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南怀瑾易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南怀瑾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集教授、大居士、诗人、哲学家、禅宗大师等各种称呼于一身。
南怀瑾幼年精研“四书五经”,涉猎遍及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并练武术多年,曾担任武术教官。
1949年,他奔赴中国台湾,之后,陆续受聘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所,曾开设一门有关《易经》的课程,大受学生欢迎。
1969年,南怀瑾不忍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和“十方丛林书院”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随后,他出版了《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著作,至今广为流传。他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其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各家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1985年,南怀瑾应美国文化基金会的邀请,赴美推广文化,并讲学于欧洲各国以及日本等国。美国华盛顿大学如今仍设有南怀瑾学院。
2000年,时年83岁的南怀瑾来到太湖之滨,开始着手创办太湖大学堂。2006年,学堂建成。该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致力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研究。之后,南怀瑾坚持在学堂讲学、教拳,直到离世。
张培合:
传统文化的独立思考者
张培合是西安一家大型连锁企业的高管,同时也是一位独立文化学者。所谓独立文化学者,就如他自己所说――不站在任何党派或利益集团的角度思考和判断,而是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理性、冷静地看问题。他所指的问题包括中华文化的缺失、断代以及对中华文化的曲解,甚至是对中华文化的颠覆而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危害。
起初,张培合只是给企业内的员工们讲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与生活、工作、企业管理相联系的知识。作为商人,他把企业作为其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实验基地。他的演讲深受欢迎,于是他声名远扬。
从2003年起,他开始在全国作巡回演讲,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阐述自己的思想,讲述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去。贾平凹曾评价,张培合“积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讨和传播,只是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不为功利,默默耕耘,这份韧劲值得敬佩”。
沉浸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张培合,见微知著,在生活的细小处感悟人生的至理。近几年,他陆续出版了《慧思集》《静思集》等著作,唤醒更多人正视传统文化缺失导致的种种问题。
吴茜:
——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海明威
我不知何为君子,凡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知何谓小人,凡事好便宜者便是。
——李叔同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丰子恺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张爱玲《非走不可的弯路》
中国乡下人有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
——南怀瑾《易经杂说》
蒋经国70岁时,在日记里回忆他小时候背诵的格言: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贫穷更苦;春冰薄,人情更薄;江湖险,人心更险。知其难,甘其苦,耐其薄,测其险,可以处世矣,可以应变矣。蒋经国说:这格言说的是人性之恶,但人性也有光明一面。人性本善,但往往为恶所蔽,为政之道,就在于启发善根。
——蒋经国论“为政之道”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伟大的曼德拉
非典期间在医院采访时碰到个女病人,举着吊瓶,看摄像拿镜头对着她,转身跟医生说:“再拍,再拍我把口罩摘下来亲丫的。”我们哈哈大笑。911后不久,美国人就开始做娱乐脱口秀,忍住眼泪说笑,我当时不太明白,现在理解,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柴静
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横批:天天快乐。
傅佩荣是前年在大陆突然火起来的。这位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在2006年秋天,开始首次内地学术之旅,在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做了多场学术演讲,所到之处反响热烈。9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邀请傅佩荣;来试讲,主题是《易经》。
“终于听懂了,终于听懂了。”试讲一结束,现场有老人激动地拥抱傅佩荣。那时候于丹的《论语》正在录,节目组跟傅佩荣商量说,于丹讲7集,你录后面30集,主讲孔子。“每一集的题目都确定好了。”
不料,几天后《于丹论语心得》一播出,立马轰动全国。制片人对傅佩荣说:傅老师,你的不用录了。
“后来才听说,上面认为《易经》跟迷信可能有点关系。所以才让我讲孔子。不过我这个台湾人的身份,还是让很多人不大放心,当时节目组也没人给我签字担保。”傅佩荣登陆《百家讲坛》就此不了了之。
让傅佩荣哭笑不得的是,在此后内地的媒体报道中,很多人称他为“台湾版于丹”。
被央视挡在门外的傅佩荣收到了凤凰卫视的邀请。2007年12月12日,凤凰卫视把他请到《世纪大讲堂》――这是一档常被业内人拿来与《百家讲坛》相提并论的节目。
“他们还给我开了一个节目。叫《国学天空》,每天开讲10分钟,12月31号开播。我们已经签了半年的约。我在这里没有身份问题。”傅佩荣笑道。
傅佩荣在台湾是个易中天式的“麻辣教授”,他还曾被《民生报》评为大学最热门教授・在岛内,傅佩荣有个20人左右的粉丝团――他走到哪儿开讲,粉丝们就跟到哪儿,“讲任何课都过来听”。
西洋哲学我搞不定
你似乎无论在哪里,往那一坐就可以张口就来,是因为每次讲座前都会做很详细的准备吗?
对我来说,这不是太大问题。因为教书教了30年,无非就是材料怎样组合而已。一些语言点的资料,这次我这样组合,下次那样组合。
你在耶鲁读的专业是哲学,后来却回到台湾做起国学研究,是不是因为觉得西方的哲学更难搞定?
这是原因之一。我在美国念完书之后想,这辈子我往哪里走?如果研究西洋哲学,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你怎么可能超过西洋人?他们从小在那个环境里成长,希腊文、法文、拉丁文、德文、英文、五种语言必备,我们把英文念好就不错了,再念其他几样,实在是吃不消。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老师方东美先生。去美国之前,我听他的课听了三年多,他对我影响太大了。方先生也是留美的,他讲国学的时候可以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合在一起讲,讲起来头头是道,所以我们听他课就会觉得,原来中国哲学也可以跟西方哲学一样讲得有逻辑,一样有思考的过程。研究中国哲学要走中西比较的路线,关起门来搞中国哲学,缺乏西方的逻辑训练,说出话来人家不想听。
我不是“大师”
你对于丹怎么看?
从两方面来看。于丹有她的贡献,唤起了大家对国学的兴趣,也就是文化扫盲,这个她做的是无人能及。我看她的书卖1000万本,这么多人想通过她认识孔子,多好。这个事情别人做不到,她做到了,应该给她肯定。另一方面,有人说她不是货真价实,她反正说她是“心得”嘛,何必有太多要求呢。
内地媒体在介绍你时都爱说,这位是台湾版于丹。
我现在有两个封号了。一个是你说的,还有个是新的南怀瑾。南怀瑾先生教过我一年课,我不敢说是他的学生。有人这样讲,其实我都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观察。台湾没多少人知道于丹,上过我的课的人也知道,我们把各种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老老实实地全部解读成清楚的白话,全部做哲学的说明介绍,那是十几年的工夫啊。那跟你在电视上随便讲一讲是不一样的。她有她的贡献,我有我的工作。
大家还喜欢称你为国学大师,在台湾大家也这样叫吗?
其实我一向对别人怎样称呼无所谓。我自己不敢当,只能当作没听到。“大师”这个词现在被滥用了,在台湾稍微好一些,他们都习惯叫傅老师,很亲切嘛。大师一般被封给宗教界人士。学术界里面大家都不愿说,一般讲大师的人,都已经退休了。65岁以上,德高望重,学生很多,这样才能被称为大师。
你要说国学大师,道家我看陈鼓应不错了,儒家的庞朴,当然还有李泽厚,还有刚过世那位,写《易学哲学史》的朱伯崖。他们都是做一辈子研究,不能够分心的。你得有著作拿出来,别人写这种论文时一定要参考他,像这种才算是大师。
大陆的国学热仍处最初阶段
你对国学热的现象很支持,但又说这其中有很多变量,这指的是什么?是不是说明这股热是股虚火?
不是虚火。我认为国学热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让大家普遍觉得这个东西有价值,应该学一学。第二个是深入,一下深入到原点。你愿意念于丹的书,最后还是要回到《论语》。去了解论语每一句话是怎么说的,让小孩也跟着去学。第三步是经典与生活相结合。这一步最难,是台湾现在正在做的。让经典在生活上起到影响,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大陆现在还在做第一步。
很多人说中国人里伪君子多。外表看起来都在追求道德的高尚,内心却追求谋略,人格分裂,这跟传统文化有关系吗?
