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时间:2023-05-30 10:10: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经典作品字、词往往在“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背景下诞生。据传福楼拜曾告诉莫泊桑: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其实大凡优秀作家都在努力寻找这个“唯一”恰当的词。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当然不能放过这“惟一恰当的词”。在解读中,我们如何沉吟和把玩文字,既能注重言语形式,又能品味言语背后的心灵世界,下面以两个例子谈谈:

如:2010年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的课堂实录《珍珠鸟》【执教者 李娜】

生1:文章第12段中有这样一句:“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在这句话中,作者用“抚一抚”,表现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师:非常好,你找得很准确。“抚”这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同学们可以尝试替换一个词语,体会一下,情感是否有变化?

(师变换了“摸”、“拍”等词语,学生纷纷摇头,一致认为“抚”最恰当)

师:其实在刚才同学找的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动词用得也非常好,你能找到吗?

生(杂):啄

师:大家很敏锐,这个“啄”字表现了小鸟的友好。由此可见,准确用词就可以准确地表达情感。

生:我们小组找的是第11段:“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接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在这里作者通过几个动词表现了珍珠鸟的变化。

师:哪几个动词?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例如“接近”“蹦”“俯”“瞧瞧”,这些动词都表现了小鸟一点也不怕人,与“我”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选文中老师采用换词对比评析及点评的方法使学生深入文本,品析准确使用动词对表达情感的好处。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学习语言有效的好方法。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对此处动词分析是孤立的,平面的。其实,学生抓这段抓得好,文中第11、12这两段作者分三个层次写,第一个层次是小鸟对我的试探――――“接近”“俯”“喝”“蹦”“偷”“瞧瞧”,几个动词将小鸟试探我又想同我亲近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觉得小鸟似乎也在找朋友。第二个层次是小鸟逗我玩――――“跑”“绕”“蹦来蹦去”。小鸟似乎是顽皮孩子,同我以异样的形式交谈。第三个层次是人鸟的和谐信赖――“啄”“抚一抚”,这段文字不仅使我们看到了顽皮可爱的小鸟,也看到作者的欢喜、惊叹,从而认识到人与自然原来可以交朋友,彼此欢欣,可以和谐共处。

这里本是师生文本对话的亮点,解读文体的关键处,师生都触摸到了。采用换词分析法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方法,可惜的是老师没有做比较分析。“拍一拍”“摸一摸”“抚一抚”,“拍”显然不合适,有力度,虽能表亲切,但容易引起小鸟的反感与警觉。然而“摸”与“抚”在字典意思是一样,轻轻接触,但通常给人感觉“抚”似乎力度更轻些,它通常与“爱”连用成“”,显然,作者用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者主动用行动表示对小鸟的友好,消除小鸟对人类的戒备,才会有后来的“啄”,人和自然关系,重要取决于人,有了一方的信赖与尊重,才能引发另一方的信赖与尊重,才能出现文中小鸟依人的脉脉温情和殷殷爱意。从作者营造的舒适恬静的坏境中诞生的小鸟,从好奇到适应到依念到来去自由,默契胜过千言万语,在书的馨香之外有了生命的感动,在沉寂的文化之外有了奔流的感情。由这一点触及全篇,自始至终地贯穿了人性化的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营造信赖、营造和谐的人文之举,字里行间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情调,人鸟相依相伴以至相濡以沫,彼此相知相融,心照不宣而又豁然通会,无声的默许,诗意的宽容,充满亲和力的境界,那是从作者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生命之歌,是生活中平淡而灿烂的美好瞬间,这里既有对生物存在的尊重,又有对人类的反思,文章的意义是深远的。回到例子,这么好的文本,学生有感悟,老师却错失良机,对言语形式及言语背后的心灵没有进行对话,确实遗憾。

如2010年山东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学年会观摩课《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选段。

生1:我找的是文章第4段,“鸭蛋壳有白的和淡清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从这一段中,我感觉到那里的孩子都对鸭蛋有一种别样的感情,他们把鸭蛋当成儿时的玩伴。描写鸭蛋的样子说有的蠢,有的秀气,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写出了孩子的幼稚可爱。

师:这位同学品读细致。我们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有趣,就摘下来,并且稍作改动,同学们评一评我改得好不好。(课件展示)

挑鸭蛋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鸭蛋看似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难看,有的漂亮。

生2:我觉得读原文好像在和一位有趣的老人谈话。屏幕上的这一段就显得很枯燥,没有感情,没有读的欲望。

生3:还有下面的“蠢”和“秀气”,可以让我们想到鸭蛋的形状是圆圆的,很可爱,我认为这里的“蠢”是贬词褒用。“秀气”把鸭蛋拟人化了,给它们生灵活气,很令人向往。“难看”和“漂亮”太直白了,一点也没有生气。

师:说得太精彩了,充满了灵气。“蠢”一词用得生动,该怎样解释?

生(众):笨、傻。

师:智商低啊,难道鸭蛋还有智商高低之分吗?

生4:读完这段文字后,感觉不像在写鸭蛋,而是在写人,就像一个小伙子在挑媳妇一样,精挑细选,十分有趣,而且要挑最好的。(众生笑)

师:那挑漂亮的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挑秀气的?

生4:秀气让人感觉更贤惠美丽,所以一定要挑这个,别人抢都不行。

师: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哪是挑鸭蛋啊,原来是挑媳妇啊!(众生笑)

生5:我还想补充,第一句说“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在“有”字后面加了一个感叹号,说明当时用的语气是非常坚定的,从这儿可以体会出作者非常热爱思念自己的家乡。下面的“漂亮”、“难看”只是在写事物的外形,而“蠢”、“秀气”两个词赋予了鸭蛋性格,“蠢”不仅说明脑子笨,有时候还表现一个人老实,也有夸奖的意思,让人感觉更生动。(众生鼓掌)

师:太棒了。你们的灵气敏锐让人大开眼界。读书就应该做到如此,在第一印象基础上,反复把玩文字,再通过我们的撞,使浅层的单薄认识变得深入丰厚。

师:同学们猜猜,汪老写这篇文章时有多大年纪了?

