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6: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写长江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用事典
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逸闻趣事等提炼成诗句,用来影射时事和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向秀为怀念被司马氏杀害的好友嵇康、吕安而作的《思旧赋》;另一个是“烂柯人”,引《述异记》的传说,说的是晋人王质进山砍柴观看两童子对弈,棋终后发现柯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一百多年已经过去了。前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后句抒发了岁月流逝,人迁的慨叹,感情极为深沉。借用神话传说入典的,常见的还有“蓬山”,指遥远的仙境;“青鸟”指爱情信使;“巫山云雨”喻男女恋情;“蟾桂”代称月亮等。引用历史故事入典的,还有“扁舟”表示功成名就后及时归隐;“燕然”指抗击外族的赫赫武功;“易水”喻慷慨送别之地;“南冠”“楚囚”指被羁绊的正义之士;“长门”为失宠生怨的别称;“乌衣巷”“金谷园”以示昔盛今衰的对比等。
二、用诗句
灵活运用诗句,能因故知新,产生联想,以前人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表达自己胸中的意指,富有韵味。
1.原句借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改一二字。如辛弃疾《南乡子》:“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一句,就源自杜甫《登高》中的名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尽了大江东流浩荡磅礴的气势。
2.改字借用。既能保留原句精华,又可适应诗词格律。如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取自《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劝告人们珍惜青春时光,读来亲切感人。
3.套用。套取或活用前人的诗句而改变句法,变换字面,结果与原句差异明显,乍看似乎是诗人的创作。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受到李白“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启发,陡然发出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4.化用。融汇前人的诗句,用自己的言语重新组织起来,既有所本,又出新意。如曹植曾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劝慰,王勃承袭其意,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深情,尤显脍炙人口。
三、用语典
作者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取前人的成句入诗。如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隐括了庄子“大辩不言”与“言者所以不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语意,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以前人语句入典的,还如“桃源”指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境地;“大鹏”“鸿鹄”指胸怀大志的英雄等。另外,一下自然风物、习俗也可入典。常见的如“红豆”喻相思之情,“芳草”“折柳”写离别情意;“天堑”为长江;“西风”代秋风;“黄花”代;“南浦”“长亭”泛指送别之地。
关键词:唐诗 美丽中国 道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唐诗中对祖国山水赞美与热爱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丽中国”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烈情感。
一、对应节令时序的诗句:一草一木皆关情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先看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唐诗里有很多对应节令时序的景致描写,抒发出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幻化成诗人笔下的美丽词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洋溢着自然情趣的诗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流传不衰的好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的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的旖旎风光给予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换用于本地的景色描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静谧氛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直接描写了西湖夏日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炎热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竟然透出阵阵的清凉,别有一番趣味。
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描绘了秋天的平静与坦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诗人在日暮时分遥望洞庭湖而写的,表现出洞庭湖面开阔,水光月色交融。诗人还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仿佛白银盘上漂浮的一只青螺,意境深邃。
高适的《别董大》显示的是另一种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中的灰色天空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似乎联想到了眼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朗读和比较这些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让他们领悟用心感知秀美景色的道理,进而培养他们爱护美好河山的道德情感。一草一木皆关情,而建设“美丽中国”是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对应山水胜景的诗句:青山绿水在心中
唐诗里还有很多对应着山水胜景的诗句,表达出的是对祖国山水胜迹的迷恋与赞叹,而背后则是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阅读和学习这些诗句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自然景色的独有特点,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关照生态环境的变化。
杜甫的《登高》可能唐诗中最为萧瑟凄冷的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长江之滨的夔州(今四川奉节)以猿多著称,夔门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对比了长江两岸的不同景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的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景观也不同,地带性的差异是观察者的立足点,别有一番风趣。
许多小学生能把故事书中的话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却一个字也不认识,很是让人吃惊。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记住的东西,像“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虽然当时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却让我们终身受益。反思我们今天的很多学生,语文课上害怕阅读、遇到需要自己总结的阅读题就一筹莫展;害怕写作文,老是觉得无话可写,最后在老师的催促下随便摘抄点别人的东西应付了事。平时积累的少,“胸中无竹”写文章自然困难。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语文学习首先要“死去”,要“死记硬背”。一提到“背诵”,学生就皱眉头,并且会拿“死记硬背”来强调他们的“反抗”是有理有据的。可是我们课本中的若干名家名篇都充满了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语文之美,很值得我们去背诵。
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活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古诗诠释了背诵的重要作用,可是“吟”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东西。在和学生一起背诵《春》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记住的是作者写春的五幅图画,然后根据图画的提示,再
去背诵。很多年后,学生们能把朱自清先生的《春》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原因就是对其记忆得牢、理解得深。
当学生们恰当地把一句古诗引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我就在点评作文时高度称赞,并启发他们:能不能再换成别的诗句?有时候,若干句话才能说完的事情,我们用一句诗就能概括了。当学生模仿名家习作,写出自己的文章的时候,我积极地通过各种手段,如放在自己的博客上、寄给报社等,让他们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进一步体味背诵的成果。作文进步了,背诵的乐趣就涨起来了,写―背―写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语文课堂上,我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的背诵、记忆真正地“活”起来。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我让学生尝试着用诗句来概括文章的意境。“滚滚长江东逝水”“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孩子们的诗句虽然不是每一句都很恰当,但他们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和作者交流,这本身就体现了他们的背诵已被自己所用,他们的背诵已经“活”了起来。
强记而后活用,让积累的知识沉淀成为自己的营养,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让自己的知识“活”过来。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死去活来”,让我们的学生在“死去活来”中成为一个个语文大师吧!
