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热爱祖国的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队开展“四个好少年”活动的通知》(中少办发[20xx]14号)要求,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养成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活动。
二、活动目标:
号召全体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 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开展学生在做人、学习、生活、健体等方面的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主题:养成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
四、活动要求:
(一)学会生活——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1.热爱祖国,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
2.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损坏公物;
3.注重环保,讲个人卫生,每天坚持打扫学校、家庭卫生,不在在校内吃零食、乱丢乱扔废物
(二)学会求知——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守纪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写字姿势正确,作业认真工整;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自主学习,能采取多种方法阅读,善于总结;
3.每天坚持认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多读课外书。
(三)学会做人——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1. 诚实,不说谎话,守规则,讲信用,有责任心;
2.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追逐打闹,遇到挫折不灰心;
3.有爱心,懂感恩,尊老爱幼。
(四)学会健体——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好两操,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表现得好。
2.课外不做危险性游戏,不进入危险区。 nn40.com
五、活动措施:
(一)在全体队员中开展“四好少年”评比活动,采取每月班评、照片上墙,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二)在各中队开展“争文明、创示范”活动,进行“行为规范示范班”评选活动。
六、具体安排:
1、由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向全体少先队员讲解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要求。
2、利用黑板报、周晨会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争当“养成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的内容和要求,使少先队员都知晓,使全队都动起来。
3、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布置有关活动要求。各中队根据大队部的安排,讲解“四个好少年”的具体内涵,并适时评价。
4、各中队组织队会,进一步学习胡爷爷贺信精神,开展争当“四好少年”的大 讨论,使让每个少先队员明白“四好”内涵并转化为行动,同时开展“我与四好少年找距离”活动。
5、开展“养成好习惯,争做四好少年”主题班队活动并选拔“好习惯监督员”。
6、各中队出好以“养成好习惯,争做四好少年”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同时要求各中队选好班歌,开展“班班有歌声”唱歌活动。
7、各班每月评选班级“四好少年”,照片上墙,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8、各中队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好少年”活动,推选“四好少年”候选人,学校开展四好少年评选活动并进行表彰。
9、开展“好习惯在家里”活动。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也要明白孩子应从小养成哪些好习惯及配合教育方式,要求假期里以家庭为单位,家长做好好习惯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通过“调查评价表”,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意义。
10、每个队员办一张手抄报,准备参加“争当四好少年”小报展评活动。
国庆节活动总结有哪些?“迎国庆”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向全校师生展示我校同学们的风彩。共同阅读2020年国庆节活动总结怎么写【5篇】,请您阅读!
国庆节活动总结1为了庆祝71周年,迎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__实验中学团委、教育处多形式开展“庆国庆、迎中秋”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学校大门口,行政楼,教学楼门口悬挂五星红旗,学校电子屏展示祝福祖国的标语。校团委召开全体团支书大会,团委书记刘广宇对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布置,各班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全校各班召开了“国旗在我心,向国旗敬礼”敬礼的爱国主题班会,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辉煌中国专题片,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欣喜和骄傲。庆国庆、迎中秋,学生会、团委会也发出了积极倡议和行动,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团委会板报组举办了以国庆节,中秋节为主题的黑板报。学生会也组织学生开展国庆征文活动,举办国庆中秋书画展。校团委专门组织优秀团员观看爱国教育视频《强军》。
