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

时间:2023-05-30 10:1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

第1篇

优化开局,

引导生态和谐

一是建立国土资源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资源功能布局。抓紧编制湘西国土资源规划,根据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湘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统筹各类产业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综合部署。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推进国土资源整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优化城乡国土资源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建设为龙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

三是优化产业用地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同步发展,促进基础产业发展;推进各类园区集约、集中、集聚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力度,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一是善用土地资源,做好四篇文章。第一,做好耕地保护这篇文章。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耕地保护责任审计制度,将审计结果作为对县市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该项工作延伸至乡镇,确保耕地保护责任落到实处;第二,做好用地保障这篇文章。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盘活存量土地。加大批次用地和统征用地报批力度,增加储备用地报批数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报批通过率、取卷率;第三,做好国有土地储备这篇文章。认真开展国有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重点对全州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用地进行调查评价,建成数据库,全面摸清工业园区土地家底。高度重视土地储备,积极筹集储备资金,认真研究储备方法,切实规范储备机制,切实控制和储备新增土地的质和量,拓展工业用地空间;第四,做好集约节约用地这篇文章。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严控“两高一资”和重复建设项目用地。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工业用地全面实行网上挂牌交易。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二是善用矿产资源,实施地质找矿两大工程和矿山管理三大专项行动。第一,实施锰、铅、锌、钒等传统矿种地质找矿工程。加快推进地勘项目实施进度,特别是省厅批复同意的地勘项目,确保按期按要求完成目标任务。积极推进深度找矿,加大锰、铅、锌、钒、磷等重要矿种和湘西-鄂西成矿带湘西段的矿产勘查工作,加强锰矿山边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做好2012年上报已入围的地勘项目跟踪协调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财政出资地勘项目,优选2―3宗州级勘查项目,夯实我州矿业发展的资源保障;第二,实施新兴矿种页岩气找矿工程。我州龙山、保靖、花垣、永顺四个页岩气勘查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未来三年内,中标企业将在我州投入勘查资金24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督促相关县、部门主动跟进,积极协调,全力服务,为地勘单位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第三,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依法查处违法勘查、非法开采、超深越界采矿行为,并整治到位,科学制订预防和治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第四,开展采石场专项整治整合行动。按照控制数量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州采石场进行全面清理,对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按“六个不留”标准关停到位。对布局不合理的,逐步进行整治整合,加快小采石场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尽快实现采石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规范化生产经营;第五,开展县市发证专项清理行动。全面清理各县市发证行为,对超越批准权限违规发证、超越批准矿种违规采矿行为进行整顿和规范。通过开展三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整规工作成果,全面规范全州矿业秩序。

推进综合整治,发展生态农业

一是落实占补平衡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加大全州耕地占补平衡统筹管理力度,着力推行占补平衡属地负责原则,责成烟雨凤凰、大兴寨水库等重点项目所在县市负责落实该项目占补平衡任务。严格执行 “先补后占、占一补一”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好正在实施的占补平衡项目的管理,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抓好补充耕地项目信息网上报备和挂钩工作,着力解决我州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之间的矛盾,确保我州建设用地顺利报批;二是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要求,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紧密结合,做到既有亮点又有规模,确保6.8万亩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三是加快土地整治四大转变,构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新格局。逐步建立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转变,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数量管控、质量管理、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综合管理转变,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等政策运用转变的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新格局,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开发和灾毁复垦等各种项目建设任务。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一是“地有证”,全面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要高度重视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按照“经费落实、人员到位、工作扎实、质量保证”的要求,确保年内全面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强管理,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二是“占有补”,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探索建立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住房、用工、留地、社保等多重安置模式和保障措施。严肃征地拆迁纪律,对在征地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中饱私囊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绝不姑息;三是“居有安”,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精神,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险能力。组建州、县两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分队,加快县市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积极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认真探索州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打造具有湘西特色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各县市地灾治理工程必须做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让人民群众当年受益。严格落实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保护完善,开发生态旅游

第2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国土资源系统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上级部署,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较好履行了保资源、保发展、维权益、促民生的工作职能,土地、矿产、测绘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提升。

(一)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放松,坚守底线红线,切实保护了国土资源。土地资源方面,圆满完成2013年度耕地保护目标任务,顺利通过省政府2006-2013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投入资金9735万元,增加耕地4317亩,惠及90个村、24000多户农民。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前我市2个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的规划设计与预算已在全省首批通过批复,进入组织实施阶段,项目整治总规模10.8万亩,预计可新增耕地10877亩。以土地矿产卫片执法为主线,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国土违法行为,今年发现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350起,避免经济损失1060万元,全市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降至3.15%,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督导检查。矿产资源方面,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认真落实矿山安全监管责任,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的目标。加大市区周边采石场关停力度,目前市区范围内需关停的35家采石场、2家砂场的关停工作已全面完成。认真履行矿产资源巡查保护职责,今年发现并制止矿产违法行为74起,依法扣押非法采矿设备47台(套),捣毁、填埋矿井8座,拆除非法输送地热水管道500多米。

(二)坚持保障发展与节约集约不偏废,拓宽发展空间,有效促进了土地利用方式的良性转变。保障发展方面,合理安排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要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以及高新技术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用地,全年分解下达计划内指标5200余亩,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目前共为我市“四新一海”项目、民生项目争取计划外指标7790亩。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已完成增减挂钩项目30个,总拆旧面积2253亩,复耕、节余指标2149亩。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招拍挂工作,目前全市共招拍挂出让工业用地252宗,面积10388亩,总成交金额17.98亿元,实现政府纯收益10.93亿元;出让经营性用地345宗,面积19253亩,总成交金额157.5亿元,实现政府纯收益75.6亿元,其中市直11宗,面积715.7亩,总成交金额23.6亿元,实现政府纯收益22亿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积极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截至11月底,全市2007-2009年三年平均供地率达到84.47%,三市供地率接近100%,2013年已批土地供地率达到67.21%。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低于2000万元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引导企业通过租赁厂房解决用地;除行业特殊要求外,不准建1层厂房,纺织、服装等项目,必须建造3层以上厂房;倡导建设高层楼宇,发展楼宇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三)坚持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不动摇,积极关注民生,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地进行了安排部署,在用地供应计划安排上,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目前,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达100%,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5710套,使用土地面积688亩,开发房屋建筑总面积达到41万多平方米。同时,严格执行新拆迁条例,及时发放补偿款项,做到补偿标准公开、补偿程序规范、补偿方式合法,实现和谐拆迁。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完善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举行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推演,成功应对今年强台风“梅花”等多次极端恶劣天气,全市未发生一起地质灾害事故。民生工程方面,全力推进山丘区勘查找水工作,切实解决山区群众用水难题,目前全市60个乡镇、253个村庄的物探定井工作已全部完成。高标准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开发建成了数字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全国第10家、全省第2家通过国家验收,我市被授予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为民服务方面,进一步深化“让服务对象受到有尊严服务”的理念,与审批中心签订了窗口服务承诺书,对纳入审批中心的32项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每个报件的审批时间缩短一半。今年以来,共接待、答复服务对象3300余人次,受理各类报件2098件,其中土地登记1610件,集中受理率100%,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四)坚持强化内业管理不懈怠,夯实国土基础,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的服务保障能力。地籍管理方面,全面推进地籍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建设,土地登记实现一体化网上审批模式;建立健全地籍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地籍资源信息实现全市共享。依法行政方面,在全系统开展了“依法行政年”活动,制定下发了《市国土资源局依法行政年活动实施方案》,对包括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共计122项行政执法事项进行了清理,对不能适应形势政策需要的9件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废止建议,1件提出了修改建议。测绘管理方面,完成半岛蓝色经济区基础测绘规划,《市“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通过省级验收;《市地图集》、《市国土资源图集》编绘工作全面启动,将填补我市没有地图集的空白。

第3篇

近年来,县移民和扶贫办以《若干意见》、《山脉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出台为契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全力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同比增长13.5%;减贫人口9932,减贫率为11.4%。主要做法是:

一、凝聚扶贫合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新格局。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编制了《县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制定和实施了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做好了财税支持、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人才保障等方面的专项扶贫政策保障。以“三送”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行业扶贫,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贫困村组、贫困户结对帮扶,建立扶贫到户机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成立县老促会,充分发挥老促会、慈善总会等社会群团组织作用,拓宽社会捐资渠道,努力争取优惠政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

二、整合专项资金,开辟整村扶贫新渠道。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抓手,把分散式的扶贫变为集中开发、把单项工作变为全面推进、把“单兵突击”变为“打好组合拳”。按照分级负责、有序推进的原则,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较差的29个扶贫重点村启动整村帮扶工程。多渠道策划、包装、捆绑帮扶项目,积极协调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电力、国土、城建、教育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快贫困村环境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电网改造升级、通信网络等项目建设,不断强化发展机体,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三、引导产业发展,优化扶贫造血新功能。推行扶岗、扶业、扶技、扶志、扶贫等“五扶”工作机制,一方面不断调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结构,在落实小额信贷投放和贴息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重点扶持贫困村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大力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农民培训工程,每年累计培训5000人次以上,基本达到贫困户“一户一就业”目标。

四、创新工作模式,打造移民扶贫新亮点。把移民搬迁工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用好用足用活集中安置点补助、土坯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政策,优先解决集中安置点的建设用地,通过银行贴息贷款、稳控建材价格等措施,减轻建房户经济负担。充分考虑移民户就学、就医、就业等综合因素,采取与圩镇建设、中心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创业园建设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并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技能、鼓励创业增加移民户收入。

五、强化制度建设,建立资金监管新机制。严把扶贫项目申报、实施关,由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项目建设情况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严把扶贫资金的审核、拨付、报账关,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严格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明确各乡(镇)、村的职责和报账程序,使报账工作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第4篇

今天,县局决定召开的这次上半年工作总结暨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大会,是继年初全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之后,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措施、靠实责任、抓促落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总结工作、团结鼓劲的大会,也是贯彻落实市局党委《关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刘局长对今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胡书记宣读了县局党组《关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意见》。下面,我就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以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讲三方面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工作[文秘站网文章-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今年以来,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市、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签订的各项目标责任要求,经各分管领导认真负责、狠抓落实,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积极工作,上半年绝大部分工作已按期完成,部分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25”宣传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眉户剧《三战万能嘴》、音乐快板《土地颂》、配乐诗朗诵《我爱我的国土》将保护耕地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有机相结合,主题突出,创作新颖,时代感召力强,《中国国土资源报---综合新闻》发表了图文报道,在全市“6·25”宣传中树立了亮点。

——机关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定了机关接待及陪餐、小车保养及维修、固定资产管理、职工灶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完善了《基层国土资源所财务管理制度》,并更新了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及政务公开栏,建立了地籍股、耕保股、测绘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室岗位职责。

——国土资源所建设规范有序,工作成效显著。岗位配置健全,人员分工明确,硬件建设到位,制度建设规范,山河、宫河、湫头、永和4所已建成使用,榆林子所已动工建设。各所办公设施配置齐全,制度、职责建立上墙,基本实现了“机构设置规范化、设施配置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人员素质优良化”的目标。

——违法案件查处及工作力度加大。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县局、各所土地动态巡查分片包干负责制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所宣传形式灵活多样,收效良好。工作力度加大,措施到位,土地纠纷调处率、案件办结率有所提高,土地违法问题较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项目建设、土地储备工作成绩显著。国家投资土地复垦示范项目永正南住、榆林子马家、宫河东山头3个项目片土地平整基本完成,道路、林网、水利等配套建设已开始,周家项目片拆迁工作正在进行;省级投资耕地补充项目土地平整、宫河雷村道路绿化任务已全面完成;国家投资正宁县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被国土资源部正式列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同时,配合市局积极筹备了全市国土资源项目资金管理暨招投标现场会。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有新突破,统征包干政策落实到位,保障了用地需求。

