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竞赛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活动的理论基础
语文活动课是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模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
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才是具体可行而有效的呢?一方面,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高一学生处于高中教育的起始阶段,心理学表明: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所开展的语文活动课形式要多样,适合学生好奇的心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形成诱发学生要求参与的良好氛围。当然提供的也是一个“百姓舞台”,可以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施展他们的才华。另一方面,语文活动要体现学科性原则,至少要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知识的应用这两个方面。而高一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还缺乏足够的积累和实践,因而语文活动的开展应在引导学生多积累,多实践上下工夫。教师还可适当让学生感受高考气息,培养他们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切忌暄宾夺主,活动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活动又不能徒有形式,放任自流,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活跃而忽视实际效果,教师对活动中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迁就,而应当正确引导、点拨。
二、活动的实施
1.积极倡导、热情鼓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星光大道”就是属于他们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开启智慧,展示才华,提升语文素养,陶冶性情,这是日常积累和写作的基地,也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园地。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参与、竞争和合作。
2.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为此,我选择了竞赛形式。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其灵感就源自中央电视台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节目。活动采用打擂台的竞赛形式,只是没有“单打独斗”而是“组打”。把全班学生分为8组,以邻桌(便于交流)的6、7个学生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第一次由其中四组学生参赛,从另四组中分别挑出4个学生作为评委。比赛规则要求各组员在得到比赛试题后,在组内先交流合作探讨,在限定的时间内,得出一个最佳答案,交由评委评分,以累积分的形式,产生周冠军。周冠军可以与下周的另四组同学竞技,以此反复,产生月冠军,直至产生学期冠军,并给冠军表彰奖励。
活动内容:关注素质、能力的提高,关注高考动态,涉猎面广。大致来说,主要有四种:(1)基本技能竞赛。如书法比赛:以经典诗文为主题,进行钢笔字作品比赛。(2)知识智力竞赛。包括巧问妙答、猜谜、文学常识或中外文学名著选读问答等。(3)读写竞赛。包括连词成段、对对子、写广告语、诗词歌赋创作比赛:采用仿写、创作等形式创作诗词等。(4)听说竞赛。包括辩论、经典吟诵、演讲、课本剧表演赛等。
试题形式可以是抢答题或必答题,主观题或客观题等。
这些竞赛试题由非参赛组学生轮流出,试题的“向众性”决定了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因此,他们对试题的选择是颇费心思的。学生会走出教室,认真查阅了种种资料,相互推荐,经过一番分析、比较,才最终确定下来。选题的过程已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活动时间安排:本活动时间长短可自由安排,或用一节课进行多项内容比赛,或利用课前5分钟来个单项比赛。活动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灵活性、持久性,可以贯穿整个高中教育阶段。
3.及时总结,热心激励。在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依据“定向”的内容和目标,由教师或学生对活动的情况作综合的评价与总结。评价以找成绩,捕捉闪光点为重点,多表扬、多肯定、多激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实施的结果
1.升华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本活动的开展,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鲜血液,打破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氛围,剥夺了教师的语言霸权。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做活动的主人。每一次比赛时,不管是参赛组学生,还是作为观众的非参赛组学生,我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眼睛里闪着兴奋与渴望的光芒,活动符合学生经历,满足了他们渴望展示的心理需要,使语文学习的兴趣高涨,而且因为这个活动平台的构建,使得课本学习有了走向深入的可能。作为语文教师,我不用苦口婆心地教导,不用费力地监督检查,学生会自主地积极参与其中。由于新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向不断产生,他们会主动利用早读、语文课、课间、午间活动时间甚至是一些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或兴趣盎然地讨论某个问题,这样他们的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加深。
【摘要】高中阶段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已经成为高中课改的一个亮点。它要求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这与近年来与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不谋而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这为语文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又为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性学习既是是一门高中的新必修课程又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目前在全国,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大力的推行,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竞赛;特色作文;本剧表演
现代的语文教学必须更新观念,以新的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语文教学,要由应试教育下的“被动接受式教育”全方位的向素质教育下的“研究性学习”转轨。传统式的教育不仅是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更主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受到了无形的阻隔。鉴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走出教材走出课堂、面向社会;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学会融入生活、关注社会。如果仅仅教学生学些名人名著,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太失败了,以下是我结合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的一些不成熟的研究性学习经验,望同行指正。
一、举办各类语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都有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特点,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个特性,将“死要面子”转化为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隔三差五的举行各类语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求胜心,达到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比赛前应该根据事先分好的学习兴趣小组人员情况,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放手发动学生参与到比赛试题的制定或比赛程序的设计中来,让他们积极的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去查资料出试题。这些方法都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如此以来学生既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又能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对于比赛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而定,可以是成语解释、古诗文名句的背诵等基础性的比赛,也可以是语言活用一类的综合性比赛;既可以是生活常识的考查,也可以是歪理斜说的斗智。总之,只要能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能力就行。
二、进行课本剧表演