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激荡着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激发着学生们的民族精神和自豪感,在为祖国71岁生日深情祝福的同时,大实验学子萌发着热爱祖国、感恩社会、勤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国庆节活动总结2一直以来我认为的敬老院就是老人们在社会的关爱下,无拘无束安享晚年的家,虽不像那些豪华的别院,但至少具备应有的居家条件。可是,当我看到那一堆堆杂草旁边冷凄的西乡敬老院时,我愣住了。若没有熟人带路,我想我要找到哪儿是困难的,因为他连可供参考的“敬老院”三个字都没有,铁门上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低矮的旧房颤巍巍地排列在两边,井旁放的是人工提水的桶。
我想我们找不到那儿,那其他人呢,他们能找到那杂草旁的旧房子里的老人吗?我想不能,那些老人几乎被人们遗忘了,以为我们总是喜欢关注电视上闪耀的明星、生活照时尚的潮流的方向,或是抱怨自身条件的不足。而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呢?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有个能遮风避雨的的方,和一些能够陪他们聊天的人。
犹记得吃饭时,一位稍年轻的老人,总是细心地将可口的才分给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那一幕让我心里酸酸的,像有什么东西卡住了喉。无需太多的语言,一个个小小的动作,一个个关怀的眼神,都传递着无私的纯洁的爱。
离别使他们灿烂的笑脸,让我不忍心看。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我真诚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伸出关爱之手,帮助那些孤寡老人,将这份爱传承下去。相信善良的你,相信大爱无疆。
国庆节活动总结3非常感谢红会让我今年的国庆过得如此有意义,告别以往在电视机或餐桌前的视味觉奢靡。今年的国庆敬老院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在为祖国庆祝生日的同时,更是为祖国的太平安康做了一份小小的贡献。
到达敬老院,一张张被岁月侵蚀的面容映入眼眸,那些满了沧桑却呈现无比和蔼与此相的面容容我们不能不为之动容。看着那低矮的住房、凌乱的庭院、恶劣的环境,同情、悲悯和痛楚在我心头交织。不过,我们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怜爱与关怀融入到行动中,我们分工合作,为老人们打扫房间、庭院,清洗衣物,炒炒小菜,拉拉家常。虽然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但这些却使我看到了老人们会心的微笑,因为我们是用满满的.真情与诚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独,没有被遗忘。在交流过程中的朗朗笑语,在娱乐表演时那不能抑制的笑声,不像话剧里演绎般童话,也不像神情剧本那般使人挥泪如雨,但它却是现实生活中那么真实动人的场景。不需要任何装饰与衬托,只有真正融入的人才会读懂。
敬老院之行给我太多的感触,同时也赋予我一种渴望,我渴望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社会中莫多需要关怀与帮助的。世界太大,而我们太渺小,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很多多,真正能给予他们的却很少。我们只能给他们心灵的安慰,但也可以因此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与追求,这也是我们最理想的目标。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无论是什么身份,位居什么地方,请毫不吝啬的把自己心中的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接力传递,让爱的火苗愈加兴旺,让温暖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蔓延,让那些需要温暖或趋于僵硬的心恢复原来的鲜活与动人,让这份爱的源流愈流深远,愈流辽阔。
国庆节活动总结4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我校在迎来祖国的第71个生日的时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国庆"系列活动。如:唱国歌比赛、国旗下讲话、手抄报和画画评比活动等等。通过别具心裁的设计,我校把国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同事合作,充分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就成立一个活动小组,通过商讨后才确定这一系列的"迎国庆"活动方案:国旗下讲话、唱歌比赛、手抄报(中高年级)和画画比赛(低年级)、作品展示方案。
2、学校领导的重视,老师的配合,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地完满结束。
例如在国歌比赛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利用课后的时间带领班级去练习和彩排,音乐老师也从旁协助给予指引和帮助。在手抄报和画画比赛,班主任大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美术老师更是一个个地从旁指导,使得这次的手抄报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二、报名踊跃,参与积极
自活动宣布开始,班主任就积极激励学生参加,而学生也自发地组织起来,例如在手抄报比赛中,学生就以个人或者几个人为一小组来参加比赛,而且为使得内容更为丰富,他们在课后的时间里到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里查抄相关资料,这样的一种比赛热情,使得在评比的时候,我们收到的那60多幅的手抄报,不但画面美观,其内容的精彩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活动的精彩,令人回味
1、每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都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契机。
随着国旗的冉冉升起,奏起雄壮的国歌,全体少先队员那规范的队礼,洪亮的歌声,队员那雄壮有力的讲话,怎能不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同学们心中升腾?
