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管理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统计资料,2011-2015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0.23%和10.48%,到2015年度分别达到2 100.70亿美元和1 540.70亿美元。但中国承包商由于习惯了国内重视政治关系和“中国打法”,走出国门后忽略了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管理,不能利用合同来规避风险并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使得项目合同管理不力成为制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高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此,本文对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承包商的项目合同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际工程 合同管理 要点
一、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FIDIC系列合同文件
FIDIC系列合同条件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是合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其系统地、持续深入地学习,将会使每一位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的合同认识和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上和国际接轨。在学习和研究FIDIC系列合同条件时,应遵循以下方法和思路:除了要正确认识各版本的具体条款规定,还要全面了解其所积极倡导的公平合理的国际工程合同风险分担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与项目采购模式的研究相结合,例如新红皮书对应DBB模式,新黄皮书对应D&B模式,银皮书对应EPC/交钥匙模式,金皮书对应DBO(设计-建造-运营)模式等,对比分析不同FIDIC版本的异同有助于提高对不同项目采购模式之间的差异的认识和理解;在应用FIDIC系列合同条件时,切忌对FIDIC合同条件的具体条款规定教条主义,而要从具体项目采用的具体采购模式出发,将FIDIC合同条件作为一把国际惯例的标尺来对照分析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形。
二、提高国际工程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水平
一方面,合同变更管理的加强。合同变更是索赔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合同变更的处理要迅速、全面且系统。合同变更指令应立即在工程实施中贯彻并体现出来,在合同变更中,量最大、最频繁的是工程变更,它在工程索赔中所占的份额也最大。对工程变更的责任分析是工程变更起因与工程变更问题处理、确定索赔与反索赔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索赔问题的解决。国际工程的风险大多数落在承包商,如果承包商不会利用承包合同和法律,对自己不得不完成超出合同规定的份外工作或者特别困难的施工条件所造成的额外开支索赔回来,那么肯定将蒙受损失,甚至导致项目亏损。进行索赔工作时,必须熟悉全部合同文件并能灵活运用,以便印证合同l款来建立和论证自己的索赔权,另外还应熟悉工程所在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
三、国际工程合同全过程管理策划
第一,投标报价阶段。该阶段合同管理即应介入,主要工作包括:识别雇主确定的项目采购模式及合同计价和支付方式;全面审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文件,包括合同协议书、通用合同条件、专用合同条件、合同附件以及图纸和技术规范,评估合同风险;提出合同风险处置意见;从合同管理角度,为投标报价策略提供咨询建议;参与项目的澄清答疑;全程参与并监控投标报价过程;做好本阶段文档管理和信息交流与传递。
第二,合同谈判与订立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依据项目采购模式对应的国际惯例,全面审查合同文件,检查合同文件的完整性和公正性;制定谈判策略;作为主谈判人之一参与谈判;起草、补充或修订合同文件;协调法律部门对合同文件进行法律层面的审查并提出意见,与法律部门共同对合同文件提出修正意见;见证合同签署;做好本阶段文档管理和信息交流与传递。
第三,项目实施前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全面分析合同文件并进行合同管理策划,搭建项目合同管理组织架构;对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制定文档管理和信息系统详细操作规程;监督项目开工前置条件的满足,包括购买保险,办理履约保函等;审阅并递交初始进度计划、施工组织方案、HSE管理计划;参加项目开工前会议。
第四,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主持并确保合同管理组织架构的正常运转,做好本阶段文档管理和信息交流与传递工作;指导和监督内部施工管理遵守合同规定;负责与各参与方的合同关系及管理协调关系的维护和界面事务处理;监控各个合同方的履约状况,出现偏差时进行预警;负责处理变更和索赔;负责合同争议协调和处理。
第五,合同关闭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负责与各参与方的合同关系及管理协调关系的维护和界面事务处理至项目最终完工;监督项目竣工及最终完工前置条件的满足,包括竣工结算和履约保函的返还等;做好本阶段的文档管理和信息交流与传递工作;做好竣工资料的移交和归档工作;处理未完成的变更和索赔(如有);配合法律部门进行诉讼或仲裁(如有)。
四、人才保障措施
当前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的中国承包商合同管理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合同商务人员已成为制约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市场取得良好效益的瓶颈。很多时候由于缺少合同经理和合同管理部门的设置,多由项目经理或总工代为行使合同管理的职能。但由于项目经理或总工习惯于且盲目复制国内施工管理经验,缺乏必要的合同及合同管理意识且精力有限,导致合同管理差强人意,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合同管理是复合型、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管理工作,需要同时具备工程技术、管理、经济、金融、语言、法律等知识和能力体系,并且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经过实践锻炼具备相应的阅历、经验和胆识。
因此,应注意合同管理专门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在相关高校设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教学和培训课程,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也要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相结合做好合同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合同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储备,是做好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人才保障。
五、结语
合同管理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国内学术界及从业者的共识。走出国门的中国承包商,在传统业务上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失去,以成本为主的竞争力难以持续,同时面临着外部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集中在亚非拉欠发达地区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尤其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已经迫在眉睫了。
【关键词】合同管理;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要点
1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特点与难点
1.1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特点
针对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而言,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施工周期长,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电力工程项目一般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的干扰与影响,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若控制力度不够、控制工作不到位,或其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损害,增加合同违约发生的可能性[1]。②接口复杂。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参见者多,且接口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复杂度,增加了合同管理隐患发生几率。③施工成本高,资金投入量大。施工阶段在整个电力工程项目周期中占据大部分比例,施工周期长,成本费用高,资金投入量大,在合同中金额占比较高,增大了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难度。若管理不好容易造成施工企业出现项目亏损,反之若合同管理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则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关统计研究显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约有9%的工程造价会受到合同管理水平的影响,可见合同管理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1.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难点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接口复杂等特点,使得施工阶段合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合同条款描述不科学、不明确、不完善,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索赔难度大,合同管理重心偏离于项目招标管理等[2]。合同条款是对工程施工各方面相关内容进行规定与约束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选择的合同文本不规范,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合同范本,加之编制合同人员自身水平有限等原因,导致合同条款制定不够科学准确,给合同管理造成不便。
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要点
2.1明确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各参与方作为施工合同中的主体,其相互之间关系的明确是保证各方认真履约的前提条件与基本保障,所以明确各参与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基本要点之一。①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业主是承包商的雇主,在施工合同中通常属于甲方,而承包商是被雇佣的对象,在施工合同中为乙方。乙方需要按照甲方在合同中规定的各项条款内容进行施工,包括工期、工艺技术等,而甲方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向乙方拨付工程款项。②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关系。现代工程项目施工多采用分包形式,承包商之下有多个分包商,对于分包商而言,承包商是雇主,各分包商所负责的施工内容、施工范围均由承包商予以分配。③各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一个工程项目往往由多个承包商共同完成,这些承包商之间可能有主次之分,也可能是并列的关系,依据业主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2价格固定方式