孔子习惯把一个人分成两类,你要么是君子。要么是小人。其实每一个人都要从小人慢慢走向君子。有时候是走一步退两步,自己也不知道。你没有良师,没有益友,很容易就退步了。所以我们说一种文化的力量,一定要让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上进的动力。
儒家最重视的是慎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这是修养的开始。通常我到国外去,没有人认识我,觉得很放松,我就不一定那么守规矩了。但是如果我在到处都是我的学生、朋友的地方,我如果不排队上车,学生看我,那不好意思。外在约束一定要把它调整为自我要求,内在的动力需要非常充分的理由。在美国我做过一个调查:如果你可以隐形你会做什么?结果80%的人都说会抢银行。这是最难的地方,儒家就是把这些说清楚。它说你在最隐微的地方做的会在光明的地方显示出来,因为鬼神知道,鬼神就是我们的祖先。如果你说,哪里有鬼神!那这个人天不怕地不怕,鬼神也不怕,就无所不为了。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约束他了。
是不是我们太缺少敬畏?
中国人只知道祖先崇拜,而不知道祖先之外还有天。因为古代的帝王称天子,他垄断了对天的祭拜权。所以一般人不能够祭天,只能祭祖先。这就比较麻烦,因为祖先总会偏袒你嘛。偷东西之前,你祭拜祖先说保佑我不要被抓到,这怎么行。
新加坡曾经拿儒家的经典作为学生教材,内地现在也有一些地方建私塾让孩子们读经,你对这样的做法怎么看?
儿童读经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帮助家
庭教育的不足,现在哪里有家庭教育,只有升学考试嘛!儿童读经是读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问题出在方法上,他们现在很多方法只强调背。过去至少看不懂,有朱熹的注解。现在小孩五岁就让背。说背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懂了――天下没有东西会自然懂的。
新加坡是失败的做法,因为他们把经典当教条了。他告诉你要孝顺,但为什么要这样,他不告诉你,没有为什么。实际上你研究儒家真正的心得,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你把小baby的照片拿出来给他看,父母是怎么照顾你的。小孩就会说:哎呀,父母真的对我很好。人有时候是需要提醒的,养儿方知父母恩。教育的意义就在这里。现在的问题就是类似的这种诠释太少。
儒家不是宗教
你曾说人在30岁之前要读儒家,40岁之后读道家,50岁以后读《易经》,为什么?
因为30岁以前你投入社会,准备成家立业一定要非常积极面对人生。当然要学儒家。从40开始一定要学道家,因为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人间没有什么公平正义,善无善报恶无恶报。道家的观念是,人生是一个整体。庄子劝人看开。50岁以后可以读《易经》,便于把握全局。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国学能发挥什么作用?
社会转型的时候价值观混淆,这是最大的问题。全世界都有这样的困扰,在后现代社会所有的价值观都可以被怀疑,怎么办?西方人还好,有宗教。我们没有这个。
有人说儒家是宗教,我看不算。宗教起码具备五个条件:第一有教义,宗教的教义不谈一般人生,它只谈生前死后的事。理性不能掌握到答案的事情。第二是仪式,每周或每两周有个仪式。我们每年就一次祭孔。第三是戒律,儒家的规范只是一般的伦理道德,不像一般的宗教戒律讲到动机的层面。第四个是宗教团体,比如僧侣团体,宗教一定要训练一批人专门传教,儒家也没有。最后―部分是学理,理论部分,这块儒家是有的。五个条件里只有规范和学理跟宗教比较接近,还差三个条件昵。所以不能算宗教。
“以和为贵”是有条件的
儒家提倡以和为贵,但中国历史上也曾经战争不断。 儒家确实讲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应该可以帮大家化解一下。但现实中很多人不了解儒家,有的就算了解,也难以抵挡现实世界的诱惑,战争往往来自于人的欲望。你没办法保证别人也像你一样以和为贵的话。那只好变成以战止战了。
大多数战争的问题牵涉到人与人的仇恨,很难用儒家的说法来制止。个人与个人小范围的情况可以掌握,而在民族和国家的问题上,往往诉诸琚的冲动超过理性的力量。
是不是可以说儒家的“以和为贵”的“和”并没有进入到这个民族的精神深处?
一方面来说是这样的。另外大家也只是看到字面上的意义,以和为贵也是有条件的。以孟子来说,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大国对小国能非常的宽容,小国对大国就要敬畏。人的行为,必须要看对象的回应来决定。如果对象完全不理你这一套,人类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靠一厢情愿。都有互相的理解和信赖。打仗也是合理的、正义的防卫嘛。
全球化和保持民族文化是个什么关系?
分两方面来看。用谭嗣同的话来说,中国两干年的政治是秦始皇的政治,两干年的学问是荀子的学问,儒家并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和实现。我们说阳儒阴法。其二,全球化的问题有时会更强调个别差异,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到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如果没有这个认同。全球化只能是个理想,再怎么全球化,你总不会跟人说“喂,我是地球人”。至少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未来一段时间里,全球化不可能真正实现,它只是理想,基本上还是让你保持你的民族的文化,跟别人互相尊重。这是唯一的路嘛。
拿回孔子的解释权
这两年韩国人跟咱们争很多东西,比如拿一些从中国传过去的东西去申遗。你对韩国人的做法持什么态度?
这个正好反映韩国人缺乏民族认同能力。他认为自己的民族没什么了不起,所以他才要跟中国争啊。这是值得同情的,在文化上是一个笑话。其实也说明他们没有文化自信,他古代本来就不是一个在文化上很独立的民族。学我们学太多了。现在他是一个有自由意识的现代化国家,不能够容忍自己的祖先都在学中国的东西,这个可以谅解嘛。拿着我们的东西去申遗,说实话,我们也很同情他们,不愿去苛责他们。
你说过要拿回孔子的解释权,怎么拿?
学者多做研究,让你讲出来的东西更合理。我们强调经典和经验的配合,如果你讲的这一套根本行不通,那只能说在空谈理论。实践的时候也不是说全部是温良恭俭让,把原则把握好、说清楚就没有问题了。
我为什么要到处演讲,上电视这些,愿意接受他们的邀请呢?也是这个用意嘛。希望大家了解儒家背后的道理。
占卦值得去提倡
近几年内地兴起的风水、面相等等,算不算国学的范畴?你信这些吗?
这些都属于应用的范畴。你把中国人的看相算命,当成中国人的心理治疗就好了。很多人之所以能活着,能接受困难的环境,都是因为去算命,认命。我们讲的易经占卦,是每个人都可以学的,非常理性的东西。从孔子开始,他们都懂得易经占卦,这跟风水算命是不一样的。一般的算命只告诉你结果,不讲为什么,制造你心里的惶恐和紧张,他们的根不在易经上。易经的占卦能帮助你理解,对自己更有信心。
易经的占卦可以告诉你原因,而结果却可能有个变化的空间,所以占卦值得去提倡,它帮助你思考。占什么卦,前前后后所有的情感连贯起来,不要太执著,不要有盲点,这是易经的占卦,非常正面的。易经的目的是让你修德,因为德性修到一定的程度,对于世间的吉凶祸福就已经看得淡了。
遇到重要的事情我也会给自己算一卦,2007年两次来大陆,我都要占卦。算一下这趟要发生什么事,顺利不顺利。回去一看结果,非常准。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会算出不一样的卦,是不是说算卦不准?
不是说他不准。简单来说,就是有意义的偶然。你为什么这个时候算,在这个地方要算这个问题。算出来之后就要用横侧面的理解,同样的事情不能重算。它是有规则的。三个不占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
古人又说会易者不占啊。
这是荀子的话,他说善为易者不占,懂得易,从理性方面就可以找到一个结果,所以不用占也知道。但是事实上,人们还是愿意来印证一下。读书人大多把它当作一种很好的益智游戏。
听说你给两岸关系算过―卦?
是―个离卦。不是说两个要分离,要打仗,离就是丽的意思,丽就是依附的意思,台湾永远不能离开两岸关系。离就是火,火一定需要木头才能烧,你什么时候看到火飘着,那是鬼火。但是有没有支卦呢?支卦是一个适合卦。两岸关系一定要做公正的判断,合就是相合,两岸终究会台,’但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将来会有仲裁机构做一种适当的判断,然后使两岸台。这个不是跟我有关,是跟大的人群有关,这样它的变数就很多。只不过你没有任何别的杂念,算出来一卦很妙。
台湾去中国化,会不会让年轻人失去对中国的文化认同?
