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沁园春长沙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现代诗歌;情景;情感;体验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古代诗歌曾经占据着文学主体地位,并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成就。诗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一种题材,它更是一种悠久历史的代表。在此基础上,1919年中,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新诗应运而生。作为新时代诗歌运动的变革代表,至今为止的新诗八十多年发展史中,各种流派竞相登台,在历史进程中也曾有过繁荣景象。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代表的诗潮平息之后,人们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关注似乎越来越少了。青少年学生中爱读诗、写诗的更是寥寥无几。
现代诗歌正在遭遇一个尴尬的处境。在书商那里,一本看似内容不差的小说,就可以卖钱,而且很快可以再版、三版;而诗集成了滞销货,甚至作者还得自掏腰包出印刷费。在大学课堂里,讲小说时教室里满满当当,还有外系的旁听生;轮到诗歌呢旁听生找机会溜了,本系学生也没了精神。怎么回事?是人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吗?我想,恰恰相反,这说明国人的文学趣味还有待于大大提升。那么,何以见得不读诗文学趣味、水平就低下呢?
首先,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首,有其相当的存在价值。短小、精练,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更加纯粹。不管是文章中所展现的抒情、还是表达出的说理,对状物进行的写景描写,好的诗歌都能给人以严谨、精悍、美的享受。作者体味到诗歌给大家带来乐趣,正是所谓“浓缩就是精华”的道理吧!诗中没有废话可言,语句中没有赘语可表达。
其次,一部好的小说、戏剧都要当成诗看,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诗的特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诗意”。《荷塘月色》如诗如画,风雅别致;小说《荷花淀》描写的是血雨腥风的,却令我们沉醉在诗情画意的芦苇荡中不能自拔。任何欣赏小说只看到其中故事情节是多么精彩、曲折的人,只是停留在这部作品最粗浅、最表面的层次。一流的小说家都不见得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一流的小说也未必有最好的故事在里面。情节内容就好像用枯树搭成的花架子,架子上美丽的花朵都是故事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去寻找那些花儿的美丽。那么,如何正确地鉴赏诗歌呢?
一、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让人们能够懂得用体会来感受,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诗歌的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去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乡愁》从诗题就可以知道作者表现的是思乡之愁;《再别康桥》是通过金柳、青荇、碧潭、星辉组成迷离、淡淡忧伤的意境;《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千帆竞进、枫染霜林的场景则提醒我们伟人的气概是多么豪迈。感情基调的把握让学生感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意境,作诗时所处的状态,学生体会到了,感受到了,进而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多了一层了解,也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印象。
二、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用修辞来增加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反复、排比、象征、通感等,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想象与联想也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段,这种表现方式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在诗歌赏析中,必须结合具体的诗歌形象来了解诗歌中的想象作用。《天上的街市》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外,还要做到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展现出形象的特点、和谐的韵律,让它具备的节奏感能够鲜明地突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到诗歌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再次通过真实的感受最后掌握诗歌的形式特点,押韵、重叠、反复都能够构成最悠扬动听的旋律,只有通过反复地吟唱,才能够把这种真实的感受体会出来。
四、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职高语文 诗歌鉴赏 教学策略
诗歌在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通过精美简短的文字塑造作者隐晦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职高语文中,诗歌鉴赏一直都是学生的心头病,学生出于很多原因,对诗歌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困惑,导致了十分严重的现象,教师要加强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平,让学生能够深刻地品读情感,赏析唯美,肯定诗歌的魅力之处,
一、职高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是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及今后发展深造的基础,是一种强大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没有想象力,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不会发明蒸汽机,爱迪生不会发明电灯。诗歌中有许多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极尽夸张之能事,只要一读,我们就能被这庞大的气势吸引进去。多读诗,多鉴赏这样的好诗,定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鉴赏应该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之上,职高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经历,这些都为诗歌鉴赏铺垫了一定的基础。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言简意赅,篇幅一般较小,叙事简练,可是蕴含的道理和情感却很深刻。诗人在写作时大都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深掘内心,学生很容易对诗歌理解产生隔离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考查,学生能够逐渐学会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出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技巧等,使他们不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上。
二、提高职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
1.创新教学理论依据,把握诗歌内涵。为提高职高语文诗歌鉴赏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充分把握诗歌内涵,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创设情境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里所描绘的画面中,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达到学生自我鉴赏的目的。要在讲解过程中,对高考中的典型诗歌鉴赏例题进行分析,以传授学生做题技巧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注重课堂实践。在职高语文诗歌鉴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突出学生在诗歌鉴赏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得学生能自我分析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目,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将其感悟叙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与作品情景交融。诗歌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练性,所以越是成功的诗歌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创作有赖于想象,鉴赏也需靠想象。如讲杜甫《登高》一诗,教师在上课时宜点拨学生想象诗人当时俯仰的见闻情景,于脑际间浮现凄清惨淡的特写画面。想象万叶飘逝凄凉、长江汹涌不息的开阔意境,描绘出一幅声图并现的悲秋图景,从而深刻体会到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
