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徐志摩代表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意象;情感
徐志摩诗歌中对爱情的追求让人感动中敬佩,他的爱情诗歌玲琅满目、优点很多,尤其在选择典型意象折射情感方面独树一帜,可圈可点,这种独特的意象选择让其爱情诗歌更朦胧,更有意义,更高妙地表达自己的隐秘的心绪。
一、用墙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追求
徐志摩曾经用墙这个意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起造一座墙》是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誓言,所追求的是陆小曼,诗歌中徐志摩用墙这个意象来代表两个人的感情,这堵墙如钢似铁,能抵挡外来的干扰。用蕉衣这个意象代表爱情,来包裹着心,不仅与平常人一样爱的真,还比一般人爱的更加炽烈。芭蕉树是有心的,没有了心的芭蕉就会枯萎,对于诗人来说,爱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调剂品。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起造一座墙》节选
在半封建社会,追求一个有夫之妇,是被整个社会唾弃的,但徐志摩坚信真爱无罪。他遭受了诸多的磨难,仍旧高擎着真爱的大旗。诗人在这首诗里展现了他的大无畏的爱情精神,为了爱披荆斩棘,为了爱冲出牢笼,诗人在现实中的爱情也确实经历了许多的牵绊,受到了许多折磨,在没有爱情土壤的情况下,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二、用雪花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礼赞
徐志摩用雪花来对爱情进行崇高的礼赞。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随着接触的日益着增多,感情也逐渐加深,最后陷入了爱恋的漩涡,浪漫的徐志摩为陆小曼写下诗歌。在这甜蜜的爱情滋润下,徐志摩往日诗歌里的忧愁和伤心都被明快的色彩取代,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就是其代表作。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节选
在这首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徐志摩把自己比作一朵小雪花,在空中飞舞,在空中不停地飞着,就像恋爱一样眩晕和热烈,诗人在诗歌中再三强调自己飞的方向,雪花多情,但不随风而舞,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它避开了幽谷,避开了山麓,也避开了荒街。这首诗里充满了爱和自由、快乐。柔波,朱砂,都是美好的,让人心驰神往,不能自已,恋人相会,如同神仙眷侣,一切都是那么都是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用典型的意象把难以言说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爱情与意象都有了高洁的品质,雪花代表着纯洁,爱情代表着美好,用雪花的意象表达出爱情实现的欢乐。这是心灵的花火,是明丽的灵性。
三、用新墓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忧伤
1923年,林徽音不辞而别回国,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希望破灭,写下《希望的埋葬》来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忧伤。
我唱一支惨淡的歌,
与秋林的秋声相和;
滴滴凉露似的清泪,
洒遍了清冷的新墓!
我手抱你冷残的衣裳,
凄怀你生前的经过――
一遭不幸的爱母
回想一场抚养的辛苦。
我又舍不得将你埋葬,
希望,我的生命与光明!
像那个情疯了的公主,
紧搂住她爱人的冷尸!
――《希望的埋葬》节选
徐志摩万分难过,用新墓、冷尸等意象发出哀哀切切的断肠之音。希望是如此的渺茫,结局使他悲痛莫名,他舍不得林徽因,但林徽因是如此绝情,他们的爱情变成了尸体,只能被埋葬。
四、用风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迷茫
徐志摩用风的意象来折射自己对爱情的迷茫。《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写出徐志摩的迷茫,徐志摩而对自己历经艰辛追求的理想爱情,到头来带给自己却是无尽的伤痛,他迷茫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节选
这首诗歌里,徐志摩用风、梦等意象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呜咽,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完全是个人感情生活的投影。妻子的日益堕落,流言蜚语漫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的苦痛浓的可以凝成水了,心碎成了雨点。
徐志摩的爱情诗主要是写给林徽因和陆小曼的,给林徽因的以追求和失恋为主,给陆小曼的有追求有热恋也有伤心。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徐志摩的情感是不同的,这些情感特征借由一些典型意象折射,他的爱情诗歌情感像天上星,时而明亮眨眼,时而隐秘无踪,如果要了解徐志摩的爱情诗特点,用意象来切入,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用意象做指南针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可以得见徐志摩在爱情诗歌方面投入的思绪和情感特点。
参考文献:
关于陆小曼的故事有很多,为后人感兴趣和津津乐道的,大多是她与徐志摩惊天动地、冲破世俗的爱情以及她和前夫王庚、晚年伴侣翁瑞午之间的生活故事,却少有人去留意她极高的才情和艺术天分。虽然说陆小曼因徐志摩而出名,但她本人在文学、戏剧、绘画上的天资其实早已显露。
“校园皇后”青年时期现风采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早年留学日本,是一名外交官,母亲吴曼华是江南的名门闺秀,多才多艺,擅长一手工笔画,又有深厚的古文功底,陆小曼是家中九个孩子唯一能存活的一个孩子,家境优越,备受父母宠爱,也使她成为那个人们口中美丽而又任性的小曼。家学渊源,小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估计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陆小曼嗜画很深。
在学生时期,她就能诗善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演戏。有一次法国人到陆小曼当时就读的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油画,问是何人所绘,校方告知是学生陆小曼,法国人很欣赏,当即支付二百法郎,作为学校办学经费,将油画买去,引起校内和社会瞩目。
十六七岁的她精通英、法两国文字,已经担任了三年外交翻译,在校园里常常是前呼后拥,外国人称她是“东方美人”,同学叫她“校园皇后”。
认识徐志摩,让她感受到最为美好的爱情,也让她的生活开始改变。尤其在徐志摩遇难后,大家不由地把徐志摩的英年早逝责难于她,从早年养尊处优、一掷千金的豪门小姐,众星捧月的大家闺秀,到备受责难、重叛亲离,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她只得把所有的情感宣泄到艺术创作上,她的画作纯朴天然,润泽秀丽,晚年则入苍茫之境。
痛定思痛,拜师学艺约法三章
20年代初陆小曼拜刘海粟为师,最初学画还很认真,但学了一阵子后,她便耐不住性子,时作时辍。然小曼是个悟性极高的聪明女子,她还是很快掌握了细笔工整密体的画法,临摹宋代院体画,明仇英的人物画,清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陆小曼都颇得神韵。
在北京圣心学堂又学习西方油画,所以在陆小曼早期的绘画中,可看到颇有中国画具有线的表现特点,又有西洋绘画具有光影的特点。1929年,她参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筹备工作,并成为该会早期会员。
1931年底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陆小曼痛定思痛之余,拜贺天健为师学习山水,拜陈半丁为师学习花鸟,一改过去慵懒习惯。拜师时,贺天健为了防止陆小曼偷懒,约法三章:一、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二、专心学画,学要所成;三、每月50大洋,中途不得辍学。
就这样,陆小曼卧薪尝胆,专心画画,10年后,终于在1941年假座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楼上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作品达100多件,受到相当好评。1958年陆小曼加入上海美术家协会,后正式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职画师。
1931年春日陆小曼画了一幅山水长卷,可以说是她早期的代表作品,这幅山水画秀润天成、清逸雅致,对于初涉画坛的人而言,起手也足以令人感叹。贺天健在小曼的山水长卷上对她的评价很高,题道:“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河。”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带在身,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但不幸的是坐飞机遇上大雾触山身亡,画作因放在铁箧中,故物未殉人。自此,陆小曼一直保存着这幅珍贵的画作。直到1965年病危前夕,才将它和梁启超一副集字对联、《徐志摩全集》的纸型交给徐志摩的姻表亲、园林学者陈从周教授。
告别玩乐,回归画作
因为深陷鸦片烟瘾,加上与翁瑞午同居,徐家也断了对陆的接济,陆小曼晚年基本上靠翁瑞午供养,生活十分困窘。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画展中,时任上海市长的发现了陆小曼的画,了解到她的状况,自称是徐志摩的学生(在北京求学时曾给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投过稿,两人还在报上辩论过),因此聘陆小曼为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和画院画师,每月有八十几元的收入。当时,陆小曼已开始戒烟,但是依靠药物每天要接近三块钱,常入不敷出。
陆小曼的画自此不再出售,专交画院,所以市面流传不多。她的作品在1990年代的艺术市场上并非热门,偶尔有亮相但是价格不高。近几年她的作品开始频频亮相各大拍卖会,并走红市场。
有收藏界人士说,近两年,陆小曼的作品升值非常迅速,她的画价已攀升至同时代女画家之首,偶尔遇见一二张小品、扇,其价不菲。个中缘由,一方面由于诗人遗孀的声名与艳史的关系,另外也主要因为陆的笔力清健,意境不俗,因此受到市场的追捧。
在1964年的春天,正值万物复苏,桃花盛开的季节。眼中“北京城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在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医院孤独无奈之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是是非非,但留给人们最多的是她另一个精神世界――她的绘画作品,它将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载史册,千古流芳,永久的保存下去。
男人该不该娶陆小曼这样的女子
那天看贾平凹的新书,终于看到了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句子,我认为贾平凹写过的最精彩的一句,他说:恋爱时谁还要脸?