在我看来还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去中国化只是台面上的一些工作。没有伤筋动骨。政府做的事,老百姓都是等闲视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台湾也一样嘛。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心明年的选举,如果的上台,那文化上面正面发展肯定毫无问题啊。这一次大选对台湾很重要。
关键词:中医;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33-03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
中医在其历史的自我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四大经典。所谓“经典”,“经”字含有“经常之道”、“不容改变”之意,即是表示此四部经典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一切医理和医疗实践的根本依据。换言之,随着中医四部经典的成书,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和演变则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的发挥和阐释。
事实上,中医与中国传统之哲学、科学乃是一体同源,自古即有“医易同源”、“岐黄源于道”之说。《易经》是古代先哲通过“取其象”的思维方法得到的关于天、地、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宇宙自然观乃至生命科学观。如《易经系辞》中言: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古之圣人通过观察,将天地自然万物通过恰当的类比与归纳(即“象其物宜”),将纷繁多变的事物加以抽象和简化。所谓“道”即道理、原理,即事物现象背后所隐含的道理和规律。古人认为,唯有通过对一阴一阳的消长变化的认知,才可以对形而上的“道”进行把握和体认,进而达到“与天地准”,且“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的境界。
因此,《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并不是急于条分缕析地论述和分析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而是先要建立阴阳的观念,以阴阳的观念来分析和把握“形而上”之理――亦即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在规律。《内经》中即指出:
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
因为,如果不能够把握形而上的道,则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情和病证中做出清晰不误的分别和诊断,因此有“治病必求于本”之说。所谓形而上的“道”,道即道理、原理,而“本”即是阴阳。阴阳是一对具有对立而统一属性的范畴,它是中医用以认知人体生命之“道”的工具,亦即是说,中医正是注重于考察人体生命所变化出多方面的对立的现象来认知其原理。又因为阴阳可以很好地统摄和归纳事物的状态、属性,使之简明,如寒热、表里、虚实等,都可以统摄于阴阳的观念中。换言之,阴阳的观念相当于公式,事物具体的表象都可以代入这一公式中来求解。
当然,如果单单只是阐述一个形而上的道及阴阳的观念,则只是哲学,又与需要诉诸形而下的“器”的医学无关。中医理论认为,“神、气、精”即对应了人体生命从形而上之“道”以至于形而下之“器”,是人体生理的客观功能和现象。其中,“气”是沟通“神”(属无形的机制层面)与“精”(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属有形层面)的媒介,如《内经》中所言:“气合而有形”。“气”在中医之内涵亦非常之广,含有五脏之气、元气、卫气等等诸多内涵,但简而言之,亦可说“气”相当于有质无形的能量、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因而,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对气的探求便常常显得十分重要,诸如在中医的四诊中,望、闻、切三诊都与对“气”的探求直接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内经》同时对纷繁复杂的形而下的自然与人的生理揭示以“数”的道理。在中医的理论中,“数”――是将“气”的周流运行加以定量化、精确化的依据。在《内经》中说道: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关于“数”的原理又称术数,其中,“术”字含有技术和应用之意,即指若能通达“数理”,则可以将形而上的道应用于技术和实践的层面当中。在《易经》文化的体系中,包含有三个内涵,分别是理、象、数。而在中医的体系中,则可以说同时含有理、气、象、数四个内涵,“理”即是指形而上的道,“气”是借以化生万物的能量基础,“象”即是通过归纳和抽象事物的形象特征而来,亦可说是一种既抽象又具有图像式的思维方法,“数”则是对形而上到形而下之间的一种量的规定。《内经》中指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其中,“知道者”也就是得道者、明理者,他必须是既通晓阴阳,又明了术数。阴阳属于归纳之层面,术数则偏于推演。换言之,中医的思想可以说是暗含了归纳与演绎的结合,也又同时包含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数”的法则与西方的数学或数理逻辑不同,它所蕴含的思想是同中国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传统之“数”,不是单单纯粹的、无意义符号,而是同时包含有“象”和“理”在其中,所以它本身是具有“二维”乃至“三维”的向度。中医理论中常用到的通常是天干和地支(简称干支)的数理体系,干支的法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天文的系统,干支之数本身又可以与阴阳和五行相互配合,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推演计算的依据。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即是根据《内经》中的数理法则应用于疾病的传变和诊断中,将其具体化以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少阳、阳明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其中预测疾病发展和变化的时间,就是应用了传统的数理法则来进行的计算和推演。
二、独特的认知方法
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和发展,中医的理论广受诟病的原因,缘于其形式上的神秘与玄学特质。事实上,中医理论之神秘,源于它的高度归纳和简化。南怀瑾曾提出,只有文化到了最高处,才能变成最简化,中国上古时的文化智慧、科学哲学都发展到最高点,可是其弊病,就是后世不知其所以然[1]。
另一方面,中医形式上的玄学特质,固然与它高度简化以至后世不知其所以然有关,同时亦源于它在认知方法上有别于西方实验科学。《内经》所建立的体系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知,部分是源于古代医家(即前文所述的“知道者”)在内证或慧观下所得到的关于对生命现象乃至天地自然的认识。这样一种“内证”的方法,是研究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今天的学界少有提及和讨论。它不同于西方科学依靠仪器进行实验观察的测量方法,需借助外部的观测仪器或对象,如西医学通过小白鼠的动物试验、解剖分析等。最原始的中医认知实践,部分是在古代医家(即《内经》所谓“知‘道’者”)处于虚静的慧观下对自身生理知觉和状态的观照及体悟而完成的,是一种“内证”的认知实践。中医博士刘力红指出:“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构建了中医理论。”[2]熊春锦亦提出:中国的慧观科学,可以说是一种系统型的灵感思维、有序性潜意识直觉思维以及深度定观、慧观、无为先天状态下的“性慧”运用的产物[3]。前文提到“医道同源”,亦是说它们在认知方法上有相通之处,如《老子》中指出: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由静而“观复”便能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体察到事物不容易被觉察到的微细方面,也就是认识了人体生命之规律。这种“内证”的认知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实践者)的自我修身(心)的基础之上,既需要这个实践者能够做到“常无欲,以观其妙”,又需要能够修养道德、以德进道,即通过完善自身的“德”而体认于“道”。在《内经》中即指出:“淳德全道,合于阴阳。”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二字,不是现代语境下狭义的社会公德或伦理。中医学中“道德”二字各有其意义,“道”即人体背后的原理、规律,“德”即生命的物质能量,即《老子》中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熊春锦亦指出,“道德”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道和德是人的本源,“德”蓄养着人体的精气神,是生命的本质所在[3]。如前文所述,“气”作为人体能量态的生命现象和动力,古代医家先哲通过对自身感觉的冷热、酸麻、痛痒等感知的体会和总结,使得中医这种内证和慧观成为可能。如《内经》指出: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因此,古代医家的实践者(上古圣人)通过内证(即“论理”)的实践中对“气”与“阴阳”的把握,得到关于经脉、脏腑、穴位、气血乃至本草的药性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这个认识应当说是对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直观性的描述,而并非凭空思考或想象的产物,当然,我们亦可以说这是古代医家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假说。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求证认知的方法,中医在对人体的脏腑、经脉赋予五行、阴阳的内涵,是有其根据的。五行是对于纷繁复杂的物质自然世界直观认知基础上的归纳和抽象,其所代表的是五类属性,同时也代表五种功能,并非单独指狭义上的物质个体。《尚书・洪范》中将五行定义为: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古代医家通过慧观而观察到,五脏在其功能态上各有其所主,其各个功能与五行的性质是相同一的,因此将其归结为一类。例如,当人体肝脏出现问题时,会出现眩晕震颤等症状,即《内经》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这一症状与风摇动树木在中医“象”的思维中是同一的,因而中医将肝与五行之木相对应,又有“风气通于肝”之说。另一方面,中医对五脏的定义,并不完全是狭义的器官结构,而是指代五种不同的功能,因而往往比西医所定义的器官概念下的五脏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例如,肾脏在中医中不单单指代肾盂这个泌尿器官,而是广泛的包含主管人体体液、排泄、生殖、骨骼等功能,它是一个功能系统的代称。
因此,如果将中医五行、五脏的观念简单地用现代常识加以理解,自然会造成莫名其妙的感觉和误会,认为中医同于玄学或伪科学,而事实上,这是由于其特有的认知方法和“象”的思维所致。
此外,在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乃至五行之间互相转化的定义,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内核,后世历代医家都将之视为不言自明的前提或公理加以应用,而不会再去求证它。近年来,不少人就此而批判中医有关五行、阴阳等理论属于玄学,缺乏科学依据。在这里,笔者举出英国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eal Polanyi)的观点加以说明,波兰尼认为:科学观是这样成型的,每一个人之所以接受自身已有的科学知识,无非是由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信念体系,它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历史中[4]。通过总结和反思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波兰尼认为科学离不开信念,信念即是对某一形而上的观念无条件地确信,并以其为向导而指引科学的实践。因此,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依靠于信念,因为科学永远是在探求中以接近真理,但在这个探求的阶段中,若不依靠信念而接受一些尚未得到完全确证但却是最基础的东西,科学实践将无法进行下去,中医学如此,西方科学也不例外。