4.加强对诗歌意境的分析。例如,教师在讲解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诗句时,教师不仅要解释作者所描绘的满山红叶,百只船在激流中竞争,鹰在长空飞翔和鱼在水底遨游的字面意思,而且要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停留于字词表面,而是透过描述性的词分析诗歌意境来洞悉作者的写作意图。该诗歌中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通过鹰、长空、鱼、浅底、百舸、江流以及漫山枫叶等一系列开阔的景物来表达阔达的胸襟和眼界。
5.通过拓展性阅读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沁园春・长沙》后,可根据学习情况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该作者的一系列诗歌,如《沁园春・雪》《浪淘沙・北戴河》以及《七律・》等。通过纵向的拓展阅读深入到作者的写作主旨中,达到深刻独到的诗歌鉴赏效果。学生也可横向地对诗歌进行拓展式阅读,以拓宽对诗歌的理解途径和见解,全面促进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其中,教师可根据诗歌风格类型进行拓展性阅读策略实施。例如,教师在讲解完诗歌《卫风・氓》后,可安排学生拓展阅读《涉江采芙蓉》《琵琶行》《长恨歌》以及《湘夫人》等篇目。
总之,诗歌鉴赏是一个十分博大、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涉及的也只是教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方面,还有许多方面和教学环节不是本文所能详述,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芳 浅论提高高中诗歌鉴赏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上,下旬),2014,(16),85-86。
修辞,是诗眼的晶状体,有了修辞的滋润,诗眼才能熠熠生辉,光芒如炬。修辞,可谓解读诗眼的一把钥匙。
下面,就古典诗歌炼字最常用的几种修辞,谈谈其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一、拟人,让诗歌形象凸现起来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宋词人宋祁与张先的词句作了高度的评价。是否有境界,是王国维评判诗词优劣惟一的美学标准。一“闹”字的妙处,是赋予无生命的“春意”以勃勃的生机,让春意盎然的大自然鸟语花香,活力四射;一“弄”字的神韵,是尽得月色朦胧,花影婆娑的妙趣。
“形象大于思想。”没有生动可感的诗歌形象,诗情就苍白,诗味就索然。而拟人的修辞,则是凸现诗歌形象的脊梁。诗眼顾盼神飞,离不开拟人为之毓育神韵。像“春风又绿江南岸”句,着一“绿”字,让春风化成播撒春意的少女,用生命的绿色点染江南;像“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句(2003年高考试题),“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
二、比喻,形象中寄寓深意
比喻是化抽象为具体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是诗歌意境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但诗眼中“喻”的意义并非这一点,它要承担实现“象”的形象性与“意”的深刻性的双重任务。较典型的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该诗的诗眼“落花时节又逢君”,集中体现了“喻”这种双元功能。从喻的修辞效果来看,“落花时节”已不仅仅交代一个季节,还包含人生社会两个方面的深刻内涵。首先,从人生指向来看,春花的凋零,象征着人生的落魄。这与处于动荡中的诗人自己与音乐家李龟年晚年凄凉的生活光景是十分契合的。诗人抱病孤舟,龟年流落江南,他们不正是两掬零落的残花吗?其次,用社会意义来观照,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在安史之乱的风雨中动荡飘摇的大唐帝国正日趋没落。
三、衬托,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夺目
用彼物衬托此物,如一片翠碧的绿叶衬托娇媚的鲜花。没有叶的葱茏,就没有花的温馨。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是这首诗的诗眼。为了衬托李凝居处的“幽”,诗人着一“敲”字,以声衬静,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妙。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或是鸟儿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诗人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反衬环境的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四、对比,彰显意象的不同特质
诗歌的形象不同,其包孕的特质也不同。准确地炼字,不仅能摹其形,传其神,而且能辨其异。《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炼字中运用的对比,便产生了这种艺术效果。
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刻画出鹰的矫健飞腾,一飞冲天,搏击长空的雄健英姿,其强悍的本性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翔”本指鸟在空中盘旋地飞,形容到游鱼的身上,就把它们在水中轻松自如、恬适悠闲之状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击”“翔”对比,动作互衬,鹰之健与鱼之闲情态毕现,特质之异展现淋漓。
关键词:现代诗歌;课后习题;目标;阅读;理解;延伸;鉴赏
一、 现代诗歌特点及教学目标
现代诗歌,首先是诗,因此它具备诗的一般特征,高度凝练,形象性强,饱含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并且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其次是新,“新”既是时间概念又有其特质,时间上兴起于“五四”时期,与传统古诗有区别;古诗多需押韵,部分需符合一定平仄和对仗之规范,而新诗完全不受押韵和对仗之规范,只保留意象精练的特性,创作方式极其自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必修课“阅读与鉴赏”部分的课程目标分解为12个要点,其中与现代诗歌教学直接相关的有: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将选修课“诗歌与散文”部分的课程目标分解为5个要点,与诗歌教学直接相关的有: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4、尝试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通过对课程标准中对现代诗歌课程目标的解读,我们可以对高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目标可以进行一个具体的概括:①学会诵读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音律,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因声求气”获取更深切的感受和体验,把握诗歌的情感。②掌握现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把握诗歌的基本意象、意蕴等,获得对诗歌审美评价的鉴赏和研究能力。③掌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吟味涵泳、赏析评价等诗歌鉴赏的常用方法。④掌握有关新诗主要流派及其诗歌特点的一般常识,新诗中有代表性的诗人创作风格的主要特点。
二、 现代诗歌课后习题分析
课后习题是教材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道课后习题都是都是结合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编排的,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依据,是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的重要基点。《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课后习题应该成为课堂学习和检测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所以课后习题在语文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人教版2007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的课后习题进行分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紧扣学法,突出重点
