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来自石家庄办事处,因为在二十期的学员中有很多我们办事处的同事,所以刚刚到这里就听到他们给我描述的这里的文化培训生活,“紧张,累,但很充实”是最简单的概括,有个同事说他在第一天的跑操中他吐了。听到这些我的心中有一丝的不安,虽然我自己在中学的时候长跑的成绩是很好的,可是自从上了大学以后锻炼就很少,真的不知道自己第一天能不能坚持下来。但是要来的是终究要来的,我只有勇敢的面对而不能退缩。
7月4号,伴随着刺耳的闹铃声我从睡梦中惊醒,早上5点我和同宿舍的同事都起来洗漱,说来惭愧,我已经不记得上次早上5点钟起床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因为怕迟到所以我们把时间留的很充裕,收拾完我们兴冲冲的跑道集合地点,本来以为我们是最早到的,可是到了以后才发现那里已经有了很多的同学。我的心中一颤,看来激烈的竞争已经开始了。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自己是怎么熬过那第一天的早操了,只记得跑完后大腿疼了整整一天。当时真的有点不理解,公司的文化培训为什么非要让我们经受早操的折磨呢?现在想来公司对我们新员工这样的要求是有良苦的用心的。第一,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的工作,身体垮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锻炼身体是最为重要的前提。第二,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艰苦奋斗这一项,试问我们如果连跑操这样的小事情都不能坚持住,又怎么可能接受以后工作中那接踵而来的困难呢,我们又怎么能有永不言败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呢?如果连跑操都不能完成的话,那我们在没有进行培训之前就应该已经被淘汰了。
经过这一个星期后,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教官和老师虽然对我们很严厉,对我们的要求极为严格,但我却能看出他们对我们这些新员工的深切关怀和殷切的期望。文化培训分为课堂授课,课外活动和晚上的影片教学。课程的安排是相当合理的,培训的三个部分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使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
团结合作集体奋斗
华为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是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战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分工的逐渐细致化,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合作,通过集体共同的力量生产出成本低,质量高的产品,提供让客户最满意的服务,这样我们才可以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户外活动的拔河比赛中,我对团结合作,集体奋斗有了新的认识,拔河是一项集体的运动,要求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正是我们一天所学的文化的真实的体现与验证。可是单单有精神还是不够的。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作为拔河比赛的主力选手,我亲身体验了那激动的时刻,随着教官的一声哨响,两队的选手都拼了命的往自己这边拉绳子,我本来以为可以很轻松的就能结束战斗,可是当比赛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错了,绳子把我的手几乎勒破,我这时已经听不到身边队友的加油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绝对不能输,可是在僵持了几分钟后,我们的队伍用力好像有点分散,队员们并没有站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开始摇摆起来,脚下也开始站的不是很稳,绳子一点点向对方移去。大家显得很着急可是我们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没有能够站稳脚跟。最后还是输了,走下赛场我的双臂已经麻木了,虽然身边的队友仍在为我们的努力而鼓掌,可是我的心里有说的出的难过。等我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感到,虽然我们大家都尽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可是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原因就出在我们没有很好的领会团队合作的精髓,我们没有能够掌握拔河的技巧,在僵持的最关键时刻我们的队伍摇摆起来,这势必会分散我们的力量,虽然我们的心都想着往一处用力,可是实际上我们的力却是分散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大可是却没有凝聚起来,忽视了我们是一个团体,而是单兵在作战,自己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拉,这怎么能不失败呢?想通了这些我感到一丝的欣慰。因为我从拔河比赛的失败中,体会到了团结一致,集体合作的精髓,真正的对公司的这个文化有了切身的体会与理解,而不再是以前那简单的文字的概念了。我想公司为我们安排这个比赛的真正目的达到了。
一个企业的成功,靠的不光是创始人的个人魅力。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是团队集体奋斗团结合作的工作文化和工作关系,这种精神甚至可以弥补很多方面的不足。我们这些新人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迅速转型,放弃以前种种单打独斗的想法,我们必须要明白,“没有一只大雁会升的太高,如果他只用自己的翅膀飞行”。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就融入我们所在的集体,今后的工作更是如此,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向身边的人求助,大家一起,共度难关;看到别人身处困境之时,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风雨同舟,排除万难。
责任心与敬业精神
每一个华为员工必须有责任心以及对工作热爱,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来面对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客户。所谓责任心,我们可以理解为做事良好的动机和愿望,认真、规范、正确的做事,并且积极努力行动,追求结果。而敬业精神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包括我们的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作为新员工的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我们的责任心以及对工作的热诚,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培养一种良好的性格基础。如果我们从点滴开始,对工作、家庭和身边的一切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那么我们就逐步走向成熟了,而且我们个人的生活也会幸福,因为我们活的坦荡荡,而且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问心无愧,别人对我们也会尊重。有些人抱怨这抱怨那,把责任推过来推过去,总想落一个自身清白,自身清闲,孰不知这已经不是一个华为人的行为了。当一个人不想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百个借口,可是当一个人想要把一件事做好时,他就会有一百种解决方案。我们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呢?答案应该很明显吧。
诚信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华为十几年来铸就的成就只有两个字——诚信。华为文化让我们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不需丝毫的掩饰。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惟有诚信才是我们生存之道。对客户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这种诚信创造的价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许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欺诈,也许我们这样做过的过程中会吃大亏,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只要你坚持,客户会选择你,对手会尊重你,员工会爱戴你,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大法宝。一个人不能一辈子做事,但要一辈子做人。
自我批判不断进步
关键词:文化礼堂;培训活动;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礼堂,即指用于集会、观看电影或者一般公共演出活动的场所。
礼堂曾经是一个年代的记忆,人们在礼堂看幕布电影、皮影戏、二人转等,礼堂曾经是人民群众集体娱乐的公共记忆场所。随着电视、电脑、电影院等的普及,礼堂似乎逐步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201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本省年度十大实事之一。顾名思义,农村文化礼堂,即在农村地区(一般以村为单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仪式、祭祀、娱乐、图文宣传等活动,来挖掘、展现本村文化底蕴,最终达到凝聚文化、传承文化的一种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浙江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那么,宁波现在建得怎么样了?2013年4月份以来,宁波市在9个县(市、区)114个镇(乡、街道)15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试点工作,到12月中旬前已完成150家具有示范意义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任务。其中余姚已建立57家文化礼堂,几乎覆盖了所有乡镇街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余姚在优化农村文化教育阵地功能布局上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在村(社区)建设“1+1+1+X”阵地场所,即建设1个供群众举办大型活动的礼堂,1个集普及科技、人文、法制知识等于一体的综合讲堂,1个教育阵地和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村落小公园、文化长廊等多个配套文化设施。
文化礼堂虽然已建立好,各种硬件配套设施也相对比较完善,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财政补助,但是在运作上,特别是软件建设上还是存在着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
问题一:基层文化工作者对文化礼堂认识不到位,存在抵触心理。
不少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底下各乡镇街道的农村文化礼堂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总觉得礼堂就是放放电影,村里人集中聚聚会的地方,跟自己的本质工作没有多大的联系。再加上不是本村人,对村里的历史发展和文化需求不是很了解,也就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甚至不愿下去辅导培训,嫌这嫌那,抱怨声不断,对于有需要培训指导的文化礼堂也是敷衍了事,随便应付一下就完事。这就使得不少村级文化礼堂的活动质量不高,文艺节目水平低,艺术性不强,说白一点就是没有看头,老百姓不喜欢,这样的文化礼堂就成为一个空架子。
问题二:文化礼堂创新不够,作用发挥还不是很充分。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农民文化素质越来越高,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单一的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的娱乐活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人们更乐于“走出去”参加各种集会活动,所以文化礼堂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去处,礼堂的活动越丰富就越能吸引他们。但目前不少文化礼堂老是些一成不变的活动,各种设施设备还是原地踏步,久而久之礼堂也就失去吸引力,如同虚设,文化礼堂这个大平台的功能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问题三:缺少一支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