生(众):60多岁。

师:哦,我可看不出来这文章出自一位老人之手。

生6:我知道汪曾祺大器晚成,是个像顽童一样的人。

师:是啊,这哪是一个古稀老人,分明是个孩子嘛!或许,只有对童年依恋、充满童心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纯的感情吧!

(师板书:怀想童年)

师:汪老是散文家,语言自然、朴实、亲切。但他写作特别讲究用词的准确、独特。他说过,语言的独特不在于用别人不用的词,而在于他能赋予别人也用的词所想不到的意蕴。一个“蠢”,一个“秀气”,在他的笔下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汪曾祺的文字“初读似水,再读似酒”,语言富有生气,简洁传神,淡泊致远,语言高度口语化和生活化。在朴素元华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丰富真诚与良知。要引领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深入体会这种风格的语言无疑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而王老师抓住“蠢”“秀气”通过改写比较搭桥、逐层设问推进、精妙铺陈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带入美妙境界。首先,改写比较阅读,通过对话,我们看到,学生不仅感受到原文语言的生动活泼灵气又充满情趣,又结合字面及语境理解了“蠢”“秀气”的作用,老师赞赏学生的品析,但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接着引领学生从民族习俗的文化背景角度解读“蠢”“秀气”,“蠢”“秀气”常写人,尤其是“秀气”常用来写女性的美,与“挑”连用,按民族习俗来说,自然联想到挑媳妇,小孩挑鸭蛋如此用情,生活的情趣跃然纸上。这样的解读自然能唤起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欲望,实际上对平凡生活发现美、感悟美的情感及热爱生活的情感也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学生心田。老师引领学生很好体会了形容词的妙处,更为精彩的是老师没有孤立地把玩文字,而是把它放到语言的大环境,注重文本语言和情感思想的关系,进而看到了语言背后的“人”,接着老师水到渠成地介绍作家作品及语言风格,解读概括主题。不仅注重了言语形式,更重视了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会使学生认识到“童心”的可贵。

可见,引领学生真正沉潜到语言中去,既是理解文本的必要,也是阅读理解的真正乐趣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对语言的品析我们应尊从王先霈所说:语境要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是指词语的上下文,这可以叫做语篇语境。第二是语境还包括情景语境,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说话的气势,说话人的表情、动作,都会给词语注入新的词典里没有的意义。第三是语境还可指更广阔更深层的背景,那就是语言的发送者及接受者各自处的文化环境。

注释:

丰建霞:女,(1967,7―),湖北黄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0.

李娜.《珍珠鸟》教学实录.太原:语文教学通讯,2010(7-8):33.

第2篇

——讲求复习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尖草坪区  王爱兰

 

不少教师不知道怎样复习,复习缺乏科学性,带着随意性和盲目性。据了解,当前,我区教师的复习方法很多。有的按教材顺序逐一复习;有的脱离教材按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复习,基础知识再按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复习;有的教师按知识系统进行讲解,让学生听、记、背、练习;有的只是让学生反复练习,做很多的题,希望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相关知识;有的教师则放羊式地让学生只是看书,希望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应该说,这些复习方法,都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也有其不科学的一面。按教材逐一复习,复习全面,但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脱离教材复习,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由于没有教材的依托,没有结合教材的训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培养会有影响;按知识点作系统讲解,学生只是听、记、背、练习,知识的体例明晰、系统性强,但由于学生复习是被动的、消极的,加上语文实践少,因此效果不会好;只是让学生反复做题,熟“练”虽然能生巧,但仍会使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放羊式地让学生看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掌握相关的一些知识,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复习效果也一定不会好。

我们分析了这些复习方法的利与弊,就可以扬其利弃其弊,优化复习方法,从而收到极好的复习效果。最优化的复习方法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极为科学、有效地复习”。可以说,凡是可以用这句话进行描述的复习都是成功的复习。教师的指导,是科学、有效复习的前提,是成功复习的前提。指导,包括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技巧的指导,对学生复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与激发,对学生复习过程的引导、指导与示范。学生科学、有效地复习是成功复习的保证。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来自教师的引导、指导和示范。比如,归纳复习,可先由教师作系统归纳示范,让学生明确归纳方法;然后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探究、体验、感悟,去品味归纳知识本身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并让学生记下问题与收获,教师在这过程中作适当点拨;第三,教师集中问题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用集体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集体、班级交流;第四,进行归类知识的系统训练,迁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记载存在的问题和疑难;第五,讨论、研究、解决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和疑难,教师可作适当讲解,并进行专项巩固性训练。

