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会看病

学会看病

时间:2023-05-30 10:1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会看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会看病

第1篇

“你病了。”妈妈说。

“噢,可能是病了吧。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去看医生吗?”我问。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妈妈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带我去不就行了吗?”我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那,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早晚会回来的。”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看病?”我问。

“正是。”妈妈咬着牙说。

“那好吧。”我摸着脑门,思考着怎么看医生。

“你坐车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注意不要把体温表打碎……”妈妈喋喋不休地指教着我。

“妈妈,你不要说了。”

妈妈听了我的话,犹豫了一会儿,拉起我滚烫的手,说:“走,妈妈带你去看病。”

“不,妈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得画一张图给我,我好按图索骥。”

“按妈妈刚才说的,照做就行了。去吧,孩子。”

“好,妈妈,我去了。”

我去看病回来了。

第2篇

前段时间,我学习了《学会看病》一课,内心颇有感悟。

课文讲的是一位曾经当过医生的母亲,在儿子一次生病为他找药时突然怔住了,决定让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尽管再三犹豫,母亲还是“狠下心”来。儿子出门后,母亲十分后悔、担心、自责、感到度日如年。儿子终于回来了,母亲心中悬着的大石头落了地,如释重负。

阅读前文时,我很不理解文中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想起以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妈妈见垃圾桶满了,便叫我把垃圾拿去楼下扔了。我不情不愿的说:“妈妈,太黑了,我怕。”妈妈板起脸,说:“有什么怕的呀!”我只好拎起垃圾袋出了门。灯光昏暗暗的,一摇一摆,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看过的鬼故事和鬼片,头皮一阵发麻,连后背都传来一阵阵阴气。我惊慌失措的跑下楼,在雨声中,在雷鸣中快速地扔了垃圾。想到这,我对文中的儿子感到愤愤不平,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

读到后文,“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我恍然大悟,因为那天……我哆哆嗦嗦地走上楼梯,恍然发现家里门大开着,露出柔和明亮的光明。走近了,听见妈妈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唉,怎么还没上来?真不应该让她这时候扔垃圾……”妈妈一个转身,担忧的眼神撞上了我的眼睛,我俩不约而同的笑了。每位母亲的爱都是与众不同的,但出发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的妈妈与文中的妈妈一样,在磨炼我的同时,也在磨炼自己。终有一天,我要离父母远去,独自面对生活,他们预先能帮助我的,就是让我学会面对人生。可能克服恐惧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聊胜于无。

学了《学会看病》一课,我深深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所以,我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

五年级:雷露露

第3篇

中医诊法讲得是望闻问切;西医诊病靠得是望触扣听,两者都离不开望诊。看病看病,病是可以看出来的。可不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出宝宝有没有生病呢?可以!

通过速成培训,妈咪们掌握了看病的基本常识,会看了宝宝体态、指甲、指纹、舌头、眼睛和二便等等,就可能早期发现宝宝异常,自我进行初步诊断,再同医生进行交流,对宝宝身体健康一定会大有益处的。您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作者简介:高维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全国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主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顾问、市区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童病专科医院内科、呼吸科主任医师。

许多妈咪会看宝宝的指纹和掌纹,她们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宝宝的十指有几个“簸箕”和几个“斗”;有些妈咪还会看宝宝掌纹“财、寿、爱”三条线,测算宝宝的未来……

今天,我们要告诉妈咪们的是:

学看宝宝指纹线,

了解病位深与浅;

光看指纹不算完,

还要综合来判断。

A.宝宝指纹要认清

1.中医望诊指纹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由于宝宝不能诉说或正确诉说病情,所以在中医四诊中,望诊较为重要。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望指纹更是重要内容之一。

2.不看十指看食指

很多人认为,望指纹不就是看一看十指指腹的纹络吗?其实不然,望指纹不是观察宝宝十指的“簸箕”和“斗”,而是观察宝宝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表浅静脉。

3.如何给宝宝望指纹

宝宝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表浅静脉,分为风、气、命三关:第一节——风关;第二节——气关;第三节——命关。