各种硬件设施配置好好了,各类活动也开展起来了,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人去操作运行,所以建立一支全面的文化人才队伍在文化礼堂软件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但现在很多的文化礼堂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文化站长进行兼职,由于是兼职,当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礼堂的运作上去。即使有相应的管理人员,也只是简单的做好一些后勤服务工作,如开开门,记录档案等工作,这对于文化礼堂的发展,开展活动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我们所需要的是既能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又能自行组织开展活动的全面性人才,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介于以上问题,我觉得培训课堂进文化礼堂这个课题显得尤为迫切,并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集中式培训方法。首先,基层文化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主动了解各个文化礼堂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且正确对待,提高认知,对于礼堂上薄弱的环节要进行重点培训辅导。可以采取走出去、请上来的集中培训方法,集中统一安排部署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以舞蹈培训为例,通过调查发现舞蹈是文化礼堂中比较广泛的一个活动,参与人数较多,活动时间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文化馆舞蹈干部正是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每年我馆都会集中举办一至二次的全市性舞蹈骨干培训,特别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排舞,基本上每年都举办培训班,来自全是21个乡镇街道将近百来个学员得到了培训,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这种集中式培训的好处就是把团队里的骨干集中起来当作师资加强培训,成为小教员后再由她们回到自己的团队进行培训。这样,就能保证培训能全面开花。除了这样的集中培训方式,还有一种就是可以去其中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文化礼堂,作为集中点,再把周边附近邻近的各个村的骨干都集中到这个礼堂,然后再进行培训。像朗霞街道天花村就是这样的培训方式,邀请文化馆的专职舞蹈干部下村培训,同时把周边几个村的文化礼堂团队中的骨干都集中到天花村。这样既解决了培训老师到处跑,浪费时间的问题,同时也惠顾了周边几个村,算是资源共享,在经济上也有所节省。这种以点带面,面面俱到的培训方式,对于文化礼堂的活动开展是多多益善的。有了新的内容充实,就会有新的活动产生,群众的积极性也会为之提高,那么文化礼堂也会越来越丰富。
二、点单式培训方法。点单式培训是我馆一个最为主要的培训方式,由周末课堂推出实行,现已成为我馆培训一大特色。那么什么是点单式培训呢?简单来说就是由文化馆把培训的项目列单,分发到各乡镇街道,由他们自主选择需要什么项目培训,最后再统一到文化馆汇总,文化馆根据上报的情况安排培训。这样一来不会导致盲目的培训出现,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锅端,浪费精力财力,还事与愿违,而是按需培训,下面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被培训者通过点单也得到了所想的培训内容。这样的培训方式无疑是两全其美的,就不会出现上面忙着送,下面积极性不高的尴尬场面。所以这种点单式的培训方式是文化礼堂培训当中深受欢迎,也是运作良好的培训方式之一。这里以我馆的周末课堂为例,在点单式培训当中我们看到舞蹈培训是需求量最大的,几乎每个乡镇街道都有点到。通过点单我们就了解到舞蹈是各个文化礼堂迫切需要的,所以就会相应的多安排培训老师进入到各礼堂给里面的老百姓培训。甚至大家都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晚上、双休日都肯到文化礼堂里参加培训,可见积极性有多高了。有了积极性,做事就更有动力了,文化礼堂也会随之发展起来,相应的活动也会越来越多,礼堂的作用就会充分发挥起来。那么还有一种点单式培训方式,就是由各乡镇街道根据自己所需把培训的项目上报给文化馆,然后再由文化馆安排,他们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正所谓上面送得安心,底下学得开心,事半功倍。
三、针对性培训方法。所谓针对性培训就是可以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年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农村文化礼堂时一个综合性场所,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到文化礼堂里活动,所以文化礼堂开设文娱活动的种类应该形式多样,兼顾不同的人群,让各年龄阶层的人都乐于到文化礼堂去,所以培训活动也应该如此。如2014年余姚市“春泥”志愿服务百村行教育活动就是针对青少年开展的培训辅导活动,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地点就设在文化礼堂。青少年能在文化礼堂中进行课业辅导,各类艺术培训等活动,既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又使得未成年人的寒暑假过得更有意义,文化礼堂从中发挥了很好的阵地作用。又如,针对文化礼堂全面人才紧缺的情况, 我馆在2014年上半年特地集中组织了一次“五大员”培训活动,还特别邀请专家老师进行专门指导,力争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管理、热心文化事业的文化礼堂全面性人才,来负责文化礼堂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服务。而对于那些上班族来说,白天没时间,我们就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进行,培训内容可以根据他们的点单来确定展开,像时下比较流行的排舞,交谊舞都很受大家的欢迎。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后到礼堂里跳跳舞,唱唱歌,轻松轻松,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一举两得。还有像我们余姚,每个乡镇街道在不同的月份都有自己相应的主题活动,那么文化礼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所以为确保他们活动的顺利进行,我馆会针对不同的活动给各个团队开展各类培训辅导工作,如舞蹈,戏曲,声乐等等,门类众多。而那些通过培训的团队在艺术水平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文化礼堂的演出中都会大放光彩。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跨文化广告传播跨文化培训
企业界的跨国跨文化背景自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以来越发明显,商业领域的理念大战、意识大战,其实质都是文化大战。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成为统一的大市场,世界贸易与世界交往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的遭遇也越来越多。这个趋势同时也使跨文化广告传播日益频繁,挑战日益严峻。广告公司要充分认识到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关键是对广告人员进行培训,将一种新型的文化植根于企业成员之中,实行全员的跨文化管理,真正实现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目的。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含义
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是指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跨文化广告传播是指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活动时,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传播目标。如中国某一产品要打入国外市场,需在国外作广告宣传,广告如何实现与外国人顺利沟通,便是一个跨文化传播的问题。
二、广告人员跨文化培训的必要性
在世界多元化并存的大背景下,研究跨文化广播传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产品要走向世界市场,对外进行广告宣传,就必须了解广告地的广告规范、风俗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不同的文化群体的沟通,有效地传达广告信息,发挥广告的作用,实现广告的目的。反之,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也要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消费者,才能顺利地沟通,有效地占领市场。
这对广告公司,尤其是广告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倘若固守着基于本土文化的传统的广告意识和模式不变,不进行其内部培训与提高,就无法指导全球化广告的创作。所以,对广告人员的跨文化培训是一项不可忽略的任务。
三、广告人员跨文化培训途径
1.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指南。两种不同的文化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及对家庭、国家、经济制度甚至人本身的不同看法,而这些文化差异必将产生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现象。研究表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失败80%是由于管理者对国际市场和文化的不了解,这种对跨文化管理不重视所导致的代价是沉重的。跨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并做到包容和尊重。广告行业的每一位员工同样应该重视并树立跨文化学习和应用的意识,否则无法创作出适应不同国家文化和消费者心理、能将本国产品打进国外市场的成功广告。跨文化执行力形成的关键在于跨文化意识的强弱,而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管理中成为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意识培训是企业跨文化培训的基础,只有员工的意识和观念改变了,行为才会随之改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语言与翻译培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语言沟通的桥梁,语言沟通与交流是提高不同文化适应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广告人员扎实的语言功底与翻译能力则是做好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前提条件。除了要使员工掌握中外语言(如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或让员工与来自东道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等),还要开设部分语用学课程使其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因为广告文案创作单靠字典释义是不行的,语言文字应地道,能得到当地民族国家的认可。如一般英美人说公鸡用rooster而不用cock,因为cock是脏话。CUE是美国一个牙膏的牌子,而在法语俚语中是“屁股”的意思。“Fit is best”是美国一句对称、有力度和美感的广告词,若翻译成“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就大打折扣了。由此可见,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广告翻译应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选字不俗却顺口易记,灵活变通却务真务实,入乡随俗却不失立场。
3.文化培训
其实,语言与翻译的学习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即广告语言必须反映文化特征。文化培训是跨文化广告传播中人员培训的关键所在。跨文化广告传播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消费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与本土有着巨大的差异,而所有差异中对传播影响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是文化的差异。如果不懂或忽视这些在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差异,广告的可能性和广告传播的效果就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冲击。这就是有许多产品在国内销路很好,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却遇到了困难,甚至惨遭失败的原因。
文化培训可以从环境关系、价值观念、人的本质、宗教习俗、道德规范以及时间和活动的取向等方面进行。比如,玉兰油和宝洁在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做广告时就采用了不同的命名。而食品广告语则更需要严谨了解当地文化,因为吃喝习惯通常受区域、口味和信仰的约束。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饮食习惯也会反映在广告中。麦当劳在携着美国通俗文化风行世界的时候,却做到了在不同的国家配有不同的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果味奶溶,在中国则配有红茶,而印度德里的巨无霸,居然是咖喱鸡做成的,因为印度教不吃牛肉,这充分体现了麦当劳文化融合的能力。再如,“高露洁”牙膏在马来西亚开拓市场时,广告诉求一再强调其增白的功能,而该地区却以牙齿黑黄为高贵的象征,且通过咀嚼槟榔来使牙齿变黑,显然这则广告是在帮倒忙。广告人员如果仅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去看待他人的文化习惯,所做出的判断可能恰好触犯了文化禁忌。因此,能被广告受众接受,适应文化和亚文化的习俗和状况的广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达到促进销售、繁荣市场的目的。
4.政策法规培训