三、从《伤寒论》论中医之科学性
由于《内经》理论兼有哲学化的特点,它以“形而上”统摄“形而下”的理论建立方式,其理论便内在地要求医者能够如《内经》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所谓“医者,意也”。至东汉张仲景通过发展《内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理论,著有《伤寒杂病论》,集此前中医理论之大成。《伤寒论》将《内经》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创“六经辨证”之法。所谓“六经辨证”,简言之,即是六大分类的辨别方法,张仲景通过定义每一经病的主要症状和分辨方法,可以将临床纷繁多变的病症都纳入“六经辨证”的体系中,而其核心仍是阴阳的辨证,也正是由于始终不离对“本”(即阴阳)的把握,方使得中医在临床中始终以最简化的方式来进行诊断与治疗。
由此可见,《伤寒论》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使得《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得以应用于临床的实践中,它们之间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与此同时,《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的诊断治病规范,使得中医在临床实践中,不再仅仅依靠“医者意也”,而是有客观、具体和确定的法度规则可依,消解了《内经》理论的哲学化,使之独立分离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科学。
《伤寒论》所开创“理法方药”的辨证和临床医疗规范,已经包含了科学的内涵和要素。科学是以在观察(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实践(验)加以验证假说,若证据支持假说,则假说提升为理论,反之则否定假说。《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机制,正是从临床可直接并明确观察到的症状(或症候群),通过医者思维而分辨其为某一经的病症,然后只需依据“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的原则遣方用药即可。患者服药后,若疾病的症状得到明显或完全的好转,则证明了六经辨证理论(可看作一种假说)的正确。
换言之,《伤寒论》建立的辨证机制所追求的是,只要患者的症状一定,那么,不同的医生按照六经辨证的规则所诊断的结果和治疗的处方应当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实现了科学的可重复性原则。
后世医家对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用药体系,对于其疗效常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肯定。可见,《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经历了上千年的临床反复实践验证的。如清代陈修园说:“经方(即《伤寒论》之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5]从这一点上来说,将中医称之为科学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而到了金元时期,中医的临床理论又经历了发展和变化,如药物归经、五脏和三焦辨证理论等,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看似丰富了中医的理论,事实上却失去了《伤寒论》所建立的最直观的临床观察和检验的机制,使得中医在临床医疗实践上变成不同医家各执一端的局面,如清代徐灵胎认为:
至于宋人并不知药,其方亦板实肤浅;元时号称极盛,各立门庭,徒骋私见;迨乎前明,蹈袭元人绪余而已……如谓宋元所制之方,则其法可传者绝少,不合法而荒谬者甚多,岂可奉为典章?[5]
而发展至明清时期,“温病派”理论的产生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中医的临床疗效受到更大的制约,中医由原先“一剂知,二剂已”而逐渐成为“慢郎中”,由此,中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上都渐渐失去了客观和可靠的标准,使得中医在近百年来一直陷入科学与否的争论之中。
笔者认为,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在于《伤寒论》――部分清代以及近当代以来的名医亦都持此观点,因此,对于中医溯本求源乃至解决中医的科学性问题都应从其中寻找答案。《伤寒论》无论从诊断到治疗,都有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客观的经验事实做依据,因此,若简单地将中医批判为“伪科学”是片面武断和有失公允的。
因此,在科学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互的今天,应当客观地看待中医理论及其认知方法,并为之留一席之地。同时,回归中医的经典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之中多多求证,未尝是经不起验证的科学。笔者认为,这需要东西方各自的开诚布公,以及中国对于自身传统文化思想的认同感。相信若能如此,东西方之科学和文化都将得到互补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3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9.
[2]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
[3]熊春锦.道医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6,7,14.
但凡练内家拳的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内家拳入门后身体内在反应是什么?阶次是什么?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武术界前辈们在教徒授艺或著书立说中,已有各种解释,在此我们不一一赘述。这里仅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热爱武术的同道或即将入门者进行切磋与交流。
我练习武术已经有20多年,对于内家拳的内涵略有体味(本人“体味内家拳”一文曾在去年《精武》杂志发表),在我的意识里,对内家拳如何修炼已从混沌逐渐清晰起来。平常总听老师和一些前辈讲打拳要打出“黏糊劲”“拉拽劲”来,这些我还不行,还要闯过去。但闯过去又是一个什么境界呢?不得而知。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去年一年的练拳我逐步尝到了一些味道,这就是伴随着松沉的“轻灵劲”的体会。
练太极拳、八卦掌只有慢练,才能尽快去僵就柔逐步产生内劲,而且还会把原有的本力借过来,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力。这时打拳时就会产生一种“黏糊劲”,即争力,就像站在水里一样感觉到一种压力,一举手一投足就像皮筋一样一拉一拽。由于个人身体条件不同,有的先有松柔感觉,随后出现后背发紧等体内的通气现象,由此弹性力也一点一点加强;有的内劲一上身,胳膊就比较僵硬,与人搭手感觉就像铁杠,硌骨头。但黏糊、拉拽劲的感应应是共同的,这也就是平常说的伴随着长力的试力过程,这样的拉拽劲要持续几年时间,此阶段过去后就会产生轻灵劲。
浑身是一浑圆整体,内气把周身打开,皮肤感觉灵敏,在身上的拉拽劲逐步减少,身上的内劲发出体外,可以顺利地发放到对方身上。我认为这是正确途径。这也就是太极拳家说的松、散、通、空;内家拳讲的练精化气、练气化力、练力还神、练神还虚。我的感觉是,从松轻开始过渡到内力、弹力的不断加重,再到更高一级的轻灵与招之即来的沉重。这时练拳时与练拳后,全身轻松,一种通透、舒服的感觉。著名学者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一文中指出:“中国道家讲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须打通任督二脉。所谓任督二脉打通,就要‘黄中通理’,这个‘黄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体的是人的内部肠胃一切都好,黄就是中央的颜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国医学上的‘腠理’,就是皮肤毛孔。工夫做到了,修养够了的人,内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个毛孔都通了,这个时候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达身体来了,面上都有光彩。这时真美,充满了四肢,都全身畅通了,那么,‘内圣外王’,内在有了这样高的修养,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发于事业,就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美丽极了。”此文讲的是任督二脉打通后的“黄中通理”现象。练拳到达此境界,便会感觉全体轻松、浑身通透,毛孔、皮肤、肌肉、骨骼感觉非常灵敏。用形象比喻手臂皮肤的感觉,像从电视机屏幕前划过静电对手臂放射反应;像泳池里出来,阳光一晒汗毛点点立起被和风抚慰的感觉;还像不小心手臂粘上蜘蛛丝汗毛的黏着感。用手抚摩面部柔滑无骨,神清气爽。立地站桩身体空灵;打拳身法柔软、敏捷、灵活,弹跳力增强。可在练武路上,展现一片广阔的天地,踏上一种登高望远的境界。
一般修炼者有了一定的内力或内气后,会有一种欣喜感,知足感,认为已经练成了,甚至走向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朋友认为,胳膊有劲了,往出一伸,看看,你抬不动,沾沾自喜,打拳却没有柔和劲,与人推手用蛮力,结果身体越练越僵;有的错误理解松柔与化劲,松松垮垮;更有的恃强好胜,招惹是非。我认为,练武首先要讲武德,修炼的最高层次是无形无像,对生命、人生的体验,武艺是修炼的阶梯,不是目的;其次,从内功的修炼来说,此时正处一种关键期。练对了一片新天地,练偏了就容易练散了,练僵了,甚至练坏了。此时身上虽然出现黏糊劲与争力,但这种争力或皮筋力既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比如,练八卦掌转圈换式,在你做出下一个动作时,身上会有一种反作用力束缚你,你伸它缩,你冲不出这一关就会越练动作越小,身体越僵,感觉越费力,有时就不愿练,逐步放弃了。盘太极也是,动作越练越放不出去,浑身僵硬,失去灵巧与快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练死了、练僵了。平常人们总说,练太极拳要不用力,但此时不用力,你就没法练,因为此时弹性力已生,就像拉风箱,一去一回都是压缩力、阻力。练武要登新台阶必须克服这种束缚力,寻找通透轻灵感觉。有人不明此理认为有劲就好,推手用蛮力,打拳不分虚实(一味的慢练最容易造成不分虚实),僵硬一条。
怎样克服自身束缚与僵劲呢?我认为,慢练与快练结合,盘架与站桩结合,盘架与推手结合,还有就是太极拳与八卦掌、行意拳结合。
慢练与快练结合。慢练最容易出内劲、松沉劲。尤其是太极拳盘架一套传统太极拳盘完没有40分钟以上不容易出内功。我们平常看到的太极拳表演速度较快那是表演时间要求。但慢练也要得法,即按拳理要求,沉肩坠肘、虚领顶劲……吴图南讲的端引放松,汪永泉讲的三个气圈,都是练拳的心法。最近一位拳师讲,盘架、推手要找自身的松静劲,不要老想把人如何如何,也不要想我的胳膊有多大多大劲,慢慢的舍己从人的太极劲就出来了。骆巨芳老师讲:“原始太极拳处处是试力,式式缘桩功。”练拳要找试力劲、桩劲。练八卦掌也是。我练踏地掌,吴岳老师叫我慢转每天不少于半小时,我整整转了三年多,现今常常转。慢练有利于全身松沉、长内劲。到了一定程度还要快练,快练有助于轻灵。陈式、杨式太极拳都有快拳,原始太极拳更分动部、静部,快部、慢部;八卦掌转圈始终与快转结合。我认为,太极拳的快有助于身体灵活,着法的运用;八卦掌的快可以从腰中产生拧钻争裹劲和身法灵活劲。淌泥步练到一定程度从腿到脚会有一种自然往前的溜劲。再有介绍与原始太极拳相伍的“八极八卦拳”,我感觉它有助于身手的灵活。该拳从原始太极拳中抽出八个式子,两式一组,一式顺转、一式逆转各打八个方位,中间过渡双手揉球顺转2~3圈或逆转2~3圈接式。人们都说功夫在单式上,一式反复打八次有利于功夫增长。揉球转圈有利于身法的圆活。我自己练了不长时间就出现很好的反映。与以上练法相反,一些人一味追求招式、所谓柔化,不愿意在套路上下工夫,结果出现散乱现象。因为没有从腰中产生内劲,也就没有整劲、浑圆劲。
