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授课总结

教师授课总结

时间:2023-05-30 10:10: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授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授课总结

第1篇

一 挂牌授课制度简介

挂牌授课制度是在教学工作中实行教师挂牌上岗,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具体来说是同一学科、同一课程的授课教师,在同一时间、不同上课地点,针对同一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选课学生人数达不到标准的班级,教师就会被淘汰。

挂牌授课制度的实质是将教师推向教学“市场”、挂牌“售课”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是为维护学生求学的合法权益而在授课环节上为教师建立的一种特殊风险机制,其目的是促使教师从“以教为本”的观念转变为“以学为本”的观念。

二 我院挂牌授课的实践过程

为推动我院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从2014年开始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试行挂牌授课制度,具体情况为:2014年上半年,选择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初级会计实务课程进行试点,试点涉及的班级包括2013级注册会计师方向的8个班,覆盖的学生数为413人,参与挂牌授课竞聘的教师有8人;2014年下半年,选择了纳税实务课程进行试点,试点涉及的班级包括2013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所有班级共13个班,覆盖的学生数为649人,参与挂牌授课竞聘的教师有12人。我们首先让所有参与挂牌授课班级的学生试听每个教师一节课,然后让学生自主选师,选师后学生人数达不到35人的教学班视为“落牌”停开,“落  牌”的教师被淘汰,而学生再进行第二次选师。

为了确保挂牌授课试点工作稳妥有序地推进,学院将挂牌授课的实施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宣传动员阶段、竞争授课阶段、试听选师阶段、正式挂牌阶段和经验总结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宣传动员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订挂牌授课方案,进行宣传发动;第二个阶段为竞争授课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参与挂牌授课的教师选择一次课开展

说课竞聘,并进行录播展示;第三个阶段为试听择师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学生进行网上试听,然后选择授课教师;第四个阶段为正式挂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编制新班,正式挂牌上课;第五个阶段为经验总结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开展经验交流,进行挂牌授课的总结,从而不断提高。

经过总结,我们认为,我院挂牌授课试点工作之所以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应该主要基于以下五点经验:

1.高度重视,充分论证,慎重确定实施方案

为确保挂牌授课教学改革模式的成功,学校教务处、学院和教研室展开深度调研、进行充分论证和多次协商讨论,确定了挂牌授课的具体实施方案。

2.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奠定教改推行基础

为保证挂牌授课工作的有序进行,宣传动员阶段精心组织,召开了挂牌授课教师的动员培训会议和学工领导及挂牌授课班级辅导员的碰头交流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动员,从而为教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统一标准,统一进度,推行课程负责人竞聘

为统一同一课程的教学要求,开课前举办课程负责人竞聘活动,并要求课程组充分研讨后制定挂牌授课课程的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统一课程的教学进度,统一命题考试和阅卷评分。

4.实时跟踪,过程监控,保证教改实施效果

为更好地了解挂牌授课教学改革实施后的效果,学院建立了挂牌授课班级信息管理员制度,并定期召开挂牌授课教师研讨会和挂牌授课班级学生代表座谈会,及时跟踪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并及时反馈。

5.定期总结,不断提高,完善教改实施模式

为不断总结挂牌授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学院定期举办挂牌授课工作总结会,通过交流总结教改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教改实施模式。

三 我院挂牌授课的实施效果

通过推行挂牌授课,我院已初步在开展挂牌授课的班级内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挂牌授课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让教师产生了压力与危机感,加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提升了教学水平;(2)挂牌授课为优秀教师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示教学能力、水平及潜力的平台;(3)挂牌授课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动力机制,参与挂牌的教师会尽量去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方法和手段;(4)挂牌授课促进了课程组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在推行挂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们会面临一些新问题,因此需要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进行研讨,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5)对学生而言,挂牌授课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师生之间更加融洽,互动效果也更好;(6)挂牌授课促进了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有改观;(7)挂牌授课为完善师资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挂牌授课可以为教师淘汰机制的建立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8)挂牌授课为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奠定了基础,挂牌授课的学生自主选课和排课要求与完全学分制的学生选课和排课要求基本一致。

四 试行挂牌授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在试行挂牌授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教师感觉压力大,不愿主动参与挂牌授课。针对这种情况学院一方面进行多方沟通、多方协调,另一方面找学校寻求支持教学改革的激励政策,最终说服老师们支持并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

我们面临的第二个困难是混合班教学,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因为学生选课后新组合的班级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新班学生相互不认识,交流和沟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给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将新组合的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并在全班 推选一名班长。每个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考勤和管理,最后汇总给班长,班长对任课教师负责。同时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加强学生的考勤管理,从而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正常教学。

面临的第三个困难是多名教师、多个班级同一时间上课,排课难度大。挂牌授课课程时间的安排要求与公选课一样,所有参与挂牌授课的班级在排课时必须统一预留出固定的上课时间。如果挂牌授课的课程周课时较多且一个教师又同时上两个以上班级的课程,排课难度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宜选周均课时3~4节的课程挂牌;并适当限制每个教师选课的学生数或班级数。

面临的第四个困难是教学班人数较多,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较难兼顾所有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实施挂牌授课的班级学生规模应适宜,不宜太大。

五 推行挂牌授课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存在的问题

在我院实施挂牌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试听时间较短。试听阶段我们是将所有参与挂牌授课教师的简历和录播的一节课视频挂在指定的网页让学生进行试听,但是仅仅靠听任课教师讲一节课还是较难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全面的认识,因此导致学生择师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出现部分学生凭印象、随大流或者是随便选择一个教师的现象;(2)少数教师在学生试听阶段准备充分,但是学生  择师成定局后不再尽心尽力。因为通过试听择师编制好新班后,学生不能再随意更换教师,导致少数老师竞聘上后出现放松的情况;(3)由于受名额限制,导致部分学生不能选到心仪的老师。因为每个教师所带学生有一个上限规定,比如我们规定一个教师最多能带110个学生,如果有110个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某位老师,那么超出的学生就要进行重选,重选就很难选到自己喜欢的老师。

