,那么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生机勃勃,有动有静,也难怪作者说说三月春渐浓啊,如此生机勃勃的早晨,你们喜欢吗?(喜欢。)来读一读这首奇丽的小诗吧。(生练读。)

配乐朗读。

5.拓展。

(设计理念:以读引读,拓展更多的阅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片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古诗、词语、句子。

6.作业。

第9篇

一、用心捕捉《春》中的动态美

美文好比天籁,细细品味其用心雕琢的词语,总给人以绕梁三日、余韵袅袅的回味。《春》中传神的动态美描绘了物象的形象,突出了物象的本质特点,从而更好地传达出作者对春强烈的喜爱赞美情感。

在《春》中,作家这样写道:

“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钻”字,传神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作者对春的热爱之情;“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中“卖弄”一词将鸟儿人格化,“卖弄”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春天来临,群鸟争春的美丽和谐景象,将春天的勃勃生机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中的“静默”一词将房屋人格化,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一幅房屋沐浴春雨、静静守候忙于春耕晚归的农人的温馨情景,让人读来意犹未尽,余味悠长。

《春》中传神的动态,鲜明的节奏,明朗、和谐的旋律,如美妙的天籁之音,带学生畅游其中,凸显“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二、细细欣赏《春》中的绘画美

后人评价王维诗歌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朱自清散文《春》既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带学生观赏朱自清的“春”之花园后不难发现,作者为我们勾描了几幅美丽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而最为精妙、最让人回味咀嚼的是这段文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几笔勾描得诗意盎然。作者着力写春花竞相开放的景象,视角由上而下,描写时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有序写景。不仅桃花、杏花、梨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与百花争艳,与春光争辉。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读这段文字,你读出的是浓浓的诗意,作者通过虚写即想象带领读者走进优美、和谐和生机勃勃、百花斗艳的春天;读这段文字,你仿佛在观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画里有留连戏蝶时时舞,有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幅画,虚实相生,声形兼备,文有尽而意无穷。在这幅画里,涂抹的是作者对春天无尽的深情、无尽的爱恋。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作者精心勾描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中中倾泻出来了。

三、反复咀嚼《春》中的感官美

文要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只有充分调动视、听、味、嗅、触五种感官,文字才会意蕴无穷。朱自清在《春》一文中正是巧妙调动多种感官去表现春色,将原本无形的春色写得五光十色、百味杂陈,动与静的结合,虚与实的相生,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结合等,手法灵活多样,多角度地描写出了一个别样的春天。

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调动触觉感官,将春风比做母亲的手,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则调动嗅觉,写出了春风吹拂、送来清香的动人情态;“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更是通过听觉写出了在春意浓浓、温暖宜人的春日,鸟儿、轻风、流水的悠然与愉悦,突出了春日的幽静与和谐。

作者从多个感官角度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难以捕捉、不易表现的事物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挥笔间顿生诗情画意。

四、妙手借鉴生出盎然的诗意美

第10篇

关键词:依托教材 激发兴趣 学习技巧 妙笔生花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纵观当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这一板块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语文知识和素材积累的“贫乏”,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贫困”。如何不增加额外阅读负担,能让学生自由地抒写内心的感受呢?如何让学生有素材写呢?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技巧写成初中生级别的优秀作文呢?笔者觉得可以利用课堂,依托教材,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提供积累广阔的作文素材的平台、引导选材、技法、语言等写作技巧,让他们愿意写、有的写,写得好,让作文课堂妙笔生花。

为此,笔者尝试以教材文本作依托,从兴趣、技法等方面进行作文指导训练。具体为:

一、依托教材、形式多样、激发写作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可形式多样地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1.个性诵读,以读促写。如依托教材《紫藤萝瀑布》,笔者让学生自由找出最喜欢的优美句子朗读,并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小组合作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要好的朋友对读。这样充分放飞个性的诵读,激活了学生读的兴趣。乘着兴趣正浓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句子也仿写一句,这时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也在诵读中被调动起来了。

2.探究质疑,以想促写。如依托教材《月亮上的足迹》,笔者在探究质疑时抛出两个可展开想象翅膀的话题让学生想像写作。

话题1:“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

话题2:“如果将来你有幸成为宇航员登上月球,你设想会有怎样的故事?”