在施工合同中,对于价格的固定方式必须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如是固定单价方式还是可调价格方式,亦或是固定总价的方式,不管采用哪种固定方式都必须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在实际招投标中,由于中标的企业和业主之间并没有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采用哪种价格固定方式,这种情况下对于施工周期短、施工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一般多采用固定单价和固定总价的固定方式,而施工周期长、施工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则适合采用可调价格固定方式,具体选择哪种价格固定方式还必须依据工程实际来进行。
2.3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控制方式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一经确定便不能修改,但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导致工程变更,为了尽可能避免工程变更发生,在合同管理中必须要对这些情况加以深刻的考虑,做好各种情况的应对措施。对于施工类合同的签订,是企业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与关键,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各因素均在合同条款中进行了明确有效的约束,工程造价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因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合同进行仔细研究,加强预算人员对合同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预算工程造价,强化造价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一大要点与重点。把握好这项要点,需要工程预算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合同造价相关条款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鉴于施工阶段在整个工程周期中占据约十分之九的时间,因而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最好的方式就是设定合理的工程拨款方式。在合同规定之下,按照时间节点采用多节点的控制方式对工程造价的拨款时间、拨款金额等进行明确规定与严格控制,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玥.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关键词:桥梁施工;施工合同;跟踪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提升路桥工程的投资效益,应对整个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程强化管理。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路桥工程施工合同的跟踪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整个路桥工程项目建设全程质量的科学化管理,即从工程项目审批、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从而更好地促进路桥工程质量的提升。
一、对公路桥梁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跟踪管理
在工程前期中,对于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中的设计、勘察,其成果性文件对工程的质量、投资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索赔和变更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勘察设计阶段进行合同的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跟踪管理的作用体现为:勘察设计合同相关各方之间的权益受到合同跟踪管理工作的直接影响,而且还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受到勘察设计阶段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通过对勘察设计合同的跟踪管理在勘察设计阶段,对项目的投资情况建设工程的造价、设计的质量都能有效的控制,从而对其充分的了解,直接决定了公路桥梁的的经济效益以及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等问题。应该加强对合同的全程跟踪控制,从开始的签订到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对合同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为下一步施工合同的跟踪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也能有效地避免因变更引起施工阶段合同产生纠纷的数量,提高施工合同跟踪管理的质量。总之,通过对项目建设前期勘察设计合同进行的跟踪管理,地区性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更加能准确的了解,为工程实施的质量管理奠定基础。
二、路桥施工合同管理的跟踪管理的特点
(一)及时性特点
当前,对一个过程项目进行造价跟踪管理,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及时性问题。在具体工程中,往往由于监理的责权没有得到明确,当咨询单位参与到过程管理的时候,便会形成监理方与咨询方责权不明的情况。假如咨询单位由于责权不明而没有主动对工程造价实施跟踪管理,便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为保证造价跟踪管理的及时性特征,工程项目的咨询方应把自己的最大目标置于工程造价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将造价控制融入到所有的工作环节之中。
(二)有效性特点
在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造价管理时,有效性是其另一个主要特征。第一是开工复核造价必须有效。对项目的工程量进行评估的前提便是工程清单内容与数据,具体的审核内容有: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在工程量清单上各个表的数据是否一致;项目开始施工时,施工内容是否与清单所列出的内容相符等。第二是在项目实际施工中,对造价的控制必须有效。只有实现了对施工全周期的现场进行有效控制,包括施工方案的批复、施工变更的处理等,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
三、工程施工台账体系的建立
一项工程如果能建立完好的造价台账,能够协助工程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沟通。可以说,良好的台账体系能够保证项目施工过程造价跟踪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台账体系,应当从施工单位中标进场就开始,制定专门的工程项目造价负责人,带领和监督工程的中标者对工程清单和实际图纸进行详尽审核;之后,造价负责人把审核结果与中标者进行对证与确认,从而在台账体系中确定下该工程项目的明细数量。在工程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之后,在台账体系中纳入与工程项目造价相关的数据内容,从而以跟踪管理的方式对施工的造价进行服务与监督。由此可知,台账体系管理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工程项目的有效造价管理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够成为工程中所有参与者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协同管理的平台。工程项目的行体系一般包括与此工程相关的所有基础数据,如工程重要会议的纪要、工程设计图纸、工程施工中的临时变更等。在建立台账体系的时候,应着重关注该项目在材料单价或者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属性。这是因为项目属性是确定单价的依据之一。因此,编制工程项目台账的过程,便是工程审核的执行过程。台账建立之后,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施工过程跟踪造价管理的优越性。首先,是便于工程的计量支付;其次,是便于工程变更管理;再次,是对控制项目投资有所裨益;最后,是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协同管理。
四、跟踪具体的合同或事件
对具体的合同活动或事件进行跟踪对具体的合同活动或事件进行跟踪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一般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时间,以及完成工作的费用等情况,这样可以检查每个合同活动或合同事件的执行情况。对一些有异常情况的特殊事件,对于与计划存在较大偏差的事件,应作进一步的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和责任。这样也可以发现索赔机会,具体情况可以查阅业主代表或者施工日志得到详细的情况,并进行有关情况的记录。
五、对各种书面文件做合同方面的审查和控制
合同管理工作一进入施工现场后,合同的任何变更,都应由合同管理人员负责提出;对向分包商的任何指令,向业主的任何文字答复、请示,都必须经合同管理人员审查,并记录在案。承包商与业主的任何争议的协商和解决都必须有合同管理人员的参与,并对解决结果进行合同和法律方面的审查、分析和评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下千变万化,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的偏离。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偏差常常从小到大,逐渐积累对合同的履行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合同跟踪,可以通过实施情况的分析,找出偏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合同实施过程,达到合同总目标。此外,合同跟踪还能使项目管理人员清楚地了解合同实施情况,对合同实施现状、趋向和结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主管部门对合同实施过程中的任何变更、补充和删除都应及时而准确的进行记录,必要情况下还需要派出人员参与合同变更的过程。
六、大力提升合同跟踪管理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水平
为更好地开展合同跟踪管理工作,路桥施工企业还应对合同跟踪管理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就像路桥施工合同跟踪管理可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跟踪管理制度,对其各项跟踪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对于非经常性的路桥施工合同跟踪管理,则应建立相应的应变管理工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一些的难以预料、突发的问题,从而不断的对合同跟踪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结束语
做好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情况的定期检查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包括,检查的时间、检查项目、责任人、存在问题等等,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整理,提交公路桥梁工程相关负责人,做出及时的整改,对于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情况,做出及时的记录和更新,这些记录包括对不利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公路桥梁工程合同施工、建设单位的每一项协议、意见、请示等,都需要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进行记录。对于涉及公路桥梁工程的各方进行及时的交接,做好交接时相关手续和证据的搜集。
参考文献:
[1]邢小玲.公路桥梁施工管理要点与对策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2.
[2]张学民.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14.
