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与项目管理

合同与项目管理

时间:2023-05-30 10:1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与项目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同与项目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施工合同项目管理;管理要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9-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9.094

1 施工合同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1.1 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就是工程承包合同,它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工程项目,对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明确的合同。从发包人角度来看,合同管理就是为了维护本单位合法权益,保证合同内容顺利实现,并在发生纠纷时为解决纠纷采取的一些措施,合同管理一般贯穿于项目的整个过程。

1.2 施工合同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具有建设时间长、投资费用高、跨越地域广、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内容和合同管理方案与一般的合同管理具有较大的区别。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特点有:(1)工程耗时长,合同管理具有制定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2)工程建设投资费用高,也就意味着施工合同管理中涉及到的金额庞大,费用管理也更加复杂;(3)工程施工技术级别高是建筑工程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意味着施工合同在制定和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反复的调查和研究,保证工程施工合同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1.3 施工合同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施工合同是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它涵括了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施工双方都极为重要,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施工合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3.1 加强合同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对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其中必然隐藏着许多风险,如成本风险、工期风险乃至施工双方发生纠纷而引发的风险等。而双方通过签订合同后,就将双方的责任关系以书面形式明确下来,一旦双方发生纠纷或其中一方出现弄虚作假等情况,另一方都可以根据合同对其进行索赔。在这种约束力的限制下,合同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程序走,这就相应降低了工程建设的风险,保证了施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1.3.2 提高效率。工程合同建立的一大优点就是对施工双方都形成了一种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工程合同严格规定了工程的进度和工程建设所需的费用,施工企业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否则必然因工程延期而发生违约,造成违约方的损失。同时,如果施工企业发生违约,也必然会相应造成人工费、租赁费用的增多,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对企业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然会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来完成,这就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避免了工程拖沓、延期的发生。

1.3.3 提高质量。合同不仅对建设项目的双方具有法律上的约束作用,同时也对工程建设起到了严格的监督作用。当双方制定了合同规范后,一旦施工企业违背合同中的规定,降低技术标准或偷工减料,建设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必然会面临巨额的赔偿,对于施工企业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施工企业就会按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材料进行施工。在工程合同的约束下,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

意义。

2 施工合同在项目管理中的管理要点

2.1 重视前期的合同管理,打好合同管理基础

由于施工合同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极为重要,建设单位应建立全面的合同管理,而合同的管理应该开始于合同设计阶段,这对于整个合同管理过程极为重要。

2.2 招标时坚持合同审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资格

在合同管理中,制度建设是保障工程合同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还应完善合同审查制度,对对方企业的资格进行审查。正常状况下,合同审查制度主要包括了企业资格审查、项目资格审查、合同内容的法律问题审查、工程条款审查、工程等级等细节审查等内容,企业资格审查主要是对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财务状况、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审查。同时,在进行合同审查时,还应对合同签订手续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合同签订程序和手续符合国家规范。

2.3 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

2.3.1 合同通过台账管理。在施工合同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台账管理来确保施工合同的有效实施。而对于合同总账的管理,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功能:(1)在合同管理内容中,要严格按照合同中流水号记录的日期、金额以及详细的合同内容制定相应的账目管理,其中施工工程所涉及到的款项金额、付款方式及相关税款等都需要明示并确定其正确性;(2)在对合同中的账目进行管理时,应对账目明细进行全面的登记和管理,根据日常合同执行进度,流水记录每期支付的合同进度款,保障合同管理各项账目能够及时跟进;(3)为了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还应简化合同账目处理程序,为此应加强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利用计算机自动生成账目记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够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提高合同管理的准确性。

2.3.2 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和归档制度。在进行合同管理时,还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施工合同的制度化管理。(1)要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制度,对各项合同按照其编号、类别、对方的规格和数量、交付期限等因素进行归纳整理,进而促进施工合同的规范化;(2)在施工企业的合同进行归档的过程中,还要建立相关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签订的合同和已经生效的合同都要进行编号登记,建立合同管理档案,并交予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

2.4 做好反索赔工作,维护建设单位自身利益

现阶段,建筑行业已趋于饱和,施工企业在市场发展中必然会遇到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获益的目的,施工企业一般都依靠“中标靠低价,赚钱靠索赔”这样不合理的方式。施工企业“索赔”之风的盛行直接增加了建设单位的发展成本,对建设单位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建设单位应当建立索赔预警机制,采取合理的策略,在必要的时候应积极地开展反索赔。因此,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合同管理,要对合同的订立流程、合同条款进行认真研究,同时也不能忽视合同中的一些细节,特别是款项等重要数字和违约后处理机制一定要核对清楚,此外,建设单位还应要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建筑施工的第一手材料,在合同出现变更的时候也要及时进行审核、对照,保证工程合同的准确性。

2.5 合同履行中工程款支付的管理

合同支付管理是合同管理中的重点,因为它涉及到了双方的款项问题。一旦建设方延迟付款,很有可能会成为施工企业进行索赔的借口,这样必然会增加建设单位的成本,使建设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在建设单位进行合同管理时,一定要对工程款进行全程的跟踪和管理。在合同准备初期,建设单位应联系相关部门,跟踪资金统筹工作;在合同建立后,合同支付管理人员应及时建立工程款支付机制,根据合同规定按时支付工程建设的相关款项。

参考文献

第2篇

1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合同管理风险隐含在整个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或转移、终止的全过程,主要集中体现在履行阶段。按照合同管理的性质,可将合同管理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等。准确把握合同管理风险的类型,分析产生的原因,切实采取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是降低合同风险的有效途径。

1.1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等级划分,合同管理风险可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流程管理,进行信用风险评价、履约风险评估、合同争议解决、合同解除管理等,最大限度地规避或降低风险。不可控风险是指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政治、政策、法律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因素影响,造成合同不能正常签订、履行。

1.2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范围划分,合同管理的风险可分为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一般情况下,合同管理的客观风险受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国际惯例等制约和影响,其风险责任是合同双方无法规避的。而合同管理的主观风险受内部和外部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是可以规避的。内部管理风险是由于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或转移、解除过程中存在风险,这种风险可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或带来巨大损失。外部环境风险是由于合同对方信用等级较低、不正当竞争以及财务状况不佳等因素,造成的蓄意欺诈或违约导致合同管理风险。1.3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责任划分,合同管理的风险可分为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直接管理风险是企业自身在直接参与合同管理全过程中,由于在合同评审、履约、变更或转移方面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因素,给合同管理带来的直接风险。间接管理风险是企业自身在间接参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于合同中的联合体成员、分包方及第三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合同的履约、变更或转移、终止等方面存在的管理风险。

2合同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合同管理风险贯穿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或转移、终止等各个环节。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合同管理制度因素和人员素质因素。

2.1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客观因素,主要涉及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自然灾害事故等不可控因素。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受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形势等影响较大,只能提前进行预测和进行必要的风险规避。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因素主要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现行法律法规的适当调整,调整的内容、时限、幅度可在一定范围内搜集和预测,相对经济环境变化风险可控程度高。自然灾害事故因素偶然性较强,很难提前进行预测,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可通过风险转嫁等进行分担。

2.2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

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对合同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等因素。风险意识因素是对合同隐含的风险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必要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如在合同中经常出现责权利不平衡,罚责不对等的情况,使承包方在苛刻的条件下,被动地承受质量、付款、索赔等方面的诸多风险。法律意识因素是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全过程中,对现行的法律法规掌握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对合同条款未做仔细推敲,未按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签订和履行合同,不能有效地规避合同法律风险。例如:一些建筑工程在开工后再补签合同,存在制的认识程度不高、责任意识淡薄,造成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失灵,给合同管理带来风险。