第2篇

在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语言输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良好、有效的语言输入不但可以提高教师授课的效率,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有很多渠道,下面将具体介绍如何优化小学英语中的语言输入。

一、优化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的途径

1.教师全英文授课,奠定课堂氛围。小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渠道就是英语课以及英语教师。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中文授课的方式,采用英文授课。当然,这里所说的全英文授课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英语课上一句中文都不说,小学生目前英语基础还比较薄弱,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肯定有难以理解的地方,这时,教师就应该用中文进行解释。久而久之,小学生便会习惯这种授课方式,并且无形中增强了对英语的熟悉感。例如,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可以这样告诉学生:Hello,Boys and girls,today,from now on,I will speak English on our class. If you have something you can’t understand,you can put your hands up.之后,教师应该用中文再进行解释,并告知学生这么做的原因。在这种授课方式下,传统的“同学们,请看黑板。”可以改为:“Everyone,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传统的“哪位同学愿意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就可以改为“Anyone wan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小学生们会很习惯于身边的英语环境。久而久之,他们不会再对英语感到陌生和排斥,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收获还包括积累了日常英语口语的词汇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2.难易适中,提高语言输入质量。采用英文授课时,教师要明白这并不是教师的个人风采展示。教师要明白小学生的接受程度,遇到小学生不明白的要求或者是知识时,就应该停下来,用中文为他们进行讲解,同时将所涉及到的小学生不懂的单词罗列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学生对英语的接触程度以及词汇量。教师要充分了解班内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把握好个体差异,要在每个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授课。

此外,教师要注意语言输入的质量问题,教师不应该是单纯地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全英文的学习环境,而是应该在良好的英文环境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提高英语语感以及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能只注意语言“量”的输入,还应把握好语言输入的“质”。实践证明,教师以庞大数量的英语词汇淹没学生或者以题海战术包围学生,都不如用高质量、高效率的语言输入启发学生,只有掌握好方法,教师才能够以最高的效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质量。

3.趣味化教学,利用各种资源。现代教学媒体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营造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一旦学生对于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也就随之扫除了。小学生的年纪正处于一个爱玩、好动的阶段,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与压抑、沉闷的课堂氛围并不适合他们,当然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业。现代媒体资源的存在,为教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播放一段与课上知识内容相关的英文动画影片。

例如,在小学生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冬天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播放Frozen(冰雪奇缘)的片段。冰雪奇缘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教师的这种做法会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Do you all like this film? I think you are. It’s a so beautiful winter in the film, right? Now, using the words you can think about and trying your best to describe the winter. You all can do it because you are the best.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当然会绞尽脑汁选择出他们认为最适合描述《冰雪奇缘》里面场景的词汇,教师的授课也就相应成功了。

4.接受反馈,及时总结经验。由以上措施可以看出,在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语言输入过程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引领学生适应语言输入之后的英语课堂。教师不但要采取措施进行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还应时刻注意班内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接收效果,并适当接受来自班内同学的反馈,聆听他们对语言输入的感受,及时总结班内同学的反馈意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自己观察,及时与学生交谈并了解情况。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还应该注意总结,总结出问题的环节,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接受反馈与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应该多次重复,直至找到最适合学生语言输入的办法。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时应注意的问题

1.趣味化教学中教师要拿捏好尺度。在小学教育中采用趣味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更有利于语言的输入。然而,在趣味化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拿捏好尺度,不能过于趣味化而让学生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小学生的心性还不稳定,对于他们来说,相比于学习,他们更喜欢游戏等活动。因此,趣味化教学一旦超出了限值,就会让小学生完全沉浸在游戏中无法自拔,从而忽视了知识的学习,过犹不及。而这一点,是与教师引入趣味化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在趣味化教学的尺度拿捏中,教师也不应该太过于保守,否则不仅达不到趣味教学的目的,反而还让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

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制图—AutoCAD》课程 授课效果 能力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为机械制图带来一次新的革命,尤其计算机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必备技能之一。而AutoCAD软件在其灵活性、便捷性、功能性的优势下迅速占领计算机制图的软件市场。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制图—AutoCAD》课程的重要性。笔者根据在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制图—AutoCAD》课程教学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看法,授课效果显著。

一、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理论学习兴致缺缺,因此制图和极限配合课程的基础不牢固,肯定会影响《计算机制图—AutoCAD》的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涉及基础课程内容,就得简略复习以保证本门课程的授课质量。

由于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或因其他原因接触电脑机会少,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由浅入深,耐心讲解,务求帮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制图是一门动手操作的实践课,对刚接触本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并采用适当方法引导学生保持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计算机制图—AutoCAD》主要针对机械类授课,是一门与制图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双方面教学目标的实现。理论体现在熟悉软件基础方面,软件操作和各项功能的掌握是基础,只有把软件基础操作掌握牢固,才能在此基础上熟练应用;实践体现在熟练绘制机械图方面,目前社会对于制图的熟练度和正确率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熟练制图的能力,尽可能地最简单准确地绘制出图纸。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根据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再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将应用几种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学科间纵向联系。

本门课程是相关于机械制图、极限配合等基础课程的专业课,若学生基础课知识学得不扎实,那么本堂课就很难进行下去。教师在进行本门课程授课过程中多开展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纵向联系,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使其与本门课程融会贯通,既提高知识的掌握度,又有效增强《计算机制图—AutoCAD》的授课效果。

