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时间:2023-05-30 10:0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需求曲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需求量 需求 关税 差异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对需求曲线的试题考查中,如何区分需求量与需求的改变是一个重点。有这么一道题如下:

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该题的答案是给出的设计如图1。在现实的分析讲解中,对此答案的描述是否完全合理有很大的分歧。

为了理解本题,首先可以将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用两个坐标系表达,并分别论述。先看D1曲线可能的变化。

按照学生的一般思维(记住,我们的学生没经过西方经济学的正规学习),在关税出现后该高档化妆品的价格从P变成P,需求量相应从Q变成Q。现在的问题是该化妆品的市场价格从P变成P,导致需求量从Q变成Q,如图2所示。还是国际(国外)价格(P)未变,需求(量)却从Q变成Q,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看到的是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3所示。总结成一句话,该题在这里到底是需求量的改变,还是需求(曲线)的改变。

这时候,图2和图3到底哪一个是符合事实的变化,就是争论的第一关节点。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顾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说法。

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经济学》第12版第116页明确阐述了沿曲线变动和曲线的移动的区别。我们结合该题可以这样理解这一区别[1]116:

需求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点在既定而且不移动的需求曲线上移动(如图2)。

需求的变化,也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这里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3)。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争论的关节点的关键:关税到底属于价格因素本身,还是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同样是《经济学》第12版,萨缪尔森明确在第636页的注中说:“让我们暂时假定,(政府)通过降低其他赋税,以便保持总收入相等而使赋税收入又流回到消费者手中。而且再说一次,其他条件相等……”[1]636也就是说,在分析这道题之前,“不考虑其他因素”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这一征税不能影响到我们的实际收入,我感觉这确实有点复杂。我倒觉得萨翁还不如直接假定:“需求量只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在这种假定下,萨翁用一幅曲线图阐述了征税后商品需求量沿原来的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环节是比较复杂的,篇幅原因本文不再赘述,我们在这里假定只是平移。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6版第241页图16.3为了寻找征税后的均衡,认为到底移动谁并不重要,最后得出的均衡价格是一样的。该书的相关辅导材料认为对生产者征税将导致供给曲线上移(左移),对消费者征税会将导致需求曲线下移(左移)[2]1。

在这道题中,我们先假定不知道关税到底是向谁征收(虽然最后多少都会落实到市场价格上),分别假设。

先假定关税对生产者征收,我们画一个图形(图4)。这时形势将会如下演绎:未加税前的均衡价格为P,供给曲线是S,需求曲线是D,现在加税了,生产者要想得到P的收益,就要将价格涨到P(P+税),吓死人的近一倍,这样生产者认为扣除了关税后,依然获得P的价格,这样他愿意生产Q的产品。但此时消费者见到的价格是P,按照原有的需求曲线(因为消费者除了看见价格改变,其假定都没有改变)支持的需求量只有Q。供给量和需求量相差巨大,市场无法形成均衡,价格也就无法确定。此时市场产生博弈,生产者供大于求,价格将下跌,下跌后需求将上涨,这时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均衡将从A1移动到A2(S1平移关税额的量到S1′产生A2),这时候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将是P3,但生产者只能得到P4,差额部分就是关税,给国家了。最后我们发现关税将被部分转嫁,P3-P0是消费者付出的,P0-P4是生产者支出的。如果稍稍再说深一点,A1A2A3三角形部分的面积就是社会福利损失。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接近得出图1这种说法了,但图4和图1也不完全一样,图1中的A2和图4的A2不一致。虽然都是沿着不变的需求曲线移动,但参照不一样。图1的情况怎么才能产生呢?只有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即厂家只愿意接受一种价格即P,所有的税必须转嫁,而且绝不降价,当然也不涨价,这样曲线图5就产生了。还有一种垄断的特殊情况,即是价格可以改变,但供给不变,如图6。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需求保持恒定(比如紧俏商品的饥渴销售),需求量不变。供给曲线变无可变,需求曲线到底变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中高低档化妆品的需求量好像就不会增加了。

结论:关税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既有一个价格和关税相加,还有一个市场价格博弈的过程。某高档化妆品市场要形成寡头垄断,感觉不符合实际。所以那种认为关税只是属于价格本身,不会造成任何其他影响,应该是要商榷的。

我们再假定关税对消费者征收,我们再画一个图形(图7)。这时,生产者面对的成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征税前没有改变,所以其供给曲线也不会改变(实际生活中很难是这样的),但消费者面对的价格增加了。如果生产者销售的价格依然是P的话,消费者将支付P的价格,这时候供给量Q和需求量Q产生巨大差距,市场是不平衡的,无法形成均衡价格。此时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关税额的量,与S相交于A点。此时均衡价格产生,在消费者看来市场价格是P,但生产者获得P的价格,产生Q的供给。再支付给政府P-P的关税。此时市场的价格既不是P又不是P。到这里我们再看一下图3,图3即使画对了,但无法得出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让别人认为市场价格依然是P,只是需求量减少了而已,这对研究市场的均衡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误导大家对经济学的认识。

我们现在再把这个分歧转换成:“关税是对消费者征收还是生产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本题涉及的是进口货物,所以应该是收货人纳税,我们可否理解这个收货人就是消费者?那么不就是对消费者征收了吗?

写到这里,认真读一下这两幅图,并思考萨缪尔森和范里安的观点,可否理解本身就是学术争论?如果学术有争论,我们的命题者倾向于范里安的观点。但范里安在图16.3后面对税收的影响分析文中,主要依托的供给曲线移动,这就不知道他最终的观点了。

到这里大家以为本题的分歧应该解决掉了,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试题就有问题;按照范里安的观点,试题应该还是有转机的。

我们这时看到了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254页习题12中涉及两个问题[3]:(1)政府对进口汽车征收20%的关税,(2)征收50美分/加仑的汽油税。这两个供求曲线怎么变化?其提供的答案是:前者会使需求曲线逆时针转动,因为是从价关税;而后者是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因为是从量关税。税种不同,对需求的影响不同,如图8。要是这样,这题更复杂,还要讨论需求曲线旋转的问题。为了简单一点,我们只能假定本题征税是从量,然而个人的观点化妆品实际更多的是从价税。所幸对我们这个层次的水平的老师来说,也不应考虑到那么多。我们还是假定图7表述符合该观点就可以。

最后简单谈谈本题可能的其他几个思维误区。其一,由于我们的同学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微观经济学训练,在需求曲线图上不出现供给曲线是否会让同学误解。比如如图9,同学会不会觉得如果市场价格是p.6的情况下,国内中低档化妆品和国际高档化妆品具有同样的需求量?这好像不符合实际。所以离开供给曲线这个需求曲线到底有什么意义?

其二,题干中说:“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怎么理解这个垄断?何谓垄断?垄断到什么程度,是寡头还是有竞争?同时我们在分析曲线倾斜角度的时候难免要用到弹性,但课本上没有讲述弹性,只是涉及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区别,我们不知道高档化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高档耐用消费品?还是其他什么的。这种题不是不能出,但出了应该在题干中交代一下。

到这里,通过对一道试题的探讨,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虽然不一定能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思维本身的进步一定会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著.高鸿业,译.经济学(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第2篇

[关键词] 转配股 上市流通 市场反应 股票需求曲线

股票的价格是否受到股票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影响?这个问题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是金融经济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外通常都通过研究IPO锁定期结束时的市场反应来研究这个问题。本文则以一个中国特有的事件――转配股上市为研究对象。

根据CAPM,股票的价格不应该受到股票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即股票的需求曲线为水平线,因此在锁定期结束时,平均说来应该没有异常收益。Mohan and Chen和Espenlaub,et al. 支持了这种理论上的结果,他们没有发现在锁定期结束时的异常回报。但也有些研究结果与他们不同。Field and Hanka发现,在IPO股票锁定期结束时,交易量比以前的平均交易量增加了40%,从到期日前一天到后一天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为显著的-1.5%。Bradley, Jordan, Roten, et al指出高科技类的股票在到期日的下跌幅度要高于其他行业的股票。梁洪昀(2002)[5]和范龙振,陈辰(2001)[6]都研究了流通股票数量增加时的市场反应,但没有解释这些市场反应的含义,也没有研究出现这些反应的原因。