在各类语文综合活动中话剧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高中学生都有爱表现的欲望,所以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给学生以充分的展示空间。老师在学生表演的始终都应参与其中,不要像放羊一样任务一布置就撒手不问了。在学习戏剧《雷雨》一文时,开始我就让学生知道学习这课是要汇报表演的,然后再让学生研读课文熟知故事情节并分析人物形象,接着按事先分好的学习兴趣小组就让学生写出剧本(情节可以适当改编),每组选出导演、演员什么的,最后经过一周的排练再正式演出。通过学生的演出他们能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如此做法比老师讲十遍还要有效。除了书上的戏剧外我还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相声,这些小品相声都是以语文基础知识为背景的,像《斗嘴》、《阿Q求爱记》等,学生对此兴趣极高,比天天做试卷效率高的多。
三、布置特色作文,讲特色故事,举办特色诗文朗诵会
通过一年的实践表明,布置特色作文与平常让学生规规矩矩的写应试文章相比,特色作文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写作欲望。为了让学生都有话可以写我让学生写自己村庄或市区的历史、村的来历及和村有关的名人轶事,写写自己的“情书”等,有些学生就写出了《六尺巷的来历》、《还金阁的由来》、《龙岗的传说》(我们这里的一个乡镇)等语言优美内容深刻的文章;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名人故事大家说”、“反弹琵琶话英雄”都是很好的项目,我让学生写了“可爱的奸雄一曹操”、冷眼看刘邦“等文章,效果很好;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的诗文在班上开展特色朗诵比赛,并评出班里的朗诵家、播音员在学习园地里展示。举办名人故事大家说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不同时期的英雄故事,经过润色后在开展讲故事比赛。用这种形式无形就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会提高。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根源于现实、关注生活,应该拓宽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学习的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拓视野。研究性学习方法出现无疑使我们语文教学改革中事半功倍。它让被考试制度摧残的语文教学走上它本有的人文性上来,总之,只要老师努力为学生开创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在改革中走的更远。
关键词:初三复习;语文;知识
语文复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努力做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把握好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对于语文复习,采取阶段性的复习手法,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而对于初三语文复习来说,早点进行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
一、早开始,早梳理
将教学和复习结合起来,能够将时间利用起来,避免了教师因为害怕没有充足的时间复习而迅速、草率地讲完新课,而一边复习一边上课,两者结合,学生的压力也相对小了许多。积压起来一起复习会让学生产生烦躁的心情,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总觉得内容太多,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或者总觉得自己落下了某个知识点,而这个知识点肯定会在考试中出现,因而时常心中忐忑不安,紧张不已。因此,从进入初三就开始复习是最好的方法。
二、全面复习
语文复习离不开语文课本,对于语文课本上的考纲,应该严格执行,对于知识点要求完整地进行整理。对于初一初二课本的古诗文、古诗在上课前默写、背诵一两篇,一个学期结束后,就能够对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古诗词、古文的记忆力。除此之外,引导学生按照考纲内容,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出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在全面复习中,多阅读、少做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长久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会增加,而答题技巧也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了训练。
三、结合考试题型,由浅到深复习
语文考试题型是十分多样化的,如果将所有的题型融合起来进行训练十分的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也不好。所以,可以将六册语文书融合起来,用大分类来分六册语文书,按照每个分类进行复习,也就是专题复习。然后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不可盲目做题,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的时候,找出大多数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然后找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题目应该由浅到深,逐渐递增。若是一开始就是难度偏大的题目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字、词、句。
四、掌握要点,找出关键
语文复习中,知识点的掌握十分重要,考试经常围绕着知识点来出题,所以,学生对知识点的不理解直接导致在考试中拿分不高。所以,在复习当中,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于考试题目,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发现解答题目的技巧和思路。
在复习中,学生很容易感觉到疲惫,所以需要教师在复习的时候增加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用一些故事性的资料、趣味性的图片来进行语文复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而通过竞赛法、知识抢答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课堂气氛的活跃也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时不时在课堂上举行辩论赛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查找资料,对于问题的分析也会更上一层楼。
《黑河学刊杂志》2014年第九期
一、普高会考的实施特点
1“.标准参照”的测试性质。教育测试一般分为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标准参照考试是以能力标准水平对测试结果(分数或等级等)进行解释,侧重于能力标准与测试结果对应性,如英语四六级考试既是典型的标准参照测试,无论何时何地420分及以上才能定位合格等级。福建省普高会考具有明显的“标准参照”的测试性质:一是《方案》规定测试标准依据新课程改革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二是试卷命制依据每年颁布的以能力为取向各学科考试大纲,2014年普高会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就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六项能力对应为A、B、C、D、E、F六个能力层级,且考试大纲内容的各部分分别规定了学生要达到的能力等级要求,并制定了相对明确的各等级要求对应的学习结果,如: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综合为C级,其学习结果表述为“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便于试卷命制人员根据标准命制试题。
2“.科学合理”的等级认定。福建省普高会考较为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据测试分数(段)判别普高会考各科目的等级,如,85分以上对应A等级、70-80分对应B等级,相对比与安徽省等省按照按照学生普高学测结果在参测学生中的排名比例划分学生普高学测的等级,更加能够体现标准参照测试的性质。二是学生多次参加普高会考,其会考等级按照最高分数对应认定相应的等级,对比河南省学生参加普高学测科目会考等级最高认定为“合格”,就显得更为科学。三是将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或竞赛获奖纳入普高会考等级认定,如:《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一定级别证书,可以认定其通过对应相关学科的学业基础会考,成绩记载为A等级。在高中学习期间,凡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含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或同意组织的学科竞赛获三等奖以上的学生,获奖学科可以免于参加全省学业基础会考,成绩记载为A等级。”
3“.多次可选”的考试安排。与广东、安徽、河南等省每年举行1次普高学测不同,福建省普高会考分别在每年的1月初和6月中旬举办两次,学生在修习完成某科目所有必修模块,并进行该科目学分认定的基础上,可自主选择参加普高会考的时间。学生可有多次机会参加普高会考,无论对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不会显得压力过大。同时,学生每次可自主选择参加普高会考的科目,也不会面临每次参加普高会考过多科目的压力,显得合理,较为人性化。
二、普高会考的实施建议
1.研制普高会考的学业标准。从构成要素上来说,课程标准一般分为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内容标准一般规定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表现标准详细说明“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所处的掌握水平”,相对内容标准更加具体和可测量。“内容标准起着统领作用,它规定了学习的范围,而表现标准描述了课程内容标准的深度(如难度和复杂度),当内容标准规定的领域是清晰的,而且表现对内容标准的描述也是具体时,评分规则也就明确了评价的内容和难度。”[1]我国普高各科目课程标准也同样包括了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两部分内容,但总体来说,对“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的内容标准表述较为清晰明确的,而对“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所处的掌握水平”的表现标准缺乏清晰可测的界定。国家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明确性,表现标准的阐释性,既规定了各省实施课程的刚性,又为各省实施课程预留了空间。当前,福建省乃至全国其它各省,实施普高学测缺乏明确、可测量的参照标准,其每年的实施只能依靠命题专家的经验,难以体现普高学测的标准参照性,也难以为预测监控和改进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只有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内,细化内容标准,准确描述表现标准,制定符合本省普高学业标准,才能真正有效实施普高学测。
