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讲课的基本要求

讲课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5-30 10:1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讲课的基本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讲课的基本要求

第1篇

关键词:技能;基本方法;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53-01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讲授技能

1、讲课艺术 。讲课是一门艺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只能产生并形成于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 实践之中。

2、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 术(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姿势语)和 管理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良 好的学习气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3、提高讲课艺术的途径 。 第一、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和广 博的知识素养。第二、需要实践。讲课艺术是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提出 了要有教学机智的艺术要求。所谓教学机 智就是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

二、终课的技能

终课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通过小结、练 习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和技能及时地 巩固下来,并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一种教学活 动。终课的意义在于:巩固知识、升华认识、发 展能力、及时反馈等。

终课的方法 第一、知识整理法。是将先后学习的新知识依据 它们的内在关系建立起知识链的一种终课方法。第二、提炼结论法。是通过对史实的层层分析,以得出符 合逻辑性结论的一种终课方法。第三、整合图示法。是以图示来归纳全课知识的一种终课方法。 第四、比较对比法。第五、升华认识法。是分析归纳重要史实以获得规律性认 识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的思维形式是由具体到一般, 由现象到本质。第六、巩固练习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活动。 第七、新课铺垫法。是依据教材前后课文之间的知识联系, 结合下一课内容设置问题,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 欲望的一种终课方法。第八、深化教材法。是挖掘教材潜在内容的一种终课方法。 第九、讨论总结法。是以总结学生讨论情况为小 结的一种终课方法。第十、学法示范法,是以实例示范方式作学习指 导的一种终课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示范性,即实例与说明相结合。

历史教学终课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终课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服务,紧扣教学 重点。一节课是一个整体,终课是这个整体的一 部分,因此关于终课的设计也就不能孤立地进行, 而应放在整节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终课是必须 突出教材的重点。第二、终课对重点史实、概念的阐述注意深化, 切忌简单重复.第三、终课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终课不 单是知识的归纳、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 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终课要注意学生作业的设计。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讲述法及其基本要求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 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教师较多地占 用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讲述法 又分为叙述、描述、概述三种不同的方式。

(1)叙述法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具体的、完整的讲述。 运用叙述法应注意几点:要按教材内容进行叙述; 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要突出重大情节;要有充沛 丰富的感情,主要通过语言、语调表现感情。

(2)描述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些重要的历 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重大场面、主要 情节进行具体细致、绘声绘色的描述。其特点是 形象性。其作用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使学生形成具体而鲜明的历史表象。 运用描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围绕教学任务和 教学目标;要有所选择和侧重;要语言生动、细 腻、准确、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不能 违背历史的真实性;要运用教材中的各类图象进 行描述。

(3)概述法是对教材中的次要部分,用以勾画出历史的全貌和发 展线索。概述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条理清 晰。叙述、描述、概述经常配合使用。叙述中有描述和概述,描述时要依靠叙述。

2、讲解法及其基本要求.讲解法是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和 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历史概念 和揭示历史规律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多 用于讲授政治经济制度、法令条文、某些 文化成就等等。 讲解的方式主要有解释与比喻、分析与综 合、类比与对比。

第2篇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我经过多年探索,运用了“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下面简单谈一下做法。

一、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分层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备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二、分层授课

1.备课阶段: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层次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层次,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层次,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层次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

2.讲课阶段:分层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层次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层次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三、分层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层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层次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于是,就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1)一套试卷中。双基题占80分,能力题占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一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

(2)题同评分标准不同。

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学生分级学习后,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后进学生的成绩也有所提高,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不知不觉地跟了上去。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3篇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言修养

一、亲切流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魏巍在《我的老师》里这样回忆他的老师蔡云芝先生"她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能歌唱的音调的语言一定是亲切流畅的,蔡老师正是用这样的语言,才使她的学生乐于学习,以至于几十年后仍能记忆犹新。相反,呆板的语言则没有吸引力,学生就不愿接受,甚至为这样的老师感到头疼。