——基础业务工作稳步拓展。积极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配合省厅测绘局地图院完成了县城区独立坐标系统改造扩建前期基础工作,申报了项目文本和图件;按期完成并上报了全县统一年产值测算工作,加强了建设用地申报及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完成了砖瓦企业采矿权登记年检工作,正南煤田详查和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年各项工作全面保质保量完成。一是在宣传教育方面,工作还不到位,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受教育的范围只局限于部分干部群众,这要求全局上下特别是各所要切实负起工作责任,进一步扩大宣传,坚定不移地把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及市政府“两令”精神贯彻落实好;二是在执法监察方面,我县土地市场还不够规范,乡镇企业、公益事业、各类工业园区违法用地较多,案件查处难度大,市上把我县作为督点县之一要求限期整改落实,执法队和监察股要切实拿到手上,加大工作力度,彻底扭转我县土地市场混乱的局面;三是在农宅清理方面,各所重视不够,工作进展慢,大部分所仅清理2个村,突出反映在清查、处理、发证率低,时间过半,任务欠帐大,希望所里会后要高度重视,深思细

纠,研究对策,务必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四是在基础业务方面,个别工作只停留在安排上,调查研究不够,工作方法不活,没有实质性进展,影响了整体工作完成;五是在作风建设方面,个别同志工作作风欠扎实,创新不够,缺乏勤政敬业精神,工作效率低,纪律观念不强,自律能力较差;六是在协作配合方面,有些同志组织观念淡薄,上下配合不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致使政令不畅。这些问题,希望有关责任部门、同志们认真克服,下决心解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入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关于下半年工作

1、宣传教育工作。在上半年工作基础上,下半年宣传教育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1)认真搞好区域网建设,尽快与市局互联互通,实现网上办公;(2)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办好国土资源简报,力争年内在省、市级报刊上刊登宣传报道2篇;(3)根据国家、省、市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年内举办地质业务知识培训班一期,1/3干部职工外出学习,接受教育;12月底,以业务知识和办案程序为重点,组织基层所开展集中培训一次。

2、耕地保护工作。(1)积极衔接,认真报批城镇、乡村及农民建宅用地手续,力争城镇、乡镇企业用地报批手续8月底完成,农民建宅用地报批手续年底完成。摸清全县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根据市政府2号令精神,搞好用地报批工作;(2)继续清理已审批的建设用地,重点清理邮电、通讯和金融用地情况;(3)配合能源企业搞好用地工作,特别是搞好正南煤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工作;(4)与中心配合继续搞好国家建设用地统征包干工作,并严格执行用地跟踪管理;(5)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按市局要求科学开展修编。

3、执法监察工作。(1)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及省、市要求,继续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加大乡镇企业、公共设施违法用地处理力度,特别是对市上挂牌督办的用地案件务必于8月中旬全部处理完毕;(2)积极开展省级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力争一次创建达标,年内通过省级验收;(3)进一步加大砖瓦企业、预制厂用地处理工作力度,年内全面完成,处理率达到90以上;(4)配合县上“清税”工作组完成土地市场交易中土地出让金征收工作。

4、地籍管理工作。(1)配合省测绘局搞好县城独立坐标系改造扩建工作;(2)做好县域地图编制及出版工作;(3)按市局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日常地籍变更调查工作;(4)完成省级地籍管理规范化达标工作;(5)与房管局协调,做好拓宽城镇住房用地分割登记工作,登记发证不低于200本;(6)积极与省规划院联系,搞好地籍数据库交接及培训工作,(7)向省测绘局申报由省级颁发的国土资源勘测规划室丙级测绘资质。

5、地质矿产工作。(1)搞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配合搞好正南煤田地质灾害评估工作;(3)配合能源勘探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工作;(4)开展砂石企业采矿权清理工作,全力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相关费用。

6、项目工作。(1)全面搞好20__年省级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扫尾补救工作,力争年底通过省市验收;(2)积极协调力争国家投资土地复垦示范项目第二批资金7月底到位,及时开展周家项目片土地平整工程招投标工作。搞好永正南住、榆林子马家、宫河东山头项目片水、路、林、电配套建设,并做好平整土地水毁、塌陷等完善工作;(3)做好20__年基本农田整理项目860公顷、2983万元呈报工作,力争年底立项;(4)积极衔接争取山河后庄子地质灾害项目立项批复。

7、土地收购储备工作。(1)加强储备土地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储备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2)搞好征地统征包干工作,完成国有土地改变用途征收土地出让金30万元任务。

8、标准化建设。(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榆林子所建设,搞好职工家属楼工程建设和机关文化活动室建设;(2)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市局要求,规范建立学习、会议、业务等“”登记簿,进一步完善基层所标准化建设;(3)加强财务管理及后勤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资金和票据管理,强化收入、严控支出,搞好接待工作。

9、基层所工作。(1)继续搞好农宅清理登记发证工作,要注意做好五点:一要做到全面处理,提高登记率。二要与乡镇搞好协作配合。三要对典型违法案件要立案查处。四要想方设法提高规费收入额度。五要搞好档案资料整理;(2)坚持土地动态巡查工作,重点转入乡村企业、公共设施违法用地跟踪管理;(3)加大国土宣传力度,要保证年初确定的固定性标语刷写数量,并且要规范;(4)强化制度建设,力争年内基层所标准化建设达标;(5)加强机关事务管理,特别是要严控水、电、煤开支,严格请销假制度;(6)配合县局搞好其他各项工作。

三、关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民主推荐后备干部,是选贤任能、重在识人,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关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问题,我再强调两方面:

一是对被推荐人选的条件要求。要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全面准确、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衡量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具体是:

在德的方面,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原则和政治觉悟(即党性要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团结同志,品行端正,公道正派;

在能的方面,要具有胜任工作应当具备的组织领导能力。包括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心理素质等;

在勤的方面,要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绩的方面,要工作实绩突出,独立工作能力强,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廉的方面,要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自爱、自省、自重,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总之,按照省市选拔后备干部的要求,要选用那些“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同时,根据我局干部队伍现状,要适当放宽对工作阅历长、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老同志的选拔任用,充实到基层工作领导岗位。本次推荐后备干部人选,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在干部中推荐产生。对于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品学兼优的工人,县局将积极与市局衔接争取名额,不断优化用人环境,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是对参加推荐人员要求。在座的参加民主推荐的同志,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在推荐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人要全面地看,不要片面的看。要看主流,看本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优点突出的人,缺点也就突出。要看他的缺点是否足以影响他的任职,不能说凡有缺点的人都不能任职。

2、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推荐干部。不凭私人感情、个人好恶来推荐干部。不以个人利益、个人恩怨或集团利益来推荐干部。

第5篇

关键词:程海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215-02

1程海湖概况

程海湖,古名程河,明代中期以前,湖水南流30km汇入金沙江,形成程河水系。随着湖周住户日渐稠密,湖水下降,渐渐成为内陆封闭式高原湖泊。程海湖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中部,距永胜县城46km,湖长20km,南北走向,均宽4km,最大水深36.9m,水面海拔1501m,储水量19.87亿m3,水域面积74.6km2,程海湖径流区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6°24′~26°42′,东经100°32′~100°46′之间,汇水区流域总面积47.7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4.13万亩,占总面积的71.5%;非林业用地面积13.62万亩,占总面积的28.5%。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16213.5亩,疏林地94.5亩,灌木林地100504亩,未成林造林地1110亩,无立木林地184.5亩,宜林荒山23236亩。径流区石漠化区域面积15300亩,有大小河流47条。

2程海湖生态环境现状

2.1林业生态防护功能减弱

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砍伐森林和毁林开荒,造成林木蓄水、保水能力降低,表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森林立地条件极差。加之干旱少雨,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低。目前程海流域的植被单一,现存天然植被除灌草丛外,仅有小面积云南松、华山松及桉树中幼林。森林植被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在不断减弱。

2.2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加之人类活动因素,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如破坏植被、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造成湖区水土流失严重,旱季河水断流,雨季洪水暴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向程海湖体输入了大量泥砂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导致湖泊容积减小和富营养化。

2.3湖水污染日趋严重

(1)内源污染日益加剧。由于程海湖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也没有常年性固定地表水源补给,水体无法循环,自净能力差。程海湖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倍,加之地质运动等诸多因素影响,程海湖水逐年下降。湖内污染物长期沉积得不到有效清除,导致湖水浓度增加、水质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磷和氮含量增多。

(2)面源污染日益增多。一方面,由于程海湖流域森林立地条件极差,湖周生态植被恶化(流域内森林覆盖率仅为12.7%),湖滨带基本缺失,导致流域内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不足,湖滨带生态过滤及屏障作用削弱,湖区水生植物群落受干扰严重,湖泊对污染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程海湖流域主要是农业区,农业生产对程海湖的水质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不合理和超量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塑料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范围和程度日趋加重。

(3)点源污染比较严重。程海湖周现有5家养殖企业,养殖面积39.5万m2,年生产能力1200t。由于在生产螺旋藻过程中,每生产1t螺旋藻干粉所用化学药剂达20余种(其中以小苏打、碳酸氢氨、硫磺用量最大),废水和生活污染入湖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导致湖水污染比较严重。

目前,程海主要污染物的pH值和F离子超过国家地面水V类标准,矿化度接近咸水湖标准;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特征污染物总磷(近年来一直在Ⅲ~Ⅳ间波动,2001年为Ⅲ类)、总氮(Ⅲ类)的浓度都较高;氨氮(Ⅱ类)、CODMn(Ⅲ类)污染也比较明显。扣除pH值、F离子两个因子和地质因素形成的特殊指标,程海湖水体水质只能达到Ⅲ类水标准;且朝富营养型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程海湖流域是永胜县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目前已实施的主要项目有:天保、退耕还林、林业血防、湖滨林带建设、低效林改造等中央、省重点建设工程。随着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沿湖地的广大干部群众对恢复森林植被的愿望日益强烈,参与积极性高涨,程海湖林业生态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0年以来累计在程海湖区域实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人工造林8.295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湖滨林带1500亩,累建沼气池7200口、节柴改灶4468口、太阳能875台,每年聘设44个管护员实施森林管护34.56亩。

4程海湖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群众认识不够,参与母亲湖保护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对义务植树运动和保护母亲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植树造林是国家的事,林业部门的事,植树造林与自己无关。

(2)程海湖面山人工造林建设造林地块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由于实施了多年的天保公益林建设及退耕、长防、绿化造林等项目,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基本上已经造了林,程海湖区沿岸剩下的全是“硬骨头”,该区域干旱少雨,土层瘠薄,含石、沙量大,立地条件极差,造林保存率低。

(3)湖滨林带造林经费严重不足。自2006年以来,永胜县都没有争取到程海湖滨林带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溃缺,每年仅靠县直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全民义务植树创样榜的活动来开展湖滨林带建设,致使湖滨造林绿化进展缓慢,后续管护跟不上。

(4)新造林地管护难度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实施了“天保、退耕”等几项建设工程,大面积的宜林荒山已绿化,放牧地块越来越少,林牧矛盾突出。另外,造林后地块被封禁,杂草生长旺盛,造成了火灾隐患,加大了新造林地块的管护难度。

(5)近年以来,永胜县连续遭受冬春、初夏连续无降雨,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还有一些雨雪冰冻灾害,致使林业生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营造林方面受灾最为严重。