现代诗歌作为阅读鉴赏的中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其音律节奏特点,学会诵读,并把握其审美特点是诗歌学习的重点。
而作为诗歌本身,阅读背诵也是学习理解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情志的抒发,在反复诵读中才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古人就曾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代诗歌虽与古代诗歌在特点上有区别,但在学习方法上还是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的。因为阅读背诵是学习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在文本中选入的四首诗歌中,就有三首诗歌的课后习题是要求背诵诗歌的,但题目却不是单纯地要求背诵,而是结合诗歌本身的特点在其中提到相应的要求。譬如《沁园春・长沙》课后习题第一题是“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而第二课时的《诗两首》课后习题的第一题则是“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两首诗。”这都体现出课后习题在设置的时候注意到诗歌本身音律性和节奏性的特点,而且结合了现代诗歌教学目标中的学会诵读,掌握音律的目标。
而且诗歌是一种美的艺术,情志的抒发,在诗歌的学习中,对诗歌的审美鉴赏以及对其感情的体会也是学习重点与目标之一。在诗歌单元的课后习题的设计同样也体现了这一点,《沁园春・长沙》课后习题第二题是“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诗歌的美很多时候就体现在其意象的运用上,通过意象来提问,引起学生对诗歌意象的重视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诗歌的美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解读。而直接通过诗歌中情感集中表现的诗句来提问情感的体会,对学生在思考诗歌情感上也是一个提示与引导。《诗两首》则课后习题的第三题更是直接对体会诗歌美进行了提问,“《再别康桥》是一首含蓄的诗让人感到美,你觉得美在哪里?”而之后的提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意味;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则是通过对诗歌结构的提问,引导学生从诗歌结构上来揣摩诗歌的结构美。《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后的第二题“这首抒情长诗中有许多叙事成分和细节描述。试找出几例,说说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诗歌内容角度上来体会诗歌情感。而第三题“这首诗大量使用排比句式,而且多个诗节中的首尾重复。反复朗读有关章节,揣摩表达效果”则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来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而体会诗歌的文学美。
2、 题型丰富,凸显层次
现代诗歌这一单元课后习题的类型还是比较丰富的,侧重点和考察点也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导背诵为主,如《沁园春・长沙》与《诗两首》都有要求背诵的课后习题,强调了背诵在诗歌学习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以侧重理解诗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学会诗歌审美。这对于诗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在诗歌单元的习题中,三个课时的课后习题都有涉及到此类,且比重较大,《再别康桥》中对思想感情的提问,《诗两首》中对诗歌美的提问,以及对《雨巷》中“姑娘“这个意象的提问,还有《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叙事成分以及细节的提问,还有修辞手法的提问,这些都体现了对诗歌内容思想和审美的引导学习。而且虽然同样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审美表现的学习,但是在题型的设计上却并不拘于一格,而是根据每首诗本身的特点进行了多样化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使题型更丰富,而且也更贴合文本内容,将诗歌中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分层来进行解决,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忽视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理念下,“满堂灌”和“填鸭式”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新课改提出,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扮演好启发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交往关系,提倡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灌输―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误区,认为语文教学不再需要背诵和记忆,只注重调节课堂气氛,任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训练,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以《沁园春・长沙》一文教学为例,该课文是经典诗词之一,诗人以湘江橘子洲的景象为背景,影射出作者及那个年代的青年胸怀国家,满腔抱负的壮志豪情。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和训练,只是一味地调节课堂气氛,忽视对经典词句、段落、描绘的听说、赏析和诵读,将很难把握住文中作者描绘的壮阔景象和流露的豪迈情感。
二、忽视“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训练
“听、说、读、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实践中,仍然有不少教师将四者看成独立分离的个体进行单独训练,认为只要各个击破,听、说、读、写能力便自成一体了。例如,现在很多学校在语文课程安排上都单独安排专门的视听赏析、阅读和写作课程,疯狂进行“听、说、读、写”单项训练,大补某一能力,这种分离训练,没有真正搞懂四者的关系,不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犹如人体的眼、耳、口、鼻,其中任何一个器官都无法代替全部整体。听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听读的发展。听读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说写是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要实现新课改强调的通过训练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就必须让语文教师正确认识“听、说、读、写”的关系,把四者当成整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整体训练,偏废其一都将偏离新课标的
要求。
三、忽视教师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和新语文课程标准推行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促成这一目标的达成。在这一过程中,有的语文教师忽视了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再提高。甚至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自己已然经历过专业、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具备了扎实的“听、说、读、写”功底,够用了,没必要再折磨自己,花专门的时间去重新炼狱、重新学习。
“学高为师,身为示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识和能力也日渐提高,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与学生需求相脱节是很正常的。新理念对于“听、说、读、写”也作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更应积极摄取新鲜能量,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此外,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词汇新现象。比如,网络新语等,学生对于这些充满好奇与求知欲,教师如果不加强自身的学习,将不能很好地给学生答疑解惑,引导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准方向。