我们说,小学毕业班的复习,目标有二:一是使知识系统化,二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基础知识部分,可以采取分类归纳的方法进行复习,使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系统;阅读和写作重在能力训练和培养,让学生感悟、体会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形成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切忌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和无休止地重复训练。分类归纳,有的教师不习惯,也不愿意下这种功夫。其实这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效果很不错。比如,汉语拼音,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大致有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弄混等,就可以以此为标准进行归类复习,让学生按“记少不记多”的方法区别记忆,也可以鼓励学生编成顺口溜进行记忆;又如汉字,可以按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近字进行归类复习,形近字仍然可以按“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进行对比着进行记忆(如走之底和建字底形近,只需记住带建字底的只有三个基本字:建、廷、延,其他的放心地记作走之底就行了;记“辩、辨、辫、瓣”等,就可以对比着记中间部分的差别记住它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然而却又是最重要的。培养能力,相对让学生做大量的题来说,更麻烦,更花精力,更累。因此,没有用更多的功夫去研究它。比如,阅读,往往是先让学生做题,然后集体评讲甚至公布答案让学生去核对;作文,往往先让学生写,然后由教师看、打分就算完事,有时也评讲几篇。这种复习方法,操作起来简单,不费事。老师希望能打到“单碇子”,学生盼望能考到做过的题,因此,做的题很多、太多,脑子里一塌糊涂。这种学生,一旦遇到没做过的题,就束手无策。结果是,复习累,能力差,考不好。其实,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累、那么复杂。最基本的是要教给学生读写的方法,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感悟、体会并形成能力和技巧。如阅读能力培养,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掌握不同类型的语段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同文体的短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分层、分段,概括层意、段意、主要内容、写作意图的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句子的方法和技巧);至于解答语段、短文中的字、词、句、修辞等题的方法和技巧,只需在基础知识归类复习中的答题方法基础上再结合练习上下文的方法去解答;“阅读”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联系上下文”分析问题、解决题的能力,就是说,解答任何阅读题都要用到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的方法去分析。写作的复习,只是学生埋头写,教师打分并作点评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审题、立意、选材、开头、结尾、照应、过渡、修改等方法和技巧上多作指导,必要时进行示范,尤其是结构、表达技巧的指导与训练要跟上;切忌让学生只是背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就算完事,甚至教给学生投机取巧的一些方法。

关于复习,我谈的以上想法,是就整体上说的。下面,我想具体谈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心意思是“讲求复习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我们的复习,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他们毕业升学后能很好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缩短他们的初中语文学习徘徊期,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作集中、系统的复习,分类整理,查缺补漏,总结归纳,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然而,毕业班复习面广、量大,时间短,内容多,同时还要注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我们的复习要科学,要讲求方法,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复习的计划性和有效性。为此,作以下复习建议,供广大语文教师复习时参考。

一、复习的原则

1、课标与教材结合的原则。复习中要以教材为依据,要渗透《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不漏掉重要的知识点,要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线,巩固、拓宽学生已学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

2、查缺补漏原则。要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发现问题,查出缺漏,找出疑难。或讲述,或讨论,解决问题,补足缺漏,弄懂疑难,使知识的条理清晰,使记忆深刻。切忌不顾学的生知识拥有情况,不顾学生的需要和学习能力去盲目讲解和机械练习。

3、主体性原则。要激发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复习,找出问题,自求解疑。复习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或查阅或讨论,动脑、动手、动口,提倡不耻下问,虚心好学。要把复习的主体时间和主体活动放在学生身上,切忌教师满堂讲、学生静静听的现象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4、讲练结合原则。复习时,只讲只练都不可取,要讲练结合。如可按“示范指导-训练检查-查缺补漏-再练固”的序列进行复习。这里的“讲”,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既可教师讲,也可学生讲。这里的“练”,既可书面练,又可口头练。讲和练,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侧重性原则。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要侧重对重点、难点和问题的复习。疑难与问题,要言不烦,适当训练;简单又明了的,则要一语带过,可不训练。切莫本末倒置。

6、方法性原则。注意交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学习、识记运用某知识点的方法,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与复习。忌复习时只由教师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地讲述,让学生机械盲目地练习和背诵。

二、复习的方式

1、集中式。分清线条,按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序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集中安排复习(基础知识按拼音、字、词、句、语法、修辞知识,阅读按段、篇知识,写作按应用文、片段、作文等相对集中安排),各个击破,分步到位。这样复习,符合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系统、清晰、深刻。

2、分散式。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的复习交错安排,分散难点,易于消化。每部分知识可以用回复训练方式查缺补漏,巩固效果好。

建议:集中与分散相渗,如“基础知识”“阅读”分别集中复习,复习“阅读”时,把“基础知识”分散安排贯穿串于其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提高运用水平。

三、复习的方法

1、学生质疑法。按“教师提出复习的知识点及范围-——学生自能看书复习提出疑点、难点——师生讨论释疑——训练巩固”的顺序进行复习。运用这种复习方法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懂得质疑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养成质疑的习惯。二是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准确找出自己真正的问题和疑点。三是指导教给学生解除疑点、解决问题和常用方法。

2、训练查疑法。按“学生训练查疑——师生共同释疑——学生再练查疑——师生补疑解难——再练巩固”的顺序进行复习。这种方法以训练为主线,训练查疑、训练解疑、训练巩固。

3、教师疏理法。按“教师分类讲述(讲重点、难点、问题)——学生训练查疑——师生共同释疑——训练巩固”的顺序安排复习。这种复习方法,教师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把握准。

4、命题自测法。其步骤可以是“教师提出测题数量、范围、要求、分值分布——学生自能复习——学生按要求命题(含答案、分值分布)——学生交换测题并答题(可不答在测题上)——学生迅速阅卷(学生阅卷会很细很严)——找出问题、集中问题师生解答——再交换测题答卷阅卷——再集中问题师生解答检查效果、巩固知识。”较死、需强记的知识用该法较好。

四、复习指导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词句为重点,兼及拼音、汉字,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突出关键,抓住核心,练在点子上,练在要害处。

拼音,要从拼读规则、正确书写、看拼音写字、词、句入手加强训练。练习形式可以设计让学生写出相应大(小)写字母、补充音节、选择正确的读音、看拼音写词语用普通话说话朗读文段等。

识字,要通过复习,巩固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2500个常用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要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字典,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师要通过归类把难记、易混、易错的汉字集中分辨、识记。训练形式可以设计选字填空,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或含义等。偏旁部首、笔划、笔顺等只要求只认识、了解,不必命题训练。