(6)农村能源建设补助标准偏低,加之物价上涨,致使群众建池自筹部分投资大,经济负担过重,影响了建池积极性。

(7)项目争取难度大,资金筹措渠道单一,严重制约了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5程海湖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对策措施、建议

(1)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发动群众参与程海湖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营林绿化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统一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实现农、林、水、交通等部门相互渗透,整体推进。通过组建工作队,召集村组会议、发放宣传单、入户走访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组织护林员、种植户对栽植技术进行培训,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技术,全面调动群众参与程海湖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林业血防、低效林改造等林业项目过程中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坚持以生态修复措施为主,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程海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平衡。

(3)吸纳社会资金,整合项目,提高资金投入。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现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和当地农户投工投劳相结合。同时整合项目,将天保、退耕、林业血防、低效林改造等重点林业工程与程海湖保护有机结合,采取加大投入,打造亮点的推进模式,加大对种植大户、企业和集中成片林农的资金补贴,全力打造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看点的典型示范基地。用优惠政策增强造林群众的信心,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抗旱保苗、防治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巩固造林成果。

(4)严格项目管理,把质量放在项目建设的首位。质量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方针,严把“五关”(严把施工作业设计关、种苗质量关、种植关、检查验收关、政策兑现关)。同时,各项目办和项目实施单位的技术人员坚持深入到各造林地检查、督促指导工作,对每一块造林地,进行细致检查,仔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纠正,把项目建设管理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审查、事中检查和事后核查的有机结合,切实转变管理方式,为提升造林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5)加强程海湖流域林政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在程海湖流域加强林政管理,杜绝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加大生态产业发展力度,扶持政策,使更多的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得到较好产业效益,从而提高群众参与保护程海湖的积极性。

(6)提高造林科技含量,加大新造林地块的管护力度。加大程海湖生态治理科研力度,着重在树种筛选、客土造林、节水防渗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攻克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难题。

加大新造林地块的管护力度,强化管护人员的管理,做到管护效果与报酬挂钩。同时,把新造林地的防火隔离带纳入每年的计划烧除,或对杂草进行清除,以防火灾危害。加大宣传警示力度,与乡规民约相结合,提高广大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永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年鉴(2013)[R].永胜:永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4.

[2]永胜县统计局.永胜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R].永胜:永胜县统计局,2014.

第6篇

 

浙江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于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列入财政预算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事项。规定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和作业补贴,高耗能农业机械提前更新、淘汰的经济补偿,农业机械的保险费补贴,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农业机械的公益性科研开发、教育培训、推广等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条例》捋顺了促进农机科研开发和农机工业发展的职责分工。规定省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工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等部门,编制农业机械科研开发计划,确定并公布农业机械公益性科研开发项目目录。

 

《条例》明确提出建立农业机械缺陷产品召回公告制度。规定农业机械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召回。拒不召回的农业机械安全警示公告。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条例》经黑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已于月日起正式实施。这是黑龙江省首次以地方法规形式确定了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的省级林业行政管理权限,明确认定森工总局在生态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为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条例》基本涵盖了林区的行政管理、生态保护、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林区的社会建设、合作共建和政策支持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重点规范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林管局和林业局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二是明确了要在林区内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域提出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病虫害防治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措施,强调了林区内禁止实施的破坏森林资源和林区生态环境的行为种类;三是提出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的方针,对林木采伐、运输及加工等活动做了严格规定’明确了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四是提出推进公益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强调社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五是提出林业局应当与市、县人民政府建立协商机制,与地方毗邻或者交叉的小城镇实现资源共享与县以上人民政府同等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

 

甘肃省:《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近日经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月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生产建设项目单位及个人在施工过程中致水土流失的,最高可处罚万元。关于水土流失的治理,《条例》规定了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以梯田为主体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规定在水力侵蚀地区应当以梯田建设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植物和保护性耕作等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二是规定了退耕确有困难的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区域,已种植农作物的应当限期退耕;三是规定了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煤炭、石油、天然气、矿山开采及水务发电等企业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

 

《条例》严格规定了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采集发菜。严格—植被、沙壳、结皮等。禁止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乃、治理区铲草皮、挖树兜或者滥挖虫草、苁蓉、锁阳、甘草和麻黄等。在水力侵蚀地区,以梯田建设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植物和保护性耕作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在风力侵蚀地区,采取营造防风固沙林草、设置人工沙障等措施,建立防风口固沙防护体系,控制风沙危害。在重力侵蚀地区,采取径流排导、削坡减载、支挡固坡、修建栏挡工程等措施,并建立预警预报体系。

 

上海市:日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草案)》。地面沉降是上海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具有缓变性和不可逆转性。为了有效控制本市地面沉降规范防治行为,《条例(草案)》在总结“十一五”以来本市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补充的内容,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肯定和完善。《条例(草案)》主要明确了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监测和防治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防治措施、监督检查等内容。

 

其中在深基坑工程涉及的地面沉降防治方面有三大亮点:一是对于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采取分类管理模式。开挖深度7米至15米的,可以直接采用市规土部门的分区评估报告;开挖深度15米以上的,必须委托评估单位单独评估。二是对于是否采取阻断降水目的含水层施工方法,采取了区域差异化处理原则。在地面沉点防治区内,深基坑施工必须采取阻断降水目的含水层的降排水作业,除非地质条件不允许在地面沉降易发区内的其他区域,则采取鼓励方式。三是设定了划小大型基坑作业区范围制度。即要求大型建设工程深基坑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地面沉降影响、地面沉降控制要求、周边环境、施工力量等因素,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单元,并通过专项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中的防治要求予以细化落实。

 

湖北省:日前,《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农村土地所有者、承包方、流转受让方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支持、引导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条例》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户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有权依法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依法流转;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集体经济组织不得以村民会议决议、村规民约或者其他任何方式损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作出有差别或者歧视性待遇的决定。

 

《条例》还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等建设占用承包地,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在征得承包户同意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土地承包经营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用地单位应当对原承包户给予经济补偿,或者由发包方给原承包户适当调整土地。

 

河北省:为规范对农业机械的管理,河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于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核发牌证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实行登记制度。针对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客造成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条例》规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时,驾驶人员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用拖拉机从事客运和违法载人;禁止驾驶、操作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农业机械禁止酒后驾驶、操作农业机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农村道路安全的需要,在铁路公路交叉路口、重要公路平交路口、事故多发地段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广州市:施工不当损伤树木,即罚2万-10万元,若是损害古树名木,最高可罚50万!这是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广州市绿化管理条例》规定的内容。于月正式实施的《条例》加大了破坏绿化的行政处罚力度,且明确绿化执法行政权全归园林部门所有。

 

《条例》明确,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的全部行政处罚权移交林业和园林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不再行使该项职权。其中,在市辖区市级管理的各公园、八路一岛及天桥范围内发生的绿化行政处罚案件,以及区级绿化管理范围内砍伐、迁移20株以上树木和占用绿地200平方米以上的行政处罚案件,由市林业和园林局负责依法查处;其他绿化行政处罚案件,按照属地管辖原则,由各区、县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权划分,依法查处。

 

针对一些生态效果好、影响比较大的绿地《条例》设立了“永久保护绿地”制度,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改变该绿地的使用性质。据了解,广州市已经初步确定了一批“永久保护绿地”,将由市政府近期公布,并在绿地的显著位置竖立告示牌。

 

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导致树木伤残、死亡等情况,《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与所有权人共同制定绿化避让和保护措施。建设单位未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造成绿化损害或者树木死亡的处以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若造成一级古树名木损害或者死亡的,处以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

 

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对《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举意味着成都市以立法的形式,对城市“生态绿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让这条中心城区的翡翠项链能够世代传承。

 

《条例(草案)》规定,环城生态区由中心城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生态绿地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构成,生态用地总面积为133.11平方公里。有关区县政府应当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用地规模不减少。生态用地用于绿化、休闲运动、农业生产、应急避难、市政基础设施、停车场等,并实施绿地、水体、景观等生态建设,其配套服务设施要符合小体量、园林式的要求;为生态用地直接服务的0.5平方公里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应分散布局,并用于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文化及其他配套等。

 

《条例(草案》规定,水是环城生态区的灵魂,湖泊、湿地、河流等水体约占总面积的具有生态、水资源调蓄、防洪、休闲及景观功能。水体的具体范围由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并予以严格保护和控制。《条例(草案)》明确,环城生态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用地内建构)筑物、道路、铺装场地的总硬化率不得大于。禁止擅自砍伐树木,破坏植物植被,确需进行更新、抚育性采伐或因建设、公共安全的需要必须进行移植或砍伐的,应当经市林业园林等主管部门批准。严格保护环城生态区水质,政府应当对环城生态区内水体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水体自然进化和修复能力,禁止向水体排污。

第7篇

做大做强“4+X”产业。落实“工业提升36条”和“保稳促调12条”政策,制定实施“4+X”重点培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集聚资源要素重点扶持“4+X”产业,精心培育主导产品,不断壮大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努力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机电产业要突出抓好110千伏以上电压开关、变压器技改及配件模具生产项目;电光源产业要突出引进高档次整灯及配件系列项目;木业加工产业要突出发展木门、家具等高附加值产品,支持门业协会牵头制定木门行业标准,打响“中国木门之都”品牌;消防器材产业要突出抓好中高档次的灭火器及救生设备项目;重视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做大“X”产业。同时,要巩固提升建材、化工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羽毛球等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增长25%以上,其中“4+X”产业总产值175亿元、增长30%以上。

切实增强科技支撑。深入推进省科技强市创建,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意见,搭建科技合作交流和产业服务信息化平台;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对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火炬计划等科研项目,加快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组织开展“百名专家教授对接百家企业”活动,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借助增值税转型改革良机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力争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个、专利授权量达150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引导支持企业创牌。开展企业质量管理年活动,完善检测检验服务平台和质量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参与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省地方标准制订;引导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品牌申报认证,踊跃参加各种展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各2个。深入实施“811”环保新三年行动方案,完成江东区印花浆行业污染等专项整治工作,建设开发区江东区排污管网与污水处理厂接线等一批功能配套工程;推行新建工业项目能评制度,实施重点企业节能行动计划,推广清洁生产试点和绿色企业审核,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全力帮扶企业渡难关。全面落实国家、省以及我市“保稳促调12条”等各类扶工惠企政策。高度重视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三服务”活动,加强现场办公协调,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建立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融资、投资等方面变化,加强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的研判,做到早发现早防范。引导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抓质量拓市场,强管理练内功,努力降成本增效益。继续搭建劳务交流平台,大力引进各类人才,着力缓解企业用工难;依托“*大讲堂”等平台,鼓励企业家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着力提升企业经营团队素质,挖掘发展潜力,激发创业活力。狠抓产业领军企业培育,鼓励企业通过合作联合、收购兼并等途径提升竞争实力;继续推进江变、恒亮、红火等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全市新增规模企业35家、亿元企业3家以上。

