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级编童话作文

三年级编童话作文

时间:2023-05-30 10:0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编童话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年级编童话作文

第1篇

三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6人。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但是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错别字多等等。这主要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狠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分八组作文内容,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景的,有写活动的,有写物品的,让学生在各方面加以训练。在作文教学中,重点要通过读写例话的教学和基础训练的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

三年级上册安排了这样两次想象作文:一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因为写图画是要展开想象的。另一次是编一个童话故事。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让学生写记实的文章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实表达,要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说假话。而写想象的文章,那就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受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想象合理方面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三、教学目标

本册作文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四、教学措施

1、制定激励措施,每次作文都评选出优秀、良好、一班三个等级,利用晨间谈话或课前几分钟进行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作文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欣赏,使学生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感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利用好看图写话课本,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4、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听、说,教师要加强指导,同学互相评价、学习,让学生学会听、说的方法,并且多加练习。

第2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说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以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也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大量的素材,写作文时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启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真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升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背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文笔优美、生动有趣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第3篇

岁月的风铃摇曳在钟“滴滴答答”声中,时间沐浴在久违的阳光下,我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六年的时光像彩虹一样,无法捕捉,风雨过去,绚丽的彩虹又将离我远去。我快要离开母校,进入人生的第“三”个家——中学了。回想小学生活,有的令我难忘;有的令我回味;有的……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我不亲感慨万千,心久久不能平静。六年的生活来匆匆,去也匆匆,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但回忆起来,就好象发生在昨天,在前天,现在,离离别只有两三个月了,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六年前,一年级(3)班的30多位同学走到了一起,这中间或许有人离开,或许有人加入,但我们一起奋斗,并肩作战,赢得了老师,学校的的夸奖,荣誉。每一次的成功都有着我们和老师的辛苦付出,泪水汗水,我们团结,我们快乐!在盛开着30朵鲜花的花园里,谁的辛勤培育,辛勤付出,才换来现在的我们?是她(他)——老师,她(他)就像园丁,培育着我们,养育着我们。

静静坐在窗前,陷入沉思。打开记忆的闸门,所有的辛酸往事全部流入脑海,但这件事,我终身难忘,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幕又一幕……

三年级的时候,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在语文课堂上,是您,吕老师,但语文成绩平平的我,却无法体会您所说的一切。一次家长会,妈妈向您问起我,您说我写作文没有中心思想,我改,努力改,您帮,尽心的帮,当您让我把《学游泳》和《当了一回小大人》这两篇作文念给同学们听时,我发现,我在您心中变了,您开始关注我的作文了,您开始叫我“亲爱的”了。从此,作文和写作就加入了我的生活,我喜欢,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书,就像讲不完,听不腻的童话,是您,吕老师,您用美妙的语言把我带入童话,您用神奇的词语是我陶醉在童话中。您告诉大家:文学就像一片海,任我们游。您告诉我们所有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好作文都是靠积累的素材才能写出来的。那是我似懂但非懂,但不知它对写作竟有如此大的帮助。在不知不觉中,我的作文水平渐渐提高……

“我们长大了!”我们真的长大了,记得不久前的歌咏比赛,夺得一等奖的我们在教室里狂欢,鼓掌。还急了那次拔河比赛,由于各种原因,我们输了,在外边,在教室里,有人哭了。我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下次的成功一定属于我们!在这,我们笑过;我们哭过;我们努力过;我们付出过,我们对“家”的爱会化作种子,被土壤所滋润,我相信,这里一定会开花,结果。不久前在一个网站上读到几句回忆小学的诗:

永远,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对这个世界环有最美的遐想

永远,乘着诚挚的小舟,在童年的梦幻中远航

永远,踏着多情的夕阳,静静地徘徊在那美丽的黄昏下

在记忆中,永远留下美丽而有难忘的小学生涯

在这里,永远,忆过去,想现在,梦未来……

在母校的“教诲”下,我得到了知识,友谊……我在这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从最小的一年级小朋友到六年级的大姐姐,把握最后的两个月,看校园,看老师,看同学,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光阴一去不复返,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切。