我喜欢。
想起大学者沈从文,一生都是温文尔雅,但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女子,那个女子是他的学生,于是,这个近乎腼腆的人演了非常精彩的一幕,在那个时代,在别人看来已经足够不要脸了。最后,他托了,终于成就一桩美满姻缘。
还有徐志摩。地道的风流才子吧?爱上了林徽因的时候苦苦纠缠,从英国追回来,直到人家结婚。后来和有夫之妇陆小曼,两个人水深火热天翻地覆,全不管世人如何评说。在婚礼上,主婚人梁启超先生把他们臭骂一顿:徐志摩,你这个人做人浮躁,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我希望你以后能恪守妇道,不要再把婚姻当儿戏,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据说,这是梁当初的原话。他没有把“不要脸”这3个字说出来,但那字字句句,全是这3个字。
多少年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成了风流佳话,《人间四月天》火到让大家天天晚上在家守着电视机。只是现在,想找个徐志摩去不要脸一下,难于上青天啊。
有一个女孩子,默默地爱着一个男孩子,但她羞于表达,就那样偷偷地把他藏在心底。终于有一天,男孩子要走了,而她甚至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喜欢告诉男孩子。在最后关头,她终于决定不要脸一下了。她打车直接去找男孩子,然后,请他在这个城市陪他转一圈。出租车转了二环转三环,转了三环转四环,幸亏北京有那么多外环。结果,男孩误了飞机,留下了爱情。女孩想,不要脸就对了,否则,永失我爱呀。
当爱上一个人,撕破脸皮和人家死乞白赖地说,顶多是爱过了火无处发泄,因为只要真爱了,哪管它合不合适。
当然,也有另一种形式的不要脸,那就是夺人之妻或者做人二奶,这样的不要脸是真的不要脸。
感情的遗留物
也有一些人恋恋难舍,旧人送的手链还在戴,织的毛衣还在穿,送的CD反复听,一副痴情永不变模样。用这些零零碎碎的感情遗留物,时时提醒曾经的记忆,于是,它们有了慰藉的意义。
从对待感情遗留物的态度上,基本能判断出感情的性质。比如《围城》里唐晓芙退回方鸿渐的信,说明她希望抹平所有痕迹,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此举也代表她否定了方鸿渐这个人。
很多女孩部曾在男友家里发现他的感情遗留物,霸道的女孩要求男友统统销毁,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挑衅与侮辱。柔弱的女孩对他流泪,在心里碎碎念,他的心里还有前女友的影子。
女孩细心、敏感,很留意细节.特别是面对男友的感情遗留物,基本上是容不得沙子的,恨不能清空他的回忆,将他视力所及的物件都换成自己的,钱包里的照片,手机上的大头贴,喝水的杯子。
而男人就不会太在乎,他们有时候之所以还在用前女友送的剃须刀,没有特别深的意义,只不过是用顺手罢了。
这些没有生命力的物件还好办,遇上遗留物是宠物就棘手些。猫猫狗狗天真的眼,留着旧主人的身影,难免会朝你狂吠,觉得你是讨厌的闯入者。而你也不可能凭空去喜欢一只小兽,爱屋及乌这种事,是要有极大耐心的。
倘若感情的遗留物竟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就简直头痛了。后妈真不是好当的,你想与小朋友建立起真挚的感情,做出努力的那一方,只能是你。你必须跟在小朋友身后,亦师亦友亦母,直到感动他那颗小小的心。
你是成年人,你抢走了他爸爸的心,你必须左手拿,右手给。
如果你获得了小朋友的信任与爱,那么恭喜你,连同小朋友的爸爸也会对你服服帖帖。这一招的代表作是《音乐之声》里的玛丽亚。近一点儿的例子就是李亚鹏、王菲的爱女窦靖童早就开口叫他爸爸了。
爱情配额 张小娴
如果爱情也有配额这回事,配额对女人是不公平的。男人的爱情配额远比女人多,几乎是一生也用不完的。
男人的身体不断制造,使他可以不断追求女人。如果他身体健康,到了80岁,或许仍然可以有心有力。假使他有心有力又有财,更可以在行将就木之年讨个年轻漂亮的妻子,生一个可以当他孙儿的小儿子。因此,我常常怀疑男人的多情与不羁是因为他知道他有用之不竭的配额,他实在没有忠心和专一的必要。
但女人从母体开始,便决定了她一生拥有多少颗卵子,大概是数千颗吧。发育之后,每个月掉下一颗卵子,一年失去12颗,其实剩余的也是一生用不完的。问题是女人的卵子会退化,所以女人过了30岁才生头一胎,便提心吊胆,害怕生下不健全的孩子。女人如果没有这个生理时钟,也许不会渴望结婚。
徐志摩散文集很有特色《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那么该作品的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一些再别康桥读后感,请您阅读。
再别康桥读后感1你来或者不来,去或不去,康桥都在那里,不喜不悲。倒是来这里的人在康桥的柔波旁、榆柳下演绎他们的悲欢离合。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烟云,黄昏吹着晚风的柔,轻如风,悄无声息,轻如雪,悠闲飘落。来时一袭长衫,去时衣袂飘飘。挥手之间,西天的云彩成为你永恒的背景,。当时伊人在,曾伴彩云归。
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了一座城市,所以喜欢了哪里的一草一木。轻柔的晚风,吹拂河畔渡满霞光的柳枝,摇曳出一份妩媚,晃动出一丝娇媚,荡漾成粉红色的回忆。回忆会褪色吗?波光里的艳影告诉我,依旧如昨。所有的前尘往事一同随波荡漾起来。
还是那条河,还是那湾水,清凉氤氲在心头。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吧,悠闲自在地摇摆,用自己喜欢的姿势,没有嘈杂与喧嚣,没有羁绊和束缚。没有争夺与血腥。如果这里是桃源,我就是那一株桃树,简简单单,别无所求。
一条水草也会有梦,绝不因它是一条水草而卑微。自由的空气,静美的恬淡,爱的馨香。倘若这是卑微的,也是伟大的卑微。因为梦里的清泉折射的是七彩的阳光,纵使世迁,物是人非,纵使梦想别现实割得支离破碎。每一个碎片都会保留它最本真,最完整的原貌,即使尘封在心底,也会随心动而鲜活。
探寻,追寻,寻到过那隔绝人世的优美与宁静,在星光与波光中涵养着自由的灵性,忘情于康桥的优美,沉迷于自然地纯洁,人生在奇异的月光下斑斓而多彩,奏响美的旋律,放飞爱与自由的翅膀,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那是理想的宣言。
哀莫大于心死,其实其莫大于心不死,其实哀莫大于心不死而不得不死。那首欢愉轻松的歌如今唱来必定变得沉重而无奈,理想的琴被现实折断了弦,语气痛苦的回忆不如选择忘记,语气厉声质问,不如选择沉默,与其选择苦苦哀求不如选择淡然放手。抓不住的何止是时间,春去春来之后,沧桑的何止是双眸。就让笙箫去演绎我沉默的离歌吧。
该是离去的时候了,再见!四季常青最翠绿的草坪、天空的行云、大地的温软、漂浮在水面上的桂花香、带着草味的和风以及看天、听鸟、读书……所有的梦意与春光,再见!人生的春天,还有那个人。
不想让你看到我转身之后,离去之时的忧伤落寞的背影,不想让你看到这忧伤落寞的背影彳亍在夕阳中,消失在地平线。没有华丽的转身,只有悄悄地挥手。告别时,留下完美的记忆。因为美,所以痛会多一些吧,所以,回忆会更多一些味道,是落寞还是苍凉,是的,薄暮时分,对着西天的云彩落寞地想念一段旧时光,或者一个人。
终无言,是看透了繁华落尽,是明白了铅华洗净,还是一江春水的绵绵情思,一川烟雨的万般愁绪。
风轻云淡,优雅的身影遮不住内心的忧伤。
终无言,其实是爱到深处的寂寞。
再别康桥读后感2《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语言柔美,含蓄,感情饱满。而蕴藏在这首情意绵绵的诗后的情感更值得人品味。诗的开始便塑造了诗人温柔,翩翩的风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诗人的身影是悄悄地,是翩然的,是满怀了一种还未知的神情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作别的不是别的,却是云彩。这便是一种十分感性的行为。
诗的二、三两节开始描写康桥上看到的美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将柳树染成了金色,比作新娘,柳树似乎是有了新娘的羞涩,那样动人。波光的影子,层层荡荡,直印在诗人的心里。“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描写青荇水草的自由和悠闲,那样的怡然自得的情形让他心生嫉羡。这一切,都激起了诗人浪漫的回忆和感情。从第一层来看,是写景渲染,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个藏在深处的感情世界。即写景抒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缅怀。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联系到上面提到的夕阳的景象,那一潭原本青绿的潭水,的确像虹一般艳丽多彩。而那梦,应是指昔日的梦,却“揉碎在浮躁间”,说明昔日的梦已永远停留在过往,往者不可追了。它虽已在时间中揉碎,但还没有消失。它沉淀了下来。而且犹如彩虹般美丽。在诗人看来,他当年在剑桥的生活是值得留恋的。而他此次来剑桥便是来找寻昔日的梦的。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希望潇洒地重温康桥的旧梦。他是如此渴望重新找回原来的美好,在星辉下放歌的那种豪情。诗人的感情在此刻是饱满的,充满激情和希望的。“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感情从瞬时下跌,他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他在同样的景色和地方做同样的事,却再也回不去了,找寻不到旧情,找不到他所谓的“梦”,诗人的感情由此压抑深沉,这使我们感到,在读第一节诗时的那种潇洒飘逸感全无,取而代之的是苦涩、惆怅和难言的苦衷,透露出诗人更加内在的,难以摆脱的苦恼。
诗人是深情的,浪漫的,他痴想找回旧欢。面对此情此景,他才相当真实地意识到自己难言的苦涩和苦衷、惆怅的情怀,景色依旧美好,只是物是人非,那些缠绵的“夙愿”和“理想”,可望而不可及。大致而言,是因为他对理想生活和感情的追求一再受挫,而写《再别康桥》的时候,也许他的苦恼接近于最深的时候,因此也是他幻想最厉害的时候,唯有幻想还能支持他,有勇气,有活力来寻旧梦,也才有激情把这难言的心事形诸于诗,而且有一个飘逸、潇洒的姿态。
诗人终于离开了,他是悄悄地走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让康桥这个魂牵梦萦的感情世界以最完美的幻想面貌保存下来,表达了诗人对旧梦的珍惜。他离开了,而那个梦,也许会一直存在。
再别康桥读后感3“那榆阴下的一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诗中喻谭为梦,自有作者的追寻。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这篇散文《小石谭记》同样让我认识到:一谭如梦!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他最拿手的散文是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品。《小石谭记》作于唐元和四年,即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柳宗元满腔的政治热情及高远的政治抱负横遭恶势力的打击,可知其抑郁愤懑。而他借游遣闷时所见的小石谭,虽位处荒郊,但能得到自然造化,毫无拘束地尽展风貌;其水,潺潺流淌而“如鸣佩环”,清清一泓而纤尘不染;其石,名具个性;其木,风姿迥异;其鱼,随心所欲;其岸,依水而曲......