(二)由浅入深,打好基础。

许多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所以教师的授课要注重基础部分,从一开始的开关软件到使用软件的基础按钮操作,都要详细讲解、认真指导学生操作,务求每位学生都跟得上。前期基础打得牢固,后期授课才会事半功倍,对于增强授课效果有帮助。

(三)课堂的可驾驭性。

虽然本门课程是计算机实践操作,但知识的新鲜度不能持久,而且计算机上自带或是他带的各种游戏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所以教师必须保持课堂的可驾驭性,保证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笔者通过亲身教学和参加公开课旁观学习,总结了以下三种成功经验。

1.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在课堂上自信、大方、条理清晰、学识渊博的形象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让学生因此爱上老师。尤其是本门课程涉及制图实践,基于对AutoCAD软件的不同熟练度,制图方法也不尽相同。每当教师用最简洁、最迅速的方法制图的时候,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对软件功能的惊叹会不断激发出其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2.启发式提问

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本门课程的特点是正确方法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要适时鼓励,并尽可能地提出更便捷的制图方法,使学生惊叹于AutoCAD软件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思考状态,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在课堂的最佳捷径。

3.现代化教育手段

现代化多媒体能辅助教师掌控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意的教育手段。譬如教师—学生机控制软件,控制并监控每一台机器的开与关、显示内容、收发作业;又如动画软件的应用,吸引学生的眼球都是增强授课效果的有力支持。

四、注重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授课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知识是否能与社会实践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最规范的尺寸、尽可能便捷的方法、最严谨的态度对待制图,养成学生高效、准确、规范的制图习惯。

综上所述,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优化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创新方法,注重联系社会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第4篇

关键词:课程内容;小组合作;先学后教;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

在2014年学校给了我很多学习机会,有幸考察了众多地区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似有更加前位的感悟: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其次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设置适切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对数学各块内容的学教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外出学习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合理利用学教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

(一) 概念、规则、解决问题学习以及练习课、复习课――先学后教

其中,新授课中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型,适合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基本结构如下:

新授课

概念学习自主先学交流反馈重点展开课堂检测回顾总结

规则学习自主推导反馈总结形成技巧课堂检测回顾总结

解决问题自主猜想交流验证推广应用课堂检测回顾总结

练习课自评预练错例辨析巩固基础纳入结构回顾总结

复习课自理选练平息梳理辨析纠错练习反馈总结反思

下面,以概念新授课的先学后教为例进行说明。

1、自主先学:“自主先学”就是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的先学单进行自己尝试着去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的导学单。

2、反馈交流: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导学单进行批改,从中整理出学生先学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基本了解学生在“自主先学”时对数学概念的哪些方面已经基本掌握,或者有多种理解,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等等。

3、重点展开:重点展开的是根据“导学单”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者出现的多种理解,教师要把学生出现最多的问题和理解,组织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反馈等活动,从中逐步的理解概念的本质。

4、课堂检测:课堂上有了学生的预学做为基础,使得课堂教学由教师主观上的教学转变成学生有根据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分层次的练习检测,并且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出条件让生提出问题来解决,就不需要教师设计好所有的题目,这样课堂就以学生为主体,对概念也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5、回顾总结:“先学后教”学习下的回顾总结,除了对课堂知识的总结外,更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总结,如请学生回想在先学时哪些方面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哪位同学的想法对自己帮助很大,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发现等等。通过老师和自己的总结,慢慢的改进预习方法。

(二) 规律发现、公式学习――问题引领下探究性学习

新授课

规律学习提出问题探索研究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实践应用

公式学习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谈论交流得出公式实践应用

下面,以规律新授课的探究性学习为例进行说明: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条件。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或者由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这就要求巧妙创设好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去思考今天学习的数学难点,进而提出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

2、探索研究:探索环节既可以是小组成员的合作研究,也可以是个体的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多猜测。从不同的角度、用多样的方式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是探索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放手去,给学生实践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去完成探究。

3、谈论交流:讨论是“探讨研究,议论得失”。讨论交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学习,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4、发现规律:因为小学生学习水平有局限性,尽管在自主探究后又进行了小组讨论交流,但是他们还是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都存在思维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指导他们寻找大家的相同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教师此时需要将学习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

5、实践应用:教师要对课堂练习精心设计,练习必须突出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练习的设计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满足学习需求。教师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度量、计量单位、图形展开与折叠――基于做中学体验式学习

新授课

度量,度量单位初步感知活动体验内化提升体验强化总结延伸

常见的量计量单位初步感知活动体验精讲点拨体验强化总结延伸

图形展开与折叠初步感知活动体验内化提升体验强化总结延伸

下面,以度量新授课的中学体验式学习为例进行说明:

1、初步感知:教师要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都能了如指掌,教学情境要以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设计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体验式学习情境。

2、活动体验: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新知,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的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提出并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3、内化提升:即归纳提升、点评指导、拓展升华阶段。

4、体验强化:在练习的设计上应该多设计体验式的练习,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悟。

5、总结延伸: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总结要归纳重点,也可提出新问题。“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应服务于生活。课后的练习应该让学生实践到生活中去。如学了圆角分,让学生跟着父母去超市购物等等。

社会变化的脚步正迫使我们成更智慧的人类,我们不可能静待美好未来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已经孕育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之中,主动创新数学课程与教学,是我们做为数学教师必须去面对的现实,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江.《“学为中心“课堂转型实践指南》

[2]邵汉民.基于“预学后教”策略的课堂教学转型.《小学数学教师》.2014

[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第5篇

一、保证良好的课堂开端

在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的意识到,良好的课堂开端能够最大化的调动课堂整体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在课堂的开局中,教师应当紧紧把握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一)保证同教材的紧密关联性

