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蜀相杜甫

蜀相杜甫

时间:2023-05-30 10:1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蜀相杜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杜诗 沉郁顿挫 风格

在诗歌艺术上,杜甫可谓集大成者,他以委曲婉转、掩抑收敛的叙事、抒情,形成“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并以对现实的高度概括性与描写的生动具体性,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空前高度,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而深远。无论杜甫自己,还是诗评家,论杜诗之主要风格,无不以“沉郁顿挫”四字概括之。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究。

1 《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个方面

1.1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公园767年)秋在夔州时缩写,这首诗是杜甫长期流浪、贫病交加和恶劣心情的形象写照,可以想见,我们这位大诗人在当时是如何的穷愁和潦倒。但是使他时时“苦恨”和“霜鬓”的,并不只是由于“悲秋”和“多病”,时局的“艰难”,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又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他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有七律《蜀相》一首,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敬仰,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老杜吟咏诸葛亮的诗篇不少,比较起来,《蜀相》中“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联所说的三顾频繁,两朝开济,一方面是知人善任,始终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托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杜甫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

1.2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狂飙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愁”情绪抖落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平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制约。“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而下的“落木”将诗人的“悲情”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种悲情。《蜀相》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点出武侯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其间妙笔天成的一个“寻”字,使得一问一答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寻觅遗踪的急切情绪,给人的印象是充满着憧憬和希望。然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的情感却起了几句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庙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诗人形单影只而来,又孤寂伤怀而返,这就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诗人倾吐的情感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起伏张弛回旋激荡的。

1.3 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疑。《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

2 《登高》《蜀相》语言形式的“顿挫”表现于下列三个方面

2.1 章法上的开合变化。“悲秋”时《登高》主旨所在。前四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客观特征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的艺术魅力亦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诗句可比拟。后四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知青作了直接的抒发。最后却令人颇感到遗憾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合变化自如。《蜀相》意在臧否人物而不在吟怀古迹。诗题不作“武侯祠”而作“蜀相”盖有深意在焉。以人物千古风流已去,而祠庙长存虽今犹在,正可由“丞相祠堂”想见丞相功业。若不从祠庙写起,颈、尾两联的议论就成无根之木了。这正是行文起承转合笔法腾挪跌宕的妙处。

2.2 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多用炼字,多用叠词。两诗均有脍炙人口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曾引起多少悲剧英雄的共鸣!壮志难酬抱憾终生,不仅是诸葛亮的遗恨,也是古往今来无数失意英雄的共有心境。

第2篇

关于儿童该不该背古诗有两种意见。

我先不说我赞成哪一种,每次说到背古诗,我就回想起小时候爸爸教我背古诗的情景。

印象最深的一次,1980年元旦早晨,我躺在床上问爸爸,今天开始是不是就1980年了?因为之前都是一九七几年,1980年这个说法让我特别好奇。我爸爸说是啊,他一高兴,就说要教我背诗,我觉得新鲜得不得了。

那时候,我能背诵的诗就是什么“白日依山尽”啊、“床前明月光”啦,“春眠不觉晓”……,一听爸爸要正儿八经教我背诗,高兴得不得了。“白日依山尽”这样的诗再来它一打都没问题。没想到,我爸教我背的是杜甫的诗,一首《蜀相》、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蜀相》是写诸葛亮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杜甫自己的,爸爸给我念了一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接着,他大致解释了一下意思,老实说我也听不太明白。我当时就只有一个印象:《蜀相》说的是“诸葛亮好可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的是“杜甫好开心”。其他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比如,诸葛亮的祠堂有柏树和有黄鹂鸟,诸葛亮是一个老臣,仗没打赢就死了。杜甫的老婆容易发愁,青春不是年轻的意思,而是指春天。还有最后两句有好多地名,什么什么峡,什么什么阳,具体我也搞不清楚。这些东西就像碎片散在我脑海深处,但是印象很深。后来我上了大学,真正从《杜甫诗选》里读到这两首诗,这些碎片一下子全部串起来,句子脱口而出。这时候,柏树、黄鹂鸟、青春,什么什么峡,什么什么阳,全都不是问题了,全都理解了。

我的注意力转到另外一些问题上去。比如“映A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小草很绿,黄鹂鸟叫得很好听,看着、听着不是很舒服吗?可杜甫为什么要说“自春色”“空好音”呢?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又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明明在四川,怎么一眨眼就穿过三峡,回到洛阳了呢?真是跑得比飞机还快呀!

