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内训师培训

内训师培训

时间:2023-05-30 10:1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内训师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训师培训

第1篇

培训作为满足这一需求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应只是从发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单一角度进行,而是要采用客户化系统化全局思维方式进行:第一层面是逻辑排查,从客户来电反映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逐一排查、应采取的处理途径及方法、工单记录与派发的整体流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帮助座席通过一个客户的一个问题进行全面业务知识的掌握、全流程规范操作的梳理、客户问题与业务知识的灵活链接;第二层面是依据第一层面的逻辑排查将沟通技能与规范用语与标准应答话术相结合的客户感知训练;第三层面是将客户一个问题的知识点扩展到相关联的知识面,以点带面的业务知识、逻辑排查、沟通技能、标准应答话术的全面掌握;第四层面是将提高员工归属感、职业自豪感、良性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融入整个的培训中(如图1)。

如何培训才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新座席人员具备所需要的素质和胜任力呢?这需要培训者清楚新人上岗实习期间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希望的预期结果是什么?在这两方面明确的情况下再思考怎么做(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和预期结果?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

1、明确新人上岗实习期间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是知晓客户问题如何解答?是掌握业务知识?还是其他的什么?如果目的仅此而已,培训只会解决点的问题,告诉新人客户的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说很容易形成一言堂,也容易引发新人的挫败感。

新人上岗实习期培训的目的就是快速提升新员工综合素质,具备岗位胜任力。

2、 希望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1)巩固业务知识和业务受理流程;

(2)具备沟通能力:聆听能力、提问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流利使用规范用语和标准应答话术;

(4)同时希望能够提高新人的进取意识和团队归属感。

3、用什么方法实现预期结果达到目的呢?

基本方法是:逻辑排查法、系统培训法、教练技术。

4、可利用的资源是什么?

新人上岗实习期间的一个有利资源就是新人们自己的通话录音,也可以用事前收集的典型录音。

什么是逻辑排查法?逻辑排查法是指将问题产生的原因按照某种逻辑关系(或者是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次排列,发现其中关键因素的方法(如图2)。

将客户问题产生的原因按照逻辑关系(因果关系)进行排序,针对不同原因明确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流程。

逻辑排查我们可以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清晰客户的问题;

第二步:清晰客户问题产生的所有原因(按照发生的概率排序);

第三步:清晰所有原因的处理方法和规范流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帮助座席人员清晰客户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座席人员按照逻辑排查的方法自然灵活地理清客户问题所在,清晰该业务规范操作流程和方法,使问题与业务相连接,使业务与规范与流程相结合。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沟通技能有机结合,将解决问题与应答话术、规范用语有机结合(如图3)。

沟通技能简要涵盖聆听能力、提问能力、理清问题、总结归纳、解决问题能力。

沟通技能培训第一步:准备录音。依当前最需掌握的业务点及新座席人员普遍的问题所在,选取相关录音。

沟通技能培训第二步:训练聆听能力。内训师不断提问客户的问题是什么?让座席人员反复聆听客户开头语,直到座席人员能够清晰准确简洁地描述出客户的问题(此过程内训师应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沟通技能培训第三步:训练提问能力、理清客户问题的能力。内训师提问: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情况(依逻辑排查图表所列的原因)才能清晰客户的问题所在,如何提问?内训师可依据座席人员的提问方法按照客户的感受回答或让其他座席说出听到这样的提问时如果你们是客户,你们会怎么回答、有什么感受(教练技术的方法之一)?培养座席人员体察客户感受的能力并不断完善自我的沟通能力,直至座席人员可简洁准确地提出适合的问题,同时训练使用规范用语。

如果客户反映问题不清晰,内训师辅导培训如何根据听到的关键字判断问题属于哪一类,再围绕关键字选择开放性或选择性问题,引导客户将问题反馈清晰。

沟通技能培训第四步:训练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内训师提问:如何将提问所了解到的情况用简洁的语言与客户确认?如何在客户确认后用规范用语和话术按照规范流程和方法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沟通技能培训第五步:现场模拟此通录音客户问题的全过程沟通训练,同时训练座席人员使用规范用语和话术,再次理清该业务的受理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清晰掌握后两两一组进行模拟训练。

最后是以点带面地训练座席全面掌握与客户问题相关的业务知识,罗列所有相关业务知识点。每一知识点依照上述方式再次进行,进一步巩固沟通技能、业务知识、操作规范及业务处理流程。

每次培训是一项业务的全知识、全流程、系统性、逻辑性、规范性、客户化的训练,帮助新座席人员尽快胜任岗位要求,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

最后需要考虑也是贯穿培训全过程的是:如何将提高员工归属感、职业自豪感、良性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融入整个的培训中。这取决于内训师的引导,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就可达到预期效果:

(1)在培训开始时播放整通录音后,让几位座席只说出哪些地方做的好,可以学习借鉴;

(2)在整个过程中鼓励座席员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批评,内训师只需要用客户感知和结果引导座席人员自己发现问题,不断提升业务知识、修正改善沟通技能和规范操作流程;

(3)文字培训教案要尽量简洁,一看就明白操作流程,一读就可以直接和客户沟通(良好感知的客户化和规范化语言),训练以实操启发思考为主,在培训中传递尊重、传递关爱、传递规范。

这样的培训寓教于乐、实用有趣、适合成年人的学习,能够加强团队意识和团队归属感、建立积极的团队氛围。

通过上述系统培训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座席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流程,提升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掌握并进一步巩固了业务知识,加强规范用语能力,提升客户良好感知;

(2)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座席以点带面地了解所有业务、各类问题的处理办法,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快速归纳总结客户问题、准确完成业务受理与处理、高效解决客户问题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电网培训;人才培养;内训师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08-02

广东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一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国有企业,有着管理业务范围较广、人员数量庞大、人才结构复杂等特点,历经120多年的变革发展,目前在组织架构、人员结构上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壮大并走向成熟。广东电网公司秉持“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自2011年以来,以进一步发展为契机,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理念。

由于行业特点,技能人员是公司人员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高技能人才比例超过40%。近年来,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党和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才发展战略,于2010年再次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人才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0年,国家人才发展的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文献[1]也把践行人才队伍科学发展作为落实“十”精神的主旋律。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员工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支柱,是企业的一项投资,是企业挖掘自身资源的手段,也是员工对于企业的要求。[2]培训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形式,可以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3]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人才队伍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广深分立,公司员工队伍产生了结构性改变,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同公司系统对于人才发展总体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了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新模式,实现了公司教育培训发展质的飞跃。

一、自我诊断,注重提升教育培训理念

2009年,公司在全国电力同行内率先开展了“创建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采用平衡积分卡这一国际通用管理工具进行分析(见图1),学习成长面成为“财务面、客户面、内部运营面、学习成长面”这四个管理基本面的基础,它支撑着企业高效运营,实现了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学习成长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理念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教育培训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教育培训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专业素养,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实现人力资本不断增值。同时教育培训是实现知识管理的推动者。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从战略高度开发和沉淀组织内部核心知识与技能,使之得以传承和推广,起到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教育培训机构要成为智力资本发展中心,应把员工与企业同成长作为终极目标。教育培训是企业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速内训师培养与管理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把关注内训师的培养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一些大型企业也对企业内训师的培养和使用进行了不断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文献[4]提出了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文献[5]从内训师的选拔、培训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并强调应该分级、分层次对内训师进行培训,帮助其不断上升成为企业的名师。

多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基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并逐步积累形成了一定成果。

1.寻求国际对标,开展师资规划

为拓展国际视野,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公司邀请国际大城市供电组织(IUWG)来开展国际对标及考察评估。从国际大城市供电组织的评估结果了解到,企业在国内最大的短板是内训师队伍,培训师资是教育培训的关键,由此公司组织开展了师资队伍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的组织能力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原则,构建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师资库框架。到2011年底,公司的专兼职培训师数量达到员工总数的2%,并逐步加强培养,达到4%的合理水平。