二、以打造旅游胜地为目标,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做特做强休闲旅游业。围绕江郎山—清漾、廿八都古镇—浮盖山、仙霞关—戴笠秘宅三大核心景区,全面推进旅游“十百千”工程,完善推出“二日游”精品线路。完成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并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中国良种马(浙江)繁育基地、清漾一期后续工程等建设,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市。扎实抓好江郎山“申遗”拆迁安置及景区环境整治,力争江郎山丹霞地貌获得世界遗产大会提名。探索完善乡村旅游开发机制,重点发展清漾、和睦、碗窑等“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加强酒店餐饮业的行业管理,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深化星级酒店创建,着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整合现有节会,精心筹办毛氏文化节系列活动;加大旅游营销推介力度,加强与周边的黄山、武夷山、三清山、婺源等景区协作,通过央视等新闻媒体扩大宣传,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3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3.6亿元,均增长15%以上。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综合物流基地,按照“突出重点、集聚发展”原则,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浙西农业综合物流中心,启动实施浙江驰骋物流基地二期工程。谋划建设特色专业市场,整顿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农贸城等现有市场,加快装饰材料综合市场建设进度,推出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招商。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现有货运企业和营运车辆等资源,引导企业服务外包,积极支持有实力、有意向的公司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市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力度,推动物流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稳步提升商贸商务业。认真实施商贸商务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城区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争取建成时代广场、城北大型超市、西市街菜市场,规范提升江滨路特色餐饮一条街、解放南路五金一条街、鹿溪路商业街。推进城乡现代流通网建设,加快千镇连锁超市工程扩面提质,年内新增行政村连锁便利店50家以上,覆盖率超80%。大力发展商务新型业态,积极培育生产业,尤其要依托中山路金融、劳务、科技信息一条街服务职能集中的优势,推进中介机构发展,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落实外向型经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展加工贸易,力争进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

三、以构筑山水家园为方向,努力增创城乡发展新优势

加快完善城市宜居功能。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手编制城南片控制性详规、市域给排水和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开展城市建筑风格和色彩专题研究,完成市心街传统风貌区等修建性详规编制,做好城北入城口迎宾文化、*大桥节点船帮文化等方案。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建设达岭溪二期、住宅小区等绿化项目,新增城区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须江公园、周家青广场等文化融入项目,启动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做好黄陈、天余拆迁安置小区设施配套,建设迎宾西路、西山路等城市道路。完善城市拆迁和市区土地统分经营机制,成立城市建设拆迁指挥部,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功能,规范拆迁程序和拆迁行为,加快推进老城区成片拆迁改造;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全面落实“房地产17条”,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加大城市营销策划力度,深入推广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探索施行亮化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模式,着力抓好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和楼道亮化工程,继续开展摊点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壮大提升食用菌、蜜蜂、茶叶、果蔬、畜禽等高效农业产业,扎实推进科技服务林改试点和“万亩千元”油茶示范工程,力争栽培食用菌3.5亿袋,发展山地蔬菜3.5万亩、茶叶2500亩、优质果园4000亩,改造竹林、油茶基地1万亩;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广温氏“公司+农户”养鸡、蜂业“合作社(公司)+蜂农”生产经营等模式;健全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争创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下山脱贫工程,力争全市低收入农户数量减少20%,完成异地搬迁2000人以上。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加快“三农”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实贺村、峡口省级中心镇的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改革水管体制,探索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和宅基地整理推进模式,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机制,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重点镇、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五项工程”,广泛开展农村洁化、绿化运动,大力推广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抓好72个省级整治村和17个省级污水处理村建设,完成40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新增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50个以上,争创衢州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14个;加强“空心村”治理,探索引导自然村撤并,促进人口向中心镇、村集聚;推进殡葬改革,规范墓葬秩序。

加快提高城乡设施共享水平。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动工兴建205国道*段贺村立交,争取46省道江贺段外移工程建成通车,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深入开展农村道路整治和文明公路创建。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启动110千伏虎山变、淤头变工程建设,完成35千伏石门、蔡家等变电所主变增容改造。加快实施长台、大桥等11个乡镇农民饮用水工程,全面完成312个行政村的广播并网。继续抓好灌区节水改造、千库保安、农业综合开发、防汛防旱、森林消防、地质灾害防御、动植物防疫等工作。

四、以推进项目和招商为抓手,着力增强区域发展新活力

狠抓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大考核激励力度,组建重大项目专门班子,做好项目包装,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力求有更多项目进入省、国家项目盘子,重点抓好杭(州)长(沙)客运专线、丽(水)江(山)上(饶)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安排“四大百亿”工程62项,总投资65.6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8.04亿元,其中,百亿工业产业化项目30项,百亿基础网络项目9个,百亿产业提升项目14个,百亿惠民安康项目9个;同时年内继续安排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督查通报等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增强要素支撑,抓好项目管理,着力提高项目开建率、投资到位率,突出抓好中鑫毛纺、欧派门业、迪奥汽配等22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超82亿元。

狠抓招商选资。牢固树立招商引资第一工程理念,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整合招商力量和资源,以更专业化的手段抓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到资金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产业招商上,要深入实施产业招商意见,发挥产业招商组、组合招商组和产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重点围绕“4+X”产业,突出抓好产业配套及生产业项目招商,力争“4+X”产业招商实到资金突破13亿元。中介招商上,要大力宣传中介招商办法,广泛聘请社会中介招商员,积极调动社会中介机构、自然人的招商积极性,扩大招商信息源,广开招商门路,力争中介招商引进大项目实现“零”突破。区域招商上,要突出杭州、宁波、温州、昆山、东莞等重点区域,派驻专职招商组,强化定点招商,推进合适产业向我市转移。外资招商上,要坚持以外引外、以商引商、以企引企,支持企业境外合作伙伴来江投资兴业;鼓励优势企业推出优质项目,实行外资嫁接招商。

狠抓要素保障。资金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渠道作用,利用市金融服务中心、担保中心做大融资平台,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等途径,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在江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引进异地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创建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开展股权出质登记,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土地方面,要深入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力争完成土地整理7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500亩,切实增加有效耕地;鼓励争列省以上重点项目,努力争取带帽用地指标;在规模企业中开展单位用地产值、财政贡献度评比,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土地利用专项整治,依法依规盘活废弃、闲置土地,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推进土地规范有序、节约集约利用。

五、以改善民生民利为重点,致力构建和谐新*

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完善就业服务和培训网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和公益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450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0人。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全年培训1.8万人,其中技能培训5000人、转移就业3000人。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加大“五费合征”征缴清欠力度,严格执行被征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对困难群体实施分类救助,加快发展慈善、红十字事业,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着力构筑多方联动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住房保障,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350户,新建廉租房50套。启动农村广播电视低保工程,免费为覆盖区低保户安装有线电视。继续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35个。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启动实施教育“新四项工程”,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将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提高到350元、550元,中小学爱心营养午餐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350元。动工建设城南中学,完成城北中学、滨江高中、淤头小学等项目建设,新建校舍8.5万平方米;撤并丰足初中和赵家初中,完成*片区学校布局调整。实施幼儿教育提升工程,推动民办幼儿园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做强职业教育,支持*中专创建国家高水平示范性学校;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迁建培智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进民办学校平稳运行。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教育和素质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着力保障公共卫生。启动创建省卫生强市,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做强市级医院,做优民营医院,做精专科医院,争取公共卫生中心投用,新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5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认真开展参保农民、参保城镇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深化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和母婴健康工程。加快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保障药械质量安全。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繁荣发展文体等事业。深入开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第五届政府文艺奖评选;举办欢乐元宵、建国60周年、机关干部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做好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博物馆布展,建设3个乡镇标准文化站,创建4个省级文化示范村和衢州市特色文化村(社区)。继续开展送电影、送戏、送图书、送文体器材下乡活动。同时,要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切实抓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加强城乡社区和民间组织建设,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认真做好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气象、通信、邮政、档案、机关事务、工会等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深化“平安*”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强化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完善落实“多员合一”协管机制,推进农村公共安全网络建设,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全面整顿规范“十小”行业。高度关注燃油税费改革对运输行业的影响。深化“信用*”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民间融资监控,严厉打击金融违法案件。完善救灾应急预案,提高减灾救灾能力。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认真做好工作,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以优化服务为核心,全力促进政府形象新提升

切实强化责任。要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两会”精神,迅速分解、细化、量化已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抓紧制订具体实施的计划方案,把工作落实到岗到人,确保人人有责任、个个挑担子,力求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快速行动。切实增强“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出手要快、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快速反应,立即行动,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如期保质完成各项任务。要加强督查。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切实加强政务督查,强化绩效管理,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市政府将加大交办、督办力度,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的单位必须作书面说明,对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完成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工作落到实处。

全面优化服务。要转变作风。继续深化招商引资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坚持机关干部蹲点调研、结对帮扶等制度,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深入企业听难题、问计策、谋项目、帮协调,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要创新举措。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制度、管理创新,善于沟通、疏通、变通,敢于直面矛盾,勇于破解难题,做到遇到矛盾不上交、碰到问题不迁就、遭遇困难不回避、面对责任不推诿,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或创造条件解决。要高效服务。深化政务公开,设立企业服务110和金融服务110,推广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办事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最大限度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着重抓好“扩权强县”规定的落实和推进以“两集中、两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服务中心“扩容提速”工作。

第8篇

这次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春节过后,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启动和推动全年经济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中心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年全县的经济工作,科学分析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全面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刚才,县委朱书记做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年经济工作情况回顾

年,是我县发展面临重大困难的一年,也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为中心,以“塑形”活动开展为抓手,凝心聚力,以干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92亿元,同比增长34.32%(现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33万元,同比增长66.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同比增长7.3%;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74.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同比增长25.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3元,同比增长23.98%。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是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坚持把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作为重中之重,集中人力,整合财力,分区域、分行业、分层次实施了140个市、县、乡三级示范点。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国道212沿线生态工程建设、车拉整乡扶贫帮扶、镇沙坝鹿川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及市场建设、城区骨干路网建设工程、红色旅游圣地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示范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了全县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示范点创建活动,使各项工作有了追赶的榜样和标杆,在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学先进、争一流、创业绩的良好工作态势。

二是灾后重建和救灾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开工实施灾后重建项目123项,建成108项,在建15项,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基本实现了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13798户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并通过市上验收,基本完成了753户城镇居民重建任务,向新疆输送安置汶川地震受灾群众1901户8178人。全力支援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大型机械、救灾物资和施工力量赶赴灾区,打通生命通道,为全国人民支援舟曲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年发生的“8.12”暴洪灾害,全力组织抢险救灾,争取了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和资金,有效减少了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是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以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为重点,针对一些项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督查整改工作,成立了招投标工作办公室,建立了《宕昌县规范用权行为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4项项目管理制度。全年共开工实施各类项目199项,竣工121项,在建78项,当年完成投资14.8亿元,占年计划的88.5%。建成水利工程12项,新增水浇地2570亩、节水灌溉面积2810亩,新修梯田8000亩,解决了2.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了沙湾等3个35KV变电站,新建移动基站43个、直放站12个。启动了新城区市场建设工程,完成了南河等4个市场扫尾工作。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项,签约资金5亿元,到位资金2.6亿元,项目履约率达到100%。

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103个,新建养殖小区3个,新发展规模养殖场28个、规模养殖户850户,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61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85吨;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3.02万亩。启动了车拉整乡扶贫帮扶综合开发工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087万元,新修车拉至兴化通乡公路24公里,改建新建通村公路26.3公里,建成便民桥2座,新修护庄河堤3330米,完成危房改造322座,使全乡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狠抓造林成活率,大规模开展了植树造林工作,全县共栽植行道树348公里,完成荒山造林10960亩,生态林建设39076亩。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成流域综合治理50平方公里。多渠道输转劳务9.96万人,创劳务收入7.43亿元;向外输送劳务移民3695人。

五是工业经济总量效益同步提升。完成了开源铅锌矿大草滩锑矿开发、矿业公司浮选厂扩建、宏发矿业公司尾矿干式堆放处理、竹院北金矿焙烧工艺改造等4个矿产工业项目建设任务,实施了7个水电站建设项目,建成了秦峪电站,组织开展了采砂采石业的清理整顿工作,使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得到同步提升。预计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30.72%。