2.3合同管理制度因素

合同管理制度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合同评审制度、成本核定制度、工程款支付制度、结算管理制度等因素。合同评审制度因素是各部门在合同评审中未按评审程序、内容、标准、时限等进行评审,致使合同不能正常签订或存在履约风险。成本核定制度因素是未按成本核定制度进行成本分析、核定,造成经营风险。工程款支付制度因素是一些单位未按合同条件支付工程款或随意挪用工程款,对各类分包分供合同的付款不能加以有效控制,导致合同履行存在风险。结算制度因素是由于结算制度不完善,不能及时对已竣工项目进行结算;对以往项目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核查数据;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导致结算不能顺利进行,合同履约不能圆满完成。

2.4人员素质因素

人员素质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或对经济社会变化的敏锐性不强,缺乏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的准确分析、预测,造成合同在签订和履约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能力水平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未能发现合同中条款不合理的风险;发现问题,但未提出合理性改进意见的风险;起草合同人员未采纳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风险等,致使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

3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在合同管理的实践中,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合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分为合同流程管理体系、合同文本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风险预警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内容。

3.1建立健全流程管理体系

合同流程管理一般由合同调研、策划、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签订、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存档等环节构成。明确流程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每个环节有制度、有落实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监管,就要在合同的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和履行后管理阶段,指定专人进行监管,开展综合评价,以确保签约合同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合同表示真实、条款完备、表述规范、签订手续和形式完备,能有效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实现合同流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2建立健全合同文本体系

合同文本风险是指合同条款不合理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存在的不合理、不完整、不严密;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控制风险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执行评审制度。因此,要根据国家规范化合同示范文本,综合考虑合同的类型、管理方式等不同要素,建立本单位的合同标准文本体系。并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合同文本的发展变化,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拓展思路,及时补充完善合同文本体系,力求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合同管理与投标报价、成本核定和结算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合同管理人员须认真仔细地对各个业务单位报送的合同进行审查、把关,严格做到“四不”标准,即:不规范的合同不加盖公章、不合法的合同不加盖公章、不经审核的合同不加盖公章、有巨大经济风险的合同不加盖公章,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不完善合同的发生,切实提高合同签订的准确率。

3.3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使合同双方增强互信、加强合作、确保合同签订和履行顺利进行的平台。为此,应建立并完善分级信用等级制度,对合同当事人的组织机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信用评价,划分等级,建立合同对象的商业信用档案等,并纳入日常动态管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对于信用良好的单位可给予优先考虑,反之,则从严掌握。

3.4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实施合同管理全过程风险预警是降低合同风险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建立并完善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对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进行分析,在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全过程分阶段进行风险评估,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实行分级分类预警,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建立信息会商制度,通过对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风险隐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商,研究防范和控制措施。在实践中,对各单位合同中潜在的风险、条款的合理性以及收益情况进行认真负责的评判,特别是对所报收益过低、甚至是亏损的项目应要求其找出问题的根源和风险之所在,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上报详细的报告,对如何化解风险进行详细说明,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风险。要建立风险跟踪制度,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实时跟踪、反馈和预警,努力降低合同风险。

3.5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是有效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体系可包括定管理、项目施工预算管理、项目结算管理、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等内容,可通过互联网或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各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全面掌握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执行力差、管理人为因素大的问题,能够有效实现过程管理控制,适时反映合同管理状况,最终达到对合同管理过程加以控制的目的。

3.6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确保合同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为此,应建立并完善专业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熟悉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具有合同管理和信息化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从事合同管理工作,以切实发挥人才在合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合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要建立专业人员培训机制,注重对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要适时举办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培训,并定期举办合同管理经验交流会,或与咨询单位合作进行合同的研究、实践;定期举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采取知识竞赛、典型案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拓展专业人员的思路。要建立专业人员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责任意识、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合同履约情况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逐步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在整个管理系统,营造重视合同管理、尊重人才的氛围,为合同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第3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策划 目标 合同分解 组织 责任分工 计划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管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批准的费用内,交付符合功能需求、技术性能规范要求的成果。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项目管理的任何策划失误都有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项目管理策划作为项目管理的依据,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1 项目管理策划的类型

项目管理策划根据项目管理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为业主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为设计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以及施工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其中,为业主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最为普遍,所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复杂,需要系统运用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本文所述内容主要是针对为业主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

2 项目管理策划的内容

项目管理策划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分解、项目合同分解、组织架构的建立、项目管理目标的策划、项目管理责任分工策划、总控计划分级管理、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解决项目管理“做什么” 、“谁来做”、“何时做”、 “怎么做”的问题。

2.1 项目管理目标策划

项目管理的目标,是项目管理公司接受业主委托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的方向,解决。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五大目标,项目管理工作将围绕这五大目标而开展,并随着项目工作的逐步推进,而相应调整。各目标的主要内容如下:

质量目标:1、质量达到国家质量合格标准,2、项目技术性能、功能最大限度满足业主功能需求。

进度目标:工程形象进度节点完成时间,如完成正负零以下工程的时间,完成结构封顶的时间。

投资目标:工程结算合同价不超工程概算总额。

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死亡事故、特大、重大伤亡事故,创建文明工地。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不发生环境事故、事件。

2.2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分解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分解是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功能需求、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特点等,分工程实体与管理工作两个维度进行分解,以便帮助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确定和有效地管理项目的工作,清晰地表示各项目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展现项目最主要工作内容,说明为完成项目所必须完成的各项管理工作。如竖向维度为工程内容,包括:施工类、设备采购类,施工类又具体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幕墙工程、室内二次装修工程、智能建筑工程、人防设施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白蚁防治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永久用水用电工程、高压变配电及外电工程、燃气工程、园林绿化工程;设备采购类具体分为电梯采购、发电机采购、空调主机采购、厨房设备采购、会议灯光音响、其它甲供设备材料。

横向维度为管理内容,分为报建工作、设计管理、招标管理、施工管理、投资控制等。

2.3 项目合同分解

目前综合性的建筑工程,往往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的专业面广、参建单位众多;一个项目往往由若干个不同的合同组合构成,在项目管理策划时,要在前期做好合同分解工作,如首先将合同分为设计勘察类、咨询服务类、施工合同类、设施采购,设计勘察类又分为:建筑安装设计合同、幕墙设计合同、室内二次装修设计合同、智能建筑设计合同、地质普勘委托合同、地质详勘委托合同、基坑支护设计合同、园林绿化设计合同、高压变配电设计合同、通信工艺设计合同、燃气工程设计合同等。合理分解合同有利于招标、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开展。

2.4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在项目管理中,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是在组织上保证项目实现总体目标的关键因素。

项目组织通常包括职能式、项目式、矩阵式和复合式等形式,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唯一性、一次性、产品固定性、系统性、风险性等特征,项目式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是目前通用的较为合适的组织模式。

2.5 项目管理责任分工策划

项目管理的精髓之处在于其对所有的项目(无论大小)都进行了清晰的执行。责任分工界面的界定,责任分工不仅仅包含了:人力资源的职责、岗位,还要包括对项目的范围、成本、时间、费用、风险的制定,好的职责分工其实就是一个好的总控执行规划。