B.宝宝指纹显神通

1.宝宝指纹辨轻重

纹在风关——邪浅病轻;

纹透气关——邪较深重;

纹达命关——病情极为严重。

2.指纹色泽定性质

红色——寒征,如外感风寒;多见于感冒、气管炎的早期。

紫红色——热征;多见于发热性疾病。

淡红色——虚弱病症;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虚弱病症。

青色——风征,主痛;多见于风邪引起的疾病,如风湿疼痛。

青色兼黑紫色——血脉闭郁;多见于心、肺、脑等危重疾病。

3. 自我判断有作用

妈咪们了解了这些常识,就可以在家中通过观察宝宝的指纹,进而洞察宝宝的健康状况,推断宝宝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早期诊治使大病化小,小病化了,无病预防,健康快乐。

C. 正确认识望指纹

1.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和性质,但只能作为诊断参考之一。

中医要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结合起来,辨证施治。最好中西医结合,达到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检查手段和资源,这样诊治才能万无一失。

2.一般认为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

患有心力衰竭、重症肺炎等疾病的宝宝,大多数可见指纹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愈高,指纹的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延。

3.指纹的色泽在某些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

缺氧愈严重,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高,指纹的青紫色也就愈明显。因而,在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宝宝食指上,多出现青紫色或紫色指纹。

4.贫血的宝宝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纹色淡。

D. 根据指纹调饮食

红色——饮食对策:

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食物,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胡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作为调味剂。水果宜吃苹果、蜜橘等。忌食寒凉食品。

紫红色——饮食对策:

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番茄、丝瓜、藕粉、绿豆或薏仁粥等。水果可选择山楂、梨等。忌食温热、油腻、煎炸、烧烤等食品。

淡红色——饮食对策:

饮食要粗细搭配,食谱逐渐增多。要注意补充动物和植物蛋白质,也要多吃含铁及叶酸的食物,如菠菜、肝、黑木耳、豆制品、全麦面包、玉米、赤豆、儿童蜂蜜、绿色蔬菜等。但食补要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4篇

2015年5月,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上海教育电视台等联袂打造的全国首档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健康演说家》播出,19位来自上海各医疗机构平均年龄34岁的青年医生一扫人们对医生不苟言笑、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用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的语言,传播权威健康知识,演绎医学人生情怀,讲述感人医患故事。本刊节选部分“最佳人气奖”和“特别奖”获得者的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健康演说家:高“颜值+言值”的健康科普

专家点评:

王彤(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处处长,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虽然上海市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已连续11年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疾病谱的改变、老龄化的加剧、PM2.5的肆虐、社会心理问题的挑战,使这群年轻的白衣战士,以及他们更多的战友不敢懈怠。于是这一全国首档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健康演说家》便应运而生,告诉你最原创、最权威、最实用、最有趣的健康知识,使你领略一个个年轻医生的“颜值+ 言值”,帮你粉碎一个个曾充斥于微博、微信、网络世界的健康谣言。让你知道,好医生不仅会看病,还会做科普!向年轻的白衣战士致敬!为你喝彩,为你骄傲、为你鼓掌!

杨秉辉(复旦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医圣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和语言都是医生治病的工具”。许多业内同仁将其中的“语言”两字只理解为安慰患者的话,我则以为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来龙去脉( 医学科普),介绍预防保健之法( 健康教育) 的“语言”亦应包括其中。

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工作,民众的健康素养必定会更进一步地提高,必定会更健康、更幸福!

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作为一名健康科普的资深推广者,看到现在的年轻医生有如此炫丽的舞台展示自己的健康科普风采,我深深地为他们感到骄傲。这档节目的最大意义不仅在于通过电视这个时尚的载体进行健康科普来让民众受益,还在于给当今每一位年轻医生一个启示:做一名好的医生要有高超的医技、有仁心,更要学会沟通、善于表达。充满爱和智慧的语言沟通有时比药更灵!