六是城镇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完成了《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和《镇总体规划》、《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城镇建设项目,开工实施了总投资5.23亿元的53个项目,铺开了新城区滨河南路等6条城市骨干路网工程,完成城区巷道硬化23条1.7万平方米,建成了城区垃圾处理厂等一些重点项目。加大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和执法力度,大力整治乱放烟花、乱停车辆、乱摆摊点、乱倒垃圾行为,使市容市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全面启动了小城镇建设,完成了镇区供水主体工程,212国道镇区过境段人行道铺砖等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七是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建成了官鹅沟景区通天门、龙须瀑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和天瀑至两河口的环形栈道,新建维修休息凉亭17座,启动了沟口至通天门14公里光缆架设工程,完成了鹿仁湖等6个湖泊的清沙清淤工作,完成了广场大门主体工程。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全县完成“家电下乡”12161台(部)、“汽车摩托车下乡”1071台,共补贴资金518万元。

八是财税金融工作成效明显。大口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74.1%,连续两年荣获全省财政增收先进县。向上争取各类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7589万元,主体功能区环境保护转移支付补助5037万元,其它各类项目建设资金2842万元,并使我县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从今年起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左右的项目资金。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0.35亿元,如剔除灾后重建资金,同比增支1.34亿元,增长18.11%,圆满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目标。截止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25亿,较年初增长8.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2亿元,较年初增长23.3%。

九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认真开展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全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49人,比年增加58人。完成了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县25所乡镇卫生院开展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工作。大力发展文体广电事业,新架设光缆支线51杆公里,完成了131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50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顺利通过市上考核,被动局面逐步得到好转。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覆盖面,提高了保障标准,年发放生活保障资金达到5983万元。

十是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取得实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项目建设环境、行政执法环境、机关纪律作风环境、治安环境、市场环境、卫生环境、交通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特别是针对项目建设环境不优的问题,多次组织开展依法强制拆迁行动,全面开展违法占地清理整顿,共清理违法占地404宗113.4亩,非法建筑56户。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需求,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行为,使长期阻工的沙湾电站恢复正常建设。以城区和国道212沿线54个村为重点,大规模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工作,建成重点村垃圾填埋场8个,栽植绿化树8.8万多株,硬化村庄道路3.3万平方米,制作文化墙2.1万平方米,使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十一是十件大事实事全面落实。建成沼气池1955座,推广太阳灶1万台,建成村容村貌整洁示范村60个,解决了2.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87户,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室120座。认真实施了车拉整乡扶贫帮扶开发工作,全面完成了12个整村推进项目、3个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结合项目、4个易地扶贫搬迁续建工程和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完成了城区垃圾处理场、高庙山公园、新城区主干道罩面工程,基本完成了旧城区北滨河路改造和新城区滨河南路、牙坪堤路路基工程,小堡子滨河路完成拆迁征地、河堤和部分基础填方工程。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建成了理哈路、角狮路、兴南路、大舍至八力草原和南河口至上樟湾等5条109公里通乡油路,建成通畅公路4条13.5公里、通达公路27条125.8公里、便民桥10座。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完成城区和土地储备1050亩。加快文化公益设施建设,文化传媒中心和体育场形象进度分别达到65%、80%,县医院门诊大楼正式开工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建成了和谐福苑72套廉租房,完成了官鹅沟廉租住房小区五栋楼的主体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工建设项目学校43所,竣工39所,在建4所,建成了县职业中专实训大楼。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4.5%,住院平均报销比达到64.6%。启动了新城区市场建设工程。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总量小、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农村贫困面大、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基本县情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工业化水平低,骨干企业少,工业产品种类单一,精深加工程度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二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大。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特色农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给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带来较大困难。三是项目管理水平不高,建设进度缓慢。项目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比较普遍,前期工作时间长、效率低,部分项目招投标不规范、工程监理不到位,征地拆迁难度大,阻挠项目建设的事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项目不能按要求的时间完成。四是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交通制约尚未根本改变,城镇化规模小、进程慢、层次低,承载能力不强,辐射作用有限。五是生态环境脆弱,防灾减灾能力不足。我县植被破坏严重,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防灾减灾的投入严重不足,城乡防洪设施建设滞后,河堤防洪标准低,地质灾害和山洪泥石流预警预报和处置体系不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和救援力量薄弱,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六是投资主体单一。我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地区,长期以来,建设主要依靠争取国家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工作比较薄弱,启动民间投资工作比较滞后,投资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七是金融机构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信贷准入门槛高、企业偿还能力弱等原因,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与存款增量仍然很不协调。目前全县银行业存贷差高达11亿元,信贷规模小、结构单一、资金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为突出。八是各类人才普遍缺乏。特别是经济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缺乏,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带头人数量少、人员老化,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县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困难,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从宏观经济环境看,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将为我们争取项目和资金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会议提出的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等政策,对欠发达地区更为有利,将为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从县内经济发展条件看,通过多年特别是“十一五”的不懈努力,全县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所有这些,都为今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赶超意识,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部署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推动全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突破、五个重点、五项保证”工作思路,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抢抓重大战略机遇,突出扶贫开发、社会事业、生态建设三大重点,实现旅游开发、特色农业、工业经济、城镇建设四大突破,强化党的建设、机制创新、发展环境、民主法治、和谐稳定五项保证,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按照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综合考虑我县发展基础、条件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12.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达到1.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9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2%,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43元,达到211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达到4.31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眼长远、抓主抓重,打牢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我县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差,只有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扶贫攻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才能为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一要突出基础设施重点。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宕昌发展的最大“瓶颈”。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交通发展趋势看,随着兰渝铁路、成兰铁路、兰海高速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宕昌将结束没有铁路、高速公路的历史,交通条件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面对这种发展大势,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做好重大交通项目的协调配合和沟通衔接工作,统筹解决好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等问题,确保重大交通项目早日建成,打通对外快速通道,形成交通大动脉,缩短宕昌与区域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加强县乡道路与铁路、高速公路的对接联网,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认真配合省公路局开工建设南腊二级公路,争取实施大河坝、车兴路、大牛路改造铺油工程,完成10个行政村的通畅工程,新建改造通村(组)公路50条,新建农村便民桥10座。要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启动实施城关防洪河堤、拉大路至大舍口河堤、3个灾后重建安置点河堤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4项,解决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水浇地面积2500亩、节水灌溉面积2800亩,实施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5294亩。要加快电力通讯建设,实施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47公里、400V线路12公里,新建移动基站26个。要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完善两河口、兴化、新寨等市场服务设施,开工建设、理川市场。

二要突出扶贫开发重点。要坚持把扶贫开发当作头等大事,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快扶贫开发步伐。要抢抓省上加大“两州两市”扶贫开发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南部山区特困片带扶贫综合开发试点项目》,进一步加快车拉整乡扶贫帮扶开发工作,组织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要坚持整村推进与整片整流域推进有机结合,全面完成16个整村推进村建设任务,确保实现当年减少贫困人口1.25万人的目标。要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新建沼气1000座,推广太阳灶5600台,改建节柴灶1300个。要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25个新农村建设规划,在继续抓好沙坝、鹿川等17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的同时,新启动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加大劳务培训和有组织输转力度,完成劳务技能培训4.8万人,输转劳务工1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5亿元;完成汶川地震受灾群众新疆安置户口迁移等后续管理工作,组织输送春季劳务移民3000人。

三要突出生态建设重点。生态建设是事关宕昌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我们要按照把宕昌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总体要求,抢抓国家加大“两江一水”地区生态建设投入的政策机遇,科学论证项目,加大争取力度,努力实现生态建设的新突破。今年要以城区三山、南北两山绿化和行道树栽植为重点,狠抓造林成活率,大规模、高质量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1.6万亩、薪炭林基地1.1万亩、林产品基地建设9270亩、经济林2.7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生态林建设2万亩,栽植行道树60公里。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3个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确保汛期前全面竣工,真正将其建成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要对县城和重点乡镇的山洪泥石流进行重点排查,评估可能波及的范围和危害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及时上报国家和省市发改部门争取支持。要加快泥石流预警预报体系建设,积极向国家和省市气象部门汇报衔接,尽快争取安装移动雷达预警预报系统,对泥石流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要积极向上争取,力争西汉水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南河乡路固沟等6处坡改梯建设项目立项实施。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抓好工业企业“三废”污染防治,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要突出社会事业重点。要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县一中二号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及4所中小学校舍安全项目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要紧紧抓住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加强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为根本,强化质量考评,加强学校管理,组织实施好现代远程教育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认真做好职业中专、县一中等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严格药品零差价销售管理,全面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不断扩大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全面兑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优先优惠政策,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力争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要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乡镇文化站19个、“农家书屋”50个;抓好抟拳、南阳媒话等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加强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书画院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继续实施好农村20户以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网络覆盖面,提升宕昌电视台自办节目质量和水平。

(二)集中攻坚、重点突破,下功夫在关键领域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今年的工作,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率先有较大的突破。

一要着力在旅游开发上实现新突破。旅游是我县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开发和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把旅游产业开发摆上重要位置,集全民之智,倾全县之力,全方位突破,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要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高起点修订《宕昌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完成官鹅沟、和大河坝旅游开发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提高旅游开发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要加快官鹅沟国家级地质公园创建步伐,全面建成官鹅沟两河口游客服务中心,完成官鹅沟至大河坝、官鹅沟鹿仁村至抬水沟梁人行步道建设工程;实施好广场大门、展厅完善、民居改造工程;力争启动实施大河坝景区公路。要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和手段,改编《官鹅情歌》电视剧,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宕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积极鼓励支持县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旅游业,逐步形成市场配置旅游资源的新机制,努力解决旅游开发融资难问题。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旅游服务行业管理,抓好星级饭店评审工作,在城区和新建、改建100户规范化农家乐,加强景区民居规划和审批管理,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要以兰渝铁路建设和旅游业带来的人流、物流为契机,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扩大消费层次和规模。