爸爸教我背这两首诗时,我从来没想到这些问题,也没有问过他,为什么不问?我觉得这里面没啥要紧的东西呀。等我长大之后,我觉得这两首诗的好处就在“自春色”“空好音”,就在杜甫跑得比飞机还快这些东西上。“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出了寂寞,这是一种美丽背后的寂寞,武侯祠的景色很美,但空空的,无人关注。这是武侯祠的寂寞,也是诸葛亮的寂寞,更是属于杜甫的寂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超音速”当然不可能,这是杜甫的想象,但他为什么可以这么想象、这么写?因为杜甫太想回家了。“安史之乱”使得他在外面漂泊那么久,现在动乱结束,可以回洛阳去了,正所谓归心似箭,作者的“心理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交通工具所能达到的速度,这是想回家的狂喜造就的“超音速”。

正因为我小时候背熟了这两首对于儿童来说不太容易的诗,我长大后读到它们,就能迅速越过字面和知识性的内容,去体会某些词语的“文学”意味和诗人的深刻用心,这样理解古诗,不是更快也更深透了吗。

我来总结一下,儿童背古诗背得越熟,长大了对诗的体会就更深,更容易进入诗的世界,更容易和诗人产生共鸣。正因为你已经过了背诵一关,你才会更加留意靠背诵不能解决的问题,靠背诵无法理解的诗意,这就是背诵古诗的价值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地把古诗背出来呢?我觉得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是彻底弄清诗中每个字词、典故的含义。我们就以刚才说的杜甫《蜀相》为例。“丞相祠堂何处寻”,你得记住,丞相指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锦官城外柏森森”,你得记住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有朝一日统一天下。“频烦”指的是多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两朝,是指蜀汉昭烈帝刘备一朝,和后主刘禅一朝,“开”就是开国,指帮助刘备开创蜀汉的基业,“济”就是扶助,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继续扶助刘禅治国。“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诸葛亮多次出兵讨伐曹魏不成,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所以会使得后来的英雄倍感惋惜,泪湿衣襟。把这些关键词语和典故、历史背景搞明白,才能轻松背出整首诗。第二步,可以先背诗中最有名的句子。比如这首诗,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有名,先把它记住。假如没有特别的名句,背律诗的话,可以先背中间两联,因为中间两联对仗,比较容易背诵,然后再加上首联和尾联,也就是开头两句和最后两句一起背。这样容易把整首诗背出来。第三步,为了防止遗忘,要把整首诗从头至尾反复诵读,直至烂熟于心为止。过了一段时间,还可以拿出来再温习温习,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我们看电视上、生活中,有些人可以熟背很多古诗,这都是平常用功的结果。如果你有志于古诗词创作,那更要背大量的诗,只有充分地积累,才可能写出古意盎然的诗作。

第3篇

《登高》《蜀相》两诗,代表了杜甫七律最高成就,其风格亦可以“沉郁顿挫”一词概括。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胡应麟称《登高》“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诗菽》),纪昀称《蜀相》“忽变沉郁,魅力极大”(《瀛奎律髓汇评》)。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索。

《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蜀相》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人点出武侯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其间妙笔天成的一个“寻”字,使得一问一答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寻觅遗踪的急切情绪,给人的印象充满着憧憬和希望。然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的情感却起了急剧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庙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诗人形单影只而来,又孤寂伤怀而返。这就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诗人倾吐的情感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起伏张弛回旋的。