曹可凡(著名主持人):在大医院每天人头攒动,百姓看病难、医生看病累的当下,信息不对等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更好地进行医患之间的沟通,如何更有效地传递医学信息,这也是我,一名曾经的医者、如今的媒体人,颇为关心的症结所在。也许,医者提高综合素养,而社会和媒体又多提供像《健康演说家》这样的展示平台,就能让医患之间的沟通更为和谐与畅通。

《健康演说家》新书上市

定价:29.80元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亚马逊、当当、京东同步发售“最佳人气奖”柯国峰

第5篇

最近腹泻的孩子不少,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腹泻带孩子就诊。可是当医生建议给孩子检查大便时,家长却不能立即搜集到孩子的大便。有时候,家长在医院里苦苦等三四个小时,就是为了等待孩子的那一泡屎,可是孩子却优哉游哉的不拉了。

还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去医院排查肠道寄生虫,一些家长很听话,也不问怎么查,二话不说就带孩子来医院了。我只好不断地重复着粗俗的一句问诊:“小同学,你这会儿拉不拉,要能拉出来一点,就可以检查了。”通常这个时候,小同学都会不好意思的回答:“我这会不想拉。”然后我再回答一句:“那你回家吧,下次可以不来了,让你爸把你的大便用塑料袋带来就可以了,要求半小时内送来。”

一天下午,一个孩子爸爸带着孩子的大便来化验,他看到人很多,很绅士的站在人群的后面默默等待,没有插队。当轮到给他孩子看病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他只是给孩子化验大便,而此时的大便已经不适合化验了。我对他说:“大便必须在半小时内送到医院化验才有意义,下次这种情况要学会插队,提前给医生说一下,插个队开张化验单,大家一般都能理解。”

说到粪便常规,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检查。

1、粪便颜色

? 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 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2、粪便形态

?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粪便细胞

?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 临床意义: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4、粪便潜血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粪胆素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6、粪便胆红素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性黄疽等。

7、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

第6篇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逐日递增。目前,大多数家庭呈现“四二一”模式。针对这一特殊现象,这就注定了我们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辈们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于下一代。一味地给予,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欲望,从未考虑过要孩子回馈什么。随之出现家长对孩子的爱只是“单句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的问题。大多数孩子只有被爱的体验,而没有爱别人的经验。导致性格专横、任性、懦弱、自私、不讲道理;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霸道、缺乏豁达、宽容、同情心、爱心。

2 案例描述

一天晨间活动时,我突然发现有许多小朋友簇拥在一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跑过去,我发现一个小朋友摔倒在地,一脸灰土、满脸鼻血,感觉很痛苦,围观的小朋友没有一个去扶他,更没有一个小朋友跑过来告诉我,只是望着小朋友指指点点,有说有笑,当时我感觉很悲哀,觉得小朋友的同情意识太差,毫无同学感情。针对这一发现,我觉得一定要创建一个区角活动――爱心医院。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还有一次,在读书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和别人抢书,互不相让,结果书被撕破,两个小朋友为此打了起来,看到这个现象,我觉得创建图书角很有必要,让小朋友在读书过程中懂得和谐相处,互相谦让。

3 活动过程:

3.1 爱心医院活动。

每周开展一次区角活动――“爱心医院”,也就是让小朋友分工角色,有“医生”、“护士”、“病人”,还设有“划价处”、“内科”、“外科”、“住院部”等窗口,让小朋友充分体会看病的过程以及看病的程序。

3.1.1 扮演病人的幼儿先在“医院”排队挂号,然后随意选择“内科”或“外科”,看完病后,根据“医生”的诊断的结果,划价、拿药,如需“住院”就开“入院手续”。

3.1.2 医院还设有咨询处,如有问题可直接到咨询处咨询。

3.2 图书角活动。

3.2.1 每周开展一次图书角活动,让小朋友自己拿自己想读的书,如有冲突,可以安排他们先后阅读或两人共同阅读。

3.2.2 让每位小朋友把自己最喜欢的书带到幼儿园来与其他小朋友共享。

4 案例分析及思考

4.1 爱心医院活动。

活动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有目的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性作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