其实,人世间,朝廷中,若能得此些许,勃勃雄心何愁不展,但人世多桀,与丑恶相对的美梦,实现起来却总是举艰难。其实人也源于自然,也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而不应该把自己囚禁在狭隘的空间里。打开渴望理解的心锁,捅破心灵与大自然的隔阂,挣开一切内心的束缚与压抑,从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努力去追寻灵魂中那份最纯洁、最原始的净土。
但是柳宗元毕竟是柳宗元,当他在小石谭梦的影子前得到一丝丝快乐时,还是不能彻彻底底地忘却自我,小谭固美,却位处僻野,有怎能给乐众生?
唉,一谭如梦,乐难遣忧!我也只能这样感叹了。
再别康桥读后感4时间踽踽而行,岁月静好藏在斑斑驳驳的光影,以宁静的姿态绽放在窗台上一只宝蓝色玻璃长颈瓶中。
抽出倚在书架最边上的书,鹅黄色的封面上落了许些尘埃,一拂,细小尘埃纷扬,成为晶莹的光芒中的细小的美丽。上面用烫金写着《再别康桥》,心悸动着,无声的翻开,怕惊扰了那个星夜满载星光的梦。
阳光透过我的指尖在纸上投影出暗影。一场似康水般的情愫在那片凹凸不平的云彩下构成河畔金柳的美。踏响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毫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化成西边的云彩。摇一小舟在康桥寻找细碎的梦。
而她则是多情的金柳是你心中的新娘,温柔可人。你愿化作水绿草沉醉之康河的柔波里。
在青草更青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未就。连夏虫也与你沉静在这水汽氤氲的暖夜里,醉心的沉默。最后,离别而去。
志摩一生有三字:爱,自由,美。他对微因的一片痴情成为一段流着令人流泪的美。他的徘徊正是追寻的缩影。他对母校的留恋是他情感细腻的一部分。
志摩清新隽永的诗如音乐,节奏轻柔委婉,伴着情感起伏跳跃。他用他含羞草般的触觉去感知爱情。这浪漫随不能成为现实,但却能如康桥般静静流淌。
漫漫长久飘进久违康桥,双膝跪地膜拜夕阳最后的辉煌。再别康桥,别了,这个浪漫的人释放浪漫,给我沁人心脾的希望与温柔。
心悸动着,触及阳光,宝蓝色的瓶里清澈的水在桌上印出波光粼粼。或许现在谈起爱,为时过早。但时间康水潺潺而过。在青春,有些错误反而美丽。那是个雪花飞扬的冬季,有了一段美丽的,镜水花月般的情。是一个如风的少年,青春这个荒唐年纪,每次为了看他打篮球常常在操场上,吹冷风并是半个小时,修长的身影在夕阳下旋转,陪我度过了一整个冬季。成绩因此下滑,老师家长的压力,让那半小时似流水,甚至,那是唯一的动人的安慰。二月拂柳,在夜晚,打开久违的qq,发现一个陌生人在那个冬季在另一头说了你好,头像像是令我沉醉的自拍,心一点点沉下去,我向他发出“嗨”。但故事就像断了油的圆珠笔停在那个冬季。以后,再也没有为了那半个小时而放纵自己的青春。
我却从未惋惜过,那时一段似康水般的过去,就像玻璃瓶里的一颗玫瑰种子,从未发芽,却含着当初我翘首盼望她开出美花。一样的美丽,那是我一整个青春里最美的风景。如果得了微因的爱,志摩的名字也许会埋没在黑暗里,即使没有得到,但康桥之情依旧是那个满载星光的梦。
回神,低头,见到树上被红笔划出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说的,大概也是我的心情吧。
再别康桥读后感5许是因为他在诗的创作上成就过高而掩盖了他在散文方面造艺,人们记住徐志摩,多是因为他的诗,当然我也不例外。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徐志摩散文经典》,对他的印象才从最初的浪漫诗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又热情高涨的、率真诚实的文学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点便是浓郁,人们总以为将纷繁的世界写简单是本事,殊不知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个平平常常的场景写得繁采到极致也是一种本事。徐志摩便是那种能把别人无话可说之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洒洒,花雨缤纷,但更难得的是这些奇艳瑰丽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个"真'字。正如梁实秋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没有教训和演讲的气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谈话,毫不矜持地掏出内心的真话。
这本书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飞》,读后让我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艳丽纷繁.这也正如周作人等所说: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与他的新诗一起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其实,情感的真挚,态度的亲和,题材的宽广,表达的无拘无束.艳丽纷繁,像诗一样“浓得化不开“,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显著特色。无论是长篇,如《巴黎的鳞爪》和《秋》;还是短篇,如《丑西湖》,莫不如此。至于《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想飞》......等篇,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了……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目前,微课在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讲解知识型和展现艺术型。前者可以通过PPT或动画等形式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讲解;而后者则主要采用音画和艺术朗诵等形式对学习者进行艺术熏陶。相比较而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的微课,更适用于讲解知识型;而文学、哲学、史学等社会科学类的微课,则更适用于艺术展现型。语文课本中不少文学作品采用艺术展现型,更能体现文学的特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文学微课”特指艺术展现型的文学微课。
文学微课侧重讲究艺术氛围:一讲究稿本的设计,微课的稿本不但要有设计、有内容、有分量,而且必须在遣词造句上事先考虑到讲授时的效果,要与艺术朗诵(配音旁白)相协调统一;二讲究朗诵(配音)的结合,朗诵(配音)对于欣赏和理解作品平添了许多艺术魅力,是实现文学微课的教学性、科学性与欣赏性有机统一的一个重要手段;三讲究美术的呈现,既包括富有艺术画面感的n程片头,也包括相得益彰的人像、书影、插图等图片资料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还包括适于学习者观看的字幕;四讲究音乐的陪衬,音乐是制造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不但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能增强文学微课的艺术性,唤起学习者的共鸣,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
二、以《的绘画美》为例谈“文学微课”的教学设计
(一)选择微课知识要点
基于微课的特点,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文学微课”。我们要吃透教材,挖掘文本,确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再精选出关键点,作为微课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文学微课的创作。以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为例,谈谈该作品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表1):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他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的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似有建筑的形体结构美,故称有“建筑美”。整首诗又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所以此诗又兼具“音乐美”。
《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重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等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总而言之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所以以“绘画美”作为《再别康桥》文学微课的讲授点是再好不过了。
(二)撰写微课教学简案
确定教学目标和微课知识点后,就可以进行微课教学脚本的设计工作了。有了教学简案,微课就有了制作标准,各个环节应该怎么设计就会一目了然。微课程《的绘画美》的教学脚本如表2所示:
《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较为复杂,诗人的感情也是真挚强烈。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观还未真正成熟。因此,仅以鉴赏诗歌的绘画美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绘画美”能较为容易且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领悟诗歌的主旨。
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这首诗“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兼备,是徐志摩诗作中的代表作。而“绘画美”最为突出,诗中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着色绚丽、描绘形态、增添声音、寓情于景。本课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授。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2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学习过程:
1 播放“康桥”照片,进入情境。
2 以“三美”导入,开门见山。
3 美在景物,从上而下。通过观看油画,由上而下地浏览云彩、夕阳、金柳、榆阴、青草、艳影、青荇。
4 欣赏“河畔金柳倒影图” 。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在夕阳映照下镀上金黄色,富丽堂皇,颜色美艳。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分别摇曳、飘摇,富有动感。
③朗读:通过老师朗读“河畔金柳倒影图”,学生深刻感悟绘画美。
5 欣赏“撑篙漫溯寻梦图”。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色彩斑斓。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星辉闪烁,诗人划动小船徐徐驶来,动态十足。
③绘声:诗人大声放歌,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习
指导 本课讲授《再别康桥》“流动的绘画美”的四个特点。
1 巧用有颜色之词,设色绚丽。从“金柳”的璀璨如金、“青荇”绿得发亮、“星辉”的绚烂夺目等结合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明艳的色彩上感受诗歌流动的“绘画美”。
2 妙用动词,描绘形态。从与云彩的“招手”、柳影的“荡漾”、青荇的“招摇”等结合拟人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富有动感的动作上感受诗歌的“流动的”绘画美。
3 增添声音,锦上添花。从部分的“放歌”和鸣声沉默的“夏虫”,无形中使诗歌更有美感,意味隽永,更让诗歌的“绘画美”流动起来。
4 借助景物,情景交融。康桥这么美丽迷人,离不开诗人对康桥热爱、依恋的美好情感。全诗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这真挚的感情。
(三)展示微课教学过程
整堂微课共耗时5分21秒。在背景音乐《神秘园》的静静“流淌”下,微课程《再别康桥》绘画美的教学过程如画般展开:
1.片头:播放照片,进入情境。
【时长】9秒
【动画效果】以一幅古典浪漫的康桥图片为背景,一组康桥优美风光的图片在屏幕下方缓缓“流动”,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着举世闻名的剑桥校园。
2.导入:提出“三美”,开门见山。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课题、作者名称、单位等,再出现“三美”理论。
【配音】你好。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新月派”所倡导的新诗唯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3.感知:欣赏油画,浏览“景物”。
【时长】35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再别康桥》内容,再在“景物”上加入土黄色方框,让学习者一目了然。
【配音】在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写了这些景物(即“云彩”、“金柳”、“艳影”等)。
【时长】30秒
【动画效果】随着景物配音的顺序,油画框内相应地由上而下地出现云彩、星辉、金柳等景物。
【配音】诗人的视野从空中的云彩、星辉、夕阳写到地上的金柳、榆阴再到水里的艳影、青荇、青草。这些平常不过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妙笔下显得色彩斑斓,富有活力呢?
