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1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赛事新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比赛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魅力并拥有最广泛的观众群。体育比赛凭借自己提供的精彩场面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一社会现象又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关注。体育赛事之所以成为众多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成为吸引受众、广告和赞助商的一大利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赛事如果不被宣传或报道的话,就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它经常借助新闻媒体来“炒作”,以达到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目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炒作”是指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作反复的宣传。所以,对“炒作”不应一贯地以一个贬义词来理解,相反,像体育比赛这样的事物需要进行“炒作”,因为,新闻媒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对体育比赛的炒作可以起到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具体来说,炒作这个现象,其性质不是统一的。例如,它的驱力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炒作,有独家新闻媒体炒作的,有多家新闻媒体参与的炒作;这些驱力有的是政治的、有的是文化的、有的是商业的。目前新闻界对炒作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可以说炒作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对某些特定的事件进行有意识地宣传。它可能会是利用人类本身特有的敏感、猎奇等心理引起社会舆论和公众群体高度关注的一种活动;也可能是新闻媒体或商家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未来某项工作或事情事先进行有前瞻性、有创意的构思与设计,制订和选择可行的执行方案,并根据目标要求和环境变化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的一种创造性的社会活动过程。如果执行得好,有可能在一定的时段内产生轰动效应,但它一般来说是一个片断性的、区域性的、具有战术意义的活动。
新闻媒体炒作体育赛事的原因及类型
炒作要从两方面来看:一要看事件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二要看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是高还是低以及报道量的大小(在宣传过程中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报道,这里面包括策划)。
体育赛事需要炒作的原因。如今,体育比赛空前激烈,不同的体育项目之间也存在对体育市场资源的争夺。如果体育从业人员对项目本身的报道活动进行得有前瞻性、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能够最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最大多数地赢得受众、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体育项目本身迫切需要的,如果一些中性的炒作能达到或接近这种目的,何尝不能对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尤其是走职业化道路的项目进行必要的炒作呢?
新闻媒体对体育赛事的报道,能引起广大球迷对体育赛事的关注、激发球迷的热情。我们可以认为,没有新闻媒体的介入,就不可能有NBA、意甲、英超今日之火爆。当前,把竞技体育推向市场,首先从观念上要把竞技项目作为特殊商品去认识。承认竞技项目是特殊商品就要抓这种特殊商品的特质,即抓好买方和卖方的同时,还要抓住这两者之间的中介组织。提高竞技项目的水平以及一切相应的服务水平,搞好电视、广播、网络、出版等新闻媒体的“炒作”,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竞技体育,欣赏竞技体育,加入到竞技体育的宣传舆论中来,是竞技体育走向市场的关键。
体育赛事炒作的类型。事件是正常发生的,没有可预见性,媒体是一种被动的宣传报道或炒作:有较高的正面社会价值、报道量大,这常常被称为宣传或报道。例如,时隔17年之后,在2003年,中国女排重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本届女排发扬老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在比赛中,她们不畏强手,团结奋战。她们在世界杯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将和老女排精神一样成为激励我们的精神财富。对这次女排重新夺冠,我国各大媒体都进行了大力报道,这种热度报道和宣传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很多人仍记忆犹新,因为这样的报道有较高的正面社会价值。
事件非正常发生的新闻媒体策划与炒作。事件不是正常发生的,而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介入,甚至是在媒体的操作下才发生、发展的,即媒体提前进行了策划,如果报道量大,则被认为是一种炒作,这一般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良性炒作。如果这种炒作有较高的正面社会价值,出于公益目的,则是一种良性炒作。如2002年6月(《北京青年报》)推出“为膀爷送T恤”的群众娱乐性体育活动的策划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新闻界的热烈讨论。虽然(《北京青年报》)送出的T恤远远满足不了京城那么多“膀爷”的需求,但却把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调动了起来,那些曾收到T恤的“膀爷”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形象,没有收到T恤的“膀爷”也逐渐有所收敛,对促进北京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很多读者走在路上,一看到那些“膀爷”会很自然地想起(《北京青年报》)“为膀爷送T恤”的事情,无形中就记住了北青报,这种既亲切又温馨的活动怎能不叫读者感动呢?二是中性炒作。如果社会价值一般,则是一种中性炒作。如名人参加体育比赛,许多采用的就是炒作的手法,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使自己的新闻影响力更大,同时满足人们对“名人”的各种各样的了解。这种情况下,名人的知名度提高了,媒体扩大了发行量,起到了双丰收的效果。这种炒作行为市场会自行进行调节。此时的炒作,可以说只是一种包装信息的手段。新闻报道需要把信息包装成有诱惑力的产品,网民和读者才会去阅读。而信息的这种包装策划在今天看来,好像势在必行,但它不能解决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三是恶性炒作。如果社会价值非常低,或者是假新闻,违背社会道德或信仰,则是一种恶性炒作。恶性炒作的原因大致有:面对同类竞争、生存竞争的残酷事实,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盲目追求和有意制造新闻轰动效应;为了提高媒体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追求“卖点”,制造轰动效应,以获取短期经济利益。
新闻媒体炒作体育赛事时应注意的问题
“热门”与”冷门”问题。竞赛市场上,“热门”与“冷门”的操作难易不同。热门奥运项目、有希望夺取奖牌的项目、我国运动员技术水平高的项目、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等竞赛市场很容易运作起来。这些项目因服务于社会的影响力大而容易得到社会的赞助。因为“热”,门票、广告、运动员转会、市场“炒作”等的运作要畅通得多。相反,“冷门”项目,像射击、射箭、举重等,本身对抗性、竞争性、观赏性不强,在群众中开展得也不广泛。项目自身的特点限制了它们在竞赛市场中能取得与其他“热门”项目同样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冷门”项目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它们还是靠国家拨款,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管理形式,那么长期下去将会导致“热门”项目越炒越热,越发展越有活力,而“冷门”项目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以重竞技项目为例,举重、摔跤等共设有60多枚奥运会金牌,但这些项目和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热门”相比,是不折不扣的“冷门”,不仅观众寥寥,媒体也不怎么感兴趣。“热门”与“冷门”的反差之大,令人唏嘘。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散打运动,在走向市场时,也遭受过各种尴尬,但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散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竞争中抢到了有利的地位。如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运作模式被证明是成功的,同时它也是“冷门”变“热门”的典型案例。
种种事实告诉新闻媒体这样一个真理:冷与热是相对的,像武术套路、中国式摔跤、举重这样的运动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它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新闻媒体在宣传时切忌急功近利,应加大对我国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报道力度。
竞赛实力与“炒热”运动员问题。奥运竞技体育离不开金牌。夺取金牌的唯一途径就是发展竞技实力。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在“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目标下,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开拓竞赛市场。如篮球、足球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促成了企业的积极参与,搞活了招标、扩大了广告、增加了票房收入,炒热了运动员转会。这些项目的市场经营有声有色。但是,从近几年的运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如打入职业联赛的运动员在国内的竞赛市场中被“炒”得身价数十万元、数百万元,金钱的驱动使一些运动员把目光只盯在“对内”的比赛上,而训练却缺乏系统、缺乏扎实,竞技实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显著。这些问题都需要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注意其舆论导向问题,引导人们意识到参加体育比赛不只是为了经济利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是为了强健体魄,为了体现体育的价值。