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我们通过幼儿在爱心医院所扮演的角色,体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大班幼儿具有很强的挑战欲望,也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我们可以运用幼儿的挑战欲望、竞争意识,让想扮演某一角色的几个幼儿来竞争,谁表演得最好就把角色分给他扮演。在竞争之前,我们要告诉幼儿选择这一角色的标准。例如:在选择“医生”时,我们要告诉幼儿:医生要有爱心,要有耐心。只有拥有爱心的医生,才能耐心地询问病人的情况。在选择当“护士”时,我们应告诉幼儿,护士要懂得关心、体贴病人,一切为病人着想,看到病人不舒服,应耐心、细致地询问等等。在选择当“病人”时,“病人”需要装得很痛苦,需要“医生”、“护士”的治疗和关心,并且,“病人”在被得到救治关心时,懂得感激之情。

每周活动的角色要互换,使每个小朋友都当过“医生”、“护士”、“病人”,让他们充分感受各角色的意义,使他们的爱心意识渐渐增强。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在分角色时,有些小朋友表现得很任性,只想当自己喜欢的角色,而固执地不当其它角色,闹得周围的小朋友也都跟着说自己想当什么角色,结果使游戏无法开展下去,我没有大声指责小朋友,而跟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学会谦让,不任性固执。

当“病人”很痛苦,而“医生”和“护士”不理睬“病人”时,我就告诉他们“医生”、“护士”的天职是救死扶伤,看到病人应该是主动关心、安慰病人,积极为他们治疗,使他们得到救治。当“病人”的小朋友从游戏中充分体会被关爱的感觉时,自己也会被感染而学会关爱别人,通过这个活动,使每个小朋友们都具有爱心、同情心,懂得感恩。

4.2 图书角活动。

第7篇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初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创设英语情境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课堂导入营造情境

课堂导入是新课的序曲,能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进入“我要学”的最佳心态。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冈4开始学26个字母时,在学习之前先让学生听、唱ABC song,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会了唱字母歌,并产生对英文字母的好奇与探索心理;接着通过学习掌握了26个字母,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认为英语并不难学,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又如七年级英语上册学习问候语时,以欣赏歌曲Good Momiong来导人新课效果很好,为进一步学习“下午好”、“晚上好”,“你身体好吗”?等会话内容作了铺垫。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常以“值日报告”或者让学生讲述上周所发生的事,或下周打算做的事让学生进行“Free talk”来引入新课,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为下一步语言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多媒体具有容量大,仪器多,趣味浓、效率高的优点,而且生动、直观、形象,集、声、形、色于一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使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七年级Module 3Unit1的“Thel be”结构时,为了使学习能掌握好“There is和There are”的用法,我就在网上查找了许多图片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掌握所学的知识。然后在启发学生用Theye be结构来描述教师的环境,他们一定会运用自如。又如教中国的春节时,我就在网上查找了很多图片,同时也制作了一些具有各自特别的节目,如外国的圣诞节,还有美国的万圣节等等,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呈现,使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中掌握了每个节日的各自特别,而且课堂气氛很活跃,使整节课像是在过节一样。

三、实物教学创造情境

在教学中只靠语言文学这些抽象的东西所唤起学生记忆的,鲜明性和完整性远不如实物。利用实物教学,既可以节省课堂学习时间,又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使学生不需要翻译就能理解所学的英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例如,在教“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和“Whatare these/those in English?”等句型时,摆出一大堆的实物,如学习用品,服装鞋帽、水果、食物等等进行操作。在这些真实的语境中操练句型,我发现学生的反应很快,接受能力很强,并且正确率也很高。

四、挂图、图片呈现情境

挂图是英语课堂教学最为普遍的一种手段,运用图片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学生印象深刻,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如在教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ed,in fronf of和next to”时,我利用挂图来展示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不同位置。还有在教“问路”时,我也通过图片来展示建筑物之间的位置。为了到达某一目的地,人需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在图片上也能很容易找出来,如“turn right/left at the first crosmng,go across/straighton”也变得容易理解了。