4.赏图:“形”“色”变化,同绘“河畔金柳倒影图”。
【时长】51秒
【动画效果】云彩、柳树、湖面等景物都慢慢地变色,镀上一层金色。随后出现“绘色”字幕,最后出示“绘形”二字。
【配音】你看!夕阳温柔地给嫩绿的杨柳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婚纱,金光闪闪,富丽堂皇。诗人为柳树绘上了璀璨如金的色彩。诗人又请来了晚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树那美丽的金色头发,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美丽动人。在诗人的妙笔下,金柳树被绘以摇曳多姿的形态。柳条多情地亲吻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宛若娇羞的新娘,颜面低垂,娇艳欲滴。无不撩拨着诗人的心弦,人心醉不已,心潮澎湃。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油画下方出现“河畔金柳倒影图”。在屏幕的左上方,慢慢出现“那河畔的金柳……”的诗句。
【配音】这就是夕阳西沉、媚人柳枝的河畔金柳倒影图。难怪诗人发出唯美的感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5.赏图:“形”“色”“声”齐现,共绘“撑篙漫溯寻梦图”。
【时长】1分2秒
【动画效果】空中的“星辉”金色闪耀,随即屏幕下方出现“绘色”字幕;诗人乘着小船的图像从油画框的左下方徐徐驶来,并出现“绘形”的字幕;最后出现“绘声”的字幕。
【配音】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夜晚,河边的金柳摇曳多姿,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梦幻迷人,诗人为星辉描绘上了斑斓耀眼的颜色。此时,一位失意沉重的青年学者正伫立船头,小船徐徐驶来,他撑起长篙,自在地飘荡在这河流之中,诗人仰望浩瀚的星辉,环视婀娜的杨柳,青幽的草地,和这被他划开的河面,他突然想要大声放歌,来讴歌这一片人世间的净土,讴歌这承载着诗人灵魂的天堂…… 诗人不仅让“荡舟河上,满载星辉寻梦”的动态情景在诗中呈现,还在宁静的夜晚增添了美妙的歌声。
【时长】20秒
【动画效果】屏幕左上方出现“寻梦?撑一支长篙……”的诗歌内容,随后在油画框下方出现“撑篙漫溯寻梦图”的字幕。
【配音】这幅“撑篙漫溯寻梦图”唤起了诗人对七彩生活绵延无尽的遐思。“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小结:归纳要点,收束微课。
【时长】32秒
【动画效果】先后出现这些内容“绘色”、“绘形”、“绘声”、括号和横线符号、“热爱”、“依恋”、“流动的绘画美”。且“流动的绘画美”保持着流动的效果。
【配音】这首诗有色、有形、有声,使平常之景都流动跳跃起来,而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依恋之情。情景交融,绘成了意境优美、流连忘返的欧洲油画,正所谓是“流动的绘画美”。
7.片尾:美景重现,前后呼应。
【时长】41秒
【动画效果】康桥的照片有条理地出现,并一直保持着浮动的效果。最后跳到“谢谢观赏”的幻灯片。
【配音】同学们:诗,是文学的精灵,语言的精髓,它总在不经意间用最少的文字描绘最美的画。请大家从康河桥头出发,去感受诗歌“绘画美”的魅力吧……
(四)实施微课教学评价
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微课程开发的评价,包括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设计阶段对设计本身的评价、使用阶段对实施效果的诊断性评价。实施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
三、结语
“文学微课”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以此为突破口,加强语文微课程更广泛地应用,引领语文信息化教育的新发展。同时“文学微课”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形象生动的艺术动画演示,顺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文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文学艺术思维的突破和创新,从而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赏析”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2).
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使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兴趣。笔者针对当前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结合精读阅读法,提出现代诗歌精读教学的实施策略,有利于现代诗歌课题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
现代诗歌;高中语文;精读教学
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现代诗歌反映诗人处于时代变革中的思想与情感,教师应重视现代诗歌的阅读教学。精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是与泛读相较而言的。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应用精读策略,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完成独特审美体验。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只选了三首,安排在必修一第一单元里,分别是:《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沁园春•长沙》作为词,放在三首新诗之前,方便学生与后面几首新诗作对比,让学生更加了解新诗。本文精读策略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三首新诗中。
1精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
就目前我国中学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结果不尽如人意。首先,从教材方面来看,相对于古典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受宠地位来说,现代诗歌是比较尴尬的,其不仅所占篇幅只有三篇,且选文范围也没有古典诗歌的范围宽泛。其次,从教学方面来看,现代诗歌长期处于语文教学的边缘,在教学上现代诗歌也同其他文体一样,使得现代诗歌特殊的艺术特点没有发挥出来。再次,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缺乏精读现代诗歌的习惯,缺乏朗读的习惯,从而缺乏阅读的感受,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不高,学生对现代诗歌提不起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对现代诗歌实行精读教学,通过精读诗歌中的语言、意象等,深入挖掘作品中的丰富内涵与情感。让学生真感受到现代诗歌的艺术美,真正爱上现代诗歌。
2现代诗歌精读教学基本原则
进行现代诗歌精读教学,要明确一下几点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这是由诗歌精读教学的目的决定的。教师进行精读策略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的现代诗歌时,能选择合适的精读方法实现自我认知和情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诗歌深层内涵,掌握诗歌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所以教师要实现现代诗歌精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得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的精读诗歌的教学方式,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2.2针对性原则
这是由精读策略的性质决定的。在诗歌教学上,应对精读的内容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针对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不同方面的精读引导,使得学生能对所学诗歌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理解,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大堰河的形象及作者的表达技巧进行精读,感悟诗人对大堰河深沉而浓厚的依恋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2.3开放性原则
学生是精读的主体,由于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因此诗歌精读教学中应体现开放性原则,追求诗歌解读的多元性,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思路才得以打开,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
3现代诗歌教学精读策略实施的方法
3.1挖掘法
对于诗歌中比较抽象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意象或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揭示出意象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等隐含信息。如《雨巷》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丁香一样的姑娘”所象征的内涵进行精读,进行挖掘。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探讨。在教师提出问题“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之后,学生开始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觉得姑娘是诗人的想象,姑娘就是诗人,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愁绪与惆怅。有的同学提出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内心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希望追求到自己的理想却不得忧伤和惆怅。在同学表达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要给予肯定性评价,表明诗歌的解读可以多元化,鼓励学生课下还可以探讨交流。接着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继续追问“诗人为什么有这种情绪?”适时插入背景介绍,让学生在这首朦胧含蓄的诗歌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在深入挖掘中,产生共鸣,获得独特的审美感悟。
3.2比较法
就是把所学诗歌与同类或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从比较中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感悟如何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可以把前课所学的《再别康桥》与之进行对比。前者是新月派“三美”理论的代表作,语言轻缓舒畅,清新自然;节奏宛转悠扬,情感含蓄委婉,给人以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感;后者是一首自传性的抒情诗,是一首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全诗不押韵,不追求诗的韵脚和行数,语言优美流畅,奔放自由;也是一首带有叙事性的抒情诗,作者在这首抒情长诗中穿插许多叙述成分和细节描写,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大堰河勤劳、淳朴的农妇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大堰河这位“母亲”的深情,体现了像大堰河一样的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伟大品质。学生经过对比精读,对两首诗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受到了深刻的美的教育。
3.3重点分析法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精读教学就是针对诗歌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精读,为了达到学生对知识点充分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分清教学的主次,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读,深入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如教授《再别康桥》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诗歌中的意象,体味意境,感知“三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找出每节的意象。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少不了受到外国诗歌的影响,同时,作者也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新诗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词中的意象,建立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外,第一小节和第七小节“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的意象“云彩”,作为首节和尾节中唯一一个意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云彩”这一意象,得出自己的见解。正因为诗歌中意象的叠加使用,才构成了诗歌的美感,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的形式,理解“三美”理论。
3.4课堂拓展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诗歌精读教学应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从主题出发,从而感悟与之有关的文学知识。例如《再别康桥》精读教学时,确定以“三美”为主题的研讨,通过精读诗歌,体味“三美”,学生不仅全方位的鉴赏了《再别康桥》,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情感提验,同时也激发了阅读新月派或者体验诗歌“三美”诗词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展现诗人徐志摩的另一些诗作,或者展示“三美”理论的提出者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死水》,让学生对比精读,深入感知“三美”理论。在学生对“三美”理论有了一个针对的认知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三美”理论试着创作诗歌或改写《再别康桥》、《死水》。只有在这样精读、鉴赏、迁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才能成为诗歌阅读活动的主体,实现读诗陶冶性情的目的。
4结语
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以精读策略为依托,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为重点,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能准确、客观、畅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精读诗句的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比较、整合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诗歌精读中完成感悟体验,在朗读中感知文本,在精读中体会情感,挖掘诗歌的深层内涵,有利于促进的学生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许伯纯.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4(10).
