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9: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诈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金融诈骗拨打报警电话举报和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来源:文章屋网 )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诈骗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而且也越来越猖獗,从电脑到聊天工具到电话,几乎无孔不入。居民在接到任何一个陌生来电时,都要打起精神,提高警惕,防止被诈骗。
首先,对陌生电话要十分警觉。“您好,这里是××市医保局,您的医保卡有异常,请按自动转接人工服务”,“您好,这里是医保局,有什么能帮到您?我们医保局的电脑上显示,您的医保卡确实存在异常,您需要提供医保卡号和密码”……这些看似帮助老百姓处理难题的“医保有关部门客服”,其实是骗子精心编织的一张网。这时候,我们就要明白,骗子的理由和身份千千万,下次他们可能就不是“医保局”或“社保局”了。百密一疏,即使再严密的骗局也有漏洞。正常的客服电话不会让您轻易地提供任何卡片的密码,同时只要涉及到汇款的问题多是骗子。所以,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自己相关卡片的信息,如社保卡出现问题,相关机构会通过书面方式告知持卡人,如接到类似短信或电话提示,一定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通过银行汇款。
接下来是聊天工具。QQ号被盗,伪装好友,聊天诈骗是常见的QQ骗局,不少网民已经有了抗体,然而QQ诈骗再次升级。不止搞文字聊天的对方可能是披着你亲朋好友外衣的骗子,很多程序都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聊天视频会被视频录制器盗录,并可以通过虚拟视频播放器,在QQ聊天中使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的诈骗方法不断升级,老百姓的防骗意识也要跟上。面对这类技术诈骗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汇款收款人、收款人地区与子女的关联性;其次,如果与子女通过网络交流时,必须确认对方身份;其三,确认汇款前,通过其他的通讯方式联系子女本人,确认汇款信息与汇款真实性,不要轻信任何非子女本人提出的汇款要求。
最后,就是“钓鱼网站”了。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爱上了这种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下单的购物方式,这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钓鱼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悉,不法分子设计的“钓鱼网站”,包括银行网站知名的销售类网站等诈骗网站,网址与正规网站网址极其相似,往往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异,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当用户登录虚假网站进行资金操作时,其财务信息将泄露。根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最新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联盟共处理“钓鱼网站”87401个,其中金融证券类“钓鱼网站”8509个,所占比例为9.7%。“钓鱼网站”无孔不入,稍不留神,就会中招。因此,网友在网购时,更应该注重安全,即便开启实时安全防护类软件,也要时刻警惕网购风险。网购时,尽量选择有可信网站认证、网信认证的网站,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访问不健康网站,让木马病毒无处藏身,让“钓鱼网站”无“鱼”可钓。
除此之外,想要贷款的居民也要格外注意网上贷款的信息。“贷款无需抵押,交点利息就可以”,碰到类似的广告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无抵押贷款”是一种典型的诈骗手段,一些不法分子常常以提供小额低息无抵押贷款为诱饵,要求先支付利息,来骗取贷款人钱财。目前,网络中存在着不少门槛较低的贷款信息,甚至号称有身份证,即可当天放款,只是草草地检查一下身份证号和住址就完成审核,在放款前以收取利息担保费等名目,要求借款人交钱。这是骗局的典型特征。真正的贷款机构,不会有如此的荒诞做法。
编自银率网
网络金融诈骗本金有追回的可能。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银行卡产业;欺诈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一、网络金融业务现状