游走在了静静的走廊上,倚靠在墙边,似乎班中中还有我们的朗朗书声;操场上还回荡着我们嘻嘻的欢声笑语;校园中还萦绕着我们响亮的口号,每个地方都令我难忘……

漫步在操场上,又听见了熟悉的声音:“我编,我编,我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一岁两岁三四岁,五岁六岁七八岁……”一滴泪,滴在心中……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词语积累;想象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077-02

在整个小学阶段,不少教师都不愿意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究其原因是三年级的学生有大、小作文,教师指导、批改习作很费时费力。的确,对于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学生,突然间让他“长篇大论”,确实很困难。那么,如果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进行扎扎实实的说话、写话训练,三年级写作文应该是不会望而却步的。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登上三年级的台阶,笔者在一年级就开始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二年级就侧重学生的写话练习,经过两年不间断的说话、写话教学和训练,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教学成效突出。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

一、注重词语积累,教学中经常练习扩词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早在拼音教学时,笔者就经常让学生用音节拼写班级的布置和家庭的家具、电器名称,拼音教学完后,让学生先练习读由音节组成的句子,后又自己练习写。教一年级学生写字时,特别重视词语积累,经常练习扩词,至少三个,久而久之,学生的小脑袋里装了不少的词语,如《家》一文,用“云”扩词,“白云、云彩、云朵、云层”,这样的练习,孩子们很感兴趣,每次组词时,他们的小手举得老高,一个劲叫唤:“老师,我!”“老师,我!”尽管有时为了组词也闹了不少的笑话,但经过讲解,看他们若有所悟地点头,笔者也感到很高兴。扩词是词语积累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经常让学生给一些词语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或者尝试用另一个词替换课文中的词语,让他们比较一下表达上的不同,会造成语意也有所偏差。

二、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课堂发言是检测学生思考深浅度和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师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手段。当教师提问后,有的学生心里有感觉,但处于一片混沌状态,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即使说了也是词不达意。而站起来踊跃发言的同学不仅弄清了思路,而且能够使用简练顺畅的语言回答,即使有差错,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一步一步纠正,这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狐狸和乌鸦》一文,“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结合课文情境,笔者让学生想想还可以怎样表达,“当你馋的时候,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们略思片刻,马上举手回答,“狐狸馋得直咽唾沫。”“狐狸馋得想一口吞掉肉。”这样的说话练习,不仅拓展了思维,而且积累了词句,一举两得。再如《梅兰芳学艺》一文,为了深刻挖掘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内涵,进一步感受梅兰芳学艺的艰辛,有效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笔者作了以下设计:“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呼呼,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许多人都______,只有梅兰芳______。” “炎热的夏天,人们热得______,只有梅兰芳一人______。”在这样的情境下说话,孩子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三、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现场说话

“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练习说话亦是如此。学生初学写话时,内容空洞,语无伦次,这是避免不了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先从班级的布置和摆设说起,先是单句练习,逐渐增为两三句,尔后是一小段话。说话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表达,如果有难度,教师和学生均可献计献策,指点帮助,学生参与的兴趣非常浓厚,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班有一面循环红旗,它是______(颜色),______(形状),上面绣着“______”四个大字,它代表着我班在同年级中表现是______,每次抬头看到它,我心中都会产生一种______。为了配合练中“找秋天”的教学,笔者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花园,让他们仔细观察花草树木在秋天中的变化,虽然已过秋分多时,但由于气温并不是很低,所以许多植物并没有显示多么萧条,依然充满生机,月季花激情怒放,塔松郁郁葱葱,龙槐树婆娑多姿,广玉兰亭亭玉立……根据他们对某种花木的兴趣爱好,分成几小组,观察、欣赏、思考、指导、说话,学生情绪高涨,叽叽喳喳,像一群小鸟一样快乐轻松,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表达的语句也很新奇。如:“那密密麻麻的塔松叶片,像一根根绿色的绣花针,又像棵棵小草刚发出的嫩芽,我顶着它的尖摸一下,还挺扎人呢!”当学生表达受阻时,同组学生纷纷出谋划策,必要时教师参与点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了说话练习,写话也不必费劲了。