一、样本与数据

1.转配股简介

转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时,国有股或法人股股东由于缺乏现金等原因将配股权转让给社会公众股股东,由社会公众股股东认购的股份。转配股源于1994年5月的珠江实业,主要产生于1995年至1997年,1998年停止转配股的做法。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国有股和法人股一直不上市流通,因此,这部分应由国有股或法人股股东认购、而转由社会公众股东认购的股份也暂不上市流通,随着上市公司送股、转股和配股的实施,转配股的总数逐渐增大。据统计,截至2000年3月15日,沪深两市共有169家上市公司含有历史遗留尚未流通的转配股,股份总量约为3332亿股,约占两市流通A股总量的3.96%,其中沪市99家上市公司约有转配股26.22亿股,深市70家上市公司约有转配股7.1亿股。

自1999年7月《证券法》颁布后,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努力.政府开始着手解决股票市场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2000年3月13日,中国证监会证监公司字〔2000〕19号文件(《关于安排上市公司转配股分期分批上市的通知》),要求在24个月内, 按照产生转配股的时间先后,分期、分批安排所有转配股上市流通。2001年4月5日,所有转配股都已经上市流通。

2.样本选择及其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为169家有转配股的上市公司,其中的PT网点(600833)由于只能在每周五进行交易,出于流动性考虑,予以剔除,最终样本为168只股票。转配股数量以及公告日,上市日等数据来自巨灵数据库,股票和市场交易数据则来自CSMAR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

三、实证结果

1.转配股上市的市场反应

不同市场和上市时间的转配股在上市日前后的一场收益率如表1所示。

注:*表示异常收益率在10%水平上显著**表示异常收益率在5%水平上显著

从表1的结果来看,转配股上市时没有显著的异常收益率,但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转配股上市的消息作出了提前反应。因此我们对转配股上市公告日前后以及2000年3月13日证监宣布转配股将分批上市前后的异常收益率进行了检验,见表2和表3。

注:***表示异常收益率在1%水平上显著

从表2和表3来看,在转配股上市公告日并没有提前反应,在2000年3月13日前后则有提前反应,但从图1可以看出,在不到20个交易日之后,这些反应就已经恢复了,甚至有所反转。这些证据都表明转配股上市日的不显著异常收益并不是由于投资者对该消息提前反应的结果。这是不是就能证明这些异常收益是随机噪声呢?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2.市场反应的深入研究

如果市场对于转配股上市没有显著反应,则转配股上市时的异常收益就是随机噪声,也就应该与公司的特征无关。根据转配股上市前后三个交易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的符号将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并检验两个样本之间的差异,结果见表4。表4的结果表明累计收益率小于零的公司的转配股的数量以及转配股与原有流通股数的比值都显著大于异常收益率大于零的公司,这说明两类公司具有不同的性质,属于不同的样本。

注:*表示异常收益率在10%水平上显著**表示异常收益率在5%水平上显著 ***表示异常收益率在1%水平上显著

3.市场反应的原因

(1)累计异常收益为正的公司样本

国外文献中解释异常回报率的假说有很多,但有几个假说与特定的交易方式有关,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因此只考虑如下两个假说:

①价格压力(price pressure)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股票短期集中抛售的情况下,原来不流通股票的持有人为了能将股票抛出而愿意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从而暂时性地压低了股价,但股价会在短时间内恢复。

①向下倾斜的股票需求曲线假说。该假说认为市场对股票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此当股票供应量上升时,必然会导致股票价格永久性地下跌。这个假说是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

我们将这类公司的转配股上市前5天到上市后20天的异常收益率何累计异常收益率显示在图2中。由图2可见,负的异常回报率主要是在(-1,2)天产生,而且在以后的20个交易日里没有恢复,因此可以认为不符合价格压力假说。

需求曲线假说认为,累计异常收益率与转配股股数相对原有流通股的比例负相关。以累计异常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转配股相对原有流通股数的比例为解释变量,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CAR=-0.0215-0.0381×转配股数相对原有流通股数的比例

(p值)(

由于回归系数显著小于零,因此可以认为这些股票的表现符合股票需求向下倾斜的假说。

(3)累计异常收益率为正的公司样本

以现有的金融理论无法解释异常收益率为正的现象。在中国股票市场操纵盛行的情况下,由于小流通市值股票具有股本扩张的动力及想象空间,容易成为庄家控盘对象,而转配股上市正好为庄家收集筹码提供绝好机会,从而大规模承接上市的转配股,因此,小流通市值股票往往涨幅较高。相反,大盘股股本扩张动力下降,转配股上市便成为抛售对象,其股价下跌应在情理中。因此,流通市值较小的股票可能出现正的累计收益率。但这个假说很难得到直接的检验,只能进行间接的检验。

如果这个假说成立的话,那么累计异常收益率应该与原有流通股数负相关,与转配股数正相关。我们以累计异常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转配股数和原有流通股数为解释变量,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CAR=0.0998-0.0069×log(原有流通股数)+0.0045×log(转配股数)

(p值)(0.472)(0.067)(0.037)

回归系数与假说情况完全一致,而且分别在10%水平上和5%水平上显著,因此我们从侧面验证了庄家操控假说。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200年3月到2001年4月间168家上市公司的转配股上市的市场反应以及相应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3月13日证监会宣布转配股将批量上市时,市场有负面反映,但不到20个交易日后,这些反应就已经恢复了,甚至有所反转。在转配股上市的公告日和上市日,市场没有显著的反应,但这是由于两种不同的子样本混在一起造成的一个错觉。根据转配股上市前后的三个交易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的符号将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发现累计异常收益率小于零的公司的转配股数量以及转配股与原有流通股数的比值都显著大于累计异常收益率大于零的公司,这说明两类公司具有不同的性质,属于不同的样本。负的异常回报率主要是在(-1,2)天产生,并且在以后的二十个交易日内没有恢复,因此可以认为不符合价格压力假说。累计异常收益率与转配股相对原有流通股的比例负相关,说明异常回报可以用需求曲线假说来解释,也就是说证实股票的需求曲线确实是向下倾斜的。

正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与原有流通股数负相关,与转配股数量正相关,间接地证明由于这些公司流通股数较少,而转配股上市正好为庄家收集筹码提供绝好机会,因此庄家大规模承接上市的转配股,从而使得流通市值较小的股票可能出现正的累计异常收益率。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知名品牌 需求 消费 商品 影响

一、知名品牌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品牌会对人们的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在为了研究其影响,就要观察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有什么变化,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作为经典的价格理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里我们只研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即随着价格P的上升,需求量Q下降,价格P的下降,需求量Q上升。

了解了品牌对消费者的效用后,我们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这些效用会怎么改变需求曲线。如下图(1)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包括品牌因素在内的情况下,如上图中需求数量和价格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图中表示为D1,满足需求定律。当在引入品牌的情况下,情况变化了,需求曲线不再是原来的D1,因为在同一价格P1时,消费者选择品牌有更高的效用,所以一个追求效用更高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购买品牌而不去购买其他同类商品,因此需求曲线在每一价格上向右移动到D2,需求数量由原来的Q1变为Q2,但需求曲线还是向右下方倾斜。同时我们注意到这条移动后的曲线D2不是平行于D1,这就要考虑到竞争市场的情况下,由于品牌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市场,无形中对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同类商品造成了销售下降甚至无法销售,因为供给者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在销售减少的情况下,其他商品供给者会退出竞争市场,这样同类商品的可选择数就变得相对较少,所以曲线D2的斜率变得比较陡,即在价格变化的时候对品牌商品的需求不会下降的太多,所以相对没有引入品牌时的需求曲线相比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不仅仅是解释了知名品牌可以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有更大的购买量,更为重要的是,当需求曲线移动后,可以在价格有所提高的情况下,购买量也较之前更大,这一点对于那些只依靠降低价格提高销售量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更具意义的不同途径。

现实中有很多打造品牌的策略,比如广告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广告提供了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信息,也就是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但这些广告是否真正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呢?现在的许多广告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印象,甚至人们看到广告就会反感,所以广告尽管提供了具多的信息,但是广告的作用如果不是通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质量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的话,那这种广告就是是一种失效的广告,是不可能打造出知名品牌从而产对消费的品牌效应,而且企业还要承担巨大的广告投资风险。

二、知名品牌对消费均衡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下面我们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来分析品牌对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实际上,在分析了需求曲线为什么变动及如何变动后,对于均衡及福利的分析就显得比较简单。经济学中,从马歇尔开始,均衡成了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并占据核心位置的概念,均衡分析也和供求分析一起,成了经济学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之一。需求曲线的变动将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老师课堂上所讲,需求增加,价量齐升;需求减少,价量同减。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也是一样,我们通过文中图(2)来描述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如何改变均衡。