2016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发卡方面,截至2016年末,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预计超过62亿张,同比增长14.5%。在移动支付方面,根据人民银行《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仅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16.07亿笔,金额达433.9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1.34%和0.26%;移动支付业务66.29亿笔,金额35.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5.97%和94.45%。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440.28亿笔,金额26.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6.83%和105.82%,移动支付在支付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支付机构凭借快捷支付、移动支付等新业务迅速提升渗透率和市场规模,并将触角延伸到理财和供应链融资的多个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金融业务的场景正在经历不断的拓展与创新,应用方式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金融的发展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各类互联网企业纷纷参与这场变革,进而引发了互联网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客籼逖椤⒖放共生和大数据应用逐步成为网络金融的典型特征,支付安全则亦成为金融行业难以回避的挑战。同时,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借助新型通讯技术,利用互联网虚拟空间,实施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犯罪,由其是最近发生多起电信网络新型诈骗恶性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网络金融主要欺诈类型
目前,国内网络金融欺诈损失最严重的主要欺诈为电信诈骗,手段最多样的主要欺诈为非面对面诈骗,伪卡欺诈和盗用身份欺诈位列第三、第四。下面重点论述一下前三种主要欺诈类型。
(一)网络金融电信欺诈转账
电信欺诈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拟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
由于互联网数据泄露形势日益严峻,电信欺诈开始由撒网式盲骗转向精准式诈骗,并呈现跨渠道、长期潜伏、专业剧本化的趋势:一是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上泄露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掌握了受害人的详细情况,从而精准诈骗;二是不法分子利用商业银行各电子渠道登录、签约、交易等防控手段不同的特点,进行多渠道联合作案。例如对钓鱼网站和互联网泄露数据关联获得的客户信息,通过电话银行进行密码验证和余额查询,再通过网银支付或第三方快捷支付方式盗取资金;三是在微信群、QQ群、论坛、社交网站中长期潜伏,观察分析每个人的行为特点、说话习惯和岗位角色,时机成熟再伺机作案;四是重金引诱心里学方面的专业人士编写诈骗剧本,提高诈骗的成功率。
(二)网络金融非面对面欺诈
非面对面欺诈指不法分子窃取卡片主账号、PIN码、有效期等账户信息后,通过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等非面对面渠道发起的欺诈交易;或以短信、电话等方式诱骗持卡人向指定账户发起的欺诈转账交易。
第一,非面对面欺诈的重要特征是商户无法现场审核持卡人身份和卡片真实性,因此从受理端防范此类欺诈的难度相对较大;其次,互联网交易渠道无法验证卡片磁道信息,欺诈分子只需窃取卡号和其他相关信息,就可以进行欺诈交易,作案难度大大降低。第三,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等创新支付业务具有地域界限淡化和匿名性等特点,不仅为欺诈分子跨区域远程作案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增加了事后案件追踪和调查的难度。
(三)网络金融境内\境外伪卡欺诈
网络金融境内\境外ATM机取现案件也频频发生,主要集中于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由于目前境内借记卡发卡行尚未建立24小时的交易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无法及时制止欺诈事件,因此对网络金融境外欺诈风险的防范能力还相对较弱。
三、网络金融欺诈类型的主要表现特点
(一)电信欺诈转账的主要表现特点
第一步是非法获取客户信息,主要包括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交易密码、手机号、身份职业、家庭住址等信息,获取手段主要包括购买互联网上泄露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利用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方式登录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进行密码暴力猜解,以及通过伪基站和钓鱼网站直接诱骗客户自行输入。