四、只重训练,不关注效果
新课改推行下,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不再反复诵读课文,不再强调背诵记忆,教师不再讲授解析,学生很少提笔练习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采用的一些新方法,更有教师把自己当作“甩手掌柜”,一个问题抛下去一节课的任务就完成了,没有点拨、没有解析、没有总结、没有作业,美其名曰“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这是对于新课标的误解。
比如,对于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单元的学习,课文内容都是剧本,篇幅长且难以找到切入点。于是,不少教师就找到了播放视频这一轻松且自我满意的方法。基本采取看视频―自主讨论―学后总结的模式,即一个课时观看视频,一个课时学生就内容合作探讨,一个课时学生写学结。乍看起来,课堂不仅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还紧跟新课标要求,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基本都有,但教师在其中完全成了“甩手掌柜”。如果说教师是掌柜,那么这些教师对于自家店铺的经营和管理实在有些失职。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倡导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但教师并不是可以放任课堂不管不顾。学生虽然是教学关系的主体,但仍需教师适当的引导。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所以,诗歌教学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历来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诗歌更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教授门徒的四科,包括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文学就包括学习《诗经》,要求熟读背诵,并能用于政治活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诗歌不仅用于政治活动,也用于日常生活。《论语・季氏》中记孔子与儿子孔鲤的一段对话:“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汉代官学立有五经博士,其中就包括《诗经》。由于《诗经》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应对。六朝时期,贵族子弟从小就学诗,读诗写诗蔚然成风。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社会各阶层弥漫着浓厚的爱诗风气。唐代兴科举,作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唐诗的高度繁荣。读诗写诗,成为文人士子出仕和进入上流社交场合的重要手段之一。骆宾王七岁写《咏鹅》诗,王勃、李贺也都是很早就开始作诗。《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专为教学而编的唐诗选本。作者说:“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百首亦莫能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成了俗谚。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高中阶段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比如,读《静女》《蒹葭》等诗作,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含情脉脉,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后,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不禁胸襟开阔,有湘江美景一览无遗之感。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自然会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诗歌语言,往往又是很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渊薮。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音乐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之五)陶渊明诗于自然平淡的语言中,蕴含了深杳的情怀。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我们今天的诗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加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所以,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逐渐加大了文学赏析能力的考查。我认为,对诗歌教学的要求,能够做到诵读、理解、评析就可以了。
德育不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专利,而是每一个老师都要承担的一项责任,作为教师,我们都要用熏陶、感染、启发、诱导的方法将德育融入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将道德目标贯穿于家庭、学校和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这是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好方法,而不能把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相割裂。
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和班会课,更不能脱离德育教育而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下面谈一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一些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
尽管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多样化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师的“口授”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的“讲”不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古人讲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便是思想道德教育,它充分体现教师的“爱心”,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有所选择地得到自己满意的东西,充分满足“自我”,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和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为因材施教法提供了物质基础 。
在赏析课堂上,教师要突出文中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美,乃至热爱美追求美。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课文中的字、词、句,才能透彻地阐述课文内在的思想内容,才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受到深刻、生动的思想教育。在教的《沁园春·长沙》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长沙的秋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如:染、透、争等,当学生对长沙秋景有了具体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推敲文中的重点字词,以深化对长沙秋景的热爱。这样,一幅美丽的长沙秋景图不但带给他们感观上的慰藉,而且让他们在心灵中激发起热爱自然的炽热之情,再由此转化为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二、情感教学法