这是一种有创意的想像力鼓动,大大激发了初中学生的想象力,也调动了写作兴趣。有学生想象写出了美丽的地球在人类觉醒后被保护得异常美丽;有学生想象写出了邀请嫦娥到环境污染改善后的地球做客的情景;还有学生想象写出了将来月球将成为人类旅游的景点……

3.拓展延伸,以写促写。如依托教材《爸爸的花落了》,笔者特意设计了一道拓展延伸的写作作业:请你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爱,以此作为礼物送给父亲。在拓展延伸的写作中,学生心灵的碰撞点燃了情感烈火,潜移默化而溢于生活,写作兴趣自然就调动起来。

二、依托教材,学习技巧,写作妙笔生花

常言道:“写文章,七分在选材,三分在技巧。”也就是说光是积累素材还不行,还要懂得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从新颖的角度去发挥,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人。纵观我们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正是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才为后人传诵。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1.依托教材,学习表现手法。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会从鉴赏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往往教师讲得很精彩,而学生听得却是云里雾里,不懂也不感兴趣,因此对写作没有任何帮助。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依托教材,把教材中优秀范文的表现手法与学生要学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学以致用。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中的欲扬先抑,《爱莲说》、《行道树》、《海燕》中的托物言志与象征,《蝉》、《贝壳》中的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2.依托教材,学习细节描写。我们知道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如教材《范进中举》,运用人物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就将贪财、自私、虚伪的胡屠户淋漓尽致地展现要我们眼前,达到了写人如见其人的效果。于是在作文指导时,我依托教材中写人如见其人的细节描写方法,让学生模仿片断:练习写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实践证明:依托教材学习细节描写,的确让学生妙笔生花了。

3.依托教材,学习语言表达。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一个文学家都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反映生活的,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模仿借鉴教材佳作名篇中的修辞手法,令文章赏心悦目、感染力更强。如教材《春》中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让人自然走进春花秋实、春暖花开、蜂蝶闹春的境界中。事实证明,借鉴作品的语言特色进行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语言特点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的写作锦上添花。

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要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教材来。”依托教材,吸取精华,授之以渔,语文作文课堂自然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品读;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94-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由此看出阅读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发挥读的作用,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品读的形式展开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突破,获得思想的提升。

一、品读风景之美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文章中有很多都是抒感的写景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感受文中的景色描写,不但从中欣赏到美景,还要感受到文字之美。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文章文字优美,描写的春天美景令人向往,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无限的活力。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共鸣,我特意将春天的美景作为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品读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学生抓住“草地”的相关文字,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内心对春天绿色草地的喜爱之情。学生一边品读,一边观察笔者制作的多媒体视听课件,再配上轻缓的音乐,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感觉和意识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激发了想象力,学生从中体验到无以复加的快乐。这就是品读带给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是其他活动所无法给予的。

二、感知语言之美

文学语言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每一个动人的字眼和词句,让学生从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展开品读,通过对文字的品读,提升自己的语言赏鉴能力,并由此提升语感。

如在教学课文《济南的冬天》时,笔者先通过自己的范读让学生感知文中的优美意境,在学生获得了文本具有的美感之后,再展开语言探析。例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针对此内容,向学生发问:“你对哪一句最有感觉?对照生活中的雪,你能感知到什么?你能抓住句子中透露出来的感情吗?”学生抓住文中的字眼“看护妇”,很快体会到:雪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暖意,给人一种温暖和爱。这样的品析,激活了学生对语文的美丽体验,语文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和快乐。

三、赏析结构之美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经典佳作,有着极为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发起丰富的想象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作品结构进行品析,感知文本的结构之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结构之妙,笔者带领学生展开解读和品析:哪里写木兰对爷娘的思念之情?哪里写木兰离家后沙场奋战的豪迈之情?学生从中找到相关段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段写出了木兰离家后对父母的思念,表现出她坚强的内心。在这里,爷娘唤女声与流水声、胡骑鸣叫声,声声在耳边回响,对于孤身在外的木兰来说,亲情和战情,思乡之情和卫国之情,她选择了后者。她毅然决然地告别安逸的生活,来到这黄河流水的陌生之地,听着胡骑鸣叫……这些都表现出木兰内心坚定的忠心报国的精神。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既描写出了木兰的儿女柔情,又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魄。这种构思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木兰的赞美。通过短短几句诗,让读者看到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木兰形象,并且能够受其影响而产生共鸣。类似这样的结构,课文中数不胜数。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契机,让学生展开品读之旅,挖掘文本中的精妙结构,提升自己对结构的理解和赏鉴能力。

四、探析情感之美

情感是文学的精髓,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文学作品中,只有通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描写,才能营造出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独特意境。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如在教学《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体验柳宗元内心的情感,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进行评析,如鱼儿在水底游动玩耍,文章明明是写作者内心的寂寥,为何这里却描写了鱼儿的欢乐游动?这是一个矛盾。于是我带领学生对所学的旧知进行探析:柳宗元被贬谪在永州,他的内心是非常孤苦的。这里的描写,鱼儿虽然是快乐的,但作者却不能与之呼应,可见他对鱼儿的欢乐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因而也无法获得融合。后来坐于潭上,作者看见“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的描写就表达了他压抑的内心,他的人生境遇的波折。因为心中抑郁寡欢,只好来到这寂寥的山林中排解一二,由此可以看到他的情感底色。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读此情此景,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心中忧伤、悲凉的情感。