参考文献:
谢丽娟.语文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优势.文学教育:中,2010(6).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东明学校)
一、讲故事,引人入胜
一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生命的真谛。因此,在话题作文中,根据要求恰当讲述一些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故事等,会使文章引人入胜。例如在写以“勤奋”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讲述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匡衡“凿壁偷光”;苏秦“引锥刺股”;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口含石子五十年如一日苦练演讲口才的故事等等。在写以“好奇心”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讲述牛顿在果园里看到苹果落地而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也可以讲爱迪生看到母鸡孵蛋自己也去尝试的故事。
又如以“追求”为话题作文,可以引用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只鹤在河边觅食蜗牛,忽然有只美丽的天鹅来到它的身边。鹤从来没有见过天鹅,就问:“你从哪里来的?”天鹅说:“我是天鹅,从天堂来的。我住的地方美丽无比,金碧辉煌……”鹤听得不耐烦了:“你只要告诉我,天堂里有蜗牛吗?”“恐怕没有。”天鹅耸了耸脖子说。“那我就不想去了,我只在乎有没有蜗牛可吃。”鹤果断地声明。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追求”,可用来阐述追求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追求某种需要重要得多的观点。
中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如果能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各种类型的故事,在写话题作文时恰当引用,慢慢地就能感受到“写作文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负担”。如果话题是“立志”,可以讲这样一个小故事:在非洲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他卖的气球五颜六色,非常漂亮。一天他在街头叫卖,旁边坐着一个非洲小男孩,他托着双腮,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老人的气球,突然小男孩问了老人这样一句话:“你说黑色的气球能不能飞?”老人沉思片刻回答说:“黑色的气球也能飞,气球能不能飞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它肚子里是不是有一股气。”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能否对社会有责任有贡献,也不在于他的肤色、高矮与家境,而在于他肚子里是否有一股气。如果同学们从小就有胸怀远大理想的志气,克服苦难的勇气,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朝气,你也就能“飞”。
二、引名言,别开生面
名人名言往往能体现出名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耐人回味,引人共鸣。如能置名言于篇首,或置名言于文中关键处,就能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如谈“爱”的话题时,可引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爱是美德的种子”;法国雨果的“人生是花,而爱是花的蜜”;印度泰戈尔的“爱是理解的别名”。谈“理想”,可引用的“理想,就是为了生活的理想”;法国蒙田的“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向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谈“自信”,可引用马克思的“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法国大仲马的“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谈“立志”可引用徐悲鸿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法国福楼拜的“最贫的是天才,最贱的是无志”等名人名言。
在引用名人经典名言的同时,对一些凝聚集体智慧的谚语、成语、格言、俗语、座右铭等,也可以恰当引用。因为这些名句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闪烁着灵感和诗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高尔基说:“我在警句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尔顿以为:“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他们的话,指出了名句在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在话题作文中善于引用名人名言、成语、格言、谚语等,常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文章别开生面。但是,引用名言也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名言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动,特别是对一些经典著作中的语句的援引,更应准确无误。另外,对于一些名句,也不必过于尊崇,名句说一,我们就不能说二,这也不是对待名言的正确态度。有些名句中包含的哲理就是有局限性的。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它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从反面来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也并非站不住脚。所以,对于一些名句完全可以重新解读,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推陈出新。
三、写诗句,文采斐然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北京作学术报告时,引用了杜甫的名句“细推物理须行车,何用浮名伴此身”,表达了他忠于科学探索,不为浮名所累的科学精神。在话题作文中引用诗句,更能增强表情达意的功效,使文章文采斐然。例如一考生在话题作文《欲望》一文的结尾写道:“‘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大自然生生相息,而多少人却由于物欲膨胀而落下千古骂名。追求物欲的人啊,请卸下你沉重的背囊,去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去‘领取而今现在’。要知道,‘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是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短短一句话,先后引用了杜甫的诗、朱敦颐的词,以及古楹联。又如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学生用了这样一组句子“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这些句子除了排比之外,还使用了引用、对偶等修辞方法,列举祖国的名山河川,写得具体形象,气势磅礴。
