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药事管理学重点总结

药事管理学重点总结

时间:2023-05-30 10:0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事管理学重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药事管理学重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药事管理学 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BL)的教学法不同的教学方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逐渐成为一种教改趋势[1],为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 PBL教学法的特点

PBL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学等主要形式解决问题并获得相关知识及能力的方法。教师通过紧扣课程内容提出问题, 并将问题作为基本线索, 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它将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结合起来,将学生置于生动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传统教学法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相比有很大不同,PBL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起辅导作用[2],该方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药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

1.学生来源

药学成人教育的对象多数来自医疗机构药房、医药公司、药品零售药店、药品批发企业及药品生产企业等,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由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背景存在差别,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2. 学习目的

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不同时期接受的高等药学教育内容和程度的差异较大,因此在工作中常常深感自身所学的知识不够用,掌握的技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药学的要求。随着人们对药品和药学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药学工作者对学习提高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

3.学习习惯

在成人高等教育阶段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及在职业资格考试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习惯制订学习计划,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4.学习效率不高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强,但是记忆力相对较差,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受工作、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干扰,学习矛盾相当突出。

三、药事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药事管理学科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是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科学性质[3]。药事管理学科是药学的分支学科,是一个知识领域,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等部分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现代药学科学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药事管理学课程现行教学方法

当前国内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关于PBL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还不多,大多停留在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的层面,如采用案例式教学,注重归纳对比;或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开展模拟教学或现场教学;或是探究式教学等方式,这些方法能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性,但是这些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体,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五、PBL教学法的优点及应用教学模式设计

采用PBL教学法可使学生在一个个真实情境、环环相扣的问题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过程,获得系统的应用知识和相应技能,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PBL教学法顺应时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提高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加深教师对相关学科的理解,促进教师更新知识结构,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本专业内容,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为: 提出问题―自学解疑―师生互动―讲授评价―归纳总结

1.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PBL教学质量,好的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要涵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章节的限制,实现各个问题之间涉及的知识点的优化组合。如我们在讲述药品管理立法时,可以提出问题: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申报和审批流程是什么?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在申报和审批过程当中要注意什么事项?

2.学生准备及讨论

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先将提出的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约6~7人,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通过教材、参考书和网络等收集资料,并展开讨论。在班级集体讨论中,各小组派出代表,大家各抒己见,互为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新意见和问题提出,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使其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3.讲授评价

评价是开放性的,力争做到评价主体、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模式可由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给学生以激励,促进自我总结和反思,展示创造性的成果或探讨疑难问题。

4.归纳总结

通过最后的总结归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且安排一个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过程, 为下次的 PBL 教学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将PBL教学法运用于成人高等教育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有其优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睿.医药商品学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0).

第2篇

关键词:学生管理;“动态”;学生;家长;社会;学校

为了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我校目前推行了“动态”管理学生模式。“动态”管理:即打破了过去那种学生管理只局限于班主任等少数管理者管理学生,改为由谁与学生接触谁管理,即学生走到哪,管理就跟到哪,只有学生一个人时,学生要达到自我管理,互相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经过五年践行,为和谐校园的建设,作出了坚实地探索。

一、正确认清形势、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我校是一个城乡结合半寄宿式学校,生源复杂,有农民工子女、留守学生、投亲学生、城市中“差生”等近占学生总数的1/3。一度学生帮派林立,为了煞住这种不正之风,校领导向全体师生讲清了形势,统一了认识,号召全校师生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出台了我校的办学思路(目标),确立我校立校方向:创办标准化学校。不和周围的市三中争生源、不和招生的六盘山、育才中学叫劲,只和市8中、9中看齐,把我校办成以初中部反辅高中教育为主,兼顾职业教育的学校。

二、“动态”管理学生模式创建

1.人心思变。先使环境、卫生彻底改变!怎样治理脏、乱、差?狠抓常规管理“三化”(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就是灵丹妙药。同时对校园进行新“三化”处理,即道路进行“硬化”,空地进行了绿化,办公室、教室、餐厅等进行了美化。这一“变”就变出杀气来,明目张胆干坏事的渐渐少了,干好事者渐渐多了;窃窃私语的多了:“文明人”又回来了!有许多学生将这些变化载入日记、周记、作文等,同时向社会广播。

2.小步实践,总结经验,再慢慢推广。开始只选择了“问题学生”进行试点。主要试点内容是了解学生,走访家庭,召开家长会,走访社区,召开主题班会等。摸着石头过河,掌握第一手资料;争取社会议论支持。得出的结论:只要树立了学生的自尊,正气才能弘扬。只有扭转教风、学风,形成良好的校风,才是正气的着力点。

3.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积累经验,稳步推广。管理学生,成为校风的关键。经过校领导反复调研、大家多次酝酿,终于理清了思路,其主要按照下列几个方面进行:(1)先整合资源、搭建管理平台。(2)组织机构建设,学校重新整合资源、成立领导机构。(3)实施步骤,主管年级主任负行政责,教研组长负教学责。……在学校中,每个学生都有“档案袋”。(4)制度建设方面,学校规定了一系列关于管理制度,这种监督久而久之已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5)作风建设方面,由于有健全的机构、运行机制、制度保证,在行风建设中已经自然形成了雷厉风行、各司其职、即领导带头、各级配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6)物质保障方面。总务处给各个机构配备了办公室、办公桌椅,安装了通信、多媒体办公系统,处理应急事情的车辆等设备,而且总务处和后勤部有专人负责,实行用“零”事情制度化管理。

三、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几个关键的关系,强调领导、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的和谐关系。以人为本,和谐兴校。学校与社会家庭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通过联系电话、家长会、家长学习班等形式,不限地点、内容等访谈与回访制度;教育和教学关系,在教育中促教学,在教学中接受教育;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学校的主人翁是教师、学生。师生的互信关系是学生管理模式建立的关键和基础;学生与学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融洽关系是“学生管理学生”的基础。

总之,“动态”管理中,由过去的单一管理模式向老师“人人分工管理”,再到学生“相互管理学生”,最后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过渡,若这种管理能普遍实行,无疑对教育、教学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和我校有相似背景或现象学校,“动”不动不一样。

参考文献:

[1]蔡京玉.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第3篇

关键词:药物说明书;前馈控制;用药安全

护理安全用药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用药关系到治疗结局、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资源浪费、纠纷等结果,情况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护士是安全用药的主要执行者,对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用药安全有关的缺陷占所有护理缺陷的33.5%[1]。

药物不良事件会导致严重后果,其中多数是可预防的。运用控制论中的前馈控制理论和方法在源头上加以控制及提前干预,是保证安全用药的重要举措。通过学习药物说明书进行前馈控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2012年1月1日~2 013 年6月31日肿瘤科不良事件报告、科室自查总结、护士会记录,有关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描述共42起。将这42起事件作为前馈控制前的临床资料。将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发生的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作为前馈控制后的临床资料。

1.2 前馈控制方法

1.2.1应用前馈控制方法对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将前馈控制前发生的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进行归类,认真系统地分析原因。