四、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想象,拓展说话

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想象 创新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激发观察兴趣。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意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

在教学《找秋天》的作文指导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在网上搜集一些与秋天有关的图片和文字,或者一些相关的FLASH动画。当一幅幅充满秋意的图片和精彩的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宛如身临其境,路上一片片落叶遍地,花坛一朵朵盛开,逼真的秋风“沙沙”作响。孩子们边观察边以小组的形式寻找秋天,他们在浓郁的秋天背景下,模拟着“赏”“采枫叶”,此时,活动的乐,体验的真尽显其中,趣味无穷。

2.指导有序观察。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对于刚升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多媒体指导学生看图,便于调控学生的视力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下口诀:全面看图,看懂主要内容;分部看图,看懂具体内容;最后连贯看各部分内容。这顺序就是“整体——部分——整体”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再拿《找秋天》来举个例子。在教学时我首先打出三幅投影片,“天空图”“落叶图”“丰收图”,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再按顺序分别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作做准备。

3.观察抓住重点。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小学生观察事物大多是笼统的见林不见木,不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他们对于一种明显事物所掩盖下的另种不明显事物的观察还缺少深刻性。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定格观察,使观察思路豁然开朗,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写作能力。而电教媒体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极其有利。

1.借助媒体中的静态图片,训练想象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 “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2.巧用媒体中的动态录像,培养发散思维。小学生的思维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用录像再现写作素材,可使学生很好地感知、观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将从画面中观察到的图象与其内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联系点,使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刻、全面又合理,尔后将这样的情感与认识诉诸文字,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有序、有情、有理。

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完成从“物”到“意”的思维转化,从而通过铺设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三、运用电教媒体指导说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引导;效果

中国有着广阔的农村,更有无数的农村孩子,与城市的孩子比,他们生活的圈子相对狭小,见识也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自然较少,思维方式欠灵活,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如何抓好农村小学作文的起步教育,是农村小学教师的当务之急,也是农村孩子作文起步的关键步骤,也关系到他们是否喜欢作文的关键一环。为此,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起步的想法。

1.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有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看到自己学习的成绩,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如何使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自觉、自愿作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经常练笔。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特别是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见识少,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广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而《语文课程标准》把以往写作大纲中的“有中心”三字删去,更加强调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更加强调“为自己写作”和“为不同读者写作”,更加强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让他们做到“我手我心”。教师批改作文,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农村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可先学写美丽的校园、校园一角入手,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去观察,确定观察位置和观察点,注重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景物的特点,写“下水作文”作示范,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学生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着用书面表述出来,记录下来,社区生活中的景和物、人和事,是开拓学生作文的源泉。例如:写景状物可以从山川原野、四季景物、家乡特产写;写人可以从学校的教师、同学,家里的爸爸、妈妈;写记事可以从春耕、秋收写。总之农村土地广阔,生活丰富。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都是学生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外出玩耍、旅游处处留心观察,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学生多提供读好书的机会,并在读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定期检查,贵在坚持。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资料库就不断丰富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自然生动。

4.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7篇

新课程开展以来,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了生机。自从教以来,本人一直从事小学语文与美术的教学,闲暇时经常在思考:美术和语文课程是否存在着融合的可能,为此,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两门学科能否融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图文并茂”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风格,也表明了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艺术美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用文字、语言、动作的各种方式来展现。这两门学科的融合,能给孩子们搭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低年级段学生要训练先说再画,低年级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绘画能力低于学习语言能力,这时,老师应该注意不能急于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一定要注意积极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语言欲望。教学中可以让他们先说再画,这样画面内容会更丰富有趣。在教学中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故事的喜爱,他们喜欢听故事、编故事,编的故事新奇富有想象力,有时候连老师都自叹不如。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课程,我们应给时间让他们自己说说想象的故事情节,然后再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来描绘。在教学二年级“虾和蟹”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对虾和蟹外形及主要特征进行想象和设计,第二课时我把重点放在通过想象编有趣的故事上,我先给孩子们讲有关虾和蟹的童话故事,同时配上精美的图片,在叙述的过程中我还故意把虾和蟹的不同外形特征和功能进行了描绘和夸大,不断激发孩子们后续想象。接着举办了一场精彩故事会,让孩子们用这两个形象去编出其他的故事,先让他们在小组里讲,再推荐精彩的故事在班级里讲。在这十几分钟里孩子们表现很活跃,有的甚至配上自己画的小样来讲述。有画虾蟹大战的,还有画蟹老板在给虾顾客理发的・……让孩子画自己编的故事,最能激起他们对文学和美术的学习兴趣。