不同国家关于广告实施的政策法令相异,这直接限制影响着跨国广告的进行,广告创作前必须先调查了解清楚。广告公司应对员工此方面进行细致培训,使其牢记异国法规,既达到广告目的,又绕开政策限制。比如许多国家的广告法都禁止在电视广告中使用儿童形象。又如,德国禁播比较式广告文案,意大利广告对广告选词文明度有要求,日本对每则广告的时间有严格限制,而瑞士和美国则相当宽松,等等。
5.跨文化管理能力培训
广告公司面临着跨文化广告传播的任务,因此广告公司对部门经理除了要要进行意识、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培训,还要加强其跨文化管理和执行能力的培训,培养目光长远、能应对各种文化冲突的经理人员。一般采用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来取得跨文化管理技能。可以通过出国留学、国内文化熏陶等手段增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然后通过跨文化团队建设的方式,训练其在多元文化团队中实施管理的技巧。也可以聘请跨文化管理顾问对经理人进行专门指导,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执行力,从而实行积极有效的全员跨文化管理,形成共容的企业文化。
四、培训注意问题
首先,跨文化意识培训不要导致刻板印象。对文化或民族的概括和结论不应误导员工在片面经验和描述的基础上给整个群体套上一种单一刻板的看法。如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很容易使广告人员对各国人产生刻板印象,从而造成广告创作中的背景与事实相悖。其次,在对员工进行语言翻译能力培训时,要注意语言差异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培训中,语言的表述应尽量使用母语,如果不加分析处理就直接应用于培训,就会造成受训员工的误解和不适应。培训材料和方法也必须考虑国人的学习习惯,并在中外文化之间达成平衡。第三,要注意文化培训中员工的反应。有时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会对相同的内容产生不同乃至相反的反应和理解。最后,跨文化培训除了进行文化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公关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要针对某项广告任务,对客户部成员和广告创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从而根据特定的市场文化的特点创作有效的广告。总之,跨文化培训不是一时一地的一次性培训,而是一个过程。
诚如大家所言,中心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这个家的亲人。今天,您用实践行动证明了您是独一无二的,您是无法取代的;明天,我们将自豪地向世人召示,我们的中心、我们的精诚团队以及我们的企业文化同样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取代的。
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看谁更精彩;还有人说:竞争是一套有氧健身操,能舒筋活络,谱写跳动的脉搏;我想说,优秀的企业文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能量宝库,放飞激-情,收获红红火火。
那么应该如何来理解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充盈着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它既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生产力;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源泉。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对外是一面旗帜。
也许这样来解释企业文化,会有一些差强人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企业时,这个企业中最明显、最不同寻常的现象、事物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比如,你踏进一个企业,马上就能感觉到该企业所处的氛围,人们是如何彼此问候的,如何待人接物的,如何规划办公环境的等等等等一些有声无声的事物向您展现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如此深入的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甚至是那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正所谓企业文化无处不在。
海尔的企业格言中有两句话道出了海尔人的心声:“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情办成,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的办下去。”这两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海尔公司永远创新、永远进取的企业精神,以及谦虚务实的企业风貌。
无独有偶,微软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曾经用了一句这样的广告语:“你喜欢自由自在、手拿可乐、边听音乐的工作环境吗?”这对于正四处求职的人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啊,这也正昭示了微软独特的企业文化。
我们中心的企业文化是发展的、进步的,无所不在的。您看,那一条条规范企业与员工行为的制度是一种企业文化;一次次感恩社会的捐赠活动是一种企业文化;一套套代表整体形象识别系统的工牌是一种企业文化。
还有,大家是否记得,2004年3月8日,身患癌症的“光荣母亲”汪淑丽来到了咱们中心,她的坎坷经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引发了现场捐款的热潮,谱写了人间处处有真情的感人篇章;2004年8月4日,在得知宝安“两岁小孩掉进滚烫稀饭锅”,因家境贫寒无力医治,面临死亡边缘的时候,中心领导当机立断,向其提供了物质援助;2004年10月26日,我们中心组织了对贵州省贫困地区和本市困难群众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2005年4月份,培训部杨福新同志遇到了家庭困难,这个时候大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纷纷伸出了友谊之手,助其度过难关等等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的中心是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充满人性的大家庭;我们的团队是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体;我们的领导是这样具有亲和力、英明决策的领导;我们的员工是这样互助互爱、团结协作的员工;我们的企业文化是这样以人为本、精诚团结的文化。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培训文化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28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院校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的兴起,教师培训逐渐从“技术理性”阶段开始迈向“实践理性”阶段,并有意向“解放理性”阶段过渡;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拓展和深化。“教师培训文化”作为教师培训研究场域下的重要话题,常常在各类研究中被提及,但却很少被作为“研究主题”来探索,因此,关于教师培训文化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文章在总结新疆师范大学近六年来教师培训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教师培训工作”置于“培训文化”的视野下进行探讨和归因,以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策略。
1 “教师培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非常广泛的概念,自古以来有着深广的意蕴,不同领域的学者,解读视角和观点都各不相同。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鲁克洪近百年的统计(1871年-1951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多达164种。①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习惯、知识学问、审美情趣、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关于文化的解释,都仅仅在反映着文化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主要内涵特征,并不能涵盖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培训文化”是在“教师培训”和“文化”的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融合性概念,对于它的解释同样具有自主性和不确定性,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表述;它既反映着“教师培训”的要素特征,又体现着“文化”的内涵和色彩。从教师培训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所谓“教师培训文化”主要是指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承训院校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所逐步形成、创造、积淀、育化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是教师培训工作全体参与者所认同、共享、信守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培训成果等的总和;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地方性和创新性。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从精神到物质、从思想到行动、从知识体系到生活方式,都有“人”的因素存在。由于教师不只是一个“ 专业人”,更是一个“文化人”,②因此,教师培训文化的存在和生成离不开“人”的主体价值和理念。教师培训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文化强调的是教师培训在社会活动中的文化存在和境域,是考量教师培训是否实现真正变革的深层要素。
2 “教师培训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因地域特色、社会背景、资源优势等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实施状态和特征,其教师培训文化也因此形态各异。同一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因项目类别、培训对象、培训学科、培训模式等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实施状态和特征,但其教师培训文化却有着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培训文化的认同、共享、信守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培训工作内涵式发展的程度。
当下,部分学者按照培训文化的存在形式将教师培训文化分为“显性文化”(或称有形文化)和“隐性文化”(或称无形文化),显性文化主要涉及教师培训的硬件条件、资源、制度、课程内容、培训成果等,隐性文化主要涉及培训的理念、模式、培训者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由于教师培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又是社会现象与行业现象的融合,其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受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教师培训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样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培训各个实施环节既有显性文化的渗透,也有隐性文化的融入,很难将其各个要素进行显性和隐性的归类。由此,笔者从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出发,主要将教师培训文化的表现形式分为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团队文化和宣传文化四个部分;课程文化主要聚焦课程内容及主题模块的设置、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制度文化主要聚焦培训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团队文化主要聚焦团队构成、团队建设、团队精神、团队活动开展等;宣传文化主要聚焦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活动、宣传成果等。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培训的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团队文化和宣传文化四个部分是彼此交融、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够割裂来看。
3 培训文化视野下教师培训现状的再思考
