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6: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韩愈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深厚友谊不以万里为远
公元716年,18岁的阿倍仲麻吕随第8次日本遣唐船,来长安国子监太学求学。由于他成绩优异,毕业后一举考中进士,屡任要职。仲麻吕为人情感丰富,性格豪爽,和当时的诗人名士如李白、王维、储光羲等都有密切交往。
753年,日本第11次遣唐使在长安事毕回国,仲麻吕请求同归。这时仲麻吕入唐已经37年。仲麻吕获准回国的消息传出以后,长安朝野人士纷纷送别,依依不舍。素与仲麻吕交好的诗友们怀着惜别的激情,挥笔作诗赠别,诗境深远,亲切感人。
不久,传闻他在海上遇难,李白十分悲痛,挥泪写下《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深刻表达了两人的诚挚友谊,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不朽名作。仲麻吕回到长安后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诗,百感交集,当即写下《望乡》一诗相和。
【读史悟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国之所以为大,既因为其疆域之辽阔,更难得的是拥有胸襟之宽广。国如此,人亦然。容得下世间万物一切存在的人,往往都拥有丰盈充实的精神世界。友谊的生成和发展是颇微妙的,志趣相投的同时更多是心心相印的默契。心有多大,这种友谊的深度就会无限延伸,纵使相隔千里万里,抑或是分别三年五载,都会日久弥新,见出其精神质量。
【适用话题】交往 友谊 诚挚
坚持不懈铸就文化自信
韩愈19岁时来到京城长安。当时梁肃在长安文坛很有影响,他反对南北朝的骈体文,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写作,这与韩愈认为的“文章应明理,形式应为内容服务,语言要表达思想”的见解不谋而合。在梁肃的指点下,韩愈的古文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五年后,韩愈参加进士考试,试题为“不迁怒不贰过”(即不把怒气转移给别人,不犯同样错误)。韩愈看后挥笔成章,不料主考官却将他的考卷判为劣等;第二年韩愈又考,试题与去年一样,韩愈毫不犹豫默写了去年的考场旧作。主考官经过反复评阅,不禁为他的古文风格拍案叫绝。韩愈因此名列榜首。
此后,无论上书皇帝、致信亲友,还是写各种体裁的文章,韩愈都按先秦两汉的古文要求精心撰写,其文感情充沛、雄奇奔放、明快流畅,在文坛上影响深远。许多人纷纷向他请教,一时韩门弟子甚多。后来他又得到散文大家柳宗元的支持,古文业绩更加斐然。二、三十年后,古文逐渐压倒骈体文,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这首著名的诗写的是成都的春雨。春天万物复苏,入夜春雨随风悄悄而下,轻柔无声地滋润着万物。此时向远处望去,在一片漆黑之中,江上渔舟灯火格外明亮。拂晓之后经雨浸漫的花朵因湿而重,愈显美丽鲜艳。春天的成都处处落红,更加可爱了。“潜入夜”“细无声”,如后人所评“传出了春雨之神”。“湿”“重”抓住了春雨滋润后花朵沉甸甸的特征。作者对成都春雨景致的观察是十分细致入微的。
再看韩愈写长安春雨的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中唐诗坛上一位致力于诗歌革新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写给唐朝另一位诗人张籍的咏春诗。和杜甫一样,韩愈同样观察到春雨润物的细致酥松,但由于长安没有成都气候温暖,故春天的景致与成都不同,此时长安春天的小雨虽然也是轻柔无声,但留下的只是远远望去可见一片青青的草色,走近再看,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天气由寒变暖,植被逐渐萌生,草色渐渐变绿,似有若无,这正是北方初春的特色。韩愈认为这种朦胧的初春景色远胜过满城烟柳的时节。正是由于韩愈以诗人细致的观察力捕捉到了长安早春的这个特色,才为我们绘出了这样一幅设色似有却无的水墨画。
唐诗的作者不仅写自然景物观察得如此细微,就是写人间社会现象也是观察得入木三分。请看王梵志的这首诗:
吾富有钱时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报。
这首慨叹人情冷暖的诗歌似乎语不惊人,但言近旨远,发人深省。该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住不同境遇下的一些细节,如有钱时妻儿殷勤周到的动作和态度,贫穷时一反常态脸色难看的样子前后对照,把嫌贫爱富者的丑态勾勒于纸上。诗中的“貌哨”一词是唐人的口语,指脸色难看。