第二步是确定作案对象,主要包括根据身份职业、健康状态、房产等筛选作案对象和通过多渠道查询客户账户,选取余额多的作为作案对象等。
第三步是骗取受害人信任,其诈骗剧本和手法多样,如冒充公检法诈骗、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诈骗、网络购物退款诈骗、机票改签诈骗、重金求子诈骗、冒充政府发放补助补贴诈骗等。
第四步是骗取客户资金,主要手法可分为三种:一是直接诱导受害人通过ATM机或电子银行将资金转移到不法分子的销赃银行卡;二是诱导受害人在其电脑中安装木马后远程操控其电脑,通过网上银行将资金转移到不法分子的销赃银行;三是不法分子利用手机木马截获短信验证码或直接骗取短信验证码等方式,通过银行账号支付或第三方支付的方式购买点卡、游戏卡、电话卡等虚拟商品,再迅速将其出售并将所得资金转移到销赃银行卡。
第五步是诈骗资金的洗白变现,对于销赃银行卡中的诈骗资金,不法分子通常会快速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ATM机转账等方式以接近ATM机取现上限的金额快速转移到其它销赃银行卡中,最后通过ATM机直接取现,完成整个诈骗过程。
(二)非面对面欺诈的主要表现特点
通过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等创新支付渠道实施窃取账户信息、非法冒用、网络钓鱼等欺诈犯罪,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是通过钓鱼网站、聊天工具等手法,骗取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账户信息,包括制作假网站冒充银行网银、窃取QQ等聊天工具信息后冒充客户朋友或亲戚骗取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之后实施冒用。二是窃取客户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账户信息后通过互联网渠道、电购/邮购(MO/TO)渠道测试卡片或窃取资金。此类欺诈交易大多集中于航空机票、酒店等商户类型。三是虚假购物网站欺诈,即制作虚假商户网站,并在后台将虚假购物网站与欺诈分子自己的支付订单相联,当持卡人在虚假网站购物后进行支付时,表面上为自己支付,实则是为欺诈分子的订单付款。
(三)境内\境外伪卡欺诈的主要表现特点
网络金融境外欺诈风险集中于“假验资”大额欺诈案和伪卡ATM机取现案,从交易特征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假验资”案件交易商户多为澳门地区的珠宝类商户。“假验资”案单笔欺诈金额巨大、交易间隔时间紧密、交易时间多为夜间及凌晨左右。“伪卡取现”案件主要特征是卡片ATM机交易频率异常,且欺诈交易持续时间较长。
四、网络金融欺诈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电信欺诈转账防范
加强个人银行开户及开通业务功能环节的风险防控;加大对银行柜面转账交易的风险核查力度;做好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管工作;加强可疑交易监控;加强持卡人宣传教育。
(二)非面对面欺诈防范
非面对面欺诈在各类创新支付业务中较为突出,因此防范非面对面欺诈在源头上必须加强创新业务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风险防控。收单机构在创新业务中将承担更多业务职能,因此防范非面对面欺诈要求发卡机构、收单机构、第三方机构、持卡人等多方协作、多管齐下,共同防范业务风险。从发卡机构角度,基于创新业务全流程管理,从业务开通、业务定制、交易验证等各环节均须防范非面对面欺诈。例如加强创新业务开通环节身份审核;加强部分创新支付业务定制风险防控;加强交易环节的身份验证措施、提高交易验证强度;加强交易限额实施动态管理、细化限额管理措施、对高风险第三方平台设置更为严格的限额管理规则;加强IP地址交易监控;加强持卡人个人身份信息管理;加强持卡人宣传教育。
(三)境外欺诈风险防范
加强借记卡境外交易授权管理;建立大额交易监控机制;建立借记卡交易限额管理机制;建立7×24小时应急处理机制。
综上,支付产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支付市场的竞争,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公司等产业各方共同推动了支付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支付介质也正加速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形成了以NFC近场支付、二维码扫码支付为代表,手环、手表等智能移动终端支付为补充的移动支付新格局。当前,支付行业正处于规范发展和优化调整的新阶段,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大众民生,确保支付安全,是每个行业参与者的历史使命。要牢记“支付安全永远在路上”,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全面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升支付交易安全强度,切实营造健康、可持续的支付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汉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建设银行网络金融反欺诈实践[J].金融电子化,2016(12).