词语,重在理解、运用。以熟练读出、正确书写为最基本的要求,还要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最后要能熟练、恰当使用所学过的词语进行表达。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识记、理解、运用要领。训练形式可以设计选词填空、补充词语、词语归类、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选择词义、根据意思写成语、写同义词、反义词等。

句子,可归类复习。句子的考查主要有判断对句子理解正误、修改病句、按要求改写句子、扩写句子、造句等类型。教师要告诉学生,对句子理解正误的判断,要联系课文或具体的语言环境思考;修改病句要反复读句子,在读中发现错误,教师要分类指导,学生要分类训练(如缺少成分、用词不当、语序不当、配搭不当、前后矛盾);按要求改写句子、扩写句子要掌握内部规律;造句,要尽量表达丰富一些的意思。对一些疑难句子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掌握“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理解意思深刻的句子的能力。切忌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反复练习。

此外,还应该对陈述、疑问、感叹、反问、肯定、否定、设问、否定之否定、打比方、夸张、拟人等修辞知识进行复习指导。这些知识尽管有的不考,但它们是语文学习中的极为重要的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细胞,掌握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分析、理解、运用和表达,会影响学生进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

(二)积累

积累优美词句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新课标非常强调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的复习自然是毕业复习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复习阶段要引领学生从以下知识点归纳整合,有效复习。

1、            教材中精美的片段。

2、            优秀的古诗文。

3、            名言警句。

4、            成语、谚语、歇后语。

5、            名联。

6、            名家名篇。

7、            文学知识。

有的教师,常常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进行语文复习,而且题太多、太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这样不好,我们应该丰富复习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兴趣。

复习词语积累部分时,我们除了组词还可采用 “词语接龙”、“扩词吉尼斯”和“展示词语(把各自抄写积累起来的词语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大家欣赏、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感到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还可设置根据范围写词语的活动,如写出表示向下看,向远处看,向四周看的词语等。让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在大脑里的优美词语进行系统化、条理化。

复习诗文的积累可组织“诗文背诵、默写对抗赛”。

句子积累的复习,也要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开展写诗文的“点歌台”游戏,引导学生将所积累的语言进行归类,要求学生写出描写春景的诗句,要求学生写出描写秋景的诗句,要求学生写出描写一个人受到委屈时的神情的句子等。通过这类练习,帮助学生将所积累的零散的语言进行归类,使孩子们在需要运用时能从脑海中迅速提取。

修辞的积累复习。修辞,在小学阶段虽然没有作严格的要求,在试题中没有要求提出“修辞”字样和具体的修辞名称,但是绝不能不复习,因为它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太重要,对于初中学习太重要。在复习修辞部分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比如,可以以句子分析的形式出现,可以以语段分析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如成语分析的形式出现。比如,出示“多如毛牛、人山人海、莺歌燕舞、岂有此理、水平如镜”等成语,让学生分析判断运用的修辞方法。通过变换题型这样的练习,既让形式感悟了修辞的概念、特点去,又达到了巩固运用修辞手法的目的,还积累和巩固了成语,而且学生还很有兴趣。

复习中我们还可设计“巧借诗句”的游戏,如这样一道题:“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黄河的雄伟气势。你也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物吗?如赞美泰山、长江、西湖。”这样的练习,既检查了积累,又促使学生将所积累的语言拿来运用,使积累语言的目的得到落实。生动有趣的形式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既使他们乐于接受,又使他们的积累意识悄然增强。

(三)阅读

<一>以新大纲和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有目的地进行复习。

<二>先分单元复习,再进行归类复习。

<三>在复习中,不高题海战术,不搞死记硬背。不能只为应付考试而复习,不能去猜,去碰可能会考哪里,可能会考什么等。那样有可能让学生考得更糟。因此,要重在引导学生探究、摸索、总结出做阅读题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考得好些,使他们终身收益。

单元复习

新课结束后,一般都要进行单元复习,这时复习要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即字、词、句、段、篇、作文都要复习到位。

在具体的复习中,要注意重点课文、重点段落的复习。

   1、 重点课文的复习:

(1)要结合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读写例话)进行复习。

(2)重点课文的写作顺序、文章结构要复习。

(3)、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要复习。文章的中心思想虽然不一定会明确地提出“中心思想”的归纳,但它是阅读文章时必须弄清楚的东西,因此,复习中必须让学生明白阅读一遍文章一定要通过思考、分析,弄懂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即歌颂、表达、表现了什么。近一两年考试中大多是以判断的方式进行考查的。

(4)、课后典型习题要复习。

2、重点段落的复习。

(1)、对重点段落的内容要熟悉,要达到熟读成诵,有的段落还要能背诵。

(2)、弄清重点段落的结构关系,句间关系。围绕一个什么中心意思讲的,将了几层意思,分别讲的什么意思等,在复习中都要师生一起做题分析,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4)注意段落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5)注意段落中多音字的复习。

(6)注意重点段落的标点符号,尤其是有特殊的标点符号,如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顿号、单引号、双引号等的语段更要注意。

(7)对重点的段落主要讲的什么;可以怎样归纳段意等要进行训练。

归类复习

单元复习完后,就要梳理知识,进行归类复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系统的。

为了使学生走进试卷,了解试卷框架,考试的内容,归类时,先让学生根椐平时的考试和以往期末考试题总结出阅读考试的范围、内容,再由学生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师生讨论总结出解题的方法。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在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大量识字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读写,以及开始阅读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

夯实识字教学,各年级要狠抓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直到习惯成自然。识字、写字、学词是贯彻整个小学阶段最基本重要的任务,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前识字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识字教学整体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落后等。这一切都制约了本地区的识字教学的效果。细分析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教学方法单一。