观察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窗口,也是开发智力的第一步。培养和提高观察力首先要学会直接观察,特别是要注意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那些具有不平凡意义的事物。还要注意观察自然景物的状态和变化,特别是着重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关键词】诗坛双壁;诗学观;创作态度
一
陈廷敬,阳城(今属山西晋城)人。生于明崇祯十一年( 1638 ),卒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其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邓之诚曾说:“廷敬与王士祯、汪琬为友,而诗文各不相袭,诗名不及士祯,而工力深厚似过之。”。邓之诚认为虽然陈廷敬的诗名不如王士祯,但是作诗功力深厚胜过王士祯。
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官至刑部尚书,其家世仕途履历与陈廷敬相仿。陈廷敬与王士祯共同立朝数十年,常一起游观宴享,一起“砻砺切靡为学”。沈德潜说:“康熙初,公与西樵渔洋荔裳愚山顾庵绎堂诸公,时为文酒之会,号称极盛”。并且陈廷敬把王士祯引荐给康熙,后来才受到康熙的重视。
二
陈廷敬和王士祯被称为康熙诗坛双壁说明二者在创作方面有共同之处。在清初诗坛唐宋之争的潮流中,陈廷敬和王士祯两位台阁诗人都属于“宗唐”派。他们接受了明七子诗必盛唐的思想,却出现了分歧。其不合之处仅在于取法对象一为老杜,一为王孟诗派而已。陈廷敬“论诗宗杜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崇尚深厚朴茂。而王士祯则以“神韵”为宗,倾向于王孟诗派。然而在唐宋之争盛行的时代风气里,他们对师法的范本较为宽容,兼收并蓄,并非独尊一家。陈廷敬并非以杜甫独尊,他的作品中也有“多以丰神情韵擅长”的清新自然的诗歌。而王士祯也有取法宋代“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的诗歌,非独尊王孟一派。陈廷敬诗学风格学习杜甫,最主要是他的“一饭未尝忘君”的精神。其在《将归杂咏十二首》中说:“出处两途宁为我,潜藏一饭不忘君”。对其为官为民,重民爱民的为官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又如《臣诗叠蒙圣恩奖赏每聆天恩,感激之下,涕泪零落累日愧悚恭纪以诗》中说:“一饭不忘如杜甫,平生无憾胜虞翻。”发挥了“夫文以载道,诗独不然乎。”的社会功用。陈廷敬忠君爱民,他在《午亭文编》中处处表达了这种思想,“盖天下之大,亿兆之多,其俗之美恶,由乎我者也。民之俗果美邪,是我之能为君子也,民之俗果未美邪,是我之未能为君子也。……既以民而致贤,复用贤而致民”。谈到君臣关系时,陈廷敬说:“人臣尽忠主事,岂得以希荣于宠为心?人君以礼使臣,固必有报德酬功之典”。这种思想在其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其《石榴诗》云:“风霜历后含苞实,只有丹心老不迷。”中就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贞不二赤胆忠心。陈廷敬不仅思想上尊崇老杜,他在诗作中也化用杜甫的诗句。如:“嗷嗷正值投林鸟,山鸟山花思友于。”(《题宋山言清泠图》)化自杜诗:“山鸟山花一友于”。陈廷敬诗的风格也和杜甫相似。《张东山少司寇宅观棋》一诗,沈德潜谓之曰:“东坡少陵语,一经熔冶,无限风神”。
又如《桑林午食二首》反映清初百姓家破人亡的景象,具有“诗史”之精神,颇有老杜之遗音。
陈廷敬的诗歌还体现宋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都是由杜甫发端的。宋代特别崇拜杜甫,杜甫的诗歌创作一头连接着“唐音”,一头连接着“宋调”。陈廷敬受杜甫的影响,他的诗作兼有“唐音”“宋调”两种风格。其善于模仿的诗人一为唐代的韩愈,一为宋代的苏轼。韩愈和苏轼是比杜甫对宋人影响更为直接和巨大的诗人,陈廷敬一再说明其学诗途径是:“不学西昆学杜韩,也从曹植溯波澜。最怜时世新妆好,敢道风浪大雅残。”(《自嘲兼简内直诸公》)。陈廷敬的诗歌同样也模仿学习苏轼,其诗句中也可以寻觅到坡诗的痕迹。如《张东山少司寇宅观棋》曰:“古松流水幽寻后,清箪疏帘对坐时。”出自坡《白鹤观》诗序中的“独闻古松流水之间”一句,以及诗中语“楸枰对坐,谁究此理”。从容挥洒而酣畅,意兴超迈,风骨遒壮。担任过《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大型典籍总裁官的陈廷敬,是一个精通文史和文字学的大学问家。在“以才学为诗”方面,他步武前贤,陈廷敬的这一类诗因为有才学而显得力大思沉,更接近“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宋诗,而同“多以丰神情韵擅长”的唐诗味道有别。《右军书乐毅论真迹歌》则是一首讲论书法史的诗歌。同时陈廷敬的诗歌还体现宋诗尚奇的特点,颇得杜甫韩愈之沉郁崩腾,坡之奔放恣肆。有雄奇艰险之境莽苍之气、拗峭之力。如诗云:
燕山蜿蜿如游龙,东将入海陵虚空。峦壑汹涌变形状,腾波赴势随飞虹。
长城枕山尾掉海,海楼倒挂长城外。地坼天分界混茫,山回城转横烟霭。
楼脚插入大海头,巨灵触捕海怒流。呼吸万里走雷电,崭凿中涌堆山丘。
――《澄海楼观海》
此类诗摹写物境,境中传神。字里行间充满了奥衍恢诡峻伟奇崛,似杜、韩之肆力。
陈廷敬的诗歌风格类型多样,不拘一格。有的诗歌呈现出清雅醇厚的“唐音”风调。其学诗途径决不仅仅是宗杜诗,而是广泛吸收前人诗歌营养,博取众长,转益多师。主要表现为:青年至中年学杜甫、韩愈、坡,诗风沉厚崛奇。随着晚年仕与隐矛盾的加剧,他迫切希望归隐田园,其诗风也趋于平淡自然,转而崇尚韦应物王孟等田园诗派。陈廷敬晚年诗风逐渐失去波澜壮阔之势,转为平淡自然,清醇朴茂如:
蹊回秋风温,径仄残阳闪。坡陀下高风,草木相掩苒。
填咽谷叶丹,山翠叠磨。流涧波丛林,清晖浓于染。
此诗和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静穆淡远,语意高妙,点染如画。注重动静的结合,色彩的搭配,宛然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动静相宜,色彩漾动。他曾经在诗中赞誉过韦应物的诗:“我观韦公诗,澹然生道心”(《韦苏州诗书后》) 。
陈廷敬的诗歌广泛学习古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诗风既有奇崛恢诡的一面,又有清雅醇厚的一面;既有气格高古之作,又有淡远自然之风。诗歌中不仅有“宋调”还有“唐音”;(下转第234页)
(上接第232页)既有老杜的“沉郁顿挫”又有王孟的清新自然;既有唐诗的气象宏大又有宋诗的生新奇崛。
历史上有一些自命清高清谈之士,耻于言钱,用“阿堵物”称之。其实钱的魅力是很大的,它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基础,在艺术欣赏和审美情趣上也有独到之处。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笔下不乏有对钱币的描绘,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诗句。西汉著名的卓文君曾有“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的诗句,东汉大科学家张衡也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佳句。唐宋家之一的韩愈,也留有“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的言钱诗。北宋梅老臣有诗云:“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这些借钱言志言事的诗句,至今还被人传诵。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的边塞诗,有学者认为诗中“明月”并非天上明月,而是指“明月钱”,即铸有明月字样的环钱。
对于金钱的重要性,古代一些诗人也揭示得十分深刻,唐代曾有“囊中无青蛛,筐中有黄绢”的诗句,宋代黄庭坚曾吟咏过:“管城子无食内相,孔方兄有绝交书”。同样在宋代,进士胡寅的“方兄无势宁能热,穷鬼多羞耻自苞”和元代集贤学士曹伯启的“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等诗句更是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因为无钱举步维艰,四处碰壁所表现出的英雄气短的窘迫形象。
对钱一些形态,我国古代诗人们也有惟妙惟肖的诗句。庾信的“桃红颜色好如马,榆英新开巧似钱”,李商隐的“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李贺的“榆英相催不知数,沈郎夹城路”,五代十国前蜀王建的“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和宋代韩琦的“榆英纷纷掷乱钱,柳花相扑滚新绵”等诗句,将小五铢的沈郎钱比作榆英、柳絮,其轻薄、细微之态跃然纸上。对古钱的书体艺术,许多诗人也进行了精妙独到的描述。古钱孝建四铢,永光二铢和景和二铢的钱文书体是用一种隶书别体“倒薤体”写的,该体文字字型看起来象是细长尖锐的薤叶,唐代诗人钱起的诗句“倒薤翻成字,塞花不假林”,韩愈的诗句“拳科倒薤形模奇”都将这种“倒薤体”文字刻画得活灵活现。宋代的“御书钱”是很出名的,它始于宋太宗赵炅,北宋诗人王禹诗赞赵炅所书的钱文:“尽返鹊回鸾之法,掩天龙地马之名”。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一切都离不开钱,钱的作用无需赘谈,但对钱的本质的认识,古代诗人有更深一层理解。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一位年轻的女诗人所写的《破钱诗》更耐人寻味:“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寥寥几句道尽了小小开元钱所发挥的社会作用。