图(2)中,D1为不考虑品牌的需求曲线,D2表示引入品牌后相同价格上需求量增加的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都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当引入品牌后,品牌效应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由D1移动到D2,此时,需求曲线D2与供给曲线S共同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2,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由图中看出,引入品牌使需求曲线变动后,使均衡价格由P1上升到P2,同时使得均衡数量由Q1增加到Q2。

通过图(2)我们也可以看到引入品牌后对社会福利产生了影响。经济学中一般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表示社会福利。如图中,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ME1P1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E1P1,整个社会福利由三角形OE1M的面积来表示。而在引入品牌后,消费者剩余用三角形NE2P2的面积表示,生产者剩余用三角形OE2P2的面积表示,整个社会福利又三角形OE2M的面积表示。所以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引入品牌后,不论是消费者剩余还是生产者剩余都增加了,从而整个社会福利也增加,这就是图中三角形OE2N的面积大于三角形OE1M的面积的经济学意义。因此,当引入品牌后,高知名度的品牌不仅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更重要的是也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这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鼓励企业把握机遇打造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因。

三、知名品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谈到现实中的品牌,大家很快就能想到比如宝马、奔驰、耐克、李宁、惠普、戴尔等等之类的知名品牌,这些大的品牌越来越在竞争市场中占主流的地位。为什么“品牌战”慢慢的替代了以往的“价格战”呢?“价格战”是指企业间的价格竞争,相互压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以扩大销售量与市场份额。实际上,价格竞争仅仅是众多商业竞争手段中的一种。根据需求定律,价格的下降将增加销售量,但是价格与成本一起构成了企业利润的来源,如果企业一味的为追求占领市场空间而不顾一切地与对手竞相压价,而成本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随着商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这将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的变小,甚至亏损,这就是企业“价格战”造成的一个陷阱。而“品牌战”却提供了企业另一种环境,通过打造知名的品牌,有效降低消费者的机会成本而使需求曲线右移,使得在这个有利润的价格下扩大销售量;同时由于品牌效应使需求曲线变得更为陡峭,根据经济来理论,这可以使得厂商有更大的价格决定权,厂商在定价决策上就有更大调控空间。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打造知名品牌对消费的作用着手,在消费需求曲线中引入品牌因素,并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这一引入的变化做了分析,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知名品牌可以使需求曲线向右产生移动,并且移动后的曲线相对同样情况下没有品牌时的需求曲线要缺乏弹性。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2-114,265-266.

[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第4篇

如: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的24题,下图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这题正确的选D ,这题的难度只有0.72,在去年高考中应该算是比较容易的题目之一了,而去年这题的平均分只有2.90分,选择B的则达17.17%。他们大概是不了解税收提高,产品价格必然提高,需求自然减少。况且,奶粉是日常消费品,政府不可能对其征收消费税,消费税是对奢侈品征收的。足可见这题的误杀伤力也是很大的。那么这类题有什么基本类型?我们又应如何解这类题呢?下面就我多年教高中积累的一些浅薄的教学经验,在经济型曲线的分类及解法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经济型曲线的主要分类。

就近几年全国各地所出现的高考试题中,所出现过的类型非常多,什么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微笑曲线、平均成本曲线、总产量曲线、收益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拉弗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效率与公平关系曲线等等。我归纳了它们的共同特征,把它们总结为二大类:

第一类:反比例曲线。

经济生活中很多关系都可用反比例曲线表示的,如:需求曲线,价值与劳动生产率、一种商品价格与替代商品需求量之间的比例等都可用反比例曲线表示。反比例曲线是显示横坐标与纵坐标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某商品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横坐标随着纵坐标的上升而减少,纵坐标随着横坐标的减小而增加。反比例曲线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向右下倾斜”。如下图:

2正比例曲线

经济生活中很多关系都可用正比例曲线表示的,如:最常见的供给曲线、价格与价值曲线、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曲线、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互补商品需求量变化等都是正比例曲线。它的最大特点是:横坐标随着纵坐标的增大而增大,反之也一样。如下图:

二、解题方法

我认为,要解好这类试题目,主要的方法、步骤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解读题目,领会题意,明确中心。

如:2012年深圳一模文科综合24题,2012年,我国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若将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用图形(D1表示免税前,D2表示免税后)描绘出来,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我们审题目可从下面四方面理解:第一,我国对蔬菜的批发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国家实施这一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可按下面思路来理解:蔬菜免征增值税蔬菜的成本下降蔬菜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蔬菜的供应量增加。

第二,蔬菜是生活必需品。

第三,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影响蔬菜的需求量,也可能是影响蔬菜的供应量。

第四,D1表示免税前,D2表示免税后。

第二步:通过我们所学习书本的相关知识,把题肢图形转化为文字信息。

在分析题肢时,特别是要看清题肢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图形是什么图形?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箭头走向如何等,这些都是要认真分析清楚的。为将四幅图表信息准确地转化为文字信息,需要对图表进行技术处理(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面从曲线图的分类看,A、B、C、三图都是反比例图。D图是正比例图。

A图表示:免税前和免税后相比,蔬菜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小。

B图表示:免税前和免税后相比,蔬菜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大。

C图表示:免税后和免税前相比,蔬菜价格不变,需求量减小。

D图表示:免税前和免税后相比,蔬菜价格价格不变,供应量减小。

第三步:对题肢图表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作出判断。

第5篇

一、供求-价格理论(模型)基本模型

1、供求模型中的要素(1)需求曲线: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基础对商品和劳务所选择购买的数量。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对商品和劳务的需要和愿望;另一个层面是购买力。需求通常与价格成反向变化。一般来讲,商品的价格升高对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下降。从图形上看是下行的曲线。(2)需求曲线的移动:当价格不变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的出现也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化,即价格稳定但是需求曲线会向左会向右移动。例如相同市场条件下,随着养生观念宣传力度的增加,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会提高,此时,价格不变,而需求曲线发生了向右平移。需求变化等于市场买家的边际效用改变。(3)供给曲线:供给:指厂商或家庭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通常将,价格的升高会导致该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增加。从图形上看是上行曲线。首先供给指有意愿出售商品;其次是指供应商有供应能力。供给量既包括生产出来进入市场的商品也包括生产出来的库存和待销的商品。(4)供给曲线的移动:假设市场供给曲线中的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供给曲线就会移动。例如同种市场条件和相同价格下,随着人们对养生问题的重视,养生产品的供给会增加。(5)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供求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包括以下内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有三种情况导致供不应求。第一种是需求量不变,供给量减少;第二种是供给量不变,需求量增加;第三种是需求量的增加超过了供给量的增加。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同样有三种情况造成供过于求。第一种是需求不变,供给增加;第二种是供给不变,需求减少;第三种是供应量的增加超过了需求的增加量。

2、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首先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同理,价格与供给成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应商会增加供给量;价格下跌,供应商会减少商品供给。最终价格的涨落会调节供求的平衡。

二、基于供求模型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也就是研究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问题。探讨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低廉,在这一区间,对低端操作工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大量农业劳动者进入城市补充了这部分用工需求,反应在需求曲线上,体现为需求曲线右移且趋于平缓。

我国人力资源产业需求结构的演变规律:一次产业的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83.5%;1992:58.5%;2008:39.6%二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增加并行1952:7.4%;1992:21.7%;2008:37.2%三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缓慢增加并行1952:9.1%;1992:19.8%;2008:33.2%第二阶段,大量的持续性的用工需求将推高人力资源成本,比产业继续转移,而原有产业将面临产业升级的需求,产业升级将导致二次产业低端人才需求逐渐降低,高端人才需求增加,人力资源向三次产业转移,三次产业崛起。反应在供求模型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为高端人才需求右移。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三大产业比重:一次产业:1.8%左右二次产业:22%左右三次产业:76%左右何文章等2012《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规律及趋势研究》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自然年时间的变化规律,即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着自然年时间的变化呈增长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律与趋势,结果表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强。假如GDP每增长1%可为我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需要高技能人才9-10万人。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高技术人才需求曲线右移,需求量增加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由于需求量增而引导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造成市场劳动力供给的上升,中长期看,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又导致了人力资源价格的下降。因此,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要具有前瞻性和规划性,同时增加人才培养的边际附加值,从而决胜于劳动力供给市场。