二、饱含真情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源泉

教学艺术也应是情感的艺术,作为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一定是充满真情的。当教师将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用整个身心灌注情感,然后把教学内容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真爱,学生就会真切感受到知识的震撼,因而他们就会带着更加浓郁的情趣学习,全身心的同教师一起体味文学的美。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要数于漪老师,她主张语文课要"教出情趣来",要"声情并茂","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选准动情点,以情激情,满怀激情地启发、提问、讲述剖析……"。纵观于漪的教学,课的起始总有一段充满艺术性的,感染力极强的导语设计,调动学生情感,确定教学基调;课的进行过程中常尽情地作一些精彩发挥,"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课的结尾增添色彩,画龙点睛,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情味无穷。正因为于老师的教学语言倾注了真情实感,所以才能很快与学生产生共鸣。

三、有趣机智是对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的更高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亦庄亦谐,风趣幽默。理解教材主要靠逻辑性的讲述,但逻辑性的讲述时间一长,就容易使学生身心疲劳,因此讲课应庄谐并用。一般来说,导入课文时宜诙谐,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后宜诙谐,能使学生较快的消除疲劳,进而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学习。当然,这些充满机智的语言绝不只是逗乐,它是教师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发挥,给学生轻松自由的快乐体验,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接受知识的愿望,产生寓教于乐的特殊效果。

语言教师提高教学语言素养的途径

一、教态要大方自然

课堂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地方,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教师的站姿要稳健有力,不能伏在讲台上,或者一脚踩着讲着腰讲课,这样既不雅观,也影响发音。稳健有力的站姿才能有助于自己的语言有强劲的力度,以传达到应有的范围,便于吐词清晰。其次教师讲课时伴随着真切的面部表情,这样能使学生亲近教师,乐于接受知识,具体讲就是要面带微笑,随时用眼神与学生交流,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改进教学方法。第三,选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语速和音量。一般来说,舒缓的语气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抑扬顿挫的语气会使人感到格外亲切悦耳。

二、语言要准确、有涵养

语言准确是指所表达的知识准确无误,不能含糊,更不可吞吞吐吐,这就要求语言老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备课,涉猎与之有关的资料。只有饱含知识的课堂语言,才能开启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心灵之门,才能让他们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语言的准确包括课堂语言要规范,即必须用普通话教学,这是对语文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二要合乎语法要求,不能有病句;三是忌读错别字,如果一个教师经常读错字,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

三、语言力求简洁明快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教师在课堂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对问题的分析要环环相扣,丝丝相接,不能嗦嗦,重言倒语,实为教学之大忌。另外有些语文教师习惯带口头语:如"是不是","对不对"等,这些东西丝毫不起表意作用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当代学生的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他们不希望在压制强迫下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民主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在教学语言上,就是要使用平等、合作的口吻。教师切忌使用:"你给我读一遍""你给我背一遍"等命令式语气,而应改用"让我们一起看一遍""谁来试试"等富有民主气息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学生就乐于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他们也会更加尊重和信任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嘛,从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第4篇

一、利用学生的兴趣点,事先约定听课表现

我认为真正能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是“玩”。大多数学习差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也较慢,玩的时间相应地也就少了。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归根结底是他们还想玩。在潜意识里,他们是想把丢掉的玩的时间找回来。老师可以利用孩子想玩的心理,课前向他们保证,如果认真听课了,作业会很少或者不留作业。讲课时如果又有学生不注意听讲了,老师可以再次提醒:“你们想痛痛快快地玩吗?”学生会意,听课纪律必定井然。课堂是学习的根本,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学生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把知识掌握了,课下就没有必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题,愉快了心情,休息了身心,课上就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听课,形成良性循环。

二、在课堂中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大多数是由于年龄特点决定的,是无意识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听课行为,做到随时纠正,不厌其烦地去提醒。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突然提高讲课声调,可以直接叫一下走神的学生,可以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可以忽然停止讲课,给学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待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时再接着讲,也可以喊起一名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让他环视一下有没有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还可以走到某一名学生身边,或拍拍他的肩膀,或摸摸她的头,用肢体语言示意要认真听课了……