炒作中的“包装”问题。从体育项目本身来说,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炒作使大众了解、喜爱、参与到该项目中来,首先要对自身进行一定的包装,使这一体育比赛获得更好的推广。例如,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而那种没有包装的产品价格便宜却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反而有处理的嫌疑。赛事作为一种产品也是一样,要使得观看比赛成为一种假日或休闲的享受,就要能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
任何一项赛事要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都离不开包装和炒作,即在同一时期里,利用多种媒体集中地、大规模地对其进行宣传、推广,以扩大其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其来龙去脉,向而往之。综观成功的赛事炒作,一般都有以下特点:其一,需要早做准备,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筹备班子。这个班子最好有权威的政府机构和重要媒体的参与。这样不但具有高度权威性,而且行动起来也比较方便。其二,自始至终最好拉上一两家电视台和几家大报社加盟。这样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喉舌,炒作起来如鱼得水,行动起来如虎添翼。其三,宣传、报道要坚持连续性,要不断地主动提供和各种有关信息,供媒体采用和进行二次创作,使宣传、报道工作连续不断,迭起。如早在重大赛事大体落实的筹备阶段,就应有关赛事的信息和背景材料,如赛事的内容、规模、历史、趣闻逸事、主要参加者的情况等。如系新项目的赛事,则应及早介绍该项目的特征、规则、魅力和花絮。以便一方面吊观众的胃口,让大家早做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吊企业的胃口,吸引他们前来赞助。其四,在整个筹划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时机,制造和把握卖点和悬念,大肆渲染和炒作,把公众的胃口吊得高高的,情绪煽得旺旺的,必欲千方百计、争先恐后地一睹而后快。
企业利用新闻媒体对体育比赛进行的炒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探讨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它是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且,职业体育具有独特的魅力,使得其社会需求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职业体育赛事一般都由企业作为后盾,他们经常利用新闻媒体对比赛进行炒作,一方面使比赛得到更好的推广,另一方面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利用新闻媒体炒作时应造势,造势前找准所需的题材是至关重要的,找题材就是“选料”,这是造势工作的核心,除了“随机而动”的突发事件之外,这些题材一般都是企业经过研究分析后选定的。其一,自己造“料”:放眼内部,挖掘潜力,创造对企业有利的新闻,例如容声冰箱进驻人民大会堂和联合国。其二,紧抓新闻事件: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各种新闻事件要善于分析和观察,注意从中找出与企业和产品的结合点,利用其中的商机为企业服务。其三,新闻会:召开新闻会不仅具有更为隆重、更高规格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记者可以在会上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自认为最佳的角度进行采访,也可以促使双方的联系和合作更加紧密和默契。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均如:《浅谈现场新闻的构成特征及其传播效应》,《山东视听》,2005(5)。
3.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 体育赛事 网络媒体 关系 辨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1概念界定
1.1何谓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网络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1.2体育赛事的概念及定义
体育赛事也分为体育竞赛及体育竞技表演,是整个体育领域中最为活跃和具有影响力、生命力的部分。其规模和形式会受到竞赛规则、风俗习惯及多种因素制约。目前全球规模大、影响力大的体育赛事有世界杯、奥运会、一级方程式赛车、NBA,以及各类洲际体育赛事和各单项体育组织的世锦赛等,各国国内根据其国情和民情也会有专门的体育赛事。体育赛事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因此,了解体育赛事内涵与外延,对于我们把握体育赛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体育赛事与新媒体关系现状
2.1网络媒体对体育赛事的促进作用
市场营销学的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商品都需要借助外力和受众心理造势,而借力和造势最好的选择就是借助媒体。当今社会,媒体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网络媒体的产生更是使这种影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网络媒体以其独有时效性与交互性成为人们获取资讯、发表言论、关注新闻的不二选择,成为影响公众生活最为快捷和直接的媒介平台之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如果不借助媒体的宣传与造势,仅凭借体育赛事本身,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影响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场大型体育赛事,能到现场观摩的观众不过数万人,但是通过高清网络电视转播、专业网站媒体直播能够将这个数字急剧放大,呈几何倍数增长。并且博客和微博中的公众围观与即时评论也为体育赛事带来了更大的关注度与话题性。
2.2体育赛事为网络媒体提供了素材及可观的经济收益
体育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文化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及优势,其表现为:规模化与垄断性;及时性与真实性;不可预见性与轰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这些优势正是媒体报道所追求和需要的新闻题材组成形式,一项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其激烈的拼杀、比赛过程的紧张与精彩本身就是绝佳的新闻题材。同时,体育比赛的变化莫测与结果的不可预见性极大地增强了体育赛事的魅力,并且为新闻报道增添了极大地观赏性与吸引力。每当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开幕,诸多网站都会设置相关网页及专栏,力求最全面、最快速和最便捷地向广大受众展示整个体育赛事的全貌及精彩内容。
各大网站、公众博客及其他网络媒体形式通过对体育赛事的报道,不仅丰富了受众的文化精神生活,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还为媒介本身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收益。例如,在重大体育赛事转播期间,各大主流网站和网络平台都能获得可观的广告收益及受众关注。很多网络媒体的体育板块经济收入已经成为该媒体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
3现阶段我国网络媒体对体育赛事报道存在的问题剖析
3.1网络媒体的体育赛事报道偏娱乐化
娱乐大众是媒体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在众多的新媒体竞争中保住饭碗,部分网络新闻工作者不惜用恶搞、吹捧、甚至低俗的方式来吸引公众眼球,失去了对体育新闻价值本身的探索和正确认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与后果。首先,在比赛前夕过分的吹捧运动员,大强度曝光,追求轰动效应,对其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运动员面对媒体表现出不满或回避,大量的负面报道会在短时间被大量转载,例如“耍大牌”、“素养缺失论”等言论充斥于网络。其次,过分关注运动员的私生活,不惜采取偷拍、尾随等方式追求独家新闻,对运动员及其所在的体育组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与影响,恶化了体育组织与网络媒体的关系。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公开赛新闻会。在**举办**公开赛,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更是国家体育总局对***活动的厚重期望,同时也是丰富和拓展**广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提升安宁康养品质,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关注***。
本次公开赛是由***主办,***承办,****执行。
出席今天新闻会的领导同志有:******
参加今天新闻会的媒体有:*******。
对各位领导、嘉宾、新闻记者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会有三项议程:*****。
公开赛将于*****开启征程,该项比赛在举办规格、赛事奖金等方面也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这离不开*****支持,下面请****为本届赛事致辞。
.................................
感谢***的精彩致辞,相信在****的领导下今年的比赛将更加精彩!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离不开*****对赛事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有请*****先生致辞。
.................................
感谢****的精彩发言,同时也要感谢*****对本届赛事的大力支持,希望******公开赛在******的带领下,成为一张响彻全球的体育赛事“名片”。
接下来有请******介绍******公开赛赛事
.................................
听了*****对******公开赛赛事的整体介绍,相信******公开赛将会办得更好,办出高水平!
摘要:预测性体育新闻是近年来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过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其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具体表现在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面对媒体体育新闻日趋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各媒体体育新闻为拓展传媒空间而展开的激烈竞争,预测性体育新闻悄然兴起并渐成气候,主导及影响着报纸体育新闻的版面、电视体育新闻的时段、受众体育新闻的需求,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体育新闻现象。本文拟就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式、成因及新闻价值进行探析,从而把握体育新闻新的发展倾向和一般规律性。
一、预测性体育新闻数量繁多、形式多样
预测性体育新闻是指对即将发生的体育赛事的过程,尤其是结果的预测性报道。在新闻的基本特性中真实性是最重要的特性和价值要素,体育新闻当然也不例外。但与一般新闻相比较,体育新闻不仅包括对已然事实的客观反映,更包括对未然事实的客观反映,即对体育赛事结果的预测。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预测性新闻,如经济新闻预测股票的升降涨跌和经济的繁荣低迷等等,但其规模和具体的运作形式远不能和体育新闻相比。