2.提高试卷命制的信度效度。信度即稳定性,试卷的信度是指试卷的可靠程度,简单地说即是使用同一组测试题对同一组测试对象进行数次测试,测试对象分数的稳定性越高,表明测试题信度越高,反之如测试对象分数呈现忽高忽低的现象,则表明信度越低,体现的是试题难度、测试对象和测试分数之间的关系。效度即有效性,试卷的效度是指测试的目标达成度,即试题是否测量了预设的测量内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主要体现了测试内容与测试目的之间的关系。测试信度是测试效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力信度也未必能够实现效度。因此,普高会考对试卷的效度和信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了普高会考信度和效度的达成:一是缺乏明确可测量的学业标准,测试目的和测试内容难以对应,限制了测试效度的达成;二是尚未建立基于学业标准能力要求的试题库,学业标准能力等级和测试分数难以匹配,影响了测试效果的实现;三是依靠命题专家的经验命制试题和组卷,测试分数和测试试题缺乏稳定性,测试的信度难以保障。因此,加强学科专家试卷命制培训,提升其命制基于标准测试试题的水平,按照“内容领域或主题的一致性原则、知识深度与水平的适应性原则、内容主题知识范围的对应性原则、内容主题或知识的平衡性原则”命制试题,建立基于学业标准的试题库,根据现代教育测量原理科学组卷,才能有效提升普高学测的效度和信度,真正发挥其监测、评价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主提功能。
3.完善普高会考的结果呈现。福建省及其他各省的测试,只报告某一位学生的测试分数和等级,或某一学校在同层次学校的位置,没有任何关于学生学习、学校教学等课程绩效信息,其结果只能和原有的会考一样,作为判断学生是否高中毕业的依据,难以实现监测、评价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标准参照测试是“根据考生完成某一学科标准水平的试题数来解释考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或者参照定义的标准水平来解释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换言之,标准参照考试提供的不是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信息,而是对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或能力目标的达到程度。”因而,除了呈现测试的等级、分数,测试结果,还应能使为改进学生学习、教学教学提供具体可信的参考。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报告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学校、班级和教师,采用不同的报告内容、形式,使其了解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教育等绩效信息;二是对普高会考结果进行基于学业标准能力的等级描述,例如:语文科目A、B、C、D等级对应对应的语文水平如何;甚至可以借鉴国外学业水平测试的报告制度,对同一科目不同项目分别进行能力标准描述,使其了解该项目知识、技能和能力所达到的水平等级。三是测试结果呈现形式简洁明了,分数和等级的呈现可以采用数据、图、表等相结合的形式。运用现代化,丰富测试结果的呈现内容,加强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拓展测试结果的运用形式和途径,才能真正实现“一考多用”的功能定位。
作者:许鹤范小虎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那么,数学等科目的教师就真的无法参与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活动中来吗?中小学数学学科就真的和科技创新大赛内容无关吗?这引起了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竞赛辅导活动能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竞赛辅导活动能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是数学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实践经验、实践智慧。笔者认为,竞赛辅导活动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对新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竞赛辅导活动能反过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竞赛辅导活动并不是让学生死钻牛角尖,也不是增加教学难度,而且也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从竞赛辅导活动中获得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能促进日常的教学。教师在辅导中能了解学生思维的一般特征和他们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竞赛试题难度较大,而日常教学内容难度小,把握了学生解答试题思维的特点更有利于教学,了解学生常见的错误,因而有利于改进教学。同时,辅导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使教师对日常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更易把握,也更有利于对教材的灵活处理。
3.竞赛辅导活动能增强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才是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最好保障。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很辛苦,辅导学生竞赛更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我校每一届六年级语文、数学学科岗位上的教师,都会付出大量辛勤的劳动,教师们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辅导学生。因为成绩是一所学校的名片,是教师的口碑,所以我校广大教师本着学校主人翁意识和质量第一的意识,在无私奉献中默默耕耘着。他们比奉献、比成绩,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数学学科选题辅导的思考
1.数学学科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科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组织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至今已有27届,历时30余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对《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的研究学科分类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药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其中,数学(MA)是指形式逻辑或各种数字及代数计算的开发,以及这些原理的应用,包括微积分、几何、抽象代数、数论、统计学、复数分析、概率论等。我们认真阅读章程就会发现,数学学科也属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与我们一线教师的认识大相径庭,截然不同。
2.对数学学科类项目的选题辅导实践尝试。在今年3月份,笔者参与辅导的田俱时、叶稳、何云灏同学完成的小学生项目《马蜂巢穴构造的数学模型建构及其相关研究》,就是利用数学的知识,指导学生对马蜂巢穴的球体直径、体积、蜂脾面积及其体积与蜂脾层数数学关系等进行了计算,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建构马蜂巢穴。这方面的研究小学生易懂、易完成,而且通过查新,无相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终在2013年第28届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由此可见,从数学视角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也是可行的。
3.要在阅读中打开我们的视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全国及各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阅读了解每年的获奖名单,其中那些数学、语文等学科的竞赛项目,可能会对我们有帮助,它能打开我们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指导学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全面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辅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也能获得很好的专业化发展,不仅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以提升,增强教师敬业奉献精神,还能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当然,作为一名分管联系我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和曾经拥有小学数学教学背景的教师,笔者更希望我们的数学学科教师能转变观念,在自己任教的数学学科中辅导学生参与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从另一个角度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06,(12):2-8.