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分类情况:滴数不当3例,用量不当3例,溶媒不当2例,浓度不当3例,用药途径不当1例,输液器选择不当4例,不良反应观察不及时4例,健康宣教不到位3例,药物保存方法不当5例,未避光输注3例,配置时间不当 1例,用药时间不当3例,用药周期不当4例,其他3例,合计42例。

由上可见,我科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未掌握药物的说明书,药学知识不足有关。分析原因可能与2012年科室扩大为2个病区,新进护士多、患者数量增多故用药繁杂等导致药学知识掌握不足有关。

1.2.2 根据我科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采用学习药物说明书的方式对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安全隐患进行前馈控制。

1.3药物说明书的使用方法

1.3.1准备一个“药物指导”文件夹,将科室所用药物的说明书根据药物作用相近原则进行分类整理后归入该文件夹,护士长组织专人学习,对说明书中的特别注意事项用红笔勾画标记。然后组织专科药物应用的学习交流,利用晨会提问与理论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内容。特别对新护士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药学知识。

1.3.2制作“控制滴数”、“快速补液”、“避光输液”、“溶媒要求”、“浓度要求”、“低温保存”、“特殊输液器”、“观察重点”、“特殊宣教”等文档作为本科的用药指引(新药及时更新),打印两份。一份用于办公室护士校正医嘱,另一份贴于治疗室方便护理人员查阅,满足护士在用药过程中的需求,杜绝因药物不熟悉而致的不良事件。

1.4评价指标 将2012年1月1日~2 013 年6月31日(实施前)及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实施后)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实施前后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学习药物说明书前馈控制前及前馈控制后半年对科室护士进行药学知识及用药安全意识理论考试,比较前馈控制前后考核成绩。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护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前馈控制前及前馈控制后半年对科室相同的40名护士进行科室相关药学知识及用药安全意识理论考试。前馈控制前成绩(76.5±6)分,前馈控制后(95±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P

2.2前馈控制前后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前馈控制前发生42例次,前馈控制后发生7例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

3 讨论

3.1前馈控制应用于用药安全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公众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药物安全高度密切关注,因而对药物治疗安全和防范差错的保障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临床护理管理中,通常在不良事件发生后才对护士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及责任的追究[2]。

前馈控制在管理学中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控制,它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来实现控制的目的,是一种“事前控制”,能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3]。

本研究对发生于肿瘤科两个病区2012年1月1日~2 013 年6月31日的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我科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的药学知识不足有关。因此,采用学习药物说明书的方式,提高护士用药相关知识水平,强化用药安全意识,按药物说明书规范用药来进行前馈管理。

3.2 药物说明书可以降低用药缺陷 肿瘤科使用药品种类繁多,尤其是化疗药使用方法复杂,因此安全用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新药品种不断涌现,药品名称千变万化,护理人员仅依靠学校积累的药学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正确用药指导的需求。在临床护理中,护士要了解每种药物,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就是药物说明书[4]。

药物说明书在名称、性状、药理毒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贮藏、有效期等方面对该药作出了全面而详细的说明。通过学习药物说明书,掌握药物相关知识,对安全用药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

4 结论

给药差错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护理差错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国内报道达42.31%~75.88%[5]。

本研究采用学习药物说明书的方式,提高护士用药相关知识水平、强化其安全用药的风险意识、按药物说明书规范用药来进行用药安全的前馈控制,降低了用药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白月玲,马双莲.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4-16.

[2]张建凤.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前馈控制[J].现代医院,2015,15(2):98-102.

[3]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6-98.

第4篇

因为读书,我看到了遥远的风景;因为读书我懂得了班级管理的良策,以及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内涵;读书带给我“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新感觉,把精力全心全意投放到耕耘之中,不为收获所累;在班级工作方面,我践行着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原则。

一、更新思想,对症下药

学期之初接任新班级,面对着当下被分数证明的差班,凭着往日的教学经验,我试着平复那颗躁动的心,的那句“不问收获,但闻耕耘”给我以心灵的慰藉,心想只要过程好,结果也不会差。为了改变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不断翻阅书籍、查找各种资料,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近况以及家庭状况,当我满怀信心地进行班级管理教育时,却没能看到我希望的喜悦与信心。从那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我读出沮丧,更读出了他们对学习的反感。他们想学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改变“学习贫困”难道真的很困难?我困惑了、迷茫了,如何才能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成了我和其他教师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就在我深陷郁闷与迷惘之时,一位教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班的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兴趣,由重点教给学生知识转变到教会学生学习。”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如醍醐灌顶,顿时醒悟,原来比给予学生常规知识还要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其他教师们的指点下,笔者转变自己的教育观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教育。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笔者不断为他们搭建舞台,与同学们一起过所有的节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这一年来,一批批学生在我的爱心与耐心的倾注下不断改变着、成长着。

二、创新课堂,兴趣引领

笔者不仅在管理学生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上课时,笔者抓住重点,认真讲授,大胆地把学唱歌、做游戏等活动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把平时书籍中看到的理论和经验消化吸收,适当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笔者最常用的教学法是情境教学法,以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模式:谈心热身――预习学习――小组交流――反思自己。这样设计主要是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思想。在预习上,笔者特别重视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课前预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预习卡对预习任务进行充分全面的归纳,也保证了小学生预习的兴趣培养及预习效果。除了预习,笔者还引导学生总结,每一单元结束,笔者都会让学生做一张复习卡,整理学过的知识,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形成牢固的记忆。

另外,笔者在授课时还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遥远的东西近距离化。笔者鼓励学生表演课本剧,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做不仅强化了课本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学习上互相帮扶,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困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就这样,到期末检测时,整个联校同年级总共有19个班,我班由原来排名倒数第一上升到第五名。如果教师能为同学们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给学生需要的,想他们所想的,默默耕耘,就能让同学们在生动有趣、幽默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知识,受到启迪,快乐成长。

三、细心观察,走进心灵

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生活,才能实现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的童心对话,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适合的指导,让他们受益。如读《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后,笔者试着让孩子们抬起头来走路,试着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学习,懂得感恩。对于那些父母离异,家庭不幸的孩子,我们要像对待花草上的露珠一样,小心呵护,努力让他们因与我们的相遇得到更多的阳光。在学习生活中,哪个同学有思想问题,笔者都细心观察,然后与之交流沟通。

笔者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爱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鼓励。读书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微;在时更加轻柔;在工作中,跟着米斯特拉尔一起祝福孩子的明天;让每天繁琐的教学生活灿烂多彩。

四、创新模式,轻松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笔者建立了班级管理档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档案。档案十几页内容涉及面很广,分别从自己的简介、学习目标,参加的活动、想对老师说的话,对父母说的话,父母寄语,读书积累录、自己每学期总结与反思等诸多方面进行积累。笔者靠着班级小信箱,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这样笔者在开班会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更强。我班从班级纪律到卫生打扫,分工很明确,做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各负其责。时常忙碌的我,没时间管理班级,但因为班上有一支比较上进的班委会队伍,所以很多事情都能办妥帖,所以很多教师都会问我,你做班主任看起来蛮轻松的,有什么办法支个招,我时常笑笑说,不过是舍得放手给他们自主管理的空间,所以孩子们就知道怎么去管理班级,怎么去处理学校安排的一些事情了。