对中高段学生要文字训练与美术创作相结合。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文,不太会表达,写得字数很少。老师们也很伤脑筋。为了让孩子不怕写作文,我要求他们写日记,这对于会说话的孩子很简单,但有时候,对于不太会表达的学生来说,写日记却成了一种负担,但又不能不写,怎么办呢?在教学中,我尝试让那些表达困难学生试试画“日记画”。日记画的内容很多:可以画当天让你最深刻的情景,也可以画一些你听到的故事或是看到的好书内容等。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想法,再配上简单的文字叙述就行,这样的日记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孩子们把画中内容表达出来,哪些东西应表达详细,哪些东西表达粗略些。日记画中有的内容用绘画不太好描绘,可以配些文字说明。有些地方用文字难表达清楚,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展现。日记与儿童画都是孩子们表达内心的一种语言。日记画表现出了孩子们真、善、美的东西和一些感受和认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写作兴趣,为语文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力、想象力、绘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从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中也能寻找到我们美术创作的素材。例如,在学习古诗时给古诗配画,方便孩子们记忆古诗,强化画面感。古诗文中不仅表达出美的意境,还反映出了诗人的胸怀,情感。毕竟古诗文经历了时间变迁,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是孩子们很难体会的,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在积累优美诗句的同时能容易去领悟古诗的内涵。语文书中的每首小诗都配有一幅意境优美的图画,用画来表达出古诗的意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感同深受地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古诗时,我首先会让孩子们充分诵读,在多次诵读后了解古诗想要表达的意境,再把诗句变成一幅幅画面后就更便于记忆。例如,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作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角,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开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两句,把秋夜明月下的洞庭湖写得空灵、宁静、和谐。特别是“镜未磨”三个字把千里洞庭的那种安宁温柔、朦胧美表现得惟妙惟肖。接着,诗人又把视线转移到湖中的君山上,皓月当空,洞庭的山水显得更美,它们浑然一体,远望就像白银盘里放着一颗青螺,显得十分惹人喜爱。这样的景色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这样一首山水小诗,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诗人把洞庭湖的景物描写得这样具有浪漫色彩,把人与自然写得如此亲近,这是很难得的。这是否可以成为学生水墨画的好材料呢?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为学生美术的创作提供素材,而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孩子们的脑海中,以及他们对诗文意境的感悟,这样他们对美术创作会时刻感到新奇有趣,得心应手。

总之,美术和语文教学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如果老师能多用心使各学科间的知识相互贯穿起来,我们的课堂会更吸引孩子们的参与。这样的教学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培养各种能力,又能从小树立创新意识,从而更有效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第8篇

【教学实录】

一、回忆交流,激感

师:前不久,我带大家到海边去观鸟,说说你看见了哪些鸟?哪种鸟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海边的水鸟真多,有很多我说不出名字。

生:我看见退潮后,沙滩上有许多鸟在觅食,有的嘴特别长,有的脚特别长,有的在沙滩上跑起来特别快,但就是说不出名来。

师:我们小洋口地区,现在已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据观鸟专家统计,每年在我们这个地区观察到的鸟类达到二百多种。

生:我们在洋口渔港码头,见到最多的就是海鸥。

师:你们观察到的海鸥是怎样的呢?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一下。

(学生四人小组组内展开交流,再全班汇报。)

二、观察想象,驰骋情智

师:海鸥是我们渔港见得较多的海鸟。老师拍摄了一些海鸥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看?(教师出示拍摄的海鸥照片,有展翅翱翔的,有贴着水面低飞的,也有俯冲直下的,甚至有扎到水底的。)

师:说说你喜欢海鸥什么?