二要着力在特色农业上实现新突破。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今年的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川坝蔬菜,半山药果,高山畜牧”的特色农业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中药材、马铃薯、草食畜三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蚕豆、林果、蔬菜三大区域特色产业,不断扩大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全年稳定发展中药材33.2万亩、马铃薯30万亩、蔬菜3.6万亩;新发展养殖专业村30个、规模养殖大户500户、规模养殖场20个,力争畜禽出栏66万头只以上;扶持发展蔬菜大棚100座、水产养殖场5个。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4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4个。要大力实施科技增粮工程,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集成推广应用,切实抓好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脱毒种薯为主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三要着力在工业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工业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引擎。要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认真实施好三昌矿业公司尾矿干式堆放治理、开源铅锌矿浮选厂扩建、宏发矿业公司浮选厂扩建等3个矿产工业项目,启动实施锑矿选厂建设项目,建成沙湾等4个电站,力争扶正药业制药厂开工建设,实现中药材精深加工新突破。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力争今年在引进项目、承接产业转移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要积极开展采砂采石业规范整顿工作,严厉打击乱采乱挖、破坏植被、阻塞河道的行为,促进采砂采石业健康有序发展。要精心组织好工业生产,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价格变化和市场走势,及时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认真落实好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管好用好工业发展基金,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扶持企业抓好技术改造,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要着力在城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城镇是推进全县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今年的城镇建设任务重、要求严。有关乡镇和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全力组织实施好重点建设项目,确保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要大力实施城区扩容工程,完成城区土地储备1000亩,加快新城区南片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小堡子、计子川开发档次,扩大城市发展空间。要大力实施城区路网建设工程,建成旧城区北滨河路、南滨河路、新城区南滨河路、小堡子滨河路、牙坪堤路、红河堤路等6条骨干道路,启动实施人民街路面改造、10条巷道硬化和计子川规划区路网建设工程,建成岷江大桥、山水雅园桥、大堡子桥、小堡子桥等4座跨岷江大桥。要大力实施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建成县医院门诊大楼、文化传媒中心、体育中心、新城区市场等重点项目。要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抓好以廉租住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205户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要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大规模开展城区6条骨干道路的行道树栽植,高质量推进城区三山绿化工作,扩大城区绿地面积。要大力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完成城区路灯改造亮化,抓好机关单位和标志性建筑的美化亮化,努力提升县城品位。要大力实施集中供热、供排水、排污工程,精心编制项目本子,全力争取国家投资,多渠道招商引资,力争年内立项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上,要以为突破口,按照抓规划、抓改造、抓管理、抓建设、抓统征、抓招商、抓产业的“七抓并举”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力争完成镇区2000亩土地储备,认真实施好5公里秋末河滨河堤路建设、叶家嘴河堤、专业市场、广场及展厅完善、民居改造等3大类49项建设工程,确保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进一步加快沙湾、两河口等重点集镇建设,促进212沿线乡镇率先发展。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多元化的融资机制、规范有序的征地拆迁机制,以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城镇建设。要以212国道沿线为重点区域,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努力把212国道沿线打造成绿色长廊、文化长廊、文明长廊。

(三)扩大投资、优化环境,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创造优良的投融资环境和建设环境,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一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资规模。项目是加快发展的第一手段。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抓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经济总量、拉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着力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推进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85项,其中续建51项,新建134项,计划总投资2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2.2亿元。要深入研究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机遇,围绕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扶贫开发、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等国家和省市支持的重点领域,筛选、论证、申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提高项目争取的针对性和命中率。要认真做好我县“十二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省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瞄准国家投资政策导向,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使我县项目尽可能多的进入国家和省市的计划盘子。要切实加强各类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宕昌县规范用权行为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着力解决项目审批、招投标、项目监理、资金管理等方面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切实做到规范化管理。要加强重点项目稽查,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奖励力度,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

二要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支撑发展的能力。要充分认识财税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和信贷投放,加大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按照把一产做特、二产做强、三产做优的思路,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巩固支柱财源,扩大新兴财源,培育后续财源,建立多元化的财源体系。要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完善税源监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偷逃税行为;强化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牢牢把握国家和省上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建设资金,切实增加县级可用财力。要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在县直所有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三农”、教育、民生工程、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要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要健全完善城建投资公司、官鹅沟旅游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增强投融资功能。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解决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要扩大基层金融网点覆盖面,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办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村镇银行,增强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要坚持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抓好的工作。要认真总结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出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使这项活动常态化。要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严肃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以优良的环境和良好的形象吸引各类投资、聚集生产要素、凝聚发展合力。要认真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好就业与再就业难的问题。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城乡低保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确保困难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不出问题。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扭转落后被动局面。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人防、技防措施,大力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继续强化禁毒工作,落实禁种铲毒各项措施,严厉打击涉毒犯罪,巩固扩大禁毒成果。要加大惩处打击力度,开展禁赌整治活动。要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重点解决好征地拆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要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四要认真履行为民承诺,全力办好十五件大事。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要办的十五件大事,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汇聚物力,整合财力,全力抓好十五件大事的落实。(1)由水利局负责,解决24个村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2)由交通局负责,新建10座农村便民桥;(3)由各乡镇和交通局负责,改建50条通村(组)公路;(4)由建设局负责,完成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5)由扶贫办牵头,车拉乡和有关部门负责,加快车拉整乡扶贫帮扶开发项目建设,完成16个整村推进项目;(6)由财政局和农牧局负责,启动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建设项目,建设30万亩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7)由建设局、水利局、交通局、国土局等部门共同负责,完成城区6条10公里主干道建设;(8)由镇和建设局、交通局、旅游局等部门共同负责,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工程;(9)由建设局和林业局负责,实施城区灯光改造亮化工程和生态绿化美化工程;(10)由交通局负责,建成4座城区跨岷江大桥;(11)由建设局负责,启动城区岷江南片开发建设;(12)由财政局负责,争取官鹅沟国家级地质公园批准立项;(13)由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负责,争取城区供水工程立项并开工建设;(14)由发改委、建设局、环保局共同负责,争取城区集中供热、排水工程立项建设;(15)由卫生局、教育局负责,建成县医院门诊大楼、县一中二号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和新城区幼儿园。

三、确保工作落实的主要举措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求实效。全县上下必须把抓落实当作头等大事,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的措施,竭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实现。

(一)要强化责任抓落实。责任心是干事成事的基本前提,而工作标准是衡量责任心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须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提高工作标准上狠下功夫。一要高水平制定各项规划。规划引领发展层次、规划决定发展品位,只有高起点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未来发展的高水平。在今年的各项工作中,一定要强化规划先导意识,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方面,要舍得投入,聘请国内和省内一流的设计单位来完成,通过高水平的规划,提升工作层次,推动科学发展。二要高起点定位工作目标。每个乡镇、每个部门都要树立争创一流的思想,自觉向先进看齐;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将自身发展置于省市的大背景中、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定位。要瞄准领先水平,敢于自我加压,敢同好的争,敢跟快的赛,敢与强的比,集中一切优势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一切有效力量,在不断追赶和超越中提升发展水平和质量。三要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如果在推进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久而久之,我们与别人的差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拉开。因此,在工作落实中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每一项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追求“零缺陷”,保证经得起群众的评价,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要细化措施抓落实。确保工作落实,关键在于抓具体、具体抓,只有抓好每一项具体任务的落实,工作才能见成效,发展才能有突破。一要把工作思路具体到项目。再宏伟的目标都要靠具体的项目来实现,没有项目,思路就会悬空,目标就会落空。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把思路、目标、任务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靠项目来落实思路,靠项目来实现目标。二要把工作任务具体到人头。要把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量化工作标准,什么时间干完、干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干成了如何奖励,干不成如何惩罚都要有明确的说法,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三要把落实措施具体到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照目标任务的要求,形成相应的工作安排、部署、方案、计划。特别是对县委、县委政府出台的各类工作安排意见,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实际,全面进行细化,尽快制定出具体、管用、可操作的落实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沉下去、走出去,把工作重心放在一线,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深入一线督促指导,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既要“身”入一线,更要“心”在一线;既要研究部署如何干,更要亲自带领群众干,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地推进工作落实。

(三)要以点带面抓落实。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全局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从去年的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情况看,各乡镇、各部门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一些示范点已经初具规模,一些示范点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效益。今年,要继续把示范点创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方案,优化布局,创新模式,提高标准,加快进度,注重成效,推动示范点创建工作再出新亮点。一要加大创新力度。要真正办好一个示范点,关键是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示范点建设作为体现自身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找准办好示范点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整合行政、项目、人力等各类资源,分阶段、分年度逐步实施,努力建成一批推动全县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科学发展示范点。二要加快创建步伐。示范点创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年,我们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把示范点创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经常深入工作一线,扑下身子调查研究,分门别类进行指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个示范点的创建任务。三要强化考核评比。在年终考核时,要把示范点创建工作作为考核重点,全面进行考核,评出等次,奖优罚劣。

(四)要加强督查抓落实。督查是抓落实的重要举措。要围绕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的落实,进一步充实督查力量,健全督查制度,提高督查密度,通过扎实有效地督查,确保各项工作快节奏、高效率推进。一要加强重点工作督查。对县委、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县级包片领导和包乡领导要走出机关、下到一线,现场指导、督查进度、解决问题,为工作落实创造条件、排除障碍;县委、政府督查室要建立台帐、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定期评比,激励全县上下狠抓落实、争先创优、干事创业。二要加强阶段性检查评比。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重点工作现场观摩会议,组织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工作一线,现场检查评比,交流经验,寻找差距,评出优劣,分出先后,推动全县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要加强重点项目督查。要从发改、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项目督查管理办公室,以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为重点,开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监督检查,每月向县委、政府汇报一次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进行整改,没有问题的按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拨付建设资金,确保各类重点项目规范实施、资金安全运行。

(五)要改进作风抓落实。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谁见事早,就能抢占先机;谁动作快,就能赢得主动。因此,我们要把转变作风的重点放在提升效率上,成效体现在效率提升上。一要早谋划。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尽快谋划确定各自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尽快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迅速启动实施,确保各项工作快捷高效落实。二要快行动。要拿出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各项工作都要往前赶、快节奏、早开局、争主动。各乡镇、各部门对每一项重点工作、每一个重点项目都要列出详细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按时间调度,按进度督导,按成效考核,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争取最好的成效。三要优服务。要坚持大事快办、急事先办、特事特办,凡部门职责内该办的事,要无条件“畅通”;当工作运转不畅,需要协调时,要积极“疏通”;对有利于发展的事,要从实际出发大胆“变通”,以服务水平的大提升促进发展环境的大优化。

第9篇

一、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农业总产值109.5亿元,增长6.2%。粮食种植面积239.4万亩,增加3.98万亩。粮食总产量97.1万吨,增产1.63万吨,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1%。水果、蔬菜、蚕桑、药材、牧草等经济作物大面积丰收,养殖业有较大发展,农产品销售有市有价。畜牧、水产总产值达51.3亿元,增长8.5%。72户农业龙头企业和1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17.7万户,约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1%,户均从中收入4100元;16个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经济作物700多万亩。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成功举办了首届农业产业化成果展示会,签约农林业项目投资额7.1亿元。完成营造林作业面积2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1%。我市被评为“广东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投入2.2亿元,完成13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29宗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修复水毁工程476处,加高加固堤围13.6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2平方公里。罗定、郁南和新兴分别被国务院定为“十五”期间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县。

2、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全市工业生产、销售、税利全面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384.2亿元,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47亿元,增长20.2%,比年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现价)221.4亿元,增长25%;实现税金总额6.93亿元、利润总额4.16亿元,分别提高22.8和4.8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5.8%,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6.8%,提高3.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电力、石材、水泥、不锈钢制品、纺织、机械、电子、电池和凉果加工等产业继续集约发展。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巩固和发展了石材基地中心的地位。全市水泥生产能力已达700万吨,另外在建项目1000多万吨,增资扩产和新上水泥项目全部采用新型工艺流程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雅达电子二期、信息化城镇项目(e-town)以及温氏生物工程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投产或即将投产,标志着我市产业发展出现新的亮点。

项目建设势头较好。年以来动工建设(含技改)的99个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项目,已有72个顺利投产。年共签约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33个,投资总额175.2亿元。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006户、私营企业327户。广东温氏集团和亨达利水泥集团分别列入全省百强民营企业第8位和第19位。新增1个国家免检产品,有4个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增加13家,达到36家。民营经济缴纳税金7.8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1.7%。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增长26.5%。市政府表彰奖励了54家重点民营企业。全市共为1773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办证照费用125万元,为农村流动性商贩减免行政规费104万元,为70多户企业办理了免年检手续。

4、外经贸工作取得新成绩。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234万美元,增长23.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34959万美元,增长22.9%。一般贸易出口8079万美元,增长45.6%;加工贸易出口26880万美元,增长17.4%。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9家,合同外资金额11411万美元,增长13.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389万美元,增长27.9%。我市与挪威王国拉尔维克市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框架协议,与贵州黔西南州缔结为友好市州。举办了首届海外乡亲联谊大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等一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先后到我市考察,共商发展大计,使我市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

