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长的味道作文

成长的味道作文

时间:2023-05-30 10:16:52

成长的味道作文

第1篇

1、人总是会成长的。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能开出艳丽的花朵,能挺直自己的身躯,能长成妙曼身姿的一些不知名的事物…那么人呢?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酸,是甜,还是辣?这恐怕得因人而异吧!

2、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是你成长的起点。

3、成长是酸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必然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有的人虽然刚开始是辛苦的,但是经过一双手的奋力拼搏,终于尝到了成功的甜味,这其中的滋味可能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吧!

4、成长是甜的。小时候我渴望长大,拼命约束自己,努力塑造沉稳和成熟。这种感觉在内心是苦的。可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苦”,是与“苦”相反的一种味道。现在的我十四岁,我觉得十四岁不过是个简单的偶数。我思索着十四岁与十八岁有何差异?不过是年龄大小的问题。

5、在我成长到现在的过程中,好像没有酸的。不过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你说呢?十四五岁的我们或许就是这样吧。充满沉稳,但不时露出一点童稚之气,但不时有有露出一些多愁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长”这个字眼儿开始在我脑中渐渐出现。成长是什么?是无限的憧憬?是作业的负担?还是……

苦咖啡

周五的晚上,我在床上憧憬着双休日的美好时光。周日上午完成作业后,打算让自己放松放松,便哼着歌儿走出了家门。“回来!”妈妈什么时候练成了天下无敌的“狮吼功”,吓得我“哎呀”一声大叫,这功夫练得也太到家了吧,我只得耷拉着脑袋怏怏而回。妈妈像变魔法似的,变出了一大堆的作业,这些“作业妖怪”一群群地向我袭来,害得我这一整天都泡在卷子里,哎,真苦啊!

小辣椒

秒钟一圈一圈地转了六年,在这小学六年时间里,我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也得到了许多快乐。但是,真是不舍得,毕竟同窗六年了啊!所以现在我要珍惜最后半年当秒钟转完六年中的最后一圈时,大家就要分别,各奔前程了,时间,为母校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保存同学之间的友谊。

优酸乳

“王洁颖,你参赛的作文没获奖!”这个消息晴天霹雳般向我袭来,我简直快崩溃了。不过后来我还是化失败为动力,重新振作起来,我反复改,反复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投进啦!这兴奋劲完全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酸的后面是甜的,这就是有滋有味的优酸乳!

……

这些“食物代表”举不胜举,快乐也好,烦恼也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成长,我快乐!

指导老师:吴红利

第3篇

往事随风,青春似水,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失去着,同时又获取着。——题记

“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便想起这初中三年来给予我帮助,关心的人。

味道一:酸

“同学们,上课啦…。.”

语音提示铃声荡漾在整个校园,此时心情只能用一个“累”字来形容。时时听见同学们呼天唤地悲愤;“真是想哭都苦不出来,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老班也来得比鸡还早,时时刻刻在教室外,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令人不由感概:“你拿一天睡过头,可所谓我们班的救护神。”如此之酸,乃至今,仍未停。

味道二:甜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见远处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终于一阵呼叫打破了一片寂静:“同学们,半期检测开始,请仔细检查试卷!”说时迟,那时快。“齐唰唰”一阵笔摩擦纸的音乐在教室中齐发!经过两个小时的浴血奋战,终于战争结束,不知考场伤亡如何,只知上线人数还待检查。

五天之后,战绩公布,我班阵前伤亡人数极少,成活率很高,命中率还不错。如此之甜,成长路上少有!

成长路上的味道极多,只是每个人的感观不同而已。我想我是幸福的,不是吗?成长的路上,它牵着我的心,给我鼓励,给我勇气,给我动力!

第4篇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二、食物制作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中国饮食将色,形,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西方饮食,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相比西方饮食,中华美食文化奇树一帜,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餐具的种类,很是单调。

四、营养保健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主张营养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饮食,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气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同时还概括了十条“不食”以及注重卫生,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法则。

西方人也注重饮食科学,讲究食物制作严格按科学规范行事,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把厨房弄得像个化学实验室,而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别无二致。

五、饮食审美

中国饮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饮食大约只是一种必需的生理活动,对于其中美的追求,却忽略了。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参考文献:

1.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第5篇

关键字:滋味说 美 味

一位西方人曾这样把中国菜和日本菜加以对比 : “日本菜似乎只是为眼睛而做 , 而中国菜却真正是为了舌头的。”的确 , 中国不愧为“饮食大国” , 在这个国度 , 好像人人都可称为“美食家” , 不但讲究吃 , 而且舌头的味觉也似乎分外发达 , 吃东西特别讲究滋味。更使西方人感到惊奇的 , 是中国人不仅用舌头来品尝食物 , 也用舌头来欣赏文艺。不论文化水平高低 , 人们在读了一首好诗、听了一首好歌 , 或看了一场好电影之后 , 其评语往往是“有味儿”、“够味儿”、“味儿足” , 而且那副情态 , 也俨然像一个美食家尝了一道精美的菜肴那样怡然自得 , 心醉神迷。“味” , 作为挂在我国人口头上的艺术审美标准 , 因为它太普通平常 , 所以不论是听者还是说者 , 都不太容易想得到它竟会是一个美学概念。而实际上 , 如果我们从理论上把它稍稍分析一下 , 就可以看出它具有相当深刻而独特的内涵。首先 , “味”是一个徒具客观形式的主观性概念。因为它不是一种东西 , 而是一种感受。换句话说 , 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一个叫做“味”的客体 , 离开了人的舌头 , 任何东西中也不存在“味”这种独立自在的性质。它不过是客体中的某些自性作用于我们的味觉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罢了。因此 , 当我们说“蜜是甜的 , 梅是酸的”时 , 甜的 , 酸的并不是蜜和梅 , 而只是我们自己。实际上 , 不但甜酸苦辣这些“味”一定要在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 甚至连“无味”之成立也是这样。我们说一杯酒“有味” , 而说一杯水“无味” , 那是因为酒和水都是可喝的。而面对着冶炼工人从炉中舀出的一勺通红的铁汁 , 我们是既不能说它“有味” , 也不能说它“无味”的。它根本与“味”无缘 , 因为它绝对排斥舌头。食品的“味”是主观的感觉 , 艺术品的“味”亦然。当我们中国人说一件艺术品“有味”时 , 实际上是“我被它陶醉了”的意思。“某某作品有味” , 这句话表面上像是对该艺术品的客观性质的评价 , 而实际上却是欣赏者对自己主观感受的抒发。它不是阐释性的 , 而是表现性的。这就是说 , 中国人不但以表现性的方式来创作艺术 , 也以表现性的方式来评价艺术 , 这与西方人那种再现、摹仿的创作方式和单纯去考察文本的客观意义及结构的品评方式正成鲜明对照。