作者:王辉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6篇

关键词:供给需求曲线 房价 限购

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它在人们寻求对社会经济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中产生,并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现代,经济学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也对普通人的生活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整个社会对房地产价格的关注和讨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由于房地产价格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人们不由自住的想要从经济学中寻找到答案,期望能够对当今社会高昂的房价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能够预计未来房价的走势。

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学最基本的供求原理角度出发,解释当今社会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原因,以及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对未来房价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

一、 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理论

在整个经济学中,价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价格又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决定的。需求在经济学上被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可以看出,满足需求的条件一般有两个:一是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有购买的能力,所以需求有时又被称为有效需求。只具有购买的欲望而并没有购买能力并不算作需求。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商品的数量。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一般是向上倾斜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产生多种情形,不再是必然向上倾斜的:对于成本不变行业,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示厂商能够在给定的价格内提供任意量的商品,例如饮料行业;对于成本递增行业,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表示随着供给量的提升,商品的价格也会升高,例如房地产行业;对于成本递减行业,行业供给曲线向下倾斜,表示随着供给量的提升,商品的价格会逐渐下降,例如需要大规模基础投资的铁矿石开采行业。而生产成本的变化是直接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以及其他原因相关的。

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成交量。

二、 房地产价格决定中的供给需求因素

房地产作为一个在市场的交易的商品,它的价格也主要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但是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房地产作为一项不动产,无法移动,所以不同地方的房地产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商品。并且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它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1.房地产价格决定中的需求因素

在需求方面,由于住房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必需性需求,所以普遍认为中国的住房需求十分巨大,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准确。根据需求的定义,购买的欲望和能力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称之为需求。购买的欲望每个没有房子的人都有,但是在购买能力方面,由于房价较高,其实已经超出很多人的购买能力,所以并不能全部都认为是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推出政策性住房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只有购房的需要而没有购房能力的这部分群体的居住问题。

具体的可以把具有住房需求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完全能力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比如拥有一套以上房屋的人,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机)者亦属此类;第二类是基本能够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比如那些个人房屋价值占到个人总资产的主要份额,每月按揭支出占当月收入中重要份额的人;第三类是没有能力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既对房屋既有需要,但是在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没有购买能力的人,政策性住房的主要照顾对象就是此类,这点将在后面做详细说明。第一类和第二类可以看作是符合需求定义的有效需求,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对于第二类,基本具有购房能力的人,这部分人购买房屋与否的主要考虑因素除了有未来房价的预期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具有承担当前房价的能力。虽然他们是否买房的决策也受到未来房价预期涨落的影响,但是这更多在短期内起作用,由于对住房的需求有一定的刚性,当能够承担当前的房价并且未来房价走势较长时间内仍然不明朗时,这部分群体会较多的选择进行买房。相比较于未来的房价走势,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以及当前的房价是否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当前的商品房的价格对需求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对当前房价的敏感性,所以当总需求主要是有这部分组成时,需求曲线相对平坦,即价格的较小变动可能对房屋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比之下,对于第一类有能力承担一套以上商品房的房屋需求者,由于已经拥有自己的必需的居住性住房,多余的房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投资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对于这类商品房的需求不只受到当前房价的影响,还更多的受到未来房价预期的影响,并且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也要高得多。即使当前的房价较高时,如果有对未来良好的预期,这部分的需求仍然会十分旺盛。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市场上普遍预期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仍将十分巨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前这部分需求的庞大,并且与第二种需求相比,这部分需求对当前房屋价格的敏感度也较低。如果市场上总的需求主要是由这部分需求构成的,则需求曲线相对于第二种需求情况下更为陡峭。

综合而言,当房屋价格较低时,较多的人能够承担房屋价格,需求以第二类为主,而当房屋的价格升高时,很多第二类需求者被排除在需求的行列之外,从而需求中第一类所占的比例将会增加。总体的表现为房屋价格较低时,需求曲线趋向于平缓,随着房屋价格的逐渐身高,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变得越来越陡峭,如上图所示。

2.房地产价格决定中的供给因素

房地产作为一项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具有非常大的稀缺性,这也直接导致了房地产的稀缺性,它不可能向许多其他的商品那样具有较大的供给弹性。当房地产的价格升高时,土地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导致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房地产的供给,所以对于房屋价格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小,供给曲线相对陡峭。

三、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当中,整个社会的收入是随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而逐渐增加的,人们的购买能力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的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是不同的,最终也会对房地产的价格和一定时期内的房地产成交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1)在需求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对商品房的购买能力,但是由于现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中,资本所带来的收入要远远大于劳动所带来的收入,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将在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而在以上的对住房需求者的分类中,第二类基本能够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主要是以劳动收入为主,第一类完全能够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是以资本所带来的收入为主。所以虽然收入的增长都会增加两类人的购买能力,但是对两类人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总体上看,对第一类人收入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第二类人收入的增加幅度。供给曲线会向上移动,并且需求曲线左侧陡峭的区域会变得更加的陡峭。

2)在供给方面,收入的逐渐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一步步推进导致房地产需求的逐渐增加。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又会促进房地产的供应并且会抬高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土地的成本增加会导致房地产的供应量会减少,供给曲线也要向上移动。

3)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向上移动的情况下,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会随之增长,但是两者增长的幅度和产生的影响也决然不同。从长期看,房地产的价格终归是要由收入来支撑的,所以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幅度要大于房地产供给的减少幅度,才会使总的收入影响为正。需求曲线的上移幅度要大于供给曲线的上移幅度。但是具体的,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均导致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幅度大于低收入者的增长幅度,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对第二类需求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对第一类需求造成的影响。同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会给第一类投资性的住房需求产生未来仍有可能进一步上涨的良好预期,需求曲线左侧部分的斜率趋向于陡峭。最终造成第二类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下降,投资性的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逐渐上升。

另外由于房地产供应的有限性,房地产成交量的增长幅度也要小于房地产价格的增长幅度。总体上看,收入的增长最终表现为价格的大幅上涨和成交量相对的小幅上涨,自住性房地产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

四、政策性住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分析

政策性住房主要是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指以微利价出售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商品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的特点。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房屋价格是适中的,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无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对正常市场中的商品房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一方面,政策性住房的对象主要是没有能力在以市场的价格在购买商品房的住房需求者,所以主要是指第三类的住房需求者。由于政策性住房的照顾,他们不需要再以市场价格购买商品房,可以说把这部分住房的需求分流出去。但是实际上对市场上商品房的有效需求并没有产生想象中大的影响,因为对于这部分需求,即使是不分流出去的话,这部分群体仍然没有购房的能力,所以并不算作是有效需求,他们的分流对市场上的有效需求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供给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是需要大量土地的。土地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不改变原有商品房土地供应的情况下,另外对政策性住房进行土地供应;第二种情况是把原本应供应给商品房的土地拿出一部分转作政策性住房用地。虽然两种情况都存在,即一方面增加土地的总的供应量,同时另一方面又把原本属于正常房地产的用地划作是政策性住房用地,由于土地的有限性,更多的是以第二种为主,这就相当于是减少了商品房土地的供应。进而对商品房的供给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需求的不变,另一方面是供给的减少,综合两方面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策性住房会对正常市场上的商品房房价产生正向的影响,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五、限购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分析

现阶段,由于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各主要城市纷纷出台政策,限制外地人以及第二套住房的购买,被俗称作是“限购”。“限购”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需求方面,“限购”对第一类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第一类需求者即使有购房的需求及能力,但也无法实际实施,因此第一类需求大额减少。对于第二类需求,基本生活需要而购房,对于本地人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而外地人在本区购房会产生较大影响,但鉴于一般外地人购房比重占总购房比重不大,并且很多外地人购房是属于第一类需求范畴,因此可以合理认为“限购”政策对第二类住房需求产生了较小的影响。具体到需求曲线上,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在同等价格下需求量减少,并且对于价格较高的住房的影响程度大于对价低的影响程度,需求曲线上部分左移量要大于下部分左移的量。

在供给方面,“限购”政策对供给的影响较小,并且更多的是间接的通过影响需求进而影响供给,因此暂且忽略不计。

第7篇

20世纪90年代,在“新经济”的有力推动下,美国经济不仅保持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而且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佳组合,即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同时并存。然而,好景不长,从2001年第一季度开始,美国经济走势突然发生逆转,经济增长率持续大幅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美国经济形势的这一转变,标志着“新经济”扩张阶段的结束和衰退阶段的到来。事实证明,“新经济”的发展虽然可使经济周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周期本身,那种认为“新经济”可以消除经济周期的观点是没有现实依据的。