关键词:合同管理 绩效审计 评价指标
同管理绩效审计是审计部门对一系列的合同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审计部门了解审计事项和梳理风险点,有利于其发现合同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合同管理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并从根本上改善合同管理,切实提高管理绩效。
一、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式
构建模式包括基于项目管理和基于过程参与两种。前者将合同管理作为特定的项目,借鉴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后者从合同的准备、订立、履行、后续管理等事前、事中、事后阶段对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阶段:(1)合同管理制度与机制建设,主要关注合同管理部门设立与人员配备、合同管理岗位与环节设置、制度建立以及机制建设。(2)合同准备阶段,主要关注合同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和真实性,确认合同项目是否列入年度计划或经有效授权与批准。(3)合同订立阶段,主要评价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合同标的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合同价格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和合同要式的规范性。(4)合同履行阶段,主要关注合同实际、合理、有效履行,针对不能履行合同与不履行合同的行为采取法律救济的情况。(5)合同的后续管理阶段,主要关注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合同监督检查的及时性以及问题纠正与改进的有效性等。由于大多数单位均未明确专门的部门具体负责合同的管理工作,且从审计实践中也可得知,按管理过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最为直接、实用,因此本文选择过程参与模式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确立
在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对于合同管理的绩效评价,处于不同的阶段,绩效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2)全面性原则。对合同管理的绩效做出正确的评价,通常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充分反映评价客体的整体特征。(3)可行性原则。应根据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可能来设计指标,确保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于主、客观条件。
指标的选取应从合同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有效性评价入手,贯穿合同的立项、签约、履约、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主要围绕合同管理合规性,即合同管理活动遵守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经济性,即实现合同管理目的所耗费成本的最小化;效率性,即投入耗费的成本和产出的服务、产品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效果性,即活动的预期结果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通过筛选,笔者最终确立由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合同管理制度与机制建设
1.合同管理部门设立与人员配备。包括:(1)合同管理部门独立性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存在专门、独立的合同管理部门,其职责是否明确、合理;是否明确合同管理部门的权限范围,合同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时是否不受其他业务部门的不当干涉。(2)人员专职化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配备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且专门负责合同管理事项。
2.制度建立。包括:(1)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与健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制订包括内控制度的合同管理制度,制度是否合理、有无明显缺陷、是否符合相关规定。(2)制度与实际情况匹配性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制度是否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3)制度修订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制度是否根据上级单位的规定以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修订。
3.合同管理岗位与环节设置。包括:(1)岗位责任制建立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与合同管理有关的岗位责任制,评价其是否涵盖合同审批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内容。(2)岗位职责分工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是否实行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合同管理全过程的透明度是否提高,是否防止暗箱操作。(3)岗位职责落实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岗位职责是否落实到岗到人,岗位人员是否了解自己的岗位、明确自身的职责。(4)管理环节设置评价,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环节是否冗繁,是否增加了合同成本。
4.机制建设。包括:(1)内控机制建立与健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的内控机制。(2)内控机制运行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内控制度是否得到了切实遵循,有无管理失控的现象。(3)沟通机制建立与健全度,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沟通机制,是否存在畅通、便捷的沟通渠道。(4)沟通机制运行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沟通机制运行是否高效,合同管理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能否及时有效的沟通。(5)成本核算分析机制建立与健全度,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分析机制,是否涵盖成本核算、成本分析、频率、报告与风险提示等内容。(6)成本核算分析机制运行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全面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分析工作,分析是否到位,频率是否合理,是否及时将分析情况进行报告,发现风险是否及时给予风险提示。
(二)合同准备
1.合同缔约方资质调查。包括:(1)合同缔约方资信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对合同缔约方是否进行资信调查,调查其信用状况,是否具有完成合同行为的资质,是否具备法人资格或取得法人授权等。(2)合同缔约方履约能力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对合同缔约方进行评价,拒绝与无履约能力、未经国家质量管理部门认可的单位签订合同。
2.合同价格信息资源收集。主要包括合同价格比较分析评价,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利用所掌握的价格信息,对参与投标或合同谈判的单位所报价格与掌握的价格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使招标标的或最终的合同价格趋向经济、合理。
(三)合同订立
1.项目招标。包括:(1)招标实行率,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明确哪些合同必须履行论证、招投标程序以及实际落实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应招投标却没有招投标的合同。计算公式为:招标实行率=实行招标程序的合同/应实行招标程序的合同×100%。(2)中标价格节支率,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中标价格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能够为单位节约合理的支出和成本。计算公式为:中标价格节支率=(价格均价-中标价格)/价格均价×100%。(3)招标工作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选定了合格中标单位,能否通过招标获得质优的货物、满意的服务等。
2.财务审核。包括:(1)会计部门审核率,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是否经过会计财务部门的财务审核,是否安排了相应的财务预算,是否存在无计划或浪费现象。计算公式为:会计部门审核率=会计部门已审核的合同/会计部门应审核的合同×100%。(2)财务审核评价,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涉及的经济事项是否符合单位业务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单位的经济规划,尤为关注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
3.法律审核。包括:(1)法务部门审核率,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是否经过法律事务部门的法律审核,能够采纳法律审核意见。计算公式为:法律部门审核率=法律部门已审核的合同/法律部门应审核的合同×100%。(2)法律审核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涉及标的的名称是否规范,审查数量和质量表述是否正确,审查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和合理,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4.单位负责人审批。包括:(1)内部审批率,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确定是否所有的合同都经过内部审批,查找未经审批私自签订合同的情况。计算公式为:内部审批率=内部已审批的合同/内部应审批的合同×100%。(2)审批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计算审批流转的平均周期。(3)审批权限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有无滥用授权、超越职权的行为。(4)审批程序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批程序是否合规。
5.合同缔约评价主体与内容。包括:(1)合同缔约主体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缔约主体是否与中标单位一致,是否出现合同转让的违规事项。(2)合同条款准确性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条款是否体现双方真实意愿,是否公平、合理、严谨,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歧义。(3)合同条款完整性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条款是否完整,是否涵盖标的名称、数量、质量、期限、地点、方式和违约责任等内容。(4)合同条款合规性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的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无损害国家利益、公司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项,有无签订无效合同的情况。(5)合同风险关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对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经济风险是否足够关注并加以防范。
6.合同缔约方式与效率。包括:(1)合同缔约方式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的订立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当事人的约定。按法律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或按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2)合同缔约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应在经济事项发生前订立,即是否存在经济事项先于合同签订的现象。
(四)合同履行
1.合同的变更与新增。包括:(1)变更合同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正在执行的合同,凡涉及合同价款等核心合同条款变动,应重新签订合同而非签订补充协议。(2)新增合同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执行中需要增加新合同的情况,应审查新增合同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合规、合理、经济等。