关键词:提高;小学后进生;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17-0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衔接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中间环节,因为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驾驭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可以反映出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可以扫除更多的阅读障碍,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后进生,语文阅读能力严重制约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其其原因是后进生基础知识差,理解能力薄弱,失去了阅读的信心,一看到阅读题目就产生畏惧的感和生疏感,不知如何入手,茫茫不知去向,我在阅读教学中执着研究后进生的心理动态,弥补语文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技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1.教师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
学生后进的原因很多,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可能学习方法不当、基础差、意志薄弱所致,我们在教学中面对具体的学生具体地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教师对后进生的感情投入和鼓励为阅读感到苦恼,感情脆弱的后进生, 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他们,没有得到老师应有的关注,使他们丧失学好的信心和勇气,他们需要老师的更多的爱心和鼓励,老师的鼓励和一个微笑的眼神都可以扬起学习风帆,鼓足足够的勇气越过险滩急流,高歌猛进,进入到激情阅读的境界 , 后进生的阅读教学对每位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挑战,除了要开发他们的智力因素外,更重要开发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的心理获得慰藉,感受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感悟到自己在老师心中有着平等地位,对老师有如父母之亲,对校园有如归家之感。教师真情可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
2.分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
我们要提高后进生的阅读成绩,首先要分析数学成绩差的原因,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小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很多,在进行阅读学习过程中,对阅读不感兴趣,学习方法不对,本身的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上冷热病重,都可能导致学生阅读成绩差,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观察后进生的各种表现,写下后进生的教学日,仔细分析学生作业获取相关信息,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学习的动态,综合各种信息,常常小学生语文阅读成绩 差,不是单方面原因形成,确定学生成绩差原因的参数及参数在总体所占的比例,确定那是主要原因,那是次要原因,提高后进生的教学方案就有科学合理的依据了。
3.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扫除阅读障碍
万丈高楼从地起,语文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阅读障碍,严重制约了阅读阅读的速度和阅读信息的获取,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真正含义,无法立足于文章主题进行思考,所以语文基础知识对于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比如说字词,长句的阅读,各种句式的变换,分段。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等等。这些是最常见的阅读障碍,我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落实在语文的常规教学中,上课以教为蓝本,课前预习,布置字、词句、语、修、逻等预习作业,通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完成作业,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的薄弱环节重点解析,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老师剖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严格训练,做到后进生人人过关,为了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要求他们把自己错误频率最高好的习题编写出来,我来错题来编写试题,后进生看到自己编的习题在试题里出现,非常感兴趣,力争把出错的习题细致整理,找出原因,做到一题不二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交给阅读技巧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把阅读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到人们的大脑中,比单一渠道进入大脑的印象深刻得多,所以开发后进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关键,为了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我调查他们的各方面的兴趣,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在网上找相关文章,让他们阅读,开始文章一定要浅显,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感悟成功的喜悦,老师在这时不失时机鼓励学生,让他们树立阅读的信心,鼓足阅读的勇气,兴趣成为他们阅读的内在动力,驱动他们去主动阅读更多的文章,通过他们的阅读启发起强烈的求知欲,通过阅读全方位认识世界,陶冶情操,学会精读与泛读,在阅读重吸收营养,丰富自己的心灵。交给学生学会找中心句,学会积累好词佳句,对经典的句子要进行摘录,日积月累学生词汇丰富,写作、交流都会左右逢源。
5.进行读书交流会
关键词:校园文学 校园文学活动 语文学习 课程资源 应试
一、组建社团,形成合力,突破课堂单一学习局限
文学社团是校园文学活动的重要舞台。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曾多次提到“文学社团”,如“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组织学生剧社、小说研究会等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等。这使校园文学活动由个人自发行为逐渐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承认的一种教学形式,也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语文学习具有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生活实践性、自主探究性和综合运用等特点,正是这样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语文活动。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且创造性地编入了综合性学习课题,这些课堂大多需要在课外完成,有的需要通过文学社团活动来完成,有的需要通过文学社团来组织完成更有效而便捷的活动。我们常说,语文功夫在课外,课外的语文学习更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由此看来,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作为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为高效的语文学习开辟了新路径。
新课标下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学习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教师讲读为核心,是一种学生单纯记忆、理解教师所讲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完全依靠老师,没有自己的平台,这种单一的学习形式逐渐埋葬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组建文学社团,把课堂搬到文学社阵地上来,变课堂语文学习为校园文学活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便会大大增强。课堂语文学习,辅之以校园文学活动,两翼齐飞,各显其能,形成合力,终于提升效能。校园文学社团为学生搭建了语文学习的梦想舞台,给学生开辟了语文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第二课堂充分展示文学才情,同时,作为一个组织,它能凝聚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和语好者,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更能提起全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生动活泼的知识。
二、开展研究,更新理念,突破教师满堂灌式局限