一、“新经济”与经济扩张

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不论短期或长期,总产出都是就业量的函数,而且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最大产出之前,总产出都是就业量的增函数,即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逐步递增。因此,从理论上看,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最大产出之前,经济增长与失业是负相关的,经济增长越快,失业率就越低,反之则反是。但是,和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不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如果出现需求冲击,则高增长伴随高通胀;如果出现供给冲击,则低增长伴随高通胀。因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确定,所以,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不确定的。这样,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组合。第一种组合:高增长,低失业,高通胀;第二种组合:低增长,高失业,低通胀;第三种组合:低增长,高失业,高通胀。其中,前两种组合比较常见,而且一般说来,第一种组合出现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第二种组合出现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第三种组合则极为罕见,只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时期。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走出战后第九次衰退期到2000年12月,已持续增长了117个月,成为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持续增长时期中最长的一个。而且,20世纪60年代以来,只要美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25%~2.5%,其自然失业率就会维持在5.5%~6%的水平。但在最近一轮经济增长中,1992~1999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3.6%,1996~1999年更是高达4.1%,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则持续走低。1992年美国的失业率为7.5%,之后就逐年下降,1999年全年只有4.1%,2000年1~9月进一步下降为4.02%,创1969年以来的最低记录。通货膨胀率在1990年为5.4%,而1991~1999年平均仅为2.6%。美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高两低”的良性运行态势,标志着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中出现了第四种组合,即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同时并存。这种组合是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标准的经济理论所不曾分析过的。

美国新一轮经济扩张阶段中呈现出的“一高两低”的运行态势,与“新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不同于物质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知识产品的生产呈现出成本递减的特点。众所周知,任何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知识。因此,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差别,不在于产品中知识与物质成分的有无,而在于产品中知识与物质成分的比重不同。物质产品的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知识含量相对较低,而知识产品的物质含量相对较低,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知识产品的知识含量相对较高这一事实,说明知识要素的投入在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要素的投入主要发生在知识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阶段,知识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就可用很少的可变投入生产出来。因此,知识产品生产中固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大,可变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小。因为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的,而知识产品生产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大,其推动平均总成本下降的影响超过了报酬递减规律推动平均总成本上升的影响,所以,知识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平均总成本一直递减的特点。反映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表明,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则以减半的速度下降。1991~1996年,计算机微处理器的生产成本从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230美元下降到342美元,下降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是任何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导致知识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工人实际工资的提高相对缓慢。信息产业是劳动生产率极高的一个产业。从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幅高达2.8%,其中一半以上要归功于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不仅自身劳动生产率高,而且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广泛运用,还提高了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如大量使用计算机的制造业,其劳动生产率的增幅由20世纪80年代的3.2%提高到90年代的5.7%。在劳动生产率迅速增长的同时,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却比较缓慢。而实际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必然导致知识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知识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对总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可用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说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下降意味着生产者的利润增加,因此,生产成本下降会使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数量增加。换句话说,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会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断向右移动。另一方面,总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断右移又会导致总需求曲线的适应性右移。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不断右移,从长期来看,就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或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导致“新经济”扩张阶段出现的机制,还可更方便地用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来说明。众所周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负倾的,反映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右移的过程,也就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左移的过程。因为失业率和通胀率长期同时下降,所以,作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轨迹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正倾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左移,说明总体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运行态势。因此,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不是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失效,而是说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具有罕见的特殊形状。

二、“新经济”与经济衰退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出现以后,学术界普遍弥漫着一种乐观情绪,有人甚至断言“新经济”的发展标志着经济周期的终结。然而,正当经济学者为“新经济”的发展而喝彩之时,美国经济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美国GDP的增长率从今年开始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2000第四季度,美国GDP的增长率还保持在1.9%的水平,而2001年前三个季度,这一增长率已分别下降为0.5%、0.3%和-0.4%。与此同时,美国的失业率也逐步攀升,9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已上升到4.9%,与失业率最低的月份(2000年4月)相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持续三个季度大幅下滑,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已是确定无疑。

如果说美国“新经济”扩张阶段的出现主要是由供给方面的因素引起的,那么“新经济”衰退阶段的出现则主要是由需求方面的因素引起的。首先是消费需求不振。消费需求是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3。美国历来是个高消费的国家,其消费倾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直是最高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新经济”的刺激下,美国的股票指数一路上扬。在股市财富效应的支撑下,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节节攀升。1997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降为3.1%,1999年个人储蓄率进一步下降为负数,消费倾向已超过极限。2000年3~4月间,美国主要股票指数在达到历史最高点后,走势突然急转直下。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泻,从去年4的5132点,下跌到今年3月的1700点以下,不到一年就跌去了70%左右。道—琼斯工业指数也持续下滑,从去年3月的13000多点,下降到今年3月的9820.76点,一年之内下跌了24%以上。按市值计算,美国股票投资者的损失高达6.8万亿美元。股票市场下跌产生财富负效应,使消费者的帐面财富大幅蒸发,以致近50年来美国家庭财富净值首度出现下降。财富缩水使消费者的信心受到重大打击,到今年9月初,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下降,从去年9月的142.5点下降到100点以下,为最近5年以来的最低点。财富减少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持续大幅度下降,导致占美国GDP三分之二的消费支出萎缩。其次是国外需求疲软。美国自从1971年出现战后第一次对外贸易逆差后,其贸易逆差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增加。按1996年可比美元计算,1992年美国实际贸易逆差为18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0.27%,1999年实际贸易逆差增加到3229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64%。短短7年间,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16倍以上,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37个百分点。外贸逆差的持续快速上升意味着美国的国外需求急剧萎缩。当美国股市飙升,财富效应明显,消费需求旺盛之时,国外需求的萎缩被国内消费需求的膨胀所抵消,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效应被掩盖起来。一旦美国股市急转直下,财富效应发生逆转,导致消费需求疲软,国外需求的急剧萎缩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就日益凸显出来。最后,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同时萎缩,势必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2000年美国公司的总体利润状况不佳,第二季度的利润增幅仅为2.9%,第三季度更是下滑到0.7%,自1999年第四季度以来,企业利润已持续4个季度下降。企业利润的持续下降必然影响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导致资本边际效率发生严重动摇,使作为引致需求的投资需求急剧下降。2000年,尽管美国国内私人总投资增长10.3%,高于1999年6.6%的增长幅度,但按季度来看,四个季度国内私人总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5.1%、21.7%、1.8%和-2.6%,全年国内私人总投资总的趋势是急剧下降。

总需求的减少对美国总体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可用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说明。总需求的减少首先意味着总需求曲线不断向左移动。总需求的减少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价格下降,非计划存货增加,或两种情况同时出现。但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减少。企业对此作出的反应只能是减少供给。因此,总需求曲线的左移会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的适应性左移。而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同时左移,就意味着经

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这正是经济衰退的典型特征。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同时左移导致美国“新经济”衰退阶段出现的机制,也可更方便地运用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化来说明。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下降,所以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同时左移的过程,也就是总体经济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过程。总体经济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说明美国“新经济”已经进入了经济衰退的阶段。

第8篇

电影产业的垄断已经出现了类似石油产业的“自然垄断”。

2月底,在公众反对声中和反垄断局关注后,广电总局电影局“票价不得低于七折”被解释为只是内部征求意见稿而告一段落。个人认为最低限价的规定出台可能性并不大,毕竟2012年初,电影局局长童刚对票价偏高的批评言犹在耳。

2004年就看到媒体报道电影局的一组数据,“中国人均五年才进一次电影院”。这个数字一直被懒惰的媒体沿用到2012年。他们可能是想强调,电影身上的大众属性正在衰减,因为票价太高了。

电影票价空间是如何制定的?不妨用供需曲线模型来分析。

在没有垄断的情况下,电影票价取决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需求曲线取决于大众收入和看电影的意愿。大众收入在统计局每年的数据里,是逐年增加的。而消费者素质、电影宣传力度、替代品兴衰因素(盗版、在线传播等)、院线成本及促销手段等等,都会对需求曲线产生影响。

文化产业的政策、电影成本因素、档期因素(如贺岁片)以及行业预算等,则会使供给曲线发生变化。

供给量随成本的变化向相反方向变化,需求量也随价格的变化做相反方向的变化。成本降低,利润就会增加,投资人则会更乐于投资电影。然而如今上亿元的投入随处可见,制片方当然希望票价能高则高。与此同时,随着票价走高,观影需求随之受到抑制。国内许多影院采取的“半价日”活动,常能大幅增加当日观影数量。