在电视媒体中,每遇大型赛事,如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比赛的时候,预测性体育新闻已成为电视台吸引受众、引导受众观看赛事的重要节目。如2000年奥大尼亚悉尼奥运会开幕前以及比赛期间,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媒体,都在奥运会前和奥运会期间精心制作类似“奥运前奏”、“奥运大家猜”、“奥运倒记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视点”、午后视点“、”明日视点“(上海卫视)、“奥运猜猜猜”(上海东方电视台)等与奥运会有关的竟猜节目。
同在2000悉尼奥运会期间,各级广播电台也是不甘落后,各种前瞻性展望和预测性新闻更是被精心设计,成版成块地被端到受众的面前。如上海广播电台的“赛前诸葛亮”、“奥运天天猜”、东方广播电台的“奥运猜猜猜”等,一个个精致、鲜活、别致、连贯性强的栏目,紧紧地吸引着听众。有些电台为了吸引听众参与,甚至与赞组单位或声讯手合作,推出各种奥运有奖竟猜。
在报纸体育新闻报道中,由于没有电视的直观和网络的迅疾,在报道比赛消息速度方面落后于电视和网络。但在现代媒体的强烈竞争压力下,仍然另辟溪径,寻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战场——前瞻性报道。而其中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赛前分析预测性报道,更成了前瞻性体育新闻报道的亮点。首先是各级媒体对奥运会、世界杯等几年一次大型运动会的预测报道“大动干戈”。紧接着对各级联赛如我国足球甲级联赛、篮球联赛,以及意甲、德甲等,在每周比赛开始前,不仅《体坛周报》、《足球》、《南方体育》等这样的专业体育报,各地地方报都是不吝版面地对几十支球队进行预测、分析。如今年3月9日2002-2003赛季甲A开赛前,《中国体育报》从3月5日开始,开设了“新赛季甲A联赛展望”系列报道,分别对新赛季的球市、俱乐部、外教外援、新现象(德比大战)以及冠亚军的争夺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预测;3月8日的《足球》的“甲A前瞻”栏目用了2版面对14支球队(一支轮空)7场比赛进行详尽分析、预测。另一个国际赛事预测栏目,也是足足2个版面,对意甲、德甲、西甲以及英超和足总杯共三十多几支球队进行了预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0月22日我国发行足球彩票以来,大江南北不仅球迷踊跃研究足球新闻购买彩票,连以前不是球迷的“彩民”,也开始为买彩票而研究有关足球预测新闻。相应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也出现了。如中央电视台的《足球彩经》、广东电视台的《足球大赢家》……等。所有的大型综合网站也纷纷开辟足彩专栏,如新浪网的〈足彩〉专栏,雅虎网的〈足彩〉等。各地日报也新辟各种形式的“足彩”专栏,如《中国体育报》的“中国体育彩票专版”、《华西都市报》的“彩票宝典”、《成都商报》的“足球彩票”等,其版面少则一版,多则数版。各专业体育周报更是不惜花大力气新成立专门的足彩报道组或编辑组,甚至出报中报,如《足球》之《大赢家》,《南方体育》之《500万》,《体坛周报》之《体坛彩报》等等。
当然,预测性体育新闻不仅大量报道足球,还广泛地涉及其它各种体育赛事。如3月4日,太平洋那边的两支NBA球队丹拂掘金队和达拉斯小牛队的一场常规赛,因为两个中国篮球运动员王志侄和巴特尔分别在两支球队效力,于是国内的各级媒体在赛前开始大肆渲染,直把这场比赛称为王志侄和巴特尔之间的较量,由不得你不能感受到这场比赛前的紧张与刺激。
二、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成因
任何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可能与一定的条件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成因也有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必然条件或原因。就其内因而言,它是其报道对象——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其外因则是近些年来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受众需求刺激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的各项体育运动赛事的时间、地点、参赛人员、比赛项目、比赛规则等都是提前规定了的,而其比赛内容又总是周期性循环的,这与普通新闻产生在时间上的偶然性、突发性和过程内容的不确定性显著不同,它使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有足够的时间在赛前进行准备,并对比赛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地分析与预测。
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一些新闻事实是周期循环固定的,如每年一次的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等等,但除了时间和地点事先确定外,其内容就绝不能像体育比赛一样每年都是那几项固定的议题反复讨论。而体育比赛则总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我国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和排球联赛,还是英超、意甲、德甲以及世界杯、奥运会、欧洲杯,除了举行的时间和地点都是提前规定的外,其比赛的方式和对运动员的要求,基本上也都处于一种长期固定的状态。比赛过程中各方必须严格遵守统一的比赛规则,在规则的允许下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另外,体育比赛的主角——运动员,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体育明星们,常常成为体育新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报道重心。每遇比赛,他们的状态成为媒体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乌克兰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自1983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连续17年霸占世界撑高跳高的“掌门”位置。在这17年中的世界撑高跳高比赛,只要布勃卡参加,冠军便会被世界各大媒体预先授给他,而通常情况下,媒体的预测会八九不离十。
人们常说体育比赛就如戏剧般跌宕起伏,情节生动。但戏剧中演员的动作、剧情的发展是被规定了的,而体育比赛不是。著名好莱坞悬念大片导演希区柯克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能与一场足球赛媲美。”如今年本赛季的世界四大顶级联赛战已经到了联赛的最后阶段了,仍然不见一骑绝尘的球队。以往赛季“一支豪门领衔一台戏”的传统剧情已被打破。虽然西甲、皇马占据着积分榜榜首,但后有俩支气势汹汹的追兵,瓦伦西亚和拉科鲁尼亚随时有可能超出;在意甲战场上,也是罗马、国际米兰、尤文图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好戏;在英超同是曼联、阿森纳、利物浦三足鼎立的局面;德甲战场上也是硝烟密布,扑朔迷离,令今年的冠军大结局悬念丛生。可以说今年本赛季的欧洲联赛已具备了成为另一部好莱坞惊险大片的素材,同时,也为预测体育新闻准备了上好的材料。因此体育竞赛过程的悬念性和比赛结果的难以预料性,是体育赛事吸引各媒体注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生预测性体育新闻的重要条件。
另外,受众的需要也是预测性体育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大众传媒由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发展,各媒体对受众需求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各媒体的利益与生存。2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已走出以往“赛事消息报道”的局限,在传播内容上表现出日益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体现出体育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正是这种娱乐化形式的体现。各大媒体的预测栏目或节目正好满足了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娱乐需求,迎合了广大受众对充满悬念的竞赛结果的无限想象、好奇和猜测的心理。同时在足彩报道中,媒体的预测报道更关系到数万彩民的经济利益。彩民们希望媒体的预测报道既科学准确,又经济便利,对媒体的预测性体育新闻寄予较高的期望。这又促使各级媒体展开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预测报道竞争,以争取更多的受众或彩民。
3.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及其表现形态满足社会需要的总和。它包括两个过程,即:新闻价值要素过程;新闻价值表现并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3]预测性体育新闻因其预测的对象是受众所关心的未曾发生的体育事实,而具备了突出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素。它的新闻价值直接表现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
服务受众或彩民。正如各媒体的经济股票版为股民服务一样,体育新闻预测版或资深记者与专家作出的各种预测,引导受众在观看赛事前,尽可能充分地熟悉比赛双方的情况。新出现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是彩民们在购买每期彩票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彩民们在购买足彩前,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思索、反复对比数家(电视、网络或报纸)资料,最后下注的过程。于是,在每周彩票销售截止前,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各式各样的足彩预测报道成为体育新闻的主要内容。
增加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预测性体育新闻既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同时又增加了体育新闻的魅力,拓展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如之前提到的奥运会前或期间的各种电视预测节目,不仅为奥运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扩大了该节目的影响力,也丰富了电视奥运报道节目的内涵。而在现代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预测性体育新闻则为报纸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片天空,甚至在报纸体育新闻界,已经形成“做前不做后”的趋势,即大量进行赛前报道,少量报道赛后。随着足彩的发行,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相对于电视、广播和网络更得彩民们的宠爱。因为电视和广播“播完就完”,无法容彩民们细细研究,而网络除了普及率有限的原因之外,也没有报纸经济划算。这使得“集预测性报道于大成”的足彩报道大大拓宽了报纸体育新闻发展的空间。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每期大赛或每轮联赛前,受众对各媒体作出的预测结果或趋同或否定,或亲自参与预测竟猜栏目的制作,从而提高了广大受众观看赛事的热情和兴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长期地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足球彩票的发行,各级媒体不遗余力地对每期足彩进行预测,同时对怎样玩足彩和每期中奖情况进行大肆渲染,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购买彩票,使得一些以前从不关心体育事业的也开始关注体育。这样不仅增加了足彩的销售量,也扩大了体育的影响,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大量的预测性体育报道的文本考察发现,预测性体育新闻是一种独具魅力、具有一定新闻价值、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竞赛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虽然涉及的是尚未发生的事情,但由于它们是经过分析客观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竞赛双方的势力,水平等)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预测。因此,有理由认为,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尤其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事实的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后,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体育新闻的预测性就是从”可能的真实“到”现实的真实“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与反映了体育新闻独特的报道形式和鲜明个性特征。