在话题作文中,为印证、补充、对照自己的本意,援引诗文名句,可分为明引和暗引。引用时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处和来源,是“明引”;不明白指出的是“暗引”。引用诗句,必须准确理解诗句含义,不能牵强附会,断章取义,要使之与自己文章的语境、风格相协调,才能收到以一当十之效。例如在以“关注”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学生把视点聚集在“美中撞机事件”上,在文中引用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诗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诗句巧妙地写出了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的沉重阴影刚从中国人眉宇间散去,“美中撞机事件”的悲痛之情又涌上中国人民心头。这一引用紧扣题旨,情真意切,富含文化底蕴,令人击节赞叹。另外,也可以化用诗文名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情,属于“旧瓶装新酒”。如在写“环保”话题作文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仿《清明》)。作者仿陈子昂和杜牧的诗句,对环境污染进行辛辣的讽刺,机智幽默,发人深省。这是在仿名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到对“名篇”的仿作。化用诗句(篇),应注意选取最佳诗句(篇)。取法于上,保持高起点。同时,由于原作为读者所熟知,读来如故友重逢,分外亲切,易唤起好感。“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要想在话题作文中熟练恰当地引用、化用诗句,平时就要注意熟背大量诗词。例如作家梁衡写《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写到居里夫人淡漠名誉,说“她漫把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写完了才悟出是从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词句中化出。如果没有多年背诵柳词的积累,是很难产生出这样的灵感的。
关键词:练习; 探究; 依托性; 拓展性; 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91-001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讲到“训练”,它就一定要有内容,有形式,新教材课后练习题较少,如果仅仅依靠完成这点练习,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提高,这就给教师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为教学和学习留下了创设和补充的空间。因此作为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各种练习。
一、依托性
教材是教师上课所不可缺少的,是上课的文本和依据。练习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教材的自身情况,在学习课文时,每课的教学重难点部分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如何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这时候,教师如果根据重难点设计一份恰当的练习,不仅省时,而且高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了《长江之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几句在《长江之歌》中出现两次,请反复品味并仿照这样的句式也写两句赞美家乡或亲人的诗句。
由于平时学生很少接触诗歌,现在遇到这样的练习,他们一下子被蒙住了。很多学生都紧锁眉头,苦苦思索。后来一个同学举手发言,打破了课堂上沉闷的气氛:“我们赞美母亲,你是广阔的天空;我们依恋母亲,你是无边的大海。”
我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可以用这样优美的诗句赞美自己的父母、师长,也可以赞美自然界,赞美名胜古迹……大家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共同创作,两人智慧胜一人嘛。”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许多美丽的诗句脱颖而出,如:
“我们赞美母亲,你是成长的摇篮;我们依恋母亲,你是生命的支柱。“
“我们赞美周庄,你是昆山的骄傲;我们依恋周庄,你是心灵的港湾。“
“我们喜爱春雨,你是可爱的精灵;我们歌颂春雨,你是万物的希望。”
……
以上这种语言训练虽然属于模仿练习,但在要求上却带有更多的创造因素。真正把课文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技能。
二、拓展性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便于选择练习的适当量度和程度。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快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
如在教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按要求写词。(⒈含有“看”的意思的词。⒉含有“走”的意思的词。)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在词语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扩词,可以有效地唤醒他们的积累。如教学“高兴”一词时,我让学生说说和“高兴”意思接近的还有哪些,并要求他们先说说一个字表示高兴的,如“乐,喜,悦”等;说两个字的,如“开心,喜悦,兴奋,快乐”等;再说三个字的,如“笑眯眯,乐陶陶,笑哈哈,笑嘻嘻”等;然后说四个字的,如“手舞足蹈,兴高采烈,欣喜若狂,眉飞色舞,欢天喜地”等;最后说有关的名言,俗语,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等。通过扩词,学生充分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当然,我还变换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到黑板上分类写一写相关的词语以便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看到黑板上写满了表示高兴的词语俗语,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神奇!这样的练习,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能力强的可全做,能力差得可挑选自己喜欢的做。就这样这一练习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使知识得到适度拓展。
三、实践性
【摘 要】对中学生来说,古诗鉴赏是必需的。这不但能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陶冶他们的性情。问题是学生对古诗的内容、表现手法很难准确把握,往往出现只知道字面意思,对于深层次诸如作者的心情、思想琢磨不透,最终导致阅读鉴赏失准。为此,我总结多年教学实践,从两方面阐释了联想在读古诗中的作用,对中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体诗;联想