电影行业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均会向右发生移动,因此市场均衡点也会发生变化,均衡交易量和均衡价格都会增高。

有垄断的情况呢?电影票价取决于垄断方,垄断方会制定一个超过均衡价格的电影票价来达到垄断方的收益最大化。

中国电影产业是否存在垄断?我们先来看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相关方:审查批准机构、制片方、影院、观众。

审查机构就是广电总局电影局,是电影院产业最具话语权的一方,可以决定什么片子可以上映。制片方和院线之间是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关系,院线比制片方的话语权又大些,尤其是在全国都铺开了院线的大影院,有强大的议价能力。据说,目前每部中国电影的票房,5%要上交给国家作为电影专项资金(电影基金),3.3%用来缴税,制片方拿走43%,剩下的48.7%归院线所有。

可是,有时制片方同时也是影院的话事人。比如中影集团,既投资拍片又组建影院投资公司,合资新院线或扩张控股地方院线,恐怕能将票房的90%收入囊中。

最弱的一环是观众,除了能用脚和人民币投票,别无选择。

据电影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有35家制片厂、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电影院等国有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正是他们把握着国产电影的供给。电影产业的垄断已经出现了类似石油产业的“自然垄断”。大企业越来越强,小企业夹缝求存。

第9篇

内容摘要:过去二三十年,我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财富占有两极分化所带来的房地产二元需求结构,然后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差异的房地产需求与供给的市场均衡分析模型,并结合我国房地产二元需求结构的特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性不均衡状态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 二元需求 房价收入比 不均衡

我国房地产二元需求结构的形成

过去二三十年,我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阶段,“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发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有研究指出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国家发改委2009年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报告也显示,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处在历史最高水平(孙志等,2008)。因此,根据我国当前差距过大的收入格局和中产阶级规模很小的现状,可以判断我国收入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不对称金字塔状模型。处在最高层规模较小的人群获得最大规模的财富,而规模庞大的底层群体仅获得较小规模的财富,中间的中产阶级还处于发展阶段,规模小,对财富的占有量也有限。不同的收入造就了不同的消费偏好,对房产也是。特别是房产消费是特大宗消费或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计、关系到大额资财的处置,于是对房产需求而言就形成了典型的二元需求结构。

首先,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房地产的投资功能使其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得到消除,并且成为极好的资产保值增值手段,所以当前我国的房产需求就出现了高收入群体的一条需求曲线。这条曲线由两条需求曲线构成,一条是基于房产投资的用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曲线,它不会因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下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反而会刺激房产投资的繁荣;另一条是基于个人消费的房产需求曲线,基于庞大的财富效应,这条曲线受价格的影响也很低,边际价格弹性很小。从量上来看,这个需求规模是庞大的,因为当前我国投资渠道不畅,居民缺乏足够的投资渠道,于是房地产业就成为了投资的热点。

其次,对于中低收入阶层而言,他们的需求曲线受价格影响很大,边际价格弹性很大。这条需求曲线包括了大部分城市工薪阶层、大部分刚毕业的高校学生、城市中低收入者和应该通过城市化移民到城市的广大农民工等。消除地域差异的影响,这个群体对房价的感觉最敏感,对过高的房价越来越难以承受。这个需求群体的人数庞大,所以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刚性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但是财富掌握量却不够,在实际房地产市场中作用并不大。

以江苏省历年房价收入比为例(见表1),它反映出房价收入比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现象。以2006年住宅价格为例:占人口总量60%的中等收入以下户其平均房价收入比为25,而占人口总量40%的中等偏上户房价收入仅为7.4,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分别是最高收入户、高收入户、中等偏上户的14.6倍、8倍、5.2倍,而别墅的差距就更大了。高房价使中等偏下收入户很难承受,只有靠高收入户们庞大的财富才能支撑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二元需求与房地产市场结构性不均衡分析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的分析

本文对房地产需求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进行区分。房地产数量的需求一般来说由一个国家人口规模及其住房刚性需求决定,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按照每年一个百分点提高城市化率,每年至少要转移1500万农村人口,每人按建筑面积20平方米,预计需要3亿平方米住宅(刘福垣,2003),这仅是我国未来房地产需求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的二元收入结构使得房地产有效需求大大减小了,因为除了高收入人群基于改善性和享受性住房需求、资产增值保值的房产投资需求得到激发外,中低收入人群的房地产需求并没有释放出来。

房地产质量上的需求并不是指建筑质量上的需求,而是指对房产诸如面积、区位等品质享受上的需求,可以用价格来衡量。价格高意味着质量高,一般来说房地产质量的需求是有一定的价格弹性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二元收入结构,中低收入者的需求愿望无法实现,而高收入者的房地产质量需求曲线也缺乏价格弹性。

数量需求曲线与质量需求曲线的交点形成了房地产的实际总需求曲线。我国当前房地产需求特征为既追求较高房地产品质,又具有很大的需求规模,因此我国房地产的有效需求由一条具有一定价格弹性的位置较靠右的需求曲线,变成了价格弹性较小、位置左移的需求曲线,虽然左移了但是需求规模依旧很大。从房地产供给来看,基本上是满足上述需求结构的,所以虽然价格不断上升,很多区域早已超出了一般人承受的限度,房地产市场依然呈现出火爆的场面。但同时这个市场是不完备的,因为只满足了高收入者的房产需求而忽略了中低收入阶层的房产需求,如图2所示。

(二)房地产市场结构性不均衡分析

假设:高质量意味着高价格;地域之间的差异是不存在的;消除文化、观念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市场参与主体是经济人;曲线都是直线。

本文首先构建了房地产市场均衡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在第二象限分别构建需求的数量曲线和质量曲线,横轴分别代表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纵轴代表价格,数量和质量需求曲线都是价格的函数,两者的交点形成了质量需求和数量需求的平衡点,每个平衡点都对称在第一象限的房产需求曲线上,在这一点上是能真正实现的一定价格水平上一定品质和一定数量相结合的房产需求。第四象限构建的分别是房地产的质量和数量供给曲线,这也是价格的函数,横纵轴的含义跟第一象限相通,二者的交点形成了第二象限的房地产供给质量数量平衡点,每个平衡点都对称在第一象限的房产供给曲线上,在这一点上是能真正实现的一定价格水平上对于一定品质和一定数量相结合的房产供给。在第一象限纵轴代表房产价格,横轴代表房产需求和供给;两者分别由第二、四象限所形成的需求数量质量平衡点和供给数量质量平衡点构成。两者相交形成市场均衡时的供需平衡点,无数个不同时期的供需平衡点就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在该时期的成交规模,把它对称移动到第四象限,在第四象限就可以发现市场中成交规模与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二象限的需求数量和质量等比例的传递给第四象限形成相应的供给曲线,就能保证供需的均衡,如果两者在数量和质量上出现不对称,就会出现房产市场结构性的不均衡,房产市场成交量与时间的关系就会出现不正常。

本文运用上文的模型对我国实际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见图2):对于潜在需求而言,从数量上分析,我国具有很大规模的房地产刚性需求,这包括所有阶层对房地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质量上分析,其中既有较高品质的需求也有低品质的需求,而且两者的量都很大。这就要求供给方既要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巨大需求量的满足,还要提供相应的品质结构,满足不同群体的要求。如果两者能够得到很好的平衡,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会得到健康平稳的快速发展。但是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情况则会不同。由于二元房地产需求的差异造成了两条不同的需求曲线,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品质需求,其质量需求曲线和数量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都低,而低收入者财富水平太低,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都大。同时高收入者不但财富规模巨大,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数量需求规模也极大,市场就选择性忽略了低收入者的需求意愿,所以从市场的实际供给来看,其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仅仅满足了高收入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均衡,也是当前我国房产市场依然能实现量与价的齐升的原因,但是未来能否持久则成了问题。

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运行在模型中呈现出潜在应有的发展路径与实际发展路径的差异,市场运行过程中在市场总体规模上缩小了,在房产品质上提高了(也就是价格过高),并针对高收入阶层的供需结构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均衡,但是潜在(本来应该的)的需求与供给结构则是不均衡的,市场价格高于中低阶层的承受能力,市场成交量低于潜在的房地产市场容量。其中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低收入群体财富占有水平太低,需求价格弹性很大,因此其需求被市场选择性忽略;第二,高收入群体财富占有规模巨大,需求价格弹性小,市场需求得以选择性的过分凸显,而且其房地产需求规模的非正常庞大,支撑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第三,中等收入群体以财富积累加上未来财富的预支也支撑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