最为有效的课堂开端评价标准即是“能够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入到教材内容之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吸引学生,多数教师采取了在课堂伊始,为学生讲述生活实事及小故事等形式,然而这些故事实事的讲述,往往存在着故意迎合学生兴趣的嫌疑,不能够自根本同教学内容做到关联,从而本末倒置,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虽然将学生的兴趣做到了调动,但却未能取得切实的效果,从而失去了良好的课堂开端。笔者在授课中良性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方式,杜绝了这类问题的出现,诸如在进行《黄金分割》这一小节的授课时,笔者采取了在课堂开始,即借助多媒体进行播放了一段学生们尤为喜欢时间适中的歌曲视频,在短暂的视频播放之后,笔者直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为何歌手能够在舞台上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吗?学生回答必然会做出较为凌乱的回答,这时教师既能够为学生讲解,明星的舞台整体充沛感,同其舞台展位存在着很大的关联,这也即同接下来所要讲解的黄金分割相关,继而引入正题。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恰当的引入了课堂主题。

(二)紧握学生兴趣节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教版教材在学生的兴趣内容设置方面,做到了最大化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着手,进行引导鼓励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知识安排。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参阅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生兴趣的激发。首先采取游戏的形式,初中学生虽然不同于小学学生贪玩,但是仍旧存在着相应的好动特征,教师在课堂开始以游戏形式设置,进行课堂内容的贯穿,能够基于学生的性格及兴趣,做到课堂整体氛围的营造。其次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仔细参阅教材,将教材可以运用到多媒体技术的内容,均最大化作出结合,以具象的视觉冲击及听觉冲击为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满足,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中阶段专注把握知识理论的系统实际化

(一)知识的系统化原则

因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学生要求上下节内容的把握要求十分强,若因为一节内容无法牢固掌握,那么必然会影响到章节内容的学习,无法良好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综合能力。故此当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之中,良好的就学生展开系统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求不等式的解,这一章节授课时,教师应当在本节内容授课之前,先进行将恒等式及未知数方程求解过程,向学生做出复习,以使得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牵引出新的知识内容,从教学中强化学生树立知识体系的良好观念。

(二)理论的实际化原则

数学与现实问题存在着极强的联系,若想将复杂且庞大的理论彻底搞清且教授于学生,那么便要求了教师必须交教材内容现实化,通过与实际的数学问题或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相关联,将复杂简易化,方能够促使学生轻松掌握。如在《立体图形》一节授课时,便需要学生方面具备极强的思维空间联想能力,方能够勾勒出立方体思维模型,但是若想全部学生均能良性勾勒出来并不现实,所以将理论实际化便显现出了良好的作用。

三、课末总结阶段

(一)对课本内容做好总结

在课末,通过课堂知识的总结能够过渡性的总结学习方法,督促学生对下一章节内容展开自主性探究学习,在进行课堂知识总结时教师应当明确把握好全面性重点性两个方面,首先全面性是指,教师在总结时应对课堂所述内容最大化的整体涵盖,避免知识内容的遗漏,重点性是指侧重于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及难以把握理解和与下节内容息息相关的内容作出详细的总结概括。尽可能的将学生的思维提前引进下一章节所要讲述的知识内容之中,令学生提前展开课后预习,学会自主学习。

(二)课堂整体总结

第6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健美操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1课前整队要明了、清晰

课堂场景还原:整队完事后,教师没有介绍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没有对着装进行要求。

建议:教师课前应简单明了地介绍本次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及应该注意事项。

2练习内容应突出重、难点

课堂场景还原:本节课为五组动作。前三组为复习内容,后两组为新授课内容。课上教师没有明确哪几组是复习内容,哪几组是新授课内容。前三组和后两组练习方法一样。先分解练习;再完整练习;最后跟音乐练习。没有突出重、难点。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示范做练习,学生不知道此动作应做到什么幅度及不知道体会什么;素质练习时,采用单腿跳的练习方法。学生在练习时只是一味的模仿教师动作,教师没有突出重、难点,学生不知道动作要领。

建议:学生在练习前,教师应明确新授课与复习内容,复习内容应直接跟随音乐做练习,练习之后做总结,突出重、难点及注意事项,然后再跟随音乐练习。新授课内容练习时,教师应对错误动作时,个别错误,个别指导;普遍错误应停止学生练习,统一指导,强调动作幅度如何收放。新授课练习完后,教师应对本节课做总结。提出要求,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提出疑虑,此目的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解决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疑虑。素质练习时,教师应明确讲解单腿跳的动作要领,起跳腿大小腿折叠,脚跟往臀部上贴,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练习。

3示范应加强针对性

课堂场景还原:教师在讲授新授课内容时,先采用完整示范,再采用分解示范。动作清晰明了,让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前并未提示学生重点观察什么,练习时重点体会什么动作,造成观察和练习的目的性不强,学生只看教师示范,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针对性不强。

建议:对于复习内容,教师没必要再示范,可以找练习中动作质量较好的学生来示范,一方面展示了学生的学练成果,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为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建立动作标准,树立榜样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去学生队伍中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学生中的普遍错误动作,练习完后,师生互动,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最后再总结,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新授课内容,教师再分解示范时,应明确重、难点。让学生重点体会什么。比如教学内容中单腿吸腿跳动作,单吸腿是将非支撑腿吸起,脚踝贴在支撑腿膝关节的内侧。明确注意事项:做单吸腿练习时,上体应始终保持直立,重心应控制在支撑腿上。教师讲解此动作时应明确重点观察什么,针对性要强。教师讲解示范后,进行课堂互动。师生共同讨论本课内容,然后教师再做总结。教师完整示范后,强调几组动作如何衔接及如何跟随音乐节奏跳。因此,在讲授新授课内容时,教师最好边讲解边示范,然后再辅以完整示范。