情感法要求教师感情投入。前代教育家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作者赋予作品的情感,这是基础,然后才能以情动人。让自己与作品中的情发生共鸣,然后将情物化,形成语言。关键在于教师准确地把握住作品中的情,将情的信息释放,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感情投入,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品格得到升华。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兴趣,陶治情感。法国作家巴比塞·昂利说过:“宣传最崇高的理想,如若得不到通往这个理想的正确道路,也是无济于事的。”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教师要巧妙利用好各种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陶治情感的目的。这些教学语言包括导语、过渡语、点拔语、结束语、教师范读等。现以导语和教师范读为例,说说它们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导语,特别是生动、形象、富有诱惑力的导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别林斯基说过:“感性是先于知识的,谁没有道德的感情,谁就不懂得道德。”语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只要我们的教学语言运用得当,必能使学生移位入情,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作文教学法。
写作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最佳环节。通过写作实践,加强教育对象的德育修养。作文能反映作者的思想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和人生观,俗话说“文如其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 生学作文时,也要指导学生学做人,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风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和尊重知识,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写作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文章观点要鲜明正确,不能说假话、大话、空话,驳论文要以理服人,不能乱扣帽子甚至 人身攻击。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游记及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川的感情,把景、情、理有机地融合在文章中,这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情景创设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学校都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多媒体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教学课件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精彩,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应用于语文教学?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制作课件,使用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体会。
1 利用网络资源,精心挑选语文教学课件及素材
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共享语文教学资源的实践中,要多浏览相关信息,精挑细选,采用更切合本节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教学课件。挑选语文课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所选课件在内容上,既要尽量体现本课教学内容,又要有所拓展,更要切合所教学生的学习实际。第二,所选课件应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凡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不大的设计都是冗余的设计。第三,所选课件在环节设计上,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课件的进程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第四,所选课件在运用方面,应易于把握,可操作性强,便于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以利于教师授课,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我从网上下载了4~5件相关课件,然后对这几件课件进行认真分析,从中精选出一件最适合教学的课件。当然,也可下载一些课件素材,供教学所用。例如,可供文言文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源众多,我们不妨下载谋课文的朗读文件,以提供标准的发音、断句、语速和语调等,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为进一步理解课好铺垫。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我从网上精选了作者苏轼简介、背景资料、“明月几时有”乐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名句赏析等多个相关教学课件素材,应用于教学,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利用计算机软件,潜心制作语文教学课件
现有的语文课件,有时不太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自制一个切合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的关键在于将教学意图、方案以文本、图像、声音及视频片段等形式在课堂上适时地演示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课件时,第一,要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设计依据,要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二,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情为依据,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等,来制作课件。第三,要构图清晰匀称、色彩逼真、排列适当,制作手法力求有所创新。第四,优选课件素材,没必要将所有教学内容都用多媒体表现出来,避免把课本内容进行翻版,以至于喧宾夺主。第五,课件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制作的课件才能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才更具有价值。
3 利用多媒体,用心安排语文课件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用心安排语文课堂教学课件运用的时间,设计教学流程,就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如《再别康桥》的教学,可先播放配乐诗作为导课,学生听配乐朗读,整体感知,以优美的朗诵声,激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要了解、要探究的欲望。然后采用“初读、细读、精读、美读”的顺序,从初步体味,达到深入体会,用心感受的目的。学生在读中轻轻走进徐志摩为我们描绘的康桥美景。“金柳”、“榆荫”、“清泉”、“长篙”等一系列美好的意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受到美和艺术的熏陶。之后,再用课件图片简介诗人生平,再现诗人早年在剑桥读书时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体味诗人早年的美好时光。达到了渲染教学气氛,增强学生探求知识欲望的效果。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康桥之景何以在诗人笔下如此之美!以至于诗人连康桥宁静的夜都不忍打搅,“轻轻的来,悄悄的走”。经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进而明白,原来这一切都缘于作者的心境。诗人当年在剑桥渡过了一段非常美好、愉快的幸福时光,更发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但当诗人再访康桥时已是物是人非,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感慨非常。重临旧地,往日美好的情景浮现心头。康桥就在诗人这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情思中染上了一种朦胧、轻柔、飘逸之美。接着,再放映课件幻灯,赏析名句。学生在观看课件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讲述自己的感悟,各抒己见,谈对不同意象的理解。教师及时给予点拨与引导,消化难点。