[3]潘东明.在精读深思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中学语文,2008(8).
近年来,基础教育在不断进行改革,高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加大,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种挑战。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如何培养高素养的语文教师,对高师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的开设水平直接关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适应语文新课改的需要,如何实现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是业界必须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围绕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结合高师现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具体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探讨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独立的思想,开放的理念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学科。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仅仅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而教学。而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把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发展、习惯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师在教育理念、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应有开放的观念,这样才能跟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内容涉猎相当广泛,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杂家”。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书的目的。那么如何育人呢?如何让学生认识假恶丑,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在课堂上的思想道德渗透,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语文教师的作用非同寻常。
(三)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一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听,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一人讲的兴趣全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讲多少备多少,根本不去独立思考,更没有钻研、探究能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试想这样的教学如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能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探究,进而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并逐渐分析解决问题。根据现代文学课的自身特点,可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教师的讲授大多按照概述时代背景—简介作者生平—分析其代表作—总结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这一单调模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阅读其代表作,教师预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课上同学们共同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养成独立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备课了,相反教师需要更精心地准备,才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更要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课下付出更多的心血。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才能引导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师的“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这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审美能力。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现当代的名家名篇,如鲁迅的杂文、老舍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的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从美读和随写两方面来阐述。
1.美读现代文学课主要是讲授文学作品,那么讲授作品的第一步就是读,而且是美读。例如讲徐志摩的诗歌、朱自清的散文,教师就要透过文本读出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讲的戏剧,学生要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走进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先示范朗读,通过读挖掘出作品深刻的思想美;讲巴金、茅盾的小说,通过学生课下的细读体味出作品独特的人性美。教师要把教学当作一种审美活动,从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带领学生徜徉在作品的诗情画意中,使学生陶醉在作品的美妙境界中。这样,同学们就会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追求。
在10余天的活动中,这些来自高雄的青年选手们在北京自行完成了他们的摄制计划,用心感受着北京的人情,用镜头真实记录着大陆的快速发展和多元生活。镜头里的书香北京
高雄女孩徐沁馨的拍摄主题是特色书店,她说从一个小小的书店就可以感受到整个城市的品味和气息。徐沁馨将自己此次北京之行定义为“朝圣之旅”,希望能通过走访北京不同形式的特色书店,发现一个更加沉静而深邃的北京。
涉猎广泛的她最喜欢武侠小说,对余华、巴金、鲁迅、徐志摩、韩寒等作家的作品也多有接触,这些人的代表作她都能脱口而出。来到北京的她,依然想在这里找寻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
在徐沁馨的眼中,书店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文化地标,“城市书店应该更多地发挥文化传播与共享的功能,为民众提供文化的分享渠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下一步,徐沁馨还希望走访大陆更多的特色书店,在油墨香中静静享受。
背把吉他唱响北京
在台湾长荣大学读公共传播系的张哲铭,弹得一手好吉他,为此他把自己这趟首次大陆之旅定义为“北京的声音”。
张哲铭为此去了中央音乐学院,震撼干其宏大的规模和齐全的音乐科目。在北京的众多PUB里,张哲铭陶醉在驻唱歌手的歌声中。他说通过自己和驻唱歌手的交流互动,学到了更多的演奏技巧,也收获了许多创作灵感。
张哲铭说,北京就像一首婉转悠扬又宏伟激昂的交响诗,深陷其中,久久的陶醉。用画笔勾勒大气之城
23岁的陈伊来自台湾高雄大学,身材高挑、文静娴雅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陈伊说,参加“高雄青年映像北京”的活动,是为了完成一个“交换”的梦想:用一张离开家的机票,交换一个历史北京;用一个历史北京,交换片刻悠游;用片刻悠游,交换独立创作;用独立创作,交换最美的微笑……用充满记忆的昨天,交换感动的今天;用感动的今天,交换无限希望的明天;用插画当媒介,串联她与北京的记忆与足迹。
说起对北京的印象,陈伊对记者说的最多的,就是北京热情的民众。有一天她打车去拍摄地点,上车后爽朗的司机师傅就和陈伊聊起来,没想到师傅的女儿居然跟自己同岁,最后话题越聊越投机。还有一次,陈伊帮助自己伙伴去鸟巢拍摄舞动北京的题材。在炎热酷暑的鸟巢门外,伙伴跳累了,蹲下休息,没想到一位路人居然送来一瓶矿泉水,顿时让他们觉得心里暖暖的。
奔走在烈日下,他们很快乐!