三、在课堂中表扬表现较好的同学

著名的教育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好的表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老师可以经常表扬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时间一长,他们就不知不觉地成了学生们的榜样。老师还可以抓住时机,对那些上课经常不注意听讲,而某一次认真的学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表扬,让他觉得做得好就会被表扬,他下一次可能会做得更好。小学生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进步的话,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小五星均是奖励表扬。只要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心理,在适当时候给予表扬,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在课堂中适当增加一些和课文有关的内容

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理解力尚不强的小学生,他们能坐在教室里听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迫式的。他们的感性认识远远大于理性认识,如果想把他们的听课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那么讲课的内容和方式必须是有趣的,他们喜闻乐见的,或者能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当老师能将小故事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往往会收到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本着信心和耐心,坚持不懈

第5篇

六年级是学生们小学的最后一年了,小学毕业以后他们就要升到初中中去了,所以最后一年的教学也是为初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特制订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1、认真举行考试

考试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精心安排。平时考试、单元考试、综合性考试,从出题,举行考试、阅卷、统分、进行质量分析等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及时查漏补缺,力求做到课课达标,单元合格,人人过关。

2、认真备课

遵照学校要求的“六认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一步一步地夯实基础知识,训练目标要求和基本技能,切不能为了赶时间,抢进度,盲目求快。要把握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原则,结合本班学生知识起点,接受能力,适当提前结束新课,以便集中精力组织全面复习。

要加强集体备课,把好备课关,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把握《大纲》要求,深钻教材。这样的活动周周进行,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组教师要各抒己见,最后协调统一。保证传授知识的正确和同组各班的一致性。

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①课前准备充分,每节课教学目的明确,组织严密,准时上下课。

②讲授正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讲有重点,练有目的,教法灵活,学生学得轻松有趣,练得有劲,课课有得。

③用普通话教学,注重教学礼仪,文明施教,语言生动有吸引力。

④板书工整,排列清楚,能体现讲课的重点和思路。

3、抓好复习

毕业班的教学,特别是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求我们一定要忠于大纲,忠于教材,指导复习。首先要加强集体教研,发挥集体优势,根据大纲,确保知识点传授无误,要以教研组为核心,认真拟定复习计划,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地复习。

4、认真上课

切实向40分钟要质量,不加重学生负担。在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的前提下,课堂教学讲究艺术,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不定期地进行相互听课,这既是相互学习,也便于互相帮助。

5、认真批改作业

按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习题要精选,数量要适度,书写格式要统一,对作业的批改要及时、认真,重视讲评,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误。

6、认真辅导学生

辅导学生分层次进行。根据学生成绩档案,因人而异地进行辅导。对差生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学校辅导和家庭辅导同步走的办法,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高要求,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训练,最终达到既保证及格率又有尖子生这个目的。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教学结构;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62-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主客观条件,完成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内容实施,维持教学秩序及师生互动、保证教学任务有序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组织教学,以排除干扰、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复习检查。复习检查的内容可以是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又与新知识有一定关联性的内容。复习检查的形式要多样化,一般包括口头提问、板演、检查课外作业。复习检查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通过复习检查,还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包括把学习的题目、内容、目的与方法告诉学生,引导学生感知教材。教师讲清教材中的重难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原理的具体运用。传授新知识特别要注意启发性,以便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传授知识一般是从引导学生复习学习新内容所必须的知识入手,然后导入新的课题。

4.巩固新课。巩固新课是在新课讲完后,教师用精练扼要的语言把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系统概括,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基本掌握和消化。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并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精读课本、整理笔记、书面测验、作业练习等方法达到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提高的目的。巩固新课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及时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系统化和条理化,辅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教师通过这一环节,能更好地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