结论与建议

(一)构建基于刚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由高收入者的投资或投机性需求支撑的,与刚性需求相比,投资或投机性需求必然推高房地产价格,但是总的需求量则小于刚性需求。如果构建一个基于刚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不但其市场总体规模大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而且其价格会在一个合理的位置运行,有利于国计民生。我国房价收入比在平均程度上虽然并不太高,房价似乎在平均水平上并不太离谱,但是考虑到我国的收入格局就会发现中低收入者的房价收入比非常高,消除区域因素,中低收入者很难承受买房的巨额消费,房地产的火爆是依靠高收入者的房产投资消费需求来支撑的,中低收入者的刚性需求还未真正释放出来,降低房价不但不会缩小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规模更大的房地产市场。

(二)防止高收入者将巨额财富过多投入房地产市场

高收入者的巨额财富过多的投入到房市,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经济的扩大再生产也不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投资增长,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如果工商业经营者的资本积累不能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很严重;同时市场中充斥着过多的投资性房产对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对于房地产投资的比重,国际上这一指标的警戒标准为10%,而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各地投资性购房比重增长过快(易宪容,2005)。

(三)合理安排农民的建房款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不均衡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必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过高的生活成本极大的制约了农民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转移和从低素质劳动者到高素质劳动者的提升,同时带来财富的巨大浪费,以农村住房为例,当前农民正面临着改善性住房建设迅速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后积累的财富主要都用于了后代的住房建设,这些住房建设都是在原有村落范围内建成的。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民要逐渐向城市或城镇迁移,这些房屋就面临着拆除的尴尬局面,现在一些在实行集中居住的农村就已经面临这个问题了。很多农民花大价钱新建的房子即将被拆除,另外还要负担新建小区的购房成本。若把这部分资金融入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用于农民在城市或城镇定居以及个人素质的提升则会产生积极效应,如果浪费则会是整个社会巨大的损失。

(四)加大政府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优惠政策

在我国当前状况下对于房地产的供给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因为我国中低收入阶层财富占有量太低,而高收入阶层的房产需求又很大,所以市场会选择性忽略了中低收入者。只有依靠政府加大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优惠才能实现这部分人“居者有其屋”的愿望,才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我国的收入结构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庞大,其规模是政府所不能忽视的,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孙志,秦国鑫.中国经济为疯狂的房价买单[J].金融经济,2008(3)

2.朱建君,贺亮.房价收入比的计算及应用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2008(8)

3.刘福垣.我国房地产业需要功能定位[J].建设科技,2003(3)

4.易宪容.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与否之争[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5. 金三林.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与住房政策的调整方向[J].经济要参,2007(17)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 超额需求曲线;超额供给曲线;局部均衡分析;进口关税;进口配额;出口补贴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53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95- 02

1 问题的提出

微观经济学以局部分析工具为框架,通过供需曲线分析在封闭状态下消费者的CS(消费者剩余)与ΔCS(差额消费者剩余)、生产者的PS(生产者剩余)与ΔPS(差额生产者剩余)。在国际贸易学中的局部均衡分析中如果还使用这个方法,则有许多缺陷,在国内外众多的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论文及教材中均出现分析的错误,其中错误表现在:供给曲线与进口需求进行组合分析、需求曲线与出口供给曲线进行组合分析、利用出口供给曲线与进口需求曲组合分析中不考虑适应性。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政策经济分析中应该使用供需之差的超额需求曲线(ED)或超额供给曲线(ES)来进行经济学分析,而且由ED或ES引致的是ΔCS与ΔPS变化之和,而不是单独的ΔCS或ΔPS。

2 利用超额供需曲线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完全适应性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有进出口关税、进出口配额、进出口补贴,生产补贴(征税)、消费补贴(征税)等政策,同时,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时还必须考虑贸易大国与贸易小国时的情形。这样国际贸易政策便可分类为以下4种基本类别:①贸易大国时,同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产生双边反向影响的进出口关税、进出口配额、进出口补贴政策,此时适合使用ED与ES进行组合分析ΔCS与ΔPS变化之和。②贸易大国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同时产生双边同向影响的生产补贴(征税)、消费补贴(征税)政策。此时只可利用ED与ES进行新的世界价格的计算,详细计算需要单独使用ΔCS 与ΔPS 来计算均不为零的数值。③贸易小国时,同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产生双边反向影响的进出口关税、进出口配额、进出口补贴政策。此时适合使用ED或ES进行组合分析ΔCS与ΔPS变化之和。④贸易小国时,只对生产者或消费者之一产生单边影响的生产补贴(征税)、消费补贴(征税)政策。此时必须分开计算ΔCS与ΔPS,其中没有发生贸易扭曲的不受影响。

3 利用超额供需曲线对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的完全适应性的案例分析

[案例] 两个贸易大国模型,中国和美国,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2 000-0.02P,Sc=1 200+0.03P。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us=1 800-0.02P,Sus=1 400+0.03P。要求计算:较之于自由贸易时各种贸易政策的福利变化。

(1)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 000美元的单位税, 关税对各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何?

(2)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25, 配额各国的福利变动情况。

(3)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3 000美元的补贴,出口补贴对各国的福利影响。

[案例分析]依据两国的供需方程可得出EDC=Dc-Sc=800-0.05P=0, ESUS=Sus-Dus=-400+0.05P= 0,中国在封闭时的汽车价格为16 000元,美国在封闭时的汽车价格为8 000元。在开放时,中国的超额需求等于美国的超额供给,EDC=Dc-Sc=800-0.05P= ESUS=Sus-Dus=-400+0.05P,从而得出自由贸易时的世界价格为12 000元。中国生产1 560,消费1 760,进口量为200,美国生产1 760,消费1 560,出口量为200,图中的M1为200。

(1)进口关税时:分析如图1所示,且图1中的(b)空白的小长方形等于图(a)中的c, 对生产者与消费者有双边反向影响,有 ESUS=-400+0.05P=EDC=800-0.05(P+3 000)。

则有新的世界价格为10 500,也是美国国内新的价格,生产1 715,消费1 690,出口量为125;中国的国内价格为13 500,中国生产1 605,消费1 730,进口量125,图中的M2为125。此时应该组合分析两国的福利变化:中国的是EDC,国内价格上升到13 500,有(ΔCS+ΔPS)C= -(b+d+c)=-1/2×(13 500-12 000)×(125+200)=-243 750,政府的关税收入ΔG=+(c+e)=3 000×125=375 000,中国福利增加为131 250,所以贸易大国有征收进口关税的动因;美国的是ESUS,国内价格下降到10 500,有(ΔCS+ΔPS)US= -(e+f)= -1/2×(12 000-10 500)×(125+200)=-243 750。全球福利为-112 500。此时利用ED与ES进行组合分析具有完全适应性。

(2)进口配额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有双边反向影响,根据勒纳对应效应,在进口配额公开拍卖时,完全等效于进口关税政策,依据超额需求与超额供给等于125,就可求出新的新的世界价格为10 500,中国的新的国内价格也为13 500,福利变化完全等效于进口关税时的变化值。此时利用ED与ES进行组合分析具有完全适应性。

(3)美国出口补贴3 000美元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有双边反向影响,如图2所示。ESUS=-400+0.05(P+3 000)=EDC=800-0.05P ,则有P=10 500,此时新世界价格也为10 500,中国国内价格下降为10 500,此时生产1 515,消费1 790,进口量为275;美国国内价为13 500,生产1 805,消费1 530,出口275,也就是图2中的X2为275,X1为自由贸易时的贸易量200。中国的福利变化为:(ΔCS+ΔPS)C=+e=+1/2×(12 000-10 500)×(200+275)=

+356 250;美国的福利变化为:(ΔCS+ΔPS)US+ΔG=+1/2×(13 500-12 000)×(200+275)-275×3 000= -468 750。所以出口补贴是不明智的,是属于损己利人的行为。全球福利变化为-112 500。此时利用ED与ES进行组合分析具有完全适应性。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贸易大国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同时有双边反向影响的贸易政策,能够运用超额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进行(ΔCS+ΔPS)的组合分析,而且是完全适应的。

主要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效果 经济发展

一、引言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率先爆发,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演变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重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府果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分析IS―LM模型得到清楚地说明。因此,在这里首先说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导过程。