现行教材中,看图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多样,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较多的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很少能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语文新课标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教学要求,没有引起部分教师的足够重视,脱离了课文的识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生识字的效果。

(二)阶段特点不明。

新课标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教学生识字应从“笔画分析”,对那些学生所熟悉部件的生字,还在作笔画分析,这样就把学生禁锢在较低水平的阶段,学生也就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生字得不到良好的学习,熟字也得不到及时巩固。

(三)课堂设计不精。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音、形、义”3个因素构成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时,“音、形、义”面面俱到的现象普遍存在,老师似乎不放心,几乎对每一个生字的音、形、义都要进行分析,不能避易就难,进行重点突破,重点、难点教学不突出。

(四)缺乏能力培养对策。

有些教师教学中过分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过程,但缺乏对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局限于掌握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等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呆板,从而导致学生识字能力不强。

二、夯实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

(一)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中高年级也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还要重视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识字教学要教给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以及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要大力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

(二)营造识字氛围,形成习惯写字。

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学生悟性,还要有教师有效的指导。识字写字活动是我区、我校的一大特色,为了使识字写字得以更好的凸显,首先,要重视教师写字素养的提升。为了提升任课教师的写字能力,专门邀请我校书法爱好者田老师从基本笔画开始,为教师做讲座;教研小组每天下午集中进行练习,期末举行写字评比,使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其次,重视阅读教学中落实写字指导。新课标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楔子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书写好坏,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书写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基本功,各科特别是语文科要重视和抓好学生的书写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

1.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观察,看图上小朋友做得又正又直。写字时怎么办?头微微向下低,眼睛离本子一个纸盒长,手离笔尖两、三个手指宽,胸离课桌一拳远。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姿势要求,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断的纠正、提醒学生,同时让家长在家里也不断的提醒,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书写姿势。

2.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字的习惯。

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整体结构、笔顺规则、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是知道低年级学生写字的关键环节。发现不规范的要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规范的书写,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为了给学生起好这一作用,教师课前应进行反复练习,对照课本检查是否合要求。开始时还可以将范字写在每个学生的本子上,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手把手地教。

(四)让学生自主识字。

1.在学完拼音以后,可让学生自己从文中画出生字,采取“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等形式,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小组内交流,读给小组内的人听、互相纠正后看谁最先把这些字认识,展开竞赛。通过“小组内、组与组”的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介绍一下自己认读生字又多又快的秘诀,把他们的经验加以推广,给了学生展示成功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识字兴趣,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2.课堂巧设“点、线、面”,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如“谁能找到小淘气”——在课文中的短语儿歌中圈出所学汉字;“请认出它的名字”——借拼音读准字音;“给它找个朋友”——组词;“与它做游戏”——四人为一组打汉字扑克牌,按老师报汉字拱桥,拼问号,拼加号、减号等。设“点”激发学生主动“布线”,可以利用书中的情景图编儿歌,将所学汉字编入其中,让学生看图读儿歌,记汉字,也可以将所学汉字整合到一两句短语中,再让学生根据语意画图,最后,还要将其字落实到“面”上巩固汉字。可让家长与孩子每天共同阅读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或儿童报中的小短文,让孩子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应用汉字,既达到了巩固识字的目的,又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

(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1.师生共同识字法。

在倡导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下,老师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呢。在课堂上要经常请小老师带读生字,教师自己就坐在小老师的座位上,还要强调老师也当学生了,和他们一起读,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给学生榜样的示范,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嘛。

2.歌诀识字法。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有些字可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攀”可编“两木两交叉,大字手上拿”;“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高”字编成“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如教学“问、间、闪”编成“口字进门‘问’声好,日字进门一‘间’间,人字进门快快‘闪’”。如此一编,妙趣横生。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学得快记得牢。

3.比较识字法。

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相似,字义却相差很远。如教学第三册识字一,教学“青、清、情、请、晴、睛”这几个字,用“换衣服”的方法把“青”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学生分别读其音,懂其意,讲其用。对这些字进行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轻而易举地记住这几个字的字音、字形。如教学“乌”字与“鸟”字比较,“小鸟的眼睛闭上了,眼前一片漆黑——乌”;又如教学“北”和“比”,两兄弟背靠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比”。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鲜,学起来就来劲了,兴趣就浓了。达到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认清字形的目的。

4.表演识字法。

还可以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鸡、鸭、鹅、羊、猫、狗”等动物的时,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表演出来。这样,识字教学既给学生创造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

5.故事识字法。

如学“呆”字,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吧(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如“破”字,编故事“一个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被小‘石’子划‘破’了‘皮’”。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构字特点编故事,充分发挥了学生联想去揭示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

6.谜语识字法。

猜谜语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猜字谜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如“日加竖不加点——神”,“人在云上走——会”,“见信未见人——言”,“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全”,“一口咬去牛尾巴——告”,“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件”,“死了这条心反正记不住——忘”,“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自己主动去动脑思考,印象更深了,就不容易回生,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7.动作演示识字法。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

又如学习“打、拔、拍、跳、跑”时,如果仅让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显然是很不够的,如果让学生动手、动脚做一做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认记这些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学起来省时又省力。

8.添减笔画识字法。

即让学生把数学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添减笔画得出要学的生字。这种识字方法很让孩子们喜欢。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作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和“太”“天”。

又如“香、星、早、圆、秋、种”等合体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禾加日是香”“日加生是星”“日加十是早”等。

再如,学习“巴、也、毛、卖”等字时,可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笔减去竹是毛”“读减去言是卖”等。这样简单的加减法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