其次 , “味”不但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 , 而且是一种封闭性的感受。“味”不等于“色” , “色”虽然也可以说是人对客体光波的主观经验 , 但因为刺激源外在于我们 , 一朵红花 , 你看我也可以看 , 大家可以同时看 , 它向众人开放着 , 故人们在那同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色觉就可以相互印证 , 印证的共同凭藉就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那个公共的对象物。而“味”却不然 , 它的刺激源作为对象物完全是私有的、排它的。这口酒 , 我喝你就不能喝 , 酒过舌根的辣烈和下咽后的香醇 , 那是只有饮者自己才知道的事情。从感受的性质上来说 , 眼睛的观色是外向的感觉 , 而喉舌的辨味却是内向的体验。换言之 , 人在辨味时 , 并非是在感受着它物 , 而是在感受着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对象的思维叫反思 , 以自己为对象的感受就叫体验。“味”既是排它的、体验性的 , 也就决定了它是封闭性的。它是一种“只可自怡悦 , 不堪持赠君”的东西。对于体验者 , 它像光天化日一样实在而真切 , 而对于他人 , 则如哑人之梦一样无从印证。《吕览》载伊尹所谓“鼎中之变 , 精妙微纤 , 口弗能言 , 志弗能喻” , 禅录中所谓“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都是对“味”这种感受的封闭性的确切说明。因此 , 我国人以“味”评艺 , 也反映了我们欣赏艺术不重认识而重体验、不重语言剖析而重无言默契的特征。

总之 , 可以这样说 : 如果要寻找一个能够集中代表中国人艺术审美立场和态度的字眼 , 那实在是非“味”莫属的。

流长由于源远 , 末茂缘于根深。“味”这个审美观念已普及到成了人们口头禅的地步 , 那一定是因为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此要考察它的缘起 , 就需要把目光尽量投向遥远的过去。众所周知 , 千百年来 , “滋味”、“韵味”等等一直是我国人评艺的标准 , 而学界溯其源头 , 则多将“滋味说”的提出者归于六朝时的钟嵘。实际上 , 即使单从文学评论的角度上说 , 汉人的以“味”评文已远在钟嵘之前 , 更何况在我国人审美意识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以味评文也已经是“流”而不是“源”了。