20位来自南台湾的选手们,在盛夏的北京城里忘记炎热、忘记汗水,他们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尽情感受着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真诚与友善。
参加活动的黄昱晟,在活动结束后特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件由很多人签名的文化衫。说起这件签名的文化衫,黄昱晟说,这是一件北京的人情味地图,不同人的签名字体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展现出的个性更不一样。而黄昱晟每到一个拍摄地点都会请一个帮他指引路线的人签名,他计划在影片中通过动画的形式还原这张签名文化衫,将其变成一张充满人情味的北京人文地图。
用影片展现一个文化的北京
一、作家简介
1. 菲利普?德莱姆的文学创作历程
菲利普?德莱姆(Philippe Derlerm,1950―)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瓦兹河谷省的瓦兹河畔,父母都是小学教师。自小德莱姆非常喜欢阅读和体育运动,青年时代曾是一名短跑运动员,后来转向了教育行业,并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即使是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之后,德莱姆从未间断过他的教学事业,现在他任职于贝尔内市玛丽居里中学,担任文学老师。
从1976年开始,在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德莱姆发表了四十多部作品,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多大关注。直到1990年,小说《秋天》为他赢得了生平的第一个奖项。至此,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这位文笔细腻、略有些多愁善感的诺曼底作家(德莱姆从1975年开始定居于诺曼底地区)。1997年,短文集《第一口啤酒的滋味和其它微不足道的快乐》发表后立即在法国引起轰动。该书的成功不仅是德莱姆前二十年文学创作的肯定,同时为他赢得了“细微主义大师”的国际声誉。此后,德莱姆依然笔耕不辍,相继发表了短文集《被打扰的午睡》(2001)、《记录海盗》(2004)等一系列作品。
2. 梁实秋的文学创作历程
梁实秋(1903-1987),出生于北京,浙江余杭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1915年梁实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40岁以后着力于散文和翻译。其散文代表作有《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其代表作《雅舍小品》刚一出版,即畅销不衰,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美,其与众不同的语言幽默特色,更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
二、德莱姆与梁实秋的散文观对比
1. 取材――见微知著
阅读德莱姆与梁实秋的散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两位作家的作品里有着诸多相似的痕迹。首先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取材细微,始终关注人们的生活层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即偏重于“人性”的表现。
德莱姆被称为是“日常生活”作家。他的作品大都以日常生活中瞬间、细微琐碎、微不足道的细节作为描写对象,甚至是一些看似有些奇怪的事物。以短文集作品《被打扰的午睡》为例,其细节可以小到只是打手机时的微斜着脑袋的姿势、品朝鲜蓟心时需要的安静氛围;可以不起眼到人们时常忽略的垃圾、餐具上的图案等等②。在代表作《巴黎瞬间》中,德莱姆抛开了巴黎这所城市所拥有的独特美景,将目光更多地投射于被人们忽略的点点滴滴,如下水道口的粗麻布、人行道台阶旁的金属栏杆、黄昏下公园里的椅子、街边小店的玻璃糖罐等。
同样,梁实秋的散文也聚焦于诸如家庭、饮食、睡眠、休闲、散步等尘世生活的情趣,取材平易,或为各式人事、如孩子、女人、男人、诗人、好汉、中年、老年;或为日常物事,如衣裳、狗、汽车、鸟、门铃之类;或为惯见的行为,如握手、送行、理发、运动、散步等;令人易生亲切③。
通过对两位散文家代表作取材的对比,我们能够发现,两位作家对生活都有着细致的观察和体会,他们的散文题材相似,紧扣生活主题,努力表现最普通的“人性”。其中,梁实秋表现的“人性”受古典主义美学观的影响,习惯于将“人性”与“自我”对立起来,他认为“伟大的文学亦不在表现自我,而在表现一个普遍的人性”,所以,他的散文创作严格选择题材,与德莱姆的短文相比,梁实秋的选材更加严格、慎重、精当,表现的“人性”更加普遍。而德莱姆更擅长捕捉各种细节,偏爱于选取一些极易被人忽略的“人性”为素材,对他眼中“细微”的题材进行描写与联想,从而使读者从别样的视角品读生活。可见,不同于梁实秋的“普遍人性”,德莱姆表现的“人性”常与自我联系在一起,剑走偏锋、避重就轻,具有“细微主义”的明显特色,尽管取材渺小但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他们的同类散文,梁实秋写《睡》,描述了人类睡眠质量的适中、闲的准备、睡的姿态、作用。文章驰骋中外、纵观古今,充分表现了“睡”这一永久不变的人性。德莱姆写《被打扰的午睡》,从题目上就带有一种随意的气质,文章内容也十分丰富,带有浓郁的个人特色。
2. 文体笔调――简洁适当、幽默诙谐
(1)文章篇幅――简洁适当
作为“细微派”的代表人物,德莱姆非常喜欢运用短句,他对句子精雕细琢的程度好比福楼拜希望他小说中的句子能像诗歌里的诗句那般准确、精当和必不可少。翻开德莱姆的短文集,我们不难发现每篇短文千字以内,毫不冗长拖沓。作品的文体笔调朴实无华、毫不做作,充分展现了“细微派”最本质的写作特征。
而生活在东方的梁实秋,尽管与德莱姆没有生活的交集,但他们的观点出奇的相似。好的文章未必是长的文章,有的长文章就如老太太的“裹脚布”。梁实秋认为“文章要深、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篇幅长了,洋洋洒洒,下笔万言,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却容易出现芜曼庞杂的毛病。其实“散文的美妙多端,然后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以后的完美的状态。”“简单”就要懂得“割爱”。散步不可穿插太多的旁征博引、典丽的词句以及趣闻典故,这样的文章虽显得华丽雍容,但是却????嗦嗦,好像是堆砌出来的。所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德莱姆与梁实秋的散文追求“取材细微”“简洁适当”,显示出了两位作家追求散文最高境界的精神。
(2)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幽默诙谐
法国著名文学家皮埃尔?儒尔德在《无胃文学》中分别用红色、白色和本色三种色调将当今法国文学作品划分为三个不同类别的写作。以德莱姆为代表的“细微主义文学”被归为第三类,即本色写作(écriture écrue)。法语“Ecru”一词的原意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原色的、本色的”,一方面说明了德莱姆作品的自然、不做作的特点;另一方面,指出了“细微派”崇尚简单、朴实无华的风格。④德莱姆运用简洁、自然、细腻的笔调,透过作品反映人生,对美好的“人性”生动适当地描摹具有纯正的意味和美感。此外,他的散文还具有睿智、幽默的个性。例如,在他的第一部短文集《第一口啤酒的滋味和其它微不足道的快乐》中,德莱姆用轻快的笔调重点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种种令人感觉满足和愉快的小情小趣和小欣喜,显示的是“乐趣”,如细细品味啤酒、邀友人同去采摘桑葚等;而在《被打扰的午睡》中,作者则侧重于描写生活中的小烦恼、小惆怅以及由这些不快所带来的感觉,如网球场上突入其来的大雨、盛夏暑天因友人的来访而不得不放弃的午睡等,作品显示更多的是“幽默诙谐”。幽默诙谐与乐趣都是建立在对于细小事物的细节描述基础上的,而幽默诙谐的结果也还是获得一定的乐趣。德莱姆用一种充满幽默的写作告诉我们原来困扰也可以成为一种幸福。
同样,梁实秋也非常注意散文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欧美文学的刚直严密、雍容幽默,汉文学的古朴凝练、铿锵顿挫,北京方言的亲切、平白风趣,经过他的熔炼,成为一种新的生命。在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中很明显的流露出他的清新自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梁实秋的散文,有着十分精彩的幽默,其幽默是一种深沉的表述,是一种显而不露的含蓄的方式。或许,读梁实秋先生的作品,你未必会哈哈大笑,但你却必然会心而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谈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一种不俗套的轻松的笑,这样的例子在梁实秋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例如《下棋》一文中,写出一对活脱脱的棋迷,令人捧腹不已:“我有两个朋友下棋,警报作,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瓦乱飞,其中一位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作者把棋迷放入生死关头,环境对于棋迷来说是极为严峻的,但棋迷的言行却改变了情境的色调,在这里论输赢胜过了求生存,荒谬超越了常理。棋迷的行为已经使人惊诧,棋迷的对话更令人叫绝,棋迷迷之深在强烈的人物与情境的反差中达到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境界,幽默也在这里被推向了极致。⑤
3. 作品主题――闲适人生观
法国评论界普遍认为,“幸福”是贯穿德莱姆所有作品的最根本的主题。而德莱姆塑造的幸福生活的基本元素首先是闲逸和朴实。闲逸是德莱姆所有作品人物生活的主旋律。如短文集《被打扰的午睡》就是关于安闲、松散生活的典型:在八月的暑热下,时间变得缓慢,主人公惬意地享受着乡间小憩的轻松舒缓,品味着生活的幸福⑥。在《田鼠先生或是洞穴的形而上学》里同样找到象征休闲节奏的午休主题。这些字眼表现的是和作者本人生活类似的时空环境:衣食无忧、拒绝都是喧嚣和急迫的闲情逸致⑦。德莱姆在父母的身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之后又称为教师和作家,属于消费社会的中产阶级。而对于德莱姆来说,闲逸不仅是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格调,它还是现代消费社会高压力、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反命题。闲逸和朴实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平淡似水。德莱姆擅长于动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所有感官,从各个层面加以发掘、感受世界的美好,接受世界从所有毛孔传递给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同样,梁实秋的人生观也有鲜明的休闲特征。他出身于士宦贵族家庭,自小深受老北京特有休闲生活方式的熏陶,懂吃、重礼节、注重道德修养、追求自由随缘的人生观与休闲观。如在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中,梁实秋从休闲之窗观察人生、用休闲之笔针砭时弊、以休闲之情阐释自我人格修养,对生活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审视⑧。
4. 人生态度――享受生活
从德莱姆的作品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幸福是具体而实在的,同时是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的。作品中所记录下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短暂易逝的瞬间或心情昭示着幸福的短暂,如何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自己快乐和幸福是作者试图通过作品向我们传达的幸福观以及人生态度。
在梁实秋的风趣、雅致的背后,存在着认真地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人生理想。在他的散文中,常常不经意地直接道出他对人生的看法。在《中年》中,他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梁实秋的人生态度就是“享受生活”。而他的“享受”绝非奢华,他并不排斥“必要的工作”,而把“必要的工作”看成“享受生活”的前提;也不能把“享受生活”简单理解为物质享受,梁秋实追求的是,能够自由选择地做人的工作,从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他提倡的“享受”是一种以快乐为本的人生哲学――以快乐为标准,以快乐为归宿,去看待人生、看待生活、衡量一切人和事。快乐不由物质享受而来,而由心境得来。
人生的大道理化简为家庭的享受、生活的享受、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等尘世间简单的地步,两位作者的诸多主张在东西方的文学时空中不谋而合。
三、德莱姆与梁实秋幸福哲学的差异性
如上文所述,笔者从作品选材、文章篇幅、语言特点、作品主题等方面阐释了德莱姆与梁实秋两位散文大师艺术特征的相似及其各自的独特性。我们能够发现,两位作者的作品属于东西方的文学时空,虽有共同之处但呈现更多的是差异性。尤其是两位作家宣扬的“幸福哲学”的观点,仔细剖析具有东西方的明显烙印。
德莱姆,作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细微主义文学流派”的象征性人物,深受伊壁鸠鲁学派及时行乐主张的影响,用虚静的智慧解读幸福,与庄子的逍遥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自由与本真,脱离一切外在的、世俗的羁绊和束缚。亲近自然,返璞归真;以超然的心态看待人生,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在德莱姆看来,幸福是平淡而真实存在,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却又并非唾手可得的,它需要我们抓紧这流逝的分分秒秒,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最微小的细节中去感悟,我们身边的人、事物甚至回忆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源泉。同时,幸福又是短暂而脆弱的,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能享有幸福。⑨
文如其人,在德莱姆的作品中,书写幸福的字眼并没有跃于字里行间,但又无处不在。那是一种对人生的满足,一份对生活的感恩。那种淡淡的幸福是需要我们放慢脚步、耐下性子细细品读。德莱姆宣扬的“细微之处见乐趣”的幸福观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鼓励人们放慢生活的脚步,不要被忙碌的生活麻痹了双眼,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质。
相对于德莱姆的幸福观,梁实秋秉承的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修身养性的精神传统。梁实秋出身士宦贵族家庭,自幼深受老北京特有休闲生活方式的熏陶,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的影响,同时,受西方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白璧德的影响,经历了中国最为动荡的战乱岁月,他的人生观与休闲观更自觉地追求中庸和节制。梁实秋的人生态度就是“享受生活”。他提倡的“享受”是一种以快乐为本的人生哲学――以快乐为标准、以快乐为归宿、去看待人生、看待生活、衡量一切人和事。快乐对梁实秋而言,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也是与人生苦痛抗争的方式。梁实秋主张快乐人生、幸福哲学,并不说明他无视人生苦痛的一面。他的散文中不乏生老病死、穷愁困苦、同类相残等题材,他曾谈到:“天生万物,相克相杀,没有地方讲理去,老天爷不了许多。”这句话包含着对人类危机、民族苦难、社会不公、人民悲惨的沉痛之感。正因为他看遍了人生的苦痛,方以快乐哲学消解。对于烦恼苦痛,梁实秋善以超然态度视之,安时处顺,化苦为乐。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正是他的快乐哲学的实行,是用快乐的心态观照身边的一切人、事、物。如此,我们不难理解,梁实秋的幸福哲学更多的是面对动荡年代的无助,一种修身养性、调节自省之心和浩然之气的方式――“苦中作乐”。
四、 结语
纵观德莱姆与梁实秋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一位是法国当代受追捧的“细微派”掌门,一位是被当代读者愈发认可的散文大家;一个以闲逸、轻松、随意为特点,一个端庄、古朴、雅丽为追求目标;一个宣扬“享受生活、珍惜点滴”的减压方式,一个主张微笑静观平常事、自得其乐、达观顺变的心的哲学。德莱姆与梁实秋的作品存在着相似性及其独特性,将两位作家联系起来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两位作家的艺术特征以及中西方快乐哲学差异的根源。
文化论坛
菲利普?德莱姆与梁实秋散文艺术特征之比较
[注释]
①“细微主义”是一个美术创作流派的名称,后被借用来概括一批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法国和比利时专注于日常生活细小主题写作的作家。
②吴娟. 德莱姆与细微主义文学【J】. 武汉:法国研究,2006(3), 70页.