盘架与站桩结合。盘架以上已经叙述,站桩有助于内力增长和内力的散布与运行。比如,松静站立的自然桩、马步站立双手抱球的浑圆桩就是很好的桩法。还有打坐静养都有利与气血的运行。这里特别指出,魏树人老先生在《杨式太极拳述真》中提到的三个气圈与后来著书中提到的松散通空中的“散”,即把身上的气“散”出去,就像搬东西不是把它们搬上搬下而是把整个楼的东西搬空,让身体透空。内气如果不能在体内均匀散布,不能向外散布、发放,就要在体内闹腾、顶撞,于养生很不利。练神还虚,空空灵灵是修炼的高境界。
盘架与推手结合。推手不要用劲,体会粘连黏随,不久不但能逐步体会与化解对方来劲,自身还会产生轻灵劲,达到拳谱上讲的“若能轻灵并坚硬,粘连黏随俱无疑”。
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结合。太极阴阳鱼是圆,太极拳注重圆。弧型、缠丝、圆转处处体现圆。八卦掌也讲圆,转圈本身就是圆,它以转圈平圆为主,配以立圆等各种圆。形意拳虽较多走直线但它以立圆为主体现拳式变化。三种拳结合可以使身体得到各种综合锻炼,历史上一些武术家本身也是互相参练,并出现几者结合的产物:太极八卦、形意八卦、形意太极等等。这几种拳都讲求快慢结合,常此练下去有助于内气运转,疏散;有助于轻灵劲产生。
关键词:中学历史;传统文化;课堂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在思想观念,思维、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无不受其影响。纵观华夏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是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焕发出越来越大的文化魅力。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扬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在今天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要将历史教育和传统文化有机整合、有效渗透,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
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历史课堂更侧重于知识传授,辅助以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实施灌输式教育。在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就奔着历史的知识和相应的分数而去,于是,传统文化教学往往被忽视。在弟子规中明确要求: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必须首先学会做人的道理,然后有余力,才去学习文化知识。可是我们今天的教学却恰恰相反,过多地强调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成绩,对于做人的道理,很少涉及。而传统文化中,对于做人的道理研究得很深刻。也就是做,重视传统文化,能弥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薄弱或缺失的状况。增加传统文化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注重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熏陶,增强高中历史课的人文理念,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助于调节学生和父母老师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2中学历史教师应加强传统文化学习
历史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具备良好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水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教师应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恪尽职守。历史教师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仁者爱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有些老师存在职业倦怠情绪,对学生冷漠甚至虐待学生,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应该“爱生亲徒”,“诲人不倦”,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去教育学生;二是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历史教师应自觉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拓宽传统文化视野。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读传统文化书籍,比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入门书籍,进阶后,可以读《孝经》、《易经》、《金刚经》等。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了解拓宽历史知识,现在有一些好的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鉴宝》、《国宝档案》,从这些节目中都能学习到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浩浩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试问当今的教师,了解传统文化的有多少?精通经史子集的又有多少?什么是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精神遗产,包括制度、风俗、艺术等。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朝代变迁所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其内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小到日常生活,大到治国安邦。而今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后继乏人啊。南怀瑾先生就曾大声疾呼:“我总希望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今日世界的竞争与发展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反求诸己———研究中国文化的精要。”幸运的是,如今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例在加大,甚至占到全部教材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更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为我所用,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瑰宝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3中学历史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
3.1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堂
在平常的备课和教学中,教师要多加留意,对于涉及传统文化的课文内容,教师要多加利用,如在课堂中加以引导,采用让学生自由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便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好时机。例如,讲到孔子和早期儒学,教师应给学生讲清楚,孔子的思想都有哪些?为什么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为什么孔子“仁”的思想带有阶级局限性?抛去阶级局限性,孔子“仁”的思想在当下现实社会中有哪些作用?教师在讲到老子和道家学派时可向学生推荐《道德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讲到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发展时,可向学生介绍性善论,性善论不仅在孔孟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在整个儒家思想中,乃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都占据核心地位。性善的外在表现为“仁”,而“仁”的基础是孝悌。这就让学生了解了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孝悌,因为孝悌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教师还可以把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思想结合起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十课,就提到了文人画。文人画就是绘画艺术和文人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文人画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如摒弃华艳,唯取真纯,返璞归真,大巧若拙等。这些民族性格,对今天的中学生仍然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3.2师生共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历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如《易经》、《老子》、《论语》、《孝经》等。这些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直指宇宙、人生,博大精深,师生共同学习可以起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作用。教师也可以开一些书目单,让学生回家自行阅读,也可以专门抽出几堂课为学生解读,或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学生在这些典籍中不断熏陶,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以达到历史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也可与学生共同欣赏古人的艺术作品,如绘画、书法、雕塑等,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追寻古代艺术家们的思想意境。当然这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而深邃,历史教师尽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其中的一些精华展示给学生,但那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值得人们终身学习,实践。
参考文献
[1]丁守和.中华文化辞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张海鹏,臧宏.中国传统文化伦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4]杨宪邦.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2).