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肆情宣泄倾泻无遗。《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蜀相》首联用一设问句,突出诗人问路寻途迫不及待的心境,也给读者留下悬念。可是步入祠堂,诗人不写殿宇高大、塑像凛凛,独独扣住那“映阶春草”“隔叶黄鹂”做足文章,字字写景,却又字字含情,可谓含蓄蕴藉,“别有深意在其间”。

“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最上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不独是词,诗亦如此。《登高》《蜀相》语言形式的“顿挫” 除了音节上的铿锵嘹亮,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外更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章法上开合变化。东方树《昭昧詹言》论《登高》章法:“前四句景,后四句情。一、二碎,三、四整,变化笔法。五、六接递开合,兼叙点,一气喷薄而出……收不觉为对句,换笔换意,一定章法也。”“悲秋”是《登高》主旨所在。前四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客观特征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的艺术魅力已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诗句可比拟。后四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发。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阖变化自如。正这是这种曲折有致的章法,既令文势波澜横生,也令情感的表达深厚凝重。

结构上的回环照应。《登高》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照应之妙,实不多见。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写景,由“悲秋”而及“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蜀相》首联“何处寻”三字为全诗赞颂、痛惜之辞预留伏笔,此为一折。颔联以“碧草”“黄鹂”两个特写镜头,反衬英雄悲情,此为二折。颈联胸臆直泻,以凝练之语概括诸葛武侯千秋功业,此为三折。经此三折,诗人方揭出点睛之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凡用顿挫,必不平直,从两诗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回环照应,正可见杜诗运笔之顿挫风格。

第4篇

【关键词】音乐 文学 共鸣

音乐与文学是有很深渊源的,从《诗经》中的风、雅、颂中就可看:“风”有很多就是各地的民俗歌谣,“雅”是朝廷正声,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汉书·艺文志》指出“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说明诗歌本就是文学与音乐交融的产物。直至发展到后来的乐府、词,文学可以说与音乐是孪生姐妹。词本身就称“曲子词”,需按词牌填写,可供人吟唱。不仅是古代,现代如的词,徐志摩的诗等等,有不少被人们谱曲演唱。不光是诗,经典的散文,优美的小说也可以配乐来欣赏、朗诵。所以说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有旋律的,是一曲优美的音乐;而好的音乐也应该有诗的韵律和韵味。二者都有令人遐想的艺术境界,二者都能给人以美的熏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引入音乐,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一教学方法也得到很多语文老师的认可和青睐。

在语文课堂中,合理地配置乐曲,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理解作品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效果十分显著。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有体会。一次进行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学,朗读录音配上生动的、富有韵律的曲子,顿使人将文、乐、诗、画诸多艺术境界融汇在一起:使人如闻短笛横吹,如闻蜂吟鸟鸣,使人眼前展现出绿草如茵,春花烂漫,春意绵绵的画面。令人沉浸到大自然的浓浓春意之中,确实令人陶醉。

所以,在诗词、散文等优美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我常常选择意境、情感与诗文相融的音乐与之配合。

如在杜甫的《蜀相》《登高》的教学中,我根据两首诗的情感:壮志未酬之恨,孤老病愁之悲,选择了古埙《苏武牧羊》配乐诵读,效果甚好。

一是能将学生很快引入情境:用埙演奏的《苏武牧羊》基调更是是悲苦的、凄凉的,让学生结合杜甫的遭遇:“万里悲秋”、“百年多病”之苦;“出师未捷”、“泪流满襟”之叹,学生很快能进入诗中那种悲苦、悲愤的意境中。

二是利于学生感悟节奏:《苏武牧羊》情感悲苦厚重,节奏沉缓低回,恰合这两首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合着这曲音乐的节奏,融入这首乐曲的悲苦,学生自然轻快不起来,避免了诗歌朗诵中的肤浅的“念诗”的感觉。