为了解决参建单位之间职责不清晰的问题,首先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责任矩阵,左侧是项目基本工作包WBS,通过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沟通管理,这样子作出来的分工才更加的合理和清晰。

2.6 项目管理总控计划

项目管理总控计划是其它各子计划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对项目总体计划的规划,它从整体上指导项目计划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协调所有项目计划的文件,帮助指导项目的执行和控制,并作为二级计划、三级计划的编制依据,其他各级所创建的计划可以认为是整个项目管理总控计划的补充部分。

在项目计划管理中,项目经理必须运用项目整合管理技巧,用来自建设项目方方面面的信息,与项目团队以及其他的干系人一起工作来创建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项目经理负责指导项目的执行并理解整个项目。一个综合性的建设项目,可以按下图进行计划总控管理,分别编制各级计划,并定期评估、调整。

图-1 计划总控策划图

2.7 项目管理制度策划

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成功管理的主要支撑之一,是为了达到管理目标,需要项目团队成员遵循的一些程序规则、规程和行为的规范。常用的项目管理制度应包括:沟通制度、考核制度、工作流程等。

总结:

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策划能力不仅是进入项目管理市场的敲门砖,也将是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目标的保障,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做好项目管理策划,将为后继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基础。

第4篇

依据建市[2003]30号文“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业主方主要责任是监督项目管理方和决策,其余管理工作可全部或部分交给项目管理方完成,满足业主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有如下方式:

(1)项目管理服务(PM)

项目管理服务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一般应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2)项目管理承包(PMC)

项目管理承包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除完成项目管理服务(PM)的全部工作内容外,还可以负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等工作。对于需要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工作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当具有相应的工程设计资质。项目管理承包企业一般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一定的管理风险和经济责任。

(3)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还可采用其他项目管理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以向建设单位提供如下管理服务:

(1)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策划和可行性分析,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3)协助建设单位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并受建设单位委托监督合同的履行;

(4)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建设单位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

(5)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它管理服务。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提供以上所列的全部或部分管理服务,应当具备相应的工程咨询资质、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工程招标资格、工程勘察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工程监理资质。

工程咨询、造价咨询、招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也可以组成联合体对工程项目进行联合管理和服务,联合体各方应符合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对资质的要求。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建设单位签定委托合同并向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时,不应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上再承担工程施工业务,也不应与承担工程施工业务的企业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2项目可行性研究等。1规划设计任务书;

2项目报建;

3规划、设计、采购、施工招投标;

4主持参与规划设计方案优化;

5施工过程项目管理;

6主持参与竣工验收等。1项目后评估;

2项目经营策划;

3参与项目物业管理等〖BG)F〗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是以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为手段,以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为主业,具有与提供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和项目管理技术,通过提供项目管理服务,创造价值并获取利润的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具有工程项目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和招标等方面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管理、勘察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管理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管理。根据合同约定,可以为业主提供全过程或分阶段项目管理服务。

(2)具有与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专业设置、资质资格、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满足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需要。

(3)掌握先进、科学的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拥有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具有完善的项目管理程序、作业指导文件和基础数据库,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程序化管理。

(4)拥有配备齐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管理人员构成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配备与开展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相适应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等各类执业人员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科学、诚信地开展项目管理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蔡中辉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实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0

[2]周建国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8

第5篇

一、地勘单位在合同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勘行业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除了财政项目外,地勘单位也承揽了越来越多的市场项目,因此经济合同管理的工作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各单位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相差较大,在合同管理的具体过程中,很多单位的合同管理仅体现在签订合同时的登记、保管、借阅等简单工作上,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层次都很低,远远没有达到现代经济社会对合同的管理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签订合同前未进行充分论证和相对方调查,存在较大风险;第二,合同内容十分简单,基本合同要素不完整,不符合标准合同要求;第三,合同管理体系不健全,合同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不合理,缺乏对合同履约过程的监控;第四,合同管理单纯是静态、孤立的档案管理,没有与项目管理其他部分紧密结合,导致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二、结合项目管理,加强合同管理的基本思路

合同是项目实施的依据,是项目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合同管理必须在项目管理体系内才更加具有针对性,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在合同履行程度的好坏上,所以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孤立于项目管理的其他部分而存在。地勘单位必须调整项目管理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工作方法、理顺管理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升级改造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强对项目事前、事中的管理能力,目的是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安全、进度、资金实现全程监控。而针对合同管理,则需要在学习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地勘行业特点加以改进,实现合同管理的全过程、系统性以及动态管理。具体来说,应以强化项目管理为目标,将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始终,通过建立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合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并加强部门间的有机联系,紧密围绕合同的各个要素,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来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合同管理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减少项目风险,提高项目的运行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使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向转变。

三、地勘单位加强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合同管理基础性工作

1.建立并完善合同管理相关制度。积极推进合同管理制度化,从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长效性以及实际工作特点出发,把“建章立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严、抓实、抓好。应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对合同管理工作流程进行适当调整,逐步建立起“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项目实时监控为手段”的项目管理体系,尽力避免合同管理中的漏洞。此外,还应建立合同管理的定期培训制度,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各项管理规定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2.加强相对方调查和管理。应对拟合作单位进行充分的调查,确保合作前对其知根知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客户名录和协作队伍名录。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对两个名录进行动态分类管理。针对客户,不但要将顾客满意度调查做好,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还要遴选优质客户,谋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达到降低客户开发成本,促进市场经营活动,减少合同履约风险的目的。针对协作队伍管理,应制定管理办法,做好协作队伍的审查考核管理工作,合作期间要严格规范分包单位行为,促进其不断提升管理及技术水平,保证项目达到规范化标准。

3.规范合同文本。地勘单位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要求,及时调整、修订适合本行业、本单位特点的合同统一文本及安全协议,并对文本的使用进行规范,不但可以提高合同签订审核的效率,还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保护单位合法权益。

(二)做好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

1.强化项目投标管理。通过投标而来的项目,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及合同文本格式、项目的合同金额等重要信息也通过投标报价得以确认。据此签订的合同,通常是投标过程的一种延续,因此应做好投标管理工作。同时,应把好项目投标授权委托书的开具关,并对被授权人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此外,应优化标书审批流程,明确各部门审批职责,加强对投标文件的审核,同时对招投标相关资料进行妥善保管,方便随时查阅。

2.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对重大项目应进行尽职调查,了解项目真实性,充分分析项目在现有政策、环境、技术、安全、经济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相关论证资料交院统一保管。这些论证工作中,项目预算尤为重要。预算工作贯穿于项目始终,是对项目的全流程管理,也是使项目效益处于可控状态的关键性工作。因此预算编制要科学规范。项目实施前应对对项目大额成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尽可能贴近实际。地勘单位应制定符合自身使用的利润率控制标准,为有效进行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提供标尺,为市场项目的洽谈提供依据。同时,应把预算利润率低于利润率控制值的项目作为督察重点,有针对性的督促各单位做好项目论证、控制好成本,保证资金的回收。

(三)强化合同执行过程的监控工作

1.加强合同流程管理。地勘单位通过健全的监控体系,保证所有项目都在合同签订后实施,从而确保各类项目的实施过程,都处于单位的监管中。此外,还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从合同洽谈拟定,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核,合同登记保管,合同技术、安全以及廉政风险监管都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会签流程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强化分包合同与主合同联系,签订分包合同必须满足主合同和成本预算的要求。