2、唱国歌比赛则掀起了国庆系列活动的。
在这里,同(!)学们充分地体现了团结与合作,互相配合的精神。无论从上场到下场,他们那一丝不苟的动作,他们按雄壮的声音,微笑的面孔都展示了本班的风采。
3、手抄报比赛(中高年级)和画画比赛(低年级)则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画面的精美、布局的合理、字体的端正,无不令人惊叹: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实在令人敬佩。
"迎国庆"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向全校师生展示我校同学们的风彩。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将组织更好的活动来丰富全校同学的生活。
国庆节活动总结5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第__个生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我校举行了隆重的系列国庆庆典活动,共同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国庆的气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我校在9月10日——9月28日先后组织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
1、组织一堂庆国庆的主题班会
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活动时间内上好一堂关于庆国庆的主题教育课,各班级发言人数达到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大的激励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五彩画笔画祖国
学生通过水墨画、水彩笔画等多种表现方式,画出祖国巨大变化,画出人们的幸福生活,感受祖国的伟大。
3、唱响红歌颂祖国
9月29日晚,我校全体师生带着金秋的喜悦,唱响了高亢奋进的颂歌,用诚挚的热情为祖国送上了深情的祝福。本次歌咏比赛得到团市委、社区、兄弟学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一首《四渡赤水》赢得满场喝彩。全校24个班级合唱了24首红歌,唱红了校园,唱出了对祖国的.祝福。晚会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结束。这次晚会激发了我校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精神,也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再次证明了晚会的成功。
4、自制版报赞祖国
在9月21日下午由政教处组织评比各班黑板报。学生利用板报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5、诗歌朗诵比赛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
传统的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完成思考与练习,单调枯燥,缺乏弹性,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机械的书写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一些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趣味性作业。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朗读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它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陶冶情趣,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回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给自己的朗读配上一段乐曲,准备第二天举行一次配乐朗读比赛,看看谁的朗读最动听。第二天朗读会上,学生兴趣盎然,一段段美妙的音乐,加上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境界 。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情感。
二、办手抄报手抄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很好的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大展示的一个舞台。手抄报交上来,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灵活多样,版面的清新,视野的开阔辽远,让我看到了他们渴求知识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演课本剧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如教学完《茶馆》一课,我先按家庭住址把学生分成10组,再布置学生回去演课本剧,学生自编自演《茶馆》课本剧时,他们的能力让我刮目相看。他们不仅根据需要自制了一些简单的道具,而且能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揣摩得相当到位。这项作业虽然很花功夫,但学生对排课本剧很喜欢,很乐于完成这项作业。
四、收集资料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如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 的资料是多方面的,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有关“黄山”的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五、社会实践主要包括: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性作业。例如教学完《百合花》一课,我布置了一道这样的作业:种植一盆花、一棵树,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况,并要求把种植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记叙下来。此后再让他们写状物的文章,他们胸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中所得的真知实情,笔下流淌的必然是实践后的欢乐与苦辣。
实践证明,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作为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优化多样,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要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升旗仪式,提高爱国主义意识
通过每周升旗仪式,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声音,国歌激励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论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出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能听见嘹亮的国歌响起。通过观看国徽,使学生体会到国徽的庄重。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大门口都悬挂有国徽,站在国徽下,想着祖国要统一,祖国要富强,是当代人的任务,更是未来一代的重任,借以激发少年儿童热爱自己的祖国。“祖国的标志”是指国旗、国徽、国歌等,这些标志是祖国的象征,直观上是很形象的,通过形象寓予了深刻的“理”和深远的爱,这些标志是我们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二、校园文化,熏陶爱国主义思想
学校通过电子大屏幕、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墙等,精心设计“爱国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手抄报、文化墙等多种有效形式,让爱国思想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班级举办祖国在心中、我的中国梦、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演讲会、朗诵会、图画创作展览等。宣传解读党史、革命史、先进英雄人物事迹、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祖国发展变化的成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用情感感化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用人格陶冶学生,使学生高尚情操得到陶冶,行为习惯得到训练,品德修养得到加强,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三、举行比赛,深化爱国情怀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更深刻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校还开展了一次面向全校学生的征文比赛,征文比赛的主题为:探索革命发展新道路,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探索改革新形式,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爱国主义教育。这三大主题紧扣爱国二字,一方面能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传统节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每逢重大传统节日,正是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时机。清明节扫墓,让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花圈、花篮,为烈士庄重的送上深深地哀思,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思念与崇敬;十一国庆节,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让学生牢记五星红旗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五颗星代表全国人民大团结,再次唤起他们热爱祖国、做新世纪小主人的强烈愿望;端午节、党的生日、胜利纪念日……我们不失时机地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不仅使同学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操,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的情怀。