三是利于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听《苏武牧羊》,诵《蜀相》《登高》;耳闻凄凉之乐,口吟悲苦之诗。“柏森森”“自春色”“空好音”“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这一幅幅画面,“泪满襟”“老臣心”“常作客”“独登台”这一番番情感,与音乐中的皑皑白雪,耿耿忠心相融相映。作者内心的悲苦、感慨,以及悲苦中仍然不倦地追求的执着精神感人至深。此时,诗境、乐境、情境,融为一体;苏武、杜甫、读者,心心相印。

在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的是:一是教师首先要把握诗文的情感,然后选择合适的音乐,从节奏、情感等方面能与课文和谐,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我与地坛》中作者表现内心的苦闷、颓废、挣扎,然后从地坛荒芜之景蕴涵的生机中得到启发而重新思考生命、珍惜人生。这种情感配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片段,那番沉浮、那番抑扬,最终以雄浑达到。能很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效果极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情感,在听中读,在读中听,相得益彰,而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仅求花样翻新、表面热闹。这是教学中最应防止的。三是注重方法灵活,可配乐范读,可让音乐伴奏学生朗读,也可设置成背景音乐,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第5篇

关键词:古典格律诗吟诵节奏平仄结构

一、节奏

格律诗是形式上具有一定规则的诗歌。诗词是听觉的时间艺术,讲究“前有浮声,后须切响” “低昂互节”“轻重悉异”。 格律诗每句字数一定,节拍相同,节奏感非常强,诵读时应注意节奏的整齐匀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节奏是诗歌的第一生命线,尽管吟咏是跟着感情走的,感情的变化是没有节拍的,但由于诗歌本身具有强烈的节奏特征,无论你是用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时,这一特征都不会消失。

汉语基本的“拍节节奏”是“两音一拍”,因此,四言诗是“一句=四言=二拍。”五言诗是“一句=五言=三拍”,句中具有“一音1/2拍”的休音。七言诗则是“一句四拍”即,“一句七言四拍”,句中同样具有“一音=1/2拍”的休音。

七言句式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划分停顿的节拍时,要根据词语的内在结构来判断。如: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平仄

除了节奏之外,诵读格律诗还应注意平仄。平仄是指声调的抑扬,平即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

格律诗在节拍已定的情况下,有了平仄,诵读起来语势将更为错落有致,节奏回环也将更加鲜明。

平声字高扬,仄声字低抑。古四声的发音特征唐人描述为:“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明人的四声歌诀为:“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大意无外乎平声不高不低,声调较长;上声用劲念,去声虽然也较长,但可能由强而弱;入声短促而不能拖腔。

汉字平仄声的对比,实际上就是“高音”与“低音”的对比,“上扬”与“下抑”的对比。在吟诵时,我们把平声字拉得长一些,把仄声字读得短一些,即“平长仄短”,就是为了加强这种高低、扬抑的对比效果,使格律诗“平仄间出”的字音组合表现出“低昂互节”“轻重悉异”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现在,我们结合刚给《蜀相》划的节拍,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吟诵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

如:(“・”表示宜作停顿,“~”表示适当延长)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结构

上面的吟诵如能视结构而调整变化,则更能彰显回环曲折之妙,尽显格律诗的音韵曼妙。每一节拍如只有一字,则不管平仄,此字读时都应适当延长。

如:(“・”表示宜作停顿,“~”表示适当延长)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在结构的起承转合上共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四联。每联间的停顿宜比句间的停顿稍长。

如:(“・”表示宜作停顿,“~”表示适当延长, “~~”表示两层延长)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在结构上,颔联属于承接,与首联关系紧密,接下来的颈联要转折了,所以,颔联颈联间的停顿宜比首联颔联间的长。而尾联属于全诗的总结,其停顿应该比颔联颈联间的再稍长一些,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方能显出全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如:(“・”表示宜作停顿,“~”表示适当延长, “~~”表示两层延长,“~~~”表示三层延长,“~~~~”表示四层延长)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第6篇