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和语文教学研究,能解放师生思想,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能把语文教育放到文学教育的范畴里,提升语文教育的层次,真正做到语言学习和文学熏陶的融合,从而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接受文学的洗礼,在文学教育中品味语言学习的趣味。开展校园文学研究,最大的受益是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完全主宰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由教师满堂灌式传授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譬如说阅读,学生确定阅读书目,便可以自由游弋于语言文字的海洋,汲取语言文字的美,写出读书的感悟和心得。而在满堂灌的课堂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包办到底。教师往往用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分析、思考、品味和揣摩,把学生当作被填充的容器。这样的语文课堂,久而久之,学语文都是为了考试,于是读死书,死读书,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下,写作水平不高,学生对语文课日益产生厌倦,在语文课堂上丝毫体会不到诗意和学习的乐趣。
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研究,首先要进行理论研究,让“校园文学”成为专门的学问,让“校园文学”成为专门的课程,积极开发、开设校园文学课程,如校园文学活动与阅读教学、校园文学活动与写作教学等。自2004年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级教育部门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已经不限于课堂和教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课堂活动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语文学习有多种课程资源,教师应把眼光从课堂投放到课外丰富的语文资源上来,应从满堂灌转移到指导学生海量阅读和文学写作上来。其次,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学实践,开展各种阅读和写作活动,引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变传统课堂为学堂。在校园文学和语文学课堂里,学生成了主人,进行自主阅读和写作;教师成了侍者,不再做知识的贩卖者和学生的思想导师。
三、组织活动,营造氛围,突破只做考试试题局限
语文学习需要良好的氛围,需要一种诗情画意,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调,需要朗读声、吟颂声、背诵声。遗憾的是,目前很多语文课堂,只见众生埋头题海书山静悄悄,不闻一点声音,更听不到书声琅琅,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这不是理想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需要做题,但更需要朗读,需要吟唱。新课标讲求语文学习的感悟和体验,倡导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这些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和倡导,都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来实施或实现。例如,举办读书报告会、诗文朗诵比赛、校外采风、习作展览、作文竞赛、演讲会等,这些皆能营造一种具有浓厚诗意氛围的语文学习环境,有利于使语文学习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从机械呆板式走向生动活泼式。例如,学习《雷雨》《窦娥冤》等剧本时,大多数老师因无法再现剧本情景只好把教学变成练习的形式,学生再也没有激情深入体验剧中人物的情感。为此,我们组建校园戏剧社进行课本剧的排演,在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最终,学生悉数登场,上演了一部泣不成声的情感大剧,通过此次表演,学生深入理解了剧情和剧中人物,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很多知识,这要比单纯练习更接近语文学习的真谛。
应试型的语文教学,把优美的文学作品肢解成一堆堆苍白的语言材料,学生只研究试题的答案,不关注语言材料里那些鲜活的生命和崇高的人性,至此,应试语文学习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学生对语文课渐感乏味,以致失去信心,课堂上经常出现不愿听课反而看小说的现象。如果想让学生从应试的小胡同走出来,就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构建新型的语文学习模式和体系。我们结合学生实际,请文学社指导教师作了“让阅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文学讲座,并给学生推荐有益书目,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大大激发,很多班级掀起了读书热潮,伸手就拿书,出口就是诗。校园文学活动掀起读书热潮,这可能比通过课堂教学的指令更为有效。
四、参加竞赛,成就自我,突破片面追求分数局限
人的成长过程不能缺少动力。目前的语文课堂,老师只是让学生做题,考试分数和名次成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唯一杠杆。评价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果只看考试分数和名次,语文学习就会陷入片面追求分数的深渊,这将是我们的悲哀。语文新课标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高中生语文学习价值的体现应是多色彩的,我们应当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学活动,倡导文学创作和文章写作,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作文比赛,这有利于调动语文学习的兴趣,突破片面追求分数的局限。
一、抓好毕业升级统考,力争教学先锋
1、开学第一周召开六年级全体教师会议,商讨毕业班升学有关问题,从思想上、行动上单独对待,一切以教学质量为中心,集中教研近三年来的升学试题,研究试卷中隐性内涵,分学科开展《六年级升学试题我之见》主题教研演讲,从思想上就站在第一高度,一切以期末测试为基点,注重平时教学渗透。
2、以班主任为主线,学科教师配合,打造高效团队。每月一次激励班会活动,以平态的心公平的对待各类学生,疏导学生学习心理压力,鼓励先进,善于改进,树立学习目标。
3、重视常识学科建设,做到精讲扎实有效。
4、加大检测力度,注重后进生转化,建立长效辅导机制,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搞好日常教学工作,形成教学特色
为了全面系统地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正常驶入规范轨道,特分学科进行建设。
1、语文学科
(1)语文教学在践行“四个一”的同时,重点做好阅读作文教学。
A、继续坚持实行作文日记平常化,推广上作文修改课、讲评课、赏析课、改进课,完善落实学生教师评价体系。
每学期上一节作文展示课;每学期进行一次作文教学总结。
B、新标准提出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学校将积极推进阅读教学、构建教学模型,奠基阅读教学,广博人生。
每生每学期至少读2本完整的书;每师每学期至少读1本完整的教育书籍;每学期师生进行两次读书交流活动。
C、做好四个一工程有效工作,扩大诵读范围,积累中华经典文汇,丰富学生生活。
(2)扎实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楹联实验班”、“品格教育实验班”三个实验班的实施,彰显实验教学优势。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大教师基本功培训力度,强化个人素质,本学期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A、语文教师每天要有写字教案,并坚持每天一小黑板粉笔字,并展示楼下。
B、书法教师每周上好写字辅导课,并运用专栏每天讲解一个字的写法。
C、语文教研活动内容:a、阅读教学如何扎根东城b、日记作文怎样升华(分段要求,期末制定出各年级日记作文指导意见)
D、业务学习内容:向名师(如窦桂梅、朱永新等)迈进。每周一次,轮流主讲,幻灯演示,资源共享。提倡每位教师或几位教师小组对某一名师全方位的学习和借鉴。
2、数学学科
(1)继续完善221工程,逐步形成台账、改错本、下水作业、学生两本合一作业、题库五大体系,全面贯通落实数学日常教学行为。
(2)研发数学日记,通过宣传、学习等形式,把语文与数学两大学科进行整合、联姻,用语言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数学历程。
(3)教研内容:A、221工程前段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并不断完善。B、数学日记大家谈,并尝试性地进行撰写。
(4)业务学习内容:向名师迈进,改变授课方式。每周一次,轮流主讲,幻灯演示,资源共享。
3、英语学科
(1)六年级英语词典引入课堂。本学期要求分类每周一次英语小作文练笔,师生共写,共同成长。
(2)抓好一二年级英语启蒙工作,以活动促发展,以竞赛促进步,每月一次单词积累竞赛。
(3)教研内容:英语后进生如何转化
(4)业务学习:双语学习
4、体艺教学
(1)规范体艺常规管理,加大常规检查力度,关注课堂教学渗透,有计划实施体艺战略。
(2)坚持每天1小时兴趣小组训练,搭建特长展示平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5、远教工作
(1)重视远教工作的开展,整合学科与信息技术,提供多媒体教学有利条件,实行多媒体教学周课程表,并做好资料保存。
(2)努力打造芮城示范小学网络名片,不断充实、完善学校网站建设,责任分工,分块进行,教师学生进行网站的注册与应用。
(3)积极探索远教管理体系,远教工作列入日常管理范围。
三、规范常规工作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1、在去年月总结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征集大家修订意见,完善月考评制度,以人为本,实行量化考核,注重过程管理。先自评,再学校评,最后公布成绩,大家监督,做为考评重要依据。
2、教研组长实行周六例会制,总结本周工作任务,商议下周工作进程。凡各项活动完成后有书面总结并整理入档。
3、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班主任实行双向考核,重点做好学科教师的协调工作,全力调动每位学生整体成绩提升为已任。
4、教师学案本学期采用每天检查登记制度,每周常规检查雷打不动,每月通报一次。教研活动严格安本学期安排进行,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5、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制度,做好3月份听评课活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发挥集体备课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实行课堂逐年达标制度,打造课堂效率。
四、搭建各种展示平台,丰富学生生活
1、各年级每月一次师生阅读沙龙。
2、各年级每月一次师生写字竞赛。
3、各年级每月一次师生作文展示。wWw.gWyoO.