2、网络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3、飞来大奖莫高兴,准是骗钱没好心。
4、网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
5、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6、一招预防诈骗,坚守汇款底线。
7、家庭情况要保密,陌生询问多留心。
8、陌生电话先求证,寄钱汇款须谨慎。
9、贪图小利易祸起,勤劳致富才可行。
10、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莫理他。
11、天上掉馅饼,汇款是陷井。
12、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是骗局。
13、家庭情况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
14、防范网络诈骗,你我义无返顾。
15、个人资料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
16、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17、侥幸心理不可有,勤俭持家创富贵。
18、网上借你钱,电话沟通先。
19、电话信息不涉钱,涉钱必须面对面。
20、汇款之前要问清,小心骗子的顶替。
21、不明来电多警惕,家庭情况要保密。
22、网络购物很便利,支付流程要心细。
23、轻易去见网友面,家庭命运都改变。
24、不明网站别轻信,全面验证多核实。
25、短信诈骗手段多,身份信息需保密
26、平安湖州我的家,防范诈骗靠大家。
27、畅游网络要小心,诈骗手段在翻新
28、陌生来电称办案,不听不信不转账。
关于网络诈骗的最新标语30句
1、网络诈骗真心多,不要理睬准没错。
2、防骗与发展同步,平安于湖州共舞。
3、陌生短信不理它,不明电话及时挂。
4、不慌不贪,骗子易防。
5、转账汇款须谨慎。
6、打折网址要看清,客服来电要警惕。
7、退税返钱莫要信,骗取钱财准无疑。
8、设卡金融网点,安全警示无死角。
9、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
10、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11、不信陌生短信,拒接陌生来电。
12、涉钱信息莫轻信,陌生账户不转账。
13、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
14、安全账户不安全,切勿汇款和转账。
15、QQ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16、公共WIFT莫使用,小心信息被套取。
17、街头莫扫二维码,小心账户被盗刷。
18、不明软件莫下载,谨防病毒来感染。
19、兼职刷信誉不靠谱,骗取保证金没商量。
20、银行积分短信莫相信,切莫点击链接填信息。
21、传递网络正能量,弦扬时代主旋律。
22、网络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23、飞来大奖莫高兴,准是骗钱没好心。
24、网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
25、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26、一招预防诈骗,坚守汇款底线。
27、家庭情况要保密,陌生询问多留心。
28、陌生电话先求证,寄钱汇款须谨慎。
29、贪图小利易祸起,勤劳致富才可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害,有些人为了骗取钱财来利用这些高科技。虽然人们都不会被一些简单的骗术所欺骗,但是当今社会又有谁能使破他们呢?
就在昨天我收到一封短信,短信上说:尊敬的手机用户,恭喜您成为《xxxx》的场外抽奖的幸运观众,你将获得的xxx元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我当时的反应就是又是一群骗子。回到家中我耐不住好奇心,就打开了网址,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填好之后,点击领取,在网页的一个角落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在领奖之前,请先支付xxx元保险金。”之前我还是半信半疑,现在我终于知道这是骗人的。但我还是有些忐忑,向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说没关系,不要理会他,这些都是骗小孩子的。晚上又看了焦点访谈,这下忐忑的心中有放下了。
可是在今天的早上,我的心又悬了起来,一个陌生的男子打电话给我,说:“请问是赵小姐吗?昨天你是否注册了《xxxx》的场外抽奖活动?”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完了,人家打电话来,我没给人家钱,会不会投诉我呀?那位陌生的男子又说了一些我听不懂法律上的专业术语,我听的稀里糊涂的,最后来了一句:“这件事,你是要求私自和解还是在法庭上解决这件事。”我理所当然的选择私下和解,就按照他说的去做,可是我想到我身上一分钱没有,怎莫给人家钱,只好打电话向爸爸求救。爸爸说了我一声蠢,叫我回家。我很是委屈,说如果这是真的呢?爸爸气急了,吼道:“如果是真的,还有我呢,你怕什么怕?”我在外徘徊了好久,最终还是回到家中。爸爸的气也消了差不多了,跟我讲了许多大道理,我感触很多,爸爸又教了我一些在危险的情况下预防措施,说了许多的例子,觉得这社会太险恶了。
经过今天的事情,我的防范意识增加了许些。哎,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太平一些,把这些犯罪集团全部绳之于法呢?