我以为 , 中国之所以用“味”作为艺术审美概念 , 与我国人的审美意识本身即起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从“美”字说起。这个字 , 早在先秦就已经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美学概念了 , 不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外形上还是内质上 , 凡能引起人美感的东西 , 都称之曰“美”。而这个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 , 却只指味道的美 , 亦即好吃。《说文》 : “美 ,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 : “羊大则美。”这就是说 , 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 , 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 , 尤其是大羊的肉 , 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所谓大羊 , 也就是肥羊 , 《仪礼·公食大夫礼》 : “士羞庶羞 , 皆有大 , 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注 : “大 , 以肥美者特为脔 , 所以祭也。”扬雄《太玄·玄冲》 : “大 , 肥也。”故训美的初义为甘 ( 味道好 ) 。提起“肥” , 我们又想到“肥”与“美”在古音中同属旨部字 , 也就是说 , 它们是同韵的。古音韵学者告诉我们 : “凡同一韵之字 , 其义皆不甚相远” ( 阮元《释门数》 ) 。“美”与“肥”义近 , 是因为牲畜肥了之后肉味才好 , 故古人以肥羊肥牛为馈赠佳品 , 《诗·小雅·伐木》 : “既有肥 ?, 以速诸父 ; 既有肥牡 , 以速诸舅。”古人每以“肥”字代好味 , 所谓“肥甘”、“肥脓”等等是也。正因为“肥”、“美”义近 , 故“肥”不但可以代“美” , “美”亦可以代“肥”。《礼记·月令》 : “烧雉行水 , 利以杀草 , 如以热汤 , 可以粪田畴 , 可以美土疆”。所谓“美土疆” , 即使土地变肥沃也。《周礼·地官·载帅》郑玄注 : “家所养者多 , 与之美田”。又 , 《列子·说符》 : “王以美地封其子”。美田、美地 , 肥腴之田地也。后世谓俸禄丰厚之官职为“美官” , 能获厚利之事由为“美差” , 亦即肥官 , 肥差之意。古音中 , 与“美”同韵的还一个字 , 那就是“旨”。而“旨”字从甘 , 它在古代指美味 , 历来是没有争议的。《诗·小雅·甫田》 : “攮其左右 , 尝其旨否” ; 《小雅·鱼丽》 : “君子有酒 , 旨且多。”所谓“旨”都是味佳的意思。因为它与“美”的本义相同 , 故正如“美”字到后来引申为抽象的美义 , “旨”到后来亦可概括美的事物 , 如《诗·陈风·防有鹊巢》 : “防有鹊巢 , 邛有旨苕。中唐有甓 , 邛有旨?”。苕与?皆草名 , “旨苕”与“旨?” , 皆美草之意。又 , 扬雄《太玄·居》 : “凡家不旨” , 注 : “旨 , 美也。”这都是以旨代美的例子。而最能说明“美”字的本义是指味道的 , 是“美”、“味”二字古音的相同。查中古韵书 , “美”与“味”各自有两个读音 : 美 , 《广韵》注为“无鄙切” ( 读若味 ), 《集韵》注为“母鄙切” ( 读如美 ); 味 , 《广韵》、《集韵》、《韵会》皆注“无沸切” ( 读若未 ), 而《集韵》又标为“莫佩切” ( 读若昧 ) 。而这两对读音正好互相对应。这显然是因为 , 美、味在上古读音本来为一 , 只是到了后来 , 它的声母才分化为轻唇 [v] 与重唇 [m] 两种。清人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中 , 曾举过大量例子 , 有力地证明了“古无清唇音” , “凡清唇之音 , 古皆读为重唇”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 , 则“美”、“味”二字在上古皆为重唇明母字 , 发音都近似于今天的“美”或“昧”。“味”字古读为重唇 , 亦可从古人的训诂中见出 , 《礼记·檀弓上》引孔子的话 : “竹不成用 , 瓦不成味” , 郑玄注 : “味当作沫 ( 读作昧 , 黑色光也 ); “味”、“沫”相假借 , 可见读音相同。《白虎通义·礼乐》 : “西狄之乐曰味。味之为言 , 昧也”。汉人训字义 , 每借同音字来比附推衍 , 则“味”在古代读“昧” , 当不成问题。又 , 《汉书·地理志》载益州郡有味县。注 : “孟康曰 : 味音昧” , 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 , 从先秦人的用韵情况来看 , “美”与“味”在韵母上有时存有细微的差别 , 故章太炎将“美”字的古音定为脂部 , 而将“味”放在队部。但上古时脂、队二部每相出入 , 所以章太炎说 , 脂、队二部在最古时同居一部也 ( 参见《国故论衡》上 ) 。“美”、“味”在古时声韵皆一 , 亦即为同音字 , 这是证明它们的本义相同的有力证据。因为最古时的语言是以声为用的 , 阮元云 : “古音相通之字 , 义即相同” ( 《释门数》 ); 刘师培云 : “造字之源 , 音先而义后 , 考字之用 , 音同则义通”也 ( 《文章源始》 ) 。古时还有一些与“美”发音相近的字 , 诸如作为食物的“米”、“麦” , 作为调味品的“梅” , 皆同纽而韵近 , 其命名皆与味有关也。从古文字的发掘材料来看 , “味”字的产生较“美”字为晚 , 它在金文中才开始出现 , 而甲骨文中只有“美”字 , 尚无“味”字。这就是说 , 最早时人们提到美味 , 都以“美”言之 , 只是由于后来的“美”字由味道的意义逐渐生发扩展 , 终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泛指 , 故人们才又根据这个字的字音 , 重新造了一个“味”字来专指味道。实际上 , 尽管在有了“味”字之后 , “美”指美味的这一本义还是没有被人忘记。《礼记·祭统》 : “三牲之俎 , 八?之实 , 美物备矣。”《国策·燕策》 : “为之远行 , 故为美酒” ; 《孟子·尽心下》 : “脍炙与羊枣孰美 ? ”《吕览·本味》 : “肉之美者 , 猩猩之唇 , 獾獾之炙 ; 鱼之美者 , 洞庭之鲋 , 东海之鲕 ; 菜之美者 , 昆仑之萍 , 寿木之华 ; 饭之美者 , 玄山之禾 , 不周之粟 ; 水之美者 , 三危之露 , 昆仑之井。”其所谓“美” , 都用的是这个字的本义。甚至到了隋唐时期 , 人们还是这样用 : 崔弘度 , 隋文时为太仆卿。尝戒左右曰 : “无得诳我 ! ”后因食鳖 , 问侍者曰 : “美乎 ? ”曰 : “美”。弘度曰 : “汝不食 , 安知其美 ! ”皆杖之。 ( 《桂苑丛谈》 ) 刘仆射宴 , 五鼓入朝 , 中路见卖蒸饼之处 , 使人买之 , 以袍袖包裙帽底?之 , 且谓同列云 : “美不可言 , 美不可言 ! ” ( 《嘉话录》 ) 诸如此类 , 都是这样的例子。既然“美”字的初义本指味道好 , 那么也就是说 , 中国人的美的观念本是从口腹的中生发出来的。这一点不光是中国 , 恐怕整个人类都是如此。吃 , 是人类生命的第一需要 , 故人对作为吃的的美味的意识 , 一定在听觉的、视觉的之前。此沈约《需雅》所谓“人欲所大味为先”也 ( 《隋书·音乐志》引 ) 。然西方人在美的意识产生之后 , 即强烈地意识到它与口腹的区别 , 以至于将味觉从审美的领域里放逐出去 ; 而中国人却一直未肯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 , 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 , 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 , 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比如 : “声一无听 , 物一无文 , 味一无果。” ( 《国语·郑语》 ) “目之所美 , 耳之所乐 , 口之所甘。” ( 《墨子·非乐》 ) “口之于味 , 有同嗜焉 ; 耳之于声 , 有同听焉 ; 目之于色 , 有同美焉。” ( 《孟子·告子》 ) “目好之五色 , 耳好之五声 , 口好之五味。” ( 《荀子·劝学》 ) “美色不同面 , 皆佳于目 ; 悲音不共声 , 皆快于耳 ; 酒醴异气 , 饮之皆醉 ; 百谷殊味 , 食之皆饱。” ( 《论衡·自纪》 ) “清?之美 , 始于耒相 ; 黼黻之美 , 在于杼柚。” ( 《淮南子·说林训》 ) “虽云色白 , 非染弗丽 ; 虽云味甘 , 非和弗美。” ( 《抱朴子·勖学》 ) 在这些例子中 , 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 , 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 , 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换句话来说 , 中国人以“味”论美感 , 它是从历史中“长”出来的 , 而不是从头脑中“想”出来的。它压根就没有现代知识产权意义上的发明者。