2.多方位开展师资队伍要素构建与管理

以满足组织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训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人才结构,健全领导干部、技术技能专家和一线生产骨干兼职任教激励机制,规范培训师队伍培养、认证、选聘动态管理,加强培训师培训和技术交流,构建动态内训师资信息库,大力提高培训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努力构建大规模、分层次、多专业的培训师资队伍格局,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专家型师资队伍。

3.创新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内训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通过优化整合师资资源,创新培训和培养模式,分层级大力培养师资队伍。以学习项目为平台,同步实现师资培养、课程开发与课件制作三位一体的同步工作。鼓励领导干部和技术技能专家走上讲台,积极参与培训项目研究。针对一线员工技能培训,公司大力培养教练型内训师,以案例分析、现场培训等方式,提高一线员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内训师培养模式,在一般管理人员培训项目中,经过自荐、推荐、选拔、观摩、培训、实习六个阶段选拔与培养管理类内训师。通过实施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轮训,编写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试题库,开发科研项目,内训师到培训中心挂职任教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推进师资培养工作。目前公司专兼职培训师资总数达到3000多人,内训师规模、结构和素质全面提升。

三、总结

公司将持续关注员工成长,加强合作共赢,以加快电网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进一步提升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水平以及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培训师资是教育培训的关键,培训师资体系以健全师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完善培训标准、课件和师资一体化培养机制,建立各层级、各专业、各项目专家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毕结礼,杨平治.把践行人才队伍科学发展作为落实 “十”精神的主旋律[J].中国培训,2013,(1):4-8.

[2]李硕,余佳祥,朱弘,等.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5).

[3]杨红敏.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J].科学之友,2011,(24):147-148.

第3篇

本文采用“解剖麻雀”的实证研究方法,针对企业内训师发展遇到的问题,研究事物的特殊性,提出对策,从而为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内训师发展方面的难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丰富了对企业内部内训师及知识库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内训师 企业知识库 阶梯式培养 培训效果催化

为加强公司培训师队伍建设,使公司内部的系统知识、技能、经验得以传承和共享,国家电网公司先后下发了《国网人资部关于加强培训城南公司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人资培〔2013〕57号);《国网人资部关于开展兼职培训师认证工作的通知》(人资培〔2013〕143号);《国家电网公司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专业竞赛管理办法》(2014国家电网企管〔2014〕1042号),国家电网公司对培训师队伍建设日趋重视。

国网天津城南公司存在业务知识集中且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仅凭借外部培训资源无法满足城南公司发展的需求。因此,城南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内部培训师在城南公司人才培养和知识传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城南公司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打造一支既懂业务知识又具备培训能力的专职和兼职内训师队伍,通过开展敏捷和交互工作坊提升内训师的素质,科学提升培训效率、缩短培训周期、提升培训有效性等。

一、基本内涵

进阶式培养。依据内训师任职资格标准和胜任力模型,在人才盘点和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分层分类的内训师进阶式能力提升培养体系,实现初、中、高三级培训师队伍比例的合理配置。

晋级式通道。通过进阶式的能力分级管理,拉伸现有岗位职级序列,建立城南公司“虚实结合”的内训师职业发展通道,不断激发自我潜力,促进城南公司员工共同学习成长,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工作坊提升。以电力行业特性和工作内容方式为出发点,通过敏捷工作坊和交互工作坊,帮助内训师输出完整课件及练习交互授课技巧,促进内部培训师职业技能提升,持续在过程培训中学习提升。

在肖恩・埃克尔的《快乐竞争力》一书中这样描述了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我们最有力量改变的人是自己”他认为,在自己身上做出改变才能影响他人。当企业里中坚力量都能做出自身的改变,其他员工才能在这样的改变中收到影响。让部分人先规范起来(比如内训师们),逐渐影响团队,起到模范及榜样作用。

二、主要做法

1.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开展内训师能力盘点

胜任力模型也称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需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胜任力模型方法是从组织战略发展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城南公司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对表现优秀和一般的培训师进行访谈,探究培训师的胜任力要素,提炼出内训师的胜任特征,进行编码与量化,对优秀组与普通组要素指标频率及强度进行分析,找出共性与差异,最终确定优秀内训师的胜任力要素权重,形成模型。

依据模型的胜任力标准,科学评价初、中、高级内训师能力现状,系统开展分层级能力盘点和素质检验,综合集体面谈、个人面谈、定向测试等多种方法,了解内训师授课风格及特长,合理配置各级比例,确定不同层级培训师的差异化培训管理定位。

2.以工作坊为抓手,提升内训师进阶式培训效率

工作坊运用行动学习的方式,根据相关工具和模板完成课程开发,最终输出一个专业的课件包。行动学习法指工作小组共同解决来自工作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质疑反思、开拓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行动学习法的成功需要组织有一批专业的内训师队伍,运用专业的培训技巧,协助组织提升个人与团队绩效,通过开发组织内部潜能而解决问题,促进组织发展。

借鉴行动学习法理念,提出适合内训师能力提升的一种学习与发展的创新方法,通过实际工作的反思交流过程, 将“从做中学”、“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有机结合。通过敏捷工作坊,内训师完成创建课题、建构内容、学习设计、课件开发,最后输出完整的该课题课件。通过交互工作坊,完成交互授课的5个关键技术的练习和掌握:开场、讲解、活动、反馈、结尾。

3.以系统性方案为指导,实施进阶式能力培养

内部培训师队伍由内训师与兼职培训师构成,整体内部培训师队伍根据其能力划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与高级培训师,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进阶式能力培养。

(1)初级培训师的培养。开展针对初级培训师的基础 TTT培训,提高初级培训师的基础素质,重点培养其课程讲授、培训沟通、培训现场管理控制等技巧,并在结束培训后1个月内,在城南公司完成讲授 12 课时的任务,实践培训中讲授的各项技巧。最终由人力资源部门对每场培训做出评估,或外聘专家进行现场或远程辅导。针对评估意见和辅导建议,可再次参加内训师培训或再次开展内部授课的方法,在行动中落实培养计划。

(2)中级培训师的培养。中级培训师的培养侧重于某一领域课程开发能力提升及培训项目执行能力:培养内容围绕培训师课程开发与设计技巧,课件制作,课程讲授等。结束培训后,针对城南公司某领域培训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并实施课程讲授,由人力资源部门对课程开发成果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有效开发中级培训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保证开发课程结构合理,逻辑清楚,设计精彩,符合成人学习习惯,课件制作精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3)高级培训师的培养。高级培训师的培养侧重于课程规划与培训项目管理能力提升。提升培训课程的系统性及课程间的连贯性与延展性,强化培训项目管理能力,包括培训管理的理论、流程、管控方法和效果评估等。结束培训后,应组织实施课程规划,优化完善部分课程,实施课程讲授,通常试讲时间不少于 36 小时,并为初、中级培训师提供指导。通过开发高级培训师的课程规划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保证城南公司内部培训课程的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各项培训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4.以多种激励手段,促进内训师能力提升

城南公司面向内训师队伍建立全过程培训档案,对内训师参加培训记录,培训教材设计,培训教学实施效果等表现进行汇总与归档。城南公司定期组织评审专家对内训师队伍进行内部培训资质认证与内训师等级认证工作,通过知识与技能考评,考查内训师对教育、培训等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件制作水平、培训试讲效果、现场问题解答等几个维度评价内训师的培训技能水平,评定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内训师等级。组织实施内训师任务考核与年度考核,任务考核结果作为内训师当次课酬发放的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资质认证通过与考核合格及以上的继续聘任,否则取消其内训师资格。

内训师每次培训所获取的课酬与其内训师等级直接相关。兼职培训师年度考核结果连续2次为优秀可直接纳入内训师后备人选。每年对优秀培训师给予表彰奖励,优先安排其参加城南公司外派培训。年度考核为良好及以上的培训师可获得培训资料费。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激励手段,激发内训师队伍产生培训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