联想是阅读、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思维活动。只有联想,读者才能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诗人心的搏动;若无丰富联想,那只能停留在作品字词的训释上,读者与诗人的思想难以对接,心灵无法共鸣,当然失去了读诗的趣味。
联想,才是架起诗人与读者之间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帮助读者走进诗人的天地。这其中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古典诗展示给读者的形象,往往不一定是写实的,其中更多的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古代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助某种可感的物象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亦即“意象”――包蕴着作者某种感兴、情意的物象。这些物象,有的是客观实有的,如山川草木之类;有的并非实有,如神话、传说、寓言中的物事。古代的诗人们在抒情时,很少裸的直接抒情,也很少纯客观地写景或咏物,他们常常借助于富有形象感的景或物表达他们的内心活动。所以,我们在阅读古诗时,就要善于抓住诗中展示的物象,透过它们的外表,把握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由表及内据实入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环节就是在于联想,联想就是由表及内据实入虚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揭示诗的底蕴,领略其中妙谛。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诗人江边送客的情景。后两句从字面来看,纯然是写景之笔,“孤帆” 、“碧空”、“长江”等都是眼前的客观景物。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些眼前景物的欣赏上,忘了面对这些景物的主体――一位伫立江头,目送征帆东下,心随友人远去的诗人的形象以及他对友人的那份至情,那就不能说是读透了这首诗。若要理解的再深透、再真切、在感人些,不妨联想,由李及己,想想自己目送亲人、友人背影走向远方直到消失在天涯时自己久久不能收目的情景,体味当时的情怀。若能这样,我想,对李诗的理解与感受绝非字面表意那么浮泛。
我们再看看南朝诗人谢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当时谢被迫离开京城健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去宣城郡做太守,在离健康不远的新林浦写了这首诗,其中有两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历来受人称赏。上句写沿长江往上看,看到远方天水相接之处顺流而下的“归舟”;下句写沿长江往下看,建康江边的树木隐现在天际的云中。表面上看来,这二句是写建康附近长江一带的景色,廓落壮美,令人神往。然而,我们再细细品味,这二句诗远不止于写景,除写景外,景中含有深情。如说舟在“天际”,一时又怎能辨清它的航向呢?诗人认定它是“归舟”那只是他主观感情上的想当然罢了,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仍在故乡建康。再说,诗人乘舟去宣城,离京都越来越远了,故乡的树影被笼罩在天际的云中,他为什么还要那么认真的去“辨”呢?这难道不是对故乡的恋情在作怪吗?读这两句诗,“隐然一含情凝之人,呼之欲出”(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诗人那炽热的乡情,就从“归”、“辨”二字隐约地透露出来的。古代诗评家称这种字词为“诗眼”,它们好像人的眼睛一样,是灵魂的窗户。
因此,我们阅读古典诗歌,要想深入体味其中的意蕴,就必须根据诗中提供的可感物象做合乎逻辑的联想,由实入虚,进入诗词王国的奥府。
二是中国古典诗歌空白跳跃大。古典诗歌一般形式短小,而诗人又力求在这有限的形式中注入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留有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补充、发挥,这种补充、发挥就是联想。比方说,绝句仅有四句诗,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在这里,语言文字提供给诗人的表面信息实在有限,如果实来实去写,恐怕连简单的意思都说不清就得结束。然而,这种形式短小的诗体却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产生过无数艺术的奇迹!这其中的奥妙就是留有空白。因此,我们阅读这类古诗就要善于通过诗中提供的有限物象和空间,展开积极地思维活动,去突破诗中物象本身的局限,真正领会诗的丰富意蕴。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也是联想。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阅读此诗,从诗歌提供的物象来看,是客观实有的,很实在,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和东吴船,语言也极平易,是一首画面感很强的写景小诗,然仅从此理解,就未免有点太肤浅,不悟其味。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诗中的物象展开联想,填补很多在此空间中还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内容。比如,这首诗写什么时候(季节)的景物,作者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心情如何,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联想,想象,力透诗背,挖掘其内涵,将一句一景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画面。比如,这首诗没有出现一个“春”字,但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读完这首诗你会深深地意识到:春天已经到了!细柳新绿,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色彩和音乐么?一行白鹭上晴空,翩翩起舞,这不是一群报春的天使么?东吴的船儿能溯流西上,正说明冰雪融化,春水上涨,促进了四方的交往。诗中洋溢着春天的气氛,似淡而浓,实在耐人寻味。再如我们可以从“含”字得知诗人的位置是在屋内,他是从窗口看见四川西部的雪山的,从“泊”字得知诗人当时住在滨江码头附近。那时杜甫正在考虑离蜀去吴,看见门前泊着东吴来的船儿,自然会生起某种新的希望。去不去东吴呢?直达东吴的船就泊在眼前,只等自己下决心了。在此,我们隐约地看到了诗人当时的踌躇之情。至此,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较前就深刻的多了。
联想,泡开诗句的“硬壳”,填补了诗句的空白,丰满诗歌的形象,复活了诗歌的生命,进而拉近了读者与诗人的距离,产生了心灵的对话,读出了诗味,陶冶了人们的性情。若能如此,读诗、学习鉴赏诗就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是余光中先生的诗句,今天让我们沿着诗歌的河流上溯,欣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在揭题后先让学生试读,然后指名学生朗读,再播放配乐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录音范读以及同学的朗读,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生:我认为语速应该慢一些,尽量读出凄凉的感觉。