生:我喜欢海鸥肚子上洁白的羽毛,比白雪还白。

生:海鸥就像一个纯洁的精灵。我真担心,它那洁白的羽毛会被海水给蘸蓝了。

生:海鸥的翅尖也有一些黑灰色的羽毛,它像燕子一样,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眼睛圆圆的特别有神,嘴巴尖而长,爪子很有力。

师:你们注意到海鸥的外形特点,观察很仔细,说得很形象。你还喜欢它什么?

生:我喜欢在浅水中悠闲踱步的海鸥,显得温文尔雅。

生:我喜欢停落在桅杆上的海鸥,或者是站在礁石上的海鸥。

师:看上去,那些停落的海鸥在做什么呢?

生:它们静静地伫立,像是在欣赏大海的迷人风光,又像是在享受日光浴。(学生齐笑)

生:我特别喜欢它飞翔时的翅膀,那一对翅膀特别大,张开后几乎有它的身子的好几倍长。

生:我喜欢它飞行的姿势,有时翅膀纹丝不动,却能像一架迷你飞机一样稳稳地在天空滑行;有时展翅高飞,只要轻轻地扇动几下翅膀,就飞上高空;有时一个俯冲,就像离弦的箭射入水面,叼起一条小鱼,又轻快地飞上蓝天,真是一个飞翔的高手。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海鸥的几种飞行姿势你都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实海鸥那一俯冲是发现了水里的猎物――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锐利的眼睛。

生:我从资料上知道,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或者成群的海鸥聚集在沙滩上或岩石缝里,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所以有人把海鸥称作“气象预报员”。

生:我从书中知道,海鸥除了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

师:是啊,我们通过观察和查找相关的资料,知道了有关海鸥的生活习性。海鸥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搜集的有关海鸥的一些资料。(教师出示收集的海鸥的生活习性)

(播放《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

师:听,多美的歌声,你在想什么呢?

生:海鸥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

生:我好像看到海鸥像一位洁白的天使,正向我们快乐地招手。

生:大海那么美,如果没有海鸥,那就不美了。如果让我画大海,我一定会画上很多飞翔的海鸥。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相信你画出的大海一定会很美的。

生:海鸥迎风斗浪,搏击长空,它那种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自主习作,放飞思维

师:说得真好,如果让你来写一写你眼中、你心中的海鸥,你想写些什么?

生:我想描写海鸥美丽的身姿,描写它在海上高飞的姿态。

生:我也想写写它戏水捉鱼的画面。

生:我觉得海鸥就是风浪中的精灵,不仅可以写海鸥矫健的身姿,也可以写它在风浪中勇于拼搏的精神。

师:现在大家拿起笔,写下你眼中的海鸥吧。

【案例赏析】

这是学生观鸟之后进行的一堂作文指导课,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交流共享观鸟的发现和收获。该课例借鉴情境教育思想,优选情境,在情境作文中有效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 优选情境,激发兴趣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概括出四大领域的情境课程,其中之一就是“源泉领域”:让儿童走进周围世界的“野外情境课程”,让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活动,真切地感受,为创造性地表达成文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本课例正是巧妙应用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野外情境课程,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海鸥,创设了两个生动的情境:一是课前的观鸟情境,老师组织学生海边观鸟,让真实生活情境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刺激他们的大脑,形成鲜明、深刻的表象,为课堂表达建构基础。二是课上的画面情境,课堂中呈现观察时拍摄到的海鸥不同姿态的图片,帮助他们组织、积累语言,为后面的习作打下基础。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内在的情感得到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教师的放手更是让学生可以自由、不拘形式和内容地去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二、有效引导,激活想象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五原则”中的“突出创造性”说的是:强调观察,在观察中丰富表象、储存表象,这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强调想象,为创造新形象提供契机;鼓励求异,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生活处处皆语文。学生的作文题材的源泉就是社会生活。观察让儿童一步步去认识世界,观察中获得的感受会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的精神世界、智慧及情感世界也随之丰富和发展起来。本课例中学生交流自己观察海鸥的所见所感完全是发自肺腑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是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也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的。例如,当学生一开始只关注到海鸥的外形特点时,教师适时总结,点明学生善于抓住外形特点、叙述生动等特点,再鼓励学生及时拓展思路,追问“还喜欢什么”,一个问题让学生立刻变换了思维的角度,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观察要抓住特点去观察;当学生喜欢停落的海鸥时,教师立刻追问“停落的海鸥像在做什么呢?”立刻引发了学生妙趣横生的想象。