5.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在课下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布置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为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业,可以是复习题、思考题或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也可以是课后活动、心得体会、思想政治小论文、社会实践和对学生的行为要求等。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教师落实知与行的统一,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同时,适当的作业布置能使大学生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构成一堂课教学的全过程,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环节,集中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分析

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每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教育方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进行设计的,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抓住重点知识,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每一节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本门课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结合形势和任务,在对教材和学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等实际情况的具体把握的基础上确定的。确定教学目标,既要明确具体,又要切实可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教学活动才能共同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恰当,将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成败。

2.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上讲授的概念和原理要准确,观点要正确,材料数据要真实,理论联系实际要恰当,讲解思路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运用科学的理论。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坚定的立场,运用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去指导实际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有其共同点,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要求联系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具体社会现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脱离理论知识、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3.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突出重点,就是指对每一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用主要精力和时间作细致深入的讲解探讨,力求讲清讲透。教师授课时,应在技巧上下功夫,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有清晰和深刻的印象、明确和完整的理解、牢固和持久的掌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对教材中的重点问题精讲、详讲,对非重点的次要问题少讲或略讲。由于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每节课都存在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这部分就是该课的教学难点。解决难点,就是指在讲授学生难懂的教学内容时要讲究策略,可以辅以其他教学技巧,如多媒体等,将枯燥的知识点具象化、形象化,以求做到深入浅出。

4.教学方法要灵活有效。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哪些方法才恰当有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论采取何种具体的方法,都要贯彻“以人为本,侧重启发,创新灌输”这个总的指导思想,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逐步地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由“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由被动式转变为自主式,由说教式转变为指导式,由知行脱离式转变为知行统一式等。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依据具体目标的可操作情况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来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7篇

一、讲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

如果学生对第一次亮相的教师讲的第一堂课的印象好,就为以后的讲课创造了良好条件,否则,就要花几倍的力量才能挽回。第一堂课是对教师要讲的课程在整体上把握程度的一个考验。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不可轻视。第一堂课多为绪论课,追求的效果是通过对课程的总体介绍,讲明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

对于第一堂课的重要性我深有体会,虽然它并不涉及什么重要的知识和内容,课堂的含量也不多,但每次在第一堂课的准备过程中都要比其他课付出的更多。比如我所教授的普通化学这门课,虽然给全体学生所讲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所教专业不同,往往好多学生会感到化学这门课程与其所学专业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在没有接触这门课之前就产生了厌烦感。为了扭转他们的这种想法,也为了让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并学好这门课,我总是提前搜集各方面的资料来寻找化学与其所学专业的关系,在绪论部分重点突出地把这个问题讲出来,发现效果很好,不但许多学生产生了兴趣,而且知道了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第一堂课老师给学生的整体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第一堂课更要注重教师本人的每一个细节,从衣着打扮到说话的讲究。还要非常细致的给学生讲明你所教这门课程的整体脉络和重点、你的授课特点、讲课的思路及方式方法,让学生心中有数,而且让学生感觉到跟你一起学习有轻松感和愉,并产生愿意跟你学习的愿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第一堂课很重要很难,但是只要你打好这个基础,后面的路就会好走得多。

二、决定能讲好一堂课的关键环节

1.课前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越充分,对课堂教学的最佳合理设计就越科学。青年教师要首先学会课堂教学的准备,在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写出教案或讲稿,且教案或讲稿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以补充和修改。要写出一份优秀的课堂设计和教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从多方面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综合确定与自己所授课程专业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借鉴别人的突出之处,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

(2)备课过程中要反复熟悉讲课的内容,包括讲稿和书上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在大脑中回忆,注意查缺补漏。其实这符合记忆的方法和原理,备课和学生学习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记忆过程,会越来越熟练。

(3)备课开始的过程会比较慢,随着熟练就逐渐加快,对于具体授课的一些辅语言不要过于苛求,不要把备课看成是完全的背诵,刻意地去记忆。只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发挥性的语言自己会在讲课过程中施展和流露出来,也只有这样才会在讲课时比较自然,不至于因为想不起自己规定的内容和语言而紧张得一塌糊涂。