生:我认为应该读出李白、王昌龄分离时的不舍,要满怀深情,读出他们真挚无比的友情。
师:你能否读出这种深情呢?(指名该生再读,然后引导评价)
生:我认为前两句应读得缓慢一些,体现出“凄凉”;后两句应富有感情,表达出作者对好友的关切之情。
生:我认为语速应稍慢一些,并且富有感情,把自己想象成李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读好这首诗。
师:现在你就是李白,在皎洁的月光下,请你将这首诗吟诵一遍。(该生倾注感情诵读,全班学生深受感染)
[设计思路]“吟和唱都将文章音乐化,而朗诵和诵读却注重意义,音乐化可以将意义埋起来,或使意义滑过去。”(朱自清语)因此,诵读是解读诗歌的基本方式。
二、创意编读:学会感悟诗歌意境
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意境,我让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诗意,然后进行创意设计。
师:如果将此诗拍成MTV,你来做导演,将选择哪些景物,设计怎样的场景表现此诗的意境?(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再推选代表发言)
生:杨花纷纷飘落,杜鹃在枝头悲伤地啼鸣,皎皎明月悬挂空中,月光下,李白在吟哦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师:你即兴朗诵一下,把这首诗送给好友。(学生表情诵读)
生:我会选杨花、子规、月亮等景物,设计的场景是:夜晚,杨花凋落,子规立在枝头鸣叫,皎洁的月光下,李白手捧酒杯,一边饮酒,一边高声吟诵此诗。
生:我们小组认为,在拍摄时将远景和近景结合起来,远景拍摄自然环境:一轮明月当空高照,杨花飘零,杜鹃鸟啼声响起;然后拍近景特写:李白站在书桌前,桌上铺着刚刚写好的诗歌,仰望明月轻声吟诵……
[设计思路]理解诗意一味按照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讲究字字落实,那样味同嚼蜡,将诗歌的意味丧失殆尽。唐诗虽写作年代久远,但诗人抒发的诸如离别、失意、思念等情感却是千古相通的。如何让学生知“唐人的需要”,懂“唐人的得失”,“真切”地感受到诗歌的原生态情感,需要我们打通古今隔膜,进行心灵之间的对话。
三、情境悟读:设身处地读得真切
为了让学生深入情境,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师:如果你化作明月,见到王昌龄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王兄,你过得还好吗?你知道你的好友李白多么牵挂你吗?他托我带来了他的问候,在此,我要深深祝福你!
生:昌龄兄,李兄与你深厚的情谊我都看在眼里,他让我捎去对你的祝福,虽然你现在被贬为龙标尉,但是,只要你能为官造福,就是一个好官。
生:昌龄,别难过,不管身处何地,身兼何职,只要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那就是一个好官,为民服务,你就会感到快乐,振作起来!
师:如果你就是王昌龄,读到这首诗心里会怎么想?
生:李白不愧是我的朋友,他这样关心我,我虽然被贬异乡,但收到这样的诗,心里十分温暖,我为有这样的一个朋友而自豪。
生:李白兄,多谢关心,小弟不胜感激,有你这么一个朋友,是我一辈子的福呀!
生:李白,我的好兄弟,谢谢你的关心,我一定会做好工作,不辜负你的一片心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设计思路]解读诗歌时,我们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诗歌理解可以“不求甚解”,但前提是读者不仅理解了诗歌,而且把握了诗歌的神韵,达到了“通透”的境界,所以不拘泥于字面的理解。
四、探究精读:咀嚼语言读出情味
我引导学生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师:首句可以换成“桃花盛开喜鹊鸣”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桃花、喜鹊是喜事的象征,李白与王昌龄的分离是忧伤和不舍的。
生:“桃花盛开”是粉红色的,很喜庆;“喜鹊鸣”有一种热闹的气氛,而首句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师:“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妙在何处?
生:这句话使月亮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思想,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把对友人的满腔热忱托付给明月,带给千里之外的人。
生:这句话将明月拟人化,将“我”对王昌龄的祝福寄托在这轮明月上,将明月比作知心人,十分形象生动。
生:作者运用的比喻十分巧妙,把“愁心”比作一封信,把它寄出去,而且把“愁心”托付给“明月”,明月成了知心人,十分巧妙。
[设计思路]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需要“求甚解”,通过对具体字词、语句的再三玩味,细察其质地,估摸其分量,体察其状态,感受其温度,方能悟得其中三味。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增删换调的方式咀嚼语言,也可通过对名言佳句的多向度赏析,充分领略语言的魅力。
五、拓展连读:互文链接深入文本
在本课最后环节,我让学生交流李白还写过哪些送别的诗,然后重点讨论《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三首诗写法的不同之处。投影显示下列诗句齐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学生从内容、写法、情感表达等方面作了周到深刻的发言。
生:送的人不同。《赠汪伦》是汪伦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送孟浩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送王昌龄。
生:描写的景物不同《赠汪伦》写潭水,《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长江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明月。
生:写法不同。《赠汪伦》运用夸张手法借潭水写友情的深厚,《送孟浩然之广陵》借江水抒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抒情。
生:感情不同。《赠汪伦》表达了不舍的感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惆怅的感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思念与关切的情感。
[设计思路]比较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但链接的文本要注意适量、适度:链接的文本过多,学生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链接的文本过深,学生无法理解,更无法比较。
接着,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将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放飞诗情,按照句式写一段话。投影显示:
古诗云:多情自古伤离别,让我们跟随李白的脚步,体验他与友人间真挚的友谊。
在桃花潭畔,;
在黄鹤楼下,;
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 。
吟诵这些优美的诗句吧!愿美好的友情永驻人间!