9.触类旁通识字法。

汉字中最常见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个特点告诉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达到触4类旁通的效果。必须强调一点,在学习偏旁的时候,形旁表义的功能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反之,就达不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见到提手旁就要很自然地想到手,见到木字旁就要很快地想到树木,见到三滴水就想到水,见到四点底就想到火,见到双人旁就想到街道,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能根据字的形旁推测生字的字义,达到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10.生活识字法。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广告牌、商店名、包装袋、车站名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我校的很多低年级老师都善于引导学生们通过细心观察身边的超市名、饭店名、广告招牌以及食品袋、饮料瓶、报纸等上面的字,从生活中学习生字。

(六)采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成果。

1.重视遵循遗忘规律,巩固识字成果。

教师的教学如果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其教学效果就好,不然就将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有的老师就指导学生自制了“识字袋”,把学过的生字写在卡片上,装在“识字袋”里,同时,鼓励学生把在课外阅读中、在生活中自主学习的生字,也随时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二、三年组的老师还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识字成果。

2.重视加强写字指导,强化识字成果。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将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形,而且还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出来。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一直重视指导书写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指导生字书写时要做到让学生“感受美、实践美、创造美”。

3.拓宽识字渠道,巩固识字成果。

在写字中巩固学生识字成果。在识字教学中,写字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初步掌握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须继之以书写,才能牢固掌握字形。

在阅读中巩固学生识字成果。阅读是帮助学生识字、记字、运用汉字的最佳途径。而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我认为语文积累首先是识字的积累,因为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掌握基本字词,还能发展语言和培养语感。

为此要定期布置学生阅读自读课本,与家长配合,可以让学生读给爸爸妈妈听,或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回答书后的问题;也可以向家长提问,一起探究。家长在作业登记册上记下读书所用的时间和书名。语文课上用一些时间来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这样做,学生汉字回生率下降了,更可喜的是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课间时也常常把看到的内容说给他人听。

4.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识字成果。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巩固学生识字成果。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孩子认识到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处处留心皆学问。

5.在生活中巩固学生识字成果。

生活是学生巩固识字的广阔天地,在教材中,有很多的触角伸向生活,如“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

让我读给大家听”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很多,如大街上有各种各样的招牌,但由于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招牌书写很不规范,错字也相当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这些错字,在“展示台”中展示,这样学生不光认了字,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效果很好。

6.将对联引入识字教学。

把对联纳入识字教学,可使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如教“寺”与“诗”,“林”与“禁”时,可引用一对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是入山林。”此联是一拆字合字联,通过这一朗朗上口的对联,可让学生学得更快,巩固得更好。

7.提供展示的平台,获得收获的愉悦。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开铅笔字展览,也可以让学生把书写的字拿给高年级的学生看,让他们加“星星”。我们班在“六一”的时候面向全校师生办了《铅笔树下的故事》铅笔字作品展览,我们设计好作品纸,让学生像书法家那样把古诗和儿歌写在作品纸上,孩子们写出的作品比平时的更整洁、美观,而且是兴趣盎然,津津乐道。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汉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第4篇

你们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深深地感谢!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们的孩子都上三年级了,真的是非常感谢这三年来在坐的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学校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是希望我们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召开这次家长会还有一个原因,近段时间,尤其是上周,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的孩子们目前的学习非常浮躁,主要反映在作业的完成上。每天的家庭作业完成特别差,主要是书写,然后即使是交来的同学完成情况也不好,有的是没做完,有的是字迹潦草、作业不整洁,还有的是错误太多(语文的抄写作业都是照着书写,交来却是错字连篇) ,这次就是想让家长多多帮助,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让孩子们学得更好,更快乐地成长!

一、 升入三年级后的变化以及原因

1主要变化:

孩子进入三年级,一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升入三年级以来,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我的孩子一、二年级时都挺优秀的,也很听话,为什么上了三年级,总也不听话了呢?是老师教得有问题?还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三年级是一个关键年段,一切都有较大变化,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无论是学习观、学习情绪以及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在这个学龄段都会发生,有些学生很可能就在这个年段成为了学困生。有人将学生的小学六年学习成绩,比喻为“u”字行,低年级起点较高,中间的三年级是处于最低点,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成绩又会慢慢地升起,直至最高点。

2 了解孩子

为了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因为孩子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无论是心理特征还是将要学习的语文内容都明显区别于一二年级,是低中段的一个大跳跃。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作为家长与老师,我们都要掌握孩子的这些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而您的孩子,现在正处在低段跨到中段的适应期。能否顺利地通过这一时期,更好的适应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顺利的完成这个时期的学习,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和引导。家长要帮助他,那么你必须了解孩子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到底有哪些变化:

第一、学习方面

首先,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变了。低年级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拼音、生字、词语读几遍,抄几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问题。三年级的语文,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更多的是句与片段的训练,都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的。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该读的还要读,该抄的还得抄,但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

第二、心理方面。

其次,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也变了。人大心也大。三年级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不愿意将自己的小秘密与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渐增强。不知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这阶段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其实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首先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不过你得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想办法,可以自己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也可以询问父母亲。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好胜心才会得到满足。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标准,你也不要一味地指责,应该从方法、过程、结果等几个方面对孩子加以引导,引导他学会处理事情。就这样“不放手——放一半手——完全放手”一步一步、慢慢地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处理事情,才能让孩子平稳地渡过这个非常时期。

3、思想意识。

再次,孩子们的思想从单纯走向了复杂。其实,也就是孩子们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的打算。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说:这孩子很倔,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应该说,三年级正好是他们的一个心理反叛期。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种心理矛盾:孩子们的辨别力比较弱,但又很想吸收新鲜知识。他们还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给他明确的方向。特别是有些家庭,一定要注意大人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学校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则学校老师再怎么严格,对正逐步想要走向独立、正拥有反叛意识的孩子来说,将绝对出现效果为“零”的教育,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负数。