单就艺术审美领域上来说 ,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艺术 , 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 : 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 , 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 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 : “以乐德教国子 : 中和、祗庸、孝友” ; 《荀子·王制》 : “中和者 , 听之绳也”。所谓“和” , 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 , 它既指味道的调和 , 又指声音的谐调。《商书·说命下》 : “若作和羹 , 惟尔盐梅” ; 《周礼·天官》 : “掌王之后世子膳之割烹煎和之事”。《礼记·月令》 : “薄滋味 , 无致和” , 这些是在调味的意义上用“和”的例子。而《虞书·舜典》 : “声依永 , 律和声” , 《诗·周颂·有瞽》 : “肃雍和鸣 , 先祖是听” , 《小雅·宾之初筵》 : “?舞笙歌 , 乐既和奏” , 又是在谐声的意义上用“和”的例子。从调味的意义出发 , 古人管烹调时所用的调料叫“和” , 《吕览·本味》 : “‘和'之美者 , 阳朴之姜 , 招摇之桂 , 越骆之菌 , ?鲔之盐”。从谐声的意义出发 , 古人管一种笙簧也叫做“和” , 《尔雅·释乐》 : “大笙谓之‘巢' , 小笙谓之‘和'。”食物讲究调味 , 在中国起源甚早 , 传说商代的伊尹就向商王进谏过调味之理 : “凡味之本 , 水最为始 , 五味三封 , 九沸九变 , 火为之纪 , 时疾时徐 , 灭腥去臊除膻 , 必以其胜 , 无失其理。调和之事 , 必以甘酸苦辛咸 , 先后多少 , 其齐甚微 , 皆有自起。” ( 《吕览·本味》 ) 《左传·昭公二十年》亦载有晏婴对齐侯的一段进谏 , 他先从味道的和说起 , 进而说到音乐的和 : “如羹焉 , 水火醯醢盐梅 , 以烹鱼肉 , ?之以薪 , 宰夫和之 , 齐之以味 , 济其不及 , 以泄其过 , 君子食之 , 以平其心。声亦如味 , 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 , 以相成也 , 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 , 以相济也。君子听之 , 以平其心。”后来的荀悦在《申鉴·杂言》中也说 : “夫酸咸甘苦不同 , 佳味以济谓之和羹 , 宫商角徵不同 , 佳音以章谓之和声。”也正因为被人们作为音乐审美标准的“和” , 本身即是一个“佳味”与“佳声”密合在一起的概念 , 所以先秦人听好听的歌乐 , 同时会想到好吃的味道 , 那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论语·述而》 : “子在齐闻‘韶' , 三月不知肉味。”正是以美味况美声的明显例子。至于后人如曹丕《善哉行》 : “哀弦微妙 , 清气含芳。”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 “芳气随风结 , 哀响郁若兰”以及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 “声得盐梅 , 响滑榆槿” ( 盐、梅、榆、槿 , 皆古代调味品 ), 则是更直接地用味来说声了。现在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 , 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 , 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而我们稍加寻绎就可以发现 : 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 , 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尚书·说命中》记载傅说向商王进言理政之道 , 商王听了之后说了一句话 : “旨哉 ! ”郑玄注 : “旨 , 美也 , 美其言皆可服行” , 以表示美味的“旨”字来称赞对方的发言。这说明古代很早时就是从“味”的角度来评价言辞的。《诗·小雅·巧言》 : “盗言孔甘 , 乱是用 ? ”。《左传·昭公十一年》 : “币重而言甘 , 诱我也”。《国语·晋语》 : “人有甘言”。所谓“甘言” , 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 , 它虽然是个贬义词 , 然以“甘”说“言” , 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 : “二人同心 , 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 其臭如兰。”谓同心之人所说的话 , 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 , 更是以味来说“言”了。至于直接用“有味”二字来评价言辞议论的例子 , 至迟在司马迁的时代就有了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关于将帅有一段深刻的议论 , 而在传后的论赞中 , 司马迁写着这样的评语 : “冯公之论将率 , 有味哉 ! 有味哉 ! ”春秋之后 , 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 , 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是第一个推崇儒家经典的人 , 而他是这样推崇的 : “心之所同然者 , 何也 ? 谓理也 , 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 , 故理义之悦我心 , 犹刍豢之悦我口。” ( 《孟子·告子上》 ) 《说文》 : “牛马曰刍 , 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 , 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 , 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 , 故汉以后便产生了“味道”一词。诸如 : 班固《答宾戏》 : “委命供己 , 味道之腴” , 蔡邕《辞郡辟书》 : “安贫乐潜 , 味道守真” , 《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 : “引身深山 , 研精味道” , 《晋书·成公简传》 : “不求荣利 , 潜心道味” , 崔融《报李少府书》 : “夕饱儒珍 , 朝充道味”。如此等等 , 不胜枚举。唐人苏味道 , 正是以这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的。