4课堂中的安全事项要明确

课堂场景还原:在热身活动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并未提出热身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在素质练习时,教师采用手握哑铃体前屈肘及单腿跳两个练习内容。练习前教师提出注意安全,但具体没说明怎么注意安全。学生不明白到底哪方面需要安全,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师动作。

建议:教师给学生提出注意安全时,学生显然没明白如何注意安全。教师此时应让学生明确做热身操时要充分、到位,避免在接下来的运动中造成运动损伤。学生做手握哑铃体前屈肘时,教师应讲解双手如何握哑铃,让学生握好、拿稳之后再做体前屈肘。单腿跳练习时,有的同学摔倒在地,此时教师要停止练习,明确单腿跳应如何跳,起跳腿大小腿折叠,脚跟往臀部上踢。注意重心要稳,身体不能过度前倾,特别要提示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适量做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尽量把动作做完整、规范。

5根据学练情况动态调整

课堂场景还原:本科复习内容直接跟随音乐跳,需要很好的音方谧喔屑叭身的协调性、柔韧性。而有些女生的协调性不好,总是跟不上音乐的节拍,作为新授课的内容,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弱,掌握动作的能力较慢,教师应先分解练习,再完整练习,最后跟随音乐练习。但是部分同学跟不上教师的设计目的,身体不协调,接受能力弱。

建议:针对这些协调性不好,掌握动作能力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让他们多加练习,记住动作要领。在课堂上由一次练习变成两次或多次练习。争取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学会本课内容。

6总结

本课总体教学思路清晰,时间安排合理。基本部分的内容采用先分解练习,在完整练习,最后跟音乐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口令清晰,调动合理,比如素质练习时,排头练习后由两边跑向排尾,有序进行,不干扰其她学生;本课师生互动较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足之处就是慢跑结束和热身操衔接的地方设计不够合理,可以改成慢跑结束后由四路纵队直接跑到体操队形散开的位置,而不是跑到中场位置立定后再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学时的队形略显单一,是成四列横队的形式站立。弊端就是后排学生的视线较差,自然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应找两名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站到两边领操,为后排的学生考虑更全面一点。

第7篇

关键词:目的 态度 任务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听课,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积极作用。要搞好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就一定要开展好听课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人人都要听、或被听,但怎样听,如何才能听好课?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明确听课目的

听课是一门学问,是能让人学到知识、受到教育的一项有益教学学习活动。教师听课,目的是通过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学、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授课艺术和水平。教育管理者听课,是以“监督或评价教师的教学”为目的的,通过听课,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检查,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起到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改进、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

二、 端正听课态度

要听好课,达到听课目的,就要端正听课态度,做到听课“三心一记”——诚心、专心、耐心,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要有诚信诚意向别人学习的态度。授课教师在做了充分地课前准备才讲课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少,听课者应该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听授课教师讲课,在听课过程中有所感悟,学到知识、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听课,要一心一意。一般来说,授课教师讲解,都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在认真钻研教材、吃透突破点,精心设计教案,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合理部署的前提下进行的。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学,教学中总有独到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听课就要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线索专注的理解其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这样才能听课有所收获。听课,还要有自我克制的耐心。听课中,有时授课教师因诸多因素讲课或平淡乏味,或慌乱无头绪,使人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听心理。这时,切忌闭目养神,或低声评头论足,只能自我克制,多一点包容之心,耐心把课听完。既体现听课者的职业道德,又维护了授课教师的形象,这样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又能把握教学中的失误不足,给授课教师指导帮助。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中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可真实记录授课者的姿态、教学内容把握情况及实施环节,教与学双边互动环节、课堂节奏、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授课教师做好文字依据准备,为听课者本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留下文字记录。

三、 完成听课任务

1.听知识的传授。听授课教师讲解的知识是否正确、全面、系统,中心是否突出,重点难点怎样突破,所讲知识如何衔接,线索脉络是否清楚,知识导入是否自然,学生能否理解消化,是否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听授课教师是否敢于大胆取舍教学内容,保留重要内容,删省简要内容,大胆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去独立解决问题。还要听授课教师是否由侧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兴趣、情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正确看待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别,区别对待、分层优化。还要听授课教师能否提出有共性、启发性、关键性的问题,学生能否弄懂,回答准确。

2.看德育渗透点。听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贯穿德育教育、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听课者要听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德育首位原则,找思想教育点,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看教学方法。即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根据本科的教学任务所达到的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基础上优选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具体讲,要听授课教师是否用教法指导学法,以学法促进教法,并使二者和谐统一,体现教为学用的思想。是否像一些成功教师一样,在课堂上采取给钥匙不给教学方法,给思路不给步骤,给条件不给答案,指路不引路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突出一个活字,做到因内容设方法,因对象定方法,因情况变方法。是否利用电教手段等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8篇

西安石油大学教改项目资助。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相对比较固定,往往一门课要讲授多次,教师对授课内容熟稔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特点,提供了一种基于Venn流程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弥补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提供了思路。授课教师采用Venn流程图式教学法很容易将熟悉的授课内容,以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可提高课堂授课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Venn流程图 教学模式 教学研究

一、引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温故知今,止于至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养,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材料学科是一门对数理知识要求较高的学科,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涉及较多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选择一条Venn流程图为主线,穿针引线,使原本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变得简单而富有逻辑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具有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师生间的互动变得轻松有趣,利于知识的发散性拓展。

当前,学生对知识体系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展现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将授课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尤其是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以图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二、讨论

采用Venn流程图的方式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讲授,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一方面,授课教师需要对授课内容的前后衔接,在本专业课程中的地位等内容需要精准的把握;另一方面,大量流程图和图表的授课方式,节约了学生上课记笔记的时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究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因此,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对Venn流程图教学模式的认同以及教师对本课程知识体系的综合汇总能力以及信息的呈现能力。