五、表演、游戏激活情境

第8篇

挂错号

老人到医院看病,挂哪科的号,有时候会犯嘀咕。例如,腰痛是中老年人经常有的毛病,到了医院是应该挂骨科的号还是肾内科的号,往往拿不准。

苦口婆心:

在医院门诊的一楼大厅,一般都设有导医台或分诊护士台,在墙壁上也会挂有各科室介绍栏,在挂号之前可以先了解清楚。如果万一挂错了号,医生接诊后根据病情也会建议转诊的科室。

挂号时不要一味追求医生的知名度和年龄,要选择符合自己病种需要的医生就医。对于一些慢性病老人,能选择一位医德高尚,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并保持持久的联系,对疾病治疗和保健作有很大益处。

点名要药

点名要药的老人有的是“久病成医”,认为自己对病情和治疗很了解;有的是看了一些医学书籍,将自己对号入座;还有的是听别人说某种药效果好,自己也想试试。现在点名要药、自行购药等情况很让医生困扰。苦口婆心:

对有慢性病的老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如果长期服药且对自己病情较清楚,可以在复诊时向医生介绍自己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以便医生根据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如果老人对自己病情不了解,点名要药就有风险。因为各种疾病的症状、病理、治疗对策是千差万别的,各种药物的药性也是复杂的。因此,究竟患了什么病,病情是轻是重,该用什么药,该用多大药量,只有医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点名要药,往往不能合理用药,而且,如因用药不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也难以判定责任。

拒绝必要的治疗

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认为是老毛病了,没有什么好检查的,拒绝接受医务人员必要的检查;有的老人则自认为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不适感觉,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很少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有些老人甚至在初诊中已发现有点疑问,需做复查确诊,但是怕麻烦不愿做特殊检查,如化验、×线等。

苦口婆心:

中老年人身体状况在走下坡路,是疾病多发的年龄段,而一些严重的疾病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如消化道恶性肿瘤,初期可能只是有腹部隐痛,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果没有及时警惕,及时看病确诊往往贻误病情,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对于小病小痛,也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弄清病情,防微杜渐才能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盲从医疗广告

一段时间以来,“专家”,“专治”,“专药”等在媒体上广为泛滥,导致患病的老人和家属盲从追捧。归纳这些医疗广告不难看出,凡是发病率高,病程长,无特效药的疾病,其医疗广告就多,“专家”及“专药”也就多。

苦口婆心:

给中老年读者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近年来,专治乙肝的“专家”、“专药”如雨后春笋般,有的还美其名曰“祖传专治”,殊不知“乙肝”之名是60年代初才有的,先辈们是如何“专治”乙肝的呢?

盲目相信广告,有病乱投医,只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自我治疗

有些老人对养生保健很有兴趣,或者是久受疾病困扰,喜欢自己看一些医学或保健方面的书籍,然后用一知半解的知识给自己下结论,给自己诊断甚至用药,这是有很大风险的。

苦口婆心:

通过医学参考书及医学科普读物了解医学常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护理方法、保健养生知识是可以的,也是为了更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但千万不可自行处理病情。

医学毕竟是一门系统的知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位医生步入临床前要经过近十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实习,才能正确诊断治疗。自己看书往往对疾病知识一知半解,造成误诊或漏诊,用药不准确,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加重病情。

依赖和滥用保健品

现在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老年人退休后接触这样广告的机会更多、频率更高,看得多了难免受影响。一方面,老年人是担心自己生病,另一方面也怕到医院被诊断出病来所以,就想多吃些保健品保健康,却不遵医嘱,一味依赖和滥用保健药品。

苦口婆心

保健品只能对疾病治疗起辅助作用,况且有的保健品只是“食”字号。而有些老人明明患有某方面的疾病,却只信赖广告力度强大的保健品。

滥用保健品危害也很大,例如,服用过量对健康就很有害。研究表明,当每日钙摄入量达到2000毫克时,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及便秘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血管功能的紊乱,并产生或加重肾结石。许多钙制剂是以天然牡蛎或其他贝壳为主要原料,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这些贝壳在形成过程中受重金属污染而含有较高的铅和汞,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服用保健品,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