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人的发展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文化发展,是人获得文化、占有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③因此,“教师培训”作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活动,其重要价值在于其文化价值,从培训文化的层面去审视教师培训工作不仅是对“人的文化发展”的关注和重视,更是对教师培训内涵式发展的价值诉求。近期,针对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现状,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85名教师培训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的项目主管领导、管理团队、学科首席专家、培训班的班主任、参训教师。结合新疆教师培训工作实际和调查结果,主要形成以下观点与广大教师培训改革的实践者进行探讨。
3.1 变革深处是文化,宣传工作是关键
面对大规模的培训任务和一系列教师培训工作改革措施,承训机构和承训学院往往把关注点更多聚焦在了课程内容上,即培训的“量”,而较为忽略培训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即培训的“质”。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变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培训文化的生成便是一种质变,它是衡量培训工作完整性的工具,更是考查培训组织中培训发展现状和表现形式的重要标志。教师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深处实质上是培训文化的发展,培训文化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培训宣传。教师培训的实施包括诸多环节和要素,宣传工作贯穿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始终,是提升教师培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具有“导培、助培、诊培、促培”的作用。74%的调查对象都表示,宣传工作是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宣传工作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帮助教师培训工作的全体参与者了解培训项目的背景和意义,明确培训目标,建立培训认同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产生优质的培训效果,衍生新的培训成果,树立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品牌和培训项目品牌,进一步扩大培训的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广大教师支持教师培训工作的良好局面。
3.2 专业发展是目标,团队建设是保障
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两翼;专业发展是职业认同的基础,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动力。④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重要旨趣在于通过培训者、课程、工具、活动等的交互,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从而为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培训文化生成的重要体现,而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则是教师培训文化生成的重要保障。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涌现,教师培训在不断改革,因此培训者团队建设也需要不断强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者团队建设的统一有助于推进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笔者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访谈发现,教师培训实施过程中最让其印象深刻的往往不是培训课程本身,而是培训团队的专业化水平、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风貌、培训专家的专业文化底蕴和个人魅力等;由此表明,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应以团队建设为着力点,从而强化参训教师对培训的良好认知和评价,在树立培训团队形象的过程中彰显教师培训的文化内涵。
3.3 以人为本是核心,隐性经验是资源
“越是重视人的地位,就会越重视隐性管理的作用;越是高水平管理,越有隐性管理的地位。”⑤教师培训文化的生成和存在离不开“人”的主体价值和理念,“以人为本”往往是所有培训机构(或承训院校)追寻的价值准则,然而在培训实际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却很难凸显“人”的主体价值。调查结果显示,65%的调查对象在培训开展的过程中非常关注“教师培训文化”,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调查对象对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现状的整体评价大多聚焦在了培训是否能够促进经验互动、是否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是否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上,由此表明,良好的培训生态环境有助于培训者和参训者进行有效沟通,增强培训的效能感和参与感,从而滋生教师培训的文化意蕴,让参与者在学习情境中收获到培训课程以外的特别体验和感受。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往往不是精心设计的课程主题和内容,而是培训参与者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的实践活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培训者和参训学员隐性经验的互动,让“隐性课程”发挥重要的文化力量,使“以人为本”得以落地开花。
4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4.1 丰富课程文化,构建动态教师培训生态环境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载体,培训课程设计思路背后蕴含着培训的文化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选择,培训课程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培训文化的改革。如今,实践、互动、生成、参与、体验、反思、合作、探讨、开放、研究等关键词已然成为有效培训的“代名词”,实践性培训课程也因此被推向时代的主流,丰富课程文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培训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所谓课程文化主要是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主题模块的设置、课程实施的方式、课程的评价等方面彰显出的文化意蕴,它间接反映了培训机构(或承训院校)的培训定位和培训理念。丰富课程文化应从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要素出发,通过构建动态的教师培训生态环境,使课程的文化内涵在培训者、课程、工具、活动等的交互作用中产生丰富的培训效果。动态的教师培训生态环境是指教师培训实践中的培训对象、培训者、培训工具、培训活动、培训场所等共同建构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它以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唤起教师参训意识、激发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理智感、不断更新和发展培训要素的功能为主要特征。教师培训文化是在主体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中生成和发展的,构建动态的教师培训生态环境是从教育生态观来看待教师培训系统,强调系统内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动态互动,提倡从关联的、发展的视角看待培训系统,促使教师培训课程的效用可持续更新和发展,从而沉淀、育化、凝练出培训课程隽永的文化价值。
4.2 完善制度文化,彰显培训专业化水平
培训制度是实施教师培训的基础,对培训主体(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的评价都需要以制度为依托。目前,各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在多年的教师培训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然而制度与制度间的关联性、制度的发展性和针对性、制度对培训实践的指导性等需要教师培训参与者再度审视和考量。制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显性文化,是物化的精神成果;这种文化来源于培训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动态发展性。制度文化间接反映着教师培训专业化的水平,为专业化实施培训提供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完善制度文化是指在教师培训实践中不断补充现有制度、生成新的制度。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应从本土特色、现实问题、发展方向出发去考量,力求在实践中细化、精化、优化制度内容,使之形成制度体系和培训项目工作手册,对培训实践发挥切实的指导作用。
4.3 夯实团队文化,发挥教师培训的造血功能
所谓团队文化是指在培训团队构成、团队建设、团队精神、团队活动开展等方面彰显出的文化意蕴,它是教师培训实践中最稳定、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教师培训团队的构成从工作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教学团队从级别上来看,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培训团队,其构成主要包括高效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相关研究人员等。夯实团队文化对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优化教师培训团队结构,推动和促进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提供团队基础和智慧力量;二是通过开展团队活动、业务培训,提升团队的工作能力,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互动和交流,从而深化合作认同,提高合作境界,为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三是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团队研修成果的产生,为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成果。教师培训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培训者队伍,如今,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发挥各级教师培训团队的造血功能已成为当下教师培训工作关注的焦点。多年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展不仅生成了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和培训成果,更培养了一支培训者团队,这些培训者在不同的地域、岗位上发挥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实现了教师培训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县域教师自主实施培训的能力。团队的发展即人的发展,团队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文化力量,夯实团队文化的重要旨趣在于发挥“教师培训本身”和“种子教师”的造血功能。
4.4 聚焦宣传文化,再塑教师培训文化形象
宣传文化是指在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活动、宣传成果、宣传团队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宣传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随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的兴起,教师培训逐渐迈入了品牌化发展阶段,教师培训机构、承训院校的品牌建设逐渐成为衡量其教师培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品牌建设离不开优质的培训宣传,聚焦宣传文化的实质就是在树立培训的文化形象,形成品牌效益,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由于不同的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有其独特的机制文化,不同的培训项目(如中小学校长培训、幼儿园园长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有其特殊的专业文化,因此,打造教师培训品牌应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机构品牌,二是项目品牌。2015年起,教师培训开始重点聚焦乡村教师的发展,面对一系列教师培训工作改革措施,如何在挑战与变化中再塑教师培训文化形象,将是新一轮教师培训留给广大教师培训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命题。
注释
① 周义.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8.