即便不是圣人的经书 , 而是一般的文章典籍 , 凡能使人优游涵濡者 , 人们亦以“味”言之。王充《论衡·别通篇》 : “空器在厨 , 金银涂饰 , 其中无物益于饥 , 人不顾也 ; 肴膳甘醢 , 土釜之盛 , 入者飨之。古贤文之美善可甘 , 非徒器中之物也 , 读观有益 , 非徒膳食有补也。”他把古人的一切美文都比作“肴膳甘醢” , 可视作是对孟子的比喻范围的一种扩大。又 , 《论衡·超奇》 : “衍传书之意 , 出膏腴之辞。”“膏腴”即“肴膳甘醢” , 亦即孟子所谓的“刍豢” , 都以肥美的味道来比喻文意的深远。《论衡·自纪》引时人语 : “文必丽以好 , 言必辩以巧 , 言了于耳 , 则事味于心。”辩言丽辞能使人心得事义 , 犹如口腹对美味的品尝 , 故曰“味于心”。它如《后汉书·郎 ? 传》中说黄琼“被褐怀宝 , 含味典籍” ,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说刘子初“抗志存义 , 味览典文” , 都是以“味”来表示对著作的研阅与体会。魏晋以后 , 玄学勃兴 , 人们追求形上之理 , 耽于玄想之趣 , 在对玄理的捉摸中求得精神的满足。发言议论 , 亦以耐人寻味为尚 , 故以“味”论文意、论赏文的风气中就更加普遍。《魏书·赵柔传》谓柔注经论 , “为当时俊僧所欣味焉”。《晋书·徐苗传》说赵苗“作五经同异论 , 又依道家作玄微论 , 前后所造数万言 , 皆有义味。”《晋书·郭文传》 : “于时作者 , 咸有钩深味远之言。”《世说新语·文学》 : “庄子逍遥篇 , 旧是难处 , 诸名贤所可钻味。支道林在白马寺中 , 将冯太常共语 , 皆是诸名贤寻味所不得。”又 , 《高僧传·支法师传》亦谓支道林“研《十地》、寻庄周 , 当时名胜 , 咸味其义旨。”《北史·齐·杜弼传》 : “弼性好名理 , 探味玄宗。”梁·任 ?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 “言穷药石 , 若味滋旨。”王筠《哀册文》 : “沉吟典礼 , 优悠方册 , 餍饫膏腴 , 含咀肴核。”都是这样的例子。当然 , 在那时以味来评价的作品中 , 并非都是玄理与清谈 , 比如《晋书·文苑传》 : “袁宏作《北征赋》 , 王?诵味久之”。又 , 陆云《与兄平原书》 : “兄前表甚有高情远旨 , 可耽味 , 高文也。”袁宏的《北征赋》无疑属于文学作品 , 而陆云给陆机的信中所说的“前表”虽不详所指 , 但陆机的章表 , 皆写得文采华丽而有情致 , 且从陆云的“情深”的评价来看 , 它也应该是文学性很强的作品。这说明 , 当时“味”这个概念中 , 已经包含着我们现在所说的纯文学性的审美感受在内。不过 , 因为汉代的经学和魏晋以来的玄学的影响 , 从“味”字的大量用例来看 , 它多指义理上的蕴藉而少指情趣上的隽永。迨至梁代 ,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颇多以“味”论文。表面上看 , 他的“味” , 也是义理与情趣兼而有之 , 比如 : 《宗经》篇中谓圣人的经典“余味日新” , 《情采》篇也有“研味李老”的话 , 所谓“味”当然偏于义理上的意义。又 , 《体性》 : “子云沉寂 , 故志隐而味深。”所谓“味深” , 当指扬雄《太玄》、《法言》一类著作的艰深古奥 , 也是义理上的意义。然《明诗》篇中所谓“张衡《怨》篇 , 清典可味” , 《声律》篇所谓“吟咏滋味 , 流于字句” , 却都指的是诗歌情味的隽永悠长。不过 , 刘勰到底是个划时代的文学评论家 , 他在“味”的概念上虽然没有区分义理与情趣 , 却把作品的有味一概看作是调动了文学手段的结果。换言之 , 在他看来 , 理论著作之所以也能有味 , 并不在于其中所阐述的义理本身 , 而在于作者的表现手法。例如他说 : 圣人的经典之所以有味 , 乃在于其在文体上的“辞约而旨丰 , 事近而义远。” ( 《文心·宗经》 ) 它如《文心·丽辞》 : “左提右挈 , 精味兼载” , 《隐秀》 : “深文隐喻 , 余味曲包” , 《物色》 : “物色虽繁 , 而析辞尚简 , 使味飘飘而轻举 , 情晔晔而弥新” , 《总术》 : “数通其极 , 机入其巧 , 则义味腾跃而生。”作品的“精味”、“余味”、“味飘飘”、“义味腾跃” , 其原因在于“左提右挈”、“深文隐喻” , “析辞尚简”和“机入其巧”这些文学性的写作手法的运用。自然 , 单纯的文学手法 , 并不是造成作品滋味的全部条件 , 刘勰主要还是强调作品的内容 , 故《文心·情采》云 : “繁采寡情 , 味之必厌”。但从这两句话 , 我们也可以看出 , 他所强调的、对味起决定作用的内容 , 并不是玄学清谈家那样的“理” , 而是“情”。所有这些都说明 , “味”这个概念在刘勰那里 , 大抵已被换上了文学审美感受的内涵 , 与从孟子直到魏晋之际的偏指对义理的感受大不相同。它反映了齐梁时代人们衡文的角度的改变和文学意识的增强。几乎与刘勰同时 , 钟嵘在《诗品序》中也强调了“滋味”这个概念。他认为五言诗是“众作之有滋味者” , 之所以如此 , 乃在于它“指事造形 , 穷情写物 , 最为详切” , 而不在于谈理。恰恰相反 , 他说 : “永嘉时贵黄老 , 稍尚虚谈 , 于时篇什 , 理过其辞 , 淡乎寡味。”这就是说 , 在他看来 , 诗中的义理 , 不仅不能造成“滋味” , 而且适使诗歌“寡味”。可见 , 钟嵘在“滋味”中 , 比刘勰更干脆地排斥了义理的内容。从而使它成了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六朝之后 , “味”也就成了专门评价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标准。因此 , 如果说“滋味”说是钟嵘破天荒提出来的 , 这是对他功绩的轻率的拔高 ; 但如果说他的“滋味说”不过是重复前人、毫无创见 , 也是对他贡献的粗暴抹杀。总之 , “味”在我国是个源远流长的概念。而且 , 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人从感受的角度来评价艺术的倾向 , 所以一直是我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在相当的意义上说 , 唐以后所出现的“境”、“韵”、“趣”等概念和理论 , 也都是在“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 并与“味”在深层内涵上血肉相联的。关于这些问题 , 笔者拟另撰文加以探讨。

第6篇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北京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但也许就是因为太熟悉,所以我从来没有特别留意过北京独有的气味。

有一次我在网上和一位外国朋友聊天。他说,我从来没有去过北京,但我知道那是个很独特的城市,你能为我形容一下这座古城的气味吗?他的问题让我很尴尬,作为一个小“老北京”,我却形容不出北京的气味。

好久没有仔细地逛过北京城了,不知为什么,当汽车从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向着狭窄而僻静的小道驶去时,我仿佛觉得那条长长的、静静的小道成了时光隧道。小道的那一头是北京独有的风景――胡同。胡同窄窄的过道只能容下两个人并肩而行,高高的砖墙被夏季蔓延的爬山虎所覆盖。砖砌的门楼,雕花的墙饰,虽然都已残破,漆也早已被烈日晒掉了它原本的颜色,但我忽然就强烈地感觉到了过去的时光。触摸着那深深的墙缝,轻抚着那历经风雨的古木,北京那古色古香的气味在鼻间久久萦绕,那是略带潮湿的苍老的气味。

黄昏中的后海是一处很别致的风景。夕阳西下时分,那火红的残阳将最后的余晖抛洒到古老的小桥上,水面上船儿来来往往,人们在船上钓着鱼,哼着曲。岸边的老树仿佛成了一道天然的墙,将这片水域与不远处灯红酒绿的世界隔绝开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玄妙的气味,是自然朴实的北京的原味。

司马台长城是北京最有韵味的一段长城。破旧的野长城,随山势迤逦而行。山风凛冽,吹得人一阵踉跄。就在这古长城的古风中,我又闻到了北京的气味。千百年来,长城不倒,山风不变,气味也没有变,那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辉煌的气味,是凝聚了历史深厚积淀的气味。

长安大街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满眼的灯光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与古典气息完全不同的气味,这是现代文明的气味。这气味也令我觉得亲切和温馨,毕竟,我是在这样的气味中成长起来的。

也许到现在,我仍然无法回答那个外国朋友的问题。在北京住了这么多年,北京的气味仍然让我无法诠释。对于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古色古香也许是它一直葆有的气味吧!但现在北京的气味中更夹杂着新的成分:高端,现代,时尚。的确,北京是古老的,但古老的气味会历久弥笃,新的气味也会慢慢被人们所接受。