二、造成学生差异的原因。

有的家长不禁要问:既然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孩子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而有的孩子却直线下降?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孩子们在三年级以前的学习、生活习惯中,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的。

首先,每个家庭智力背景有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

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爱看书、强烈的事业心、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其次,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差异。

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的时候默默无闻,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罗嗦。哪怕只有一道题目,也能举着笔玩上半天拖拉到放学,哪怕只是抄五个词语,他可以边讲边玩抄上一个小时。有一部分学生做作业时不专注,喜欢左顾右盼,交头接耳,非常罗嗦。有时为了等这些同学,我一边催一遍一遍地问,一遍遍的提醒,每天体育课、中午的时间就在办公室里补作业,天天如此。结果是当天的作业没补起,第二天又有了新的作业,家庭作业回家没做第二天到校了补,而第二天的课堂作业又没有时间做了,旧债未了,又添新债,而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些孩子不仅耽误了班级一些表现好的同学学习时间,也浪费了我的休息时间,开学至今,每天中午都没有时间休息。

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就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一种差异。关于效率,我想,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作业了。接受能力强、速度快的学生完成作业速度非常快,而有些速度慢的、习惯不是很好的同学,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完。但是,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半个小时就可以做完,而有些家长说孩子要做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这就要问问孩子的学习效率了,我想那不是在写字,而是在“造字”了。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字就是写不好,可为什么整个班级就你的孩子写字没有一点进步呢?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态度上有问题。

第三,家庭的重视程度有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在生活上,没有父母不对自己的孩子是关怀备至。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以及思想变化的关注,家庭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也许是一些家长还不了解孩子中年级学习的要求,也许是最近工作比较忙,对孩子的关心不是很到位。开学来,我还是在很多布置的回家任务的反馈中感受到各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确实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孩子记录本上明明记下了要做什么作业,家长也在后面打了钩,签了名,可我每天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时,却总会发现孩子少做、漏做,甚至不做,还有的孩子作业乱七八糟,字写得可以飞起来,有的家长也看到了,并且在本子上签字说字很乱,但我不明白的是既然明知乱,为什么不让孩子重写直到写好为止呢?其实我们家长何尝不是在给孩子潜移默化中透露着“敷衍了事、只要写几个字了也没关系”这样一个信息呢?诚信教育又怎么会不是一纸空谈呢?其实我在这里讲重视,还不如说是在请各位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做事认真的形象,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隐性的教育因素,是我们学校教育无法涉及的,但给孩子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们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成绩,不是孩子的学习,我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了。但是我们老师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们觉得,一些孩子成绩出现问题,不是因为接受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造成了“输在起跑线上”的状况。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有的家长可能认为:我的工作很忙,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将来我只要为孩子创设一个丰盈的物质基础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不禁要想:您在工作岗位上辛苦打拼,想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条件。殊不知,长此以往地下去,您会“谈起业绩兴高采烈,谈起孩子遗憾苦笑”的。其实,我们老师也并不是觉得分数有多重要,而是在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智商的培养。这种“情商”,包括我们对待事情的责任,包括意志品质,也就是面对困难的韧性,是一种能够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心理品质。我记得有专门帮孩子解除网瘾的教育专家说过:决心+毅力=100,决心加毅力等于成功。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浮夸、没有钻劲,常常会在偷工减料上下功夫,那么我想他今后无论做什么,也不会有较理想的结果。反之,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形成了这股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走上哪一行,相信总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份广阔天地的。

三、减少差异的方法。

差异已经存在,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重视差异,并且想方设想地减少这个差异,使48个孩子更快更健康地发展。究竟怎么减少,怎么教育,我们共同来探讨。

首先,我先从语文学习方面来谈。

中年级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阶段,基本技能的学习阶段,方法习惯的掌握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还是比较轻松的,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用来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丰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三抓”。

一是“抓阅读”。

由于电脑、电视的出现,很多孩子不太爱看书。因为看电视有趣刺激,不要动脑筋,是被动接受。虽然表面上看学到了不少知识,思维能力却是退化的。还有些孩子看的净是些漫画,打打杀杀,嘿嘿哈哈,而且没有几个字,实在是有害无益。举个例子,《西游记》孩子都知道,是个很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但是如果你能去读原文,就知道这不止是一部神话故事。中国的儒、释、道文化思想,其中都有,一般人还领会不到其中奥妙。

语文学习讲究积淀,阅读欣赏能力、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古人的小学语文学习就是大量记诵,还不求甚解,现在的语文教学分析来分析去,其实没多少东西可嚼。古代的小学毕业生能写得一手有思想的好文章,还能吟诗作对。中国的旧式教育带有强制性、被动性,但是出了很多人才。绝大多数成功学者回忆小时所受教育时,并不怨恨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现在更多的人怨恨的是小时侯学得还太少。

孩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学习能力最强,最擅长背诵。多读多背多写,语文不会差。班里写作水平不高、阅读短文不会做、经常写莫名其妙病句的肯定不爱看书。所以我鼓励孩子每天在家中有阅读时间。但是有些孩子作业速度较慢,也就只好算了。挑选好的课外书,做完作业后看二十分钟左右。而且希望孩子下一阶段开始在家中要有5-10分钟的晨读时间,读得朗朗有声。读课文,也可读优秀作文中精彩片段。天天读,绝对有起色。假期可以在市图书馆给孩子办张图书证,星期天节假日常让孩子去书的海洋中熏陶熏陶。总而言之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爱读书的孩子有良好的语感,语文不会差。