② 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
③ 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3-10.
【关键词】 文化; 培训; 品牌意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96
通过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树立医院品牌,来促进医院的发展,是近几年来有所认识和体会的一种提高职工素质、提升医院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医院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文化,其本质就是人的文化。医院是以技术为支撑,以服务理念作为指导的特殊部门。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提高,医院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医疗设备、诊疗环境的竞争,更是服务意识与理念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因此,医院应适应环境变化,自觉地开展医院文化建设[1]。唯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医院的变革与发展,而优秀的文化并非自发产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培育。医院文化重在“建设”,所谓“建设”,就是指对医院文化进行有意识地培训、挖掘、总结,系统地设计、提炼并组织实施,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全过程[2]。挖掘、总结和系统地设计、提炼这个过程是首先要做的,通过这个过程来确立本单位本部门的文化理念。而培训和组织实施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可以说是医院文化建设中开展时间最长、难度最大的工作是培训,这是一项经常性的、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开展文化建设,在确定文化理念的同时就要开始做培训工作,以求创建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能有效地促进医院品牌的形成,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结合本院开展的医院文化建设,笔者将培训工作简单的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十要”,即时间要早要足,范围要广要到,内容要深要透,形式要全要新,目的要明要直。
1 时间要早要足
时间要早要足是指对职工的培训不但要提早开始,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职工的培训并不是在文化理念确定之后才开始的,其实在挖掘、总结和系统地设计、提炼文化理念这个过程的同时,培训就开始了。文化理念的确定要发动职工参与,要对职工进行解释,甚至是说服,使大家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培训的过程。文化理念确定之后还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突击性的培训,使大家能够尽快熟悉并初步运用这些理念。突击性的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培训,这种培训应该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惯例,笔者所在医院基本上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占用的时间不是很长,多则三天,如岗前培训;少则1个小时,如全院职工大会,每次一个专题。它对于良好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是有积极作用的。
2 范围要广要到
范围要广要到是指培训的人员不但要是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行政工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活动的主体,其整体素质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3]。因此,医务人员是培训工作的重点,这一点不容质疑。但是在一个医院的文化建设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固然是主体,但也不能忽视行政工勤人员。要防止“短板效应”的出现,就必须要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要注重提高关键岗位上的职工和比较落后的职工素质,注重对他们的培训。只有全员的培训,才能达到整体的提高。培训要到位首先是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到位,要保证全员培训,不丢下一个人。
3 内容要深要透
内容要深要透是指培训的内容要深入、要透彻。对文化理念不但要从字面上进行诠释,还要深入分析其内涵,扩展其内容,使职工不但对文化理念的具体内容了解透彻,还能举一反三,在具体工作当中运用自如。如本院的院训是“敬人、敬业、敬仁、敬医”,对此笔者还进行了诠释。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人为本,以恭敬之心待人,是口腔医院的为人之道;敬业:尽心尽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高效创新,无私奉献,是口腔医院的职业之道;敬仁:仁爱之心,仁爱之道,修仁者心,做仁者事,以仁爱立院,以仁爱治院,是口腔医院的立院之道;敬医:尊敬医学,尊重医道,精修医技,大医精诚,是口腔医院的专业之道。再比如本院的品牌名称是“精品齿科”,本院的品牌宣传语是“精心、精湛、精彩、精品”(即“四精”)。笔者的诠释是精心,源于真爱;精湛,源于责任;精彩,源于完美;精品,源于雕琢。总之,培训的内容要始终体现出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围绕这一宗旨,结合医院实际深入开展。
4 形式要全要新
形式要全要新是指培训的方法和培训的手段要多种多样,要有所创新,不拘形式,但求效果。笔者采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首先把医院文化理念的内容整理上墙,在医院的方方面面标识出医院的标志,形成一种环境氛围;还采用院领导每月一次的领学活动进行培训;在口腔专业培训时也适当加入一些文化理念方面的内容;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参加机关大讲堂活动;参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对新聘用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加入医院文化理念方面的内容;还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培训指导等形式开展文化教育;还利用医院的院刊、网站、院内的局域网、电子多媒体显示屏等电子设备进行宣传教育。
5 目的要明要直
目的要明要直是指培训的目的要十分明确,直接了当,切忌目的不明或目标分散。分散多重的目标和含糊不清的目的将使本院的培训工作陷入迷茫,也会使本院的文化建设无从下手、无法展开。因此,要找准目标、明确目的。本院在文化建设时确立了“精品齿科”的品牌名称,所谓“精品齿科”就是“精心、精湛、精彩、精品”就是“精品齿科、质量保证、品质享受”。这就是本院的目标,笔者就是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把树立品牌意识作为本院的培训目的。
职工素质决定医院文化,医院文化决定医院实力[5]。长期不间断的文化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培育一种意识、一种习惯,通过本院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一种品牌意识,让这种品牌意识深入到每个医务人员、每个职工内心深处,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能够时时刻刻体现出来,而这种培育实际上主要要做的工作就是培训[6]。通过加强文化培训,来树立医院的品牌意识,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坚.现代医院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5):53-54.
[2] 杨亚萍,钱永峰,杨晓燕.对现代医院文化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54-56.
[3] 朱滨海,沈历宗,红新建,等.浅谈加强医学教育工作对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77-78.
[4] 王柏棠.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0):15-16.
[5] 李迎军,周海波,李媛媛.我院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5):56.