2.进一步加强合同信息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各类项目管理信息化工具,确保合同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合同管理与项目其他管理的有效对接,提高合同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管理系统的查阅功能,为各类合同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便利。

第6篇

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思想也从一种简单的认识模式上升到系统综合、自成一体的科学体系。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方面: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以及工程合理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2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管理内容和过程的规范化日益受到重视。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就是要求广大企业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统一思想认识,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认真履行和实践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健全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管理职责,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类别的,配备相应的管理力量,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并按各自的职责明确相应责任。选配项目管理班子时,应注意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决策才能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合理搭配,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竣工审计考核结束后,对项目管理班子成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建立业绩档案库,为今后选聘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重要依据。

应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在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管理活动规范化的决定性因素。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首先,应当完善安全质量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制”和“三检制”,层层落实安全质量目标责任;其次,应实行有效的资金集控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此外,还应规范项目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并将合同管理融入到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

3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

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是最终实现项目总目标的关键因素和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进度计划与控制。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标准”是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表示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就施工进度计划而言,其内容应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月(旬)作业计划、施工任务书,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材料的供应时间,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将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审批后,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项目,把进度计划安排落实到班组,布置到位,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而在实施进度计划控制时,应按照四阶段循环控制原理:即计划、执行、检查、纠偏,不断循环。在进度控制中,应利用网络计划的方法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纠偏调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质量计划与控制。

质量计划是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计划应以IS09004—5《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中的《质量计划指南》及企业质量手册为依据。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过程中,应首先将质量计划中的目标体系进行分解,形成有效的质量责任体制。在实施质量控制时应跟据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工作质量、原材料质量、机构设备质量、施工工序质量以及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在质量计划实施控制过程中,应将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各种干扰质量的因素上,要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要使这些主动控制措施与监督、检查、反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发生偏差及时纠偏等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使工程项目质量始终处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有效控制之下。成本计划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组织编制的项目成本实施计划,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项目成本计划应首先通过项目分解,合理确定成本目标,按照成本预算一成本管理目标一成本计划三个层次进行成本计划,并遵循计划的实际性、可操作性、弹性以及信息化等原则。

在成本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按照目标分解的方法,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审批和支出.实现有效的成本责任制体系。并且依据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的原则,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严谨科学的管理。.

4工程合理变更的有效管理

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设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的合理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实现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实施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在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实践中,按照工程变更的性质和费用影响实施分类控制,有利于提高工程变更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施分类控制可把工程变更分为三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即:重大变更;重要变更;一般变更。三类变更的限额可依据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合同控制目标和两级监理工程师执业能力等因素综合设定。

第7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综合效益 途径及方法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具体涵盖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一系列的因素,其在工程各环节阶段中是否具有较好的管理效果与工程效益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了提升项目管理综合效益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一、对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涌现出了诸多的问题,以往的项目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入市场研究,将项目管理贯彻落实到工程各环节,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以与不断变化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综合效益的提高。

二、提升项目管理综合效益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一)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执行能力

要想提高项目管理执行能力,就必须对几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首先,适应外部环境;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指的是项目经理人所面临的客户环境。通常情况下,客户环境是不会发生多大变化的,所以,应结合客户环境实际特征,对项目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予以必要的整改。其次,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具体涵盖了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级管理的结构、项目管理文化、激励考核、职责划分。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是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加强以下两要素的建设:一,方法与体系流程;其对于项目管理能力与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至关重要。二,组织与人员;构建与配备专业的组织及人员,将方法、体系、工具具有的优势充分的发挥。

(二)严格履行合同内容,实现业主需求

项目部门主要将企业和业主双方明确的建设合同作为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依据,严格履行合同是项目部门经营管理活动所要落实的重点任务,同时还是确保合同效益全面实现的根本前提。合同履行初期,企业技经部门要事先做好合同效益评估工作,评估过程中应对工期、资金、费用以及市场变化等各项因素加以考虑,看其是否会对合同造成影响,同时,将评估报告当做企业和项目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参考依据,和项目部门交流沟通后,制定科学的经营考核指标,其间深入调研每一年的执行效果,并进行适当的整改,以推动项目部门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

所明确的建设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要求合同双方实际中必须严格执行;要想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项目负责人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对合同内容予以充分的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权限以及分工界限,充分掌握与了解项目经营管理,进而顺利开展相关策划与预想工作,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思路,在实际执行合同的同时做到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通常会提出较高的要求,有的更是超出了合同中规定的要求。而我们要做的是先满足合同要求,然后,再满足业主们的高要求。加强沟通交流,主动的将工程实际情况告知业主,比如,费用增加、由于雨雪原因导致施工困难、工期延长等,以得到业主们的理解,使其的要求能够降低在合同规定范围内。

(三)强化项目经营,提升效益

企业开展管理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企业委托项目部门履行建设合同,也在企业管理经营活动范畴内,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项目部门创造效益的能力以及成本控制的成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项目部门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相挂钩。经营额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影响因素,比如政策性因素影响的项目停工、不可抗力等,所以,要求项目部门与项目班子应对这些因素予以高度的重视,为什么活干了拿不到钱,活干了得不到肯定,要找出存在的原因,不然,将会加大企业资金、运营等的难度。所以,项目部门必须立足于项目,严格履行建设合同,经常性的对经营活动予以分析,项目部门应以工程款的回收作为核心经营工作,从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处理好各项问题。项目部门的经营工作主要以企业下达的经济指标为指导,具体涵盖了:全年完成经营额、应收账款率、成本费用,其中在成本中,全年的工资总额、劳保费、招待费、差旅费等几方面属于控制的核心部分,项目部门应以企业下达的成本费用为前提,做好支出与成本的控制工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工程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经营中占有核心地位,它的成败与否,会直接的影响到企业综合效益,所以,提高项目管理执行能力、严格履行合同内容、强化项目经营,这对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华丽.浅析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2]雷呈锋,陈伟.谈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3]刘慕欣.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业综合效益[N].兵团日报(汉),2010年.

第8篇

[关键词] 化工项目建设; 管理模式; 创新

1前言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它是实施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管理体系、质量、进

度、费用和合同执行等方面有效控制和管理的基础。氟化工和氯碱化工等化工工程建设项目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资金、技术高度密集,技术复杂,涉及专业多,关联范畴广,集成程度高,质量要求高,工程投资大,建造周期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投资效益,决定建设项目的成败,决定巨化股份的持续有效发展。少投入、多产出、快建设、高质量、保投产始终是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大型化工项目建设中认真探索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将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与中国化工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结合企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特点,创立了适用于化工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新的建设管理模式,即“ipmt + epc + 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模式。ipmt(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team,项目一体化管理组);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通过这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优化工程组织,确保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投资费用,加快工程进度,有力推动化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又好又快的建设和投产。

2发达国家化工工程建设项目通行项目管理模式

目前,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工程建设大多采用(pmc + epc)管理模式。pmc(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项目管理合同)是由业主通过合同聘请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的代表,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对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工程监理、投料试车、考核验收等进行全面管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过程的epc承包商进行协调管理。epc工程承包商按照与业主的合同约定,全面执行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等工作。