睡眠之道
睡眠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处理人们在一天中积存的各种信息。事实上,人类的睡眠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是由4-5个周期组成,每一周期都是从 “慢”波睡眠开始,到 “快”波睡眠结束。所谓 “慢”波睡眠,是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都在缓慢进行,“快”波睡眠是指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剧烈活动。人类的一夜睡眠中,一般地都是先从 “慢”波开始,持续大约80-120分钟;然后转入“快”波睡眠,持续约20-30分钟;再转入 “慢”波睡眠,循环往复,直至逐渐醒来。
睡眠的确是人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如果一个人的睡眠不足或是过多,对健康都十分不利。有关文献报道指出,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其死亡率要比每日睡7-8小时的人高出180%以上;但是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过长,每天超过10小时以上,这个死亡率也要高出80%以上。
一般来讲,我们人类合理的睡眠时间为学龄前儿童每天10小时左右;学龄儿童每天应睡9-10小时;20岁以下青年每天可睡9小时左右;成年人每天睡8小时就差不多了。睡眠不仅时间要充足,更在于睡眠质量。
睡眠的重要性
在了解了人类睡眠的形成周期和相关隐患之后,小编还有很多疑问,人类为什么要睡觉?又为什么需要睡眠呢?换句话就是睡眠对于人类而言有哪些重要性。其实,我们没必要去深究这其中的本质原因,我们只需要记住,睡眠会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继而维持我们的生命,优质的睡眠密切的影响着人类的生长发育以及寿命长短,简言之,没有睡眠就等同于自杀。
睡眠于我们而言有以下四大重要作用:
一、缓解疲劳 放松大脑
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人的大脑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会消耗很多的能量,久之则会感觉到疲惫或者精神不振,此时,充足且优质的睡眠可以缓解疲劳,放松大脑,从而保证人类第二天继续劳动。如果睡眠不足则会引起身体疲劳甚至产生其他疾病。
二、促进身体成长发育 延缓衰老
睡眠中是成长荷尔蒙分泌的重要时期,尤其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秘诀。另外成长荷尔蒙对成人来说也很重要,对老化的肌肤、伤口以及其他身体组织的修复以及再生、脂肪燃烧等都有重要作用。难怪有“美容觉”的说法,原来,睡眠是可以延缓衰老的,如果是经常熬夜的人,其衰老的程度则比睡眠充足的人要快得多,精神状态也会不佳。
三、预防疾病
人在睡觉的时候骨髓会产生白血球、红血球,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同时,充足的睡眠还能够减轻心脏的负担,使心脏充分休息从而产生新鲜的血液,分泌促进代谢的成长荷尔蒙等等,预防各种疾病。
四、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人的大脑在睡眠中,会对当天发生的事情、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作为记忆留在脑中,尤其是在浅眠的时候能够进行各种信息的整理。浅度睡眠一般是在睡后3小时左右之后的周期性出现,能加深记忆,如果要想考试有好的学习效果,至少要保持3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助眠“神器”
我们都知道,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熬夜还会带来很多疾病。即使很多人都知道睡眠的重要性,但是总有些人无法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更有甚者通过药物才能让自己安睡。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辅助睡眠的产品被不断开发出来,人们无需通过药物也可以睡个好觉,下面,小编就介绍几种助眠的电子产品,看看这些助眠“神器”能否助你享受每一个睡眠之夜。
枕头类
代表:mylab雪屋圆顶枕
枕头是人类睡觉必备之物,因此很多科学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在距离人类睡眠最近的枕头上想办法,市场上也因此流行过很多相关的智能枕头、记忆枕头、助眠枕头等,这其中当然不乏滥竽充数的,但小编在这里主要介绍一款国外比较流行,也算得上是目前口碑较佳的产品。
它由日本睡眠专业医生开发研制,阿拉斯加雪屋造型,遮光率能达到99.9%,躺进去后,耳朵就像是带了耳塞一样,再也不会有奇怪的声音影响你睡觉,瞬间拥有一个安静、无光、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大大提高睡眠质量。
助眠灯类
代表:Nox智能助眠灯
Nox智能助眠灯拥有1600万种灯光变化,能释放590-750mm波长的红橙色灯光,可以激发人体褪黑素的自然分泌,加强睡意。当你安稳入睡后,助眠模式会自动关闭,让你睡得更加安稳。除了适宜入睡的灯光,Nox还内置了具有30年音乐美研究成果,全球著名的Della助眠音乐,帮助用户提高入睡的效率。
只需在睡觉前打开「SleepaceApp,点击开始监测,即可整晚监测深浅睡眠、呼吸率、心率,翻身次数等睡眠参数。
床垫类
代表:Lessa智能床垫
作为人类睡眠必备物之一的床垫,其舒适度关乎到人类的睡眠质量,尤其对于喜欢侧身睡眠的人来说,Lessa床垫非常理想,因为它比其他床垫更加柔软,对臀部和肩部的压力更小。此外,它使用也相当方便,可将人慢慢转移到床箱中,让你安然入睡。对于仰卧者来说,这种床垫有多层材料结构构成,结合不同的泡沫层,非常容易适应睡眠者身体。
跟踪器类
代表:Sense睡眠跟踪器
这种睡眠跟踪器可根据噪音、空气质量、照明等因素评估你的睡眠质量,同时还有闹钟在你处于睡眠周期中最轻的时候将你唤醒。它还能发出令人心平气和的声音,并向你提供建议以改善睡眠质量。Sense睡眠跟踪器分为两个部分:白球可以放在床头柜上,“药丸”则可放在枕头下面,以监测你睡眠时的情况。
头戴类
代表:Shepherd Blue睡眠追踪头带
Shepherd Blue头带可通过耳朵发送2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促使大脑接收第三种声音产生听觉幻觉。这个过程被称为“双耳节拍”,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其能够改善心情和睡眠的证据。Shepherd Blue头带也是睡眠追踪器,可以监测你的身体姿势、睡眠周期以及睡眠质量。此外,它甚至可测试生动的梦境。
耳机类
代表:SleepPhones睡眠耳机
其实市面上有很多耳机类的助眠电子产品,他们相同的特点都是可以通过对应的App,发出有助于入睡的灯光或者音乐,还可以检测环境与人体的事实情况,不断地适应使用者的睡眠模式,并通过App给予改善睡眠状况的建议。更有些科技高明的产品通过投射在天花板上的闪烁光晕缩放来帮助用户调整呼吸频率,慢慢让用户的呼吸频率降得低一些,身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然后,顺利进入梦乡。而我们说到的SleepPhones是这类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它不同于常规的耳塞或者入耳式耳机,它将嵌入式耳机单元完美地融合在了柔软的头带中,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耳朵疼。同时配有助眠专用App,包含四种随眠音效,助你进入深度睡眠。
其他类助眠神器
代表:SOUND+SLEEP
都说能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的人是幸福的,这款产品就可以助我们快速到达深度睡眠。此产品不是简单的遮盖噪音,而是在可适声波技术下,将环境噪音与本身发出的声音融合,形成有助于睡眠的舒适背景音,自动融合外界干扰噪音,释放舒适放松的自然原音,形成新的有助于睡眠的声波,让失眠熬夜状态减轻,创造一个自然深度的睡眠空间。
代表:SleepCogni
SleepCogni看起来像个台灯,它的底座配有USB充电接口,支架顶部是扬声器和LED照明灯。整个支架能够收集来自夹指板上的信号,夹指板中装配了心率监测器、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SleepCogni的扬声器能够发送节奏不一样的音乐,通过音乐手段让用户的心率慢慢降低,为用户打造一个沉浸式的享受空间。
代表:LIVLAB Dodow
Dodow解决失眠的关键词在“呼吸”上,它有点像一个小碟子,通过投射在天花板上的闪烁光晕缩放来帮助用户调整呼吸频率。光晕收缩时候吸气,光晕扩大的时候呼气就好。它会慢慢让用户的呼吸频率降得低一些,身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然后,不一会就能进入梦乡。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98-05
[作者简介]向欣,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22)
教育作为整个社会高端的树人实践,集授人知识、启人心智、育人德行三位一体。任何一种教育皆以铸就完美高尚的文化人格为旨归。德国教育家布贝尔曾经一语破的指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传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隐性渗透的重要载体,蕴育着极其可贵的人格教育的精髓。盘点近十年大学校园的负面报道,从翘课到艳照、从诈骗到逃逸、从行凶到投毒,昔日的象牙塔似乎飞出了若干“潘多拉的魔盒”。有学者忧心如焚地慨叹:大学,真的进入了江湖时代?如此悲剧气息的黑色幽默,折射的是一种集体性的人格焦虑。当人格底线频频失守,由此引发的人格症候,致使教育者萌生一种全民性的“人格怀旧”情结。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资源,唤醒渐行渐远的文化记忆,既能维系“中国模式”的民族人格认同,又能凸显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佳向度。
一、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关系探微
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中文语境下即“人文教化”的简称,“教化”是该词的语义重心。溯其源流,早在《易・责卦・象传》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思想显露端倪。汉代以降,《说苑・指武》载:“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并且强调“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其观念理路一脉相承。由是观之,作为动词,文化即指人类社会共同规范产生、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作为名词,涵盖了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说,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古今赓续被广泛复制执行且具有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文化,名日传统文化。