我爱我的北京,爱它所具有的一切古老和现代的气味。

指导老师:翟桂琪

罗慕凡在文章中说他诠释不好北京的气味,而我却觉得他已经很真实地把北京的气味复制给了我们。胡同越采越少,看四合院要抓紧时间了,后海成了时尚人士新的聚集地,司马台长城也许不久就要跟八达岭长城一样热闹起来。我仍然不习惯那些越来越宽的街道和越来越多的地下通道,越来越高的楼和越来越让人目眩的文化,但一个城市的气味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慢慢发生改变是无可逆转的事实。我只是希望,北京的古老的气味可以保存得多一点,再多一点;久一点,再久一点――而不只是保存在文字里。

第7篇

应台湾五星级国宾大饭店的邀请,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及陕西旅游饭店管理公司旗下的西安宾馆、唐城宾馆、东方大酒店专业人员12人(其中红、白案高级名厨6人)组成“陕西美食节”代表团(以下简称代表团),于2011年5月18日至6月10日,先后在宝岛台湾的台北、新竹、高雄市举办了“陕西美食节”。通过代表团成员的介绍、现场表演、展示、实际操作、烹制宴席、技术传授及台方记者和有关人士的品尝鉴定、市场销售等交流活动,各大媒体的连续宣传报道,扩大了陕菜在台湾的影响,促进了两岸饮食和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共荣。台湾新闻媒体和各阶层人士对陕西美食文化的评价和赞誉可概括为:陕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烹调技艺精湛,味道醇香隽永,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尚新意。

向记者介绍、展示陕菜

代表团这次赴台带去的菜品有:官府菜、商贾菜、清真菜、市肆菜等共28道(其中官府菜18道),以及羊肉泡(陕西十大文化符号之一)、岐山臊子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油酥饼、金丝饼、宙啬面、锅盔等陕西传统风味小吃。

这三个城市的国宾大饭店,同属一个体系,以往都以川粤菜为主,对陕菜并不了解。这次代表团到来,不仅受到酒店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而且在代表团成员操作菜品时,厨师长主动帮厨,干辅助活,这引起了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的极大兴趣,纷纷争先报道,除对代表团成员多次采访外,三个城市还分别举办了记者招待会。会议内容是:代表团成员介绍陕西菜点,回答记者询问;记者目睹陕菜名厨表演;品尝陕菜。在台北,代表团成员、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裁判、评委,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得主,中国烹协名厨委员会执委,陕西官府菜近代第三代传人郑新民现场作了刀工技艺表演切蜈蚣笋。郑新民的高足,曾获陕西省烹饪技术大赛金奖、烹饪技师、陕西官府菜第四代传人,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厨师长郭国强表演了“金边白菜”。这道菜是1900年庚子之役慈禧太后避难西安时每餐必吃的菜品。还有面点师的拉面表演。代表团应邀向《商业周刊》、《苹果日报》、《工商时报》等十多家报刊分别介绍了七道陕菜。

记者招待会上,郑新民向记者介绍了陕菜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以及现状等。为了进一步介绍陕菜,还向记者散发了吴国栋先生的文章:“陕菜烹饪十大亮点”,引发不少媒体对此做了长篇报道。5月25日在台北,有两位记者竟将一小盆“炝白肉”吃得干干净净。郑新民看到记者们这样爱吃炝菜,就主动向他们介绍了各种原料的不同“炝”法,如“炝鲜鲍”、“炝明虾片”、“炝鱿鱼”、“炝莲菜”等,以猪五花肉、大红枣、醪糟配伍蒸制而成的“糟肉”。用江米、莲籽、果脯及其他辅料蒸制而成的“江米莲籽”,两个菜合装在一个特制的长形盘里,上桌后两菜互相搅拌而食,将菜叫做“珠联璧合”。然而,当此菜端上桌后,因糟肉中有肥肉,记者们迟迟不动筷子,见此情景,郑新民轻声细语地向他们说:“不要怕,先尝尝”,并讲了拌食的方法,很快,在一片赞叹声中,记者们将一盘菜吃得干干净净,其他桌上也是风卷残云般地一扫而光。这时,郑新民向记者们道出了这道菜曾获得全国烹饪大赛金奖以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陕西烹饪专修学院应美国驻华大使馆邀请,派出教师(厨师)前往北京该馆进行了精湛的技术表演,就有糟肉这道菜,受到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及随行人员的高度赞赏,中外媒体及时作了报道,此事在全国烹饪界传为佳话。郑新民的话音一落,会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台北《工商时报》记者吴正弘和中天新闻电视台主持人李亚倩采访代表团后说的一段话,代表了三市记者们的共同心声:“没想到陕西有这么好的菜,而且与众不同,真不愧是十三朝古都”。

连战数次品尝“五侯鲭”

西汉建都长安(今西安市),汉武帝刘彻时期(公元前140年一公元前87年),齐鲁人楼护,字君卿,曾做官京兆吏,当时楼护常往来于汉武帝舅母的五位儿子王谭、王根、王玄、王商、王逢之间,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共同研制了一道菜,取名“五侯鲭”。鲭,就是用鱼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杂烩,是中国大杂烩菜的始祖。

五侯鲭现在是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西官府菜(宴)的组合菜之一,也是这家酒店的招牌菜。陕西官府菜(宴)现已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侯鲭用料讲究,选料精细,海陆杂陈,成菜汤鲜味浓,滑软适口,营养丰富,台湾人感到质感非常好,特别是汤汁醇香诱人,代表团在台北国宾大饭店期间,荣誉主席连续三天前往品尝,食后啧啧称赞,称为不可多得的美味。第四天还要送菜上门,由代表团成员郭国强将食材进行初熟处理,并备好高级汤,由台湾厨师上门服务。此事一时间在台北传为佳话。