疗效好坏,全在医生

一些老人认为,不管患了什么病,只要到医院看过医生,剩下的就是医生的事了,病好病坏,全在医生。病好了,那是医生医术高超;病要没好,换个医生继续治疗。

苦口婆心:

看病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的一件事情,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患者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特别是门诊病人,患者在自己疾病的诊治中往往占主导地位。因为治疗措施的落实,药物有没有按时按量吃,全凭患者自己掌握。

还有些疾病不仅要吃药,生活调理也很重要。例如慢性肝病患者,除了吃保肝护肝药外,还要注意休息、戒烟禁酒,但许多患者没有严格按医生嘱咐注意生活方式,导致疾病加重。

中医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患病的老人应以良好的心态执行医生的嘱咐,科学合理地调护自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开方治病,药贵则灵

有一些中老年人,千方百计要求医生多用“好药”、“贵药”、“新药”,即使普通的常见病,也要求吃高价进口药,用高级抗生素。有的老人更是一种药还没用完一个疗程,见效果不明显,就要求医生另换新药。

苦口婆心

经济状况比较好,对健康程度又非常在意的老人,在选择药品时往往会认为价格高的药品效果会更好,其实这是误区。药品应根据病情选择,辩证论治,应尽可能扩大治疗的作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不是以金钱论“英雄”。

疑病倾向

有些中老年朋友有疑病倾向,习惯经常看医生,这类人约占内科门诊病人的10%。他们总觉得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经常看病向医生说自己想象中的不舒服症状,但经医生检查,又没有器质性病变。因此,他们往往对检查结果不满意,辗转于数家医院甚至远赴外地找权威专家就医,往往无功而返。

苦口婆心:

其实,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心理科,这类中老年“病人”不妨去看心理医生,适当的心理疏导是有效的。

只信赖专家

在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或家属提出找一个“好大夫”的要求,甚至宁愿花上很长的时间等待,也不惜到处找关系,只求能找到年岁高,资历老,有头衔的老专家。

苦口婆心:

第9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本文将探索多媒体的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小学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小学语文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的一种有效途径。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此调动学生课堂主动性。

一、课件的巧妙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小学生一般来说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要想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投入课堂,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要学的课成课件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先将我国各个民族的特色服饰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都分别来说一说认识哪一个民族的服饰。这时候学生看到了多媒体显示出来的民族服饰之后,就会积极的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民族服装,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在在此基础上带着学生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巧妙的运用课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让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课文与影像资料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对要学的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只有听着或记笔记,这样就不能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将课文和影像资料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就可以在课前将为学生准备的与地震有关的影像资料方给学生看,可以是有关地震的常识介绍,也可以是一段关于地震的电影等等,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往往会被影像中的内容所震撼到,进而产生想要学习课文的想法。当学生产生了想要学习的欲望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的读课文,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影像资料和课文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可以产生学习的欲望,想要主动学习,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用多媒体来来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使非常难的,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没有预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可以每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来完成,学生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松鼠》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一些资料的作业。在了解教师的作业后,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查找,有的学生可以查找有关松鼠的图片,有的学生可以查找松鼠的生活习性,有的学生可以查找有关松鼠的小视频,等到教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找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运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主动去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接到教师的任务后,就开始想要主动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分享的能力,学生将自己找到的知识与其他的同学一起分享,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吸收到其他学生掌握到的内容。

四、将多媒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般来说,学生总是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多媒体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点,要将所选择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学会看病》一文时,首先就可以让学生来看一段小学生独自去医院看病的视频,当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让学生来谈一谈,每次去医院看病的经过是怎样的,需要哪些步骤,当学生各抒己见的表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教师在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中是如何看病的。当学了课文后,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有的学生扮演病人,有的学生扮演医生和护士,再次以视觉效果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在新课改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多媒体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和想法,从而进一步主动学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10篇

记得刚开始我们总是“封”不住自己的嘴,总是不放心学生,害怕他们想得不全面,总结归纳得不完整,一开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思考时间长,作为老师真是着急,往往不能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每次我们研究小组听完课的反应就是:“今天你又讲多了!”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究中,我们研究小组提出了“五还”原则.