人格是一个舶来词,词源出自拉丁文,原意是“面具”、“脸谱”。人格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嬗变过程,哲学家、法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伦理学家等从各自的学科范畴对其加以诠解。由于该词外延的发散扩展,导致无法形成公认的人格界定。不过,透过学理层面的众说纷纭,依然能够厘清人格全部要义的本质内核:人格是多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尽管西方社会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要早于中国,但笔者认为,人格教育并不存在是否真正需要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皆可找到类于人格的对等词以及关涉人格教育思想的吉光片羽。人格可感、可染、可求、可育、可规范、可制约,具有教育学意义的现实操作性。优质高效的人格化育是每一个教育者责无旁贷又亟待担承的重大使命。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关系约略有四:
1.相生――由此及彼
从发生学意义来讲,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结晶。没有文化的人格不可思议。诚然,文化与人格并非单向的因果推导,“文化决定论”同样会陷入阐释的自我蹩脚。但由于“每种文化中都有相似或模式化的人格特征”,即文化透过个体媒介而发挥整合功能,致使出现“众趋人格”。这告诉我们:人格是特定文化孕育下个体或群体个性或共性的生存样态与反应倾向,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以此观之,文化是根,人格是果;文化是源,人格是流。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人格的层次性。传统文化对人格化育具有定型机制,能够为其提供经典支持与意义参考。论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孔子地位之隆,罕有其匹。缘此,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铁肩道义,经世致用成为华夏民族人格中的主流部分与人格底色。
2.相容――有形无迹
文化与人格虽实为两意,然绝非楚河汉界。文化是人格的基础与柱石,人格是文化的载体与寄托。在人格育成中,无法罔视文化对人格巨大的穿透力。文化的输入会在人的思想动态中发生弥散与聚合,氤氲与凝结,亦会发生抵牾与抗衡。当自然人与社会人发生本能的冲突时,拥有不同文化内存的人对于外来文化侵蚀的免疫力有所不同。总其结局,或为同化,或被异化,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变体或极端形式。先进的文化总会使人醍醐灌顶,肺腑澄澈,并以重构自我价值的方式完成精英人格的整合,构建起近于完美的精神憩园。
3.相翼――共存共蕃
一方面,人格特质的形成大多是文化修炼的结果。不同品级的文化带给人的心性积累、思想视阈、人格气象断然有异。例如,奴婢文化会造就依附的臣妾人格,野蛮文化会蘖生粗俗的病态人格,腐朽卑劣的文化,势必豢养蟊贼禄蠹之流。鄙陋文化会带来人格内质的贫瘠与芜杂,恐怖文化会在人的心理结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其人格中攻击、冒险、阴暗等邪恶因素格外嚣张。另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无形支点,不同文化的幕后是不同的人格图谱,传统文化以博大精深的底蕴为人格教育服务。文化在人格的演绎中光大,人格在文化的繁荣中升华。传统文化中诸多价值要素所形成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核心体系,可以产生坚守的力量,文化的生命力恰恰在通过文化所发挥的持续性社会效应中得以彰显。
4.相映――互为表里
文化学告诉我们:人格是文化哺育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在于思想。有人以凝重的黄河、自由的长江、温婉的珠江分别比拟儒、道、释三家。南怀瑾先生也将儒、道、释各自譬若“粮店”、“药店”、“百货店”。缘于三者分别用以协调自身与外界、自然、心灵的关系。故在人生追问上,形成安人、安命、安心不同的坐标,表现为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关注什么,舍弃什么。儒家人格的取向即奋斗第一、懿德第一。道家人格的圭臬即逍遥至上、葆真至上;佛家人格的信条即因果本位、禅修本位。人作为精神一文化之灵长,人格乃各自文化背景的反射或投影,进而外化为立身处世的不同风貌与心理定式。
中庸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的匡世济民、刚健执著,道家的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佛家的随缘任运、梵我合一,三者互补共同架设起中国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场。稽之旧史,验之世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因子,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依然觉察到它的跳动。
二、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契点
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大学生作为一个复数称谓,有其群体人格的内在规定性。若离开对大学生知、情、意、行多重维度的正向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则有逐末之嫌。历史地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往往以二律背反的形式展开,故对于文化中国的丰厚遗产,采取扬弃的态度似为公允。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各自的理论体系不同,但其思想的交汇并不妨碍人格教育理念的殊途同归。
1.天行健――自强不息的鲲鹏人格
《易经》作为一部卜筮外衣下掩藏的睿智奇书,其理想人格模式为进德修业,终日乾乾。无论老子抑或孔子的思想,皆衣被于《易经》的哲思。孔子暮年仍自我评价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故《孟子・公孙丑上》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士与君子。君子实际上是对人的意义的界定,该词在《论语》中出现108次,仅逊于“仁”。孔子以自身言行诠释了完美的君子形象,被司马迁赞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面对王纲解纽的春秋乱世,孔子十四载寒暑周游列国,匍匐救之,颠沛流离,九死未悔。可以说,这是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流亡”,“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其淑世情怀的极致说明。理想包含诸多内容,孔子为践行政治理想席不暇暖,奔走呼号。历史上,无数弘毅之士为了人生理想、仕途理想、学业理想,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祈盼有朝一日同风而起,扶摇直上。其砥砺不懈的进取人格,对于当下大学生大面积的理想颓靡可资镜鉴。譬如,高校流行病之一的“鸵鸟现象”:或消极回避,或因噎废食,或坐以待毙;还有“大五情结”:毕业仍旧依恋母校,心理上不能“断奶”,难以适应新的岗位和应对新的挑战。更多人认为“神马都是浮云”,口头禅是:“别跟我谈理想,戒了!”他们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形成“理想空场,现实堵塞”的潮流。就人生走势而言,如此导向,无疑会产生向下的牵引力。
2.知廉耻――见利思义的澹泊人格
道德最大的功用是把人引向秩序。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一个主内,一个向外,前者靠内部的自觉,后者靠外在的约束。关于义利之辩,孔子主张克己慎独,修己安人,如“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等。儒家始终将利益放在道德的天秤上,“无欲则刚”就是要求把欲望限制在道义之内,以人的社会性战胜人的自然性。《文子・上仁》言:“中扃外闭,何事不节,外闭中扃,何事不成。”意思是说,在心封闭欲望,对外抗拒诱惑,就没有什么不能节制的;对外抵挡诱惑,在心约束欲望,就没有什么不成功的。当前正义的消解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一方面体现为私欲的膨胀。部分人不敢侈谈原则,遑论道义,加之市场经济的双刃剑属性,容易煽生的拜金观念,当金钱尺度僭越了道德水准,良知沦丧,铤而走险,近几年大学生抢劫、、传销、贩毒案件屡见报端。《孔子家语・在厄》载:“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孟子呼吁培养“配义与道”的浩然正气。接受龌龊的不义之财,儒家认为乃“失其本心”,以理性控制“可为”与“不可为”,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另一方面体现为诚信的缺席。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欺骗也能带来效益。大学生出勤“”,考试作弊,简历“注水”已是司空见惯。在这点上,道家的知足恬淡与儒家略同。道家认为,欲望是人心的原始冲动,心是自我斗争、自我博弈的场所,一个人必须不形为物役,不放浪形骸,以是非之心与外物保持恰当距离,摈除过度的非分之想,操守合理的天然之欲,熄灭奢望,恪守心斋。
3.省吾身――推己及人的反躬人格
内省是儒家理想人格实现方法之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为一个人若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中行正道,自然坦荡磊落。人格的养成同样是自我剖析与吐故纳新的过程。与大学生修己较为密切的箴言主要有三:第一,“反身而诚”。善于自我批评、自我检点者,应“见其过而自讼”,“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人坦言,21世纪进入了“百度时代”,数字化信息铺天盖地,以泛娱乐化为表征的狂欢文化潮涌,带来了人文精神的疲弱与批判功能的失语。大学生在泡沫信息与无聊游戏中沉溺,皆为自律不足的恣纵表现。第二,“不知不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当大学生就业屡屡遭遇寒流,更多地是不该在停顿中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严峻的形势短时期内是不易改变的常量,但个人的能力提升是可控性的变量,故此应将精力投放在自身因素上,内外兼修,循序渐进,韬光养晦,与时偕行。第三,“以直报怨”。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令人痛心扼腕,马加爵出身清贫,脆弱敏感,孔门十哲之一的颜回箪饭陋巷,尚能不改其乐,马加爵缺乏的就是穷且益坚的心理建设能力。他的最后犯罪其实是文明的一种困境,是无奈的复仇操戈。儒家认为,不以暴制暴,而是将心比心。这对于纾解矛盾,消弭对抗,打造平安校园不无裨益。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独立人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从哲学视角观之,“和”是和谐、统一,“同”是相同、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象的、外显的。其实,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划为一个渐次推扩的同心圆。最外层是天人和谐,次外层是世界和谐,中外层是社会和谐,最内层是身心和谐。将“和”与“同”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强调品质上乘的君子,不蝇营狗苟,不附和盲从;见风使舵的小人,假象一团和气,却无时不制造分歧。孔子自比待价而沽的美玉,择木而栖的良鸟,他坚信:“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范仲淹感喟:“微斯人,吾谁与归?”其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精神”,俨然精神同调,二者独立人格于兹显现。