2.合同履约比例与效果。包括:(1)合同履约率,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检查合同按时按质履行的情况,确定其数量和比例。计算公式为:合同履约率=已按时按质履行的合同/计算期内应履行的合同×100%。(2)合同履约满意度,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调查合同履约状况,了解合同履约的满意程度。
3.合同标的物和利益归属评价。包括:(1)合同利益归属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业务的利益是否完全归属被审计单位。(2)合同标的物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标的物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存在将受管理程序约束的经济事项变通为不受约束的经济事项。
4.违约情况处置。主要包括违约责任追究与应对,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履行出现违约,是否能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应对或追究。
(五)合同后续管理
1.合同监督检查。包括:(1)合同真实性审查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或获取非法利益,防范利用“阴阳合同”、虚假合同骗取资金的违法行为。(2)合同程序审查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是否按照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事先签订合同再报批或未针对经济活动签订合同的现象。(3)合同履行检查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是否按照订立的条款全面、诚信、及时履行。
2.合同专用章使用和保管。主要包括合同专用章使用和保管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和保管是否符合公司的规定,有无丢失、滥用行为。
3.合同纳税与档案管理。包括:(1)印花税的缴纳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应缴纳印花税的合同是否按规定缴纳。(2)档案建立与健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档案是否分类、按序装订归类保管,应做到全程资料齐全、有书面资料可供查询。(3)建档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及时建立并实时维护合同档案。(4)档案管理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档案专人专柜保管,档案的查阅、借用、复制是否建立相关登记簿,档案工作人员因调动、退职、退休等离开工作岗位时,或向本单位档案部门移交档案时是否履行交接手续。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指标赋值方法
(一)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为科学确定合同管理绩效审计指标权重,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即专家咨询法获取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判断。考虑到专家组成员过多将会使计算过程过于复杂,也为减少偶然因素和专家个人偏好对结果的影响,其数量不应超过10名,且应包括合同管理的法律专家、管理学专家、合同管理制度的设计者、合同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审核合同的法律事务人员、审核合同的会计人员以及合同管理的具体操作人员等。各个专家应在完全独立的环境下确定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
(二)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确定
各个专家完成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判断后,计算所有专家的判断数值之和,去掉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进行算术平均。确定最终的权重的计算公式为:W=(∑Ki-Kmax-Kmin)/(n-2),其中Ki为各专家对指标权重的判断数值;Kmax和Kmin分别为专家对指标权重判断的最大和最小值;n小于等于10;W为最终确定的权重。
(三)评价指标赋值方法
定量指标可利用计算公式直接取得得分。例如招标实行率利用公式计算的结果为X%,则此项定量指标为X分。对于定性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并应用格栅获取法对其赋值。该方法中一个格栅由元素和属性组成,每一个元素均可被属性的一级或另一级描述。而一个元素的属性可以用一个线性的尺度来表述,大多情况下通过具有1至5刻度或1至7刻度的尺度来表示,该标准在整个过程中应保持一致。笔者在建立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已完成格栅组成元素的确定,下面主要完成属性的判断,然后通过各属性对各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判断打分。本文选用五等级百分制划分法,评价等级分为优秀,即90至100分;良好,即80至89分;中等,即70至79分;一般,即60至69分;很差,即60分以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问卷中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判断及评分,确定定性评价指标的分值。
(四)评价指标总体归纳
本文对评价指标的总体归纳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评价指标的类型,参考指标的分值分别对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作出描述性的评价;另一种是根据评价指标分值乘以相应权重并累加得出相应的总体评价分值。这两种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X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养护工程;计量变更;合同管理;主要问题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166-01
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计量与支付管理工作以及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工程变更问题时常发生,导致工程造价变动,为了确保养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利益,在施工前需要明确工程计量的内容与依据等,在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确,同时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加以管控。
1 公路工程计量和合同管理的意义
公路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工作,是公路工程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为了能够实现公路工程管理目标,则需要加强对公路工程各环节的活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利用工程量清单可以全面的反映公路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因此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工作是贯穿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期的重要轴线。
2 公路养护工程计量注意要点
2.1 公路养护工程计量依据与原则
开展公路养护工程计量前,需要确定施工内容及其对应的工程量清单与工程变更内容。为了能够确保工程计量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需要按照工程施工图纸、工程变更文件与工程量清单,全面落实工程计量工作。公路养护工程计量,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同原则。工程计量要按照合同内容划分,确保工程计量能够符合工程合同。(2)工程量清单原则。公路养护工程计量与支付,其不支付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项目。(3)计量方法原则。工程计量方法的选用,要充分参考监理工程师与相关部门的建议。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确保计量的准确度,避免重新编制现存的工程单价[1]。
2.2 明确清单细目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前,计量工程师需要做好工程合同文件以及招标文件等的分析工作,同时需要了解公路养护工程计量范围,做好工程计量支付的前期工作。当接收到养护工程的施工图后,则需要仔细的分析工程设计图纸,做好公路养护工程的分项工程工程量核算工作,若发现存在问题,则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工程量复核工作,进而明确清单细目,建立养护工程计量台账。养护变更工程,其可以利用施工图来确定。计量单价的确定,通常采取以下办法:1)参考合同单价。即合同规定或者类似项目的清单细目单价。2)估价法。在设置相同或者相似单价时,则可以采取估价法。当工程量与单价确认后,则可以建立变更清单计量支付台账。需要注意的是:若工程量较大或者施工时间较长,则分项工程不仅要建立工程计量台账,还需要建立项目分项工程计量台账。
2.3 工程量计量与台账管理
公路养护工程计量的过程中,计量使用的设备或条件等,均需要满足相关要求,完成工程计量后,则需要做好自检与审核工作,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计量中,不可以存在私自添加的工程项目,或者不存在的工程项目。公路养护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包括手架或者模板等,不需要单独计量,归属到相应细目内即可。若工程量清单内未出现相关工程,则不予计量。台账的管理,需要按照相关依据,比如合同与工程量清单等,避免发生重复计量与漏计问题等,各方人员均需要参与到工程管理过程中,基于工程施工图纸,理清工程量,做好工程量统计与记录工作,完成分析后建立台账。计量表格若存在数量不符问题,则需要明确项目原因,做好审查核对工作[2]。
3 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要点
3.1 加强合同制定的管理
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工作,需要暮贤制定阶段开始,加强对公路工程合同的管理。在进行合同制定时,要按照相关范本,基于招标文件,在原有的合同范本基础上做好修订工作,保留合同条款。合同的制定,需要明确工程计量支付的相关内容,对于工程双方的风险责任做好明确划分,总结类似工程款结算相关问题,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增加合理的条款。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经济纠纷,则可以采取单价确定法,来进行工程计量支付,在合同制定时,便明确成本风险责任,比如,混凝土单价确定为100元/t,由项目承包方负责采购合同要求的品牌与性能的材料,若市场价格为80元/t,则收益部分归承包方,若市场价格为120元/t,则承包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失,在进行工程计量与支付时,以100元/t计算,此方法基于实际情况应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经济纠纷。完成合同制定后,则需要做好备案,确保承包资格与施工内容等要素齐全,在审核中标后,则按照备案合同内容签订合同文本。
3.2 做好合同执行管理
为了确保合同内容顺利执行,在合同备案管理阶段,则需要做好企业资信调查工作,将调查数据全部录入到档案中,按照合同备案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在公路养护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则需要加强对影响合同管理的各个因素,首先,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采取正确的施工工艺,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管控等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避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其次,需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是主要内容,若发生安全事故,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对此需要加强管理力度。最后,需要加强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能够按时完工[3]。
结束语
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中,工程计量支付是基础内容,需要按照公路工程相关规定,选择合理的计量支付方法,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管控,重点加强对风险因素的管控,以确保合同管理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 黄燕萍.合同管理中计量与支付台账的建立和工程变更的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6):175-176.