2.课堂教学。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主讲教师应按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地把握好该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好教学进度。我认为高校教学的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高等教育不同于初级教育的最主要原因是一堂课所涵盖的知识量,前者远远是后者的几倍,这与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往往在一个学期要学完几百页的书本,既要让学生掌握全部的知识,做到宏观上的领悟,又要让学生将重点的知识牢牢记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大动脑筋。

(2)概念明确、突出重点、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一堂好课,要层次分明,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少而精,解决科学知识的无限性和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性的矛盾。

概念要明确的表述,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因为只有明确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含有这些概念的原理、定律、推论等,才能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讲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让学生加深理解。层次分明和逻辑性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十分重要。教师要讲好一堂课首先自己要对讲课的内容把握到位,自己的头脑中要有一条线,非常清晰的脉路是教师讲好课的前提,在教师自己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能自如地表达出来,学生学起来才会感到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否则如果教师本人都搞不清知识的前后关系,在课堂上必然会将知识讲得分隔开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会让学生由于听不懂难理解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往往比较厌烦纯理论的东西,听起来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多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尽可能地把所讲的理论能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加以解释和说明,让他们明白所学知识在身边无处不在,提起他们的兴趣和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样一来学生比较喜欢听,也比较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

3.讲课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再丰富的内容也无法让学生接受。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学到知识。但是老师当面用准确、生动、精辟的语言和得体的板书或多媒体屏幕的配合,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何况教师还有通过课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及时反映科技新进展和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作用。教师游课过程中切不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就在于精辟、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的高层次要求,对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要不断学习和体会,但不要过分追求。我在课堂中比较注意运用语言艺术,包括讲课过程中使用幽默、声音的起伏变化、引起注意等等,发现得到的效果较好。

4.关于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直接注入,而是主动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而来的。在这样的多次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学到了活的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发挥了两个积极性。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启发式教学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渠道。

三、决定能讲好一堂课的其他重要因素

1.热爱教学,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范,能为人师表。作为教师首先要从心里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是能够讲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自身都不喜欢所学知识和感受不。到传授知识的快乐的话,那很难讲好一堂课。每一堂课都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讲课过程中要自信自如,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能影响和吸引学生,俗话说:“言传身教”,所以作为教师自身一定要注重自身气质的培养和人格魅力的塑造。

2.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课程本来是一个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种讲课方式的提倡主要是为了优化讲课的效果,而不是让多媒体银幕取代黑板,让教师变成PPT的解说员。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抛弃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同样要满怀激情地讲课,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多媒体的引入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我们不要歪曲了这种教学手段,让更多的人误认为它的引入毫无意义,只是为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省力而已。关于在讲课中是否使用多媒体手段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内容而异”,应以是否是课程必须和是否优化了讲课效果为准则。

3.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抓住学生,能否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做学习的主人,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每个教师要注重教学吸引力方面的培养。

青年教师往往讲课速度较快,因为教学经验不足,抓不住重点。另一种情况是以自己的知识水平衡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也简单,那也容易,没什么可讲的。其实,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内容,感觉并不好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如坠云雾。但是,教学进度太慢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我们这样三表院校的学生更应该做到这一点,按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而适当掌握讲课速度。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有感情,这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爱,但不能迁就;严,不能过头,不能让学生难堪。只管不教是虐,只教不管是纵,不教不管是害,既教又管才是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教书”,而且要“育人”,往往学生对育人的部分很感兴趣,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自然也就更主动地学习知识。

四、结 语

总之,教学有方法但无定法,我们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青年教师是否能讲好一堂课、是否能讲好每一堂课的艺术就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没有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和阅历,因此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只要善于分析和总结,只要敢于尝试和创新,我们一定会快速成长并满载收获。