③董广智. 论梁实秋散文中的快乐哲学【J】. 攀枝花: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12), 38.
④Pierre Jourde(1950-),法国著名文学家。出版了近十五部作品,其中《无胃文学》(La littérature sans estomac, L’esprit des péninsules, 2002)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评论奖。
⑤肖春琳,从《雅舍小品》看梁实秋散文的语言特色
http://jxteacher.com/gzyw/column31119/4dfb2654-da6a-40bd-aa7c-f3b2c7246e3a.html
⑥Philippe Derlem. La sieste assasinée【M】. Gaillard. 2001.
⑦张亘. 资产阶级的幸福神话――菲利普?德莱姆的《田鼠先生或是洞穴的形而上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3)
一、预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语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语文也是一门最富有生命与情感的学科。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唤起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各种情感。审美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浓郁的教学情、学习情与各种丰富而细腻之情的情感场。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怀着对语文的爱、对学生的爱,用饱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来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祝福》时,可以通过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在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有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目光呆滞的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她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长竹竿。她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个惨遭宗法思想与礼教迫害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祝福》。”通过教师这样的文学独白,初步概括出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也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凄美之境,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兴趣。讲解这篇课文时,我们还可播放《百家讲坛》的《祥林嫂之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礼教对底层劳动妇女的摧残,通过这样的分析,激发了学生对人性的审美热情。
二、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良好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与知觉有着直接的冲击力,琅琅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韵味往往能得到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例如:在讲授《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与词中所蕴含的人情美与深刻哲理。《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与爱人在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写了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要表现出词人对历史战争场景的感怀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词末作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一些。其次,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三、激发审美情感,让审美主体走进艺术
文学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当学生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进而激起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在语文教学中教者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可用优美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描述意趣横生的画面,或者演示形象逼真的情境,从而增强审美氛围,启发他们去感受美、创造美。
例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可借助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展开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散文诗般地表达出来。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眼前岳麓山的枫林,联想到祖国无数山岳中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还要绚丽。“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转化为散文诗:秋水澄澈,秋江碧波,眼前的湘江,时值秋季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又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机勃勃。这样通过想象和再创造重新走进艺术创造的境界中去,真切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雄奇伟丽景物的壮美,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蕴含的革命者崇高的心灵美。通过画面展示或二度创造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领悟,是进行审美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放飞情感思绪,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
要想创造美,就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题海战术,真正从语文自身出发,打开想象,放飞思维,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就必须抛弃以往的“标准”的羁绊和束缚,解放学生的天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用思辨的眼光去发现、感知语文的美,用愉快的情感去创造美。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过,在艺术作品中,发现是美的东西,通常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发现的。因而,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基本前提条件。
例如:在讲解《再别康桥》时,当我们读到“金柳”、“青荇”、“星辉”时,可以想见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以想见苏轼面对美景时的超脱情怀。所以说语文教材是一种很好的、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的素材,这个素材中的自然、人物、历史、风俗等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或含蓄深沉、或热烈奔放的美,继而,让学生通过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学生的想象,就是对于美的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拓展的过程,就是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对于这种行为给予鼓励,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情况,充分发掘和应用当地的教育资源,选取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额外的文化美育资源,充当语文教学的鲜活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30-02
诗歌贯穿中国文化发展始终,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我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有一句经典之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句话以极其精辟的语言指明诗歌具有的价值和作用:诗可以激发人的情志,帮助人观察社会,交往朋友,教人学会怨而不怒。对处于人生重要成长阶段的高职大学生来说,恰好可以发挥诗歌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职业院校只抓专业,抓技能,忽视传统文化教育,致使许多大学生不能领会中华文化的独特底蕴,人文素养欠佳。因此,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要把高职大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有涵养的高素质人才。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诗歌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发掘诗歌诵读的丰富内涵,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很多,诗歌朗诵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带领大学生领略诗歌所营造的诗情画意,从内在修养方面提升个人涵养。“诗歌教学又是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性情、高雅气质的方法。”尤其是诗歌具有如下特点,更使得诗歌赏析成为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1. 精妙的用语及精练的表达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本身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大放异彩。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优秀作品主题深刻,意境优美,语言精练,无论哪个时代的读者都受益匪浅。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她就好像“梵婀玲奏着的名曲”,通过对校园景物的动情描绘,表达了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情怀。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在虚实相间中把诗人对过往生活的点滴回忆,化作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更营造出一种优美意境,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人对康桥真挚而永恒的怀恋。这首诗是徐志摩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人通过精巧的构思,把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融合在美妙的意境之中,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构建了诗歌外在的美感。诗歌的语言淡雅清新,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首悦耳徐缓的小曲,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当时提倡的现代诗歌的“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就充分体现在《再别康桥》一诗中。由此可见,诗词中的绝妙之语及精练表达创造出的唯美意境可以让大学生更直接地体会到文学艺术的真善美,这些美好的东西涤荡着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 深远的含义
诗词往往蕴含了作者的深沉情感,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事物的态度和人生的志向。中国当代朦胧派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以其新颖的构思,独特的意象,在爱情诗领域独树一帜。作品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棵树”对“另一棵树”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这“一棵树”便是作品的抒情主人公――木棉,“另一棵树”则是内心独白的对象――橡树。作者巧妙地以“木棉”与“橡树”两个意象,象征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并且借这首诗向传统观念发出了挑战,表达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爱情宣言。诗歌以新奇美丽的意象,正面阐述正确的爱情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以此作为这首诗的“诗眼”,表现诗人追求的是平等的爱情,不愿作凌霄花,不愿作痴情的鸟儿,不愿作泉源,甚至不愿作险峰、日光和春雨,只希望双方都有各自的独立,却又互相忠贞不渝,以此表达了新时代真诚而又平等的爱情观。
3. 奇妙的想象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是这样的一首诗歌佳作。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是以夸张的手法直接描写飞瀑。“飞流”一词极其恰当地表现瀑布凌空而下的气势。“直下”描写了陡峭的山岩,也写出了迅猛的水流。“三千尺”间接地写出山之高。这句话已经有了对瀑布气势的描绘,但即使这样,诗人依然觉得还不足以把瀑布的雄浑气势表现出来,紧接着以“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度渲染,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想象成是璀璨的银河从九天之上倾落下来。这个“疑”字引起读者的遐想,给瀑布增添了几分空灵,更给整首诗增添了奇妙的色彩。这首诗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和想象的艺术手法,构思精巧,语言生动,实在是唐诗中的精品。大学生对这首诗歌很熟悉,当我们让大学生赏析的时候,要带领大学生领略其中的深厚情感,提高大学生对诗歌情境的感悟水平,更为以后大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合适的诵读方法,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含义
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涵,在传统的诵读模式上应该有所创新,借此提高大学生对诗词的领悟能力。学习诗词时,大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初步理解其中的含义,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且诵读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多动脑,更多地感受和汲取诗歌的文化精髓。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大学生对诗歌的领悟。
1. 诵读吟咏法
诵读吟咏是传统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专家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当然,诵读并不是等于死记硬背,而是要吃透诗词的内涵,体悟、意会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
2. 诗词名句背诵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名句。如前所述,这些句子内容精练,含义深远,值得大学生背诵学习,并作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原则。因此,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名句抢答的形式来检查大学生对诗词古文的掌握情况,促进他们的理解和背诵,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性。比如,讲《枫桥夜泊》的时候,教师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学生接下句;也可使用词句接龙的方法,对一首诗词,一个同学背诵一句,下一个同学迅速接下句,采用每人一句的形式。也可以是两个同学进行对抗赛,一个同学随便提上句,另一名同学迅速接下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增加趣味性。在每节课前都让学生接龙一首诗词,既可以营造学习气氛,也可以加强记忆。
3. 多形式的朗诵法
在学生透彻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思考用什么形式去表达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最后,大家一起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诵读。在朗诵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大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气,传达出其中蕴含的感情。其一,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必须做到朗读节奏的正确。停顿正确的朗读才能使大学生更快地理解诗歌,直至达到赏析诗歌、领悟内涵的目的。其二,读准诗文的语气。诗歌蕴含了诗人的内在情感,我们在赏析诗歌、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就能领会诗歌的主旨,在朗读的时候就可以读出诗歌所蕴含的感情和气势,达到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就应该读出一种借酒兴而抒人生之不得志的畅快淋漓之感。其三,读出音乐之美。自古以来,诗歌与音乐就是紧密相连的,诗歌的音乐之美就在于巧妙的韵脚、和谐的音律和整齐的节奏,也因此使诗歌朗朗上口,更易于传诵。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大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必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这样就能更加深刻地感知诗歌,激发大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职教系统的语文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领域,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学好作为中华文化精髓之一的诗歌,达到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乃至人文底蕴的目标,为现代化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年喜,赖勇.在反复吟诵中体会诗歌的优美[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2]高春燕,曲贵海.谈古典诗歌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潜在功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1(08).