五、热爱家乡,塑造爱国主义灵魂
一、 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利用国庆、队庆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中队活动,出手抄报,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奋发成才的远大志向。
2.法制教育。
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中队活动和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强化队员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观念,培养队员的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使队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3.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除了让队员知道保护自己校园的环境外,还带领队员走出校园,看看我们身边的环境,想想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以此对队员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了队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二、 加强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的职能作用。
1.充分发挥大队委员,中队长的功能和作用。
让他们明确各项任务和职责,协助辅导员做好学校少先队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得力助手。
2.在建队节之际,吸收了一批新队员。
通过对新队员的入队前培训,了解有关少先队的知识。在建队节举行了隆重的入队仪式,让新队员感受到戴上红领巾的光荣,同时也明确自己的职责。
一、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告诉我们,大脑的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思维动机有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进内因起作用,提高地理思维的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之所在。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经有兴趣的东西联系到课堂上,让学生发现原来地理就在身边。讲地图概念时,问学生在哪儿见过地图吗,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回答:公园、车站、书报等。及时表扬他们之后再问什么时候用过地图呀,在学生兴高采烈地谈到利用导游图在景点旅游,从学校平面图上寻找考场位置,从县城城区图上看到周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道建成通车时,问学生那么什么是地图呢,学生会目视老师欲言又止,等待老师点拨。这时拿出准备好的县城规划图、本县政区图、公园导游图和一些照片,让学生比较地图和普通照片的异同,学生很快会得到地图的三要素。此时概念的学习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掀起了。这时观察力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智力活动效能也大大提高,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而乡土地理的教学,在综合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实践性,从而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性。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开展野外考察、环境监测、资源考察、规划开发,又可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旅游等活动。错综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促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动心、动手、动脑,不断地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一连串的问题,这无疑会提高他们地理观察和调查。运用地图、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等能力,对训练他们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有极大的好处。由于乡土地理考察所接触的一些问题,与乡土地理环境、乡土经济发展是紧密结合的,远较地理课本知识复杂,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多端性、伸缩性思维的现实地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可以结合教材开展本地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城乡交通介绍活动。通过活动,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展望未来,学生们兴奋不已,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更加坚定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心。在初二第一学期,开展了爱家乡手抄报评选活动,要求以本县境内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为主,适当利用图片、照片加以补白衬托。活动期间,学生积极性很高,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手抄报上洋溢着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地理课程肩负着确立学生正确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时代使命。乡土地理与区域地理相并列,共同作为地理课程的两大学习载体。乡土地理因其浓缩地理综合性、地域性,可使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背景状态感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实际,介绍本地环境的过去与现状,分析环境的破坏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如在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的调查中学生了解到:有的农田,焚烧秸秆产生烟雾,造成交通障碍,空气污染,呼吸困难;大量使用塑料袋薄膜造成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在本县水资源状况调查中,学生知道了本地全部饮用水和绝大部分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而近年来地下水急剧下降。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程度,增强了节水意识并自觉开展节水活动,还针对学校用水情况向学校提交了建议书,得到领导肯定。同时积极开展清除白色污染回收废旧电池等环保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自觉地保护环境。