【摘要】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群众性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群众文化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绘画与书法等文化活动但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背景下,普遍存在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低,群众文化专业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以下主要对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总结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社会文化
一提高群众文化参与意识
群众艺术文化是生活中绘画舞蹈音乐等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对群众的文化艺术培训,可以有效加强对群众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个人政治思想的引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环境和加强群众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在社会优秀文化中,新时期先进文化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问题,需要人民群众具备主动参与意识,让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某个小区中进行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宣传工作,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成社区小记者,收集并传播我们身边的优秀事迹,还可以鼓励社区内的部分青少年,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或者是各种公益活动,如健康知识讲堂生活小妙招和小常识讲堂法律知识普及等等,还可以走入社区中,在社区中开展舞蹈书法绘画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呈现出文化艺术完美教育人民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对文化艺术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发挥出社区的真正作用和意义,为涉诉和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的交流平台,人民群众在不断影响下,自身对各种文化艺术的关注度也会提升,也会在空闲时间观看一些新闻杂志等等,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培养人民群众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主动参与就是得到显著提升
二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引导
群众文化艺术的培训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新时期以艺术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深入到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作为政府,在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过程中,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敢于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弊端,结合地区特点的人民群众,实行差异化的文化艺术引导工作,并制定最佳的合作计划例如,在我国某地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该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素养都相对较低,因此,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分成早中晚三部分展开工作,在早期主要是引导该区人民群众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可以通过夜校讲堂等方式鼓励群众参与,增强群众对艺术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中期主要引导人民群众开展新的生活娱乐方式,普及各种不文明娱乐活动的弊端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传播氛围,在后期以早期和中期工作为基础,引导群众文化艺术更上一层台阶,通过各种艺术引导计划,培养人民群众实现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实现良好的成效同时,政府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让群众文化艺术引导工作的途径更加宽阔,可以与网络媒体和电视台进行联合跟踪报道,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艺术学习与培训途径
三增加文化艺术教育投入
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需要国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经济支持,才能在物资保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文化艺术教育队伍,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正逐步增强对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的经济投入,为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开展建立的坚实的基础保障在国家的主导推动下,相应的资金和物质等资源,可以构建新型的艺术培训团队,促进艺术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培训投入,政府还可以在社会中招募社会志愿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人民群众的艺术培训工作之中,帮助整个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例如,在某个社区中,想要在某个时期举办群众合唱文化活动,但是却缺乏专业的教师进行辅导,社区可从文化馆寻找专业的音乐教师,请来指导人民群众进行演唱,还可以从社区中发掘艺术专业性人才,如音乐教师或者是表演艺术家等等,在多个艺术人才的合作中,不断充实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那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与色彩
四结语
为了有效加强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府应加强对群众的文化意识引导,在新时期下,不断加强对群众的文化艺术培训工作,通过优秀的艺术品感染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促使群众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进一步促进群众思想觉悟和个人文化素养有效提升
【
摘要:员工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这个资源,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员工的培训又可以分为对员工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则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一起成长,使企业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一个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培训费用,使员工按照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要求进行自我的培训发展。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本。毛**说过,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里所说的人,当然是指千百万各式各样的人才。事实上,管理人才、善待人才、用好人才是一个企业或一项事兴旺发达的根本之根本,关键之关键。各种各样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制定计划、由人来操作完成并控制其完成的效果的。员工的培训发展,应该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百年大计,树人为本,所以员工培训,是企业的根本工作。
雇员和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绩效必需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等等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员工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需做好员工的储备以及发展计划,使员工能够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这样就必需做好员工的培训发展工作。员工培训一般指使教育水平较低的员工知道怎样完成本职工作,而发展是指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更广泛的技能,使他们不仅做好现在的工作,还要做好将来的工作。培训的第一阶段包括必要性评价,即分析确认某个岗位、人员和部门是否需要培训。岗位分析和绩效评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第二阶段是设计培训方案。在必要性评价的基础上,确立培训的目的和内容。第三阶段是确立培训方法。第四阶段是培训的具体实施,绩效考核以及培训绩效的反馈。其中,员工的培训可以分为两种:技能的培训和文化的培训。技能的培训是培养员工怎么做事的能力,而文化的培训则是培养员工应该作什么事的能力。
公司进行技能培训投资的目的是加强员工的绩效,提高组织生产力。公司的培训应该从招聘新员工开始,公司要挑选合适的人选,这样才能使雇员与组织工作相适合,因职用人,充分发挥员工的效用。如日本三泽公司招聘员工的标准是:经理财会人员要认真细心,一丝不苟;营业行销人员须能吃苦耐劳,有饥饿精神;设计技术人员则应善于独立思考,有创造性1.然后是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定向培训,团队培训和多样化培训。定向培训是对新员工进行训练使他们熟悉新工作、新的工作单位和新组织的典型方法。团队培训是着重于帮助员工个体共同工作。而多样化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对他人不同的工作采取认同的态度,减少偏见,建立起与不同工种的员工一起工作的技能。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曾指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知识和文化经济时代,当今经济竞争的核心已经变成了文化的竞争2.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财力、物力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智力的竞争,是企业文化水平的竞争。
公司对组织文的培训应当是培训的根本,因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之魂,管理之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组织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一个企业得以延续的保证。组织文化已经成为使一个企业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巨大的分裂浪潮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3.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组织文化,企业就缺乏价值、方向和目标。组织文化是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标志;组织文化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组织文化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粘合剂,它通过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标准,而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隐含的、不可琢磨的而又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每个组织都有一套核心的假设、理念和隐含的规则来规范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日常行为。除非组织的新成员学会按照这些规则做事,否则他不会真正成为组织的一员。不管是高级管理阶层,还是一线员工,只要有人违反这些规则,他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和严厉的惩罚。遵守这些规则是得到奖励和向上流动的基本前提4.组织文化的培训首先应该从招聘员工开始,为了维护和睦的组织文化环境,招聘员工的价值观应与组织文化相合,或员工有培养的潜质,能够使之认同本企业的组织文化;剔除与组织文化严重背离的员工。接下来是对新员工的培训,使新员工认同组织文化,自觉的按照组织文化的要求来办事。这个培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新员工的集中培训,这一阶段主要是新员工对公司规章制度的学习,明确员工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什么行为受到奖励,什么行为会受到惩罚。因为公司的规章制度是一个公司组织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还可以通过故事、仪式等形式使员工社会化,认同并按照组织文化办事。第二个阶段是新员工集中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培训。这一阶段主要是使员工行为的习惯的改变和养成,使员工自觉的按照组织文化行事,达到无为而制的效果。这一阶段的潜移默化的培训主要受周围员工以及管理者的言行举止等方面的影响。
现在的世界正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所说的: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5.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竞争的环境和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如果企业和个人不能随着变化而变化,时间久了企业和个人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反过来影响员工的培训,影响企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种信息以一种爆炸的方式递增,环境的各种因素变化迅速。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在这个变化迅速的大环境下,如果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需以组织文化为根基,创建良好的组织文化。要使组织文化鼓励创新,鼓励尝试,鼓励变化,容忍失败。无论我们的企业和个人害怕或喜欢改变,变化总是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呆在原地固步自封,拒绝改变,忽略外部的不断变化,就会使我们陷入麻烦困难之中;但如果我们能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我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组织文化的培训的重点应该与现在变化的环境相适应,现在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应该提倡不断的变化、创新的组织文化。因为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潜能。首先,我们的组织文化应该使员工认识到我们处于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如果我们不与时代同变化,我们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抛弃。所以,现在组织文化的培训重点应该是培养员工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随着变化而时刻变化的能力,这样就会使组织对员工的培训变为员工要求自觉的培训变化以跟上企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在此培训过程种可以创建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如果企业和个人不与环境共同变化发展就不会取得成功;激发雇员必胜的斗志;鼓励雇员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组织目标的完成,同时也是个人目标的成功。在培训过程中更应该培养员工的持续学习的能力,持续学习是建立可更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之路。要做到持续学习,公司就要树立学习新技能的清晰的战略目标,营造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并且真正的投入持续不断的试验。持续改进是通往出色表现的钥匙,那些正努力达到世界级水平的公司及个人更应该持续进步。持续进步被丰田汽车公司发挥到了极至,它在各方面更进一步的不懈努力:寻找开发新的高品质产品的更快、更有效、更节约的方法。当丰田汽车公司制造出低成本、无缺陷的汽车时,它成为了质量的标准6.组织文化的培训应该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应人性的组织,由学习团队组成的社群,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中员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员工会为了共同的愿景共同努力;在解决问题和从事工作时,会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作为相互关联系统的一部分,成员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人们之间坦率的进行沟通(跨越纵向和水平界限),不必担心受到批评和惩罚7.现在的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该积极稳妥地实行组织文化的变革,使组织文化与时俱进,增强企业和员工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培训研究
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年代,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众所周知,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通过文化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再合适不过了。我们还要向国内外的企业借鉴一下经验,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获取价值的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原动力的目标。这些都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良性的循环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一、人力资源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内涵