三、适当拓展,丰富表达

这节课,学生不但欣赏了老师拍摄的海鸥活动的画面,与他们观察到的海鸥形成了记忆的补充,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适时适量地补充了一些有关海鸥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丰富了对海鸥的认识。学生的观察是感性认识,老师的知识补充是理性的认识;而多次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又丰富了学生的认知。通过活动的开展,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学会了探究性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积累。尤其是最后,通过歌曲的介入,让想象得以自由驰骋,作文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习作情境创设与乡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20051―11)”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目录精选

我心中的儿童教育

一、从“弊端”中提出问题

二、“意境说”让我豁然开朗

三、美是教育的磁石

四、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

五、反思产生顿悟

六、改革没有尽头

七、围绕一个“情”字去构建

八、创新教育理论顺其自然

九、情境课程是块富矿

十、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我和学生在课堂里

一、荷花(纪实)

二、海底世界(三年级拓展阅读综合课)

三、月光曲(纪实)

四、小音乐家扬科(纪实)

五、草地夜行(四年级故事教学)

六、燕子(四年级散文教学)

七、桂林山水(五年级散文教学)

八、(五年级诗歌教学)

九、卖火柴的小女孩(五年级童话教学)

十、春姑娘的大柳筐(三年级想象作文)

十一、一瓶墨汁(纪实)(三年级情境作文纪实)

第9篇

但在日常的看图作文教学中,二年级孩子的写话现状不容乐观,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是“流水账”式的表述,就是杂乱无章的幻想,缺乏主题和重点,这样,将会直接影响三年级的命题作文。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找出阻碍二年级学生写话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使其初步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为学生踏上成功的写作之路做好准备。

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

一、看

看图是写话的基础,但是二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学写话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工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是这样做的:(1)整体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2)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然后,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以二年级上册练习2里的写话《秋天来了》为例。教师先让小朋友仔细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稻子、苹果、大雁),再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图画上的景物学生基本认识,他们会产生亲切感,说起来也争先恐后。

二、想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想”这一环节。

“想想”,一是指想一想老师提出的问题该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思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1.看图想象,即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形象、直观的图画,启发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

2.看图编童话故事。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看图编故事要从“异”字着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力避“鹦鹉学舌”,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说得不同。

以《秋天来了》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第二次看图,说一说看到这些景物想起了哪些词语?学生便可以想到:金黄、红彤彤、五颜六色、成群结队等有关秋天景物的词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局限于单一的词语,让孩子畅所欲言。

三、说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啰嗦,有时还带有语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1)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2)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3)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有条理地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发言(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哪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说话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表达,心情愉快。有时看单幅图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

二年级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跳跃性很大,因此,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杂乱无章,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要教会他们按顺序、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们看“细”、看“全”、看“深”。在观察中除了训练他们有序地看,还要训练他们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

总之,说话训练要有层次地进行,要大面积练习,图意清楚的先让班里语文成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随后大面积展开。这时,还要重点指导和帮助中、差等生,最后安排同桌对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语句来表达图意。

以《秋天来了》为例:教师指导学生第三次看图,说一说,把句子变长。

秋天,树上挂满了(什么)。

秋天,树上挂满了(什么样的)苹果。

秋天,(什么样的)树上挂满了( )。

秋天,(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树上挂满了( )。

然后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同桌之间像这样也来玩一玩一句话的游戏。这样,学生就把各种景物描述得很生动了。