五、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依托教材,注重学生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向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启发他们懂得爱祖国和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正是中学生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比如在学习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紧抓住“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联系中国的抗日历史,让他们记住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历史绝不能重演,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珍惜今天的幸福,为中国明日的辉煌而努力。讲到《岳阳楼记》时,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激励学生树立“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理想。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2 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以前流行甚广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早已为人们所摒弃,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训练,他们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因此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训练他们思维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呢?首先要创造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氛围里,才能体验丰富、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因此,我们应该热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差异,宽容他们的失误,尊重他们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潜能,用爱减轻学生紧张的情绪反应,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心理体验环境,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变通。其次,注重质疑,在解疑中获得提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最关键是教给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要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要表达这个思想,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使学生掌握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规律与方法。语文课的讲解,绝不只是让学生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结果是怎样来的。如教学《孔乙己》的结尾时,许多学生都会对“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收尾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种种猜测。有的认为孔乙己一定死了,因为他贫病交加,有的认为:“他可能到别的地方去了,也不一定。”此时引导学生想象孔乙己的种种悲惨结局,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最终分析出孔乙己悲惨人生的根源。这样既超越了教材,又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多元化态势。
3 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能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对陶冶学生的思维情操和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非常有益,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呢?在教学文学作品时,要选好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能欣赏到文章内容之美、结构形式之美和感受意境之美等等。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利用录像再现桃花源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及老师怡然自得的生活图景,进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创建理想和谐社会的情怀。其次审美教育要与朗读指导相结合。朗读中,让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想,理解作品的内容,想象美好意境,感知语言的无穷魅力。再次,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如用扣人心弦的导语,饱含深情的泛读,震撼人心的激问,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等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神游”其中,自己去领会,去想象,去欣赏,去品味。总之,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充分发挥这种作用。
4 联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谈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并不止于认知、理解和记忆,学会语文主要是学会运用语文。即形成语文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呢?首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型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机会,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寒假中,我利用人民在新春佳节爱贴春联的习惯,布置学生观看、收集春联。开学时,学生交上内容丰富的春联。讲评中,我从春联的历史渊源,语法要求和春联的种类,一直谈到春联的一些趣联趣事和名联名事。并从学生收集的春联中挑选10幅优秀作品,最后让学生自己创作并书写春联展出。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对联的知识,而且也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其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去郊游、参观展览;组织学生写日记、做笔记、办黑板报、手抄报,鼓励学生向校广播、报刊杂志社投稿;组织学生看电视、戏剧、杂技表演,结合这些活动开展各种竞赛,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等。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个性特长得以发挥。总之,要在语文实践应用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仁怀市坛厂小学五(4)中队先进事迹
坛厂小学五(4)中队自2006年10月份建立以来,在辅导员王素老师和中队干部的指导下,任课教师通力合作,通过全班57名队员的积极努力,已经成长为一个团结友爱、勤奋努力、成绩优异的优秀中队集体。
“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是中队的宣言,“做最优秀的自己”是每个队员努力的目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是中队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全队队员在中队辅导员的带领下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少先队组织、热爱班集体,他们牢记入队誓词,并把中队组织建设和班风学风放在第一位,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尊师守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认真开展“书香中队、敬老孝亲中队、奋进中队”等争先创优创建活动,队员在活动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学习成绩优异,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交赞的好班级,是全校学生学习的楷模。
在这个中队集体里,即便是成绩最差的几个孩子,他们在班上也能积极发挥自己的正能量作用。陶梦毅同学,别看每次考试成绩只有二三十分,但他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却很在行,班主任给他一个“人民调解员”的称号;张富贵同学,父母离异且父亲长期不在家,只能和爷爷相依为命,但做得一手好家务,班上的重活他总是抢着干,班主任给他一个“家务小能手”的称号;……
在这个中队集体里,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特别强。可以说大事小事都有人管,每天有人负责组织晨读,有人负责晨扫,有人负责开关“班班通”,有人负责负责收拾讲台,有人负责“每天一首诗”,有人负责纠纷调解……连老师请假了也有人负责“上课”,各项工作井井有条,井然有序。而称作“班妈妈” 的班主任王老师,俨然一位“甩手掌柜”的角色,最多也是指指点点而已。孩子们惊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赢得了很多老师的称赞。
四年来,该中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6—2017年度被评为仁怀市先进班集体,2018-2019学年度被评为坛厂街道先进班集体,多次在学校组织的文明、卫生班级考评中名列全校前茅。自2015-2016学年度以来,该班数学、英语等学科成绩名列全市前茅,数学科连续四年获得仁怀市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该中队参加学校组织的合唱比赛、运动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健身气功比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奖,中队长胡明嘉同学于2020年被评为仁怀市“时代好少年”称号,梁雨嘉、胡明嘉同学在《课堂内外》组织的“新时代好少年——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诵读活动中入围省级展示并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是雄鹰,有展翅苍穹的理想!