采用“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的顺序,让学生主动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入情品味。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只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辅助手段,永远不能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应注意不要单纯用课件完全代替教师教学,避免出现课件播放充斥整个课堂的现象。另外,虽说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要,激发了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但在课件制作中不要滥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避免出现学生只注重课件的华丽,而忽略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只有合理运用内容充实、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件,使之与课堂教学达到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学习效率倍增。如能再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模式,更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总之,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就能以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一、书声琅琅,情思悠悠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诗词过程中,诵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诵读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课。但诵读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而要让学生会读,而且要读会。所以,教师的导读,启发、点拨、诱导、指导、推动必须适时、适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每读一遍都要收到不同的效果,而且要逐层深入。从读准字音做起,然后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真正理解诗词。
当然,在诵读诗词时,老师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可以自读、小组互读、在班级朗读,还可以开展诗词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而且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种种美感;既能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情感,启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二、展开想象,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会读诗词,接着就要品析。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解读诗词就要把握住意境的营造,理解意境的审美内涵,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中,在阅读欣赏中丰富想象力、提升文学素。但是,要实现对诗词意境的感知,就要接触我们的想象和联想了。诗词是诗人对外在事物的想象而内化生成的,试想,没有“瞻言而见貌”的直接想象,没有由此及彼扩散式的想象,又怎能沉浸在诗情的激荡中,陶醉于诗美的意境中呢?所以,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象。
(一) 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诗歌是说话的画,画是沉默的诗”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的《沁园春·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竞自由。”我让学生结合图画,充分想象主席笔下的秋景:漫山遍野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被染过一样。江水碧绿清透,船只竞相航行往复。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泳,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经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诗人,也走进了诗人笔下壮美的意境中:色彩绚丽、生机盎然,不是春天,胜似春天!进而感受到诗人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这样一来,诗歌在读者的想象中得到了复活和升华。
(二)巧妙点拨,架设桥梁
要读懂诗歌,学生的想象就要进入诗歌其中,但是学生和作者之间必然存在阅历、文化、修养等差异。所以,就要求老师在这二者中间架设起心灵的桥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启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及内涵上的感悟。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怎会出现这样滑稽的场面呢?只要老师巧妙点拨一句“安史之乱”,同学们就能理解,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茅草。学生也就能悟到作者心怀天下的济世情怀了。
(三)把握分寸,善于布白
诗歌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讲解描述,但绝不是越俎代庖的详解细说,不是灌输。诗歌创作中诗人用模糊语言,布置空白,使之呈开放的未完成的状态,以便读者展现自己的创造。所以,诗歌教学艺术中也需要布白艺术,要留无穷想象给学生。让作品这颗种子在学生的心中长成树木。因此,教师的讲解应有节制,语言要有分寸,不能绝对化,贵在有启发性,以诱导学生创造性地描画自己想象中的图景,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四)激情勾勒,丰富想象
学习诗歌,同学们容易呈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惑,这就阻碍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让他们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图画的方式把自己心中的那幅画面画下来,这样就提升了理解的高度。
三、古曲新唱,旧事重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在对诗歌的理解把握中再合适不过。而我们的语文课堂除了要求学生把握文本之外,还应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以杜牧的《泊秦淮》为例,在完成对诗歌主旨理解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抓住诗歌的三、四句加以生发,编写一段简短的小故事,在班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欣赏自己的创作,加深理解,也让他们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四、类比拓展,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
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美德懿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形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凌云壮志……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