第5篇

[关键词] 药剂科;药事管理;医院药学;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101-02

医院药事管理(admin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affairs)是现代医院药学学科和药学实践的基础,是以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学科,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医院药学等相关学科。医院药事管理关系到医疗质量,也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2002年1月21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在第二章中强调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并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概念作了新的定位: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1]。医院药事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将医院药学工作由传统的供应服务模式向技术服务模式转变,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对此,我们要有新理念、 新思路、 新举措,才能求得新的发展。

1 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为保障药事管理委员会履行监督、指导本院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用药的职责,我们在医院主要负责人的支持下,及时调整了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修订“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确保药事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督促每个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切实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已步入正轨,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 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

监管药品招标采购是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一个基本任务。在目前药品市场不够规范、厂家多、产品多、经销商多的情况下,搞好药品招标采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制定了“药品招标采购工作制度”,规定必须“从资质齐全的信誉好的经营企业采购药品”,“采购质量稳定的信得过的厂家生产的药品”,不得采购“非中标的药品及中标药品的同类药品和替代品”,在质量等次相同的情况下尽量采购“中标药品中价格较为便宜的同种规格品种”,对临床必需的非中标药品,按上级有关备案采购的规定执行。通过几年来的运作,由于我们严格执行招标、采购操作规程,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目前我院招标采购药品的金额已占药品采购总金额的94%以上,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3 建立新品种筛查制度,加强新药引进管理

定期审定需要增加或淘汰的药品是药事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之一,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以及患者的切身利益。为规范新药的引进管理,并防止同一品种药物品牌过多过滥,我们制定了《医院新药引进程序及筛查制度》,规定:①新购药品必须是临床必需的,并且基本上是在省药品联合招标目录中中标的品种;②新药应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为依据,已纳入省医保和新农合报销目录中的西药、中成药的品种优先考虑。③申请引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同时对新药的申请和审批程序进行了规范,要求新药由药剂科初审后,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分析、评估,然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新药引进与否进行表决,同意引进的票数大于或等于参加人员2/3的药品,则正式引进医院。对引进的新特药,药剂人员应及时到临床科室进行指导,力求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并且6个月后要进行临床评价,内容包括该药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用量情况等。新药在试用期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新药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违反医院有关行风规定的行为,由药事管理委员会通知停止使用该药品,并停止该公司在我院一年的新药申请权利。

由于管理措施到位,既保证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新药及时用于临床,又避免了价格较贵、品种重复及不良反应严重的药品进入医院,从源头上控制了药品收入在医院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4 健全药品安全质量制度,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而药品在医院的各个流动环节都存在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因此搞好药品的质量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为此,我们成立了《药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确定了药品质量员,并责任到人。同时,制定了《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养护管理制度》、《拆零药品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特殊管理药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药库应按照药品贮存特性建立不同贮存区,做到常温库、阴凉库、冷库相分开,并参照药品批发企业GSP要求贮存管理药品。据此我们对药库进行了改造,工作环境和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药品入库时,要求保管员每次做到对购进的药品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严把药品入库检验关。要随机抽查药品的规格、包装、价格是否与账目相符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没有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的药品及质量有疑问的药品,坚决不入库。

为保证临床用药需要,医院规定药品仓库应有一定的储备,特别是一些特殊管理药品、贵重生物制品、蛇毒血清等抢救药品,这些药往往是在特别的情况下大量使用,储存时间也相对较长,这就要求仓库保管员严格跟踪药品的质量变化,定期检查有效期,防止过期失效,避免给医院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5 完善合理用药制度,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的正确选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最小、价格合理、剂量适当、给药途径适宜。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药物品种不断增加,不合理用药、滥用药成为当前医院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目前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原因。为规范临床用药,我们及时更新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我们制定了《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贵重生物制品使用规范》等,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在合理用药工作中的责任,并将合理用药与每个人的年度考核挂钩,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具体操作中,我们每月对消耗金额居前20位的药品予以公示,由群众进行监督;每季度由专家对消耗金额居前20位的药品进行应用合理性的评价,对存在不合理使用的药品分别予以停用、限用和警告,对有关医师按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方面。针对这种状况,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明确各级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对预防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法及用药时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每月对使用量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和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10个科室进行公示;对经专家点评为不合理使用的处方医师予以通报批评或警告;对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视情节予以处罚;对超常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给予停用、限用处理,并对经销商提出警告。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细则的实施,目前我院抗菌药物基本做到了使用有适应证,预防用药合理,无明显药物配伍禁忌,联合用药基本正确。

6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建立了监测报告管理制度和监测报告流程,药剂科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各科室确定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医药护各部门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案例,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药剂科信息员按规定及时收集和登记填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并按时报给上一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成员对发生不良反应较集中的药品进行分析评价,建议设计合理给药方案或停用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这项工作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少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日、节省医疗卫生资源与经费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目前我院这项工作已基本步入正轨。

7 坚持细菌培养制度,重视病原学检测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据此,在药剂科的大力倡议下,医院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花十几万元购置了一台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从而使我院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用半年来,感染病人的细菌培养送检率大幅上升,药敏试验的开展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为合理和有效,并定期将细菌耐药情况在院内通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正确选用提供了依据,医生凭经验用药应得到有效纠正,也为患者减少了盲目使用抗菌药物而带来的不必要开支。

8 完善药房管理制度,提升药学服务内涵

为加强药房药品管理,2000年后,我院药品实行计算机管理,药房药品盘点由院办公室和财务科派人参与,并实行实物(数量)与金额结合制度,精确到一针一片,彻底改变了以往管理混乱的局面,保证了账目准确,基本做到了账物相符。

为提高调剂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药房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处方调配制度》和《处方调配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要求药房工作人员严格处方调配中的收方、审方、发药各环节的管理,切实执行双人配方制。要大力加强用药交待、指导合理用药、解决患者用药疑问等重要环节,提高服务质量。药师发售药品时,要为患者提供用药清单,并交待药品用法、用量,讲清可能出现的不适症及注意事项,特殊患者要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以此为患者解疑、排难,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着医院药事管理制度的不断实施 ,医院药学工作从传统药品供应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在履行原有的职责外,将把重点逐步转移到如何促进医院药学发展、提高药学服务的技术含量、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药学部门和临床药学的定位以及保证医院药学的健康发展方面。因此,我们只有进一步规范科室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临床药学工作,才能使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新毕业;差错;防范措施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新护士刚从学校毕业到临床,呈现在她们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接触的是疾病和死亡及繁琐的事务性工作[1]。她们需要把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知识向能力转化。新毕业护士虽然经过临床实习,但所学到的知识有限,与专业护理人员有很大差异[2],独立工作存在很大的隐患。我科针对新毕业生易出现的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