然后组织交流: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李白与友人的真挚情意流淌在他书写的诗行中。桃花潭畔,深深潭水见证了李白与汪伦永恒不变的友情;黄鹤楼下,滔滔江水凝注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深祝福;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片片落花体现出李白与王昌龄的伤别之情……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李白与友人的真挚情意流淌在他书写的诗行中。桃花潭畔,多情的桃花潭水映照着李白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下,滚滚的长江水流不尽李白对游人的绵绵思念;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皎洁的明月送不完李白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教师小结:好诗不厌百回读.今天我们采用多种阅读方式,与李白对话,与王昌龄对话,与诗人笔下的优美的诗句对话,只要我们用心体察,亲身体验,我们就能走进诗歌的深处,走进诗人的心灵!
[整体思路]如何让静态的文本复活并进而与读者的视野融合在一起,是阅读教学走向高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机械单调的阅读样式与活跃繁杂的阅读图景杂陈在一起,干扰了阅读教学的路径,也很难让学生静心澄虑走入文本,体悟语感,陶冶情操,磨砺思想。我们需要探究一种有序深入的阅读路径,让学生步入文本深处,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朱自清先生在《指导大概》一文中指出:“会读诗的人,多读诗的人能够设身处地,替古人着想,依然觉得这些诗真切。这是情感的真切,不是知识的真切。这些人不但对于现在有情感,对于过去也有情感。他们知道唐人的需要,唐人的得失,和现代人不一样,可是在读唐诗的时候,只让那对于过去的情感领着走;这种无私、无我、无关心的同情教他们觉到这些诗的真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向性对话,引领学生替作者着想,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就显得尤其重要。
上述“比较诵读――创意编读――情境悟读――探究精读――拓展连读”五个环节,从教学结构来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文本的外部形式的认识开始,再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意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充分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让学生在螺旋式的变式阅读训练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从教学方法来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重“整体感悟”的教学特点,引领学生涵泳体察、诵读欣赏,也吸收了现代阅读学的理论精华,从接受美学出发,强调读者意识,利用多向性对话,与作者、文本对话,师生之间对话,增强阅读体验,丰富阅读图式,培养阅读技巧。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诗歌鉴赏 教学法
古诗的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认为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语言,探析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汲取古诗的营养,探索古诗的真谛,使学生充实、灵秀起来。
一、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音韵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古诗以它特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最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古诗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的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其次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中这个“晚”字,有人认为是“傍晚”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晚秋”,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于是学生又沉入到对诗句的品读中去。在对诗句描绘的意境进行反复体味后,学生们开始发表他们研究的结果了。有同学支持“晚秋”的说法,他从“霜叶”一词中领会到当时肯定的深秋,到了“晚秋”,经过霜打的枫叶才会红得像二月里的花;也有的同学认为“晚”应该是傍晚的意思,其理由是因为当时夕阳将落,在火红的霞光映衬下,枫叶才会红得快要燃烧一样,几乎超过了二月里的鲜红的花朵。双方争持不下,各从诗句的字词中,从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中,寻找说服对方的证据。不管结果怎样,这种学习方式对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肯定大有好处。
三、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四、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诗歌的风格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表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时代。它繁荣的社会经济、强盛的国家实力和昌明的政治环境奠定了唐诗辉煌的基础。
疆土的扩张,陆地与海洋交通的开发,促使了唐代商业的繁盛和都市的崛起。像南方的广州、扬州,西北的沙洲(今甘肃敦煌)、凉州(今甘肃武威),都是当时繁华的都市。人口超过百万的京城长安,集全国之精华,既是政治和商业中心,更是文化中心,来自吐蕃、南诏、高昌、大食、波斯、天竺、高丽、新罗、日本等国的使者、商贾、僧人、留学生等各色人物络绎不绝。其次,唐王朝对思想文化采取相对宽容的政策,除儒、释、道三家思想盛行外,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等也传到中国。这都极大地促进了唐朝文化的发展。
唐诗吸收了北方刚劲、粗犷的文风和民歌健康的泥土气息,经过初唐王杨卢骆四杰对齐梁遗风的革新和陈子昂对汉魏风骨的提倡,逐渐形成了激昂、豪迈、雄放、昂扬向上的崭新气象,以王昌龄、岑参、李白、杜甫等为代表人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的诗句气势雄浑,格调昂扬,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面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的诗如风发泉涌,激情充沛,声势夺人;而李白的豪迈更无人匹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即使像杜甫在寄身的茅庐为秋风所破,哀苦无告之时,也热血满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那个时代宏伟的抱负和昂扬斗志,那个时代的希望和力量,都凝结在铿锵的诗句之中。这种声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是盛唐的绝唱。
然而诗的盛唐却最终衰亡了。经历五胡十六国的多年混战,宋朝终于又统一了天下,但那激昂的盛唐精神并没有回归。代之者则是一种对人生、对宇宙冷静、深刻、透彻的思索。