语文课堂应该让人感到平凡、真实、快乐。语文学习应该用一个真实有效的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产生真实的感受、切身的体验和不能拒绝的感觉,真心地向往真、善、美。而实现“悦”读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主阅读。

如果课堂上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代替了学生思考,以欲设的程序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本可以自己领悟的东西都被老师咀嚼过了,本来意趣横生的文字变得索然寡味,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这样的课堂味同嚼蜡。因此,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去看待,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品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把体验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沉入文章中,自己咀嚼,自己品味,自己去感悟文字的魅力,从文本中获得感悟,真正实现和作者的交流,在和作者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生命的鲜活体验。

在这个环节当中,对文本的把握要透彻,尤其是名家名篇,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品读吟咏,真正在品读中感悟到能与其产生共鸣的情感或认识,让学生不光体会到文章思想情感的美,还要领悟到承载这种情感的语言魅力。

学生品读《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时,赏析道: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披上紫色外衣。通过近水与远山形成的远近层次、清明的湖水与紫色的雾霭造成的色彩对比,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描绘出来。“寒”字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而“凝”又给你迷幻之感。读着这两句,一幅雨后天晴的美景浮现在眼前。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人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信息,语文课堂应该将课堂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此,联系生活也是实现“悦”读的必备条件。

叶澜教授说:“课堂是一种生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要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充溢着生命的蓬勃跃动、生活的灵动多姿,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着快乐、成就着幸福。课堂上给予足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进行探究,感受挑战带来的愉悦。教师根据学生的解读和质疑,适时启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寻觅各种伟大生命的显迹与留痕,发掘生命意义的高贵与尊严,最终让学生形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对生活中事物进行更加全面深刻辩证地思考和认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加醉心阅读,善于思考,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近代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新课程有效教学指向思维训练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求人的智力开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育。从深层次看,只有思维的开发才能使知识得以生长,技能得以提升,化为生命元素,贯通为智慧、能力与德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育。因此,语文教学突出思维过程也是实现语文“悦”读的关键所在。

创造性思维的基石是问题意识,探究发端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通过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锻炼个性品质,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主动去建构自己的语文体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读李白诗作,学生质疑:被尊奉为“诗仙”的李白是否白衣飘飘,了无牵挂,在他豪放飘逸外表之下安放着一个怎样的灵魂?引导学生拜读了李白诸多诗篇之后,学生说:我们仰慕“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华丽,却很少去体味“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背后重重的失落悲伤;我们钦佩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迈,却很少注意他“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时满怀的孤独。他虽然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骨,却也有“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痛苦;他会为黎民百姓奔走呼号“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比起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更令人心碎吗?

读杜甫诗作,学生质疑:杜甫为什么不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享受自然之乐,固守心灵的家园,他的诗为何总是那般沉郁悲壮?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展开探究,了解了杜甫生平经历,探寻了杜甫的思想、理想追求之后,学生终于参悟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领略了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人格魅力。杜甫的伟大人格叩击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赞叹道“笔墨浓淋浓郁顿挫诗作史,广厦万间忧国忧民人为圣”,“位卑志高,漂泊四方,朱门外高唱蜀相;身贫心壮,浪迹天涯,孤身里梦回盛唐”,“一生沧桑,颠沛流离饮风雪,半生坎坷,奔走呼号为人民”。一学生题诗《月夜有感》:“夜深忧似海,月明雾中清。风凉抚衣袖,汝诗济我心。昔卿思蜀相,英雄泪湿襟。今我叹少陵,隔世遇知音。”杜少陵如若泉下有知,几千年后得遇少年知音也会备感欣慰的。

可见,语文“悦”读之美正在于思想上给人以启迪,情感上给人以熏陶,审美上给人以愉悦,扩展视野,拨动心弦。语文“悦”读之美在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于种种对生命的阐释,美在以自己的鲜活生活体验,去能动地构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第7篇