关键词:EPC模式;煤化工项目;合同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EPC即总承包模式,指的是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阶段进行部分承包或者全过程承包,并对所承包工程的施工成本、质量、进度和安全承担全部责任,这种新型的工程建设模式可以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密切衔接,同时对工程成本和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因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EPC模式深受业主方和承包方的支持和信赖,在我国的工程项目中应用的十分广泛。为了进一步强化EPC模式的应用效果,下面将对EPC模式下合同管理的要点加以阐述,以供广大业主方参考和借鉴。
一、招标阶段的合同管理要点分析
1.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在EPC模式中由总承包商实施项目管理工作并承担大部分的风险,虽然变相的降低了业主承担的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业主要完全放权,而是要将管理重心适当前移,尤其要做好招标阶段的管理工作。招标阶段是选择总承包商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工程的建设目标、工艺技术、设备配置、验收标准来择优挑选优秀的总承包商,确保投标方能够明确项目设计要求,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具体而言,业主方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设置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结合国内外在建和已建工程的技术标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为煤化工项目制定科学合理、成本低廉、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使用的材料和设备都要完全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要求。第二,对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和价格予以检查和核对,鉴于设备和材料费用在投资中所占比例较高,价格的核实应作为招标准备的重中之重,要与材料生产厂家保持密切的交流,做好市场询价工作,将调查结果清晰的记录下来,作为评标的重要依据。第三,对投标方的资质进行综合评估,从施工资历、经验、经济实力等多个角度出发,给投标方预留充裕的准备时间,在此过程中要加强与投标方的沟通,确保投标方能够了解业主方的理念,明确项目风险,且具备承包项目的资格,然后由业主方要编纂招标文件,应严格按照合理划分标段、编制项目招标方案,并成立招标文件编制小组,协同招标公司编制招标文件和技术规格书,并根据化工装置复杂程度和特点,将工艺技术方案、消耗指标及装置运行等列入评审范围,制定合理的评标办法,同时根据项目特点和国内化工行业现状预测潜在投标人,为规避围标、串标、虚高报价等招标风险,设置合理的最高限价。2.招标阶段重点做好清标工作在招标阶段还要做好清标工作,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根据预先制定的技术方案和市场调研结果,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清标。若发现投标方的工作范围与标书存在差异,要立即要求投标方作出解释,并针对超出的工作范围作出书面说明,防止工程施工中恶意加价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业主方的技术方案要与投标方提交的方案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如果投标方的方案更加完善,质量更高,则选择投标方的技术方案;如果投标方的方案存在错漏之处,也要及时加以澄清。除此之外,对工程费用和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既包括与业主方的调研结果对比,又要将各个投标方标书中的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和价格对比,找出其中的数值差异。对于清标中发现的问题要由投标人现场澄清,最终落实到书面上,在清标之后由评标专家进行综合性的评定。
二、合同谈判阶段的要点分析
合同谈判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在招标文件和澄清文件的基础上,将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内容细化,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对业主方和承包方的权责进行划分,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与普通承包合同相比,EPC总承包合同的专业性更强,对合同条款的语言表述要求更高,由清标小组和合同管理部门共同组成谈判小组,按照费用、技术、设备等要素划分为不同的专业小组,以保证煤化工项目的建设标准和相关要求落实到位。要想保证业主利益的最大化,就要对承包商的报价进行反复的核实,与市场价格相比较,在保证工程技术工艺和施工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成本。谈判小组应具备敏锐的眼光,能够用发展性的思维看待工程成本问题,在市场价格波动时选择最为有利的材料供给方案,通过控制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成本来达到缩减投资成本的目的。在煤化工项目中还要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具体的管理标准也要在合同中有所体现,再加上煤化工项目的施工周期较短,需要承包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落实,避免工期的延误造成工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投入使用。为了提高合同条款的专业性,谈判小组要与承包商对合同细节逐字逐句的审核,以便及时发现合同中不够严谨之处,通过谈判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从而获得最为理想的谈判效果。
三、合同履行阶段的要点分析
EPC合同与业主方全体成员的利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需要全体成员能够真正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深入研究合同条款,将合同作为强有力的武器,对EPC总承包商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部门要与项目组的其他部门召开交底会议,对合同的内容加以解析,确保煤化工项目的全体成员都能够了解和履行合同条款,从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的角度实施对项目的总体管控。第一,业主方和承包方应共同拟定标准、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这将作为项目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指导依据;第二,提高施工方案的设计标准,严把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关,在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入场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检验;第三,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工程的进度管理,合同执行的前期抓长周期设备订货、设计进度和现场开工率,中后期抓长周期设备制造进度和现场施工的进度;对关键长线设备采购,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关键、长线设备采购计划,同时,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对重点设备或长线设备驻厂监造确保设备制造质量。第四,严格审核分包管理,总承包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分包方案,明确分包范围,合理划分建安工程施工分包标段,报业主方审批,以确保施工质量。第五,在煤化工项目中设计变更的控制是投资控制的重点,要按照合同对变更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工程款支付也是合同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除了常规的付款管理外,还要本着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工程建设稳定的理念,延伸对工程款支付的管理。四、建立合同履行监督机制煤化工项目实行“招标之前有审批、招标过程有监督、招标结果有汇报、合同执行有考核”全过程跟踪监督的立体式监督考核机制。为了保障合同管理到位,项目建设一开始就应制定《招标管理规定》《合同管理规定》《招标准备工作标准》《合同谈判工作标准》等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同时将合同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为规范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建立由公司高层、各相关职能部门及纪委审计人员组成的招投标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招投标有关工作流程,审查招投标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评议招标结果。招标和合同签订前,各项招标文件、合同文件通过OA程序流转审核,由招投标领导小组成员层层审核、严格把关,有效规避招标、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合同履行中,按照公司制度对合同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及时兑现到个人收入中。
结语:
综上所述,EPC模式下煤化工项目要做好招标阶段、谈判阶段和履行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制定规范、严谨的合同,对合同条款进行反复校验,同时以合同为依托,树立全员合同管理意识,加强对总承包商的管理,进而实现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并举,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为煤化工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刘要治.煤化工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与研究[J].化工中间体.2015(03)
摘 要:在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各流程中,介于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之间的后评估环节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环节,同时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这种偏见往往会影响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有鉴于此,本文概述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的内涵及现状,从业内实务不容乐观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推进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为论述基点,概述其要点,点明在初步推进阶段注意的各种事项。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 合同的后评估 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项目合同后评估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是项目合同管理的一个特殊环节,其具体评估时点,是签订合同之后及合同履行之前,即合同签订和执行之间的特定时段;其评估基础是项目中标合同,其评估目的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其评估前提是编制成本预算,其具体行为内容是:对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组织、施工成本及最终效益等情况,通过研究招投标文件和深入细致的现场及市场调查,进行全面地分析、测算和估价,预测工程项目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是连接所签订合同及合同执行两个环节的关键纽带,也是提升项目经营质量确保获得最大效益的重要保证,同时还是寻找合法合理索赔点的基础,在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过,在实务层面,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却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对此,笔者以建筑施工项目为关照范围,发现在公司制度章程、一线人员及研究等三个层面均不如人意。在公司的制度章程层面,只有极少数公司厘定有项目合同后评估管理方面的细则,另外有少量公司的制度规程中提及到合同后评估问题,不过大多数公司的规章制度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在一线人员层面,只有少数财务或合同管理人员表示曾涉及该项工作,甚至有部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合同后评估这个概念;在研究层面,虽然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是研究热点之一,但在阐述合同管理各环节的时候,合同后评估往往被忽略掉。
二、推进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的主要要点
项目合同的后评估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项,建筑施工项目的特殊性更加大了项目合同后评估管理的难度。目前,在初步推进建筑施工项目合同后评估管理的时候应该沿着抓重点的逻辑首先抓好几个主要要点。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工作并不可能针对特定的单一项目,而是着眼于应用在特定企业组织可能启动的系列建筑施工项目,涉及的相关方比较多,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组织主体推进和工作机制支撑。对此,主要应该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确定领导组织,一般应该有诸如总经理等岗位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主管项目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及工程负责部门、劳务负责部门、设备负责部门、市场开发部门、财务支撑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其中,确保有人牵头协调;