5、第三产业有较大发展。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2亿元,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9%。教育、卫生保健、保险、住房、交通、电信、技术培训、旅游成为消费新热点。

流通和消费市场活跃。各地新建了一批商贸中心,服务业经营规模有所扩大,经营向好。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0.5%,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增长1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4.3%。多家商业保险机构在我市增设业务。

电信邮政事业发展较快。全市有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万户,三大通信企业业务总收入达7亿元。邮政服务领域扩大,完成业务收入6450.5万元,增长12.5%。

基础通信设施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山区信息化建设有新突破,市直单位已实现电子公文交换,我市成为全省6个地级信息化建设先行点之一。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土地和房产交易持续升温。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开发商品房42.3万平方米,增长2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收入分别增长23%和55.6%。全市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22平方米,位于全省前列。市内建筑企业平稳发展,实现建工产值7.5亿元,增长4%。

旅游业逐步升温。全年接待旅客人数173.7万人次,实现收入14.4亿元,分别增长13%和15.6%。蟠龙洞风景区、新兴龙山温泉度假区等景区改造和旅游资源开发加快。

中介服务机构设置和领域不断扩大,行业管理逐步规范,服务水平和运作质量提高。

6、财税收入保持较高增长。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8亿元,增长26.28%。一般预算支出19.84亿元,增长15.41%。税收入库15.14亿元,增长28.96%。市财政在处置国有破产转制企业资产后,经国有资产专户用于职工安置费用共1141万元。追收地方金融资产当年收回1244.4万元。

7、投资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市投入公路建设资金15.06亿元,改造、建设等级公路和镇村公路865.5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2.3%和86.5%。广梧高速公路马安至河口段建成通车,云城河口至郁南平台段以及罗定支线筹建抓紧进行,罗定至岑溪高速公路粤境段预可行性报告通过评审,国道324线城区段改造工程开始动工建设。西江段“文明样板航道”通过国家验收,沿西江港口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部分港区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42.8万吨,增长10.4%。

电力建设势头良好,发展速度加快。全年总发电量57.5亿千瓦时,增长39.5%;总供电量完成16.2亿千瓦时,增长12.1%;社会总用电量20.3亿千瓦时,增长17.8%,其中工业用电13.7亿千瓦时,增长19%。罗定粤泷发电厂建成发电,电厂三期、华润电厂等项目正按程序申报立项。

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20)》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2个县的县城和7个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市区总投资17亿元的18个主要工程项目,已动工15个,已投入资金2.6亿元。市医疗垃圾处理站、艺术馆建成投入使用,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即将竣工;市区主要出入口改造工程、市档案馆、街道立面装饰、住宅小区建设较快,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兴建,市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展顺利。各地加强了县城规划和建设,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辐射和集聚功能日益增强。全市村镇投入建设资金6.6亿元,增长19.2%。其中投入中心镇建设资金4.5亿元,完成建设项目61个。生态示范村建设初见成效,第一批规划建设的113条村已建成107条,受惠户数9620户,受惠人数4.4万人。

二、社会发展情况

1、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运作。共制订实施规范性文件10件,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14件,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93项。有形建筑市场和有形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共完成工程招标101宗(不含省投资及在省招标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4.3亿元,降低造价5830万元,下浮率为11.9%。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均为100%。经营性用地和采矿权有偿出让全部实行公开交易。政府采购实现了采购与监督职能相分离,招标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进行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全年共采购药品8867万元,向患者让利2333万元。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全市共审计了184个单位,查出并纠正了违规行为。全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件总数104035件,无超时办件。设立了民营企业投诉中心,调处了30宗投诉。积极查处公路“三乱”行为,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8宗。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657宗,其中不正当竞争案件86宗,制售假冒伪劣案件330宗,无照经营案件911宗。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全市共立案209宗,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2701万元。考核认定了186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各级消委会受理投诉678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3万元。

2、各项改革稳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全市185家国有企业已改制174家,改制率94.1%。农业税税率下降50%,减轻了农民负担。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财政性资金管理规范化。全额拨款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部实施部门预算,统一公务员岗位津贴。在市直10个单位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全市缴存公积金新增6123人,当年公积金归集总额9158.3万元,增长91.6%;新增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951.4万元,增长42.3%。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全市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32793人,新参保8859人;参加失业保险126732人,新参保7654人。全年共收社保费35000万元,增长20%。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12月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027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6788人,净增7166人。

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3.4万个。集中安置136名残疾人就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8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910人,再就业率64.7%,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5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市、县两级劳动力市场实现与省联网,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受理投诉案件1125宗,涉及人数8210人,结案率97%;责令补签劳动合同3867份、补发欠薪5632万元,其中兑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5278万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案外调解586宗823人,立案受理155宗715人。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快速推进。全市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79.3%和64.4%。有23767人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金额2216.6万元;2515人获得补充医疗保险住院补助,金额430.8万元;577人获得合作医疗救助,减免78.9万元;为66053名特困人员减免医疗费66.3万元。完成了2005年度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动缴费工作,参加合作医疗159.5万人、补充医疗保险128.2万人,覆盖率分别为82.9%和66.7%。

继续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市、县两级财政拨出专款对城乡贫困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安排430人进入省、市技工或中专学校接受学历教育;选送了139名贫困户子女到省级技工学校勤工俭学培训班学习。全年举办农科知识讲座和短期技能培训班,参加人数分别为57000多人次和3800多人次。

4、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加大了解决“四难”问题的力度。政府补助863万元,减免23082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外来人口适龄子女已全部安排入学就读;解决了67户城镇特困户的住房问题。投入676万元,扶助978户农村贫困户新建住房,已建成583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85件。全市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困难户38050人,其中城镇5711人,农村32339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430.8万元。纳入“低保”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14.6‰,比上年提高2.4个千分点。全市五保供养人数为10590人,支出五保供养资金1248万元。投入120万元改建了市救助管理站,救助82人。完成78所山区老区小学残危教学楼的改造。政府投入375万元,兴建100宗重点饮水工程,解决了5.6万农民的饮水难问题;投入3063万元,帮助18个水库移民村、673户水库移民解决住房、行路难等问题。

加大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全市落实97名市县党政领导,安排1654名干部驻镇、村,330多个市、县直单位对口帮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共投入帮扶资金1865万元,建成或在建集体经济项目308个,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增加59个,全市村干部人均月报酬已达到或超过300元。中小学继续实行“一费制”,规范学校收费。认真解决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共发放救灾款357万元,帮助受灾群众近5.6万人次。

残疾人康复受惠面进一步扩大。新建社区康复服务指导站点12个,培训社区康复员26名。开展复明扶贫活动,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333例。新收训聋哑儿童38名,帮助25人实施肢体矫治,为31名贫困残疾者免费安装假肢。全市3746名残疾人纳入低保。精神病人、脑瘫病人和弱智儿童的救助、康复工作得到加强。

5、社会大局稳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组织实施了打击“双抢”、“双盗”和侦破命案专项行动,恶性案件大幅度下降。全市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012宗,破命案率为90%。查处“”赌博案件600宗,抓获参赌人员1884人。取缔非法传销窝点8个,抓获了一批传销头目。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绝大部分得到有效化解。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调处民间纠纷6844件,调处成功率96%,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09宗,避免群众械斗30宗。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6、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和地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全市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工程中心7家、农业科技园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专业镇6个、民营科技园1个、民营科技企业65家。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加大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一批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成为企业研发平台,为企业注入了发展新动力。专利工作和知识产权保障得到了加强。

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教育投入10.9亿元。学前三年入园(班)率58.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1%,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个和2个百分点。全市所有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程,中学和中心小学装备了计算机室,并与互联网接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上省专科A线4992人,增加331人。大、中专、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新招学生1023人,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5%。

文化、广播电视和体育工作有新发展。相继建成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民间曲艺社团、歌咏队等常年活跃在城乡。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引入高品位的专业文艺团体和名家到我市表演。《市志》编修工作全面启动,《年鉴()》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二等奖。广播电视建成市至各县(市)光纤干线,实现了全市联网,市电视台开通了与省电视台同步的630新闻直通车。举办了第五届“体育节”,组队参加了省少年锦标赛的射箭、手球等13个项目,取得省十二运换算金牌8.25枚,列全省第11位,换算分数318分,列全省第12位。参加省残疾人田径、游泳锦标赛,综合总分列全省第11位。

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防控了非典、禽流情、狂犬病等疫情。加大了药品食品卫生监督和整治的力度,严厉打击了无牌无证行医等非法行医行为,医疗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市还投入629万元,支持镇卫生院建设。我市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两个先进示范市之一。

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人口出生率11.03‰、人口自然增长率5.17‰,计划生育率89.84%,均完成省下达任务。加大环境管理力度。45个西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已动工30个,已完成5个。全市地表水达到各功能区水质要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城区每平方公里每月降尘量从上年的7.8吨降至7.4吨,连续两年达到省的标准。加大国土资源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全市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52宗,采矿权73宗。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69.35万亩,承担易地保护1.4万亩,新开耕地5091亩,净增3365.5亩。

双拥工作得到较好落实。投资745万元支援部队建设。支出优待金626万元,抚恤补助了5524人。接收安置了1165名退役士兵,按标准兑现退役干部和义务兵自谋职业补助金181万元,妥善解决了随军家属的工作问题和军队干部子女入学难问题。

第10篇

2016关于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一

今年六月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安全生产月活动列入二季度工作的重要日程。4月26日,马华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就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手段,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使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源泉和动力。5月15日,市安委会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元方为组长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委会。5月17日,元方副市长召开组委会会议,就加强活动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突出目标考核、强化舆论监督等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5月20日,市委宣传部、市安监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广元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广安监〔2016〕101号),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主题、内容、责任单位、工作要求等事项。5月28日,柳培和局长召开组委会办公室会议,对安全生产月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旺苍、青川、苍溪等各县区政府,公安、交通运输、经济和信息、商务等市级有关部门,中石化、广运、广旺等企业纷纷结合各自实际,健全组织机构,细化活动方案,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形成了层层抓活动的良好局面。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6月2日,市政府安排财政资金10万元,专项用于安全生产月各项宣传活动。6月10日,市长马华在《广元日报》头版发表题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不断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署名文章,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推动制度落实,提高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和监管能力。6月10日上午,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张康明,副市长元方等领导出席广元市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宣传咨询日活动。当天,市安委会设置1个主会场、3个咨询点,市委宣传部、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广电局等市安委会60个成员单位参加了活动。六月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市除抓好咨询日活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全省规定的7项主题活动外,还积极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安全生产宣传体系。一是强化媒体舆论引导。市安监局与市广播电视合开办了《聚焦安全》电视专栏、《安全与法》广播专栏,与四川新闻网广元频道、《广元日报》建立了安全宣传协作关系,与广元电信公司组建了协同通信(ECP)宣传平台,创刊了《广元安全生产》单月刊。苍溪县推出了安监时空、与安全同行两档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全生产宣教电视广播栏目,朝天区在区电视台开办专栏,连续播出《黑色瞬间》等警示教育片。旺苍县、剑阁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发表了电视动员讲话,滚动播放一周。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防溺水十个一百日宣传教育活动。市交警支队、消防支队负责人接受了市广播电视台《真情面对面》栏目有关安全节目专访。新华社等媒体对青川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二是打造宣传崭新亮点。市安监局联合广运集团在客运车辆张贴安全警示标语1200多幅,联合市运管处在城区600辆出租车LED屏连续一月滚动播出安全宣传标语4条、时长近800小时,联合市建设、劳动、电业等单位在苴国广场等6个城区广场LED屏连续播放《中国安全生产发展战略》,时长近2000分钟,向50家央属、省属在广和市属高危企业发放《人命关天》、《血泪教训》等音像光碟50套、《最新安全生产法规汇编》资料2000册。旺苍县在省道202线和东河镇至鼓城乡旅游线路设置固定安全标语70幅,打造安全文化长廊2个;投入5万多元,编印《旺苍县公民安全手册》20000册,免费赠送给群众。利州区打造了国道212线利州段、水清公路安全文化长廊2个。剑阁县在供电等大型企业集中开展了安全作业技能竞赛活动。三是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六月,全市安监系统共举办各类安全培训班7期,培训安全生产负责人、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758人。苍溪县对47个县级部门、39个乡镇分管领导,元坝区、朝天区对乡镇分管领导和安监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本系统干部和运输企业集中进行了为期3天的打非治违业务培训和安全知识讲座。六月,全市安监系统在国家安监总局网站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政务信息8则,在省局《安全生产简报》等省级媒体发表55则,在《广元日报》等市级媒体发表230则。省政府安办印发《工作简报》3期,对我市安全宣传工作进行了经验介绍与推广。