四、写

1.写具体

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景物的特点和景物之间的联系,把话写具体。

2.写生动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如下工夫指导学生重点写景物的特点和事情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景物和人物活起来。

3.提醒写话格式与坐姿

以《秋天来了》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四次看图。

第10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培养兴趣 鼓励学生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趣味是先导。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这时他们就会把作文看作一种愉快的学习活动,写作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那么,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因此,我们就要经常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神态外貌,听听他们的语言;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生活用品、儿童玩具等等;观察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沮丧的、新鲜的事,如雄鸡打架、下河捉鱼、燕子垒窝等:观察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解其质,嗅其气。然后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或写成日记、节假日游记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还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日常生活、周围事物、所见所闻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也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进一步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正可谓“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因循守旧,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上课,走“分析段落大意,抓取主要内容,寻找中心思想”老套子,那么就会打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概括教学内容,拈精摘要,提纲挈领,在教学语文时设下重重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便能激发起学生要求质疑疑解惑的强烈心理。例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就给出三道题目让学生思考:(1)大自然真的有文字吗?(2)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3)在大自然中我们能找到一些文字吗?随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入,产生了许多困惑,这时便是最佳的教学时机,借此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有效的推进了本课的教学。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三年级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第11篇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综合性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就要求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自主参与学习,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实际操作与劳动实践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在真切地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但一定要做好观察的指导。如:我们指导学生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时,我们就可指导孩子们观察父母的手、皱纹、皮肤、为自己做的事……在观察之前,可以利用“实践”本身的活动性来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还要引导孩子明确观察目的、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观察的过程要让孩子们坚持下来,不坚持又何来习惯的养成呢?所以,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制订观察事物的计划,让他们根据计划行事,而不至于让观察变得“困难”。当然,还要建立检查制度与奖励制度,在激励作用的良性刺激下,学生就能坚持下来。一旦孩子们发现并体会到观察的乐趣与奇妙之后,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喜欢上观察,那么,“观察”要成为习惯,并不难!

二、培养学生写观察笔记的习惯

知识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我们要叫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记录观察结果,要像法布尔一样,随身带着个观察小本,把观察到的写来。蓝天中飘着几朵白云,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记录;亲手播下一粒种子,亲眼看到它发芽、开花、结果,用你的笔记下这份欣喜,这就是实践;别忘了,这还是语文。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用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课余练笔,源于生活这股活水,学生随心而至,多写真情实感,入情入理,还防止了套式作文、抄袭作文的出现,“多练笔生花”,所以新课标把学生的课内课外练笔规定得详尽具体。怪不得著名的作家冰心说:“要想使文章有进步,须从日记开始。”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在此本上。在适宜的时候,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欣赏、探索。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的习惯紧密结合,共同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

三、培养学生查阅信息的习惯

信息的习惯是指能寻找、选择、整理、重组、储存、利用文中各种有用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素养。这一习惯,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时代尤为重要。

查阅信息也有助于学生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观察到一定的程度,观察所得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了;而且有时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并不能解答他们观察到的结果,那么,就会产生疑惑;有时,调查访问的实践活动,也需要做大量的资料准备;还有很多的综合实践活动,都需要资料的补充――在这时,最好就是指导孩子们查阅信息,通过资料的补充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并解开他们的疑团。老师让大家从书上、电视中、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帮助自己的观察,增加自己的见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但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还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查阅资料的习惯,而查阅资料的习惯也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便,两者相辅相成。

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他们收集语文课程资源空间的增大,

查阅资料的增多,所以,我在班上多为学生创设更好的交流所查阅资料的机会。例如,这学期组织学生开展“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文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故事会等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读,动手找资料去写,在讲台上大胆说,互相之间细心听;学会到图书馆找资料,摘录报纸,编辑文章,制作小报;结合课文到网上查资料,学习编故事剧、演童话,尝试写诗歌;走进社区搞社会调查,搞采