4、一、二年级每月一次英语、语文积累大比武。
5、每月一次课本基础落实达标。
江苏高考语文文科08年增加了加考题的考查。09年开始加考题的40分纳入高考总分的范畴,成为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成败的一部分。这其中,名著题占15分之多,地位举足轻重。然而,连续四年的考查,很多文科班语文老师总是把名著题当做额外的“附加”,对其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对试题类型研究不够。有些老师甚至认为阅读十部名著,即使花大量的时间精力也不能获得高分,事倍功半;因此,在紧张的高考竞争压力下不值得花太多时间。所以,学校、语文老师及学生均不重视。
二、高考名著题考题回放
年份 选择题涉及
的5部名著 选择题设错点 简答题涉及的2部名著 简答题方向
名著名篇阅读 2008 《女神》、《家》、《三国演义》、《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 具体篇目《凤凰涅》和《女神之再生》错位,
人物荀、郭嘉张冠李戴 《呐喊》
《红楼梦》 鲁迅小说人物对应《呐喊》作品篇目,简述“金玉良缘”“木石前盟”含义
2009 《呐喊》《边城》《雷雨》《三国演义》《老人与海》 人物形象九斤老太分析错误,
情节“终于保住了马林鱼”错误 《欧也妮・葛朗台》
《红楼梦》 分析葛朗台人物形象、
概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故事内容
2010 《呐喊》《女神》《边城》《哈姆雷特》《红楼梦》 人物阿Q、假洋鬼子张冠李戴,
情节“哈姆雷特复仇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错误 《老人与海》《三国演义》 结合人物形象圣地亚哥理解主旨句,
从情节“许攸投奔曹操”分析曹操人物性格
2011 《三国演义》《家》《边城》《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 人物觉民、觉慧张冠李戴,
情节“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错误 《红楼梦》
《雷雨》 指出《红楼梦》判词对应人物,
概述侍萍人物经历
三、高考名著题命题分析
1.名著名篇阅读题目设置涉及十部名著中的七部,统计四年高考,《红楼梦》、《三国演义》在选择题与简答题中每年都对应出现,是必考名著,估计以后也是。其余八篇中《呐喊》《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边城》各考了三次,《女神》《家》《雷雨》《老人与海》各考了两次。以后的名著名篇考查估计涉及篇目还会是这七部甚至更多,以达到更全面了解学生对名著掌握情况的目标。
2.以考查人物形象、情节内容、艺术手法为主,其中人物和情节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前四年选择题中八项错误题干有四项涉及人物,有三项涉及情节。八道简答题有五道涉及人物,有三道涉及情节。
3.简答题考查侧重于概括和评价,侧重于多角度切入,简明扼要,一般不作长篇复述情节的要求。
四、高考名著题复习探寻
提高对加试题的重视程度
1.名著题共15分,占加试题总分的37.5%,占文科语文总分的7.5%。必考部分的160分所考题型,从字音到作文,基本上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训练的,到了高三,学生的兴趣已经消磨殆尽,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已经基本定型,提升空间不是太大。但是对于名著题,学生都很陌生,独特的题型、新颖的内容让学生倍感新鲜,而且名著题训练效果显著。所以,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之前怎样,只要我们重视名著题,科学应对,都会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2.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名著题涉及10部名著,学生感到茫茫无边,毫无头绪。名著中有些篇目语言文白夹杂,有些篇目时代背景差异较大,有些篇目内容晦涩难懂。有的学生即使已经看过所考名著,碰到一些题目仍然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兴趣全无。其实,兴趣是阅读名著的最大保障,我们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保证他们能够有效阅读。而激发兴趣的方法的问题,笔者通过尝试,探寻了一些有效措施。
(1)以教材为切入口,让学生联系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延伸到相应篇目的名著阅读中。如学到必修二中的《祝福》,可以拓展阅读《呐喊》,而且联系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选择名著规定篇目进行充分阅读,学到《林黛玉进贾府》,可以拓展阅读《红楼梦》,而且还可以联系选修教材《选读》。此外,必修二中的《边城》,必修三中的《雷雨》 ,《中外戏剧名著选读》中的《家》,都是名著直接联系教材的典型例子。当然,教学必修五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可以延伸阅读同作者的《哈姆雷特》等等。通过教材与名著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怀着重视教材的态度来重视名著,收效显著。
(2)读、看、讲、动、赛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对名著的掌握,不能拘泥于“读”这一种方式,适当的改变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名著的浓厚兴趣。“看”,可以看原著电影、电视,看《百家讲坛》相关视频,甚至看相关动画片等;“讲”,可以在班级或学校开辟“名著讲坛”,可以是老师讲座,也可以安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名著内容讲给全班甚至全校学生听;“动”,即活动,可以密切联系语文活动和名著的关系,如高一举行的演讲比赛就可以开辟“名著影响我的一生”专题演讲,高二举行的辩论赛就可以围绕名著中具有论争价值的问题设置辩题,如“曹操是奸雄还是枭雄”、“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等;“赛”,即知识竞赛,选择学生正在读的名著问题进行知识竞赛,并实行奖优措施,通过提高竞赛的正确率,全员参与,浓厚阅读兴趣,以“赛”引导“读”,以“赛”验证“读”。当然,在这些方式中老师一定要起到筛选甄别的作用,所“看”内容必须精要,所“读”内容的精简讲义必须切合高考,学生自己所“讲”内容必须准确。
(3)循序渐进,计划阅读。10部名著的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长期的计划及实施的保障。高中三个年级必须统一思想,分年级有重点的突破,才能确保学生有效的阅读,才能确保学生不会因为任务的突然加重而对名著丧失兴趣,叫苦不堪。按照学段特点,笔者所在学校高一规定必须读完《红楼梦》《呐喊》《边城》《雷雨》,高二规定必须读完《三国演义》《哈姆雷特》《家》《欧也妮・葛朗台》,高三上学期规定必须读完《老人与海》、《女神》,并且在期中、期末试卷中配以同步的名著题检测,以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名著阅读。
3. 加强对高考试题特点的研究
江苏考试说明是高考的方向标,只有把握好方向,才能确保复习不会偏离目标。从考试说明中可以发现,名著考查涉及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近几年高考主要关注人物、情节等内容,复习时对艺术特色类题目需要特别留心。比如 “《三国演义》擅长描写战争,结合具体事例简述其艺术特点”一题,作答时就需要点出《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没有把笔墨放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而是重点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方面的艺术特色,然后结合典型战争如赤壁之战等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来分析。再如:“《哈姆雷特》精心于结构。作为一个复仇故事,它有三条线索,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请用简洁的语言列出三条线索,并分出主次。”作答时需要列出线索具体内容,然后点出“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他两条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的特点。
从前四年高考名著简答题考查情况来看,2008年考查的鲁迅小说人物对应《呐喊》作品篇目、简述“金玉良缘”“木石前盟”含义两题,只要对两部名著内容基本熟悉即可。09年考查的分析葛朗台人物形象与概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故事内容两题,需要学生在对名著内容熟悉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概括。10年考查的结合人物形象圣地亚哥理解主旨句与从情节“许攸投奔曹操”分析曹操人物性格两题,除了要求概括内容之外,又增加了分析鉴赏的要求。2011年考查的指出《红楼梦》判词对应人物与概述侍萍人物经历,难度不大,但考查较细,概括要求较高。从笔者对高考阅卷分析来看,对于这类简答题的解答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作答时一定要紧扣题目要求,强化审题,不随意扩展。如概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不注意审题,仅仅是叙述“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情节。这种做法明显不妥!需要从情节中概括出主要内容并从多方面进行叙述。
(2)作答时对人物的评价要力争多角度,如“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一题,有不少学生仅仅是围绕最典型特点“吝啬”展开详细叙述,而忽略其他角度“投机商”“暴发户”的评价。
(3)答题时对情节的叙述要力争简略有条理。纵观四年高考简答题,对情节的叙述基本没有详细叙述的要求,如“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一题,对侍萍经历的故事每个阶段情节只需一两句话的简述即可。