[注释]
[1]郭超人.《体育新闻选》.新华出版社,1999(1)
在目前多媒体发展的形势下,体育新闻的资料查找工作依旧存在困难。基于体育新闻工作的需要,建立能够涵盖所有媒体形式、具有权威性的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必会促进体育新闻工作的发展,成为体育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助手”之一。所谓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从宏观角度来说,是对运动员各种形式资料的集中整合;从微观方面来说,是集视频、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资料于一体,横跨运动员整个职业生涯、能够满足体育新闻工作者需求的新型信息素材库。
1.有利于信息检索
在体育新闻工作中难免需要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海捞针”式的查找,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无序性、不确定性,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所查找到的资料并不一定完整,甚至存在错误,从而导致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或者写稿时一知半解,可能酿成大错。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集视频、文字、音频、图片于一体,按照时间顺序运用数字化处理方式进行信息的整合、分类后,有利于信息检索。
2.有利于增强新闻的时效性
在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不论是体育新闻工作者还是广大的受众,对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体育新闻工作者对体育赛事以及相关运动员背景资料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要在最短的时间掌握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能够提供权威的数据资料
资深的体育新闻工作者,往往在赛前就能预测比赛的走势甚至结果,他们依靠常年赛事报道的积累,对运动员有深入的了解。但对于刚刚从事体育新闻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即使之前对于某一项目有特别的关注,但难免有疏漏,通过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提供的权威数据资料,能够第一时间弥补这一缺漏。
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一旦建成,将成为体育新闻工作者赛前预测的重要来源。记者需要对一场比赛中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解、分析,素材库将减少记者搜集资料的时间,还能深化记者对比赛的认知度,提高稿件的质量以及发稿的时效性,避免低水平的错误。而素材库的不断完善,对于体育新闻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建设过程与困难分析
1.素材库的建设规划
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建设分为三方面:首先是构思,考虑如何搭建素材库;其次是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最后则是资料的录入与素材库的建立。在素材库建立的前期,所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如何搭建一个既能体现全媒体形式,又能满足体育新闻工作者需求的运动员素材库。根据新闻工作的时效性原则,方便、直观地查找到所需资料是最重要的,所以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建立最终决定以运动员为纵轴,以时间、媒体形式为横轴。通过对运动员姓名的检索,可以选择资料的年份以及资料所属类别,简单、便捷地查找到所需资料。
2.收集资料过程中的困难
资料的收集是全媒体素材库建立过程中最耗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方面,所遇到的难题也是最多的。首先,对于课题而言,从相关部门获取官方的运动员资料难度大。其次,通过网络整理出来的资料质量低。
在收集资料阶段,通过相关体育机构获取官方的运动员资料,可以增强资料的权威性。虽然互联网信息量大,但资料的保存不够完整。据国家体育总局官网,1995年3月,第一届冰壶讲习班成功举行,冰壶运动第一次进入黑龙江省,2000年组建了我国第一支冰壶代表团。①由于冰壶运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晚,为了尽可能地涵盖整个冰壶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建设冰壶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过程中,将年份设定在2000~2010年。通过详细的资料查找,发现2000~2007年各种与冰壶有关的资料保存不够完整,所能查找到的资料集中于2008~2010年,并且这部分资料以文字、图片为主,音频资料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相关视频资料的保存也不是很好,很多视频因为分辨率低,不能使用,最终被移除。
音频资料的保存效果是所有媒体形式中最不完整的。在音频资料收集方面,首先,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广播网进行了冰壶资料的收集,但既符合要求又保存完整的资料少之又少。在整个音频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没有发现专门用于存储音频资料的专用数据库,收集相关的冰壶运动赛事报道的音频资料更是难上加难。
图片资料方面,由于比赛服装一般由国家统一提供,并且在不同的比赛中队服有可能是相似的,因此在一些体育新闻网页中,不同的赛事报道中会出现同样的新闻图片。这就会增加资料整合、汇总的难度。
文字资料方面,较多地借鉴了新浪体育、搜狐体育、腾讯体育及多家具有权威性的专业体育网站。虽然它们都是些大型的体育网站,但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冰壶运动的关注度总体来说不够高,所拥有的相关赛事报道保存不够完善,现有数据更新速度也比较慢。
视频资料方面,资料多集中于2008~2010年,清晰度不够使得大多数视频不能使用。年份稍久一点的比赛,也无法找到相应的比赛视频。并且相关的体育机构对于冰壶运动的视频报道重视度不够。
3.素材库制作过程中的困难
在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建立过程中,如果运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进行素材库的建立,由于资料包含了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格式,在录入以及运行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利用Visual Basic进行素材库的建立,难度太大,不易实现。
运用专业的数据库制作软件进行素材库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实现检索的功能,最终决定通过Word软件的超链接功能,将所有的资料放入Word软件中链接到一起,实现资料的检索功能。同时在技术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数据库软件,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素材库,再将素材库与网页进行链接,实现真正的网络检索。
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应用趋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体育新闻的赛事报道已经能够在比赛结束几分钟之后迅速地出现在各大体育新闻网站中,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对于赛事的评论、赛后的采访以及比赛花絮都能在互联网上呈现。在未来的使用中,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能够将各种赛事报道在第一时间内收录进去,通过指定的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入口进行查找,能够在第一时间网罗网上资源。
方便、省时、权威、详细是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成功运营的前提条件。在体育新闻工作中,争分夺秒早已是“家常便饭”,所以一个权威而又详细的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存在,对体育新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媒体种类开始快速增加,新媒体迅速崛起,电脑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现代新兴技术产物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日益强大的影响力。②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客户端的发展尤为迅速,各类手机APP更是层出不穷。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还可以注重开发手机客户端。
体育新闻工作者一般会随队采访,手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有体育新闻机构为了节省时间,通过QQ、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的实时传输。所以一个不需要太多流量、方便简洁、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就能获取所需资料的手机APP是十分重要的。
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不断壮大,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寻求合作。例如,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最新体育赛事信息的推送,也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自动回复功能,进行关键字检索,输入的关键字越详细,查找范围就越小,所需资料也会越快找到。