写诗是很高雅的,谈钱似乎很粗俗,然而,在历代的咏钱诗中却把古钱描绘得十分有灵气,使古钱也变得十分高雅了,同时也使得咏钱诗和古代币能相映成趣。这个中原因不仅是诗这种艺术形式的独到之处,最重要的还是古钱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能给诗人独特的灵感。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2,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3。
过桥分野色4,移石动云根5。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6。
注释:
1.这是贾岛夜访友人李凝居所后写的一首诗。
2.邻并,邻居。
3.僧,这是贾岛的自称,当时他是和尚。
4.野色,田野风景。
5.动云根,指缭缭浮云游动于石间。
6.这两句是说暂时告别后还会来访。
1.唐代诗人贾岛年轻时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有一天他去拜访友人李凝,李凝当时居住在郊外一个偏远的乡村。因路途遥远,贾岛到李凝家时已是夜深人静的子夜时分。
2.李凝见贾岛来访喜出望外,两人相谈十分欢悦。李凝一向钦佩贾岛诗才,邀贾岛赋诗一首言志。贾岛欣然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随后贾岛乘兴返城。
3.贾岛在夜色中慢悠悠地走着。他还在回想李凝的热情款待,又不时回味自己刚才写的那首诗。他总觉得还有哪句意蕴不够,于是反复念叨着。
4.突然贾岛觉得“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似乎还可斟酌,但用什么字更为妥帖呢?是“叩”还是“敲”呢,一时无法肯定。他骑在驴子上,一边轻哼,一边比画。
5.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已回到长安城里。这时,大街上人潮如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贾岛思索入神,横冲直撞,来往行人见到这个和尚这副摸样都感到十分诧异。
6.此时,当时的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大文学家韩愈的仪仗队伍正浩浩荡荡地经过大街,在开道锣声中来往行人纷纷回避。贾岛竟毫无觉察骑着毛驴就闯进了仪仗队伍之中。
7.只听有人大喝一声把贾岛从毛驴上一把拉下,此时贾岛才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冲撞了仪仗。两个差役把贾岛押到韩愈的轿子前,勒令他跪下。
8.韩愈隔着轿帘,看见是一个和尚,就责怪道:“僧人何事?”贾岛这时一阵心慌,于是向韩愈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老老实实地进行了禀告。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下来,仿佛睡着了。我结束了一天的学习,躺在床上,却毫无困意。打开灯,随手翻开一本书,发现是韩愈的《山石》。我细细品读着,希望美妙的诗文能让我进入梦乡。然而我错了,精彩的诗句让我欲罢不能,我仿佛跟随着韩愈一起游山玩水,看花赏月。一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更是让我浮想联翩,仿佛自己也欣赏到了那美妙的月光。
夜深人静,万家灯火渐渐熄灭,只有我还忙碌在台灯下。窗外出奇的寂静,蛐蛐们好像也累了,进入了自己安逸的梦乡。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工作。往窗外一看,黑漆漆的夜色突然有了光亮。再一抬头,发现一轮明月高挂空中,正尽情地挥洒着皎洁的月光。淡淡的月光带着隐约的清香轻柔的从空中飘下,慷慨的为世间万物披上了银装。问月光何物?难道是从桂树上散落下来的花瓣?如不是,为何月光带着淡淡的芳香?问月光何物?难道是寂寞嫦娥广舒长袖时舞掉的白练?如不是,为何月光有锦缎般的光泽与柔软?