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二、加强语文文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爱学语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教育人文底蕴、人文价值的严重流失。长期以来,过于理性的语文教学不断地把语文推向绝路:用语法分析代替了形象感染,用抽象社会学的说教代替了崇高美的鉴赏,用零打碎敲的讲析代替了艺术整体的把握,用条分缕析和逻辑推导代替了心灵世界的感悟,文章固有的灵动和韵致几乎扼杀殆尽。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被搁置一边,留在学生记忆里的只剩下了一些干巴巴的说教:《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这样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喜欢呢?这样的语文课上得越多,学生的个性、自主与创新意识就越发萎缩,甚至泯灭,学生的趋同、顺应与盲从意识就日渐生成。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得起学生潜心揣摩,学生也在潜心揣摩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把握“另一世界”与“这一世界”的情景反差,体味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使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走进朱自清那有着“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读不厌的感受。学生在同作品真真切切地畅谈之中,获得了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这种人文熏陶所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效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是那种纯粹的理性分析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感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阅读、感知、赏析、评论,结合作品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活遭遇等,“知人论世而谈诗”,透彻领悟作品中的人、事、景、情,深刻品味作品的文化底蕴,认识到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复杂与变化,认识到人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认识到“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除了有物质追求外,还要有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要充满灵性和热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自身的存在发展,对未来充满神往和想象,对人类怀抱一种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正如巴金所说的“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这就是语文文学教育的魅力和功用。
三、在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语文教学凸显出强劲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为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展示平台。
我利用教材内容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讨论。学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学生领略了胡同文化的人文内涵,我就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胡同文化”所代表的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不同特点,探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瓜州的城市文化特色。让学生在相互间的讨论、碰撞和交流中认识到:作为一个城市,必须有开放的胸襟;作为一个人,同样也必须有开放的胸襟。只有开放,才能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完善成熟。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读促教,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因为经过每一次的阅读,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加深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就会逐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容易了,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
如诗歌的阅读教学,我们一般都让学生先读文本,读到非常熟练,并初步做到有感情,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像学习的《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我们首先让学生熟读文本,在读中了解诗歌中到底讲了什么内容,以及作者在诗歌中蕴含的基本情感。学生基本上读过几遍后,就可以很快理解。然后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去练习朗读,学生自己进行小组交流,直到他们自己满意为止。最后我们再进行小组比赛,评出最佳的朗读者。实际上在我们一起评论时,基本上文本的内容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范读或者听录音,学生的理解能力又会得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提高。如开头三句的范读:当你用低沉而又凄凉的语气读出“独立寒秋”四个字时,那种秋天的萧瑟、凄冷、孤独的感觉,学生在听朗读时很快就感受出来了;再用高昂而又激扬的语气读出“湘江北去”时,学生仿佛看到那波涛汹涌的湘江水滔滔北流,场面宏大壮阔;然后用低缓深沉的语气读“橘子洲头”,相信他们已经看到了作者站立的背景……
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课文,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品味出了文章中蕴含的韵味,也加快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阅读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旧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而对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点也不会有帮助,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是比较成功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辅的先进学习理念,知识的构建靠他们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探究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金岳霖先生》一文,先生的“怪、有趣”好理解,“有人情味”也不难理解,但作者写这样一位老先生的目的在于什么呢?在未探究之前,大多数小组成员都认为是为了歌颂教师、尊敬教师,以作纪念。这是一般文章写教师的常用的方法,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们学生的认识无疑太浅显。我们小组讨论了一下,结果小组成员的思路很快打开了。有人结合写作背景材料,找到金岳霖先生所在大学西南联大的贡献,以及后人给金岳霖先生的评价,他认为写作的意图不仅仅在敬爱师长、歌颂师长这个浅层面上,关键是金岳霖先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哲学大家,这样的大师越来越少,作者在写作此文的目的还在于呼唤社会上能出现更多这样大师级的学者。
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很成功,如果没有成员之间的合作,也许只有仅仅个别同学想得这么深刻,但小组的一个成员这样做,无疑会带动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进步,这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三、文本细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怎样,还需我们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多想想办法,因为从每次的考查看,学生很多时候在阅读上失分很多,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文本细读的办法。文本细读的运用可以教会学生在理解文本上细细品味、慢慢斟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
如学习《荷塘月色》一课,这篇文章是我们几代人的经典之作,我们要细细品味,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文章中的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都值得我们去借鉴。我们要从修辞上体会荷塘的美丽、月色的美好,像文中把“荷叶”比喻成美丽的“婷婷的的裙”,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是多么纯净,一尘不染!又比作“星星”,荷花是那么的明艳动人,简直把月下的荷花写绝了。这还不算,作者又用通感的手法,把“荷香”比作成“渺茫的歌声”,太有想象力了……学生学会这样慢慢地、细细地品味、揣摩,怎么不会增强他们的鉴赏能力呢?