用心表演示范 耐心传授技艺

由于代表团的名师高手对陕菜的精彩介绍和对菜品的精彩表演展示,不仅受到台湾各阶层人士的青睐,而且激发了三市国宾大饭店从厨人员学习陕菜的浓厚兴趣,特别对于五侯鲭、鸡茸鱼翅、珠联璧合、羊臂牖更是宠爱有加。为此,代表团成员不辞辛劳地为三市三店培训厨师长和厨师二百余人次,传授了计划中的所有菜品,对有些菜反复操作示范,直到其学会。对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毫无保留地进行讲解和亲手传授技术。羊臂牖系唐代宫廷菜品,是以完整的羊腿为主料,经腌制再加调料炖焖而成。成菜羊腿形整,色如红枣,酥烂醇香,滋味鲜美,回味悠长。此前台北国宾大饭店厨师长曾来西安学习过,这次代表团到达台北后,那位厨师长就诉苦说:“做不好,肉发硬,羊膻味除不掉,经过三天,还是那个味”。郑新民问了情况后,指出其中原因:一是炖焖时间过短,要炖四五个小时;二是调料、香料(八角、草呆、桂皮、花椒、小茴香等)比例不合理,三是没有放萝卜、西芹。改正以后,效果大变,该店董事长吃过后非常满意,吃后还要打包带一份回家,高兴地说:“这东西好,就是我想吃的美味”。温拌腰丝是用猪腰子制作的一道凉菜,5月27日,代表团到新竹市后,那里的厨师就提前将个大猪腰子泡在水里,说是要将腰子里的臊味排出。郑新民说:“不能泡,一泡腰心中的臊味就要渗进腰肉中”。那位厨师恍然大悟:“关键是去除腰臊而不是泡”。还有米汤时蔬也特别受欢迎,将南瓜蒸熟制茸,加小米米汤和高级汤调味,制成粥装盆,中间放入焯熟的豌豆苗尖,效果就特别好。同时给他们讲了米汤系列品种,又做了“米汤辽参”。郭国强还给台湾厨师做了不在计划中的许多陕菜品种。鸡茸鱼翅系陕西官府宴菜品,是以鱼翅和鸡脯肉为原料精制而成的高级汤菜。鱼翅是海味中的珍品,在烹调上多用扒、蒸、煨等技法,唯独陕西官府宴中的鸡茸鱼翅与众不同,是将水发鱼翅蘸上鸡茸糊,一束束投入汤中汆熟,成菜汤清味浓,鸡茸鲜嫩,鱼翅柔软。台湾人对鱼翅有各种烹调法,但像鸡茸鱼翅这样精工细做的,还没见过,更没吃过,特别是当知道这道菜是陕西省三原县名店明德亭餐馆的名菜,当年曾受到元老、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的称赞后,对陕菜更是赞不绝口,对博大精深的陕西饮食文化由衷钦佩,纷纷表示要将这次活动中学到的陕西名菜,在台湾市场对外供应,让陕菜在台湾扎根开花结果。

第8篇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八大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八大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第10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追忆往昔生活的点点滴滴,俨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老化的表现,而是把它视为自身愈加成熟的表现之一:通过回忆,反省已逝去的人生,哪些已然长成,化为生命须臾不可动摇的根基;哪些在行走中渐渐丢失、消散;哪些需要毅然舍弃,避免为其捆绑和缠绕;哪些依旧值得珍视呵护,继续与我的未来生命之路相伴相随。

所有的回忆都与教育有关。这不仅是因为我习惯于用教育的眼光审视周遭世界、反观自我世界,更是因为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始终置身于教育的氛围里,哪怕他从未去过学校,从未接受过所谓“教育”。

在人世间,总有一股教育的味道,浸润着每位昔在、今在、将在之人,挥之不去。

教育的味道,首先弥漫在我成长的那间小屋里。我俯身在稍微一动就吱呀作响,且散发着饭菜香味的小桌旁,吃饭时,它是饭桌,做作业时,自然就是书桌了。陪伴在身旁的,始终是我的母亲。夏天,她摇着蒲扇;冬天,她升起炉火。最重要的是,她以小学教师的耐心,随时帮我纠正错误,偶尔也会发发脾气,那多半是对我的表现忍无可忍了。

当我吃腻了家里的饭菜,不知什么原因,跑到我的语文教师家里,对她亲手做的辣椒炒鸡蛋而“欲罢不能”。正是在老师那间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陋室里,我不仅记住了炒鸡蛋的味道,也记住了她注视我的那种温暖。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在她家里饱餐之后,我更加喜欢上语文课了。

我小学时就读的教室,无非是一些木制的桌椅板凳,普遍规格不整,粗糙不堪。而黑板黯淡无光,粉笔灰四处飞散。即使如此简陋的教室,还是有教育的味道的――有教师嘹亮质朴的声音、亲切真诚的眼神,有朗朗书声。甚至贴在黑板正上方和四周斑驳墙壁上的各种标语,尽管掉色,甚至处于半脱落的状态,都无法掩饰教育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在眼神间浮动,在内心里流淌。与之相比,当今那些功能齐全的豪华教室,充满了装修、装潢、装饰的味道,在色彩与功能的拥挤和喧闹中,反而让教育的味道变淡了,不大可能像我当年的教室,离开之后,使人怀念不已。

什么使一处场所、一个空间有教育的味道?人们习惯于认为只有学校才有教育的味道。其实不然,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乡村,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散发教育的味道。在沈从文的自传中,对校园之于自己教育影响的记录并不多,相反,在水塘边,在刑场旁,在窄而霉的房子里,在别人的冷眼蔑视中,他受到了最深远持久的教育。他深刻体会到社会之于自己的教育,所以,这个后半生经常被嘲讽为“书呆子”的人,却在晚年喜欢称别人为书呆子。其中的担忧隐约可见:如果一个人只会埋头读有字之书,而忽略了无字之书,误将书本视为全部且真实的世界,忽视甚至无视从所处现实世界中汲取成长的力量,那就离书呆子不远了。

在沈从文的视野之外,我关注的却是另一个角度的问题:是不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场所,就一定会充满教育的味道?如何让一个地方弥漫教育的味道,哪怕它貌似与教育无关?

问题的答案与教育的味道内涵有关:什么样的味道才是教育的味道?我无法用量化、统计、实验等所谓“科学”的方式回答,我只能凭直觉说,教育的味道,一定是生命成长的味道,凡是洋溢主动且健康的生长气息的地方,凡是蕴含此目的的态度和情感,凡是与此有关的事件和行为,凡是摆置有助于生长的物件的场所和空间,就一定是教育栖居之地。各种教育的味道,将在这里发生并汇聚,在回旋、交织和涌动中推导身处其中的每个生命,悄然渐次蜕变再生,通向不断自我完善之境。

如此,教育的味道,愈加浓厚,生命的内蕴也愈加丰厚。因为这样的浓厚和丰厚,城市成了教育城市,村庄成了教育村庄,教育的空间随之四处延伸拓展,教育的力量因之浩浩荡荡,涌流不止。