1 新毕业生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发生差错

①操作不规范,未正确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②核对不正确,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药名相近、人名相似等,未正确区分,导致输错液或发错药;③病情观察不细,不能及时发现隐患;④交接班不细,重危患者重点用药,交接不全面;⑤执行医嘱错误,用药剂量错误或执行医嘱后未及时更改处置卡,导致漏治疗或漏护理;⑥输液操作时,空气未排净,导致空气栓塞或输液速度太快,导致急性肺水肿;⑦对急救药品剂量、用法、急救设备使用不熟练;⑧对不正确的医嘱在未弄明白之前就已执行;⑨与患者沟通缺少技巧,导致患者不满意;⑩巡视不及时,健康教育不到位。

2 易发生差错的原因

①未全面掌握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专业知识欠缺;②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大意;③法律意识淡薄,忽视患者权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④基础知识不扎实,技术不全面;⑤工作量大,过度疲劳紧张;⑥医护、护患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思想素质不高;⑦因合同制护士增多,工作不稳定,导致护士责任心不强;⑧由于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技术水平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处理或采取预见性治疗护理;⑨管理不严,各项工作达不到标准。

3 措施

3.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程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3]。新毕业护士必需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存有丝毫侥幸心理。

3.2 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学习相关护理法规,加强职业道德培养,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自我护理的指导失误、疏忽大意、侵权行为、渎职护理文件等。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了解患者的权利,自己的权利,有据可依,有法可循。与患者交谈要慎重,既要对患者负责又要不违法原则。

3.3 加强思想教育。随时了解新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每位新护士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使之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护士不带任何情绪上班,要进入角色,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4~5]。

3.4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新毕业生入科后,由资历深的老护士逐项讲解各项操作,并进行考核。在工作中,利用观摩、示教、情景模拟训练等,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三基内容以及其他专科护理技能;利用床头交班、晨会学习、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临床教学等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打造良好的专业氛围,提高专业素质;组织大家学习中医理论知识,选择典型病例进行辨证施护,每周提问一题,切实做到完全掌握。

3.5 加强责任意识。新毕业生入科后,通过临床生动的例子说明职业责任心的重要性,借鉴因护士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临床护理差错、事故,以警戒护理人员,切实使全体护士认识到良好的职业责任心是患者的生命保障。必须以严谨的态度落实各项护理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按护理要求及时巡视病房,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6 合理分工,科学排班。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可弹性排班,平时多给予关心和沟通,使心情舒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7 新毕业人员刚刚走上护士岗位,她们体会不到患者的痛苦,不会站到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因此,教育她们要有爱心、同情心,尽量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满足患者需要,学会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这样才能与患者、同事处好关系。

4 总结

通过对新毕业护士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分析及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新毕业生的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新毕业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吴菲菲.毕业1年护士如何适用临床工作探讨.中国保健,2008,16,14,649.

[2] 蔡虹,姚莉,孙虹,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社,2003,4,023024.

[3] 罗兰霞.急诊护理带教中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社,2009,25,12:6465.

第7篇

【关键词】 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

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为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已引起高度关注。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1]。随着人口年龄的逐渐老化,住院患者年龄呈不断上升趋势,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系数在增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及时、有效地控制不良事件、将伤害降至最小,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发生了5起跌倒事件,通过分析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了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发生跌倒事件5起,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0~59岁1例,60~69岁 2例,70岁以上2例。跌倒发生地点:床边1例 (长期卧床改变),洗手间2例,下楼1例,病区走廊1例(长期卧床下地活动)。跌倒损伤情况:1例无任何损伤,2例软组织损伤和皮肤擦伤,2例骨折。发生时间:7:00~8:00期间1例,15:00~17:00期间2例,18:00~21:00期间2例。陪护情况:4例有陪护,1例无陪护,跌倒时3例陪护不在身边。用药情况:1例用降压药,2例用镇静药。

2 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

2.1 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首先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正确认识,规律把握不足,安全监管指导不利。平时的安全防范管理教育中对跌倒的危险因素如:视力减退、站立不稳、意识模糊、近期有意识丧失、癫痫史、年龄≥60岁的患者重视程度高,积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而忽略了睡眠障碍、长期卧床改变、使用降压药等因素。改变时发生性低血压患者头晕容易出现跌倒。其次,工作中过于依靠陪护,放松对护士的要求,致使各项监督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2.2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科室没有形成配套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本组发生跌倒的时间段,护士单独值班期间发生3起。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对护理工作安全隠患缺乏预见性。另外可能与夜间护士少,巡视病房不到位有关。

2.3 护理安全防范不到位

防护措施不到位是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 5例跌倒事件中在洗手间发生2例,洗手间地面湿滑,患者身体虚弱,应增设安全设施。

3 管理对策

3.1 营造护理安全文化

护士容易产生BS综合症[2],即极度的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主要体现在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社会地位低,护士缺编,工作超负荷运转。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引起护士人际冲突增多、工作效率降低、各种事故和缺勤率增多。护理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积极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构建安全文化,首先需要管理者和整个组织系统关注患者的安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例如: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要一味处罚科室、当班护士,出现问题采用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3]进行分析,无论事件如何,首先80 %找系统(管理)原因,使护理人员在问题发生后主动上报,力争以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手段消除不利思想因素,从而调动所有人员主动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只有人人参与安全防范,才能从根本上防范护理差错与纠纷。

3.2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实现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陪护人员共同参与的4级安全监管制。护理部实行全院统一领导,对患者安全防范措施随机抽检,每月召开1次护理安全会议,对安全问题分析讲评;护士长重点加强科室各班次护理安全工作的指导、协调好各班次的人力资源配备,抓好制度落实,随时保持与在班护理人员的联系,可利用跟班作业及早晚间查房对患者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督导,每日晨交班对病区患者的安全情况进行讲评,每周进行1次分析总结;护理骨干临床经验丰富是防止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富贵财富;积极听取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意见,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发挥好家属陪护人员的作用。护士长每月召开1次患者和陪护人员座谈会,积极听取患者和陪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是预防跌倒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3.3 制定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流程

将护理工作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引入护理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安全措施。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全面评估发现跌倒的潜在危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评估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如视力减退、站立不稳、意识模糊、镇静期间、近期有意识丧失、癫痫史、年龄≥60岁、睡眠障碍、诊断为低血压、使用降压药等,患者有跌倒的高风险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对跌倒的高危患者高危预报,重点巡视、交接班。床头放置“小心跌倒”温馨提示标识,责任护士重点对患者和陪护人员教育指导防跌倒知识、方法,护士长跟踪检查,必要时病房放置通俗易懂的安全画册。

3.4 营造安全就医环境

病区地面装修采用橡胶地板,病区物品放置规范、有序,地面平坦、防滑无障碍物,卫生间内设置扶手,地面放置防滑垫。(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后及时擦净洒落地面水渍,放置“小心地滑”警示标识。(2)保持通道通畅。医疗仪器妥善放置,中心吸引挂置墙上;患者物品放置物品柜内,减少地面放置,保持人行道畅通。(3)其他安全设施。病床设有防护栏,床高度适合患者需求,床旁设有呼叫器,床头小灯;病区光线照明充足、柔和,避免闪烁、暗区。

总之,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人重视安全管理文化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有效的防跌倒措施、管理流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患者的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勇祥.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39.