一、把时间留给学生

每节课至少有二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所谓“主动学习”主要指两方面:1.针对教学案自主进行预习;2.有问题主动和同学讨论,同时把还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准备好,在老师的后面的教学中提出来.这种主动学习的时间将逐渐向三分之二过渡,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例如:讲授《弧长与扇形面积》一课,教学案上呈现的自学问题是:请你仔细研读课文,向你的同伴说一说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10分钟后,同学们开始交流,我当场问一个同学,她说的有理有据,我又问她“假如,你忘记了公式,是否还能计算,”她毫不犹豫地说:“能,我可以推导.”我的内心一阵激动,啊!这就是能力,也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这样一个小细节引起我深深的思索,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要解决怎样高效的问题就要从学生入手,只有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全员参与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我把这点思考和教师们进行交流,教师们经过实践,觉得这种“生生参与”的课堂效果不错.

二、把空间留给学生

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变动位置和朝向,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让这个课堂“活”起来.“我们主宰课堂,课堂更加精彩”.走进我们的课堂,你可能感觉不到这是在“上课”,更象是在开party!也许你会看到学生们讨论时,有的学生还会站起来,指着课本,脸上充满着急于说服别人的激动;也许你会看到学生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合作探究的成果,边说边写,有时手里还拿着数学工具,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也许你会看到学生在向老师发问时,那份自信与潇洒,丝毫不留“情面”;也许你会看到两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正在进行挑战赛,或者某学生代表全组汇报,或者每个组员都在奋笔疾书.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每时每刻都有当前的任务,每个学生都想把任务完成得最好.真是“你争我辩,快乐无限”.

二、把乐趣留给学生

课堂上注重知识点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将来是有用的.避免学生为学而学,学无目标,枯燥无味.

例如,讲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节的.同样的一个题目我们可以有两种问题方式.

问题1如图1,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A=PB.

问题2在312国道l (昆―沪段)的同侧,有两个工厂A、B,为了便于两厂的工人看病,市政府计划在公路边上修建一所医院,使得两个工厂的工人都没意见,问医院的院址应选在何处?

这两个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第二种更加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可以服务于生活.

四、把权利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同时也多给学生自我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老师呢,却似乎成了课堂的导演者.在预习时,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老师都主张要先寻求同桌或小组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通过全班的集体讨论来解决;全班解决不了的,教师才站出来帮助指导解决.不打断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让他们享受探索和成功的快乐,不断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五、把伙伴留给学生

让学生之间多进行生生互动,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在《单项式》课上,一名学生回答:“单项式9a2的系数是2,次数是9.”虽然当时大部分学生说不对,我没有下断言,只是说:“这位同学回答的这个问题给咱大家出一道很好的题目,假如,判断单项式9a2的系数是2,次数是9是否正确,怎样回答?”“不正确.”“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既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的问题,又让这位同学获得了成就感.

教师的行为转变找到了方向.经过实践,教师走下了神圣的讲台,走进了学生,弯下腰,蹲下身,成了学生的朋友,真正的成了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引导者、促进者.指导学生预习,指导学生合作,指导学生评价;帮助学生解答疑难,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建议,从而课堂也真正的散发了生命的气息.同时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创造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这样学生才想学、敢说.教师要大胆地“放”手,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有参与并注重实践,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落实素质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素养;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生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语文素养。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才而不断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前提,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其丰富的想象力为学习提供了动力,也是学习习惯与个人素养形成的初级阶段。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阅读、写作、交流等方面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在言谈举止上的培养,以及在个人道德品质上的培养等,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虽然在成绩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果,但是往往忽略素质教育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学生为重点,正确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地区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追求高成绩、高分数,将课本知识机械式地强加到学生的脑海中,忽略了语文素质培养的意义,严重制约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大多数语文教学中,对于知识点的传授讲解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以内,小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无法得到延伸。学生的学习方法依旧传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学缺乏灵活性与延伸性,直接扼杀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的思想禁锢在课本知识中。“高分低能”是对现代小学教学成果的一个侧面反映。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创新,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三、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措施