二、IS曲线和LM曲线的原理

IS 曲线表示的是产品市场均衡时,一系列收入和利率的组合轨迹。所谓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以三部门经济,计划总需求AD=c+i+g,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总供给=c+s+T,其中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所以当c+i+g=c+s+T时产品市场均衡。

一般认为,消费c是居民可支配收入yd的函数,即c=α+β*yd,而yd=y-T-t*y+TR,其中y表示居民总收入,T表示定量税,t表示比例税的税率,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e-d*r。将这些表达式代入AD=c+i+g中,得到AD=[α+e+g+β(TR-T)]+ β(1-t)y-d*r。因此,在一个以AD为纵坐标以y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中,总需求AD的曲线会随着利率r取不同的值而移动。例如,当利率由r1降到r2时,AD曲线会由AD(r1)向上移到AD(r2)的位置。当y=AD时,产品市场均衡。因此由均衡条件y=AD得到的曲线与每条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可以确定一个点(yi,ri),在以y为横坐标r为纵坐标的直角坐标系中把每一个满足条件的点描绘出来,便可得到IS曲线。

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一系列收入和利率的组合轨迹。货币市场的均衡是指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ms一般是由国家加以控制,因此是一个外生变量。货币需求是由于人们具有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而引起的,具体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L1和投机性货币需求L2。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有 L1=A1+k*y,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有L2=A2-h*r。所以当货币市场均衡时有ms= L1+ L2,即ms= A1+ A2+k*y-h*r。可见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图所示:

三、我国2009年的政策效果分析

1. 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于2008年11月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扩大投资、扩大消费和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在扩大投资方面,中央决定实行4万亿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到2010年底前分两年完成,这对扩大全社会投资规模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带动作用。2009年以来,我国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7.1%,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达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6%。

在扩大消费方面,我国实行了 “三下乡”和工业品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政策。这些政策不仅大大拉动了内需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保持营销、物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安置了大量人员就业。受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1~9月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0%。

在减税方面,中央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改革。同时,我国还实行了促进房地产发展的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税收政策。初步预算,2009年一年约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5500亿元左右。

我国实行的这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和发展。从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开始企稳回升,企业经济效益也开始逐步好转。无论是扩大投资、消费还是减免税收的措施,都会使IS曲线右移,如图所示,假设LM曲线的位置不变,当IS曲线右移到IS`的位置是时,均衡收入y*便会增加,即表现为经济的复苏与企稳发展。如下图1所示: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央行可以通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央行普遍使用的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re,现金存款比率为rc,那么货币创造乘数就为(rc+1)/(rd+re+rc),当re和rc不变时,rd,降低,货币创造乘数便会变大,从而使货币供给增加。在IS-LM模型中,这便表现为LM曲线的右移。假设IS曲线的位置不变,当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时,均衡收入y*便会增加,会间接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

四、总结

我国在2009年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会使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右移,这比只有IS曲线右移或只有LM曲线右移的效果更明显。继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6.1%探底后,二季度以来,经济开始企稳回升。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和发展,经济增长开始企稳回升。另一方面,企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也扭转了下滑的趋势,开始逐步回转。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丛明,朱乃肖.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J]北京:税务研究,2010(1):12-17

第12篇

[关键词] 石油资源供求缺口经济模型均衡

一、国内石油资源供求现状及其影响

目前,我国石油自给能力不容乐观。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十位。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增大,最迟在2006年,中国的石油进口规模就将突破1亿吨大关。而与中国原油自给能力相比,我国石油资源的需求却持续膨胀。据最新数据和预测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

石油资源供应紧张对经济的影响很大。首先,它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如图1所示,总供给曲线AS与总需求曲线AD相交于O点,其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总产出为Y1。由于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总成本提高,由此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AS’,AS’曲线与AD曲线形成新的均衡点O’。在新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价格上升至P2,而总产出下降至Y2。可见,由于石油价格的上升,可能引起总产出下降和价格上升的“滞胀”经济状况。

其次,用大量外汇购买石油会造成大量国民财富溢出。随着石油需求进一步加大,在我国外贸顺差有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每年用上百亿美元的外汇进口石油不仅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同时还会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再次,油价上涨关系我国能源安全。目前中国90%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中石油、中石化、中石化龙禹公司三大石油公司的油运业务,大多是由国际油轮联营体、环球航运、韩国现代等海外油轮公司租船承运。这使得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中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最后,油价上涨带来相关产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油价上涨对交通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继而对对农业生产,石油加工,炼焦业都有较大负面影响,石油价格上涨还会导致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价格上涨。

二、石油资源供求模型及分析

中国的石油勘探尚处在中等成熟阶段,但勘探难度越来越大。由于长期以来原油生产受到资源可供量的制约,在不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也只能保持缓慢的增长。而且该产量很难随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因此,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我国存在石油供给刚性和资源约束。由此假设:封闭经济条件下,我国石油资源供给曲线、资源约束线重合并垂直,如模型中所示为垂线S0。

考虑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供给的不足可由国际市场来补充,我们需要对封闭经济条件下垂直的石油资源供给曲线进行修正。由此假设:开放条件下的我国石油资源供给曲线为一条稳定的正斜率曲线,如图所示为正斜率曲线S1。

再假设:模型中的需求曲线如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需求曲线,具体表现为一系列斜率为负的曲线,如图所示为D1D2D3D4。

如图2所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表现为石油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这些石油需求曲线D1D2D3D4分别与石油供给曲线S1相交于A1A2A3A4。与A1A2A3A4点分别对应的石油的产量供应分别为M1M2M3M4点。其中供给曲线S1与需求曲线D2恰好相交于石油约束线上,在其交点A2所对应的产量M2上,我国石油资源供求平衡,进出口总量为零,正好能自给自足。该点左侧区域(如A1点)表示我国石油生产能力M2超过国内的需求M1,说明我国石油产量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有富余,可以有部分出口,出口量为(M2―M1)。该点右侧区域(如A3或A4点)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油消耗迅速提高,A3、A4点所对应的石油需求M3、M4超过国内的生产能力M2,必须从国外进口部分石油才能弥补缺口,其中石油进口量分别为(M3-M2)、(M4-M2)。同时随着我国通过从国际市场的大量进口来弥补国内供应不足,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也不断上升,逐步从P2上升至P3、P4。

2005年夏天,广东珠三角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成品油供应紧张状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开始是汽车排长队加油,限量加油,继而是加油站无油可加,汽车抛锚。据有关数字显示,因“油荒”拖累,广东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2005年上半年广东工业增加值增速被拉低约7个百分点,全省GDP被拉低约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大幅下降。

可见,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石油资源供求缺口却不可能依靠国内石油工业的增产弥补,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

三、石油资源供求趋于均衡的措施

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针对石油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封闭――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石油供求模型和其它经济学相关理论,从资源约束线,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三个角度提出下列促使石油资源供求趋于均衡的措施。

首先,促使资源约束线右移的具体对策是形成合理的石油定价体系和大力发展核电技术。长期以来,我国原油价格人为低抑,统配统销,使原油勘探开发成本得不到补偿。近两年虽然国家对我国油气价格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但总的看来,国内油价仍然偏低。因此,在我国价格体系改革过程中,及时理顺石油价格,建立完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前期勘探费用、税收等)势在必行。核电是靠核燃料自身裂变产生的大量热能来发电的,在发电过程中不需像火电那样烧油点火,而减少烧油也就等于减少了石油的消费同时,核电消耗燃料少的特点还可同时起到极大地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铁路运输和环境污染压力的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约石油资源来抑制需求曲线右移。节能和提高效益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可能。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替代能源,推进节油、代油工作,开发燃料酒精等石油替代产品。加快治理和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工艺,鼓励开发节能、降耗与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节约用水;限制生产污染环境的石化产品,鼓励开发绿色产品。

最后,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给渠道是促进供给曲线右移的有效途径。在加大国内油田的石油供给方面,建议国家设立风险勘探基金。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可以运用外交手段争取国际石油资源,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等石油资源丰富、受欧美国家政治影响较小的国家的外交和经贸关系,继续研究改进石油运输问题。各种新型替代能源也可拓宽我国的石油供给渠道。如煤制油,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

四、结论

本文以中国石油资源供求缺口为研究对象,就如何使石油资源的供应和需求趋于均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本文在分析中国石油供求现状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提出促使石油资源的供应和需求趋于均衡的措施是从资源约束线,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三个方面改进,具体是:

1.发展新型核电技术,形成合理的石油定价体系;

2.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石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