从目前我国化学工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实践来看,“pmc + epc”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发达国家市场机制完善、合同管理系统完备的工程建设环境。而在我国目前的客观形势下,该管理模式照搬到国内则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是pmc采用的是“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方式,导致pmc承包公司及其执行人员普遍存在拖延进度的倾向,合同执行时间越长,成本越高,pmc承包公司赚钱越多;二是pmc承包的成本费用高(特别是国外承包商人工成本高);三是对各种合同履约信用的依赖性太强,施工过程中缺少对epc承包商和各分承包商的过程监督,缺少制约机制。该模式实际执行的结果是项目管理成本高,对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合同执行等方面缺乏有效控制和制约。

国内化工工程建设项目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化工工程建设大多采用业主自营管理这一传统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有两种组织架构。一种是在项目建设指挥部或基建管理部门领导下,按照工程职能划分建立的职能式组织架构;另一种是在项目建设指挥部或基建管理部门领导下,按照工程项目的项目划分建立的项目式组织架构。这两种组织架构有利于利用业主现有资源和条件,实现行政协调,纵向管理比较顺畅。

但该模式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业主直接委托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开展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工程监理。业主组织机构直接行使对项目的管理。业主既是投资主体,又是项目的管理主体,承担了项目的所有风险。二是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各个部分之间的界面管理工作量大而复杂,业主组织机构需要较庞大的管理机构和较多的管理人员。三是因项目管理工作量大,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项目管理领导者素质要求高,而业主内部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导致项目管理出现混乱局面。四是按照“做强主业,分流辅业”的改革要求,工程项目建成后,项目管理人员存在“转岗分流”的后顾之忧,造成工程管理队伍不稳定,难以培养和形成高素质的专业工程管理队伍。

3巨化股份公司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

近几年来,巨化股份公司运用当代先进工程管理理论,特别是以系统论为指导,分析研究现阶段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化工工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结合行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反复探索,提出并创立了适用于我国化工工程建设的“ipmt + epc + 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模式。

实施“ipmt + epc + 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在项目管理层设立一体化项目管理组(ipmt)。ipmt是由业主方组织并授权的项目管理机构,代表业主对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投料试车、考核验收进行全面管理;选择项目前期咨询商、epc承包商和监理承包商,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管理与协调。形成 “ipmt + epc + 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模式,是借鉴国外通用的“pmc + epc”管理模式和国内流行的业主自营管理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化学工程工程建设实际,在项目管理模式上的探索与创新,是国外先进工程管理理论与我国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这一管理模式首先在巨化股份公司与日本、美国公司合资的年产3万吨r134a工程中采用。建设初期,外方坚持采用“pmc + epc”管理模式,但实施中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把整套工程合同分成专利合同、基础设计合同、技术服务协议、epc或“ep + c”等4个开口合同分段进行签署,导致专利商、工程承包商漫天要价,商务谈判旷日持久。二是组织管理上,有关各方各行其是,很难进行全过程协调。三是外方承包商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惜大幅增加成本和延长工期,而中方则坚持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成本,加快进度,双方矛盾十分尖锐。四是外方照搬照抄国外标准,国产化工作难以推进。这些矛盾使工程建设运转陷入了内部中外业主双方争论不休、外部业主与承包商无休止谈判的“两个怪圈”,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展,中外合资双方的优势不能有效发挥,中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巨化股份公司下定决心探索和采用新的管理模式。经过与外国公司管理组织反复沟通,最终决定采用巨化股份公司提出的“ipmt + epc + 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模式。

在运用“ipmt + epc + 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模式中, ipmt项目管理部由国内巨化股份公司建设行业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纵向以项目管理为主,横向以专业管理为主,形成了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管理架构。这个组织架构一是汲取了pmc管理模式的专业化管理的优点;二是避免了聘请pmc承包商支付高额项目管理成本的弊病;三是鉴于当前国内工程承包商执行合同意识较弱的状况,该模式实施合同约束加行政协调的管理机制,以防止“以包代管”出现过程失控;四是聘请epc工程承包商,避免了业主自营管理模式出现大量复杂的界面管理工作的弊病,使ipmt项目管理部人员数量大大减少;五是考虑了目前国内外epc承包商、国内施工分包商和制造分包商的质量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的状况,该模式采取业主自营管理模式的监理机制;六是ipmt项目管理部人员精干,来源多元化,主要不是来自于业主,避免了建设任务完成后,大量管理人员需要另行安排的弊病。ipmt项目管理部有利于培育巨化股份公司工程建设行业专业管理队伍。采用合同约束加过程协调的管理机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既严格跟踪监督合同执行,发挥合同约束作用,又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协调管理。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调度会议制度,严格防止过程失控。慎重选择epc工程承包商和监理承包商,充分发挥承包商的作用。业主牵头组织成立招标委员会,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工程承包商和监理商。明确要求epc工程承包商按照相应的组织架构与ipmt项目管理部的架构相配套。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协调畅通。要求监理承包商设置总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epc工程承包商的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和安全、质量、进度、费用、合同执行等方面进行过程监督,从而实现了项目管理层和项目执行层的专业技术及管理相衔接,接口明晰顺畅,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上下左右协调畅通。

鉴于采用这个管理模式在年产3万吨r134a工程中的成功,巨化股份公司将其推广应用于氯碱化工离子膜项目中,也取得了很好成效。采用“ipmt + epc + 工程监理”的项目管理模式,使巨化股份公司的集团化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业主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分别在统筹协调、设计、现场管理上的优势得到互补。

多年工程项目建设实践证明,该模式在优化工程组织、确保安全、减少投资费用、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是有生命力的,为在重点化工项目工程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有益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合同实施

一、工程项目市场合同信息化的现状

在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越来越强调系统的集成,在工程项目中界面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项目的各类系统,如目标系统、技术系统、行为系统、组织系统等,他们的系统单元之间,以及系统与项目质量、项目进度、材料供应、工程安全、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界面。

然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看看:

(一)项目的各类组织系统之间以及项目整个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管理界面。例如,政府主管部门、项目管理组织、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等项目参建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形成了复杂的管理流程界面。

(二)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之间的管理流程界面。建设项目自可行性研究至设计、设计到施工、施工到验收,在这些界面的两侧的管理环境及参与单位都有着显著的不同从而导致管理流程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不同的工作、人员行为以及控制方针,从而形成了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之间的管理流程界面。

(三)各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职能管理流程界面。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以及各个管理部门在项目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关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由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不同、目标不同,按其职能可将项目管理系统分解为进度管理子系统、成本(投资)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等,从而各个子系统之间构成复杂的职能管理流程界面。

二、影响企业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因素

(一)合同文件管理模块:收集、整理合同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一些与合同管理密切相关的资料,进行合同文件的检索、查询、合同数据的输入、修改等。其涉及的数据有:建设工程合同协议条款,建设工程合同条件,洽谈、变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纪要、协议,招标工程中标通知书,投标书,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标准规范和其他有关资料,技术要求等。

(二)合同条款检索模块:可对各类合同条款进行检索,以便监督合同的履行和合同的实现。合同条款检索可分为无条件检索和有条件检索,无条件检索是按合同条款的自然顺序进行检索;有条件检索是按使用者所选择的条件进行检索查询。选择条件可分为:条款检索、条款项检索和主题词检索。