随着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育新闻工作者会更加青睐方便、简洁、权威的资料查找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还可运用到以下方面:
1.用于运动员调配工作
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中,提供了大量关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以及参与赛事的报道材料,可以利用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数据对运动员赛事中的表现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估,运用到运动员调配工作上,避免用人失误。
2.提供不同专题新闻的汇编
利用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可以整理出某一时间或某一赛事的专题体育新闻报道。例如对“温哥华冬奥会”的专题报道,这种素材方便给这种有规律性的赛事报道作参考,从而查缺补漏,不断创新,增强报道力,扩大报道影响范围。③
随着全媒体进程的不断发展,在媒介融合的同时,各种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地细化,互联网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动员全媒体素材库不仅能够方便体育新闻工作者查找资料,还能够为全媒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文为2013年度天津市高等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我国运动健将全媒体素材库的建设――以冰壶运动为例”(项目编号:201310071199)研究成果】
注释:
①国家体育总局:
②赵欣:《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特征及其发展对策》[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上世纪70年代后,卫星通讯被普遍采用,电视将体育推向一个新高度,观众可以不用到现场,在家中就可以看到紧张、刺激的体育比赛。由于电视的特殊表现技巧,观众能更为清楚地欣赏运动员的高超技艺,对他们更为崇拜。而一些地域性的或偏门的体育运动,透过电视传播,能在陌生的地方得到推广。总之,竞技体育的传播由于电视的介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体育从球场转型到电视,其内容表现的哲学基础发生了变化。
体育运动表现的哲学基础由现实主义向非现实主义转变。在球场上看体育赛事,体育赛事得以真实的表现,属现实主义表演。反观电视荧幕,则采用扭曲表现的形式。直播球赛时采用数十部摄像机,将现实赛事大为扭曲。通过剪切(打碎空间)、慢镜头(将速度和暴力美化)、重复镜头等都制造出梦幻性体育。
观众视角也随着球场到荧幕发生了变化。首先球场是一个整体的空间。在球场观众有固定座位,在一个固定的视点看体育赛事。其视野相当于电影技巧中的远景镜头,而且是单镜头。而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体育赛事则没有固定的视点,观众的眼睛跟着摄影机镜头走动,经常看到球员的面部特写,运动员的喜怒哀乐一目了然 ;而且由于可以看到入球时不同角度的回放,观众就算分心,错过看到入球,也可以通过回放来补看。
对于体育运动的主体运动员,观众在球场侧重观察球员的整体表现。因远离球场,无法看到运动员的细微表情,但整体的机动性合作则一览无遗。而通过荧幕观众更专注球员的个人表现。个别球员面部表情得以强调,而镜头运动能追逐个别球员,回放镜头突出再现明星运动员的高超技艺。
第二,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内容及形式的变迁。
在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的初期,受制于技术条件,采取的是和电影拍摄完全类似的手法。它是媒体依赖表现形式。当体育赛事结束时,拍摄完毕。这也就是说电视转播结束,体育赛事也要结束,它是受制于拍摄程序。比如,早期的体育赛事转播常采取先拍摄后配音的方式,通过画面配解说的方式将赛事内容的镜头语言与声音语言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如早期香港转播世界冠军摔跤大赛,就是先拍摄好比赛画面,然后由何守信旁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电视体育新闻现场直播的优势也日益得到体现。电视比其他媒介更优越的地方就是能即时将当场发生的事情传播到家中的电视机,让观众在事发的同一时间得以知道整个过程,甚至结果。这时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内容更具现实性。电视能捕捉瞬息的时刻,充满惊险、悬念和惊奇。现场直播的赛事看得大家很紧张,非到最后一刻不知赛果――如果知道赛果再看重播,就变得非常乏味了。
而且随着电视创作管理理念日益成熟,电视体育新闻传播更是由媒体依赖转变成事件依赖。只要有体育赛事发生,电视媒体就会有机可乘,去转播赛事的整个过程,而且每天跟进作直击报道,直到事件结束。甚至如果事件持续数年,播映也就会延续很久――充满悬念。例如,去年在多哈举行的亚运会发生的周萌萌与田鹏飞的打架事件,随着事件的升级,成为电视媒体持续报道的焦点,直到近期周家的撤诉方告一段落。
对重要综合体育赛事的转播,电视媒体更是花足本钱进行报道,电视台和社会上其他单位通力合作,预先策划及宣传,甚至调整正常节目的播映,提高节目质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捕捉历史时刻的电视体育直播,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肯定国家的身份,团结民族,政治性多于信息性或娱乐性,例如: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香港电视媒体第一时间抢先采访到李丽珊更加轰动一时。极大地增强了香港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这时的体育赛事直播可给我们错综复杂的感受和复杂的视点,让我们在同一时间用不同角度不同感受看同一事件。
第三,电视体育传播发展的展望。
展望一: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将娱乐至上
体育运动转型为电视节目后变得娱乐化,赏心悦目,极大地吸引观众。在卫星直播的奥运和世界杯上,通宵达旦追看者大有人在。除了关注赛事本身以外,电视体育节目制造体育明星,渲染高难动作、强调事件发展的戏剧性。甚至制造紧张悬疑,非到最后一刻不知结局如何。娱乐化色彩日趋强烈,CCTV-5的《全明星猜想》、《城市之间》等节目出现可视为电视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强音。
展望二:电视将球场的有限空间变为无限
通常体育场地有限,电视透过变化多端的拍摄技巧,捕捉动作的瞬间,强调动作、体态、肌肉、面部表情(例如特写、慢镜),不同角度反复表现动作姿势,可以使运动员完全超越空间的限制(尤其跳水、平衡木等)还有分割画面、鱼眼镜等拉扩空间。
电视画面在处理体育运动时,充分发挥表演和重演的魅力。运动员的体态姿势透过慢镜头和回放镜头得到高度美化,于是体育就转型为超人梦想,美者更臻完美,将球场的有限空间变为无限,绘成体育运动的美丽画卷。
展望三:电视体育传播将瞬间变成永恒
在体育现场表演,时间瞬息即逝,稍有一分神便会错过。但电视所制造的视觉效果却可完全脱离现实,把瞬间变成永恒。这包括 :一、从容支配时间(例如透过剪切技巧,将历时数小时的马拉松长跑比赛浓缩为几分钟的过程) ;二、控制时间,使动作更加戏剧化(例如慢镜头、不同角度重复动作),强调表演的成功或失败,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等;三、勾出个别动作,加以比划,破坏本来是连贯性的动作(例如凝镜)。
展望四:电视体育传播将由表层向深层挖掘
魏祺告诉记者:从自己学习播音开始,老师就告诉自己要一专多能。“在BTv体育频道当中现在有三种类型的节目,第一类是新闻播报,第二类是专题专栏节目,第三类便是赛事转播。但是准备这些不同类型的节目的时候,所要做的工作却是大相径庭。”
新闻播报:每天必须浏览体育新闻
新闻播报类的节目相对于其他节目类型而言简单一些,一方面有稿件,另一方面在节目播出前,主持人会对提字器当中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即便是那些不太懂体育的女播音员,她们也会通过编导和导演进行沟通,了解每条体育新闻稿件中附着的所有内涵。“对于播报新闻的主持人,每天要做的功课便是收集一些体育知识,打开一个门户网站,进入它的体育频道,关注大的标题就可以了,这样你对每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的体育赛事、体育事件有一个比较深刻了解就足够了。”魏祺说。
解说赛事:努力积累一手资料
解说员同样需要资料储备,只不过,解说比赛和播音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是无稿播音的状态,要让自己有的可说,就必须要有大量的翔实的信息作为储备,这也是赛事解说需要准备的。
说到赛事解说,魏祺说:“在新媒体的压力下,信息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自己了解的东西,球迷也一定了解,但是你了解不到的东西,球迷也许会知道得比自己多。所以你在比赛之前,要尽可能地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自己的人脉去了解比赛之前之后发生的故事,你才有可能让球迷信服,这是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难点。实际上,自己在一场比赛开始前准备的时间应该就是这一场比赛的时间。如果一场篮球赛两个半小时的话,自己准备资料至少要用三个小时。尤其在比赛准备之前,因为你不可能就负责这一项或者一个系列赛,在一年当中,会有很多类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全世界各地的比赛,你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能都是从零开始,所以,对于一个解说员来说,你可能每天在做的事情,没有重复,不可能讨巧。”
魏祺表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好的解说员,一定要下到基层去,去拿一手的素材。“因为你只有下队,你才能知道球队每天训练的内容是什么,在赛前是如何准备的,心理上又是如何备战的,安排的,包括每一个队员平时的生活习惯和训练习惯,在比赛之前的身体状况等等。只有这样,自己在解说时,从口中说出的内容才会富有生命力。”
专题节目:从各方观点中提炼自己的见地
魏祺坦言,做体育专栏专题节目的准备工作是比较难的。“除了要整个覆盖之前新闻播音员要了解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节目想要成为品牌节目、能够生存下去的关键一点,所谓自己独到的看法,即不是网上所谓专家看法的一个集合。很多时候,在体育新闻事件的现场,媒体不可能成为独家,但是在这个采访过程中,你能否从中提炼出独家的观点,其实这是做体育专栏节目重点要打造的。有时主持人还会刻意地安排针锋相对的辩论,这无疑会刺激受众的关注,使他们对这档节目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又会考察到主持人的备课功力了。”同时,备课中还包括主持人要了解嘉宾、专家的看法,不仅要了然于胸,还要在节目中提炼你个人的观点,这又是一个能力。可以说,这种类型的节目也更需要另类的主持人。
朱煜明:去英文网站浏览翔实的足球信息
作为BTv国际足球赛事的解说嘉宾,朱煜明也说到了自己的备课过程——
“在接到比赛解说任务之后,会把最近这几天相关比赛球队的新闻浏览一番,而球队、球员的信息资料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在比赛前两天基本上都浏览的是国外的英文足球网页,在那里,有关英超主要信息在这里都比较准确,而且信息比较全面。国内有时转载的要么没有翻译要么翻译得不准确,这样会对听众观众产生错误的诱导。”朱煜明说。
常德市双百文体活动策划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的策划公司。
为了推动常德人民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增强常德人民的体育文化水平,促进中国与立陶宛两国人民的友谊,体现和谐常德和谐社会的精神风貌。特邀请立陶宛超级联赛LKL“纳威致斯”职业男子篮球队与中国高级联赛CBA“辽宁盼盼”职业男子篮球队,于2008年6月中下旬开始,在我国进行精彩的国际职业男子篮球对抗赛。