《边城》是我们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边城读后感600字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学生边城读后感600字左右1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他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它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天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一个方向吹,你的温存,我的靡醉。”翠翠,你是否感觉到徐志摩的唏嘘正如你一样呢?谁都不愿看见你一天又一天地守望在渡口上,苦苦地等待。如果我是沈从文,我必定不会让你日复一日地等待。因为我知道等待的味道很苦,很苦。你必定会在雨中与他再次邂逅,可惜!我是沈从文吗?我不是,所以我只能犹如一列火车从你身边缓缓驶过,用几滴和着我对你的爱怜,同情的泪珠告诉你: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不过残缺也可以是一种美吧!尽管我不知道你下一刻是否能邂逅他,但我知道浓郁的山色锁不了你的情,曲折的流水圈不住你的爱。你始终会秉持永不灰飞烟灭的信念,一直地等等等……
流水坠月,遮不了山的青葱;寂静忆风,盖不了水的闲适;时间流淌,带下走你对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着他再次出现于渡口。
中学生边城读后感600字左右2来到地下室,东西杂乱无章地堆着,母亲让我好好收拾收拾,我有些心不在焉,随意的翻腾着,眼前一个小盒子孤单的在墙角放置着。思绪来到几年前。
那是外婆去世的几天前,她已经被病折磨得下不了床,整个人面黄肌瘦,讲的话也不清不楚,当时她喊来我,指了指床底下,我知道那有个小盒子,是外婆最宝贝的,之前外婆时不时的就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轻轻的擦拭着,但是那时的外婆,已经没有这么多力气去再将它擦洗。我小心翼翼的拿了出来,轻轻掸了掸上面的灰尘,打开了正前面的小扣,里面躺着的是一本破旧的书,书名依稀可以辨认,是《边城》。
我拿着走上客厅,母亲和我一起翻阅了起来。《边城》的主人公有翠翠,翠翠的爷爷,傩送还有天保。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故事,情节朴素优美。湘西山城茶峒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选择了退出。这种手足情深让我有些情不能自己,我知道这是哥哥对弟弟的爱。结果却是让我意外,天保孤独的外出闯荡,死于意外。天保的死给傩送也带来了承重的打击,以至于最后傩送也离开了,看到这,我觉得为了亲情放弃了爱情,是可悲的,而翠翠独自承担着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
《边城》里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也让我向往。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顺顺送他们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围的乡亲都来帮忙。他们虽然生活很清苦,却能够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镇。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爱护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家一样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故事的结尾,不是那么坚定有力,充满希望的,我看到了无奈。但是让我回忆更多的是人性的美丽,是爱情的美丽,亲情的美丽,邻里之间友爱的美丽。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好似一股清泉流淌于全身。
或许全书着重在于爱情,但是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亲情,在我心中,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一直挥之不去,久久萦绕。
中学生边城读后感600字左右3在喧闹的城市,被钢筋和水泥包围的世界,被霓虹灯照耀,夜如白昼的世界,很难想象那副农村特有的画面,很难想象还有湘西这个美丽朴素的小镇,不被世俗浸染,过着艰苦朴素却快乐的生活。湘西一直以来在外界是神秘的,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更是让湘西染上的神秘魅力的色彩。我们忘不啦那个单纯善良的翠翠,忘不啦翠翠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场景,忘不啦沈从文笔下湘西那美丽的风景,忘不啦天保和傩送的那无坚不摧兄弟情,忘不啦翠翠和傩送那凄美纯洁的爱情。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啦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啦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啦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啦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啦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啦亲情而放弃啦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啦亲情而放弃啦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啦,结局怎样?给人留下啦悬念,傩送最后回来啦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啦吗?我不禁陷入啦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啦怀疑,对人性多啦一份啦解,但又明白啦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啦,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啦。
中学生边城读后感600字左右4《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从字面上理解,《边城》的大意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城市的边缘,现代文明的边缘,战争的边缘的一个故事。《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述了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
小说中的翠翠与爷爷一直生活在茶峒山城的深山里,陪伴他们的还有只狗。她在十三岁时认识了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十六岁,二老傩送十四岁,二老当地人也称岳云。翠翠爱上了二老,而同时这两人也爱翠翠。最终,大老选择离开,将翠翠让给二老,全在离开的途中失足落水而死,二老和船总认为是翠翠和她爷爷害死了他,有些不愿娶她。后来,爷爷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静静离开了,而二老因要娶翠翠与父亲顺顺吵架,无奈出走,这时,船总才让翠翠做二老的媳妇,但二老还没有回来。
在那时,人们依旧是包办婚姻,二老傩送已被一富人指定做女婿,且有碾坊做嫁妆,因此,二老与翠翠之间的自由恋爱很难达成。
作者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纯与透。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文中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故事完全没有城市里的俗气,不论是翠翠心中二老的影子与歌声,还是二老对翠翠的一见钟情,都沾不上一丁点儿瑕疵,都是那么的纯,那么的美好。文中作者甚至写到“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也永远那么浑厚”。
善良,单纯,充满了爱,这样的地方,怎能不让人有归属感?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透,茶峒的透不是简单的透,它透到了人心底,它让茶峒“静静的水即使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让翠翠“眸子清明如水晶”。
如此悲哀的爱情却发生在如同世外桃源的茶峒,这似乎有些怪,但换一个角度想想,将这么悲哀的爱情放在这么美好的茶峒,结合起来,倒也挺合适,因为我认为,这种悲哀,它是淡淡的,又是若有若无的,放于茶峒这样的地方,更可以体现它的纯与透。
中学生边城读后感600字左右5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如水的平静,没有战争的那股硝烟。它描写的是住在山区的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女翠翠的平静生活。在那个山村里有的是山,有的是水,有的是那朴素的人的一张张面孔。
作者曾经讲到:世间真有百思始得其解的怪事情,每次只要我规规整整地写下“沈从文”三个字,我就立刻会想到水,汪的水,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沈”姓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而是因为他如水的性情。
他曾在写于一九三一年的《自传》中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我有极大关系。”
我是住在海边城市的一位中学生,对于水我是不会陌生的,我能理解:水和沈从文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的倾向不可分。
我明白了,也领悟到了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
“正因为工作真正贴近土地人民,只承认为人类多数而‘工作’,不为某一种某一时的‘工具’,存在于现代政治所培养的窄狭病态自私残忍习惯空气中,或反而容易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强力压迫与有意忽视。欲得一稍微有自主性的顺利工作环境,也并不容易。但这不妨事,倘若目的明确,信心坚固,真有成就,即在另外一时,将无疑依然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他的这段话极具预见性,随后不久,他就因为不肯做“工具”而“遭受各方面的强力压迫和有意忽视”,连“稍微有自主性的顺利工作环境”也不可得了。这是作者的另一段描述,看出他当时达到处境是非常之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