第8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22.18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顺应社会进步的一项有力改革措施,旨在建立健全卫生改革制度,对医院存在的缺陷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对症处理,提高医疗服务团队的整体水平。随着医疗合作的普及,降低了人们的医疗费用。[1]但是公立医院病人众多,医疗器械、医疗人才、药品、器械维护等各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我国公立医院目前处于亏损状态,需要国家进行资金投入才能维持运营,给国家的财政增加了负担。自己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医院成本进行控制,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科学的管理财政的方法。

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是从企业引进的财政管理理念,结合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通过对医院的财政部门进行预算管理,对财政的支出、收入进行全面合理规划,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医院对财政的管理能力。预算支出的主要方面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专项科研、人才资源、医院维修等,通过对财政支出的主要方面进行实际调研,从而制定全面科学的预算决策,维持公立医院的收支平衡,降低对国家财政的压力。

2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2.1 新形势下的需要

新医改保障了病人的权利,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但是增加了公立医院的压力。全面预算是在了解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财政情况、实际需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合理的财政预算计划。[2]医院药物的流通、医护人员的工资、医疗器械的更新和维护等都需要资金支持,财务管理部门对资金的合理安排、规划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服务质量提升后,医院形象得以提升,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感,从而推动医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降低医疗费用,起到开源节流的效果。

2.2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才能保证各项决策能够有效的实行,管理不善就会使医院的生存面临威胁。财政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只有充分理解医院的财政状况、各项成本、收支情况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减少管理水平不足导致医院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2.3 提高医护人员对成本的重视度

降低成本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配合,从细节做起,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对全体工作人员采用全面的管理制度,提高对成本意识的重视度,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降低医院成本。全面预算管理中,财政部是对资金的收支进行支配,而全体医护人员的参与可以在节约资源方面发挥最大价值,积少成多,团队的力量不可小觑。

2.4 降低管理成本

全面预算通过对全体工作人员的监督、实行明确的奖惩制度可以约束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通过加大监督力度和考核力度,将管理简单化、明朗化,降低管理方面的支出。[3]同时,对浪费医疗资源、不重视器械维护等行为进行约束,奖惩制度直接涉及医护人员的利益,保证了决策的高效执行,有利于降低管理费用,对长期节约医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

3 全面预算管理的操作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通过制订预算计划、执行预算计划、考核预算效果这一过程完成,制订预算计划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医院的财政收支、运营情况、市场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合理性。[4]执行运算计划时,要加强监督和引导,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考核预算是对评定预算决策的效果,对预算管理的对象――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的成本意识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可以发现预算管理的优缺点,便于完善管理措施。

制订预算计划主要对医院的资源情况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结果进行总结,找出解决办法。以医院的长期发展作为制定预算的基础,将预算与财政结合起来,在医院内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制订预算计划在制定后也需要初步试行,在经过验证后才能进行推广,这样可以发现问题,提高实用性。

执行预算计划在预算决策拟定之后,进入成文阶段,制定明确的执行条例,提供可以依据的条例。全体人员要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如果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奖罚分明,提高执行力度。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可以适时调整预防方案。[5]预算方案对近期的预算准确性高,不同时段、不同季度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药品、医疗器械的更新对物价也有影响,所以对长期的预算还存在不足。在执行过程中对引起预算大幅度变化的因素应明确记录,便于调整。

考核预算效果是对预算计划的总结,也是评定预算效果的指标。考核对象为全体医护人员,对各科室、人事部进行单独考核,以科室为单位进行考核成绩评定,可以调动团队的积极性。考核内容为药品用量、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通过从主观和客观方面进行评价,提高了考核的可行性。有利于带动医护人员参与预算考核,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4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就是将医院成本降到最低,降低成本的途径就是树立全体医护人员对成本的认识、健全对成本的管理制度、扩大成本管理的影响力。

4.1 树立全体医护人员对成本的认识

医护人员对成本的重视度不高,在医疗资源的使用上没有节约意识,就会导致医疗成本增加。将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直接丢弃的现象将为常见,或者因节约资源的方式麻烦、费时,导致资源浪费。[6]医院应该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讲解成本对医院长期发展及对患者的好处,让全体人员成本也关系自身的利益,树立成本意识就是保障自己的权益。合理使用药品、爱护医疗器械、提高工作效率,都可以降低成本。例如,在药房中,推广药房的品质管理圈,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将科室内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熟练的医护人员集中成一个团队,充分调动药房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团体的智慧,提高药房工作的效率。减少用药失误,减少因用药而浪费的成本。同时,通过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探讨、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临床上“重医轻药”的现状。提升药房服务水平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4.2 健全对成本的管理制度

有据可依才能保证执行的有效性,减少执行过程中的盲目感。医院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管理制度进行细节化,在总体管理引导下将各科室的具体医疗资源的分配、保存、处理等进行明确规定,这样执行起来更有说服力。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采取惩罚制度,加快管理制度的落实。

4.3 扩大成本管理的影响力

开设用药咨询窗口,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减少用药失误,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也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取药窗口处的醒目位置张贴取药、用药等相关知识,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用药失误。[7]开通微信公众号、电话咨询热线可以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更满足患者的需求,解决患者的问题,提升了医院形象。在取药的发票上明确药品发放窗口,减少盲目排队、窗口拥挤、取药时间。加强对药剂师的监督和考核,减少用药错误造成资源浪费、威胁患者健康、影响医院形象。

4.4 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

开设用药咨询处,由专业医师轮流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用药服务,为患者讲解用药的方法、剂量。[8]告知患者用药的重要性、禁忌症、不良反应,减少因患者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耐药性增加,增加了治疗难度,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电话咨询、微信咨询、宣传手册等途径可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偏远地区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对老人、孕妇、儿童、工作繁忙的患者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有利于医院的持久发展战略。在全面预算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科室人员的考核,通过考核的形式可以让全体医护人员重视降低成本的作用,合理使用药品、爱护医疗器械和医疗工具、注重可回收资源的利用,节约成本。

5 结 论

全面预算管理是针对公立医院财政压力和在财政管理方面的缺陷实施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对全体医护人员采用监督、考核、制定制度等方法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公立医院应充分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操作流程和重点进行推广、普及,在财政部门中设置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加强对财政支出方面的监督。对全面预算管理部门的决策进行监管,在实践中逐渐解决自负盈亏的财政状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降低医院成本,提高服务治疗,帮助公立医院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的关键点[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2):87-88.

[2]雷鸣,谢钢.全面预算管理对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下),2013,26(10):73.