为迎接奥运,倡导体育精神,打造体育文化名城,本公司愿竭尽全力,认真,安全,有序的组织好2008中外男子篮球对抗赛,并争取将此赛事打造成为常德体育文化的亮点品牌赛事。“借奥运春风,树体育精神,促强身健体”将是本次赛事的口号及宗旨。㈠赛事简介立陶宛是举世闻名的篮球强国。该球队具有欧洲先进的篮球理念,不仅有“整体配合、防守硬朗”的球风。而且球员“身体强悍、技术全面”。中国是亚洲最强的篮球大国。该球队具有亚洲“快、准、灵”的特点,不仅有“进攻流畅、配合灵活”的风格,而且“速度快、投篮准”。此次,中外篮球对抗赛可为“两强相遇、龙争虎斗、精彩对决、流畅好看”。两国球队必将给中国球迷一场高水平的对抗赛。本次比赛由常德市体育局和常德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常德市委市政府对此赛事非常关注和支持,要求主办方和承办方严格,严谨,认真的组织比赛,将此赛事圆满顺利的进行,同时也为迎奥运献上一份力量。相对以前的篮球比赛,此次比赛将大力增加在各大主流媒体的暴光率,从而最大程度的突显此次比赛的社会关注程度,打造成亮点品牌赛事。
“借奥运春风,树体育精神,促强身健体”将是本次赛事的口号及宗旨。㈡主办单位:常德市体育局
承办单位:常德市双百文体活动策划有限公司
冠名单位:
媒体支持:常德电视台新闻频道
㈢球队简介辽宁盼盼男子篮球职业俱乐部,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一支具有50多年历史的辽宁男子篮球队,是全国的一支老牌劲旅,在1988、1989、年和1991、1992、年两年蝉联全国联赛冠军。辽宁男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是中国蓝坛当之无愧的霸主。也是最受球迷喜欢的球队之一。自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开始以来,辽宁男蓝荣获了1996、199
㈣球队队员名单及简介见付表1㈤邀请“明星篮球队”流程1.由主办方单位向“辽宁盼盼队与立陶宛队”发邀请函(注明时间地点以及主办方的行政印章)2.待双方回复后,签订合同.3.举办各方成立对抗赛组织委员会.4.赛前20天左右,可考虑球队方面委派3—4名明星队员到举办地举行新闻会,造成赛前的宣传轰动效应.6.比赛开始前各球队队员将在场内举行抛赠全体队员签名的篮球活动.7.比赛结束后,全体队员绕场一圈向观众道别.8.参加当晚晚宴,和主办方领导,企业家共进晚餐并签名,留念及合影.㈥赛事设置:
1.赛事时间:六月中下旬2.赛事地点:常德市体育馆3.宣传时间/地点:
㈦活动产生社会影响以及对冠名商的经济效益:1.丰富民众文化体育娱乐的生活,及对待奥运的展望与期待.2.提高自身品牌在当地的影响立及知名度.3.可作为当地政府为迎接奥运而举行的大型本地迎接奥运的活动项目,提高赛事层次,为赛事的举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增加活动本身的含金量.冠名商回报方案总冠名赞助:费用22万元1.赞助商成为“XXXX篮球之夏’为奥运加油中立篮球对抗赛”唯一冠名单位。2.荣授“冠名单位”的董事长为“XXXX篮球之夏’为奥运加油中立篮球对抗赛”赛事组委会副主席,并邀请其参加新闻会。
摘 要 媒介服务是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体育的发展与传播依赖媒介传播。上海大师赛组委会提供的全面细致的媒介服务体现出了服务内容的全面性、服务时间的跨度大、服务理念的国际化和服务态度的热情真诚等特点。
关键词 大师赛赛 国际化 媒介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快速繁荣发展,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日臻成熟。体育赛事对于先进媒介服务理念和实践经验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 对于职业体育赛事来说,媒介服务的作用更加突出。“传媒与体育堪称天作之合,它们已经超出简单的报道与被报道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1]。
概略地看,一年一度的上海网球大师系列赛已经成为国内网球爱好者乃至全球网球爱好者的体育盛宴,也是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项目之一。以上海网球大师系列赛媒介服务为研究对象,探究媒介服务实践及效果,可为上海网球大师系列赛组委会和中国其他网球赛事提供借鉴。
一、上海大师赛简介
2006年底,上海递交大师赛的申办申请。经过四个多月的考察和评估,ATP于2007年3月27日正式投票通过上海的申请。2007年4月16日,时任ATP国际区总裁德拉维特与时任上海市体育局局长于晨正式签署“上海ATP1000大师系列赛”的合作协议,大师赛最终落户上海。
二、上海大师赛官网建设
2009年6月17日,上海ATP1000大师赛官方网站正式开通。作为上海大师赛对外展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上海ATP1000大师赛官方网站已成为组委会与球迷之间沟通的一个平台。“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突破现实时空的许多客观的限制和障碍,真正全天候的开放和运转[2]。” 2010年劳力士永久冠名上海网球大师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官方网站也相应做出调整,将域名更改为。内容风格也有了较大改变,网站设计风格与ATP官网()保持一致,主页内容也做了相应的优化,主页内容也细化为:实时比分、新闻、赛事图片、对阵、赛程、比赛视频、球员、赛事直播、赛事信息、赞助商信息以及球票购买几大部分,内容更加直接的呈现在球迷面前。
三、上海大师赛媒介服务
“运转一个干净有效的媒体工作环境是运动信息和媒体关系人员的责任[3]。”大师赛主赛馆新闻中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主要分为接待处、媒体工作室、采访室、储物室、餐厅、办公室几大区域。媒体工作室设工作台供记者使用,部分媒体固定座位,其余为公共座位;采访室可同时容纳100人召开新闻会;储物室分文字记者储物室及摄影记者储物室;餐厅可容纳200人就餐。
记者工作台均已开通免费宽带服务且每个工作台开通免费市话功能,记者可直接拨打上海市内电话。主新闻中心中还有中国移动通信服务处出售IP卡(供拨打国内或国际长途使用)、SIM卡并提供出租手机业务。
赛事期间,记者可从媒体工作室资料架上取用所需的赛事信息,包括对阵表、赛场安排、训练场安排、每日回顾展望、新闻会记录、技术统计等,资料分中英文并按照日期进行分类。所有赛事信息相关的文案亦将上传至媒体公共邮箱,并保留至赛事结束,记者可直接登录邮箱网盘下载使用。
餐饮区开放时间为每日11:00~21:00,供应咖啡、茶水、点心等,17:00~18:30限量供应啤酒、葡萄酒,17:00~21:00供应晚餐(自助餐)。午餐时段,记者可凭媒体采访证至主赛馆媒体接待处领取午餐券前往公众餐饮区就餐。媒体晚餐为自助餐,记者可凭媒体采访证至主赛馆媒体接待处领取晚餐券进入新闻中心餐饮区就餐。餐厅内设有电视,记者可随时关注比赛现场情况。
比赛期间,摄影记者凭摄影马甲在主赛馆、2号馆及3号馆进行拍摄。摄影马甲统一在主赛馆新闻中心领取。记者可凭媒体采访证到媒体接待处换取所需的摄影马甲。
组委会还为记者提供了班车服务。班车会根据事先定好的时刻表出发。组委会为了方便记者收发稿件,由工作人员确认记者离开时间,等到最后一名记者工作结束,确定末班车时间后,通过广播提醒媒体,保证记者出行。
四、上海大师赛的媒介服务特点
从境内外记者的报名注册到赛时官网信息、新闻会、媒体班车等众多内容的服务,大师赛组委会提供的媒介服务几乎涵盖了全部环节,为记者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媒介服务。
组委会借鉴了国际网球赛事的运行法则,在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切实与国际接轨。赛场内外标识全部采用中英文双语,赛后新闻会提供同传或交传服务,这些细致周到的服务不仅从服务内容上直观体现了媒介服务的国际化,也体现了媒介服务理念的国际化。
上海网球大师赛的媒介服务中,无论是赛事组委会还是志愿者团队,都能本着服务的心态,通过全面、细致、科学的媒介服务,与全球媒体记者形成合力,展现上海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以及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 ] 张柯,张云,石磊.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英语新闻 标题 词汇 语法
体育新闻英语标题在词汇及语法方面,与中文标题有很大的不同。熟悉并掌握这些特点,对于英语体育新闻的阅读、翻译、写作等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都将有一定的帮助。
一、体育新闻英语标题词汇特色
1、国家与球队名称的频繁出现
体育赛事双方往往代表两个国家或职业球会、俱乐部,它们的名称往往作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要素出现在标题中,因此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熟悉欧洲五大足球职业联赛包括英超、意甲、德甲、西甲、法甲等各支球队的英文名称,还有美国NBA各支球队的英文名称,无疑是记者的一门必修课。例如:
1)Germany knock out Norway to reach final (德国战胜挪威进入决赛)
2)Germany beat Brazil to defend World Cup(德国战胜巴西卫冕世界杯)
2、对数字的大量使用,形成了新闻标题数字化特色
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中,交战双方的比分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信息,因此数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要素往往在新闻标题中凸现出来。例如:
1)Brazil rout US 4-0, make final(巴西4-0完胜美国挺进决赛)
2)Bulls top Pistons 108-92 to force Game 6(公牛队以108-92战胜活塞队,使比赛拖入第6场)
3、大量使用缩略词
体育新闻英语标题中出现的缩略词,主要是一些体育赛事和组织机构名称,常见的有:
ATP=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WTA=Wo-
men Tennis Association(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FIFA=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国际足球联合会,即国际足联)、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
mmittee (国际奥委会)、NFL=National Fo-
otball League(美式橄榄球职业联赛)、NHL=National Hockey League (美国的全国冰球联赛)、MLB=Major League Baseball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 、ITU=Internati-
onal Triathlon Union (国际铁人三项联合会)、IAAF=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 (国际田联)、IBF=International Badminton Federation (国际羽联)、ITTF= the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国际乒联)
1)ATP to probe Murray corruption claims(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将调查穆雷关于腐败的声明)
2)IOC condemns murder of Iraqi athletes (国际奥委会谴责谋杀伊拉克运动员行为)
4、适当使用一些常用的节缩词
在体育新闻标题中,特别是关于体育赛事的新闻标题中,比赛球队的名称和球星的名字会频繁出现。为了节省标题空间,使标题更简洁、明快,这些球队及球星名称经常使用简化形式。对于经常阅读英语体育新闻的读者来说,要识别这些简化的名称是不难的。如:
1)Juve saves win with last-minute goal(尤文图斯依靠最后一分钟进球取得胜利)