1.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引导者的意识和认识得到了转变,才能使作为被引导的学生沿着正确的指引方向发展。所以说,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只有指引者有了正确的指引方向,才能使被指引者步入正确的轨道上来。比如,在讲解《鲸》一文时,为什么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它与鱼类的区别是什么?如果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那么为了寻找答案,学生就会在课下查找材料,从而明白鱼类的特性,对比鲸鱼与鱼类的区别,既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渴望程度远远超出课本内容,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不应当局限于语文的学习范围。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可以融入生活化的一些知识,丰富授课内容,从而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比如,在春节每家每户都贴对联,其用词就非常讲究,可以让学生试着设计春联的内容,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3.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辅助教学设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明显的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教学变为图画、动画、视频教学。比如,在学习《学会看病》一文时,可以通过视频演示医院的看病流程,使整篇文章的看病流程直观化。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更让学生真正学到了生活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止体现在某一方面,还体现在所有方面,它来源于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又最终回归于生活之中。因此,作为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推波助澜。

⒖嘉南祝

[1]陈春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3(22):189.

[2]韦秀兰.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205.

第12篇

一、重视积累的好习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兴趣的培养,都要从积累中来。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积累,而“语文主题学习”正为语文知识积累提供了便利。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同类素材融会贯通,要求学生人人准备语文素材笔记本,不论字、词、句、段,还是诗词、佳句、优美文段,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就记录下来,并注意分类汇编。为了鼓励他们,我们还安排了定期展览、评比,并且让学生把各自的精华本相互传阅,相互借鉴学习。后来不光摘抄了,我们还引导他们在摘抄内容后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少则几个词、几句话,多则一个片段、一小篇文章。或者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推荐给大家阅读。时间长了,他们往往按捺不住内心的想法有感而发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积累,不仅荟萃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兴趣,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

二、熟读成诵的习惯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古时要求学子要熟背“四书五经”,“胸中藏有诗百篇”。如今要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除此以外,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通过背诵,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以此来不断充实他们的语言库存,并让其从中领悟和体味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引导学生多读、熟读,直至背诵,坚持不懈,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三、以思维导图为索引,回顾、贯穿、整合、提升的习惯

引导学生画出相同主题、同一作者或诠释某种表达规律的作品的思维导图,做到单元课文、主题学习丛书及歌曲、名言、名著等课内外比较阅读,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使教学过程成为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融语文学习与人生教育于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母爱和父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莫怀戚的《散步》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忆小学时学过的《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丛书中的《母亲的目光》《母亲的“存折”》《母亲的羽衣》《妈妈的味道》《母爱夜无眠》,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情歌唱《烛光里的妈妈》《懂你》《白发亲娘》《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妈妈我爱你》,积累有关母爱的名言。广泛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爸爸的花儿落了》《台阶》《背影》《柔软的父爱》《父爱的高度》《父亲给我的世界》《父亲是我一生的时钟》等文章。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学习都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感受母爱的细腻与温柔、父爱的深沉与伟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为此,我布置了特殊的作业:给父母洗洗脚,谈谈你的感受;记住父母的生日,不忘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通过开发和整合课内外学习活动资源,课内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在课外迁移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学习活动,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感知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老师学生家长同阅读、共提高的习惯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个体人性上,还是在课堂阅读层面上,双方的地位应该没有高下之分,教师能理解的,学生并非不能理解,学生不明白的教师也不一定就能明白,教师的优势在于只是首先占据了教学资源和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平等的阅读气氛能够开出创造之花,反之,则会压抑个性,只能制造出装知识的袋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许多文章和名著如《爱的教育》《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可让家长自由选读,也可给家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家长的参与,有助于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