[3]黄蓉.浅述医院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1):107-108.

[4]时孝春,张小会.顺应新医改推动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37(12):1069-1071.

[5]张永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53-54,64.

[6]邓丽琼.建立医院支出预算控制指标体系促进成本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5):159-160.

第9篇

关键词:课堂;问题;办法;措施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高中正在积极迅速地发展着,随之,职业高中的教育研究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研究课题,而职业高中的体育更值得研究与探索。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怎样上好职高体育课、怎样在体育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总结。如何去处理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艺术教育的综合体现,现对体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职高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

体育课一直作为一门副科,特别在职高体育课中,不像中考加试体育一样对学生有压力,很多学生都错误地认为体育课是玩耍课,很随便,因而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敷衍了事。如果老师上学生喜欢的体育内容时,他们的思想还比较集中,体育课收到的效果也很好,而一旦教学内容不合胃口时,学生就不愿意参加练习,行为懒散,体育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上课纪律涣散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而现在的学生上课往往只想着玩,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现吵嘴打闹,推推搡搡,不服从指挥与安排的情况,有的内容不按要求完成或不参加,在服装、考勤方面不能按照体育课的要求去做,如果教师缺乏经验,很难很好地把教学内容贯彻下去,会变成“管纪律”课。

3.意志品质薄弱

学生上体育课爱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而且有人群效应,看其他同学请假本来自己也没什么跟着来请假,尤其对于难度较大的教材,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缺乏勇敢进取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较欠缺,如:中长跑运动时间长、运动量也较大,很多同学都不愿意上这样的课,老师一宣布就常常出现很多抱怨声,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对于对抗性项目,竞争意识差,缺乏拼搏精神等。体育课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很多同学冬天时怕动,手脚都缩在衣服里;夏天怕晒,都想往阴凉处躲,这些都给体育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1.精心备课,事半功倍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到熟悉教学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教学大纲是教材的依据,它指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规定了教材的深度、广度、体系和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熟悉大纲,并将大纲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熟悉教材,弄清楚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材所占的地位及承上启下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去处理教材,使新旧知识、技术主次分明,有利于工夫落得恰到好处,收到重点突出、化难为易的良好效果。要熟悉学生,知道他们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和接受动作能力的强弱,好中差生所占的比例,年龄、个性特点等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好的学生学得有兴趣、中等学生练习得好、差的学生学得懂。

2.用心课堂,丰富创新

首先,在课的引导方面,作点艺术性的处理,有创造性,要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好奇性、兴趣性及可操作性会带来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培养想象能力,用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想象。再如:技巧中“鱼跃滚翻”教学,用“蹬摆如兔跃,臂部比肩高,支撑作退让,滚动紧束腰”的形象语言描述,同时进行优美的动作示范,通过直观地观察和语言启发,使学生初步感知动用表象,了解动作的程序、结构,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其次,由于直观感知、记忆,头脑中储存有多种多样的表象,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对经常出现的实际问题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引导课上教师应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例如:在课的认识方面,老师首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端正学生的上课态度,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三、要善于积累与总结教学经验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上。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面镜子,做好表率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对体育课的进行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总结,要做到两个方面:即总结学生与总结自己。在学生方面去找原因的同时,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现实中很多新教师往往过分注重自身的权威和尊严,强调学生必须顺受与服从,对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并改正问题欠考虑,作风武断,教学组织能力平庸,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与压抑,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消除人际认知偏见,努力去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只有这样组织纪律才能有保证。必须严格要求,找准形成原因,对症下药,对其作严肃的批评,促其转变,并可与班主任或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总之,要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吃苦耐劳,一定要有教学艺术性,在努力实践,不断探索,教育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管理,多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科学民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不良行为,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开创体育教学的艺术性,使课上得更生动、更有兴趣、更有参与性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提高职高体育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学敏,钱学森.谈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人民日报, 1996-11-06.

第10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高职;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05-03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教育满足社会需要,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专业型人才,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此,如何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渗透在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应有的实践操作技能,已经成为高职教学的重中之重。

供应链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是一个非常时髦的名词,不管是企业还是学者对供应链的研究都爱不释手。简而言之,供应链实质上是一个供需网络,把产品看成载体,将涉及该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先进的信息技术,达到链条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双赢、多赢的局面。为了培养供应链方向的专业人才,《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明确指出,供应链管理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把握课程特点,针对教学难点对症下药;如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扰,加强学习效果;如何完善教师在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使得高职教育特色融入到课程中去,成为了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一、供应链管理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1.教材不适用,案例更新速度慢

《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受用人群,是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在高职和本科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自然而然授予学生的知识点也要做明显的区分,因此教材是体现这一不同点的最好表现形式。大部分供应链管理教材的撰写方式更倾向于本科教学,不管是在知识点的解说还是在案例的论证选择上都欠佳。另外,供应链管理中的很多知识如JIT、TQM、零库存都来源于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中的经验总结,所以,相关案例的及时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内容繁多,涉及面广

供应链管理作为核心课程,信息量大,涵盖知识面广,包含了生产计划和控制、库存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重要内容,同时涉及管理学、物流学、生产运作、运筹学等多种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章章是重点,节节有难点”的学习困扰。在整合知识的同时,学生会觉得该课程像“万金油”,知识点抽象,学习起来有点“虚”,缺乏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另外,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典型的文理结合学科,综合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知识、软件开发,才能使得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操作。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前期的模型阐述、必要的信息系统知识的铺垫成为了授课的一个难点。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推敲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接受直接感官体验的知识点。所以,知识点讲解的深浅程度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学方法较单一,实训、实习难度大

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教学,采取电子教案、案例讨论、学生讲演等形式,但是如何将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探索式教学等高职特色教育方法引入到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去,依旧是一个重点难点。教学中,将这些方法都贯穿到整本教材中,显然难度很大,但若能与某一章节相融合进行多方式教学,也是一种突破。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成为相应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另一方面,供应链的实训实习难度很大。高职教育中的供应链管理更多地是授予学生一种理念,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若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而去某个企业实习,那学生是去上游企业、核心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很难抉择,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供应链管理是个网络整体。所以,理论教学之后的实践学习,成为了提升学习效果的一个瓶颈。

4.评价体系较为片面,不能反映教学实际情况

目前教学中,平时考勤、作业、上课参与度占40%,期末考试占60%,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画图题、案例题等题型为主。学生会过度依赖教师结课之前的复习提纲,而降低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平时会通过小组作业、案例讲演、课堂讨论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仍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例

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切入点有很多,根据教学中难点的剖析,可以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思想转变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高职教学特色及学生特点,笔者主要从多样教学方法的角度详细探讨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1.开放性实验教学(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实验项目,它关系到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效果。其次,应开展多样化的实验项目,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1)基础性开放实验:①ERP(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供应链管理。该系统应用实验由校企合作单位中海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ERP系统为基础,进行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实验操作。通过此实验,使学生掌握ERP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ERP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操作方法,熟悉ERP软件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要求,让学生从理论知识往实践操作中过渡,全面了解供应链给企业带来的信息化、集成化。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与物流管理,可以使用由中海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采购系统实验,模拟准时化采购策略,熟悉包括采购管理(采购订货、采购收货、退货管理、付款登记)、基本信息(公司基本资料、供应商资料、货品资料)、单据查询(订货单查询、收货单查询、付款单查询)的业务管理功能,熟悉供应商评估因素,了解供应商关系管理,选择正确的供应商。