(三)合同管理模块:它主要涉及的数据是在工程建设中,关于工程质量、费用、进度等方面的信息。它分为合同实施控制子模块,合同变更管理子模块,索赔管理子模块。合同实施控制子模块:主要是对工程质量、费用、进度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和实施动态管理,将合同实施结果与合同计划目标对比,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及时调整合同实施计划。合同变更管理子模块: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合同变更,可自动生成变更清单,计算变更费用,生成变更详情表,计算变更净值,以及变更与原合同的对照表,并及时反映变更后的总投资变化情况。合同索赔管理子模块:主要包括索赔证据管理,索赔鉴别管理,索赔计算管理,索赔文件管理及有关数据库的管理等,为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收集、查询、加工、更新有关索赔的各类工程数据的服务,提供索赔意向通知书,索赔报告,进行索赔计算等。

三、如何强化信息化管理建设

(一)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2、施工合同是承发包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可以合理分摊承发包双方的责任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发包双方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

如发包方必须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结算等。承包方则必须按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向业主提供符合约定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等。

3、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而调处这些争执和纠纷的主要尺度和依据应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事先做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条款等等。。

(二)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构建步骤

1、为了保证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成功实施,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流程体系,而一个理想的流程体系结构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流程同步,指流程应具备在质量、数量、时间等方面准确满足建设项目合同目标实现的能力。(2)流程高效,是用总的流程成本来计算,理想水平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保证项目信息流程、资金流、物资流的运转。

2、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控制。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控制是利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影响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目标的因素进行识别、建设环境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的目标控制的原则、原理、方法及措施做出全面的系统规划,进而对建设行为状态实行跟踪控制和组织协调,从而保证对建设项目管理职能的履行,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第10篇

关键词:工作量量化;层次分析;数学模型;人力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前言

项目执行过程中,必要的人力资源投入是不可缺少的。而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取决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工作量。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项目管理的工作量进行量化,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1-2]

数学模型是对于一个现实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其内在规律,作出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建模的过程即根据建模的目的和已知信息将实际问题翻译成数学问题,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求得解答,再将数学语言表述的解答翻译回实际对象,用现实对象的信息检验得到的解答。

二、目的

必要的人力投入是项目顺利执行的先决条件。但是针对不同设备采购合同,由于设备数量、制造难易程度、进度要求、接口等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所带来的管理工作量也各不相同。要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工作量合理量化是前提。[3-4]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数学模型,对设备采购管理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量化,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三、影响工作量变量因素分析

影响设备采购管理工作量的变量因素较多,从采购合同执行角度分析,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a.设备合同管理相关

b.供应商管理相关

其他变量因素由于与前两点因素具有交集或不具有代表性本文暂且不予考虑。

(1)设备合同管理相关的变量—设备采购管理工作量量化的主要指标

不同的设备采购合同,项目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工作量是不同的。例如,相比一般的压力容器、换热器而言,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设备不仅结构复杂、制造工艺难度大、制造周期长、原材料采购困难、接口部门多,且交货进度对整个核电站建设周期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该合同管理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大。

从合同执行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设备合同管理自身带来的工作量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同设备的不同:设备特性的不同,采购管理工作量也不同。但在相同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无论采购合同中设备数量少与多,设备制造工艺简单与复杂,项目管理的工作量是与合同执行周期成正比的,周期长,工作量大,周期短,工作量小。而合同执行周期内项目管理的工作量又主要体现在文件审查、信函沟通、会议协调等,所以可以考虑以合理的项目执行周期作为不同采购合同工作量量化的依据,以文件审查、信函、会议纪要数量为代表,来量化项目管理工作量。

2)合同接口的不同:作为合同执行管理者,协调合同各相关接口是其工作的重要部分。不同的合同包,接口部门各不相同,诸如设计单位、供应商、施工单位、运输单位等等,那么由此带来的工作量也不尽相同。以上接口单位的协调工作多是以电话、邮件、信函、会议等形式,由于电话、邮件无法统计相对准确的数据,所以同样可以考虑以信函、会议纪要的数量为代表,来量化项目管理工作量。

综上分析,合同执行管理者日常工作中,工作量主要体现为文件处理、合同管理相关会议以及合同管理专项报告等。为了将日常工作合理量化,需对与合同相关的各方来往文件数量和会议数量(包括专项报告数量)进行统计。

(2)与供应商管理相关的变量-采购管理工作量量化的重要指标

核电站机械设备通过招投标或其他方式分配给不同的供应商加工制造。由于供应商管理模式、设备制造经验、供货经验、资金周转、排产和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合同的执行力也不同,因此合同执行过程中为管理者带来的工作量不同。供应商对采购管理工作带来的工作量可表现为供应商对设备合同管理投入的人工时。因此,可以将人工时数作为供应商指标的量化依据。

四、项目管理评估体系的数学模型

各级量化工作量和响应权重符号说明:

(1)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说明

根据上述分析,可将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分为三个等级。

1)第一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

第一级项目管理工作,指的是采购管理工作总工作量X。

因素集合S={Xα, Xβ} 表示项目采购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可分解为第二级两个指标,即设备合同管理指标Xα、供应商指标Xβ。其相应权重系数为D={Dα,Dβ}。其权重集合视合同内设备具体情况而定。则项目管理总工作量:设备进度正常,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那么设备合同管理对项目管理工作量影响和供应商变量对项目管理工作量的影响势均力敌;针对目前核电项目管理情况,供应商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对设备合同管理存在一定的影响性,如供应商能力和态度水平不同,会对合同管理过程中不符合性等质量控制文件存在一定影响,因此供应商变量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影响稍重于设备合同管理;而如果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设备拖期或加工制造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等各种问题,那么供应商变量对项目管理工作量有更为重大的影响。

X= Dα Xα+ Dβ Xβ (1)

2)第二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

第二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包括设备合同管理工作量Xα和供应商管理工作量Xβ两个指标。

A:设备合同管理指标因素集合Xα={Xα1,Xα2},表示设备合同项目指标分解为第三级的两个指标,即文件处理工作量和合同管理相关会议所产生工作量。其中相应权重系数为Dα={Dα1,Dα2 }。

Xα= Dα1Xα1+ Dα2Xα2 (2)

B:供应商管理指标因素:目前从供应商方面积累的项目所投入人工时现尚且无法作为指标量化的统计数据,在这里,通过将供应商分类的方式进行指标量化。根据设备类型和供应商特点,可将供应商划分为四种类型:战略型、关键型、杠杆型、策略型。

(a)战略型供应商拥有供应资源较少的物项,采购风险非常高,因而在采购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主动权;

(b)关键型供应商所供物项采购风险较高,由于物项生产技术要求较高或利润不高等原因,整个市场基本处于寡头竞争的状态;

(c)杠杆型供应商所供物项相对成熟,采购风险较低,市场竞争充分,采购方在采购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d)策略型供应商所共物项成本低,市场供应充足,采购风险低。

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对合同执行力的不同,为项目管理者带来的工作量也不同。依据上述对供应商特点的分析,假定影响因子划分如下:战略型1;关键型0.75;杠杆型0.5;策略性0.25。供应商管理指标是由供应商自身归属的类型性质决定的,因此与合同执行时间则成递增关系,即项目执行过程越长,项目管理过程对供应商管理指标投入的工作量越大。

供应商影响的工作量指标Xβ即可用不同类型供应商的影响因子来恒量。

3) 第三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

第三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包括设备合同管理文件处理工作量和设备合同管理会议产生的工作量。

其中,设备合同项目指标中文件处理因素集合Xα1={ Xα11,Xα12,Xα13 }表示文件处理指标分解为第四级三个指标,即审查类文件、不符合项处理和回文进度跟踪,相应权重系数为Dαi={Dαi1, Dαi2,Dαi3}。其中,审查类文件包括质量计划和设备制造审查文件;不符合项处理对应接口较多,且处理周期长;回文进度跟踪包括质保、运输、设计澄清(CR)、变更申请(TA)等。