熄了灯,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在窗外等候多时的月光礼貌的轻轻飘进来,悄悄地围绕在我的身旁,送我一套同样的银装。抚摸着柔软的月光,轻嗅着月光神奇的芳香,我怎能安然入睡,岂不可惜了这大好风光。看窗外,月光柔柔,一切都是那么纯洁的白,白的让人欣喜,白的令人沉醉。大地便穿着月亮为他精心缝制的睡袍,沉沉睡去。偶尔清风调皮的挠大地的痒痒,大地只是晃动几下身躯,在梦里开怀的笑着:“哗——哗……”
我睡着了,带着心中的明月沉沉睡去,而月光透过窗来,洒在了书上:“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
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5)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有关于学习的诗句名言(精选篇)
1)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4)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9)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2)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13)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有关于学习的诗句名言(经典篇)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8)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9)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1)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3)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14)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文嘉《今日诗》
1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6)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7)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8)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早春咏雪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望雪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李白叫做李太白是因为李白的字太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原材料:
王昭君,原名王嫱。她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丑化她,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从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呼韩邪单于主动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元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唐代杜甫有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则材料可以作为多种话题的写作素材。比如:“心灵的选择”“位置与价值”“请关上身后的门”等等。这里介绍几个作文片段,供同学们参考。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一次次征战都以失败而告终。难道还要继续征战吗?难道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吗?看到尸横遍野,听到人民痛苦的,她关上了身后的门。她不是将人民关在门外,而是为人民将玉砌雕阑、锦衣玉食、金帛玉缕关在门外。她在房中沉默片刻,便打开了另一扇门。那是通往漫漫黄沙的门,虽然大雁的低吟增加了她心中的苦,但她仍觉得欣慰。身后的门就让它关着吧!
这个片段写得十分精彩。把昭君的素材引入文章,小作者是睿智的。这里确实存在“关门与开门”的问题,所以,引用非常贴切。全文语言优美,剪裁合度,突出了昭君关的那一扇门――“玉砌雕阑、锦衣玉食、金帛玉缕”的宫廷生活,同时把人物为什么要关门的心理揭示出来,提升了人物形象。作者学识的非同寻常可见一斑。这段文字值得同学们仔细品味,可从中学习到如何用好写作素材,使之成为作文的亮点。
材料的开掘要有思想性。作文既要展示学识,还须展示见识。学识是一个学生文化素养的直观反映,作文首先展示出的是一个学生的知识视野,即是否有丰富的阅读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否引经据典,纵横开合。见识则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思辨能力、思想的深刻性和立意开掘的层次性。议论中肯、力透纸背的文章展示出的是见识的厚度。精美的文章必须是学识与见识的完美统一。
原材料:
唐代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唐朝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宪宗又稿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官商民等舍物捐款,这种做法劳民伤财,其实就是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差点惹来杀身大祸,幸得大臣裴度、崔群出来说情,说韩愈“内怀至忠”,应该宽恕,以鼓励忠臣提意见。最后韩愈贬为潮州刺史。他在赴任途中,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关键词】 阅读 写作 双向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1
《叶圣陶传论》中说:“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两种基本能力,一是接受,即听别人说话,读别人写的文章;二是表达,即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书面语文的‘读’和‘写’与口头语文的‘听’和‘说’同样重要。”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水平。