(2)综合性开放实验――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实验是一种训练课程,区别于课堂灌输授课方式,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该实验将学生分成6~8组,每组6人,每组各代表1个虚拟公司,分别扮演总裁CEO、财务总监CFO、营销总监COO、采购总监CPO、生产总监CMO、信息总监CIO,每组在一定的市场与企业分析运

营规则的前提下,连续从事4~5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些列活动中体会供应链管理经营运作的整体性,认识到供应链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刻理解ERP管理思想,领悟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的互通性,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2.游戏教学法(Game Teaching)

游戏教学法是课堂参与度很高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很多结论都来自于游戏现象的总结,教师可以将游戏重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1)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该游戏可以运用在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的讲解中,让学生明白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追求协作企业双赢的新的企业运作模式。

(2)啤酒游戏(BeerGame)。啤酒游戏是196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Sloarl管理学院所开发的策略游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牛鞭效应产生的必然性,可以减弱牛鞭效应但是无法避免。在游戏过程中熟悉供应链运作过程,总结信息流以及库存在供应链中发挥的作用。

(3)质量游戏(QualityGame)。1925年,日本品质管理专家、有“纠错之父”尊称的新乡重夫,根据实践管理经验开发了“质量游戏”。该游戏旨在说明在质量管理中哪些因素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游戏主要道具是镜子、便笺纸、秒表,分为“习惯”、“复合运动”、“操作具体化”、“模仿”、“速度研究”五个环节,以“Production Engineering”为虚拟商品,通过环环相扣的游戏步骤,让学生亲自体验影响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使供应链中质量管理的教学更生动。

3.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

第11篇

本人自药房实习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职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实习期间内,本人把专业课本《药事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本带在身边,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牢记心中,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准,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当患者取药时,我们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在配药过程中,不能依据个人主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要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会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要保证患者用药和身体安全。

在西药房实习期间内,我在领导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从片剂方面开始实习,之后是针剂、精麻药一一实习,刚进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会有不知所措之感,时间一长就轻车熟路了,检查药方,估价,取药。审药,发药,每个步骤都能一丝不苟的进行,坚决拒绝出现错误,得到了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西药房实习之后,我又来到了中药房,和西药房的感觉一样,刚开始很生疏,熟悉后就不会了。在中药方实习期间,主要是掌握中药材的性能和鉴别方法,以便于取药的准确性高。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基源鉴别法,性状,显微镜和理论鉴别法,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摸、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一种药性状鉴别法为例,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火仅用其木材部分已极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其中,茎累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鉴别根茎的横断面是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重点,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幕布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如苍术、白术等。单子叶植物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步,无髓部,如黄精、玉竹等。另外还有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及种子中药,全草类中药,澡菌地依类中药,树脂类中药和矿物,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再者就是中药的炮制加工等技术。例如:通过炮制可增强药疗效,改变和缓解药物的性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增强药物疗效。改变可缓解药物的性能:不同的药物各有不同的性能,其寒、热、温、凉的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会有副作用,有的药物疗效较好,但有太大的毒性和副作用,临床上应用不安全,如果通过炮制便能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草乌,川乌,附子用浸、漂、蒸,煮加辅料等方法可降低毒性;商陆,相思子用炮制可降低毒性;相子仁用于宁心安神是如没通过去油制霜便会产生滑肠通便止泻的作用。

中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使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本人更是感同身受。

从小体弱多病的我,医院几乎成了我每周必进的地方,感冒发烧事小,又一次竟流鼻血不止,怎么看都不行,最后却是几幅中药给吃好了,从那时起我就特别佩服中药,也想以后再中药学方面有所建树,实习期间在中药房的时间也比较长,更是觉得中药必西药甚是有趣。

首先是中药的分类比较繁多,很多东西都可入药,例如明代的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想进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来很大作用。现在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1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等。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成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良科等等。

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以采用哪种分类方法比较适宜,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目的与要求。

总而言之,在药房实习的这段期间,我以认真的工作态度、热情的服务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在以后的工作中,本人会更加努力,遵守职业道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当中,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12篇

持续是指全院每年要在最高管理层的带领下制作全年的全面质量改进计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开展改进工作,不能间断。而各部门根据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在质量管理办公室的协助下,针对需改进的项目每月开展计划、改善、评估及处理。这就是JCI标准中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管理方法之一———PDCA循环管理法。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学家W.Edwards.Deming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出来的,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可将该方法广泛推广应用在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从降低顾客手术及术后疼痛度,提高洗手依从性的医疗管理问题,到缩短顾客等待时间,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服务问题,甚至院内饮水机防烫伤,院内顾客防跌倒等行政管理问题都可以通过该方法对问题进行不断、重复跟进处理,直到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为止。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总结归纳为八个步骤: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明确问题、收集整理数据、设定目标和测量方法;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并验证;③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比较并选择更主要的、更直接的影响因素;④针对主要原因,制订措施,提出行动计划:找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法、测试、提出行动计划;⑤实施行动计划,按照计划执行措施(协调和跟进);⑥整理收集数据:评估结果(分析数据)、结果同预期目标是否相符、各项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哪里还存在着差距、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确认标准化的措施、确认新的操作标准;⑦把标准化的措施和流程进一步落实:确保措施长期有效地落实、设立监控点持续关注、分享成果;⑧总结这一PDCA循环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把它们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每年能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计划运转表”完成700~1000项的项目改进。在医疗方面,开展了“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如何正确识别顾客”等百余项改进,其中手卫生依从性的改善通过数据监控可以看出,从2013年3月的80%提高到9月的89%。手卫生依从性数据的监控范围也从原先的只做手术前监控,逐步扩大到全院所有环节,5个洗手时刻的全方位监控。

在护理方面,开展了“改良冰敷袋”,“增加宣教形式”,“如何减少压疮”,“留置针问题改善”等工作。其他还有许多如“防止顾客滑倒”,“优化送药流程”,“如何减少患者疼痛”,“如何降低麻醉后不适感”,“院内电梯消毒改进”等涵盖全院各个方面的质量改进项目。可以说PDCA工具在院内的应用与实践无处不在。