三、统筹兼顾,注重结合

六月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主题,将宣传教育活动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建设、安全社区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一是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相结合。六月,全市按照四个一律要求,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地质灾害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持续开展了三超一疲劳、清剿火患、建筑施工、机动三轮车非法载客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440人次,检查企业1330家,排查隐患1439项,治理1395项,治理率达96.9%,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约13万起,没收违法所得1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4家,处罚款559万元,行政拘留87人。其中,朝天区采取炸封、浆砌封堵等方式处置非法探(采)矿井硐24个,拆除工棚5间,捣毁机械设备3台。苍溪县查处非法经营、运输、储存烟花爆竹案件12起,查处非法烟花爆竹制品100余件,刑事拘留1人。旺苍县对英萃镇、鼓城乡2家砂石厂无证开采、马家渡砖厂逾期未换证进行了行政处罚。二是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建设相结合。六月,全市按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两个率先覆盖的要求,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共有16家危化企业、54家非煤矿山企业创建三级达标。三是与安全社区创建相结合。六月,市政府出台文件决定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基本步骤,全面启动60个社区进行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试点,力争到十二末即2015年,建成5个国家级安全社区、30个省级安全社区、50个市级安全社区,安全社区覆盖全市乡镇(街道)50%以上。

据统计,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全市共设立咨询点55个,出动宣传人员近8000人次、宣传车10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2000余幅,发送短信3万余条,制作展板、专栏、板报400余张(个),播放安全警示片200余部,受理群众举报128人次,全市受教育群众达到30万余人次。通过上述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大大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知情率、关注率和参与率,进一步巩固了全市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的形势。1-6月,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04起,死亡2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46起、下降41.71%,死亡人数减少22人、下降48.89%。

2016关于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二

全区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这一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了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将活动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各级各部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悬挂安全横幅标语,张贴宣传画,开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发送安全短信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运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了系列的宣传教育;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安全征文、应急演练,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警醒教育群众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全区有1046家单位,16.5万人参加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文艺演出2场次,组织安全展览54场次,组织安全征文322篇,群发安全短信6969条,组织安全讲座160场次,制作宣传展板302块,播放公益广告137次,放映警示教育片65场,发放宣传资料20521份,出动宣传车38车次,组织应急演练112场,参加演练人员7906人,媒体刊登新闻报道96篇,各级拨付活动经费54.5万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精心组织,推动安全生产月活动顺利开展。为开展好全国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区政府成立了由副区长黄光学任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张敏、区安办主任、区安监局局长李正源任副组长,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日常工作,并组织协调、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活动。区安委会于5月23日印发了《2016年夷陵区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夷安发〔2016〕3号),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东城试验区)、各部门和各企业高度重视,都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成立了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详实的活动实施方案。龙泉镇、樟村坪镇、下堡坪乡政府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月活动专门提出明确要求;乐天溪镇主要领导,区交通运输局、区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亲自参加有关活动。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主题突出,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氛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东城试验区)、各部门和各企业紧扣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1、造声势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6月1日,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启动。各乡镇(街道)、区安委会成员单位、社区、学校、建筑工地、厂矿企业、车站、码头、商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都悬挂或张贴了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主题内容的横幅标语。夷陵经济开发区在下坪村汤渡河水库库区举行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下堡坪乡采取五进(进村、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学校)方式宣传动员,加强工作指导;龙泉镇通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滚动播放领导安全生产月专题广播讲话,组织镇安委会成员单位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业病预防以及社区日常安全防范等常识,解答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接受企业和群众咨询35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广泛参与,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2、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组织安监系统、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各生产经营单位参与2016年湖北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为确保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区安监局鼓励机关干职工、乡镇安办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按分数高低排名奖励,并将竞赛成绩纳入第二季度治庸问责的重要内容;小溪塔街办将网络竞赛情况纳入了年底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兑现;乐天溪镇、下堡坪乡实行竞赛奖励,鼓励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下堡坪乡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带头参与竞赛答题;区卫生局将竞赛人数落实到各乡镇卫生院,并对参赛人员统计备案,确保参赛覆盖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148个单位、3474人参加了网络竞赛,总得分498456分。中孚化工集团积极组织参与答题,单位总分排名全省第14位;汇鑫磷化工贸公司、华西矿业公司、湖北杉树垭矿业公司、湖北柳树沟矿业集团等单位也广泛参与,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3、举办安全在我心中职工演讲比赛。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区总工会、区安监局联合举办了安全在我心中职工演讲比赛,经过各乡镇(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各企业的层层选拔,38名选手参加复赛并角逐出20名选手参加决赛。6月24日上午,全区安全在我心中职工演讲比赛决赛在金狮宾馆五楼多功能厅举行,参赛选手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身边的鲜活案例,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日常工作中,一件件、一桩桩安全生产事故,阐述了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4、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两化管理系统竞赛。按照《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管理系统竞赛活动的通知》(夷安办发〔2013〕12号)精神,在乡镇(街道、开发区、东城试验区)、区安委会成员单位中继续开展两化管理系统竞赛活动,实行每月排名,年底综合排名,对综合排名前10名的乡镇,综合排名前6名的区安委会成员单位予以奖励,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常态化管理。

5、开展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按照《湖北省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评定标准》要求,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在已创安全标准化企业中,积极培育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以点带面,以此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经过初审,向省安监局推荐中孚化工集团为2016年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中孚化工集团提炼出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核心安全价值观,以教育促进安全、以投入保障安全、以责任落实安全、以科技推动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生命受到最高尊重、企业安全和谐发展的安全愿景,初步形成三大核心、六项基础、五大保障为基础的365安全文化体系。

6、开展安全生产书法比赛。按照省安监局统一部署,6月份以来,我区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面向基层企业和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开展书法作品、刻字作品征集活动。经过初审,向省安监局、省书法家协会推荐湖北东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好智多公司等报送的10余幅作品参加评审。

7、发送安全生产公益短信。借助安信通短信互动平台,群发短小精辟、富有警示意义的安全知识短信4000余条,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

8、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区安监局在樟村坪镇组织开展全区金属非金属矿山攻坚克难工作推进暨矿山安全员、班组长培训班,从业务培训、法律法规、事故案例、经验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培训,参训人员达398人,同时还邀请市安全生产协会到樟村坪镇举办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安全检查工、压力容器、水泵工、尾矿库工、绞车、通风、信号工)取证和复审培训班。樟村坪镇组织企业观看全国典型事故案例电教片26场(次),受教育职工达2600余人;区教育局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通过典型事故案例、溺水自救自护讲座,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柳树沟化工科技组织职工观看《迷途》警示片,让员工带着问题去观看、去思考;宜昌宏箭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近百名职工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讲解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和防护器具的佩戴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9、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东城试验区)、区直各部门及各企业都精心组织开展了各类应急救援演练。葛洲坝易普力湖北昌泰民爆有限公司承办了省国防科工办2016年湖北省民爆行业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现场模拟乳化炸药生产线油相工序突发火情后采取应急救援的全过程,全省民爆企业负责人参加现场观摩;鸦鹊岭中孚化工磷铵厂开展液氨泄露应急救援演练、龙泉镇在稻花香集团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夷陵经济开发区与中科恒达石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消防演练活动,都邀请相关企业观摩学习;区住建局在郭湾新城施工现场举行建筑施工消防演练,模拟因电焊工违规操作造成施工现场火灾;区公路局针对输送沥青油罐温度过高,大火窜出进行了防火消防演练;区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应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达60多场次;区卫生局组织开展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14次,参演人数468人。通过演练活动,进一步查找了问题,完善了预案,有效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除区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东城试验区)、区直各部门和各企业在活动期间也结合实际,精心策划了富有特色的各项活动。如樟村坪镇组织80余名机关干职工到龙洞湾矿业下矿井开展体验式安全检查活动;区住建局组织全区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在望江花园工地参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现场观摩会;中孚化工集团、柳树沟化工集团开展安全知识有奖征文竞赛,收到安全征文110篇;樟村坪镇、经发集团、中孚化工集团等单位开展了安全在我心中职工演讲比赛选拔赛。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全区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认识不断提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宣传氛围日趋浓厚,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活动开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少数部门和企业对活动重视程度不高,行动迟缓,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方案和总结至今未上报;二是少数单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减弱,被动应付,宣传氛围不浓厚;三是安全生产典型经验、先进做法宣传不够,推介不够。在下一步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东城试验区)、区直各部门和各企业要以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继续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做到以月促年、以活动促进工作,不断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6关于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三

按照《xx县教育局201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工作部署要求,我校以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做以下几点总结:

一、成立 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安排布署我校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关事项,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学校活动的具体开展。

组长:田胜利(校长) 任村派出所杨宇警官为法制副校长

组员:全体教师

二、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教职工例会、主题班会、校本地方课,广泛宣传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意义,让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活动,明确责任,明确任务,保证学校各项安全责任和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班级黑板报和学校宣传栏,各具特色地进行安全工作宣传,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学校聘请杨宇警官为法制副校长,定期深入我校宣传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识,传授自防、自卫、自救技能,切实提高师生遵纪守法意识及预防、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培养了全体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习惯和良好的思想意识。

三、安全知识铭记在心

教室里及校园内贴着有关安全方面的宣传资料,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防震避震常识》、《学生安全温馨提示》等。我校除广播、专栏、宣传材料和有关会议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宣传外,学校组织开展了交通安全防范知识讲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活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及法规,让全体师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避险排危、自救自护能力。而且严禁走读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中,我校围绕安全生产月开展活动,编排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文艺节目,活动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努力让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防患于未然。

四、安全检查防患未然

在安全生产月工作中,中心校领导多次到我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我校也不断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危险地方,写上安全警示标语,并设有警示牌,告知学生不能靠近,不能到危险地带玩耍,对涉及师生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分工落实,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实到位。对校园设施、交通、治安等安全作为重点来抓,与乡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相互配合,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确保学校稳定和谐。

五、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近来,学校大队部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协助值日教师,对来访人员,询问事由,并详细做好记录。值周教师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校长中午不休息,留守办公室,处理学校突发事件。我校坚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佩戴值班标志,要尽职尽责,坚守岗位,接班人不到岗,交班人不得离岗。提高警惕,搞好安全保卫工作。注意防火、防盗,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加强楼内外巡视,加强对值班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严禁空岗、漏岗,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六、期末安全周密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