第一,采用Venn流程图式的教学方式,可提高教师对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教师驾驭知识,管理知识和课堂授课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固体物理》是一门以物理学基础知识、概念和思想来阐述并解释凝固态光学、电学、热学、磁学和力学等性质的一门学科。在材料学科中,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微积分、Hilbert内积空间以及矩阵等诸多的高等数学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对众多的教学难点,侃侃而谈;另一方面,则是学生们一脸的茫然。采用Venn流程图式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大学课堂的授课模式,是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尝试,弥补了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和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图1是本文作者在《固体物理》(陈长乐版)中第三章“晶体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所采用的流程图。

第二,采用Venn流程图式的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的梳理、总结和运用能力,对青年大学生思维拓展,思维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我们知道,大学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目前,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大学课堂授课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授课中信息量的多少难以把握、专业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过多以及林林总总的专业术语等现象;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涉及专业的相关课程,或多或少的存在体系繁杂,知识点多,知识体系条理化不足等现象,往往导致很多大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即使采用多媒体授课模式也难以避免。因此,通过一条流程图式的知识体系,讲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而Venn流程图主要用于展现元素集合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各种学科大量采用,是一种条理化清楚、高度凝练的信息处理工具。

三、结论

通过Venn流程图式授课模式的探讨,丰富了大学课堂授课模式,弥补了传统授课模式中的不足,辅之于多媒体和幻灯片技术,将授课内容逐渐转化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状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书本中枯燥的课堂知识,通过Venn流程图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建设体系得到构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长乐.固体物理学[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矜奉.固体物理教程[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

课堂有效师生互动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围绕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推进教学,在沟通、碰撞、融合、共生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有效师生互动强调的是师生间交流的实质性和交流的生成性。师生互动的关键是达到教师和学生间的真正交流和提升,即教师在教学中能理解学生、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状态调整教学节奏;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自我、主动探索、思考和总结,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发展者。

有效师生互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标志之一,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合作过程。许多中小学都进行课堂师生互动的改革和尝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很难达到实质互动与交流生成的状态。许多互动流于表面形式,有研究者总结师生表面形式的互动类型有:预成型、放任型、启而不发型、表面热闹型;[1]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有过于倾向单向型、过于追求形式化、过于强调显性化。[2]笔者在深入中小学听课中发现,这些表面型、单向型互动常见于中小学课堂,为什么有效师生互动不能成为课堂的普遍现象呢?究其原因,实现有效师生互动是对教师较高的专业要求,未进入职业成熟期的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一、实现有效师生互动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实现有效师生互动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深刻把握课程内容

实现课堂教学有效互动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课堂有效师生互动对教师提出比讲授型教学更高的要求。讲授型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如何讲清楚知识点,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课堂上缺少教师和学生交流的空间。教师所要了解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所以教师的提问都严格围绕知识点进行。教学模式固定,缺乏弹性和针对性,教师经常用一套教案应对不同班级的学生。

互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教学要突破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局限,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全面关注,并对学生提供的信息及时应对,根据师生互动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使教学充满开放性、弹性和丰富性,在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生成新的内容和目标。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深入学科交叉领域和前沿领域,又要善于挖掘本学科课程内容的多方面价值,掌握不同情境下教学内容的多种呈现形式。

2.掌握互动技巧

教师要能抛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会倾听学生,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评价,根据师生互动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首先,需要师生能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如果教师严守权威地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学生处于被拷问状态,如何能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教师的提问不仅是了解学生对新传授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是一种交流和碰撞,是情感的沟通、态度的生成、价值观的提升和共鸣。其次,教师的提问要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问题”要有质量,能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节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性的及时评价,既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又不压抑学生并能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再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对教学进行适应性调整,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对学生的提问,要放得开收得回,既不能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又要及时捕捉和把握住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或增删教学内容,或改变教学顺序,或调整教学方法。

3.及时应变,使课堂活而不乱

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机展示自我,使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各种突况和交流中的矛盾、冲突经常出现,教师要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冲突和意外事件,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师生互动的课堂活而不乱,实现有序互动。

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获得属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范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3],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连续过程,也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的渐进过程。实现课堂有效师生互动也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中,针对教师在互动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逐渐学会和学生沟通、善于和学生互动,不断提高师生互动的水平。

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有效师生互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内,基于课堂和学校进行。面对有效师生互动实现的渐进性,要求学校和教育理论界一方面要保持宽容的心态,看到教师的努力和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另一方面要为教师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走出困境。

1.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实现课堂有效师生互动是对教师较高的要求。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和职业发展期的教师对参与互动研究的态度是不同的。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不愿意多付出努力以改变现状;处于职业发展期的教师有发展的内在动力,希望自己能获得较快的发展,不甘心落后于同行。对这部分具有内在动力的教师,学校应该积极引导,营造积极的教师文化,由他们带动老教师的发展。对缺乏改革动力的教师,要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教师的不同困难,给予有效的援助和引导。要根据客观条件制订评价标准,学科的差别和学生的差别使师生互动的效果不同。例如有的班级学生善于表达,喜欢回答教师的问题;有的班级学生比较沉闷,即使教师反复鼓励也不愿表达意见。要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多进行纵向比较,比较课堂不同时期的变化,对教师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