对文本的细读可以让思维缓缓推进,与作者进行内心的交流,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体会其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种手法所要传达出来的情感或是意图,这绝对是“快餐式”阅读所达不到的。
四、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课文的目的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其实高中语文课本上的许多文章都是经典,许多文章都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上作为借鉴,所以我们不妨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提高其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通过阅读教学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想北平》《江南的冬景》等散文时,可以帮学生学习散文的写作;在学习《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我的母亲》等文章,可以帮学生学会写人的文章;在学习《六国论》《师说》等文章,可以帮学生学会议论文的写作……笔者每每会在学习完一种自认为对学生的写作有帮助的文章后,会带领学生赏析其用词、手法、结构,此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力于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实践表明效果非常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75-1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修科目《唐诗宋词选读》共选诗歌近70首,这些诗歌作品体式各别,风格各异,大致可以反映我国诗歌发展的轮廓。它们大都体现着我们民族鲜明的个性,洋溢着历代文人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激情,昭示着我们华夏民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加强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既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朗读,以读促情
诗歌起源于歌唱,它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屈原的《离骚》是众所周知的“鸣不平”。尽管我们今天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但诗歌的音乐性却是不容置疑的。诗歌所特有的节奏与音韵,只有通过朗读、诵读(过去还有吟诵)才能体会出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应当顾及到诗歌的这一特点,还应充分重视并经常运用。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使学生自然地获得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在朗读教学的要求上,一开始不必要求过高,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使用普通话;2.读准字音;3.读清句读;4.读出语气语调。随着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要求学生由朗读向诵读发展。尽管朗诵不属于教学要求的范围,但作为教师还是要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当然,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朗诵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从诗歌教学的要求来看,加强朗读教学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自身及学校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自身条件好的老师可以直接给学生做示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尤其是后者,更应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拿来运用。
二、重视积累,熟能生巧
积累是获取所有知识的重要前提。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不仅是诗歌的可读性,而且应该是一种学习诗歌的方法——积累。许多现代著名作家多是行家里手,从他们作品中不时显现出的清词丽句,无不体现着他们古典文学尤其是古代诗歌的高深造诣,诗歌促使他们的作品更有文采,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积累。
如何进行诗歌的积累呢?首先还是要强调熟读和背诵。现代许多中学生不喜欢背诵,将背诵视为畏途,绕道而行。如果有时不是为了应试的需要,恐怕连名言名句也要舍弃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学生既然对诗歌的学习敬而远之,当然就不会“好之”“乐之”了。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笔者多年来利用早读时间抄录、投影并讲解赏析古诗词名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背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次还要教会学生摘抄笔记,经常翻读。此法虽然笨拙,但颇有效,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直接利用电脑,但不如抄录来得直接有效。如前所述,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师生一起从课外精选一些短小精彩的名篇佳作,经常积累,永不间断,三年下来是完全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三、鼓励发现,提倡感悟
因诗歌篇幅短小,而且比说明文和议论文更形象、更直观,学生进入较快,所以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文体教学,尤其高中课本很多诗歌具有一定的情节,学生被好奇心驱使,喜欢提前翻阅。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该诗作之前,提出预习要求,但不作具体规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尽管有时学生的理解有些片面,但从此可以使他们敢想、敢说,而且使他们的思维逐渐地变得活跃起来,此时,教师因势利导,那么,师生的双向作用也能得到淋滴尽致的发挥。
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质疑的开始,许多看似容易实则复杂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疑义相与析”的过程中得以解决的。如在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学生对我照教参讲的“鸡鸣桑树巅”一句有异议,认为鸡怎么会飞到桑树上去叫呢?是不是古代的鸡和今天的鸡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当时令我也一时语塞。经师生讨论认为:前一句“狗吠深巷中”写狗叫声从深巷中传出,写听觉,那么“鸡鸣桑树巅”应该紧承上句继续写听觉,应是“鸡鸣之声高过树巅”之意。最后我又提出:既然两句均写听觉,那么又表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反衬村庄的幽静。”教学的民主化开启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他们发现了美。
四、发散思维,驰骋想象
诗歌大都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中将几种客观景物稍加组合,便形成一幅绝妙的风景图,使人不禁想到电影镜头的剪接——蒙太奇手法。再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祖国江山的色彩壮丽与世间万物的争奇斗艳,不仅促人上进、催人奋发,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一代伟人的雄心壮志。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境界,学生在对这些诗歌进行咀嚼、品味的同时,思维得以发散,想象也得以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