我们是骏马,有驰骋疆场的豪情!
我们是最好的班级,有誓夺第一的雄心壮志!
我是最努力的孩子,我绝不因为不努力输给别人!”
这是他们的班级口号。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遵照上级工作要点和精神,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大力推进体验教育,开展好“五小”活动,进一步完善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队员素质,努力造就一代新人。
[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加强队的基础建设。队的基础建设包括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信息建设、队伍建设、理论建设,他们都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有利保障。
(一)组织建设:
1、一年级开学后重点抓好队前教育,建队日组织一年级入队。
2、大队组织队干部进行新一轮竞争上岗。大队部设立多个工作岗位,规范选举程序,创新选举办法,择优录取优秀队员。
3、各中队建立小队、雏鹰假日小队以及各种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服务性和公益性活动。
(二)阵地建设
大队部进一步完善队室建设,训练鼓号队;各中队办好黑板报、队报,建立图书室或科技角。九月份,对班级阵地建设情况做一次全面检查。
(三)信息建设
辅导员老师和队员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关,搞好队的信息建设,订好队报队刊,继续办好红领巾电视台。
(四)队伍建设
建立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及专项辅导员的工作档案,期末评选优秀辅导员,颁发特别成果奖。
二、加强队活动的开展。活动是向少先队员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本学期传统性活动、时政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要做到有机结合,富有实效。
九月:本月的重要节日是教师节。大、中队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向学生进行尊师教育,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以“讲文明,守纪律,勤学习”的实际行动向教师节献礼。
十月—十一月:今年恰逢建国、建队五十三周年。要通过组织少先队员收听、收看新闻,查阅资料,调查访问,读书读报,举办手抄报、演讲比赛等了解我们伟大祖国五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特别要结合今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绿色环保、“崇尚科学,反对”等重大事件向少先队员进行一次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队员热爱祖国,努力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十二月—2003年一月:重点工作是引导队员以优异成绩向新年献礼。要通过队的活动“学习小窍门交流”、介绍自己一件刻苦学习的事迹等,帮助队员树立为祖国奋发学习的远大志向;引导学生明确在学习上只有讲刻苦,讲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大、中、小队做好期末各方面工作总结,评选优秀集体和个人,并做好寒假活动计划。
三、加强常规管理工作。
1、在各中队继续开展“争创星级班级”活动。
2、进一步落实好班级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加强岗位指导,切实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3、改革班级管理,在三至六年级各中队开展“值周中队”活动,让共多的队员参与管理活动,体验管理的苦和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继续开展争当“新世纪光荣升旗手”活动。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校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学校在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高度认识加强领导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校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学校在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性任务。为了更好的贯彻和落实此项任务,我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工作的方案。成立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制定有效措施,组织和领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调查研究掌握实情
了解和掌握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的状况,是我们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掌握情况,我校在各年级进行了一次认真全面的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还有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如:1、在孝亲敬长方面,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老师不够尊敬,不听从教导,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 2、在团结友爱方面,有的学生存在不顾本班级的荣誉,做出一些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来。集体意识淡薄,缺乏主人翁精神,心中无他人,同学之间友爱谦让做得不够,在学习生活中,只顾自己想不到别人,自私自利。3、文明礼貌方面,对一些礼貌用语,没有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基本礼节掌握不够,爱说脏话、粗话。4、遵守纪律方面,部分学生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5、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会自主学习,不能按时、认真完成作业。6、勤劳节俭方面,不爱劳动,不会省吃俭用,花钱大手大脚,不体谅父母的艰辛。
3.开展活动提高素质
3.1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校不断强化了“优胜班级”和创建评比活动。平时通过值周教师及“文明示范生”执勤,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情况,对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及爱护公物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每周公布各班的得分情况,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有的放矢的对学生加强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广播,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校园精神文明,及时表扬学生中涌现来的典型事例。