(这里Juve=Juventus,即意大利尤文图斯队)
2)Inter concede own goal to draw(国际米兰自摆乌龙,平局收尾)
(这里Inter=International Milan,即意大利国际米兰队;Milan=AC Milan,即AC 米兰队)
5、体育新闻标题中动词的使用
具体、生动、形象,而且以单音节动词为主,特别是在一些关于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
仅仅表达“战胜”的动词,就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含义也有差异,例如:一般情况下的“战胜”可以用:beat, hit, upset,defeat等;“edge”常用来表示“小胜,以微弱优势战胜”;而“rout, thrash, crush, trounce, knock out”等词则更强调“大胜,完胜,以较大优势战胜对手”;另外,“top, down”等形容词或副词时常用作动词出现在标题中,也表示“战胜、击败对手”。
二、体育新闻英语标题的语法特点
从语法角度来说,体育新闻英语标题与一般的英语新闻标题一样,有一套相对独特的语法,与我们平时常见的英语句子语法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时态的简化
英语时态是非常复杂的,但在体育新闻英语标题中,主要有三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
A、用一般现在时表达过去动作
媒体特别是报纸上报道的新闻大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稿正文的英文时态主要体现为过去时,但标题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达过去动作,从而强化了新闻事件的时新性。例如:
1)Li Na makes history at French Open(李娜法网创造历史)
2)World No.1 Henin withdraws from China Open (世界一号海宁退出中国公开赛)
B. 用动词不定式“to +动词原形”表示将来动作或行为,例如:
1)US to face Venezuela in opener of Olympic qualifier(奥运会资格赛首场美国将对阵委内瑞拉)
2)Brazil to host 2014 Soccer World Cup(巴西将主办2014年足球世界杯)
C、用“动词+ing”表达正在发生的动作或行为,例如
1)Yi looking forward to facing Yao on court (易建联正期待着与科比同场竞技)
2)Rockets striving for home-court advantage in playoffs(火箭队正在为季后赛主场优势而拼搏)
2、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的表达:
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动词表示被动语态时,往往省略被动语态结构中的“be”和“by”, 直接用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Fan detained for Internet postings insulting footballers(球迷因侮辱球员帖子而被拘留)
2)Four Asian Cup referees suspended(四位亚洲杯裁判被终止执法)
3、句法结构的省略:
从句法结构上看,省略是体育新闻标题的最大特点。省略一切无实意的词语可以大大缩短标题的长度,做到言简意赅,突出核心信息。其中,标题中经常省略的成分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省略冠词,如:
1)Brazil named as 2014 World Cup host(巴西被授予2014年世界杯主办国),此处“as”后面省略了定冠词“the”。
2)Valencia looks for big-name coach(瓦伦西亚寻找一位大牌教练),此处“big-name coach”前省略了不定冠词“a”。
B、省略连词“and”,用逗号“,”取而代之,如:
1)Brazil, Germany win World Cup bids(巴西和德国分别赢得男女世界杯申办国)
2)Chelsea, Arsenal win to reach quarterfinals (切尔西和阿森纳取胜进入四分之一决赛)
C、系动词“be”的省略,如:
1)CFA Chief:China willing to host 2018 World Cup (亚足联主席说,中国愿意主办2018年世界杯),此处,“China”之后的系动词“is”被省略了。
2)Ferguson ready to step up United's European challenge(弗格森准备加强曼联的欧洲挑战能力),此处,“Ferguson”之后显然省略了系动词“is”。
以上,是笔者以国内外英语媒体最新的体育新闻报道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标题在词汇及语法方面的特点。熟悉并熟练运用这些特点,对于体育新闻从业者,特别是从事国际体育报道的记者、编辑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文体育报道也是大有益处的。
【关键词】手机媒体 体育新闻 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占据了现代社会的半壁江山。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重要代表,在传播新闻消息方面价值突出。体育新闻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文化生活的不断重视,国家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不断的进行强调,再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体育新闻的关注,一方面可以了解最新的体育资讯,为社会生活的丰富增添乐趣,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国家关于体育发展的动向,这对于体育事业以及体育周边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手机媒体改变了体育新闻传播的语言形式
(一)语言精简化
手机媒体改变了体育新闻传播的语言形式,主要体现在语言精简化这一方面。就传统的体育新闻而言,由于是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所以语言大都比较丰富,新闻篇幅较长,但是由于手机媒体是新媒体的代表,而且主要满足的是受众群体对新闻的普遍关注度,所以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篇幅上,都无法像传统媒体那样进行详尽的叙述,所以大都采用精简化的语言对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炼。总而言之就是手机媒体使得体育新闻更加的短小精悍,其传播也更加的方便快捷。
(二)用词网络化
用词网络化也是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语言方面的突出影响。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加之现在网络用语非常的流行,比较适用于中青年群体对网络新闻进行趣味性的解读。所以体育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为了使得趣味性增加,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往往会利用网络化的语言进行新闻事实的描述。其实,网络化语言有着自己明显的特色,其生动性、鲜活性和立场性使得新闻的趣味性更浓,所以体育新闻传播的网络化语言运用,既符合了网络的发展需求,也适应了手机媒体的运用。
二、手机媒体提升了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一)提升了体育新闻的传播范围
手机媒体对于体育新闻的影响力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就是体现在提升了体育新闻的传播范围。由于手机的突出特性就是可移动性,所以只要有手机媒体,就可以进行体育新闻的传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大力的进行网络建设,而手机也得到了普遍性的应用,在这样的环境中,手机媒体和网络实现的无缝对接,体育新闻的传播也就能够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随着手机媒体的移动实现了范围的扩大,这样,体育新闻的传播范围随着手机的进一步推广和网络的不断深化而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二)扩大了体育新闻的影响人群
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另一个舆论影响就是丰富了体育新闻的接受人群结构。过去,体育新闻的受众群体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接触体育类媒体的人群多集中在中青年。现在,手机媒体普遍的应用,而且人群结构多样,不仅青少年使用广泛,中老年也普遍的使用。在手机媒体的使用当中,某些软件会自带首页新闻,这些新闻中就不乏体育新闻,由于长时间的手机媒体应用,不断地接触体育新闻后,体育新闻的影响人群不断的扩大。所以说,目前,体育新闻的影响人群结构越来越丰富。
三、手机媒体促进了体育新闻的整合和融合式传播
(一)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的整合
手机媒体对于体育新闻的传播影响还体现在对新闻的整合和融合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手机媒体,体育新闻很好的将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进行了整合。在过去,体育新闻的报道一般对于赛事的关注比较多,而对于体育明星的关注度明显不足。但是从目前的体育发展来看,要充分的发挥体育明星的影响力,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所以对于体育明星的关注也不能忽视。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的报道进行整合,可以使得体育新闻的影响力更大。
(二)体育发展和体育产业的融合
体育发展和和体育产业的融合也是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的传播促进。目前的社会正在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周边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可以使的体育产业不断的扩大,另一方面又可以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实现全民体育。手机媒体的应用,使得体育发展和体育产业相关新闻进行融合,这对于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意义重大。
结束语:手机媒体作为现阶段新媒体的代表,具有的突出特征就是移动性和便捷性,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体育新闻的需求,积极的利用手机媒体进行体育新闻的传播无论是对体育新闻的舆论影响力,还是对体育周边产品的影响力,都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正确的认识手机媒体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对于手机媒体的价值认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娜.试论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J].东方企业
文化,2014,11:374.
[2]于璐,冯超.浅析手机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运用[J].
新闻世界,2014,No.28008:138-139.
[3]靖鸣,马丹晨.移动互联背景下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
响[J].新闻爱好者,2013,No.43010:72-75.