这与宋苟且偷安的立国精神是有渊源的。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他清楚自己的宝座是怎样得来的,就定下了扬文抑武的立国原则。这使宋帝国一开始就高度疲惫,如同病夫,不堪一击,毫无一个新兴政权应有的朝气蓬勃的面貌。宋的外患不绝,但统率千军万马的不是叱咤风云的武将而是文官,如范仲淹。但他们的诗歌多是“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愁怨,虽苍凉悲壮,但少了唐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英雄气度。
使宋代诗风消沉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相互掣肘的体制设置――中央与地方的官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官僚相互兼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想到国家的百年大计,它使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人都会英雄气短。而宋的统治者所希望的,也正如此。
另外,几乎贯穿整个北宋的“新旧党之争”,也是宋代诗风由激昂渐变的主要原因。“党锢之争”使从中央到地方主要的官员同时也是主要的文学家和诗人,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秦少游等,都裹挟其中。内耗不仅使宋更加衰弱,也使文人学士困顿不堪。“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尚在青年的苏轼已多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写《赤壁赋》时,苏子也只是刚过不惑的人,却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表现的是一种深沉、冷静、从容、悠远与禅悟。这是宋人精神和文化的代表。
我们再看黄庭坚的《登快阁》中的句子:“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精美的诗句下面,隐藏的是作者襟抱未开、壮志难酬的无聊和孤独。而《宿济州西门外旅馆》则表达了诗人晁端友的一腔孤寂:“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总之,宋时代的诗人,再也不像唐代士子那样窜动朝野,奔走京师,以期显章轰动,建功立业了。他们的诗文体现的是宋代所特有的沉静与悠远、疏淡与超越。一句话,宋朝的诗歌是沉潜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唐诗绝无沉潜之章,宋诗绝无激昂之篇。且不说文天祥、陆游相当一些洋溢着强烈爱国热情的作品,是多么的悲壮雄奇,只苏轼的“垂天紫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两句也不能让我们一概而论。
一、李白诗歌形成的原因
李白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他在创作上却十分刻苦,虚心向前人学习。
他崇尚《风》、《雅》,还十分尊敬和推崇屈原,认真学习和继承了屈原辞赋的优秀传统。他还学习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优秀传统,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十分重视学习汉魏以来乐府诗歌的优秀传统。他受六朝乐府民歌真挚动人、爽朗的影响,融合自己豪迈不羁的性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广受世人的喜爱和叹服。
二、李白诗歌风格中的两个特点
李白的诗歌根据不同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我认为他的诗歌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绮丽而兼豪爽,二是雄奇而且易懂。绮丽是指用词华丽,对仗工整;雄奇是指作者用词夸张,在诗意中所表露的超然境界。在吟诵“诗仙”的佳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那华美、曼妙的文辞和雄健、磅礴的气势。
(一)李白诗歌中的绮丽风格
绮丽的风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和内容相称的,虽然用词华丽、对仗工整,却写得自然,使人觉得情景相生,生动流畅;另一种是用华丽的辞藻来掩饰内心的思想感情,或者用堆砌的辞藻掩饰空虚的内容。我国古代诗歌,自南朝,特别是齐梁以来,丢掉了《诗经》、《楚辞》和汉、魏以来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一种“颓废”的形式主义的贵族文学。这种“贵族文学”的恶劣影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李白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远古,垂衣贵清真。”他反对杨(杨雄)、马(司马相如)以后文学界所兴起的那股只重华丽文辞,而轻视内容的绮丽空泛文风。
但李白的诗中也不乏千古流传的丽句,《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批为“千古丽句”,就是属于前一种的绮丽。这句诗不用典故辞藻,而写出最美的春光“烟花三月”,并且是在这样的时候去繁华的扬州,所以称为千古丽句。《山中问答》中的“桃花流水迥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山花烂漫、争妍斗丽是美的,而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都是按照自然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不同的美,但有着共同特点:天然,读之令人回味无穷,满口留香。
唐诗中风格绮丽的不少,如杜甫的《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得工整自然,绮丽多姿,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与太白相比清新秀丽有余,却少了几分豪爽的气概。李商隐《无题》诗工整绮丽,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与太白诗相比显得情绪忧郁,不像太白诗开朗。李白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首诗都写出浓厚的别情,却无愁苦的音调,都有写得绮丽的句子,而长江天际流的境界是开阔的,踏歌送别的心情是开朗的,所以绮丽兼豪爽是李白诗歌的特点之一。
(二)李白诗歌中的雄奇风格
雄奇风格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写得自然,容易懂的;一种是写得费力,隐晦难懂。
吟诵李白的诗句,有一种超脱眼界,使思想飞跃的空间感。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是说山高流急,水势如飞,“直下”就更让人心神已动,而用“三千尺”形容瀑布之长,更是超乎想象。更让人心神不宁的是“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真是心达而目不可达的超凡境界。前人称此诗“气象雄浑”,这是瀑布的本身特色,也是李白诗歌的风格。此外,李白的《秋浦歌・十五》:“白头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也能体现李白诗的这一特点。以白发写愁思,长于杜甫笔下:“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在以雄奇飘逸见长的太白笔下,白发不是更短,而是搔之更长。岂但长,还长到“三千丈”的长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然而,要恰当地状出他那不比寻常的“万古愁”,“似个(这样)长”之愁,似乎又非如此不可。于是这个“愁”就形象化了,令读者忘不了。这就是诗人写作风格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了。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枭雄”之别,但不争的事实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他是一个大气磅礴慷慨的诗人。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诗吗?哪些诗句曾深深的震撼过你?