3.2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学校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八德八育的主题教育,并且,把升旗仪式作为班级展示学生特长和个性的舞台,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有的学生在参加完自己班级的升旗仪式后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另外,学校还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开展一系列“学雷锋社会实践、寻找雷锋新精神手抄报评比、我爱妈妈我爱家,劳动体验、少年军校”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
3.3利用少先队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班级文化 个性建设 引导成长
一个班级,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去影响和奠定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心理基础,使每一个成员都能拥有这种特质,这样,一个班级才能乘风破浪地前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一、班级文化内涵阐释
一个班级必须要树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有着明确的学期目标,有了先入为主的压倒性心理优势,从而造成强大的积极心理暗示,班级的个体成员就会自觉的进行个体心理调整,使自己能迅速适应和融入集体。班训代表了一个班级的“精”、“气”、“神”,给一个班集体指明了奋斗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凝神聚气,形成合力。
二、班级文化外延组构
班训:班级文化建设的明确目标是让班集体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求新求异的文化氛围,在全班认真讨论之后我们确定了班训是YI文化,班训分别是展翼、坚毅、昂屹、璀熠、馨谊、卓异。
班名:初步制定班名为YI绿洲。寓意为班级成员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绿洲。
班歌:在全部的努力下确定为YI绿洲洲歌,班歌的背景音乐为《龙的传人》,班歌歌词全部由同学原创。
班徽:班徽也已设计成型,一个大写的Y字母的变形字体,既是YI绿洲的意义,又像是展开的双翼,寓意着展凌云之志,扬才华之翼。同时两点是象形的龙,与学校的RONG文化相合,展示龙中学子的风采。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经过民主选举和自荐相结合的原则,同时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成立了学习部、纪律部、生活部、劳动部、宣传部、督查部。各个部门分别有4-5名同学担任部员,各个部门认真负责,同时把班级的各个成员分为展翼队、坚毅队、昂屹队、璀熠队、馨谊队、卓异队,队与队之间开展有效竞争,每周评选最佳小队,进行公示,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
在全班统一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制定YI绿洲洲际公约,主要从以下几点制定:1.遵守校规校纪,热爱校园,热爱班级。2.遵守班级制度,遵守纪律,自主学习。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互帮互助。4.热爱班集体,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5.排队、午觉、晚自习不随意讲话。6.爱学习,勤思考,守纪律,讲礼貌。7.合理利用课间时间,营造班级良好学习氛围。8.作业及时完成,讲求质效,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9.课后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的同时多读课外书。该方案简明扼要,切实可行,极大地促进了班级管理。
四、班级动态文化建设
开设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如10月份的“我爱祖国,我爱母亲”主题班会,同学们用朗诵、舞蹈、唱歌等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了大家爱母亲、爱家乡、爱他人、爱祖国的意识,在抒发对母亲、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同时,使每一位参与者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学会感恩,更加热爱母亲、热爱祖国。
五、班级静态文化建设
1.温馨提示栏:提醒学生及时增添衣物的天气预报;卫生保健、预防季节传染病的小知识;当日学校活动、兴趣小组安排;课堂表现情况;校内外重大新闻等。
2.班级风采展示窗:本班学生创作的书法、绘画、剪纸、摄影、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优秀手抄报、文学作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班级主题活动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味,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3.应急袋:在班里特设应急袋,里面装有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也装有针线、创可贴等日用品为学生提供应急需求。
4.绿洲心语:在班里征集大家喜欢的名人名言或凡人小语,由每位同学轮流写在黑板上专门开辟的绿洲心语上,每日一换,通过这个小窗口,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是非观。
5.班级图书/科技角: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6.绿色植物洲:通过全班学生集思广益,集体提供设置了班级的绿色植物洲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同时使班级成为学生怡情、育美、启智的心灵家园。
7.自我激励卡: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座右铭,理想的学校,奋斗目标等,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和目标引领。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笔者认为只有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营造动态静态兼容并蓄的德育天地,才能创设出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架构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真正打造一个富有积极求实个性的成长型班级。
参考文献:《教学社会学》沃勒著1932年版