1.会当凌绝顶,一揽(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不知天上宫阙,今昔(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3.谦受益,满遭(招)损。(《尚书》)

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长)戚戚。(《论语・述而》)

5.三顾频繁(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6.天生我才(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看似寻常最奇绝(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8.问渠哪得清如许,唯(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9.海上升(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0.失之东偶(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1.穷且益坚,不堕(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尹(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13.业精于勤,荒于嘻(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4.不以规距(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6.别有忧(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7.东船西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18.两情若是长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9.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无边落木箫箫(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1.安能催(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2.以地侍(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23.遥想公谨(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4.出师未捷身先死,常(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

25.无为在岐(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7.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28.飞湍瀑流争喧辉(虺),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2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惆(惘)然。(李商隐《锦瑟》)

30.一言既出,四(驷)马难追。(邓析子《转辞》)

31.君当作磬(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3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粟)。(苏轼《赤壁赋》)

33.关关雎鸠,在河之舟(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逑)。(《诗经》)

3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泥(醴)。(《庄周》)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知道)。(《礼记》)

3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孺)子牛。(鲁迅《自嘲》)

37.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38.祸兮福之所依(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第8篇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羽扇纶巾,身披鹤氅,飘然若仙,这便是你——一代贤相诸葛孔明。

你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实乃万古之人不及。你与玄德侃侃而谈,字字珠玑,令其茅塞顿开。你被后人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促成孙刘联盟,智胜曹操。

你智取十万箭;巧用东南风。令周郎大叹“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先帝驾崩,举国悲痛。先前刘备托孤,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乃刘备肺腑之言,你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叩头流血,只为“效忠贞之节”,却不为皇位所动。

你征南寇,烧藤甲,七擒孟获,后人赞曰:“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街亭失守,仲达来犯,正值危难之时,你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镇定自若。却瞒天过海,空城退敌,化险为夷。后人赞曰:“摇琴三尺胜雄狮,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你不负先主重托,尽心竭力,呕心沥血,六出祁山,率军征伐曹魏。立志光复汉业统一中原,此豪情壮志,感动万千华夏儿女。杜甫在《蜀相》中赞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然而在你临终之际,依然两袖清风。你曾坦白“臣家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此等忠诚,此等清廉,绝非常人能及。

你用睿智、贤能、忠诚、无私、清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宏伟篇章;你依法治蜀,执法如山,为蜀汉立下了卓越的功劳!不负先帝,是你呕心沥血的目标;辅佐后主,是你尽心竭力的希望;匡扶大汉,是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夙愿!

一代贤相,舍你其谁!

第9篇

在我国大部分古典诗词中,草不只是自然景象的组成部分,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象,而是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的。比较常见的意象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绝大多数的草都不能常绿,极易枯萎,所以常被诗人用来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意象最早见于屈原的《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此后被历代诗人广泛运用,如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二、草的枯萎蕴育着来春的复苏,但人生却没有这种失而复得的机会,所以草又常被作为历史沧桑变幻的见证。这在唐代咏史怀古的诗作中尤为突出。如李白的《金陵凤凰台置酒》中“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二句,与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与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同样都是借草来凭吊古人,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三、春草的周而复始还常与“怀人”、“盼归”的主题联系起来。如《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就是在春草复生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并借此表达所怀之人未归的惆怅情绪。又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与《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均借草起兴,表达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如同河畔青草般连绵不断。

四、送别是怀人的开始,与怀人主题一样,送别诗中也常有草出现。如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如李白的《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而这一意象最经典的体现当属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10篇

一、摘 录 春 景

阅读是鉴赏的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一定要先让学生沐浴在春光水色的诗的王国之中,翻阅大自然这部词典,凭他们敏锐细腻的目光搜索,并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行吟一番春景。

看看同学们交上的摘录本,听听他们的交流,就是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甲同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如果在晴好的日子随朱熹大人踏青,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温柔的春风,目睹百花争妍的风光;

乙同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春天的小雨珍贵得像奶油一样,春天的小草还刚刚探出头来呢;

丙同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冬去春来,似乎听到谢灵运大诗人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

丁同学:“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

戊同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先生认为春天到了,江水变暖了,这是小鸭子们最先作的勇士般的试探才感知到的……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学生在诗海时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人似微醉。

二、体 会 春 情

欣赏了春景,还要善于探究和体会诗人们的种种情怀。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们写诗讲究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带着小小的课题,不妨让同学们自个儿轻叩一位位诗人的心扉,听听春天带给诗人们的不同的感受吧!