5.以竞技展示为平台,检验培训成效催化知识沉淀

城南公司通过开展技能比武,以赛代训提升综合能力。通过在企业内部定期开展内训师技能大赛,展示风采,锻炼和提升内训师的技能,扩大内训师在城南公司的影响力,检验内训师培训成效。

将内部培训师课程开发工作显性化,开展精品课程展示。通过课程竞拍的方式将培训从被动变为主动,为内训师提供平台推销自己擅长的课程。通过课程竞拍,不仅有效推广了优秀的内训师,沉淀形成精品课程,同时能进一步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传递和分享。

三、实施效果

1.做强了内训师队伍,提升了自主培训能力

城南公司按照优中选优原则,实施了专兼职培训师的选拔、聘用和考评机制,通过进阶式能力提升管理,做强了内训师队伍建设,城南公司专兼职培训师已全部实现专业化培训后上岗,形成了常态化课程开发机制,有效提升了自主培训能力。同时,遴选出了多名优秀的内训师,纳入内部师资库,为城南公司培训工作增添了专业力量。

2.形成了知识沉淀,提升了自主培训能力

加强内训师进阶式能力提升管理,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精品培训课程开发,促进城南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能够有效的沉淀、保留、传播与利用,建立城南公司培训课程体系。拓展培训课程覆盖面,促进知识的传播广度与深度,提高知识利用效率,提升城南公司整体客户服务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3.探索形成新的职业发展通道

通过实施进阶式能力提升计划,一方面,城南公司为内训师优先提供了各类内外部培训机会,从而使内训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既可以保证内部培训师自身含金量的不断提升,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转移给其他的员工。另一方面,城南公司为内训师设计了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既可以根据内训师的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时长,按照“初级内训师、中级内训师、高级内训师”的通道不断得到提升,也可以在各类选拔、评优或晋升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内训师。

四、结语

企业内训师的队伍及知识库的建立是企业发现人才的好形式,培训气氛中,学员能够放松下来,表现比较自然能激发自身潜能。培训搭建了一个舞台,让员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在过程中,员工可以交流经验,通过引导,员工把各自在业务、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共同分析,可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复盘”。同时,对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实现“个人组织化”。好的培训可以改变人的思想,积极、开放、自信、有团队精神。另外,本系统是企业改革和战略发展的有力支持。随着各行各业内外部竞争环境的飞速变化,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用固定的经验去面对挑战,这是一条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思想变成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肖恩.埃克尔.快乐竞争力(第一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4篇

摘要培训师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执行者和组织学习的推动者,对企业员工的学习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外部培训师,内训师在对企业熟悉程度、培训成本控制、时间投入及企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外部培训师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传承企业文化、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力量。企业应做好对内训师的选拔、培养、激励管理制度,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内训师队伍。

关键词 企业 内训师 队伍 建立

随着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企业培训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企业竞争同样是培训的竞争。在企业培训中,培训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培训师队伍参差不齐,外部培训师大多对企业文化、制度和存在问题不了解,对培训需求不能深入了解,并且费用高昂,这些都必然导致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企业内训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势在必行。

一、内训师给企业带来的增值点

(一)优秀的内训师队伍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内训师了解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够发现企业的不足之处,指出需要改善的方面,可以在培训中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员工提供帮助。当培训确实能够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见效,员工更会自愿去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毕业大学生,更看中一个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的多少,一支优秀的内训师队伍可以提升企业自身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二)对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学员等较为熟悉,能保证培训中交流的顺畅

内训师可以充当企业的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与参训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内训师相互之间也可有效的沟通和分享,增强不同部门间的联系,有利于部门与部门间的合作。内训师熟悉企业文化,培训过程中可以把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承在员工心中,有利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降低优秀员工的离职率。

(三)企业拥有自己的内训师,可以节约培训成本

相对而言,外部培训讲师按背景或授课风格而言,可能存在下列问题:授课大部分以理论为主,不能切合实际,讲课重点偏离方向,与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而且外聘讲师的成本不言而喻都是较内部讲师高的。内训师队伍成长于企业内部,企业的内训师档案详细的记录了其知识与技能、工作经验和培训成果。内部培训师有工资的保障,按企业实力提供内部培训课程的报酬,费用相对来说较低。

二、如何建立内训师队伍

(一)建立内训师管理制度

紧密结合内训师需要达成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建立内训师管理制度。在企业刚组建内训师制度时,应具备内训师选拔机制、运作机制、培养机制、奖惩措施(当然,内训师队伍建立初期,因为员工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尚未建立,建议以奖励为主)、知识管理制度等。

(二)内训师的选拔

首先,确立内部培训师的素质模型,为选拔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尺度。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采取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从专项水平、授课兴趣、公司认同度、个人能力、协作意识、乐于分享等几个方面人手,进行标准制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指出,乐于分享是培训师需要具备的特征。

其次,可以采取自愿报名和部门选送。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二类人积极报名参与:一是专项人才(如销售、技术、专职讲师),他们工作在一线部门,业务过硬、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二是部门管理者、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他们对企业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应当规范选拔程序。规范、透明并得到员工认可的选拔程序,对于选拔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内训师的培养

由于内部培训师以前很少或没有接触过企业培训,普遍在授课技巧和授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同时,由于长期从事实践性的工作,内部培训师往往在知识更新换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内部培训师的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课件开发能力、课堂控场能力等。

(四)内训师的激励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内训师积极性的必要手段。企业内训师的激励方式,可以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职业生涯发展等几方面入手。

精神激励,是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或聘书,给予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可以定期评比优秀内训师等荣誉称号。物质激励,则是从多方面加以奖励,使企业内训师能够切实地得到相应的利益和好处,比如根据企业内部员工薪酬水平和外部讲师薪酬水平给予内训师一定的课时费。此外,内训师优先参加外部培训的权利及优秀内训师有升职的权利,这有助于其职业发展。

企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内训师队伍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建设一支优秀的内训师队伍,不仅有利于员工队伍的建设,更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结语

企业要在新的环境下保持竞争力,员工的培训发展与企业的知识传承是必不可少的。培训的特性不会变,培训的重要性不会变,而培训的作用会因内部讲师的执行情况而变,故我们必须完善内训师队伍,使其对企业的发展与管理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尽管发展内训师队伍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广泛共识,但内训师队伍的系统化培养工作依旧是培训经理普遍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内训师应该发展哪些能力、接受哪些课程目前还不清晰;市场上能够整合的内训师发展类课程除了TTT以外,其他课程资源凤毛麟角。

内训师系统化培养工作还是企业内训师体系建设与落地的核心内容(如图1所示):

因此,研究与开发分层分类的内训师培养课程体系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训师队伍的业务价值与关键任务

“做什么,就发展什么”。内训师应该发展哪些能力,接受哪些课程,应由内训师队伍在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业务价值与承担的任务决定。

1.内训师队伍的业务价值

2012―2014年,我们对多个大型企业的内训师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进行总结时发现,内训师队伍在企业内部发挥着以下6项业务价值(如图2所示)。

作为一支由各级管理者与业务骨干组成的“兼职队伍”,内训师在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

2.内训师队伍的关键任务

我们通过项目研究与梳理发现,要发挥以上6大业务价值,内训师队伍在企业内部共需承担17项任务。依据重要性、使用频率等维度为这些任务评价打分,我们确定了辅导员工、讲授课程、组织经验萃取与案例开发等6项关键任务。

以上梳理成果是内训师进行培养课程体系开发的重要依据。从中可以看到,内训师队伍需要发展的能力已不止是“课程讲授技能”。因此,传统的TTT课程已远远不能满足内训师队伍多元化的任务与技能发展需要。

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

在内训师队伍关键任务梳理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开发出分层分类的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具备三大特色。

1.任务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帮助内训师发展某项关键任务胜任力。

2.训练为核心:围绕任务胜任力的体验训练活动占课程60%的时间。

3.多层级覆盖:课程依据胜任力测评结果,按难易度排序,覆盖初、中、高级内训师专业发展需求。

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如下:

分层分类的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作为综合性内训师能力发展解决方案 ,有以下两种应用途径:

第6篇

关键词:内部培训;培训效果;5W1H分析法

一、企业员工内部培训的必要性

1.企业员工培训的阶段性需求。任何一个企业培训模式的发展都是起始于内部培训,经过外部培训阶段后,又回归到内部培训。企业创办初始阶段,企业培训的重点是各项业务走向粗犷的正常化流程,靠部分经验丰富的员工即可完成;企业扩张阶段,外部培训对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内部培训无法取代的;而最终由外到内的转变则是企业发现外部培训存在的先天性缺陷,企业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己的培训体系。

2.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综合素质良好的员工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和节能提效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离不开企业优秀内训师梯队的不断传承。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内部培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基础投资,是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并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强化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企业追求,企业创办者对其理解的更为深刻。通过内部培训使企业的新鲜血液对企业文化形成共同认知,从而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最终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水平,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内部培训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现状

1.培训需求调查中的问题。开展培训之前所进行的需求调查是必需的,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经常组织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并且在每次培训后也开展后续培训需求调查,但忽视了能力差额才是培训开展的必需条件。企业内部培训需求调查更应该考虑员工个人能力与实际或近期期望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方能杜绝浪费资源,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2.讲义制作中的问题。讲义制作就是做PPT?答案是大错特错,但目前企业内训师对讲义制作的概念理解仍停留于此。讲义制作分为学员讲义和教师讲义。前者包含需要学员掌握的所有内容,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案例、练习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后者内容更多,在基于学员讲义的基础上,要包含教学方法,需具体到在什么时间按什么方式启发学员,对学员情绪的实时反馈动作以及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3.效果评估中的问题。大部分企业在内部培训结束后,都会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或知识测试,最多与绩效等级挂钩,止于此但效果不佳。企业应该讲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学以致用、尊重个人潜能发挥、团队相互学习的内部培训氛围。

三、提高内部培训在企业应用效果的策略

5W1H分析法是优秀的管理方法,是对要开展的任何一项工作或工序,都要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方法(How)六个方面进行思考,企业内部培训工作也可按5W1H分析法来进行探讨。

1.为什么要开展培训(Why)。在现状分析里面提到过,培训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技能,以确保员工技能水平适应岗位要求。这就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展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如分专业建立相应的题库,每年开展岗位胜任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人员技能水平进行分级,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What)。员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在人格、智力、兴趣和经验方面,均存在个别差异。所以对担任工作所需具备的任职要求,每个员工所具备的与未具备的亦有不同,培训管理者和实施者在进行培训时应予以重视。企业进行培训时不能采用“齐步走”的方式培训员工,要根据差异,培训的内容、方式应具有针对性。

3.培训场所的选择(Where)。不同的培训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开展,否则事倍功半。如需要现场演示的培训,工作流程需要边演示边讲解,若把培训地点选在户外,无疑是无法开展的,再优秀的内训师也不可能完美的完成这一培训任务,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锻炼团队凝聚力的户外拓展也不能放在密闭教室里面开展。

4.培训时间的掌控(When)。内部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师带徒开展日常培训,但不管采用哪种培训方式,均需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首先,要求内训师在开展培训之前对培训内容进行熟悉,授课内容有主次之分;其次,内训师应把整个培训时间分为若干个小单元,每段时间培训哪些内容;最后,在培训时间不够时,内训师应会取舍,舍弃不重要的内容。在新员工培训时,应给新员工设定阶段性目标,该阶段的的培训在什么时候开始,应在什么时候结束。

5.什么样的内训师、培训什么样的员工(Who)。有观点错误地认为内训师水平越高,培训效果越好。合适的内训师对合适的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优,否则很容易出现“听天书”或“索然无味”的现象。内训师的年龄和工作资历也很重要,如对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而言,安排一个在该岗位上工作三年左右的内训师比工作二十年左右的资深内训师要好的多,年轻的内训师授课欲望强烈,很容易把刚学到的东西倾囊相授,年老的内训师则更偏向于经验之谈,讲解的东西可能不十分适合新员工的需求。

第7篇

在日常项目沟通中,我时常听到企业培训经理们的抱怨:

“连着三年都上TTT,知名的老师请了一遍,明年内训师培养该怎么做?”

“传统的TTT培训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培训后很多内训师还是不能独立胜任授课与研讨引导任务”。

“培养方式单一,如何构建内训师学习发展路径,加速内训师胜任不同层级的任务?”

“内训师接受了TTT培训后,还能学习什么课程?”

通过这些抱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虽然传统的TTT课程在短期内能帮助内训师掌握“成人心理学基础知识认知”“台风台貌塑造”“表达呈现技巧”“课堂掌控技巧”等基础性知识与技能,解决内训师的入门问题,但是它解决不了内训师的发展与转型问题。

我们往往将内训师等同于讲师,认为企业内训师的任务就是“讲”课,“口若悬河”是其重要标志。但是,企业培训领域出现的一些新趋势以及这些新趋势对内训师角色与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是讲的这一传统角色所无法满足的。

因此,探索内训师的新角色、新任务及其培养途径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团队学习―企业学习发展的新趋势

团队学习是指集体性学习,它是集体成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进而产生智慧的过程。企业中日益增多的行动学习研讨会、战略规划研讨会、团队建设活动、项目复盘活动、文化传播与共识活动、绩效改进研讨会、业务分析与决策研讨会、跨部门沟通与共识研讨会等活动,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团队学习的影子,是团队学习的雏形。

团队中的学习者不再是孤立的,他们承担着整体学习的使命,并从团队中获得接纳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团队学习者以团队学习的共同愿景为目标,以严格有序化的分工合作为相互联系的纽带,共享学习资源,共闯学习难关,共创学习成就,从而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

与团队学习相对应的是个体学习,大部分的课堂面授课程、网上学习、自学阅读都采用个体学习这一形式。与个体学习相比,在团队学习共同体之中,学习成果必将大大超过个体学习者的总和;而且团队学习能使每个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最充分地施展多方面的创造潜能,从而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将成为企业学习发展的新趋势。

那么,在团队学习过程中内训师将承担何种关键角色?将发展哪些核心能力?如何发展这些核心能力?

引导师―企业内训师的新角色

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将成为企业学习发展的新趋势,这要求未来企业中的中高级内训师需要承担“团队学习引导者”―引导师的角色。引导师不仅能引发“个体学习”,还能促动“团队学习”。内训师行为的焦点将转变为创建良好的团队学习关系、促进成员进行对话与反思,进而催化团队智慧的生成,最后促成团队共识性行动方案。

引导师在团队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导航员、反光镜、聆听者、过程管理者与协调者,因此,其关键任务与能力要求都不同于传统讲师:

引导师的关键任务与能力要求不同于传统讲师,那么如何对引导师进行专业发展与训练,帮助传统讲师向引导师转型?