“和而不同”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早于孔子的晏婴曾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世界是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儒家的推己爱人,道家的为而弗争,墨家的兼爱博施,都是对“和合”的补充。当宽容的襟抱,友善的情怀在后现代语境下日益隐退,不和则会纷争,纷争则会“气盛于理”。今天的大学校园,莘莘学子,济济多士,梅兰竹菊,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倘若被不和的阴霾笼罩,则厄运与每一个大学生休戚相关。今年复旦大学发生的饮用水投毒案,继清华、北大、矿大学生铊盐中毒案之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无论凶手的作案动机有无穷多,其中对生命的漠视,人格的扭曲,昭然若揭。面对同窗相煎,人伦之殇,有网友跟帖直呼:感谢我曾经的室友大学四年里的不杀之恩!在下涕泪淋漓!离开了“和”,就会有吹毛求疵,狼性竞争,两败俱伤。只有正视差异,和平相处,才能实现双赢。老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不卑不亢、互惠互利、共存共荣格局的极好阐读。
5.臻大美――诗意栖居的唯美人格
除了古圣先哲追求的人生高度外,中国的诗词、书法、绘画等等也以其天籁人力,两臻绝顶的意境,既表现于艺术本体的美学品质,亦表现于支撑这一美学趣尚的人格精神系统。作为孕育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推重生命是横亘于艺术背后的重要纲领,不同的艺术形态皆围绕“人学”而展开。中国人以诗意的目光与赜然纷呈的宇宙万象形成彼摄互荡的空间。无论创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抑或向壁冥想,呕心沥血,皆为“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符号表达,承负着各自的心志追求与人格魅力,其巨大的审美能量来自于作者文化精神的孱人与渗透,蕴含着他们的感性评判与生命体验,从中能够窥探到创作者的思想堂奥与人格遗泽。意境在文化本质上是创作主体文化人格的自我观照,缘此使得诗学范畴由意象转向意境的递进,从而完成了由客体对象向主观心灵的置换。孔子认为《诗》能够兴、观、群、怨,读诗可以陶淑胸次,令人“温柔敦厚”。沐浴诗词的人,内心是静谧的、风雅的、祥和的,它会提升一个人的宜人指数与人格品位,令生命的质地充满弹性。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和谐美学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指向为“化有限为无限,从流动中寻找出静止并为人的生命创造出一个安顿的场所”。
要之,中国传统文化从先秦肇始,儒家文明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直接影响到东亚的诸多地区,形成了所谓的“儒教文化圈”。人文主义浓郁而宗教色彩淡薄是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之一。独具东方文化思维特质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珍存的大智慧是贯穿过去与未来薪火相延的精神原动力,它带给后人立身行事的基本框架。在传统中穿越共享,既深谙勇往直前,又妙解迂回之道,刚柔相济,外圆内方,文化凝聚起的正能量会令个体生命丰腴、饱满,不至于沦为心灵乞丐而频发心理灾难。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路径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当下全球“文化共同体”的交叉与碰撞,中国历史新时期的困惑与转型,这是大学生人格教育面临的基本现实。所谓全球化,既指整个世界的压缩,亦表征世界是一个整体意识的增强。甚至有人宣称:“现代性在今天几乎成为各式各样问题所共享的社会历史背景。”大学生处于个体生命社会化过程中质的飞跃时期,价值取向处于激变与裂变状态,在世界文化接榫、移情等多重张力并存的氛围中,难免会出现“文化混血”。目前中国高校的人格教育尚处于盲目与自发阶段,有学者把大学生人格危机归纳为“三失”,即传统人格“失效”、现代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告诫说,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时千载,弦歌不辍,木铎长鸣,人为切断传统文化的后果,便是自我的戕害与。通过自有优秀文化的植入与内化,长善救失,减少由于人格短板催生的人格侏儒,其过程本身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逾之途。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而言,人格结构拥有多个层级和要素,人格完善也关涉到多方面的归因。譬如,至圣先师孔子就曾提出过影响人格的多个命题,“择善而从”、“见贤恩齐”强调了周边环境的地位,“学而不厌”、“敏而求之”说明了自我学习的重要,“我欲仁,斯仁至矣”阐明了主观能动的关键,“性相近,习相远”表明了先天与后天的交互作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季羡林先生就预言:“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如此惊世骇俗的论点曾经招致揶揄与鄙夷,并引起轩然大波。实际上,此种看似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自我解嘲,的确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全新的体认与思考。本文仅取一隅,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情感因子、意志因子的正向驱动力出发,将人格教育概括为“四化”,分述如次:
1.优化――人格教育的资源建设路径
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迥异于思想道德的“三观”说教与枯燥灌输,后者虽然靠近核心价值体系,但裹挟着强烈的行政倾向与政治色彩。欲在人格教育中重拾传统文化馈赐的智慧灵光。首先,优化课程资源。一部中国文化史通史,亦是一部思想史通史。因此,在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规划上,宜把人格教育这种不可量化的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等可量化的教育等量齐观,最大化使人格教育获得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实现平台。其次,优化人脉资源。大学生正处于驾驭外部环境与协调内部环境的能力短缺期,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与学生处、辅导员等精诚合作,群策群力,团委关于人格教育的主题活动锦上添花,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并行不悖,金针度人,贴近人性,贴近人生。
2.强化――人格教育的学科立场路径
教学既是一个意图概念,也是一个效果概念。合目的合规律的教育活动,在本性上有很深意味:“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高校的人文通识教育,应该秉持对大学生人格塑成的责任立场,此种自识是教育者教育旨趣、基本信念的明确化。譬如,大学讲授传统文化的教师,除了传达知识点,还要时时铭记人格教育的天职。这样就不局限于教师某一课程在自我领域的“圈地”运动,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一种意义学习。第一,重点强化。譬如,从商代的“六德”、春秋的“四维”、战国的“五伦”、汉代的“五常”,迄止21世纪的“八荣八耻”,通过人为的线索链接,剔除糟粕,并向人格视角下意识适度倾斜。换言之,让人格教育由传统文化的“失宠”走向复位。第二,散点强化。此种强化,不是教师中心主义的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共享传统文化的人文意义,时时为树立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楷式提供深刻洞见与高远视域,时时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心理皈依而不疏离。反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情感的匮乏。
3.感化――人格教育的情感激活路径
历来知识霸权式的心灵绑架不啻是施教者南辕北辙的一厢心愿,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春风化雨之人性化特征尤为凸显。当下高校课堂教师遭遇学生语言对峙、交锋、逆袭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既是师者自身的职业悲哀,亦是育人弊端敲响的红色信号。欲使人格教育在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得到回应,务必建构一种平等的、愉悦的、互动的良性作用机制。其一,真诚对话。德国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视野。在布伯看来,对话人生是你在其中与你有真正交往的人生。真正的存在不是一种实体,恰恰是一种“我-你”关系,即主体之于主体的双边关系。这就要求在讲授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基点,努力营造一种利于师生精神往来的氛围与情境,与学生在情感上相知,在心灵上相遇,而绝非教师自我陶醉的独角戏。否则,只是师生的共同“在场”而殆失“教育学意蕴”。其二,示范引领。真正的良性教育,“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只有心怀对方,晓喻引导,方能规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时代障壁与心理隔阂,这一点与弗里德里希・皮尔斯人格理论中的“接触”异曲同工。接触作为人格的一种功能,与生理上的其他需求一样,每个个体的精神成长亦需要凭借外部环境给予能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将教育介体(教育内容与方法)和教育环体(自然与社会环境)充分整合,并贯穿于人格教育的全程,让学生熏渍陶染,潜移默化,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4.转化――人格教育的目的诉求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