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所罗门群岛的故事

所罗门群岛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1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所罗门群岛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所罗门群岛的故事

第1篇

“吃海”之国――马绍尔

马绍尔系英国船长之名。公元1788年,马绍尔到该群岛勘察,由此得名。马绍尔原为美国托管地,1990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结束了美国对马的托管地位。

马绍尔国旗道出了它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白星表示该国位于赤道以北,蓝色为浩瀚的太平洋,斜穿大洋的两道红白相邻的条带为该国的两列链状群岛,靠东南面的称日出群岛,靠西北面的为日落群岛。它们由29个环礁岛群和5个小岛共1225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181平方公里,酷似天上的仙女卸装后在蓝色丝绒上摆放的两条珍珠项链。

马绍尔有200万平方公里的海面,全国5万多人口分布在34个主要岛屿上。马绍尔人“吃”海有方,过着“饿了上树,缺钱下海”的自在日子。譬如金枪鱼就是马绍尔人的钱袋子,在该国与密克罗尼西亚之间的海域中,聚集着大量的金枪鱼,仅这一项,就为马绍尔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在中国,饲养热带鱼是一种时髦,而在马绍尔,这景象是在大海里而不是在鱼缸里。笔者有幸在访问南太岛国期间,亲眼目睹此情此景。透过玻璃船底,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让你惊奇得目瞪口呆:海龟、海蛇、彩色热带鱼像赶集一样向你聚拢来,据说一尾供观赏的热带鱼能卖2美元,一枚鳖甲可卖50-60美元,对当地一个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马绍尔的另一只钱袋子是旅游业,那里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还为游客设计了许多海上项目,比如“勇敢者的游戏”就是其中的一项。游客在马绍尔人的帮助下乘坐传统的独木舟,漂洋过海,乘风破浪。马绍尔人个个都是航海能手,当年库克船长曾赞誉道,独木舟比他的大船速度还快,水手们更是惊呼:像离弦的箭、跃出的快马,太神奇了!马绍尔人常年与海为伴,他们学会了如何“阅读”云团、海浪、洋流、风向甚至海洋的颜色,所以每个马绍尔人都能掌握娴熟的航海技术。

14个村庄组成的国家――纽埃

2007年12月12日,中国与岛国纽埃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不少中国人不熟悉这个美丽的岛国,因为它很小,在地图上很难发现。

纽埃位于南太平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纽埃岛是世界上第二个正在上升的环形珊瑚礁,又称“波利尼西亚之礁”。全国面积为260平方公里,只有珊瑚礁,没有土地。国内常住人口1500人,但约有1.8万纽埃人居住在新西兰,纽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境外居民远远超过国内人口的国家。

纽埃属热带气候,花繁树茂。椭圆形的岛屿犹如一个大花篮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难怪中国前外长李肇星对纽埃赞叹道:“还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国家。”全国共有14个村庄,相互间可以鸡犬之声相闻。因临近汤加,许多习俗与汤加相近。

由于人口少,纽埃的政治生活也变得非常“袖珍”。总理身兼十几个政府部门的部长,副总理和另两名内阁成员承担余下部门的职责。“小国寡民”生活倒也自由自在。但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1月,热带气旋“赫塔”突然“造访”纽埃,造成2人死亡,全岛房舍、农作物等几乎全部被毁,全国人口也从1500人骤减至500人。2006年,纽埃又遭水灾,1人罹难,全国1000多人悲痛欲绝。

纽埃属英联邦国家,最早是英国的“保护地”,后划属新西兰。1974年,新西兰议会通过宪法,承认纽埃内部自治,但防务和外交由新西兰提供协助。

纽埃经济主要依靠外援。主要出口芋头,也卖些邮票。每周有两班汤加航空公司的班机往返于汤加――纽埃――奥克兰。

纽埃重视发展旅游,在纽埃岛上有8家旅馆,175张床位。澳新和欧洲游客开始青睐这个“世外桃园”。

“铁底海峡”之国――所罗门

铁底海峡指的是所罗门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与佛罗里达群岛之间3500平方公里的海域。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在那里进行过长达半年多的激烈战斗,较大规模的海战有7次,小规模的冲突不计其数。致使一百多艘各类舰只沉入海底,总重量达四五十万吨。还有一千多架战机坠落在那里,那一带海底等于铺上一层钢铁,故有铁底海峡之称。

这里曾被认为是圣经故事中所说的所罗门王的黄金宝库。所以,前殖民者西班牙人为它冠名所罗门。所罗门面积2.9万平方公里,是太平洋岛国中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它虽处在地震火山带上,并有34座火山,但火山活动并不频繁,也不强烈。

35万人居住的所罗门群岛是个不幸的国家,独立前的400多年,遭受多个殖民者的入侵,西班牙、英国、德国、日本等你争我夺,拿所罗门做筹码,进行肮脏的政治交易。1978年所罗门独立后,百废待兴。但殖民统治期间留下的遗患一直笼罩着所罗门。部族内部械斗纷争不断;土著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矛盾冲突时有发生。1999年、2001年和2006年多次内乱,致使所罗门目前仍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不安。

所罗门群岛有辽阔的海疆、广袤的森林和丰富的地下矿藏,是一个厚积待发的国家。陆地90%以上的国土为热带雨林所覆盖。地底下则埋藏着金、镍、铜、钴、铝土等矿藏,海上经济区有134万平方公里,是太平洋的重要渔场,尤其盛产质优价昂的金枪鱼。