一、有效阅读实践
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能力,那是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答案是否定的。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我们要以“事半功倍”的目标来进行阅读,提高写作。
(一)精读――在课堂教学经典文本的解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
中学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名家名篇和优秀作文为主体,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规范、优美的语言材料,是训练学生写作的“凭借”。
笔者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和学生一起模仿写景的句子,写了几个片段的景物描写,还写了几句运用博喻和通感的比喻句;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模仿第三段做仿句练习;学习《我与地坛》时,以课文心理描写的句子为主,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自己与长辈、与朋友发生冲突时的心理活动;学习《胡同文化》时,引导学生按照作者的思路,仿写一段介绍宜宾的建筑、小吃或民俗等有地域特色的短文,以此来体悟《胡同文化》的情感走向。
(二)泛读――广泛阅读,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写作高度
社会日趋开放,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近几年的语文高考题,特别是作文已经逐渐缩小了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停留于课堂,而是要走出去,要面向社会,要面向世界。
1. 重视选读内容
选读内容是语文课内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深化。选文数量众多,内容包罗万象,大量的文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贴近时代,反映当前社会的精神风貌,可读性强。其中许多文章便于学生广泛接触文学作品,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促进的目的。但由于时间的限制,《读本》中的许多篇目,教师不能一一讲到,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自读。自读时,不必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的读懂,只要大概弄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和思想内容,背诵一些精彩语句,有自己的感悟即可。
2. 合理的课外延伸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训练的外延也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为学生打开闭塞的“教室之门”,引进鲜活的“生活之水”,就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踏上社会,体验生活。
三、阅读――写作的范本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各有各的目的。”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阅读为基础,以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根本,将读与写整合起来。因此,阅读内容还应该是给学生以仿写、借鉴的参照。
初学书法的人少不了临摹贴,初学写作的人也少不了模仿。模仿是初学写作者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能的一条捷径。文学史上李白的“三拟《文选》”就是古人模仿写作的例子。
1. 从简单做起――仿词、仿形
文章讲求形神兼备,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就要注意优美文段的语言,掌握包括字、词、句、段、篇、章以及修辞、逻辑等语言文字使用的基本规律,在逐渐地学习、运用中不断地把这些技巧提炼、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增强自己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基本功。
2. 逐步深化――模神、模意
模仿,切忌亦步亦趋,跳不出范文、片断的束缚。在初步模仿阶段,由于学生认识水平与表达能力的限制,对范文的模仿往往是表面的、局部的、生硬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仅仅是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而是应根据学生思维能力适时地加以指导,使学生对范例有更完整的、深刻的、新颖的理解,要逐步要求学生仿其神、仿其意,从模仿某句、某篇的语言或修辞,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模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
3. 在模仿中创新
关键词:思想家 韩愈 潮州
被贬潮州的韩愈,即使个人于王朝而言只是宠之贬之的臣吏,但是深受儒学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浸润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为国为民的抱负。在潮州短短的七个多月里,以其巨大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促成了中原主流文化和潮州地域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对潮州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他请赵徳为师,置办乡校,开启潮州兴学育才之风;他祭祀界石、湖神,驱鳄除弊,祈求风调雨顺;他因为潮阳灵山寺的禅宗和尚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而和他交往,他的人格品性、思想文章、立身行事对潮州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岁月中,潮州人民为了纪念韩愈在潮期间的贡献,不仅塑立“韩庙”祭拜,“韩江”,“韩山”也因韩命名。韩愈登临手植橡树的笔架山被称为韩山,韩愈驱鳄的恶溪被改称韩江。如今还有一部分潮州人保留祭拜韩文公的传统,开学之前,家长带着孩子到韩祠向韩文公行礼问好,体现了潮州人对韩愈的缅怀和崇敬。