第8篇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62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一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形势。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O2O、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间的竞争空前加剧,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持续创新意识、先进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而企业间的这种竞争,最终都表现为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换句话说,一个企业的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员工能力素质的高低。因此,提高员工能力素质就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员工教育培训作为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和储备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最强大的动力。

1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现状和问题

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企业对教育培训工作认识有偏差

培训界有一个公认的理论:7-2-1法则,即一个员工工作后,70%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也就是在实干中学,20%是与人沟通交流、讨论思考中获得的,而只有10%是参加正式的培训获得的。在实际工作中,员工普遍感受到培训是解决问题的环节之一,但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途径,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而价值不大,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衍生出“培训无用论”,企业往往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上,认为只要奖惩到位,目标自然会实现,不能正确认识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培训万能论”,认为企业出现的问题都能通过培训来解决,对培训的期望值非常高,认为只要培训到位,就能提升绩效,因而过分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惜花费巨资邀请高校教授、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致使职工把大量时间用来参加各种培训,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反而达不到好的效果。

1.2 职工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部分职工安于现状,对教育培训提高个人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认为培训与工作实践相互脱节,是“两张皮”,自己能胜任本职工作、完成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就行,参加不参加培训作用不明显,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紧迫感不强,仍然没有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1.3 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受传统教育培训思维的影响,有些企业培训形式单一,将日常学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混为一谈,经常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甚至在班外时间经常集中组织念报纸、学文件、谈体会,使职工产生反感情绪。有的企业培训重点不突出,难以科学划分培训类别,无论是思想政治类培训,还是业务技能类培训,都要求全体职工参加,参加培训人员范围“大而全”,出现“一锅煮”“一刀切”的现象,极易使职工产生厌恶感,浪费企业资源,影响培训效果。教育培训内容到生产经营实际之间的转化是否顺畅是衡量培训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如何更高效的将培训内容用于指导实践,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仍然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4 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在培训管理上,编制教育培训计划不科学,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对职工的培训需求征集和分析不扎实、不深入、不细致,企业不了解职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什么,企业怎样才能将企业目标实现和职工成长进步、实现个人价值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而且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仅局限于培训过程,经常开展的往往是反应评估和学习评估,了解职工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对所学知识深度与广度的掌握程度,而很少去做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忽视了教育培训对企业目标实现和职工个人成长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无法真正满足职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导致培训效率较低。在培训组织中,班次安排缺乏均衡性,有时候在生产经营任务忙的情况下无暇开展培训,有时候却集中扎堆开展培训。

1.5 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在教育培训组织中,一些企业依赖于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和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这些授课者往往理论功底好、政策水平高,但不能结合具体岗位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对于帮助和指导具体工作的作用有限。在此情况下,不注重培养企业内部师资力量,来自于企业的兼职内训师队伍建设水平不高,在培训课程中起辅助作用的较多,能独自担纲培训讲师一职的较少;承担日常培训学习任务的较多,能够独立设计开发培训课程的较少;照本宣科传达式教学的较多,新颖独特有开拓性的较少。培训教材和培训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受内训师资精力和水平的限制,培训教材和培训课程的开发水平不高,虽然能组织课件,但能提炼为正式培训教材的很少;课件中理论和文字较多,支持理论的图形与数据较少;培训内容较为全面,但内容编辑、逻辑体系缺少创新。

2 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企业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提升现有人员素质、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提升能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实现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

2.1 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培训无用论”还是“培训万能论”,都有失偏颇。从国内外世界500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来看,都非常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曾说过,松下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也同时制造产品。但在制造产品之前先培育人才。企业决策层应站在战略的角度,从对教育培训工作认识的误区中走出来,充分认识到职工的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增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职工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入手,切实履行职责,满足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追求自我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积极主动地组织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并投入一定资金予以支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企业现状、职工知识水平的分析,找准企业和职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症结所在,先“望闻问切”,而后“辩证思治”,开出“药方子”,对症下药,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实现每位职工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三提升”。

2.2 全面掌握培训需求,精准定位工作目标

把科学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合理编制教育培训计划作为提升培训效率和质量的基础工作,全面掌握各层次职工的培训需求。每年年底,定向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以问题和目的为导向,通过调研走访、职工座谈、调查问卷、征求意见等形式,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客观、准确、细致、全面的培训需求调查,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科学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合理、需求导向、务求实效、偏重一线的原则,力求涵盖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生产操作类、业务类和服务类等各类别、各序列、各岗位,清晰界定日常学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的内容,明确参加各类别培训的人员范围,并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天数、形式、参加人员范围等,做到培训项目具体、培训内容清晰、培训对象明确,避免一味追求培训期次多、时间长、范围广,减少培训工作忙闲不均或者集中扎堆进行的现象,确保培训计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持续改进对培训实施效果的评估方式,不能仅停留在反映评估层面和学习评估层面,还应多开展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进一步关注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的情况和培训对提高企业业绩的影响,实现教育培训的提质增效,达到思想教育常态化、培训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2.3 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培训管理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随着企业领导层对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教育培训工作的不断规范、改进,要按照“PDCA”的方法,分析不适应新形势下培训工作发展需要的原有培训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修订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优化工作流程,细化操作规范,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要求,提高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水平。

2.4 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教材与课程开发力度

加大内训师选拔、培养、历练力度,扩充内训师资力量,选聘更多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内训师队伍,提倡企业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内训师进课堂,解决内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培训需求多元化与内部培训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鼓励和推动内训师跨单位、跨部门、跨区域交流授课,促进内训师队伍共同提高,解决内训师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定期开展内训师教学研讨和优秀课件展示交流学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内训师对外交流活动,有目标、有选择、有分类地采取外送培训方式,拓宽内训师的视野和知识面,不断提高内训师基本培训技能和现场培训技巧,重点解决兼职教师“讲不出,讲不好”的问题。建立内训师管理办法,落实授课报酬,加强考核评价,调动内训师积极性,真正把内训师用起来,让内训师动起来,使资源活起来,更好地发挥作用。组织各类别、各业务领域的内训师集中研讨,开展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工作。培训教材和课程的开发工作要突破现有模式,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生动性,以需求为导向,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9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课程开发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知识资本在当代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竞争力,而知识管理则是提升知识资本的有效手段。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以领先的生产技术,运行、维护和管理着国内独一无二、世界少有的结构坚强、科技含量高、驾驭难度最大的现代化电网。在各项生产活动中,一方面生产技术人员的岗位变动频繁,经常需要进行快速地学习和积累,以适应新的环境及技术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各类技能专家在挑战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诀窍,但常因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阻碍了知识在组织和队伍中有效沉淀和传承的速度和效率。业务的实际需要与知识管理的脱节,是阻碍业务效率提高的关键原因。根据这一思路,超高压输电公司结合一线生产岗位在生产、培训考核中的实际需要,研究形成了一套内部课程开发新模式,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目前,对电力系统生产技能类培训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实用性程度较低

电力系统涉及范围较广,一般的培训课程都偏重于知识原理介绍,而没有有效针对实际工作问题提供培训内容,与各生产岗位业务直接相关的课程不多。与此同时,不少课程缺乏完成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软性技能的经验总结、典型案例的提炼和分享,致使其实用性表现不佳。

1.2 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

一般的培训课程即使与各生产岗位工作相关,但都缺乏把培训工作提升到知识管理、沉淀经验、能力传递的高度,往往偏重于业务流程的讲解,缺乏针对岗位工作的经验传授、典型案例和操作练习,课程的针对性较差。且传统的内训师培养主要是对培训师演讲培训技巧的训练,不能帮助内训师有效提升其核心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成果转化率较低。

1.3 课程开发缺失规范可行的共享传承机制

对电力企业而言,多年积累的事件处理经验与核心技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这笔财富被分散地隐藏于各地域、各部门、各专业,甚至是各技术技能专家之间,以致当同样的问题出现时,曾经积累下来的经验未能有效共享和传承,容易造成各单位的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

2 知识管理视角下培训课程开发的定位

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教育培训工作肩负三个重要职责,即业务部门服务商、员工发展顾问和企业战略推动者。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是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和重点,是肩负起上述三个责任的重要支撑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训课程开发过程就是帮助业务部门发现、积累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2)通过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3)培训课程开发是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有效复制到员工身上的重要手段。根据这一定位,结合对一线生产业务的梳理,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应用的案例和最佳实践,超高压输电公司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新模式―“三位一体”培训课程开发

模式。

3 超高压输电公司内部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思路、方法与工具

3.1 “三位一体”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思路

“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认为,课程开发要抓住“课程开发就是对组织知识和能力进行管理”这一核心,即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使开发人员(一般为内训师)掌握最关键的培训课程开发能力,使用时要懂得传授最关键的工作经验。在开发课程课件时,融入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使内训师在完成培训后懂得如何总结工作经验,持续开发课件,达到从培训课程开发的源头上保障课程有效、可用的效果,同时解决内部培训中经常遇到的“内训课程与基层、一线的需求脱离”难题。知识管理是现代管理中提升组织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基础,以项目制为推进方式,以岗位培训规范和关键技术技能培训课件建设为突破口,同时实现“建立一套培训规范,培养一批内训师,开发一批培训课程”的工作目标。该模式采用项目制,每个内训师都分配有具体的课程开发任务,保证每个受训人员在完成课程开发任务的同时,完成能力的提升,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主要的培养步骤