小李同学从两首同是春雨的题材入手,他比较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和杜牧的《清明》两首诗,他说:前一首诗通过写春夜的雨来透露无限喜悦的心情,因为诗人听到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想到春雨在滋润着万物,不由满心欢喜地叫好,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后一首诗呢——清明本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行人在孤身赶路,而且纷纷的雨在淅淅沥沥地下,春衫尽湿,还要冒雨趱行,心情就显得凄迷纷乱极了,简直像断了魂一样。同是春雨,然而一喜一悲,迥然不同。作为老师,可以追问一下,那是什么缘故呢?可借此点出:即使同处春天,由于诗人的处境、心情不同,感受就不一样;它可以给人喜悦,也可增添愁怀,用来衬托生离死别之苦、羁旅行客之愁。

其他同学也纷纷列举春天带来的不同思绪,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由春望所见,看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人寄情于物,好像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忧国思家的感伤情怀。孟郊的《登科后》中由自己因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人一朝金榜题名,心中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其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心花怒放的欣喜之情真是按捺不住啊。而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由潇潇春雨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隐隐表达了惜春之情。金昌绪的《春怨》中女主人公竟要打起枝上的黄莺来了,因为小黄莺吱吱喳喳的叫声把她和在辽西的那位相会的好梦给搅了。杜甫在《蜀相》中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锦官城寄托对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的哀思。

喜春悲春,伤春爱春,惜春怨春,春情绵绵。通过举例,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眼里的春天是不同的,春天一旦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那就是“我”的春天,与众不同的春天。

三、鉴 赏 春 意

春景春情春意浓。“君子之学,不仅要入乎耳,还要著(明晓)乎心。”如同品茗,这第三道茶的滋味非尝不可。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因而在写诗时特别讲究“言有尽意无穷”的空白艺术。准备一堂课,挑选一些以春天为背景的古诗,就炼字、语言、想象、意象等不同侧面作一番导游,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意境鉴赏,展开充分讨论:

1、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举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首让学生品评一番:“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的运用可见作者炼字所费的心血。据说他的草稿在这个字上圈改多次,先后用了“到”、“过”、“入“、“满”,最后才定为了一个“绿”字。试问:这个“绿”字妙在何处呢?通过师生交流,大家认为这个“绿”字有动态美、色彩美,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充满春意,写出了江南春早的景象,同时都包含了“到”、“过”、“入”、“满”等字的意思;还可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想想这个“横”字又好在哪里呢?你想: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都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自然无人问津。

2、要悟透诗的意境,那还必须把握意象,因为它是寄托诗人情感和表达主旨的客观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一首:“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山中的花落、月出、鸟鸣的意象,构成了美丽静谧的意境。老师应带着学生想象一番,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宁静色调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都惊觉起来,无怪乎苏轼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

3、阅读鉴赏时,还要通过诗人留下的空白来驰骋想象,丰富形象,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试看2001年上海高考题——王驾的《雨晴》一首:“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诗就提供了读者想象的余地。诗人雨后漫步小园,看到花事已了,花光春色全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多么扫兴啊!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似乎春天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里了。古人所谓“神来之笔”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那就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写一段素描或写意文字。