这次奥运播报,央视国际、新浪、腾讯和其他网站都充分利用获得授权的直播机会,施展出十八般武艺,显露出咄咄逼人之势。这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集体精彩亮相,大大发力,说明潜龙不但出水,且已渐呈腾空之势。
一、报道内容:更新更快
与奥运赛事相关的报道对时效要求很高,每天的重大赛事播报,授权网站为了赶时效,大量使用快讯、现场直击、独家视频,甚至推出一句话新闻,并随着事态发展,不断滚动推出图文最新消息。这样在最短时间内,受众就可以读到量多质好的赛事报道及纵深消息。在各网站信息时间的激烈争夺中,传统的所谓“独家新闻”几乎失去意义。一则极具新闻价值的消息往往在几秒钟之内会以不同的表述闪烁在各个门户网站的头条,这又一次验证了网络是信息最及时最广泛的传播载体。参与奥运会报道的网站在最新赛况的传播中也是各显神通。比如腾讯网就借助其“杀手级产品”――QQ提供的巨大平台来最新奥运消息,一些曾经并不熟悉腾讯门户网站的网民们可能会通过点击QQ的弹出窗口而登陆这个网站。据腾讯网自己的统计,截至8月20日,通过点击腾讯QQ的弹出窗口了解奥运消息的网民就达到16亿。同样借助弹出窗口主动甚至强行将信息送到网民面前的还有新浪博客等。在这种独特的传播方式下,网民满足了最迫切的信息需求,网站也成功地推广了自己的产品,可谓双赢。
网络在和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受众争夺战中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传统媒体的更新速度一般以时计,以天计,互联网则是以分计,有时甚至以秒计,不光可以实现24小时实时发送,信息瞬间到达接受者那里,而且它独特的页面设计也使它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流量远胜过传统媒体,更新更快的传播特性令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望其项背。
二、多媒体:全面调动视听
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可以整合传统媒体的各种报道特色,这也使得网络媒体奥运会报道呈现出鲜明的多媒体特点。在本届奥运会报道中,除了获准直播的网站在奥运报道中直接承担传统电视媒体的功能,通过声音和图像以及字幕来传播信息,精彩纷呈的互联网页面更是将携带信息的字符、图片、言语、音响、音像等有机地组合起来,扬长避短,兼收并蓄,为网民奉献了一场奥运新闻盛宴。新华网奥运报道用专题页面组合群的“矩阵”报道方式,集纳文字、图片、文图直播、图表、音频和视频(一部分内容按规定接入央视网站的公益信号,一部分为自制赛场外符合要求的音视频节目)、同步快评、评书、论坛、博客、播客、拍客、收客、现场连线、短信、彩信、手机报、WAP、电子滚屏、网报、网刊、画刊、网上调查等30余种报道形式滚动不间断播报,聚焦开幕式直播、访谈等各类页面和专题页面,形成规模庞大的奥运报道“矩阵”。
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夺金消息历来是广大网民关注的重点,因此,每一项比赛结束之后各大网站都会在首页以最醒目的图文来报道比赛结果和获奖牌的运动员。号称“吊环王”的陈一冰获得金牌后,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对这位来自天津的中国体操新生代选手进行了堪称“追本溯源”的介绍,许多论坛里甚至贴出了数码翻拍的运动员小时候的照片。同样,王楠摘银后,网上有关她和一直支持她的家人的视频、图片也随处可见。对于诸如此类的背景资料,和空间、时段以及信息库多受限制的传统媒体相比较,互联网能够让网民用最便捷的方式获取最全面的信息。
网上新闻传播,综合了广播、电视、报纸的传播优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时报道,全方位解读。无论是重大赛事直播还是相关延伸报道,网络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如刘翔退赛、王楠摘银、女排获铜……都有新闻、评论、博客链接等全方位、多立面、多视角的解读,这种报道形式是历届奥运会在传播形式上的重大突破。一位网友说:“网络让我感受到了奥运会的快乐。”
获得授权的门户网站之一搜狐网,甚至由张朝阳亲自担纲主持人,创办网络视频节目《搜狐北京播报》,凭借明星效应和独特的访谈视角吸引了大量眼球,这种独特的创意和新奇的编排为网民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资讯。
由于新媒体的参与,最终形成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奥运传播平台,不光创造了规模的无与伦比的强大,报道形式上也是历届之最,也为以后网上赛事播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超市模式:提供海量信息
传统媒体提供信息、资讯往往受版面容量或频道时间等的限制,而网络却可以在加大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方面大显身手。在本届奥运会上,有门户网站凭借赞助商及官网的地位,将其奥运赛事信息系统接入奥运会官方信息系统(INFO)和比赛评论员系统(CIS),并且将系统中的数据转化为在页面上即时呈现的网友最关注的赛事赛程、比分直播、奖牌榜、快讯、资料库五大核心产品,整个过程不存在人工干预,网友在页面上看到的比赛数据与赛场完全同步,从而实现了赛场新闻刊发最新、最快、最全。这是网络媒体首次完美地对接INFO系统,也是历届奥运报道的一大创新。
链接是互联网在有限的页面空间投放海量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传播不仅流量大,而且滚动性极强。互联网提供的超链接功能,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加速信息搜索。所有的信息都有相关链接,层层链接下去,信息肆意延伸。本届奥运会报道,互联网强大的整合功能在链接的帮助下也凸显无遗,来源广泛的优质资讯一一为我所用,可以无限满足网民的“求知欲”。
新闻的价值取决于传播信息中人们真正需要的信息的含量,网络媒体超文本最大的特点是文本部分的结构可以按照读者的要求无限重组,在这种信息模式下,借助超链接形式明细的分类、快速准确的搜索功能、醒目的奥运导航标志,受众浏览奥运信息,如同进入信息超市,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所需信息。网站还可以借助网络将受众与记者、运动员、志愿者团队的信息库链接起来,充分利用这些庞大的资料文件以及丰富的信息来源,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提供个性化服务。超文本模式是互联网提供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凭借文本内部的子文本或非文字文本,包括图像、声音、动画或影视文本,使奥运报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多彩。
这次信息之全之多,形容为信息的大海一点都不过分。
四、互动性:互动方式多样,全民参与奥运资讯传播
自由互动的特性是网络传播的精髓,它使传播活动中受者与传者间的二元分割不复存在。这次几乎所有的网站都为网友开通并提供了资讯交流的平台,我们的读者看到了众多的互动性新闻,即网站新闻,这边是滚动新闻,在所有新闻旁边链接上供网民互动的平台,那边随时插入最新评论,这样网民在这些互动空间对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交互融合。网站拉近了网友和选手、教练、主持人、记者、志愿者、栏目编辑之间的距离,网友不光可以了解奥运内容,还可以跟奥运选手、主持人产生互动,在这些控件对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进行点评、补充、延伸,或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这种从网友中来,到网友中去的互动新闻,正日益成为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的制作人往往身兼数职,既可以是读者,又可以是作者、编辑。在这种操作模式下,一旦重大事件发生,很快便能在网上形成信息舆论环境,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加入讨论,跟帖、反馈,从各自的角度发表看法,参与进来。这种交互性客观上是对报道进程的推动,使人们对事件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可以让受众获知更多信息。如刘翔的退赛,开始大家惊愕、遗憾、惋惜、不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公布出来,我们看到留言板和聊天区的言论都越来越宽容和理性,人们在快速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并重新作出判断。
互联网上的互动不分时间、地点和诉求对象,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传受双方可以随时随地对某一新闻或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2月,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允许运动员和奥组委官员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开设个人博客并通过它与全世界关注北京奥运会的网民进行交流。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正式与博客牵手。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通过运动员博客,网民们知道了这些运动员们在比赛期间每天的生活,特别是那些人们感兴趣而媒体采访又较少涉及的问题和事件。这样网民更多了解了运动员,也更加理解了运动员。很多网友在运动员博客上留言,与奥运选手直接交流,表达他们对运动员的支持和鼓励。而许多参赛运动员也养成了定期查看网友留言的习惯,并从中汲取力量。可以说,互联网所提供的这种无障碍交流与互动也间接地影响到了真实的比赛。
刚刚过去的8月份,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内容无疑是各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传统媒体中,电视仍然是受众了解奥运信息的首选媒体。调查显示,90%的受众通过电视关注奥运体育赛事、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希望从新媒体获得更多奥运信息的比重攀升到将近30%。新媒体是对电视媒体播放内容的有效补充。央视网对整个奥运会3800小时的赛事进行了全程转播,这中间包括电视转播了的2300小时和电视没有转播的1500小时,可以说对本届奥运会的每场比赛,每个项目的比赛,网站都进行了全程转播。这对于受频道限制的电视媒体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北京奥组委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8月16日在参观位于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的新华网奥运报道工作间时说:“感谢媒体,没有你们的大力宣传,奥林匹克运动不会有今天这么辉煌,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参与奥运会,理解奥林匹克精神。我要向通过互联网支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网民们致敬。”这是一个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对新媒体发自内心的赞美。
诚然,互联网的出现,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接触资讯的方式及更多互动的机会;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全球范围的互动,将时空距离拉近了。奥运期间,各大网站为网友提供了包括论坛、圈子、博客、播客、空间在内的各种社区互动应用,在方便大家观看奥运比赛的同时也能在互联网上畅快交流,零距离地接触奥运选手和主持人。