如下。

3.1.1 人课匹配。在选拔课程开发人员时,除对学历素质、职业资格、工作经验等资格进行考量外,还需要根据将要开发的课程确定适合的候选人,使其可在课程开发前准备好课程素材。

3.1.2 明确任务。在课程开发工作启动前,明确学员在培养课程中应依据的岗位培训考核大纲和课程体系,以及需要开发的课题。培训中由授课老师讲解培训课程开发要求和技巧,使学员明确如何进行课程内容梳理和课程文件制作。

3.1.3 课程审核。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授课老师根据课程开发标准,检查课题内容的编排和组合,对课程提出修改意见,并与学员共同修改完善。

3.1.4 课程试讲。授课老师对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内训师自己开发的课程,进行提问与反馈等授课技巧的锻炼,提高培训能力;结束前组织内训师使用自己开发的课件进行试讲,并对课程质量和授课技巧进行审核。

3.1.5 课后跟进。内训师在培训中完成的课件还需要在课后补充完善,授课老师在课后将对内训师修改过的课件进行再次审阅。此外,项目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课件质量持续改善以达到标准。

3.2 课程开发技术方法与工具

超高压输电公司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深入一线生产业务核心,并采用一套以先进的QUICK快课?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工具。该方法通过帮助技能专家运用“问题导向思考”、“差异导向思考”和“改善导向思考”三种思维方法整理自己的经验,再运用问题启发、练习运用、说明解释、案例示范去展开核心的技术要领,从而有效地帮助开发者将内隐知识经验显性化,成为可以传递的知识。

3.2.1 隐性知识显性化。内训课程的关键贡献在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在技术手段方面,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采用了Key-Value队列、关系二维表及有序树等核心数据结构,有效存储技能专家根据来自作业标准等的显性知识和结合自身技能工作经验的隐性知识。

基于课程框子开发超高压输电专业课程的流程如下:第一步,规划课程的基本信息。根据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将要挖掘的隐性知识进行规划,圈定应知应会等课程目标。第二步,搭建知识逻辑架构。运用快课软件的“结构助手”功能,内训师对所要呈现的知识进行自顶向下逐步分解,通过“步骤法”和“序数法”,对要点的结构按照先粗后细的顺序进行梳理,使知识点形成树状的金字塔结构。第三步,细化知识点的描述。按照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树状结构中每个知识点进行细化描述,提炼知识点对应的口诀、添加文字描述、插入示对案例和示错案例。第四步,构建知识考查体系。快课软件的“出题助手”功能支持内训师在课件中形成结构化和标准化的题目体系,以达到考查目的。考查题目包括“过关测试”和“总测试”两部分。过关测试按照树状知识结构的不同章节,有针对性的考查相应知识点。总测试则着眼全局,对课程的知识覆盖进行全面考查。第五步,参与专家评审。内训师开发出课件的初稿后,需要对课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评审。在课件形式方面,快课软件支持辅导老师对已形成的知识架构和知识点进行批注。在课件的内容方面,由同行专家提出针对性改善意见,由内训师给出相应的修改。在工作方法论方面,技能专家运用三种思维方法整理隐性的经验知识,使用QUICK软件使其显性化:(1)从问题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新手容易犯错的。(2)从差异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专家与新手在完成工作中不一样的。(3)从改善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改进做法可以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3.2.2 显性知识结构化。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而设计,采用问题启发(Q)、练习运用(U)、说明解释(I)和案例示范(C)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KNOW-HOW(K-关键诀窍)。存储在核心数据结构中的显现知识,通过软件的前序遍历有序树的关键算法,并经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ActivePresentation、ActiveWindow等基础接口,直接形成可用于授课使用的PPT课件。超高压公司生产岗位技术技能课件的课程框子主要包含七个部分,分别为前言、基础介绍、主题切入、技能诀窍、整体测试、视频回顾、示范练习。前言部分主要针对课件的基本信息,如课件的作者、课程目标等信息;基础介绍提供信息准确理解及定位所讲解的操作。主题切入部分利用真实案例有效设置课件悬念,提起学习兴趣。在课件的技能诀窍展示中,主要通过对技能诀窍进行有效的结构分解,并对诀窍点通过符合快课要求的具体说明,以及对易犯错误和异常情况处理进行立体阐述。最终,还将通过整体测试及视频回顾部分对课件内容进行重温,达到总结回顾的目的。利用“课程框子”工具搭建出一个技术技能课件的结构,帮助学员迅速形成课件,课程结构突出体现技术技能课程的特点,并通过运用口诀法、步骤法、序数法、嵌套法等条理化方法整理出知识诀窍,内容编排分类及次序得当,便于学习者的学习和掌握。

3.2.3 结构知识共同化。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式设计完成课件开发,同时开发交互评测方式以满足技能考核的要求。课程通过增加集成界面(视频、图片等)供学员更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结合课间练习让课程更加紧凑,并根据学员所学给予即时反馈。

4 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超高压输电公司通过上述的实施思路和实施方法,经过实践和创新,逐步实现了对内部知识的系统管理,为公司带来了三大价值:一是将优秀员工未编码的技术技能技巧剥离出来,成为可复制的知识,为技术技能的保留与传承奠定基础,实现知识提炼价值;二是通过标准化的课件制作和内训师现场培训,将内训师必备技能有效而广泛地传递给基层员工,实现知识传递价值;三是通过PDCA的流程,持续改善培训课程质量,最终达到技术技能标准化,实现知识进步价值。

在实际的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4.1 课题的规划

课题是课件内容的核心概括,课题范围的准确定义将有助于课程开发者在既定的框架下清晰阐述所需要传达的知识和经验。一是要避免因为课题太大而导致内容空泛,二是要避免范围太小而导致内容过于简单。从实际项目经验得知,课题所传达的内容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员充分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学习,同时保证学习质量。

4.2 质量的保证

在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质量需要通过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实施不同的质量控制手段达到。开发前,需要课程开发人员正确理解所开发课题覆盖的范畴,防止出现偏差;开发中,课程框架保证符合课件的逻辑结构并且完整后,方能进行内容的填充;开发后,需要反复经过同专业专家的共同评审,反复修改完善才能确定课件的内容。

具体而言,新模式实现了以下三点管理效益:

4.2.1有助于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所开发课程围绕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对关键岗位关键能力的全覆盖,使员工能力提升与组织要求保持一致。

4.2.2 有助于提升员工技能标准化水平。所开发课程将标准化的技能固化下来,使位于不同地点的相同岗位人员在学习课件后,或使用电子课件进行现场培训后,不仅是能够用正确的步骤做正确的事,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4.2.3 实现了内部知识沉淀。课程将富有经验的员工(课件开发者和课件审核者)的诀窍与经验转化为可以积累和传承的知识。

5 结语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从对培训定位的重新思考开始,对能力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一线生产员工培训现状,将知识管理应用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研究提出的“三位一体”课程开发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培训体系中培训实施标准不一、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分散、培训手段有限等问题,盘活了培训资源的运作,解决了培训体系中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为达到“培训为生产服务、培训与员工发展紧密结合、培训资源系统运作、培训资源统一标准”的目的创造了资源基础,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Rodrigo Ribeiro.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J].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2012.