所罗门旅游观光资源丰富,各种各样热带鱼和色彩斑斓的珊瑚形成了一座水下百花园,适合生态旅游及潜水活动。游客到所罗门,主要看二战遗迹,而铁底海峡就成为所罗门著名的潜水胜地。

第2篇

“有人要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为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

“好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位兔女郎。”

转眼间,40年过去了。现在中国人为了找到嫦娥,派“玉兔号”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四处搜罗,可惜嫦娥仙子的魅影始终寻而不得。

说到这里,大家会莞尔一笑。

源于太阴文化

神话终归是神话。嫦娥形象的源头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难以考证。已知对于嫦娥的最早记载,来自战国初年的《归藏》。经六朝诸家的转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羿毙十日,恒娥奔月”、“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为月精”、“昔嫦娥以不死药奔月”。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出土的秦简《归藏易・归妹》中的卦辞,记载“昔者恒娥窃毋死之(药服之以)奔月”,也证实这则凄美的神话最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

到汉代,嫦娥故事在《淮南子》有了25字的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之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作了更为详细的注释:“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东汉张衡《灵宪》最为完整地记录了嫦娥的神话:“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寥寥数字,就搭建起“嫦娥奔月”的雏形,神话故事的情节在嫦娥、后羿、王母和不死之药之间娓娓展开: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长生不老之药,嫦娥悄悄地把药偷来,打算独自飞升皓月中去。行动之前,嫦娥请巫师有黄占卜。有黄占卜后说:“吉祥!美貌轻盈的嫦娥,将独自奔向西天的月宫。赶在月尽没有光芒时动身,不要惊慌,不要恐惧,您的子孙将会光明昌盛。”嫦娥于是就居住在月宫里,化为蟾蜍。

好在中国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每至朔望,抬头仰望,或见新月如钩,或见银盘满轮时,寂寞书生们总难免一番感慨。于是,黄卷中寥寥数字的嫦娥故事,就在民间愈演愈烈,内容也不断丰满充实。

封建卫道士们最先跳出来,他们责怪嫦娥贪图成仙得道,背着丈夫偷偷奔月。于是,嫦娥遭受了西王母的报应,才变成丑陋的蛤蟆。不仅如此,丑陋的嫦娥还得耗尽青春,在太虚幻境中苦苦捣药。在重庆沙坪坝出土的石棺画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两足人立”的蟾蜍持杵捣药,这就是嫦娥的结局。

更多数的人愿意把嫦娥描绘成一位英勇不屈的斗士――后羿得到不死之药后,因舍不得娇妻,就让嫦娥把不死之药偷偷珍藏,盼望二人从此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凡人生活。怎知后羿心术不正的徒弟蓬蒙知道此事后,趁后羿外出狩猎,便捉刀逼迫嫦娥交出不死之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又不愿让恶人阴谋得逞、祸害人间,于是危急关头,临危不乱,一口吞下了不死之药。一瞬间,嫦娥羽化升仙,飞登月宫。

此事没完,后羿回来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每至中秋月明,望着当头皓月,总是思念嫦娥而不能自已。最后无可奈何的后羿,在家中后花园,摆上香案,放置嫦娥平日里最爱吃的时鲜瓜果,遥祭月宫中孤独寂寞的嫦娥。百姓们见此,也纷纷效仿,在自家设坛祭拜嫦娥,这就形成了中秋拜月的习俗,长盛不衰。在清代《顺天府志》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祭月,果饼必圆……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有兔杵而立捣药臼中。”

蟾蜍、玉兔、桂花树

孙子曰:“日有短长,月有生死。”月亮或盈或亏的周期变化,形成个性鲜明的生物特性,也让古人相信,月亮的身后蕴藏着某种不死的力量。作为与太阳相对的“太阴”星宿,先民们又将月亮视为主管雨水的神。

虽说“嫦娥变蟾蜍”自有其神话性的一面,但用蟾蜍来隐喻月亮,颇有道理。蟾蜍性亲水,冬蛰夏出。从卵、蝌蚪到有足无尾的蛙,其周期性的生命历程,让古人想当然地认为蟾蜍就是月宫的主人。

其实,不只在中国,用蟾蜍或蛙来隐喻月亮,在全球各处的人类文明中也广泛存在。太平洋中,所罗门群岛的土著也把月亮看作一只蟾蜍的化身;美洲的墨西哥人就认为月亮女神,是水的掌管者,她的化身是一只大青蛙;圭亚那的印第安人也认为月亮中有一只青蛙;在兰雀印第安人的传说中,有一对姐妹和星星结婚,各生一子。妹妹的孩子兰雀后来升天,成为了月亮,而同行的妻子就成了月中的蟾蜍……

令人好奇的是,到了西汉时期,大多数的典籍中,月中的蟾蜍已经与玉兔同在。玉兔何来?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闻一多有过尝试,他认为“盖蟾蜍之‘蜍’与‘兔’音近易混,蟾蜍,变为蟾兔”。于是蟾蜍一分为二,变成蟾蜍和玉兔。

“撷芳主人”董进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种解释――蟾蜍与玉兔的形象来自月球上的阴影图案。按照他的理论,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右上角的部分可以看到根据月球阴影绘制的蟾蜍与玉兔。只是,“帛画因为整体构图的需要,月亮与之前的图示是左右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