参考文献,

[1]龚绍文,关于如何讲好一堂课的十个问题[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6):17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激励式教学法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初步形成了“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理论与教学模式。下面简介该教法的一些原理与做法。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如下“两条原理”和“三个基本原则”,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两条原理:

其一,内部动力原理。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性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其二,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三个原则: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

2.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

3.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基本作法包括四个方面。

一、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各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二、分阶梯授课

1.备课设阶梯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梯级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

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B组习题为主的超基本题;以A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大部分A组习题为主的起码题,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2.讲课沿阶梯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梯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

三、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于是,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一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2)题同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第9篇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使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两条原理”和“三个基本原则”,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两条原理:其一,内部动力原理。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性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其二,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三个原则: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②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③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

一、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各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二、分阶梯授课

1.备课设阶梯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

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B组习题为主的超基本题;以A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大部分A组习题为主的基础题,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2.讲课沿阶梯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梯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

三、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于是,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①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②题同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四、激励跨梯

第10篇

20xx年10月19到11月20日之间,我和其他11位同学来到廊坊市第四中学进行了为期30天的教育实习。在这一个月里,我紧张过、努力过、开心过、醒悟过、自信过。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以前从未学过知识,在此我向实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第四中学领导、老师及带队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指导老师李老师和其他主要老师的帮助辅导下,我的实习工作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 我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前一个星期,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看其他老师是怎样讲课的。这种听课和我们上学时听课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这种听课的重点是观察老师怎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而并不是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每当上完一节课,指导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这节课的难点与重点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突出重点和难点,才会让学生更明白。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时,感觉很紧张,所以课讲得有点快。虽然在隔晚我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备课,但根本不能按教案来讲,时间安排的不是很恰当,以致于重难点不够时间来强调,不过上课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淅。接下来的课,越讲越熟练流畅,也真正体会到做一名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在这一个月的班主任生活中,我逐渐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以及优缺点。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要求。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这时我应该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发挥个人的空间。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复的,然而每天当我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朝气,让我有责任感,有动力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我又从原任班主任那里学习了班级管理方法和学生教育方法,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从这这几项专业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还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比如网站的制作及帮老师做一些课件时发现自己的技术还是比较欠缺的。我们所学的更多的是一些入门的基础,而且理论学习方面根本没有应用到实践中。这次实践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在未来的日子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

第11篇

关键词:教科书 备课讲课 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媒体系统中,教科书是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科书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表达课程内容的教学用书。既是教学的工具,又是学习的对象。对于学生,它是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来源;对于教师,它是传道授业的重要依据,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教科书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真实的信息,容易进行评定和研究,使用教科书不需要特殊的环境,简便易用,而且不限时间和场合。

一、历史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师实施历史教学的依据。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指导下,通过对教科书的深入钻研,明确章节的教学目标任务。其次,要求教师掌握课本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讲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国内外形势、本章内容特点和历史发展概况,能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引言,准确把握引言的精神,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一环。再次,要求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历史事件都有纵横联系。因此,教师备课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形成知识网络。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依据教材备好课的科学依据。

2、精简和补充教材。

依据教科书备好课必须精简和补充教材。精简和补充教科书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决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史实和理论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加深对教科书的理解。为了完成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备课时可以对重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但补充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并且是学生可以接受的。

3、明确重点确定难点。

所谓重点是指依据客观历史进程,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科书内容的主次、重轻、详略。明确重点后,要想方设法突破重点。一是多方强化。二是回忆复述。所谓难点,是指教科书中教师难以处理,学生难以掌握,需要教师启发和解惑的历史知识。