[2] 魏永军.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__,认真落实国家局、省局部署要求,以“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为目标,以推进服务品牌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以转变员工观念和规范员工行为重点,以完善工作机制为保障,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文化引领作用,为促进全市系统“更加规范、更富效率”和实现“走在全国前列 争创行业标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任务目标

__年,全市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是:进一步丰富完善“情义·崇实尚德”文化架构体系,完成与省局母子文化理念体系对接完善工作,“情义·崇实尚德”文化宣贯培训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真情·三实”服务品牌一体化建设,规范视觉识别体系应用,员工对“真情·三实”服务品牌认知率达到100%,服务对象认知率达到85%以上;全面推广行为规范亮点打造经验,行为规范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建设,确保每个县局(营销部)拥有1名以上的文化内训师;市局企业文化综合评价得分在90分以上。

三、工作安排

__年,全市系统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市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指导,各单位积极推进、全力落实的原则,做到系统构建,上下联动,整体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持续推动企业文化提升工作。按照“共享核心、尊重个性、系统共融、互为补充”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情义·崇实尚德”文化体系,扩大“情义·崇实尚德”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一是要加快“情义·崇实尚德”母子文化有效对接。以“情义”文化理念为根基,充分挖掘“崇实尚德”子文化与“情义”文化的内在联系,使核心理念、价值主张向母文化靠拢,实现“情义”与“崇实尚德”内涵统一。二是以“情义·崇实尚德”母子文化融合对接为契机,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开展市局企业文化手册和服务品牌手册的维护升级工作,将原有手册融入企业新精神、新内容,着力锤炼锻造、充实完善,打造全新的企业文化手册和服务品牌手册,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建设要求。三是要强化“情义·崇实尚德”文化宣贯。在省局“情义”文化宣贯教材的基础上,植入“崇实尚德”内容,制作培训课件,开发线上课程,统一“情义·崇实尚德”文化宣贯内容。并充分利用内训师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强化“情义·崇实尚德”文化宣贯。年底前,全市系统宣贯覆盖面须达到100%。积极丰富、拓展宣贯载体和方式,组织开展“道德大讲堂”、先进事迹巡回报告等活动,确保“情义·崇实尚德”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同时做好市局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优化、升级和完善工作,确保文化建设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

(二)全面推进服务品牌一体化建设。按照省局工作部署,加强服务文化、服务形象、建设模式和组织管理“四个统一”,采取服务品牌与行为规范建设并行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真情·三实”服务品牌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快“真情·三实”服务品牌的构建及传播。根据省局服务品牌传播方案要求,在全市系统推广使用“真情·三实”视觉识别体系,逐步统一全市系统服务品牌形象,扎实开展“真情·三实”服务品牌的宣贯和传播,全市系统员工对“真情·三实”服务品牌的认知率要达到100%,服务对象的认知率要达到90%以上。年内,市局将印制“真情·三实”服务品牌宣传册,面向全市系统零售户发放,加快提升零售户认知率。二是加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结合“235”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细化和丰富服务指导标准,明确服务承诺,形成符合工作实际的服务标准,并在具体服务中认真落实。服务承诺的客户知晓率要达到100%,客户满意度实现持续提升。三是继续推进特色服务亮点打造工作。针对服务员工、服务零售户、服务工业企业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服务亮点。年内,全市系统每个单位要争取打造1个以上服务亮点。

(三)着力加强行为规范建设。按照普及宣贯、亮点打造、比武演练和经验推广的模式,继续扎实开展行为规范建设。一是继续加强行为规范全员宣贯。结合国家局编撰的《中国烟草行业行为规范》读本,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培训,使行为规范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入岗。年内市局将组织开展全市系统行为规范培训,各单位也要把行为规范培训纳入年度培训工作计划。二是开展行为规范比武演练。结合“三亮三比三评”活动,针对管理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两支队伍,重点实施比武演练、专项培训和技能考评等工作,确保能力有提升,行为有改善。三是全面推广行为规范建设经验。在全面总结提炼全市系统行为规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行业内的行为规范建设典型经验做法,制定行为规范标准体系、提升路径指导及建设经验推广方案,在全市系统开展行为规范建设经验交流推广活动。

(四)强化企业文化师认证和内训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师认证培训,不断扩大参训规模和取得认证人员数量;继续加强内训师队伍培训,探索开发符合实际和岗位特殊需求的个性化课程,年内在全市系统组织1-2次内训师培训;出台内训师队伍管理办法,打造一支知识面宽、素质好、能力强的内训师队伍。年底前,每个县局(营销部)必须拥有1名经考核合格的内训师,全市系统内训师比例达到员工总数的2%。

(五)认真做好市局企业文化展厅的规划建设工作。根据市局 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筹划市局企业文化展厅规划、建设等工作。要围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打造精品”的规划建设工作思路,组织专门团队,凝聚全员智慧,充分调研论证,全程跟进实施,建设企业文化展示中心,进一步提升全市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四、有关要求

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市局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事关长远的系统性工程。各单位、部门要按照市局的部署要求,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一)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发挥好文化建设倡导者、组织者的关键作用;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抓好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规划,全面落实。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完善机构,协同推进。市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及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单位也要成立或调整相应企业文化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部门联动横向一体化、上下协同纵向一体化”的建设格局。

第11篇

【关键词】安全培训;安全培训管理体系;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有效的企业安全培训,对企业和员工个人是双赢的。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开展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培训,可以向员工传播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促使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从而使员工逐步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想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和我能安全转变,最终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有效降低事故事件发生率、提升企业安全绩效水平。对于员工来说,通过安全培训不但能满足岗位的要求,还能提升个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然而,很多企业的安全培训现状却令我们瞠目结舌,企业和员工收获甚微,甚至根本没有收获、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抱怨员工参与培训不积极,员工抱怨企业开展培训只是为应付检查等。

一、企业安全培训的现状

1、企业安全培训有投入无产出

很多企业在开展安全培训时,要么给学员发放培训材料进行自学,要么就是大锅烩式集中培训,而且还没有明确的参训对象只是限定各部门最少参训名额。在开展这些培训过程中,企业虽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甚至还有财力,但反观培训产生的效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员工不但没有掌握培训内容,甚至对参加培训都产生了厌恶感。

2、员工参与安全培训积极性不足

员工几乎都是被动接受安全培训,不会主动提出培训需求,亦或是没有主动提出培训需求的机会。企业组织了安全培训,员工也不会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必须是在企业的强制要求下,员工才会参加部分安全培训。即使参加培训,员工也不会积极参与到培训课堂中,视乎课堂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二、导致企业安全培训现状产生的原因

企业安全培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状,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培训的组织方-------企业,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未对安全培训进行系统策划与部署

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培训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或程序,也对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编制、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但对于如何落实上述每个方面的要求及每个方面做到什么程度没有太多说明、指导,在实际安全培训管理中更是掐头去尾的执行,导致企业安全培训管理似乎只是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培训。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结果,是因为企业尚未把安全培训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与部署,也未意识到系统中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策划与设计、培训实施和效果评估是缺一不可的,更没有提出落实这四个方面的详细要求、标准、工具和方法。

2、未进行充分的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没有根据岗位要求和员工个人的安全需求进行充分的培训需求分析,对于要组织哪些培训、哪些人参加培训、培训到什么程度、怎么培训也无从知晓,只能任凭培训组织者自己拍脑袋确定,导致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缺乏实用性,员工怨声载道。

3、无标准化的培训教材

企业没有编制标准化的培训教材,也没有对培训教材提出标准要求,更没有对培训教材进行质量审核。培训教材的质量完全取决于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责任心,导致培训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培训效果。

4、内训师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虽然建立了内训师队伍,但未对内训师进行有效管理。内训师的选拔没有标准,只要报名就能作为内训师;未对内训师进行专业知识和培训技能训练,使得内训师的讲课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培训效果。

5、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方式主要以集中的“课堂讲授”为主,在岗培训少、培训中互动弱、学员仅仅是来“听课”;培训方式没有根据学员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没有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审核、交流等机会与相关人员分享安全经验知识;没有认识到安全培训完全可以无痕的结合到各种管理活动中。

6、未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未建立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价机制或未开展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就算完事,对于学员的掌握情况、教材情况和讲师能力都没有进行评估,不能及时发现培训中的不足,没有形成培训的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