Xα1= Dαi1Xα11+ Dαi2Xα12+Dαi3Xα13 (3)

由式(1)、(2)、(3)可得:

X= Dα[Dα1(Dαi1Xα11+ Dαi2Xα12+Dαi3Xα13)+ Dα2Xα2]+ Dβ Xβ (4)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设备合同管理指标和供应商管理指标与合同执行时间t的关系不同。其中,设备合同管理指标是通过统计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文件处理总量和合同管理会议总量产生,因此与合同执行时间无明显关系,即无论合同执行时间长与短,文件处理总量和合同管理会议总量是个定值。

(1)各级权重系数的确定

1)第一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设备合同项目指标和供应商指标权重系数D

经分析,供应商变量影响越大,则合同执行管理人员出差次数相应越多,权重系数Dα、Dβ数据可参考合同项目出差人日P的数量来确定。在这里,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可将权重系数D={D1,D2}分为以下几类:

{D={ 0.4,0.6},P≥200

D={ 0.65,0.35},50

D={ 0.85,0.15},P≤50

2)第二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文件处理量和合同管理相关会议量权重系数Dα

设备合同项目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件处理量和合同管理相关会议量。经实践反馈,建议其权重集合为Dα={0.6, 0.4}。

3)第一级项目管理工作量化评估指标——审查类文件、不符合项处理和回文进度跟踪的权重系数Dαi

文件处理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审查类文件、不符合项处理和回文进度跟踪三类。各类文件的处理用时存在差异,直接影响工作量,建议权重集合为Dαi={0.3,0.6,0.1}。在这里,工作量量化可通过各类文件的数量值体现。

由于各指标体系度量单位不同,为了能够将指标参与评价计算,需要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函数变换将其映射到某个数值区间,即进行数值归一。在这里,用目标量减去集合中的最小值,再除以集合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从而使各指标映射到0~1之间。

从以上数学模型可以得出不同合同包分配给不同供应商时产生的工作量量化数值。根据数值大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而避免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出现。

五、模型分析

为了将工作量量化数值与采购管理人力资源分配直观对应,在这里,假设项目管理者工作能力相同(不受工作经验、学历、个人差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定义单位工作量q,即指每个项目管理者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归一化工作量。

完成一个合同包的管理工作需要的时间为t, 则完成每个合同包需要的人员数量m为

m=X/(q*t)

这里,t为与合同包相关的已知变量;q是已知定量,可由当前执行良好管理合理的合同包管理工作量代入求解。q作为其他合同包管理工作的数值输入,从而可计算出合理情况下采购合同管理人力资源分配。

六、总结和期望

本文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采购工作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采购工作量量化的方法,并以实际工作中典型核电设备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计算,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可合理分配采购工作。

本文的分析方法在部分因素上是通过实际工作经验主观判断给出结论的,所以无论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描述都会有一定误差。但是,随着分析的细化和数据收集的全面化,这样的分析方法得到的工作量量化数值会越来越准确,从而可作为人力资源配置准确的参考依据。

在后期人力资源分配研究中,我们会考虑多项目管理的因素:

(1) 同一个员工承担多项目中相同类型的合同包,则工作量不再是简单的累积关系。由于个人对所管理项目的熟知程度和管理经验存在可复制性,工作量会出现1+1

(2)同一员工承担由同一供应商承制的多个合同包,则工作量也不再是简单的累积关系。由于对供应商管理存在统筹性和一举多劳的便利性,工作量也会出现1+1

(3)目前对于供应商对工作量的影响还无法科学可靠的量化,需经验积累,通过收集统计工时数给予量化,假如将来能够实现供应商评价星级制,据此可实现供应商影响因子,而且可以实现针对各潜在供应商均有影响因子数据统计,而不是简单的分类评价影响因子,数据将更可靠。

参考文献:

[1]张红君,张二明,张帆,夏慧,高新云.临床医师绩效量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医学信息,2009-5,2(5).

[2]方吉平.医院科室量化考评体系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医学信息,2006-7,19(7).

第11篇

从目前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展会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启动

在展会项目管理中,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启动是项目管理的第一阶段,通过对展会项目的前期调研,明确展会项目管理的目标,并根据展会的实际需要,将项目管理工作有效启动起来,使展会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开始并进入运转程序。因此,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启动,是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开端。

1.2项目组织管理

所谓项目组织管理,主要是根据展会的实际需要,在准备工作中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并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使项目组织机构高效运转并提高项目管理的实效性,使项目组织机构成为指导项目管理有效进行的核心组织,满足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为项目组织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3项目财务管理

在展会筹备过程中,对展会的整体资金需求进行预算,并合理规划展会的资金需求及资金利用方案,对展会的准备和召开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财务管理成为了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4项目的实施控制

展会项目管理启动之后,项目管理的多项措施得到了有效开展,其中各项准备工作也得到了有效实施。为了保证展会的准备工作和整体进度满足实际需要,在项目管理中加强实施控制,是确保展会项目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对展会项目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的实施控制,是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5项目合同管理

在展会项目管理中,有些准备工作需要与其他专业公司配合,为了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合作效果,在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对展会项目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正确开展合同管理,是提高展会项目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我们应将合同管理作为展会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6项目危机管理

在展会项目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展会准备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在项目管理中应包含危机管理内容,其重点应放在项目风险的前期调研和控制上,保证展会项目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并满足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展会准备工作能够做到万无一失,提高展会的准备工作水平。

2展会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基于展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实际需要,要想提高项目管理的实效性,除了要对项目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外,还要根据项目管理内容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2.1做好展会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启动工作

万事开头难。在展会项目的管理中,前期调研与启动工作是项目管理的第一阶段。只有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才能对展会准备工作内容有正确认识,并掌握展会准备工作原则,为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启动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启动工作,是保证项目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关键,对展会项目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2加强展会项目的组织管理

在展会项目管理中,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提高组织管理效果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展会项目管理应根据展会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确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并优化组织管理流程,使项目组织机构能够高效运转,满足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达到提高项目管理实效性的目的。因此,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十分重要。

2.3做好展会项目财务管理

在展会准备工作中,展会所需资金及财务活动,需要有专门的财务管理手段作为支持。为了保证展会项目管理能够取得实效,在展会项目管理中应做好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为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所以,在项目财务管理中,应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强化财务管理行为。

2.4加强展会项目的实施控制

项目的实施控制是关系到展会项目管理实效性的关键。基于展会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展会项目管理的必然需求,加强项目的实施控制,可以确保展会项目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最终达到提高项目执行力的目的。因此,加强项目的实施控制,对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5做好展会项目的合同管理

为了规范展会项目管理行为,使展会项目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在展会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对合同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合同管理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使合同管理能够更好的为项目管理服务,规范项目管理中的合作行为,提高项目合作质量。

2.6做好展会项目危机管理

展会在准备和召开过程中,为了避免意外因素对展会项目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做好项目危机管理,是提高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因此,展会项目管理应做好项目

危机管理工作,并做到正确前期调研项目危机和项目风险,通过有效的措施控制项目风险,保证展会项目危机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3展会项目管理应把握正确的原则