1、人力资源培训的内涵。
人力资源培训是指在企业管理范围内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培训机构,主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起到推动整个经济向前发展的作用,它是人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成果的总和。其中包括评估体系和管理体系,具有一定实用特性。在培训员工过程中采取工作技能和员工素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企业不同培训的内容和理念也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立各种培训的方式来适应企业整体的发展变化。
2、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组成人员共同拥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企业成员的行为方式与这一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存在的完美体现。企业文化是生产经营的结晶,它是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凭借企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作为载体,渗透在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领域,为企业的内部员工树立了行为准则和榜样。
二、机电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
1、机电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目的。
培训具有针对性和组织性,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投资,进而达到企业价值快速增长的目的。绝大部分的机电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后,使他们获得了足够的知识与技能来应付企业的发展,帮助他们可以和公司更好的融会贯通,同时还要摆正他们的学习心态,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实现机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变。企业的主要培训项目就是机电企业文化培训、管理培训和艺术技能的培训,更加重要的是员工的学习心态、价值观等内容的塑造,最终将员工塑造成具有独特竞争力,具有特殊观念和知识理念的人。
2、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方面。
非公机电企业受到自身发展规模的阻碍,只能以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为主导,不仅形成了企业信息传递的载体,也构成了员工分工协作的良好氛围。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差异性意味着企业针对不同部门进行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依然是不变的理念。因此,针对他们的人事管理就建立在了目标管理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差异性的现象。而对于人力资源措施的差异性又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法。管理措施可以理解为,应该运用怎样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管理,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各个岗位的职能不同,所以在管理方面也会有所不同,针对各个企业管辖的范围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建立起适合员工的管理制度。
3、机电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内容。
第一,企业文化培训主要是公司的发展情况与现代企业发展状况相结合,与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离不开。通过学员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安排专业性强的文化知识,提高学员的责任意识和文化素养,进而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态度;第二,就是对产品的基础培训。了解目前市场发展的需求后,新的产品也不断问世,所以注重对新产品的了解也是关键,足以确保学员能够充分掌握对所有产品的了解,为企业的销售做贡献,也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销售记录,提高公司实际利润;第三,对市场营销的基础性知识的了解与市场培训时间的长短两者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业务人员的销售技能和对产品的基本认知的目的,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也能有效地促进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高层管理者更应该以身作则。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
与其他企业相同,非公机电企业依然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的制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是为了完善企业的制度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自信心,为企业创下更好的业绩。
三、机电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人力资源培训中对企业文化不重视。
企业的文化体现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文化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大部分机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企业文化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企业内部缺少制度规则、缺乏完整的激励机制、员工工作过于懒散并且缺乏远见。所以企业必须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作为中心,积极提倡改革创新精神。要想将正确的价值观整合成特殊的经营模式,做到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具备高素质的管理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企业就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
2、人力资源缺乏企业文化战略思考。
机电企业中的培训往往是被动的,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规模、发展模式和前景来开展,也没有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没有整体的规划,没有长期的战略目标。
3、缺乏科学规范的培训评估体制。
在企业培训中,一定要有相应的效果评估政策,不然培训只会是一种形式。按照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大量企业在员工培训的质量与成效上没有形成切合实际的质量评估。难以做到与企业的各项制度有效地对接,未能形成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的压力和动力,以至于导致了当前的培训评估无法做到科学有效。
四、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相关问题的措施
1、提升企业员工对相关企业文化的了解程度。
当前的时展下,培训已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知识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今的企业已不再是单一的组织形式,大量企业投入对员工进行彻底的企业文化的灌输,注重研发新产品来推动营销。新时代的背景下,公司企业转变原来的理念,提升员工对相关企业文化的了解程度,才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变化发展。
2、结合实际情况对长远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
对培训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这是培训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而大量企业总会忽视此项工作。对员工个人而言,培训不单单是面向个人岗位进行分析,还是对岗位人员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充分的完善,所以这就要求学员从基础性的课程入手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能,这就充分体现出了员工的个人需求,避免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对企业的发展而言,规划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计划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邹习文.完善自主培训机制培训所需“人才”———海尔集团是如何做好培训工作的[J].现代企业教育,2005.5.
[2]罗涛.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培训研究———重庆X机电企业为例[D].2008.
各位领导、各位兄弟县市文广新旅局同仁: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风光秀美的理学之城崇义。
仲秋八月,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广场舞培训班在我县的举办和各位的莅临,更为硕果累累、秋意正浓的崇义增添了喜庆和美丽。
XX是个山区小县,但阳明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却有着深厚的底蕴。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借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经过努力,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山区文化的路子,获得了全县文化先进县的殊荣。以广场舞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也极为丰富、活跃。相信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广场舞培训在崇义的举行会更有力的促进崇义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和突破。
借此机会,我也要求XX文广新旅局全体干部职工一是要全心全意全方位服务好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广场舞培训,确保培训班圆满成功,获得成效。二是要珍惜这次不出家门就能聆听省文化馆领导、专家教诲和零距离向兄弟市文广新旅局同仁学习的机会。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崇义群众文化工作更上一层楼充足电。
最后,再次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的到来。
预祝XXX2019年度文化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广场舞培训班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19年9月3日
关键词:医院文化 新员工 岗前培训
一、以医院宗旨引导人,培育中医文化理念
金坛市中医医院在已有院徽、院歌、院报、院网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开展了医院宗旨、医院理念、院训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整理工作。特别是“中医为本、惠泽民生”的医院宗旨,体现了医院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目标。岗前培训课上进行《医院文化建设》专题授课,以医院宗旨引导新员工树立中医文化理念,明确自身所担负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宣传医院的名老中医,组织新员工在华佗塑像前进行医师誓词宣誓,引导新员工以他们为榜样,仁德精业,仁爱救人,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目标;带领他们参观医院的中药房、炮制室、中草药植物园、中医药文化长廊等地,理论联系实际,辨识和讲解各类中草药的形态、药性、功效,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运用中医中药治病养生的手段和方法,彰显“中医为本”的办院理念,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真正实现“惠泽民生”的办院宗旨。
二、以礼仪规范约束人,培育制度文化理念
该院岗前培训在向新员工讲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的同时,更注重对新员工岗前培训期间执行相关规定的考核。一是注重规章制度的落实考核。新员工培训课迟到5分钟,按照《医院职工奖惩条例》进行处罚,同时进行严厉批评。新员工因缺课未履行请假手续,因岗前培训考试补考不合格等,均按奖惩条例进行相应处理。二是注重行为礼仪的教育。岗前培训课上讲授了工作人员应遵循的社会礼仪,以及医护人员应遵循的职业礼仪,观看了医务工作者行为礼仪录像片,并及时进行考核和引导。通过以上措施,新员工理论联系实际,深刻体会到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三、以廉政教育警示人,培育廉政文化理念
近年来,金坛市中医医院以“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为载体,切实缓解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问题,被市纪委确定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该院将“仁德、精业、传承、创新”作为医院理念,之所以将“仁德”放在首位,不仅体现了“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的本质要求,更符合当今社会医德医风建设的迫切需求。培训课上,党总支书记介绍了医院近年来医德医风建设的做法、经验和成效,讲授了《行风建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关于治理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的意见》、《医院三级医师使用抗生素权限分级管理制度》、实行各级医师用药权限和门诊处方用量规定、实施用药知情书制度等廉政建设相关制度,列举了近年来卫生系统的典型案例,组织他们观看了国内反响较大的正反典型案例廉政电教片,教育他们坚决抵制药品回扣、红包、违反“三合理”规范等行业不正风,进一步树立了新员工的廉政文化理念。
四、以文体活动凝聚人,培育团队文化理念
近年来,该院不断创新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医院被授予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卫生系统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011年,该院岗前培训期间结合“全民健身日”活动,组织新员工进行骑自行车环城游体能拓展活动,大家沿途游览着金坛城市建设的新貌,既拓展了体能,又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2012年,金坛放开招聘卫技人员的户籍限制,很多新员工都来自外地,为增强这些新员工对工作地的认同感、归属感,院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带领新员工游览了金坛的风景区。2013年,医院在岗前培训开班动员会上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即每位新员工进行才艺展示,作为培训考核的加分内容。他们白天参加岗前培训听课,晚上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排练准备的节目。通过才艺展示活动,新员工短时间内从陌生到相识,从相知到相助,迅速融洽了感情,增强了自信,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医院人事科还专门建立了新录用员工QQ群,实时进行工作、生活等话题的探讨与互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医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集体的温暖。
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医院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建设优良健康的文化形态,从而使医院文化建设在提高职工素质、树立医院形象、增强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推动医院管理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金锋,赵秀丽.提升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的途径分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0(5)
[2]申家海.团队精神及团队文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2(4)
[3]朱引科.对企业新进员工入职培训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2(20)
(一)航天文化―凝心聚力
中国航天事业在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培养和打造了一支过硬的航天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更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与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力量。这种航天文化和精神力量是以国为重的历史使命感、以企业为家的大院文化、以集体为先的团队意识,使每个航天人都能将个人发展与集体事业有机融为一体,自觉投身航天事业。
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性、“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的高要求、“首战必胜、万无一失”的高目标对航天人形成了巨大压力,而这些压力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在航天事业中不留遗憾,成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常胜之军?对此,中国航天人给予了充满激情的回应:把成功作为信仰。这种对事业的忠诚已经融入到了每个航天人的血液和行为当中。正是这种文化力量为航天人创造奇迹提供了最强劲的支持。
作为航天一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支撑,学院不但肩负着创新培训、培养人才的重任,还要通过教育培训将几十年形成的航天文化发扬、传承,并以此作为星星之火,推进职业化航天队伍建设,助燃整个航天事业。
(二)学院文化―承载航天文化
学院是在航天文化的传承和激励下孕育而生的。学院能否依托于这样深厚的大文化背景,形成具有航天特色的航天培训文化,成为引领航天事业人才培养、提升航天组织学习能力的助推器呢?