二、教师在讲课时要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据

教师讲课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不是照本宣科。教师讲课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网络。这就需要讲究教学艺术,该引伸的要引伸,该启发的要启发,该概括的要概括。这样,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1、依据教科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1)、灵活运用教科书中的小字和图表等。新教科书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小字和图表等,教师应视教学需要灵活运用。通过教师对小字部分有选择地讲解,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大字部分的理解。(2)、适当补充史实。教师在依据教科书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适当补充史实,可以激发兴趣引起注意。补充的内容,能使课堂妙趣横生,气氛活跃,学生在欢快中形成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3)、引导参与获得成功。引导学生研究教科书知识,使学生成为历史知识、规律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亲自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2、依据历史教科书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人的认识轨迹是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是一个从整体现象出发,经过分析研究,深入部分,然后上升到理性整体系统的过程。历史教学也是一个引导学生遵循“整体—— 部分——整体”的过程。历史知识不是零乱的材料的堆积,它应该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历史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历史知识结构网络既体现历史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又体现和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3、依据历史教科书讲究教学艺术。

(1)、深入浅出。教师依据教科书深入浅出的讲解,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2)、比较对照。历史比较就是把教科书中具有相同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从现象到本质,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3)、注意衔接和照应。艺术的衔接表现为水到渠成,自然流畅,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由于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必须通盘考虑,严密组织,处处有照应。

三、立足教科书、依据教科书、提高学习效果

1、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科书。

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课堂上,教师可以把重点、难点内容介绍给学生,然后由学生集体默读,或指定某个学生朗读,或教师朗读。之后,让学生复述重点、难点内容,再辅之以教师讲解、点拨、启发,帮助学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课后阅读,要求学生依据教科书内容,注意“细枝末节”,并选择有关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这样做到了主次轻重各如其份,前后左右各得其所,对学生大有好处。

2、安排学生讨论,指点学生抓住表示历史发展的关键词句,辅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做记号习惯。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有关内容,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科书内容,然后学生共同讨论,其间,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归纳和总结。对教科书中的关键词句要仔细推敲,这样,学生 读课文、思考问题、参加讨论、划出要点,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用圈点表示关键性的字词、重要地点,做记号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从而达到准确认识历史本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3、通过加强对教科书的阅读,锻炼学生概括、归纳、分类、比较等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搜集到了一定信息之后,更重要的是面对如此丰富、庞杂的内容如何提取有效的信息,加强教科书的研读也可以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1)、通过加强阅读教科书的训练,提高概括归纳等提取信息的能力。(2)、区分哪些是事实的陈述、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分清楚这些之后,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该如何使用教科书并没有统一规定,最大程度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是最重要的。

第12篇

1、不断寻找发展(投资)机会,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供总裁决策,对入选项作项目计划书,并进行初步架构

2、为公司及各部门的发展做出客观、可行的企划方案。收集市场信息,调查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支撑。

二、基本要求

1、总裁提出调研项目,在规定的时间提供可行报告或者项目计划书

2、部门按季提出项目调研清单,供总裁选择批准,对批准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项目计划书,作为公司项目发展储备

3、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配合公司发展战略做好企划。

4、了解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及时针对同行业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

5、了解公司各部门的运作方式及特点,善于发现公司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按年度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做出前瞻性的方案。

三、组织结构

分两个小组,部门经理负责,并完成公司下达的其它任务

1、市场小组,负责市场信息搜集,包括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环境、技术情报的收集整理,市场量化分析,定期提交分析报告

2、企划管理小组,负责公司宣传策划、项目计划书编制、管理建议等

四、管理报表

1、项目可行性调研申请书

2、项目可行性报告

3、项目计划书

4、管理建议报告

5、市场分析报告

6、每月工作总结和计划

五、注意点和措施

1、加强工作的计划性,避免随意性,行动之前必须方案了然于胸。

2、要有预算意识,预算不是预测,加强成本观念,包括时间成本

3、所有管理活动一定要增加数据量化分析,一切以数据说话

4、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书,除做好市场营销等分析外,一定要加强财务分析尤其是现金流的测试

5、定期会同其它部门,设置一个主题(比如设置一个“节约办公成本”的主题,从每个人自身的角度出发献言献策,比如讨论“你所发现的商机”等等)大家畅所欲言、氛围轻松,发挥公司集体智慧同时增加企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