在教学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在课余时间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抽出半小时读书,不必规定孩子一定要读作文书或者学科类书,只要是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都可以让孩子去涉及。如果您有条件,最好是能陪着孩子一起读书,这样孩子们读了什么,读到什么程度,你都可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孩子阅读以后可以与你交流,你们的共同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新一轮的阅读兴趣,更可以增进你与孩子之间情感。“

第二“抓作文”。

写作是语文的灵魂,但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主要原因:一是无话可写(其根本原因就是阅读量少),二是不知道怎么写。久而久之,学生便怕写,不愿意写。三是懒惰的孩子只愿讲不愿意写。长此以往,他本来可以达到优秀的习作水平就退步了。面对这三大难题,作为家长,首先要消除“速战速决”,“一劳永逸”的念头。作文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耐心地陪同孩子一步一步积累,一步一步行走。

第三“抓写字”。

中年级是孩子最能练出字,也是最有时间练字的一个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将从铅笔字向钢笔过渡,能让孩子写出一手好字,相信是每个家长的乐事。想提醒各位家长朋友的是:别老是专门让孩子在某一个时间练字,而应该让孩子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每一次作业,甚至留个便条,都应该认认真真写好它。

在英语学习上,三年级之后也是一个关键的学科,初中高中英语非常关键。如果小学打下基础,那么初中后的英语学习又会相应的简单了许多。家长也都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校和老师也特别重视英语的学习。我今年就教二三四年级的英语。开学这一个月来,我感觉各班的英语学习劲头很足,尤其是我们班。老师布置的听、写的任务可以较好的完成。每天不管我是否布置作业,每天都有读英语的作业,每天20分钟的阅读时间.我们很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每周只有2节英语课,再加上我还有三年级语文、班主任、二年级、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还有其他的工作,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和体谅,学生的英语学起来会很费劲。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英语很高,有的就是不行,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孩子上课听的认真,学的就快,家长回家检查孩子的英语朗读,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能考高分。再有检查签字的家长孩子的英语也没问题,因为老师重视了、家长重视,学生也就会重视。只要你签字,我就签字,因为我知道签字的家长都是对孩子负责任的。建议:有能力的家长可以买磁带点读机。自己选择。

四、培养孩子的习惯很重要

下面我在讲讲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

1在日常的生活中,还需要我们帮助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建议家长提醒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相关学习工具与资料,而不是包办。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自己做,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我也是这样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的,做错了事情我就会要求孩子用实事来弥补,而不只是留于口头教育,在实际的行动中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对待生活和学习都有一定的责任。

好的习惯终身受益。有些家长认为三年级了,他该自觉了不要管了。如果你这样想,那苦恼的日子在后头。你现在帮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今后可以轻松,反之,你现在放手不管,那后面有更多让你手足无措的地方。刚刚我们也谈到了孩子的差异造成,主要是习惯、态度的差异。接下来,我就专门从培养孩子“抓紧时间不拖欠”这个方面来谈一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让孩子迅速开始。有些同学在坐下开始做作业时,常表现出不能立刻进入全神贯注学习状态的特征:或东找西找学习用品;或东翻翻语文,西翻翻数学;或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吃点东西,一会儿瞄瞄电视,一会儿听听大人们闲聊,一会儿又插话……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迅速开始做作业呢?第一,请你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的地方,一坐下来,就可以做作业了。而其他事情,如看闲书、喝茶、聊天、吃点心什么的都必须到别的地方去。长此以往,就给自己一个定势,一坐到熟悉的桌前,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其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作业,时间一到,马上就做到桌前去。渐渐地,大脑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到时间,和学习有关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做作业的效率也就高了。第三,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学习用品要备齐。学习用品要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找东西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学生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因而其注意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较差。若环境中存在各种干扰性因素,小学生就易分心,而不肯做作业或不能及时做。

第三,做作业时一定要排除外界物质诱惑,使内心安静下来。做作业时要尽量避免电视、电话的干扰。若来了客人,又无法避开的,宁可先放下作业等客人走了再做,或对客人说明原因,请求谅解。一边聊天一边做,得不偿失。第三,不要在儿童做作业的时候批评、教育孩子,这样一来教育无效,二来作业效率低下,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作业与烦人的数落联系在一起,从而讨厌做作业。

在平时的学习中,其实我们老师的要求不是很高,不要求家长回家出题目更不要求家长批改等。我只希望家长配合的是:

1、督促孩子细致及时完成作业,并请家长检查孩子的字是否已经认真书写。

2、督促孩子完成口头作业。语文和数学不一样,没有厚积是不可能有薄发。靠平时多读多积累。该读的书,该背的背,一定要一丝不苟地让孩子读、背,毫不马虎和随意

3、督促孩子认真阅读课外书。(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然百科类的,文学类的、历史类的等等)我自己本身比较喜欢看书,也比较喜欢文学,深有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五、最后,想给家长朋友们提一点儿要求:

1、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们一起看待 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尤其主要不要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打骂自己的孩子。

2、教会孩子善于与人沟通。当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了,要教会孩子用语言去化解矛盾,学会和别人沟通,并解决问题。

3分享孩子的欢乐和痛苦。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考好了奖励多少钱,考差了恨铁不成钢,回家狠狠揍一顿。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看到孩子试卷的时候,别光盯着分数,希望你能帮助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原因,薄弱环节,找到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分享孩子学习中的苦乐,理解孩子。

4注意几个时间:

早上7点40-50就可以入校,值日生需要7点半入校,中午1点20才进校但有些学生来的太早,请家长早中午安排好孩子的入校时间,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准时到就行。不要太早。

周一到周五原则上要求穿校服入校,请在周六周日,提醒孩子让他们自己洗干净校服,洗好红领巾。

送孩子的家长送到家长止步线就可以。每天的任何作业要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