二、根源性分析法

如果说日常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为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打下的基础,那么当医院发生差错,出现事故时,如何能确保问题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并不再让问题复发就是关键。针对院内发生的警讯事件(sentinelevent),JCI标准明确要求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根源性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根源性分析法,又称根本原因分析法,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起源于美国,最早应用在航空安全、核工业等领域,之后广泛应用于各行业。1997年,JACHO引进了该方法用于医疗不安全事件的分析。在美国,医院内若发生警讯事件,应在5天内向JCAHO报告,并在45天内完成该警讯事件的RCA报告。通常在医院里,针对下列事件需要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分析:①警讯事件;②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安全事件,即风险评估为一级或二级的事件;③归因为系统问题的事件(利用决策树进行判断);④有特殊学习价值的事件;⑤风险评估为三级或四级但发生频率高的事件等。在JCI标准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想用好根源性分析法需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组成根源性分析调查小组,由质管办主任负责,根据事件的情况,组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该事件的责任人共同成立工作小组。成员应该具有客观的态度,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专业背景。成员无需太多,5人左右比较适中。

第二步确定问题,通过5W2H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即出现何种问题(what)、何人发生(who)、在何处发生(where)、在何时发生(when)、为何发生(why)、如何发生(how)以及达到何种频率(howoften)。在了解问题时一定要清晰、全面,确保不要遗漏以上要素,并进行记录与登记。收集相关文件和数据统计为下一步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好准备。

第三步确定原因,通过5Why分析法以及鱼骨图明确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5Why分析法是从三个层面进行问题剖析,分别是问题产生的层面“为什么会发生”,检查的层面“为什么没发现”以及体系的层面“为什么没有从体系上预防发生”。每个层面上通过至少5次追问为什么,得出最终结论。鱼骨图又名因果图,也同样是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有效工具。鱼骨图在使用时,首先确定问题特性,俗称鱼头,代表结果;然后列出主要原因,作为鱼骨的枝干部分。主要原因通常可分为4M,材料(material)、机器(machine)、人(men)、方法(method),或者分为4P,人员(people)、政策(policy)、工厂(plant)、程序(procedure)。再在各主要原因下列出次要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集中讨论或头脑风暴,找出问题最终结论。

第四步,制订并执行改进计划,根据发现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制订可行的改进计划并加以实施。改进计划要简单易行,可让员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对重点问题优先解决,并且设立具体的指标进行监测,对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指标进行对比以评测效果。例如针对院内发生在住院病房的一起口服药给药错误的医疗差错,用RCA进行了根本原因分析。按照开展步骤,由质管办主任负责召集了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药剂科代表以及医务科代表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小组通过与操作护士沟通,现场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了事情的发生经过。再根据找出的问题,分别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针对病房的环境进行改善。对于住院患者每天所需服用的药品分别按剂量、按品种独立进行拆分和包装。要求药师及护士按制度对药品一一进行核对确认工作,以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经过整改,在6个月的观察期间内对改善的流程进行监督,确保不发生执行偏差。该方法从根源上做出了改进,并有效保证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如果把RCA看作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那么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modelandeffectanalysis,FMEA)就是把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见性管理的一种方式了。JCI标准推荐使用FMEA作为医疗安全评估手段,将医疗安全管理模式由“事后行动”转化为风险控制模式的“事前行动”,从而提高医疗安全水平。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例如评估接近差错(nearmiss)和其他高风险流程,是因为其中的任何失误都可能会导致警讯事件的发生。FMEA是一种工具,可以对关键的高风险流程进行前瞻性的后果分析。FMEA的起源及正式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FMEA是一项在产品出售给顾客之前,用于确定、识别和消除系统、设计、过程和服务中已知和潜在的失效、问题、错误的工程技术。该管理工具最早应用于战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分析,后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医疗设备工业和微电子工业等。近几年才陆续与医院的管理相结合,特别是针对某些高风险医疗流程或医院的“流程再造”。“流程再造”在国外已被公认为新的医院管理革命的理论基石,我国也开始注重通过流程的改进升级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对高风险流程的研究和“流程再造”模拟结果分析,结合FMEA工具有效控制和降低潜在风险。例如在台湾地区的国泰综合医院应用FMEA减少了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给药差错,美国马萨诸塞州健康系统的项目改进工程中,采用FMEA来识别各种可能导致医疗差错的失效模式等等。根据FMEA的规范流程,结合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按以下顺序开展工作。

第一步,确定分析内容。首先明确需要对什么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以是检验流程、手术流程、麻醉流程、体检流程、给药流程、护理流程等,可优先选择出现接近差错较多的流程,也就是潜在错误发生率较高的流程进行分析评估。

第二步,成立评估团队。由质管办主任负责,根据选取的流程不同,召集相关部门人员成立临时的项目团队。该团队成员应该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熟悉了解所研究的流程,以5~10人为宜。团队成员必须态度客观公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探讨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提供解决方案。

第三步,制作流程图。将需要分析的流程制作成清晰的流程图,可以先总结主流程,再细分每个子流程。流程必须清晰,全面,涵盖服务的全部过程和细节。

第四步,失效原因分析。如果是正在开展的医疗流程,可以先收集该流程的相关数据统计,例如已经发生的警讯事件、不良事件或者接近差错。通过数据分析和团队成员通过集中讨论、头脑风暴、专家评估、因果图、鱼骨图等工具总结出各个主流程和子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失效原因。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的误区是把责任都归结在人的因素,归结在员工不好。这样会产生过于片面的观点,不利于改进和提高。如果是在某个环节员工总会犯错,那我们要再追问一下,“给员工做过培训吗?”“培训是有效的吗?”“多久做一次培训?”“培训确保人人都会了吗?”“培训完有考核吗?”“主管或相关领导是不是重视这个问题呢?”“问题平时有监管吗?”“现场有醒目的提醒标志能提醒员工吗?”等等。只有从多种角度去考虑才有可能找出更深入的发现流程失效的原因。把这些失效原因与流程中的环节一一对应,填入《FMEA评测分析表内》。

第五步,评估风险顺序。由项目评估团队计算每个失效原因的风险顺序数(RPN),计算的结果至少要经团队成员共同评审,方可被正式采用。风险顺序数的计算公式是RPN=S×O×D。S代表严重度系数,表示如果失效后果的严重性,分值为1~5分,1分为影响轻微,5分为会造成灾难性后果;O代表频度系数,表示该失效情况出现的频率,分值为1~4分,1分为难得出现,4分为频繁出现;D代表易发现程度,分值为1~4分,1分为很容易被发现,4分为很难被发现。由此可见,RPN分值可以给决策者一个直观的概念,分值越大就表示该失效原因易发生,难被发现并且后果严重;分值越小就表示该失效原因难发生,易被发现并且后果轻微。

第六步,提出并执行改进方案。一旦明确了目标流程中的失效原因及其风险系数,再针对具体症结制订解决方案,优先处理风险系数高的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在实践操作中,医院对容易发生问题的住院患者静脉用药流程进行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首先由质量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流程涉及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由药剂科、护理部、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医务科人员共同参与的评估团队。接着团队共同梳理出“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的主流程,以及在主流程上细化出子流程。针对每个子流程,讨论对应的潜在失效模式,并且做出原因分析。再讨论并计算出每个原因的风险顺序数,将RPN分值在8分以上风险较高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总结获得改进计划。最后设立检查点,对重要环节进行监控与数据统计,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