访……把文字性的资料立体化、形象化、人文化,让学生把自己获取的语文知识充分展示出来。

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既然课标特别重视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既然课标这么强调综合性学习的开展,那我们就巧妙地把这些教学要求转化为互惠互利的教学资源,让良好的习惯为综合性学习活动服务,也让这些良好的习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养成。

第12篇

在一年级的说写要求中,每次训练,我们都要指导学生说写的时候要把话说完整、说通顺。到了二年级,除了把话说完整、说通顺外,还要把话说连贯。这是说好话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组段写篇的基础。但是一直以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重字词教学,轻语言表达的现象。虽然现行教材中安排了听说训练,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注重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事实上,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低年级儿童是智力发展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担负着培养听说能力和提高写作兴趣的奠基任务。不经过低年级系列说话写话的训练,中高年级的写段、篇就会脱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词语贫乏,内容空洞,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因此,作文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加强说话,写话训练,说是写的基础,指导学生在说好话的基础上写话,打好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基础。说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1.听讲结合,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我经常给学生讲童话故事。讲故事时,力求做到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我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把学生带入故事,使学生进入角色。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情节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我也常给学生听录音故事,学生听到富有感情的声音、动人的音乐时,我适时的鼓励学生去想象生动的画面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去体会故事的丰富内涵,从而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听,虽说是在被动的接受信息,但是在听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各种思维能力,学生听完后有所流露,这样就奠定了说的基础。在进行完听的活动后,我总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其采用的方式有很多,或是我问你答,或是复述故事,或是编故事。每个星期五,我都布置学生听一条新闻,星期一的语文课由一位同学复述给大家听,我称之为“课前小新闻”。这已成为了我们班的特色小活动,效果很好。我还定期的开展讲故事比赛,这样日复一日,听与说紧密联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进步很大。

2.自编自演,放飞想象

学生具有无穷的想象力,他们比较容易沉醉到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用讲故事,写故事比较容易引领学生作文入门。教学中提供一些图画,引导学生围绕图画展开故事情节,在教学中采用说说,演演,写写,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表现自己,编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森林运动会》《小鸭子得救了》等,一幅图画,学生常常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来。

二、文本再创造,丰富学生表达语言

爱想象是儿童的特点。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是创造性学习及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着力于挖掘教材,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不仅丰富教材内容,而且发展的学生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1.激发想象,课文补白

阅读教学中,把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说明,补白是课文的延伸理解,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培养想象与创造力。使他们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去表现。课文《爱祖国》中的每一段内容都比较简单,但涵义丰富,可以配上一些图片,课件,引导学生从“为什么爱”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学生发言较积极。在语言训练中让学生具体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2.参与角色,续编故事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好幻想爱新奇的天性使学生比较容易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故事角色中去表现,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如课文《狐假虎威》上完后,教师启发学生想象狡猾的狐狸又一次在森林中碰到了老虎,狐狸眼珠骨碌一转,于是心生一诡计,把老虎骗得个团团转。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改编故事情节,参与创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合理想象补充或展开情节,以原故事内容为依据发挥想象,续编故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如我在上完《狐狸和乌鸦》后启发学生想象乌鸦上当受骗后会想些什么,狐狸吃到这片肉了吗?你能不能帮乌鸦想想办法把肉拿回来。如果第二次遇到狐狸 ,它们又会怎么做?启发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想象力。

三、说写结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阅读水平,从一年级开始,我便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说写结合。刚开始只要求他们说句写句。之后,过渡到说段写段,最后要求学生加工润色,整理成文。这样说写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1.扶持引导,积累句式

虽然入学有一段时间了,但低年级小学生对书面语言的表达还是不规范。需要教师扶持引导,在说话写话训练中,帮助学生积累基本句式,提高语言能力。如学习课文《云房子》时,写到了云的各种形状,课文中运用了“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这样优美的排比式比喻句。此时,我引导学生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云儿还会有什么形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句式表达。如用“究竟”说一句话时,可以把这个词用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说写结合,掌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