基于展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特点,展会项目管理要想高质量顺利进行,不但要制定具体的项目管理措施,还要把握正确的项目管理原则,使展会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在规定的框架之内得到有效开展,提高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展会项目管理实际,在展会项目管理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3.1展会项目管理应把握全面性原则

项目管理作为展会筹备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工作方式和工作原则对展会的筹备工作效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展会项目管理实际,以及展会筹备工作的特点,在展会项目管理中只有把握全面性原则,重视项目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管理内容的研究和覆盖,才能提高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而满足展会筹备工作需要。因此,展会项目管理应把握全面性原则,应从展会筹备的角度出发,务必在项目管理中覆盖所有的准备内容,使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满足展会筹备的实际需要,提高展会筹备的整体质量。

3.2展会项目管理应把握针对性原则

考虑到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展会项目管理工作中,不但要明确项目管理的所有内容,还要根据展会筹备工作需要找出关键事件,并将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着力点,使展会项目管理能够抓住关键事件,并提高项目管理关键节点的管理质量,满足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达到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的目的。因此,在展会项目管理中,应把握针对性原则,并根据展会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展会项目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保证展会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最终提高展会筹备工作水平。

3.3展会项目管理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在展会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作为具体的管理和执行手段,对展会的筹备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采取必要的项目管理手段,展会筹备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无论是财务管理、合同管理还是危机管理等工作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因此,项目管理的实效性对展会的筹备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只有把握实效性原则,并保证展会项目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才能提高展会项目管理质量,提高展会筹备水平。

4结语

第12篇

Abstract: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project management can include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roject decisions,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ject completion and various works in commissioning stage.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responsibilities and services of PM company are very broad and flexible, which is mainly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with the owner. This paper details the selection mode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alyzes its contracting model and application, and makes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some of the issues of project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关键词: 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及承包模式;建议

Key words: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selection and contracting model;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95-02

1 项目管理模式选择

在总体上取决于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构成的复杂程度,工程规模的大小,市场的成熟度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度,但业主在采用何种具体管理模式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技术构成的特点,项目工期,参加项目的设计、施工、咨询公司适应不同管理模式的能力及所持有执业资格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最适当的管理模式将使项目的整体管理实现最优。该项目特点一是“以投资定规模”,总概算不能超;二是项目实施工期紧、任务重。三是参建单位多,协调管理难度大。如何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任务,选择何种管理模式,关系到项目的整体管理顺利实施问题。

2 全过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①该项目管理单位要具备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造价咨询资质中多项资质。②是对“设计+管理模式D+M”进行延伸和发展。一家公司同时承担两项业务延伸为一家公司同时承担五项业务。③具有“委托式管理模式”的特点,项目管理公司虽然承担了业主单位大部分的具体管理工作,但重大事项的决策仍由业主单位掌握,如承包单位的决标、签约、工程款的支付等;另外,在型委托项目管理方式下,项目管理单位也需要按委托管理合同的约定承担实现管理目标的责任,并在违约情况下承担以管理费为基数的相应经济赔偿责任。④强化外部约束,形成有效监督。为避免管理过分集中,需加强外部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监督。外部约束分阶段实施。开标前,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由财政评审;施工承包合同由第三方履约担保;施工过程有跟踪审计及竣工决算审计,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3 全过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在援建项目中的应用

在河南省对口支援四川江油交钥匙项目建设中,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引进专业化项目管理承包方,按全过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参与项目建设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通过项目管理承包方的专业化管理,实现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项目实施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项目管理的目标。①建立一整套规范性项目管理体系和文档。通过项目管理承包方的专业化管理,旨在建立从方案规划、实施策略、流程制定、制度编拟、项目控制、项目评价等的一整套规范性项目管理(标准流程)体系和文档。②确保项目质量、安全、进度、费用等目标的完成,防范项目风险。通过项目管理承包方的专业化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专业化管理和控制,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有效防范项目风险。③充分利用管理专家的知识和智慧,通过项目管理和技术优化为工程项目建设增值。

3.1 项目管理内容 管理服务范围涵盖质量、进度、费用控制、HSE(健康、安全、环保)、项目组织协调、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平台应用等内容。项目管理承包方配备实施此项目所必须人员、工具和手段,对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开展专业化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到“管理枢纽”的作用。项目管理服务横跨项目生命周期的设计优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采购、施工及试运行、验收直至竣工结算和审计等阶段。

3.2 项目管理承包人的工作 项目管理承包人应按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投资,确保工程质量,按期交付使用。项目管理承包人不得在实施过程中随意变更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投资额。

3.2.1 协助业主方进行项目前期策划,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负责项目管理规划编制与项目组织设计。建立并保持一整套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项目目标、组织机构、方案规划、实施策略、流程制定、项目控制、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等各方面内容,保证项目管理服务生命周期在可控状态。并负责实施过程中补充、调整和完善优化。

3.2.2 根据建设单位制定的进度总目标,负责确定工程项目里程碑节点计划,编制可实施、可控制的网络进度计划。

3.2.3 对项目各阶段进行工作策划、方案分析、及提供实施建议,根据需要组织实施专项评价工作。

3.2.4 项目管理承包方应积极做好事前控制,依据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的管理水平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进行防范,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如因工程师的工作失职造成的损失,项目管理承包将按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赔偿。

3.2.5 积极配合监管和审计部门,促进项目廉政健康发展。开标前,该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由财政评审;施工承包合同由第三方履约担保;施工过程有跟踪审计及竣工决算审计,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保证在监管、审计工作中无重大整改及失误项。

4 几点建议

4.1 建设监理与项目管理结合统一。建设监理制因建立与推行的较早并有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支持和保证,已在工程建设行业全面推开,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尚不能涵盖国际工程建设界广泛采用的业主委托全过程、全方位的式项目管理范围,所以只是业主委托部分工程咨询服务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监理工作与业主仍承担的或另外委托的项目管理工作还会产生工作界面,需要进行协调。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惯例,业主基本上都采用委托专业项目管理单位的方式来管理项目,而且管理与监理几乎都是合一的。这一理念也开始为国内建设行业的所接受和采用,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在2003年以后出台的大量相关文件中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管理办法,推动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的合一。

4.2 项目管理承包合同中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单位的定位,找准自己的角色。在现行建设责任主体单位中,法律上无明确定位,实际运作中,项目管理单位为“准业主”,要处理好与业主、与设计、与监理等关系,考虑问题要有适度的前瞻性,做好综合协调。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全过程项目管理承包合同既有承包合同内容(业主与设计、监理、招标、造价)也有咨询合同(项目管理咨询)内容,合同内容权利义务条款要明晰,以保证合同顺利实施。

4.3 需要建立一个专业配套齐全的项目管理团队。尤其需要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项目经理,方能胜任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是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的共同职责,团队建设过程中应创造一种开放和自信的气氛,使全体团队成员有统一感和使命感。实践证明,团队成员的社会化将会促进团队建设,而且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了解越深入,团队建设就越出色。项目经理要确保团队成员间保持相互交流沟通,并为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社会化创造条件。团队成员也要主动地创造条件加强沟通和融合。

5 结语

符合建设部推行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神,减少了多项业务间的工作界面,缩短项目工期,有效控制投资,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援建任务,达到项目预期目标,是全过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在援建项目中成功运用的一个很好例证。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中,只要采取科学管理(成品、半成品)继续保持优质的建筑产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创新、继续保持用户至上的经营服务理念,就一定保持产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闵辉.共话“社会质量观”热议“一体化服务”[N].建筑时报,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