第11篇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扩大,诗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只有通过"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神韵。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境界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1读懂意思,体会其节奏和韵律之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掩饰不住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酣畅淋漓的"喜"让读者也喜笑颜开。再如《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自己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志向与雄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而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大漠风光的壮美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及戍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1.2抓关键词语。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句中的"碧草"、"春色"、"黄鹂"等,都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这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在天涯"而成为"断肠人",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1.3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逆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2.品味诗词,体验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可谓字字珠玑。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使春天一下子变得鲜活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敲",刻画出僧人夜归的画面。又如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写得勃勃生机,同时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

古诗词的语言经常是虚实结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化为人人尽知的滚滚江水,令人感到这个"愁"是无法承载的。或者动静结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还有雅俗结合的,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3.把握时代,走进作者心中

第12篇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海洋中, 古诗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充分的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对古诗词的教学就很重视,以至到了经历了五千年后日新月异的今天,古诗词仍作为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文化素养; 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广泛推行,大部分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策略,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由死记硬背变为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革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巨大魅力,对现行的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创新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师之间素质的参差不?R, 致使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中暴露出一些被忽视的问题。第一,为了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要求学生只背诵那些经常在试卷中出现的部分句子, 造成了学生仅仅记住简单的文字组合而不能对诗词进行全面的理解, 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出现理解偏差, 不能进入作者营造出的意境。第二, 现行的高考制度对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分数面前,教师不得不放弃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诗词鉴赏时运用的统一、固定的模式而缺乏创新。第三,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常常都是往屏幕前一站自顾自的讲解, 忽略了下面学生的听课情况,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使得课堂的教学质量不高。第四,有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是简单的将板书内容搬到屏幕上, 而缺乏与诗词对应的图片、声音和动画,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用,致使其起不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二、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的策略实践

(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古诗词的背景

古诗词由于其在形式上短小精辟而内容却异常的丰富, 它们往往都表现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就是对诗人的生存环境以及古诗词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描述讲解, 以便学生快速进入诗词所包含的精神内涵,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一方面,苏轼与当时变法的王安石有不同的政治主张, 主动要求外放, 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其兄较近的地方为官,以便兄弟经常聚会。而直到苏轼创作此篇佳作那个中秋, 苏轼依然和苏辙天各一方。在天清月朗的中秋,苏轼想起离异多年的弟弟, 心绪高涨, 挥笔写下这篇名作; 另一方面, 苏轼本人性格豪放、气质浪漫,并心怀远大的政治抱负。虽然苏轼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在这首词中仍然表达了苏轼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月亮自身具有浪漫色彩并充满了想象,可让人想到团圆的美好生活, 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苏轼光明磊落的人格。通过背景的介绍, 在分析作品时学生就可以发挥想象力,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帮助学生的正确理解,同时还可以加深记忆。

(二)教学要充分体现古诗词的情景再现

将篇幅较小的诗词展现出其所蕴含的壮阔情景,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传统古诗词文化中。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诗词进行诵读, 通过充分调动人体的五官而触发出学生的情绪, 渐入诗词的情景。其次,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课前准备做课件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图片与动画的综合效果吸引学生发散思维,快速领悟诗词所表现的情景。比如,在讲解杜甫《蜀相》时,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与草堂相关的图片并用一种深沉声音的介绍杜甫的人生经历了, 从而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气氛,使学生投入其中,让学生主动的探求诗词的意境。而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选取《送别》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轻缓的旋律中进行想象, 感受作者的意境。

(三)对古诗词进行诗词对比

由于每首古诗词的创作者的生长背景、喜好个性、人生际遇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在创作时就表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创作者的风格以及同一创作者而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 达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举个例子说,在学习由李煜创作的《望江南》时就可以插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将两者进行对比。前者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由国君沦为阶下囚后创作的, 诗中描写了睡梦中重温旧时生活的欢乐以及梦醒后现实的残酷, 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恋; 而后者则是诗人杜甫在经历游离失所的生活之后, 为在成都西郭草堂有了安身的处所而感到的欣喜之情, 诗中对草堂附近春意盎然的景色进行了描写, 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两首风格迥异的诗词,是由两个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作者创作的, 致使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