江苏徐州新沂市瓦窑中学高二:我讨厌欺骗
网络诈骗5万不会判无期,五万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网络诈骗;安全教育;高校大学生
现代网络化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网络已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而网络诈骗现象却源源不断,以各种形式和手段损害着人们的利益,近些年,网络诈骗更是走向校园,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严重的隐患。
一、网络诈骗侵蚀校园的原因分析
校园是人们眼中最圣洁的地方,那里是象牙塔的顶端,那里正孕育着祖国的未来,然而随着网络繁荣时代的到来,网络逐渐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像一把双刃剑“刺向”了大学生的眼球,她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给校园安全带来了无形的隐患――网络诈骗。分析近些年大学生网络受骗的案件,不难发现其中有以下原因:
首先,大学生思想单纯,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现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1995年左右的一代,他们刚刚从高中的课堂走入大学校门,与社会接触少,缺乏社会阅历,即便有些同学也会暑期实践和打工,也是暂时的,时间持续不长,接触范围不广,比起久经社会的职场人士,大学生对待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思想单纯,思维方式更简单直接。因此,大学生群体更容易相信他人,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不法分子抓住了大学生的这些心理,把“魔爪”伸向校园。其次,大学生对网络的需求性强,安全意识薄弱。高校校园是我国网络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大学生是网络主要使用者,他们较多的接触网络,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网络游戏、网络购物、浏览网页、网络交友视频等方式逐渐占据着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常有大学生感叹,“没有网我们怎么活”!大学生较强的网络依赖性,使他们成为不法分子“下手”的主要对象,给网络诈骗提供可乘之机。最后、网络诈骗的隐蔽性,不易被大学生识别。网络诈骗的隐蔽性表现出犯罪工具智能化、手段多样化、专业性强等等现象,计算机比起传统的作案工具,本身就具有智能化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如今的网络不法分子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具备一定的网络专业知识,经常使用网络聊天和电子通信工具,有的甚至还是网络黑客和金融知识的高技术人员。犯罪手段更加多样,窃取银行账号、信用卡账号,采用电子邮件转发账单、远程登录等手段篡改用户信息,这些智能化、专业化的犯罪手段往往被大学生忽视,很难被识破。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现今,大部分高校为保证网络安全,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网络硬件和技术上进行技术开发和建设。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经常被忽视,网络欺诈行为时常侵蚀校园的现象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新的隐患。
(1)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发展滞后。网络速度的不断更新,网络欺诈手段层出不穷,网络安全隐患也随之变换新衣。解决层见叠出的网络欺诈问题,几次普法知识讲座是无法治疗根本性问题的。根据当下高校的安全教育形势来看,对于网络安全教育的意识显然是滞后的。从教育内容来看,我国现行的教材中提及的网络安全教育,落后于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赶不上学生群体电脑使用脚步。从教育方式来看,高校对于网络安全教育,更多的是采用已发生的案例,讲解网络安全案例发生的原因、分析案件造成的后果。由于教材中的案例发生日期过于久远,根本起不到预防作用,产生失效滞后的影响。
(2)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网络安全教育并没有作为重要内容出现在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只是以短短的篇幅呈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的章节里,所描述的内容也并不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剪短的略过。由于目前高校没有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的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们对于网络诈骗案的认识以及预防意识。在设置教学计划的时候,很少将其纳入教学目标之中,从而没有引起重视,以至学生的不在乎,课堂的不严谨等等导致了网络安全教育效果不显著。
三、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意识
提高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意识,是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校应提高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度,把它列入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才能从根源上有效的预防网络诈骗案件再次侵袭校园。