总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值得品读的地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让他们能够通过有效的品读,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培养兴趣 审美教学 注重积累

古典诗词是我国的瑰宝,是浩瀚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在吟诵、涵泳那凝练清丽的文字之时,感知其间深邃的思想、悠远的意境;在欣赏“无声胜有声”的意象之时,感悟诗人的神韵、词者的品性;在聆听那洋溢着曼妙音韵美与节奏美的诗句之时,咀嚼涵泳古人深厚的文学底蕴,感喟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初中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但多半停留于默默写写,一知半解,教师也多是将一首诗肢解开来,逐字逐句地讲解含义,概括内容,忽略了诗人所阐发的思想内涵及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单凭对语言文字表面的分析与讲解很难感悟诗词作者在有意无意间所写的人情物性。诗是书写心灵的艺术,它包容了“言、情、志、气、韵、境、风、神、美、思”等美学底蕴。虽然对诗歌的鉴赏是高中学习的重点,但笔者认为初中阶段也应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性知识,把握诗词中优美的意境、独特的神韵和深邃的思想。

一、激趣介绍,培养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诗词虽是一种接触不深的文体,平时也只是注重背诵和默写,但对古典诗词还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的兴趣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学习热情必然高涨,学习效率也必然显著提高。因此教学伊始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诗词的相关知识,通过背诵一些名句认识、感受诗词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介绍诗词的相关知识

中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词产生、发展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早在唐朝初期,李白就开始了词的创作。词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它与音乐密切相关,最初称为“曲子词”;它可以配乐歌唱,所以又称为乐府。有些词配上音乐,成为乐曲,深受大家欢迎。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等,并用录音机播放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词的句式长短参差,又被称为“长短句”。另外,还有“诗余”、“歌曲”、“乐章”等十多种称号。词还有词牌名,规定了写作的字数,音调的平仄,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介绍,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认识到了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从而热爱自己的语言和创造它的伟大人民,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诗词之美

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之前,可先诵读一些语句优美、意境深远的诗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一起诵读,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出来。

二、创设情境,理解内容

诗词的语言风格类似,都具有较强的概括力,跳跃性强,不易理解。而创设情境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1.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杨竹教授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容易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的,音乐的愉悦刺激使这些情感伴随学习认识过程不断反复,就促进了智力的飞速发展。

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借助音乐、电视等中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吟诵,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乃千古绝唱。词人描绘了一个超尘脱俗、澄澈空灵的世界。顾月而舞,聊以,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优美意境是难以言传的。正如晋陶渊明所讲:“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词是可以入韵的,在教学中,介绍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后,从网上下载课件,欣赏画面,聆听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激发了学生的情趣,那低回婉转的乐音在学生耳畔回荡,含蓄缠绵的曲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轻声吟唱,自然有了真实的体验。学习《诗经・蒹葭》可以播放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经琼瑶改编后别有风味,便于学生理解。

利用多媒体手段所创设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其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品味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生意义与审美价值,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2.感知诗词的图画美

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出当时的画面,从而了解领会作者所创设的意境。

如在教学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名作《清平乐・村居》时,我抓住农村学生熟悉农村环境的特点,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勾画词中表现的生活画面。“一条长满青草、开满各种花儿的小溪,在弯弯的流淌。一座矮小的茅房,住着一家几口……”在我充满激情的旁白下,同学们都沉醉在这个画面中。我趁机提问:“一个多美的环境啊!大家喜欢这个画面吗?你觉得这表现了农村怎样的生活?”稍加提示,同学们便悟出了:“清新秀丽的环境和充满田园情趣的生活画面,表现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苏轼曾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并非王维诗如此,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尤其是其间的佳词丽句,更是诗词作者的匠心独运,颇见功夫。更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想象、联想的创造之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十个字描绘了四种景物,传诵出了北方旷远荒凉、静寂苍茫的浩瀚图景。此乃千古佳句,“直”“圆”两字正好点染了这两种境界。在赏析时让学生注意推敲品味,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构一幅意境很美的图画,这样学生更容易了解、领会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想象中眼界也就开阔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脑、录像等,让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

孟浩然乃田园诗人,沈德潜称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省净文字平直叙述,似乎没有令人兴奋的词语,诗味何在?学习《过故人庄》一诗时,此时放一段农家生活小录像,景物由远及近,村边绿树环抱,郭外青山相依,溪水潺潺,灿灿,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幽静闲适。小院内鸡在叫、鸟在鸣,轩窗小开,主客饮酒交谈,窗前的打谷场和菜圃黄绿相间,宽敞而舒展。临别在即,率真的主人再次相邀重阳赏菊,客人含笑点头应允。一个普通的人家,一餐鸡黍的款待,鸟鸣鸡叫的悦耳,泥土稻花的清香,农家田园的和谐景致,在平淡中蕴涵了深厚的情味。自然引起学生的诵读兴趣,“村边合”“郭外斜”的场景跃然而现,易于学生领会字里行间所描绘的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