祭拜韩愈的祠庙在潮州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韩愈的祠庙,名为韩文公祠。韩祠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最初是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潮州通判陈尧佐于城北金山麓辟建“韩吏部祠”,元佑五年(1090年)潮州知州王涤徙至州南七里,苏轼为其撰碑记;及至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潮州知州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笔架山并手植橡木,遂将原本在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建于此。以后历代屡有整修,现祠主体于八十年代中期重修,成为潮州一处著名的文物旅游胜地。1998年,市委、市政府又对韩祠景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综合改建,使千年古祠焕发新的风采。
韩祠以笔架山主峰为基准点,依山而建,青砖灰瓦,侍郎阁、主祠阁、石牌坊由东向西,排成一线,中间有平台、石阶、甬道间隔。远远看去,整个韩祠景区的建筑群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有致,翼以长长的碑廊,甚是庄严肃穆。
通往韩祠是一串长长的石阶,中间花坛是一本石头雕刻的书,上面刻着韩文公的教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石阶的尽头是韩祠所在,进入韩祠,可见祠堂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祠前南侧有一甬道,是名为“天南碑盛”的碑廊,有近百米长,墙上嵌着四十面石碑,都是当代名家赞颂韩愈的题词。内容有诗词、警句,书法则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令古祠更加庄重典雅,文气斐然。
登上五十一级石阶便可到达主祠,五十一级石阶象征着韩愈当时来潮州做官是五十一岁。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人称韩木,也称韩祠橡木。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韩木花朵怒放,满城官吏百姓纷纷过江赏花,那一年,潮州有三个举子考中进士。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和宣和六年(1124)两年,韩木花开的盛,又各有三人中了进士。于是大家认为,韩木花期的繁稀,可以预料科举的兴衰。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清代嘉庆年间,韩木走完它的生命历程,潮人在原址栽种了挺拔的木棉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树龄,每年花开时节,火红的木棉树点缀着古朴深幽的韩祠,为韩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主祠的建筑简朴雅致,墙壁全是水磨砖砌成,祠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后进升高七尺。主祠大门上书“韩文公之祠”五个大字,这是清嘉庆十六年(1811),潮州知府温承志重修韩祠并为韩祠题写祠名。门口是一对古朴典雅的石鼓,进入韩祠,迎面可见韩愈端坐的塑像,凝视远方。祠内四周,是琳琅满目的古碑刻,记载着韩祠的兴废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其中最有名的是苏轼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 浩然而独存者乎?”是苏轼对韩愈一生最精到的评价。祠内现存有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和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次重刻的苏碑。另一通引人注目的名碑,是落款“退之”两字的《白鹦鹉赋》,这是雍正十二年(1734)潮州知府龙为霖主持篆刻的。据龙作霖的跋语说,这是韩文公的遗墨,写得遒建茂密,浩然之气充溢。龙知府把书法买回潮州,刻了碑嵌在韩祠的墙上,一时引起轰动。从碑刻书写的历史,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后世文人带着崇敬仰望这位被贬南方的文豪,看到韩愈在潮人心中崇高的威望。
与韩祠一墙之隔的是韩山师范学院,师院前身最初可以追溯至宋元佑五年(1090)设立的韩山书院。宋代潮州兴建韩文公祠,祀贤传道,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于是有了韩山书院,“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扁以韩山。”[1]其后多番兴废,清康熙二十七年,韩山上又建立起了一座书院,当时叫做昌黎书院,雍正十年又改叫韩山书院。此后,韩山书院一直办学。光绪二十九年,正是清政府推行新式学堂的年头,韩山书院根据《钦定师范学堂章程》报请上头批准,改名“惠潮嘉师范学堂”,成了一所新式师范学堂,它是广东省第一所师范学校。如今,韩山师范学院是广东地区重要的师范院校,每年为祖国培养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每天清晨,安静清幽的韩祠是师院学生们晨读的好去处,青山绿叶间,青砖灰瓦下,回廊构架中三两学生捧书晨读,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向往。我想毕业于此的学子都不会忘记曾经在韩祠晨读的那份专注和情怀。
一座名胜抑或一个地方,不是因为历史尘埃的厚重而显得深厚,而是有可供研读的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在潮汕文化发展史上,韩愈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精神穿越了千年的文化传承,存在于韩祠,存在于师院,存在于潮州人生活的这片土地,滋润着千千万万学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