第11篇

朝鲜族的饮食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个性,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饮食习惯融合了东北汉族的风味,且又独树一帜,形成独具特色的朝鲜族饮食文化。总体来看,朝鲜族饮食文化重在天然、重在食补,同时兼顾多元的饮食系统,广纳博收,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以饮食风俗的个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朝鲜族同胞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和生产经验,在果腹温饱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饮食文化“山珍海味”的高端习俗。我们这里所说的“山珍”,是指利用自然条件,在原野中采摘野菜、山果、山药,狩猎山猫野兔,共同进入餐饮系统。而“海味”指的是海产品的鱼虾、贝类、紫菜、海带等。这些天然的山珍海味,与朝鲜族同胞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由于吉林省多山区,长白山山脉的千里沟壑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着榛蘑、蕨菜、松茸、猴头蘑、元蘑、榆黄蘑、小黄蘑、黄蘑等众多上好的食材,同时海产品进口也极为便利。诸多自然与社会条件使然,朝鲜族不仅保持着自己的饮食文化特性,而且发展成“山珍海味”的饮食文化系统。

由于朝鲜族同胞的食材取自天然,饮食习惯的“尚天然”特性为其贴上了特定的标签。我们看到,朝鲜族小菜广誉盛名,你在全世界行走,都会看到朝鲜族小菜的一席之地。这些小菜是用沙参、桔梗、蕨菜、山芹菜、刺嫩芽、松茸、小根蒜等,制作出特有的风味。还有白菜叶、辣椒叶、南瓜叶、地瓜叶等一般民族很少用的梗叶类,都在朝鲜族同胞这里妙手可得,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佳品。由于民族文化个性的原因,朝鲜族同胞喜欢素食,崇尚清淡,因此山野菜和一般蔬菜是朝鲜族用心做的功课。把这些看上去非常普通的食材,制成各种拌菜、酱菜、辣菜、汤菜,加之花色多样的包饭、炒饭、拌饭,保留着食物的天然滋味,让人大开胃口,欲罢不能。即使腌制成辣菜泡菜,也因为特殊的工序和方法,基本保持了蔬菜的天然色泽和食性的脆嫩本真,而味道更加清香,更加适口,符合大多数人的餐饮习惯。那些辣菜,看上去就很诱惑人,与东北汉族人腌制的咸菜相比,味道更醇厚,用盐也很少,从饮食科学上就占了上风,因而成为很多人喜爱的餐桌上品。

再一点,由于朝鲜族菜品取自天然,得到很多人赞赏,而主食也有自己的特性。朝鲜族主食以米饭为主,煮饭的铁锅有自己的特定形制,以“锅广、底深、口收、盖严”的特征而著名。据现代科学测定,这种形制的铁锅受热良好,不跑气,将米饭的香气留在锅里,因此饭粒松软,味道醇香。朝鲜族的米饭堪称餐桌一绝。

在朝鲜族人家做客,或者到朝鲜族饭店用餐,我们会发现有一道特殊的菜肴――酱汤。朝鲜族喜欢食汤,几乎家家必备。朝鲜族对菜汤非常有研究,其种类繁多,可按时令与特定客人来分。总体上可分为凉汤、热汤。这些汤以素淡为主,很少放油,不像汉族人那样去爆锅。最有名的是朝鲜族的酱汤,那种独特的酱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狗肉汤、牛肉汤、参鸡汤等,在熬制过程中是净化处理的,基本不入香料,为的是让人吃到原初的美味。只有到餐桌上以后,再因人而异地添加自我需要的盐、葱花,调制出自我喜欢的味道,在保持食材的天然滋味同时,也给了用餐人心理上的别样尊重。

我们看到,朝鲜族做米饭的铁锅很有特色。而在副食方面,做菜时喜欢使用石锅。用石锅熬制日常的汤食,能使得汤味更加醇厚,而且保持温度,使口味持久。在朝鲜族节日中,最为丰富多样的是糕饼类食品,其做法与汉族有明显的区别。朝鲜族糕饼的主料是大米、糯米,而且不放油、不放糖,不用油炸、不用烧烤。比如打糕、发糕、凉糕、米饼、松饼等,所用辅料极少,味道天然纯净。而汉族人做的糕饼,是把米磨成面粉,然后是加上多种辅料,多油多盐,甚至油炸、烧烤,虽然也有特色,但比起朝鲜族的特色食品,还是输了一筹。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朝鲜族同胞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经验,根据不同季节,采用符合自然条件的食材,以达到营养丰富、有利于人的健康的要求。比如山野菜,不仅仅是追求风味独特,而且注重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很多食材在中医学上很有名望,是常用的中草药。如我们常吃的白菜,中医说“白菜解毒”“百菜不如白菜”,现代医学也证明,白菜有祛痰、抗菌、止咳的作用,蕨菜有滑肠、降气、化痰的作用。还有桔梗,人们称之为“小人参”,具有镇咳、抗炎、降压的特殊功效。

朝鲜族的饮食特性非常讲究调养身体,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定选择。如春天吃“参芪补身汤”,夏天吃“狗肉补肾汤”,秋天吃“神仙炉”火锅暖胃,冬天吃“野味汤”御寒壮阳。由于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朝鲜族人自古信奉阴阳五行观念,认为按季进补身体,是一种天道,不可违拗,这是阴阳相克相生观念的深层文化影响。

朝r族饮食习俗是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而来的,在对汉族或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学习中,自身的民族智慧发生着重要作用,是创造意识和取纳精神使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作者简介:母玉,女,本科,四平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宋倩)

第12篇

成长的道路是坎坷的,也是平坦的。坎坷在许多事情需要你去努力,平坦在亲朋好友都会给你一定的帮助。成长的道路是单调的,也是多彩的。单调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多彩在还是有时间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成长的道路是枯燥无味的,也是有滋有味的。枯燥无味在要做许多不愿意做的事,有滋有味在父母不在时,提心吊胆地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在成长时的第一颗启明星是妈妈,是妈妈把我带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帮我熟悉它;是妈妈教会了我走路,让我利用双脚去找乐趣;是妈妈教会了我说话,让我能更好地表达我的想法;是妈妈教会了我识字,让我发现文字的历史;是妈妈教会了我读书,让我发现中国的历史是多么源远流长,是多么有趣。第二颗启明星是我的启蒙老师,是老师将我带进知识的海洋,让我明白学习的乐趣;将我带进书的河流,让我明白读书是一件趣事;将我带进同学的小溪里,让我获得了纯真的友谊。

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跌跌撞撞。记得有一次,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作文赛,原本以为绝对是一等奖,没想到辛苦却换来了一张优秀奖的奖状。我十分失望,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了争这口气,我苦读作文书,常常参加作文班,积极报名作文赛,终于在一次作文赛中进入了决赛,虽然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成长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