通过画面赏析可以将无形的词句变成有形的图像,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撩拨叩击学生心扉,诱发其深厚的审美体验,有助于其对文章情感内容的把握。

布鲁纳认为:“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这样,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通过对诗词中所展现的意境意象的描述,获得新知。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西子湖畔“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的盎然生机,描摹早莺争暖树的繁忙,春燕衔泥筑窝的温馨,对“迷”“没”“争”“衔”等字的品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的真味。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致,为学生开启通向创造美的通道,使学生亲历由艺术直觉到艺术体验的过程,将艺术美转化成自然美,再加工转化成新的艺术形式。而这时学生眼中、手中的图画已不是平面的画图了,这里融入了他们自己对诗词意境意象的想象,个体的感情与意绪使美的感知内容得到补充,实现再创造的飞跃,更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

事实证明,采用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词所表现的意旨。

3.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1)诗与诗之间的迁移赏析。

《登飞来峰》是一首登高望远的诗,学生从中悟出了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上高高的千寻塔就不用担心浮云遮住远望视线。悟出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教师此时还可以结合本诗迁移训练,杜甫的《望岳》也是一首登高望远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悟出了站得高就可以望得远的道理。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学生通过两首诗的比较赏析可以更好地感悟诗中的意境美,只有领悟到此才能真正明白“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词句中所包含的哲理。

(2)诗与词间的比较赏析。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都是写月寄情的,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把明月拟人化,让明月传达他对朋友的担心和关怀。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豁达胸襟可见,问天问月问人生终于探询到人生的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亲人的祝福与希望。将两首诗词相比较更易于把握诗词作者的内心世界。

(3)诗与文的赏析迁移。

讲解《钱塘湖春行》时,紧扣“春”字,抓住春天景物特点:“水面初平”、“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朱自清的《春》,对春天的描写:“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由诗向文的迁移,将古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古人“结晶的情感展示”,拓展了更高层次的情境美。

三、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而朗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印证了这一点。朗读有助于感受文章的音律和谐的语言美。反复地、认真地朗读,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思路、语言,同时,也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重视朗读指导,并通过背诵加以积累。朗读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学生认真听读

听读是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因此获得初步印象。听读安排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有不同的目的、要求。而这一点须明确地告诉学生,以集中注意力,提高“听”的效率。如教学伊始,重点是听清字词的读音并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听明白词句的停连、节奏等。优秀的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听出朗读的门道,提高朗读能力。

2.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指导

洪镇涛先生曾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的要领。”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更应该如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初中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应定位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再借助视听等媒体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也就自然感悟了诗词所蕴涵的感情基调。教师应从轻重音的把握、语气的变换到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庄谐等多方面进行指导。

(1)诵读准确,添、漏、颠、串不可,即添字、漏读、颠倒位置、串行等误读应避免。

朗读指导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吐字发音、朗读基调、表达技巧等的指导。吐字发音要求正确、规范、清晰,克服误读或漏读。如“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是通假字,读作“wú”。初接触的学生总习惯读作“wáng”,殊不知一音之差,意义相去甚远。又如“路转溪头忽见”中的“见”字是通假字,读作“xiàn”,即“呈现”“展现”之意。若读作“jiàn”,那么与上文之意就接不通了。至于表达技巧,一般包括重音、停连、语气等。朗读时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避免随意性,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诵读流畅,轻重缓慢适当,即应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语态的把握。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应按音节划分节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韵脚应读得慢些,延长字的时值,读出延长音,“辅”“望”应重读,整首诗有抑扬顿挫的情味。诗词吟诵自有曲调,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思,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模仿中,掌握了朗读的要领,了解了蕴涵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之内涵。

(3)读出感情,声乃心出,情为意随,声情并茂。

理解内容对朗读有很大影响,只有理解了文章内容,才能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语气。如亡国之君李煜的《相见欢》的悲哀深沉;表现闲适风雅的闺阁生活的《如梦令》(李清照)的活泼轻快;《山坡羊・潼关怀古》对天下兴亡的慨叹和对劳苦百姓的同情等。

3.朗读与背诵相结合

背诵并积累诗词是诗词教学的另一目标。《语文标准》特意提出:“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诵读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因此,在词的教学中,应加强朗读和背诵。能背诵的诗词,还要朗读。由于词体篇幅较短,因此教学时灵活性较强,有相当的时间可用于朗读。朗读的形式多样灵活。既可全班朗读,又可小组朗读或个人朗读。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培养语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共赏,意趣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