二是根据特定企业组织建筑施工项目情况及相关部门的设置情况,明确工程负责部门、劳务负责部门、设备负责部门、市场开发部门、财务支撑部门的各自职责,确保各微观事项有专人负责;三是根据特定企业组织信息系统构建情况及具体工作机制的完善情况,尽量依托信息系统,打造建筑项目施工后评估管理各参与方的工作机制,确保他们信息共享、反馈机制、协调和谐,确保后评估工作可以有序推进。
其次,收集评估依据。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实际上是将实际预期发生情况和所签订合同之间的一种对比和分析,所以在确定评估组织主体之后,第二个重点应该是收集评估证据。对此,主要内容是一个前提和一个重点。一个前提是研究所签订合同及相关文件资料,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投标报价中的降造系数、不平衡报价等隐含的信息,掌握工程概况及业主的要求条件,通过合同熟悉相关事项,确定评估证据收集的重点和方向,以便确保后续工作有的放矢;一个重点是强化现场勘查,以实地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取建筑材料、施工条件、水土人情、工程辅助企业、当地行情等各方面的情况。比如在施工条件方面,主要完成主要完成砼搅拌站、存梁场、改良土(级配碎石)、拌合站、轨料场等材料厂的调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调查一定是现场进行的,坚持获取一手可信材料,以确保评估证据的可行度和相关性。
再次,强化审核重心。在建筑施工合同的后评估管理中,需要强化的审核重心有两点,一是施工图纸,要在现场复测确定现场实际工作量的基础上,完成合同、施工图及实际工程数量对照表;二是施工组织设计,从降低施工成本方面考虑,如供水供电方式,施工队伍的选择,机械设备的配置,土方调配方式、购土及取土运距,材料的利用,主要工程的组织方式,料价的招议标确定方式等,经多方研讨论证,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细化,对主要工程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在此基础上编制成本预(估)算,即依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工程方案,计算工程实际工作量,对比中标合同价,分析分部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预算价,计算项目成本。
最后,优化调整策划索赔。在对审核重心进行分析审核的基础上,尤其是基于对成本预算与中标合同价的对比分析,进一步优化调整施工组织方案,在优化调整中分析成本预算价,不断地使成本降低至最合理点,最终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及费用。另外,还应该从分析确定的指标中进一步找出经营的风险之处,以此制订项目索赔策划,以便最大化地维护公司及项目组的利益。
三、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推进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紧抓如上所言的各主要要点外,还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事项,一应该认识到位,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实际上是合同签订后,根据合同关照预期实务的一种评估,实际上依旧是项目评估,虽然可以考虑根据合同索赔,但本身不是以修正合同为目的的合同评估;二应该实事求是,确保在评估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信息,诸如主要原料市场供应、气候及地理条件、运输能力及状况、劳动力市场等各方面的情况的相关信息都应该确保真实,并且信息范围尽量全面,避免虚假或片面;三应该合理可行,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的目的是为企业组织或项目组提升经济效益,不过鉴于合同已经签订,经济效益潜力的发掘存在一个限度,即存在一个合理范围,在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过程中应该正式这个限度,而不是为经济效益不惜违反合同的相关约定;四应该尽量准确精细,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的后评估实际上是基于既定合同对施工项目推进的一种预期、评估和优化,其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后续环节也就是合同执行环节发挥作用,为了确保这一点应该尽量准确精细,尤其是在编制成本预算的时候更应如此。
参考文献:
[1] 李少娟.论工程合同后评估.《经济师》2006 年第7 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市场竞争也日趋严峻,尤其是中国进入WTO后,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对合同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在实际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施工企业不仅要高度重视合同签订前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合同签订后的动态精细化、精益化管理,确保企业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由于受传统建筑工程建设理念和合同管理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项目合同管理中均存在一些不足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不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精细化、精益化管理防范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有效维护施工企业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精细化管理必要性
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并于当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施工承包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与监管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一旦建筑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需要纳入到承包合同相关技术规范和约定条文中取。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在实行总包、分包、内部承包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均严格按照其与业主方所签订的项目施工建设承包合同相关条文要求,承担相应权利义务及经济责任,这样可以使施工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关系具有一脉相承、目标一致、权责高度统一等特性,施工合同管理从结构、形式、内容、以及范围等方面,均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稳定的建设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由于受市场、环境、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注重项目经济效益、信息沟通不完善、合同条款不严谨等问题。
(1)不注重项目经济效益。一些施工企业投标人员在进行项目投标过程中,片面追求承揽工程项目数量及项目规模大小,没有充分重视项目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单一的业绩考核制度体系下,很多施工企业投标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业绩,单纯片面追求承揽工程项目数量及项目规模大小,并没有对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存在“中标就行”的错误理念,没有充分结合建筑市场、人力资源等因素,对工程项目预付款支付方式、施工现场条件、合同变更及索赔要件、施工工期、竣工结算模式等,与合同风险有关的相关指标进行合理评估分析,从而造成施工企业亏损项目增多,企业经营利润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可持续稳定的建设发展。(2)合同信息沟通不完善。一些施工企业项目合同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在解读施工合同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分析和掌握合同内容,对合同没有完全吃透,加上合同变更、修正、补充、中止等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实际合同管理中合同管理质量水平较低,出现工地上已按照设计变更数据完成对应工程量施工,而计量部门却还不知情,经常出现事后再进行补签资料等不利情况,使合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还给施工工期、变更索赔带来巨大难度。(3)签订合同条款不严谨。一些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依然受计划经济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响,对施工合同不太重视,签订的合同条款存在不严谨等问题,这样对合同双方没有形成有效约束力。签订合同条款中经常出现对合同履约及违约条款等表述过于粗略简单,从而造成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合同不能有效执行,合同履约程度较低,违约现象在合同管理中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还出现由于施工材料供应商和劳务承包队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多次要求提价等不利现象,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水平。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精细化合同管理要点探讨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问题,施工企业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力情况,在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改进合同管理工作,规范项目管理,规避合同管理风险,有效提升企业项目经营经济效益。(1)建立精细化合同管理保证体系。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系统的精细化合同管理保证体系,要设立专门的项目合同管理智能部门,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采取精细化、精益化理念,将合同总体管理目标逐一分解到具体工程项目活动中。同时,施工企业要建立精细化报文和行文管理制度,对于工程中涉及到合同相关的内容均以书面形式进行事件记录保存,确保各工程活动均有根有据的高效实施进行。(2)推行权责利项目合同管理模式。在项目合同管理模式上,施工企业应将项目经营利润作为管理目标,以项目经理部为中心成立项目权责利合同管理体系,以项目实际承包责任合同为基础,明确项目合同管理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权”、“责”、“利”关系。同时,在合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执行“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项目合同管理责任分解责任制和“收益和成本挂钩、分配和上缴挂钩”的项目合同管理动态监控机制,实现项目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动态监督管理。(3)高度重视合同公证管理。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虽然对合同公证法律上没有做出具体强制要求,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了维护企业在项目经营过程中利润和经济效益,应该在合同精益化管理中,积极提倡合同公证管理,即将合同公证作为项目合同精细化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手段,确保合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效优质的执行。(4)注重合同风险的规避与转移。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影响因素较多,其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无法按时开工、受到自然、地质等因素引起不可抗力现象等问题发生,从而导致实际施工工程量大大增减、工期出现延长等,导致施工合同发生较大变更,这就给施工企业合同执行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施工过程中,合同变更事件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施工企业就必须结合工程变更实际情况及时与相关单位办理相关合同变更签认手续,并及时收集索赔资料和依据,在规定范围内提出相应的索赔,以期将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为了有效规避和转移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等不可预见风险损失,施工企业应采取与社会保险机构签订保险合同等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化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5)加强项目施工分包合同管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在订立分包合同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主合同相关技术经济要求,认真划清分包合同界面,并在分包合同了明确合同双方各自权利和义务,做到合同条文的精细化划分。另外,合同管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建立相关分包合同档案资料,以便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对分包范围和部位进行实时动态跟踪间断管理,有效提高项目合同管理质量水平。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成立完善系统的合同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建立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合同管理程序,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避免合同风险和损失,是当前合同精细化、精益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施工企业高效优质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常慧敏.浅谈加强施工合同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9):