2.开展教师间、教师与教育研究者的合作

学校要基于课堂开展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采取教研组听课、评课、改进等常规形式,在常规活动中追求实效。授课教师不可能发现自己的所有问题,其他听课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关注师生互动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教师间相互磋商,提出改进建议。教师合作更重要的意义是在听课评课中,每位教师都能受到启发、学习到师生互动的经验。大家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校外的教育研究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宽阔的视野,能发现师生互动的问题,总结经验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建议。开展教师与教育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是加快教师发展的有效做法,应该围绕主题,把握重点,开展针对性强的长期合作。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育研究者合作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在听评课中,应该充分听取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由授课教师先反思自己在师生互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首先介绍教学设计,自我评价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如为什么有的计划无法进行,自己是否能找到原因。这样既充分尊重了授课教师,又使合作者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如果不把授课教师的反思自评作为首要环节,容易产生误解,使合作者的点评不到位,不能令人信服,也不能对授课者产生正向的影响。

(2)听课和评课者要站在授课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能居高临下,一味高要求和批评指责。应该和授课者一起面对问题,为授课者提出各种改进建议。其他教师在参与听课评课中,应该把授课教师的优点和问题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不能就课评课,应该在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指导下,学会总结师生互动的经验和有效的操作方法,并与个人的互动教学实践相结合。

3.创设支持环境,重视经验总结

建立各种类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学习、反思、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应根据本校师生有效互动的开展情况,确定学校阶段工作的主题和教师研修主题,为教师进行有效师生互动的探索提供组织支持和制度支持;鼓励教师对个人和合作群体的合作经验进行及时的提炼和总结,形成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一般性经验;同时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实现教师合作、共同进步,加快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岳欣云.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J].当代教育科学,2004,(14).

[2]赵翠兰.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

第10篇

【关键词】新授课高效课堂模式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为了创造出师生在教与学中的最佳组合方式,使教师主导作用的功能,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功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效益。我们把“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精讲点拨、强化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我们高中政治学科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新授课课堂模式进行研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精讲善导”新授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介绍

精设学案,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温故导新――交流互动,合作探究,释难解疑――针对训练,矫正落实――总结反思,自主构建,交流提高

三、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及操作

(一)、精设学案,自主探究。

本环节属于课堂前延部分,主要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首先教师需要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学情、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编写学案。编写学案时注意四点:(1)设计“真问题”贯穿始终,既启发学生思考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安排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活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仅为搞形式无谓浪费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3)针对重难点、考点、易错易混点等精选习题并体现层次性,这样既达到训练落实的效果又贯彻了素质教育。(4)学案上要设计疑难问题展示卡,有助于老师在批阅学案时集中学生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这样使备课、讲课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善于指导并敢于放手给学生利用学案结合课本自主预习探究。先生就说过:“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学”中充分暴露思维、暴露问题,提高老师上课的针对性。老师如果怕学生出问题而不让学生“自学”,就会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思维惰性,学到的知识也是假知识、死知识。学习的效率自然也高不了。

再次,学生应该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结合学案自主探究新课知识,完成自主探究相关问题,并把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如实填在展示卡上。

(二)、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创设情境是导入新课的基本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背景,在原有的知识背景中寻找到学生的新知识生成的最佳结合点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要善于运用学过的知识切入问题并对新知识形成感性认识。这样的情境既达到巩固原有知识的目的又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有所思考激发求知欲,也就是既温故又导入新课,同时因为是贴近学生的情境有利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三)、交流互动,合作探究,释难解疑。

本环节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有两步:

1、学生交流展示自主探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这些成果,相互评析去粗取精;并作简洁评价同时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正确的观点。

2、合作探究,释难解疑。老师首先要根据学情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提出合作探究问题(来源一是学生疑难问题展示卡出现比较集中并比较典型的问题,二是老师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而设计的问题);其次,各小组分工明确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学生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过程中提高学生辨析能力,同时在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同学的观点来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达到“兵教兵”的效果。老师在该过程巡视检查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思维找准问题所在。最后,各小组把本组达成的一致意见交流共享,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辩论。在交流结束后老师要做准确、客观鼓励性的评价,并对出现的疑难、重难点精讲点拨,对知识、能力、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实现对本堂课知识的升华。

(四)、针对训练,矫正落实。

本环节让学生限时完成学案设计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完成后,老师展示答案,小组成员互批,错点当堂反馈。老师对发现的问题针对讲评点拨,及时矫正,甚至可以对错点变式训练达到巩固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47-02

当前的教学活动,尤其是针对工科专业学生的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注重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指导教学的走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体现教学效果的好坏。如何把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之一。互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增进教学效果的手段与模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一、互动式教学的地位及效果

互动式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钻研与小组讨论的方式,优化教学要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上。互动式教学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未来的社会价值,学习因此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致力于研究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本专业的教学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将工程应用与生活背景融入到教学过程,能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交流,以生活或工程实际问题为基础开展互动,能有效发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上述两方面优势,必将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互动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的好坏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将一个主题授课内容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所述主题授课内容可以是课程的一章,也可以是包括多章相关联的内容。针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1)归纳问题互动式,根据教学内容,归纳互动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熟悉教学内容;(2)案例互动式,精选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设置疑问,开展分析,达到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3)综合讨论互动式,设置或精选课题,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报告,对课题开展讨论,提出见解。通过互动式教学实践,达到授业解惑、活跃气氛、增进师生感情的目的[3]。以上是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准备和设计阶段。为取得预期效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性实践。