(1)更新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加强预防网络诈骗的宣传。网络安全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也会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注意和预防的问题也会应运而生。高校安全管理不应该坐以待毙,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的网络安全挑战,及时更新网络安全教育内容。首先,应认识到网络教育对于和谐校园的重要性,把它纳入教学计划之一,提高网络安全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其次,高校应结合社会实际现状,融入当下校园中遇到的网络诈骗案件,增加网络教育的内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宣传。最后,在教学内容中,更新网络安全技术。例如,如何预防和处理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攻击等等。
(2)改进网络安全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意识。防御网络诈骗的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理论教学这一种形式上,应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多开展些趣味性的宣传活动,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例如法制知识竞赛,拍摄网络诈骗主题微电影,组织攻克计算机病毒兴趣组,创立网络安全教育社团等等。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成为理论教学的第二课堂,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随着网络安全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推广,有更多的学生会主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从而提高了预防网络诈骗的意识。
预防网络诈骗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课题,高校应与时俱进,联系社会实际,跟新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改进网络安全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意识。防范网络诈骗侵蚀校园,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高校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6月1日,河南省公安厅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手机短信和网络诈骗专项行动。
近年来,利用手机短信和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一个新的严重的刑事犯罪动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河南省公安机关共接报此类诈骗案件50多起,受害人被骗钱财几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据省公安厅透露,目前,这类犯罪活动从港澳、沿海向内地蔓延,形势越来越严峻,危害越来越严重。
省公安厅要求在严打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揭穿犯罪分子的欺骗伎俩,教育提醒群众不可贪占便宜,增强警惕性。如果收到此类信息,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两级公安机关近日联合行动,抓获了一个通过虚设银行网站骗取、盗窃现金3万余元的犯罪团伙。
12月9日,中国银联杭州分公司受总公司委托向浙江省公安厅网监处报案,称有人在网上开设了一个冒充“银联”的网站。用户根据网页上的指示,按指定步骤将个人资料和银行账号与密码填写在网站上后,犯罪嫌疑人就窃取其银行资料,然后利用网上银行的转账功能将用户的钱转到自己的银行账号上。
浙江省公安厅接到报警后,立即要求杭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分局对案件线索展开调查。杭州网监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展开调查,很快发现此案与早先发生的系列“qq”币诈骗案件有密切联系,遂决定并案调查,逐步摸清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犯罪嫌疑人先在网上开设了几个网站,以低价出售“qq”币和游戏点卡的方式,骗取网民的钱财。然后以通过网上银行交易方便为由,骗网民到他们所谓的“银联”网站上进行个人资料注册,以此来达到骗取银行账号与密码的目的。
在基本案情清楚后,专案组决定对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12月14日上午,办案民警在杭州市汽车南站抓获了正准备外逃的犯罪嫌疑人邹某和郑某。经过突审,二人在交待犯罪行为的同时,也供出了该案的第三名嫌疑人周某。12月14日下午4时40分,专案组将周某抓获。
经审查,三名犯罪嫌疑人均为浙江丽水人,年龄在19岁至21岁之间,文化程度为初中或中专。邹某与郑某从今年6月起,利用捡来和买来的两张身份证开了手机卡户和银行账户,同时他们均选择网吧作为实施犯罪的场所以此来逃避打击。在实施犯罪时,他们主要选择外省的网民,以避免他们的骗局被识破。周某在知道邹某与郑某的犯罪事实后,出于赚钱的目的,也加入其中参与网络诈骗。
新华网·方列 谢佳
关键词 快捷支付 网络诈骗 支付工具 信息泄露
一、快捷支付的发展现状
快捷支付相较传统支付方式需要密码加数字证书、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具有方便,快速等特点的一种支付理念,被称为未来消费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其特点体现在“快”。用户提供银行卡卡号、户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信息,采用短信验证码验证开通快捷支付后,用户只需要输入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相较传统的支付必须开通网银、只能使用IE浏览器、操作步骤繁琐等情况,快捷支付大大提高了网银支付成功率,减少了支付环节感染木马、被钓鱼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支付体验。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总额达到9.31万亿元,移动支付中网络用户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64.7%。中国银联的《2015年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也显示,1/8受访者在2015年曾遭遇网络诈骗,50%的受访者通过社交账号被骗,同时,消费者还面临手机被植入木马或受到伪基站信息等其他犯罪活动威胁。