罗晓阳校长和历任领导班子一直高度重视学院的文化建设。学院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弘扬航天精神的圣坛,激荡思想方略的殿堂,提升员工能力的平台”的办学宗旨,以“成就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企业大学”为愿景,注重对学院文化的培养、探索、总结和实践,并在成立两周年时出版了总结性刊物《启航》、三周年时了《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 以培育、提炼共同价值观,积极倡导文化理念。
学院注重对员工进行理念融入,促进其观念形成,并不断总结、推进学院特色文化建设,使员工形成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学院又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规范,编印了《员工手册》等读本,方便员工进行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星火传承的航天文化理念逐渐在学院支撑起来。
(三)凝练共识―学院文化是众望所归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学院已经基本形成了航天企业特有的培训文化。在2013年12月21日学院成立四周年之际,全体员工集思广益、凝炼了以“大局协同、专业专注、执着进取、厚德包容”16字为核心的《员工行为准则》《学院文化手册》正式。
“大局协同”指所有员工在流程、规章制度的规范下,要抛弃小我,顾全大局,互相支持、协同运作,明确工作任务和共同目标,积极主动协同同事做好各项业务等;“专注专业”指专业的培训、专注的心态;“执着进取”要求员工以终为始,不断超越;“厚德包容”鞭策员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爱学院、关爱学员。
二、航天文化打造学院职业化团队
“16字准则”是对学院员工共同信仰的不断完善,为学院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同时也为学院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动力,成为学院工作的行动纲领,使学院文化成为构建“成就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企业大学”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凝炼这支职业化培训队伍的指明灯。
(一)选才―定位精准,契合文化
选才,是航天事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完善梯队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重要前提条件。正如韩愈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识才”和“选才”方面,学院严把门槛关,注重选择在意识上、思想上接受航天文化的候选人,并建立了完善的选拔、筛选机制,努力发掘潜质好、能力强、有奉献精神、契合组织要求的可塑之才。选才的精准定位,为建设职业化队伍奠定了基础。
(二)育才―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成立之初,学院的员工多为航天一院各行政部门或科研型号队伍的业务骨干。4年来,通过不间断引进社会成熟人才,新老员工队伍比例已达1:1。
社会成熟人才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富于创新精神,工作过程中能不断吸纳他人的有益见解。同时,在与来自院内不同领域的“专家”同事的共同工作过程中,他们能积极发现有利于提升自身能力的因素,加快成长速度,保证整体工作顺利完成。
在这个团队中,通过两种文化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激发新的思想,产生新的创意,从而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方式,高效完成团队的任务。另外,在多种文化的交融中,员工去糟粕、凝精华,碰撞出很多新的思想火花,点点火花凝聚在一起,便成为我们航天培训文化的一团理论精神的热火。
(三)职业化团队―营造专业氛围与引导成才相结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其含义是: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伏的柔弱,成为利于天下的溪水。溪水看似柔弱却能滴水穿石、落地成河。它们从四面八方而来,集百川之溪,乘滚滚洪流,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后汇作大海,掀动千层骇浪,擎起万吨巨轮。学院的员工队伍就像柔弱的溪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最终形成了一支融合多元文化、凝聚众人智慧的团队。
在多元化的人才团队中,学院提倡,鼓励沟通、合作,鼓励大家做最真实的自己,给全体员工以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全体员工都领略到了“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这一人才理念的内涵。
在这种理念的号召下,学院几年来始终以“周五课堂”的形式开展员工内部学习。“周五课堂”按照全员培训、学以致用的原则,每周围绕专题课程,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主题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使员工在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同时相互学习,有效提高了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将文化理念融和渗透到了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也为学院培育内部讲师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学院职业化团队的建设。
另外,学院各部门形成了职责明确、协作通畅的分工协作模式,专业分工更为合理,教学研究、项目策划和实施的流程更加专业化,已形成了一支专业权威的职业化队伍――学院既有讲课能手,又有项目策划专家。2013年,学院的培训团队受多家单位的邀请,在多个论坛上分享经验,也多次到江西干部学院授课、与忠良书院交流,受到业界高度评价。
(四)制度文化―建立行为规范,是职业化的保障
制度文化是联系员工精神、行为的纽带,是维持学院正常运转及日常秩序的规章制度。只有当制度文化建设推进理念文化的执行,并不断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时,理念文化才有可能在员工中深入人心。当共同的愿景与使命、统一的价值观在员工心中开始形成的时候,员工就有了归属感、凝聚力。4年来,学院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培训体系制度。同时,深化执行制度,让制度深入人心。
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大学的制度体系,明确了“制定框架、确定原则、落在实处”的建章立制思路,以“急用先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落地实操”为原则,紧密围绕主要业务,大力推进制度体系建设。采用头脑风暴、专题研讨、专家指导等形式,梳理出学院业务思维导图,形成了学院运营模型。建立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教务管理、培训项目实施、课程开发、讲师管理等6大运营制度体系,开发出18个流程、26个实施细则、97个表单和模板、5个管理手册。经过初步建立、组织评审、试运行、正式运行四个阶段的实施推进,逐步固化和优化了流程和表单。
学院围绕管理文化建设,健全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岗位精细标准化体系和各层次绩效考核体系和细则,构建学院文化动态检查和月度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个人事业承诺)、年/季度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年度综合计划,各部门将总体目标自上而下地分解成部门业务目标,并进一步分解为员工月度PBC。员工在月末对个人月度PBC自评,部门负责人以此为打分依据并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员工制订、改进计划。将PBC评分结果与员工个人任职资格工资与绩效工资挂钩,为PBC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各部门实施“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通过持续推进现场管理、办公区域、环境等“6S”管理,使学院面貌焕然一新,并按照“6S”管理进行自我整治、自我完善,现场督察,督察公告,促进全体员工行为、观念的转变,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带动各项工作向精细、规范的深度推进,进一步塑造学院良好形象。
对标国际一流,在航天系统内引进了先进的ISO10015国际培训质量体系,形成了学院的培训全流程管理文件,打造了具有航天特色的培训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院的管理水平和团队效率,为建设职业化培训队伍提供了保障。
(五)人文环境―蓬勃向上的精神生活、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是展示航天人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整洁、漂亮的工作环境会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学院的校园在每年的不同季节都会呈现不同的美景。领导班子在最初设计建设学院时就在校园东侧栽培了樱花树,西侧种植了核桃树,形成春华秋实的美丽风景。
走进教学楼一层,左侧墙面铭刻着《培训师道德准则》的16个烫金黑体大字,庄严而醒目;走廊两侧专门设计了文化展板,内容涉及爱岗敬业、培训质量标准化、目标任务等方面,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学院文化氛围。
利用教学楼一层的LED电子显示屏,学院制作了以学院核心价值观、航天文化、成功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视频节目,在员工上下班时循环播放,让广大员工进一步掌握了航天精神、理念以及经典培训内容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