三、提升企业安全培训实效性的途径

企业安全培训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企业的安全培训进行系统的策划与部署,扎实落实系统中每一环的任务,并将各环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安全培训的实效性。企业安全培训管理体系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策划与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四环组成,这四环环环相扣。

(1)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安全培训管理系统中的第一环,对企业的整个安全培训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只有通过系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才能系统的分析出岗位任职的培训需求;才能分析出不同员工应接受的培训;才能编制出更详尽、实用的培训计划;才能为企业安全培训课程设计、策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个系统、完整的安全培训需求分析(如下图所示)应综合考虑组织安全培训需求、岗位安全培训需求和员工个人安全培训需求。但受不同企业安全培训管理发展阶段和企业资源所限,企业在搭建安全培训管理体系之初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以只考虑组织和岗位安全培训需求,明确出各岗位应接受的安全知识。随着企业资源(人、财、物)的丰富、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成熟,企业除考虑组织和岗位安全培训需求外,还应结合员工个人培训需求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出不同人员应接受的安全知识。

(2)培训策划与设计

培训策划与设计是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对企业的安全培训课程体系、标准化培训教材、师资队伍等进行总体策划与设计。

培训课程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培训课程体系的策划与设计即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总体策划企业安全培训课程,明确企业安全培训包含哪些知识板块,每个知识板块包含哪些课程,每个课程讲解哪些内容、培训的对象、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周期和学员应掌握的程度等,形成课程体系设计表(如下表所示)。

培训课程体系策划与设计过程中,培训对象的确定与培训需求分析的程度有关,如果培训需求分析时只考虑组织培训需求和岗位培训需求,此处培训对象具体到岗位即可;如果培训需求分析时综合考虑了组织、岗位和员工个人培训需求,此处的培训对象需具体到员工个人。

培训方式的选择

安全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如模拟操作、动漫视频学习、演练、互动游戏、参观学习和集中面授等,企业应结合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待培训的内容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如对农民工尽量采用动漫视频和实操演示方式进行培训。同时,企业也可以把安全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让员工自己当老师与工友轮流进行安全经验分享,从分享中相互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总之,不论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培训,只要是易于传递知识,且能让参训对象轻松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就是最佳方式。

标准化培训教材的研发

标准化培训教材是企业基于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结果,结合自身生产特性和员工综合安全素质,量身定制的培训教材,教材类型有手册、PPT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研发标准化的培训教材前必须首先明确每个教材的编制标准,如排版问题、知识详尽程度、审核流程和审核标准等,确保教材的一致性;其次,不同主题的培训教材应由相关的操作人员参与编制,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再次,要对教材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材才能作为标准化的培训教材,确保教材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培训的实际情况持续完善标准化培训教材。

培训师资队伍的建立与培养

培训师的知识和讲授水平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故建立和培养合格的培训师资队伍对提升企业安全培训效果有显著作用。培训师资队伍包含内训师队伍和外部师资队伍。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拔具有安全专长、表达能力较好的优秀员工作为内训师,并定期对内训师进行培训技巧专项培训和考核、评定,提升内训师在培训方面的技能,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企业应根据每次外部培训师授课后学员评价情况、同行业的推荐、培训管理人员对行业内培训师信息的收集等方式,寻找优良的外部师资,并将符合企业要求的外部培训师纳入企业外部师资库,逐步建立企业安全方面的外部师资库,以满足企业对外部师资的需求。

(3)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即企业按照既定的培训计划落实相应的培训,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实施培训,企业应进行培训计划的变更,禁忌无故取消计划内的培训,以免员工对“安全培训的重要性”产生怀疑,不积极主动参加相关培训。培训实施前企业应提供开展安全培训所必需的资源,如教学场地、教学用器材和与授课内容匹配的师资,确保培训能顺利进行。原因分析中有培训单一的情况,是否应该讲述多种培训方式,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4)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从学员掌握知识情况和课堂质量(包含教材、讲师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学员掌握知识情况主要通过每次培训结束后的笔试、提问、实操演示和年度学员安全能力评估等方式进行分析、评估。课堂质量主要通过每次培训结束后学员对培训教材和讲师讲课能力进行打分、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方式进行评估。

无论从哪些方面、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组织者都应对每次培训的效果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并按照改进建议持续完善安全培训管理体系的前三环,确保企业的安全培训管理体系形成闭环管理。

总之,企业安全培训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企业安全培训进行系统策划与部署,认真落实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策划与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中的每一环,并将各环有机结合、持续改进,才能更好的提升企业安全培训的实效性,发挥企业安全培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红.怎样提升企业培训的实效[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第14卷 第23期.

第12篇

事实上,问题不在于你的能力,而在于你的选择。这些看似职能相近的岗位,其实在工作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内部转岗,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内部转岗失败,发展没方向

Kevin在公司做了两年的内训工作,一直与员工打交道。渐渐地,他萌生了转做HR的念头。

在内训工作中,Kevin积累了不少培训经验。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其他工作也有一定了解,他对转岗很有信心,于是便写了报告申请内部转岗。没多久申请就被批了下来,Kevin喜出望外。

能顺利转岗自然是件好事,对于Kevin的转岗,领导也很重视。三个月内工作只要表现出色,他就能在新岗位上站稳脚跟,正式转为HR。

Kevin鼓足干劲,想要在新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但事情并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当开始负责人员招聘工作时,他才发现原来先前的培训工作经验并没有多少可借鉴的。第一个月过去了,当月的人员招聘没达标;第二个月,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渠道招人,可送到各部门去的新人也大多不能让各主管满意,这使得HR部门在面对各部门时十分尴尬。Kevin瞬间一个头变两个大。

三个月后的工作考核,各部门主管对他的招聘工作业绩都不太满意。最终,Kevin的转岗失败了。

Kevin垂头丧气,信心全无。之前他觉得做内训没什么发展,想转HR,结果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对于以后要怎么走下去,完全没了想法。Kevin越想越自责,心里的疙瘩也越结越深。他很不甘心,找到向阳生涯,希望职业规划师能帮他评估价值、明确发展方向。

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解决Kevin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梳理他的核心竞争力,明确职业定位。职业规划师闫岭对Kevin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职业测评报告,闫岭与Kevin进行了深入的职业发展探讨。在专业咨询技术的引导下,Kevin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留在培训岗位。通过路径规划和踏实的努力,可以朝培训师专业方向发展。

Kevin具有做事认真、责任心强、愿意倾听、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等特质,都与培训师这一职业十分匹配。更重要的是,两年的内训经验不仅给他打下了专业技能基础,还帮他养成了成熟、系统的工作模式和习惯,这些都能帮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培训师。

经过深入沟通后,闫岭建议Kevin可将培训的细分专业方向聚焦在帮助他人成长方面,例如HR、职业规划方向等。

咨询结束后,Kevin很感激职业规划师帮他做了透彻的分析,让他知道做培训也能有好的发展。如今,Kevin已工作五年,而且也做过HR相关工作。为了在专业领域上有更长远的发展,他参加了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和ECDM员工职业发展导师认证培训,希望通过深入的专业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评估转岗机会的五条标准

能在企业里实现转岗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不少人因为厌倦了本职工作,主观上感觉没发展,未做深入评估,一看到有机会就匆忙决定转岗。

事实上,内部转岗虽然是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但是否适合自己,则需要详加评估。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以招聘专员为例,它与内训岗位在工作内容上的差别很大,核心职能也不一样。有时看似相近的两个工作,其实核心工作内容完全不同,对个人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完全不同。因此,在转岗前,一定要对新岗位的任职要求与自身实际能力做全面的评估。

向阳生涯提醒职场人,面对内部转岗机会,要认真考虑以下五个最基本的问题:

(1)个人在转岗目标岗位上的实际能力如何;

(2)目标岗位是否符合个人职业规划;

(3)目标岗位是否符合现阶段职业发展需求;

(4)对目标岗位是否有强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