二、借道“快捷支付”进行网络诈骗的模式
(一)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伪装成“10086”等客服号码,将诈骗短信(如积分兑换礼品、话费充值奖励等)发送至受害人手机,并提供一个和运营商官网类似的钓鱼网站链接,要求受害人用手机登录填写个人信息,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和验证码等信息才能兑换积分,当骗取到受害人信息时,不法分子马上将受害人银行卡绑定快捷支付,并迅速划转盗取资金。
(二)代办信用卡套取信息转账
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办大额度信用卡,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银行开户并存款,作为办卡的“财产证明”,填写申请表信息时要求填入不法分子的电话号码,在获取受害人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后,利用添加的电话号码,绑定快捷支付,并迅速划转盗取资金。
(三)骗取银行卡信息开通快捷支付
不法分子通过盗取微信、QQ等通信软件号码,向该号码上的好友群发“银行卡遭遇冻结,需借用银行卡来存款”等诈骗信息,受害人通常没有打电话核实就将银行卡号、身份证号以及验证码等信息告诉对方,不法分子骗取相关信息后快速将受害人银行卡绑定“快捷支付”并划转盗取资金。
(四)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以退款为名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称其购物的款项因系统出现问题冻结了,需办理退款手续,然后添加受害人QQ号码,并发送虚假网站要求受害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资料,同时,不法分子还要求受害人银行卡号必须开通快捷支付才可以及时退款,当受害人的银行卡开通快捷支付后,银行卡内资金便通过购买虚拟商品或转账等形式盗取资金。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支付环节认证强度弱,交易安全面临风险
以国内安全防护措施比较严密的支付宝快捷支付为例,用户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帐户名称、身份证号及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便可开通快捷支付服务,当用户的银行卡绑定快捷支付后,用户仅需输入6位纯数字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身份认证,并由支付宝下达支付指令完成交易。由于借道快捷支付发生的侵权方式非常隐蔽,很难确定操作者是否为用户本人,极易出现非法假冒客户身份进行交易等未经授权支付情况,且侵权行为发生后侵权责任人认定和责任追究极为困难。
(二)快捷支付权责界定模糊,消费者维权困难
消费者的银行账户一旦绑定快捷支付,账户验证和支付流程就进入支付机构后台系统,此时,银行就不再对“快捷支付”过程中资金失窃承担负责,消费者账户如果发生电信等网络诈骗,或者被钓鱼、被摆渡、被撞库等信息泄露事件,导致快捷支付密码泄露的,亦不在支付机构保障范围内。而发生此类事件后消费者举证维权困难,现行相关法律规范并未明确银行或支付机构在未经授权支付的情形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当消费者的权益因未经授权的支付遭受损害时,只能通过公安机关定性的民事或刑事案件进行查处。
(三)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隐私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风险告知与提示不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规定,支付机构作为快捷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向客户尽到必要的风险告知与提示业务。但是,在开通快捷支付服务流程中,支付机构缺少对开通用户进行全面的风险告知,支付机构对开通快捷支付的用户,往往过多强调快捷,缺乏对快捷支付所隐含风险的警示;二是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隐患。在发生支付行为后,支付机构会存储包含用户名称、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支付机构在获得海量的银行完整客户和账号信息后,一旦发生内部人员作案或者被不法分子侵入支付系统数据库获取信息,将带来严重的用户信息泄露隐患。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对于日益严峻的金融网络诈骗犯罪,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加大违法犯罪的查处打击力度,增强打击的震慑力,提高金融网络诈骗犯罪成本,让不法分子,面对金融网络诈骗不敢为。
(二)进一步完善对新型支付工具的监管
面对日益发展的支付场景,和种类繁多的新型支付工具,监管部门要监管前移,进一步完善《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将快捷支付等新型网络支付方式纳入监管体系,支付机构在开展工作中应严格落实客户实名制、客户风险评级管理、风险准备金与交易赔付等监管要求,定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检查,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
(三)完善支付机构的风险防范系统建设
一是支付机构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深入研究和论证支付业务流程,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严格把控安全防护措施,制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风险救助渠道,建立严格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程,落实保密责任,杜绝用户信息泄露。二是建立支付机构黑名单数据库,对涉及可疑交易的账号进行严密监控,对于发现可疑情形的账号进行客户身份的重新识别,若涉及犯罪的可疑交易必须停止,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四)加强对防范新型金融诈骗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