一生:《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大气。
一生:《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壮志令人可叹。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当年他亲率八十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现在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朗读此诗。
(全体学生读诗)
师:在战场上,鼓动群将,群臣,曹操是怎样的心情,我们请同学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原来是没有扩音器的。如此多的兵将,该如何说?
一生读
一生评:读的壮阔,慷慨。我觉得挺好。
另一生评:雄浑
师:大家说得很好,后一位同学在前一位同学的基础上又有了升华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这种感情,主要是对年代久远的古诗词理解不太到位,现在给你几分钟,四个同学
组,结合下面的注释,看看每一句是什么意思。注意,任何一首诗的形成,都是一气呵成,除非就是后面再加修改。但曹操这绝对是一气呵成,没有字斟句酌,完全是感情的突然奔发。这种感觉你要抓住,所以你在理解的时候,不是让你一字一句的翻译出来,但是把这个此景此情理解清楚,对照下面注释,给你三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
(三分钟后)
师:作为一首诗来说,肯定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东西,那么这个一脉相承的东西就是诗眼。那么本文当中让你找这首诗的诗眼,如果是一个字,是哪个字呢?
全体学生思考
生答:忧
师:所以整首诗都在谈“忧”的问题,抒发“忧”之情,我们已经读过了。我们再一起读一读,一定要把曹操的那种“忧”读出来,读得慢,语调不应该低。体会一下:在三足鼎立的时候,他要为什么而忧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把这首诗再读一读。
全体学生读
师:大家的“忧”已读出。那么我们走入诗。这首是分为两节,我们把这两节再各分为两节,该如何划分?
一生答: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
师:说得对!我们来看,作者的“忧”的因素是如何贯穿下来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该怎么去读?是低沉激昂一些,还是消极一些?我们在以往学过的古诗中,写酒的诗句很多,谁能举几个例子?
一生: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酒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一生:还有诗句“却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酒传达出离别时感情的深厚。
一生: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忧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借酒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一生: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传达出一种忧愁。
师:同学们说的很丰富。那么,曹操这开头一句,他忧的是什么?是消极的曹操?
生:不,是抒发一种“人生短暂,应抓紧时间,及时建功立业”的情怀。
师板书:忧――人生短暂
师:是的,但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接着往下读。“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苦难如同朝露一般,太阳一出来就消失了,这般苦短的日子。“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刚说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那么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么,“杜康”这酒能不能解此之忧。
生答:不能
师: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一句。
生:“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师:既然“杜康”解决不了,那么该怎么解决。所以这个“人生几何”是在叹自己的人生短暂,还是叹别人的人生短暂。有没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呢?这就要联系全诗,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生答:招贤纳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仅在说自己的功业未就,也在说那些贤士们,你们的功业未就,来我这吧!我来帮助你们实现梦想。
师:既然这样,他还为什么而忧呢?看下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用典。指男女青年的事。你的衣服不错,即使我不去,为什么你不主动给我个消息呢?这里切合语境,这是对贤士的暗示。
师:“呦呦鹿鸣,……鼓瑟吹笙”,这句话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谁给大家理解一下,他为何写这句话?这句话与他的“忧”有关系吗?是如何契合的呢?
生答:忧贤才不来投靠自己。
师板书:忧――求贤不得
师:这一大节,我们来根据自己的分析,来读一读。我来示范朗读。同学们注意体会“忧“的变化。
师读
生鼓掌
师:下阕第一句话桌面理解?
生:“掇”是摘取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的月亮,我何时把你摘下来。
师:但平常人不这么说,我们说“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但曹操不怕,那种壮阔,雄心,胸襟,大气,胆量可体现。在此,拿“明月”喻“贤士”,我何时才能把你招过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大家揣摩一下。
生思量
师:下一句,他在担心什么?
生:这种对求贤不得的担忧,从内心生发出来,绵绵不绝。
师:说得好。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上道了!那么下一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如何解释?和上节是否冲突?找一位学生来读一读,再谈谈!
生:(读)。不冲突,依然表达对求贤不得之忧。
师: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小节。读到“心念旧恩”,看看你那种“忧虑”是否可以读出来?
生读
师:第二节中贤士来了,他为何还忧呢?
生答:功业未就
师板书:忧――功业未就
这三点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求”的升华。贤士,你来多少,我都不满足。现在请一名同学读一下最后一节。
生读
师:曹操在何景何情下写的这首诗?“月明星稀”是自然现象,“乌鹊南飞”有何其他深意呢?
生:据最后一句了解“你们不要犹豫了,奔我来吧!”
生:“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说我这还缺人呢,赶紧来吧!
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明自己对人才的重视。
师:对!这和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在忧的三点中,他最忧的是求贤不得,所以他写此师的目的是招贤士,为自己完成大业而努力,诗中就有了一种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气。忧人生的实质是重人才,忧贤才的实质是重贤才。这首诗以“忧”贯穿此诗,一气呵成。现在我们再请一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在倾听时,应该背下来了。
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