193~194
[关键词]工程项目 合同管理 管理周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近十几年来,合同管理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同管理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对进度、质量、投资起着总控制与总协调的作用,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
在工程建设前,双方需要签订建筑合同,建筑合同的特点主要有:合同主体的严格性;合同标的特殊性;合同履行期限的长期性;计划和程序的严格性;合同形式的特殊要求。考虑到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影响合同履行的纠纷,因此《合同法》里规定建筑工程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合同管理周期长;合同管理效益显著;合同管理变更频繁;合同管理系统性强;合同管理法律要求高;合同管理信息化要求高。
二、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合同签订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许多建筑企业经营运作不规范,一般的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合同履约时间长且内容庞杂,所以需要在合同中完善这些细节,做到权责分明,但是实际上双方由于缺乏合同管理的经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自身法律保护的认识,在订立的合同时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2011年,某地级市建委抽查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100个,发现有72%的合同不规范。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未用正规文本进行,有些合同甚至采用口头约定,这样就产生了引起法律纠纷的导火索,影响建筑工程建设的进程和企业发展。
2.合同管理体系结构不健全。早期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内容逐渐落后,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很多的重要问题在基本约定中并没有体现,文本存在较大的漏洞。而且当下的合同管理体系也存在问题,分级管理权责不清,授权管理混乱不健全。管理程序存在错误,很多规定的制度不能有效的被执行,缺少监督和控制。
3.合同双方行为不规范。合同当事人应该自觉遵守合同条款规定,履行合同义务。从法律上来看合同双发是平等的,没有主从之分。但是实际当中建筑工程的承包人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例如,有些承包商为了获得承包权,通过非正当手段或虚假投标获得建筑工程项目。另外,某些发包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随意扩大自己的权利,逃避责任约束。例如:发包方暗中以垫资为条件,违法发包;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验收合格后,不及时办理账务结算,拒付工程款等。
4.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失。建设合同内容复杂,涉及知识面广,需要相关人员既要懂得建筑专业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也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不断的经验的积累。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这样各方面素质较全面的专业人员确实很少见的,另外缺乏专门的培训,这也是造成合同管理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完善建筑合同管理的措施
1.强化法律意识,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时,承包商由于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识,对合同的条款往往未经仔细推敲就草率签订,致使对方在违约情况下,自身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要树立较高的法律意识,要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尽可能的减少合同纠纷,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2.规范招投标工作,严把合同签订关。招投标各方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标和竞标,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招投标程序合法、严谨。在规范招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中,还需要加强对承包商资质和诚信度的考察,严把建筑承包商资质管理关,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合同是否合法,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双方责任和权利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生歧义及时沟通等。
3.做好合同实施过程的监督及索赔管理。任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都要加强合同管理,分析不可避免的风险,工程合同签订后就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合同管理人员要理解合同条款,加强日常管理,要做好应对各种纠纷的准备。在建筑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索赔问题是难免的,分析合同索赔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效、最科学的合同管理策略,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路议论9960812维护各自权益的必要手段。
4.切实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各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从而为国家财政节省建设资金。
我国建筑企业项目合同管理已经有一些改善,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中间存在的差距还是不能小觑。动力源自压力。虽然,道路艰辛,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叶丹峰,郜诗戎.建设工程“阴阳合同”成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建筑经济,2004年第6期
[2]王福元.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王凤芝,孙晓勇.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方的合同管理.经营管理,2009年第27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1、对建筑施工合同的概述
1、1定义
建筑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而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一种,它与其他合同一样,在订立时应遵守自愿、公平、等原则,其标的是将设计图纸变为满足功能、质量、进度、投资等发包人投资预期目的的建筑产品。
1、2特点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合同标的不动产,受自然条件、地质水文条件、社会条件和人为条件等多方面影响,施工周期长、结构复杂、体积大、工作量大、用材量大以及合同在履行过程中涉及的主体非常多的特点。
建筑工程签订后,合同双方就形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效力。合同规定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权力和义务,双方就必须严格遵守,严格履行,不应违反。但从根本来说,合同双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容易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造成在工程施工和管理中双方行为的不一致,不协调和矛盾。
2、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合同意识不强
施工企业合同意识淡薄,不严格按合同办事。出现问题后不能按依照合同办事,而是习惯于找领导协调,即便是正当的索赔也不能理直气壮的提出。
2、2合同管理疏散
表现在不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大多数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高智力型的,涉及全局的,又是专业性、技术性强、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管理人才的缺乏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2、3违规合同的问题
“违规合同”是指发包人在有形建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包人,并按照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要求,与中标承包人签订施工合同,俗称“正式合同”;在有形建筑市场以外,另行与承包人签订一份合同书或补充协议,该合同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但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即所谓的“非正式合同”。各种“违规合同”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归纳起来“阴合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与“阳合同”存在明显差异:发包人利用自己在建设工程发包中的主导地位,将自身的一些风险转移到承包人身上。
2、4合同索赔难实现
由于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公路业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者的权利,也是合同缺陷的补充,其实质是承发包双方承担工程风险比例的再分配。对于承包人来讲工程索赔是一种保护自己正当权益、弥补工程损失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公路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承包人往往是受损害者。
3、规范施工合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注意工程合同的谈判与签约
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应仔细阅读使用的合同文本,掌握有关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要结合项目特点和当事人自身情况,设想在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同条款用词要准确,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义务责任、权利要写清楚,切不要因准备不足或疏忽而使合同条款留下漏洞,给合同履行带来困难,使施工单位合法权益蒙受损失。
3、2应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
发包人与承包人都应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意识,设立各自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重视培养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建立严格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双方在签订施工合同过程中,都要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使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签订前后和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3、3执行落实合同应注意的要点
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相关的合同和合同规定的各工程活动之间不相矛盾,以保证工程有秩序,按计划地实施;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监督和跟踪,按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做好增减、变更项目工程量的确认签证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涉及工期、费用记录要记录清楚,减少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纠纷,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严格遵守工程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期限、价格,进行保修条款的履行管理;做好工程签证,记录、协议、补充合同、备忘录、函件、图表等整理保存工作;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和利用计算机网络,监控合同的履行情况,运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工期、安全按计划实现。
3、4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在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上做好风险预测、控制与转移工作可使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合同中引入工程担保制度,可适当转移合同当事人的风险。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是解决承发包双方合同纠纷的特殊方法,也是制约合同双方认真履约的强有力的约束手段,合同管理索赔应注意:在签订合同前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为合同履行时制造索赔机会;明确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预测合同风险,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以合理履行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尽量营造良好的合同管理法律氛围。