《教育辩证法》刘楚明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素养 培养 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古语言: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可见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而且还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那么怎么去培B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氛围,同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教学技巧,大胆的探索创新,努力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其次,教师和学生情感与心灵上的有效沟通,也有利用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是相互依存的。这样对教师要求就更高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爱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包容与耐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会自主积极地参与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的树立自信心,如此对于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一个大拇指,一句鼓励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尽的关爱。那么课堂效果以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想而知。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1课堂上组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心领神会地读出对不同角色性格的理解,收到形神兼备的朗读效果。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在朗读中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潜移默化地给予角色扮演者的灵感,使学生声情并茂地将课文读好。
(2)配乐朗读。“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语文朗读中引进美妙的音乐,更能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的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2.2课外阅读的辅助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丰富积累、提升思想的有效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每月我会举办一次我推荐一本书的活动,刚开始学生都无话可说,没有兴趣,因为他们课外都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于是教师就和他们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并告诉学生下个月我们还要举办这样的读书活动,学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他们从被迫读书到自愿读书,最后让阅读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让学生准备一本好词佳句笔记本,让他们读到优秀文章、语句,必须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学生既锻炼书写能力,又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一举俩得,学生高兴不已。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理解能力强了,特别是在短文阅读中思考问题的层次更深了,写作水平提高了,思想境界提升了。
3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根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3.1培养学生积累的好习惯
《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解释中提到要“培养语感”,一个学生的“语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成“博闻强记”,多背诵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在积累的同时,学生的语感增强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2培养学生正确听讲的习惯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仅仅靠教师的单方面的讲解是不够的,也需要学生具有的良好的听讲习惯。如果在我们精心准备的一节语文课上,学生只看到了热闹的游戏环节却没有学到知识,一问学生啥也不知道,或者有的学生课堂上听明白了,但几天后再提到这节课的知识却连连摇头。我们就会感叹:学生不会听课!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会听课”的习惯。每堂语文课会要求学生不只要准备好语文书,还要准备好机灵的大脑和灵巧的手,会听会写会记。在语文课上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堂上随时记录,这一定会收益良多。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夯实语文素养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是知识的获取与素养的行成的关键。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笔者也深刻的明白:语文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得以实现,活动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的必要途径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每月进行一次朗诵大赛活动,有古诗朗诵,经典文本的朗诵。结合课文新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每次分组进行,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要求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此活动增加了积累,培养了语感,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和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文化更深的认识,从而达到了提高语文素养的终极目标。
(2)每日的一句我喜欢的优美句子,全班学生都其中,每天由一位学生将喜欢的名句写在黑板上,其他的同学将自己喜欢的名句记录到摘抄本,通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使同学们从枯燥的语言文化走向了心灵的殿堂,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写作,学生的作品逐渐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