三、互动式教学的创新实践

针对授课内容的不同阶段开展互动式教学,探索不同阶段的创新思路,包括课前探索互动、课中案例分析和课后总结与综合讨论,此为本文互动式教学实践的核心内容。

1.课前探索互动。课前是指主题授课内容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于未预习的学生尚不了解授课内容。教师针对所授内容,预先传达给学生基本的概念,学生根据提示假想、构思、期望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熟悉,往往会有创造性想象。所以传达给学生的基本概念不应太具体,避免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仅作简要说明,让学生形成模糊概念即可。学生将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发地在课堂上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或是否具有创造性,也可在课后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拓宽视野。通过想象与印证,学生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会有创造性的发现。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学习动力都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不熟悉授课内容的情况下设想授课内容,构思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符合发散思维模式。发散思维是指针对问题沿着多方面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和答案的思维方式。课前的这种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前探索互动可以推广到一门课程甚至一个专业的教学。对于一门课程,教师在首堂课给学生传达课程的基本概念以及解决的基本问题,学生可以如头脑风暴那样设想课程的授课内容、想象生活或工程问题,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一个专业,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设想专业学习与工作内容,培养学习兴趣。新生导航课的功能即在于此,如何通过新生导航课传达互动思想、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构造、思考学习内容、规划大学生活成为大学入学教育的关键课题之一。

2.课中案例分析。课中是指主题授课内容的中间阶段,也是教学核心内容的展示阶段。实践证明,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中开展案例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精选案例使过程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印象深刻、气氛活跃,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案例的选择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生活性,所选案例与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2)具有工程实用性,所选案例来自于工程生产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以致用;(3)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所选案例与经验相违背,通过层层分析,解决悬念,还原事实,这类案例兼顾趣味性和理论性,令学生印象深刻,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具有明确的答案,所选案例答案明确,反映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中案例分析适合于小型问题,在短时间内可得到剖析结果,否则会降低课堂知识容量,影响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于大型问题,可在课后综合讨论中完成。

3.课后总结与综合讨论。课后是指主题授课内容结束后的阶段,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可从课后总结和课后综合讨论两个方面开展互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提前预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4]。(1)课后总结。传统的课后总结通常是指教师对所授内容进行再次梳理,帮助学生理清授课内容的脉络,分清主次。实践证明,该做法可以起到预期效果。本文所述课后总结是指以讨论的形式,印证学生在课前构思的授课内容、生活与实际问题等,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2)课后综合讨论。主题授课内容结束后,布置互动讨论课题,课题主要来源于生活与工程实际问题,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定课题的基本原则为:不宜太难,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不宜太简单,须查阅相关参考书或文献资料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搜集、整理和查阅资料的过程,全面应用并巩固所学知识;可以没有标准答案,采用不同的途径均可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充分发挥想象和主观能动性,在竞争中创造性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开展不同形式的课题讨论互动。对于稍简单的课题,可以采用课堂即问即答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现场提出问题,学生即刻开展讨论,利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这种模式,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指出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避免盲目性。对于稍难的课题,学生在课后准备好课题的解决方案或成果后,以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详细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讲解开始前或结束后,由学生自行总结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讲解进行中或结束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对课题进行充分讨论,肯定学生的工作成果,同时教师可适当指出课题的深入解决方向,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通过综合讨论,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以致用的过程。

四、结语

互动式教学因其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师的教W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时,还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将课程或主题授课内容按照进度划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互动手段,充分发挥互动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4,25(3):228-229.

[2]龙敬.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30):119-121.

第12篇

基础教学的质量保障是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效执行,也是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水平的关键。运用科学的调研手段,从调查问卷、数据采集、图表分析、典型案例、差异对比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质量的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基础教学的基本状况,从中发现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使其成为促进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和支持。以重点基础课程为调研内容,从四个方面分别完成每门课程的调研分析:设置调查问卷、调研数据的分析、抽样案例的对比、教学的整体评价与反思。在整个教学评价与反思总结中,发现在学生的思考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与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当然学生能力不足的这些问题与教师对课程的设置、案例的分析、作业的安排等教学改革内容上均息息相关。那么,在科学的质量评定之后,具体改革措施有:

1、课件中减少太枯燥、死板的理论知识,要求老师增加课堂上生活化的实际案例,身临其境去感受知识点的应用后再反推导理论。

2、作业设置要加强应用性训练,加强主观感受能力训练,注重提升作业中相应形象的内涵和寓意。

3、加重考试必选模块的分值比例,作业设置和评分标准分档进行,作业讲评跨专业进行并严格统一评判标准。基础教学的质量评定改革提出了科学性、系统性的调研方式,优化了整体基础教学体系,突出“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地对教学本身进行反思与总结,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二、基础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

在基础教学管理工程建设上,一方面通过平行授课方式,优化基础教学体系,对现有的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课程作业资料存档建设,积累教学成果,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调研分析,提升基础教学的品质与特色。积极推行主授教师制度,狠抓基础教学质量监管,强化监管细节,大力推进基础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起到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监管的改革和执行工作具体如下:

1、基础课程前期工作:每门基础课程均设置主授教师的申报,以主授教师为主要负责人,分别进行教学思想的统一、讲授课件及教案的统一、教学进度的统一和作业内容设置的统一,确保基础平台的所有班级接受到统一的教学信息。

2、基础课程中期管理:主授教师监管平行教学授课情况,分配授课小组长,并在每个阶段辅导课程重难点,对教学中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处理、制定作业评判标准、设定大班点评时间以及授课资料的共享。

3、基础课程结课要求:基础课要求以各授课小组为单位,集体评定考试作业,对各班级的优秀作业进行打包并刻录光盘存档在教研室,以便课程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工作。

目前,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已经较为完整,今后为了带动整个教师团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为了使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更好的保障,还需继续完善的部分如下:

1、授课团队的教学管理为了带动整个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的共同进步与成长,从基础课程的教学入手,加强基础课授课教师的授课经验交流,要求授课小组成员分阶段总结教学成果并提出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每位老师通过学生评教的结果、结课后的调研分析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有效的促进每位老师在教学中的进步与提高。

2、以科研带动教学大力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各项专业活动,采取观看展览或听讲座的形式,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参加各种的专业赛事或发表基础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论文,将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授课经验与反思进行总结发表,深入探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打好坚实的科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