对于情节类题目,我们还需要注意“典型情节”的概述题。比如“概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过”,这类题型需要我们作答时涉及到背景原因(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和派进行了一次论辩)、事件过程(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张昭等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故事结局(面对群儒的轮番进攻,诸葛亮从容应对,将对方逐一驳倒,令群儒“尽皆失色”)。当然如果事件具有重大意义还要简述其影响意义。
对于鉴赏类题目,学生普遍感觉不知如何作答,如10年考查的“结合人物形象圣地亚哥理解主旨句”一题,其实联系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理解句子类型的题目来看,这一类题目可以先抓关键词;再换近义词,将原句重新复述一遍,然后结合人物形象或名著内容理解这一句表达的中心意思即可。如2011年南通调研试卷考到下面的题目:“《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作答时可以先抓关键词复述(这句个性化的独白表现了哈姆雷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是漠然忍受命运的暴虐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苦难,显示了人物内心的犹豫不决),然后结合人物形象,谈一谈对句子的理解(这句话体现了哈姆雷特精于思想疏于行动、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高考改革正在使语文教育教学逐渐回归本真。近两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已经开始坚持“能力、文化”的双重立意,越发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对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对阅读的理解与感悟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语文作为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科,理应备受重视。然而,如今的语文课却陷入被很多学生“不爱学、不重视”的尴尬境地。反思其原因,或许从语文学习的内容到教学方式方法都让学生感到无趣。教育者应认识到:语文要想“活着”,绝不能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绝不能再“死教”,语文教学要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要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面对改革,首先要思考的是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受教育的对象是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的灵魂,教师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成长观”和“大语文观”,并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要用观念指导行动。教师要深知语文素养需要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才能提高。教师需要思索如何尝试新的方法,如何开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活动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并将启发与感悟落实于行动;教师要专注于如何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浸染与熏陶,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
三、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
近两年来,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语文教研组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通过有效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理解、感悟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1.把语文学习与校园生活相结合
比如,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在各班设立了“诚信水站”。配合“诚信水站”活动的开展,学校语文组开展了“我是学校小主人 我为水站写标语”的语文大赛,面向全校征集、评选“诚信水站”的宣传标语。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极高,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作品,如“\信是金,滴水润心”“甘泉不竭,诚信不泯”这样的宣传语,让教师们倍感欣喜,也因此更加相信: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写不出来,而是没有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悟。学生在贴近自己生活的活动中,既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加强了诚信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2.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语文课堂绝不应仅局限在教室里,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出去。生活中、社会上,处处都有语文课堂,有学生们可以汲取的文化养料。生活的课堂是最生动、最有教育意义的。学生的亲身体验,是教师在教室里无法传达给他们的,这样的学习给学生留下的是鲜活而生动的记忆。例如,教师给初二年级的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为你们感兴趣的博物馆拍摄一部宣传片,绘制一张宣传海报,在海报上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个性化介绍词,开学后进行交流。
3.通过语文活动促进名著阅读
倡导阅读经典名著,预示着语文教学阅读时代的到来。如果阅读是一片无限广阔和茂盛的森林,教师就是一条芬芳的小径,把学生引领到森林里,让他们去探索、采摘、感受。比如,初一年级组织了“我读《西游记》”系列活动,活动环节包括讲故事大赛、小报绘制、知识竞赛、配乐演奏及小品展示等;高一年级举办了红学知识竞赛、老舍专题报告年级交流会,使学生们走近名著、阅读名著,积累知识,提升阅读兴趣,同时走近名家,了解他们的作品、生平,从中获取精神力量。
4.在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那些喜欢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关注那些兴趣不高、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学生,引领他们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自然而然地会使学生对语文更感兴趣,也使他们的语文成绩得到提高。比如,学校每个学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优秀习作,鼓励学生主动投稿,也可由教师推荐,发表在学校语文组创办的系列作品集中。发表作品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稿费,其作品还会被全校师生传阅,很快就成为“名人”,而且还可以获得作品集的珍藏版。再比如,组织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高二年级“成语英雄”大赛组织了全年级学生参加,经过预赛选拔、抽签组队、设计队名队徽和口号的过程,采取个人能力展示、全队协作、邀请场外粉丝援助等多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同学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夯实了成语基础,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5.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
比如,学生优秀作品集中的“成长”版块,将学生的考场作文和经过试卷讲评、教师面批辅导后学生自己修改的稿子同时刊登,这样的两篇文章能清晰地看出学生在每一次作文辅导之后的进步与提高。在成功的体验中,学生更乐于主动学习,从而在学习中真正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这也正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6.使活动成系列、有梯度
开学之初,各年级备课组制定出本学期语文活动的详细计划,使这些活动形成有关联的系列,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形成完整的系统。比如初二年级在做“二十四节气我来讲”活动时,每到一个节气都引导学生关注,用一幅图画来表现这个节气的特点与风俗。一学年下来,学生养成了持之以恒的好习惯,也使所学到的知识更完整。
四、结语
一、营造氛围,潜化阅读
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教科所借助多种读书活动的开展,以“建设书香校园”“全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指导,以“阅读优秀书籍”、创建“书香班级”为途径,引领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
2011年开始,我们建议市直学校把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但这门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九江小学利用两周时间,各年级共推出六位老师进行了阅读指导课观摩教学,她们分别就不同的主题“阅读的目的”“注重积累”“推荐好书”“童书共读”,给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体验就有收获,经验就是财富。这只是一个开始,是我们探索阅读指导道路的开始!