4、结语
合同履行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管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合同条文,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工程范围,责任、权力与义务,分析各种违约行为,按照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全部条款内容完全履行,促进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工程合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合同是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工程施工过程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合同内容。合同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合同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承包商全面地、有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它是承包工程基础上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工程造价是直接涉及合同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承包商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少支多收,用最佳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快的速度,最合理的人力和设备等资源来收到预期效果。现就合同管理中的造价控制问题谈几点体会。
2 施工合同文件组成及管理
(1)合同文件的组成及解释顺序合同文件,不仅包括合同协议书、合同专用条款、合同通用条款这三部分内容,还包括其他与工程实施有关的文件,具体为:①施工合同协议书 ②中标通知书;③投标书及其附件;④ 施工合同专用条款;⑤ 施工合同通用条款;⑥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⑦ 经审查通过的施工图纸:⑧ 工程量清单:⑨ 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协议书的组成部分;当合同文件中出现不一致时,上面的顺序就是合同的优先解释顺序。
(2)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建立合同管理台账、整理合同编号顺序,笔者认为合同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a 建立合同管理台帐① 首先,分类建立合同台账。项目部按施工、设备材料、技术咨询服务共三类对各合同进行编号、归档,台账中设立合同名称、合同编号、合同承包单位、合同金额等事项。这样在查找合同,了解合同信息时就非常简便、省时。② 其次,对合同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录,并按合同名称做摘录台账。台账中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工期、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预付款支付比例、进度款支付比例等内容。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改变或主观因素使工程的建设条件发生变化或发生设计变更,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双方纠纷等,经双方协商确定的有关工程洽商、变更等协议或文件,需要及时收集、归档,并做好台账备查。
b 熟悉合同文件合同文件是办理工程结算、拨付工程款及处理索赔等的直接依据,合同文件的大部分内容涉及造价,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充分熟悉承包合同中与造价有关的条款内容,做好投资事前控制。应熟悉的合同条款包括:承包范围、工期、合同价款以及调整的条件和方式、材料供应情况、结算方式、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拨付和违约处理等;熟悉了这些内容,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数,使控制造价工作有理有据。
3 如何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1)把好合同签订关。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订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包装物、提(交)货或移交工程成品、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词语。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元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用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2)做好合同实施管理。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3)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项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4)项目建设代建科学化。所谓“代建制”,就是由政府组织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根据行为性质不同,形成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加强对代建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利用“代建制”在合同管理中的优势,彻底消除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管、用不能分离的弊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5)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施工管理;合同管理;项目
0引言
进行项目合同管理不仅代表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同时还为施工的设计与管理以及验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致使在具体施工的时候有法可依、有迹可循。
1项目合同要点
在项目合同当中,必须要有专门的条款来对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应用进行说明,通常而言,施工合同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同协议书,主要有评标以及谈判期间产生的附件等;再者就是投标书、中标书及其相关附件等;最后工程量清单、合同通用条款、图纸以及专用条款等。在具体实施期间,因为项目工程容易受到其他各方面的影响而使周期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投标的时间无法预测工程项目所存在的风险,所以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因为风险的不可预估和不可控性,务必需要双方一起承担,同时在合同条款当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双方所需承担的责任进行充分明确。
2进行项目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2.1法律对合同签订要求的必然性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化,而作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合同的签订),在确保签订双方利益的同时,还在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于国家法律的重视。在具体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时候,要想有效确保合同签订双方利益的平等,进行合同的签订势在必行。
2.2项目合同涉及的内容广泛
项目工程涉及工序较多,涉及投资较大,涉及工期比较长的工程。项目工程合同涉及到了前期的勘察,整理,设计,招投标,施工,施工管理,检测,验收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项目合同作为指导项目施工的核心总则,合同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后期的施工工作受阻,轻则造成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重则停工,造成工程烂尾。
2.3项目合同具有特殊性
由于项目工程所涉及范围较广,同时项目工程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社会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广泛关注,而国家相关部门更是不断加强了项目合同的监管力度,做好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再者,由于签订项目合同的双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资质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而要想从根本上保证业主和承包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合同的签订势在必行。
3合同管理具体措施
3.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组织机构
因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项目工程涉及专业和单位较多,具有长期性,在建设阶段需要签订各种各样的不同用途、不同性质的合同,例如常见的材料采购合同、施工合同、劳务合同、分包合同等。就拿施工承包合同来讲,在合同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的条款;所需建设周期较长且实施起来较为复杂;容易出现争执的情况;如此设置专门负责合同管理的部门就十分有必须。在整个项目施工全过程当中都会涉及到施工合同,所以必须要对参建各方应有的权利的义务进行充分明确,作为项目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同管理的系统化实施十分有必要。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和介绍我们对于项目工程进行合同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设置合同管理机构的过程中需要和公司行政、财务、工程以及经营销售等机构等同。
3.2加强对企业全员的法制知识宣传学习
在企业当中部分人员的法律观念十分淡薄,这也是造成合同签订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企业范围内普及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企业所有员工对于签订合同的重要性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明白如果不按合同来进行项目施工的话是违法的。在具体普及和宣传法律的时候,让企业全体员工的合同法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自觉遵守,同时还要让企业的质量技术、财务、管理、法律以及稽查和工程管理等部门都积极加入到合同法的宣讲活动当中。
3.3规范合同行文的准确性
在具体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从根本上确保合同行为与合同法相关规范相符,确保各个条款的用词准确、语句严禁无歧义,避免一些人钻文字的漏洞。在具体合同文件内容中需要对项目的招投标,现场勘查、核算、材料的选购以及施工管理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当中所需要遵守的相关准则进行充分明确,争取做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进行的,确保其有法可依。严格按照国际化管理标准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的尾部需要预留出一部分,为后期可能存在追加条款留有足够的余地,从根本上保证可以对施工环节当中所产生的无可避免的人为原因进行合理应对。
3.4抓好合同变更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项目工程都有工期长、投资大的特点,同时容易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变更合同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而合同的变更则对工程项目的效益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可以为索赔和反索赔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需要科学解决合同变更问题,就近些年来合同变更的具体情况而言,在项目工程当中普遍存在着变更频率高、变更量大的特点,如此以来就要求合同管理部门对项目具体实施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关注,和工程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沟通工作,对和合同有出入的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备案,为变更合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合同管理已经发展成为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合同的科学管理,能够有效促进项目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确保项目实施的基础保证之一就是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因此需要相关人士对合同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合同管理纳入合法合理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高娜.企业合同管理模式与体系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8(11):269-270.
[2]蔡然.深圳市合同示范文本管理标准体系构建探析[A].中国标准化协会.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标准化协会,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