二、培养兴趣,快乐阅读
有效的阅读,必定离不开教育的合力:通过榜样示范以激发兴趣,借助书香家庭以培养兴趣,开展精彩活动以保持兴趣。
1.榜样示范,激发兴趣。要想让学生喜欢阅读,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感染他们。让学生知道自己一有空闲就阅读,自己也会把喜欢的书推荐出来,可以无拘无束地就书中内容进行交流。这样,老师和家长就成了读书的榜样,也是在无声地告诉学生:阅读是快乐的。
2.书香家庭,培养兴趣。我们倡导家长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尽量为孩子创造静心读书的环境,多读书,多读有价值的书,每天阅读不得少于半小时。学校还经常举行“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从家庭藏书量、图书分类、读书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交流读书心得等方面来考评。争创“书香家庭”,让“书香”芬芳于学生的心间!
3.精彩活动,保持兴趣。小学生阅读希望自己读有所得的同时,还期望得到大人们的认可和赞许。针对小学生的这一阅读心理特点,很多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并长久保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们把课外阅读变成自主行为。
(1)如火如荼暑期读
语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抓住每年的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布置学生在家进行课外阅读,平时每天也有规定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引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为响应省教育厅的号召,根据其的《小学生暑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开展“九江市小学生暑期读好书活动”。为了有效地开展好本次活动,各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手抄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编辑、班级或个人作品集锦等。学校各学段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举办“读书博览会”,通过“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牵手网络阅读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子阅读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电子阅读能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时空界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倡导电子阅读,为有效课外阅读开拓广泛空间。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努力构建一个新型课外阅读模式。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些用心的老师还在博客上开设读书专门空间,如“与经典同行”,这是信息化环境下新型阅读模式的外在体现之一。在博客上分别设置小的版块,如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时文阅读、名言选登、身边的事、留言板、写信给我等,多角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课外阅读完全融入信息化环境,让喜欢上网的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环境中阅读成长。
三、指导方法,有效阅读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开卷并非都有益,有些内容不健康的书报杂志、非法出版物确实会把人们引向歧途,涉世未深的学生尤其要警惕。因此,推荐课外书是使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的基础。市场上那么多书,怎样指导学生健康、高效地阅读?
1.推荐书目,有目标地阅读。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结合课堂教学、课程标准、社会热点及 “红帆船”读书活动的阅读书目、当当网上的名著推荐、儿童名作家的作品集等,我们向全市小学生推荐了一批课外书籍,着重给他们推荐名家名篇,作为学生课外必读书目,还把与课文有关的中外名著或优秀作品作为选读书目。每个年级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甚至是书目的版本、作者等都清楚地列在计划中。选择性地开列书目,为有效课外阅读完成正确引领。
2.制订计划,有层次地阅读。课外阅读不能简单地列出书目就万事大吉,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一定要做课外阅读指导,尤其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课外读物更应如此。对有些读物,教师事先指导一下,学生阅读起来就省力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结合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有些读物,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做些分析评价,学生会豁然开朗。如此一来,会为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提供方法保障。
许多家长还主动加强了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监督和指导,他们一致认为,这种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普及了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及时检查,有反馈地阅读。为保证计划顺利实施,市直学校还制定了“晨诵”“午读”的阅读方案,并安排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给学生阅读以保障。利用这些时间,师生互相推荐好书、进行课外书剧本表演、精彩段落赏读等,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读名著,就更是如此,就好比与大师携手共进,启迪心智,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明确要求:要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各种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纷纷粉墨登场,各地中考试卷也出现相应有关名著阅读的试题。在这两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名著阅读的分值也在逐年增加,试题形式越来越多变,内容越来越具体。这样,在初中阶段如何有效引领学生阅读名著也就愈加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气质修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个性和人格。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网络走入千家万户。不少学生,特别是那些缺乏家长正确教育管理的留守学生,一回家就守候在电视前或电脑旁,节假日更是几乎沉溺其中。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只注重考试分数,给学生不断增加繁重的课业负担,却忽视了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中“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低分无能”的现象极为严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材语言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组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7.7%,不足三分之一,这说明四大名著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其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无可比肩的。中学语文教师,应以开展讲故事等读书活动为载体,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名著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通过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
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些名著的精彩片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美猴王》(选自《西游记》)等。历史课本中也有一些相关介绍,教师通过精彩的故事片段的介绍,引导学生阅读鉴赏,使学生对这些名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产生一定的阅读的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名著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语文、历史课本或课外阅读课本中适当增加一些名著常识介绍、精彩故事片段赏析等内容,使学生对文学名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利用好晨读和课外活动,组织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生的课业量相对减少,统一的上课时间相对缩短,学生的晨读时间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相对增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晨读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诸如读名著、讲名著中的故事等主题活动。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初中生可阅读简易读本、高中生可阅读原著。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原著,熟悉其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把阅读到的精彩故事片段或自己的阅读感受、所受启发等讲给大家听,也可以就其中某一故事或片段展开讨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可按学习小组进行,教师流动监督、指导。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名著阅读竞赛、读书演讲和读书讨论活动。坚持长久,就能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好习惯,在名著中汲取丰富营养。既积累知识,增强修养,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三、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习惯
教师要积极鼓励支持在学生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指导阅读兴趣小组自发开展读中外名著、讲名著中的故事等活动的开展,并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开展读书会活动交流读后感、读书笔记。还可以通过板报墙报或者开办班级“小报”,让学生把自己阅读到的精美文章或心得体会展示出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交流、讨论,介绍各自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阅读名著的习惯,尝到了阅读名著的甜头,就会主动去阅读名著,开阔文学视野,培养文学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家校配合,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教师通过家长会等渠道引领家长配合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阅读名著。家长应该支持孩子阅读名著,有条件时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各种名著,并和孩子沟通交流心得体会。这样,既融洽了亲子关系,又增强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气质修养,进而塑造他们健康的个性和人格。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